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山中已三五日……·其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至山中已三五日諸友杯酌不閒披荊掇刺無遑筆墨間作數詩點致而已殊又不能敲推臥子梅生既下小舟又黯然思別屈指歲暮料理松楸迅於飛鳥而羲兆木土二兄迫作紀事援筆囪囪不獨情事不暢而景物形致落落遠矣記數日來藤竹停音覆被余夢間就六詩無足稱者恐遂遺之聊錄其草以存於後後之覽者知出處聚散之會未能無芥於懷也
作者:黃道周 明朝


此間饒古色,大可煑丹心。
舊洞從樵得,新溪與鹿深。
避秦人不誤,臥雪徑難尋。
重結茅亭去,荷鋤過遠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後來方便今人閲讀,而加入標點符號的版權狀況可能是:

  1. 若由維基文庫用戶自己的方式加入標點符號,依據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檔許可證(GFDL)的條款釋出。
  2. 1999年7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古籍標點等著作權問題的答覆《權司1999第45號》,認為僅加標點不足以有創作性,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至少應當支付相應的對價。此處民法通則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與著作權是分別的話題。
  3. 中華民國94年(2005年)4月15日,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局解釋令函存檔)也認爲僅對古文加標點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權。

另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句讀的著作權保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