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萬機要覽/財用編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財用編一 萬機要覽
財用編二
作者:徐榮輔 沈象奎
財用編三

田結

[編輯]

財者地之所生也。故度支謂之地部。王政必先經界。國朝田制。田分六等。每二十年改量成籍。藏於戶曹及本道,本邑。旱田,水田。通謂之田。今則以旱田謂之田。水田謂之畓。畓本無其字。而連寫成一字。以其近於沓故仍冒其音。如勺之爲夕。音샤。大豆之爲太。又如結夫之夫。加圈以標之於夫字之上。遂以夫連圈。爲矣。俗稱注非矣。大略能出稅𥠡。糓連禾之稱。一握者。謂之把。遞以上之至於結。十把爲束。十束爲負。或稱卜。今每一負出租一斗。百負爲結。俗音먹。八結爲夫。或稱矣。佃夫中擇定戶首。收納八結應納之役。水田收米。旱田收黃豆。是爲惟正之供。經費之原。

我國田制。初甚疎略。舊制田品。只有上,中,下三等。其所量之尺各自不同。上田尺二十指。中田尺二十五指。下田尺三十指。隨等打量。而八道田品。非三等所能盡也。世宗甲子。置田制所。更定結法。田分六等。其一等田尺準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里。二等以下皆有差等至六等尺準九尺五寸五分。亦各隨等打量。非但煩雜易致相混。引繩之人奸弊漸滋。田制由是而日紊。賦役由是而不均。孝宗癸巳。罷舊制隨等異尺之法。直以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里爲量尺。毋論等之高下通量解負。田一尺爲把。十把爲束。十束爲負。百負爲一結。計積萬尺之地。一等則爲一結。二等則爲八十五負。三等則爲七十負。四等則爲五十五負。五等則爲四十負。六等則爲二十五負。隨其田品差等收稅。而田形各異。名色易眩。故只以人所易知方田,直田,梯田,圭田,勾股田五名色打量錄案。方田。方自乘。直田。長廣相乘。梯田。大小頭相倂折半以長乘之。圭田。長濶相乘折半。勾股田。勾股相乘折半。各爲田積。隨等解負。而六把以上。收而爲束。五把以下勿論。

量田訣。一等一結。二等八五。三等單七。四等五五。五等單四。六等二五。

田有字號。用千字文第次。以一二三爲次。無論陳,起。滿五結則用一字號標之。以田之東,西,南,北四標及主名懸錄量案。常耕者稱正田。或耕或陳者稱續田。隨起收稅。○北道。山腰以上並置續田。年久陳廢降等減稅者謂之降等田。量田時。等高而陳廢者。降等減稅。使之勸耕。降等之後猶不願耕則又降爲續田。謂之降續田。隨起收稅。帳外新起者。謂之加耕田。隨起收稅。而海西則稱以閑曠田。別件成冊修報。燒畬種粟者謂之火田。二十五日耕爲一結。別件成冊。不排字號只書地名。使不與元田混。而隨起收稅。

陳田勸耕起墾處。一一開錄。報戶曹。減三年之稅。旣墾還陳者勿稅。

京畿。宣祖甲辰。始量。顯宗癸卯。改量。三南。仁祖甲戌。始量。肅宗庚子。改量。關東。宣祖甲辰。始量。肅宗己丑。十七邑。江陵,㫌善,平昌,洪川,橫城,寧越,原州,春川,平海,通川,蔚珍,高城,楊口,歙谷,三陟,襄陽,杆城。改量。海西。宣祖甲辰。始量。其後隨其陳廢。十三邑。海州,殷栗,松禾,黃州,安岳,平山,康翎,瓮津,鳳山,長連,信川,金川,載寧。改量。關東之九邑。麟蹄,狼川,鐵原,伊川,金城,金化,安峽,平康,淮陽。海西之十邑。長淵,文化,豐川,新溪,延安,谷山,瑞興,遂安,兎山,白川。至今未量。其中三南,京畿。又或有追後改量處。故元帳付結數亦隨而加減。大抵諸道。量田後。川反浦落,査陳,續陳等名色。年年增加。一番頉減之後。仍不準數還起。

八道,四都元帳付田畓。收租逐年贏縮。不可以一歲爲準。今錄丁卯摠。以備後考。一百四十五萬六千五百九十二結。旱田九十二萬七千六百二結。水田五十二萬八千九百九十結。內。六道。一百十九萬三千八十八結。兩界,四都。二十六萬三千五百四結。各廟,陵,園,墓位二千十六結。各宮房免稅三萬七千九百二十六結。各衙門免稅四萬六千一百二結。各樣雜位十一萬八千五百八十四結。流來陳雜頉四十一萬一千二百五十結。時起八十四萬七百十四結。此爲八道,四都時起實結。內。給災二萬九千八百九十五結。實結八十一萬八百十九結。旱田四十六萬四千九百九十一結。水田三十四萬五千八百二十八結。○六道。六十四萬四千八百七結。兩界,四都。十六萬六千十二結。

京畿元帳付田畓。八萬五千九百六十七結。帳外火田三十二結幷入。○旱田五萬三千四百十四結。水田三萬二千五百五十三結。○各陵,園,墓位八百七十二結。各宮房免稅五千九百四十結。各衙門免稅四千六百七十九結。各樣雜位九千一百五十三結。流來陳雜頉二萬。五千七十九結。時起四萬二百四十四結。事目災二百結。狀請災二千五百結。實結三萬七千五百四十四結。旱田二萬二千六百三十七結。水田一萬四千九百七結。

湖西元帳付田畓。二十五萬六千五百二十八結。帳外加耕九百四十三結幷入。○旱田十六萬一千二百四十三結。水田九萬五千二百八十五結。○各陵,園位二十六結。各宮房免稅六千五百五十四結。各衙門免稅三千九百九十七結。各樣雜位一萬五百九十七結。流來陳雜頉十萬九千二十一結。時起十二萬六千三百三十三結。事目災一千五百結。狀請災四千結。實結十二萬八百三十三結。旱田六萬二千一百十四結。水田五萬八千七百十九結。

湖南元帳付田畓。三十四萬一百三結。帳外加耕三百七十二結幷入。○旱田十五萬七千三百九十四結。水田十八萬二千七百九結。○各廟,陵,墓位三百七十四結。各宮房免稅一萬二千九百七十三結。各衙門免稅一萬三千九十六結。各樣雜位一萬二千四百四十五結。流來陳雜頉八萬四千六百十五結。時起二十一萬六千六百結。事目災三千結。狀請災八千八百四十結。實結二十萬四千七百六十結。旱田七萬一千一百八十六結。水田十三萬三千五百七十四結。

嶺南元帳付田畓。三十三萬七千一百二十八結。帳外火田一百七十八結幷入。○旱田十九萬一千十三結。水田十四萬六千一百十五結。○各陵,墓位二百九十一結。各宮房免稅五千五百六十四結。各衙門免稅九千三百五十四結。各樣雜位一萬六千六百五十一結。流來陳雜頉九萬九千九百六十四結。時起二十萬五千三百四結。事目災二千五百結。狀請災一千二百五十一結。實結二十萬一千五百五十三結。旱田十萬一千八百六十一結。水田九萬九千六百九十二結。

海西元帳付田畓。十三萬二千二百十一結。帳外加耕三千六百四十四結幷入。○旱田十萬六千五百八十結。水田二萬五千六百三十一結。○各陵,園位二百八十四結。各宮房免稅五千六百七十二結。各衙門免稅五千四百九十六結。各樣雜位五千二百十三結。流來陳雜頉四萬一千九百九十八結。時起七萬三千五百四十八結。事目災八百結。狀請災四千二百結。實結六萬八千五百四十八結。旱田五萬七千一百八十三結。蘆田二百五十九結。水田一萬一千一百六結。

關東元帳付田畓。四萬一千一百五十一結。帳外加耕二百五十一結幷入。○旱田三萬三千四百三十五結。水田七千七百十六結。○各陵,墓位八十五結。各宮房免稅六百九十六結。各衙門免稅八百九十九結。各樣雜位一萬三百四十結。流來陳雜頉一萬七千四百十九結。時起一萬一千七百十二結。事目災五十結。狀請災九十三結。實結一萬一千五百六十九結。旱田七千六百五十八結。水田三千九百十一結。

關西元帳付田畓。十一萬九千六百三十五結。帳外加耕火田二十五結幷入。○旱田九萬八千九百二十三結。水田二萬七百十二結。○各宮房免稅三百七十結。各衙門免稅七千三百三十七結。各樣雜位八千三百六十一結。流來陳雜頉一萬八千三百七十七結。時起八萬五千一百九十結。比摠災二百八十結。實結八萬四千九百十結。旱田七萬二千八百四十結。水田一萬二千七十結。

關北元帳付田畓。十一萬七千七百四十六結。旱田十一萬二百七十六結。水田七千四百七十結。○各樣雜位四萬二千八百八結。流來陳雜頉八千三百九十九結。實結六萬六千五百三十九結。旱田六萬一千五百五十三結。水田四千九百八十六結。

水原府元帳付田畓。一萬一千八百二十一結。旱田六千四百二十六結。水田五千三百九十五結。○各陵位六結。各宮房免稅七十二結。各衙門免稅三百九十結。各樣雜位一千三百六十七結。流來陳雜頉四千二百二十四結。時起五千七百六十二結。事目災三十結。狀請災四百十四結。實結五千三百十八結。旱田二千二百三十二結。水田三千八十六結。

廣州府元帳付田畓。五千八百五十八結。帳外加耕二百三十九結幷入。○旱田四千一百九結。水田一千七百四十九結。○各陵,園位七十八結。各宮房免稅六十七結。各衙門免稅三百六結。各樣雜位一千二百四結。流來陳雜頉一千三百七十二結。時起二千八百三十一結。事目災十結。狀請災六十九結。實結二千七百五十二結。旱田一千九百六十四結。水田七百八十八結。

開城府元帳付田畓。四千十三結。旱田二千七百二十四結。水田一千二百八十九結。○各宮房免稅五結。各衙門免稅二百二十九結。各樣雜位三百六十一結。流來陳雜頉二百五十二結。實結三千一百六十六結。旱田二千一百五結。水田一千六十一結。

江華府元帳付田畓。四千四百三十一結。帳外加耕二百三十八結幷入。○旱田二千六十五結。水田二千三百六十六結。○各宮房免稅十三結。各衙門免稅三百十九結。各樣雜位八十四結。流來陳雜頉五百三十結。時起三千四百八十五結。比摠災一百五十八結。實結三千三百二十七結。旱田一千三百九十九結。水田一千九百二十八結。

耤田

[編輯]

農者萬事之本。人君親耕耤田。以供粢盛。以人君之尊身爲之耕。以示其民。於是民皆緣南畝。而農事興矣。故曰。耤田者又勸農之本也。太祖朝。置耤田令丞掌耤耕祭祀之法。西耤田在開城府東二十里。本高麗郊采公田。東耤田在都城外十里。典農。卽祀先農。親耕之地。列聖朝。多行親耕之禮。成宗乙未,戊子,癸巳。中宗癸酉,癸未。明宗癸丑。宣祖壬申。英宗己未,癸酉,甲申,丁亥。英宗丁卯。又引皇朝宣宗皇帝故事。幸東耤田觀刈。壬申,乙亥,丁丑。亦行之。其後。又定藏種禮。命奉常寺。略倣井田之規。親耕田一百畝。作爲公田。以位田中十一日耕劃給於御田耕作之民。減其稅糓。而百畝內。九糓之種。自本耤隨時出給。趁期播種。著爲式。

西耤田○水田。上等。下種六十二石十四斗三升地。下等。下種二十一石十二斗地。稅。正租六百五十六石三斗四升。○旱田。上等。十五日半耕地。中等。二十一日耕地。下等。五十三日半耕地。稅。田糓黍,稷,粘,粟,大麥,小麥,黃豆,赤豆,菉豆。四十七石十三斗五升。○摠田六十五結九十九負九束。

東耤田○水田。一等。下種十一石八斗七升地。二等。下種二十二石十一斗地。三等。下種十二石九斗地。稅。正租二百七十石九斗九升。○旱田。上等。三十五日半耕地。中等。三十九日半耕地。下等。十九日半耕地。稅。田糓。黍,粘,粟,唐黍,薏苡,春牟。九十七石十三斗七升。○摠田三十七結五十九負三束。○親耕田。八日耕。種稻,粱,黍,稷,唐黍,小豆,大豆,大麥,小麥。九糓中應爲粢盛者及應爲薦新者。以親耕田所種用之。其餘糓除種子封進。

東耤田。甲申改量後査得田,畓。收稅各糓二百四十四石六斗二升九合。內。別祭享應下外餘數。假令爲九十石。依詳定例。每石以一兩二錢發賣會付。以備不虞之需。

西耤田。癸未査得田四日耕,畓二十石十三斗九升落。幾落雲者。謂下種如此數之地也。合。收稅正租四百二十三石五斗一升七合五夕。內。除本寺各樣用下。實餘三百十七石七斗一升二合三夕。以會外糓自本寺需用矣。正宗己亥。始並爲會付於戶曹。而依東耤各糓發賣式。每石以一兩二錢待秋發賣。貯置臺庫。耤田築垌及庫舍等役。以此取用。

年分

[編輯]

舊制。朝家分遣敬差官於諸道。考驗災實。磨勘啓聞。或自戶曹比摠給災。英宗庚辰。不送敬差官用比摠法。至今行之。每年秋八月。戶曹參考各道雨澤農形狀。比較於相當年。商量定摠。區別給災。成出事目就議大臣。入啓蒙允後。謄報備局。移文憲府。仍頒事目於各道。使之分俵災結。事目外。不稟朝家。若有擅分。則該道道臣拿處事。英宗丙寅。受特敎。○事目頒災。或有不足。道臣具由狀聞則自朝家參量加給。西北兩道。元稅內。例減三分一。故事目時不爲給災。只以實結準相當年比摠。若値慘歉則道臣狀請。自廟堂別爲給災。開城府。一定執摠不爲給災。英宗壬辰。量案改修後。一定實摠。雖有陳起不爲擧論。又不許給災。

災有永災,當年災之別。川反浦落。永災也。初不付種,未移秧,脫移秧,全不掛鎌,未發穗,蟲損,蟹損,枯損,霜災,雹災,海溢,水沈。當年災也。○覆沙。今年覆沙。明年掘沙後起耕收稅。載在法典。而近例則今年覆沙。明年盡數還起。○浦落。雖是永災。而此邊浦落。彼邊泥生。故浦落懸頉後。泥生處。査出加錄。

旱田。一年再耕。春秋牟麥刈取後又種秋熟之糓。謂之根耕。故不許給災。綿田。必於立夏前落種。故不得再耕。如値木花慘歉則間有特恩給災之例。

以田作畓者。謂之反畓。今雖爲畓而量案則以田懸錄。故不許給災。

舊初不者。初不付種之年久者也。各道災實分等狀啓中舊初不名色。不許擧論。而京畿則特許措辭論列以俟稟處。

一道永災無過千結。若過此數則道臣不敢請。廟堂不敢許。見正宗癸丑備邊司草記。

年分事目頒下後。各邑守令親審踏驗。以災實形止報於監司。監司更加檢覈。以道內各邑分等啓聞。禾糓善熟者置之稍實。被災歉損者置之尤甚。居於兩間者。置之之次。摠聚邑報災結。較之年分所劃。排邑量給。各邑。皆置書員。掌田政,災實等事。年分成冊。磨勘啓聞。謄報戶曹。

各道年分。災實磨勘後。就元帳付田畓。除減諸般免稅,陳雜頉及當年災結。以其實摠。隨等出稅。而米,太,木,布之數。一一開錄御覽成冊。歲前啓聞。謄報戶曹。是謂收租案。戶曹考準。按簿收稅。

收稅

[編輯]

世宗甲子。置田制詳定所。視年上下作斂法。每歲九月望前。道臣,守令審定年分等第。啓聞施行。年分有九等。實十分爲上上年。每一結收二十斗。九分爲上中年。收十八斗。八分爲上下年。收十六斗。七分爲中上年。收十四斗。六分爲中中年。收十二斗。五分爲中下年。收十斗。四分爲下上年。收八斗。三分爲下中年。收六斗。二分爲下下年。收四斗。一分則免稅。關西,關北減三分一。濟州三邑減半。

仁祖甲戌量田後。遂罷視年上下之法。三南則以當初各等所定結數仍錄租案。嶺南只有上之下。兩湖只有中之中。其餘五道皆定爲下之下。依前收稅。

京畿,三南,海西,關東。凡一結收田稅四斗。旱田黃豆。水田大米。○三南下之中以上遞加二斗。

關西平壤及江邊七邑。義州,朔州,昌城,碧潼,楚山,渭原,江界。謂之單甲邑。旱田一結收田米五升三合三夕,太一斗六升。水田一結收米二斗六升六合六夕。中和等三十四邑。謂之二甲邑。旱田一結收田米五升六合六夕,太一斗七升。水田一結收米三斗三升三合三夕。其分數納稅之法。單甲則旱田十分爲率。四爲粟田。六爲太田。一結粟,太合三斗二升。減三分一。水田一結米四斗。減三分一。二甲則旱田,水田結稅減法。一如單甲。而實稅數。比單甲倍之。還減二斗。田稅外又有收米。直路十二邑。中和,平壤,順安,肅川,安州,嘉山,定州,宣川,郭山,鐵山,龍川,義州。每結收五斗。其餘三十邑收六斗。田捧田米。畓捧大米。幷於州倉會錄。添作管餉。自戶曹定送管餉計士。往留監營。勾檢糓簿。關西。稱外度支。

關北。旱田一結收太五升三合三夕,蒸田米七升一合一夕,生田米一斗四升二合二夕。水田一結收生糙米一斗七升七合七夕,精糙米八合一夕,蒸糙米八升八夕。其分數納稅之法。旱田一結太四斗。減三分一。餘實納數五分爲率。一分收黃豆。四分又作三分。而一分收蒸田米二分收生田米。水田一結米四斗。減三分一。餘實納數三分爲率。二分收生糙米。一分又作十一分。而一分收精糙米十分收蒸糙米。幷於州倉會錄。添作元會。咸興則劃給監營,本官。五分三屬監營。五分二屬本官。○西北稅糓。幷捧留本道。無得擅自轉移。見通編收稅條。

濟州三邑。大靜,㫌義。一結收二斗。全屬本島。添作元會。楊州,高陽。以陵寢所在邑。肅宗朝。田稅永減。江華府,廣州府,開城府,水原府。田稅幷劃付本府。廣州添作軍餉。三都用於本府支放。○開城府。丙辰。劃付金川大小南面,長湍松西面之沙川以西田稅。作錢上納。見下作錢條。

關東淮陽,金城。以北關直路。田稅。邑倉會錄。添作元會。免稅三手米則英宗庚辰。令度支收捧。故作布上納。

嶺南下納邑田稅及三手米。以倭料及公貿易價輸納萊府。詳見下納公作木,公作米條。

湖西泰安田稅。自仁祖甲申輸納江都。以爲御供之資。英宗壬午。特敎作軍餉。正宗丁巳。戶曹判書金華鎭筵達。上納戶曹。

湖南三邑,靈巖,古阜,海南。湖西一邑公州。稅太。每二石代米一石折定上納。

京畿陸運九邑安山,龍仁,果川,始興,陽川,富平,仁川,永平,抱川。稅米,太。當年十二月內。該邑守令領民自納于軍,廣兩倉。諸道舡運。詳見漕轉條。

海西長山以北十一邑田稅。舡運到長山串屢致覆敗。本曹錢邊每艱。故英宗壬申。永爲作錢事。定式。長山串在長淵縣之海邊。斗入海中。海路極險。臭載相繼。

三手米。事實。另載他編。六道西北無。田畓一結。米二斗二升。兩湖,關東火田入於元結。故幷收三手米。○各樣免稅田,畓三手條。與元稅混納於該宮,該衙門矣。英宗庚辰。因特敎幷令度支收捧。而驛馬位及訓局屯田勿論。司僕位田屬該寺。

三南。仁祖甲戌量田後。永減一斗。○京畿。仁祖丙子亂後。全減。○海西,關東。畓收大米。田收田米。○湖西山郡。丹陽,永春,淸風,堤川。無論田,畓幷收田米。

火田收稅。道各不同。凡一結。京畿,兩湖太八斗。關東太四斗。嶺南木十疋。海西田米一百斗。巡營革罷火田則田米,太各二十五斗。帳外加耕。則田米十五斗。蘆田只在海西。黃州,安岳,鳳山等邑。蘆田極饒沃。簾簟之屬利用於一國。而戶曹納稅極零星。皆爲宮房,宮家折受。以致富饒。一結收稅木一疋。

五道山郡田稅。作木,作布,作錢上納。

作木。米一石三疋半。太一石二疋半。三手米一石三疋。田米。同。○湖西。報恩,文義,懷仁,懷德,靑山,鎭岑,黃澗,沃川,永同等九邑。○湖南。茂朱一邑。○嶺南。義城,永川,彥陽,淸道,慶山,慈仁,河陽,新寧,眞寶,義興,英陽,開寧,金山,知禮,居昌,安義,咸陽,山淸,三嘉,陜川,靑松,軍威等二十二邑。

作布。與作木同。○關東。嶺東之江陵,三陟,襄陽,杆城,高城,通川,平海,蔚珍,歙谷等九邑。嶺西之㫌善,平昌,金化,平康等四邑。○淮陽,金城。免稅三手田米。

元作錢。米一石五兩。田米一石四兩。太一石二兩五錢。三手別收米,田米及火田田米,太。幷同。○海西新溪,谷山,瑞興,遂安等四邑及鳳山太作錢。則肅宗癸巳。以米一石七兩。田米一石五兩。太一石三兩。定式矣。英宗己巳。因減價之下敎。米減二兩田米減一兩太減五錢事。備局覆啓。蒙允。○嶺南。嶺底之安東,醴泉,比安,龍宮,尙州,聞慶,咸昌等七邑作錢。英宗己巳。因特敎定式。禮安,奉化,豐基,榮川,順興等五邑作錢。英宗乙亥。因道臣李益輔狀請定式。○關東。嶺西之伊川,安峽,楊口,寧越,麟蹄等五邑作錢。正宗壬子。因道臣尹師國狀請定式。○湖西永春作錢。當寧辛酉。因縣監洪樂安䟽請定式。○海西兎山作錢。當寧癸亥。因道臣朴宗來狀請定式。

別作錢。米一石四兩五錢。田米一石三兩五錢。太一石一兩七錢。三手別收米,田米及火田田米,太。同。○海西長山以北黃州,豐川,載寧,信川,長淵,安岳,文化,松禾,長連,殷栗等十邑及鳳山米,田米作錢。英宗壬申。因戶曹判書趙榮國所啓定式。○開城府劃付金川,長湍等三面作錢。正宗丙辰。因留守趙鎭寬狀請定式。

兩湖稅木,海西作錢。三月晦日。嶺南,關東稅木,布作錢。四月晦日。定限上納。

三南田稅作木捧上時。升高者爲地木。升麁者爲下地木。江原道田稅。捧五升廣布。長皆三十五尺。嶺南火稅木,海西蘆稅木。幷捧地木。代錢則二兩三錢。長皆四十尺。

作紙者。田稅輸納時。每邑米六十石,太一百石以上載來者。戶曹米五石。軍資監,廣興倉,豐儲倉米二石。執爲作紙。元糓雖多。一邑一倉。戶曹止捧五石。該倉隨其所管止捧二石。太邊已計則米邊勿論。米邊已計則太邊勿論。若米不滿六十石。太不滿一百石則從其石數減捧。作錢邑。同。○火田亦同。而只無倉作紙。○大同亦有作紙之名。故三南,江原作紙條大同木六十五同三十九疋。英宗庚辰。永爲定數。自惠廳移送戶曹。

凡役價。戶曹貢人則一依本曹作紙磨鍊數受去。軍資監,廣興倉貢人以六道稅糓十六萬石米,太及作錢,作木,火田稅幷入。爲元定。豐儲倉貢人則湖西四邑稅糓一千九百石米,太幷入。爲元定。每石米六升。一從稅糓上來數受去。若未滿元定數則自戶曹其所減縮之數。磨鍊充給。景宗辛丑。因貢人上言定式。○豐儲倉減縮役價定式年條。未詳。養賢庫,內資,內贍,禮賓寺則以湖西元定邑稅糓直納該庫,該寺。而役價條。貢人受去。

雜費者。各道田稅米,太每石。斛上三升。贅付斛頭。加升三升。別爲作石。人情二升。員役受去。二價卸舡,入倉。七合五夕。計給舡人。而別營則門前卸入。故一體官捧。豐倉則距江稍遠。故二價以三升定式。而豐米,太若移劃江倉則只給七合五夕。餘數官捧。三手米則只捧斛上,人情。作錢邑。同。而海西元作錢邑則無斛上,加升,二價。嶺南元作錢邑只無二價。

凡舡價。各道稅糓舡運時。計其程道之遠近。自各其邑稅外收斂於民結。故收租案。元無磨鍊。兩湖漕舡邑則給復,給料於漕卒。故舡價初不擧論。嶺南則程道最遠。故仁祖己丑。因道臣狀請每石舡價三斗。元糓中計給舡人矣。英宗庚辰設漕倉後。舡價會錄漕倉。以爲漕卒接濟之資。別作錢之海西長山以北十一邑,開城府丙辰劃付三面。舡價。一體作錢上納。故駄價計給。元作錢之海西六邑,嶺南十二邑,湖西一邑,關東五邑舡價。不爲上納。故駄價亦不計給。

八道,四都時起田結收稅。收租逐年贏縮。不可以一歲爲準。今錄丁卯摠以備後考。米十萬三千七百九十九石。太十萬五千二百石。三手米四萬九千二百三十一石。免稅三手米並入。下同。田米一萬七千五百五十二石。火田稅田米五百九十一石。木綿三十五同三十三疋。海西別收米二千四百九十四石。田米九千六百七十八石。蘆田稅木綿五同九疋。關西收米三千五百八十五石。田米二萬一百二十六石。內。蠲減,移劃,二價,下納等項詳見下。計除。米,田米,太亦有作木,作布,作錢。實納米六萬八千九百三十一石。太四萬三百八十六石。三手米三萬三千四十六石。田米三千三百八十二石。火田稅田米一百三十七石。木綿一千一百八十六同四十四疋。麻布一百四十六同二疋。錢十六萬一千二百九十二兩。

京畿。稅米三千九百七十四石。太六千四十四石。內。楊州,高陽稅米四百八十四石,太七百七十五石。永減。實納米三千四百九十石。太五千二百六十九石。

湖西。稅米一萬六千七百二十四石。太一萬六千五百八十八石。三手米一萬五百八十一石。內。貢物價位米八百三十四石。太五千一百四十四石。直納惠廳。○山郡九邑米一千二百四十八石。太一千五百五十七石。三手米一千七十一石。作木。○永春米六石。太八十四石。三手米代田米三十八石。作錢。○養賢庫米二百石。太一百石。內資寺米二百石。內贍寺米一百八十六石。禮賓寺米三百五石。直納各該司。○二價米一百七石。太五十六石。計給舡人。○丹陽,堤川,淸風三手米二百七十九石。田米代納。○公州太九百九十四石。每二石。米一石代納。實納米一萬四千一百三十五石。太八千六百五十三石。三手米九千一百九十三石。田米二百七十九石。木綿二百二十九同二十八疋。錢四百八十兩。

湖南。稅米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一石。太二萬三千二百九十三石。三手米一萬七千八百六十六石。內。貢物價位米五百十八石。太五千九百九十二石。直納惠廳。○茂朱米三百三十七石。太二百四十五石。三手米一百七十三石。作木。○養賢庫太三十石。直納該庫。○二價米二百四十二石。太八十九石。計給舡人。○靈巖,古阜,海南太一千四百八十九石。每二石代米一石代納。實納米四萬三千六十八石。太一萬五千四百四十八石。三手米一萬七千六百九十三石。木綿四十六同十五疋。

嶺南。稅米三萬三百十七石。太二萬九千五百五十七石。三手米一萬七千五百六十六石。火田稅木三十五同三十三疋。內。貢物價位米一百七石。太五千五百九十二石。直納惠廳。○山郡二十二邑米五千六百八十五石。太四千九百六十石。三手米三千七百三十六石。作木。○嶺底竹嶺十二邑米三千八百八十四石。太四千五百七十四石。三手米二千九百五十七石。作錢。○倭料米二千二百八十七石。太八百二十二石。三手米三百八十三石。公貿易米一萬八百三十九石。太五千八百八十六石。三手米四千七百二十石。下納倭館。○舡價米一千二百五十一石。太一千二百八十七石。三手米九百五十八石。漕倉會錄。實納米六千二百六十四石。太六千四百三十六石。三手米四千八百十二石。木綿九百五同四十二疋。錢五萬五百四十五兩。

海西。稅米二千九百六十一石。太一萬五千二百十八石。三手米二千六十八石。田米九千四百七十六石。火田稅田米五百九十一石。別收米二千四百九十四石。田米九千六百七十八石。蘆稅木五同九疋。內。山郡及長山以北十六邑米一千二百六十三石。太一萬一千一百八十五石。三手米一百八十四石。田米二千六百二十二石。火田稅田米四百五十四石。別收米二千四百九十四石。田米九千六百七十八石。作錢。○三手米七百五十石。田米四千二百五十石。以訓局兼料條劃送。實納米一千六百九十八石。太四千三十三石。三手米一千一百三十四石。田米二千六百四石。火田稅田米一百三十七石。木綿五同九疋。錢十萬七千八百九十五兩。

關東。稅米一千四十三石。太二千四十二石。三手米一千一百四十五石。田米九百三十四石。內。貢物價位太六百二十二石。直納惠廳。○嶺東,嶺西十三邑米七百三十六石。太六百四石。三手米八百九十九石。田米一百四十四石。淮陽,金城免稅三手田米二十七石。作布。○嶺西五邑米二十六石。太一百九十石。三手米二十九石。田米二百十六石。作錢。○淮陽,金城米五石。太七十九石。三手米三石。田米四十八石。州倉會錄。實納米二百七十六石。太五百四十七石。三手米二百十四石。田米四百九十九石。麻布一百四十六同二疋。錢一千八百四十三兩。關西。稅米二千六百十石。太八千一百十二石。田米二千七百四石。收米三千五百八十五石。田米二萬一百二十六石。州倉會錄。

關北。稅米八百八十六石。太二千一百八十八石。田米四千三百七十七石。州倉會錄。

水原府。稅米八百二十三石。太五百九十五石。劃給本府。

廣州府。稅米二百十石。太五百二十三石。軍餉會錄。

開城府。稅米三百八石。太五百六十八石。劃給本府。○丙辰劃付三面稅。米八石。太九十九石。三手米五石。田米六十一石。作錢五百二十九兩。

江華府。稅米五百十四石。太三百七十三石。劃給本府。

免稅

[編輯]

國初。因麗制高麗田制。大抵倣唐制。括墾田數。自文武百官至府兵閑人莫不科受。身歿幷納之於公。又有公廨田。定給莊宅,宮院,百司,州,縣,舘,驛皆有差。置科田於京畿以優士大夫。置軍田於州縣以養師徒。至於鄕吏,津院皆給田。田有定製。國有成法。不相侵奪。倉廩實而國用足矣。世祖朝。頒經國大典。定廩田法。又內而職田。外而官屯。皆有定限。戶典諸田條雲。官屯田,馬田,院田,津夫田,氷夫田,守陵軍田則自耕無稅。國行水陸田,祭享供上諸司菜田,內需司田,惠民署種藥田。幷無稅。寺田,衙祿田,公須田,渡田,崇義殿田,水夫田,長田,副長田,急走田則各自收稅。職田,賜田,稅幷草價納京倉。以軍資監米,豆換給。元無免稅折受之事。或以官田及沒入屬公之地。有賜與之規。宣祖壬辰亂後。人民稀少。極目陳荒。而王子,翁主相繼出閤無可賜與之田。戶曹判書韓應寅以禮賓寺所屬百官宣飯及倭,野人接待魚,鹽,柴,炭所出之地割而與之。其時以爲善於變通。而遂成後來折受之法。此乃免稅之所由始也。英宗丙寅。頒續大典。正宗乙巳。作大典通編。凡免稅田。該宮,該衙門各自收稅。

各衙門免稅田無過定限。而其中有免賦稅者。又有免稅出賦,出稅免賦等名色。幷條列於下。

官屯田。免賦,稅。大同行後。仍舊不罷。主鎭二十結。巨鎭十結。諸鎭五結。大都護府,牧各二十結。都護府,郡各十六結。縣,驛各十二結。各鎭屯田不準數者。觀察使以諸鎭角聲及聞處空閑田地充給。○數外官屯幷出稅。而各邑或有未準數處。

廩田。免賦,稅。而衙祿,公須則大同行後定給營,官需米。故免稅出賦。畿邑官需甚少。故衙祿,公須每結。春大同米六斗除給。大都護府,牧各衙祿五十結。有判官則加四十結。都護府。同。未挈眷處減半。都護府,郡,縣。同。公須五十結。都護府,郡,縣。同。沿路則加大路十結。中路五結。都護府衙祿五十結。郡,縣四十結。驛。公須。大路二十結。黃海道加二十五結。兩界加十結。中路十五結。兩界加七結。小路五結。兩界加三結。長。二結。副長。一結五十負。急走。五十負。大馬七結。中馬五結五十負。小馬四結。緊路則急走加五十負。大馬加一結。中,小馬各加五十負。靑坡,蘆原兩驛。不用大,小路例只從馬數。上等馬,中等馬各四結。下等馬各二結。站。衙祿五結。院主。大路一結三十五負。中路九十負。小路四十五負。渡。衙祿八結。津夫。大渡十結五十負。中渡七結。小渡三結五十負。

祭田。免賦,稅。崇義殿在麻田郡。享高麗太祖,顯宗,文宗,元宗。十二結。學田。免賦,稅。稅糓出納。本舘,本學掌之。校田。守令檢察。成均館四百結。四學各十結。州,府鄕校七結。郡,縣鄕校五結。賜額書院三結。本院自備。雖未滿三結勿以民結充給。未賜額則無免稅。○道峰書院位田。英宗癸丑。因戶曹判書金在魯筵奏例給三結外加給七結。

宮房田。免賦,稅。而有有土,無土之別。凡折受田結。自該宮買得土地望呈戶曹永作宮屯。踓或陳廢毋得移換者。謂之有土免稅。自戶曹劃給實結。準限三年輪定於道內各邑者。謂之無土免稅。三年輪定之䂓。正宗朝。更以十年定限。有土則自該宮差遣導掌收稅。每負收稅租二斗。船,馬價皆出其中。無土則自該邑直納戶曹捧給宮房。正宗丙申。特敎。革罷導掌差送之䂓。每結。米則二十三斗。稅船添載。錢則七兩六錢七分。幷自戶曹捧給該宮矣。其後自該宮。或直捧於邸人。多有弊端。故當寧戊辰。因戶曹判書徐榮輔陳達。宮屬之不由本曹經先輸去者。移法司照律。次知中官重勘事。定式。元結免稅。續典前折受外。凡諸折受一切勿許。兩西,江華地。一切勿許折受。關東。同。大王私親宮五百結。當寧時一千結。世子私親宮三百結。世子時八百結。四宮。明禮,於義,龍洞,壽進。各一千結。壽進宮有祭位。免稅隨其位數。新宮。後宮八百結。大君,公主八百五十結。王子,翁主八百結。郡主四百結。此則諸宮房在世之謂也。舊宮,後宮二百結。大君,公主二百五十結。王子,翁主二百結。郡主一百結。此則祭位條。限四代。○雖未及準數受出勿許追給。○勿論舊宮,新宮有王牌特賜與者。不在定數。○宮家免稅。以元結定給。明定四標。而他田混入者嚴禁。新設宮房折受田土價。自戶曹以銀給代。宮莊未備前需用米,太。自戶曹,宣惠廳限五年輸送。肅宗乙亥。因相臣柳尙運陳達。新設宮房田畓二百結。元結中。依本房望呈劃給。田土價銀四千兩。自戶曹亦爲輸送。而宮莊未備前。本曹太一百石,惠廳米二百石。限五年輸送事。定式矣。景宗甲辰。眞廟初封敬義君時。因特敎銀子減二千兩。米減百石。遂爲定式。○當寧癸亥。淑善翁主房免稅二百結。以元結劃給。田土價銀及需用米,太。依例輸送。其後因傳敎。該宮未準六百結劃給事。自內司啓下。而戶曹以二百結外餘數。又以元結劃送。乃是無例之事。有難刱開之意草記矣。甲子。又因特敎。未準六百結。特爲拔例準劃。若有他宮房援例之事則有司之臣據法嚴防。永世遵守事。載之戶曹受敎及事例。王孫,縣主房田結未折受。前需用米,太。自戶曹,宣惠廳輪送。英宗甲申。因相臣洪鳳漢陳達。王孫,縣主房田結。以三十結許給。而公田,民結幷勿許。未折受前。以京司所捧。每結戶曹田稅米四斗,惠廳大同米十二斗劃給。而待其自備莊土。依例免稅事。定式。

陵,園,墓位田。免賦,稅。依健元陵例以八十結定限。正宗丁酉。因特敎。各陵,園,墓位田以八十結爲限。而其中無位田處及未準結者。勿論。光陵八十七結。明陵一百結。以當減之數不甚懸殊。不爲釐減。守陵軍。各給二結。陵軍復戶。免賦出稅。而位田則免賦,稅。

各衙門免稅毋過定限。而各營門,各衙門屯田。幷免賦出稅。英宗己酉。訓局屯限三千結免賦,稅事。定式。○戊寅。因戶曹判書李宗白筵稟。各衙門免稅之數甚多。稅入漸縮。依屯田例免賦出稅事。定式。而見存衙門。以定式前折受仍舊免稅。○牧子位田。牧場內。各給二結。○忠勳府位田。已折給外。築堰,買得者勿許免稅。○營,衙門屯田及折受。必依宮房例下戶曹覆啓稟處。○籍沒田,畓雖移屬他司勿爲免稅。

各樣雜位及進上靑竹田,官竹田,楮田。免賦,稅。竹田,楮田外。又有㓒田,莞草田。幷免賦,稅。○賜額祠,廟位田。依賜額書院例劃給三結。而湖西萬東祠。以崇禎皇帝享祀之所特給二十結。○寺剎位田。以列聖朝胎封守護之地及御製奉安之所有劃給之例。

八道,四都各樣免稅田畓。逐年贏縮不同。不可以一歲爲準。今錄丁卯摠。以備後考。二十萬四千六百三十五結。京畿二萬六百四十四結。湖西二萬一千一百七十五結。湖南三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結。嶺南三萬一千八百六十一結。海西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七結。關東一萬二千二十一結。關西一萬六千六十九結。關北四萬二千八百八結。水原府一千八百三十六結。廣州府一千六百五十五結。開城府五百九十五結。江華府四百十六結。

各廟,陵,園,墓位二千十八結九十一負三束。京畿八百七十一結七十六負。湖西二十六結五十二負二束。湖南三百七十三結九十負六束。嶺南二百九十一結。海西二百八十四結九十負一束。關東八十五結六十三負六束。水原府六結四十五負一束。廣州府七十八結二十四負。江華府四十九負七束。○肇慶廟八十結。慶基殿一百二十結。以上湖南。健元陵八十結。齊陵四十八結九十一負七束。厚陵八結三十九負四束。以上京畿。獻陵六十四結二十九負一束。京畿六結八十八負七束。廣州府五十七結四十負四束。英陵八十結。顯陵十八結十三負三束。光陵八十七結九十八負。敬陵三十七結四十四負五束。昌陵四十三結七十二負八束。恭陵三十三結五十五負五束。以上京圻。溫陵二十四結二十一負七束。關東。禧陵三十三結三十八負六束。京畿二十六結三負八束。湖西五結二十八負八束。海西一結九十七負九束。江華府八負一束。泰陵五十二結七負五束。京圻一結五十八負二束。海西五十結四十九負三束。孝陵四十四結五負八束。京圻四十結七十九負三束。海西二結四十二負九束。廣州府八十三負六束。康陵七十九結五十四負八束。京圻七十九結十三負二束。江華府四十一負六束。長陵二十九結二負六束。徽陵十結五負。以上京圻。崇陵二十一結六十三負。京圻十九結六十八負四束。水原府一結九十四負六束。明陵一百結。海西。翼陵六十結二負。京圻十結二負。海西五十結。懿陵一百四結二十一負七束。湖南八十結。關東二十四結二十一負七束。元陵一百二十七結八十四負五束。京圻四十七結八十四負五束。嶺南八十結。弘陵七十結。永陵七結九十五負八束。以上京圻。健陵五十二結六十三負一束。京圻四十八結十二負六束。水原府四結五十負五束。順康園四十八結七十三負六束。京圻七結五十負二束。湖西二十一結二十三負四束。廣州府二十結。昭寧園八十結四十八負二束。京圻四十八負二束。海西八十結。順懷墓七十四負七束。京圻。宣禧墓三十七結二十負二束。關東。懿昭墓一百五結。京圻二十五結。嶺南八十結。孝昌墓六十六結六十四負二束。京圻二結七十三負六束。湖南六十三結九十負六束。宜嬪墓一百六十一結。湖南三十結。嶺南一百三十一結。

各宮房免稅三萬七千九百二十七結六十負一束。內。有土一萬一千三百八十結四十七負。京圻一千三百二十結三十七負六束。湖西九百二結五十八負五束。湖南四千四百八十八結二十七負五束。嶺南一千四百四十一結十五負二束。海西二千三百九十五結七十一負二束。關東三百四結四十八負六束。關西三百七十結七十二負九束。水原府七十二結二十二負二束。廣州府六十七結十負。開城府四結八十四負五束。江華府十二結九十八負八束。無土二萬六千五百四十七結十三負一束。京圻四千六百十九結五十九負四束。湖西五千六百五十一結十一負五束。湖南八千四百八十四結八十三負。嶺南四千一百二十三結三十二負三束。海西三千二百七十六結二十四負。關東三百九十二結二負九束。○內需司三千七百九十七結十六負九束。內。有土一千六百七十八結四十七負。京圻三百九十九結十三負二束。湖西一百二十結四十四負九束。湖南五百二十結八十二負七束。嶺南十六結十負九束。海西四百二十二結三十七負。關東二十六結二十五負。關西一百六十九結五十一負六束。廣州府二結二十九負一束。江華府一結五十二負六束。無土二千一百十八結六十九負九束。京圻六百二十七結七十一負。湖西一百八十結。湖南九百二十結九十八負九束。嶺南一百九十結。海西一百八十結。關東二十結。壽進宮三千七百三結八十四負二束。內。有土二千六十八結八十二負八束。京圻一百八十五結九十三負二束。湖西一百十三結六十二負一束。湖南九百五十結十四負一束。嶺南五十六結六十九負五束。海西六百六十三結三十九負七束。關東十三結九十六負四束。關西二十七結五十四負八束。水原府二十一結六十四負五束。廣州府二十八結五十四負四束。江華府七結三十四負一束。無土一千六百三十五結一負四束。京圻四百十結四十九負四束。湖西二百結。湖南八百二十七結六十負九束。嶺南一百結。海西六十九結三十五負。關東二十七結五十六負一束。毓祥宮一千八百七十三結七十四負二束。內。有土四百七十八結八十八負一束。京圻十四結九負一束。湖西六結七十負四束。湖南三百三十二結三十九負一束。海西八十五結十九負四束。關東二十五結六十四負六束。關西十一結十一負五束。水原府三結七十四負。無土一千三百九十四結八十六負一束。湖西四百八十結。湖南四百九十結九十負。嶺南一百七十六結九十六負一束。海西一百二十二結。關東一百二十五結。宣禧宮三千四百三結五十九負四束。內。有土九百四十結十三負七束。京圻十八結十一負。湖西三十二結九十四負四束。湖南五百五十二結四負一束。嶺南一百五十五結九十七負七束。海西一百五十一結九負二束。關西十四結二十負七束。水原府十五結七十六負六束。無土二千四百六十三結四十五負七束。湖西六百七十六結四負九束。湖南七百八十七結。嶺南七百四十結。海西二百六十結四十負八束。延祐宮有土二十結三十六負七束。嶺南。於義宮二千二百三十九結九負八束。內。有土四百七結十負。京圻九十三結八十二負八束。湖南二十三結七十六負五束。嶺南七結三十負四束。海西二百七十三結五十三負。關東七結二十二負八束。開城府一結四十四負五束。無土一千八百三十一結九十九負八束。湖南八百八十四結。嶺南四百九十五結九十九負八束。海西四百五十二結。明禮宮一千七百四十八結三十六負一束。內。有土一千六十二結四十六負四束。京圻十九結九十一負。湖西二結七十一負二束。湖南四百六十四結九十四負七束。嶺南二百五十七結四十九負五束。海西二百十三結四十九負六束。關東二十五結七負五束。關西七十四結十六負六束。廣州府五十四負二束。江華府四結十二負一束。無土六百八十五結八十九負七束。京圻二百結。湖西二百結。湖南一百八十一結十五負。嶺南一百結。關東四結七十四負七束。龍洞宮二千四百二十結二十五負二束。內。有土六百二十三結十五負六束。京圻二十一結三十二負四束。湖西八結七十五負九束。湖南一百三十三結三十六負二束。嶺南三百二十三結二負六束。海西一百十結四十四負八束。關東二結五十負。關西十一結十負。廣州府十二結六十三負七束。無土一千七百九十七結九負六束。京圻二百三十五結三十五負二束。湖西九十五結。湖南九百二十一結七十四負四束。嶺南三百十結。海西一百三十五結。關東一百結。嘉順宮一千十三結八十七負三束。內。有土十三結八十七負三束。京圻。無土一千結。京圻五百結。湖西三百五十結。湖南一百五十結。慶壽宮九百二十六結五十五負九束。內。有土十六結五十五負九束。海西。無土九百十結。京圻四百八十結。湖西三百結。湖南一百結。海西三十結。宜嬪宮一千三百六十八結四負三束。內。有土三百二十五結十八負六束。湖南二百五十七結四十二負九束。嶺南三十結五十一負八束。關東三十七結二十三負九束。無土一千四十二結八十五負七束。京圻四百結。湖西四百結。海西二百四十二結八十五負七束。鎭安大君房。無土五結。京圻。益安大君房。無土九結。京圻。慶順郡主房五十一結四負。內。有土四十七結四負。京圻二十五結十八負四束。湖西一結四負。湖南十二結四十六負七束。水原府八結三十四負九束。無土四結。湖西。讓寧大君房。有土九結。京圻。孝寧大君房。無土九結。京圻。月山大君房。有土九結。京圻。德興大院君房。有土七十結六十負四束。京圻十五結。湖西五十五結六十負四束。光海君房四百五十二結六十八負六束。內。有土四十三結十七負七束。京圻七結七十五負一束。湖西三十結二十二負七束。廣州府一結七十九負九束。開城府三結四十負。無土四百九結五十負九束。京圻九十結七十七負八束。湖西一百三十四結四十一負九束。湖南四十結八十負。海西一百十結七十九負一束。關東三十二結七十二負一束。貞明公主房有土一百二十二結九十二負九束。湖南。貞安翁主房。有土十六結三十負。關東。慶平君房九十七結六十二負九束。內。有土六十二結六十二負九束。京圻六結六十八負五束。湖西二十結五十八負。海西二十八結九負二束。關西二結四十二負。水原府二結三十六負。廣州府二結四十九負二束。無土三十五結。京圻。寧城君房四十一結五十七負七束。內。有土三十五結二十負七束。京圻十結三十二負五束。湖西十五結四十負六束。湖南一結二十二負五束。嶺南四結九十三負五束。海西一結六十二負九束。關東三十六負四束。廣州府一結三十二負三束。無土六結三十七負。湖西。貞和翁主房九十九結三十八負五束。內。有土二結八十七負九束。京圻。無土九十六結五十負六束。京圻八十結。湖西九結十八負五束。海西七結三十二負一束。麟坪大君房六百九結八負七束。內。有土四百二十一結九十七負六束。京圻六十七結九十四負八束。湖西六十三結十八負。湖南一百九結六十七負八束。嶺南九結四十五負九束。海西一百四十二結七十四負一束。關東十六結九十一負九束。關西五結九十四負七束。廣州府六結十負四束。無土一百八十七結十一負一束。京圻二十二結三十五負二束。湖西五十結八十一負九束。嶺南三十七結二十負六束。海西七十六結七十三負四束。慶淑郡主房二百結七束。內。有土一結二十八負二束。廣州府。無土一百九十八結七十二負五束。京圻四十二結七十一負八束。湖西三十七結八十一負八束。海西一百十八結十八負九束。慶善君房五十結。內。有土一結。京圻。無土四十九結。京圻三結六十七負四束。海西三十三結三十二負六束。關東十二結。崇善君房一百九十三結二十負八束。內。有土九十三結二十負八束。湖南。無土一百結。湖南。淑安公主房一百五十結三束。內。有土五結十七負八束。京圻二結十八負。嶺南二結九十九負八束。無土一百四十四結八十二負五束。京圻六十結五負五束。湖西六十三結三十二負三束。嶺南十二結二十八負三束。海西九結十六負四束。淑明公主房一百四十三結九十八負。內。有土一百一結四十一負二束。京圻十九結十一負八束。湖西五十八結十二負五束。嶺南二結。海西十六結九十負二束。廣州府五結二十六負七束。無土四十二結五十六負八束。京圻十八結二十七負四束。湖西十結。湖南十四結二十九負四束。淑徽公主房。有土一百四十五結十七負。京圻四十三結九負四束。湖西七十一結三十七負四束。海西二十二結。關東五結四十二負。水原府三結二十八負二束。淑靜公主房一百五十結六十六負。內。有土八十一結三十五負八束。京圻六結六十五負二束。湖西六結六十七負七束。湖南十一結十負九束。嶺南十二結四十負六束。海西三十一結二十七負五束。關東十一結八十五負九束。廣州府一結三十八負。無土六十九結三十負二束。京圻四十五結四負九束。湖西一結二十二負。湖南二十三結三負三束。淑敬公主房一百四十九結九十二負八束。內。有土二十五結三十六負五束。京圻十二結七十四負五束。海西十二結六十二負。無土一百二十四結五十六負三束。京圻二十七結三十一負九束。湖西。六十結二十二負八束。嶺南三十五結海西二結一負六束。淑寧翁主房一百九十九結九十九負七束。內。有土一百四十五結四負七束。京圻五結九十四負三束。湖西七十五結十四負三束。海西六十三結九十六負一束。無土五十四結九十五負。京圻十三結九十二負三束。湖西五結。海西三十六結二負七束。明安公主房一百七十六結九十六負四束。內。有土一百六十一結五十六負二束。京圻一結。湖西三十六結九十一負二束。湖南九結八十四負四束。嶺南八十結三十一負六束。海西十五結。關東四結二十一負四束。關西五結八十三負七束。水原府五結。廣州府三結四十三負九束。無土十五結四十負二束。湖南十二結二十一負二束。海西三結十九負。寧嬪房十五結二十七負七束。內。有土五結二十七負七束。湖南。無土十結。京圻。貴人房八百六結七負七束。內。有土八十二結七十九負三束。京圻二結三十九負。湖西三結九十負。湖南二結七十負九束。嶺南七十三結七十九負四束。無土七百二十三結二十八負四束。京圻八十八結。湖西二十六結。湖南三百五十四結六十七負一束。海西二百五十四結六十一負三束。延嶺君房七百八十四結四十四負六束。內。有土四百二十八結十四負一束。京圻三十一結九十六負七束。湖南二百八十六結八十六負二束。嶺南八十八結三十一負二束。關東二十一結。無土三百五十六結三十負五束。湖西六十三結。湖南七十五結。嶺南二百十八結三十負五束。和順翁主房一千二百十五結二十八負四束。內。有土一百八十九結四十二負三束。京圻十四結七十四負五束。湖南八十二結六十三負四束。海西四十三結十七負一束。關西四十八結八十七負三束。無土一千二十五結八十六負一束。湖西五百十一結十負。湖南三百五十七結六十六負一束。嶺南一百七結十負。關東五十結。和平翁主房一千二百六十二結八十六負一束。內。有土四百十五結九十八負四束。京畿一百八十三結二十負六束。湖西四十二結二十五負三束。湖南五十二結九十三負八束。嶺南一百八結四十七負一束。海西二十九結十一負六束。無土八百四十六結八十七負七束。湖西二百九十四結五十八負四束。湖南三百二十結。嶺南十二結二十九負三束。海西二百結。關東二十結。和協翁主房一千六百四十二結九十七負六束。內。有土一百四十二結七十六負二束。湖西一百三十結四十八負九束。海西十二結二十七負三束。無土一千五百結二十一負四束。京圻一百六結四十一負五束。湖西三百四十八結。湖南四百五十九結五十六負八束。嶺南四百一結九十八負五束。海西一百八十四結二十四負六束。和柔翁主房七百九十九結九十三負一束。內。有土十九結七十三負九束。京圻十七結九十四負七束。海西一結七十九負二束。無土七百八十結十九負二束。湖西一百結。湖南二百四十三結。嶺南二百八十二結十九負二束。海西一百五十五結。和寧翁主房一千二百四十六結四十九負三束。內。有土九十五結二十七負七束。京圻十六結二十七負五束。湖西六結四十八負六束。湖南十二結九十九負六束。嶺南四十六結八十負。海西六十四負。水原府十二結八負。無土一千一百五十一結二十一負六束。京圻三百五十九結四十一負七束。湖西七十結。湖南五百七十一結七十九負九束。嶺南一百結。海西五十結。和吉翁主房一千一百二結七十四負八束。內。有土二十七結三十四負五束。京圻二十二結五十七負九束。海西四結七十六負六束。無土一千七十五結四十負三束。京圻一百二十結二束。湖西一百五十結。湖南三百四結四十負。嶺南三百二十結。海西一百八十一結一束。淸衍郡主房一千一百結二十五負五束。內。有土四百二十七結二十四負三束。湖南四百三結八十八負三束。海西二十三結三十六負。無土六百七十三結一負二束。京圻一百二十結一負二束。湖西二百五十五結。湖南一百二十五結。嶺南一百二十結。海西五十三結。淸璿郡主房一千二百十八結七十二負三束。內。有土二百四十四結六十四負三束。京圻三結六十七負七束。嶺南一百四十四結十七負。海西六結二十八負八束。關東九十結五十負八束。無土九百七十四結八負。京圻四十結五負。湖西二百九十結。嶺南三百六十四結。海西二百八十結三負。貞瑾翁主房七十五結五十九負。內。有土四十五結六十一負三束。湖南。無土二十九結九十七負七束。海西。淸瑾縣主房無土一百結。京圻六十結。湖西四十結。恩信君房。無土六十結。湖西四十結。湖南二十結。淑善翁主房。無土八百結。京圻四百結。湖西二百結。湖南二百結。慶恩府院君房。有土十三結三十七負。京圻。岑城府夫人房。有土六結五十一負六束。京圻二結五十一負六束。海西四結。

各衙門免稅四萬六千一百四結九十七負九束。京圻四千六百七十九結二十九負二束。湖西三千九百九十七結五十負六束。湖南一萬三千九十六結三十四負三束。嶺南九千三百五十四結八十四負三束。海西五千四百九十六結九十七負九束。關東八百九十九結十三負三束。關西七千三百三十七結五十二負四束。水原府三百八十九結九十五負四束。廣州府三百五結七十六負九束。開城府二百二十八結九十負。江華府三百十八結七十三負六束。○議政府六十九結九十六負一束。京圻六十八結九十五負七束。海西一結四束。宗親府七百九十二結四負三束。湖西三十三結六十三負。湖南七百五十八結四十一負三束。敦寧府四百結。湖南。忠勳府一千四百十四結十七負九束。京圻七十二結一負八束。湖西三百十結七十一負一束。湖南三百七十九結四負九束。嶺南五百四十七結三十四負九束。海西五十七結二十負七束。關東三十八結九負一束。廣州府五結十五負一束。江華府四結六十負三束。耆老所一千五百六十一結七十五負。湖西一百九十八結十六負八束。湖南一千三百五十六結二負。關東七結五十六負二束。均役廳二萬三千七結四十四負九束。京圻一千一百十九結一負六束。湖西一千四百七十七結九十四負七束。湖南一千二百七十九結五十九負四束。嶺南六千五百三結。海西四千七百十七結四十六負。關東八百十結九十八負。關西七千三十三結四十一負四束。水原府六十六結三負八束。訓鍊都監三千三百三十結三十負一束。京圻六百六十六結六十六負九束。湖西四百六十四結十六負九束。湖南一千一百三十結二十二負六束。嶺南五百四十一結五十九負。海西四百三十四結五十五負八束。關西六結八十四負二束。關東四十二結五十負。水原府四十一結四十負五束。廣州府二結三十四負二束。禁衛營十八結二十五負三束。海西。御營廳七結八十六負二束。京圻。揔戎廳一百九十四結七十四負九束。京圻一百六十九結七十六負七束。海西二結九十三負二束。開城府二十二結五負。成均館五百三十一結十負一束。京圻八十一結六負一束。湖西二百五十五結二十七負四束。湖南一百六十四結三十四負一束。嶺南三十結四十二負五束。四學三十九結十九負一束。湖西五結三十七負三束。湖南三十三結八十一負八束。司僕寺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七結七負。京圻二千七十八結八十一負八束。湖西一千二百五十二結二十三負四束。湖南五千九百七結二十九負六束。嶺南一千三百四結五十一負六束。海西二百六十五結五十六負五束。關西二百九十七結二十六負八束。水原府二百八十二結五十一負一束。江華府二百九十八結八十六負二束。奉常寺二百五結三十二負七束。京圻一百十六結七十九負一束。廣州府三結八負六束。開城府八十五結四十五負。司饔院二百五十八結七十八負四束。京圻三結三十負六束。嶺南二百五十五結四十七負八束。司圃署二千九結二十六負三束。京圻八十九結八十一負一束。湖南一千六百八十七結五十八負六束。嶺南一百七十二結四十八負五束。廣州府十八結五十六負七束。開城府四十結八十一負四束。內醫院九結三十四負一束。廣州府。尙衣院七十四結一負五束。京圻二十九負六束。廣州府二結四十八負八束。開城府七十一結二十三負一束。內贍寺三結。廣州府。繕工監三十一結六十四負七束。京圻。氷庫十六結九十八負五束。京圻。掌苑署一百十一結六負九束。京圻八十六結四十四負三束。開城府九結三十五負五束。江華府十五結二十七負一束。典牲署二百四結五十一負七束。廣州府。司畜署五十一結四十五負七束。廣州府。惠民署三結四十一負六束。京圻。內農圃七十二結二十四負九束。京圻六十六結四十二負九束。廣州府五結八十二負。

各樣雜位十一萬八千五百八十四結。京圻九千一百五十三結。湖西一萬五百九十七結。湖南一萬二千四百四十五結。嶺南一萬六千六百五十一結。海西五千二百十三結。關東一萬三百四十結。關西八千三百六十一結。關北四萬二千八百八結。水原府一千三百六十七結。廣州府一千二百四結。開城府三百六十一結。江華府八十四結。

漕轉

[編輯]

租稅之舟運而納於京師。謂之漕。禹貢之達於河是也。河渭漕輓致關中之富饒。漕轉之利大矣。國都。前帶漢水。四方舟楫如輻輳轂。於是設漕倉於三南。置水站於上流。漕舶浮海而至。站舡循江而下。漕有漕屬之邑。站有站屬之邑。其道里迂僻而不在漕與站之屬者賃舡自納。六道之廣。千里之遠。咸湊而無所不通。其法。倉各有屬邑。故置倉必於濱海都會之地。均諸邑之道途。便繫舶之汊港。造置舡舶。繕修器械。擇定沙,格。支贍資糧。每歲春初。戶曹具漕轉事目啓下行會。邑宰趁限領糓納於屬倉。差員監捧裝載。騎舡領納。旣到泊京江。戶曹堂郞進去點檢分劃各倉。

全羅道聖堂倉。在咸悅。世宗戊申。設置。本以龍安德成倉水路湮塞。移置。漕舡每舡皆以千字文次第爲標。他倉。同。十四隻。今減二隻。載八邑。咸悅,高山,珍山,雲峯,益山,錦山,龍潭,南原。田稅,大同。羣山僉使領納矣。正宗辛亥。因道臣狀請。使咸悅縣監監捧領納。○羣山倉。在沃溝。成宗丁未。設置。漕舡二十三隻。今減四隻。載七邑沃溝,全州,鎭安,長水,金溝,泰仁,任實。田稅,大同。羣山僉使監捧領納。○法聖倉。在靈光。中宗壬申。設置。漕舡二十九隻。今減四隻。載十二邑,一鎭。靈光,光州,潭陽,淳昌,玉果,高敞,和順,谷城,同福,井邑,昌平,長城,法聖。法聖之有納稅。以靈光陳良一面劃屬本鎭故也。田稅,大同。法聖僉使監捧領納。三倉漕舡。初以八百石容載。而正宗庚戌。因舟橋堂上鄭民始筵稟依嶺南例以一千石爲限。仍減漕舡十隻。而減額漕軍復戶米,太及身布代錢。漕運時添載上送於戶曹。而自戶曹身布代錢。移送舟橋司。米,太。移送壯勇營矣。本營罷後。米,太入於戶曹奴婢貢給代。

公忠道貢津倉。在牙山。中宗癸未。設置。漕舡十五隻。正宗戊申。權減三隻。載七邑牙山,木川,燕岐,天安,溫陽,全義,西原。田稅。附近邊將領納矣。英宗壬午。以牙山縣監監捧領納。兩湖舊有海運判官。肅宗丁丑革罷。以兩道都事例兼判官矣。英宗壬午。貢津倉漕舡以牙山縣監領納。丁亥。法聖僉使以履歷,名武差送。兩湖都事例兼。隨而權減。

右四倉。戶曹句管。

慶尙道左,右漕倉。英宗庚辰。因道臣趙曮狀啓設置。本道。自前。各邑造地土舡給京江舡人運納。晩時下去。臭載相續。至是以舡價米準兩湖漕軍復戶保米格糧之數。猶有餘剩。乃依湖南漕倉例設置兩倉。後漕倉。英宗乙酉。右參贊李益輔建請設置。

馬山倉。在昌原。爲左倉。漕舡二十隻。載八邑昌原,咸安,㓒原,鎭海,巨濟,熊川及宜寧東北面,固城東南面。田稅,大同。昌原府使監捧。龜山僉使領納。監捧者謂之都差員。領納者謂之領運差使員。三倉。同。○屬倉。在見乃梁。爲固城,巨濟兩邑糓捧載。而該領運差員監捧。待元倉糓裝載過去時同爲裝發。○駕山倉。在晉州。爲右倉。漕舡二十隻。載八邑晉州,昆陽,河東,丹城,南海,泗川及固城西北面,宜寧西南面。田稅,大同。晉州牧使監捧。赤梁僉使領納。○三浪倉。在密陽。爲後倉。漕舡十五隻。載六邑密陽,玄風,昌寧,靈山,金海,梁山。○金海。本左倉屬。後倉設置後。移屬。田稅大同。密陽府使監捧。薺浦萬戶領納。

右三倉。宣惠廳句管。所載。多大同故也。

三道漕倉。十一月初一日始開。翌年正月畢捧。趁限發舡上納。公忠道。二月二十日以前發舡。三月初十日內上納。全羅道。三月十五日以前發舡。四月初十日內上納。慶尙道。三月二十五日以前發舡。五月十五日內上納。○法典雖如右。而嶺南,三倉皆於二月初一日開倉始捧。從道里遠近以爲發舡之先後。後倉以三月十三日。左倉以十五日。右倉以十八日。○三倉皆有京軍軍保米。故兵使發遣親裨監載。

漕舡一隻實載。兩南一千石。湖西八百石爲限。各邑監官,色吏同騎舡。每邑監官一人。每舡色吏一人,沙工一名,格軍十五名。舡隻一齋作綜。漕舡每運以三十隻作一綜。到泊,回發毋得先後。現點於元山。正宗己亥。因水使狀請革罷後。更點於安興矣。辛亥。因全羅監司鄭民始狀請罷安興現點復元山逢點以公忠水虞候永定差員。沿邑護送。各邑境內嶼草險灘。別爲立標。以慣知水路者指路傳遞交付。而無邊將邑則地方官主管。各鎭掌內則邊將擧行。

漕路之險者有安興之冠丈項,江華之孫石項。皆石嘴峻險。水激濤悍。過此者多臭載之患。京江。自近年以來。草嶼풀등多生。沙壅水淺。幸州鹽倉項爲甚。大舟不能通。故運漕者至此三處。必待潮盛。水之積也厚。然後始敢行舡。潮候。以晦,望潮生。以上,下弦漸減。水生謂之ᄉᆞᆯ이。水減謂之조곰。故漕稅舡之到泊京江多在晦,望之後。○占潮詩曰。三兎三龍水。三蛇一馬時。羊三猿亦二。月黑復如斯。兎。卯時。龍。辰時。蛇。巳時。馬。午時。羊。未時。猿。申時。曰三曰一曰二。以日言也。只言十五日者擧前望而後望可推也。今祖江潮候合於此詩云。○高麗仁宗時。議者言。安興亭下海道爲衆流所激。有巖石之險。由蘓大縣洪州。鑿河通之。舡行捷利。遣鄭襲明發數千卒鑿之。未就。恭愍時。王康獻議。浚其已鑿之渠。石在水底且潮道隨淤。事竟無成。本朝。申叔舟繼鑿之。亦不成。此安興掘浦也。孝宗元年。金堉請掘浦設倉於安興以順潮路。南二星疏論其不可。顯宗戊申。幸溫泉遣宰臣視形便。李慶徽疏爭之。事寢。己酉。金佐明建議。設南,北倉於安興左右。凡稅舡之過者納於南倉以車馬輸北倉。空舡而過安興。以避患。民勞費巨。旋罷之。麗朝。崔怡遣人相安南地。今富平。欲鑿渠通海。不可。乃止。本朝。金安老復始之。亦無成。此金浦掘浦也。蓋欲自安南鑿渠通海直接金浦。以避孫石項之險也。○今金浦尙有掘浦橋。

到泊京江自戶曹點檢單子卽爲入啓。判書,郞廳出往點檢廳。在西江。與漕運差使員眼同。騎舡監,色,沙,格等逐名點考。各舡所載糓物。分遣兩倉官員。抽栍以來。與看色布帒所封糓。每舡以一斛米盛於帒印封樻鎖。以備看品。其名爲斛帒封。同爲斗量。若帒封。色劣斛縮則該邑守令論罪。抽栍糓比帒封劣縮則監,色,沙工重勘。各倉軍資監,廣興倉,別營,別庫。分劃舡隻。參量定數後。書倉名於竹籤入小筒。使各舡沙工按筒抽籤。隨籤分劃。以杜趨避紛紜之弊。

漕舡。隨其年限改槊或新造。兩湖。五年改槊。十年新造。戶曹句管。其價以漕需米,木會減。○嶺南。三年改槊。六年改杉。十年新造。宣惠廳句管。其價以漕倉除留米會減。○加年使用者。沙工論賞。限前毀敗者。沙工處。計年生徵。上納時大洋致敗者。自官造給。回還時不謹致敗者。沙,格等處。生徵。假稱致敗任自斥賣者。舡隻生徵。以一罪論。

左水站在忠州。麗朝。鄭夢周建白。設水站。世祖朝。建忠州可興倉。舊在金遷西涯。○可興倉。有倉之名而無庫舍。金安國爲慶尙監司時。與忠淸監司李世應謀之。撤廢寺構倉舍以除露積之弊。運嶺南,湖西糓矣。嶺底七邑,竹嶺五邑並作錢上納。後減舡額。舊舡額未詳。今爲十六隻。一隻。英宗己酉。以柴木載運劃給內司。一隻。正宗丙辰。以江心水汲取時使用劃付鷺梁鎭。只載湖西六邑忠州,陰城,鎭川,延豐,淸安,槐山。稅糓。置水運判官分二運領納矣。正宗己亥。因戶曹判書金華鎭疏請革罷運判。以忠州牧使定爲都差使員專掌擧行。至於監捧,領運則以五邑守令輪定差員事。定式。當寧戊辰。因戶曹判書徐榮輔所啓。領運差員畢上納前無得下直。如有虧欠幻弄之弊則先罷從拿。監,色則必以捧上監,色。騎舡領納。如或代送及上納有頉者。嚴刑遠配。水夫保錢。自各邑每秋輸送忠州使之出給舡人。以除往推之弊。復戶結則都劃於忠州。以米藏置官庫。再運回還後。始爲出給。改槊價。自分受各邑間年移送忠州以爲隨卽修葺事。定式。○海西白川地建金谷倉設右水站運海西糓矣。肅宗癸巳。因道臣李㙫狀請革罷。而山郡四邑田稅。永爲作錢。水站舡十六隻。分定於湖西,關東木產邑。關東六隻。雨字春川。張字原州。致字伊川,安峽並當。秋字楊口,狼川,麟蹄,橫城,洪川並當。餘字㫌善,平昌,寧越,鐵原並當。騰字金化,金城,平康並當。湖西十隻。列字淸風,永同,永春並當。調字永春。日字洪州,禮山,唐津並當。月字丹陽,堤川,鎭川並當。律字丹陽,槐山並當。藏字忠州,陰城並當。歲字新昌。地字瑞山,沔川並當。潤字西原。陽字淸風,淸安並當。七年改槊。十四年新造。其價。從其邑規。或用儲置或收民結。

凡漕倉屬邑外。以舟橋舡載運稅納。數少者以地土舡賃載。並直納京倉。在前則無地土舡邑。以京江舡許載矣。正宗庚戌。設舟橋司句管京江大舡。兩湖直納邑稅糓。特令載運。而先運遠邑。次運近邑。若有餘舡則京畿,海西糓亦許載運。到泊後抽籤之式。與漕舡同。而但不點檢。○京畿則三月晦日內上納。關東則四月晦日內上納。海西則三月初十日內上納。湖西再運則五月二十日內上納。湖南再運則六月初五日內上納。

兩湖節目。湖南漕舡材。以封山許斫。而戶曹報備局。自備局發關該道監營知委水營。取用於附近封山。新造時。小松七十五株,兒松二十六株,稚松五十九株。○湖西漕舡材。以安眠島松許斫。而牙山縣監報巡營。自巡營狀聞。啓下戶曹後。該曹報備局。備局發關該道水營取用。新造時。中松十四株,兒松四十五株,稚松四十三株。漕舡每隻。漕卒四十八名。分爲三番。每年十六名騎舡。每名給復二結。漕舡新造年則各加給一結。每結收米一石。每名收布二疋。名之以漕復米,布。○騎舡沙,格。減布。並納於各該漕倉。以爲沙,格料及漕運之需。沙工料。除騎舡一朔餘十一朔。每朔每名米六斗。○漕運時。每年什物修粧價米十石,布十五疋。新造年,留泊年。否。每舡騎舡沙,格十六名。舡糧米十六石,衣資布十疋,在家糧三十二石,京雜費米三十二石。每舡祈神米三石,太二石,酒米一石一斗,醬太三石,回糧米三石三斗。而各倉略有參差。○漕舡五年改槊價米十五石,布十五疋。十年新造價米四十八石,木五同。以上並以漕復米,布上下。○兩湖退舡。自戶曹依井間次第。劃送三軍門及守,捴兩營,舟橋司,水站。差使員報戶曹。郞廳親審後劃送各處。捧價以給舡人。報備局發關本道。改造。若自該道狀聞請改亦許施行。若不可改者。戶曹覆啓防塞。

嶺南節目。漕舡材。以封山許斫。船體朽傷不堪使用者。漕糓畢納後。差使員報於宣惠廳。郞廳摘奸枚報。備局發關巡營。巡營移關統營。附近封山取用。新造時。大松七十三株。改杉。二十株。或加一二株。修補。二株或三株。漕舡。平時則巡營主管以運漕。有事則統營主管備舳艫。沙,格復戶及漕保所當。一依兩湖例。而本道漕結無以劃給漕保。難得良丁。故並以除留米計給。每名。復米二石,保布米一石五斗,駕海糧五石,犒饋米一斗。每舡。醬太一石,鹽代太一石。每舡。三年改槊價米四十石。六年改杉價米三十石十斗。新造價米二百石。代錢則六百兩。役糧米四十石。舊退舡。仍給都沙工以米二十石定價賣納。加錄於除留米。敗舡本板,什物。發賣。加錄於造舡價。

凡發舡過限者,過限上納者,添載私物者,濫載元糓之過數者,和水者,故敗者,偸取者,虧欠者,納倉時弄奸者。並依法典施律。押領差使員。五十隻以上不敗到泊者。論賞。三隻以上致敗者,厭憚水路由陸上來者。論罪。律。見通編戶典漕轉條。○肅宗壬戍。戶曹判書尹堦以一年所運。每不滿五十隻。必合連年所運準數後施賞事筵稟。定式。○正宗乙卯。戶曹判書李時秀以兩年無虧欠上納差員加資。曾有已例。自本道狀請論賞事筵稟。定式。

英宗丁亥。稅舡十石添載者禁錮三年。百石添載者禁錮五年。私物添載者。該守令及捧載差使員並十年禁錮。晩時裝發者。數十日則禁錮三年。一朔則禁錮十年事。受敎定式。正宗丙午。判義禁金魯鎭啓請。禁錮之律只用於漕舡添載與晩發者。而稅舡用奪告身本律。○添載最是行舡之大忌。臭載之患多由於此。而外邑惟意多載。此宜嚴禁

漕舡所到致敗處。自該道察其事情。護送地方官各鎭掌內則邊將。及領運差使員,監,色,沙,格等。從輕重狀聞論勘後。自戶曹條列覆啓稟處。臭載糓所管各衙門亦爲稟處。

凡漕舡致敗則地方官卽往拯出。相距稍遠則近處邊將拯出。拯米。乾凈則每一石爲九斗一升二合。地方官分俵民間改色。劣米。卽拯米縮條每一石五斗八升八合。糓主官再徵民結上納。敗舡處在境內及距。本官一日程者。本官專當改色。○腐爛不可食者。不爲分給。具數報於觀察使。啓聞。○凡敗舡改納則無斛上,加升。正宗己酉。因相臣所啓。沿邑拯劣米。以錢代捧從其年條之久近遞減捧上事。定式。而一二年則每石價三兩。三四年則二兩五錢。五年以上則二兩代捧。太則半減事。自惠廳報備局。定式。○正宗癸丑。因宣惠廳郞廳李潞秀筵達。拯劣米如非停退之年雖過數年依當年條施行事。定式。未拯之數。該舡監,色,沙,格等嚴刑徵捧。嚴刑十次。滯囚三年後。移送原籍官。刻期徵捧。○大洋致敗人物渰死者。勿徵。○事涉疑似者。身死後免徵。○當寧戊辰。因戶曹判書徐榮輔所啓。未拯糓全未納守令。必於在任時上納。而較諸元數準十分之一。然後解由勿拘事。定式。

料祿

[編輯]

每月念後。吏,兵曹以來月所受百官祿成冊。修送戶曹則考準越俸與未解由有無。名之曰由無,越無。書塡於祿牌。分付廣興倉。分排五日頒下。而頒祿體重。故不得移設於他所。雖本倉糓不敷必區劃他倉糓移其糓於本倉而上下。世宗己未。始定百官科祿。分四孟朔頒下矣。壬辰亂後。減祿制。肅宗辛巳。以年事薦飢。隨品裁減。分作每朔奴馬散料。景宗辛丑。更爲裁定。至今遵行。正宗壬子。加設堂下侍從軍職祿四十窠。以每朔實軍職祿餘數推移上下。

內官料圖。內侍府每朔修呈戶曹則磨鍊分付於豐儲倉上下。長番及對客內官則或有加減。故吏曹啓單子。較準磨鍊。

掖庭所屬闕內,外各衙門將校,吏隷,工匠料及雜職散料。每朔自戶曹依恆式磨鍊。分付軍資監。分排三日上下。○禁軍捕校。則以祿窠上下。故自兵曹。每四季朔。以來等祿修送成冊於戶曹則分付軍資監。逐朔上下。○凡料區別大,小朔。小朔則減一日上下。而掖庭所屬料,雜職散料。不爲計減。○料。有計日上下之窠。自新差日至當朔晦日磨鍊。各殿宮別監,各宮守僕,長番,對客內官及內醫中受料者新差則有之。○凡有料布者。米則戶曹句管。布則兵曹上下。故謂之戶料,兵布。

經國大典四等科祿。第一科正一品。春。中米四石,糙米十二石。大君加三石,田米一石,黃豆十二石,紬二匹,正布四匹,楮貨十張。夏。中米三石,糙米十二石,小麥五石,紬一匹,正布四匹。秋。中米四石,糙米十二石,田米一石,小麥五石,紬一匹,五布四匹。冬。中米三石,糙米十二石,黃豆十一石,紬二匹,正布三匹。第二科從一品。春。中米三石,糙米十一石,田米一石,黃豆十一石,紬二匹,正布四匹,楮貨十張。夏。中米三石,糙米十一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四匹。秋。中米三石,糙米十石,田米一石,小麥五石,紬一匹,正布四匹。冬。中米三石,糙米十一石,黃豆十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第三科正二品。春。中米三石,糙米十石,田米一石,黃豆九石,紬二匹,正布四匹,楮貨八張。夏。中米三石,糙米十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秋。中米三石,糙米十石,田米一石,小麥五石,紬一匹,正布四匹。冬。中米三石,糙米十石,黃豆九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第四科從二品。春。中米三石,糙米九石,田米一石,黃豆九石,紬二匹,正布四匹,楮貨八張。夏。中米三石,糙米十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秋。中米三石,糙米九石,田米一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四匹。冬。中米三石,糙米九石,黃豆八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第五科正三品堂上官。春。中米三石,糙米八石,田米一石,黃豆八石,紬一匹,正布四匹,楮貨八張。夏。中米三石,糙米八石,小麥三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秋。中米三石,糙米八石,田米一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冬。中米二石,糙米八石,黃豆七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同五科正三品。春。中米三石,糙米七石,田米一石,黃豆八石,紬一匹,正布四匹,楮貨八張。夏。中米二石,糙米八石,小麥三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秋。中米三石,糙米七石,田米一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冬。中米二石,糙米八石,黃豆七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第六科從三品。春。中米三石,糙米七石,田米一石,黃豆七石,紬一匹,正布四匹,楮貨六張。夏。中米二石,糙米七石,小麥三石,紬一匹,正布三匹。秋。中米三石,糙米六石,田米一石,小麥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冬。中米二石,糙米七石,黃豆七石,正布三匹。第七科正四品。春。中米二石,糙米六石,田米一石,黃豆七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六張。夏。中米二石,糙米七石,小麥三石,正布三匹。秋。中米二石,糙米六石,田米一石,小麥三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冬。中米二石,糙米六石,黃豆六石,正布三匹。第八科從四品。春。中米二石,糙米六石,田米一石,黃豆六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六張。夏。中米二石,糙米六石,小麥三石,正布三匹。秋。中米二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小麥三石,紬一匹,正布三匹。冬。中米二石,糙米六石,黃豆六石,正布二匹。第九科正五品。春。中米二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黃豆六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四張。夏。中米一石,糙米六石,小麥二石,正布三匹。秋。中米二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小麥三石,正布三匹。冬。中米一石,糙米五石,黃豆五石,正布二匹。第十科從五品。春。中米二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黃豆五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四張。夏。中米一石,糙米五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秋。中米二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小麥三石,正布三匹。冬。中米一石,糙米五石,黃豆五石,正布二匹。第十一科正六品。春。中米二石,糙米四石,田米一石,黃豆五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四張。夏。中米一石,糙米五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秋。中米一石,糙米五石,田米一石,小麥二石,正布三匹。冬。中米一石,糙米四石,黃豆四石,正布二匹。第十二科從六品。春。中米二石,糙米四石,田米一石,黃豆四石,紬一匹,正布三匹,楮貨四張。夏。中米一石,糙米五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秋。中米一石,糙米四石,田米一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冬。中米一石,糙米四石,黃豆四石,正布二匹。第十三科正七品。春。中米一石,糙米三石,田米一石,黃豆三石,正布二匹,楮貨二張。夏。中米一石,糙米四石,小麥一石,正布二匹。秋。中米一石,糙米四石,田米一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冬。糙米四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第十四科從七品。春。中米一石,糙米三石,田米一石,黃豆二石,正布二匹,楮貨二張。夏。中米一石,糙米四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秋。中米一石,糙米三石,田米一石,小麥二石,正布二匹。冬。糙米四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第十五科正八品。春。中米一石,糙米三石,田米一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楮貨二張。夏。中米一石,糙米三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秋。糙米三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冬。糙米三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第十六科從八品。春。中米一石,糙米二石,田米一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楮貨二張。夏。糙米三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秋。中米一石,糙米二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冬。糙米三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第十七科正九品。春。糙米二石,田米一石,黃豆二石,正布一匹,楮貨一張。夏。糙米二石,正布一匹。秋。糙米二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冬。糙米二石,黃豆一石。第十八科從九品。春。糙米二石,田米一石,黃豆一石,正布一匹,楮貨一張。夏。糙米二石。秋。糙米二石,小麥一石,正布一匹。冬。糙米二石,黃豆一石。

續大典每朔散料。第一科正一品。米二石八斗。大君則春三朔。各加一石。黃豆一石五斗。第二科從一品。米二石二斗,黃豆一石五斗。第三科正二品。米二石二斗,黃豆一石五斗。第四科從二品。米一石十一斗,黃豆一石五斗。第五科正三品。堂上官。米一石九斗,黃豆一石五斗。同五科正三品。堂下官。米一石五斗,黃豆一石二斗。第六科從三品。米一石五斗,黃豆一石二斗。第七科正,從四品。米一石二斗,黃豆十三斗。第八科正,從五品。米一石一斗,黃豆十斗。第九科正,從六品。米一石一斗,黃豆十斗。第十科正,從七品。米十三斗,黃豆六斗。第十一科正,從八品。米十二斗,黃豆五斗。第十二科正九品。米十斗,黃豆五斗。第十三科從九品。米十斗,黃豆五斗。

料祿。一年假令。百官祿米一萬八千二百四石,太一萬八百七十二石。內官料米四千九十二石,太一千七百七十六石。各項散料米一萬九千二百七十二石,田米一千五百七十五石,太六千三百六十四石。都合米四萬一千五百六十八石,田米一千五百七十五石,太一萬九千十二石。

外職祿俸。京畿監司。嘉善則受本職祿。正卿則受知中樞祿。諸道節度使,都事及北評事,兩界虞候受本職祿。營將,中軍受軍職祿。挈家觀察使,節度使。否。未挈家守令,邊將。限二十八窠輪回付各窠祿。

致仕祿俸。功臣正一品受正三品祿。從一品受從三品祿。正二品受正四品祿。嫡長及凡人正一品,功臣從二品受從四品祿。功臣正三品受正五品祿。功臣嫡長從一品受從五品祿。功臣嫡長正二品受正六品祿。功臣嫡長從二品受從六品祿。凡人從一品,功臣嫡長正三品受正七品祿。凡人正二品受從七品祿。凡人從二品受從八品祿。凡人正三品受正九品祿。

公,翁主出閤前受祿。而出閤後只給駙馬祿。○抄啓文臣,史局郞。隨品付軍職祿。而雖以本職坐罷。如非削職或奪告身則依例給祿。○別軍職祿勿拘解由。罷散則給散料。堂上。米二石,太十二斗。堂下。米一石九斗,太九斗。○功臣嫡長雖未筮仕。依定窠給祿。○捕盜從事官。解由拘礙則給散料。米一石,太十四斗。○三醫司,觀象監,司譯院,畵員,寫字官,律官,樂工,樂生。各有取才祿遆兒窠。內醫院十二窠。典醫監十一窠。惠民署九窠。觀象監十五窠。司譯院二十五窠。畵員十三窠。寫字官九窠。律官五窠。樂工,樂生四十六窠。諸司。分等試才取入格以報。受祿。○差備待令畵員,寫字官。有取才祿別遆兒窠。寫字官三窠。畵員二窠。自奎章閣取才後。知委戶曹給祿。○內醫院。有別軍職罷散例料四窠。三窠則三廳首醫本廳,鍼醫廳,議藥廳。例付。一窠則稟旨永付。○永付司果。特敎外毋得稟請。○未出仕前祿。勿許追給。○議政居鄕外不受祿則令地方官月廩輸送。○前官未及受祿則後官差除雖在頒祿後受當朔祿矣。正宗壬子革罷。幷罷未解由前祿追給之式。○禁軍七百人。內。預差禁軍三百五十人。冬三朔則無祿。自兵曹以木分給矣。正宗戊申。因兵曹判書李文源陳達通瀜給祿。兵曹所下木。每年出給馬夫,色掌,契人使之換米納於戶曹。以爲給祿之資。辛亥。減一百。料條移送壯營。該營罷後。還屬戶曹。當寧戊辰。因兵曹判書金履翼陳達復設。依前給祿。○各司皁隷料。四朔戶曹上下。八朔惠廳上下。○權設都監儀軌員役料。只給兩朔。

三手米

[編輯]

宣祖癸巳。設訓鍊都監。三南,海西,關東五道始收三手米。射手,砲手,殺手。以爲兵食。三南每一結收米一斗二升。海西,關東收米二斗二升。京畿之始有而後減。三南之減斗顚末。船運上納之䂓。作木作錢之式。詳見收稅條。屬之戶曹。今之別營是也。○英宗庚辰受敎。雖免稅之田三手米則勿許免。○各驛,馬位及訓局屯田。勿論。司僕位田。仍屬該寺。

巫稅

[編輯]

京畿,三南,江原道巫女。錄案收稅。每名稅木一疋。以錢代納。三兩五錢。咸鏡道南關則每名五升正布一疋。以錢代納。英宗辛酉。因本道狀啓。每疋減一兩。以二兩五錢定式。北關則州倉會錄。兩西則管餉會錄。京中則屬之活人署矣。丁酉。並逐江外。稅納錢自均廳給代。京畿二十三疋。公忠道三同二十六疋。全罷道八同十五疋。慶尙道十同二十二疋。江原道一同十一疋。咸鏡道二同二十九疋。幷屬戶曹。

匠稅

[編輯]

全罷,慶尙兩道有匠稅。每名稅木一疋。以錢代納則二兩三錢。全羅道四同三十三疋零。慶尙道三十四疋。○鑄鐵匠,鍮鐵匠,水鐵匠稅。納於戶曹。甕店匠。工曹收稅。

蔘布

[編輯]

咸鏡道安邊等十二邑安邊,高原,咸興,利原,德源,永興,洪原,吉州,文川,定平,北靑,明川。所納貢蔘一百十斤。革罷。其代。以五升正布七十五同四十疋每年定數上納於戶曹。名曰蔘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