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林寺水閣院律大德齊朗和尚碑(並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西林寺水閣院律大德齊朗和尚碑(並序)
作者:鄭素卿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747

大師號齊朗,生報身於尋陽陶氏,承大司馬侃之後。侃舍宅作西林寺,其孫累有人繼前誌。故大師幼有覺心,事峰頂寺律大德法真為和尚,出家受具,皆目其下,傳七支四分學,精進勇猛。所治如官之與憲法,其徒肅而不敢犯。故自山發其風,行諸道流。若鈞衡繩墨,所化之處,無不斷斷爾。所居水閣院,水閣之稱,天下知重。長講律業,兼通《無量壽》《淨名》等經,複手自為義記以示後學。貞元三年,從峰頂本大師陪荊州慶門寺靈裕、台州國清寺法裔同受廉使李公兼龍興壇場之請。洎七年,刺史崔公衍置方等於當州開元寺,請東林大德熙怡、大林、法粲、興果、神清同赴壇會。十四年,郡守李公康興甘露之會,請宣州開元寺大德慧莊、撫州景雲寺上宏、吉州靖居寺道華、當州寶稱寺智滿同秉羯磨。至元和初,鄂嶽觀察使郗公士美建法會於頭陁寺,又命簡奉迎。曰:「鵝珠在冰雪之中,鶴貌出風塵之外。」其感搢紳大人相知之深如此。享年七十有三,法歲四十有九,示寂滅於長慶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用是年閏月二十一日,奉葬於峰頂大師靈塔之右,恭遺命也。

嗚呼!凡與大師遊者,自童年及暮齒,未嚐以言色高下,用戕於人。人之聰明,睹此知教。雖庭戶之近,必擬跡而後行;或饑寒之來,必審公而後取。所謂聲為律,身為度,其殆庶乎!或人來以持律相難者,對之曰:「吾聞四十不惑,以至無邪,正當師之,我法隻爾。」聞者降伏,知言要理深。自洪州升龍興寺壇,轉至甘露頭陀,惣一十有四會,承羯磨者數盈千萬計。故江西以為佛法鍾鼓,皆自水閣出。考功員外郎李公渤,中書舍人白公居易,嚐視郡事,得之精微,每至道場,膜拜起敬。

門人元超、元諫、元膺、元諲、元皓、清銳、元惣、智明等,懼先師之德光,不留於金石,乃以本際實行,付雲皋比邱草具狀,藉門弟子大德道建、如達、衝契、宗一等,虔請碑銘於滎陽鄭氏子素卿。辭不能免,乃強起筆應之曰:

釋之徒有持律,猶官之徒有持法。二者謹嚴,則教立而道尊。惟大師以惠覺心,以心治身。秉佛憲書,為佛翰垣。調馭諸根,不生一塵。提導孺孩,出離火燔。升我漸階,入我便門。慈覆軒軒,法灑翻翻。膏之清濡,長之茂蕃。故自匡廬,散吳、楚間。受教比邱,知處元關。或坐道場,或登戒壇。景我之山,派我之川。珠貫大千,印可無邊。來也不羈,去之偶然。籲嗟乎西林佛日,嚐在此兮已焉。太和六年歲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門人元諫等樹。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