跳至內容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第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四(本末合)(盡賢首品)

    靜法寺沙門慧苑述

  光明覺品第九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顯得名。後辨釋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來光明網能覺悟品。謂佛足下輪網相中放光。還名光網。照十方佛會。覺悟菩薩。令發意來此故。

  釋名者。如來是能放光主。光明網是所放光體。能覺悟是光業用。此斷如來之光明網依主。或有財。簡菩薩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網之能覺悟。亦通兩釋。曾音聲等覺悟故。光明有此覺業故。若總言如來光明網覺悟之品。唯依主也。

  二來由者。略由二義。一由答前八問故來。謂一佛放光照遍法界。此答威德如日威光。一舉能現一切事物。二光所現剎。答開示之意遍歷諸句。三光現剎中有佛菩薩。答剎莊嚴。四文殊說法顯佛功德及真實理。答佛性。五光所覺悟諸來菩薩。各於本剎淨修梵行。答佛剎清淨。六諸來菩薩本剎金色乃至平等色等。其中有依體立名者。答剎體性也。如以金為體名金色金剛為體名金剛色等。七諸來菩薩本剎各各別別成。名體亦異。此答剎成就。八光所照剎中。皆有百億如來成正覺。此答佛大菩提。亦可眾見世尊。遍空世界中。皆坐蓮華藏師子座。是答佛住。佛知大眾心念請已。各隨其類為現神通令眾皆見。是答佛威德。余如前說。

  二顯前二品名諦別遍。即是此品融遍故來也。謂前所明名諦一切方遍一切。今此品明佛及眾會。一即一切前後共顯。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佛光照一切剎中菩薩為宗。覺悟彼諸菩薩令來此為趣。宗趣門中但說宗趣。不煩強說余法。

  四釋文者。此中光處照所大數有二十六節。於中前九別顯。後十七同辨。則為十段。此非二十六度放光。亦非一放。而次第巡照。但一放光同時頓照盡空世界。然以言不並彰。說有前後。又為引機入法。令漸睹見故。說有二十六節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佛以身光照現事境令眾目睹。後爾時一切處文殊下智光贊述令眾悟法。或此智光之言。但是分文。非顯經稱。經名如來光故。今正文殊菩薩門故。前中二。初顯能照之光。後照此下明所照之境。前中文雲足輪下者。謂足下輪相中也。足下放光表三義故。一涉達所因起自足下。時行萬行信為至初。為表說信故此放光也。二信望後住最為至劣。足下於身獨為至卑。表說劣門故此放也。三表為本所依之義。謂身能步涉依足下為本。將詣菩提。信為根本。故此放也。下文雲信為道元功德母。智度第九雲足下放光者。身得住處。皆由於足。與此得也。言百億光明者。顯光數也。以所照世界雖無邊限。然彼悉與娑婆世界及密訓等。是得類剎皆有百億四天下等為所照境。是故光明亦放百億。

  二所照境中二。先照現本剎染淨等事。二如此處下現自法會普遍之相。前中三。初總標。次百億閻浮下別顯。後其中下通結。初中照是能照光。此三千等是所照境。然此界量諸說不同。若依真諦部異執記雲。以一四天下為一數。從此一數至十。十至百。百至千。是小千世界。三倍小千。為三千。謂一倍至十小千。二倍至百千。三倍至千千。此為三千世界也。又作三倍增。以為大千。謂一倍至三千。二倍至百三千。三倍至千三千。此為大千世界也。若依長阿含第十八雲。千日月。千須彌山。千四天下六欲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三千大千世界。雜阿含第十六。亦得此說。若依俱舍十一。釋有二義。初明依處分量。後正明三千大千。言處量者。彼雲夜摩等天宮依處量有幾。有餘師說。此上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等一四州。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言三千者。彼雲齊何量小中大千。頌曰。四大州日月。蘇迷慮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順正理三十一。大同俱舍。然說三千大千。唯至梵天故。彼雲聖教唯說至梵世故。依大乘中。亦諸異。雜集第六。佛地第六。瑜伽第二。智度皆同。前引長阿含等。若依顯揚第一。大意同前。然說三千世界三災所壞。故知初禪小千。二禪中千。三禪大千。若依金光明。三千世界遍無色界。彼雲是諸仁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其香遍布。於一念頃。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天。若依此經。唯至第四靜慮。故次下雲照百億色究竟天。問此上諸說。何者為定。

  答若約至教定量。則此經為定。若依各隨機說。則一切皆定。

  二別顯中三。初辨照現人中。次百億菩薩下明照現八想。後有百億須彌下照現欲色天。初中三。一四州。二大海。三輪圍。四州者。按俱舍等說。中印度當閻浮提中。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黑山北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香雪兩間有阿耨達池。池側有林。名為瞻部。樹形大高。生果甘美。洲因林稱。亦依果名。號瞻部提。提此雲洲。綴文習古。猶曰閻浮。弗婆者。此雲勝身。勝余州故。提如前說。瞿耶尼者。或曰瞿陀尼。瞿牛也。陀尼貨也。交關貨易用牛如錢故。郁怛羅句盧。此雲勝生。亦曰勝處。以彼洲人。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佛本行集經第十三雲。此閻浮提縱廣正等七千由旬。西瞿尼八千由旬。東弗婆提九千由旬。北郁單越十千由旬。俱舍十一雲。南瞻部如東三邊各二千。南邊有三半。東洲如半月。三邊如瞻部。如東邊三百半。西洲圓無缺。徑二千五百。北俱盧。畟方面各二千等。釋曰。此中二千三半等數。皆由旬量也。四洲人面。各象當洲地形。二大海者。謂外醎海。三輪圍者。匝此四洲鐵圍山。謂須彌山在四洲處中。四寶所成。北金。東銀。南吠瑠璃。西頗胝迦。從此外有重金山。周匝圍繞。一由乾陀羅。乃至第七尼民陀羅。此七山外有四大洲。四大洲側。各有二中洲。八中洲外。有八十億小洲。此外方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此上九山。皆下入海。八萬四千由旬。住金輪上。若依俱舍。九山入水。皆八萬由旬。若論高量。唯須彌與入水等。餘八望須彌。半半漸卑。謂由乾陀山。四萬二千。乃至鐵圍三百一十五由旬半。餘一百八十步。此依三十里由旬計也。九山縱廣。皆等高量。若依俱舍。高廣數准折可知。

  出其九山間有八大海。前七名內。廣同內面山量。第八名外。廣三億二萬二千由旬。此依十十變數量也。問一三千界內。計有萬億四天下。何故此中但云百億。

  答此之數量諸說不同。然有二種。一經論翻異。二數法差別。初翻異者。如俱舍翻洛叉為億。此經譯俱胝為億。故此中雲。光照一億十億百億千億等。梵本皆曰俱低為億故。此中雲。光照一億十億百千億等。梵本皆曰俱低。測法師深密經記。第六中雲。俱低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謂此一俱胝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百千數。

  二數法差別者。按此方黃帝笇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數法。百百變之。上等數法倍倍變之。諸經論中數乃四等。謂下中上上上上。下等數者。如俱舍第十二雲。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數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低。乃至十大跋羅攙為阿僧企耶。印度俗中。亦同此說。又諸經論。億萬已前亦同此變。中等數者。百百變位。故大婆沙一百七十七雲。積一至百千名洛叉。洛叉至百千。名俱低。百千俱低名阿庾多。佛本行集經第十二雲。一百百千是名俱低。乃至廣說。皆百百變位。二[?夕]一百百千者。一百千是萬也。一百個百千是億也。梵文巧略千字兩用。又此經阿僧祇品。晉朝本雲。百千百千名一俱梨。今此本雲。一百洛叉名一俱低。斯並依中等數也。上等數者。千千變之故。大智度第四雲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佗。上上等數者。位位變之。謂將總位為後。別不數積。此別數等前總位故。此經阿僧祇品雲。俱低俱低為一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佗。乃至廣說。皆倍倍變。若依十十變數。則一三千界有百億四天下。若依百百變數。則有百億四天下。今計一小千界。有一千四天下。數此至百萬。名為萬。是則中千。總有十萬。計十中千。乃有一億。百中千有十億。千中千有百億也。

  二照現八相中。但顯五種。余隱略故。不說。問佛此放光。是成道後。第二七日。如何現前。生受出家。現後涅盤。

  答下文雲。佛於一念。顯現三世一切佛事。八相微細也。一一相內具餘七故。

  三照現欲色天中及後總結。並易可知。

  二現自法會中二。先現本會。二佛神力下現新集會。前中雲百億如成。亦如是坐者。此明一會遍一切處。非是多處。各別有會。余遍法界。世界中亦如是遍。此乃圓融自在法會。非余境界。

  二集新眾中。佛神力者。是前各隨其類。現神通也。問前品已說文殊新集。何故今此更說新成。

  答今言新集。只是前品新來說法所由事須還牒彼故。問此中現同前品文殊金色界來。復言文殊遍一切處。定不相違。

  答法界之身常來遍不相障[得-彳]何以。故即體即用故。此即佛以法界身。放法界光。令眾以法界眼睹文殊法界身。如方為行所似跡境。

  二頌中十偈總意顯一切相即平等無差。於中分二。初一頌反顯其義。後九頌順釋。初頌意雲。答謂離染。外得解脫。不染着世者。此非證理之智眼。梵本雲彼。聖道眼下九順釋中。一出佛體。即無體無體即體。二見剎及佛不[得-彳]依。正歷然而一性平等。曾無動搖。是不壞二相也。三即佛及所說平等也。四見佛及自身位平等第三句釋無能證智無住法性。五知五蘊即無為。故不墮數。數即差別之異名。六遠離世出世三見名超越。若知法者。知彼二性平等之法。七於回向菩提。能所心平等。大品雲。須菩提言。回向心不在菩提心中。菩提心不在回向心中。帝釋難雲。何故爾耶。須菩提言。不以世諦如幻夢說。但以第一義諦說。是二心虛空非心相。乃至雲。若有二法。可有回向。譬如我東西行。南有止宿故。回東趣向東。與回向處有異故。可有回向。不得但有東而言回向。無有異故。八出眾生生與我平等。九解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無一不成。無一不成來多無多。亦無一多。彼一多相由生盡故。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會差別歸平等性。是理事無[得-彳]。非事事無[得-彳]。應審其文。勿謬解也。

  第二節光照十方各十佛土長行得義。十偈分二。初六嘆佛德。後四嘆菩薩。前中初一嘆佛苦因為物求菩提。上半所為。謂無明故造業。貪愛故潤業。生死境轉。此二為彼除。此求菩提也。准梵本中。第二句應雲愛刺。但隨遂下半明能為可出。二欲佛為物轉不退正見法輪。謂今生求一切法。離斷常二邊之見。故云普也。此頌亦即釋前頌中第三句。謂與眾生說此法。即是為物自求菩提。三嘆佛精勤弘掉挃生。四嘆佛慈力降魔。五嘆佛大智斷惑。唯在一念。六嘆佛法鼓警機。

  後四嘆菩薩德者。一游剎不取捨難。二念佛深廣生喜難。三為佗苦己難。四護正法捨命難。初中意雲遊諸億剎。化眾生時。不壞無邊有壞。亦不着者不取。不壞者不舍。以此游剎。是自在也。二念佛中。上半所念佛。謂德廣如空。障盡常淨。下半能念心。若憶念生喜。所願皆滿。三為佗苦己中。上半為物受苦之時處。下半為物受苦之心。謂若自業自受雖多時多處之苦。未足為難。此皆為佗故為難豐。四護法捨命中。上半正無我所時不[得-彳]捨命護法。下半正捨命護法時了了見無我。

  第三節。光照十方各百世界。長行同前。十頌分二。初一內德盈滿。後九外化普周。前中初三句能調之人。末句所調之器。前中初二句了俗如幻。達真無[得-彳]。次句於真心淨。於俗無着。亦可俱淨俱無着。下句所調可知。

  後九是佛悲願自在。其雲或見者有多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一。二或同處各見。三或異時別見。四或同時異見。五或同時異處見。六或同處異時見。七或時異處異見。八或同時同處見。九或一人於同異處互處見多人所見。十或一人於同異俱見。時處見。一切人所見。以是普眼機故。然佛不分身無思普現也。九中一頌生時如暗夜月現。二行七步時現具德丈夫。三顧盻時觀方現笑。四師子吼時說我獨尊等。五出家時示行三事。一脫俗系縛。二修古佛行。三舍喧觀寂。六坐道場時障盡德圓。七轉法輪時因悲度生。八現神通時調伏難化。九入涅盤時示滅常在。第四節。照千世界頌中十偈。初一嘆佛悲智德。上半智深。下半悲濟。二嘆佛身從無義義。所觀智百生故。如來身非有而有。有即不有。三嘆佛解脫等德。准梵本中。亦通勝解。此中有五。一解脫者。此復二種。一離縛解脫德。謂離三界貪故。心得解脫。離於無明故。慧得解脫親。光意雲由離貪心及無明故。證得無為解脫涅盤。涅盤二十五雲。貪嗔痴心永斷滅故。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得-彳]故。慧善解脫。二無[得-彳]解脫德。謂於一塵中。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興世等十種解脫如佛不思議法品。說二明行者禪慧德。瑜伽三十八雲。明謂三明。行謂止觀二品。涅盤十七雲。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腳足。善果者。名阿耨菩提。足者名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菩提。又明者名咒。咒謂解脫者名行吉。吉謂阿耨菩提。足名果。果謂大涅盤。又明者名光。謂不放逸。行者名業。業謂六波羅蜜。足者名果。果謂阿耨菩提。又明者名三明。一菩薩明。二佛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畢竟空。行者。無量劫為眾生修行。足者明見佛性。三無數者。相得無為德。謂佛所有六根三業及一切德不墮諸數。非待對法。事即理故。四無等倫者。超下位德。謂唯佛與佛。互望說等。余無齊匹。五世間等者。離過失德。謂因明比量。但依世俗分別名言。定有定無取相得失。故曰世間。今此顯佛一切功德。超世名言。離有無相。故非彼法。能出其過。如說佛聲。非定有無。非常無常。三科皆爾。假名三科。實離名相。法性生故。諸因量者。謂自他共等三種比量。比量雖有三支五分。因是量主。故曰因量。因明之稱亦從此立也。四嘆佛六根三業。一切境界。非是有為三科所攝。五嘆佛離心境妄念德。以心境本寂本寂即是解脫。六嘆佛寂而常用。七嘆佛寂用無[得-彳]。八嘆佛無染了染。九嘆佛平等度生。十嘆佛非有遍有。

  第五節光照十方十千世界。頌中十偈。教諸菩薩。盡十種行。一大悲行中四。一盡大心。二正救物。三令出離。四結勤令修。二信佛行。謂信堅親近。三者樂佛德行。謂於佛功德。希望不息。由此明非相應之慧。四學念佛行。謂於四威儀。晝夜常念。此無間修也。五觀三世佛行。謂三世諸佛得修行海。常觀修學。心無厭倦。此無厭足修也。六學如實相觀行。謂觀我無我。二俱不着。所以者何。觀彼二性。平等寂滅故。七學觀眾生平等行。謂於一切種種眾生。等心觀察。皆歸一性。所謂無性。八學佛神通行。謂擎持一切剎。飲盡一切海。九學知諸佛國土行。謂觀諸佛土所有色形體性覆際等相。即得法性故。雲思惟。色與非色。一切悉知。或佛土中十八圓滿內有色非色者故。或佛國土有根化法性等殊故。雲色非色相也。十學知數多行。文易。第六節光照百千世界。頌中十偈。分三。初六頌嘆佛即應而寂。次三頌半嘆佛即寂而應。後半頌結知此法者益就。初六頌中。前五明身後一明身心。前中一嘆佛難取。若以相等取佛。則乖真見倒也。於中三。一離威德取。二離色相取。三離雜種勝取。二嘆應無限。謂色相雖應物。莫測其量。如前所引。普曜經說。應持量身。目連尋聲。色相類知。三釋疑。前之二頌乍似相違。謂前頌不許取相。後頌嘆相無邊故。此上半會前不違後。以即應而寂故。不可威德色強取也。下半會後不違前。以即寂而應故。乃身相具足隨皆見。四明佛所有法超相故云微妙。是則心不能量。口莫能說。下半重釋即應而寂故。非和合。即寂而應故。非不合。體性寂滅。重釋應寂。五明六根三業得無為性。不可蘊界攝。戲論有二種。一四句中戲論謗。謂非非有非非無句。二言念戲論。謂於離言念法。而以言念稱量。皆墮戲論。今此是後余可准知。後一明身心即應而寂中。皆可互標釋。謂得身平等故外解脫。得心平等故內解脫。得身心平等故永住正念。或由正念。得平等也。內解脫故無着。外解脫故無系。或通無失。

  二次三頌半即寂而應中。初一顯心寂而應。謂他心智無照而照。說法利物。次二明身寂而應。於中。前頌隨應現形一多互為。後頌無依之身。隨染業行。見色種種。後半明心用而寂。第二句。梵本雲。亦未曾分別。謂無分別智。本無分別而分別故。

  後半頌總結。知上聖者。即為見佛。准梵本。應雲。如是見佛身。此知如來法。正應雲知如來自性。

  第七節光照十方百萬世界者。梵本中雲照十百千。此是萬後億。前中間之數。謂百千為萬。百萬為億。此死但是十百千。未至百百千。當知。猶在俱胝數。前即明此依百百變位。得無惑矣。偈中十頌分二。初五明離分別。後五勸眾順法觀佛。前中初二明佛體甚深德具用廣。後三明佛三業離妄。前中初內初句總標。後三句如次體深德具用廣。後內初三句體深。末句用廣。後三業中。初頌明意業。智是意所故。此有五。一光治所知。二淨治煩惱。三洗蕩余習。四分別不盡。方能斷證。五此斷證之智。離斷常見。亦離能所斷。證二見。下句結智樂人。二明佛身業離妄中顯身與前智俱非分別所得。余句明見益。三明佛語中。轉稱性之法輪。此中有四。一轉法輪處。二稱性體。三稱性用。四巧應機宜故。雲方便說。

  後五勸眾順法觀佛中。初三觀正法。後二觀身土。前中初一深信諸法。離戲論分別。如此方是念佛菩提。二了差別相即無差別。謂一多差別。唯在心言。法本離言故。不可以一多而說。此會相歸性也。三辨無差別之所由。即是釋前頌意。雲無一無多者。約體與名。體者謂多望於一。多不自多。由一故多。一望於多。一不自一。由多故一。一不自一。故無一可能有多。多不自多故無多可能有一。是故一多不能相有。體性既爾。名字亦然。故一與多。此二俱舍。二俱舍者。會相歸性。由此普入佛功德也。問上下皆云。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此乃非耶。答彼約事事無[得-彳]。此依理事鎔融。各據一義。不相違也。後二頌觀眾生國土。初頌顯依正歸空。以國土寂滅。故曰無依。以眾生寂滅故。無妄分別。後頌明此二俱空一異不可得也。

  第八節。光照十方各一億世界者。前第七節。梵本既雲過百千照十百千。明知百千是中等萬數。十百千是中等萬後億前之數百百千是中等億故。此中梵本雲。過十百千照一俱胝。胝中等俱胝翻為億。後與下文百千百千及一百洛叉。名一俱胝同也。即彼洛叉。是中等萬也。後第九第十節等所有億名者。皆應准釋。頌中十偈。皆贊佛權實雙行善巧方便。初中嘆無相示相方便。謂佛功德海平等一相。不[得-彳]應機有多勝劣。此中有六。一能知智無等。二所知法無邊。三超有。四到岸。五壽無比。六光無比。下句結善巧。二中雖常明三世境界。而不分別。三中雖勸生趣。住無生定。而亦不為定心所系。四雖善通達一切諸法。而常修習涅業平等。解脫即涅盤異名。五中雖勸眾生向大菩提趣一切智。而化生證真無智無得。如稱順也。諦實性也。六中隨說證語嘿無[得-彳]。隨語所及。即隨證會。以證智至所言及處故。雲一切行處悉已臻。此說法證雙行也。若准梵本。言行雙盡無[得-彳]故。梵雲一切處行決定發定發趣。七中雖住涅盤。而化周遍。此寂用雙行也。八中以佛真實智。了知假時數時。數雖不實。不[得-彳]於佛真智現。此真假雙行也。九中同前真假。亦有名無名雙行也。十中雖分明照了三世言說差別之相。而知彼相平等一味。此言無言雙行也。

  第九節。光照十方各十億世界。頌中十偈。嘆佛因果度生行。於中二。初一明果成度生行。後九明發因誓願度生行。前中初二句因行圓。上句梵雲極難苦行。次一句果滿度到也。末句通結利佗能行。

  後九中一誓斷物或行。初三句舉古佛。此行末句立誓。同古結行。梵本雲。至仁勇猛直入中我亦當然。是其行悉斷除言。與直入中。語異意同。謂佛直入生死海中。除斷眾生無明愛欲。二誓度放逸眾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所。末句立誓盡行及結。三誓為眾坐說法行。初二句行境。次緣。末句起行及結。四誓度惡趣行。初三句行境。末句行心及結。五誓燃法燈照迷行。初二句行境。後二句盡行及結。六誓造法船救溺行。初二句行境。後二句盡行及結。七誓建法橋度迷行。初二句行境不見本者。本取我本。所謂無我。後二句盡行及結。問此中既雲佛哀愍彼。何故前判後九是佛發因行耶。

  答今言佛者。說佛因故。故云佛也。八誓度險道眾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緣。末句盡行及結。九信解法性度生行。初二句行緣。後二句盡行及結。第十節光照十方總結無盡世界。於中二。先明世界數量有十七節漸廣至法界虛空。後彼一一下明諸世界所有物現。同前中知頌中。十偈分三。初四欲佛因果等流。次四勸物順法見佛。後二嘆佛體用廣多。初中前二明等流果。後二明同類因。因果相配後二因中。前因感前果。後因感後果。謂由前因意業。順觀諸法性相。神力利物。獲十力智。見劫平等。而不[得-彳]三世之事歷然故。雲獲相似果也。後因意業柔忍禪觀法性。證業教物故。獲常歡喜普遍宣揚等流果也。次四勸物順法見佛中。前二求法宣說。後二聞法見佛悟真離着。前中先求後。說求。中謂求法為具眾福除二見。更無別意故。雲情無異句。標無異求。次二句顯正所求。末句明順求見佛。後說中。初二句說法益物。次句顯正宣說時心不離實際。末句順事理故得見佛也。義利者。令眾生得離惡攝善故。此世佗世益故。福德智慧益故。上四對中。皆先義後利應知。後二中先聞菩提分而悟真。後見十力空而悟真。前中初二句聞菩提分。次句悟真。末句悟故見佛。後中會上求說聞等三見佛義。若見佛如幻。此即離着真見。若取相分別見。如盲見非見。初三句取相不亡故不見。末句離執故見。後重贊佛身普遍無盡中。前頌明用應無盡。上半喻顯舉眾生隨業受身無盡。下半法合明佛身隨器應現無窮。後頌明體真普遍。上三句喻顯。末句法合。佛體湛然遍而無易。上來三品明答初十果問竟。

  無餘涅盤。何以故此少善根究竟故。

  第六正教甚深中。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直難。後然其下遮難。前中二。初總告勤首。後佛教下正顯相違。前中以勤修速脫故問此菩薩也。後相違中二。先按定。後云何下相違。前中二義。一佛教唯一斷惑之法。二感者。同見此理共許故成按定。准涅盤經。見有眼見聞見。今此聞見後相違中亦二義。一違教力。邪機見斷惑之教而惑不斷。二違同見。謂見教同而斷惑不同故。雲不即悉斷。後遮難者。是文殊假說之言。而謂勤首設汝救雲雖多同見一斷惑教。然由見教者勤情有殊故。斷惑不等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云然其色等。於中文二。初明見教者不別。謂皆稟五蘊界系惑傳故。雲無有差別。故不可偏以勤惰救難。後是則下明教法唯二。故反顯雲若言唯由勤惰有遲速者。是則不由教一與不一何殊。應不藉此一味教。般下答意由教力勤力因所成斷無斷斷無斷無方斷故。頌雲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

  答中十頌分二。初一許說開章。謂上半除偽稱實而說。下半開二章門。後九依章別釋。於中初一頌釋前速解脫章。文顯可知。後八頌釋前難出難章。於中一樵濕火滅喻。喻惑障厚淳者暫得聞教。即望惑滅。由障厚故。不能復進。所聞速失。二鑽火頻息喻。喻聞教數間斷生意良難。三闕緣求火喻。喻於教不能正聞受持。四閉目求見喻。喻對明師我慢懈怠不能諮啟。五無手足欲遍射地喻。喻無信手以持定弓。無戒足以遍步惑地。以劣聞慧箭。射破厚煩惱地。不可得法望滅一切。八端坐望遍騰空喻。喻離聞望自悟。

  第七正行甚深中。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總法首者。謂欲明行法故。而此菩薩。後如佛下正顯相違。於中二。初直難後難。後能受持下遮難。前中二初按定。後何故下相違相。前中心領義理名受。受已恆觀不失曰持。由此受持。悉能斷惑。此理共許故成按定。後相違中三。初總顯。次隨貪下別明。後勢力下結成。初中雲既常觀察正理現前則應悉斷煩惱。無由間起。何得亦有不斷者。般次別明中十一句。總相言者。持法本望滅惑。今乃舊惑不除。更增新起惑。法能滅惑。其理安立。文中一於諸有情及資具名等。愛樂染着故。二於諸有情被譏毀等。起植害心。不安隱故。三於真俗境。不如實知。隨毀譽等故。四恃財法等貢高陵物計己勝故起解法等慢。五於自遏惡。不欲他起。恐失利譽。藏其短故。六因他語難。或為余緣故。憤發現前。乃至執杖故。七由先忿發。結怨不舍故。八於財法等已之者。生不忍耐。戚行轉故。九於財法等秘吝不能舍故。十為求名利。憍現有德。詭詐惑亂故。十一為罔冒他。曲順其情。憍設方便故。結成中。雲勢等者。謂雖聞義理。以諸惑勢力強故心隨被起。是故諸惑常不離心。此顯唯聞教。其力少不能令惑滅也。後遮難者。是文殊假縱之言。救在文外。而謂法首雲。縱汝救雲受持正理是善心。貪等是不善心。善惡既殊故。不妨持法。而復起惑者。此亦不然。此中文未回。應云何故復於能受持法心行之內。起諸煩惱。謂解法是善心。起惑是不善心。此二心僧理則可爾。何故正於自法涅盤我我所心中起惑我我所貪等。上來難者。偏以自法。應斷惑而不斷為難。下答意不可偏取解法即斷惑。要賴依法起行所曾故。惑方能斷。如燈破暗緣曾方破由從緣故。破即無破無破方破此亦然矣。

  答中十頌分二。初一勸聽略說。後九就喻廣明。前中初句勸聽。次句嘆問。攝順一正理。故云如實。下半略說。謂非唯多解義理即斷煩惱。要及修行方成斷證入證也。法喻也。

  後九喻中。皆上半喻說。下半法合。初中水漂渴死喻。喻畏行難而不行失於常命。謂三時捨命得於常命。以不堅身。易堅固身等。善戒第一雲應生畏處不生畏故。二飯他自餓喻。喻說修行他依自不依。三善醫自病喻。喻自解治法而不治。四貧數他財喻。喻廣說菩薩行自涅盤無片修行。五王子饑寒喻。喻雖解義理然以諸障所障。不能修行故。無道火之焰。燈如之味。不能資顯法身。為饑寒爾。梵本雲。如有生王宮。應獲曾之樂。乃受饑寒苦。多聞亦如是。六韻樂脫他喻。喻說法益他不自益。七盲書示他喻。喻與他悅他證自不證。八船師溺海喻。喻與他說法他濟自不濟。九巧說德行自闕喻。喻為他說德行自身無德行。

  問准上所說。毀責多聞。有人乘此說多聞有過。其理如何。

  答愚者不了。將為毀責。智人了達。正贊多聞。所以此多聞是成種覺正因。故責不依行向。若多聞為非。豈應責不依行。其猶閻羅責罪人偈雲。汝得人身不修福。如至寂所空手歸等。斯豈責彼得人身乎。此亦如是。又下文第三地中。盛讚多聞。豈一望教前後相違。故文雲菩薩見諸眾生隨煩惱大苦失涅盤樂。思惟救法。不離無礙解脫。不離一切法如實覺。覺不離無行無生慧光。光不離禪觀察智。智不離善巧多聞。是故菩薩陪於正法。勤求修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乃至行法。為求法故無所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說法者。生難遭想。為法悉舍內外所有。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佐。無有勤苦而不能受。廣說如彼。又如善財廣求諸善知識。意在多聞。若得多聞。則識流無流法可棄可修般法正法可舍可依。知佛方便說。正直說。密意說。顯了說。有餘說。無餘說。隨自說。隨他說。世俗說。勝義說。權說。實說。如是遍智方能普應眾生種種根欲。與菩提心相應。若不爾者。心便劣故。與大菩提不相應也。如婆沙三十二雲。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羅。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盤。

  第八正道甚深中二。先問後答。問中二。初總告知首者。謂所顯正道智為其體故。問此菩薩也。後於佛下正顯相違。於中二。初直相違。後而終下遮救辨違。前中二。初按定。謂智是眾助道主故。云為上首。此理共然。故成按。後如來下顯其違相。知既上首。則唯應贊智。余度非首。何亦同贊。為無正助勝劣耶。為有正助謬讚助耶。文中十句。六度四無量名釋如章。後遮難者。是文殊假縱之言。而謂智首縱汝救雲知雖上首。然以根性宜果故。略隨佛贊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雲。而終無有唯以一法得出離成菩提者。謂若由諸度。各獨出離。容各別贊。既不如是。何各贊耶。此則難者。以正則贊難下答者。以隨根性分異各隨贊勝答。

  答中十偈分二。初一嘆問許說。謂上半嘆問應機。下半牒問許說。後九正答前問。於中二。初二頌標隨非隨二章。後七頌依章別釋。前中初一據非隨按接引接實而說。正助論要。謂三世佛無有以一法而得出世者。今經本第三句中。准梵文。脫以字故。翻直本雲。不有以一法已出。說中尊亦不現出有。亦不當出。復回文應雲。過去未來世。現在說中尊。無有以一法。出現於世者。後一依隨根接引。各別贊中。言隨其所應度者。顯引攝方便故。且隨贊非即究竟。唯此一也。余文可知。

  後七別釋中二。初三頌釋前依權隨根各贊。後四釋後依實正助皆要。前中初二頌半。明眾生各有煩惱偏重處及欲樂不同。佛即就彼先治引攝。故此治引。於此相應。即於此贊。於余則非。余亦如是。文中六度四無量准釋可知。後半頌總結別贊。乃順曾修之義。後四頌據實釋中。各上半喻顯。下半法合。初中萬行之本。不越防惡進善。施為進善之首。或為防惡之初。此二若堅萬行有據故喻室基也。二中由忍外順違。則外壞。不能破壞善法。策進自勵則內行增順故。以城郭防外養內為喻。三中菩薩眾。或唯賴定慧降伏故。喻王力能靜中外。四中四無量行利他。即菩薩自利故。喻輪王也。

  第九一道甚深中。亦先問後答。問中二。先明告賢首者。能會此違唯柔順勝惠故。問此菩薩。後諸佛下顯相違相。於中二。先舉法直難。後無有下遮救逆難。前中二。先舉共許以為按定。謂諸如來因皆齊一故。雲一道。感果不殊故云而得出離。後云何下正示違於果違因故。於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別顯。後各有下總結。初中可知。

  次別顯中十事。此十多分同上世界成就品中諸門所顯。

  又第一世界異者。此有十種。一染淨。二大小。三形狀。四體性。五所依。六莊嚴。七佛出。八劫住。九轉變。十無差別。今略顯二門。余如成就品說。初染淨異者。如下文壽量品說。始從娑婆釋迦佛土。終至勝蓮華界首佛剎。總有百萬阿僧祇重粗妙差別。謂純染純淨半染半淨多分染淨少分染淨等。二大小異者。如釋迦佛土。唯一三千界。法華第四說。法明佛土。如一恆沙三千界量。智度雲以三千界為一數。數至恆沙。為一世界性數。性至恆沙。為一世界海。數至無量恆沙。為一世界種數種。至無量十萬恆沙。為一佛土。釋曰。准智度。釋法華法明佛土。是世界性土。若准上文華藏界品說。藏剎海中有世界海。徵實數世界是毗盧遮那佛化境者。按智度。以恆沙為量。數至無量十方。此以剎海塵數為量。塵是一剎。殊非比也。更有多重稱普賢等境。如理應思。

  第二眾生異者。即前染淨諸剎種種差別人隨異。或唯地上。或地前。或通前二。或兼二乘。或曾凡夫惡趣等故等。

  第三說法異者。如十卷楞伽雲。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何以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有佛國土。直爾示相。名為說法。乃至雲。有佛國土。動身名為說法。廣說如彼。又如維摩香積品說。說法多種。曾如第一教體門辨。

  第四調伏異者。即如前說。隨土淨染。眾有勝劣。各隨起病。設對治門故。

  第五壽量異者。如佛名經第七卷說。梵聲佛壽十億歲。月面佛壽一日一夜。余廣如彼。阿彌陀經雲。彼佛壽命無量無邊。法華第二雲。華光佛壽十二小劫。第三雲多摩羅跋旃檀香佛壽二十四小劫。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多劫。第四雲法明佛壽無量阿僧祇劫。普明佛壽六萬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壽無量千萬阿僧祇劫。

  第六光明異者。或光色不同。或遠近照異。或常放差別。如釋迦佛有常光放光。普明佛唯有放光。以常放故。無別常光。如法華第四說。阿彌陀佛唯有常光。以彼常遠照十方國。不得放故。

  第七神通異者。謂諸如來隨染淨剎眾生異故。現通亦異。

  第八眾會異者。此有三種。一根類。二多小。三會數。初根類。不如前眾生界異說。二多少忘。或菩薩多聲聞少。或反上。佛名經雲。彌留勝王佛。初會聲聞眾。八十億百千那由他。師子佛初會聲聞眾。有九十九億等。廣說如彼。或三乘眾多。人天眾少。或反上。或僧多少隨剎淨染故。佛壽修從故。三會數者。如佛名經第七雲。彌留勝王佛四會說法。華勝佛一會說法。聲德佛三會說法。放焰佛十會說法。或一經多會說。或一會說多經。廣顯應知。

  第九教儀異者。此有三種。一立乘教別。二位名同異。三互說不說。初謂有佛唯說一我乘。或有說三。或有說五。或曾說三五。會歸於一。或說無量。故下文雲。十方佛土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或有佛說漸教。或有說頓教。或有僧說。權實亦爾。二位名異者。謂諸世界眾生名。宜聞不同佛名諦名乃至一切法門名字。藏經立稱。皆各差別。三互說不說者。如根淨土中。不說地前諸對治教。會涅盤等。或於藏教。有說不說。謂有佛土。無殺盜淫。彼佛不說。得犯方制因緣經故。無有文字言說佛土攝機示相令會經故。有修多羅。亦示相。本生。本事。曾成佛身。示未曾有。方廣大用心諸用不請自現。無餘五種。廣說應知。

  第十法住任異者。如華光佛正像法各三十二小劫。光明佛正像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佛正法二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無量千萬阿僧祇劫。廣如法華第二三四中說。更有應說。上來別顯竟。

  三總結可起遮救者諸文殊。恐賢首救雲。諸佛因行雖皆曾具。然由願樂各異故。感剎等殊。為遮此救故。雲無有不具等。謂若以願樂各異故。界亦異者。則應諸佛因行互有勝劣。互背。若爾不應得界果齊等。謂海不渴。不應成佛。不得名為應正等覺。理既不然故。雲無有不曾一切佛法而成菩提。蓋知諸佛因果。曾同異義。言因同者。一切行海皆同修故。因異者。用彼同因。皆同回向。種種應機果故。因果者。行海同行感果同故。異果者。由將同因回向成體種種應機果故。謂斷於彼同果之體。能與種種見異之機。為增上緣。令得隨見故。此如錦窠線。又如十樂佛。常同常異。融無障[得-彳]。今文殊於二種因果中。以因同果異。作相違難。賢首以因同果異。作相順答。非但不相違。亦乃極相順。所以者何。若無同因。異果不成。無可以回向故。若無異果。同因無用。又此遮救文亦是結成前難。會釋應知。

  答中十偈分三。初文殊二字標告問者。次法常爾下牒問中共許。後如本下八頌正答。初中謂今問者領答故。先呼其名。二牒問共許中二。先想牒。後一切無礙下別牒。前中二。初三字明諸佛共同之事。不待因成故。雲法常爾。此不待因成之事。諸佛無異故。雲唯一法。別牒中二。先兩句牒前唯一道而得出離。後一頌出離果不異之相。此中言一者。同類之一。非一二之一。余文易了。

  三正答中二。先七頌別明。後一頌總結。前中三。初二頌明異因果之應感。次二頌明同因之果應感。後三頌通辨同異業果。初中前頌明異因感異界。上半因。下半果。後頌明異果應異見。上半能應果。下半所應機。次二中前頌明同因之果非劣所見。後頌明彼因果唯德齊及分階佛境者方睹。後三中二。先一頌半明三因所見剎等異。頌文巧略舉剎攝余。故但說剎。三因所。謂一感者因行心樂異。二佛共同異業力。三佛地同異果力神威神力即二果力也。後一頌半明由因見剎等異。舉隨機心。攝余因緣。頌文略故。初後各兩句苦明見異所因。中間兩句明所見果異。前中上二句順釋。下二句反顯。謂由心異故異見異。非佛使然。後一頌總結。雲一切剎中見佛種種異者。皆如上說法。如是故。

  第十佛境界甚深者。上來九段問答。明文殊一人別問九菩薩。各別文殊一人。此則以總顯於別。別設顯總。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今此一段問答。明九菩薩共問文殊一人。文殊一人文殊通答九菩薩。此則以別顯總。總復顯別。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文中三。初明諸菩薩同問文殊者。非上首。無以明佛境。故問之也。二我等下明問答次第。謂九菩薩是總之別。前已各說。文殊是別之總。今次當演。三唯願下正顯問詞。於中二。初總標。後何等下別列。前中雲妙辨才者。剖析分明曰辨。稱根合理曰才。說契佛境入玄為妙。如來者如上說。境界者略有二種。一所緣。二分齊。此中通二。准文可知。後別中十一句。一總。謂佛境深廣徹理遍事故。別中一因是佛因非余分故。二佛所度生佛所緣故。三諸器世間佛所緣故。四緣三世平等境之智故。五理事鎔融無[得-彳]法界法故。六佛知一切眾生言音性相。以一切眾生言音為說法言音。不壞相而無相。唯佛境故。七佛能證智唯佛能知故。八佛能證智證所證如此唯佛所證故。九佛現世照世唯佛事業故。十三世總心佛一念知盡非余境故。

  答中十偈次第答前十一句。初一答前總句上半標理事。二境下半明二境所證。謂佛境界。唯有二種。一理。二事。理是事理。則至近難測故。初句雲深也。事是理事。則小分亦無限。次句雲量等空也。理事非即故。次句雲眾生證入也。理事非離故。末句雲入無所入。眾生即如。不待更入故。二答因境界中。有三義。一稱法性。二熾盛修。三無間順故。無終極。如文可知。三答度境界中。物心樂皆令獲益此非余境。四答入境界中。佛於眾生及器二種世間。智身潛入密作利益。或現色身顯益於物。五答三世平等知境界中。上半明知用。下半顯知體。六答法境界中。上半明所緣無[得-彳]理事之境。下半彰從能了以得名。七答說境界中。佛了世言音。即相而無相。八答智智境界。謂所智性淨法界非染識智。非妄心境。唯佛能知為眾生說。九上半答之證境界。證謂能證。於中上句明障無不離故。雲非業非煩惱也。下句明理無不契。能證智寂故。雲無物也。所證相盡故。雲無住處也。此能所俱泯。方為佛證也。下半答現境界中。雖能照智寂及所行境泯。即以此能所平等。而現世間。是故常行世間。而無所行。是名現世照世也。十答廣境界中。上半明可知廣。上句能依心廣。下句所依時廣。下半明能知智廣。上句舉疾知。下句委細智。上來初文殊問九菩薩。九菩薩答為別相。後九菩薩問文殊。文殊答為總相。正辨十甚深竟。

  第二明明現諸事者。謂前品雲。如來之下光照此三千界內四洲大海圍山八相欲色界天等其中所有悉曾明現。是也。此中略顯九種。初一總句法。即是下八種法多類不同故。皆云差別。二業者。一流無流業。二就流中善不善業。或是營為種種生業。三世間者。謂五趣器世間。四身者。謂五趣總根。五根者。謂二十二根及利鈍等。六受生者。謂四姓家。或賢不賢聖非聖等。七持戒果者。人天身及端嚴無缺陋等。八犯戒果者。三途身及缺醜陋等。九國土果者。謂器世間別處種種國界洲郡縣屋宅等。如是種種差別。佛光照故。悉明現會眾觀也。上來明現諸事竟。亦是前品所明光二十六節之初節也。

  自下第二明結通中二。初結東方。後南西下結餘九方。此結亦是前品從第二節已志光所照處。此中略舉十數。其量分齊。如阿祇品說。余文可知。上來滿段。總明第一信中解竟。

  淨行品第十一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明名者。梵本雲。具折羅波哩戍提。(戍音作輸律反)言具折囉者。所行也。波哩者皆也。遍也。戍提者清淨也。謂由善用心令三業六根於所行三性境皆隨所應成信願行故。雲所行皆清淨也。

  後釋名者。既由於境用心巧願。令眼等所行皆得清淨。此則所行之清淨。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之慧解。今明信中三願行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隨何巧願離遏為宗。成諸勝妙功德為趣。亦可成後德用為趣。

  四釋文者中。文二。先智首菩薩問舉法微其因。後爾時文殊下文殊菩薩答標德顯其因。前中文有十一段。一無遏三業。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曾道因緣。五善知三科有及三界三世。六善順。七覺三脫七國滿六度四無量心。八得十智力。九世主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於眾尊貴。問此十一段所成功德。在何住中。

  答或有唯在佛果。謂第一第三第八。或唯因位。謂第二第四第六。或通因果。謂五七九十一也。就初段中十句。初總。余別。總雲無過失者。謂後不害等九種是也。二別中一常心已非可害。況與諸法平等之性。而相害耶。二三業印機而現。則應無不宜故。無可機毀。三不為諸魔外道破壞。四自力不退他力不能轉。五任運成就故。六念念升進。七自體離染。八於他不染。九常隨知轉。

  第二段堪傳法器德十句中。一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三崇心三寂之家。四色貌端正。五曾丈夫相諸根無缺。六記憶不忘。七決釋分明。八性行仁和。九處眾無畏。智度雲。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智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十性自覺悟。厭生死。求涅盤。亦常自劣察不造眾惡。

  第三段十慧者。一尊故。二首故。三上極故。四尊極故。五無分限故。六非籌算得故。七非心言到故。八無正偶故。非以校智故。十非口能宣故。十中後六非十大數中量無等數。所以者何。彼十大數有分限故。今此皆是稱法性慧深難表詮約遮顯也。

  第四段十種曾道因緣者。一已有習種無倒聞重。梁攝論雲。多聞薰習。與阿梨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雲。此聞習熏即是有流。而是出廿心種子性故。二有勝欲樂七求大菩提故。三諸所順行皆善巧故。四諸波羅蜜順違境界皆現前故。此所即是有境能生心也。五於前順違境。皆成順道相心中現故。六具信等根故。七曾決釋明故。八會相即性不止而止故。九了性即相不觀而觀故。勝天王雲。奢摩他者。一心不亂。毗婆舍那者。如實見法。又如涅盤深密等說。廣如別章。十審細籌量故。此十皆能資道令增長故。俱名力也。

  第五段十善巧者。唯義應雲於蘊善巧。餘九皆爾。此中有十者。一蘊。二界。三處。四緣起。餘六三界三世也。善巧者。謂於十法。善知其相。然不動實性。謂一一釋名出體。諸門分別。即此體等。如幻不實。若自觀察。若為他說。皆如應是。初由色等。皆有重擔義積聚義。同名為蘊。世間苦說蘊名為藏。物所聚故。二由生長門義。名之為處。謂依諸根境。生心心法故。三由種族義別義持義。故名為界。種族者。如一山中有多銅鐵等族。說為多界。此亦如是。於一身中。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別者六三互望各差別故。持自種類。不相雜故。曾釋三科。如別行章。四由無明緣故行起。行乃至有緣故。生老死起。如是十二。皆從緣起。五由有男女形。因欲愛受身故名為欲。望上地別故名界。六由無男女形別。因色愛受身名為色。望上下地別故名界。七由無根生色形。然以無色界愛。受四蘊身。望下二地別故名界也。八由謝往色心無有體用。名過去。九由當起色心未有體用。名等來。十由色心體用已起未滅。名現在。於此十句。皆明了性相。後鎔融自在名善巧也。

  第六段順七覺三脫者。先七覺。後三脫。前中一於可觀諸法自相無相而明記故名念。二觀察二諦了不了法門名釋法。三順善退惡名進。四原法心悅名喜。五身心調暢名猗。六專注所緣名定。七遠離沈掉而平等寂靜名舍。然不同權小順故名為善順。皆是佛果盡無生智四智十智因故。俱名覺分。諸門分別。具如別章。後三脫中。一知一切法實相。所謂畢竟空。二知一切法無相故不受不着。三知一切法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三中後二依初立故。總名為空。若從方便名空等三昧。若從方便及根本名空等解脫門。門即三昧。是趣入解脫之方便故。解脫即是出離。般涅盤即方便淨法界。廣顯如章。

  第七段六度四無量。如別章說。

  第八段。十力者。一善惡因果各相稱順名是處。翻此名非處。乃至知一切事理稱與不稱皆爾。如智度二十四說。二三世自業各有三世根。或三性心中受三性業根。釋曰。理實業唯二性。論約名種言感三性根。故作是說。或若原不苦原根各等隨自因緣受等。三信等諸根有上中下。或依乘不同。或得果遲速。或宜說廣略。或宜以挫誘等。四積習成性。性即界種種不同。或入道遲速。或受化殊異。或宜贊毀。或起見各殊。或貪等厚薄。五於種種境勝解各異。彼彼境中深忍樂欲故。智度雲。知眾生種種解智力者欲名信喜好樂好五欲成。唯識雲。信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乃至雲。忍謂勝解。六於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知處。七四禪八解脫雜愛見慢名染。不雜名淨。智度雲。禪攝一切色界。解脫攝一切定。乃至雲禪定解脫即是三昧。此力唯降魔。次第三根力以已去七力同一降故。八一切眾生謝往色心名宿住。此智悉能記憶現前故。九一切眾生未來隨業因緣所有生死悉明了知故。十煩惱流住佛斷無餘。聲聞但能知自流盡。佛則不爾。知自流盡。亦知他盡。如是十力各緣境時。無能勝故名為力。曾顯如別章。

  第九段十王敬護文易可知。

  第十段十種饒益中。一為依。或名舍。長養善根故。令免一切苦事故。二救亦名護念。脫煩惱故。令得大安穩故。三歸者。令離怖畏故。與作大依處故。四趣者。令至一切智。五炬者。令得曉悟實法故。破一切眾生無明暗故。六明者。令得智光滅痴暗故。示現如來自在故。七照者。令入光明地中故。八導亦名導師。引彼令入真實法故。令得無上出離故。九勝導亦名大導師。此其無破大智慧故。十普導者。今見圓滿法界故。

  第十一段。於眾尊貴福知超絕德中十種。一第一者。亦名為首。首有二種。一勝首。即後為勝是也。謂光明功德故。二大首。即後為大是也。謂猶出無二故。第二大者有二種。一上大。即後第七為上也。二無上大。即後第八為無上也。第三勝者。即後第五妙也。謂智自在勝故。第四最勝者。即後第六極妙也。謂離一切煩惱。自在最勝故。第七為上者。即後第九為無等也。謂為一切之上。無與等故。第八為無上者。即後第十為無等等也。謂無與等者互齊等故。曾釋如十地論第三卷首。於前開後。以後釋前。此約在家菩薩。以悲願力。於人天中。受攝根果自體功德勝也。若依佛果治說。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倚故。無等等者。望倚皆是無等者故。上來總明舉果征因竟。第二文殊答中二。初嘆問成益。後佛子若諸下正答。前中二。初明嘆問。謂所問益廣故曰善哉。後汝今下明成益。於中二。初明能成益心。後哀愍下明所成益境及結問。前中雲饒益者利益也。安隱者安樂也。多所者顯廣也。故佛論第七有五釋。一令順善因名利益。令得樂果名安樂。二令離惡為利益。令攝善為安樂。三伏眾生苦名利益。與眾生樂名安樂。四令得此世益名利益。今得他世樂名安樂。五令得世間益名利益。今得出世樂名安樂。後明所益境中。利樂滿字唯配可知。

  後正益中二。初總答。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亦二。初答。問云何得。故云若諸菩薩善用其心此顯能順因也。後答無過失三等業十一段德是所成果故。雲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此所成果。皆從大智已相不求三有願成故名勝也。皆從大悲為眾生願所成故名妙也。亦可前妙後勝。

  後別顯中二。先標所成果德。後佛子云何下顯能成因行。前問中盡舉果後因令此答。亦標果顯因爾。前中十句。一於諸佛法心無[得-彳]者。是前問中十慧德。二住三世佛道者。是前順七覺三脫德。三隨眾生住等者。應雲眾生隨住恆不舍離。是前十王教養德。四如諸法相等者。是前於蘊等十善巧德。五斷一切惡者。是前無過失等十種三業德。六具足眾善者。此有二種。一是前六度四無量。二是為一切眾生中第一等。於眾尊重福智超絕德。七當如普賢等者。是前生處具足等十種堪傳法器德。八一切行願具足等者。是前因力等十種具道因緣德。九於一切法自在等者。是前十力德決釋無礙故。十為眾生。第二導師者。是前於一切眾生中為依等十種饒益德。下賢首品中說勝功德。只是廣說此爾。

  後顯能成因行中三。初總征成德之用心。二佛子菩薩下別顯用心之行相。三佛子若諸下總結用心及所成德。初總征者將欲別顯故。

  二別顯用心行相中二。先通斷簡諸願四句。後總科別釋。前中三。初通顯三事六法。二別明三事。三以初後二事相對辨例。初中諸願每有四句三事六法。三事者。謂初句是願所依事。次句是願可為境。後二句是願所為境。得成益。此中願是希望善欲為性。若發語言則兼善色等為性。若通心語加行。則根及尋伺。共為其性。六法者。謂初事中有二種。一者內。謂菩薩自身根識等。二者外。謂他身。或依果。或資具等。經雲菩薩等故。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種。一能發願者。二所願眾生。經雲當願故。眾生故。後事亦二種。一者自益。由此諸願成前諸德故。二者他益。由此發願願眾生故。此中願即是行成回向故。一一曾成所行清淨善業行故。經雲知家性空等故。此後二句。或有前句是因後句是果。如雲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或有二具是因。如雲巧何師長習行善法等。或有二俱佛果。如雲永離煩惱究竟寂滅等。成俱通因果。如雲以法自娛了技非實等。或有三四共成一句。如雲演說種種無乖諍法等。

  第二別明三事中。初願所依何。二標願所為境。三願所為境得利樂。初願所依事中。略據十二門料簡。一三性。二三業三十八界。四依正。五情非情。六內外身。七內外受。八內外心。九內外法。十六度非六度。十一三學非三學。十二三寂非三寂。初三性智如孝事父母等善性。背恩無慚等是不善性。菩薩在家等是無記性。其中或有通二三性者。如理思之。二三業者。謂上升樓閣等是身業。論義說法等是語業。敬心觀佛等是意業。其中或有通身語。身心。心語。身語心等。並准思釋。三十八界者。謂見升高路等是。初三界技樂集會等是。二三界洗滌形穢等是。三三界得義食等是。四三界洗浴身體等是。五三界敬心觀佛等是。六三界余類。應知。四依正者。謂山林河池等是依也。端坐結加等是正也。入堂宇升樓閣等亦依亦正。修定修觀俱非依正。或是正攝意業順故。余准可知。自下情非情等。諸門分別。隨所應釋。二標願所為境者。此中二願。該盡法界一切有情。不同獲小小教。不顯普使有情成佛願故。大乘權教願他成佛。五種性中一性半故。三願所為境得利樂者。由此菩薩依種種事願他成種種德故。自獲如前所說功德。今略舉十種。願他成德。自成勝德。用相屬當。謂願他不行一切不善之法。及得堅固身心無屈等。自得無過失等十種三業及斷一切惡等德。二願他皆如普賢端正第一等。自得生處具足等十種德。及尚如普賢色像第一德。三願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等。自得十慧德。及於諸佛法心無所礙德。四願他具足成滿一切善法等。自得因力等十種德。及一劫行願皆具足德。五願他具諸方便得最勝法等。自得於蘊處界等十種善巧德。及如諸法相悉善通達德。六願他能行佛道向無餘法等。自得七覺三脫德及於一切自法在德。七願他勤修諸行趣佛菩提等。自得六度四無量德及具足眾善德。八願他所作皆辨具諸佛法等。自得十力德及於一切法自在德。九願他善事於佛。一切護養等。自得十王護養德及隨眾生住恆不舍德。十願他同佛出家。救護一切等。自得為眾生依等十饒益德及為眾生第二導師德。喜相如是。若細分別。一一願成一切德。一一德一切願所成。以此菩薩心口起願時。不住事。不住願。不住自。不住他。不住自行果。不住他行果。是名菩薩善用其心。一切諸願。同此一性。是故一願即一切願。一切諸願即是一願。以如是因。成如是果。因既一多無[得-彳]。果亦多一鎔融。

  第三以初後二事相對辨例。且依三性相對。有二十四例。一以修善順對修善。如自詣大小師願他巧事師長習行善法等。二以順善對得果。如自歸法願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等。三以修善對修善得果。如自受和上教願他入無生智到無依處等。四以修善對惡行。如乞食不得恭敬願他不行一切不善法等。五以修善對離惡果。如乞食見缽空願他心清淨空無煩惱等。六以修善對離惡行果。如乞食得粗澀願他心無染着絕世貪愛等。七以修善對修善離惡果。如入里乞食願他入深法界心無障礙等。八以修善對離惡行得善果。如右繞塔願他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九以離惡行對離惡行。十以離惡行對離惡果。十一以離惡行對離惡行惡果。十二以離惡行對修善行。十三以離惡行對善果。十四以離惡行對修善得果。十五以離惡行對離惡行得善果。十六以離惡行對修善離惡果。十七以無記行對修善。十八以無記對善果。十九以無記對修善得果。二十以無記對離惡行。二十一以無記對離惡果。二十二以無記對離惡行惡果。二十三以無記對修善離惡果。二十四以無記對離惡行得善果。上來且約自修善行等。略此屬當。未顯見聞他修善等發願。若廣分別。如回向品等說。其約離不善行及行無記法。亦未辨見他。略舉其例。未配經文。或有或無。要者思惟。恐繁不載。經標一百四十一願者。非菩薩弘願只有若干務。示體或令准為之爾。上來總明先通料簡諸願四句竟。

  第二總科別釋者。就此一百四十一願。長科為十段。一從初至在厄難。明在家時願。二舍居家下。明出家受戒時願。三若入堂宇下。明坐起裴束時願。四手執揚枝下。明揩洗身口等時願。五手執錫杖下。明為乞食路行時願。六若見眾會下。明在路見何物時願。七見嚴飾人下。明路見人物時願。八若見城郭下。明入城乞食時。願九若入水下。明洗浴修行時願。十若洗足下。明眠覺時願。

  就初段中。有十一願。初中家是拘系迫迮之義。類身如家故。以自居家迫迮。願他觀身性空。離於逼迫。二以己事親。願他修事佛因。得一切世主等守護供養果。三以己愛見悲。願他得無緣慈。四以己得欲適悅。願他除欲得安。五聲色所成非實即是以法自誤。六初地永害分別欲貪及十六心已。各隨地害俱生現起。七達偽即真。八正法如樓。令見普徹。九於我若愛。於所則着。不能行施。亦不稱理。准梵本。應釋雲。舍己物。離於我所。謂己及物是我我所。俱不可得。故云悉舍。其愛字有作受者謬也。十智眾聚緣成則舍聚見成佛智也。十一以自在厄。願他得解脫身意。

  第二段中有十五願。一願他舍三界惑家。故云心解脫。二以已入和合地。願他說無諍一味法。三以己近善友。願他同己。四以己求所求願達故。願他心不退得達。五以己出俗入道。願他修善離苦。六鬚髮姿飾是貪愛。今剃落如斷惑證寂。七自着不正色衣。意為不生染着故。願他行無染行得無果。八以己凡身自為出家。願他同佛為眾生故出家。九以己歸佛為弟子。願他為佛真子發大心。繼佛種。梵本雲。勃陀防舍寫阿弩彼猘馱耶。(防音浮望反舍音作啇反寫音作相我反猘音昌曳反耶音作余何反)勃陀雲覺。謂能覺者。舊雲佛略也。防舍寫雲種也。阿弩不也。彼猘馱耶者斷也。譯家翻不斷。為紹隆爾。十以己歸教理法。願他得深廣智。證教所詮。十一以己歸和合眾。願他以法御眾便無乖礙。十二准優婆塞戒經雲。受菩薩戒。先應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則五戒六事五百戒。此雲受學戒者。是其三戒。以己心作。願他亦然。善學作持也。不作止持也。十三由前受三戒時。有闍梨和上故。次明此以己受二軌範師教。願他亦具二相似益。十四以己依於和上生智故。翻此願他得無依無生智。和上此雲近讀。亦曰親教。具釋如音義中。十五以己具前諸戒為方便。今後受菩薩最勝戒。是教願他亦得二相似益。

  第三段有十三願。一以己入堂止住。願他安住大寂室三昧。心無教動。二以己將修止觀先敷座故。願他善行華開真實果相現前。三以己正身坐。願他得無着正體智坐佛座。四以己降魔。願他慈善根圓不為魔動。五以己修止。願他永心息煩惱。六以己修觀。願他得稱實見法。七願他於有為法舍堅固見。八願他離住縛。不為住動。九以己移步。願他移出生死。十下衣蓋形丑有慚愧故。願他以慚等善根為衣。遮諸不善。十一以己結束衣。願他修忍進。防護諸善不令散。十二以己着上衣。願他波羅蜜善根圓滿。十三以己着三衣中第一衣。願他預覺位。

  第四段有七願。一楊枝為治口齒之物。願他得治惑永淨之法。二嚼楊枝則口淨齒堅以嚼食。願他調惑令心淨。三便利為穢不可不棄。煩惱為穢願他除滅。四水為洗穢之用事說須就。法為除妄之要故速趣求。五以己除穢。願他惑永柔淨。六以己洗手。願他得信手受持佛。七以淨面門。願他淨戒之法門。

  第五段有十二願。一執錫入摶食會得充虛實腹。願他為諸施大會示眾實道。二持品受供。願他得佛果諸器為應供尊。三發步趣向人所行路前有所依。願他履佛因行證無依法界。四以己在道。願他履信等五位是佛因路無餘法者。梵本雲。煩惱無餘五行道路願他心游出離真如。六七八九並可知。十願他離六塵坌。十一悲如水柔而濟故朽潤心。十二險道有二種。一路險賊處。二地狹山阻。此二行險惡行住不正法。以己見險依果。願他住平等理。不作罪難險因。梵本雲。遠離眾惡安住諸法界。

  第六段有十九願。一見眾人。多人名眾苦和合義。是故見眾即是見甚深法。眾是緣成。成即無成故。願他說如此法也。二見大柱有荷重之能。翻此願他離我能之使忿恨永息。梵雲薩擔婆(去聲輕呼)此雲樹也。薩擔婆(入聲重呼)此雲柱也。由茲二物呼召聲濫。古今譯異。三叢林有二義。一由兩物呼聲相近故。從近為願。偈呼叢林。梵雲摩曩呼敬禮梵雲磨擦娜。二由叢林人見皆瞻仰。願他具眾。梵雲摩曩呼數禮梵雲縻捺娜。二由叢林人見皆瞻仰。願他具眾德如林。見者悉瞻禮也。四五可知。六樹葉密盛暑月蔭人得清涼。以己所見。願他禪定樂解脫樂。七以己見華開。願他得現通說法等方便開曉眾生。八九可知。然九中道字。梵本雲菩提可翻為果。十見大河。預法流者。證具分法性水。預聖行流。真至果智所證性海。或境智一如冥同果智。豈不權小所證法流展轉方入果海。若非大河。便同小水。不能直入大海。展轉諸流皆亦入海故。十一波澤但是當處福水。不同河海等諸流和雜故。十二池沼者。得近穿鑿引水充盈。此可同於巧思穿鑿淺深尋伺使辨說圓滿。十三見波更相尋取水究竟。此可同於得無斷辨具演諸法。十四湧泉不待方便翻顯方便。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普可解。然清流可以洗身垢。愛欲法如水。願他以善欲法水遣心惑垢。林名無憂。西域號為河叔迦。此方雖無類困。可園苑內有華果。可知。

  第七段有二十四願。一二三四五可知。六願獲根本智。滅眾苦根本。智有二種。一正體無分別智。望加行後得。名為根本。二本覺智。與始覺為本故名根本。獲者得也。得正體根本智。斷惑滅苦。雖通見修諸地皆有。然二處最顯。謂見道及無間道。雖有流善法行苦所隨解脫道。同一剎那。不足為別。約見道說。獲根本智。滅眾苦者。眾苦不過三八。由得此智。斷惡道業無明故。三塗苦滅。生老病苦亦隨喪滅。由斷此惑。不造十不善業。故無怨憎來會。由斷分別欲貪故。無求不得及愛別離。從此唯有怨及取蘊。至無間道。得金剛心根本智。斷彼二苦。雖有流善法此時猶在。己被勝智照同法性。於解脫道。不得釋滅。三苦八苦。相配准知。得本覺根本智斷滅苦者。此唯解脫道證理之時。始本冥合。乃名獲得本覺根本。從此永無死及蘊。雖斷惑理證立二道名。然同一剎那。獲智亦爾。是故無間頓斷見修二障種時。即是解脫道時斷也。七願他入真實慧。永無病惱者。此有二種。一約入真見道之慧。斷病之苦惱及煩惱病。謂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是分別起。亦為身病遠因。於歡喜地真見道中。一剎那斷。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後有。二約金剛心慧。頓斷一切諸煩惱病及習氣隨眠。證極圓滿真實勝義。諸惑永亡故。八大乖違故身病。願他知乖違體空寂故得離。九願他信佛菩薩端正。從忍或信。是深忍欲樂。此忍是法。名為真實端正之因也。十願他不樂不忍。十一準梵本。願他常念諸佛菩薩恩德。十二准梵本。願於有怨處。不加其報。十三沙門此雲止息。今願他於止息不調不靜中得第一。謂大般涅盤。十四十五十六並可知。十七見他善甲。願他行被甲精進。准梵本中。亦有加行不怯弱二種故。下句趣字。梵本是勇求之言。無師者。梵本雲自然。即是佛之異稱。謂願眾生勇猛求佛果。如着甲入陣而求功賞。十八鎧杖不祥之器。以己不見佛他不為。十九可解。二十正命為正業以活命故。邪業活命有五種。一誰現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他畏敬。五為他說法。行此五事。皆為利養。墮於邪命。今此第三句通願他離。第四句但攝初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並可知。然長者以年耆。諸事長於人故。能明斷也。第八段有二十三願。一城郭防難牢固身命。是故願他得非四相所遷之身非勝智令屈之心。二王之所都。多有勝福。慧人聚集喜樂故。願他與具勝功德者共會。恆得法樂。或能巧集諸善根。身心適悅。三見處林宴坐幽棲可贊。願他成佛。居閒寂法林。人天嘆仰。四五可知。六未入其家。則諸家差別。入一家已。則唯一無多故。願他入一佛乘。會三無別。與三世佛所說無異。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並可知。十三見有依自法力崇賢人重善法恥不造惡者。即願眾生還爾。藏隱守護眼等諸根。不令放逸。如藏護貓不令殺鼠。亦如以衣藏護男女形丑。十四以己見無慚不仁者。願他行無緣慈以救物。十五自於義食希望得遂願。願他於佛果希望滿遂。更無所欲。十六以己在間愛味故。翻此願他得無生等禪悅之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三並可知。然諸願他句。初三通因果。後四唯佛果入佛者於大菩提。智證究竟故。梵本雲遍了佛智。

  第九段有十四願。一以水性平等而能潛入故。願他通達佛智所知之境。謂知過未事同現在。梵本入一切智智。二以己洗身。願他身光心光身淨心淨。三準梵本。初句雲殟瑟南。此雲凡所受熱。今雲盛暑炎毒者。乃唯互熱時下滿句。應雲離煩惱熱永盡無餘。四中第三句菩提。第四句涅盤。五順文誦及持在心故。願他順佛說。得總持。六七八九十。並可知。十一以己右繞。願他所行無逆者。梵雲鐸乞尼。此翻為右。右是順義故。離世間品雲。攝右足不違一切佛所說故。普曜第二雲。菩薩便從兜術降靈。趣於右脅。菩薩所以處於右者。所行無逆故。十二再三鄭重故。願他勤求。十三十四可知。

  第十段有三願。一二可知。三雲周顧十方者。謂願他成一切智示八相。生時周顧十方。攝我獨尊顯無與等。上來初通料簡諸願四句。後總科別釋。總明第二。別顯用心行相竟。

  第三總結用心能成勝德中二。初結前用心。可知。後則獲下彰其勝能。於中二。初彰感果勝。則前問中一百一十句及答中十句是也。

  後一切世間下彰嘆勝。於中有二。初世間眾不能動。略舉七類。後及以下出世眾不能動。略標二類。言不動者。有其二義。一正修願時。彼世出世眾嘆成壞而不能。所以者何。心專注故。不住相故。以心轉事。非事轉心故。二此願善根感果決定。如不動業。不動果非余善不善等諸猛利業能引故。上來有三。一總征成德之用心。二別顯用心之行相。三總結用心之勝能。總明第二能成因行竟。上來有二。一先標所成果德。後顯能成因行。總明別顯了。上來有二。初總答。後別顯。總明正答了。上來二初難問。後正答。總明文殊答了。上來二先智首問。後文殊答。總明第四釋文了。上來四。一釋名。二來意。三宗趣。四釋文。總明淨行品了。

  賢首品第十二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賢善也首勝也。謂性善德勝故曰賢首。此則賢之首故。有財釋也。賢首菩薩說此品故。名賢首品。此則賢首之品。亦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願行。今明信中德業。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信德用為宗。為後成位為趣。

  四釋文者。夫科此品。總為四分。一經家敘述文殊前說分。二我今已為下文殊勸說分。三爾時賢首菩薩下依勸演暢分。四時賢下顯實證成分。

  就初結前已說。謂別品中。明由善用心使六根三業於所行境悉得清淨無濁無亂。後欲顯下起後宣陳。謂欲令賢首說信滿菩提心功德大用。故說偈也。

  第二勸說分中一頌分二。謂前半結前品已說所行清淨。准亦應雲說行及德。但偈最略故。後半正勸說前品修行所成勝德之用。

  第三依勸演暢中二。初經家述其說人可知。後善哉下正顯偈詞。於中。總即三百五十七頌半。曲科為七分。一嘆廣說略。二菩薩發意下略辨行相。三信為道元下略示勝能。四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五或有剎土下無方大用。六一切如來下喻況玄旨。七第一智慧下校量勸持。

  就初分中四頌分二。初一頌總標德廣難量。於中少說。初句嘆問嘆聽。次一句明德廣。次一句少說。末句喻顯。後三煩別辨難量難說。於中。初兩頌重顯前德廣。次半頌重顯前小說。後半頌別顯前喻。就初兩頌中二。初一頌半明所量德廣故顯量德難量。後半頌明能量人大故顯德難量。就前所量德廣中。初一頌明初心少時少行德已難量。後半頌明多時具多行位。比況前少以顯難量。後舉能量人大中。謂一切凡夫二乘及諸菩薩。於此難量。不足為廣。一佛二佛乃至多佛。不能稱量。亦或非廣。今舉十方一切如來共說不盡。此則因當難量之極也。二次半頌明說少分中。上句明初發心之廣德。五句顯彼難量故說少分。三末後半頌。明廣前喻況。文顯可知。問此中發心與初住及發心品說何別。

  答總是其一。但所望異。謂此中望前是住終發心。即起信論三種發心中。名信成就發心也。初住發心即全是。此後名為初發心住。亦是約位顯其心故。發心品說。約心行相寬廣。舉喻況德。問十信之初豈無發心耶。

  答雖有發心。非正發也。所以者何。如輕毛故。仁王經等名信根故。問既是初。何德具後一切行位。

  答法性行故。廣如懸談第七門說。問據法性。相收卷舒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即得然耶。

  答人無別體。攬法以成。法既鎔融。故人亦無礙。十千之與一念。一念之與多劫。於此亦無定限可得。時無別體。依色心立。色心既從性而無礙故。念聲亦隨理而融通。如下善財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並斯人異。

  第二略辨行相分中。五頌分二。初半頌總標。余文別顯。標中三。一發菩提心。二發心因。三發心緣。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證法界也。發意求者。於彼法界創起。必定當得心故。因緣有多種。或雲自性住為因。習所成為緣。或雲二性為因。善友及見聞等種種境界為緣。今此不爾。如後當知。若廣顯因緣。如菩提心章。

  後別顯者。此中因緣各有多種。初半頌淨信為因三寶為緣。次五句四字大悲大智共為因緣。於中悲因智緣。總八法。五反顯三順釋。亦可前五智緣。後三悲因。五謂不求五欲王位則利自安安名稱。三謂滅苦利樂嚴土。嚴土為安生故悲門攝。次三字半頌智為因。佛法法界為緣。敬養持法求證皆智故。次一頌信知為因。三寶為緣。前據唯信。次約唯知。後據信知。次一頌信為因。佛法菩薩行法界為緣。上來因緣深重克實。因有三種。謂信悲智也。緣有十三。謂三寶八法法界菩薩行。於中異凡小等。如理應思。

  第三略示勝能分中。七頌分三。初兩句總標。次五頌半別釋。後一頌總結。初中有兩門四義。道謂菩薩萬行。元者首也。由信為首萬行隨起。梵本雲布。曾凡(蒲含)伽摩。此雲導首。俗雲行顯是也。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者。准梵本。母有三義。一能生。二守護。三長養故。梵經雲。母所生者。守護長養一切功德。此信於功德為母亦然。

  次別釋中有二十一種勝能。謂初半頌有三義。上句兩義。一能斷疑。二度愛流。梵本愛字亦是病義。謂喻貪惑智。下句一義。謂能示涅盤對二乘涅盤故。雲無上道。道即果也。故梵本雲。憩忙布囉寫。此雲安隱城。謂大涅盤城。即果也。從此異已下二十句。每一句為一勝能。初明信體無偈今心王淨。二信於諦寶故。滅慢於眾生及三寶。三七聖財中信為其首。由信修善生德故。後名藏。即十藏中信藏是也。四修諸正行由信受行。五由信於施福而能放。六由信佛法不思議故方能趣入。智度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故。七由信知波羅蜜增長。彼所修德八萬行成就。由信為根故到佛地。九於五根中信為其首。解因順習得明利故。十五力之中信亦為首。余如根說。十一於所對治信妄倒無體。於能治道。信與所證。體非即離。如是斷惑。如是證理。此即皆由信為本也。十二佛為究竟歸故。專向由信。十三信唯識理故不着境界由信。十四信生死為險難無安隱故。離難由信。十五信佛十力。不受四誑故。超天魔路。於見修道。各隨對治故。超煩惱魔。於等覺位。舍有流善法及變易根故。無死蘊魔。路者是彼行處故。十六解脫即是出離涅盤。道是其因。由信生慧。慧是了由之體故云示現。十七信佛無礙境界之德。成金剛種。十八由信佛菩提。修菩提行。外增上果。由內行成。內行既由信能生長故。依果亦同。內行生長。十九由信藏喜常能觀察理事。理事二無礙相故。得佛智漸漸增益。二十有二義。一者一切諸佛皆由信為根本成佛出現。二者由所應機信根熟故佛方出現。

  三總結中二。初半頌法說。謂資糧等五位行中。此信行終即住初心。資糧位攝故。於行位次第之中。信在最初。為後之本。本故勝也。若無此初。後皆不有。故云最也。十信已上。於無礙境界。信不為難。在具縛地。即能信向故難得也。後半頌喻況。世間中者。言總意別也。雖言世間。意在人間。摩尼難得。唯輪王現。方有此寶故。喻行難得。准梵本中。此頌更有一句。雲如雞菩梨師子王。亦如摩尼世難得。釋曰雞菩梨者。謂但有師子頂上毛卷如旋華華形者。則已難得。況後是王者。倍更希有也。第四所具行位分中五十頌半分三。初明所具行。二若為諸佛下明所具位。三菩薩勤修下結嘆功德。初中八頌半分二。先四頌半明德。三寶以成諸行。後四頌明依信展轉以成諸行。前中初二頌信佛故成學戒行。於中。前一通辨學戒能具一切德。後一別顯戒與學處成德各各異。然學處之名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戒定慧三俱得攝學。別即唯局持戒方便。謂先習學。解持犯相。名為修學。依解起行。名為持戒故。此以地喻學處。以本顯持戒。解行同異。猶墨路礦道爾。次一頌明信佛故成供養行。次一頌信法故成求法無厭行。次半頌明信僧故成不退行。後依信展轉成行中。四頌。一成根力堅明行。二遠惡近善行。三廣大善因行。四勝解依護行。皆具二種故。成八行可知。

  第二明所具位中。三十九頌分四。初三頌明十住位。謂發心是初住名也。對修等是治地修行。二住生如來家。是生貴住。善巧方便是方便具足住。信樂心淨是正心住。增上是不退住。最勝心是後三住。准釋可知。二若得增上下二頌半明十行位。波羅蜜是十行總名。摩訶衍是異二乘行。則初二行。收法供養是順理行。則次二行。攝念佛心不動及常見佛准一是定慧行。則屬後六行位攝。釋相可知。三若常觀見下三頌明十回向位。謂佛體常住及法永不滅。是如相及法界無量等。辨才演法等是救護眾生離眾生相等。前五回向慈愍等是等心隨順眾生回向。堅固大悲是第六隨順堅固善根回向。以普悲廣施故也。四若得堅固下三十頌半明十地位。初半頌是初地。謂深法是所證真如。愛樂是極喜異名。二次半頌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為過故。三次一頌離慢等。是三四兩地。以三地中於禪不着故無慢。又以求法不懈故亦名離慢。第四地得出世間道品故。雲無放逸。然不舍攝生故。雲兼利四。次一頌明五地位。謂雙觀真俗故。雖得出世處生死。而無疲厭。既於真俗互違之境。難令能令餘地不過故。雲勇徤無能勝。便釋地名。又莊嚴論第十三雲。菩薩化眾生有二難。一勤化心無惱。二生不從化心無惱。此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也。五次二頌明第六地無住悲智現前。謂神通攝物故。知十二緣生眾生行故。六次一頌半明第七地。謂初一明有中殊勝行。後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釋可知。七若具最勝下三頌明第八地。略辨五義。一道勝。謂無功用道故。雲勇猛無上。二力勝。謂智力摧魔。三蘊勝。謂超四魔境。佛地論第一雲。煩惱魔者。一百二十八煩惱並隨煩惱。蘊魔者。謂五取蘊。死魔者。謂有流內法諸無常相。天魔者。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名說為魔。既超天魔。既不為此四魔所動故。雲不退也。四行勝。謂得無生忍。五因勝。謂此位正當大授記處故。次以有兩頌。明第九地。謂此地菩薩為大法師。略有四義。一諸佛加持名佛現前。二解了諸佛深密法。三為佛憶念增長慧力。四以德嚴身為眾說法。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頌。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頌明三業殊勝德。於中初三頌明身相殊勝。次二頌半明身業大用。次一頌半明語業益生。次一頌意業殊勝。謂智導三業故。二若以智慧下四頌明三業廣大。即三輪攝化。初一頌身業。次一頌語業。次二頌意利可知。三若智煩惱下二頌明得結法位。四若得十地下三頌明三昧分文盡分受位分。並可知。五若蒙下二頌明大用難剛也。

  第三結嘆其德中。三頌分三。初二頌法說。次三句喻顯。後一句法合。初中三。初一頌結前具諸行。次二句出因。後二句結前具諸位。初具行中。初二句明利他悲願悉已成就。故云無不果菩薩行海。悲願為首故。偏舉爾。後二句顯利他成就之行相。謂此菩薩但成就不空三業即是度生悲願果遂故。雲見身聞名聞說法供養等。無不獲益。次二句出因者。釋此菩薩具一切行位所由也。上句標人。謂具諸行位故。名大士等。於此行位。相即在等。無礙自在。名威神力。下句釋義。謂彼大士。所以具諸行位無礙自在者。以得法性緣起之智根名法。眼照即理之行位故常也。無有一行一位不具一切故。全無缺減也。此兩句准義。令回文於後。後二句結前具諸位。上句標位。十善妙行者。謂舉十地行行位等前諸行之位。諸道者。謂資糧加行等。下句難勝。謂此諸位出諸行寶故。次喻顯中。初句喻大士。次句喻威神。後句喻常全二義。後一句法合可知。

  第五無方大用分中。二百三頌分十。並顯三昧業用。一海印三昧門。二嚴淨下華嚴三昧門。三一微塵下帝網三昧門。四若嘆下現供三昧門。五菩薩位在下現法三昧門。六有妙三昧下攝生三昧門。七菩薩種種下同世三昧門。八有勝三昧下毛光三昧門。九有勝三昧能出下主伴三昧門。十有勝三昧名方網下寂用三昧門。此之十門。初門依體起用。末後明用不異體中門。並顯妙用自在。

  初中有六頌分二。前五正明業用。後一結用所依。前中初一頌明現佛說法。二次一明體用自在。於中四義。一無思念分別。二無動佛功用。三一念遍十方。四方便多門。故攝無量不益。名化群生。日喻四義。准法應知。三次一應現八相。謂前雲無量方便者。略示八相也。四次一現三乘攝化。五次一現雜相應機。後一結用歸本。於中初二句總結所現諸類廣多不可具說。後二句結歸。其定海印者。從喻名也。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大集經第十四雲。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為印。菩薩亦爾。得大海印三昧故。分明見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曾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釋曰。彼經但說定中心現眾生心行宜化不用。今此略舉十種。謂一現佛。二說法。三現通。四現舍利。五成小果。六現多劫。七眾生形貌。八現心樂。九行業。十音聲。

  第二華嚴三昧中二頌半分二。初二明業用。後半結歸所依。前中略辨行用。有七種。一嚴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度生行。五智慧行。六說法行。七十度行。後半中上句一切自在者。總結多門所成之行無礙成就。下句結歸本者。萬行如華。以嚴十身故。結行歸之。

  第三帝網三昧中。四頌分二。初三頌半明定業用。後半頌明定用所因。前中二。初三句明定心境一多無礙。後兩頌三句明定境一現一切。前中二。初二句明一即一切。謂以三昧等力。入一塵定。即成一切塵定。後一句明一切即一。謂前一即一切時。不壞不一故。雲亦不增。後明定境一塵現多剎中二。初明於一塵現多剎。後半頌類通一切塵中現剎。前中二。初七句法說。後二句喻顯。前中二。初一句總標現剎。後六句明所現剎差別之狀。略顯十種五對。一佛有無。二染淨。三大小。四成壞。五正傍。後喻顯中。緣成似有。實則非有。故如焰也。諸塵互現各各一切。復不雜亂。布列成位。曾無障礙故。如帝網也。後類通中。如定一塵現剎既爾。餘一切亦爾。後所因中三。初三昧力者。此得標中。二解脫力者。謂不思解脫力。現此業用。如下文不思議法品說。於一塵中現三世佛剎等。三神通力者。謂約通自在。並如下說。

  第四現供三昧中。一十八頌分三。初一頌通標。次十六頌供一切標意入別顯。後一頌通結。初中二。前半頌通定。後半頌明遍供一切皆供依可解。次別顯者。欲彰定力殊勝。但就一手供一佛。即明爾所多供。於中。初五明手內出供。前三色。後二聲。後十一頌明手光現供。後通結中四。一結略顯廣。上來是略廣有難思。二結廣供方供一佛。三供一切佛亦爾。四結用所用可知。

  第五現法三昧中。八頌分四。初一頌總標多門。二次五頌別顯多門。略有二十種法門。攝化眾生。三次一頌顯多所用。四後一頌結用難測。第六攝生三昧者。四攝攝生也。於中。十六頌分二。初一頌總標名用。後十五頌別顯業用。就別顯中分四。初四頌明布施攝。於中。初二是令身安樂攝。後二是令悅自心喜攝。二次二頌明愛結攝。大品雲。為眾生說六波羅蜜是愛語攝故。種種梵音者。謂八種梵音。或六十種。義如別章。三次四頌明同事攝。於中。初二頌正顯得事作親識八法共同。後二頌明攝義。謂既與有緣故。以出家攝彼令明解說。四次五頌明利行攝。於中。初一頌總辨。謂十行是。佛十度也。大人法佛所行諸佛等。謂菩薩二乘。或世五通等。次二頌示過患攝。於中。前頌顯為長壽眾生煩惱輕而着樂者。示四相令厭。後頌顯為煩惱重者現四相令厭。後二頌示佛功德令樂求。於中。前頌略舉三攝生。後頌總以三輪。通結攝生。

  第七得世三昧中。十八頌分二。初一頌總標示。後十七頌別顯大用。於中分三。初六明身得世間利眾生。一備眾藝。次一為主為救。次一外器資具。次一亦巧利物。次二得仙苦行。二次六頌明身得外道轉彼邪徒。初五別辨。後一總結。三後五頌明語業大用。於中。初一總辨。次三別顯。於中。初雲或邊咒語者。梵本雲。達邏鼻荼曼達羅缽底[鞥-合+(白-日+田)]。言達羅鼻荼者。是南印度中邊國名也。此雲銷融。曼達邏者咒也。缽底[鞥-合+(白-日+田)]者句也。謂其國人稟性純質。凡所出言。皆成神咒。若鄰國侵害。不用兵杖。但以言破之。彼即喪滅。故曰銷融咒句國也。或雲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咒句。余不得也。次頌中雲善破於他者。謂以因修比量真能破。破彼無因論等。今信因果非外所動者。謂以真能立。立因果。此量不為他動故。末頌結意。謂一心說法。名為三昧。亦是依定起用爾。

  第八毛光三昧中九十頌分三。初八十一頌顯光業用二如其本行下七頌釋外疑。三若有下一頌明聞光益。初辨光業中。有八十一頌分二。初八十頌別明一毛光用。後一頌類通一切毛孔光用。前中二。初七十九頌明四十五門光用。後一頌結略影廣及光所依。就前四十五門中。一一各有四義。一標光。二名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結光果。類例相從。科為十三段。一初一光救度。二有一光明現佛法僧行塔形像等。有三一光照用。二三中出因並可知。四濟度光下二光明救生用。兩光因中。各有二義。一事法因。二法因可知。五歡喜光下二光是愛戀三寶以益生。初中因內。一造像令見者喜。二嘆佛令聞者喜。後光明用中。一令樂三寶為因。當在佛無[得-彳]忍為果行。六福聚光下四。明福智成就。一施無福。二具四無多解智說法正解喜法善說法義無虧減者梵本雲種種宣揚法句義無[得-彳]慧令照見理自在即是無[得-彳]也。四得總持。即由於法持者敬護故。七能舍光下七光辨六度或光中用及因各有二義。一持淨戒。二發道心。慧光中二。初法慧令悟法。二佛慧令用見佛。余可知。八無畏光下二光慰眾生用。一怖者施安。二疾者令愈。九見佛光下五光顯見佛樂法妙音說法聞三學勝法用。一令見佛。西域道俗有親識。或餘眾生臨修之者。即延尊像。安置其前。隨取一物。或繒或線。懸佛手指。令病者手執一頭。一心專注。作隨佛真起如起如是為之。豈直利益亡者。亦自當得此見佛光矣。二令樂正法。三令聞佛音。四施甘露法令舍施逸修功德。五令聞三學最勝法。十寶嚴光下八光。辨令得寶藏供佛等用。一無盡寶藏。二香嚴益物。三寶幢等多種名雜。四令地平嚴塔等。五興香雲雨香水灑塔等。六施嚴身具。七施珍饌。八無盡財施三寶及貧乏。十一眼淨光下六光。顯六根清淨用。各一頌可知。十二色淨光下六光。辨六塵用。於法淨光中。初一頌標名及用。後一頌因結成。余並可知。上來別明四十五行光用竟。自下一頌明結略顯廣及光所依。謂前所說廣中少許。具說則有無量恆沙。其中一一業用各別。並是菩薩一毛孔出。上來明一毛孔光用訖。自下一頌類通一切毛光用。謂一毛孔光用。既有無量恆沙數等。餘一切毛孔光用。一一皆爾。上來總明第二光業用竟。

  第三釋外疑者。謂恐外人聞上所說光用中雲。此光覺悟一切眾生。而生疑雲。此菩薩。悲一放光無時處之限。何故現今眾生不得見耶。為斷此疑。故有斯文。文中七頌分二。初總釋。謂初句牒前隨光因得光果。次二句正釋疑。謂隨彼彼眾生宿緣同行等。今放光。彼彼如是見。後一句結放光智在用。後六頌別顯。於中二頌法說。後四頌喻況併合。前中有七種眾生得遇此光。一發得業。二愛彼行。三隨喜彼。此上二三或通遙聞。或令為一。四見所作。五自修多種施行。六修供佛行。七回向大菩提行。後喻況併合。二初二頌明生盲不見日喻。於中。初頌喻顯。後頌法合喻。後二句釋不見疑凡夫是未修者。次二雖修其道邪劣。謂外道邪信二乘解劣。後二頌明香塗寶宮寶乘喻。亦初頌法。後令配釋。可知。

  第四聞光益中有三。一生淨信。二起勝解。三不疑慮。以此因速成佛果故。雲功德幢也。

  第九主伴三昧中。六頌分二。初一頌標門顯意。後五明業用。用中二。初四頌舉一方業用。後一頌類通余方。就前一方中。初一頌明主定。次二頌明伴相。於中。一標。一釋。後一頌主伴合舉故。以星月為喻也。

  第十寂用三昧中。三十四頌半分三。初一頌標名總辨。次或東方下正顯業用。後是名下一頌總結。

  初中謂於一切方出入交絡猶如羅網。故名方網也。

  二業用中。三十三頌半分六。初二頌明於十方處交絡入出。以於器世網得自在故。二有五頌。明於十方佛所入出三昧無礙自在。於中。前四別辨東西二方。後一總結十方。此辨智正覺世間自在。然菩薩於三世間自在有二義。一以自身作三世間。二菩薩於三世間處示現自在。上下文中通有此義。不可局配。隨文當說。如眼根下不必唯是眾生世間。亦不唯是菩薩身作毛孔微塵毛端顯等入出定也。今此文中。前二頌明東入西出寂用得時。後二頌明西入東出寂用。同准義翻前。非直正東入時即西出正西入時即東出。亦乃正東入時即東出。西出時即西入。復西入東出亦爾。何以故結文雲三昧自在故。何故三昧得此自在。從如是因感故。謂觀察理事不即不離。不即故理隨事而不壞事。各各差別。不離故事隨理而融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故入出定心雖異。而即一一即異也。一切世間一切佛菩薩一切身雖殊。而即一一即殊也。後無礙行得無礙果。法爾如是。准後結頌。十方世界互望同時。各具入出。菩薩一身遍一切佛所。此亦隱顯義也。

  三於眼根等下十二頌。約根境相對。以明定用。一一對中。各有八義四對。一根境無[得-彳]。謂觀根入定。令從根出。乃從境出故。二入出無礙。准前文。正入出此此時入故。三境根無礙。謂於塵入定。令從塵出。乃從根出故。四理事無[得-彳]。謂眼是事正照境時。體無生。用無起。以性本寂滅無有能作者故。問境豈不然。何故不說。

  答理實亦然。略故不說。又境從根起。根既如是。塵豈有異。故不得說。

  四於童子下有六頌半。明於他身得自在。此有二義。一自身相廣化速疾轉變。一一化身相應化。或以自作他。或以他作自。如下八地中說。十身根作等故。此雲於彼身入此身出等。而彼眾生不覺不不知。唯應度者乃得見也。

  五有二頌半。明微細自在。謂毛孔約正根體事中極細也。毛端約虛空界體事極細也。微塵約色體事可見有對中極細也。此通二義。一於彼微細境入出一多無礙。二身在彼境入出一多無礙。

  六有四頌半。明於金剛地等中周遍入出。謂菩薩以定業用。其身普遍。略顯五位。一普遍一切十方剎海。二遍彼剎內地樹等物。三遍彼一切塵毛等中。四頓遍非前後。五圓遍非分限也。

  三總結中一頌二意。一近結此第十定用無盡。二通結前十門定用。且是略說。若廣分別。十方佛多劫說亦不盡。上來第五無方大用竟。

  第六喻況玄旨分。名舉勝顯劣分。於中。七十九頌分三。初二頌總標顯意。二聲聞心下別辨。三彼菩提下一頌結說顯德。

  初中。意者為上來所說自在業用。乃似因圓。論二頌。前頌通舉一切諸難思力。後頌彰喻不全似法。前中四種。一眾生異業感果互望難思。謂有於他見小處而見大。他見大處而見小。時節延促。色淨穢奴丑。聲喧靜粗耎知或香臭味甘苦觸澀滑等。皆互不同。乃至一切。又由業力。六趣循環大身小身長命短命乃至一切改易迅速。實難思也。二龍變化力難思。如下說。海龍王不出自宮。於六欲天等。興雲雷電降雨。各各差別等。三佛自在力難思。如下不思議品等說。四菩薩神力難思。如下離世間品等說。然梵經別本中無此菩提力用。而有神定力用。何故不同者。以禪定即是菩提所入故也。後頌顯非喻能喻中。以三昧業用。從法性所起鎔融。因感法性既無世間法喻。所感定用。當知亦然。喻既不合似法。聞者仍解。所喻自非。智慧聽達。焉能致之。故斯稱美。

  二別辨中。有二十大喻。初有三頌半。明聲聞現通喻。喻菩薩自在益生德。先舉劣後顯勝。下並准此。東方入正定準之。二譬如日月下二頌。明日月游空現影喻。喻菩薩普應群機德。三如淨水中下二頌。明水現四兵喻。喻菩薩海印現像德。四海中有神下二頌。明善音巧辨喻。喻菩薩辨才陀羅尼稱根令喜德。五有一婦人下二頌。明蜜授辨才喻。喻菩薩授法益生德。六譬如幻師下二頌。明幻師巧術喻。喻菩薩不思解脫德。七天阿修羅共戰下二頌。明修羅隱顯喻。喻菩薩勝通自在德。八釋提桓因下五頌。明象王隨變喻。喻菩薩三三昧自在德。九如阿修羅下二頌。明修羅大身喻。喻菩薩現法界身。其德如上文主伴三昧用中說。准梵本。晉朝謂為其首廣大如須彌者悞。今課為首與須彌齊等者正也。十天阿修羅下四頌。明帝釋降怨喻。喻菩薩降伏魔怨德。十一忉利天下六頌。明天鼓說法喻。喻菩薩無思現身說法德。初頌中第二句。梵本雲從天業根而出生。十二天阿修羅共斗下三頌。明天鼓安慰喻。喻菩薩慈音除惱德。十三帝釋並應下三頌。明天王普應喻。喻菩薩圓身悅眾德。十四他化自在下二頌。明魔王系縛遇夫喻。喻菩薩十力攝生同行德。十五三千世界下二頌。梵王殊顯喻。喻菩薩解脫自在德。十六摩酰首羅下二頌。明摩酰數滴喻。喻菩薩一念普知眾心德。十七眾生業根下三頌。明風輪持散喻。喻菩薩大願宿成德。十八男子下二頌。明眾聲悅意喻。喻菩薩妙辨悅機德。十九海有希奇下二頌。明大海包含喻。喻菩薩禪慧普修德。二十大海龍王下二十四頌半。明龍王自在喻。喻菩薩普雨法界德。於中分三。初半總標龍游自在。次二十二頌別明自在之相。後二頌舉劣顯勝。初標可知。

  就別相中分四。初四頌半辨現其色異。經本雲閻浮提中青寶色者。再勘梵本。雲南閻浮提其如青山色。次四頌明現電光殊。經本雲閻浮提中豪青色者。今勘梵本雲。天帝釋火焰摩尼色。釋曰此是珠名也。第三頌第二句中雲寶藏色。梵本雲室利揭波。此雲勝藏。勝藏即是異色寶義。此句應雲勝寶色龍宮現。次三頌半明現雷聲別。後十頌明所雨不同。初頌第四句雲曼陀羅華及澤香者。澤香即是香油也。故梵本雲。阿奴里婆。此雲塗香。此句中亦云雨鬘故。總應雲曼陀及鬘升塗香。釋多羅名。如下第三十三中音義釋文。第六頌第二句。有本雲。一一雨滴如車輪者。謬也。梵本雲裒訖叉。此雲車軸也。此上所現雲電雷雨。於一十五處。各各差別。皆是娑竭羅龍身不移動心無分別。而能如是種種應現。此喻菩薩以無功用三業隨應而現。

  後結說顯德中。三頌分二。謂前二頌總結龍現自在。後一頌結喻非喻。就中。前半結非喻。後半結所說。略說其末句。梵本雲略說彼之自在力。

  第七校量勸持分中。九頌分二。初一頌約六慧結前所說。初第一慧者。慧中之首故。二廣大者。照無礙法界故。三真實者。無虛妄故。四無邊者。照無限量故。五勝者。慧中尊故。六殊勝者。尊慧中極。此亦可配纓絡經六慧。即三賢十地等覺妙覺也。如是法門今已說者。總結前說故。

  後八頌明信受難得中分二。初一總嘆法。前信器少難得可知。後七別顯難信難得。於中二。初約乘校量器少故信者難得。後有以下約事校量法深故難信。前中四。一初頌前半正明人天乘器信此者不可得故言甚也。後半釋疑。謂有疑雲。我亦信受此法。豈非世四凡夫。故此釋雲。今所信者。以現修淨福及由發曾聞熏力故。二次一頌明求三乘。從聲聞至大乘。展轉漸少。三次半煩明信一乘信更微少不可有也。四後半頌舉劣說勝。謂但信者尚陪難。況有能如法持誦宣說實解修行者耶。後舉事校量中二。初二頌約身力校量顯法深難信。後二約福力校量顯法深難信。並易可知。上來七分不同。明第三大段依勸演暢分了。

  第四顯實證成分中三。初明現瑞現實證成。謂動地故。二魔宮下明利益顯實證成。謂降魔救苦故。三十方下明佛印許顯實證成。謂十方佛三業印故。上來四分不同。賢首品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