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陰雜記/卷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藤陰雜記
卷三
作者:戴璐 
卷四

  工部藤花未及吏部著名,而植根亦久。康熙己亥,陳文簡元龍以粵撫晉長冬官。到署見花盛放,賦詩云:「不知移植自何年,蔓曲根蟠百丈牽。曾向銓曹嗟樹老,又來水部遇花緣。當階吏散留佳蔭,亭午風清動紫煙。莫道官寮無韻事,公餘欹枕亦修然。」

  翁大司空叔元,常熟諸生,被黜,冒籍永平。在京與蘇苞九翔鳳夜行執火,兩手,謂蘇曰:「朝廷若掛窮民榜,天下無如我二人。」後中丙辰探花,歷官工部尚書。蘇,壬戌進士,終於一令。

  陳澤州《午亭集》:《冬官署中南亭,張敦復英所葺。茲予再至,承乏公後,而敦復權領翰林,齋居有懷》詩云:「乾坤蕩漾兩浮萍,歲月樊龍意渺冥。再到冬曹新燕壘,百年喬木舊槐庭。吟成白雪人難和,夢續黃粱客半醒。惆悵玉堂明月夜,柯亭劉井幾回經。」按今工部廳事,植藤,亦曰藤花廳,旁有齋戒房。節慎庫旁有棒日亭,相傳為嚴世蕃書,今削其名。南亭,疑即藤花廳,而人罕知,故記之。

  裘大司空曰修父君弼,以建德令行取入都。夫人禱於燕子磯水神,生父。治河敏干,位至司空。歿後夢示家人,仍舊神位。袁簡齋枚與公己未同年,過而吊以詩云:「燕子磯邊泊,黃公壚下過。江神如識我,應送好風多。」

  都察院《題名記》,始於陳文勤公世倌丁巳官副憲時。《記》略云:「少讀司馬文正《諫院題名記》,輒懍然於報稱之難。家世總台取一人,副者三人。世倌以樗散復廁其後,謹以父及伯叔兄及己名別勒石於壁,以志隆遇雲。」按公父詵、伯ο永、叔論、兄世亻垂。

  父子御史:鄞縣胡文學,子德邁;新安呂北琳,子覆恆、謙恆。長興錢珏,子兆沆。陽城田從典,子懋。錢塘張湄,子霽。歸安沈世楓,子咸熙;固始吳士功,子玉綸。歸安章有大,子寶傳。安邑葛德潤,子鳴陽;臨桂朱若東,子依魯。

  桐鄉馮浩,子應榴。通州劉圻,子錫嘏。汾陽曹學閔,子錫齡。綏德張璨,子秉愚。

  兄弟御史:漢陽江蘩、芑,商邱陳覆平、中,夏邑李敏第、行,獻縣戈濤、源,大庾戴第元、均元,常熟張敦均、培,無錫馮育、培。

  祖孫御史:南昌熊一瀟,孫學鵬。豐潤鄭恂,孫澄。蒙自尹泰,孫壯圖。雍正乙巳先祖諱永椿任御史,趙六十年璐由湖廣道轉科。

  父子科道:餘杭嚴沆,子曾榘。定州郝浴,子林。虞城耿,子大烈。文水鄭昆璽,子廷楫。

  兄弟科道:太倉錢三錫、晉錫,餘姚袁懋功、德。

  祖孫給事:海寧楊雍建,孫存理。

  乾隆二年,翰、詹、科、道輪進經史。十四年,御史金和以翰、詹人多,科、道人少,奏請分班進呈。隨以無裨實政停止。近人文集中有進經史即此。

  行取科、道,久已停止。行取部曹,乾隆十五年永行停止。

  九卿、科、道驗看月官,向例全集。因到班寥寥,壬申奉旨特派九卿四五員。

  御史張聲奏科、道亦請欽派,部議派掌科、道各四員,著為例,而台規未載。

  乾隆十八年,定給事中正五品,御史從五品,俱不試俸。各省道員俱正四品,刪去參政等虛銜。

  諸城劉文正公,乾隆六年甫任總憲,即以桐城張、姚二姓官多,奏請裁抑;尚書納親管理事務太多,任事多銳,一時風采懍然。納親果於金川僨事,桐城未久去位。

  御名蔣元益,乾隆十八年八月,劾奏總河高斌、顧琮老疾。奉旨嚴行申飭。

  九月即有漫工河庫虧空大案。蔣即視山西學政六年。

  御史歐堪善升太僕少卿,視學貴州。癸酉選拔,因將原卷號謄,被巡撫定長參奏降調。近日貢卷多有另謄解部者,豈不知此例耶?

  乾隆七年,因言路不得其人,令內外大臣保舉如馬周、陽城市衣而為御史者,共六十人。擢御史者僅胡寶泉、吳龍見、葛德潤、章有大、丁廷讓、孫灝六員,本系應保御史者。其他外吏未仕者不用。後躋大位者英廉大拜,吳達善、愛必達總督,俱在選中。若三泰滿色所保之人平常,被御史吳煒糾參扣除。於是李清芳、陳大有請通行考選之奏,部議准行,至今不廢。

  香山魏忠賢墳,康熙中御史張瑗奏請剷平。王振詞尚在智化寺,乾隆七年御史沈廷芳奏毀之。百年來無人奏及,亦不可解。

  乾隆十二年,瀛台侍宴,某侍郎向傅文忠屈膝請安,為御史萬年茂糾參,並援某某為證。侍郎力辨其誣,萬即罷歸,里居四十年。萬本壬子解元,重赴鹿鳴,年八十五,丙辰尚存,不及來京與宴。

  明重御史巡方,權傾督撫,統轄文武。士人釋褐即得,人艷稱之。昔有一富人二婿,一為守備,一尚秀才。富翁輕生重備。後備歷副將,生成進士,以御史巡方閱兵。副將披執郊迎,報名入謁,五更稟請開操。生於枕上賦一絕云:「黃草坡前萬甲兵,碧紗帳里一書生。而今始信文章貴,臥聽元戎報五更。」康熙初停止。雍正初,直隸三府設一巡察,二年報滿。台灣巡察如之。今惟滿科道巡察東三省,聞猶是巡方體制。

  都察院稱柏台,固無柏也。傅岩溪為濘任副憲時,植柏於堂前,賦五言古詩,俾科道和韻。今漸成蔭,而未見添種,不及隔牆太常寺槐陰之茂。

  御史院題名碑,日久漫滅。黃侍御玉圃叔敬刻為一書,乾隆初,王給諫應彩偕許農部道基探討續增,嗣後歲有增添。余輯《給諫題名》時,隨手檢閱章奏,康熙以前尚漏十餘人,年分有前後倒置者,悉為更正,惟望後之君子於續輯時,詳加考訂而已。

  給事中向無題名,各科惟懸近年一二匾,久則另換。日久無征。余自甲辰轉禮科,欲編輯而無從。繼掌吏垣,查庫見國初以來凡內升外轉章疏,詳載覆歷、到任年月,喜極欲狂,因得據以編錄。顧冊籍難攜,每於候本齋宿之頃,手不停披,編成一冊,幾欲與《題名碑錄》、《館選錄》、《御史題名》、《文武紳》,並為京師必有之書。繼見明人蕭彥有《掖垣人鑒》,載至萬曆而止。意欲續編,因遍尋本朝詩文集,甄錄事跡,未知能成書否也。

  《欽定台規》,乾隆初告竣。其時未分十二道,迄今五十餘年,更定典禮若干,亟應續纂,而未有議及者。不若六部卿寺,頻見有纂修則例之舉。向日御史到任,京畿道吏送《台規》一冊,內載儀注甚詳。此歷久不廢者,近聞久不呈送,並餼羊而去之。

  余初入台,僅見陳寶所前輩鴻寶稱總憲,副憲為某堂翁,諸後輩為某道長。

  陝西道坐次自西南而東北,復折西而北,不敢紊次。新來偶誤者,沈華坪前輩琳見即呵之。

  王漁洋謂諫官稱魏環極象樞、楊以齋雍建、李琳枝森先。楊、魏奏疏俱見本集。李巡按江左有聲,再劾馮銓,頗見風力。素豪於飲,家有園名「椒雨」,蓋酒之辛者。山東掖縣人,前庚辰進士。言事,流尚陽堡;赦回。今陝西道懸所書「錢面冰心」額,筆法遒古,百廿餘年,墨瀋猶新。御史台有十人,到任則題名。

  陝西道顏以四字,如「肅振台綱」、「邦之司直」之類,若不能容,則將前匾棄去,立碑於京畿道。余庚子入台,尚見有二三匾題字者,後悉刮去,以三十人並立一匾,改勒石於陝西道壁,俾後至者爭識其名。管松崖前輩干貞時掌京畿道,倩史國華書而自為之跋。

  考選御史與鄉會試,例認同年。余於己亥與選,同記名者十九人,每歲春朝,會於阮吾山司寇葵生瓶花書屋。時蕭玉亭際韶、郎耕莘若伊已逝,若馮星實應榴、史卓峰夢琦、陳琬同其晃、楊培山壽楠、秦荻江清、王卜崖鍾健、王瑤峰爾烈、李曉南召、鄭秋浦澂、朱筱庭依魯、潘容齋曾起、沈大雲孫璉、陳釒禾卿蘭森、程澂江世淳、馮半梅育,皆同選也。恐久而遺忘,故志之。

  「吏科官,戶科飯,兵科紙,工科炭,刑科皂隸禮科看。」今刑科並無動刑皂隸。六科俱有官廚,掌印嚴正,備飯即佳,不必戶科飯。巡城口號:「中城珠玉錦繡,東城布帛菽粟,南城禽魚花鳥,西城牛羊柴炭,北城衣冠盜賊。」

  曹秋岳溶《自四譯館遷左納言》詩:「入奉金輿麗,環看彩纛秋。┾讒難<辶官>責,獻可實懷憂。砥礪資賢友,明良感昔游。定知歸馬詔,先下海南州。」

  曹秋岳溶《遷太僕卿》詩:「日抱無聞恐,蒼蒼四十餘,台烏稀舊侶,廄馬閱新除。冷態飄霜柿,閒身伴壁魚。《周官》嚴{曰}御,此制近何如?」

  太常仙蝶,翅長毛茸,通靈解人語,呼為老道。戊申冬,德少宗伯明捧貯盒內進呈。御賜詩云:「蠕動蟄之時,來賓果是奇。異夫群物體。睹此一仙資。薌久太常號,神超大造司。欣茲百年遇,用志五言詩。」勒碑大堂。時座師德定圃宗伯總理寺務,賦七言古詩,亦勒於壁。先有塞爾赫詩:「萬里羅浮天一涯,奉常清署夢中家。誰教片影隨風絮,不戀濃香宿露花。栩栩居然能解語,悠悠信可共餐霞。冰霜尚有寒梅約,未入《離騷》莫怨嗟。」塞字曉亭,宗室,有詩名,官侍郎。

  「寅清堂」,萬曆中董文敏為寺卿所改書,用李北海法,甚工。見《春明夢余錄》。今「寅清堂」額,系乾隆乙未重修,非香光之舊矣。

  高念東侍郎珩,有太常樂詩:「長安百職趨路逵,說向閒人皆不宜。惟有館卿雲最樂,官身惟問私家著。其次屈指則太常,碧樹清風秋滿廊。數日文書一二紙,不過牲榛栗耳。巡檐閒步據床眠,葉聲ベ々催鳴蟬。病叟荷鋤往菜圃,青蟲化蝶迎風舞。萬物自得怡我情,何止芳草當窗生。此署終身無不可,誰雲曼倩羨公卿。會議會推揮汗雨,寄謝諸君良勞苦。」

  曹秋岳溶《宿壇》詩:「靜神穹紫翠遙,一天星斗照虛寥。蒼松萬歲鼯<鼠生>伏,白玉千門海岳朝。藻火齋宮回復道,鼓鍾冬祀肅重宵。講求漸洽升中禮,日日祠官按鳳簫。

  龔介庵佳育起家掾吏,由江南布政內擢太常卿,與趙恆夫給諫吉士同修《賦役全書》,語同事云:「趙農部每與予談,不諱『吏員』二字,吾甚感其重我,若加意周旋,反成輕佻。」見《寄園寄所寄》。太常任通永僉事,竹館焉。原非俗吏。

  大祀福酒,光祿寺堂官驗嘗,敬貯龍瓶,名曰:「灌酒」,然後護以龍袱,抬赴祭所。灌後有餘,許攜以歸,亦受福之遺意也。酒味甘,色黑,小戶尤宜。

  良醞三升,至今猶戀。

  毛西河《詩話》:御酒坊後牆有街曰「長連」,又一街曰「短連」,總曰:「廊下家」。長隨答應,多住此賣酒,京師稱「廊下內酒家」。故查嗣栗詩:「長連遙接短連牆,紫禁滄洲列兩廂。催取四時花釀酒,七層吹過竹風香。」其時或尚存數竿耳。光祿寺因張元易種竹署中,黎惟敬題「紫禁滄洲」額,今匾去而竹亦亡。

  李穆堂侍郎紱,降光祿卿,履任之日,查閱冊籍,復至實錄館。諸公問:「今日何事?」穆堂歷舉筵宴、器物、制度無遺,蓋一過目輒能記,至老不改。

  光祿寺向無題名,吳白華司空為卿時,查得近年卿員書版作記。考寺為英親王故邸,規模宏敞,今半空閒。余又詳考國初以來著祿,惜不能全,若得赴閣科核冊,則無遺漏矣。

  光祿四署丞八缺,例用滿洲歸班舉人,七八年升六部主事或中允、贊善,計中舉後得官已二十餘年。昔有旗員嘲唱贊易於得官之驟,有「十年窗下苦,不比一聲嚎」之謔。蓋太常鴻臚等官,由八旗生監兵於挑補,得即授六品頂帶,且掛朝珠雲。

  漁洋《池北偶談》:祭酒不三年輒升,丁祭無過四者。高念東侍郎為祭酒,久不遷,洪文襄戲之曰:「高先生可謂五丁開山矣!」高對曰:「無妨六丁六甲!」

  果三年始升。予在成均四年,升少詹。口占寄高云:「佳話曾聞役六丁,任教人笑鈍司成,六丁今日還加二,始信前賢畏後生。」然此官清簡恬靜,《南史》邱靈鞠有言:「人居官願數遷,使我終為祭酒不恨也。」近年惟陸大司馬宗楷官祭酒幾二十年,未主文衡。年逾七十,超擢侍郎,主丙戌會試、戊子鄉試,遂長兵部。未幾,休致。近見法大司成所輯《司成題名》,久任無如公者。

  查他山慎行於康熙甲子肄業成均,至癸未釋褐,年五十四,記事詩:「曾陪鼓篋三千士,重到橋門二十年。」進士釋褐謁聖后,即至彝倫堂謁司成,高坐受禮。相傳動必有咎。余於己卯肄業,癸未釋褐,約諸同年齊到行禮。近日除鼎甲三人外,到者甚少,幾視其文。

  乾隆辛未,古檜重榮。癸卯,肇建辟雍。庚戌,御製重排石鼓文,與舊存十鼓並列戟門,並勒張照詩於石,頒賜群臣。璐以鴻臚少卿,亦得恭領。壬子,命將蔣衡所進《十三經》勒石彝倫堂。

  進士題名碑,每科工部題請銀一百兩,建立在戟門外松樹間。易剝蝕,賴題名碑錄板在翰林院,足資考證。

  國子監學正,向系九卿保舉,因有保大臣子弟者。御史陳大化奏請考試,今改為會試錄取。己丑、壬辰兩科,與中書進士認同年,名中正榜。甲辰榜下用進士三人,乙卯、丙辰進士錄用更多。六堂向無前後輩之稱,近亦照翰閣科道之例,識拜前輩。

  田山{艹}雯以未入翰林為憾,弟需館選後寄以詩云:「此事亦尋常,於我獨無分。」就試中書第五,入署視事,遭同年翰林某侮辱,嘗嘆云:「北門草制,始自乾符,內翰宣麻,號稱供奉。笑彼紛紛乳臭,標勝氣於眉棱;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於頰舌。」又詩云:「休言京兆除書近,搖落於今已六年。」己未試博學宏詞時,官工部郎中,首先交卷,復被黜。題溫飛卿詩後云:「一代才名乾巽子,八叉吟手亦徒然。不教詞賦陪雕輦,空讀《南華》第二篇。」不十年,官大鴻臚,巡撫江南,晉戶部侍郎。需終於翰林,亦未有集。

  本朝名人詩無不有題禹鴻臚畫者。其人唱贊序班耳,名之鼎,字尚基,揚州人。一藝成名,其信然歟!今序班專用直隸生員,他省無之。

  貳卿皆旁坐,獨通政司六堂俱正坐。相傳起於趙文華任參議時。鴻臚正、少俱正坐,未知何據,鴻臚祀土地,補頭蟒玉,似三公服色。未識何神,記以俟考。

  京官向乘肩輿,杜紫綸詔始乘驢車,嗣後漸有騾車。余己仰入都,見京官騾車多而驢車少。然幃幔樸素,且少開旁門者,今則無不旁門,而布幃漸少。錢籜石少宗伯不能走旁門,亦不可解。阮吾山司寇官中書,坐敝車,人有十景之嘲,謂一騎嘶風、三窗印月、敝蓋斜陽、斷轅殘雪、打頭秋霆、拂面春風也。吾山自詠云:「布帷飄瞥短轅顛,紫鳳天吳百結懸。三面轉移迎旭日,四窗空闊見青天。

  看山倚檻東西顧,唾玉隨風左右便。伸足橫肱吟十景,朝朝驅出暮驅旋。「

  「京堂詹翰兩衙門,齊脫貂裘猞猁猻。昨夜五更寒徹骨,舉朝誰不怨葵尊。」

  漁洋戲作,時康熙乙亥,任葵尊宏嘉奏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猻也,一時服壓韻之穩。趙恆夫吉士《元夕》詩:「憶賜瓊筵分次第,蟬貂炫服敢紛綸。」今京堂翰、詹、科、道仍准服貂,不知何年復舊。

  孫文靖士毅,杭之臨平鎮人,家世業賈,德清蔡明經粹容克嶷在鎮授徒,賞異之,強其父令從受業。四十中己卯舉人,庚辰下第,尚未知名。辛巳二甲三名,不用,歸。應壬午召試,方擢第一,授中書。不十年,開府滇南,補入翰林,位兼將相。卒年八十。先以征安南封公,削去,歿仍贈公。孫襲伯爵。浙江科目膺五等之封,公一人而已。

  戊戌會試,於文襄、王韓城總裁,狀元,且是師生。同考秦大成、陳初哲、黃軒、金榜四狀元。是時京師狀元無不入場,是科狀元戴衢享,即出金房,皆盛事也。

  吾湖明初科名不振,成化時建萬魁塔於碧浪湖,自是二百年無脫會榜。乾隆丁未,塔圮,己酉脫科。郡人修復,庚戌張師誠,癸丑葉紹奎、蔡之定入翰林。

  己卯王以釒吾會元第二,王以銜狀元,同胞元魁聯名,從來未有。丙辰會元袁魁,亦湖人。

  金華府順治丙戌朱之錫館選後,一百五十年無繼者。嘉慶丙辰,浦江戴殿泗傳臚館選,蘭溪嚴殿傳武殿試傳臚,同科同府,名俱殿字,亦巧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