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荊州修復北城碑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荊州修復北城碑記
作者:袁宏道 
本作品收錄於《瀟碧堂集/14

郡國之有城,猶人之有肢體也。體與神相載,則為平滿,為勻適。今有人焉,慕偉衣冠者之魁然,而恢其一臂,途之人爭笑之:「夫夫贅耶?不然,則病臃腫者也。」荊州城不知所自辟。《路史》曰:「夷王時,楚熊渠長子康國句亶,即今江陵。」疑創置始此。《楚志》以為蜀壯繆侯所築,桓南郡增修之,考史亦無確證。然《溟洪記》載:唐元和中,裴宇瘞石室,後人掘得,其狀與江陵城同。而蘇子瞻亦言江陵南門外,有石狀若宇,陷於地中,而猶見其脊。近歲繕南城,乃得之。故識者謂此城規度,似有所受。更閱時代,未敢輒增減。

萬曆壬午,始拓城北隅取方幅,而地故凹,肆廬不具,每春夏間。積潦浸城根,時有崩剝。居人相視以為附贅,無所用,殷殷然惟一割之為快。吏斯土者,議藉藉久未決。今監司周公至,環視歎曰:「夫荊固四達之區,古戰場也。時平則百雉為具,一旦有警,無寸瑽可阨,而萬城之水,朝決朝注,高與堞齊,名雖曰城,其實塹也。舊址因高為壘,蜿蜒皆地骨,辟如載齒於齦,可以啖堅。今城皆窊田,畦之且漬,載齒於唇,豈其有任?且夫增陴置堙,以客茭葦,無用一也。第宅區署,巷陌亭囿,填城中不足,而何有此下澤?無用二也。荊自徙城以來,閭井蕭條,冠帶之倫,悉減往籍,故一時形家亦以為病。大都製不當其形是謂緩,形不束其氣是謂漏,緩與漏,皆不足以發生而導祥,此天地自然之節宣,非臆決也。夫百利而十害,猶曰不可,況其無用以賈害也?」公遂力主復城議,與先太守徐公、今守費公擘畫既定,以歲某月始事,凡幾月日而告成。以丈計之得若干丈,高厚如舊城製,凡用金若干鍰,城成而民不知役。

公實心任事,念念皆經國長計,郡邑大政,無不畢舉。一時良二千石及丞以下,皆卓卓有民譽,故能相與有成。我民世世,實覆載之。是役也,檄修則某,監修則某,督修則某,皆殫力此城,例得並載。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