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百回詳注/48
目錄 | 西遊記百回詳注 | |
◀上一回 |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 下一回▶ |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悟元子曰:上回言金丹之道,乃真陰真陽兩而相合之道。但陰陽相合,出於自然,而非強作,倘不能循序漸進,急欲成功,則其進銳者其退速,反致陰陽不和,金丹難成,大道難修。故此回寫其急躁之害,使學者剛柔相當,知所警戒耳。
篇首「陳家莊眾信,將豬羊牲醴,與八戒行者,抬至靈感廟裡,將童男童女設在上首。行者看見香花蠟燭,正面金字牌位上,寫靈感大王之神。」此等處有天機存焉,若不明口訣,枉自猜量。曰「廟」、曰「神」、曰「靈」、曰「感」,則是神妙不測,靈感非常,乃大藥所產之處,所謂眾妙之門者是也。其中包含一切,陰陽五行,無不俱備,不可以色相求,不可以心意度。人能知之,信受奉行,以禮相求,高抬上供,而虛捨生白,恍惚有物,杳冥有精。即於今年、今月、今日、今時,直下清澄,一無所染,下手修為,謹遵條例,毫髮不差。則一時辰內管丹成,立地回家,主人無事,可以安然自在矣。雖然金丹之道,變化無端,火候不一,須當識急援,知止足,辨吉凶,隨時變通,方能有濟。方其無也,期其必有;及其有也,更期其必無。無而有,有而無,各有其時,不得混倒。
眾信供獻男女,各回本宅,」是還丹已得,而歸於家矣。但此由無而有,生身以後之家;非自有而無,未生身以前之家。若誤認本生身以前之家,差之多矣。「八戒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那裡?』八戒道:『往陳家睡覺去。』」陳家為真陰真陽交會之地,乃還丹之事,而非大丹之道,只了的前半功夫,尚有後半功夫未能了的。今欲往陳家睡覺,是直以還丹為大丹,而欲歇休罷工,如之何其可乎?故行者道:「與他了這願心才是。」又道:「為人為徹,一定等大王來吃了,才是個全始全終。不然,又叫他降災貽害,反為不美。」言丹未還,急須求其還,若丹已還,急須求其脫,方是大化神聖之妙道,全始全終之功運,不貽後患之全能。否則,以還丹為盡美,到家穩坐,不知大解大脫之盡善,終為幻身所累,是反為不美,何時是了?此溫養十月,待時脫化之功所由貴。「常年先吃童男,今年先吃童女。」其即溫養之功乎!吃童男者,用剛也;吃童女者,用柔也。用剛者,凡以為陰陽未和,金丹未得而設。今陰陽已和。金丹已得,自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棄有為,而就無為,漸入神化。所謂「知其雄,守其雌」者,正在此時。其曰:「不敢抗違,請自在受用。」已是了了。
「八戒現了本相,築下怪物冰盤大小兩個魚鱗」,大小無傷,兩國俱全,以陰濟陽,正自在受用之妙旨。所可異者,是怪化狂風,鑽在通天河。行者道:「不消趕他了,這怪想是河中之物,且待明日設法拿他,送我師父過河」之語。通天河為精一執中,還無返本之道,宜取得真經,過河又將何為?若不將此理辨出個來由,仍是前面唐僧夜阻通天河局面,終過不得河,通不得天,取不得經。說到此處,千人萬人,無人識得。蓋金丹之道,以調和陰陽為始基,以陰陽凝結為中途,以打破虛空為盡頭。由陳家莊而至通天河,是調和陰陽,而歸於至中之道,陰陽凝結,金丹有象,已到大聖人地位。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聖不如神之妙,允執厥中,乃是大而化之之聖;打破虛空,方是聖而不可知之之神。不知之神,乃謂至神,而無字真經,可以到手矣。然則還丹為大丹之始,脫化為大丹之終,通天河為取經之中道也無疑。「不消趕他」者,精一而還丹,有為事畢也;「想是河中之物」者,執中而保丹,無為事彰也;「且待明日,設法拿他,送我師父過河」者,執中用權,將欲脫化此中也。孟子曰:「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精一執中,其易知乎?知得此一,知得此中,方是人到精一執中之妙處。
失去故物,一齊搬回,交付舊主人,由命修性,從有為而入無為,自在睡覺從容中道聖人矣。但長生之道,務期無心,最怕有心,無心則陰陽合一而歸中,有心則陰陽各別而失中,故妖怪有心要捉唐僧,即有鱖婆獻凍冰之計。然凍冰之計,皆由唐僧取經心急所致。夫陰陽之氣通和,則溫暖而冰可化水;陰陽之氣閉塞,則寒冷而水凍成冰。取經心急,是陰陽不和,水凍成冰之象。我以此感,彼以此應,自計自陷,與鱖婆靈感大工何涉?噫!修道何事,而豈可急躁僥倖成功?夫道者自然之道,結胎有時,脫胎有日,功到自成,無容強作。「唐僧心焦垂淚,見其層冰,欲奔西方」,是不居易而行險,豈自然之道乎?沙僧道:「忙中恐有錯。」此的言也。
「草包馬蹄,踏冰而行」,示草昧無知之冒進;「橫擔錫杖防備落水」,寫橫行不直之狂徒。「放心前進」,得意處那知失意;「馬不停蹄」,向前處誰知退後。「冰底下一聲響亮」,「夜半忽有風雷吼」;「平空裡三人落水」,「毫髮差殊不作丹」。心急性燥,至於如此,雖金丹有象,而不能從容自在享用,終必入於石匣,而不得出頭矣。故二老道:「我等那般苦留,卻不肯住,只要這樣方休。我說等雪融,備船相送,堅執不從,致令喪了性命。」此皆經歷棒喝之語,何等醒人?
古人云:「一毫陽氣不盡不死,一毫陰氣不盡不仙。」群明剝盡,丹自成熟,方是性命雙修之大道。若了命之後,而不知明心見性,堅執一偏,妄冀神化,則性之未了,即命之末全,稍有所失,前功俱廢,性命兩傷矣。故結曰:「誤踏層冰傷本性,大丹脫漏怎周全。」觀此而吾所謂通天河,為結大丹之事,可不謬矣。
詩曰:五行攢簇已還元,住火停輪是法言。若也持盈心未已,有傷和氣必遭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