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廈門大學教育革命組
1971年3月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學校辦工廠,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我校化工車間在生產多晶硅的過程中,有人主張用「四氯化硅法」或「三氯氫硅法」,理由是別人用這種方法搞過,比較安全,比較有把握。但大多數同志認為,用這種方法,設備投資大,光建造一個中小型的石英液體回流塔,就要幾萬元,不符合「艱苦奮鬥」的方針;同時,這種方法要使用大量氯氣和氫氣,不便於大量推廣。他們堅決主張用「硅烷法」,闖出一條新路子。

兩種意見爭論得比較激烈。學校領導認為這是對大家進行兩條路線鬥爭教育的好機會。是艱苦奮鬥,「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還是貪大求洋,因循守舊,跟在別人後面爬行?這是關係到校辦廠執行什麼路線的大問題。學校組織大家學習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有關教導,狠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提高大家兩條路線鬥爭覺悟,統一了認識。

「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採用新法生產多晶硅,必須使反應過程保持一定的低溫。用「乾冰」降溫,或用電冰箱降溫,學校沒這些設備和條件。這時,有的同志主張用舊教材里寫的「液態空氣」降溫。但是這種辦法成本高,又不易普及。於是,我們再次組織大家討論,提高認識,開動腦筋想辦法,最後大家決定用冷凍機來降溫。在冷凍機廠工人師傅的幫助下,經過短時間的試驗,就解決了用冷凍機降溫中的問題,試製出多晶硅棒。

試製多晶硅成功後,化工車間的同志們總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土法上馬的經驗,製成了一套用硅烷法生產多晶硅的設備。這套設備結構簡單,便於操作,易於推廣,適合大力發展電子工業的需要,也豐富了有關教學內容。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