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九十四 浙江六 處州府 溫州府 下一卷▶

浙江六

[編輯]

處州府,東北至台州府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溫州府三百六十里,南至福建建寧府五百二十六里,西北至衢州府三百六十里,北至金華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三十里,至京師四千三十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戰國屬越。秦屬會稽郡,漢初爲東甌國地,武帝以後屬會稽郡。三國吳兼屬臨海郡。晉屬永嘉郡,宋、齊因之。隋開皇九年平陳廢郡,改置處州,治括蒼縣。十二年改曰括州,大業初又改爲永嘉郡。唐復曰括州,天寶初曰縉雲郡,乾元初復故,大曆十四年改爲處州。避太子諱也。五代時屬於吳越。宋仍爲處州。亦曰縉雲郡。元曰處州路,明初曰處州府。領縣十。
府湍流亘地,峰嶺倚天,雖僻處一隅,而南鄰閩、粵,可樹擣瑕之功,東迫永嘉,已具建瓴之勢。明初規有浙東,即下處州,一以絕窺伺之端,一以厚括囊之資也。

麗水縣,附郭。本漢回浦縣地,後漢爲章安縣地,三國吳爲松陽縣地,屬臨海郡。晉因之。宋以後屬永嘉郡。隋析置括蒼縣,爲處州治,是後皆爲州郡治。唐大曆十四年改今名。今編戶一百十五里。

處州舊城,在府東南七里,括蒼山麓,隋、唐時故治也。亦曰括州城。括本作「栝」,即欏木也,松身柏葉,山多此木,故名。隋因以名州。唐末盧約竊據是州,遷治於小括山上。宋楊億云:「郡齋迥在霄漢,石磴盤屈。」是也。《續廳壁記》:「小括山路九盤始入譙門,宋崇寧三年楊嘉言爲守,削直之。大觀元年郡守高士廣復舊,元至元二十七年郡守斡勤好古復遷治於今所,北枕棗山,築城環之。明朝洪武初修築,正統以後屢經繕治,有門六,城周九里有奇。」
麗水故城,府西三十五里。唐初置麗水縣,屬括州,武德八年省入括蒼縣。今其地有古城岡、縣頭山、舊城塘之名。
萬象山,府治西北。俯臨城邑,下瞰溪光。城中之山凡十,此其最高者。或曰即檡山也,在縣治西南一里,多生檡木。上有夫子廟,一名廟山,萬曆中改今名。又棗山,在縣治西。又西有衆山相連,最西者曰小括山。其址與萬象山相接,衆山環簇,狀若蓮花,一名蓮城山。徑路盤紆,亦曰九盤嶺。又有大括山,在府城東七里,亦曰少微山,郡應少微處士星,故山名少微,州曰處州。山西南絕頂有眉巖,從下望之,如列眉然。
麗陽山,府北七里。山下有溪,麗水之名以此。其北三里曰白雲山,高六百餘丈;白雲之北曰城門山,皆岡阜相接,爲北面之勝。○南明山,在府南七里,泉石甚勝。山巔舊有千里亭,以高曠得名。
大梁山,府南二十里。志云:山北跨麗水,南接青田,登其巔,城郭村落盡在目前。○三峰山,在府西五十里。下曰靈峰,中曰翠峰,上曰岑峰,林巒秀麗,爲一境之冠。又連雲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巉巖陡絕,上連雲霄。
大溪,在城南二里。一名洄溪,又名洞溪。自龍泉以西匯諸溪澗之水流入境,合松溪、遂昌港,又東至青田縣南合諸山谿之水,至溫州府界入於海。
好溪,府城東五里。源出縉雲縣之大盆山,西南流至府東爲東渡,又東南達於洞溪。今亦曰東溪,本名惡溪。謝靈運云:「出惡江至大溪,水清如鏡。」《輿地記》:「惡江道間九十里,而有五十九瀨,兩岸連雲,高巖壁立,有七十餘灘,水石濆薄三十里,至箭溪,王羲之遊此題突星瀨處也。唐文明初溪水暴漲,溺死百餘人。大中間段成式爲刺史,有善政百姓因呼爲好溪。」《一統志》:「突星瀨,在府東四十里。一名箭溪。溪上又有琵琶洲,平沙滿望,碧水環繞,以形似名。」
官橋溪,府北十五里。有甘泉、白溪二水流合焉,入於大溪。又麗陽溪,出麗陽山,貫串府城中,分二支,一南達於大溪,一東匯好溪堰而入大溪。
通濟堰,府西五十三里。松、遂間多山田,歲旱民輒先困。梁天監中障松陽、遂昌兩溪入大溪之口,疏爲四十八派,自保定至白橋三十里,灌田二十萬畝,又蓄爲陂湖以備旱潦,自宋至元皆修葺之,民被其利。
保定鎮。府西五十里。明初置稅課局於此,今廢。西南達雲和縣之石塘隘四十里,西北達松陽縣之石佛鎮亦四十里,爲兩縣之要隘。○苦竹口隘,在府南二十里,路出青田水口。《聞見録》:「由苦竹口至青田,水道一百二十里。」又括蒼驛,在府治西,亦明初置。

青田縣,府東南百五十里。東南至溫州府百二十里。本括蒼縣地,唐景雲二年析置青田縣,屬括州,後因之。縣無城,今編戶百四十六里。

青田山,縣治西北一里。有泉石之勝,故縣以名。又湧泉山,在縣治東二里,其泉四時不竭。○披雲山,在縣南三里,大溪經其北,縣之水口山也。又蔥陽山,在縣西五十里。其西曰芝溪嶺,橫亘數十里。下臨大溪,俗名老鼠梯,甚險峻。水流爲芝溪,入於大溪。
石門山,縣西七十里。兩峰壁立,相對如門,石洞幽深,飛瀑濆瀉,上有軒轅丘,道書以爲第三十洞天。其西南相接者曰石樓山,山高聳,雲霧湧之,望若樓臺。
連雲山,縣西南九十里。有大小二山。小連雲山延袤數十里,中有二洞,東曰龍鬚,南曰韓山,其高巖曰金水嶺,元至元中始鑿石通道。迤南爲大連雲山,亦名石帆山,下臨大溪。《紀勝》云:「石帆山一名石檣洞,東北去石樓山二十里,高巖屹立如檣,中有三潭,危石聳峙,潭中如張帆然。」
南田山,縣西南百五十里。周迴二百餘里。上有沃土,多稻田,歲旱亦稔。唐廣德中袁晁之亂,邑人多避難於此。明初劉基亦家於山中。
大溪,縣南三里。亦曰南溪,又名清溪。城東有嶺溪,城西有顧溪,俱流入焉。志云:大溪由麗水縣南流入境,遠匯府境六邑之水,近合縣境石藤、浣沙諸溪,經披雲山北,東流入溫州府界,由水道順流達溫州城下百里而近耳。○小溪,在縣西南二十里。志云:縣西南有鶴口嶺,高踰衆山,沐鶴溪之水出焉,即小溪也。下流合於清溪。
塵溪,縣西百三十里。出景寧縣之敕木山,流入大溪。歲旱鄉民築堰以溉田,潦則決之,爲利甚博。
白岸湖,縣西南四十里。又有下尾湖,在縣東南十里。志云:縣西四十里有師姑湖,又西八里有芳前湖。又西二里有臘溪湖。又西迤北十里曰高湖,當應台山之南麓。山東南去縣六十里,由天台綿亘而來,故名。
淡洋隘。縣南二百七十里,接溫州府瑞安縣界。明初劉基言:「溫、處之間有地名淡洋,僻絕巖險,民多負販私鹽,萃逋逃爲梗,宜設巡司蒞之。」是也。今有淡洋巡司,洪武五年建。又黃壇巡司,在縣北二百二十里,亦險僻處。洪武五十五年置巡司,今革。○芝田驛,在縣南一里大溪濱,亦明初置。

縉雲縣,府東北九十里。東至台州府仙居縣百五十里,北至金華府永康縣八十里,東北至金華府東陽縣百六十五里。本括蒼縣及永康縣地,唐萬歲登封初析置今縣,屬處州。縣無城,今編戶一百九十里。

括蒼山,縣東南百里,接台州府仙居縣及臨海縣界。亦曰蒼嶺。詳見名山。○大盆山,在縣東北百二十里,接金華府東陽縣及台州府天台縣界,好溪之源出焉。
吏隱山,縣治東北。一名窪尊山,以唐縣令李陽冰名。稍西曰翠微山,縣治所倚也。又北爲雲塘山,山下有塘,相傳雲常出其中。又西北三里爲雪峰山,上有龍潭、瀑布,亦曰岱嶺。嶺東之水流於好溪,嶺西之水流爲南溪,婺、括之水自此而分。縣治西又有三峰山,以三峰秀出而名。○歷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有摧車坑、架鼓峰及龍潭諸勝;又西北二十里爲葛竹山;皆與永康縣接界。
黃龍山,縣西十二里。四圍陡絕,旁有池甚清列,相傳黃龍潛焉。唐末盧約據處州,有施使君者結寨山上以禦之。今山上有石如樓臺,又有寨門遺趾。明初耿再成規取處州,駐兵黃龍山,山高險,再成樹柵於其上,以遏敵衝是也。○大姥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上有巉巖,下有石室可容數百人。志云:山有寨塘寨,廣容二三萬人,中有井七,蓋昔人屯營處。又有四六寨在山下。相近者曰三嶺山,接麗水縣界,高峻,人莫能入。明初耿再成既屯黃龍,復率兵至此,壘石成寨,爲攻守之所。
仙都山,縣東二十三里。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縉雲山,唐神龍初以此名縣。又名丹峰山,天寶七載改今名,道書以爲第二十九洞天。傍有獨峰,廣三百丈,周迴一百六十丈,一名玉柱峰。頂有湖,亦名鼎湖。《唐六典》十道名山之一曰縉雲。又有小仙都山,在縣南二十里,亦高秀。○管溪官山,在縣東七十里,與台州府接境。薪竹之饒,居民所賴。又有龍潭三處,溉田甚廣。以管溪經其下,因名。志云:縣東五里有萬松山,山勢盤旋,林巒聳秀。
馮公嶺,縣西南二十里,一名木合嶺。崎嶇盤曲,長五十里。有桃花隘,爲絕險處,郡北之鎖鑰也。志云:桃花隘嵯峨險仄,勢接雲霄,周回壘石三四里,容百千人,山麓去郡城不過二十里。亦曰桃花嶺,即古桃枝嶺。陳天嘉三年留異據東陽,遣侯安都討之。異以臺軍必自錢塘上,既而安都步由諸暨出永康,異大驚,奔桃枝嶺,於巖口樹柵以拒之。安都進攻,因其山勢迮而爲堰,會潦水漲滿,安都引船入堰,起樓艦與異城等,拍碎其樓堞,異脫身奔晉安,即此嶺也。宋楊億以比蜀中之劍閣。明初耿再成駐兵黃龍山,處州將石抹宜孫分兵屯桃花嶺、葛渡、樊嶺及龍泉以拒我。胡大海自金華南出軍樊嶺,與再成合攻之。再成取間道出桃花嶺後,連拔桃花、葛渡二寨,遂薄處州城下,宜孫敗去。《防險說》:「馮公嶺與青田縣之老鼠梯,皆一人守險,萬人莫開之處,守馮公嶺則寇無從上,守老鼠梯則寇無從下,馮公嶺失則處不可固矣。」樊嶺,見宣平縣。葛渡亦在縣西南,或曰近松陽縣界。又有白雲洞,在桃花嶺北,石屋深敞,容數百人。
○好溪,在縣治南。自大盆山西流而南折,遠近諸溪水皆流匯焉,經仙都山下謂之練溪,歷羅侯灘至縣治南,又西南入麗水縣界。○管溪,在縣東五十里。源出括蒼山,經管溪官山下,又西流入於好溪。
南源溪,縣北二里。源出雪峰山,西北流,縣北諸溪水皆流匯焉,入永康縣界亦謂之南溪,即金華南港之上源也。○梅溪,在縣西十里。志云:縣西有客星山,傍有石室,一名石龜嶺,龜溪出焉;折而西北爲梅山,梅溪出焉;俱匯流於南源溪,入永康縣境。
○蒼嶺寨,在縣東,近括蒼山。嘉靖四十一年置寨於此,爲防禦處。相近有東平寨,古名七十二寮,有石井七十二,容數千人,四面石壁高百餘丈,其旁又有西寨,亦故屯營處也。○萬景山寨,在縣西北,中容萬人。又有雲巖寨,山勢聳峙,巖石磊塊,其狀如甑,四圍環逼,有小徑攀援而上,可容萬人,爲天造之險。志云:縣境有黃寮寨,又有越陳寨,皆嘉靖三十九年置。又有老鷹巖寨,在縣東北,嘉靖四十年置縣治北。又有客山寨,其廣亦可容萬人。
丹峰驛。在縣治南。元曰雲塘驛,在縣北三里,明初遷於縣南,改今名。○五雲館,在縣北。《聞見録》云:「館去縣五十里,本名縉雲館,東通台郡,西北接永康,爲縣之要隘。」

松陽縣,府西北百二十里。東北至宣平縣七十里,西至遂昌縣七十里,南至雲和縣八十里。本漢章安縣南鄉地,建安四年孫氏析置松陽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太平二年改屬臨海郡。晉初因之,大寧初分屬永嘉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屬處州。唐武德四年置松州,八年州廢,縣屬括州。五代梁開平三年吳越改爲長松縣,石晉天福四年又改白龍縣,宋咸平二年復曰松陽縣,仍屬處州。縣無城。今編戶一百六里。

百仞山,縣西南五里。有峰獨立,傍無依倚,高二百餘丈,舊名獨山,唐天寶中改今名。山麓有白龍津,吳越因以名縣。又西屏山,在縣西一里。上有凌霄臺,有泉,雖旱不竭。
橫山,縣南十里。高三百餘丈,如雲橫空中。山頂寬平,可五百畝。○大明山,在縣西三十五里。亦曰留明山。高絕千仞,羣峰羅列,澗水環繞,石磴縈紆,稱爲峻險。又西五里曰長松山,吳越時以此山名縣,俗名牛頭山。○馬鞍山,在縣西四十八里,橫絕松溪之口。唐時山產銀,採以充貢,尋罷。元末趙普勝嘗立水寨於山下。山接遂昌縣界。
竹㟯嶺,縣北十五里。東至宣平縣五十里。嶺高四千餘丈。泉出山頂,下注爲潭,溉田百餘頃。行旅出其間,路最險仄,爲縣之要隘。今嶺下有東、西坑,瀦爲龍潭,竹㟯橋跨其上。○石佛嶺,在縣東南四十里。嶺峻險。下臨松溪,又東南至府城七十餘里,往來通道也。志云:縣西北又有龍虎坳,亦守禦要地。
松溪,縣西南二十里。源出遂昌縣,東南流入境,經縣西三十里卯山下,又有酉山在卯山西南,二山相對,水經其下,曰合湖溪,又東南至麗水縣入大溪。明初胡大海取蘭溪,進攻婺州。處州守將石抹宜孫遣其將胡深率車師爲援,自帥衆出縉雲以應之。深至松溪,觀望不敢進。太祖曰:「婺恃處州之援,故未即下。聞彼以車戰出松溪,松溪山多路狹,車不可行,我以精兵破走之,婺城且不勞而下矣。」
竹溪,縣南七里。源出竹㟯嶺,南流經橫山下,又東南注於松溪。又縣東十五里有塘溪、赤溪諸水,又東十餘里有武溪、裕溪諸水,俱南流合於大溪。
通濟堰,縣東六十里,與麗水縣接界。志云:蕭梁時詹、南二司馬始創此堰,宋元祐以後不時修築,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復加葺治,以溉松、遂二縣之磽瘠。以後皆因故址增修。今縣境以堰名者凡數十處,皆本通濟之意,蓄水溉田雲。
舊市。縣西二十里,路出遂昌。志云:縣治故址也。又淨居市,在縣西南三十里,亦與遂昌接界。有巡司,洪武二十八年置。今廢。

遂昌縣,府西北百九十里。東至松陽縣七十里,東北至金華府湯溪縣百二十里,北至衢州府龍遊縣百里,西北至衢州府二百里。漢會稽郡大末縣地,吳赤烏二年分置平昌縣,屬東陽郡,晉太康元年改今名,宋、齊因之,隋屬處州。唐武德八年省入松陽縣,景雲二年復置。縣無城。今編戶七十四里。

君子山,縣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麗可挹,稱爲大、小君子山。志云:縣治西南有石城山,一名屏風山,亦曰君子山。西上有妙高山。又西爲白馬山,天日晴朗,遠見衢、婺,邑之鎮山也。○瑞山,在縣治南。又南爲魚袋山,雙溪繞其下,有峻嶺盤曲,曰九盤嶺。又丁公山,在縣西十六里,高千仞,雙溪經其下。《通志》云:「即白馬山也。」
西明山,縣東十里。巉巖峻絕,下臨溪流。其對岸相峙者曰飛鶴山,當東溪之口,勢如翔舞。又有平昌山,在縣東十五里,與孟山前後相疊,形如昌字,孫吳以此名縣。○尹公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峰巒高聳。相連者曰百丈巖。又東曰覆螺巖,登其巔則金、衢之境,皆在目前。又東即松陽縣之長松山矣。又馬鞍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橫亘而東,與松陽縣接界。
唐山,縣北十八里。山北有二峰相向。又北有金石巖,其巔可容萬馬。唐乾符中邑簿張軻嘗率義兵駐此以禦黃巢。明朝景泰中礦賊黨陳鑑湖者,破松陽、龍泉,屯金石巖,分劫青田、義烏、東陽諸縣,即此處也。○獨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溪流環繞其下。一名天馬山,又名赤壁山。旁有石姥巖,上插霄漢,頂有泉池。又大樓巖,在縣西北百二十五里。其相對者曰龍安洞,巖高險,飛瀑四時不絕,注爲龍湫,凡三十六泓。
馬戍嶺,縣北三十里。其相近者爲侵雲嶺。馬戍之水,北流而達於婺江。又周公嶺,在縣西北五十里。其下爲周公源口,縣西境之水多匯於此,流入衢州府界而爲定陽溪。○赤津嶺,在縣北六十里。嶺高險,下臨溪流,爲北達龍遊之道。《聞見録》:「自嶺而北十餘里至長塘口,又十里曰溪口,皆險塞。自溪口而北十里爲靈山,從靈山而西七十里則衢州府,靈山而北四十里,則龍遊縣也。」○隆坑嶺,在縣東北七十里,東達宣平三十里,北出武義七十里,爲縣境控扼之處。
雙溪,在縣治南,其源一出縣西北之大樓巖,引流而東謂之金溪;一出縣西北七十里之湖山,亦謂之湖溪,羣山之水皆匯入焉,縈迴蕩漾,恍若江湖,經縣東南一里碧瀾橋始合爲一,亦謂之大溪;又經西明山南分流爲東溪,其正流南入龍泉縣界之大溪。宋靖康初邑丞胡涓於縣治南築隄以障水患,曰吳公隄,亦謂之三牛䲧。○梧桐溪,在縣西二十里曾山下。亦曰梧桐川,流合於雙溪。
東溪,縣東十二里。自雙溪分流,合縣東諸山溪之水,經馬鞍山下流益盛,入松陽縣境,謂之松溪。○靈溪,在縣北五十里。源出馬戍嶺,合縣北諸溪水,經赤津嶺而北入龍遊縣境,又北注於縠溪。
黃村口。縣西南六十里。《聞見録》:「出由黃村口,東南達龍泉縣百二十五里,北抵龍遊縣百六十里,西南達福建浦城縣二百里。」《輿程記》:「縣西南出大柘、石練、黃村一帶,閩、浙相通之間道也。」○大坪田,在縣東北四十里。《聞見録》:「大坪田道通湯溪、武義、宣平,爲縣境要口。又有和尚田,在縣東五十里,亦要隘處也。自和尚田而北二十里至章塢,又四十里出武義縣之麻陽隘,疾走金華九十里而近耳。」志云:縣有馬埠巡司,在十二都,明初置。

龍泉縣,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景寧縣二百四十里,南至慶元縣百四十里,西至福建浦城縣百八十里,西北至衢州府江山縣二百二十里,北至遂昌縣三百三十里。本松陽、遂昌二縣地,唐乾元二年析置今縣,治龍泉鄉,因名。宋宣和四年改曰劍川,紹興初復故。縣無城。今編戶百六十五里。

九姑山,在縣治西北。治東有金鰲山,治西二里有天台山,四里有鳳凰山,縣治以諸山爲捍蔽。○豫章山,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出銅。川流環其下,曰豫章川。又九漈山,在縣南三十里。巖高百仞,有九龍井,飛瀑九道,自巖頂而下,或分或合,形若垂簾。縣南七十里又有琉華山。山頂寬平,有長湖,深不可測。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爲業。相近者曰高驛山。邑志:山在縣南七十餘里,臺湖山峙其前,琉華山障其後,水流回繞,羣山環拱,最爲峻拔。臺湖山蓋在縣南九十里。
昂山,縣西三十里。青壁嵯峨,削入雲際。志云:舊有白馬寨,蓋置於山上。又孝義山,在縣西四十里。《唐書》:「豫章、孝義二山皆出銅是也。」今否。○石馬山,在縣北五十里,峰巒秀聳,爲羣山冠。旁有洞穴,凡數十處。又石房山,在縣東四十里,其狀如房。一名獨山,東捍水口。旁有獨山鋪,爲驛道所經。
匡山,縣西南百二十里。匡水出焉,流入雙澗,與大溪匯。宋濂云:「其山四旁奮起而中窊下,狀如箕筐,因號匡山。高處南望,閩中數百里間秋毫畢見。」劉基曰:「匡山四面皆峭壁拔起,建溪之水出焉。」又東有西山。西山之東曰昇山,高勝亞於匡山。又仙山,在縣西百五十里,與遂昌、浦城接界。○良葛山,在縣界。山有銀坑。
楊梅嶺,縣東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曰梧桐口,路出松陽,此爲要隘。又黃鶴嶺,在縣北八十里。隋、唐間置黃鶴鎮於今縣,蓋以嶺名。又大柏嶺在縣南七十里,旁有小梅嶺,皆接慶元縣界。○白雲巖,在縣西五里。有白雲壘,相傳宋德祐末幼主過此,暮屯巖上,此其遺壘雲。又縣東五十里有龍巖山,頂平曠,四面石壁環繞,民多居其中。
大溪,在縣治南。自仙霞以東南及遂昌以西南之水皆匯焉。縣西五里有秦溪,又西一里有蔣溪,又西有漿溪,其上源皆一二百里,匯流而東,合於大溪,又東經雲和縣入麗水縣界。志云:縣有雲溪,即大溪之上流,經縣治前亦曰留槎溪。中阻一洲,約長一二里,形如槎,溪因分而爲二,有濟川橋跨其上。亦曰留槎洲,一名仙洲。祝穆云:「雲溪在縣治東,夾長洲而爲兩派。」是也。
劍池湖,縣南五里。周三十畝。相傳歐冶子鑄劍於此,號爲龍淵,唐諱淵改曰龍泉,宋宣和中改曰劍池湖,邑名本於此。○梧桐川,在縣東十五里。自梧桐口引流而西南,下流入於大溪。
佛山寨,縣南十里佛山上。元末邑人胡深築內外二寨於此,以保鄉邑處也。又縣南十五里宏山後有皇庭寨,山頂平曠,四面峻險,相傳宋幼帝入閩道經此,立寨屯駐。今山有皇庭巖,寨因以名。又遙峰寨,在縣西五里,與鳳凰山相連。縣西六十里又有西山寨,相傳亦元末置。○北巖寨,在縣東十里汰石嶺上;縣東百餘里又有朝陽寨;又麻竹寨,在縣北七里,與石馬山相接;縣北三十里金岱山上有金山寨,山頂平廣,容千餘人;皆昔人戍守處也。
小梅隘,縣南小梅嶺上。東至慶元縣七十里,南至福建松溪縣六十里,爲入閩之間道,正統中設隘於此。《輿程記》:「縣南三十里至潭湖,又五十里至查田,又二十里爲小梅,由竹口、新窯以達於松溪。」今詳福建松溪縣。自縣至小梅蓋百里雲。又吳岱隘,在縣北七十里吳岱嶺上,接松陽、遂昌二縣界。舊有隘,正統中重置,並設公館於此。縣西七十里又有供村隘,接浦城、慶元縣界,嘉靖中置。又西二十里有鴉舂隘,亦接浦城界,正統中因舊隘重置。又武溪隘,在縣東七十里武溪嶺上,亦正統中置,接雲和縣界。
查田市。縣南八十里查田嶺下。有慶元巡司,明初置。志云:城北舊有雲水驛,城東有荊言驛,縣東南三十里有梧桐驛,六十里有大石驛,俱宋、元時置,今廢。○東畬口,在縣北七十五里,爲松陽、遂昌兩縣之要口,行旅往來必取途於此。

慶元縣,府西南三百七十里。北至龍泉縣百四十里,南至福建松溪縣九十里。本龍泉縣地,宋慶元三年析置慶元縣,治松源鄉,以紀年爲名,仍屬處州。明初省入龍泉縣,洪武十四年復置。縣舊無城,隆慶二年創築,周三里有奇。今編戶五十九里。

石龍山,縣治西,蜿蜒如龍。又縣治南有霞披山,色如渥丹。治西北又有象山,環夾縣治。○石壁山,在縣東十里。石筍凌空,爲邑關阻。又拏雲山,在縣東五十里。山椒夾擁,嵌石披雲,下有洞容數百人。
百丈山,縣西二十里。懸崖孤峭,下有龍湫。又松源山,在縣西南二十里。松源水出焉,流入福建松溪縣。○橫嶺,在縣東南百三十里,連亘如雲,入於閩界。嶺水北流,合於蓋竹水。
松源水,在縣西南,南流入閩,爲松溪之上源。又有蓋竹水,出縣西七十里之鳳山,有交劍水流合焉,又東經石壁山西,下流入閩之松溪。○芸溪,出縣西十二里之董山,南流入閩。志云:縣治北有漲淤溪,西流合槎溪、芸溪,又南合縣南四十里之梓亭溪,而注於閩之松溪。
小梅溪,縣北七十里,西流入龍泉縣界合於大溪。
大澤關。縣西南五十里,西出龍泉,南達松溪。又縣南五十里曰新窯隘,自龍泉及縣境南入閩中之通道也。○梓亭寨,在縣西。宋置梓亭巡司,元因之,後廢。

雲和縣,府西百十里。東南至景寧縣五十里,西南至龍泉縣百十里,北至松陽縣八十里。本麗水縣之浮雲、元和二鄉地,景泰三年析置今縣,兼二鄉之名以名焉。縣無城。編戶五十九里。

鳳凰山,縣西北五里。秀拔數百丈,陟其巔可盡一邑之勝。又白龍山,在縣東南五里,環拱縣治。上有冷泉、浮雲溪繞其南。
筆架山,縣南十五里,有三峰並峙。又東南有安溪嶺,路通景寧縣,兩山叢夾,控禦之所也。○婁狗山,在縣西十里。下有靈泉,黃溪之源出焉。又大杉源山,在縣西七十里。有龍潭二,曰大杉,曰孤梯,下爲箬溪水,流入麗水縣界而入大溪。
牛頭山,縣北四十里,以形似名,下爲深淵。○垟頭巖,在縣西十八里,高千餘仞。又西二里曰大雄峰。其南曰霧溪嶺,霧溪經其下。
大溪,縣南三十里。自龍泉縣東流經縣境,又東入麗水縣界,縣境諸溪流皆匯入焉。
黃溪,在縣南,自婁狗山下流經縣東三里象山之麓,又東南匯於白龍山之浮雲溪,下流入於大溪。又霧溪,在縣西北十七里霧溪嶺下,亦曰武溪。志云:武溪自龍泉縣流入界,匯於九里灘,又東合雙坑口水瀦爲規溪潭,流入麗水縣而合於大溪。
七尺渡,縣西三十里,尺亦作「赤」。又西至龍泉縣之武溪隘十里,兩縣接境處也。羣山四合,溪流橫亘其中,疊石架梁以通行者,有間道達石塘及松陽,至爲險要。
石塘隘。縣東三十里,下臨溪流,曰石塘河。山溪回合,峻險可恃,爲縣境之東門。

宣平縣,府北百二十里。東至縉雲縣百四十里,西南至松陽縣六十里,西北至遂昌縣百四十里,北至金華府武義縣百里。本麗水縣之宣慈鄉,明初置鮑村巡司於此。正統十二年鄉人葉宗留作亂。景泰三年事平,因析置今縣,改巡司爲縣治,以剿平宣寇爲名。縣無城。編戶六十里。

白馬山,縣西五里,有石巖瀑布之勝。又西十里有溫樣山,三峰錯峙,四面峻絕。有溫樣巖,正統間寇起,鄉民避亂其中。○甌溪山,在城東五里,下有甌溪水,相近有墨山,高聳萬丈,其色如墨。又岱巖山,在縣東北十五里。上有岱石巖。
台山,縣北二十里。層巒疊嶂,迴出諸山,前有松溪,後有桃溪,山界於中,二水繞而西,下入松陽縣境。又礱坑山,在台山西十里,舊產銀。○獅子山,在縣北四十里。有苦頭嶺,出武義之便道也。
玉巖山,縣南六十里。其東爲東巖,四面陡絕,惟一徑捫蘿可入,一名赤石樓;稍西爲西巖。兩巖對峙,中有清風峽、桃花洞。唐袁晁陷郡,鄉民共避於此。黃巢亂,郡人俞強復率鄉民避焉。宋方臘亂,郡人梁孚復領義兵屯於此。正統中葉宗留作亂,鄉民避入東巖,賊百計不能上,乃守其出入之徑以困之,遇火災死者甚衆,蓋自昔控扼處也。又有餘高山,與玉巖山並峙。山產銀礦,今塞。
曳嶺,縣南四十里。嶺峻險,登陟甚艱,上有曳溪洞。相傳嘗有仙人曳履過嶺,因名。爲縣南守禦處。又石門嶺,在縣南十五里,志云:由縣趨府此爲登躋之始,岡巒稠疊,竹樹蒙籠,泉流石立,雖甚高險而致亦甚勝。又稿嶺,在縣南六十里,自曳嶺而南,亦往來必經之地,山無草木,因名。○新嶺,在縣東七十里,接麗水縣界。相近有坳塘嶺,最爲幽曠。
樊嶺,縣北四十里。嶺勢險仄,可以防禦。明初胡大海自金華進軍樊嶺,與耿再成合攻處州,即此。今爲北出武義之徑道。又西北有大黃嶺,亦路出武義縣。志云:縣西三十里有竹㟯嶺,一名寨頭,與松陽縣接界。下有竹㟯鋪,亦控扼處也。又茭嶺,在縣西六十里,在萬山之中,亦爲控扼要地。又西五里爲板橋,與松陽縣接界。○白雲巖,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巖高萬餘丈,廣百丈。有泉,大旱不涸。又有白洩巖,一名雲巖,亦峻險,正德中邑人避寇於此。
雙溪,縣南一里。源出竹㟯諸嶺,引流而東,至縣東二十三里亦曰坦溪,一名大溪。境內諸溪水多匯入焉,繞流而南,入麗水縣之大溪。○虎蹐溪,在縣南六十里,有雙澗合流,亦南入麗水縣之大溪。
桃溪,縣北三十里。志云:縣西四里有栗山,二溪環之,南曰午溪,西曰申溪,引流而西合爲一溪,復折而北入縣北十五里之松溪,又北會桃溪而入松陽縣之松溪。
通仙渡,縣南三十里。亦曰三港渡,路出郡城。又有赤淤渡,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路出松陽縣。
鮑村寨。縣北四十里。明初於宣慈鄉置巡司,即今縣治也。景泰初礦賊葉希八等據雲和山中,擾閩中建寧府界。既而以出掠不便,謀曰:「今自朱湖進掠府城,而結寨駐鮑邨,取貨於義烏,掠人於松陽,官軍必不能越馮公嶺而迫我也。」遂突入鮑村,犯處州。賊平,以鮑村置縣,而移巡司於後陶,仍曰鮑邨巡司。嘉靖中廢,今曰陶村。《聞見録》:「自陶村至夏邨三十里,又三十里即武義縣。」朱湖,或曰雲和縣東村名也。○寨頭隘,在縣北,亦道出武義。又縣西北有河頭隘,道出湯溪。

景寧縣,府南百四十里。西北至雲和縣五十里,東南至溫州府泰順縣二百十里。本青田縣之柔遠鄉,明初置沐溪巡司於此,景泰三年改置今縣。縣無城。編戶六十六里。

敕木山,縣南八里。山高數千仞,積雪經旬不消,水流爲塵溪。又石耳山,在縣南二十里,巖高百餘丈,頂出泉,大旱不竭。山之南即沐鶴溪,流入青田縣界。○印山,在縣治北。本名桂山,有石方正如印,因改今名。又北里許有獅山,綿延五里。一名筆架山。
洪嶺,縣北十五里。嶺高峻,北趨府城,爲必由之道。又北三十五里爲嶺坳坑,又北十里爲霅水渡,皆往來所經。○烏鐵巖,在縣東二里。其第二峰尤陡峻,元末居民多避亂於此。又縣東二十里有螺黛巖,高十餘里。其相近者曰礦坑嶺。
彪溪,縣西五十里。志云:縣境之水自慶元界來,又自龍泉縣大溪諸水分流入境,回環曲折合縣境諸溪流經縣北,東注青田之大溪,匯甌江入海。○塵溪,在縣南五里。出敕木山,歲旱居民多沿溪置堰以溉田,潦則決之,流入青田縣界。
盧棲溪,縣東六十里。溪上巖洞奇勝,昔有道士盧遨棲其中。旁多筍,亦曰盧棲筍溪。下流至青田界入大溪。○大匯灘,在縣東北。志云:縣北有玉泉山,玉泉出焉。又北匯衆水爲邑巨浸,東下五里爲大匯灘,巨石錯立,形如犬牙,水行峽中,聲震如雷。其下流亦注於青田之大溪。
龍首關,在縣東二十里,地名黃木坑。懸崖絕壑,最爲險要。志云:關即龍腦橋,水流峽中,兩岸陡絕,架橋其上,嘉靖中以倭亂設關於此以備之。○沐溪口,在縣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司舊置於今縣治北,景泰三年移於今所。又有盧山巡司,在縣西百里。正統五年置。
緑銅隘,縣東五十里,與青田八都相接。正統間黃壇盜起,守此拒之,寇不能入。志云:隘東去青田縣二百五十里。又盧棲隘,在縣東南八十里,與泰順縣小堰相接。蜂桶隘,亦在縣東南八十里。又南十里爲石佛隘,與泰順之平寮相接。嘉靖間倭陷泰順莒岡,守此三隘以卻之。
青草隘。縣南百十里,接福建壽寧縣界。又縣南百二十里有分水隘。又黃亥隘,在縣西百五十里,與慶元縣接界。又西二十里爲青草梧桐隘,石徑險仄,僅容置足,雖地屬慶元,而實本縣之要口也。志云:縣西至慶元二百五十里,道皆阻隘。○下場坑銀冶,在縣西十里。志云:縣境銀冶凡六處。又雲和縣有銀坑四、鉛坑二,慶元縣有銀坑五、鉛坑一,龍泉縣有銀坑二十五、鉛坑二,皆永樂、宣德間開採處。弘治中言者以費廣利微,殃民召釁,因封閉,垂爲永制。
附見
處州衛。在府治南。洪武元年建守禦千戶所,八年升爲衛。
溫州府,東至海岸九十里,南至福建福寧州五百九十里,西北至處州府三百六十里,北至台州府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九十里,至京師四千三百十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戰國並屬越。秦屬閩中郡,漢初爲東甌國,惠帝三年封越東海王搖於東甌是也。後屬會稽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臨海郡。東晉太寧元年析置永嘉郡,治永寧縣。宋、齊以後因之。隋初郡廢,改縣曰永嘉,屬處州。煬帝初復置永嘉郡。治括蒼,今處州治。唐武德五年置嘉州,《新唐書》作「東嘉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括州。上元元年始置溫州,以州地恆燠而名。天寶初曰永嘉郡,乾元初復曰溫州。祝穆云:「唐末嘗置靖安軍於此。」五代初屬於吳越。晉天福八年吳越升爲靜海軍節度。宋仍曰溫州,亦曰永嘉郡,仍爲靖海軍,政和七年改曰應道軍,建炎三年罷軍額。咸淳初升瑞安府。以度宗潛邸也。元曰溫州路,明初改爲溫州府。今領縣五。
府東界巨海,西際重山,利兼水陸,推爲沃壤。且與閩爲鄰郊,揚帆振轡,分道南下,是扼八閩之吭,而拊其背也。若其憑依島嶼,間阻谿山,東甌雖小,亦足以王。況指顧明、台,馳驟婺、越,因利乘便,必能有爲,就浙言之,亦東南之形勝矣。《海防攷》曰:「溫州與閩接壤,寇舶犯境,必首攖其鋒,惟先嚴莆門、鎮下、官奧、南臺之險,庶足以扼其來,於此不戒而入內地,溫殆岌岌矣哉。夫捨其險而求一日之安,必不可得。爲溫計者,豈惟海道爲然乎?」

永嘉縣,附郭。漢回浦縣地,後漢爲章安縣地。永建四年析置永寧縣。劉昭曰:「永和三年所置也,仍屬會稽郡。三國吳太平二年屬臨海郡。晉初因之。太寧元年爲永嘉郡治。宋、齊以後因之。隋廢郡,改縣曰永嘉,屬處州。唐初爲嘉州治,州尋廢,屬括州。上元初始爲溫州治。今編戶二百八十里。

永嘉城,即今郡城。志云:晉太寧初置郡,議築城於江北岸,去今城六里,今猶謂其地曰新城。尋遷江南岸,東西附山,北臨江,南環會昌湖,用石甃砌,跨山爲險,名曰斗城,謂城內有山錯立如北斗也。亦謂之鹿城,時有白鹿銜花之瑞雲。後皆因故址修築。五代梁開平初錢氏增築內外二城。內城亦曰子城,周三里有奇,元至元十三年廢。外城亦曰羅城,宋宣和中方臘圍城,教授劉士英悉力拒守,謂城西南低薄,宜增繕,於是營築二千餘丈,賊不能陷。建炎、嘉定間皆嘗營治,元漸圮。至正十一年以海寇登犯,因舊址重築。明朝洪武十七年增修,嘉靖三十七年倭寇來攻,通判楊岳憑城拒卻之。明年修築一新,萬曆二十五年復營繕。舊有十門,今爲門七。城周十八里有奇。
華蓋山,府治東。一名東山,城緣其上。山周九里,下有容成洞,道書以爲第十八洞天。志云:郡城有山凡九,形家謂之九斗山。而華蓋當其口。今城東南緣積穀山,東北緣海壇山,西北緣郭公山,西緣松臺山,餘四山則峙於城南,三面形勢最勝。《圖經》:「松臺山一名西巖,巔有浮圖,爲郡城之表。」○孤嶼山,在城北江中,與城相對。東西有二峰,上各有塔。山麓有江心寺,唐咸通中建。宋建炎四年高宗嘗駐蹕焉,賜兩塔院名曰龍翔、興慶。德祐二年益王、廣王走溫州,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等共會於此,奉益王爲天下兵馬都元帥是也。郡城有事,此爲戍守重地。又羅浮山,在江北岸,與孤嶼山相望,去府城五里。一名密羅山。其相接者曰永寧山,峰巒連屬,綿亘八里。下有柟溪。又府北十里有北山,志云:郡之主山也。有石崖懸瀑,高百餘丈,瀦爲二潭,名白水漈。一名石門山。
西山,府西三里。一名歐浦山。志云:山有十二峰,岡巒相屬,聳秀奇勝。城西里許曰金丹山,亦有三峰並峙,即西山之東麓也。元末盜起,往往結營寨於西山,以窺府城。○岷岡山,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峰巒峻拔,潭谷深邃。一名鐵場嶺。宋宣和中方臘作亂,自處州而東犯白沙隘,議者謂:「白沙失守,前無阻險,去城三十餘里地名寨下,有鐵場嶺,遣兵守此,可以扼其來路。」不果,賊果踰嶺而東攻城不克,乃去。或訛爲天長嶺。
破石山,府西北二十里。臨江壁立,如張帆然。安溪繞其下。又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淼。一名七峰山。又赤水山,在府西北百三十里,時有赤水出巖下。一名石室山。上有石室容千人,道書以爲第十二福地。亦曰大若巖。其相近者又有小若巖,東西兩溪合流其下,彙爲龍潭。又天臺山,在府西北百五十里。山形如甑,旁有十三峰環列。
大羅山,府東南四十里。廣袤三十餘里。一名泉山。祝穆曰:「此即朱買臣所云『越王居保之泉山』也。」《永嘉記》:「泉山東北枕海,頂有大湖,北有泉,雖旱不竭,山因以名。其東谷之水引爲姚溪,經府東五里入永寧江;其西谷之水引爲杜奧溪,經府南二十里入於慈湖。」又吹臺山,在府南二十里。頂平正,山麓廣袤二十里,接瑞安縣界。志云:府西南四十餘里有岫環山。宋方臘之亂,其黨余道安聚衆柟溪,陷樂清,逼府城,分兵攻瑞安,鄉民守桐嶺及帆遊山拒之,賊自間道踰岫環山而南,即此。俗訛爲誘娘山。
青澳山,府東二百裏海中。兩山對峙如門,亦名青澳門。劉宋永明中郡守顏延之於此築亭望海。唐天祐末錢鏐使其子傳瓘攻溫州,州將盧佶將水軍拒之於青澳,傳瓘曰:「佶之精兵盡在於此,不可與戰。」乃自安固舍舟間道襲溫州,克之。宋德祐二年元兵至臨安,宰相陳宜中遁歸青澳,即此。又東有東洛、鹿西諸山,皆爲海道之衝。○中界山,在青澳東百里。東晉時居人數百家爲孫恩所破,今湖田猶存。洪武二年倭賊嘗犯此。舊有中界巡司戍守,今遷於永昌堡。又靈崑山,與中界山並峙海中,舊爲樵採之地,今墾田數千畝。相近者又有黃大嶴,亦多田可耕。
霓嶴,府東百餘里。《海防攷》:「倭舶南北往來多泊於此,徑達磐石衛城,最爲險要。」嘉靖三十三年倭由此登劫,突犯湖頭,官軍擊卻之。又南龍山,在嶴東北。倭賊由北洋來,往往經此,亦要地也。
海,府東九十里。有雙昆海口,內控郡城,外聯島嶼,爲郡境之門戶。自海道而南,至福建福州府八百二十里,北至台州府三百三十里。舊時嘗有漂溺之患,唐顯慶初括州奏稱海溢壞安固、永嘉二縣,溺四千餘家,總章二年復溢壞安固、永嘉二縣,溺死者九千餘人,是時爲括州巡屬也。又明初溫州復奏大水流四千餘家,漂溢蓋數見雲。
永寧江,在府城北。一名甌江,一名蜃江,古名慎江,亦曰永嘉江。源自括蒼諸溪匯流入境,又東合大小溪流以輸於海。由江南岸西上,則自北門歷永清、迎恩門,過西郭,經吳崎、桑浦、嶼頭、巖門、竹浦、塔山、臨頭、吳渡、上戍、浦口、江南、張巖、外村、西洲、嶧頭、殷溪、桑溪至茭洋渡;由江北岸西上,則自羅浮、河田鋪、泥塗、馬嶴、焦頭、梅嶴、雞口嶼、小荊、荊溪、江口、白壤、菰溪口、凌福、白沙、茭洋至安溪港入青田界;由江南岸東下,則自北門歷蒲洲、寧村、沙城、梅頭抵瑞安界;由江北岸東下,則自羅浮、華巖、柟溪港、強嶴、掛彩山、象浦口、館頭、青嶴、鹿西抵樂清界。多事時蓋節節皆險也。
會昌湖,在府城西南。其上源曰郭溪,出鐵場嶺;又有雄溪,出城西南四十三里雄溪山;又有瞿溪,出城西南五十里瞿溪山;並東北流經鐵場嶺而東與郭溪會,繞流至城西南匯而爲湖。湖受三溪之水,瀰漫城旁。起於漢、晉間,至唐會昌四年太守韋庸重濬治之,因名。其近城西者曰西湖,在城南者曰南湖,實一湖也。湖支港甚多,其自城東南出南塘直抵瑞安江者,延袤蓋七十餘里。○慈湖,在縣南二十五里吹臺山下,合南境之水入瑞安江。又有滄湖,在府東七十里,下流入海,其地亦謂之湖頭。
安溪,府西北六十里。上接青田惡溪七十二灘之水,東流經破石山下,亦名張帆溪,又東南注於甌江。《永嘉記》:「安溪之源與天台諸山相接。」又有柟溪,在府北十里。志云:自天台、仙居發源,流入境,合諸山溪之水南入甌江。
永昌堡,府東五十里。嘉靖三十七年創築,以防倭患,並遷中界巡司於此。城周五里有奇。又永嘉堡,在府東南五十五里。本永嘉鹽場,嘉靖三十七年建堡築城,周四里。
龍灣寨,府東三十里。志云:寨東援寧村,西捍府治,坐臨深水,頗爲險要。嘉靖中倭屢從黃華港登犯,突入新建、蒲洲等處,徑抵府城,防禦爲切。又沙溝寨,在府東五十餘里。稍西即寧村所,逼近海口,賊易登犯。其相近又有沙村寨。○長沙寨,在府東寧村所東南。東臨海塗,地勢頗險。亦曰長沙灣,嘉靖三十二年參將湯克寬敗倭於此。又太平寨,志云:在府南六里。
白沙隘。府西五十六裏白沙山旁。宋置白沙巡司,元因之,後廢。道出青田縣,此爲要隘。○象浦驛,在城北,明初置。又有南溪稅課司,在府東北七十三里。今廢。

瑞安縣,府西六十里。南至平陽縣五十里,西至泰順縣二百四十里,西北至處州府青田縣三百五十里。本章安縣地,三國吳析置羅陽縣,寶鼎三年改曰安陽,晉太康初改曰安固,屬臨海郡,宋、齊以後因之,隋省入永嘉縣。唐武德八年復置安固縣,屬嘉州,尋屬括州,上元中析屬溫州,天復二年改今名。宋因之。元元貞初陞爲瑞安州,明朝洪武二年復爲縣。舊有城,相傳宋宣和中築,周不及二里。元至正二十四年方國珍增築,周五里有奇。明朝洪武三年、永樂十五年、嘉靖三十一年皆因舊址改拓,周六里有奇。今編戶百二十八里。

白巖山,縣治東一里。一名龍山,亦名白鹿巖。又東二里曰東山,與白巖山相接。縣治東北曰集雲山,峰巒綿亘,縣之主山也。○廟山,在縣東南五里,亦曰安祿廟山。山高秀,障蔽海門。上有浮圖,又有玉泉洞,可容百人。其泉通海。又東曰浮龜山,控臨海門,橫捍江流。稍南又有黃公巖。
陶山,縣西三十里。陶弘景嘗居此,因名。周僅二里,前江後湖,道書以爲第七福地。宋末元兵至此,邑人王小觀募兵迎鬥,力竭而死。元末盜起,邑人張文貞於此築城拒守,久之,始爲賊所陷。又西十里有許峰山,高數千仞,海舶視爲方嚮,俗呼景福山。又西五里曰福全山,道書以爲第三十三福地。山之北有白雲嶺。
帆遊山,縣北四十五里,東接大羅山,與永嘉縣分界,爲舟楫要衝。《永嘉記》:「地昔爲海,多過舟,故山以名。」又西有桐嶺山,與帆遊並峙,縣北面之保障也。亦曰銅溪山。○仙巖山,在縣東四十里,當大羅山之陽。山巔有黃帝池,廣五百餘畝,水分八派,注爲溪潭,高下相屬,道書以爲第二十六福地。郡志:山即大羅之別名矣。又東五里曰雲頂山,巖壑絕勝,與仙巖山相接。
遮浦山,縣西南三十里。其南爲坑嶺,接平陽縣界。嘉靖三十五年倭寇自閩犯平陽,將自坑嶺入縣界,邑人設險於柘浦山、天門埭以拒之。柘浦即遮浦也。○梓嶴山,在縣東北四十餘里,有二十四盤嶺。
海,縣東十里。由海口直上飛雲渡,至爲險要。海洋有鳳凰山、飛雲關,舟師駐泊處也。《海防攷》:「倭犯瑞安、平陽,必由銅盤、南龍及鳳凰山而入,守禦爲切。」
安陽江,在城南。志云:其上源有二:一出福建政和縣東北之溫洋,謂之大溪;一出青田縣東南之木凳嶺,謂之小溪,合諸山溪之水流入縣境,至陶山南口而合流。又東至縣南,水闊百餘丈,亦曰羅陽江,亦曰安固江,亦曰瑞安江。唐天祐末錢傳瓘舍舟安固,徑襲州城,克之是也。東接海口,爲縣境之衝要。又三港口,在縣西南四十里大溪上流,有羅陽、大洪、莒江三水自西北來會於此,因名。嘉靖中倭賊突犯三港口,即此。
東湖,在城東北。源出白巖諸山,引流經縣北,至帆遊山接會昌湖直達永嘉南門。城北又有北湖,一名錦湖,環繞城北,接於東湖。又永豐湖,出縣西七十里逄源山,周十里,水常不竭,民賴其利。○天門埭,在縣西陶山南,宋、元間築此以蓄安陽江之水。元至正十四年邑人,張文貞築城陶山、天門埭以拒賊是也。嘉靖三十五年,倭犯平陽,由天門埭趨青田縣。志云:天門埭在縣西三十五里。
飛雲渡,縣南七里。安陽江津濟處也。波流洶湧,橫截南北。有飛雲關,往來者必出於此。渡西有中洲,東出爲飛雲水寨。《海防攷》:「飛雲水寨西南去金鄉衛百三十里,此爲溫州適中之地,舊名中軍水寨。南臨海港,外接鳳凰山,內逼府城,郡境之衝要也。」
梅頭寨,縣東五里。有海口,爲戍守要地,明初置巡司於此。又三港稅課局,在縣西南百十里。明初與池村巡司同置。景泰三年司改屬泰順縣,而稅課局如故。又下林河泊所,在縣西南三十里,亦明初置。今廢。○梅頭堡,在海安所之後岡,嘉靖三十八年築以禦倭,萬曆中重修。又山黃堡,在縣西南五十里,亦嘉靖中築。
丁田寨,在縣東北海安所東,相近又有前、後岡二寨。丁田地勢平緩,前、後岡俱臨深水,至險要,嘉靖中賊屢登犯,西北犯府城,西犯瑞安,爲戍守要地。○東山寨,在海安所東北,又有上瑪寨,東西分峙,爲崎角之勢,坐臨海濱。倭賊自東山而來,由九里而至府前,自上瑪而來,由丁田徑至海安,險要處也。寨東爲東山港,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江口登犯嶺門、岐頭,入坡南匯至瞭高山下溤,敗官軍,遂攻縣城,官軍擊卻之,退泊東山港,即此。
眉石北隘。在縣東南沙園所東。東至大海,南會陌城寨,西至平陽所,北會陡門,極爲衝要。嘉靖中倭賊從此登犯。又眉石南寨,亦在沙園所東南。東濱大洋鳳凰山嶴,一潮可至;西抵仙口寨,從仙口寨至平陽縣三十里而近耳。○仙口寨,在沙園所南,近平陽縣之仙口山。其相接者又有宋埠寨,亦爲防禦處。

樂清縣,府東北百二十里。北至台州府太平縣百三十里,東北至台州府黃巖縣百八十里,西北至台州府仙居縣二百八十里。後漢永寧縣地,東晉寧康三年析置樂成縣,屬永嘉郡,宋以後因之,隋省。唐武德五年復置樂成縣,屬嘉州,七年廢入永嘉縣。載初元年復置,屬溫州。五代梁開平初吳越改今名。舊有城,相傳唐天寶三年築,周僅一里,後廢。明朝洪武六年議修築以備倭,不果,乃立柵引濠爲固。嘉靖三十一年始甃石爲城,而缺其一面。三十八年始增築,萬曆六年及三十一年皆修治。周四里有奇。編戶百六十八里。

翔雲山,在縣治後。亦曰縣後山。東接鴈蕩,西連白石,高山大谷,雜沓若翔雲,奇峰茂林,爲邑屏障。左有九牛山,在縣治東,亦名謝公山,以靈運所遊息也。稍前曰東塔山。又有西塔山,當縣治西。舊時依東、西塔山結城,嘉靖中始拓而廣之。治西北曰丹霞山,綿延高秀。舊名白鶴山,又名赤巖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其西又有簫臺山,三峰聳峙,相傳王子晉嘗遊此。○西漈山,在縣西五里,三面蒼崖峭立,環若翠屏,唯東面軒豁如門,大海橫其前。又西七里有章嶴山,亦名雙峰山,有東、西溪夾山而流。稍西爲盤谷山,以山谷盤旋而名。東面海,俗稱鹽盤山。
白石山,縣西三十里。一名白石巖,高千丈,周二百三十里。唐天寶中嘗改名五色山。洞壑出泉,東西流五六里合而爲湖。其西十里有玉甑峰,即白石之別峰也。○左原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羣峰環繞,中有田二千餘畝,居民悉藏谷中。縣東六十里曰芙蓉山,三峰削翠,下有芙蓉川。又東十里曰丹芳嶺,路出鴈蕩西谷,凡四十九盤。又窯嶴山,在縣東五十里,高數千仞,海舟望以爲準。
鴈蕩山,縣東九十里。巖巒盤曲,凡數百里,其峰百有二、谷十、洞八、巖三十,爭奇競勝,遊歷難遍。志云:山跨樂清、平陽二縣,在平陽西南者曰南鴈蕩,此爲北鴈蕩。羣峰峭拔,上聳千尺,皆包穀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干霄。有大小龍湫會諸溪澗水,懸崖數百丈,飛瀑之勢,如傾萬斛水從天而下也。絕頂有湖,方十餘里,水常不涸,鴈之春歸者留宿焉,故曰鴈蕩。又有馬鞍嶺,一名石城嶺。嶺之東西分爲東西谷,各有內谷、外谷。東內谷有峰四十八,外谷有峰五;西內谷有峰二十四,外谷如之。沈括謂天下奇秀無逾此山也。○龍穴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兩山相對,延袤十餘里。又有長山,在縣東三十里,以南北延袤數里而名。
玉環山,縣東南二百裏海中。其上舊有古城。山西北十餘里爲楚門山,有峽如門,廣二十步,海艦由此出入。《海防說》:「玉環山北隔一小港,即台州府楚門所,山聯絡深長,周迴百里。舊有民居,洪武二年倭賊來犯,因徙入內地。山當台、溫二府之交,海寇去來駐泊之藪也。」○盤嶼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濱海。明初朱亮祖襲方明善於此。其下即磐石衛。
接莆嶺,縣北六十里,道出太平縣。志云:縣東九十里有佛嶺,宋末鄉人結寨於此,以拒元兵。○鶚嶺,在縣東。嘉靖八年倭寇樂清,登鶚嶺,因徙白沙巡司戍於此。
海,縣南五里。又縣東十里有海渡,道出太平縣。志云:縣境之海橫亘幾三百里,東起玉環山,西至象浦,皆以海爲險。亦曰白沙海,以白沙嶺名也。
館頭江,縣西南六十里。與甌江接,經磐石衛至縣東五裏白沙嶺,又南入於海。又萬橋江,在縣東六十里。窯嶴諸山之水至此入海,亦名萬橋港。縣東南七十里又有檉江,東北諸山溪水南匯於此,亦曰清江港。又北港,在縣東百三十里。鴈蕩山頂九折諸溪之水,流合諸山溪,東出數十里,亦曰北港川,皆入於海。
東溪,在縣治東。一名雲溪。志云:東溪上流與柟溪接,分流四十餘里,爲縣東溪。嘉靖中築城包東溪於城內,議者嘗欲徙之城外,不果。出城南稍折而西出瓦窯河,與西溪合流爲運河,經縣南五里印嶼山下陡門口入海。又西溪,出縣治西白鶴諸山,一名金溪,流經城西,至城南瓦窯河合於東溪。○荊溪,在縣西北百里。志云:由縣西北出仙居,荊溪爲之孔道。嘉靖三十五年倭賊由此犯仙居。
西河,在縣治西南。亦曰運河。南至館頭江凡六十里,支流旁達,灌田二十餘萬畝。又象浦河,在縣西六十里。南出數十里達於館頭江,隔山不與西河相接,舟楫乘潮出入,多取道於此。
白石湖,在縣西白石山下。匯諸山溪之水,廣三十餘丈,長五六里,亦名合湖,引流而東合於運河。又有朴湖,在縣東四十五里。諸山溪之水匯流於此,又東出陡門注於海。
館頭鎮,縣西南五十里館頭江口。元置巡司,明朝洪武二十年徙於岐頭,嘉靖中復設於此。又有館頭驛,元所置橫春驛也,明初改今名,南去府城四十里。○窯嶴鎮,在縣東五十里窯嶴山下。南臨海,有巡司。志云:元置北監巡司,在玉環山下,明初徙於縣東北蔡嶴,尋徙白沙嶺,嘉靖八年又徙於鶚嶺,四十一年復還窯嶴,並建壽寧堡於此,築城二里有奇,爲戍守處。又窯嶴驛亦設焉,本元置,明初因之。《海防攷》:「窯嶴北境接台州界。」嘉靖三十七年寧海縣境賊由梅嶴入犯,次日即至窯嶴,官軍逐之,賊設伏麥田中,爲所敗。又東北有和尚嶴,接台州太平縣界,嘉靖中官軍逐賊至此。
石馬鎮,縣南五里石馬山下。嘉靖三十七年倭賊由此入犯,官軍禦卻之。又縣後堡,在縣城北。嘉靖三十四年補築縣城,於山腰營築。既而寇乘高下瞰,城幾陷。三十八年徙城於平地,而縣後故城居民因之,翼其兩旁,以附於城,謂之縣後堡,周不及二里。又永康堡,在縣東南竹嶼山,城周二里有奇;相近有寧安堡,亦有城;皆嘉靖中築以避倭。又石樑堡,在縣東八十里,即鴈蕩山之石樑洞也。嘉靖中築堡。縣南又有福安堡,城周四里,嘉靖三十八年築。○嶺店驛,在縣東北九十里。元置大荊驛,其地有大荊山也。明初改今名,東至太平縣四十里,北至黃巖縣六十里。又西臯驛,在縣城西。元曰蕭臺驛,明初改今名。
白沙寨,縣東五里。有白沙嶺,爲水陸要害。或雲漢遣下瀨將軍出白沙擊東越,即此。恐悞。明初自玉環山遷天富北監場鹽課司於此。嘉靖三十七年賊從此犯縣城,三十九年復從台州境入犯,參將張鈇大破之於此。又東二里爲白沙橋,志云:白沙嶺隘陸走台境,水通海島,縣境之咽喉也。
章嶴寨,在縣西章嶴山旁,近海口,賊船易登,頗稱險要。防禦慎固,則東衛塔頭,西衛鹽盤,南衛黃華,北衛長林,倭船不能犯。○沙角寨,在縣西二十五里沙角山,下濱大海,界於黃華、章嶴間。嘉靖三十八年倭由此登犯。由縣西十里支嶴至三條嶺,有道徑抵縣城,防禦爲切。
黃華水寨,在縣西南磐石衛東三十里,東接大海大小門、霓嶴,南枕港口,乃溫州之咽喉也。水哨南會飛雲,北會白巖塘,備禦最切。嘉靖三十七年倭由此港入溫州,直抵處州府青田縣,官軍擊卻之。又有黃華山寨,在水寨東二里,其地有黃華山,因名。嘉靖中倭嘗登犯。黃華之外爲下馬洋。嘉靖三十二年參將湯克寬追黃華賊,戰於下馬海洋,是也。《海防攷》:「倭犯黃華,必由邳山、大麂山及黃大嶴而入。有黃華關,迫臨海口,汛守最切。」○岐頭寨,在縣西南。《海防攷》:「縣西四十里有白塔山,其地謂之塔頭。有長林鹽場,宋政和中置,元爲司令司,明初曰鹽課司。又西南即岐頭也,海舟經此,必艤舟而後行,謂之轉岐。由摺疊嶴而東北達於驪洋,即台州之松門寨。」
白巖塘水寨,在縣東北蒲岐所,東濱海,爲蒲岐之外戶。水哨北會台州府之松門、楚門,南會黃華港,嘉靖中爲戍守處。又後塘寨,亦在蒲岐所。東南臨大海,形勢險要。嘉靖三十一年賊屢登犯,其南爲李嶴,西爲清江渡,北爲雙陡門,皆寇所必窺之道。有鶴渚堡,嘉靖中置,築小城戍守,周不及二里。○高嵩砦,在縣東四十里高嵩山上,臨大海,亦近蒲岐所,爲所境之鎖鑰。嘉靖中賊每犯此,從梅婆橋而入,徑至長山窺樂清近郊,亦險要也。
下堡寨。在蒲岐所南五里,南臨大海,所之南藩也。其相近者又有婁嶴,亦爲備禦要地也。○峽門橋,在縣西南十三里。又西三里有峽門山,橋因以名。縣東十五里又有陡門橋,南臨海。

平陽縣,府西南百二十里。西南至福建福寧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瑞安縣五十里。晉太康四年析安固縣橫嶴船屯置始陽縣,屬臨海郡。尋曰橫陽,太寧初屬永嘉郡。宋以後因之,隋省。唐武德五年復分置橫陽縣,屬嘉州,貞觀初廢。大足初復置,屬溫州。五代梁乾化四年吳越改今名,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平陽州,明朝洪武二年後爲縣。舊有城,相傳晉太康中舊址,周僅一里,後廢。元至正中重築,明朝洪武七年增修,後常營治,周三里有奇。編戶二百四十一里。

仙壇山,在縣治東。上有平石,號仙壇。本名橫嶴,亦曰橫嶼,三國吳置橫嶴船屯,蓋以山名。上有九盤嶺。又崑山,在縣治西南,絕頂有巨巖,俗稱古巖山。縣治前又有嶺門山,山分左右翼,中闕如門。○仙口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本名陽嶼,晉初因以名縣。東枕大海,亦名神山。上有風門嶺。又將軍山,在縣東南七十里。舊嘗駐軍於此,因名。
羅源山,縣西南二十里,橫陽江流其下。其南五里爲鳳山,臨江,綿亘數里,一名前倉山,江因以名。又蓋竹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其相近者曰樓石山,高千丈,周四十三里。○玉蒼山,在縣西南八十里。亦名八面山。山周百餘里,跨峙八鄉,稍北巖岫四圍,只通一門。相近又有松山,峰巒攢簇,高秀相亞。
南鴈蕩山,縣西南百里。北自穹嶺,南至施巖,四五十里皆鴈蕩也。中有明王峰,峰頂有池。志云:南鴈蕩有十三峰、三洞、二巖,澗石類皆奇勝。其相接者曰白雲山,山插雲漢,行人攀藤而上,號曰「藤道」。又有四谿山,山有四十二峰,下有四水合流,沿山而南入於海。
大巖頭山,在縣東南海中。《海防攷》:「倭賊自南麂、鳳凰、霓嶴、蒲岐、楚門、玉環而來,俱經此山,巡哨最切。」○南麂山,在縣東海中。有平壤數千畝,稱饒沃,環海負島,逋逃之徒易以蕃聚,倭寇每出沒於此。其北接鳳凰山,山嶴闊大,坐臨深海,山外皆大洋,別無山島。自明初以來倭寇皆經此棲泊,恃爲巢穴,乘潮御風,直抵飛雲港,此哨守要地也。
東洛山,在縣東南海中。倭寇南北往來,往往泊舟取水於此,隆慶初設舟師戍守。○南龍山,在縣東海中。倭自北洋而來,此爲必經之道。其相近者又有銅盤山,亦倭舶內犯之道也。又洋嶼,在縣東南江口關,水師每駐泊於此。
海,縣東二十五里。郡志:縣境之海,北接瑞安界榆木浦,經陡門、仙口、江口抵大嶴、蒲門、俞山諸處,至福建烽火寨止,橫亘三百餘里。
橫陽江,縣西二十五里。一名始陽江,又名前倉江。縣西境南北諸鄉之水匯爲順溪,經羅源山下爲橫陽江,又東南流出縣南二十五里,徑江口,又東南注於海。志云:橫陽江上流有四港,其一爲順溪;其一爲梅溪,出蓋竹山,繞羅源山北而東注於前倉江;其一爲平水,合澗谷諸溪,經縣西南八十里松山下,接泰順縣界合於前倉江;其一爲燥溪,其上流爲宋蘭洋,亦縣西南諸溪水匯流處也,經縣西南七十里燥溪山下分爲東西二溪,又經縣南五十里並注於江。嘉靖三十四年倭自南麂山流入金鄉,犯平陽三港,官軍禦之,敗績。三港,或曰即燥溪合橫陽江之口。
運塘河,在城北。自縣北五里鳴山下,北抵瑞安飛雲渡,凡三十五里。有萬金塘。又有夾嶼橋河,在縣南五里夾嶼山下,城南諸水匯流於此,西注前倉,南注江口,各二十五里。
蓀湖,縣南六十里。有蓀湖山,諸山溪之水匯於山下。又有南湖,在縣西南九十里。
江口關,縣南二十五里。下臨橫陽江,爲往來衝要。又有江口水寨,在縣南金鄉衛東,南臨大海,控五嶼等嶴,外接琵琶、長腰、陌城、洋嶼等大洋,爲平陽門戶。嘉靖三十一年倭犯平陽前倉、徑口諸處,從此港入,南至舥艚、炎亭,北至瑞安飛雲、鳳凰,皆其哨探處也。志云:江口巡司,明初置於下埠,正統五年徙於渡頭,皆在縣南。又仙口巡司,明初置於縣東仙口山,洪武二十年徙置於縣南十里麥城山。又有龜峰巡司,在縣東南九十里,亦明初置,嘉靖初廢,改置龜峰堡。○舥艚寨,在縣東南八十里。寨東北兩面皆濱海。嘉靖中倭屢由此入犯,又有舥艚堡及巡司戍守。志云:舥艚巡司,亦明初置,嘉靖中增設堡,以禦倭。又縣東有餘洋堡,相近爲宋埠、仙口二堡,縣南有前倉堡,又有蔡家山、東魁等堡,皆嘉靖中置。
陌城寨,在縣東南,寨東南濱海;其相連者曰陸路寨;俱戍守要地也。又汶路口寨,在縣東三十里,東臨海洋洋嶼門,南援江口水寨,北援眉石南北二寨,地勢險要,嘉靖中倭賊由此登犯。
炎亭寨,在縣南金鄉衛東七里,有海口。倭賊從此徑犯衛城,西即逼近縣境蓀湖諸處。嘉靖中置寨,並設珠炎營戍守。又西南十里爲大嶴海口,亦戍守處也。○大、小漁埜二寨,在衛東南,聯坐海濱。倭由此犯衛城,又北則逼近縣境南鹽場諸處。嘉靖中設軍戍守。
大濩寨,在金鄉衛東,有大濩海口。又南爲小濩寨,近蒲門所,西臨海,北鎮山。其相接者爲龜峰巡司,洪武十六年倭賊入寇,官軍擊卻之,爲備禦要地。○程溪寨,在縣南蒲門所東南。南至海,西抵鎮下門水寨,蒲門之要區也。嘉靖三十四年倭賊由此登犯。又菖蒲洋寨,在蒲門所東海濱。嘉靖中倭賊嘗犯此,與小濩寨俱撥所軍戍守。
嶼山寨,在縣東北壯士所東南,臨海口。賊從此突入,則西犯天仙,南犯雙峰諸鄉,北犯所城,爲備禦要地。又平山寨,在壯士所東北,西接磐石後所,南接嶼山,北接白沙,爲樂清之唇齒。嘉靖三十七年賊從此登犯,南入石馬港,徑抵樂清白石山,亦備禦要地也。
鎮下門水寨。縣東南百四十里。亦曰鎮下門關。坐臨大海,其東有官嶴,舟師駐泊處也。出嶴直衝臺山外洋,倭賊犯鎮下門,必取道官嶴,守禦最切。水哨南會烽火、流江,北會江口水寨。又有上、下魁海口,亦在蒲門所東南,爲戍守要地。○天富場,在縣東南三十餘里。明初置天富南監場鹽課司於此。又縣東有沙塘子場,縣南有蒲門子場,皆產鹽,隸於天富場。

泰順縣,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至瑞安縣二百四十里,東南至平陽縣二百八十里,南至福建福安縣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福建壽寧縣二百二十里,北至處州府景寧縣二百十里。本瑞安、平陽二縣地,明朝景泰三年析置縣。嘉靖九年以礦寇竊發始築城,三十八年增修以禦倭,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天關山,縣治北一里。縣南里許曰地輔山,橫鎖白溪水口。又飛龍山,在城東。城西又有舞鳳山,環夾縣治。○百丈山,在縣北三十五里,有百丈漈。縣南二里又有第一漈,高二十餘丈,懸崖直下,又連七漈以達於閩。
分水山,縣南二百里,與平陽縣西南之松山相接。泉發隴上,東西分流,以限閩、浙。山下地名平水,達前倉江,可通舟楫。吳越嘗守此,以與閩人相拒。《海防攷》:「分水嶺隘當浙、閩之交,自閩而來,必由此至平水,過牛皮嶺;一路由蕭家渡至縣東,自縣抵瑞安道二百五十里;一路由莒岡至縣西,自縣抵青田道二百餘里;又由縣東北達桐嶺,可竟至府城。此控扼之要也。」
三魁山,縣南六十里。有東山、西章、中龜三峰,謂之三魁。三魁巡司置於此。其相接者曰鯉魚山。又泗溪西山,在縣南九十五里。其相接者曰牙洋山。○龍斗山,在縣東一百十里。下有龍鬥渡,元末嘗置龍鬥寨於此,又東接瑞安縣界。
滴水巖,縣東四十里。石壁峭拔,溪流湍悍,舊時僅容仄足,弘治間闢成大道。又莒岡,在縣東七十里。其地有莒岡鋪,行旅所經。舊有方邨營,亦置於此。
白溪,縣西四里。出天關山,繞城西而南,經縣南十五里文筆峰下,西南流達福建壽寧、寧德縣境,入於海。
仙居溪,在縣東十五里仙居山下。源出縣西北諸山,東流經此,又經縣東四十里洪口東渡,又東百丈漈及縣東諸溪水俱流合焉,經龍鬬山下抵瑞安界,入於海。○泗溪,在縣南。源出泗溪西山,合縣南諸溪水,抵福安縣界入於海。
分水關,在分水山。見上。○羅陽第一關,在縣東四十里,當洪口東渡之西道,出瑞安。其地有洪溪,匯入龍潭,謂之洪口。溪流環繞,有東西二渡及東渡橋,霖雨時湍險尤甚,水陸往來多出於此。又桂峰東、南關,在縣南七十里。其地有桂嶺,又有桂峰橋,旁立兩關,以路通閩、括,置關於此。
三魁鎮,在縣南三魁山。洪武初置洋望巡司,屬平陽縣,二十四年改置三魁巡司,景泰三年改今屬。又鴉陽巡司,亦在縣南。宣德八年閩、括寇變,始設巡司防禦,屬平陽縣,景泰中改今屬。又池村巡司,在縣北百七十里。明初置,屬瑞安縣,亦景泰三年改今屬。
石柱寨。縣北五十里。其地有石柱峰,壁立萬仞,上與雲齊。又北五十里有上地排隘,接景寧縣界。○九峰隘,在縣東南百六十里,平、泰二邑往來之咽喉也。又上下排隘,在縣南百九十里,接福寧州界。又有巖坑、葛家渡隘,在縣西南,接壽寧縣界。
附見
溫州衛,在府治東,洪武元年建,領所三。
寧村守禦千戶所,府東五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磐石衛。北渡江至衛十里。所城周三里有奇。志雲,所東去沙溝海口一里,南至永嘉場十里,西北至樂清縣五十里,西南至瑞安縣七十里,爲守禦要地。
瑞安守禦千戶所,瑞安縣治東。洪武二十年建,隸溫州衛。
海安守禦千戶所,瑞安縣東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溫州衛。西北去衛七十里。城周三里有奇,弘治十五年重築,萬曆二年爲颶風所圮,九年增修。爲濱海要地。
磐石衛,樂清縣西南五十里。又西南至府城五十里,南至磐石巖頭海口一里,西至館頭驛十里。洪武二十年建。築城周九里,嘉靖中增修。領所三。
磐石守禦後千戶所,樂清縣東三里。成化五年自磐石衛城移置此,仍隸磐石衛。築城周二里有奇。所南五里爲石瑪海口,東至蒲岐所三十里,北至窯嶴驛五十五里。
蒲岐守禦千戶所,樂清縣東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磐石衛。築城周三里有奇。東渡江至楚門所二十里,南至下堡海口五里。《海防攷》:「洪武三十四年倭寇突犯,官軍擊卻之。嘉靖中爲禦倭要地。」
平陽守禦千戶所,在平陽縣治西。洪武二年建,隸溫州衛。
金鄉衛。平陽縣南七十里。北至府城百八十里,西至蒲門所八十里,西南抵福寧州二百十里。洪武二十年建,築城周七里有奇。舊領所三,今二。
沙園守禦千戶所,瑞安縣東南二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金鄉衛。南至平陽縣三十里。所城周三里,弘治十四年重築,萬曆十六年增修。
蒲門守禦千戶所,平陽縣西南百二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金鄉衛。城周三里有奇。南至福建流江寨二十里,西南至福寧州百里,西至泰順縣二百十里。○壯士守禦千戶所,在平陽縣東北五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金鄉衛。城周二里有奇。隆慶初併入蒲門。
附考
日本,日本即故倭奴國,去中土甚遠,隔大海,依倚山島。高麗在其北,新羅、百濟在其西北,琉球在其西南。有附庸之國百餘。自漢武滅朝鮮,驛通漢者三十六國,皆稱王。大倭王居邪馬臺國,即邪靡堆是已。光武建武中元二年始來朝貢,安帝永初元年復來貢。漢末國亂,國人立其女子卑彌呼爲王。三國吳赤烏元年,卑彌呼入貢於魏。後卑彌呼死,其宗女壹與繼之。後復立男王,並受中國爵命。《後漢•東夷傳》「會稽海外有夷洲、亶洲」,即倭奴也。孫權黃龍二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浮海求夷洲、亶洲,欲俘其民以益衆,軍終歲,士卒疾疫死者十八九,亶洲絕遠,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數千人而還。沈瑩《臨海水土志》:「夷洲在臨海東,去郡二千里,歷魏、晉至宋、齊、梁、陳,皆來貢。隋大業四年倭王多利思比孤入貢。」《隋書》「倭國在百濟、新羅東南,水陸三千里,於大海中依山島而居,都於邪靡堆」,即《魏志》所謂邪馬臺也。杜佑曰:「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去遼東萬二千里,大略在閩中、會稽之東。自謂泰伯之後,入唐常來朝貢。咸亨初惡倭名更號日本,自以其國近日所出也。」或雲日本故小國,爲倭所併,因冒其號雲。初附新羅入貢,後新羅梗海道,始繇明月洲入貢。其國嘗分五道,曰東海、南海、西海、東山、山陰。宋雍熙以後累來朝貢,熙寧以後來者皆僧也。元至元初遣使趙良弼招諭,且介高麗諭意,皆不應。十八年遣唆都、范文虎等率兵十萬伐之,自平戶島移軍五龍山,暴風破舟,文虎等擇堅好舟乘之遯歸,棄師十萬,爲日本所殲,終元之世,使竟不至。明朝洪武二年命趙秩諭其國王源懷,因遣使入貢。後數歲一來,而入寇不絕。十六年與胡惟庸通謀爲亂,絕之。命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沿海,自遼左至徐聞,築城設衛所,戍守要害,海防凡數千里。永樂二年遣太監鄭和招諭海外諸蕃,日本首先輸款,乃給勘百道,許其通貢,然仍不時入寇。十九年大掠遼東諸處,總兵官劉江殲之於望海堝,海氛稍熄。宣德以後不時入貢,而窺伺竊掠不已。正德四年鄞人朱縞以逋逃充倭使,冒姓名宋素卿入貢,遂階禍基。嘉靖二年復至,與倭使宗設爭先後相讎殺,大掠寧波。宗設仍奪舟去,於是論素卿死,絕倭貢。十八年復貢,姦商亡命之徒相與構釁,亂遂作,甚於三十一年,息於四十二年。十餘年中,東南騰沸,生民之塗炭極矣。志云:日本之地形類琵琶,東高西下,或以其勢若蜻蜓,亦曰蜻蜓國。東西數千里,南北數百里。九州居西爲首,陸嶴居東爲尾,山城居中,乃彼國之都也。其國君以王爲姓,以尊爲號,後又改稱皇。初居日向州,筑紫宮,後徙山城州。所統有三部、五畿、七道、三島、六十五州、五百七十三都郡,然皆依水附嶼,大者不過中國一村落而已。三部者,一曰畿內部,有山城、大河、河內、和泉、攝津五州,故曰「五畿」,五州分統五十三郡;一曰畿外部,有東海、西海、南海、北陸、東山、山陽、山陰七道,合統六十州,六十州又分統五百二十郡;一曰海曲部,有伊岐、對馬、多藝三島,三島各統二郡,凡六郡。其通中國之道,舊自遼東,由六朝以後方從南道,率自溫州、寧波以入。今貢道則定於寧波,蓋其國去遼甚遠,而去閩、浙甚邇,風汛時往來率不過四五日程。其在彼國西南而尤近中國者,薩摩州爲最,嘉靖中屢次入寇,多此州及肥後、長門二州人,次則大隅、築前、築後、博多、日向、豐前、豐後、和泉諸州之人,大率商於薩摩而附行者也。山城號令久已不行,有山口、豐後、出雲三州,專兵自恣。既而山口、出雲復滅,惟豐後猶存,然亦浸弱矣。《籌海說》:「山口本名周防州,南邊海。其西即長門州,關渡在焉。渡此而西爲豐前、豐後、日向、築前、築後、大隅、薩摩,薩摩爲最西。又北爲肥後、肥前所謂西海九州也。自肥前而西,有大漁洲,謂之『懸海』,有平戶島。元世祖言:『見日本地圖,其太宰府西有平戶島,周圍皆水,可屯軍船。』是也。平戶之西爲五島,有五山相錯,懸海而生,其中有嶴可泊,乃日本西境之盡處。或謂即五龍山,元范文虎棄師處矣。自五島而西,四望無山,直抵陳錢、壁下。此島南去薩摩千五百里,與平戶相去二百五十里,與肥前相去四百三十里。由五島至山口、平戶其必經之所也。自五島而北,爲多藝,爲伊岐,又北過海而五百里,而後至對馬島,與高麗相望,此則日本北境之盡處也。凡日本西北至高麗,必由對馬島開洋,島之西北有堆沙、凡山谷、撒思乃三嶴,風順不過一日程,約五百里而至高麗矣。其南至琉球也,必由薩摩州開洋,風順不過七日。其貢使之來必由博多開洋,歷五島而入中國,因造舟水手俱在博多故也。貢舶回則徑取長門,因其抽分司官在焉也。若其入寇,則隨風所之。東北風猛,則由薩摩,或由五島,至大、小琉球,而視風之變遷,北多則犯廣東,東多則犯福建。犯福建則自彭湖島分宗,或之泉州等處,或之梅花所、長樂縣等處矣。若正東風猛,則必由五島歷天堂、官渡水,而視風之變遷,東北多則至烏沙門分宗,或過韭山、海閘門而犯溫州,或由舟山之南經大貓港入金塘、蛟門而犯定海,或由東、西殊山入湖頭渡而犯象山、奉化,或入石浦關犯昌國,或入桃渚、海門、松門諸港而犯台州矣。正東風多,則至李西嶴、壁下、陳錢分宗,或由洋山之南過漁山、兩頭洞、三姑山入蟶浦而犯紹興之臨山、三山,過霍山洋、五嶼、烈表、平石,而犯寧波之龍山、觀海,過大小衢、徐公山入鱉子門、赭山,而薄錢塘矣。或由洋山之北過馬蹟潭西而犯青浦,或過馬蹟潭西北而犯太倉,或過南沙經茶山、瞭角嘴、涉谷積入大江越狼、福山而犯瓜、儀、常、鎮。若在大洋而風欻東南也,則過步洲洋、亂沙入鹽城口而犯淮安,入廟灣港而犯揚州,再越而北則犯登、萊。若在五島開洋,而南風方猛,則趨遼陽,趨天津。大抵倭舶之來,恆在清明之後,前乎此風候不常,屆期方有東北風,多日而不變也。過五月風自南來,倭不利於行矣。重陽後風亦有東北者,過十月風自西北來,亦非倭所利矣。故防倭者以三四五月爲大汛,九十月爲小汛焉。」志云:山城以東,地方廣邈,雖倭夷遠服,賈者或不能知,大抵陸嶴一州在其極東,而薩摩一州在其最西。博多,其島名也,東南去肥前州四百五十里,貢使必出之路。又有平壺、八角諸島在其北面。自嘉靖以後東南得以寧謐,萬曆中關白發難於朝鮮,又久而後平雲。《四夷攷》:「倭國以山城爲主。山城之南爲和泉,又南爲沙界。沙界之東南爲紀伊,紀伊之西爲伊勢。山城之西爲丹渡,東爲攝津。東之西爲攝摩;西爲但馬,西之西爲因幡。丹渡西爲美作,東爲備前。東之西爲備中,西爲因幡,西之西爲伯耆。美作之西爲備後之北境,出雲之南境。備後之西爲安藝。出雲之西爲石見。安藝,石見之西,爲山口谷國,即古之周防州也。山口之西爲長門,關渡在焉。渡此而西,爲豐前,其南爲豐後,又南爲日向。豐前之西北爲築前,西南爲築後。築後之南爲大隅,大隅西爲薩摩。豐後東南爲懸海爲土佐,爲伊豫,爲阿波。阿波相近懸海爲炎路。土佐、豐後之間爲佐嘉關。薩摩之北爲肥後,又其北爲肥前。肥前西懸海爲平戶。平戶西爲五島,北爲多藝,爲伊岐,極北爲對馬島。諸島皆有酋長,山城號令不行,強者則相役屬焉。」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