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遊記百回詳注/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西遊記百回詳注
◀上一回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鏟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下一回▶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鏟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悟元子曰:上回結出性命俱了,脫去幻身之假,露出法身之真,入於至誠無私地位,而大道完成矣。然功成雖在自造,而火候全賴師傳,若不能始終通徹,縱金丹到手,未免得而復失,有「夜半忽風雷」之患。故此回叫學者急訪明師,究明全始全終之下手歸着,方可完成大化神聖之妙道也。

  篇首「唐僧既被八大金剛送回國,菩薩將難籌看過,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即命揭諦趕上金剛,附耳低言:『如此如此,謹遵菩薩法旨,不得違誤。」』噫!唐僧脫殼成真,已到如來地步,豈真少一難,而故生一難以補其數乎?蓋以金丹火候,至幽至深,至詳至細,有內火候,有外火候,有採藥火候,有修丹火候,有結胎火候,有脫胎火候,絲毫之差,千里之失,須要真師附耳低言,指示個明白,方能直前無阻,大道易成。「不得違誤」,是叫人決定求師,而不得違誤。此言師心自造,有失前程。此一難,乃八十一難收完結果之一難。過得此難,八十一難俱可了了;過不得此難,而八十難盡不能過得也。

  詩云:「古來妙合參同契,毫髮差時不結丹。」《參同契》為古來歷聖口口相傳,心心相授之妙道,若修行人所明之理與《參同》有絲毫不同,即是盲修瞎煉,外道旁門,未許結丹,而況不求師者乎?「唐僧被金剛墜在凡地,八戒呵呵大笑道;『好!好!好!這正是要快得遲。』」言不得師傳,而妄自造作,急欲向前,反成落後,未免為有知者,「呵呵大笑」。學者當先以此為戒,甚勿妄想騰空,墜在凡地也。

  「三藏道:『認認這是什麼地方。』行者道:『是這裡!是這裡!』八戒對沙憎道:『想是你的祖家。』行者道;『不是!不是!此通天河也。』」夫通天河乃還元返本之處,結胎在此,脫胎在此,正所謂五千四十八卷之真經,十萬八千之中道,真陰真陽之本鄉,神觀大觀之竅妙,須要於此處認識的親切,審問個明白,無毫髮之差,才能自東上西,自西回東,而功完行滿,成真了道。否則,僅知前半火候,而不知後半火候,終被這裡擋住,雖真經到手,而未許我有,其返本還元,猶未可定也。「三藏道:『仔細看在那岸。』行者道:『此是通天河西岸。』」此處不可不辨,前次過通天河,是苦修而求於他家;今此過通天河,是得經而歸於我家。故前難在東岸,而不得到西岸;今難在兩岸,而不得到東岸也。

  「沙僧道:『我師父已脫了凡胎,把師父駕過去。』行者微微笑道:『駕不去!駕不去!』」蓋金丹大道,有為無為,各有其時;結服脫胎。另有妙用。了得前半功夫,不難於脫凡胎;未了後半功夫,如何能脫聖脫。此中機秘,不得師指,枉自猜量。故仙翁於此處提明道:「你道他說怎麼駕不去,若肯使出神通,說破飛升之奧妙,就一千個河也過得去了。只因心裡明白,知道九九之數未完,還該有此一難,故稽留於此。」噫!可曉然矣。諸般色相盡脫,而於法身未脫,終非九還七返金液大還丹之旨。原其法身之不能脫者,皆因未遇明師說破飛升之奧妙耳。不知飛升奧妙,即此一難,便稽留於中途,而不得回家矣。

  「忽聽有人叫道:『聖僧這裡來!』四眾看時,卻還是那個大白賴頭黿。」言前之有為者,求此還元之道;後之無為者,了此還元之道。有為無為,總為此還元,這裡去,還從這裡來,未可舍這裡而在別處了者,其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四眾連馬五口,上在白黿身上,向東岸而來。」詩謂「不二門中法奧玄,諸魔戰退識人天。本來面目今方見,一體原因始得全。果證三乘憑出入,丹成九轉任周旋。挑包飛杖通休講,幸喜還元遇老黿。」此《河圖》、《洛書》,體用如一,功完行滿,五行悉化,渾然太極,無字之真經在是也。

  何以老黿因不曾問他的歸着,呼啦的淬下水去,把四眾連馬並經,皆落水中乎?此等處,學者勿得錯會,若以唐僧還該一難,差之多矣。殊不知上西天取經,乃有為了命之事,是知至至之,起腳之道也;得經回來乃無為了性之事,是知終終之,歸着之道也。倘只知起腳,而不問歸着,縱能返本還元,真經到手,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而復失,「夜半風雷」之患,勢所必有。歸着之道為何道?即防危慮險,沐浴溫養之功。其曰:「三藏按住了經包,沙僧壓住了經擔,八戒牽住了白馬,行者卻雙手輪起鐵棒,左右護持。」非防危慮險乎?能防危慮險,縱有些陰魔作耗,亦必漸消漸化,歸於陰盡陽純之地矣。

  夫金丹之道,「乃是奪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並久,日月同明,壽享長春,法身不朽,為鬼神所忌,必來暗奪之」。若不知防危慮險,沐浴溫養,到陰盡陽純之地,猶有後患。曰:「一則這經是水濕透了」者,淋浴也;「二則是你的正法身壓住」者,溫養也;「三則是老孫使純陽之性護持住了」者,防危慮險也;「及至天明,陽氣又盛,所以不能奪去」者,陰盡陽純,無災無難也。防危慮險,沐浴溫養,即是歸着,此外別無歸者。「三藏、八戒、沙僧方才省悟」者,即省悟此歸着也。知的起腳,又知的歸着,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有為之後即無為,了命之後即了性,有無兼修,性命懼了,內外光明;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可以移經高崖,開寶曬晾;立的立,坐的坐,火候功力無用,歸於大休歇之地矣。

  詩云:「一體純陽接太陽」者,內外光明也;「陰魔不敢逞強梁」者,陰氣自化也;「須知水勝真經伏」者,沐浴溫養也;「不怕風雷閃霧光」者,客氣難入也;「自此清平歸正覺」者,聖胎完成也;「從今安泰到他鄉」者,待時脫化也;「曬經石上留遺蹟」者,成己之後還成人,欲向人間留秘訣也;「千古無人到此方」者,世人認假不認真,未逢一個是知意也。噫!仙翁演道,演到此地,可謂拔天根而鑿理窟,示人以起腳,而且示人以歸着。欲其性命雙修,冀必至於形神俱妙之地而後已。其如迷人不識者何哉?

  其曰:「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佛本行經》不全」者,蓋以《西遊》大道,借佛三藏真經以演道,其中藥物火候,有為無為,修性修命,無一不備。所言錯綜離合,散亂不整,須要真師口訣印證,《本行經》不全者,須賴口訣以傳之也。倘知起腳而不知歸着,知歸着而不知起腳,總是不能全經。前第九回咬下江流左腳小指,是起腳之口訣,必要師傳;此回沾去經尾,是歸着之口訣,亦要師傳。仙翁以本行集經不全,在通天河示出,其提醒後人者,何其切歟!

  通天河在十萬八干之中,是五萬四千里,取經日期足數要五千四十八日,僅得五千四十日,與五萬四千里相全,少八日不足藏數,是日少而程亦少;回東須在八日之內,以完補五千四十八日之數,八日之內,生出通天河一難,是日足而程亦足。俱合五千四十八卷真經之數,則知此真經,即通天河之老黿,老黿即靈山會之真經。從本元處而有為行去以取經,從本元處而無為回來以全經,總以示其經在本元之處,惟在人始有為而還此元,返此本;又無為而保此元,全此本。能保全此本元,才算得昔日救活真陰真陽,而有始有終。故陳澄陳清謝當日救兒女之恩,立救生祠,喚出關保、秤金,當面叩謝也。

  以上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之妙旨。修行者若不知此等妙旨,縱能脫得凡胎,而聖胎難脫,未足為還元返本之極處。若有得其真訣者,去西回東,來去無礙,還元返本,直有可必。修行人到得還元返本,天事人事俱已了畢,物我歸空,身外有身,回視一切塵物,猶如毫毛,何足戀之?「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急須寂寂的去了,輕輕的走路,解去情緣之鎖,跳出是非之門,「香風蕩蕩,起在空中」,正是此時。故結云:「丹成識的本來面,軀健如如拜主人。」學者可不在通天河舉隻眼乎?

  詩曰:通前達後理無差,性命雙修是作家。若遇真師傳妙訣,功完行滿赴龍華。

 上一回 ↑返回頂部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