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周穜擅議配享自劾劄子二首(之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論周穜擅議配享自劾劄子二首(之二)
作者: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東坡全集‎

元祐三年十二月某日,翰林學士朝奉郎知制誥兼侍讀蘇軾劄子奏。臣近上言,以所舉學官周童擅議先帝配享,欲以嘗試朝廷,漸進邪說,陰唱群小,乞下有司議臣妄舉之罪,重行責降,以警在位,至今累日,未奉指揮。

竊以為國之本,在於明賞罰,辨邪正,二者不立,亂亡隨之。《易》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昔郭公善善惡惡而不免於亡者,以善善而不能,惡惡而不能去也。

臣觀二聖嗣位以來,斥逐小人,如呂惠卿、李定、蔡確、張城一、吳居厚、崔臺符、楊汲、王孝先、何正臣、盧秉、蹇周輔、王子京、陸師閔、趙濟,中官李憲、宋用臣之流,或首開邊隙,使兵連禍結,或漁利榷財,為國斂怨,或倡起大獄,以傾陷善良,其為奸惡,未易悉數。而王安石實為之首。今其人死亡之外,雖已退處閑散,而其腹心羽翼,布在中外,懷其私恩,冀其復用,為之經營遊說者甚眾。皆矯情匿跡,有同鬼蜮,其黨甚堅,其心甚一。而明主不知,臣實憂之。夫君子之難致如麟鳳,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況可麾而卻之乎?小人之易進如蛆蠅,腥膻所聚,瞬息千萬,況可招而來之乎?朝廷日近稍寬此等,如李憲乞於近地居住,王安禮抗拒恩詔,蔡確乞放還其弟,皆即聽許。崔臺符、王孝先之流,不旋踵進用。楊汲亦漸牽復。呂惠卿窺見此意,故敢乞居蘇州。此等皆民之大賊,國之巨蠹,得全首領,以為至幸,豈可與尋常一眚之臣,計日累月,洗雪復用哉!今既稍寬之後,必漸用之。如此不已,則惠卿、蔡確之流,必有時而用,青苗、市易等法,必有時而復。何以言之?將作監丞李士京者,邪佞小人,眾所嗤鄙,而大臣不察,稍稍引用,以汙寺監,猶能建開壕之議,為修城之漸。其策既行,遂唱言於眾,欲次復用臣茶磨之法。由此觀之,惠卿、蔡確之流,何憂不用,青苗、市易等法,何憂不復哉!

昔盧杞責降既久,經涉累赦,德宗欲與一小郡,舉朝憂恐,而宰相李勉、給事中袁高、諫官趙需、裴佶、宇文炫、盧景亮、張薦、常侍李泌等皆以死爭之。勉等非惜一郡也,知杞得郡不已,必將復用,一炬有燎原之憂,而濫觴有滔天之禍故也。今周穜草芥之微,而敢建此議,蓋有以啟之矣。昔淮南王謀反,所憚獨汲黯,以謂說公孫丞相,若發蒙耳。今穜蟣虱小臣,而敢為大奸,愚弄朝廷,若無人然,不幸而有淮南王,當復誰憚乎?臣不敢遠引古人,但使執政之中,有如富弼、韓琦,臺諫之中,有如包拯、呂誨,或司馬光尚在,此鼠輩敢爾哉!昔王安石在仁宗、英宗朝,矯詐百端,妄竊大名,或以為可用,惟韓琦獨識其奸,終不肯進。使琦不去位,安石何由得誌?以此知辨人物之邪正,消禍患於未萌,真宰相事也。臣數日以來,竊聞執政之議,多欲薄臣之責而寬童之罪,若果如此,則是使今後近臣輕引小人,而惠卿之流,有以卜朝廷之輕重。事關消長,憂及治亂。伏望特出宸斷,深詔有司議臣與穜之罪,不可輕恕。縱使朝廷察臣本無邪心,止是暗繆,亦乞借臣以立法,則臣上荷知遇,雖雲得罪,實同被賞。若蒙寬貸,則是私臣之身,而廢天下之法。臣之愧恥,若撻於市,不勝憤懣。憂國之心,意切言蠢,伏候誅譴。取進止。

貼黃。周穜州縣小吏,意在寸進而已,今忽猖狂,首建大議,此必有人居中陰主其事。不然者,穜豈敢出位犯分,以搖天聽乎?此臣所以不得不再三論列也。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