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請速調勁旅救臺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請速調勁旅救臺疏
作者:劉銘傳 
光緒十年
1884年
本作品收錄於《道咸同光四朝奏議

  頭品頂戴、督辦臺灣防務福建巡撫、一等男臣劉銘傳跪奏,為臺北軍情緊急,請旨敕催速調勁旅渡臺,以救危迫,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臣於十一月初九日,將臺北防剿情形,恭折具陳在案。恭奉十月二十日電寄諭旨,南北洋援臺兵輪,克日進發,法人必圖抵禦,不能專顧封口,正可乘此機會,另雇商輪,運載兵械,伺隙抵臺等因。欽此。仰見聖主垂念臺滬,無微不至。欽惑莫名。查臺灣自六月十五日基隆開仗以來,至今已歷半載,僅江陰數次調到淮勇一千三百名,雖經添募土勇五千餘名,器械不精,難當大敵。滬尾海口,臺北全局所繫,極為緊要,共有淮楚七營,土勇三營;基隆一路,僅曹志忠所部六營;其餘蘇得勝、林朝棟等土勇五營,分扎六堵等處。曹志忠於九月十四日三鼓率隊,欲趨獅頭嶺,襲取九芎坑敵營,山高路險,為敵知覺,該軍甫抵山下,敵即開炮,立刻傷亡四十餘人,該鎮見敵有備,遂收隊退回。後經臣飭令穩扎五堵,扼守水陸要隘,不得輕進。用兵之道,最難攻堅,尤難仰攻。基隆山勢險峻,道路崎嶇,敵營皆依山傍海,兵輪守護,明攻甚難。曹志忠所部,傷病之後,精銳祇千餘人,如再傷亡,以後淡水東路,即難支持。且攻堅尤須炮位,見在炮彈槍彈無多,一旦用盡,無以禦敵。臣屨於該鎮等三令五申,不必圖攻輕進。若為基隆一隅之地,而失臺北大局,獲咎更重。法兵勞師遠涉,利在速戰,久亦不支,我軍惟有固守待援,相機進取。此臣因海島孤懸,兵單器乏,接濟為難,期保危局,不敢盂浪進攻基隆之由來也。左宗棠與督臣楊昌浚先後到閩,臣軍餉械當可竭力籌維,祇因海道不通,援兵未曾東渡。左宗棠猶據劉璈之稟,奏催進攻基隆,自係不知臺北兵單情形。據法船歐姓通事二十日密報,法兵四千來臺,為安南截留,孤拔於十五日親赴安南調兵,十九日到英商船二隻,為之包運伙食到臺,似有大隊前來。見在基、滬水陸四千餘人,兵輪十六隻,小輪七隻等情,臣前得該通事密報法人添兵,即迭次電請督兵速派勁旅三千,乘臺南見無法船,可以登岸。至今尚未接回信,見在迭蒙恩旨,飭令兩江、兩廣督臣撥臣舊部渡臺,值此時勢萬緊之際,惟有仰懇天恩,迅飭兩江督臣曾國荃,將江陰未來一營,並廈門淮勇二百餘名,速即設法運臺,由臺南登岸,並請敕兩廣督臣張之洞,迅將吳宏洛所部五營撥調來臺。如吳宏洛不能抽撥,即請敕令左宗棠、楊昌浚迅為籌撥楚軍三千,來臺歸孫開華節制,以資守御。除電請北洋轉電總理衙門代奏外,所有臺北軍情緊急,請調勁旅各緣由,謹恭折馳陳,伏乞聖鑒。

  ↑返回頂部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