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臨川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六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六十一 臨川先生文集 卷第六十二
宋 王安石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六十三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六十二

  論議

   郊宗議

   荅聖問𢋫歌事

   看詳雜議

   詳定十二事議

    郊宗議伏奉 聖問撰議繳進

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二

者皆配天也或於郊之圓丘或於國之明堂或以冬

之日至或以季秋之月或以祖或以禰或曰配天或

曰配上帝其義何也對曰天道升降於四時其降也

與人道交其升也與人道辨冬日上天與人道辨之

時也先王於是乎以天道事之秋則猶未辨乎人也

先王於是乎以人道事之以天道事之則宜逺人宜

以自然故於郊於圓丘以人道事之則宜近人宜以

人爲故於國於明堂始而生之者天道也成而終之

者人道也冬之日至始而生之之時也季秋之月成

而終之之時也故以天道事之則以冬之日至以人

道事之則以季秋之月逺而尊者天道也邇而親者

人道也祖逺而尊故以天道事之則配以祖禰邇而

親故以人道事之則配以禰郊天祀之大者也徧於

天之羣神故曰以配天明堂則弗徧也故曰以配上

帝而已夫天與人異道也天神以人事之何也曰所

謂天者果異於人邪所謂人者果異於天邪故先王

之於人鬼也或以天道事之蕭合稷黍臭陽逹於牆

屋者以天道事之也嗚呼天人之不相異非知神之

所爲其孰能與於此此禮也尚矣孔子何以獨稱周

公曰嚴父配天者以得天爲盛天自民視聽者也所

謂得天得民而已矣自生民以來能繼父之志能述

父之事而得四海之驩心以事其父未有盛於周公

者也

    荅聖問𢋫歌事

臣聞敘有典秩有禮命有德討有辠皆天命也人君

能勑正則治不能勑正則亂所以勑之不可以無其

爲一也然爲於可爲之時則治爲於不可爲之時則

亂故人君不可以不知時時有難易事有大細爲難

當於其易爲大當於其細幾者事細而易爲之時也

故人君不可以不知幾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時

惟幾此之謂也人君雖知此然賢臣不心恱而服從

則不能興事造業而熈百工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

起哉百工熈哉此之謂也夫欲股肱之喜蓋有其道

矣蓋人君率其臣作而興事在明乎善而巳明乎善

在所爲法以示人者當所爲法以示人者當乃股肱

之所以喜也股肱喜而事功成事功成而能屢省以

不怠廢此又股肱之所以喜也爲是者在欽而巳矣

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愼乃憲欽哉

屢省乃成欽哉此之謂也蓋憲者爲法以示人之謂

也所爲法以示人者當率法愼爲能然欽愼而不明

乎善亦何能濟故人君者以明乎善爲難苟明乎善

矣則人臣孰敢爲不善人臣無敢爲不善事其有不

治者乎乃𢋫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此之謂也人君不務近其人論先王之道以自明而

苟欲以耳目所見聞緫天下萬事而斷之以私智則

人臣皆將歸事於其君而不任其責淫辭邪說並至

而人君聽斷不知所出此事之所墮也又歌曰元首

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此之謂也然則人君欲

股肱良而庶事康不在乎他在明乎善而已明乎善

不可以責諸人也伏惟天錫 陛下以堯舜之材自

秦漢以來欲治之主固未有能髣髴者然百工未熈

庶事未康者殆所謂近其人論先王之道以自明者

尚有所缺而非可以他求也臣昨日𫎇德音喻及尚

書𢋫歌之事而愚憧倉卒言不及究故敢復具所聞

以獻伏惟 聖心加察幸甚

    看詳雜議

臣今月二日至中書曽公亮傳 聖㫖以雜議一卷

付臣看詳臣謹具條奏如後

 議曰官有定貟則進趣雖多不能爲濫宜定臺省

 監寺之貟須有闕然後用

臣某曰今之臺省監寺之官雖名曰職事官而實非

前代之所謂職事官而與前代刺史等所帶檢校官

無以異前代檢校官之𩔖亦不能定貟待有闕然後

擬前代所謂職事官即今所謂差遣是也今之差遣

固已有定貟須有闕然後用人矣若欲令今所謂職

事官亦有定貟則今職事官以差遣貟數校之幾至

兩倍而有功有考當陟者又未有以禦之欲有定貟

所謂可言而不可行者也

議曰內外之官正其名稱出則正刺史縣令之名

 入則還臺省之名

臣某曰前代有勲官有散官有檢校官有職事官勲

官散官當其有辠則皆得議請減而應免官則又可

以當官而檢校官與今行守之官無異故朝廷與奪

皆足以爲人榮辱利害今散官勲官檢校官旣不足

以爲人榮辱利害爲人榮辱利害者唯有職事官與

差遣而已今若令內外官正其名稱出則正刺史縣

令之名入則還臺省之名則是丞郎知州謂之刺史

京朝官知州亦謂之刺史不知職事官之貴賤何以

別乎又其祿秩位次不知當復如何若同之則理不

可行若不同則與未名之時又何以異臣以爲今州

郡長吏謂之知州非不正名所領職事官乃與前代

刺史等帶檢校官無異何傷於正名而欲改之乎且

漢以丞相史刺察州郡謂之刺史今欲名州郡長吏

爲刺史則何得謂之正名

 議曰罷官而止俸

臣某曰文王治𡵨仕者世祿武王克啇庶士倍祿蓋

人主於士大夫能饒之以財然後可責之以廉恥方

今士大夫所以鮮廉寡恥其原亦多出於祿賜不足

又以官多貟少之故大抵罷官數年而後復得一官

(⿱艹石)罷官而止俸恐士大夫愈困窮而無廉恥士大夫

無廉恥最人主所當憂且邦財費省之大原乃不在

此議者但知引據唐事乃不知唐時官人俸厚故罷

爲前資未至困乏今官人俸薄則與唐時事不得同

且不吝於與人以官而欲吝於與官以祿非計之得

 議曰以𨤲務實日併爲三年以敘磨勘之法以符

 考績之義

臣某曰今欲以𨤲務實日併爲三年以敘磨勘之法

竊以爲不𨤲務者非人情之所欲也𨤲務者非人情

之所苦也今等之無功而𨤲務則計日得遷等之無

辠而不𨤲務則不得計日而遷恐未足以符考績之

義而適足以致不均之怨也且黜陟之法務在沮勸

辠功不知立法如此有何沮勸

 議曰置兵部審官院

臣某曰崇班以上置兵部審官院此恐可議而行然

崇班以上差遣盡付之兵部則不可行當約文字之

法相度所任輕重緩急有付之審官者有屬之樞密

者至於磨勘則官視卿監以下皆付之兵部審宮可

 議曰置兵部流內銓以代三班及置南曹

臣某曰三班院無以異於兵部流內銓何必以代三

班乎今三班自無闕事而又增置南曹則非省官之

議曰廢江淮荊浙發運使

臣某曰江淮荊浙發運使甞廢矣未幾復置者以不

可廢故也蓋發運使廢則其本司職事必令淮南轉

運使領之淮南轉運所緫州軍已多地里已逺而發

運司據六路之會以應接轉輸及他制置事亦不少

但以淮南轉運使領發運則發運一司事多壅廢此

蓋其所以廢而復置也臣比見許元爲發運使時諸

路有歲歉米貴則令輸錢以當年額而爲之就米賤

路分糴之以足年額諸路年額易辦而發運司所𭣣

錢米常以有餘或以其餘借𦔳諸路闕乏其所制置

利便多如此𩔖要在揀擇能吏以爲發運而已廢之

不爲便也

 議曰廢都水監

臣某曰都水監亦恐不可廢今議者以謂比三司判

官主領之時事日煩費日廣舉天下之役其半在於

河渠隄埽故欲廢之此臣之所未喻也朝廷以爲天

下水利領於三司則三司事叢不得專意而河渠隄

埽之𩔖有當經治而力不暇給故別置都水監此所

謂修廢官也官修則事舉事舉則雖煩何傷財費則

利興利興則雖費何害且所謂舉天下之役半在於

河渠隄埽者以爲不當役而役之乎以爲當役而役

之乎以爲不當役而役之則但當察官吏之不才而

不當廢監以爲當役而役之則役雖多是乃因置監

故吏得修其職而無廢事也何可以廢監乎且今水

土之利患抂置官不多而不患其穴也

 議曰合三部句院

臣某曰三部句院臣未知其詳然恐由近歲三司帳

籍鉤考之法大壞而不舉故三司句院有事簡處若

不然則此三部句院理不可合

 議曰提舉百司不當用內制但用如張師顔者

臣某曰提舉百司多用內制而今患其與三司並行

指揮庫務異同難稟臣以爲唯權均體敵乃可以相

檢制事有異同則理有枉直近在闕門之外則非理

皆得上聞庫務官司亦何嫌於難稟今若只用如張

師顔者一人與三司表裏綱紀細務則恐與三司權

不均體不敵雖足以綱紀細務而三司措置百司失

理莫能與之抗議今使內制一人緫其權以敵三司

又使如張師顔者一人躬親㸃檢細事小旣足以究

察諸司姦弊大又足以檢制三司如此處置未爲失

也若以爲費而當省則提舉百司於內制但爲兼職

廢之何所省乎

 議曰廢宮觀使副都監

臣某曰宮觀置使提舉都監誠爲穴散然今所置但

爲兼職其有特置則朝廷禮當尊寵而不以職事責

之者也廢與置其爲利害亦不多若議穴費則宮觀

之𩔖自有可議非但置使提舉都監爲可省也

 議曰外則並郡縣

臣某曰中國受命至今百餘年無大兵革生齒之衆

蓋自秦漢以來莫及臣所見東南州縣大抵患在戸

口衆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臣嘗奉使河北疑其所置

州縣太多如雄莫二州相去纔二十餘里聞如此者

甚衆其民徭役固多財力彫弊恐亦因此然臣不深

知其利害不敢有言

 議曰詔執事之臣下逮有司俾行審官銓選之職

 稍稍寛假使時有簡拔

臣某曰今朝廷使監司守倅及知雜以上各以所知

同辠薦舉人材然尚患其所舉不如舉狀今若令有

司行審官銓選之職時有簡拔臣恐以一二人之耳

目不足以盡天下之材而所簡拔不足以塞士大夫

之非議又其所任或不免交私則於時政徒有所損

而已

 議曰擇判司簿尉三考四考有兩𥿄三𥿄舉狀者

 引對給筆札條爲治目不拘文辭咸以事對命官

 考驗有理趣者除縣令三考績效有聞委提刑轉

 運上其實狀除京官再入兩任知縣如政績顯白

 與減一任通判便除知州

臣某曰議者以爲近世縣令最卑有出身三考無出

身四考不問其人材如何但非贓犯則以次而授焉

甚非重民安本之誼臣以爲今有出身三考無出身

四考皆有三人舉主乃得爲縣令非不問其人材如

何而特以次授也蓋近歲朝廷舉令之法最善故近

歲縣令亦稍勝於往時但朝廷誘養之道未純督察

之方未盡大抵人才難得非特縣令乏人今議者欲

擇判司簿尉三考四考有兩𥿄三𥿄舉狀者引對欲

除以爲令則與舉令之法無甚異也若欲以筆札條

對求治民之材臣恐不必得治材之實但得能文辭

談說者爾又以爲績效有聞則提刑轉運上其實狀

即除京官若令提刑轉運舉者至於五人而後與轉

京官則得轉京官者少若但要提刑轉運舉狀不必

五人而後轉則如此選擢之人何以知其賢於舉令

而遽優異之如此又以爲兩任知縣政績顯白與減

一任通判便除知州不知政績如何而可以謂之顯

白若有殊尤可賞則朝廷自當選擢及有升任指揮

若不足以致選擢及升任指揮則其政績不爲甚異

政績無甚異而更不用𨵿陞之法便減一任通判與

除知州臣恐入知州者愈穴而所除又未必賢

 右臣所聞淺陋不足以知治體謹具條奏並元降

 雜議封上取 進止

    詳定十二事議

起居舎人司馬光起請舊官九品之外別分職任差

遣爲十二等以進退羣臣十二等之制宰相第一兩

府第二兩制以上第三三司副使知雜御史第四三

司判官轉運使第五提㸃刑獄第六知州第七通判

第八知縣第九幕職第十令録第十一判司簿尉第

十二其餘文武職任差遣並以此比𩔖爲十二等若

上等有闕則於次之中擇才以𥙷之奉 聖㫖兩制

詳定聞奏王珪等詳定司馬光起請難盡施行外致

治之要在任官之久欲乞知州令滿三年爲一任通

判人縁審官院見今貟多闕少候將來差遣得行亦

別取指揮知縣人今後𥘉入者並滿六周年方入通

判仍乞下審官詳定條約聞奏者臣愚以謂司馬光

十二等之說王珪等旣以爲難行而珪等所議知州

三年爲一任知縣六年方入通判亦無𥙷於官人失

得之數朝廷必欲大修法度甄序人材則以至誠惻

怛求治之心博延天下論議之士而與之反復必有

至當之論可施於當世凢區區變更而終無𥙷於事

實者臣愚竊恐皆不足爲


臨川先生文集卷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