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萬花樓/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萬花樓
◀上一回 第十九回 御教場俊傑揚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 下一回▶

  且說總兵徐鑾俯伏奏道:「臣徐鑾,願與狄王親比較。惟手持先帝金刀,將人壓制,還有那個敢與交手?伏惟陛下降旨,著令狄王親換用器械,方好交鋒。」有旨意下來:「太后有旨,金刀盔甲,不作先王之物,不須轉換,只作狄青自用之物,卿家不煩過慮。」徐總兵領旨下殿,騎上花(馬宗)駒,雄赳赳手持丈八蛇矛,兩旁戰鼓震天,四圍肅靜。狄青金盔金甲,手執金刀,威風凜凜。有徐總兵在馬上拱手道:「狄王親,小將徐鑾奉旨與狄王親比較武藝,望恕粗率。」狄青也橫刀打拱道:「請總戎大人指教一二。」言畢,放開架勢,狄青飛動金刀,徐鑾縱馬挺槍,急架相迎。徐總兵雖然武藝不弱,怎當得狄青刀重力強,徐鑾槍上一連三擋四架,槍如秤鉤,手疼臂麻,兜轉馬道:「難對敵也!」狄青一見,也不追趕,喜洋洋道:「如此東西,也來胡混!」又大呼道:「那位出馬?」當日三品班中,幾員武將都在徐鑾之下,見他交手,只擋招得三四架,自忖不用獻醜,是以三品班中,無人出馬。

  龐洪等暗暗心慌,不道他一個小卒,有此高強武藝。這時只見二品班中,閃出一位帶刀指揮,姓高名艾。年方四十上下,身長八尺餘,臉如淡煙,豐眉環目,身穿黑甲,頭戴烏盔,手提大斧。二人拱遜已畢,雙雙迎戰。若論高艾本領,比徐鑾高兩倍,他由武進士出身,官升到指揮,二品之中,算他頭等英雄,斯時惡狠狠飛動大斧,當頭砍劈,狄青金刀急迎,二馬相交,已有十餘合。高艾氣喘籲籲,招架不住,連忙退後,連呼:「狄王親果然厲害,小將無能了。」高指揮退歸班內,不獨潞花王與一眾賢臣心悅,即嘉祐君也是藹藹龍顏,喜得此英雄小將,真乃寡人之幸。只有龐、馮、孫、胡眾奸羞愧成怒,滿面通紅。又有長沙小將石玉,官居御史,欣羨狄青武藝高強,思量欲與他交手,見個高低,但思他一者是太后內親,二者乃忠良之後,倘或勝了他,日後也不好相見,不如退步為局。

  不表石玉思籌,當有二品班中,見高艾已敗,武將人人不敢出班。忽一品班中,跑出一員猛將,聲如巨雷,此人乃九門提督王天化,生來青藍面,頭大腰寬,獠牙露齒,身長九尺,宛像唐時單雄信轉生。這王天化乃龐洪心腹門生,已先奉著太師之託,今日要取狄青首級。他穿戴上金盔金甲,手執青銅大刀,坐下渾紅點子馬,飛奔而出,大呼道:「狄王親,小將今日奉旨比武,倘有妄動得罪之處,休多見怪!」狄青回稱:「言重,不敢當!小子武藝庸常,還望將軍大人疏容一二,足領厚情。」王天化聽了,冷笑道:「休得謙言!」

  當日王天化原自恃英雄無敵,故不將狄青放在目中,豈知被他金刀一撇,王天化在馬上一連退後兩步。想來他乃一少年庸劣之軀,沒有什麼狠勇,豈期如此厲害。當下使盡平生技力賽戰,將青銅刀緊緊揮去,左右飛騰。那狄青見他第一刀架開,即一連兩晃,知是個無用之輩。但想來他乃官高職顯,且相讓一二。只是持刀一架一挑,井不回刀。當有潞花王見此,心中暗急:想來九門提督王天化,有名無敵大將,倘或狄青敗於他手,母后定然不樂了。

  當日不獨年少藩王心頭著急,眾位老賢臣也人人驚懼,恨不能兩邊住手。石玉暗暗思量:狄青與王天化殺個平手,倘吾石玉出馬,何難殺敗這王提督。但比武場中,不可協助。斯時只有龐、馮、孫、胡四奸暗喜道:想來名不虛傳,藍面王你何不早早一刀砍下,取他腦袋,還要挨什麼時候!此時,嘉祐王細細觀看二人比武:想來狄青諒難取勝,倘有措手不及,就不妙了,母后怎肯干休?想罷,即忙降旨鳴金,兩位英雄方才住馬歇手。兩旁軍校扛抬過大刀,二人相拱揖遜下馬,二駒小軍牽過一邊。二人同到彩山殿上,兩邊俯伏,君王開言道:「卿家的武藝均平,略無伯仲之分,今天比較一場,誰高誰下,不必認真。」即下旨命狄青受一品之職。狄青道:「臣啟奏陛下,今天親臨御教場,各獻武藝,豈可不分高下?既不分高下,微臣焉敢受職?這事斷然不可。」天子道:「依卿主見如何?」狄青道:「微臣之見,自然分個高低才是。」王大化暗想道:吾看狄太后娘娘面上,故不傷害你,豈料你不知進退,定要見個高低,這回只恐你性命難保了。嘉祐君王聞奏,也無主意,龐太師自言道:這小畜生焉能鬥得過王天化,吾也明透了王天化之意,到底礙著狄太后怪責,故不敢將狄青傷害。如若不能斷送狄青,任你王天化平日稱雄逞勇,也罷,待老夫唆動他來斷送這小畜生,才得遂願。即忙出班俯伏奏道:「臣啟陛下,從來比較武藝,定然見個高低。諒來王天化礙著太后娘娘面上,是以帶著三分情,讓過狄王親。如今立下生死狀,彼此有傷,皆不計及,方可再比。伏惟吾主準奏。」嘉祐君王一聞此奏,冷笑言道:「金殿比武,不是陣中廝殺,豈可弄假成真?況二人武藝,一般驍勇,方才已見,如今何用再比,還立什麼生死狀?你存心將狄青欺弄,倘或狄青有甚差池,太后娘娘已有言在先,要在寡人身上賠交狄青,你可抵擋否?」狄青也暗言道:老奸賊,想差了念頭,吾無非遜讓三分,他即疑我難勝王天化,故特來訪旨立文書。若將王天化了決了性命,有何難哉!豈不是你這個老奸賊害了王提督麼?當時即出奏道:「臣願立生死文書。」天子未及開言,潞花王道:「表兄,你知立了生死文書,萬一有傷,母后定然與萬歲吵鬧,你因何如此癡呆不悟?」狄青聽了,微笑道:「千歲勿慮,我狄青雖死鋼刀之下,全然與萬歲毫無干礙,太后娘娘何得追究?且請陛下降旨,立了生死文書,以待微臣決個雌雄。」嘉祐君王道:「賢御表弟休得狂躁,既然立了生死文書,倘被傷了,無抵償性命,寡人勸你受職為高。」狄青說得有些厭了,便高呼道:「陛下,臣今日斷不敢受職,如要受職,除非取下王大將軍首級。」狄青此言,激得王天化怒氣頓生,大言道:「如若立了生死狀,不斷送你一命,誓不稱雄!」登時藍面漲成紫色,呼道:「陛下降旨,立了生死文書,待臣再見個高下。」

  當今只得準奏,內侍傳取文房四寶即於殿下,各立生死文書,大意是:御教場中比試,即遇傷身,並無抵償的原由。各立一紙,各覓一位大臣見證花押。王天化見證是龐太師,只有狄青見證沒有一人書押填名。眾王侯大臣想來,狄青本領怯於王天化,若做個見證,倘他被傷,太后娘娘追責,禍必連及了。別的事情,倒也何妨,只此等重大事,那裏有此呆人擔當?眾位大臣不約同心,故他見證無人。只有潞花王心急,帶著怒容,圓睜雙目,看看狄青,暗暗言道:世間有此執性呆人,聖上也如此思諭,不須再比,以受官爵,豈不現成的一品朝臣之貴。因何執性不依,實乃自尋死路。倘失手與王天化,只干連著聖上與孤家與母后淘氣了。

  慢言趙千歲心中煩惱,且說石玉想透機關,自語道:「據我看來,狄青之技藝,遠在王天化之上,方才見他所用刀法,乃是虛招浮架,並不發刀。察其情,又肯立生死狀,定然很有本領,可勝王天化的。可曬眾臣無此膽量,做個證人,待本官與他做個見證也何妨。雖然狄王親死於王天化之手,即太后娘娘執責,將我處決,無非將一命結交了此位英雄。想罷,即出班見君王道:「陛下,臣石玉願為狄王親作證人,伏乞準旨書名。」嘉祐君王準奏,石御史即填名書押,乃復歸班。這時有勇平王高千歲頓然不悅,雙目注看石玉暗道:可曬賢婿為人,知識全無,倘然狄青被他傷了,連你也一命難保。當時意欲阻擋,無奈聖上已準旨,又書上姓名。

  不表年老王爺煩惱,且說狄青得了證人,二紙文書,呈於龍案上,嘉祐君王對王天化道:「卿家須要諒情些,狄青乃朕內戚。」王天化道:「臣領旨。」王天化自語道:生死狀已經立了,還有什麼諒情的?

  且說二人離了彩山殿,各自上馬提刀,戰鼓復響,九環大刀一起,青銅刀架迎,火光迸出,閃爍交加。二馬飛騰,已有三十合,還未見高低。若論王天化,也有千斤臂力,當日只因立了生死文書,取這狄青首級,故今舞動大刀,左右上下砍發,盡著生平技藝,相為比較。狄青想道:方才日讓你三分,如今玩真了,讓你不得,定要取你腦袋。即將九環金刀緊緊揮迎,殺得王天化只有抵擋之力,並無還刀之功,越覺兩臂酸麻,雙手振痛。正思量敗走,卻被狄青順轉刀口,向著王天化太陽斜半面劈下,叫喊得一聲:「王天化!」只見王天化身分兩段,跌於馬下。狄青笑道:「王將軍,小子狄青得罪了,伏祈勿責!」將刀一擺,下了雕鞍,龐太師等見了大驚,呆著雙目。包公、石御史、眾賢臣大喜,人人欣羨英雄武藝。

  再表狄青身軀只得七隻餘,王天化身有一丈之高,怎能從他上體劈下?只因現月龍駒,比王天化的渾紅馬高了三尺,故而兩英雄原是一般高低。當日劈死了王天化,各位武員將士人人吐舌搖頭,那裏還有一人再敢出馬。若雲王提督身死,雖是龐洪挑唆,但他趨炎附勢,混交奸臣黨羽,身居重職,不思報國忠君,未嘗無罪。而今一死,真所謂咎由自取了。

  當下君王降旨,著狄青去了盔甲,更換一品朝服。狄青即稱「領旨」。龐太師出班奏道:「臣啟奏。」天子道:「龐卿有事,且奏上來。」龐大師道:「狄青雖雲王家內戚,但未受正封,乃一子民,擅敢無禮,當駕前殺了大臣,應得有罪,未便賜其一品之職,望我王裁奪。」

  不知嘉祐君如何處分,將狄青擬罪否,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萬花樓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