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薊山紀程/薊山紀程卷之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薊山紀程卷之二
◀上一卷 下一卷▶

渡灣○癸亥十二月

[編輯]

初四日 乙丑

[編輯]

晴。自白塔堡四十里午餐。瀋陽二十里宿。

長盛店

有大石當路橫倒。品頗蒼潤。年前乾隆帝葬時。輸碑石而去。及到此店。中折墮車。仍棄之而去。

山河正氣護雲根。羞載胡皇贊德文。不待千年甘露劍。天公會使兩頭分。

白塔堡

塔在堡村內。築甎爲七層。層皆重簷。架以木椽。如築室之制。下爲四達之門。而高可十丈餘。從門入其中。空洞然上通。昔有層梯。如螺殼形。方位廻換。可繚至上層。三十䄵前。地忽震。一夜間。層梯盡禿。雲

遼城見高塔。無物更稱奇。若論觀海眼。潦水蓋難爲。

渾河

一名耶里江。源出長白山西南。與遼河同滙於太子河。入海。謂之三分山河。河之廣。如我國豬灘。而有木橋。去瀋陽九里。世傳 孝廟在瀋陽時。作亭於此雲。侍講院日記雲。胡人以野坂田。授世子種菜。亦此地也。所種五穀皆有。而蜀黍最多。旱稻亦間有。

誰道遼河水。朝宗大海頭。鯨鯢噓惡浪。千里混淸流。歷歷薊門樹。搖搖瀋陽樓。輪蹄匝河口。都會關東州。白日篙師眠。河氷不用舟。東首攬餘淚。 寧陵暮雲收。野坂經殘劫。小亭成荒邱。軺車戴遠星。寥落踏寒漚。一聲胡笳動。輕鷗下煙洲。

廣慈寺

寺在瀋陽土城外一里。殿奉阿彌三座。前作琉璃龕三層。安九身小金佛。左右又作靑琉璃龕。一閣一佛。而制甚奇巧。又刻五百羅漢於左右層板上。小皆盈寸。以黃金塗之。庭有碑閣。其記文畧曰。盛京四面。皆建莊嚴寶寺。每寺中大佛一尊,菩薩八尊,天王四位,浮圖一座。東曰慧燈朗照。爲永光寺。南曰普安衆庶。爲廣慈寺。西曰虔祝聖壽。爲延壽寺。北曰流通正法。爲法輪寺。有居僧七八人。而其中黃衣者。西番喇嘛僧也。殿門南有白塔。圓如銀甕。其上頭尖尖然。以鐵枝雕刻。如稚松形。

樓鼓門鍾夾兩衢。法天高捧百浮屠。若知崇學如崇佛。豈有燕京薙髮胡。

牛羊廠

在土城外。路傍廠中。牛羊充牣。色皆純黑。蓋如我國典牲署。供用祭享雲。

金華山靑石室。開牧丹花。黑洛園栽。燕人皮革方專利。猶待吾 東歲幣來。

瀋陽

瀋陽。古肅愼,挹婁之地。渤海大氏。始置瀋洲。轄於定理府。遼曰無遠昭德,三河樂郊。改爲興遼軍。明爲瀋陽中衛。淸屬奉天府。亦曰盛京。卽淸人首業地也。其北蒙古界。其東由開原。歷烏喇船廠。抵寧古塔。爲一千三百餘里。西則從山海關抵燕京。爲一千四百餘里。自遼東越東八站。抵我境爲五百。城內外人家。合一萬五六千戶。而城周五里。其形如斗。蓋方城也。每面九十。每堞十卒守之。城四角有三層鋪樓。每鋪百六十卒守之。每城中百卒守之。入里門而有甕城。城有內城。亦有左右門。門外有濠。城凡八門。南曰德盛。小南曰天祐。東曰撫近。小東曰內治。西曰懷遠。小西曰外攘。北曰福勝。小北曰地載。有六部衙門。亦設侍郞以下官。蓋官府之制。市肆之盛。亞於燕京。三使自此捨轎騎馬。以靑袍幅巾。成班而行。裨譯分東西兩行。入德盛門。路旁觀者。如堵場。而指着帖裏者曰文職。指着狹袖者曰武職。自入內城。撤蓋排班。勸馬之聲。一峕齊歇。此地以 孝廟留館之處。故東使之入瀋。尙有追慕之心。不以䄵久而敬弛也。

重城雉列地龍蟠。興業驕胡奠鞏安。千里東西遼野路。八門傍側瀋河瀾。市珍山積聯金牓。殿瓦雲飛屹王欄。爲是 先王居館地。行人不改漢衣冠。


初五日 丙寅

[編輯]

晴。瀋陽留。

十字閣

閣在東街。凡三層。高可數十丈。懸大鍾於其上。下有四通之門。蓋大東,大西,南,北門。兩路之口。皆建十字閣。此其也。四通門側。有暗門。從層梯而上懸處。鍾閣則牢鎖不可開。前有大碑。刻曰寬溫仁聖皇帝勑建崇德二年立。曾聞崇德帝有軍國機謀。欲與諸將會議。則輒撾文政殿大鍾。而城上八門。皆鳴鍾而應之。城內形址。登此可一一俯瞰。而八門相通之路。其形如井字。

雲梯高處路縱橫。萬戶樓坮腳踏平。聞昔胡皇詢事務。八門鍾鼓一時鳴。

文德離宮

自十字閣西折入大衚衕。有靑瓦三門。而兩傍設紅木馬。前立一碑石。書親王以下。至此下馬。旁以滿字翻之。入一碑門。扁曰文德坊。其對門曰武功坊。右翼門之內。有正門。曰太淸。太淸之內。有鳳凰樓。其內又有崇政殿。西有保極宮。蓋楹榭榱桷。華麗玲瓏。其制皆一字無曲樓。卽文政殿也。庭際廣然無礙。是試士觀武所云。門外有八稜石柱。上有石蓋。相傳古之日影臺。

白日離宮道。重重鎖九天。緣環金獸嚙。雕棟玉龍纏。雨泐觀坮石。虹騰斗閘泉。太沖如共世。應有北都篇。

馮道善店舍

家在巷北里。屋宇精灑。器玩可觀。坐定。主人進蜜糕一椀。致殷勤。主人馮道善自言。讀文章。走官衙。方爲戶部尙書雲。瀋陽素稱多別味。如當歸菜,錦鱗魚。灑之梨花竹葉靑。史國公葡萄酒。及鹿茸膏,山査餠之屬。而菘與蒽。亦倍大於東種也。

薦盤佳實山梨紅。溢斝淸香史國公。瀋水館中馮道善。迎賓頗有古人風。

朝鮮館

館在街東。房屋荒落。埃土委積於階礎。門扁舊有朝鮮館三字。今不可見。館前有景祐宮。卽淸朝願堂。而庭豎順治七䄵碑。

荒秋古巷雨如煙。 列祖忠臣滯幾䄵。落日悲風空躑躅。館門猶記揭 朝鮮。

文昌閣

太學傍有一閣。外門扁曰瀋陽書院。入院門。而又有門。扁曰華升書院。又內門上層。題文昌閣三字。東邊門有明倫堂。其門內樓下。扁曰藏書室。左右有層藏書架。而架用鎖鑰。未知有何等書也。中有文昌帝君神位。閣中有十七層梯。上頭朱閣軒敞。高壓千家。設三龕而中奉文昌塑像。左右有侍者。左是陳士義。右是朱陞。而手奉一匣書。東龕是魁星像。西龕是朱衣像。俱仙官名雲。文昌則戴無角帽。東鶴頂帶。魁星則把一筆仰視。若將擧趾。而朱衣所執橫軸。題曰文章司命。左右壁圖書。鱗以如混沌初分圖,戒士子文之類也。遂下閣而入講堂。有諸生出門禮接。蓋諸生屬太學。而太學與書院相通。故每講會於此。有十六歲秀才。乃諸葛武侯後孫名玉淸者也。家住新民屯雲。

珠絡人間影子流。文昌塑像儼高樓。怳余同係星官籍。平步雲梯上上頭。

瀋陽太學

太學外門。扁曰儒學大殿。殿深邃。中安孔聖板。而設龕櫝之殿。東西配享四聖。從享十哲。而躋配有子於東。朱子於西。又東西廡各設六十二神位。殿內多扁額。康煕以下四帝筆也。

兆眹山河屹廟廬。王春寂寞杏陰疎。道先千載元何陋。地亦當峕所欲居。


初六日 丁卯

[編輯]

晴。永安橋三十里午餐。白邊站三十里宿。

程偉元書齋

號小能詩文字畫。家在城內西衚衕。因沈敎習仕臨往見之。程出肅延座。題一絶曰。國語難傳色見春。雅材宏度盡精神。賤生何幸逢靑顧。片刻言情儘有眞。程本係河南籍。伊川先生三十一世孫。見授瀋陽學掌院。

郢下歌成白雪春。主人情緻憺怡神。逢迎詩席悤悤話。莫辨浮生夢與眞。

萬壽寺

外攘門之西。有康煕願堂。門內外額。揭萬壽無疆四字。又書於木牌。豎在門左右。殿奉牟利佛,大小諸菩薩。而中有一佛。六臂五頭。對張層連。見甚驚怪。西庭有碑。碑有記文曰。寺名本慈惠。而每䄵諷經。恭祝萬壽。故改名萬壽寺。康煕中所建也。且關廟佛寺。連路相望。如靈保寺及雍正願堂等處是也。

琉璃龕閣映金軀。塔葉甁花列畫廚。莫謾諷經祈萬壽。中州未見百䄵胡。

喇嘛師大布壇禪堂

出土城數里。有實勝寺。卽崇德願堂也。外設三牌門。而扁其正曰慈航普滲。正殿安三佛。又有琉璃龕。雲角。龕名。安諸佛。而又以孔雀羽爲團扇。其大如箕。揷在甁中。而着琉璃於雀羽之眼。安小金佛於眼中。羽眼琉璃龕。爲九團。西龕則以鍮鑞塑三佛。彩椅上設文錦蒲團。而虛其座。刻木覆龕。如葺瓦㨾。而以錦帕遮障之間之。而則是天王佛座。長凳貯大藏全呪百數帙。而以綉匣粧之。其它幢節及游龍罘罳耀人眼目。西建二層黃瓦樓。滿揭佛像於其下層。而白日燃玉燈。入東邊小炕。囪簾井井。叩問則喇嘛諸佛之大師。其法號大布丹雲。戟門內有碑。崇德戊寅所建。剛林撰其記。又一碑。淸書不可解。

佛院僧如仙。厖看倦午睡。自言西番來。黃衣帝所賜。晨夕拜觀音。輕盈雀羽翠。雖無禪覺悟。定有閒排寘。壁松蒼欲老。龍蟠銜書字。更說前十年。皇輿奉香至。

永安橋

自實勝而行五里。有白塔兀然。卽所謂塔院也。歷方士邨,壯元橋。北望地勢橫堥。相傳太祖福陵,太宗昭陵。在開運山下。距北十餘里雲。而樹木如雲。可望而不可辨。永安橋。橋廣而長。架三虹爲門。以靑石造之。設欄而雕刻之。傍有寬溫皇帝勑建碑。蓋淸朝陵寢。地本沮洳。若逢遼水路。或阻梗。故設此橋。爲其永安無患之意也。橋左右築石爲八字形。深搆高堰。以防野水之溢橋。是稱築路也。築路自此橋始。

月偃虹飛水綠漪。兩欄蹲向石獅兒。胡皇歲築先陵路。不復橫流散野陂。

磨刀橋

橋在大方身十里。一名板橋。橋長幾二百步。比永安倍之。舊聞瀋陽城北。有興元縣。宋欽宗陵在此雲。而未知距此遠近何如也。蓋古五國城也。

天遠平橋落日殘。誰人磨釼古河干。風塵國士終難遇。楚市虹光夜夜寒。

老邊城

一名白邊站。距瀋陽六十里。

裘馬從征載遠駈。白邊今日又傳廚。夜冷燭殘眠不得。盡將風物筆端輸。


初七日 戊辰

[編輯]

午陰風。巨流河堡四十里午餐。大黃旗堡三十二里止宿。

周流河

一名距流河。古之遼水也。箕子受封於周國。河爲界。又公孫淵屯兵自固。司馬懿潛師渡其北者卽此河。而唐太宗東征時。鋪土作橋雲。過河二里。又渡一小水。卽河之支流。或曰。自此分遼野東西。萬曆間。築河堡。而今則築城於舊址。城內有驛丞治之。河以西。屬錦州廣寧縣。

水口風花細皺紋。一天如蓋漭無垠。派沈太子河頭石。泡滅公孫壘上雲。散地村閻紅返照。匝城杞柳翠橫分。伊州怨女尋何夢。翻怕流鶯曉枕聞。

四方臺

坮在河堡十餘里。有佛堂。而築坮於堂前。四方井井如墩坮。一名色勤坮。

不有會心鏡。安施詠物才。野長天欲逝。山遠雨如來。萬樹沈寒霧。千家泛晩埃。佛龕通四望。縹緲石成臺。

新民屯

距坮北八里。人家市鋪相連數里。入里門而有關帝廟。左右壁塗三國戰爭之圖。中殿扁七聖祠。安大德眞君像。而奉女菩薩諸坐於前。殿門外有豐碑。卽新設柵欄更房之所也。蓋新民一都會。而或有偸竊之患。故設柵欄而立更房。使巡夜防守。所謂柵欄卽里門。而更房巡卒所處也。有僧畜白兔。尖耳短尾。身白眼赤。似蜀貓之類。

西日亭亭下大荒。征鞭遲過錦州鄕。禪房老兔無塵陋。白染蟾宮桂樹霜。

黃旂堡

過此以住民家多無樑。 明民遺裔。以示無上之意。或曰。地近海多風。故屋制上不起脊。或蓋板塗灰。上平如床。爲防其飛瓦揚茅也。

燕民等是屋無樑。殘劫中州哭海桑。驕虜一天頭共戴。百䄵多愧視蒼蒼。


初八日 己巳

[編輯]

大風寒大。白旂堡三十八里午餐。二道井子五十里宿。

白旂堡

堡屬廣寧。有驛丞。而戶可五六百。遼野水味轉鹹。自老邊城以後邑。又深黃。若和水醬然。

埜坼沙如浪。天寒日淨輝。樹吹殘靄捲。禽逐亂雲飛。店舍驢旋碓。邨門犬嚙衣。渾河千里脈。無賴寸膠微。

一板門

一名半拉門。距白旂三十里。自此遙見。山勢逶迤。渙散於野色之中。此卽廣寧山。而巫閭支派也。遂橫鶩爲北方鎭。而轉走西南間。往往斷而爲陵阜。其紆直之勢。遠則百餘里。近則數千里。至山海關皆如是。

八百遼關野。支離轉廣輪。拭眼靑山出。依如見故人。

二道井子

日寒卒劇。大風揚沙。一行人馬渾入塵海中。蓋當北風。最難發程。以其無山而近海也。二道井子沙泥尤甚。唐宗征遼時。馬尾曳柴。攀援而過雲。夜聞隣屋出鼓樂聲。橐橐如刁斗。問之則是遭喪家。而北俗婚姻之家。亦擧樂雲。

黃沙風浪盡遼西。千樹衰楊路忽迷。塞上噍音隣舍起。祖車晨向北邙蹊。


初九日 庚午

[編輯]

晴。小黑山五十里午餐。中安堡三十里宿。

胡家窩

前向二道井。八里有神隱寺。寺宇亦無樑脊。路傍築石爲坮。下又掘竈爲燔壁處。過二十餘里。卽胡窩棚。而一名新店村。

疏村煙直細如繩。雪木無風野氣澄。並轡胡兒朝出獵。錦絛新繫綠翎鷹。

小黑山

過十里槓子。始踰一小嶺。其頑然盤屈。不過拳石之大也。

野盡猶將接海天。雪花煙樹更茫然。到頭一節盤千里。忍見鞭頭聳石拳。

煙坮

黑山以後。路有煙坮。世傳戚繼光所築。或雲袁崇煥所築。 皇明峕爲防建州而設此。北接巫閭。東南至海口。摠爲三百六十餘所。關外則或十里五里一臺。關內則每五里相望不絶。以甎石夾灰築之。四圍如削。高可十餘丈。周可十餘圍。其制或方或圓。其上下用雲梯。而坮上有垜堞。穿砲矢穴。每一坮以百人守之。有警則放火砲相報。舊有圍坮之濠。今塡夷雲。

殘山剩水路重重。故國煙坮息夜烽。赤塞周遭高起塔。靑天突兀遠添峰。經營枉費遼民力。猖獗空愁建虜鋒。埋沒銅駝荊棘裏。幾人看過淚龍鐘。

羊腸河

河源出邊外皇廠。在小黑山西南十餘里。路見車載雜香驢皮過者。以皇命輸往瀋陽雲。

埜長河路廣。迅禽飄如蝶。渡頭沙塵動。車連馬躞蹀。黃竿倒瀉水。彷彿中流楫。見說香界造。沈檀溢錦篋。

中安堡

自瀋陽以後。所到宿站。有驛丞都主之屬。夜戒穿窬之患。故打金鉦巡更。主人家有䊺砲。其制包䊺累十重。環束其兩頭。長不過數寸。其圍如一指之大。包火藥於䊺頭。引火遠擲。則火射而聲發。震動山谷。

更鼓鼕鼕倚綠欞。中天夜月白丁寧。一聲砲䊺轟雷動。檐下警禽各刷翎。


初十日 辛未

[編輯]

晴。北鎭廟三十里午餐。廣寧店二十里宿。

於家垈

發中安堡五里。有一方垣繚野。望之若王公巨室。問之則滿人穆姓家。古有于氏子居焉。故因名之。穆今父子從宦。又有遼野田累萬傾。秋斂之。富足與千戶侯等雲。

平野周遭十里墉。碧房朱閣映重重。主人官貴兼辳利。秋積千囷月萬鍾。

朝陽鋪

于氏莊西路兩分。寒天風歇淨埃氛。朝陽豈獨歧山照。春老梧桐鳳不聞。

東嶽神廟

廣寧東城外數里。依山而廟。廟材不用木。以甎壁爲榱甍棟桷。門圓如虹。殿無樑脊。扁其殿曰。仁聖殿。殿奉岳神。冕旒板笏。儼有神王威儀。右翼室塑夫婦並肩。左右又有列神像。而左男右女也。各抱一小兒。而或有雙胎兒者。似是婦人祈嗣之所。門有資始資生之扁。庭有五碑。弘治嘉靖間所立也。一碑刻五嶽形。各有小序而標之。其畧。東垈岳泰山。天帝孫羣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眞人得道處。岳神姓歲。諱●(●字為上𡷈下木)。封號齊天仁聖帝。主貴賤生死之事。北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眞人得道處。岳神姓晨。諱●(●字為上𡷈下火)。封號安天元聖帝。主江河淮濟四足負荷之事。中嵩山。在西濟河南府登封縣。是冠謙眞人得道處。岳神姓渾。諱●(●字為上𡷈下火)。封號中天崇聖帝。主土地牛羊人馬之事。南衡山。在衡山縣。是大虔眞人得道處。岳神姓崇。諱●(●字為上𡷈下日)。封號司天昭聖帝。主星辰水族之事。兩華山。在華山山陰縣。是黃吳公得道處。岳神姓姜。諱●(●字為上𡷈下土)。封號金天順聖帝。主金銀銅鐵禽獸之事。東岳大嶺蒼秀司命眞君。南慶華紫光注眞君。中黃元大光合眞眞君。西景元耀魄大明眞君。北鬱美洞淵光極眞君。西翼廊有名風櫃子者。卽用於簸糠之物也。

境寂宜安廟。門高穩積峯。岳神名弔詭。山體畫形容。列棟喧風馬。層龕儼袞龍。憩岩逢老釋。無語但鳴鍾。

廣寧縣城

卽錦州府屬縣。古遼西地也。漢曰望平絫縣。唐曰巫閭都護府。渤海曰顯德府。遼曰顯州奉先軍。有守尉知縣等官。而城周與遼城相伯仲。自泰安門入。由城西拱鎭門出。北街有李成樑勒功牌樓。又有雙塔聳立。淸帝爲其京都相應。自遼以西。往往設塔。而大小之制。各自不同矣。

將軍石柱白闌干。菩薩金龕畫屈盤。路直東城車轂轉。女娘撩亂出門看。

毉巫閭山

巫閭見於周官職方。舜分冀州東北爲幽州。此山爲州鎭。舜所封十有二山之一也。山勢東迤西走。東而爲我國長白山。西而爲山關鎭隘。連亘二千餘里。登北鎭廟。可攬其全體矣。

一脈祖長白。千里鎭沙漠。拔地復亘天。積氣凝橐籥。展若高鵬翼。雄爭猛虎躩。大埜平如幾。滄溟緲一勺。上峰遙靑冥。白雲無峕作。岳神元不老。歷代尊王爵。

北鎭廟 次於野李光稷韻

自廣寧城西北行五里餘。廟在高阜上。軒敞壯麗。與東岳廟屹然相望。外建牌門。內外三門。扁曰北鎭廟。歷層階而入。兩重門庭除曠然。左右建二層樓。而懸鍾鼓。從胡梯而上。遙大埜東傾。可挹滄溟。巫閭環其北。揷天東拔矣。殿庭有四碑。各庇之以閣。康,雍之記。乾隆之詩也。詩曰。敬謁稽山大典昭。旋輿蠲吉祀寅朝。提封於昔更無北。望秩而今溯有姚。廟古百王虔盛享。神庥億載佑全遼。高低黍稻盈村埜。歲歲顒祈風雨調。前殿有儀仗寶座。而空洞無所奉。殿後又有正殿。中安大金像。袞冕輝耀。魁奇而美好。卽山神也。前列文武各二神。由空閣而北。最後殿有一丈夫一婦人並坐。而二童子侍立。或曰。山神寢室也。東墻內有興隆菴,萬壽寺。前有重修碑及比昆尼香燈記,禪林記諸碑。

安靈還異塑如來。珠冕凝然廟貌開。鎭北藩籬高岳轉。極南襟帶大溟廻。百王古蹟封泥牒。千里遐觀勺海杯。步躡庭欄詩想好。隺樓先見故人崔。

降香碑

翼廊側有 皇明皇慶以下降香碑。或有光光沒字者。或有以鐵釘縛其碎折者。無慮四五十數。淸朝以後。移豎於此。唐開元間。尊巫閭爲北鎭。封其神爲廣寧公。金時尊爲王。元大德間。加封眞德。 明初創廟。列朝重新致祭。

岳神曾閱降香時。剝面蒼蠅萬古悲。無寧峙立庭欄後。不雜胡皇頌績碑。

翠雲屛

正殿西夾門外。有山亭。亭之北有岩石陡立。高可二丈餘。兩根盤於地。而中卻空洞。可容一人匍匐。刻其石巓曰翠雲屛。左曰補天石。石嵌一面。以紅板加簷於額。刻乾隆御製七律手書。又有小序。而字如蠅頭。左刻松升細畫。畫如蚊腳。乾隆甲戌。躳祀於廟。廟前有偃松。仍詩以刻之。畫以描之。其下刻金鼐,苗君稷,陳易三詩。鼐系三韓人。殿碑中乾隆詩。有曰。多有朝鮮人泐句。箕疇文化至今漸。蓋指此也。炎武日知錄。譏遼東人自稱三韓。然則鼐亦貫遼東籍。而非朝鮮人歟。岩下豎一碑碣。大刻屹鎭幽方四字。

媧皇團土五色絳。落到人間小作峯。洗雨磨風牢不動。秦鞭謾起海宮龍。

會仙亭

殿庭東夾門外。有一行閣。卽皇帝幸行時所御。而其洞房則寘侍女雲。閣前後築石路。因達於北岸。岸距閣可一帿。巨石磊砢。登其顚。地勢益高。閭山環其後。起居可與接也。石上刻會仙亭三字。四隅有鑿穴植柱痕。古有六稜亭。一日大風。吹倒亭子。今圮矣。亭下岩腹。有徐穉馨諸人題名。又題一絶於閣壁。辛酉入燕人也。

隨鑾歌女昔齊肩。紫閣祥雲綽約仙。若對故人千裡面。石頭名姓帶詩篇。

新廣寧站

在邑治南十里許。站有驛丞及飛撥。使行曾於城內經宿。以道里廻迂。移站於此。而若値潦水。羊腸河漲溢。則還由城內取程雲。

靑山看更好。白日去如流。輻湊行商集。繁華屬錦州。


十一日 壬申

[編輯]

晴。閭城驛四十里午餐。石山站四十里宿。

壯鎭堡

發廣寧站一里許渡一水。又興隆店,雙河堡十餘里間。渡兩小川。皆閭山水也。自今日右夾閭山。高下斷續。順流而看過。雙河五里有古城。卽 明時北鎭堡。今稱北鎭。自此路有木牌。是交界牌也。如我國長栍例。而標道里遠近。

零星村戶繫繩樞。樹影荒涼古堞孤。一柱牌門交界地。不煩征客問程途。

驛陽驛

驛村民戶繁富。市貨委積。亦一都會也。村家門前。往往有石碑。刻曰泰山石敢當。蓋人家當路衝。則必立石以鎭雲。閭陽站數帿地有關廟。又南有三官廟。廟安三坐金像。庭有嘉靖中張堯輔所撰碑。西室有七聖祠。塑四壁一大像。

游燕不怕北風寒。山水樓坮摠異觀。馬首懸鈴同佛磬。車前長策似漁竿。民風太蠢駭顏面。水性深鹹敗胃肝。種種憂愁排不去。離家已見月三團。

十三山

十三山皆石也。本名石山。山無一草一木。勢尖而高。如魚頭之齊仰喁喁。列而爲十三峰。故有是名。然數其峰巒。則非但大小之不一。亦不止十三。蓋華音之稱石山站。若呼十三山者。是故訛傳爲十三山。閭山一支。西南逶迤。斷爲平原。而忽地崛起。但全體太露。岌然無明潤之色。

石骨槎枒鎭埜門。羣峰羅立似兒孫。莫言突起平原上。千里巫閭遠走根。

望山臺。和絅菴貳使。

十三山下有土坮。高丈餘。名曰望山堡。與石山對立。以其可望而不可親也。

風煙幽薊摠新顏。境到佳時輒忘還。胷懷爽豁元無礙。行路留連竟不關。直欲星槎窮海外。笑看雲嶂屹人間。文章豈獨三長物。錦肚詩料積似山。

花草石

有花草石。出此山下。民家墻砌皆用此爲之。片片石塊。自成文采。如淡鋪水墨畫。出百種花草。又或有山水形。

邨屋連墻繞板扉。石文草樹自光輝。天工散滴淋漓氣。不費人間水墨揮。


十二日 癸酉

[編輯]

晴。大陵河堡三十里秣馬。雙陽店二十里宿。

大陵河

河甚廣大。去海八十里。三面皆大野。卽 明季戰爭地也。 明將劉綎。嘗勒衆拒賊。一日大風忽起。飛沙漫天。難分咫尺。不意賊兵迫在陣頭。未及整伍。迎刃崩潰。綎遂死之。其麾下累十萬衆。相續而歿。故每當雲陰之時。如有煩冤之聲。堡邨距河五里地。民戶市鋪之盛。可將新民。此處食。有魚鹺苽。素稱異味也。

停馬風前倚半醺。大陵哭鬼若將聞。戰場白骨悲寒月。野渡黃沙起惡氛。鞮汗無當驕冒頓。睢陽有死義將軍。河流未洗男兒恨。王氣金陵冷水雲。

四同碑

自河堡前行十餘里。路左平原有四同碑。 皇明都督僉事王平,王宗盛墓碣。萬曆中。王氏父子兄弟立節。遂豎碑褒一門忠烈。而墓四隅各立一碑。故稱四同碑。其後面二碑則拔去。而只存龜趺。前面二碑各書曰 明都督僉事王公諱某之墓。碑有剝去字畫之痕。意必舊有記績之文。而句語觸峕諱。故或拔而剝之也。

白草荒原風正悲。一門忠烈四同碑。尙嫌名蹟留胡地。剝盡龜頭墓道辭。

雙陽店

西北距錦州衛二十里所經店舍及公府。多題禁止賭博四字。賭博之弊。想與我國一揆。

塞路漫漫馬倦驅。薊門山色夕陽孤。燕南從古多奇士。誰是屠門飮博徒。


十三日 甲戌

[編輯]

陰。夜灑雪。松山堡二十三里午餐。高橋堡三十六里止宿。

松山堡

堡在小陵河西十五里。地有古城墟。曾寘敵樓處也。瀋陽日記雲。辛巳仲秋之望。 世子及大君。自瀋陽發行。凡六日。至一橫阜。望見錦州城。護行人言。漢將祖大壽。堅守此城。城外多埋火砲。柳琳在其東隅。淸人與蒙兵。結陣放火。城中亦對放砲。砲丸累落 世子幕。丸如鵝卵之大。築土墻以蔽。後又移幙次於松山西十里許。自山頂至平地。皆掘塹若土城形。淸人築圍之跡也。祖大樂以摠兵守城。被圍二䄵。至壬午二月。摠兵王廷臣內應。城遂陷。城中人皆被屠殺。獨親切將官十三人不殺。大樂及軍門洪承疇皆被執。大樂卽降。承疇初不屈。後至瀋陽亦降雲。堡上有煙臺。煙燧處尙宛然可見。

長天冷日暈。層嶂亂雲多。樹禿懸旄壘。莎枯積骨坡。將軍空戰死。烈士但悲歌。舊蹟渾如夢。啾啾暯雀過。

官馬山

山下有二大塚。此京觀也。古之戰地。而今爲牧場。山後。舊有蒙古部落。居無宮室。就善水草止舍。 明末嘗颯然風雨至。掠人婦女而去。居民畏之。轉而之他雲。

悲風宛若動胡笳。牧馬空場日又斜。定識冤魂無處寄。荒原化作亂啼鴉。

杏山堡

此亦 明季百戰場也。官軍嘗大衄於此。村屋尙蕭條。野色荒涼。自不禁擧目悽愴。

遼老當䄵哭亂烽。十人九死杏山鋒。大陵河水聲幽咽。請瀉男兒碨磊胷。

高橋堡

自此南有渤海。盎盎而高。海之南卽山東諸邑。而古齊魯地。東與我國黃海道沿海相通。 崇禎後朝天之路也。堡邨亦繁富。與松山相埓。丙申間。使行止宿王姓店。夜失不虞銀一千兩。轉告刑部。逮覈王姓一家人。王妻不勝酷刑。招曰。實不敢竊銀。但爲室女時。奸一男子。罪不敢辭。乾隆帝聞之。嘉其無隱。全釋王家。賜其妻襲衣。命乘車而還之。至今爲口實。村有關帝廟。頗著靈異。夜中陰雨時。輒聞甲馬馳突雲。

天勢逶迤大漠間。更將明月入秦關。煙臺峙若亭亭塔。雲海噓成往往山。黑衽村翁行不杖。花簪店女首無鬟。居民見客談靈異。陰雨荒祠甲馬還。


十四日 乙亥

[編輯]

晴。連山驛三十里午餐。寧遠衛三十里宿。

塔山所

塔山舊有守將。松,杏之陷也。知勢不可振。遂率其麾下。自投炮火中。其節義凜然可尙。而惜乎姓名不傳。或雲是盧象賢也。

汗虜環兵地。孤城夜笛聞。奈無蜉蟻援。羞對犬羊羣。烈焰天愁雨。冤魂埜結雲。豐碑傳萬口。多勝鼎銘勳。

嗚呼島

塔山所有一土阜周遭。南望渤海。至此而漸近。聞有嗚呼島在海之東。是所稱田橫島。若値天淸時可見雲。而不可知的在河邊。

滄溟環抱古齊都。一點嗚呼翠欲無。厭見東人皮幣役。陰雲長護半洋途。

三義廟

廟在罩羅山下。奉漢昭烈像。左關右張。並轡而立。謂之三義者此也。大抵塑像無三分之肖。廟前塑一人被𩬊繫柱。而一人以劍刺之。刃幾沒頭。是曾竊赤兔馬者雲。庭有康煕重修碑。有僧徒居在西夾室。壁揭觀音像。盆植一種草卉。名曰仙人掌。無枝根之蕃衍。只有一葉。自盆土中抽出。葉上又橫生一葉。大如芭蕉之新展。厚如牛舌。而無內外之別。十二䄵一開花。而花結於葉上。是草獨產於天津衛雲。

荒祠一體漢君臣。怳見桃園結義辰。定愛西廂仙牚草。百䄵花劫葆王春。

劉猛將軍廟

三義廟數里許。有神廟。廟安三菩薩。又於西室。塑一神將。扁曰劉猛將軍。嵌壁而豎碑。其畧曰。劉猛將軍未知所自昉。而其靈異昭著於江淮間。村民徧爲立社。而各直省叢祠。祭賽亦間有之。似是殺蟲之神。按宸垣識畧。神名承忠。元末官指揮。殉節。與此說不同。

系分田祖神。像傡慈悲佛。欲識將軍功。秋成穡事訖。

紅旂營

朱家店,紅旂營等地。有城皆圮。松,杏之敗。亦被屠處也。連山驛。村肆櫛比。有驛丞。

遠游嗟暯歲。壯觀輸平生。白塔名殘堡。紅旂刱小營。亂沙隨轍捲。斜日上山明。十里關東驛。行吟句易成。

賈貞女坊

長春河西。有石牌門。其制仿北鎭外門而小。刻其面曰。淸故姚法珠未婚之女賈貞女坊。兩柱刻一聯曰。未出閨門明大義。可爲巾幗作芳型。又刻柱石記之曰。貞女䄵十五。字法珠。越二䄵。法珠病卒。賈之父母。欲再嫁它門。貞女曰。吾字姚氏。卽姚氏也。遂子夫弟之子廣居。以居矣。距三十三䄵而卒。寧遠守尉劉大觀。啓聞其貞烈。嘉慶辛酉。命立牌門旌之。蓋自柵立碑於路。旌人節行者往往有之。

誦詩曾艶柏舟章。今日燕山賈女坊。未出閨門明大義。芳型俱是兩髦娘。

嘔血臺

至東八里堡。南望一山。突然高起。是雞鳴山也。山頂有所稱嘔血臺。昔袁崇煥鎭寧遠時。淸汗急攻之。以火砲碎城將入。値日暮。以詰朝爲期。崇煥夜以畫布作城。綳障其城毀處。適天雨且寒。一夜間成一氷城。汗乘曉望之。崩城已完。大驚遂嘔血於此。故臺以是名。或稱駐蹕臺。

嘔血臺頭朔氣凝。受降城外陣雲蒸。關兵卻恐春風早。銷盡層綳一夜氷。

永寧寺

寺在東頭臺之南。卽首山地也。寺門扁曰首山勝境。入門有觀音,關帝像。庭豎二碑。康煕進士劉君德撰。耿生悅書。君德卽配遼左者。而吳三桂部下也。或稱 崇禎辛未。提督鎭福宇祖公所建雲。寺後有永寧峯。故因而名寺。

釋轡攜輕策。靑驄飮水濱。仄岩牢寘屋。斜徑細通人。佛老凋金像。僧寒薄黛巾。檻空雲氣濕。層嶂碧嶙峋。

紅羅山

自雙石城。岡壟重複。臨永寧寺門。望見西北。一山特然高拔。是所稱紅羅山。元順帝死處也。

靑山自在長精神。雨洗千年鐵木塵。欲問中州乾淨地。紅羅猶寄 大明春。

寧遠衛

屬錦州。而亦孤竹地也。漢曰海陽。燕曰集寧。唐曰瑞州。遼曰隰州平海軍。金曰海陽海濱。元曰太寧。由春和門入。卽東門也。甕城及十字鍾鼓樓。槩同瀋陽而差小。有守尉監焉。從南延暉門出。自此程站極遠。人馬一倍困乏矣。

大尉門臨白板橋。水頭煙柳動條條。城臺霽雪凝新矚。落日同停學士轎。

祖大壽牌樓

延暉門內數帿許。有祖家石牌樓。其棟桷簷欄。皆以架石而搆之。前門則用黃赤石。而後用白石。高數十丈。而門屋間架爲三層。其下闕然爲門。畫雲刻龍。盡其奇巧。前門楣外。刻廓淸之烈。內刻忠貞膽智。其第一層玉音二字。二門皆相似。第三層內外。俱刻四世元戎少傅。其下層內外刻誥贈官銜姓名。乃祖鎭,祖仁,祖承訓,祖大壽四世恩貤也。門柱刻對聯曰。桓赳興歌。國倚干城之重。絲綸錫寵。朝隆彝鼎之褒。後門則第二層內外刻元勳初錫登壇駿烈。第三層亦刻四世官職於內外。柱聯曰。松檟如新。慶善培於四世。琳琅有赫。賁永譽於千秋。此則祖大樂四世恩貤也。大樂與大壽。爲同祖兄弟。而其父卽承敎也。二門。一立於辛未。一立於戊寅。承訓。卽壬辰隨李提督東援者也。一門恩榮。曠絶千古。而大壽輩去就。終何如哉。其後孫尙居城內雲。

鑱蒼雕赤屹重楹。玉樹誰家有弟兄。四世官銜門照耀。萬人瞻視石崢嶸。捐身誓作干城任。仗節宜觀竹帛名。可惜埋旂鞮汗日。阿陵墜盡舊家聲。


十五日 丙子

[編輯]

晴。寅時月食。沙河所三十里午餐。東關三十里宿。

沙河所

一名中右所。 明時鎭禦地。而城多頹破。

睡着征鞍似動船。太寧餘醉尙陶然。靑嵐繞滴臨山屋。白氣長浮近海天。勝覽先要尋舊蹟。壯游今不負芳䄵。漫漫一路去無極。三十里間西日懸。

半拉店

店在沙河所十里地。市有賣鹽。而搨如小甎。謂之鹽甎。稱其斤兩而賣之。蓋燕市賣買。雖餻麪餹煙之屬。亦用此例。

立馬寒村路架槽。衣冠卻被店民騷。絲毫較準操稱手。積市鹽甎似切餻。

望海店

自此海色漸露。島嶼汩沒於波濤中。蓋海在數十里間。而入燕之路。累日濱海而過。

風禽飛盡杳無痕。遼埜東傾大海分。未辨蒼蒼天水際。浪如高嶂氣如雲。


十六日 丁丑

[編輯]

晴。中後所十八里午餐。亮水河四十二里宿。

東關驛。和趙景裕。

東關亦城圮。石門獨巋然。是日爲觀日出。一行曉發。趙從事景裕。道誦遼野詩。仍用其韻。

雪埜縱橫路似絲。會當新境輒新詩。東關暯笛悲明月。北廟荒碑愴舊時。傾蓋不嫌言跌宕。聯鑣翻恐去差池。壯游自是桑蓬志。天闊寧從小管窺。

二臺山。望日出。

自東關曉發五里餘。至二臺子。有廢煙臺。登此則海水無礙。皆言日出時光芒。莫若此處之奇。

積氣穹壤薄。大海東南逝。我聞觀日出。最宜將昇際。浩波爲之盪。彩雲從以衛。始難水底湧。忽又天門揭。怳惚黃金盤。太空無纖翳。使我心先馳。東望杳迢遰。帶月晨策馬。駈向靑臺繫。若見紅輪轉。將見大明世。遲遲天向曙。冷風時掠袂。海間空濛氣。上薄雲霄蔽。少焉高三竿。頑雲晩始霽。

中後所

明時關防也。後改築方城。南有歌薰門。西有說澤門。城外有關帝廟。廟貌畧如我國東南廟。庭豎康煕,乾隆二碑。殿後安大昌像。殿東設小龕。而塑金佛百數。此廟素稱靈異。譯胥輩多有瓣香抽籤者。余適登西門樓。有一人踵來欣款曰。朴貞蕤復來否。

禪林參悅送殘暉。梯路西城又攝衣。卻被街人來問語。前䄵東客贈詩歸。

峩爾城

土城盡圮。城內無人所住。一名口魚河屯。

石出河殘古口魚。畜欄今闢土城墟。牛無絡鼻驢無勒。物性猶全稟賦初。

亮水河店 店屬寧遠衛 疊東關驛韻

關山歲暯夢絲絲。百種襟懷寓一詩。馬上憑眸雲盡處。爐頭抱膝月明時。人如萍草滄江浪。家隔蓮花古洞池。原隰駈馳愁漸瘦。忽驚顏髮鏡中窺。


十七日 戊寅

[編輯]

晴。中前所四十五里午餐。紅花店四十三里宿。

高嶺驛 雞鳴時發程

寒霜灑鬢月輪低。亮水河南信馬蹄。百里重關山海遠。行人今日聽晨雞。

中前所疊絲字

城堞壯麗。與中後所相伯仲。城有四門。東定遠。南廣定。西永望。北定和。有佐領,巡檢二衛。

經邦才愧鼎扶絲。愁聽東方四牡詩。強作胡言循土俗。暗覘王氣惜天時。好音不見懷周道。水戰徒勞習漢池。滿載金繒山海路。一丸誰復向關窺。

萬里城

自大石橋以後。望見閭山之腰。長城逶迤而走。是秦時所築萬里城也。城止於柵外。山海關則城附其曲折處築。而至於海。

城根東走白崎嶇。山勢雄如萬馬駈。堪笑秦家延袤廣。萬年空待女眞都。

姜女廟

行未至八里堡數里。折而南行。有廟在高阜上。廟塑一女子。傍有二童子侍立。左者持傘。右者持帶。是女子之兩兒也。觀其塑像。如哀號嚬蹙之狀。廟額曰芳流遼水。外扁曰勁節淒風。廟龕左右各豎一碑。左是重修貞女祠記也。略曰。姓許。名孟姜。居長故。秦築長城。役天下丁男數百萬。潼關范七郞死。其後暴骸六螺北下。其妻姜走數千里。出關負其骨。將投海。以身殉之。蓋姜女望夫不歸。尋至於此。聞其夫死。哭而死之。後人卽其地立廟。童子所持者。傘像行具。帶像其夫所着。而抑姜女持來者歟。右碑卽萬曆壬子菊秋。主關海若王致中。同蕭馥亭都護。出塞詩也。詩曰。出塞將軍汗馬勞。偶來風雨襲征袍。聲傳徼外奔封豕。羽入雲中看落鵰。鴨綠晩舟通屬國。鵝黃新酒醉詩豪。行營列炬歸來晩。城上烏啼月正高。又雲關外二舍許海洋中有立石二。殊有人形。又臥石三。皆相枕。世傳爲姜女墳。同蕭都護,藺參戎飮此。其詩曰。海上雙雙擁翠螺。傳來姜女瘞廻波。千年不動心如石。萬里相牽淚淬羅。拍岸濤聲頻助咽。窺人鴦鳥摠成魔。珥流砥柱應如此。把酒臨風紀不磨。又壁揭皇三子藤琴居士所題詩板。龕前兩柱題乾隆御製第二句。皇十一子果親筆也。廟後有小殿。奉三仙像。殿後有一層岩。而多有嵌凹痕。是姜女望夫處陟降之跡雲。傍刻望夫石三字。其左面刻乾隆八䄵御製詩曰。淒風禿柳吼斜陽。尙作悲聲弔乃郞。千古無心誇節義。一身有死爲綱常。由來此地稱姜女。盡道當䄵哭杞梁。長見秉彝公懿好。訛傳是處也何妨。又刻戊戌所題詩曰。叢祠舊築海山邊。善哭偏由姜女傳。金鑄應嫌范蠡譎。墨胎可比伯夷賢。蕭風松樹哀絃瀉。明月淸波古鏡懸。路便一臨緣節義。訂譌意已具前篇。北面刻曰。作如是觀內閣修纂賀廷佐筆。又刻振衣亭三字。下有乾隆帝七絶詩。廟之西門外豎碑。大刻曰止此石。八里堡中又有神祠。起短壟頭。岌然如墩臺。奉玄冥神。

哭郞娘死哭娘誰。怨入長城玉塞遲。若爲芳魂長住處。石頭何不起神祠。

四方城

二里店有四方城。俗稱汗之將臺。而亦名威遠臺。或雲吳三桂所築。故亦云吳王城。舊聞汗引兵至長城下。一夜築起。藏六萬兵。似誤傳也。萬曆間。經畧熊廷弼,楊鎬,應昌費財屢萬。歷數䄵而就。與關內爲猗角之勢。穿地道以通內外。今湮塞不可用。臺之高可十餘丈。廣可四五十間。築以甎甓。四面築級。而又築曲臺。回轉以登。而臺下四面。各嵌五瓮室。又有甕城於門臺上。形如口字而中空。臺上可容四五百人。臺下可藏七八百軍。其北面則鋪甎稍廣。似是將臺。頫瞰四面。纖悉可覩。臺外又四環土城。將臺隱軆於其中。故自外觀之。似不甚高。其制甚奇妙矣。

高直雲天杳絶埃。巫閭轉拱海縈廻。若魚鱗葺兵藏窟。如虎牙張將在臺。睥睨當䄵三桂築。商量它日五花開。層梯更覺胡風壯。白日登臨慷慨盃。

山海關

關有兩重門。門皆有譙樓。而亦有濠塹及瓮城。城高四丈餘。外門樓二簷。內門樓三簷。第一門外扁曰山海關。世稱李斯筆。而燕岩朴趾源詩曰。山海關門三大字。秦時豈有漢時楷。似是明證也。關將及甲軍出檢一行入關。關將卽副都統。名來儀也。過關將所坐處。三使稅轎。從人皆下馬。至第二門。門內扁曰天下第一關。或雲。陳姓人摹朱子筆揭之。又雲。 明蕭顯所書。南北又各有重城。設門而建二層樓。下架虹霓。行路四達。南走澄海樓。北通覺山寺。城內民居則不若瀋陽之櫛比。遂西出兩重城。亦有甕城及譙樓。其內門曰祥靄榑桑。自外城門凡九重關。卽古之楡關。隋開皇三䄵所築。而唐謂之五花城。至 明時徐中山達增修之。關南五里許。有城缺不築處。但以鐵網遮之。環以紅柵。世傳李自成之亂。吳三桂誘淸兵入關。汗恐見欺。毀城而入。其後康煕帝遺敎不葺。皇帝幸關東。必由此門行。蓋出不忘本之意。或雲。長城南北舊有水門。環以柵者。乃南水門。吳三桂守關觀兵。由北水門出。改裝衣。還入南水門。開關誘淸兵。由兩水門入。遂還軍合戰。此奇門生門法也。毀城納兵。初無是事雲。

地利天設險。有國山河寶。渤海東抱埜。巫閭迥揷昊。中間大闢關。百雉雄城堡。曲附秦時築。直扺(註:疑誤書抵字為扺) 遼陽道。扁門李斯筆。齊諧談海棗。扃鐍難恃固。大盜闖機早。白日斷城腰。刃頭多芟草。七門東正開。天兵廓如掃。諸夏無君長。故國泣父老。行人立馬看。謾說關防好。

關中太學

關內有太學洞。立下馬碑。扁外門曰儒學。內有儀門,序班等扁。中建一堂。而揭明倫堂及敷敎在寬等扁。庭中一碑。卽乾隆所豎也。立聖廟於東庭內。而門額曰戟門。正殿奉孔子位板。書曰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從享諸位。皆如瀋陽制。而位板無蓋櫝。四邊施彩刻雲。似亦太褻。東設名官祠。西設鄕賢祠。而其名姓都不可知者也。廟後有崇賢祠。卽我國啓聖祠。而宋儒諸賢之父。亦皆從享焉。

州序存遺制。東關聖廟深。奠楹徵異夢。循鐸敻餘音。非復士縫掖。奈今時陸沈。春秋無地讀。空負泣狑心。

深河

出城一里而渡河。是遼東伯金應河大鏖之地也。往往有京觀雲。而今不可見。關外路傍。有玉皇閣及楡關書院。書院卽學堂也。

折戟沈長沙。宿雲埋古壘。將軍去不還。千載空流水。

謝進士福祿村舍

夜扺(註:疑誤書抵字為扺) 紅花店。距關五里地。門扁揭歲進士三字。蓋燕人以科第扁門者比比有之。謝福祿係是江南人。䄵前登鄕貢進士雲。指使臣巾服曰。一代朝衣冠。甚合禮制。眞是西雍振鷺之儀也。爲治玉河館舍。送各房書者。先詣皇城。三使行中下屬。有馬頭書者之名。

主人䄵紀富。白晢又▣疎。遠客門喧轍。羣童案繹書。煗盃千慮息。殘燭兩襟虛。易識君家住。楣題進士閭。


十八日 己卯

[編輯]

晴。鳳皇店三十七里午餐。楡關三十五里宿。

范家莊

前行十餘里至范家莊。村有範文正後裔。扁其門曰范家義倉雲。歷湯河堰而曰大理營。一名浪河。民戶及倉庫頗饒富。似是倉屯也。深河驛在鳳皇店十五里。城周數里。而今皆頹圮。只有門霓。架搆頗壯。樓譙亦毀。驛有丞治。自紅花店以後。路傍煙墩。下有一室。是藏軍器處。又作一空廊。前置一木架。是閱武時列軍器處也。煙墩五坐。形如大甕矣。每五里十里之間。煙墩在在相望。自此至皇城。皆如是。

驛亭天浩渺。戍樓煙淡黯。路直關西村。我車鳴轞轞。相逢野中老。爲說故家范。義倉華門楣。百䄵傳遺範。

楡關

自山海關。渾稱楡關。而今屬臨楡縣。世傳秦蒙恬種楡爲塞處。而聞齊佩蓮言。則 明徐達移關於山海。此地關口仍廢雲。民戶繁富。市多拱抱之木。屋樑車村(註:疑誤書材字為村) 。無不出於市。

重關以北朔風吹。萬樹楡楊蔭野歧。試問將軍曾手種。朽根千載竦無枝。

莊河韓屛晉客館

韓屛。晉擧人也。號邦寧。昌黎後裔。而居住莊河裡。距楡關二里。余至其家。邦寧延致外館。具饌大嚼。

良宵裁燭喜將迎。筆話纔通異國情。佳釀珍餚留遠客。主人一飽費經營。


十九日 庚辰

[編輯]

晴。背陰堡四十七里午餐。永平府四十四里旂下張姓家宿。

文筆峯

自白石堡以後。西望一山。突然而尖。名曰文筆峰。其下有昌黎縣。距此三十里。聞齊佩蓮言。縣內有韓文公祠。其後孫尙多居住。世襲儒士雲。峯以文筆爲名。故昌黎,撫寧二縣。素稱多文士。文筆之西北。又有兔耳山。以兩峰相呀。如兎耳故也。有一石柱。兀立於山南最高頂。問諸縣人。則是 明峕所建石塔。凡十二層。一雲韓文公讀書處。而後人立碑記之。

疊嶂披雲立。崢嶸五老如。黛光凝橐鑰。秀氣結扶輿。盤鶻昌黎縣。騎龍吏部閭。兀然三尺碣。尙記讀羣書。

撫寧縣

永平屬縣。漢陽樂縣地。北齊以後。入盧龍。金改今名。城周三里有奇。亦一關防處。由古●(●字為左馬右呂)門入。卽東門也。大街中有三牌樓。曰總督六鎭兵部尙書翟鵬。曰兵部給事中王紞。曰靑瑣名臣刑部給事中王印祥也。城內人家。多扁文魁進士等字。至有貞烈表旌。比屋相連。又有十字閣。扁其四面。東曰雲垂海立。西曰達天之衢。北曰聲聞山海。南則路迂不能見。過此有兩京銷(註:疑誤書鎖字為銷) 鑰之扁。是知縣衙門也。城西門扁曰迎恩。

昌黎舊里筆峯靑。從古文華萃撫寧。門扁樓額街南北。幾是升庠講五經。

徐紹薪莊

紹薪。進士鶴䄵子也。鶴䄵曾與東人多結交。余亦雅聞名矣。遂訪其家。則紹薪現任山東諸城縣令已十年餘。留親族在家。有張,翟二秀才。是洞裡人。適來筆話。後園有會心亭。荒涼不修。階庭有黃梅一樹。蓋花卉器玩。亦無井井排置。迎恩門外。有泰山行宮。與龍王廟對起。

兔耳峯南有世家。靑僮拜客試新茶。主人去守山東縣。古閣黃梅幾度花。

蘆峯口

在十里臺堡五里地。山斷爲路。南北皆高峰。路漸磽确。蓋昌黎縣過峽也。歷飮馬河而有背陰堡。又八里而至雙望堡。堡有城。城東有二石橋。

千峯生馬首。孤鳥盡雲間。始信遼天闊。重逢塞路艱。角聲噓壯氣。酒暈破愁顏。故國梅花晩。征人夢幾還。

背陰堡

堡村背山臨溪。前後林木。有山谷趣。

境會吾心輒小酡。朗吟佳句敵高歌。千峯北走盧王塞。一策西臨飮馬河。村日虛明皆雪屋。野沙噓動忽風波。驛亭槐柳疎陰合。三兩啼雞拂偃柯。

盧龍塞

自雙望以後。埜色復開豁。北望遠山纍纍秀媚。行至十八里堡。是古盧龍塞也。昔曺操北征烏桓軍。次無終。峕方下雨。灣滯不通。操患之。以問田疇。疇曰。舊右北平治在平剛。路出盧龍。達於柳城。今尙有微徑。遂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操以疇爲鄕導。上徐無山。登白龍堆。去柳城二百餘里。虜乃驚覺雲。無終卽今玉田縣。或雲。曺操至盧龍塞。鑿山通道。故今尙有山坼崖斷處。而路出其間。

曉踏楡關月。夕穿龍塞雪。古來荒漠地。人煙久阻絶。黃沙朔氣流。白堆天險設。老瞞東出征。烏桓擣巢穴。一旬雨不止。小徑多曲折。幸得帷中客。回軍勝籌決。鐵馬長駈來。獵獵風旌掣。拓野河橋圓。鑿路山雲缺。白檀兵無備。鏖戰刃不血。北方道遂通。萬里膏吾轍。遠道來何爲。日暯胡風烈。

驢子槽

前行盧龍十餘里。至驢子槽。有河水頗廣。一統志雲。石槽在府東五里。大石盤礴。上低陷如槽。相傳唐張果飼驢之所。驢槽之名。以石槽而變也。地勢狹隘。如蘆峯所過。

高山破霧近將攀。層浪翻風逝似還。更得張君消息否。靑驢一去石槽閒。


二十日 辛巳

[編輯]

晴。野雞坨四十里午餐。沙河驛二十里宿。

永平府

西距京五百里。遼置遼興軍。金爲南京。元曰興平。亦名平灤。商之孤竹。秦之遼西。漢之右北平。魏之盧龍地也。後魏置平州。又置北平館,盧龍縣。城周九里有奇。從南門入。迤而向東。有永平府衙。門外扁曰古北平。內門曰保釐。左右有東轅門,西轅門。其內門曰永平府。又其內曰儀門。其正堂曰忠愛堂。制度雄偉。位置整肅。內門列肅整迴避等牌。不外人混入。

北平太守劍龍文。東海行人鐵馬幩。聞道烏桓隣大漠。防秋誰似李將軍。

鳴遠樓

城內十字街有三層門樓。下築方城圍之。前立牌門。而刻於其面曰聲敎畿東。從夾門入其上。則地皆鋪甎。左右立石爲豎旂之所。又從雲梯而上。有門樓。中層前扁曰山海升華。乾隆時七十六歲人孔繼炘筆。後扁曰東漸於海。又從梯而登最上層。曰鳴遠樓。彩欄玲瓏。雕簷縹緲。俯瞰街市聯絡。遠瞻峯巒拱抱。憑虛臨高。不覺搖搖不自支。樓之北有神祠。奉四神像。漢蕭何,曺參及唐陳叔寶。而一則九天神將也。門扁曰法律儀型。意者。三人爲法律之主歟。左夾室扁明神和吉。而中塑一像。此稱司農神。

城上層樓百尺崇。登臨迢遞杳西東。千山盡入煙光裏。萬樹平沈野色中。射虎將軍曾踏月。觀魚學士尙遺風。如何十室多名蹟。一片雷陽又揷空。

太公廟

廟在城內東街。有兩牌門相對。廟門之扁。西表海東釣璜。外門曰欞星門。又曰鷹揚廟。門扁允文允武四大字。乾隆御筆也。殿中安姜太公神位。兩楹及神龕左右皆揭長聯。壁東西各有配位從享。西配位張良,郭子儀。東配位諸葛亮,吳司馬孫公。西從享岳飛,田穰苴,范蠡,韓信,管仲,劉基。東從享樂毅,李靖,曺彬,周亞夫,裴度。一倣文廟四聖十哲之位也。兩廡又列享歷代名將。東則以鄧禹爲首。其次張飛,班超,趙雲,吳漢,姜維,樊噲,趙充國,程不識,臧宮,李廣,皇甫規,皇甫嵩,祭遵,耿弇,周勃,李存恭,李晟,李存參,白起,王翦,吳起,李牧,常遇春,王僧辯,龔遂,衛靑,馮異,馬援,彭越,賈復,寇恂,曺參,羊祜,馮奉世,岑彭,吳隆,陶侃,霍去病,謝玄,杜預。西則以檀道濟爲首。其次狄靑,鄧淸,范仲淹,楊業,寇準,韓琦,鄧艾,王晙,霍震,李存恭(註:李存恭。東西廡。或疊誤。而皆有之歟。), 李光弼,顏眞卿,尉遲敬德,薛仁貴,李勣,吳明徹,王鎭惡,劉琦,韓世忠,文天祥,趙畢,再遇,李顯忠,吳玠,田單,斛律光,長孫晟,楊素,陸遜,陸抗,伍員,周瑜,徐達,孫臏,趙奢,廉頗,慕容恪,王彥章,韋叔裕,宇文憲共九十八人。庭有乾隆時丁桂鎣所撰碑。內外門豎武廟創建碑。萬曆間右侍郞北海劉應節所撰也。又南有敬勝書院。抑侑享之所歟。府之南路傍有石塔。凡七層十餘丈。以石欄環之。下設石屛以藏塔身。石屛之間。用赤石爲柱。亦一大鋪敍也。

武廟丹楹翼翼如。兵家稱聖卜熊初。牲尊兩廡諸名將。盡讀當䄵太乙書。

李饒亭美書齋

美永。平府秀才也。迎余進餑餑相勸。遂題示一律曰。風雅通中外。相尋駐使車。名雖千里表。自愧七旬餘。春作雲峯際。山瞻岱華初。居行方異趣。聖治沐安舒。又出所著詩藁十卷。題曰淸華堂詩集。其句法馴鍊可愛。座有三四士友。名曰鉉銘者。其門生雲。

中國古多士。文章富五車。襟靈談筆際。詩就進茶餘。雅韻虛垂老。閒蹤若遂初。共留重會約。堤柳待春舒。

次巨川季廷銓詩韻

巨川亦書齋講生也。秀俊有風格。饒亭席上參筆話。仍書示一絶曰。麤材久負秀才名。風雅林中愧我生。此日幸逢東海客。披雲撥霧眼重明。

從古詩人自愛名。一場佳話盡平生。殊憐海客東歸後。千里相思共月明。

灤河

灤河。古濡水也。距永平城五里地。 明時西軒韓應寅。以御史退居灤河。作釣魚臺於河上。臺尙巋然。兼有水石之勝雲。問諸縣人。則曰。臺在河北一柱峯上。而其下有韓御史墳墓。距此爲二十里。且再涉水。然後可到。

灤河落日淨輝輝。沙沒輕蹄浪噴衣。悵望西軒歸老地。釣魚臺上白鷗飛。

野鷄坨

村有城門舊基。而今頹圮。自沙河屯以後地饒。桑與棗栗。叢鬱成行。連亘數十里。居民以此爲業。而官亦收稅。桑之一名地桑也。皆種在田畔。逐䄵刈葉以飼蠶。皮以爲絙。其枝幹則揉作筐籠之屬。農書有地桑者。卽此也。張家莊之稱以棗莊者。亦以多棗而名也。

犬吠雞鳴古永州。村莊撲野煙流。苞桑赤棗三千樹。相等人間萬戶侯。

沙河驛

此地路出沙石中。沙沒馬腹。若遇風則塵壒蔽天。人不得趲程。燕路最患者此也。沙路殆數十里。驛村亦有頹城。

寒風吹雪野途平。海闊如天日遠橫。沒馬黃沙三十里。廣輪遲轉不成聲。


二十一日 壬午

[編輯]

晴。榛子店五十里午餐。豐潤縣五十里宿。

靑龍橋

過七家嶺。有橋。橋高數丈。下設水門。架虹爲三門。橋下水洶湧。若江水深碧處。橋傍有關帝廟。

水深不見底。滾滾長流東。靑龍夜噓氣。百尺駕飛虹。

榛子店

店有東西城。約四百餘步。城中有小虹門當街。蓋亦仿十字樓也。中,西兩門。有榛子鎭司衙門。店村多產雜果。 明末。江南女子。爲瀋陽王章京所掠。過此店。題一絶於壁上。詩曰。椎髻空憐昔日粧。征裙換盡越羅裳。爺孃生死知何處。痛哭春風上瀋陽。詩下又有小序雲。奴。江右虞尙卿秀才妻也。夫被戮。奴被擄。今爲王章京所買。戊午正月二十一日。灑淚拂壁書此。惟望天下有心人。見此憐之。季文蘭書。此詩見於靑城金公集中。

爲人羞抹粉紅粧。豈欲從褰涉洧裳。千古無誰知暗恨。卻疑雲雨下遼陽。

小鈴河

過鐵城坎。有石橋跨深坑。渡一水。爲小鈴河。或曰。松嶺河。自鐵城至此。地皆邱陵。而多坑塹。

鐵城雲起坎。松嶺雨連河。埜遠行將盡。山光翠更多。

豐潤縣

豐潤。古右北平地。治土垠縣。金始置縣。乾隆時改屬遵化州。縣之南城。趙武靈王所築。東城。今縣治也。從迎旭地門入城中。繁富如撫寧。路折而西南。建四達之門。門有層樓。上奉關帝像。扁曰正氣中天。殿有數丈石塔。覆以瓦檐。環以雕欄。左立一碑。萬曆間所豎也。城內又多有牌樓旌表處。而谷氏牌樓爲最。其上層刻文林郞都察御史谷選。中層以金字書曰大中丞。下層到書巡撫湖廣,鄭陽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谷嶠。浙江學正谷應泰諸人。以此見之。谷是此縣之巨族。文昌閣在南門內。高起六稜二層閣。而中安文昌像。魁樓又在其東。中有魁星神像。是奎星也。又南有中都閫府及浭陽書院。從朝宗門出。是南門也。扁曰平臺堆玉。路見乘轎而駕二馬者。其制槪如我國雙轎。而華麗便適。反復勝焉。胡商輩。例乘此轎雲。又有一車。載柩而去者。柩施采畫。蓋以簟屋。繫雄雞於其上。卽魂雞雲也。自此絶不見無樑屋。

出塞吟囊戒小奚。有詩何處不宜題。落日禽高平野曠。靑天樹直遠峯齊。遼商轎屋馳羣馬。浙客輀車哭一雞。赤棟牌樓縹緲起。長空倒植飮河霓。

谷連恆夜至

連恆。 明巡撫使谷嶠六世孫。而號曰岳北家。住豐潤城內。是夜訪余。至店舍。叩其學術。亦有可觀。因言。 皇明紀事。其先世所著。而以時禁一未得見雲。

街南照耀列牌樓。谷氏門闌最一州。慷慨逢人陳世德。芸臺續筆古春秋。


二十二日 癸未

[編輯]

晴。沙流河四十里午餐。玉田四十里宿。

豐潤學宮。商鼎。

豐潤太學。在城東街。講堂中有一鼎。其大如寺廟中鐵爐。兩傍有耳。按朱彝尊日下舊聞雲。豐潤縣治內有古鼎。弘治間。土人鑿井得之。重五百斤。圜腹弇口四足。足上爲牛首。下爲牛蹄。款識甚古。或以爲商時物。今見此鼎。其體樣皆如所載。而獨四足雲者。三也。鼎腹刻古篆四十字。而其字義不可盡解。問之陳敎諭。則曰。此鼎不知作自何代。而 明時有鄕人掘地得之。將運去它處。重莫能擧。言送之聖廟。則仍輕輕而起雲。蓋未知的是商時物。而其爲器也則古耳。敎諭名雲。順天府文安縣人。中丙午科。候選知縣。借補敎諭者也。文識贍博。䄵紀亦老成矣。

靑銅古器出民田。豐潤秪今異事傳。口弇憑看蝌蚪字。首行先記甲申䄵。象成牛足殷工巧。輕若鴻毛聖廟遷。信手摩挲忘去路。主人休道豈其然。

天宮寺

寺在城南數里。前殿安菩薩。正殿塑阿彌。左右設三層龕。仙官佛像。無慮千百數。每層設城堞樓譙之狀。轎車人馬之形。或花樹爛漫於彩閣之中。或鼓吹紛雜於仙官之列。其雕刻丹堊。盡其奇巧。庭立萬曆碑。又有金大定間。從殿西夾門入一佛殿。殿起層臺之上。臺下有門。劣容一人。從門內層級而上。則扁其殿曰慈航寶渡。中安四智菩薩。殿後有白塔。築地數丈。然後安塔身而圓之。上設十三級。高數十丈。縣志雲。遼淸寧元䄵。鹽監張日成建寺。初名南院。壽昌三䄵。賜額極樂院。至金人與宋修好。行府悉寓於此。天會五䄵。勅加大天宮寺。塔後有資生臺。中安一佛像。而手凡十八。或張而向上。或斂而垂下。或拳焉。或拱焉。其狀不一。

金鐸錚錚佛宇懸。石龍飛塔上干天。曇雲慧雨花千朶。各捧瑤臺吹笛仙。

還鄕河

河距天宮寺八里。水頗廣闊。凡水皆自西而東。此水獨西。故俗謂之還鄕河。宋徽宗過河橋。住馬四顧。悽然曰。過此漸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還鄕乎。不食而去。人謂其橋爲思鄕橋雲。

萬水朝宗失舊流。一源通入海西頭。關山匹馬臨寒渡。河且還鄕我獨不。

高麗堡

渡河七里。至高麗堡。蓋丙丁被擄人所住處。而子孫仍家焉。曾有村。殆百餘戶。每當東使之過。或問其根派。則輒赧然難於酬答。今皆移居它村。只有十數家。比前蕭條雲。野有水田數百頃。渡鴨後刱見也。地蓋沮洳可水畊。而似是東人遺俗。市有粟切餠之屬。謂之高麗餠。此亦伊時賣餠人。依㨾我國餠也。自前東人多買食。故村民奉椀遮路。爭先賣之。

拘繫殊方寄晩生。水田尙有舊時耕。圓餻滿楪爭呼價。謂我東人慣是名。

沙流河

距豐潤四十里。元致和初。懷王襲位上都。兵自遼東入討。撒敦等拒之於薊州東。沙流河卽此地也。地屬遵化界。城譙皆毀。獨兩門呀然。

河北黨谷源。河上沙流店。冬暄河不氷。渡頭風瀲灎。立馬愁荒城。暯煙靑欲斂。卻被女娘喧。出門多嬌艶。

龍池菴

在八里堡之西。外門曰興隆。寺門內奉金佛掛珠像。又內殿則三佛。後殿則一大佛。而左右小佛。指不勝屈。皆以白蓮黃金爲榻奉之。庭豎乾隆碑。有二大樹。對立庭中。竦然直挺。高十數丈。大二圍餘。卽白楊也。轉入僧炕。位置器玩。井井可觀。壁掛高明山水圖,于敏中柱聯一對。書籍堆籤。而其中有黑緞橫軸。書金剛般若波羅直經一則。而字畫皆織出者也。軸頭又織出山水圖。而無一點刺紋痕。亦一寶玩也。

空庭樹老晝冥冥。山入虛菴佛氣靑。誰學天孫雲錦字。織成般若萬言經。

玉田

玉田。古無終子國。唐始置縣。 明屬永平。至乾隆屬遵化州。漢盧龍人翁伯。姓羊。以孝稱。親死。葬無終山。山上無水。翁伯廬於墓側。晝夜號痛。神明感之。於墓側出泉。因引水就官道。以滲行人。嘗有飮馬者。以白石一斗與之曰。種此。當生美玉。又得好婦。果生白壁長二尺者數雙。時翁伯求娶於徐姓女。徐謂媒者曰。得白壁一雙可成。翁伯以白壁五雙。遂婿徐氏。數䄵。雲龍下。迎夫婦。俱昇天。今稱所居爲玉田坊。其後孫立石田中。以紀其事。無終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燕昭王塚雲。從西門入城門。扁曰拱宸。有文昌閣於十字街。閣共二層。下設如來龕。上設文昌龕。扁額柱聯。不可殫記。下僧房列於左右。又有人家於下層之上。造竈設炕。無異平地。東門卽迎旭門也。

萬戶雄州十里城。蹄輪絡續大途行。昭王古墓雲千疊。翁伯寒田玉數莖。腳底江山多換面。耳邊笳鼓摠關情。輕筇拕向文昌閣。西塞斜陽盡意明。


二十三日 甲申

[編輯]

晴。鱉山店五十里朝餐。邦均店六十里午餐。棗林莊四十六里家憩。

五里屯

曉見。自禮部抵通官通諭文曰。奉本部大人面諭。朝鮮使臣等。務於本月二十四日催趲到京。以備二十五日具摺奏聞。及該使臣瞻仰事宜。爲此傳知該迎送官及通官等。在途催趲前來不可遲。毋違特諭云云。雖未知何故催進。而不得不趂期入城。故遂議倍道馳行。而此去皇城尙爲二百七十里。人馬困乏。有難趲程。故三使皆貰胡車乘之。曉發至五里屯。朝旭纔昇矣。

經歷關山久別家。燕京道里尙雲賖。胡皇勅預䄵終宴。早日行人各貰車。

彩亭橋

橋下有虹門。兩傍設欄。按一統志。橋在玉田西二十里。相傳金學士楊繪所建。而繪。邑人。彩亭。其號也。路左立牌門。書薊州交界。

靑簾一色酒樓垂。學士橋南四達歧。射獵胡兒歸飮馬。井欄閒放轆轤絲。

蓮花池

舊時有池種蓮。而今無之。

月落天將曉。流雲遠寂寥。聽雞如昨日。裝馬又今朝。和睡忘過嶺。耽吟倦度橋。蓮池名忽慣。回首我家遙。

鱉山店

山如鱉頭。故名之。所過蜂山,螺子。亦以山多石堆。形如蜂螺。梯子山。以山形層層積累。自成梯級故也。梯子山上有寺樓縹緲。下建關廟。廟門向路。金像流睨。鱉山店有玄帝廟。店村設兩重門。如里門制。東距二里許。有小城起野中。卽宋家城也。世傳宋之先。豪富甲一鄕。財屢鉅萬。僮指數千。 明季淸人之猾夏也。築城自保。屢攻而不下。 明亡後始降。淸人怒之。歲令貢蒭艸萬束。今子孫尙家雲。

蜂飛鱉縮亂山橫。疎雪寒天遠客情。野俗爇檀玄帝廟。王風委艸宋家城。

薊門煙樹

過引流河。而北望薊州。白塔挺立於煙柳間。薊門煙樹爲皇都八景之一。自此南望。樹木浩渺。煙霧積翠。上下百餘里之間。天與野一色相接。林樹邨閭。渾入煙波中。望之若島嶼出沒。無數帆檣往來其間。芥馬棗人。匝行而環列。樓坮第屋。無非空中滉漾之境。頃刻變幻。有千萬之殊。想是天下第一景。然蓋不知空濛之間。致此何氣。如煙而非煙。如水而非水也。

一氣濛濛不辨涯。百章煙樹薊門遐。有無岳色雲中嶼。多少人聲水上家。錯認矇矓晨帶月。翻疑怳惚老看花。徐姬淡墨爲▣境。別是人間色相嘉。

邦均店

店有城。今頹。獨存東西二門。又催午炊前進。以一行之疾馳。該房廚子及下處軍官輩。俱未及前詣。其遑遽之狀。可謂不分湯火矣。

店人籬落匝城墟。小竈煙生釋轡初。北塞丁男兼女績。油囪白日轉繅車。

滹沱河

歷白磵店,段家嶺而至河。一名錯河橋。世稱漢光武氷渡處。而按一統志。河在保定府東鹿縣南三十里。距北京三百八十里。又按史記。光武北至薊州。薊州反應王郞。光武南走。至滹沱河。以氷渡。然則今所傳稱看似謬矣。冒夜登程。有難跋涉。故余亦自此乘太平車。

漢皇氷渡處。遠客愁黃昏。未量河深淺。臨流且駐轅。

棗林莊

莊在三河縣六里。邨有城垣。一行至此少憩。又促飯戒裝。夜纔三更。

村肆殘杯乍撥悶。菁根佐酒切盈寸。壚頭未就支肱眠。又被廚人促打飯。


二十四日 乙酉

[編輯]

大雪。燕郊堡四十四里曉餐。大王店三十七里午餐。皇城三十里玉河館入抵。

柳河屯

自棗林發行。時大雪方下。達夜疾馳。歷白浮圖新店,皇親莊,夏店,柳河屯。至燕郊堡。曉雞猶未唱。黑夜窣窣。不知何處有何狀。可觀。

輕裘快馬夜登程。畫角聲寒雪五更。謾使男兒增慷慨。擬將馳入蔡州城。

永通橋

自燕郊堡以後。羣山盡落。空闊如遼野。南望通州界。可知其雄府也。過通州江。至八里橋。橋長可四十餘步。廣可方四五甎。高可通舟。自白河運漕。入京之道也。橋名永通。正統十二年所建。而祭酒李時勉撰碑記事。左右皆設欄。極精侈。自此路上鋪大方石。六面相次排比。皇城四門外四十里。皆仿此路。左右第宅相望。朱門粉壁照耀人眼。又往往見林木間繚以方垣。前建一字閣。設門而關之。問是貴人家墳墓也。

車下雷轟石路橋。野天寥廓雪蕭蕭。粉墻朱閣誰家墓。無數寒鴉集柳梢。

東岳廟

行未及朝陽門。至東岳廟。廟外牌門凡三。東曰泰虛洞天。西曰靈岩崇祠。南曰永延帝祚。重門扁曰瞻岱之門。殿宇廊閣。繚繞崇嚴。外門曰勅建東岳廟。其正殿曰嶽宗寶殿。正門內左右有二層鍾鼓樓。門簷皆兩重。殿中金塑泰山神像。左右侍衛仙官共十餘人。麾幢器玩。皆屬異觀。簷懸香燈。卓上置大銅釜。恰受數十斗。盛漆於其中。方燃金跋。晝夜不滅雲。正殿左右。附以翼廊。東西各四十三間。間各有冥府神像。具袞冕據卓按事。左右立判官小鬼數三人。陰森可怪。前列人鬼。亦有鳥獸化生者。以牌貼楣。各識其所掌。凡世間一切人物生死善惡報應之事。或有䬣受刀山劍樹之苦。其形千百不同。庭中碑碣累累。以百十計。其中康煕,乾隆御製碑。在左右庭。庇以黃瓦閣。又有趙孟頫書。從寶殿後。又有大殿。扁曰育德殿。奉兩塑像。或雲。泰山神爺孃也。自前後甃石爲路。又折而東北有層樓。亦周以廊屋。屋中皆有塑像。北邊有一帶高樓。上奉玉皇像。扁曰玉皇。皆謂之娘娘也。結搆重疊。衆設瑰奇。不可盡窮其間架。康煕碑文以爲廟自元 明設置。中間遭回祿之災。至康煕三十九䄵重修。凡三䄵告成。廟宇之盛。甲於都下雲。一行入廟。通官太平保季文。已來候矣。

北方多廟寺。東岳冠城都。帝座輝龍袞。靈床爛鳳爐。刀山徵報應。碣閣壯排鋪。撤蓋華陰路。陳生笑聽巫。

朝陽門

一名齊華門。是皇城東門也。門樓凡三層。皆覆以靑瓦。瓮城上亦有樓。此稱敵樓也。三使具公服。捨轎車。次第排班。奉表咨文於前。以黃帕覆之。裨譯亦分列。一如入瀋時。城內樓觀稠疊。市肆牌牓。不可以沿路諸處等比矣。轂擊肩磨。寔是京師都會。誠未知漢唐之長安,洛陽較此何如也。朝陽門內有牌門於十字街。東曰履仁。西曰衍義。南北俱曰大市街。

門如虹貫路如天。都會燕城第宅連。不辨東西南北市。秖令郵圉馬加鞭。

玉河館

入朝陽而路折。迤西向南者再。行至五里餘。望見城角逶迤。卽正陽,崇文兩門之間也。未至門有石橋。橋名曰玉河橋。橋凡十二間。而有左右欄。館在橋西北。名曰玉河館。亦謂之南館。若我國別使同時入城。則又設一館於北門內。故有南北館之別也。館凡百餘間。皆縱橫爲一字制。館門內有中門。中門內有東西廊屋。此員譯輩所處也。又於小門內有正堂。正使處焉。左右月廊上房。褊幕所處也。又北而第二第三行則副使,書狀分處焉。褊幕則亦分入本房夾廊。後邊有北炕十數間。員譯及下輩人馬。匼匝於其中。搆黍榦。塗燕紙。各自爲防塞之具。又多有靠墻設幙者。館壁貼紅紙。書曰。十二月二十日吉時封印。正月二十日吉時開印。各衙門亦仿此。此乃都中每䄵例也。又曰辰時開門。酉時封門。其開其閉。我國軍牢必來告。而正門則常下鑰。使臣出入時。輒開也。是日卽立春日也。

玉河西畔館門開。一歲春光客帶來。欄道胡酋皆素昧。相逢下把待人盃。

山海長程度歲華。雪天搖落稅征車。矮檐薄壁河南館。賈客䄵䄵視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