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百回詳注/43
目錄 | 西遊記百回詳注 | |
◀上一回 |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 下一回▶ |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悟元子曰:上回結出,火性之發,須賴清淨之規,而歸正果,是性之害於內者,不可不知。此回水性之流,當借真金之斷,而返本原,是性之流於外者,不可不曉。
篇首紅孩兒正性,起身看處,頸項手足都是金箍,莫能退得分毫,已是見肉生根,越抹越痛。前此口鼻眼耳都皆出火,莫能」止得暴燥,是失誤覺察,善惡不分,而忽來一身之疾病;今者頸項手足都是金箍,已是見肉生根,是已醒悟,一念正定,而抹着自己之痛苦。靜中回思,能不嘆今是而昨非?撫衰自叩,當反悔前迷而後悟。噫!覺察到此,如一點甘露,灑盡塵埃,雙手合掌,緊抱當胸,更何有無情之火放出哉?
「菩薩念動真言,把淨瓶傾倒,將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存留。」蓋法所以除弊,弊去則法無用;船所以渡河,河過則船宜棄。淨瓶傾出海水,所以制頑野之性;海水仍歸淨瓶,所以化勉強之功。有為而入無為,良有深旨。其曰:「妖精已降,只是野性不定.叫一步一拜,直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是頓悟之機,功以漸用,不到至清至淨之地,而不可休歇罷功。「五十三參拜觀音」,正以見養氣忘言,形色歸空,由勉強而抵於神化也。
「行者、沙僧放出八戒,解脫師父。」火性一化,而本來天真無傷無損,不特能出號山之厄難,而且可收火雲之寶物。古人所謂「火里栽蓮」者,正是此意。雖然自古及今,修道者皆以養性為要着,能強制火性者,百中間有一二;能強伏水性者,千中未見其人。何則?火性上炎,為禍最烈,其退亦最速;水性下流,為害雖緩,其退亦最遲。夫上炎者一也,而下流者多端,無限情慾,無非水性之所生。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不惑」者,不為水性所惑;「不動」者,不為水性所動。古聖賢年四十而水性方化,則知水性為人生之大患。修道者,若不先將此物掃蕩乾淨,前途阻滯,大道難成。故仙翁緊接紅孩兒一案,提醒後人,言降火性之後,急須降水性也。
「三藏聞水聲而動心」,此未免又在有水處留神,而性復為水所引去,開門引盜矣。行者以《心經》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警之。是欲謹之於內,以祛其外耳。三藏又以功行難滿,妙法難收為念。此未免又在功行處留神,而性復為道所牽扯,思鄉難息矣。行者道:「功到自然成。」沙僧道:「且只捱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此即《心經》無掛礙,無掛礙則無心,無心則「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里施功」。不求速效,可以深造而自得。彼三藏聞水聲而驚心,因功行而生心。驚心生心,即不能死心;不能死心,則心隨物轉,性為物移。虛懸不實,何以能三三功滿,到得如來地位?《了道歌》云:「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性定自然丹信至,心靜然後藥苗生。」此中滋味,可與知者道,難為不知者言。三藏不能死心而生心,宜乎!
「師徒們正話間,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矣。」此黑水即昏愚流蕩之水,修道者不能死心蹋地真履實踐,即是為黑水河所擋。「上流頭,有一人掉下一隻小船兒」,系去清就濁之輩;「船兒是一段木頭刻的」,乃飄搖不定之物。去清就濁,飄搖不定,性相近而習相遠矣。隨風揚波,逐境遷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回頭,淬在孽河,無影無形,而莫知底止,可不畏哉?行者道:「我才見那個掉船的有些不正氣,想必就是這廝弄風,把師父拋下水去了。」不正氣,便是弄風,弄風即是情慾紛紛,隨溺其真。曰「才見」者,猶言不到此無影無形之時,不見其陷之易溺之深也。若有能見到此處者,急須和光同塵,脫去牽連,利便手腳,直下主杖。一聲的撲進波浪,分開清濁之路,鑽研出個根由可也。
「衡陽峪」,陽氣受傷,系至陰之地;「黑水河」,源頭不清,乃至濁之流。沙僧罵妖怪弄懸虛,是罵其腳不踩實地;妖精笑和尚不知死活,是笑其心不辨是非。虛懸不實,是非不辨,棄真認假,以假傷真,昧本迷源;去西海真金所產之處,而陷於黑水之孽河;興妖作怪,自暴自棄,不以為辱,反以為榮;以愚為潔。自稱得世間之罕物,請客速臨,惟恐不至。愚莫愚於此,不潔莫過於此。謂之供狀,真供狀也;西海龍王說出「舍妹第九個兒子,妹夫錯行了雨,被人曹官夢裡斬了,遺下舍甥,着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作惡」一段情由,是明言棄天爵而要人爵,背正入邪,猶如在夢中作事,自取滅亡。若能鑒之於前,反之於後,從黑水孽河中養性修真,不為所溺,亦足消其前愆。不意有一等無知鼉怪,恣情縱慾,遂心所欲,外而作孽百端,內而妄想延年,搬運後天純陰至濁之物,古怪百端,無所不至。彼烏知此身之外還有一身,系先天太乙生物之祖氣,不着於有無,不落於形象,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得之者可以與天齊壽,超凡入聖也。
「太子提一根三棱簡」,是會三歸一,至簡之道;「鼉怪拿一條竹節鞭」,是節節不通,愚昧之行。「太子與妖怪爭鬥,將三棱簡閃了一個破綻」者,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也。「一簡而妖精右臂着傷」,何爭強好勝之有?「一腳而妖精跌倒在地」,何懸虛不實之有?「海兵一擁上前,繩子綁了雙手,鐵鎖穿了琵瑟骨,拿上岸來。」以正制邪,出孽水而登彼岸,何飄流不定之有?噫!只此一乘法,餘二皆非真。一簡一腳,而水性之妖即制。彼一切去清就濁,昏愚先知,專在皮囊上作功夫者,適以繩綁鎖穿,自取其禍,何濟於事乎?
「西海」者,清水也;「黑河」者,濁水也。居清水者,以正而除邪;占濁水者,以假而傷真。以正除邪者,終得成功;以假傷真者,終落空亡。邪正分判,真假各別,是在乎天縱之大聖人,自為定奪耳。「太子捉鼉回海」,眾水已歸於真宗;「河神塞源止流」,道法早開其大路。從此內外淨潔,長途可登。故結曰:「禪僧有救來西域,徹地無波過黑河。」
詩曰:水性漂流最誤人,生情起欲陷天真。此中消息須看破,斷絕貪痴靜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