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心理/導言
導言 羣衆之時代
[編輯]- 現代之進化 文明之大轉化基於國民思想之變遷 近世對於羣衆勢力之信賴 改變歐洲列國傳襲之政策者惟此信賴 庶民階級所以能崛起之故及其發揮勢力之方式 羣衆勢力必至之結果 羣衆不能爲破壞以外之事業 摧毀陳腐之文明爲羣衆之事業 一般社會之昧於羣衆心理 立法者與政治家必須硏究羣衆心理
凡文明之轉化。必有大變亂爲之先驅。昔者羅馬之分崩。亞拉伯帝國之創立。膚視之。似祗由於政治之沿革。或外族之侵入。或朝代之興亡而已。然細察之。則知其隱隱之中。別有一原因爲之驅率。卽國民之思想潛移默化是已。故赫赫於天下人之耳目者。未必卽爲歷史上眞正之大變端。必也國民之思想觀念信仰諸端。胥受其影響。而文明卽因之而革新者。庶可謂歷史上之大變端。故凡可紀之史乘。咸爲人類思想潛移之表徵。然此類大變端之所以不數數覩者。以一民族每篤信其根深蒂固之遺襲思想故也。
今之世。殆爲人類思想變移之世乎。於此有根本要素二焉。其一。凡宗教政治社會所習具之信仰而爲文明所自始者。胥爲所摧毀。其二。以學術工藝之日有發明。人類之生活狀態與夫思潮。均爲之一新。顧舊思想雖半遭摧毀。然猶有餘力。而代興之新思想。又方在萌芽滋長之中。故今之世誠可謂過渡無主之時代也。
於此混沌之中。誠難知其所屆。今後之新社會其所以建立之基礎思想。果爲何物乎。今誠莫之能知。特吾人所無可疑者。無論將來社會之組織何似。屆時必有一新勢力爲現代之所遺留者。則必曰羣衆之勢力是已。夫往日之幾多思想。在當時以爲天經地義無可非難者。今日均漸漸冰消瓦解。而幾多威權之所從出者。自經幾番革命。已摧毀無遺。惟有此新勢力駸駸有吸收諸力。乘時代興之勢。然則自今以往。必遂遞演而爲羣衆之時代。可無疑也。
夫百年以前凡左右時局者。苟非爲歐陸各邦之遺襲政策。卽爲列國君主之爭雄互霸。所謂庶民之意見。蓋從未有顧而問之者。逮至今日。庶民之聲勢漸漸凌駕一切。而君主之舉動。反一一仰其鼻息。聽其指揮。故曰今日一國運命之臧否。一以民意爲左右。而其權已不再操諸列邦君主之會議矣。
以庶民階級一躍而入於政治生涯之中。其實卽爲由治於人者變而爲治人者。此誠過渡中特殊之一事。今夫普通選舉制度。雖熱心運動已久。其影響殊形薄弱。故亦並不足爲政權轉移之惟一特徵。是故凡民衆勢力之發展。其始也每在某種思想之傳佈。使之漸入於人心。其繼也凡欲實行其思想者漸漸結合。緣此結合。而羣衆乃益暸然於自己利益所在之種種思想。且亦自知其勢力之不可侮。例如今日各國企業界之聯合。而執政者乃一一爲所降伏。又如勞動界之同盟。駸駸有不顧經濟定例如何。惟思操縱工作條例與傭值是也。更進一步。彼輩且亦知注其力於政治中心之國會。而知選出若干代議士焉。此類代議士一惟選舉者之命是從。完全成爲選舉者之喉舌矣。
今日羣衆之要求。漸有具體可言者。幾欲將現存社會根本推翻。而返諸原始共產制度之狀態。如文明未啓時然。例如勞動時間之制限。鑛產鐵路工廠土地之國有。物產之平均分配。上流階級之破除。一以普利平民爲旨。此皆彼輩要求之要點也。
夫羣之爲物。喻之以理則難。鼓之以動則易。依現今之種種聯合。而羣衆之力乃日增其武斷橫行之風。此風之始。吾儕均親見之。今則幾與往日之暴君權力相伯仲。然暴君之專橫。現已不足論列。而神聖之君權。乃一變而爲神聖之民權矣。
一國之中。每有一部分之文人學士。夙爲中流社會所推崇。其思想則拘。其見解則迂。而又益之以懷疑性。輔之以利己心。若而人者。實足以代表一般中流社會。彼輩猝見夫民衆勢力之日增。每驚疑無措。或思乞靈於平昔所鄙棄之教會道德。以冀挽回人心之凌亂。居恆言曰。是乃科學之惡果也。當自悔自懺而束身於宗教。然而晚矣。夫民衆今所厭棄之神道。卽往昔彼輩所厭棄而攻擊之者也。嗟夫。大勢如是。滔滔如江河之奔放。無論人力與神權。均不爲功矣。
夫科學惡果之說。其實非也。今日智識界之陷於無主狀態,科學不能與其罪。卽他日由此無主狀態而致有一種新勢力發生。科學亦不能居其功。何以故。蓋科學之爲用。在使人闡明眞理爲主。其對於吾人之關係。亦以人智之所能及者爲限。故以吾人所謂之平和與幸福求諸科學。而科學無以應。卽以吾人之困苦訴諸科學。而科學亦充耳若不聞。蓋科學之爲物。本脫然於感情之外者也。雖然。人世之種種謬誤。每藉科學以破除。使之無由回復。故吾人亦惟有努力於科學而已。
吾人觀乎今日各國國民之狀態。覺羣衆勢力實有一日千里之勢。無人敢謂其或將卽此而止。不再發展。故無論吾人將來所遭之影響爲良爲惡。要之終不能不屈服於此新勢力之下。一切反對之論。皆屬空談。且自古有一新社會發生。其前必有一混沌無主之時期。一若定數然者。故民衆勢力之誕降。亦可謂今後西方文明必演之一幕。特未知此類混沌無主之境。果能挽回否乎。
民衆之中有一最顯著之事實。卽取陳腐之文明而根本破壞之是也。稽諸歷史。凡文明所憑藉之道德。一旦失其勢力。其最終之分崩。每藉手於愚罔野蠻之羣衆。非特今日爲然也。今夫社會之文明。孰能建之導之。夫亦惟恃此少數之明哲士夫。責諸羣衆。則不能矣。夫羣衆之力。惟善破壞耳。其治則恆返乎野蠻之舊習耳。抑吾又聞之。文明之內蘊。有規則焉。有紀律焉。使人抑其本能而歸諸正焉。以及未來之預籌焉。高尚之修養焉。凡此種種。以望諸無導無引之羣衆。其事之難能。亦彰彰明甚。羣衆之勢力惟富於破壞性。其所作爲。一若黴菌然。惟以促成病體死體之分解爲務。故文明之結構一旦腐朽。而促之顚覆者。必民衆也。當此之時。一若此類舉動。爲彼輩唯一之任務。而一時人數之衆多。一若卽爲事理之確當矣。
現今文明其將遘此厄運否乎。雖不能無此惴惴。然苟斷其必然。似尚過早。惟茫茫社會之中。以缺乏遠慮之故。反將可以範圍羣衆之藩籬。一一撤除。今後之吾人無論遭際如何。必一任羣衆勢力之推移。可斷言也。
觀乎上述之言。則羣衆之說。必爲今後論壇之一大問題。吾人所知。特其皮毛耳。而專門之心理學者。以與羣衆少所接觸。故亦不甚了了。洎乎近世偶一論及。亦惟限於羣衆犯罪之一端。夫羣衆之犯罪。固亦有之。第其道德與英豪行爲。以及其他之形形色色。固亦常見之事。且羣衆之犯罪。不過羣衆心理學之特殊部分。今欲硏究羣衆心理之構成。僅求之於犯罪之一端。是猶硏究個人心意上之構成。而僅論其爲惡之一點也。豈不蔽哉。
顧就事實上觀察之。凡世界豪傑之士。開國之君。創教之教主。熱心之傳道者。以及著名之政治家。市井之豪強。無意中均成爲絕好之心理學家。其人於羣衆之心理。往往了解極精至碻。彼輩之所以能號召同類統率徒黨者。亦惟恃有此了解而已。不觀諸拿破崙一世乎。彼惟對於法蘭西羣衆之心理。具有卓越之觀察力。是以能成功。然有時對於他國羣衆之心理。全然誤會。因此遂有西班牙之戰。俄羅斯之徵。師徒撓敗。遂至一蹶不振。夫制服羣衆。固非易易。世之所謂政治家者。縱不思制服羣衆。然亦當思不爲羣衆所制服。則舍了解羣衆心理外。無他術矣。
吾人當知法律制度之於羣衆。其效能極爲微弱。羣衆除他動外。其自信力又不強固。故指導羣衆者非不偏不倚之規則是尚。乃在得一物焉。以感之誘之。若然。則又非致力於羣衆心理。不爲功矣。今試設一例以證之。設有立法者思定一種新稅則。若以學理論。則必取一最公平者。然一驗諸事實。往往極不公平者。自羣衆視之。反以爲是乃最善。但令事不駭俗。而表面又若負擔甚輕。彼輩卽帖然安之矣。是故間接稅雖極不合理。而羣衆每能安然容受。以其從各類消費品中日納無幾。且於其習慣無甚影響。故亦安之若素。反之如易以他稅。依其所得或其傭值之比例計算。而課之以成數。從學理言之。較諸他稅輕減或至十倍。然而反抗之聲必譁然四起矣。此無他。合而見多。遂生謬見。不知錙銖而纍之。新稅必輕於舊稅。此乃經濟原理之作用。洞燭先幾之士。始能知之。而羣衆蒙蒙。固未足以語於此也。然其理亦甚淺顯。領解並非難事。心理學家如拿破崙輩。於此類要點。每不肯輕易放過。然當世之立法者。旣昧於羣衆之性質。無怪其不明此理。且其經歷淺薄。又不知人類之一切行爲。固有不能槪以純理律之者。此其所以多誤也。
羣衆心理之於事實。適用甚廣。凡吾人於歷史上經濟上所見爲不可解之現象。苟於此類學識解之。恆有左右逢源之趣。否則亦惟有終於不可解而已。台恩氏(Taine)者。近世之歷史大家也。顧其對於法蘭西大革命之事實。有時猶不免言之失眞。何則。因其從未知羣衆之精神當攷慮故也。且其硏究此複雜奧衍之時代。恆以博物學之紀述方法行之。不知博物學者所硏究之現象。並無道義之關係在其中。而古今歷史所以構成之樞機。則固舍道義之關係外。無他道矣。
由此觀之。則知羣衆心理之硏究。無論基於實際上之攷察。抑本於單純之好奇心。皆爲有價值有興味之一事。蓋尋究人類行爲之動機。其趣味之深長。與硏究鑛物植物之性質無異。惟茲編所述。不過其硏究所得之大凡。以語其詳。固當俟諸來者。讀是書者。聊視爲是學之嚆矢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