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 唐特進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菩提樹下。與大菩薩眾。所謂金剛幢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得大勢至菩薩摩訶薩。金剛手秘密主菩薩摩訶薩。寂靜慧菩薩摩訶薩。金剛慧菩薩摩訶薩。堅固慧菩薩摩訶薩。虛空無垢菩薩摩訶薩。無垢慧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無盡慧菩薩摩訶薩。虛空庫菩薩摩訶薩。超三界菩薩摩訶薩。持無能勝菩薩摩訶薩。持世間菩薩摩訶薩。天冠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月光童真菩薩摩訶薩。不思議慧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除一切蓋障菩薩摩訶薩。大進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寶髻菩薩摩訶薩。寶手菩薩摩訶薩。妙臂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復與大苾芻眾。所謂具壽舍利子。具壽迦葉波。具壽那提迦葉波。具壽大迦葉波。具壽伽耶迦葉波。具壽目鍵連。具壽大目鍵連。具壽滿慈子。具壽難陀。具壽烏波難陀。具壽賢善。具壽阿泥樓馱。具壽迦旃延子。具壽俱郗羅。具壽驕梵波提。具壽大驕梵波提。具壽孫陀羅。具壽大孫陀羅。具壽須菩提。具壽耆宿驕陳如。具壽制底象。具壽羅睺羅。如是等大阿羅漢而為上首。   復與無量諸天及諸天子所謂帝釋。梵王。大梵王。夜摩天。水天。俱尾羅天。善界天子。他化自在天。乃至光音。淨居天眾。如是等大威德天子而為上首。   復有無量阿蘇羅。無量櫱路茶。無量緊那羅。無量羅剎娑。無量比舍遮。無量母天眾。無量部多眾。那羅延天。伊舍那天。與無量部多眾圍繞。難提自在為上首。大自在天為上首。與無量瘧鬼眾圍繞。拏枳儞毗紐天。亦與無量瘧鬼眾圍繞。於彼眾會。天及天子阿蘇羅阿蘇羅子。如是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羅剎眾等。   復有持明成就者。所謂輪成就者。劍成就者。金剛杵成就者。蓮華成就者。鉞斧成就者。如來部明成就者。蓮華部明成就者。金剛部明成就者。盧陀羅天成就者。毗紐天成就者。母天眾成就者。摩睺羅伽成就者。櫱路荼成就者。龍成就者。拏枳儞成就者。藥叉成就者。摩尼跋捺羅成就者。俱尾羅成就者。水天成就者。梵王成就者。如是無量持明成就者為上首。各與百千眷屬俱。   復有日月天子為上首。與無量百千宿曜圍繞以為眷屬俱。   復有無量如來族。蓮華族。金剛族。無量明王使者女使者眾。金剛毗那夜迦。盡無餘世間出世間眾。一切山河池園苑街道四衢。林神樹神江神城郭神。村神屍林神鳥娑跢囉迦神。惡夢神地底神宮殿神。如是等上首乃至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中。天龍藥叉羅剎娑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荼緊那羅摩呼羅伽。及諸母天瘧大瘧毗那夜迦餓鬼大餓鬼必舍遮藥叉羅剎娑等大威德者。各與大威德眷屬俱。皆於菩提場而住於五百由旬內。大集會眾以佛威神加持互不相逼惱。   於是世尊住於如來莊嚴吉祥摩尼寶藏大寶樓閣。告慈氏等上首菩薩言。善男子此菩提場莊嚴樹。我所坐處。我於此坐已。摧四魔證成無上佛智。汝等咸應坐於是處。一切智佛智皆得生出。世尊說是語已。默然而住。   爾時金剛手秘密主菩薩。以佛威神及本願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世尊作禮白佛言。世尊我問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修佛頂真言異方便。一切如來所說真言明教。加行修習。曼茶羅印契安布。異成就事業。一字轉輪王佛頂入於大三摩地印曼荼羅。成就處軌則。念誦印安布最勝事業。秘密畫像法。止魔息災增益調伏法。如是一切如來部真實。一切世間出世間明真言。最勝不被他淩突。無盡眾生界菩薩真言行成就。由此一切有情獲得安樂。由此佛頂輪王於贍部洲眾生。修一切如來真言者。作大佛事故。由此世界贍部洲眾生。獲一切安樂能堪任成就故。一切天一切天族。一切藥叉一切藥叉族一切緊那羅一切摩呼羅伽。一切龍一切龍族。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荼緊那羅摩呼羅伽人。一切世間出世間印真言。作利益故成就故。不令欺淩令安尊位故。一切有情修佛頂真言者。除一切苦惱。令我真言族成就故。觀自在等大菩薩真言行光顯故。一切如來說印曼荼羅法要成就故。無量如來所說真言印曼荼羅難成就者令易成故。理趣法句法要。唯願如來應正等覺說。啟白是已。   爾時世尊誥金剛手秘密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為一切眾生利益安樂。輪王佛頂成就真言行。精勤住持者。一切如來所說真言。汝能問如來如是事。是故金剛手我為汝說。先佛已說未來當說。爾時釋迦牟尼如來。以佛眼觀一切世界。觀已為未來有情。本願福力加持觀已。告一切菩薩大眾言。善男子汝等。憶念一切如來所說輪王一字。入一切法三摩地。作不思議奇特神變。於一切世界。作大佛事。一切三摩地中最勝句。咸皆作意。時一切菩薩。咸皆憶念一切佛頂輪王大真言王及三摩地句。唯除秘密主觀自在大菩薩。由如來加持故。時世尊坐大菩提樹下。於大福生地。如來入佛遊戲三摩地時。一切如來悉皆同入是三摩地。世尊彼時。憶念攝受一切眾生界。無量恆河沙數俱胝劫積集。施戒忍進等波羅蜜。無量難行苦行。從大丈夫相出光明。所謂後頂從白毫相。從眉從眼從鼻從耳從唇從頭。從袈裟從髆從手從臍輪從二乳從二乳間。從項從二髀從二膝從二脛從二踝。如是從坐處從二足。如來法輪印處。如是真多摩尼寶處。如來鑠訖底三昧處。錫杖印處。從如是一切如來心印處。從無能勝忿怒轉輪王入三摩地無能勝印處。如是一切如來大慈處大悲處。一切如來三摩地處。如是從無畏處從記[竺-二+別]處。如是一切如來明真言處。放光。於一一光明無量光明以為眷屬。從佛頂出無量百千光明。種種色類青黃赤白紫色。照無量佛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地獄傍生。悉除息塵翳息一切苦。建立一切真言行。於諸菩薩作一切義利。成就大福莊嚴。一切安樂易成就。於剎那頃作一切義利成就已。於恆河沙數佛世界魔宮殿。咸令萎瘁。映蔽一切魔光。乃至有頂下至無間大地獄。邊際一切處。照曜光曜驚覺一切有情。復來旋繞世尊三匝已。各各沒入本處。 示現真言大威德品第二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從三摩地起。以佛眼觀一切佛剎彼一切天集會。如師子奮迅。而顧視誥金剛手秘密主言。金剛手汝今諦聽。一字佛頂大明王及四大佛頂及毫相等。作大利益成就者明妃。如來手。如來缽。如來唇。如來口。法輪等大明王。所有一切眾生界。於一切有情勤修佛頂真言行菩薩等。及一切有情菩薩乘受持者。苾芻苾芻尼塢波塞迦塢波斯迦。不被一切天世間沮壞。獲得不退轉。一切皆獲安樂。一切處一切苦惱悉皆除滅。一切皆悉起大慈行。同一味相。不被火燒不被水漂。不被刀傷不被毒中。不被蛇齧不被一切難。一切如來所說。大真言明王受持菩薩。及余淨信大乘菩薩乘有情。從此一切如來三摩地出生。大真言受持者。及余大明王受持者。應以牛黃於樺皮上。寫此陀羅尼。安頭髻中。若是苾芻苾芻尼。寫此陀羅尼系在袈裟中。若塢波塞迦塢波斯迦系在手臂。或在頸下。若國王帶。不被他敵之所侵擾。晝夜臥安覺安。大威德賢聖諸天。而常擁護。如是及余有情。若能持此者。勤修真言行者。一切處獲得無礙。一切人見悉皆歡喜。遠離一切苦。得一切安樂。一切人天供養恭敬。一切天龍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茶緊那羅摩呼羅伽餓鬼必舍遮。一切難調障毗那夜迦。不敢逼近。離惡趣怖。秘密主此大明王。及明妃真言句。一切有情勤修菩薩行者。及修佛頂真言者。以此作息災吉祥事。惡星淩逼皆得息滅。作一切眾生義利。鈎召一切天龍藥叉。秘密主我略說為修佛頂真言者。速疾得悉地。令作一切事業。世尊說是已。告金剛手。此一切如來所說大真言王。大佛頂。白傘蓋佛頂。高佛頂。勝佛頂。光聚佛頂。如是大佛頂真言王。入一切如來三摩地。勤勇力等敵。皆殊勝三摩地成就。一字頂輪王佛眼。毫相大慈大悲佛牙。並無能勝如來手如來缽如來袈裟如來法輪並明妃等說。從大悲奮迅大人相師子吼流出。一切菩薩不能摧壞。一切佛加持共隨喜。大慧照耀幽暗者。令作光明。以甚深智作無塵垢。令作吉祥。一切世間中最勝尊貴。作最勝無塵無垢四無所畏。令作端嚴慧。令作廣大無量殊勝智。令作堅固勇猛金剛鈎鎖身。令作十力。令作大威德。令拂除愚暗。令作一切佛智。令作大護一切菩薩功德藏。能令一切智智。能令寂靜句。令作無礙勇猛威德。令作最勝慧。難調眾生種性。令生慈心。能作一切如來熾盛三摩地。大真言明王一字佛頂輪王。而說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步嚕唵(引)   釋迦牟尼佛世尊。才說是真言。譬如贍部洲大風。吹一切樹林藂林藥草葉及花果。悉皆振動。如是才說是輪王一字真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須彌盧山亦皆大動。大海騰沸。及恆河沙數世界悉皆振動。山谷及海猶如草葉。一切山林河海皆悉振動。一切魔宮如一熾盛火聚。以佛威神加持力故。悉皆恐怖。魔眾諸天皆自不安。歸依於佛。世尊。於一切世界中那洛迦趣有情。悉皆獲得安樂。爾時世尊作如是神力加持。為令顯現輪王佛頂故。自身作轉輪王形。功德相莊嚴。七寶成就。一切光明熾盛。晃曜照曜。以無量法。莊嚴間錯嚴飾大輪王師子座而坐。熾盛照曜一切圓光。如輪周匝形成一聚光。無有一有情有情眾。當彼之際而敢不瞬目瞻暏。彼所有慈氏等大菩薩。彼皆剎那頃。亦不能不瞬目而瞻視。爾時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菩薩。以佛威力悶絕躄地。剎那謨呼律間。則彼大威德摩醯首羅天。帝釋天。毗紐天。夜摩天。水天俱尾羅天。風天。櫱路茶。緊那羅。摩呼羅伽等。一切器仗悉皆墮落。摩醯首羅三戟叉墮落。帝釋金剛杵墮落。毗紐天輪。俱尾羅棒。水天罥索。如是一切大威德天。一切器仗墮落於地。精氣威力神通皆奪。由轉輪大真言明王加持故。一切菩薩憶念菩提。遊戲三摩地。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茶緊那羅摩呼羅伽等。皆歸依佛世尊。悉皆戰掉如芭蕉葉。身毛竦豎。不能堪忍觀大輪王真言色形。爾時世尊隱大輪王色形。剎那頃說此一切如來所說。大明妃。能息一切難調有情。能成就一切佛頂輪王。能息一切斗諍言訟。一切如來部真言母。一切菩薩母。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為令起故。說此佛眼。一切佛所說。能成就一切義利。速疾成就輪王佛頂故。說真言曰。   曩莫薩嚩怛他櫱底瓢(一)曷囉(二合)毗藥(二合二)三藐三沒第毗藥(二合三)唵(引四)嚕嚕塞普(二合)嚕(五)入嚩(二合)攞(六)底瑟奼(二合七)悉馱魯左儞(八)薩嚩囉他(二合)娑怛儞(九)娑嚩(二合)訶(引十)   說是佛眼陀羅尼已。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等悉皆而起。乃至所有一切天等眾會。各各復得本神通。各還執本器仗。皆歸依佛世尊。心大歡喜。嗔視觀察如來。各作是贊言。嗚呼奇哉。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白釋迦牟尼應正等覺言。世尊是何奇特。世尊曾所未見如來持此頂輪王形光明聚。是何希奇。佛言善男子。持頂輪王色形三摩地。一切諸佛世尊佛遊戲神通。善男子如於大曼茶羅集會。汝等作真言身變化。住不思議顯示大威德。如是如是。如來轉輪王真言色形身住。而顯示。善男子此佛頂轉輪王。一切如來真言身。住最勝三摩地。一切諸大菩薩。及一切真言明王明妃。一切諸天無能違越。善男子有此真言轉輪王佛頂。若有人誦持處。五百由旬內一切明。世間出世間不流通。不成就。汝等所說清淨真言。所加持真言。不成就亦不往。亦不現威德。若才憶念此真言。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悉地皆成就。汝等所說加持真言身。一切不可成就。不現應驗者。以此真言應成就之。五百由旬內地方。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荼迦婁羅緊那羅摩呼羅伽菩薩。住真言身者。於處不堪忍住。不遊行不成就。不與現驗不與悉地。何以故由住此佛頂輪王三摩地。無能欺凌。除佛眼真言三昧耶。用此真言七遍誦之。則其身寂靜。若不然者。其威德無能堪忍。其修真言者。必須初後誦此佛眼真言。十地菩薩。尚不能堪忍此輪王威德。何況余天王小類有情。   爾時世尊顯佛頂威德故。欲現佛傘蓋威德故。一切佛傘蓋加持故。是時住白傘蓋佛頂王。身如傘蓋形。蓋此三千大千世界。無一有情而作質礙。白傘蓋形悉皆覆於佛頂。其傘蓋頂。當於如來頂中。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菩薩。問佛世尊。世尊此是何。傘蓋色形蓋覆三千大千世界而住。住於世尊頂上。不見其邊際。不可得以觀察瞻睹。不可往其邊際。佛言仁者此名白傘蓋佛頂王。無量如來所共宣說。一切如來無量色寶。普遍音聲。一切真多摩尼寶間錯。寶珠網普遍現前不思議莊嚴。而作影現。是諸佛世尊傘蓋。一切如來之傘蓋。成佛頂王傘蓋。作一切有情速疾成就。是一切諸佛傘蓋。名為白傘蓋。大威德菩薩。不得其邊際。於千俱胝劫度量。亦不得其邊際。亦不能見邊際。時世尊釋迦牟尼。觀佛頂王。以自神通威力加持。住真言身形而說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唵怛他櫱睹瑟抳(二合)沙阿娜嚩路吉多母[口  栗]馱(二合)唵摩摩摩摩吽匿(儞戈反)   當彼之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皆動搖震。爾時世尊誥諸菩薩言。諸菩薩此白傘蓋佛頂真言。能成就一切真言。能鈎台。是大明王。不空無礙勇猛。   爾時世尊顯揚佛頂王威德故。作一切有情利益故。能息除一切災禍逼迫。能斷壞世間出世間真言。以此真言句作加持。無量菩薩稱讚。無量俱胝佛。說此佛頂王光聚。令現大威德故。是輪王佛頂之威光金剛句。而說真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一)唵(二)怛他櫱睹瑟尼(二合)沙(三)阿娜嚩路枳帝(四)母[口  栗]馱(二合五)帝儒囉始(六)吽(七)入嚩(二合)囉入嚩(二合)攞(八)馱迦馱迦(九)娜囉娜囉(十)尾娜囉尾娜囉(十一)嗔那嗔那(十二)頻那頻那(十三)吽吽泮吒泮吒(十四)娑嚩(二合引)訶(引)   說此真言已。三千大千世界。如寶爓燈形。無量間錯照曜。與蓮花色。帝青寶蕊。為爓晃曜。而現一切虛空際。一切寶聚為寶帳。間錯鈴鐸。一切莊嚴。光聚以變化力。為門界道。種種令普遍。佛威德示現。遍覆虛空界。加持而住。令一切菩薩作歡喜。一切獲得安樂。從佛頂出光明。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明。威皆斷壞令破奪其加持。令不成就。何以故大威光藏故。爾時世尊誥金剛手秘密主言。秘密主此一切如來光明照曜光聚佛頂。由此光明。照曜三千大千世界。下至無間地獄邊際。乃至有頂。照曜。一切魔宮悉皆萎悴。於虛空際作照曜。金剛手此佛頂王。能斷一切真言。才誦此真言。修行者隨意。世間出世間真言。令斷令破令壞。唯除輪王佛頂。白傘蓋主佛頂。高佛頂。勝佛頂。佛眼。五字如來心。除此餘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明。斷壞令打令伏令縛令攝。修行者若才稱名才誦。隨意難調鬼魅。令壞令打令馳走令挫辱。金剛手此光聚佛頂。不應非處誦持。應於有舍利處誦持。賢聖諸尊所攝受處。何以故此威德光聚佛頂。等同輪王威德故。若不爾者。即被傷損。即聖眾不降臨。諸魔得便。當知於清淨處及有舍利處。聖人得道處。先以三昧耶加持。復以輪王三昧耶佛眼加持。若異此者即被傷損。雖久修行亦不成就。此光聚大真言王。於修余真言者。不得輒誦。何以故彼真言主威德損故。當知於閒靜處。或於河側或於池邊。或於海岸或於山間。或於窟或於聖人作制底處。其修行者獲大威德。具力具大精進。具念具慧等同餘部得悉地者。威光威德猶如輪王真言成就。秘密主此明王。能生不思議威德。秘密主此是如來威。如來光。如來加持。一切諸佛之光明威德。光明體。光明性。與一切有情威德。能生威光性。金剛手能斷一切真言。能調難調者。能壞他真言威。此是大威德大神通。能成辦一切事。   爾時世尊。復觀無盡法界知已。眾生利益故。能令如來力三摩地等流。一切菩薩無邊力勇猛故。說一切佛所加持。修一切真言與安樂故。說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儞比也(二合)儞比庾(二合)那櫱(二合)都瑟尼(二合)沙度那度那吽(引)   爾時一切世界悉皆震動。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櫱路茶緊那羅摩呼羅伽。迷悶痴亂皆失神通。難調者被燒。毗那夜迦出呵呵聲。爾時世尊誥秘密主言。秘密主此名高佛頂王。一切如來三摩地力。勇猛大精進大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習輪王佛頂者。及余淨信者。所往處鬥戰論理諍訟。一切處若誦。所去處悉皆得勝。或余有大國王淨信佛法者。用牛黃於樺皮上或素上。書此真言。系旗纛上。或於頸下。則往。他敵若見則便破敗。他軍消融互不相救。何以故以如來神力加持故。或余塢波塞迦塢波斯迦。於頭上帶持。彼人吉祥清淨威德。吉慶威光威力。不被他凌突。獲得吉祥辯才。秘密主我略說。菩薩持此者。獲得無量力勇健。獲得如來加持。一切魔無能沮壞。一切諸天不敢逼近。修此大真言者。無有與等。威力皆得成就。若成就等同轉輪王真言。何以故一切如來神力所加持。三摩地力故。是為高頂王。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現神通威德故。一切罪息滅故。一切惡趣摧壞故。一切那洛迦苦息除故。現不思議行神通故。現一切如來神通威德積集故。此佛頂真言王。一切佛之所宣說真言曰。   神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入嚩(二合)攞惹庾瑟尼(二合)沙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滿馱娜麼滿馱娜麼弩嚕(二合)麼弩嚕(二合)麼弩嚕麼郝賀那吽(引)   才說是真言。此世界及一切佛剎六種震動。無有一有情受饑渴苦。以一切佛威神力。現大威德故。一切地獄中一切饑渴悉皆止息。一切有情悉令獲得飲食。恆河沙數等如來同共宣說。為大怖畏有情作利益故。示現大神通。金剛手有此佛頂王所流布處。一切魔不得其便。何況修行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常憶念此真言王。復能持誦。彼獲得不思議神通成就。具大精進神通圓滿。一切諸天禮敬彼人。不久獲不思議功德。若有成就真言王者。或有大乘淨信者。或修習輪王佛頂者。彼獲得不思議神通相應。於一切有情中為最勝。不應疑惑。獲佛神通。所求欲願獲得無礙。一切神通平等真實無畏。一切時等同諸佛。金剛手若修勝佛頂真言者。不久神通自在成就。於剎那頃諸難調有情見者。悉皆馳走。所有魔眾諸天見彼。皆失神通而悉馳走。若有修習此真言成就者。與轉輪王真言成就。等無有異。於地獄中亦作神通。為處地獄有情作利益故。如是一切有情息除飢苦。我略說少分。佛頂王三摩地。神通熾盛無量無邊。一劫不能說其福利功德。我少分說世尊所說。   爾時世尊告一切菩薩眾。善男子佛頂王等。住一切如來三摩地真言身者。千俱胝劫不能盡說其功德。矜愍一切有情故而說少分。是佛頂王族稱揚不思議功德。千俱胝劫。若如來說無能盡其邊際。如來親自佛頂真言王輪王大威德。若千佛於俱胝劫讚嘆。亦不能盡其邊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以飲食衣服湯藥種種資具。供養百佛。若有人誦此輪王受持福聚。無能與等即說伽陀曰。   若復智修行  最勝真言王   則成為菩提  獲地位不疑   為不生不滅  持此佛頂者   無有等威德  不思儀色力   三世無與等  眾生身界異   成就佛頂人  無有等同者   若帝釋自身  或余威德天   一切世界中  欲界大力者   見修頂輪人  若不起承迎   頭破作七分  猶如蘭香梢   自在及帝釋  水天俱尾羅   藥叉大威德  奪彼光萎悴   千光而熾盛  照曜於諸天   若有大丈夫。成就大真言王。若讀若誦若受持。乃至書寫經卷。或書於樺皮。帶持或塗壇或香泥塗地。散花燒香末香。以經卷置於壇中而作供養。此法要受持讀誦。為他演說。觀其眾生根性勝劣而為宣說。勤修菩薩行者。殷勤而敷演。畢獲得如來熾盛三摩地。淨信究竟不乘堅固者。應授與之。如來言教。可為敷演而為說之。不應慳吝。常得宿命智。不墮於惡趣。超千劫生死流轉。證無上正等覺。一切天龍常當擁護。言音威肅令人樂聞。一切有情愛樂憐愍安樂舍壽。不為諸魔之所侵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大有情。堅固入大乘由滿願故。修如來族真言。是人具福大威德。賢聖所攝受。不歸依余類。唯歸趣佛菩薩。超越一切魔道。意趣諸根不缺者。身色光潤黃白。生於勝族清淨處。生于吉宿。大勤勇身相圓滿。不太肥不太瘦。亦不干悴。爪如赤銅踝骨平滿。身形長大肌膚潔白。不太團圝齒不疏黑。眼目不睞亦不黃綠。不疥癩不貪染。不被毗那夜迦所持。身相應頭圓平滿筋脈平正。我今略說其相。生於大族大福大威德有情。說此法要。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得此佛頂真言。必當成就。為彼有情而敷演之。而當敬禮慎勿不與。必當與之。若得此佛頂真言。必當成就。若有人得此堅固有情。輪王佛頂必當成就。此甚深法要。余世界中甚難得聞。此由如來加持。於余多世界中得聞。若有人一經於耳根。應知皆是輪王三摩地之所加持。應如是知。若有人得此如來族法要修行者。得至於手中。皆是如來加持。何以故皆是如來不思議真言三摩地頂輪真言身之所建立。此一切真言中最大真言句。頂王三摩地不思議法要。應當知。是故彼有情。必當求如來真言成就。若此法要書寫經卷。或誦所在之處。無量人天世間皆作供養。獲得此三摩地熾盛法句。彼人無增上嗔恚之心。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二 畫像儀軌品第三   爾時釋迦牟尼佛。以佛眼觀一切眾生界。告金剛手秘密主言。秘密主為有情利益故。我今說大明王儀軌。一切佛所說。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明像中上上。佛頂輪王本身形狀。能滅一切罪。令一切有情得大涅槃。以殊勝三摩地。佛色身變化而現。我今說世尊佛頂輪王畫像法。修行者先應入曼茶羅。從師受得印契儀軌。曾入佛頂輪王壇。或無能勝忿怒壇。或勝佛頂壇。見三三昧耶。得受灌頂。得阿闍梨印可。無上涅槃道入修行。當依儀軌。應作先行。先行已然後畫像。令婆羅門童女大族姓生者。授與齋戒。縒縷令織。依教織紲。或依余教或如來部所說。長六肘橫四肘。若不辦五肘亦得。或緣畫像要買物者。勇士不應酬價。其紲織已。以香水洗之。擇去毛髮。其畫像。應用佛神通三長齋月白分。取具諸根畫匠淨信三寶者。先令澡浴清淨着新淨衣。授與八戒然後令畫。應擇端嚴順吉祥宿曜時日。或於山間或岩窟。或於牛欄或於佛堂精室。或聖賢得道處。離臭穢有蟲水地處。置[巾  (穴/登)]應畫。先於中畫佛世尊。坐師子座。其座種種寶莊嚴。作說法相。普遍爓光如輪圍繞。從頂流出種種光明。佛具大丈夫相倚菩提樹。其菩提樹有種種葉。如真多摩尼樹。或於枝系繒彩。或系吠琉璃寶。或系果或系鈴鐸。或系天妙果或垂雲降雨。或種種花果或菩提樹牙。或真珠吠琉璃車磲珊瑚玉。皆畫於上。或樹上有吉祥鳥眾。坐於枝間。或作種種葉。雲電降雨枝葉相交。作如是大菩提劫樹。世尊兩肩後倚着其樹。佛右邊轉輪大王。如輪王形坐白蓮花。作觀佛勢。其身金色周遍光明。七寶成就。唯輪寶以光圍繞在蓮花上。釋迦牟尼佛復觀頂輪王。於佛左邊不遠。畫白傘蓋頂王。如大王形。其身金色坐在蓮花上。手持蓮花目觀輪王。去白傘蓋頂王不遠。畫高頂王形如大王坐白蓮花上。手持俱緣果瞻睹輪王。去頂輪王不遠不近。畫光聚頂王。坐白蓮花上種種光明圍繞。在熾盛光明中坐。身作金色手持真多摩尼寶。於光聚佛頂王下。畫持誦者。胡跪而坐瞻仰頂輪王。輪王舒手作施願印。顧視持誦者。近光聚頂王。圓光不相掩。應畫勝佛頂。身形金色。左手持寶右手施願目觀輪王。如是等悉皆是佛頂王。各各形如大王。各有熾盛光爓。悉皆金色坐白蓮花上。佛右邊應畫普賢菩薩。手持白[犛-未+牙]拂。佛左邊畫慈氏菩薩。手執白拂。此二菩薩比佛身量稍小。佛前應畫聖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秘密主菩薩。各坐寶蓮花上。皆悉合掌作禮佛勢。近普賢菩薩。應畫文殊師利童真菩薩。無垢慧菩薩。寂靜慧菩薩。無盡慧菩薩。虛空藏菩薩。虛空無垢菩薩。大慧菩薩。如是等大菩薩次第而畫。各各合掌坐蓮花上。作禮佛勢。已次漸小身形寂靜。皆作金色種種莊嚴。以綃縠為裙衣。次慈氏菩薩不遠不近。應畫佛眼明妃。形如女天坐寶蓮花。種種莊嚴身如金色。目觀眾會。着輕縠衣角絡而披。右手持如意寶左手施願。圓光周遍。熾盛光明。身儀寂靜。去佛眼聖尊不遠。應畫佛毫相尊。如女天形。有何差別。右手持蓮華左手施願。目觀輪王。近佛眼尊下。應畫孫那唎大明妃。形如天女。種種瓔珞莊嚴。其身青色。手執蓮花。坐於寶山。觀佛世尊。近金剛手畢。須畫甘露軍吒利。近彼尊畫金剛軍。蘇摩呼。頂行。此三聖者各持童子形。種種瓔珞莊嚴其身。皆目瞻輪王作驚竦勢。於觀自在菩薩右邊。畫賀耶仡哩(二合)嚩大明王。身如火色作忿怒形。鼻如猿猴以蛇莊嚴瓔珞臂釧髆釧頭系蓮花鬘。作瞻睹輪王勢。近彼應畫蓮花孫那利。四臂右第一手持罥索。左第一手持鉞斧。右第二手施願。左第二手持果。坐於蓮花。又近輪王佛頂。畫無能勝忿怒王。身白色四面四臂。嚬眉面嗔怒。虎皮為裙。蟒蛇為耳璫。得叉迦龍王以為腰絛。婆蘇枳龍王以為神線。角絡披耽肚身形短。以毒蛇莊嚴髻冠。咬下唇遍身火爓。熾盛光明圓光。右第一手持金剛杵。第二手作期克勢。左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鉞斧。正面作阿吒吒賀娑笑聲勢。從口出火焰種種色相。右邊面瞻觀輪王。左邊面觀持誦者。頭上面觀一切眾會。住於寶蓮花上。無能勝忿怒王應如是畫。於彼尊下畫地天。身白色以二手捧寶花籠子。二膝跪地。近地天畫尼連禪河神。靘黑色如龍女形。七頭。合掌作禮佛勢。近尼連禪河神互相近。畫嚩里迦大龍王。母止鄰陀龍王。此二龍王曾見無量諸佛。皆七頭合掌跪地。近地天畫阿難陀龍王。無熱惱龍王。娑竭羅龍王。持蓮華鬘曲躬合掌。大慧菩薩右邊。畫白衣觀自在。以蓮花鬘莊嚴其身。以寶繒角絡披。右手把真多摩尼寶。第二手施願。此菩薩是蓮花族母。應於蓮花上坐。近佛毫相應畫摩莫枳菩薩。淡紫青色種種瓔珞莊嚴。坐於蓮花。身儀寂靜。住般若波羅蜜自性。右手持梵夾。左手持真多摩尼。作施願勢。是一切佛菩薩之母。大聖般若波羅蜜多。住摩莫枳形。則此尊是金剛族母。稍似童女形不太高。顏極令悅意。應作如是相。畫此尊眷屬金剛鈎金剛拳金剛雹。此等皆是大明妃。以為眷屬。各住本形。近白衣觀自在下。應畫多羅尊。種種嚴具莊嚴。着輕縠衣。其形不太粗不太細中庸形。右手持青蓮左手施願。坐蓮花上作淺綠色。近於彼尊畫毗俱胝。身白色三目四臂。右第一手持杖。左第一手持瓶。右第二手持念珠。左第二手持蓮花。身儀寂靜。於像二角作鼓音樂天子。於佛上畫淨居天子。在雲中湧出散花供養。各依方而畫護世四王。東方畫持國天王。南方夜摩天。西方水天。北方俱尾羅天。各隨方四邊畫。如是四隅東北方伊舍那。東南方火天。西南方羅剎主。西北方風天。各依本形畫。近忿怒無能勝王下。畫持誦人。如本形跪地。手持香爐瞻仰輪王。金剛手此輪王佛頂大畫像儀軌。無量佛宣說。才見一切罪悉皆消滅。金剛手若得圓具依法畫。才見眾生滅除五無間罪。遠離一切罪。若見此微妙像。一切如來之所說。其人現世有報。今世及他世俱胝劫作一切罪。由見此像悉皆消滅。由見此最勝像。一切悉地皆得現前。一切如來大明真言。任運得成就。隨意念誦成辦一切事。諸餘部中真言難成者。對此像前決定得成。   爾時世尊誥金剛手秘密主言。秘密主汝今復聽。說白傘蓋頂王畫像。能成辦一切事業。利益一切於生死流轉怖畏有情故。恆河沙數俱胝佛同共宣說。先當如輪王儀則所說織。可方三肘不應截屈。不得用皮膠和色。畫人與授八戒。於紲中央應畫佛形。黃白色坐師子座。具諸相好。佛左畫金剛手菩薩。左手持白拂。右手持金剛杵。金剛手左邊畫淨居天子眾。着天衣裙。於佛前應畫佛頂王。身金色如鑄金像。具諸相好手持蓮華。佛下畫持誦者。手持香爐。於像四邊應畫種種華。金剛手此白傘蓋佛頂王畫像法。先佛所說。   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言。金剛手諦聽諦聽。極善聽作意。吾當為汝說光聚佛頂王畫像軌則。於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明教法上上。頂王光聚依輪王儀軌。香水洗紲。三肘或一肘。彩中不應用皮膠。受八戒畫匠令畫。應畫佛。坐於白蓮華上作說法相。諸相具足。於像上應畫山峰。像下應畫蓮華池。從佛頂出種種光明。佛下右邊畫持誦者。胡跪持香爐畫彼本形。秘密主此光聚佛頂王儀軌。一切如來之所宣說。為令調伏諸有情故。此光聚佛頂王。成辦一切事業。最勝畫像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復誥秘密主言。秘密主我今說高佛頂王畫像法。依輪王儀軌。於三肘或一肘新紲上。擇去毛髮。受齋戒畫匠令畫應畫佛世尊。坐七寶蓮華上。結跏趺坐諸相具足。右手施願。左手在臍下仰掌。從佛頂出種種光明。於像上兩角。各畫淨居天手。佛右邊畫持誦者瞻仰如來。秘密主此是高佛頂王畫像法。一切佛之所說。一切佛所稱讚。矜愍一切有情故說。   爾時釋迦牟尼。復誥金剛手秘密主言。秘密主我今說勝佛頂王畫像儀軌。先佛所稱讚。依輪王佛頂儀軌。作紲或三肘或一肘。離毛髮。受齋戒畫匠令畫。應畫佛形作金色相。坐師子座持說印具大丈夫相。從佛頂流出種種光明。像下畫持誦者。如本形胡跪坐。手執香爐瞻仰如來。金剛手此勝佛頂王畫像儀軌。一切如來宣說。金剛手如來世尊。及大威德菩薩無量種色身。隨意而畫。或紲或素或於板上。或牆或壁亦無過失。或使畫匠或復自畫。或巧畫匠。隨自意形狀而畫之。或畫菩薩形或畫真言聖天。乃至於經夾上畫。或樺皮上畫。或畫最勝像。或一搩量或一小搩量。或一大指量或隨意樂處。應畫亦無過失。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隨意樂而畫  慧者起悲心   利益諸有情  我成就思惟   亦不為愆過  攝受有情故   是故當殷勤  常懷悲愍心   恆行於舍施  及護持淨戒   忍辱及精進  禪定與般若   常應而修習  彼悉地不難   若無有畫像  當住菩提心   及持於大印  獲最上成就 行行品第四   爾時金剛手秘密主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為勤修求成就者。略說修習佛頂王真言行威德功能熾盛方便。於眾生世尊求悉地者。由住如來佛頂王真言明。一切真言悉皆速疾令得成就。佛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能問如是義。秘密主汝今諦聽。我為汝說一切佛所說行行方便法句伽他。極微妙此法眼。無量佛已修習。為利益成就故。爾時釋迦牟尼佛觀一切大眾。以梵音聲說此法理趣伽他。一切法眼中最勝伽他曰。   無量菩提行自在  多種百苦逼惱者   見諸有情多逼惱  釋師子尊而演說   愛樂此法修行人  成佛當受天人供   由修一法成大覺  成真言王眾所贊   彼人不久佛菩提  廣度無量諸群品   空閒大制底  流泉及河側   迥樹或岩窟  眾華及山間   獨居堅固心  菩提心相應   勝解於大乘  清淨勤修行   及與身口意  食飲四儀中   行者常謹結  真言者勝趣   解三摩地明  出生獲悉地   成真言或明  隨意而修行   常着三種衣  善伴堅禁者   彼悉地不難  彼人定獲得   先應禮諸佛  智者應堅固   真言者無伴  勤求利有情   彼成就不難  現不思議色   現世得成就  勤求悉地者   常應作制底  勤護摩念誦   即於此現生  速疾得成就   謹慎而巧妙  勇健勤堅固   大益真實心  此人堪稱讚   諸根皆圓備  智慧常質直   能忍於饑渴  是人可稱讚   勤求成就者  若得是法要   彼當不久時  獲最勝悉地   金剛手我滅度後末法之時。愚痴塢波塞迦塢波斯迦。披袈裟者愚丈夫。作種種無益言說。貪着滋味懈怠懶惰。如斯小人。不深知如來三摩地力無所畏。於廣大大乘理趣。壞亂勇猛精進者於菩薩善巧律儀行。不得灌頂者。不淨信諸佛菩薩廣大三摩地。不得成就。則生謗毀我及菩薩。作如是言。此非佛說是魔所說。毀辱於菩薩。若住大乘善男子善女人。勤求成就真言行者。調弄損害作不饒益事。由此因緣積集無量罪障。是故金剛手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行者。應生淨信堅固決定於菩提心。以廣大願常書寫大乘經典。讀誦受持為他敷演說伽他曰。   依寶雲大經  修行我稱讚   由此加行故  本尊速現前   以何成真言  殷勤成自身   以施戒忍辱  勤定智慧得   專注一心故  速疾成本尊 儀軌品第五   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佛頂真言行者。住清淨軌則作本尊觀行。唯願世尊說以一支速疾成就佛頂等悉地。佛言是故持金剛諦聽眾生利益故。小眾生緩慢精進者。差別而說。一切真言教中。三時住清淨軌則。不放逸。常住觀佛三摩地。不應以散動心觀。不以貪染擾亂其心。應一心觀佛。常以慈三摩地遍緣十方一切有情。三時澡浴洗濯手足。依法澡灑。勇健智慧者。不應放逸損害生命。換內衣已以此真言護身真言曰。   唵麼麼吽匿(儞翼反)   若用土。不應用和蟲土。智者應用清淨香土不太黑不太黃不太赤。如是土通一切成就法。若調伏法用黑土。赤土亦得。若作增益。應用黃土。消滅災禍。及諸罪障。應用白土。若求羅惹。應用不白不黑土。若求敬愛法。應用赤黃土。如是智者依教用土。以此真言先加持土。然後應用。土真言曰。   唵娜囉吽(引)   以此土真言  通諸成就用   以此河真言  加持於河水   唵入嚩(二合)攞吽(引)   此明加持河  一切處通用   分土為三聚  置於清淨處   其地離涕唾  臭穢之地處   女人藂聚處  小兒戲劇處   諸畜踐河處  眾生攢聚處   行者於是處  不應而澡浴   阨迮及險阻  及與臭穢水   智者應遠離  當別求勝河   澄潔清流水  遠離泥滓穢   於其河岸側  種種樹莊嚴   於彼當澡浴  其水深潤滑   常於如是處  水中諸鳥戲   諸華悉莊嚴  行者應彼浴   復以此真言  加持於淨土   真言曰。   唵缽囉(二合)入嚩(二合)攞吽(引)   即應自擐甲  大指置於心   真言誦七遍   甲冑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攞帝惹吽(引)   以心甲冑明  修行者應用   悉皆於遍身  即成大加護   擐身甲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攞跛囉羯囉(二合)麼吽(引)   此名身甲冑  智者常應作   即應入於水  自腰或至胸   毗那夜迦障  水中諸惡蟲   由此加持故  不能為損害   真言曰。   唵吒[口  籠](二合二)滿馱娑嚩(二合引)訶(引)   此辦事真言  一切佛頂心   由憶念此故  水居諸障者   所有欲損害  悉令禁其口   以此護其土  分土作三分   以用為洗淨  從腳至膝脾   以土揩令淨  離惡氣滓穢   諸佛說為淨  次用第二分   從腰至於頸  第三洗上分   以土應洗之  離蟲然可用   先置第三土  復更殷勤洗   以辦事真言  行者加持水   三誦灑於頂  沉靜而寂默   澡洗潔淨已  輒不與人語   復以辦事明  行者自加持   以無能勝護  及以佛毫相   摧壞佛頂明  普加護稱讚   以佛眼真言  惟通佛部用   純正諸佛頂  成就曼荼羅   當結方隅界  並護於助伴   許用摧毀頂  及成辦一切   無蟲水澡灑  此明誦一遍   清淨真言曰。   曩謨薩嚩沒馱冒地薩怛嚩(二合)南唵戍(入)殿努戍(引)馱曩耶娑嚩(二合)訶(引)   此澡灑真言  通用如來部   即往念誦室  住定不放逸   當於身前觀  三尺之量地   悲愍心相應  兼與慧而俱   當往念誦室  應着清淨衣   奴俱羅芻麼  及與野麻衣   智者應念誦  依於教儀軌   應誦淨真言  次用辦事明   加持茅薦座  敷置於像前   應念誦本尊  次應迎聖眾   真言印相應  數觀本尊像   即結蓮華印  以座而奉獻   諸佛持吉祥  佛足幖幟生   諸菩薩蓮座  是座皆稱讚   真言修行者  不應坐高床   而觀本尊像  次應持念珠   穿珠真言曰。   唵阿納部(二合)諦微惹曳悉地悉馱囉梯(二合)娑嚩(二合)訶(引)   菩提子念珠  決定得成就   上中下悉地  通諸真言用   金銀等作珠  增益應用之   清淨頗胝迦  一切義成就   童子線應穿  皆依具儀軌   當用自密語  以此作加持   加持珠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底(丁以反引)悉地娑馱也娑馱也悉馱囉梯(二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當以此真言  加持於念珠   應誦於七遍  持於二掌中   坐於茅薦上  求成一切義   吉祥密嚩樹  白檀及天木   如是等樹類  念珠增益勝   念誦護摩時  應用如是珠   佉陀羅木樹  末度俱那衛   用此木為珠  而作調伏法   亦用此樹木  而作於床座   若木不能得  取葉離諸蟲   坐臥而藉之  及灌頂處坐   燒瞿摩夷灰  濾水用洗淨   密絹為濾羅  審觀濾漉水   依法持密言  若不得成就   應用頂輪王  加持必成就   復用心隨心  相共而和誦   若如是不成  用佛眼真言   相和而誦之  世尊佛眼明   一切佛所說  先佛亦稱讚   我今而宣說  求成佛頂者   應當而誦持  與彼相和誦   不久疾成就  設作五無間   不久亦得成  若無有畫像   運心作觀行  諸佛所稱讚   即結禮佛掌  觀行誦此明   真言曰。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阿左羅尾[口  (隸-木+士)]娑嚩(二合)訶(引)   則結大印。想於彼印上。以無量寶所成山。於山上想七寶所成蓮華。其華無量千萬葉。其胎廣博大莖。於彼上有樓閣。於樓閣中想世尊坐。如真言身形。如所畫像說。世尊安隱。結跏趺坐。作說法印。具大人相。莊嚴其身。遍周圓光。應如是觀。余亦如上所畫像。觀在於樓閣中。閣上有相輪橖。心中想無量真珠寶網遍覆。乃至隨意而觀一由旬大。或百由旬乃至千由旬量應觀行。隨自意觀之。乃至有頂專注一心。智者不應放逸。心繫於本尊諸佛加持力。作是思惟。求成就者作如是觀行。   以無垢海真言加持大海真言曰。   唵 尾麼盧奈地吽。   以山真言加持於山真言曰。   唵 阿左欏吽。   以蓮華真言加持蓮華真言曰。   唵 吽 迦麼欏娑嚩(二合)訶(引)   一切寶樓閣真言加持樓閣真言曰。   曩謨薩嚩怛他(引)檗跢南薩嚩他欠(平)[桿-干+皿]諾(二合)檗帝薩叵(二合)囉曀[牟  含]誐誐曩劍 娑嚩(二合)訶(引)   次應請佛世尊。以自真言。應想世尊如從忉利天下降閻浮至於道場。即獻閼伽作是頌言。   以自神通住  待我作供養   然後以六字佛頂結上方界。即想如來澡浴及自本尊三部部主或依自教及諸尊。獻塗香華衣服嚴具飲食香水。若無如上所說供具。應心中觀想而獻。如是供養儀軌已即說罪隨喜勸請回向發願悉皆應作。即安心於鼻端。一心念誦乃至不疲倦。所念誦遍數而獻。復獻塗香華燒香飲食燈明等供養。獻閼伽而觀想東門奉送世尊。則禮一切佛菩薩。禮已而起。如是三時應作。為無像故說是儀軌。 分別秘密相品第六   爾時釋迦牟尼佛。復誥金剛手秘密主言。汝聽金剛手。此佛頂王真言成就修行。一切如來之所說。成就佛頂故。以不壞伽他句行教。金剛手略說一切如來所說成就次第。說伽他曰。   屏處集聖眾  令獲威靈處   於宅及天室  空舍與窟中   迥樹或屍林  樹林於山谷   成就或念誦  心在於本尊   不清淨令淨  不清淨遍淨   於清淨成就  以二成二種   是名成就者  一切修悉地   於食應節量  不飽亦不飢   食飲應等量  甘甜及酸醋   應舍如是貪  貪俱之有情   於味生貪着  由貪念護摩   不生於一心  初夜讀正典   中夜然寢息  於淨茅薦上   作護依儀軌  皆與印相應   寢臥如師子  如師子驍勇   東方及南方  枕手而眠臥   息增於護摩  若有東南方   左安於右上  足手亦如是   累足然後寢  少分令端嚴   頭若向西方  面觀於南方   寢時應護身  與降伏相應   若上白檀樹  吉祥尼俱陀   優曇缽等樹  夢上此等樹   是為成就相  雁及迦陵伽   鴛鴦與白鶴  孔雀等吉鳥   夢乘此等鳥  若見如是相   不久當悉地  若夢見於血   此亦成就相  若於夢中見   幢幡等交雜  或登於高樓   若履及遊行  是則成就相   或夢乘舟舡  或執箏箜篌   或見塔苾芻  如是等善夢   悉皆成就相  若於夢中見   狗及旃陀羅  水蛭油塗身   此皆不吉祥  駝驢及車等   若見及觸彼  必壞於成就   如是等夢相  善及不善相   應知此二夢  知已求成就   應作護摩法  燒粳米油麻   得脫諸魔障  即見於本尊   常得而警覺  聖者現是言   當往於某處  至彼燒酥蜜   則現於實事  去食儘是實   於道亦為實  若疑於本尊   當寢於夢中  願尊示我身   而現丈夫身  若見於女人   能生貪染心  應為不放逸   欲眠時加持  念誦不應思   過去之財寶  未來亦不應   慎勿起思惟  不成念誦儀   若心而散動  觀真言義理   住定而念誦  心若緣貪染   應作不淨觀  若心起嗔恚   即與慈相應  於愚念緣生   數數若心起  在於顛倒中   即專注一心  住於本尊觀   若未入輪壇  獻諸香華等   為諸魔食啖  由不依儀軌   及不廣善解  遠離阿闍梨   諸魔隨行者  如影而隨形   念誦功被奪  才魔食香等   念誦及護摩  本尊不受得   此真言主宰  成就頂真言   當用作加持  護魔頂行等   不能為障礙  成就頂輪王   是故作加護  一切成就處   應誦無能勝  作自身加持   菩薩種真言  輪王之眷屬   用彼作加護  成就真言時   念誦護摩等  先應作護身   若離護身法  悉地必不成   游空大藥叉  成就鬼羅剎   遊行破壞故  令彼心疑惑   尾臘嚩之華  遏迦度度囉   悉皆不應用  一切佛頂部   稱讚闍提華  青蓮俱勿頭   蓮華庾體(他以反)花  及余種種華   極香陸地華  當知佛頂明   一切時供養  修行者不成   二三度作法  乃至於七遍   次第作成就  當於入海河   而作印塔法  或一二三四   隨力而作之  念誦並作塔   恭敬而讚嘆  讀誦於妙典   數數疲乏時  塔滿三洛叉   先罪悉消滅  用以極香華   燒香及塗香  供養窣堵波   於一一塔前  用真言加持   一一窣堵波  應誦千八遍   真言若不成  由罪覆心故   應作一肘量  一千窣堵波   設造五無間  決定得成就   由念誦滅罪  何況作制底   當於入海河  獻蓮華十萬   獻限爾所數  速疾得成就   於彼入海河  何況過此量   遲速得成就  皆由自己身   成就於真言  由彼福無福   若福德強盛  當於不久時   速疾得悉地  無福德之人   應作窣堵波  悉地念誦本   是故以精進  成就得牢固   真言在經書  不能除眾毒   見如是道理  勤功念誦勝   常為父母師  受苦諸有情   一分而念誦  為彼皆回向   為滅諸障難  應作常禮佛   由禮佛念誦  速疾得成就   說禮佛果報  無量福德聚   當知是歸命  數數勤敬禮   常恆獲悉地  不然末法時   真言不成就  是故我釋迦   說威德弟子  末世得解脫   是故離疑心  發勤大精進   修持諸悉地  不久得成就   增勝福德人  速疾得悉地   多分無福人  遲晚乃得成   若悲智相應  獲殊勝悉地   不以假琉璃  與紅頗梨等   是佛頂真言  力用不思議   乞得食令淨  應獻於本尊   分作為三分  愍念有情故   先應取一分  當供養本尊   又取於一分  施諸外來客   餘一應自食  所獻本尊食   贖取而受用  若無有外客   轉施諸禽獸  自己分之食   盡不應施他  恐損壞身故   減少分應施  面南應食之   是則調伏法  不應面西食   當作調伏事  北東許息增   成就佛頂等  成寂東為異   應作悲愍心  三時應思惟   誰在於苦惱  我今盡拔濟   大悲心相應  出家及在家   持杖並梵志  皆懷悲愍意   念誦者遊行  無侶常謹慎   是故常敬禮  諸佛之塔廟   難成之真言  一切時等持   常修三摩地  是人得自在   種種調伏者  示現種種色   是故常應作  念誦及護摩   塗拭並灑淨  作淨如先說   後應作護身  灰芥結方隅   以辦事真言  或用摧壞頂   加持縷纏橛  應釘於四角   護已應供養  智者即啟請   一切諸聖眾  念誦護摩處   安置於座上  應作成就因   瞿摩土相和  智者用作壇   於此壇輪中  說供養為儀   先為如來勝  依儀軌而獻   次則輪王頂  其次諸佛頂   次第而供養  次及觀自在   自族並眷屬  及與金剛手   所獻同佛頂  所獻香華等   亦同於部類  如是為三部   而作供養儀  以此常警覺   及一切世天  愚痴作是言   一切真言人  悉皆是妄作   若不說儀軌  則墮於毀謗   油麻白芥子  而作於護摩   能成敬愛事  燒油麻粳米   獲得於增益  毒藥羅櫱[口  梨]   相和而護摩  壞亂佛教者   悉皆令除滅  尾臘嚩樹木   無憂及白秦  波羅奢菩提   及以白膠木  增益諸護摩   用如是等木  尼瞿陀優曇   阿說他乳木  活兒子等木   若作息災法  用為護摩柴   佉陀羅木患  及迦羅迦木   迦羅尾羅木  如是等諸木   調伏相憎用  面應向南坐   稱吽字而燒  意思而口稱   應作調伏法  面對於北方   於真言句中  加娑嚩訶誦   即成於息災  諸佛頂應修   面向東而坐  護摩作增益   結跏為息災  吉祥坐增益   蹲踞作調伏  除害故護摩   名為調伏事  遮止諸障故   名為於息災  成就隨意故   是名為增益  如是一切處   善思而修行  憎嫉佛教者   令其遠離故  是名相憎法   清淨持誦者  不應長爪發   在家淨行人  發長不為過   護摩念誦時  皆有所妨礙   貪事梳洗功  虛過於時分   供養聖眾時  甲中停垢穢   頭發生蟣虱  能生諸罪愆   不觀日出時  不觀日蝕時   亦不觀月蝕  不輕毀師尊   供養聖眾時  不觀安樂事   亦不觀斗諍  是故修行者   常與定相應  於飢儉國土   及於鬥戰處  國主不和順   不應求悉地  聖眾被罰處   藥叉鬼神處  龍神雜亂處   屍林穢污處  彌綟車居處   多饒蚊虻處  或於亢旱處   如彼諸難處  不應求成就   不調倡女處  多饒惡風處   如是等之處  不獲於悉地   是處若吉祥  念誦作護摩   聖眾皆喜悅  如人食好食   心意得適悅  此中護摩勝   成辦諸事業  若王相不具   不堪紹王位  隨力分應作   念誦及護摩  下劣修行者   果報亦下劣  若乞毒刀杖   不應而施與  唯除敬愛法   為護命難故  為除憂惱故   除如是因緣  悉皆不應與   清淨修行者  或誤觸不淨   則應而澡浴  心誦結印契   如是貪染類  應思淨真言   誦明結印契  悉皆得清淨   諸穢之鬼神  起屍及藥叉   及羅剎成就  上中作法處   智者不應疑  沉沒殊勝河   澡浴正法水  以慧而思惟   念誦悉皆作  不應破結跏   於事皆相違  若破結跏坐   即應起澡浴  或以心澡浴   悉皆得成就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三 末法成就品第七   爾時世尊。複次為利益說此事業成就。說伽他曰。   當於未來世  劣慧之有情   為彼作利益  說此小悉地   若具於儀則  必定而成就   不擇時宿曜  不擇念誦處   應當請本尊  而求諸悉地   及鈎召於他  或取於六分   應如是加持  及說念誦相   當於念嚩時  若闕加護法   奪人精氣鬼  盜竊成就物   並拏枳寧等  盜不思議物   當於念誦時  一切悉皆作   失物得無疑  取不壞攝嚩   殊勝自終者  割割其莽娑   和調姜椒等  除棄筋及骨   真言者依法  即應施八方   先定屍林處  彼住鬼羅剎   真言者於彼  以稻華護摩   即速現神驗  四衢及樹下   山間大怖處  高聲而唱言   屍林貿莽娑  鬼眾大歡喜   所求皆與之  成就隱形法   嚴具及眼藥  雄黃等悉與   成就佛頂者   爾時釋迦牟尼佛。觀未來有情。說速疾成就法。復說伽他曰。   即取彼攝嚩  如前不壞者   成就迷怛囉  迥樹大河側   於屍莽求成  清淨而洗塗   香華以嚴飾  及余真言明   或以輪王頂  而用作加護   求成如是事  若不如是者   魔損害不疑  即應依儀軌   善伴驍勇者  行者坐心上   結拳打彼額  應誦真言王   無間而多誦  彼踴躍而起   名拳起屍法  當入於水中   日出乃至夜  結拳誦真言   成安怛但那  應取人莽娑   割截而護摩  依儀作成就   慧者不放逸  莽娑為怛囉   所求皆悉地  此諸佛所說   貪着於女人  貪染之有情   戒品無所堪  如是之有情   歸依於三寶  六念以成器   應作如是思  隨力而修行   修行者應當  勤修菩提心   設離彼修習  任運得成就   行者而不應  食於青黑物   於食生厭離  不坐臥高床   不應鼓頰食  亦不[口  (十/甲/寸)]唼食   所食量多少  大如孔雀卵   住威儀而食  如是等威儀   修行者應食  寂默而念誦   當住於木默  並住於修行   應住於身默  而作於護摩   應住於一默  悉地即成佛   若不如是默  真言不成就   於真言修行  寂默而迎請   當誦真言明  不共他同食   乃至於親族  不應與同食   衣服及臥具  錘銅熟銅器   以灰醋物洗  洗已而食用   水中作念誦  皆說諸儀則   不應與他人  而共同寢處   雜居生於過  貪染等攝受   調弄戲笑等  由此生於過   吉日齋戒處  須臾取時分   應作諸成就  自身及為他   咸皆於日宿  年月期限等   善惡諸悉地  行者次第修   於三神通分  此中成就勝   於此勝悉地  成就佛頂法   於二分八日  十四十五日   應知如是節  尤加而供養   以童女縒縷  復用香水洗   住戒而造作  應作最勝像   用以白檀等  更洗令清淨   而不應截屈  然後而加持   午時應修持  具戒令其淨   使匠者令畫  然後修真言   吉日宿齋戒  應成最勝像   如是板等上  畫得亦稱讚   普通所先說  佛頂等勝像   當離毛髮過  於紲或於板   坐於師子座  而畫其本形   應用殊勝色  而以香膠和   支分皆圓具  其香離甲麝   用水應淨濾  知已無過失   智者應畫像  當於像中央   畫佛師子座  皆以相莊嚴   熾盛之光明  從頂而流出   法輪之大印  應畫於佛前   應畫如是佛  金色而晃曜   右畫觀自在  虎皮以為裾   應畫忿怒形  持佛並念珠   頂髻無量壽  肅然具三目   着蓮華色衣  愍念諸有情   左邊金剛手  身色如青蓮   應畫忿怒形  以忿怒眷屬   持明大女使  金剛賓櫱羅   金剛笑師子  金剛拳聖者   甘露軍吒利  近身而應畫   難調令調尊  執持金剛拂   馬頭尊明王  意樂成就尊   白衣尊多羅  毗俱知遍照   如是之聖眾  持蓮左邊安   一切皆應畫  如彼本形狀   廣大畫像儀  如大曼茶羅   略示畫像法  如來之所說   於佛世尊所  兩邊應當畫   無能勝大慈  毫相併佛眼   此等本形畫  金色初日暉   皆坐於蓮華  彼住真言身   此勝微妙像  諸頂成就中   以善軌則修  應畫如是像   善閒教法者  清淨畫匠人   犎牛毛作筆  應取吉祥樹   用此木為[巾  (穴/登)]  是像依法畫   應坐於茅薦  當畫此佛像   得此普通像  一切皆成就   乃於過去時  是妙音童真   無比威德者  身中出光明   猶如火聚光  種種寂意樂   照曜我三有  如是種之光   妙音身中出  是時獲三地   五通大威德  則成為菩薩   作有情利益  佛頂不思議   自身是如來  三摩地形相   示現於眾生  變化於三有   一切佛形相  以定現輪王   說大真言王  能作眾生利   猶如如意寶   爾時世尊告曼殊室利童真菩薩言。汝曼殊室利童真。利益有情被大甲冑。以善巧方便調伏有情。種種變化色身。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有情而為說法。令其覺悟。時曼殊室利童真菩薩白佛言。世尊以幾所名號。佛頂真言三摩地行差別。世尊於世界轉。佛言所謂名俱摩羅名印捺囉帝。名鑠羯囉名壞宮。名梵王名毗鈕。名大自在名自在。名劫比羅名部丹多。名牟尼名底哩他。名羯囉沙名地。名部彌名持寶。名彌也彌也(二合)娑名一切去。名一切處面名濕嚩。名寂靜名涅槃名己化名變化。名難摧名天。名阿蘇羅名主。名尊名主宰。名最勝名引導。名調伏者名福。名吉祥名一切義成就。名世尊名商羯囉。名作寂名空。名勝義名不實。名感名名稱。名與者名悲者。名慧名三摩地。名慈名水天。名師子名犎牛。名天名龍。名藥叉名仙名大仙名作者。名流出者名世主。名毗摩質多羅名三目。名千眼名清淨。名威靈名三摩地。名三摩地出生名三摩地生。名才士名囉惹。名丈夫師子名丈夫主。名勝義名勝義實。名證名證實。名三界主名世尊。名無主名主。名眼名實。名夢蓮華名光。名火名鬼主。名離欲名寂靜欲。名遠離欲名遠離過。名壞過名盡過。名摧過名健軍主。名大王名護世。名持地名翳囉靺多。名香象名白蓮華。名說空名現空。名現悲名現道。名有名不有名分別。名無分別名離分別。名壞分別名護世。名善國名共許。名夜摩名施財。名嚩嚕拏名俱尾羅。名持國名善現。名蘇彌盧名金剛。名如金剛名天妙。名天妙趣名勇猛。名大勇猛名能生。名大能生名常。名無常名常無常。名轉輪王真言名大真言。名大藥名論師。名大論師名勝名無上。名白名說白。名丈夫名說丈夫。名娑竭羅名大娑竭羅名海名大海。名烏娜地名月。名日名羅摩。名洛乞叉麼拏名想莊嚴。名雲名大雲。名聚名大聚。名不相似名羅睺。名軍名大軍。名群名大群。名人主名大人主。名水藏名大水藏。名龍象名師子驍勇。名奇特名希熙。名大希熙。名財。名大財名具財。名大財寶名阿羅漢害煩惱。名幻化者名持幻化。名變化名作變化。名具義名能鬥戰。名非異名不異。名命名非命。名山名大山。名難壞名安樂慈住。名神通名具力。名具慧名不相似光。又曼殊師利童子。於我作如是知。名不滅不生。名真如名真性。名實際名實性。名眾法名法界。名涅槃名實。名無二名有相。名純名意成。曼殊室利童子。於此娑河世界。知我名如來名佛。名大師人天作。如是知我名離欲。童真於此世界。調伏有情行意趣中。成熟五阿僧祇百千為愚夫聲聞。示現名。作如是言說。知我爾所名號。調伏成熟眾生故。於諸契經中說。如是童真於洹河沙數佛世界中。以種種名號有情知我。童子隨調伏成熟有情。如來說法。如來無所分別無功用。無量種真言色身事相而轉。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菩薩言而說伽他曰。   白分善時日  於端嚴宿曜   澡洗着淨衣  齋戒住儀軌   八日十三日  十四十五日   或用於五日  依儀軌而作   護摩及供養  應施於八方   於如是等日  殷勤而供養   諸佛及緣覺  大威德聲聞   觀自在菩薩  金剛手大力   常憶念此等  修行者殷勤   供養如是等  菩薩威德者   聖天悉歡喜  明天威德者   於此修行人  悉皆而歡喜   行者於世天  供養不應禮   一切諸真言  威力不思議   新產及死家  殘食及祭食   月經女作食  及以彼家食   旃陀羅家食  臭穢陳宿食   再經於烝煮  如上所說食   行者不應食  及獻聖眾食   亦不應食啖  如是等之家   悉不往飲食  及不往止宿   破壞悉地故  修行者當應   三時歸三寶  應發菩提心   而作三種淨  身淨及語淨   意淨第三種  常觀於六念   如是常修行  日日受八戒   當住於律儀  應作如是言   阿闍梨存念  稱名我某甲   始從於今日  至明日出時   而於其中間  不斷一切命   不盜他財物  梵行不淫慾   不作於欺誑  不歌舞作樂   不香鬘塗彩  不飲酒放逸   不應非時食  不臥高大床   如羅漢己持  我今亦如是   爾時釋迦牟尼世尊。觀察金剛手菩薩。說輪王佛頂世間出世間上上真言明教。應三肘或兩肘。隨意大小應作。取細紲去毛髮者。以香湯令淨洗。安於東面。于吉日宿直。如先所說畫像法。畫人應授與八支戒。其畫人諸根圓具。成就十善業道者。於彩色中不應用皮膠。畫佛形像。身如金色作說法印。於白蓮華上結跏趺坐。如來遍身光明熾盛。從光中出眾多輪。從頂出光明。背後上應畫山峰。於下右邊應畫持誦者。如本形持香爐瞻仰世尊勢。秘密主此是輪王佛最勝畫像法。一切如來之所略說。為令愍念有情故說。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若見此佛像  一切佛所說   略說微妙像  能滅諸罪業   一切諸功德  悉皆到彼岸   諸天龍供養  若見此勝像   是人天供養  現世得成就   由此真言力  由見此像故   此即多佛說  悉皆而稱讚   為彼成就故  決定獲悉地   功德皆增長  由見此像故   諸罪悉皆滅  此像為最勝   獲四如意足  功德如大海   獲得勝智慧  由修輪王明   得清淨無垢  智慧皆殊勝   成佛兩足尊  人天咸供養   由持此真言  轉輪殊勝王   是人清淨者  修真言行者   此是諸佛體  威德無與等   不思議最勝  天龍及藥叉   羅剎與步多  必舍遮起屍   是等威德者  見修頂輪王   成就持明者  悉皆而消融   帝釋大威德  若見成就者   分座而同坐  及余威德天   三界無有比  與悉地者等   若見彼不起  頭破作七分   設於俱胝劫  世尊若自說   功德無有盡  頂王不思議   若人修此者  彼成就最勝   得為忉利王  彼人終不死   無量俱胝眾  圍繞往余剎   變身如佛形  化諸有情類   變身金剛手  利樂諸有情   化作天帝釋  或現於梵王   調伏諸有情  變現為帝釋   有大威神通  拔濟諸惡趣   地獄夜摩界  餓鬼及傍生   於城邑聚落  曠野及山林   變化諸資具  飲食妙臥具   愍念諸有情  悉皆而給施   我略說頂論  修行持明者   獲得五神通  則成大菩薩   人中最勝尊 密印品第八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一切菩薩眾。善男子汝等應受一切如來出生大三摩地。無比力超勝一切如來。住真言身一切如來族真實大印真言。無比威光神通。流出無邊奇特。現威神力能生一切菩薩。能摧一切俱胝魔。攝伏一切菩薩。令難調之人起於慈心。善男子能成辦一切事業。我今說大印。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世尊世尊唯願說從一切如來支分出生大印真言。為眾生利益故。作易方便成就。佛言汝當諦聽我為汝說。我今分別解說。   二手內相叉作拳。豎二大指。此是一切如來心印。即此印屈左大指入掌。是為持蓮華者印。即前印屈右大指入掌。左大指直豎。是持金剛者印真言曰。   曩謨薩嚩沒馱冒地薩怛嚩(二合)南阿(引)尾囉吽欠。   此是一切如來心印真言。秘密主此名大勤勇心真言。一切如來真實法。能解脫地獄傍生夜摩惡趣。能令一切有情作如來事。攝召一切菩薩。金剛手我略說。能召梵王帝釋夜摩水天俱尾羅等。住十地菩薩大自在者。尚能請召。何況余類。如前二手作拳。舒二中指豎相合。屈上第三節。屈二頭指互安於二大指甲上。此名輪王根本大印。恆河沙數量如來之所說。未來佛當說此大輪王印。此印名大印。說為輪王頂。此明即是佛利益有情故。智者成就人。若結此印處。諸惡魔障等。是處不敢住。秘密主此輪王根本印。一切如來之所宣說。於百俱胝劫。不能盡說其福利。設於千恆河沙數劫。亦不能說其功能福利讚揚威德。爾時如來說伽他曰。   智者若受持  大威德菩薩   俱胝魔羅眾  常不被沮壞   乃至百劫中  不墮於惡趣   若持輪王印  並誦是真言   由受持之福  如來大師說   於百俱胝劫  不能而讚嘆   若有持此明  持戒精進者   應修此真言  輪王大力者   彼人不失慧  及不失正念   於千俱胝劫  未嘗有忘失   金剛手此大印。無比量力威德。准前根本印。二中指直豎合。是則高頂王印。以此於佛頂族中。為灌頂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屈二無名指入於掌中。以二大指面。押二無名指甲上。屈二頭指相拄令圓。如傘蓋形。此名白傘蓋頂王印准前印舒二頭指。則是光聚頂王印。准前印以二頭指。各安中指第三節。是勝頂王印。是則吉祥法輪大印。名十二行相法輪印。一切佛之所說。能壞一切煩惱。若見此印。如親見如來。即此印以二頭指。[打-丁+必]二中指背。即名煩惱雹印。亦名如來結跏印。   金剛手此等五大印。如來族中名轉輪王大印。秘密主此輪王大印等。煩惱雹。法輪。光聚頂。勝頂。高頂。並白傘蓋頂。如是等印。悉皆是輪王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雙屈二大指入掌中。此印名如來心印。亦名如來大勇猛印。   以此印真言。七遍加持心。先世流轉中所作一切罪。悉皆得除滅。即頂上解散。通一切成就。以此加持自身。即成一切如來之所加持身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麌那[口  梨]尾[口  梨]娑嚩(二合引)訶。   此大真言同五字真言。修行以此護身。常應加持於心。兼用五字獲大威德力。   以二手虛心合掌。十指互相交。令虛其掌。此名一切辦事佛頂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吒嚕(二合)滿馱娑嚩(二合引)訶(引)   金剛手此一切辦事真言。於佛頂教中。此是一切佛頂心。於一切事業處。當用。修行者以此應護身。   以右手握大拇指作拳。以左手執袈裟角。此名錫杖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度那(引)爾多囉拏吽(引)   此是錫杖明  能制難調者   護身故應用  常於成就處   應用錫杖印  印真言相應   先以左手仰掌安於臍下。以右手覆左手上。右手小指與左手大指。互相加其掌令虛。名如來缽印。   當於恐怖處  饑渴障難時   應誦是真言  諸苦悉無有   真言曰。   唵盧迦播攞(引)地瑟恥(二合)多馱囉馱(引)囉也摩訶努婆(去)嚩沒馱跛怛囉(二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缽真言大力  諸佛所加持   一切諸眾生  由念除饑渴   險道曠野中  修行者憶念   當加於自身  真言印相應   以二手內相交仰掌。二頭指側相拄。二大指各捻頭指下節。倒安眉間。名如來毫相印真言曰。   曩謨薩嚩怛他(去引)檗帝瓢囉曷(二合)毗藥(二合)三藐三沒第毗藥(二合)系系滿馱滿馱底瑟奼(二合)底瑟奼(二合)馱(引)囉也馱(引)囉也儞論馱儞論度(引)囉拏(二合)麼尼娑嚩(二合引)訶(引)   此是毫相印  能具大人相   能與諸悉地  是印大威德   若人持此印  毫相威德者   彼皆得成就  由結誦此明   用前印加持於頸。則成頸印。加持於鼻則成鼻印。如來鼻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哩尼吽泮娑嚩(二合引)訶(引)   行者加自鼻  彼終無鼻疾   於百俱胝劫  彼終不患鼻   二手密合掌。屈二頭指。各安中指背上。大指屈入掌。名為佛眼印。   一切佛頂中  應用此大印   最勝滅諸罪  決定得成就   修輪王佛頂  若常結此印   清淨而受持  不久彼成就   一切佛頂法  設積百劫福   若得此印契  誦佛眼真言   其福與彼等  此佛眼印明   能成一切業   即說真言曰。   曩謨薩嚩怛他[卄/(阿-可+辛)/木]帝瓢囉曷(二合)毗藥(二合)三藐三沒第毗藥(二合)唵(引四)嚕嚕塞普(二合)嚕入嚩(二合)攞底瑟奼(二合)悉馱嚕左儞薩嚩囉他(二合)娑但儞娑嚩(二合引)訶。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菩薩言。金剛手此佛眼大明妃。我從十俱胝如來所。授得此陀羅尼。金剛手由憶念此明。一切真言聖天。現其修行者前。於一切真言教法悉皆成就。由誦持此真言。一切金剛族悉皆成就。是故金剛手修佛頂真言者。先當誦持此明妃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金剛手此佛眼大明妃。我今釋迦牟尼。說為利益諸有情故。金剛手此陀羅尼。暴惡嗔怒有情前應誦。皆得歡喜。難調暴惡鬼魅。降伏皆歡喜。於一切斗諍言訟鬥戰。皆得寂靜。秘密主若修行佛頂真言者。不得成就。彼應以此大明妃真言相和誦之。決定有大應驗。速疾成就。若未經一二三期限。不得和誦。乃至第四遍求悉地不得成就。然後加此大明妃真言和誦。當速疾現驗得成就。初一二三四所不應加。若加之則損持明者。則用前印。以二頭指各[打-丁+必]中指背。是如來眉印。一切如來說我今演說。   設有訖哩(二合)底迦   及嚩薩蘇天  秘密大威德   及欲天子等  並及持犁天   如是諸天類  若見是印契   怖畏而馳走  何況地居者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紇哩(二合)吽。   即以前眉印。開豎二大指如口形。相去中指兩穬麥。常結此口印。置於自口上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枳哩枳哩。   此明大威德  速疾作諸業   若常加持口  修行成就人   彼人語無礙  盡於三界中   彼人常言音  顯現美妙音   不患口疾病  無量俱胝劫   自在毗紐天  不伏人教令   當於是人所  出言皆順伏   天龍鍵達王  及余大威德   悉皆得調伏  何況諸凡愚   以右膝着地。豎左膝。左手引向後。作答勢。以右手當心為拳。豎頭指作期克勢。凌身向前。名為無能勝大印。   能摧一切魔  能除諸魔障   大力欲自在  世間魔軍主   波旬第二名  亦名欲自在   世間大威德  若欲作障難   無量俱胝魔  於彼而共住   當於尼連河  無量俱胝魔   現種種形狀  魔軍恐怖形   我證無上智  世間中最勝   梵魔及沙門  世中無所得   當於晨朝時  得證無上句   為壞彼魔故  持種種形者   當時我宣說  此明大威力   變現天女形  於大師前住   摧壞暴惡魔  持無量種形   此中說真言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戶魯戶魯戰拏里摩鐙倪(妍以反)娑嚩(二合)訶(引)   複次秘密主  無能勝大明   等正覺佛說  行者護身故   一切時應護  於大障礙處   鬼魅惡形怖  成就佛頂者   大力能加護  常加持己身   常得大加護   先端身結跏。作勇健坐。以左手仰掌。安臍下結跏上。舒右手豎掌向外。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頭指屈在中指背。令不相着。名如來鑠訖底(二合)印。   若結此印者  不奪其威力   今世及他世  智者結此印   獲得如來力  若誦此真言   諸佛皆加持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尾惹曳摩阿鑠訖底(二合)訥馱哩吽泮吒尾惹以儞泮吒 莽誐黎泮 娑嚩(二合)訶。   三時若憶持  修持輪王頂   速疾得悉地  三界中無礙   准如前印。右手覆在左手上。相去一穬麥間。名如來臍印。   此諸佛大力  若能常憶念   共明而相應  腹中食不消   懶惰於禪定  若患於寒熱   小腹及兩脅  頭痛及諸疾   除多種逼惱  常獲身無疾   即說成就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質置質置娑嚩(二合引)訶(引)   是諸如來臍  是則真言印   令現種種色  熙怡奇持事   示現諸神通  種種無有盡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四 密印品第八之餘   以右手握大指作拳。加持五處。名如來甲印。   一切佛頂中  是印大威德   若離於甲印  行者不堅固   如人而裸體  亦如舍無人   如國無帝王  如林無青草   如食無酥鹽  如池無有水   梵志無韋陀  如火祭無蘇   如車無御者  如是修行者   若闕甲冑印  為諸魔得便   悉皆不成就  謹慎結甲冑   諸魔不陵逼  速疾得悉地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部(引入)入嚩(二合)攞吽。   修行者以此  常加持自身   譬如王在陣  被甲而驍勇   如是修行者  被甲猶如王   三時應護身  能成一切事   如前甲印。舒中指。則名如來頂髻大印。能作一切事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阿俱嚕(二合)吒(半音呼之)   准前頂髻印。中指卻合。直豎頭指。置於左右耳。是如來耳印。   若常加於耳  印真言相應   彼人無耳病  乃至一百劫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斛(引)迦(半音呼之)   若有修行者  具儀修輪王   彼人獲天耳  言音得最勝   以左手如前甲印。豎臂向身。是如來牙大印。安於自口傍牙處。   佛牙大威德  印真言相應   修行者成就   真言曰。   唵怛他[卄/(阿-可+辛)/木]多能瑟吒[口  梨](三合)吽泮娑嚩(二合)訶(引)   准前甲冑印。虛中指。屈臂垂拳向下。名為授記印。   成辦一切事  由結此印故   所有過去佛  未來諸如來   皆悉與授記  是故修行者   常結如是印  獲得大威力   於彼佛菩提  常獲於授記   彼常修行者  當應不放逸   結此授記印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吽(引)特鑁(二合)   大威成就故  惡人不沮壞   具一切吉祥  戒軌則精進   具念大勤勇  一切所生處   堅禁具尸羅   准前甲冑印。微縮頭指。在掌豎臂向上。是如來膊印有大威力。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畔惹阿呬泮吒娑嚩(二合)訶(引)   即前印安於二乳間。名如來奶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蓬(補籠反)誐枳禮(二合)朴。   右手以大指。押中無名小指甲上。直豎頭指。引臂高豎。是如來幢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羯吒(半音呼)   即以前幢印。垂臂向下。是如來臥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阿俱嚕(二合)吒(半音)   准前印以臂橫於胸。是如來行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吽(引)誐夢(上)唵。   以此印安於頭中。是如來頭鈎印。真言曰。   唵母囉馱(二合)曩儞娑嚩(二合)訶。   以右手大指。捻無名小指甲上。直豎中指頭指。是如來脅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吽卻。   以右手大指。押頭指小指甲上。中指無名指直豎。是如來眼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缽囉(二合)悉地羯[口  梨]娑嚩(二合)訶(引)   即前眼印微屈中指無名指。是如來光網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入嚩(二合)里尼娑嚩(二合引)訶。   以右手大指。押頭指甲。餘三指豎微屈。是如來光焰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吽吽麼麼泮吒娑嚩(二合引)訶。   准前光爓印。申中指令微屈。小指無名准前。是如來唇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阿阿嚩嚩撼。   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餘四指並展。仰掌向前。名為如來舌相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曩囉尼畔惹吽泮吒娑嚩(二合)訶。   以左右二手仰掌。以右手押左手上。安臍下。是如來三摩地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阿底舍也尾羯囉(二合)彌娑嚩(二合)訶。   准前定印。安於當心。是一切如來過去未來現在金剛爓心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吽入嚩(二合)攞嚩日囉(二合)緊吒鄰(二合)祖。   金剛手此名金剛爓一切如來三摩地明王。無能違越。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得地位菩薩。亦無能違越。何況余有情大威德者。以左手展覆於臍下。展一右手。仰押左手背。名如來馬陰藏密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努吒努吒娑普(二合)吒娑普(二合)吒尾捺羅(三合)跛儞缽羅(二合)末娜儞親娜儞頻娜儞吽泮吒娑嚩(二合)訶(引)   以右手作拳。令甲不現。唯出中指甲令現。名如來坐處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縊迦[口  梨]曩迦[口  梨]巘馱枳怛嚧(二合)娜囉麼尼睹尼娑嚩(二合)訶(引)   准此前印露出頭指甲。藏中指甲。是名如來髀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都他左娑嚩(二合)訶(引)   准此前印藏頭指甲。露出無名指甲。是名佛慈三摩地印。   能生大慈心  住慈定行者   護持彼人故  是故如來說   此大真言王  愍念諸有情   師子賊怖等  斗諍逼迫中   鬥戰於大怖  應誦佛慈明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摩訶每底哩耶(三合)尾賀哩喃(一)沒馱每底[口  臨](二合引)曩麼寫銘(二)三母怛波(二合)寧婆耶曩雞(三)迦攞奚尾[卄/(阿-可+辛)/木]囉(二合)奚制嚩(四)舍咄嚕(二合)難者波囉惹曳(五)也耶麼囉末藍(二合)婆[卄/(阿-可+辛)/木]喃(六)娑賽儞也(二合)麼囉嚩賀南(七)多娜含枳囉帶多(二合)以使也(二合)銘(八)尾淰薩嚩囉他(二合)娑地劍(九)也娜麼(二合)末藍(二合)薩嚩沒馱喃(十)囉曷(二合)單(引)者比也娜麼末藍(二合十一)薩達麼寫者諦逝曩(十二)薩鑁那勢銘播(引)波劍(十三)怛儞也(二合)他(十四)俱蒸儗儞(十五)俱蒸儗儞(十六)盎俱哩(十七)莽俱哩(十八)摩唎制波囉曩(十九)舍嚩哩(二十)囉乞灑(二合)囉乞灑(二合)[牟  含](二十一)俱摩哩(二十二)室哩(二合)摩哩寧(二十三)娑嚩(二合引)訶(二十四)   此是佛慈印  是諸佛自體   若能常憶念  行者作善業   一切難調者  欲害作障難   疾起於慈心  由此明威力   即用前印。隱頭中名三指甲。露出小指甲。是如來無垢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吽母(引)囉馱寧戶魯吽泮吒娑嚩(二合)訶(引)   行者吃食時  以此明加持   先誦然後食  身淨火力盛   諸罪悉皆淨  獲得而無礙   於食時所有  所起諸障難   悉皆而遣除  以佛無垢印   准此前印隱其小指甲。露出大指甲。名為如來甘露印。   由結此印故。能獲明解脫。如來甘露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印儗寧部多寧娑嚩(二合引)訶。   以二手各以大拇指入掌。緊握作拳。以二拳相合。名如來師子吼印。   種種奇特事  意求而皆作   由持頂輪王  能成辦一切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劫比羅惹置羅吽泮吒娑嚩(二合引)訶(引)   以二手虛心合掌。十指右押左。互相交。名為吉祥印。   名娑嚩(二合)娑底(二合)迦如來吉祥印。能成大人相。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慈(稍上聲重呼)   即以此前印  悉開於十指   小指大指合  余指皆微屈   是印如蓮華  名為蓮華印   如來吉慶印  獲福德義利   獲王福及余  地居有情福   成得大吉祥  行者不應疑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蘇末[口  路](二合)憾彌(二合)攞乞瑟銘(三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成就福不虛  獲大王福德   准前印如未敷蓮華應結於當心。名般若波羅蜜印。   此明大威德  是一切佛母   常說諸佛道  過現及未來   一切諸佛母  是印大威力   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輸嚕底娑蜜哩(二合)底尾惹曳娑嚩(二合)訶。   金剛手此般若波羅蜜明。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菩薩辟支聲聞。一切悉皆修般若波羅蜜。得成佛世尊。皆從般若波羅蜜生。皆修習般若波羅蜜。悉皆證得大菩提。   准此前印雙屈大指入掌。是如來大悲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怛[口  楞](二合)儗寧娑嚩(二合引)訶(引)   即以前印各屈大指入掌。各令柱着小指根下。是名如來膝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娜部(二合引)儗寧缽囉(二合)捻跛跢(二合)娑嚩(二合)訶(引)   准前膝印。以二大指各柱無名指根。是名如來踝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阿怛嚟(二合)怛嚟(二合)嗢怛嚟(二合)嚩日囉(二合)母乞史(二合)尼娑嚩(二合)訶(引)   准前踝印。以二大指跓中指根下。名如來足印。真言曰。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嚩日囉(二合)商俱攞部史帝娜囉入嚩(二合)攞吽娑嚩(二合)訶(引)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秘密主言。金剛手此等大印。一切如來從身分流出。大丈夫相莊嚴。善男子是印等。一切如來所說。一一印。百千俱胝印以為眷屬。皆從如來支分生。於後末法劣慧小有情。不能盡知其福利說伽他曰。   若成此明王  為彼利益故   我今而略說  汝當應受持   令得廣流布  是印名大印   有大威神力  令末法有情   修持善品故  若善男女等   常能結此印  加持於自身   成就大真言  輪王佛頂等   彼獲無量福  而得百千種   一切罪皆滅  一切佛菩薩   憐愍皆愛念  常得宿命智   諸根皆圓具  心亦不誤失   一切諸佛等  悉皆而攝受   壽命得長遠  遠離諸疾病   令作眾生明  拔濟諸惡趣   聰慧具精進  威德常勤勇   當生於勝族  具諸巧技藝   能療諸疾病  我今而略說   一切佛加持  即成大丈夫   若常持大印  常當於自身   稱名而受持  遠離諸障難   諸罪皆消滅  諸佛頂皆成   證得如來身   金剛手此一切如來族真實大印結印相法。利益佛頂部有情。我今釋迦牟尼宣說。 諸成就法品第九   爾時釋迦牟尼佛。觀察大眾。為未來世有情。誥金剛手秘密主言。秘密主當來後世懶墮懈怠。不精進於善法。無餘暇有情。貪愛染着。不能於廣大願而求成就。愍念利益彼有情故。或婆羅門生於勝族。或剎利族姓者。有清信及發菩提心者。愛樂修真言行者。利益如是等有情。我為略說真言明王佛頂轉輪王功德。能摧一切天龍藥叉阿蘇羅。調伏有情。亦能令死令枯。令驅擯令憎惡。令禁止令壞令摧。一切佛菩薩之所稱讚。大威德神力。令作無比等三摩地修行。令超越一切魔道示現天中天佛色形像。於無量劫不能說此大教王無量百俱胝劫不能盡其功德邊際。我今少分而說。金剛手聽善聽極善聽極善作意。爾時如來說伽他曰。   我說異方便  一切佛所說   利益諸有情  於百多無量   是諸如來所  亦作如是說   若有人才誦此真言王。離一切怖畏。若能常持誦。一切諸魔悉皆遠離。一切罪一切惡作皆得消滅。如上所說畫像。隨於一像前。三時澡浴三時換衣。三時以儀軌相應。誦二十五落叉遍。遍數終後。從白月一日起首。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取蘇摩那花。結以為帳。以檀香塗三肘曼荼羅。以種種塗香華燒香飲食。用酥以為燈。然一千八盞。當毗舍佉白分月圓滿日。結金剛跏念誦。乃至現四種相。所謂雲雷聲。道場中幡華動。佛像出光明。佛像動搖。見如是相。於中所成就物則得成就。若誦俱胝遍則成先行。誦二俱胝遍成大先行。誦三俱胝遍能成辦一切事。誦四俱胝遍一切龍藥叉乾闥婆阿蘇羅[卄/(阿-可+辛)/木]路荼緊那羅摩呼囉伽等。皆得攝伏成大悉地。   於恆河側或於海岸。作如來一搩量窣堵波。於一一窣堵波前。以香華而供養。誦七俱胝遍。則末後塔放光。放光已。其光入行者身隱沒。即於剎那頃。於一切世界。無有一有情藥叉等與彼等者。   帝釋尚速來  梵天與眷屬   及樂變化天  及余化自在   淨居究竟天  並大威德者   剎那而集來  於彼成就人   所有諸天龍  化彼令調伏   彼天剎那頃  悉雨種種華   乃至無間獄  悉皆得清涼   爾時修行者剎那頃。如來制底放光。後自身成大威德。成大神通。於天中威德光明。如融金色。顏貌二八童子相。一切如來之所攝授。得大智慧。隨意身通如意。迅疾如風。身光映奪諸餘天眾。若有見彼成就者。或成就者見彼人。悉皆共彼騰空。作大持明仙王。以無量百千持明為眷屬。遊歷無量世界。以身光照曜一切成就者。才思惟一切悉皆成辦。所至帝釋處帝釋分與半座。無有與彼等。顏貌勇健智慧威德。無有等同者。以此因緣獲得菩薩善巧方便。調伏有情獲得善巧。住於無量大劫。見無量佛出現於世。   於中佛出現  彼大不思議   人天皆供養  獲得身精進   智慧亦復然  神通救有情   等同佛輪王  修持勝真言   諸貪悉除滅  獲得人中尊   秘密主此修行方便。有如來名寶火。曾為人身時。及寶幢如來。光明自在王如來。如是等無量如來。皆得成就。觀自在菩薩。不動步超越菩薩。曼殊室利菩薩。如是等無量大菩薩為人身時。獲得成就求大菩提者。秘密主如汝為人身。時曾修此佛眼大明。以難行苦行。以大精進獲得成就。愍念世間故。金剛幢如來出興於世。正法末時大怖畏時。如是此真言王於無上菩提。堅固決定者得成就。   我今又說余成就事業。隨取一像。前誦十洛叉遍。念誦終時。於滿月一日一夜不食。以白芥子置於水中。誦一千八遍散灑十方。則成結曼荼羅界。於像前種種食飲廣大供養。於荷葉上置牛黃或雄黃。結跏趺坐。護身加持藥念誦。乃至三相成就。若暖相現。一切眾生皆得調伏歸敬。煙相現。安怛那成就。若光相現。取身上塗。身如初日暉。年二八相。發拳旋如螺紺青色。無量持明仙圍繞。即成大持明仙住壽一大劫。   神通月白分。三時澡洗三時換衣。依儀軌三時。發露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回向。時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夜。一日一夜不食。則取苾芻毗柰耶所說應量。修造缽袈裟錫杖。隨取一事。一千三波多護摩。於像前廣大種種供養。取所成就物置於壇中。護其物念誦乃至出光。若是袈裟及僧伽梨衣。即披。缽及錫杖即手持。便即飛騰虛空。成持明仙。游往余佛剎土。能作大變化住壽一大劫。   又以如來搩量。造窣堵波十萬。取一劍無瑕翳者。隨取一像。前於神通月白分。於八日或十四日。作三波多護摩。加持劍於像前廣大供養。坐於茅薦。其劍以右手而持念誦。乃至空中出聲。作是言成就矣。然後其像放光。其光照曜行者然後鼓明。即阿蘇羅女來圍繞修行者。以為眷屬。即飛騰虛空成大持明王仙。能現種種形狀。往來自在。能觀余世界無礙住壽大劫。   又於高山頂上安佛像。吃根莖果誦二十一萬遍。然後以補沙鐵。為輪或缽置娑。應使諸根圓具匠造。造已則往於阿蘇羅宮。於宮門安置佛像。並助伴對像前。之時燒佉陀羅木以然火。坐茅薦上。以右手持輪。芥子油和木患葉。護摩十萬遍。一切阿蘇羅關鍵破壞。又誦十萬遍護摩。即阿蘇羅宮中火然熾盛。第三誦十萬遍。一切阿蘇羅女出窟外。祈求修行者。勤勇丈夫使我等何為。入此宮中受用微妙欲樂。並諸助伴同入。余不入三昧耶壇者。莫令入。忽然輒入。彼此損害而死。是故彼人不知三昧耶。入於宮中求成就劍成就輪或余成就物。彼得是物為大阿蘇羅持明仙王。所有阿蘇羅宮中成就物為主。其持明仙無量阿蘇羅女以為眷屬。遊歷此世界成大阿蘇羅身。管屬一切阿蘇羅。得大阿蘇羅王禮敬。彼能化大阿蘇羅種種身。住壽一大劫。所隨入者皆壽一劫。其成就人才憶念誦輪王真言。其那羅延輪破壞。欲得其輪如故。隨意得成。   於迦葉波佛等覺教法時。名持輪明王。得輪成就。持輪而出。以此因緣名持輪明王。令現在於世間。深生淨信為佛優婆塞迦。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又說余成就  先佛之所說   我於往昔時  曾作於商估   勤苦大精進  作微妙成就   我今而宣說  我名為路摩   成就中為王  我昔本生時   為諸苾芻說  愍念有情故   又如前軌儀。於大河岸側或於大海邊。作一千八窣堵波。如來一搩量大。對此塔前。於一一塔前。以香華供養。誦真言十萬三千遍。   當作塔之時  吉相而得現   補沙鐵作輪  令端嚴匠造   緣利無瑕穢  六輻短搩量   置於五淨中  三波多護摩   神通月白分  善伴戒行者   應修如劍法  乃至出光爓   吉祥持明者  即成諸嚴具   大身游自在  威德具神通   善伴大丈夫  遊歷諸世界   大力住一劫  作眾生導師   又說大成就法。應作先行法。於大河側或海岸。置佛像對前誦俱胝遍。然後作十萬六千窣堵波。則入成就復說伽他曰。   不擇日及宿  亦不限齋戒   取不壞攝嚩  成就迷怛囉   淨洗而嚴飾  華冠及衣服   依儀求悉地  彼攝嚩即起   無怖依儀軌  善伴極作意   應問善不善  長年伏水銀   貴位隱形法  一切諸方便   所問皆指示  念誦極功夫   輪王大力明  則為奉教使   能與諸悉地  奉教既成已   獲得諸悉地  常在於左右   大力而遊行  或於彼口中   當置細鐵末  則便吐其舌   漸長如青蓮  以利刀而割   修行者殷勤  則成劍持明   身色初日暉  則往須彌峰   並伴大力者  天眾悉皆怖   驚懼心忙然  圍繞作眷屬   帝釋與半座  如來威德耳   六十千俱胝  而為作眷屬   於彼眾為主  彼皆大驍勇   大威大熾盛  大眷屬奇特   如是等之類  威德諸天子   行處常圍繞  威力如大王   則往於千剎  以大神通力   則動千彌盧  及動俱胝山   並千贍部洲  及動百天宮   一切令動搖  以光悉照曜   於諸地獄中  以大神通力   施與諸飲食  獲得微妙智   威德如天王  嚴身具吉祥   天女皆圍繞  微妙身大威   身色如青蓮  剎那悉遊歷   無量諸世界  當住一千劫   常供養諸佛  劫火不能燒   並諸大眷屬  則往余世界   如是等種種  以功德莊嚴   彼則成菩薩  救濟諸有情   又持誦之人  倍加而念誦   應作窣堵波  十萬有六千   准如來肘量  於攝嚩口中   應置細寶末  無間而念誦   當即於舌上  現真多摩尼   熾盛大威德  殷勤作加護   則取奇特寶  由得此寶故   則成寶持明  自在為大王   執劍持明仙  常衛護彼人   又於口中置  乳糜應和酥   欲起而吐出  行者不雜亂   受取置瓦器  或銀熟銅器   共伴而加持  與伴而食之   則成大威德  住壽一大劫   則成持明仙  或手安於口   行者而念誦  從口出香篆   行者應作拳  如前求成就   若得暖相現  以拳擬諸人   有情及無情  悉皆得愛敬   以拳不應擬  或應是口中   若得見於火  是彼修行者   名為拳持明  次說大成就   則往蓮華池  應作先行法   佛像[巾  (穴/登)]於壁  行者不亂心   為大福故修  心懷常舍施   蓮華搵酪蜜  及與搵蘇等   護摩五落叉  是像眼手動   當知得成就  即作為邑主   遠離一切事  護摩十萬遍   則為大福人  護二十一萬   為諸地囉惹  說正法度人   常樂而舍施  倍加而持誦   輪王大威德  成辦一切業   決定勿生疑  我今而略說   輪王成就法  古往已成就   一切諸佛子  聖曼殊室利   得大勢菩薩  虛空庫菩薩   我亦持此明  得離生死怖   得遇於善友  獲得諸成就   此中作是說  佛頂勝真言   當來成就者  所有三界中   無有與彼等  過色相威力   如佛於世間  成就頂真言   無有得過者  先說成就法   如來勝經中  所有諸印契   授與於世尊  為成真言王   是印無與等  大力大威德   所說成就法  希有大奇特   所有十自在  十力子所說   若與此相應  能壞於帝釋   何況余有情  為彼難調伏   而作種種法  如是等種類   如來況成就  以此教王儀   修習求悉地  不成者令成   何況求成就  以此教王中   攝入一切法  諸佛法眼中   說為最殊勝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復觀一切大眾。以伽他句誥金剛手言。   先佛諸仙寶髻說  於是契經盡警覺   娜囉彌拏攝嚩羅  凍誐摩蹬伽之明   少分盡彼境界教  此非正教三昧耶   我為染衣而宣說  於彼愚昧及多聞   慳吝嗔恚種種類  於諸真言諸教法   邪見不平諸有情  世間出世之人故   多分於此世間者  聰哲匱財之人類   末法作障求覺道  是故相應三昧耶   加行修習求成就  尚於夢中無愛染   先知真言三昧耶  曼茶羅法等差別   然後真言律儀中  身口意因而相應   設說秘密真言教  仍假瑜伽觀行成   應是佛頂常修習  真言教法成就中   真言諸礦地中財  所有諸地之方所   諸餘所有占算論  王法理論及書畫   醫方工巧如是等  一切皆是世尊說   調伏有情而示現  諸佛此中作是說   悉地三種而分別  本來清淨真言法   獲得儀軌與印契  誰於一切起憎嫉   真言句義悉皆無  憎嫉感招諸障難   着於文字心猶豫  彼作真言多分別   着於真言緣枝葉  不應與彼惡律儀   於旃陀羅不應說  彼等之人不成就   受與惡人惡律儀  法則不成壞己身   是故於彼慎莫說  纏染貪慾必不成   彼常匆遽不得成  於事匆速無審慮   云何成就救有情  住阿蘭若及山藪   五塵交雜必不成  當住淨念心流散   彼等行者必不成  是故心應而制伏   三種謗毀如來說  求法他世之有情   住法之人理相應  心作三種謗毀者   世間悉無作是說  自性而去亦不去   自性若成真言王  一切悉皆何不成   是故世間有二論  精進共同由福因   是故不應而誹謗  世間有無作是思   聖天種種設軌則  住世愍念有情故   無知性劣過所染  我說獲得下悉地   一切諸天應供養  不應致禮我先說   是故不應而毀謗  亦不應起於譏嫌   無量劫中不能說  真言最勝無比行   我說三部儀次第  所說教中多種類   應作次第而修行  真言教心輪王法 世成就品第十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入一切真言教照曜入不思議佛境界力遊戲三摩地。由入是三摩地。恆河沙數佛世界諸佛菩薩。亦入是三摩地。爾時金剛手。見釋迦牟尼如來應等正覺入是三摩地。繞佛七匝。於佛前持金剛杵。不瞬目觀佛世尊。爾時世尊從三摩地而起。及彼一切佛亦從定出。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定起已。誥金剛手秘密主言。汝秘密主汝聽。此大教一切如來之所宣說。五佛頂王普通而說。能作大奇特微妙。略說不廣。並真言若有成就修行者。彼人次第如教而得成就。世尊作是。說金剛手先應一切佛頂王普通真言句殊勝三摩地說真言身。   我說奉請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一)翳醯呬薄誐挽(二)達磨囉惹缽囉(二合三)底掣麼麼囉伽(二合四)巘馱(五)補澀波(二合六)度波(七)末鱗左[牟  含]者毗(八)囉乞灑(二合引九)缽囉(二合)底賀多(十)麼羅波囉(二合)訖囉(二合)麼也(十一)娑嚩(二合引)訶(引)   此是普通迎請真言。於閼伽中應置白花而迎請。   次香等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一)伊[牟  含](二)巘淡(三)蒲澀(二合)甘(補甘反四)度甘(准上五)末臨(六)儞半者(七)缽囉(二合)底車(八)賀囉賀囉(九)薩嚩沒馱(十)地瑟恥(二合)諦(十一)達麼囉(引)惹(十二)缽囉(二合)底賀多也(十三)娑嚩(二合)訶(引)   迎請火天真言曰。   曩謨婆誐嚩(引)睹瑟尼(二合)沙也翳醯呬帝儒摩里寧(引)銀曩(二合)曳娑嚩(二合引)訶(引)   若發遣火天。加也呬也呬句。   辦事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唵吒嚕(二合)滿馱娑嚩(二合引)訶(引)   此真言作一切事業時。應用護身。是大真言作大義利。亦名一切佛頂心真言。   摧壞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唵微枳囉拏度曩度曩度。   此名摧壞大明王佛頂真言。為除一切毗那也迦。若被侵惱時。以此真言加持水灌頂。亦用護身結方隅界。一切事業處應用。   摧毀佛頂真言曰。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薩嚩尾近曩(二合)尾特網(二合)娑曩迦囉也吒嚕(二合)吒也娑嚩(二合引)訶(引)   以此真言。難調惡人能作治罰。兼護助伴守方隅者。以如是等大真言。於輪王曼茶羅修真言行大威德者。作一切事業。修行者先應作是思惟。我今淨此念誦室。白芥子和護摩灰。以摧碎佛頂加持一百八遍。或以辦事佛頂應加持。念誦室散灰及芥子。即成淨室。即以此真言。於淨瓶中盛水加持。一百八遍散灑四方。或以自真言心。或以隨心加持。即成攝授處所。以摧壞佛頂真言。加持四枚佉陀羅木橛一百八遍。於淨室中四方釘之。即成結曼茶羅界。   無能勝佛頂真言。   曩謨薄誐嚩睹瑟尼(二合)沙也薩嚩怛囉(二合)波囉(引)爾多也唵奢麼也奢麼也扇(引)諦難(引)諦達麼囉惹婆史諦摩訶尾儞也(二合)薩嚩囉他(二合)娑馱寧娑嚩(二合)訶(引)   以賢瓶盛香水。加持一百八遍。持誦者用自灌頂離一切毗那也迦障。   此是無能勝  佛頂大真言   能息諸障礙  常作於息災   能除諸惡夢   我今說一切頂王普通功德修行法。少分而說。若才憶念成自身護持。誦三遍結頂髻。以灰或白芥子。加持七遍置於頭上成大加護。加持縷二十一遍。結二十一結。繫於臂上一切災禍寒熱病等悉皆消滅。若住奢麼那誦一百八遍。於一切怖畏處得加護。隨意應作貿易摩訶莽娑。   又以酥護摩。一切處一切災悉得消滅。取伏藏時。以酥護摩一百八遍。離一切障難能護助伴。或取白芥子護摩一百八遍。一切諸障悉皆息除。定知有伏藏處。以乳護摩一百八遍。恣意取用無有障難。又於阿蘇羅窟門誦三十萬遍。一切關鍵悉皆破壞。或芥子和嚕地囉鹽粖。誦一千八遍。護摩二十一日日三時。窟中一切宮殿悉熾然火燒。阿蘇羅女被燒出窟門。請行者入窟。授與囉娑藥長年藥諸成就等物。或結輪王佛頂印擲於彼前。即彼倒地。   又吃穬麥飲乳。誦三十萬遍得長年藥。又月蝕時勿觀月。加持乳一百八遍。成大長年藥。   又於山頂乞食。誦三十萬遍。遍數滿已三日三夜不食。燒油麻。酪蘇蜜相和然阿濕嚩(二合)他木。以為護摩。從晨朝起首乃至晝夜作護摩。則得囉惹。   又於山頂作緣生法身塔。或作舍利塔。於舍利塔前取百千蓮華。每一華誦一遍一獻塔。則得摩訶滿孥里主。若不成就得大邑主或鄉黨主。   又法取蓮華塗白檀香。入大河水至臍。每誦一遍加持蓮華獻。獻已擲於水中。乃至百千數。獲得大伏藏。若舍施無有盡竭。   又欲得敬愛成就者。白芥子和油麻油。三時護摩滿一七日。則得囉惹。及次小王皆得敬愛。   又欲令婆羅門敬愛。取白華護摩。赤華剎利。黃花毗舍。黑花輸陀羅。以鹽寡婦人。以麼沙(婆羅門小豆)或油麻一切童女。   取羯囉尾囉未敷花。七日日三時護摩。一切人得敬愛。   又糠和尾沙。和苦練葉作護摩。成驅逐設咄嚕。   又以芥子護摩。摧設咄嚕。   又以屍林灰護摩令殞。   又以芥子油護摩。一切部多鬼敬愛。   又以鬱金護摩一切必舍支敬愛。   又結印誦真言加泮字能除鬼魅。   又以睹羅斯葉燒。鬼魅現下語。   又真言中加弱字。令中毒者迷悶卻得穌。   又真言句中加匿(儞翼反)字。毒不行。   又真言句中加莫字。製毒蛇。   又屍麼舍那炭。畫作圓壇。召毒蛇及鬼魅來能禁止。   又真言句中加摩字。能禁口。   又真言句中加息字。禁惡星。   又真言句中加吒字。摧利牙者。加速字令損支分。加底瑟奼(二合)底瑟奼(二合)縛鬼魅。加羯吒羯吒。即被縛。加[口  洛]乞沙(二合)路乞沙(二合)即令護持。加滿馱滿馱。或加[口  論]馱[口  論]馱禁喉。   又日蝕時或月蝕時孔雀尾對於像前。供養誦真言。加持孔雀尾。念誦乃至日月復。此孔雀尾以手把揮曜。能現種種幻化。被毒中者令蘇。能成辦種種事業。   又鹽和油麻護摩。令設咄嚕患鬼魅及虐又以瞿摩夷掜彼人形。以刀斷其支。彼即隨所斷處便損。   又燒一切種柴一切花一切果一切種樹膠。令所求種種財寶皆得。   又燒油麻護摩。所求財寶皆得。   又燒屈屢草護摩。令得增壽。   又護摩粳米則得兒。   又燒蜜一切人皆得敬愛。   又護摩酥得威德。   又護摩乳得息災。   又護摩酪得增益。   又七日三時和酥護摩一切物。獲大悉地。我說大成就法。如前先行法。於山頂有舍利塔前。誦三十萬遍。然後對像前。以稻穀花和酪酥蜜。護摩一千遍。則成先行法。此先行法通一切求成就用。   又入於大林不食。誦百千遍。遍數滿已則結其頭髻。即隱形。解其髻即現。   又上於山頂面向日。常食乳穬麥誦十萬遍。滿已則得隱形。   又法以左手作拳誦十萬遍。末後則得安怛但那。   又當日蝕時。取劫波羅。以摩努沙發作算。搵摩劣沙脂燒。以薰劫波羅中。刮取黑粖。加持一百八遍。取點眼得安怛但那。   又取摩努沙心。和牛黃作丸。以三金裹。或黑月分或白分加持念誦。藥有聲置於口中。安怛但那。   又取牛黃加持塗身。得持明成就。亦得最上成就。   又日月蝕時。取黃牛酥。置於熟銅器中。以熟銅筋。攪念誦。取三相現。若沸眼。得聞持不忘。煙得安怛但那。爓飛騰虛空。如是雄黃黃丹成就余物等。皆現三種相成就。   又蘇路丹惹那一千三波多護摩。或於黑白分求成就。若煙安怛但那。   又劍輪像杖黑鹿皮一切成就物。皆三波多護摩。依教畫像前。或無像或有舍利塔前。離無益談話處。於河山寂靜處。應修三種成就。於一切成就中得為最勝成就。   又取不壞攝嚩。先與澡浴嚴飾。以佉羅橛釘系。於白黑二月。隨取一分。應用。黑月吉日並有助伴善作護身。坐彼胸上。迷怛羅口中瀉乳糜。不間斷念誦。即其迷怛羅欲起即吐。以熟銅器承取便食。自身得成就。   又取金粖置迷怛囉口中。即吐出嚴具即得持明仙若以鐵粖置彼口中。即吐出劍。   若置白芥子彼口中。即吐出嚴具。   若置油麻彼口中。吐出本真言教經夾。皆得持明成就飛騰虛空。   又以手按彼迷怛羅口。念誦加持乃至三相現。動即諸意所求事皆說。授與長年藥。若起即成使者。其持明者欲所去處乘彼肩上隨意而往得持明仙。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菩薩秘密主言。   秘密主汝聽  不廣而略說   普通修一切  佛頂等成就   資少獲大利  諸佛之所說   此中作是言  羯儞迦囉花   及取蓮華蕊  蘇嚕丹惹那   三金而裹之  應作此丸藥   當於日月蝕  得三種成就   暖煙焰次第  暖必獲敬愛   煙當而隱形  爓相成騰空   吉祥大持明  如雷振作聲   旛華而動搖  應知成就相   及佛像動搖  若見不吉祥   不應求成就  獻塗香花等   數數應當作  息災護摩法   乃至於七返  然後作勝法   應作窣睹波  福加求成就   蝪蜥及烏鳴  應觀成不成   然後求成就  念誦以為先   並歸命獲果  作福為有情   真言必成就  為少福愚夫   多分為是人  為此增加福   成佛悲為本  利益諸世間   故說真言教  天王帝釋等   及余大威德  才誦於彼勝   及居在王宮  由信獲應驗   成就者當獲  端嚴而常作   清淨修行者  不應強多事   由此心雜亂  如世間之人   劣慧無方便  於諸合練道   闕緣不和合  諸藥及水銀   由倒壞不成  三種微細故   施功不獲益  若取於伏藏   必有王怖畏  占相必生疑   微細生猶豫  醫術果增長   攝授長年藥  由持真言故   悉皆而獲得  長年等果報   如是諸技術  過患有無量   以此無所獲  不獲最勝福   彼亦不獲福  猶此心住着   真言以為首  必獲大福德   菩提最勝果  聞思及修行   獲得最勝果  是處諸賢聖   恆常而往來  是故與瑜伽   成就本所尊  仍於最勝集   我以曾廣說  見今所說者   亦廣亦復略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五 無能勝加持品第十一   爾時世尊觀金剛手秘密主復以伽他而誥之曰。   當於未來世  有情劣精進   我慢嗔恚痴  無慚矯慳吝   不能依儀軌  修習真言行   是持誦之人  護摩所加持   諸魔悉惑亂  悉無是思惟   以明獲成就  虛受諸勤勞   常作是思惟  愚夫常是說   為息彼障故  亦除諸魔羅   今說此大明  先佛之所說   利益諸有情  是無能勝明   若人常憶念  隨時住等引   彼諸魔障者  悉皆得除滅   即說真言句  爾時金剛手   秘密藥叉主  心生大歡喜   頂禮於世尊  大覺智莊嚴   此大無能勝  是明我願聽   爾時世尊即說大無能勝陀羅尼曰。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曩謨薩嚩沒馱冒地薩怛吠(二合)毗藥(二合)怛儞也(二合)他(去引)爾寧爾寧爾曩嚩黎怛也(去)曩嚩黎怛也(去)檗多娑賀惹低薩嚩沒馱[寧  頁]曬尾諦阿目岐(岐曳切八)阿缽囉(二合)底(丁以反)賀低阿波羅爾諦尾囉而尾誐多婆(去)曳尾摩黎儞捺囉(二合)娑囉(二合)吠婆嚩底曳(二合)迦彌[口  梨]娜以諦奴囉地誐謎薩丁也(二合)[寧  頁]囉俱[口  梨]摩囉嚩攞尾那設寧舍枳也(二合)母寧悉諦(二合)惹娑嚩隸曩尾哩曳(二合)拏[口  洛]乞灑(二合)[口  洛]乞灑麼麼薩跛哩嚩覽(去聲)薩嚩多薩嚩迦覽囉惹主嚕娜迦虞哩也(二合)設寧尾窟僧賀弭也(二合)仡羅(二合)娑哩薩哩(二合)跛祢嚩彥達縛曩誐藥乞灑(二合)囉剎娑弭底哩(二合)比舍左步多阿缽娑麼(二合)囉布單曩羯吒布單曩迦區(去)[口  栗]那(二合)塢娑多(二合)囉迦謎怛羅訖哩(二合)丁也(二合)羯麼拏滿怛囉(二合)庾誐祖[口  栗]拏(二合)庾誐拏枳儞庾(二合)烏祖賀囉薩嚩婆也訥瑟跓(二合)缽捺囉(二合)冒缽薩俁波也細瓢曩謨窣睹(二合)諦婆誐嚩底烏捺囉鼻爾拏儞哩儞哩囉怛那(二合)俱攞娑摩失哩(二合)諦弭里弭里阿迦舍馱睹虞左[口  (隸-木+士)]企里企里薩嚩怛他櫱多哩也(二合)室囉(二合)迦楞迦羅步諦泥尾捻(奴揖反)尾也(二合)哩也(二合)沒囉(二合)憾麼(二合)怛他[卄/(阿-可+辛)/木]多努[卄/(阿-可+辛)/木]諦尾濕嚩(二合)進底也(二合)嚩囉波囉波囉訖囉(二合)謎曩謨婆誐嚩底波囉爾諦[口  洛]乞灑(二合)[口  洛]乞灑(二合)麼麼薩嚩訥瑟跓(二合)缽捺囉(二合)吠(無肺反)波也細毗藥(二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說是陀羅尼  世間悉皆聞   是大無能勝  能壞一切魔   能增勤勇力  則住三昧形   名為無能勝  說彼大心明   大力極勇猛  不異於前明   是心世尊說   真言曰。   曩謨颯跢喃三藐三沒馱俱致南薩失囉(二合)嚩迦僧伽喃薩嚩謎囉婆也底跢喃尾波屍曩薩諦(二合)惹娑[口  栗][亭  夜]左始企曩薩怛(二合)也尾濕嚩(二合)步(入)缽囉(二合)枳娘(二合)也制鑁訖[口  睪](二合)俱孫那嚩隸曩左羯諾迦牟尼始乞灑(二合)也迦舍跛寫俁拏囉比舍枳也(二合)僧賀寫弭里曳(二合)拏塞嚩(二合)娑底婆嚩睹摩摩薩嚩薩怛嚩(二合)難者薩嚩婆庾缽捺囉(二合)吠(同上)毗藥(二合)怛儞也(二合)他惹曳尾惹曳惹演底尾惹演底阿爾單惹曳若演底阿爾諦阿波囉(二合)爾諦摩囉枳娘(二合)缽羅末娜寧曳娑嚩(二合引)訶。   說此心真言  應等正覺說   七佛之世尊  顯揚諸功德   即說是大明  利益修行者   普遍諸世界  六種而振動   一切魔宮殿  悉皆大振動   金剛手此真言句。一切諸佛所說。利益眾生故。秘密主或持誦輪王真言者。或持余真言者以此真言加持結縷。或結袈裟角。或結頂發。或樺皮上書帶頸臂。彼人速疾易得成就。本尊速現其前。念誦時若能憶持。金剛手我不見。天世魔世沙門婆羅門眾中。若此真言加護。若穢者若淨者前。若人若非人或魔子或必舍遮。或毗那也迦或藥叉或鳩槃茶或羅剎娑。或余類有情慾來障難。作是思惟。於阿吒迦嚩底(丁以反)王宮不得入。若有違越此明清淨修行者。彼悉皆違逆金剛種族及自種族並親族朋友。不容住於彼。金剛手此明真言有大威力。於一切事業應作加護。應供正遍知印可。一切諸菩薩印可。 證學法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知無盡法界已。除遣一切諸障。復誥金剛手菩薩言。金剛手若善男子善女人苾芻苾芻尼。若欲修習佛頂不思議印三摩地。彼苾芻住苾芻律儀。殷勤而護持。苾芻尼住苾芻尼律儀。塢波塞迦住塢婆塞迦律儀。塢波斯迦住塢波斯迦律儀。若是彼善男子修真言行者。彼先應入曼茶羅授三歸依發菩提心。應成就十善業道如說修真言行極善作意。親近承事善友。常修六念。應觀法界如虛空自性。應善修習入般若波羅蜜境界。於此觀行不欺誑不放逸。善應隨三世佛菩薩行行。住於阿蘭若。不顧戀一切身命。三時善應授三歸菩提心律儀戒。所聞甚深佛法憶持修行。善修四攝。於如來窣睹波前。常塗曼荼羅。於真言儀軌常精進。作窣睹波身口專精修行。不怒不躁不掉舉。口不多語不雜亂語不欺誑他。於諸有情常行恭敬愛樂心。善知如來密意之說。我略說。修行者常懷勇猛大精進意。安立一切有情於佛菩薩道。若修佛頂王真言行者。若修余真言行者。應如所說功德。善應修行成就。如方廣經典所說真言行。應當修習。各住自律儀善應護持。復誥金剛手。如說修佛頂真言行者。已得成就身。如初出日輪。真金瓔珞臂釧。作閻浮檀金色。一切嚴具莊嚴其身。着天妙衣具諸相好。縱廣周停身相奇特。百千光明莊嚴。圓光一尋超過日輪。映奪一切色身。   複次金剛手。成就持明仙。才見令一切眾生喜悅。猶如如意樹令滿一切所求。複次金剛手成就輪王佛頂菩薩。至於地獄雨種種天妙飲食。亦能滿一切眾生所須。有所希望者皆得滿足。我略說彼有大威德。金剛手成就輪王真言者。皆滿一切有情意樂。由心起念則令滿足。彼得輪王成就之人。住十地菩薩。不敢違越其教令。金剛手此一字輪王真言。一切真言中為王。大明王主。若修行滅除一切業障。亦滅除一切惡趣之業。得成此真言。一切神通悉皆現前。才瞬目頃往於色究竟天。一切佛菩薩緣覺聲聞稱讚歡喜。得一切菩薩行。於余世界自在遊行。於一切有情。隨其意趣。種種音聲而為說法。乃至我略說。於無量無邊世界有情。希奇行色最勝廣大獲得成就。爾時如來說伽他曰。   種種鬥戰空自在  如栽寶性而照曜   若青蓮華在池開  彼勝驍勇威光色   彼人悉皆超世明  毗鈕真言不可及   爾時世尊復誥金剛手秘密主。復說伽他曰。   略說普通法  秘密地居人   明者先行後  指示相最勝   地方說三種  卑濕及乾燥   並以於高原  於明天所居   名曰為勝地  中方說三種   求成就之地  皆通於三種   智者應觀察  淨不淨兩並   天妙復三種  於此一一中   各分為三種  河池海山王   稱最勝成就  淨不淨德俱   名中成就處  若是屍林地   是名不淨處  此教一切處   成就處三種  惡王賊飢儉   是處不應居  行者有障難   彼地不應住  極寒熱雨處   於此教悉制  三時應念誦   長養意樂故  應攝三種時 護摩品第十三   復告金剛手  遠離於秘密   成就不可得  於此經教中   成就故說密  護摩爐差別   應秘密而作  息災等三種   一處不應作  若一處護摩   護摩爐必謬  若於調伏爐   不應作息災  如器中有毒   盛乳必當壞  審觀三種事   故說三種爐  余教亦說三   爐作是分別  於此應用之   是故不相違  明屈屢草芽   許用於牛酥  優曇缽天木   及以於乳木  並用鬱金香   三時作護摩  為求息災故   獲得種種利  若被竊藥物   應用黑油麻  和蜜常用之   及波羅奢木  及與天木等   應用白芥子  護摩而稱讚   於諸三種法  而用酥護摩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復告金剛手秘密主言。於此中修行教王。為有情利益故。復說伽他曰。   說是真言明  種種大威德   修習佛頂王  種種真言明   無量大奇特  並佛眼等明   成就諸義利  及與印契等   我先已宣說  普通真言王   為求成就者  獲得果報故   我今說印契  為求悉地故   一類說多種  次第我今說   普通佛頂印   以二手內相叉作拳。豎二中指相合屈上節。普通一切佛頂印。能成就一切義利。   由見此印契  如親睹諸佛   難調諸藥叉  龍阿酥羅眾   一切諸羅剎  由此印威德   悉融而驚怖  此是大真言   一切佛頂心   曩謨三滿多 沒馱南唵吒嚕(二合)滿馱(四)娑嚩(二合引)訶。   復說伽他曰。   若得此印契  能獲諸安樂   國王等世間  於彼常利益   欲求法利益  決定而獲得   若得此印契  諸苦悉消滅   由此一切佛頂根本印。作一切事業。修行者護諸根者。以此根本印。用中指端來往。即名迎請印。一切普通先所說。以各自真言。用結此根本印。通一切處用。塗香花燒香飲食燈明等以此印用之。即用前印。二中指峰如環狀。是迎火天印。真言如先已說。若發遣火天時。以印向外掣。即成發遣火天印。又即此印准前辦事佛頂印。以右中指頭。屈上節。跓蹙左中指面上節。是摧壞頂印。   能作奇特事  能作一切事   護身結界處  應當而受用   又移左中指屈上節蹙跓。右中指面上節。是摧毀頂印。真言如先已說。   此名摧毀頂  能調難調者   在於大障難  以此應護身   准前普通印。屈右中指第三節拄左中指第一節文。   能淨處所故  用此摧毀頂   若求成就時  結此護處所   移左指如前  以此印護處   是諸佛頂心  應用摧毀頂   用以自灌頂  以此印常用   若人得此印  能淨念誦室   常於澡洗時  修行者應用   彼人無諸障  誦是真言故   次第而用之  本部三昧耶   常用如此印  修習真言者   彼人無諸魔  於此佛頂教   佛作如是說   即前印二中指於手背上。相押如環。   此無能勝頂  能滅一切罪   真言已先說  能除諸惡夢   能成吉祥事  應用此大印   當欲寢臥時  自身若常誦   能滅種種障  我今而略說   廣說有無量  於此我略說   為修佛頂者  共佛眼真言   而誦求悉地  一切諸會中   我皆已先說   修諸真言說解脫  一切如來及菩薩   得諸安樂獲義利  增加精進及大力   有情利益勤修習  悉除一切諸疑惑   是故金剛秘密主  諦聽我為汝宣說   我已略說義相應  此是秘密修明者   三時護摩以天木  油麻及酥乳相和   以此歡喜真言王  當說成就真言主   成就念誦及護摩  三種相資而演說   於此一一修行中  念誦修行說三種   身口及意次第說  以此希望增益事   復說三種應當知  天上游空及地居   為彼求成有三種  為修三種之種類   成就求欲及求財  並與求法而念誦   隨其悉地發勤勇  為求一切成就故   善應依法作制底  正見大悲求成就   彼人成就亦不難  現世獲得勝安樂   他世必獲於解脫  古昔多人得成就   由修頂王大奇特  我曾修此佛頂王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以佛眼觀無量無邊世界。復告金剛手言說伽他曰。   諸教中已說  律儀與軌則   能作及所作  於此教法中   應當而修行  以彼聖甘露   軍茶利明王  通修於三部   我說儀軌法  常當而修行   由彼真言威  一切障悉除   明王經所說  忿怒王印契   彼中諸儀軌  悉皆此中用   不應食蔥蒜  羅卜及[卄/困]子   不以油塗身  亦不應食油   所有不淨食  余教中所制   一切不應食  求悉地行者   常求淨身故  以無能勝明   應用於五淨  半月半月用   所余諸教說  悉皆而修行   於此我略說  說余經教中   於此不廣說  一切諸如來   說真言法性  諸佛及菩薩   曾修亦曾說  住彼真言形   遊行於世間  廣作諸義利   為彼劣慧者  盡說其威德   我今少分說  稱讚其功德   而於百劫中  不能說輪王   奇特之法性  此功德無盡   無盡無所得  若得此教王   彼人同如來  亦同於菩薩   天蘇囉禮敬  心得不退轉   常恆獲如是  先世所積集   菩提之資糧  皆由秘密主   大威神之力  當知彼有情   常得清淨身  若得此教王   悉皆得一切  證成兩足尊   佛說是經已。金剛手秘密主諸大菩薩等苾芻。及一切世間天龍藥叉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