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六十七 四川二 成都府 下一卷▶

四川二[編輯]

成都府,東至潼川州三百六十五里,東南至重慶府九百五十里,南至眉州百八十里,西南至邛州三百十里,西至雜谷安撫司七百里,北至龍安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萬四百五十里。

《禹貢》梁州之域,夏、商以後爲蜀國。秦滅蜀置蜀郡。漢因之,武帝兼置益州。王莽改益州曰庸部,蜀郡曰導江,治臨邛。以公孫述爲導江卒正,述據蜀都成都,又改益州爲司隸,蜀郡爲成都尹。後漢仍曰蜀郡。三國漢都於此。於益州置牧,蜀郡置守,並治成都。晉武帝改蜀郡爲成都國,尋復舊。宋、齊以後益州及蜀郡並治此。隋郡廢州存,《隋志》:「後周置益州總管府,開皇二年改爲西南道行臺,明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煬帝復改益州爲蜀郡。唐又爲益州,《舊唐書》:「武德初置總管府,三年改爲西南道行臺,九年又改爲都督府,龍朔二年升大都督府。」天寶初復爲蜀郡,至德二載升成都府並建南京,改成都守爲尹,以上皇幸蜀也。時又分劍南爲東、西兩川,此爲西川節度使治,後分合不一。詳見《州域形勢》。又《新唐書》:「成都城內有天威軍,乾元二年置,元和三年改曰天征軍。」上元初罷京而府不改。五代因之。前、後蜀皆都此。宋太平興國六年降爲益州,端拱初復曰成都府,亦爲西川節度,又成都府路治於此。淳化五年仍降爲州,嘉祐五年復故。元曰成都路。至正中明玉珍僞改曰成都刺史府。明曰成都府。領州一,縣二十五。今仍爲成都府。
府山川重阻,地大而要。戰國時司馬錯說秦惠王伐蜀曰:「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諸葛武侯亦云:「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是也。」自秦取蜀,因蜀攻楚,楚繇以亡。漢高資巴、蜀之力戰勝滎陽、成皐間,卒有天下。故取天下之規,常在巴、蜀。公孫述之據蜀也,北連秦、隴,東逼荊州,號爲盛強。諸葛武侯用巴、蜀,北出秦川,魏人騷動。晉李雄竊成都,亦能北收漢中,東取夔峽,南並寧州。是故蜀之險,弱則足以自固,強則足以伐人。晉人藉之以並吳,隋人資之以亡陳,唐亦繇此以平蕭銑,其與秦之攻楚同一揆也。王建之據蜀號爲完固,孟氏因其轍亦足以自守,元末明玉珍有蜀,擅威命者且數年。說者謂自公孫述以下未聞有以蜀興者,意者地僻而險,與中原懸隔,不足以出奇制勝歟?然吾觀漢高以後,未見有雄才大略足以相絜者,惟武侯能以漢用蜀,而時不吾與,天不假年,卒困於一隅耳。公孫述、李雄之徒,上之不過攘竊之雄,下之不過窺覦之智,故幸則易世而亡,不幸則及身而敗。故曰險可恃也,而不可恃也。嗟乎!劍門失守則夕樹降旗;陰平已踰則朝纓白組,瞿塘不閉則樓舡飈集;清溪無阻則蠻弩星馳,成都之險不在近郊而在四境之外也。雖然劉禪而閉城清野,鄧艾何必非坐縛之師?羅尚而撫士恤民,李氐豈遂爲益州之主?成敗之機,存乎其人,又安可一律論哉?《水利考》曰:「府大江縈流,民殷土沃。」《史記•河渠書》:「於蜀,蜀守李冰鑿離堆,避沫水之害,沫者,水石相衝激之名。穿二江成都之中。」今大江自松潘疊溪而入茂州界,西南歷威州轉而東,經汶川縣南,又東南經灌縣西北,又東南流出灌口,過崇慶州新津縣而入眉州境者,此汶江之正流也。成都人名之曰南江。其自灌縣西北離堆薄灌城而東北注,歷新繁西南,郫縣南及府城南而會於新津之大江者,此秦李冰所鑿石犀渠也。成都人謂之北江。亦曰郫江。北江又分爲兩:出灌縣東北寶瓶口,又穿三泊洞而北注,經崇寧、彭縣、新繁、新都而入漢州雒水,東南流爲金堂河者,所謂湔水也,成都人名之曰外江。其自寶瓶口直東入五斗口,東北經崇寧、溫江、郫縣、新繁、新都界內,過府城北折而南,會府城前江,前江,府城南之北江也。經雙流入眉州合於大江者,成都人謂之內江,亦曰流江。此成都府境之內江、外江也。《宋史》:「秦李冰於離堆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爲三:東曰外應口,即北江也;東北曰三石洞口,即外江也;東南曰馬騎口,謂石洞口之東南。即內江也。自三流而下,派別支分,爲渠堰不可悉數。」《都江考》:「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爲三:曰外應,溉永康之導江,成都之新繁,而達於懷安之金堂;東北曰三石洞,溉導江與彭之九隴、崇寧、濛陽,而達於漢之雒;東南曰馬騎,溉導江與彭之崇寧,成都之郫、溫江、新都、新繁及成都、華陽。」又云:「都江口分三流而下,派別支分,不可悉紀,其大者十有四:自外應而分曰保堂、曰倉門;自三石洞而分曰將軍橋、曰灌田、曰雒源;自馬騎而分曰石址、曰豉彘、曰道溪、曰東穴、曰投龍、曰北、曰樽下、曰玉徙。而石渠之水則自離堆別而東,與上、下馬騎乾溪合。凡爲堰九:曰李光、曰膺村、曰百丈、曰石門、曰廣濟、曰顏上、曰弱水、曰濟、曰導,皆以堤攝北流,注之東而防其決。離堆之南實支流故道,以竹籠石爲大堤,凡七壘。」《古今集記》:「李冰鑿離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十數州縣稻田。」《堤堰志》:「自神禹導江正源至石紐出汶川而南,其北無水。秦昭襄王時蜀守李冰鑿離堆虎頭,於江中設象鼻七十餘丈,首闊一丈,中闊十五丈,後闊十三丈。指水十二座,如像鼻狀。大小釣魚護岸一百八十餘丈,橫瀦洪流,故曰都江。以分岷江之水北折而東,灌溉田疇以億萬計,蜀用富饒。離堆之址,舊鏟石爲水則,則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則流始足用,過則從侍郎堰減水河泄而歸諸江。侍郎堰見灌縣。自北引而南,準水則第四以爲高下之度。」故《益州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謂之天府也。」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多成灘磧,歲暮水落,築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役工濬治。凡諸堤堰,歷代皆歲修之,以爲民利。其塘堰多民自修,獨離堆設立都江堰,在岷江中流,官費歲至巨萬。元人用鐵石立堰爲石門,以時啓閉,公私賴之。《元志》:「秦時蜀守李冰鑿離堆,分江以灌川蜀,民用富饒。至元時衝薄盪囓,大爲民患,有司以故事,歲治隄防凡百三十有三所,役費無已。元統二年會四川肅政廉訪司事吉普當巡行周視,得要害之處三十二,餘悉罷之。乃徵工發徒,甃之以石。至元元年肇事於都江堰,堰即分水之源也。鹽井關限其西北,水西關據其西南,江南北皆東行。北舊無江,冰始鑿以避沬水。中爲都江堰,少東爲大、小釣魚,又東跨二江爲石門,以節北江之水。又東爲利民臺,臺之東南爲侍郎、楊柳二堰。其水自離堆分流入南江。南江東至鹿角,又東至金馬口,又東過大安橋,入於成都,俗稱大皂江,此江之正源也。北江少東爲虎頭山,爲鬬雞臺。臺有水則,並記治之法,皆冰所爲也。又東過凌虛、步雲二橋,又東至三石洞,灑爲二渠。其一自上馬騎東流過郫入於成都,古謂之內江,今府江是也。其一自三石洞北流過將軍橋,又北過四石洞,折而東流過新繁入於成都,古謂之外江。此冰所穿二江也。南江自利民臺有支流東南出萬工堰,又東爲駱駝口,又東爲碓口,繞青城而東,鹿角之北涯有渠曰馬壩,東流至成都入於南江。渠東行二十餘里,水決其南涯四十有九,每歲疲民以塞之,乃自其北涯鑿二渠與楊柳渠合,東行數十里復與馬壩渠會,而渠成安流。自金馬口之西鑿二渠合金馬渠,東南入於新津江,罷藍淀、黃水、千金、白水、新興至三利十二堰。北江三石洞之東,爲外應、顏上、五斗諸堰,外應、顏上之水皆東北流入外江,五斗之水南入馬壩渠,皆內江支流也。外江東至崇寧,亦爲萬工堰。堰之支流,自北而東,爲三十六洞,過清白堰東入於彭、漢之間。而清白堰水潰其南涯,延袤三里餘,有司因潰爲堰,堰輒壞,乃疏其北涯舊渠,直流而東,罷其堰及三十六洞。至於嘉定之青神有鴻化堰,成都又有九里堤及崇寧之萬工堰,彭之堋口、豐潤、千江、石洞、濟民、羅江、馬腳諸堰,皆授之長吏,以時奏工。諸堰之役,都江及利民臺最大,侍郎、楊柳、外應、顏上、五斗次之,鹿角、萬工、駱駝、碓口、三利又次之。而都江居大江中流,尤難即工。其間或疏舊渠以導流,或鑿新渠以殺勢,遇水之會則爲石門,其啓閉以時,凡智力所及無不爲也。凡五越月而告成,所溉十二縣之民,咸歌舞焉。」明復爲之繕理,成化九年、弘治九年皆以次增修,嘉靖三十年復鑄鐵牛壅砌都江堰址。萬曆三年堰壞,復置鐵柱修復。是後以時濬治。盧翊曰:「元人肆力於堰,無復李冰深淘灘之意。假令砂石壅積,水不得東,雖熔金連障無益也。矧所謂鐵龜鐵柱者,曾未幾何,輒震盪堙沒,茫無可賴哉。余謂宜事灘磧以導其流,堰則一仍民便而已。」其治法之法,無踰李冰所題「深淘灘、淺作堰」兩言而已。

成都縣,附郭,在府治西北。春秋時蜀侯所理,秦惠王二十七年始置成都縣,漢末益州治此。晉以後因之。自唐以來俱爲州郡治。編戶二十四里。

華陽縣,附郭,在府治東南。本成都縣地。唐貞觀十七年分置蜀縣,並治郭下,乾元初改曰華陽。編戶十七里。縣今省。

成都城,府城舊有太城、有少城、有子城,又有羅城。太城,府南城也,秦張儀、司馬錯所築,一名龜城。俗傳儀築城未立,有大龜出於江,周行旋走,隨而築之,城因以立也。少城,府西城也,唯西南北三壁,東即大城之西墉。昔張儀既築太城,後一年又築少城,《蜀都賦》「亞以少城,接於其西」,謂此也。晉時兩城猶存,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元康元年詔徵刺史趙廞爲大長秋,以成都內史耿滕代之。廞謀作亂,據太城未去,滕入州,廞遣兵逆之,戰於西門,滕敗死。太安二年李特攻羅尚於成都,取少城,既而尚襲殺之。特子雄尋復入少城,尚退保太城。永和三年桓溫平李勢,平少城。張詠《創設記》:「張儀築蜀郡城,方廣七里,從周制也。分築南北二少城以處商賈,少城之跡今湮。隋開皇初封子秀爲蜀王,因附張儀舊城增築南西二隅,通廣十里,亦曰少城,時因謂太城曰子城。其後少城復毀。」《唐史》:「咸通十一年南詔寇西川,西川民爭走入成都,時成都但有子城而無濠,湫隘填溢,公私困憊。乾符三年高駢帥西川,展築羅城,周二十五里。蜀土疏惡,以甓甃之,環城十里內取土,皆剗丘垤平之,毋得爲坎陷以害耕種,役者不過十日而代,衆樂其均,城成名曰太玄城,南門樓曰太玄樓。」後唐天成二年孟知祥於羅城外增築羊馬城,周四十二里。宋皇祐五年程戡知成都,增修羅城。建炎初守臣盧法原復修築,紹興中王剛中帥蜀亦增修之,乾道中范成大帥蜀亦復營葺。明初因舊址增修。《華陽國志》:「張儀、張若城成都,周迴十二里,更於彜里橋南立錦官。錦官者,猶合浦之珠官也。」今城南名錦官城,城西名車官城,蓋舊時城四面皆有軍營壘舍也。又芙蓉城,或曰孟蜀官院城,後主昶盡種芙蓉於城上,謂左右曰:「此誠錦城矣。」又《周地圖記》云:「漢元鼎二年太城立九門,少城立九門,故有十八郭門之稱。」後漢初討公孫述,臧宮軍咸門,又入小雒郭門。咸門北面東頭門也,其北面西頭門曰朔門,或以爲即小雒門;皆秦時舊門,漢列於十八門者也。其東有陽城門,左思賦云:「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又西有宣明門,《益州記》:「宣明門樓即故張儀樓,重岡復道,跨陽城門是也。」南曰江橋門,大江水所經也。稍西曰市橋門,漢舊州市在橋南,橋下即石犀所潛淵,亦曰石牛門也。其北曰咸陽門,謂道出咸陽。或曰陽城諸門,蜀漢時更名也。唐高駢築羅城,開十門,上皆有樓。西南曰小市橋門,東南曰小東郭門。又有東閶等門,大順初王建攻陳敬瑄,營於東閶門外是也。又有義興門,相傳王建時宮南門也。明初爲五門,東曰迎暉,南曰中和,西曰清遠,北曰大安,其小西門曰延秋。洪武二十五年塞小西門,今存四門,俗止呼東西南北門。宣德以後,屢經修築,今城周二十里有奇。
西平城,在府南。晉安帝時,以秦、雍流民立懷寧郡,寄治成都,初屬南秦州,宋元嘉十六年改屬益州。其屬有西平縣,亦寄治成都城外,遂爲實土。蕭齊因之。梁天監初鄧元起爲益州刺史,劉季連先在益州,不受代,治兵相攻,元起進屯西平,又進屯蔣橋,距成都二十里。後周郡縣俱廢。又始康廢郡,亦晉安帝時以關、隴流民置,領始康等縣四。又晉熙廢郡,亦晉安帝時以秦州流民置。領晉熙等縣二。又宋興廢郡,宋元嘉十一年免建平營置,領南漢等縣三。又宋寧廢郡,亦元嘉十一年免吳營僑置,領欣平等縣三。齊、梁因之,後周俱廢。
廣都城,府南四十五里。唐所置也,今入雙流縣界。其東北十五里有漢廣都城,漢元朔二年置縣,屬蜀郡。《蜀本紀》:「蜀王本治廣都之樊鄉。」又蜀號三都者,成都、新都、廣都也。王莽置就都大尹於此。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討公孫述,拔武陽,使精騎馳擊廣都,去成都數十里。十二年光武敕吳漢曰:「直取廣都,據其心腹。」吳漢遂拔廣都據之,與述戰於廣都、成都之間,八戰八克,遂軍成都郭中。尋亦爲廣都縣,晉移治於今之雙流縣,故城遂廢。武陽,見眉州彭山縣。郡志:廣都縣北十五里又有晉廣城,建置未詳。
犀浦廢縣,府西五里。唐垂拱二年析成都縣置,屬益州。大順初王建攻成都,陳敬瑄分兵布寨於犀浦、郫、導江等縣以拒建是也。宋熙寧中廢爲犀浦鎮,屬郫縣。《宋志》:「犀浦鎮有廢始興郡城及晉興縣城,或南北朝時所僑置。」又靈泉廢縣,在府東五十里。唐久視初置東陽縣,屬益州。天寶初改曰靈池,宋天聖四年又改爲靈泉縣。元廢。《成都記》「府治北三里有赤塗城,相傳李特所築」雲。
武擔山,府治北。廣僅數畝,高七丈許,上有立石瑩潔,號曰「石鏡」。《蜀紀》:「武都女子爲蜀王開明妃,不習水土而死,王遣五丁於武都山擔土爲冢處也。」一名武都山,漢昭烈即位於武擔之南,即此。明蜀府建於其陽,有磚城,周五里。○星宿山,在城北。唐咸通十一年南詔寇成都,分兵拒援兵於新都,將軍宋威大破之,蠻退保星宿山。五代梁開平二年蜀王建講武於星宿山,步騎三十萬,即城北之昇仙山矣。志云:城西有西山,一名雪嶺。
學射山,府北八里。蜀漢後主嘗習射於此,因名。唐光啓三年王建攻陳敬瑄,拔漢州,進軍學射山,又敗西川將勾惟立於蠶此。志云:山一名威鳳山,一名石斛山,山東南有蠶此鎮。《九域志》成都縣有蠶此鎮,是也。○天回山,在府北二十里。《蜀紀》云:「以杜宇自天而降,號曰天隳。」及玄宗幸蜀,返蹕時經此,土人呼曰天回山。下有天回鎮。又六對山,在府南五十里。五代末蜀後主昶自新津縣修覺山回至廣都,見十二峰,有三峰六對之語,因名。又龍華山,在府西南四十五里,濱江特峙,前有石崖。
雞鳴原,在城南。宋咸平三年知蜀州楊懷忠攻益州賊王均,敗之。乘勝逐賊,至城南十五里,砦於雞鳴原以待王師,即此。
郫江,府城南十里。大江之支流也,亦曰汶江。自灌縣分流,經郫縣,歷府城西折而南,又東合於流江,亦謂之內江。杜預《益州記》:「郫江爲內江,流江爲外江。」是也。又名石犀渠,相傳李冰導江穿渠,作石犀五以厭水,因名。後漢建武中吳漢乘利逼成都,去城十餘里,阻江北營作浮橋,使別將劉尚屯江南爲營,相去二十餘里。公孫述遣將謝豐等攻漢,而別遣兵劫尚,使不得相救。漢潛師就尚於江南,大戰,斬豐等。江即石犀渠也。晉永寧元年李特據廣漢,進攻益州刺史羅尚於成都,尚屢敗,乃阻長圍緣郫水作營,連延七百里,《載記》「尚緣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爲七百里」,蓋自郫江南達大江,緣水爲險也。既而特潛渡江擊尚,水上軍皆散走,蜀郡太守徐儉遂以少城降,特入據之。或據《水經注》以綿水爲尚所阻之郫江,誤矣。《括地誌》:「郫江一名永平江。」又唐置犀浦縣,蓋以渠名也。今成都人或謂之北江。郡志:府治西四里有都江,宜造粉,亦名粉江,蓋亦郫江之異名矣。
流江,在府城北。亦自大江分流,由灌縣東北經新繁縣,又東過府城北,折而南,至府東南十餘里合於郫江。一名外江,又名清遠江。宋咸平三年王均據益州,雷有終討之,敗賊於昇仙橋東。官軍進至清遠江,爲浮橋而渡,築壘於城北門外,收羊馬城,進逼羅城。別將秦翰又於城北魚橋列築土山,賊敗走。俗亦名走馬江,亦合於郫江,通謂之「二江」。《漢志》:「李冰穿二江成都中。」《風俗通》:「冰爲蜀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皆可行舟。」《括地誌》:「二江合於城之東南,岸曲有合江亭。」《元豐志》:「二江舊皆從城西入,唐高駢築羅城,遂從西北作麋棗堰,塞故瀆,更鑿新渠,導外江繞城西而北,內江繞城西而南,下流仍合於舊渚。」舊渚者,合江亭也。《寰宇記》:「二江合流亦名錦江,蜀人以此水濯錦鮮明也。」《山堂雜論》曰:「外江、內江之名,前後凡三見。大江爲外水,涪爲內水,此不易者也。湔水入雒爲外江,流江入江爲內江,此自成都府言之也。郫江對大江而言,則大江爲南江,郫爲北江,對流江而言,則流江又爲外江,郫爲內江。此自成都一城言之也。流江實兼內、外之稱,各因所指立名,似相雜而實不相溷也。又二江之源,皆自西來,地勢高,時有水患,五代唐廣順二年,蜀大水,溢入成都,漂沒千餘家,宋、元以來,皆修築堤堰,以時節宣,然後二江順規,經雙流而南,下流仍合於大江。」
金水河,在府城內。志云:唐白敏中所開,環絡街市,謂之禁河,其後相繼開濬。吳師孟《導水記》云:「唐高駢築羅城,堰糜棗,分江爲二道,環城而東,惟餘一脈於西北隅城下之鐵窗潛流入城,歲久遂絕。宋天禧中王覿知成都,博訪父老,於城西北隅得鐵窗石渠故基,循渠而上十里許,至曹波堰,接上游溉餘之棄水,於是導之自西門循大逵而東,注於衆小渠,又西南隅至窯務前閘,南流之水,自南鐵窗入城,於是二渠既釃,股引而東,派別爲四大溝脈,散於居民夾街之渠,而輻輳於米市橋之瀆,又東匯於東門而入江,民以爲便。久之復塞,大觀初席旦復疏導之。宣和末旦子益以舊渠堙廢,旱潦皆爲患,復修築城西外堤,引江水入城如故,作三斗門節之,並議歲加修治,蓋即禁河也。明初建蜀府於河陽,改名金水。志云:內江之水分流入城爲金水河是也。
摩訶池,在府城內。隋開皇中欲伐陳,鑿大池以教水戰。《成都記》:「池在張儀子城內,隋蜀王秀取土築廣子城,因爲池,有胡僧見之,曰:『摩訶宮毘羅。』胡語謂摩訶爲大,宮毘羅爲龍。言此池廣大有龍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詔入寇西川,民爭入成都,時成都但有子城而無濠,又乏水,取摩訶池泥汁澄而飲之。蜀王建武成元年改爲龍躍池,永平三年太子元膺作亂,敗奔龍躍池。後主衍建宣華苑於池上,又改爲宣華池。」《渭南集》云:「摩訶池入王蜀宮中,泛舟入池,曲折十餘里。」至宋世蜀宮後門已爲平陸,然猶呼爲水門也。明以其地填爲蜀藩正殿,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漣漪雲。胡氏曰:「池在今成都縣東南十二里。」郡志又云:在東南二十里,似悞。
萬歲池,志云:在府治北十里。張儀築城,取土於此,因以成池,廣袤數十里。唐天寶中刺史童仇兼瓊築隄積水溉田,歲久澱淤。宋紹興中制置使王剛中復疏之,民賴其利。池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餘里,唐天寶二載成都令獨孤戒盈所築也。又千秋池,在華陽縣治東五里,相傳亦張儀所鑿。諺曰:「東千秋,北萬歲。」謂此。○浣花溪,在華陽縣治西南。一名百花潭。相近有諸葛井,相傳武侯所鑿。又九里堤,郡志云:在府城西北隅,其地窪下,諸葛武侯築堤九里以防衝囓,宋乾德中圮,守臣劉熙古修築,一號劉公堤。又有長堤,唐高駢築羅城,繚以長堤二十六里,或因江爲塹,或鑿地成濠。後廢。
笮橋,府西四里。本名彜里橋,以竹索爲之,因名笮橋。《水經注》:「萬里橋西上曰彜橋,亦曰笮橋。」是也。晉永和四年桓溫討李勢,軍於成都十里陌,敗勢衆於笮橋,遂入少城。又萬里橋,在府南中和門外,《寰宇記》:「本名七星橋。昔費褘聘吳,武侯送之至此,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橋因以名。唐玄宗狩蜀過此,問橋名,左右對以萬里,帝歎曰:『開元末僧一行謂更二十年國有難,朕當遠遊萬里之外,此是也。』遂駐蹕成都。」五代梁貞明六年蜀王衍作原廟於萬里橋以事其父。或雲橋南有篤泉,亦名篤泉橋。
昇仙橋,府北七里。相傳秦李冰所建,即漢司馬相如題柱處。唐咸通十一年南蠻攻成都,官軍赴援,至城下與蠻戰,奪其昇仙橋。後唐同光三年唐師入蜀,蜀王衍迎降於昇仙橋。宋咸平三年雷有終討王均,自漢州進壁昇仙橋,賊來攻,擊敗之。既而賊由昇仙橋分路襲王師,復爲有終所敗,遂進屯城北是也。亦名升遷橋。又三井橋,在府治北。宋王均作亂,知蜀州楊懷忠討之,入益州,焚城北門,至三井橋與賊戰,不利而退。
清遠橋,在府北清遠江上。唐光啓三年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樓慰諭,建與諸將於清遠橋上髡髮羅拜處也。胡氏曰:「橋在府南大玄樓前。」似悞。又毀金橋,在府東北。劉宋元嘉十年蜀賊程道養攻成都,於毀金橋登壇郊天,裴方明自成都出擊,大敗之,道養退保廣漢,即此。
市橋,府西南六里。七橋之一也。七橋者,曰沖治橋,直西門郫江上,從沖治橋西折北出曰長昇橋,城南門曰江橋,又南曰萬里橋,橋西曰彜里橋,又西曰笮橋。或以彜里橋即笮橋,西南則曰市橋。《華陽國志》:「西南兩江有七橋,皆李冰所作,上應七星。」光武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橋連星間。」漢拔廣都,遣輕騎燒成都市橋。既而漢進軍成都郭中,述遣延岑僞於市橋挑戰,而潛遣奇兵出漢後襲漢軍處也。李膺《益州記》:「沖星橋,舊市橋也,在成都縣西南四里。」《水經注》:「成都中兩江有七橋,西南石牛門外曰市橋。」《圖經》:「江橋,劉宋孝武改名安樂橋,今曰南虹橋,在城南,又有唐橋,在城東南,此爲七橋之一。」唐大順初韋昭度討陳敬瑄,與王建合軍,昭度營唐橋,建營東閶門外。今圮。或以爲即城東五里之觀音橋。○濯錦橋,在府城東門外。志云:二江之水合於濯錦橋南是也。
馬軍寨。府東南三十里。今置巡司於此。志云:府城東有錦官驛,城北有旱館驛。又廣都水驛在府東南三十里,又三十里曰牧馬水驛。○石筍街,在城西門外。《寰宇記》:「蜀之五丁,每一王死,輒爲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以爲墓誌,今石筍是也。」宋嘉熙三年蒙古塔海入蜀時,制置使丁黼復保成都,塔海自新井入,詐豎宋將旗以紿之,黼夜出城迎戰,至石筍街敗死。又金沙寺,在南門外江洲中,俗名七星灘。

雙流縣,府西南四十里。南至眉州彭山縣九十里。漢蜀郡廣都縣地,晉移縣治此,兼置寧蜀郡,宋、齊及梁因之。後周郡廢,縣屬蜀郡。隋仁壽元年改廣都曰雙流,屬益州,唐、宋因之。今土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五里。縣今省。

廣都廢縣,縣東南七里。此唐所置之廣都縣也。《舊唐書》:「隋改廣都曰雙流,唐龍朔二年復析雙流置廣都縣,仍屬益州。」龍紀初王建敗西川將山行章等於廣都,即此。宋仍曰廣都縣,元復省入雙流。《一統志》:「廣都廢縣在府城南四十五里,唐所置即此城也。又有漢廣都城在廢縣東北十五里,晉廣都城在廢縣北十二里,似廣都有三故城矣。」
貴平廢縣,縣東南六十里。漢廣都縣之東南界。西魏置貴平縣,並置和仁郡治焉,兼領平井、可曇二縣。後周廢二縣入貴平。隋初郡廢,縣屬陵州。唐仍舊,開元十四年徙縣治祿川,東北去舊城十七里。宋熙寧六年廢縣爲貴平鎮,屬廣都縣。乾道六年復置。元廢。郡志:貴平廢縣在仁壽縣東北六十里。今簡州亦有貴平鎮,與縣接界雲。○瞿上城,在縣東十八里,相傳蠶叢氏所都。亦曰商瞿里,以孔子弟子商瞿所居也。今爲瞿上鄉。志云:縣東南十八里有古蠶叢城。又有宜城在縣東南十里,相傳漢任安所築。縣南十里宜城山上又有武陽故城,或以爲漢武陽縣治,恐誤。
應天山,縣南八里。唐僖宗幸蜀時賜名。又南二里有宜城山,岡阜相對,上有宜城。今名紫草山,以山嘗出紫芝也。又縣東南四十里有聖燈山,一名普賢山。
牧馬川,縣東南八里,即二江下流也。蜀先主於此置籍田,牧馬江濱,因名。左思《蜀都賦》「帶二江之雙流」,隋取以名縣。志云:二江入境,居民資以灌溉,爲堰凡四十有八,其最著者曰檀木、黃水口二堰,灌新津、雙流二縣之田。○清水,在縣北十里,一名牛飲水。志云:昔程鄭家此,羣牛飲江處也。
望川源,在縣西。志云:後漢時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廣都田處也。《華陽國志》:「廣都有漁田、鹽井之饒。江有魚漕梁,山有鐵礦,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過水二十里即望川源矣。」又縣西有龍爪灘,晉義熙三年譙縱請桓謙於姚秦。謙至,縱疑之,置於龍格,使人守之。胡氏曰:「即廣都龍爪灘也。」
野橋箐。在縣西南。唐中和二年阡能作亂,高仁厚討之。賊立五寨於雙流西,伏兵於野橋箐以邀官軍,仁厚諭降之。即此。

郫縣,府西二十五里。西至灌縣九十里,古郫邑,蜀王杜宇都此。秦置郫縣,屬蜀郡。漢以後因之。今土城周十里,編戶八里。

郫城,在縣城北。漢縣治此。後漢建武十二年臧宮自涪城攻拔繁郫,與吳漢會於成都。郫即此城也。又晉太安二年李雄攻取郫城,尋自稱益州牧,治郫。劉宋元嘉十年益州賊趙廣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廣漢,旋自廣漢至郫,連營數百,巴東太守周籍之等進軍攻郫,克之,追敗之於廣漢;梁天監初鄧元起攻劉季連於成都,留輜重於郫,季連將李奉伯間道襲郫,陷之,元起舍郫徑圍州城,尋下之;皆此郫城也。志云:郫城即古杜鵑城。又有馮城,在縣北二十里。未詳所始。
內江。在縣治南。東流入成都縣界,亦曰郫江,亦曰沱江。志云:縣西十里有九曲江,源出灌縣,流合郫江,俗呼清白江。○雙清河,在縣西北十里。自灌縣東流,經合江浦分爲二,至縣東北復合爲一。又油子河,在縣北六里。亦自灌縣流經此,俱東南入於郫江。又縣南一里有鬧市河,源出溫江縣之鹿角堰;縣南五里又有酸棗河,俗呼爲壩河,自溫江縣流入境;下流亦俱合於郫江。

溫江縣,府西南五十里。南至崇慶州六十里。本郫縣地,西魏分置溫江縣,隋開皇初省入郫縣,仁壽初復置萬春縣,大業初又省。唐武德三年復置萬春縣,屬益州,貞觀初更名溫江,以江水溫潤爲名也。後因之。今土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六里。

魚鳧城,縣北十里。相傳古魚鳧所都。又北五里有方便城。志云:漢朱遵所築。縣西二十五里又有廢郭城。
皂江水,縣治西南。自灌縣流入境,即郫江上源也,亦謂之大竈江。又縣有新源水,唐開元二十三年長史章仇兼瓊因隋蜀王秀故渠開導,漕西山竹木處也。
鹿角堰。在縣西。志云:縣境有鹿角、藍靛口等凡三十六堰。

新繁縣,府西北五十六里。東至新都縣二十五里。漢置繁縣,屬蜀郡,以繁江爲名。後漢因之,蜀漢改曰新繁。晉仍爲繁縣,宋、齊以後因之。後周復改曰新繁,隋省入成都。唐初復置,屬益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戶四里。

繁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縣治此。後漢初臧宮擊公孫述,拔樊、郫,即此繁也。《蜀志》:「延熙十年涼州胡章卞降,姜維徙居之於繁,而遷繁民居新縣,故曰新繁。」晉永寧二年李特攻成都,羅尚遣督護張龜軍繁城,爲特所敗。唐文德初王建攻彭州,西川帥陳敬瑄遣兵壁新繁以救之。明年建大破敬瑄將山行章於新繁,即今縣也。
沱江,縣西北十五里。即李冰所鑿大江別出處,非《禹貢》江沱也。自彭縣流經縣界入華陽縣境,即流江之上源,成都人謂之外江也。志云:縣北十里又有清白江,源出灌口,下流入沱江。宋趙忭過此,曰:「吾志如此江清白。」因名。又有九井河,在縣南五里。相傳亦李冰所鑿。今湮。
湔臾口,在縣西。《水經注》:「成都江北則左對繁田,漢文翁又穿湔臾以溉灌之,凡一千七百頃。」志云:湔水自灌縣東北流,經縣界入新都縣,即此水矣。又縣有火燒、長樂、楊柳等二十三堰,皆節沱江之水。
沱江驛。在縣南。唐置驛於此,以沱江爲名。咸通十一年將軍宋威援成都,敗南詔於新都,進軍沱江驛,距成都三十里。既而蠻戰毘橋不勝,趣沱江,爲伏兵所敗,即此。今廢。

新都縣,府北六十五里。東北至漢州六十里。漢縣,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蜀漢嘗置新都郡,晉初移置新都郡於雒縣,以縣屬焉。太康中郡廢,還屬廣漢。宋、齊因之。梁置始康郡,西魏郡廢。隋開皇十八年改新都曰興樂,大業初省入成都。唐武德二年復置新都縣,屬益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九里。

新都舊城,縣治東二里。漢縣治此。法正依劉璋爲新都令,即此城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詔圍成都,東川帥顏慶復馳救,次新都,別將曾元裕擊敗蠻兵。文德元年王建攻陳敬瑄於成都,軍新都以逼之。大順二年敬瑄黨楊晟欲自彭州餉成都,建據新都,彭州道絕,即今縣也。
金水廢縣,縣東南七十里。本新都縣地,唐置金水縣,宋曰懷安軍。今詳見金堂縣。志云:縣治南一里有始康城。晉末置始康郡,寄治成都,始康縣屬焉,宋、齊因之,西魏廢,即此城矣。
繁陽山,縣南十五里。衆山連接,孤峰特起,上有麻姑洞。又赤岸山,在縣南十七里。山赭色,岸邊若有火光,頂有湧泉,周迴數丈,一名宋興戍山。志云:山高百四十丈,周三十餘里。○龍門山,在縣南十里。山有龍洞。縣北八里又有麗元山,高三丈許,羣山餘脈也。
雒水,縣東六十里。自漢州界流經此,有湔水自新繁縣東北流過縣北,入漢州境與雒水合,復南流過縣東入金堂縣界。又有綿水亦自漢州界來,至縣東北而合雒水。《水經注》:「綿水與湔水合亦謂郫江也。」或曰晉永寧初羅尚緣郫水作營以拒李特蓋即此處,恐悞。湔水,即府境之外江矣。餘詳見大川。
毘橋河,縣南八里。源出灌縣,下流入金堂河。或雲湔水之支流也。舊志:懷安軍有中江,從漢州彌牟水、雒水、毘橋水會爲一江,蓋即雒江矣。又龍門、千工等堰皆在縣界,節毘橋河之水。
彌牟鎮,縣北三十里。接漢州界。亦名八陣鄉,有武侯廟。《益州記》:「彌牟鎮有八陣圖,其圖土城四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行,魁方一丈,高三尺。」《緯略》曰:「八陣圖在新都者,峙土爲魁,植以江石,四門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兩陳並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步,魁百二十有八。」《成都圖經》:「八陣凡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陳法也;在彌牟者一百二十有八,當頭陣法也;在棋盤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營法也。」棋盤市亦曰南市,在廢廣都縣,有武侯陳營基。萬曆中奢崇明作亂,自重慶蔓延而西入新都,官軍敗之於牛頭鎮,遂復新都。或曰,牛頭即彌牟鎮,音訛也。
毘橋。縣南十里,毘橋河以此名。晉永寧初李特攻羅尚於成都,遣其弟驤軍於毘橋。唐咸通十一年南詔攻成都,成都將王晝以援兵軍毘橋,遇蠻前鋒,與戰不利,退保漢州,既而將軍宋威敗蠻軍於毘橋,即此。○雞蹤橋,在縣北三十五里。舊志云:彌牛鎮北有雞蹤橋。後唐長興三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漢州,將兵赴援,至彌牟鎮,趙廷隱陳於鎮北,明日陳於雞蹤橋,別將張公鐸陳於其後,董璋陳於武侯廟下,知祥登高塚督戰,大敗東川兵,即此橋也。今湮。

彭縣,府西北九十里。北至龍安府石泉縣百十里。周爲彭國,秦爲蜀郡繁縣地,漢、晉因之。劉宋元嘉十二年僑置晉壽縣,並置南晉壽郡治焉。齊又改縣曰南晉壽。梁仍曰晉壽縣,兼置東益州。後周州廢,改郡曰九隴郡,又改縣爲九隴縣。隋初郡廢,縣屬益州。仁壽初復置濛州,大業初州廢,縣屬蜀郡。唐初復置濛州。貞觀初廢。垂拱二年改置彭州,天寶初曰濛陽郡,乾元初復曰彭州,又置威戎軍。宋仍曰彭州,亦曰濛陽郡。元因之,元末以州治九隴縣併入。明初改州爲縣。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七里。縣今省。

九隴故城,縣北三十里。志云:隋縣治此,唐移今治,並置彭州治焉,後皆因之。今縣有土城,唐、宋以來故址也。前朝成化初修城濬濠,復築堤環城以防水患。又晉壽城,在縣西北三里,劉宋時置縣於此。《寰宇記》:「西魏改晉壽郡曰天水郡,尋又改曰九隴郡,以九曲山名也。」今亦曰天水故城。或曰非也,唐彭州有天水、唐興二府兵,城蓋因天水名。
濛陽廢縣,縣東二十一里。唐儀鳳二年,分九隴、雒、什方三縣地置,屬彭州。在濛江之北,因名。龍紀初王建攻西川帥陳敬瑄,敬瑄將山行章自新繁敗屯濛陽,即此。宋初仍屬彭州,元因之,明初省入彭縣。今爲濛陽鎮。又堋口廢縣,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熙寧二年置堋口縣。四年省入彭縣。今爲堋口鎮。郡志:縣東十五里有蠻子城,唐咸通中南詔蠻寇成都,嘗築城於此以拒官軍,因名。
九隴山,縣北四十一里。自崇寧縣連岡起伏,入縣界曲折凡九。祝穆曰:「九隴者,古彭州之西山。一伏隴、二豆隴、三秋隴、四龍奔隴、五走馬隴、六駱駝隴、七千秋隴、八較車隴、九橫檐隴,故有九隴之名。」○葛仙山,在縣北四十里。《雲笈七籖》云:「山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亦曰葛璝山,道家謂之『陽平化』,蜀王衍遊樂於此。」又有灕沅山,在縣北六十里。
彭門山,縣北三十里。兩峰對立,其高若闕,名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水經注》:「江水自羊膊嶺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西歷天彭闕,亦謂之天谷。」山之後曰丹景山,蜀王衍遊樂處也。《明史》:「嘉靖十九年大水,自丹景山溢,歷崇寧、新繁、新都、金堂,漂沒廬舍,沉溺甚衆。」又至德山,在縣西三十里。蜀王衍遊是山,患其高峻,別開一徑以登。一名茶籠山。○大隋山,在縣北三十五里。泉石殊勝。又北有中隋山,山高三十里,三四月間積雪始消,下視白鹿、葛仙諸山,真培塿也。山之後又有九峰山,山高大,北連茂州境。志云:白鹿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亦高秀。
沱江,在縣南。李冰所導之支流也。自崇寧縣流入界,又東徑新繁縣北。唐武后時彭州長史劉易從決唐昌沱江,鑿川派流合堋口垠岐水,溉九隴、唐昌田。宋乾道三年彭州守臣梁介修復三縣一十餘堰,灌溉之利及於鄰邦。三縣,九隴、永昌、濛陽也。時彭州領縣三。○濛江,在縣東。亦曰彌濛水,源出九隴山,至濛陽故縣南合於沱江。
王邨河,縣北三十里。源出九峰山,經堋口鎮又南至竹雞河合白水、黑水、中隋、乾溪、大隋、白鹿七河注於沱江。常有戍兵哨守,以防茂、綿之寇。○鹿耳溪,在縣北四十五里。源出縣西北曲尺山,東流入新繁縣之清白江。又白石溝泉,出縣北七十里之小峽山,流入漢州注金堂峽。今有白石溝巡司,在縣北六十里。志云:縣境有馬鳴、麻柳、羅江、濟民、石洞、上下舟江,凡十四堰。
靜塞關,在縣西北。《唐志》彭州有靜塞關。○三交鎮,在縣西。唐龍紀初王建破西川兵於新繁,時陳敬瑄黨楊晟軍於彭州,懼,徙屯三交,即此。
威戎戍。在縣西北。《唐志》彭州有威戎軍,蓋置於此。又有朋笮守捉城,或曰即今堋口廢縣也。又有安遠、龍溪二城及當風戍,《新唐書》俱在彭州界。

崇寧縣,府西北八十里。西南至灌縣九十里。本郫、導江、九隴三縣地。唐儀鳳二年置唐昌縣,屬益州,尋屬彭州,長壽二年改爲周昌縣。神龍初復曰唐昌。《五代會要》:「梁開平八年改唐昌曰歸化縣,後唐同光初復曰唐昌,晉時爲彭山縣,漢復曰唐昌。」時蜀未嘗奉中朝正朔,蓋皆遙改也。宋初爲永昌縣,崇寧初改今名,仍屬彭州。元因之,明初州廢,改今屬。城周四里,編戶三里。縣今省。

金馬山,縣北二十里。相傳山似雲南之金馬,因名。又鐵砧山,在縣西六里。志云:武侯鑄鐵砧於此以造軍器。○三面山,在縣北六十里。上有龍湫,徑不盈尺,而水常不絕。
沱江。在縣南。自灌縣流入,又東入彭縣界。志云:縣境有萬工、龍口、七星、平樂等十六堰。

灌縣,府西百二十里。東至郫縣九十里。本漢郫、綿虒、江原三縣地,蜀漢置都安縣,屬汶山郡。晉徙都安於灌口,宋、齊仍屬汶山郡,後周省入汶縣。唐武德初置盤龍縣,旋改曰導江,初屬益州,尋屬濛州。貞觀二年州廢,仍屬益州,又改縣曰灌寧。垂拱中屬彭州,開元中復曰導江縣。五代時孟蜀置灌州。宋仍曰導江縣,屬永康軍,熙寧五年軍廢,縣屬彭州,元祐初復故。元復曰灌州,以導江縣省入。明初改州爲縣。今城周八里,編戶六里。

導江廢縣,在縣東二十里。蜀漢置都安縣,又在故縣東,晉移縣於灌口,後周縣廢。唐初復於灌口置盤龍縣,又改曰導江。咸通十年南詔寇邛州,定邊節度使竇滂棄州走導江。宋仍爲導江縣,屬永康軍。元至元十三年省入灌州。今爲導江鋪。志云:今縣治故導江縣之灌口鎮也,唐開元中置鎮靜軍於此。貞元初南詔、吐蕃合兵入寇,分道趨茂州,踰汶川侵灌口,或謂軍即是時所置。宋乾德四年改爲永安軍,尋曰永寧軍。太平興國三年又改爲永康軍,熙寧五年廢爲灌口寨,九年復即導江縣帶永康軍使,隸彭州。嘉定二年知軍虞剛簡言:「本軍近接威、茂,並青城一帶山,不五七十里即是夷界。唐吐蕃入寇自此途出,距成都百二十里而近,其爲緊切,甚於黎、雅。」是也。元改軍爲灌州,以導江縣省入。郡志云:宋永康軍治導江縣,悞。今縣有石城,明弘治中築。
青城廢縣,縣南四十里。漢江原縣地,蕭齊置齊基縣,屬汶山郡。梁因之,並置齊基郡。後周郡廢,改縣曰清城。隋初屬益州。大業初屬蜀郡。唐仍屬益州,垂拱中,汶屬蜀州。開元十八年又改清城曰青城。宋乾德四年改屬永安軍。熙寧三年軍廢,還屬蜀州。元祐中復置,屬永康軍。元至元十三年省入灌州。志云:縣西南又有赤城,在青城山下。
青城山,縣西南五十里。連峰接岫,奇勝不一,爲郡境之巨鎮。自是而西南有成都、高臺、天倉、天國諸山,又有聖母山及便傍諸山,便傍山外即爲番境,蓋天所以界華夷也。俱詳見名山青城。
灌口山,縣西北二十六里。漢文翁穿湔江溉灌平陸處也。亦曰金灌口,以春耕時需水如金而名。李膺曰:「湔水路西七里灌口山,古謂之天彭門。」李吉甫云:「後魏於此置灌口鎮。自此迄千頃山五百里間,兩崖壁立,瀑布飛流,十里而九,昔人以爲井陘之地。」郡志云:縣北三十里有汶山,李冰謂之天彭門,李膺謂之天彭關,以兩山對峙如關也。蓋即灌口山矣。又離堆山,志云:在縣西一里,即李冰鑿溷崖以避沬水之害者。或曰離堆亦即灌口山,志悞也。
玉壘山,縣西北三十里。左思賦「包玉壘以爲宇」,郭璞《江賦》「玉壘作東別之標」是也。有玉壘關在其下。又靈巖山,在縣西北五里,岩常出雲,旁有泉出石穴中。又有風洞,風出如吼。志云:縣西三十五里有韞玉山,山石似玉,一名永康石。
觀坂,在縣西。蜀漢建興十四年幸湔,登觀坂,觀汶水之流是也。晉泰始八年皇甫晏爲益州刺史,討汶山白馬叛胡,至觀坂,爲牙門將張弘所殺。或雲坂在湔堰之上,亦曰觀江陂。○牡丹坪,在縣西南八十里。《勝覽》:「自青城之長平山捫蘿而上,由鳥道三十里,至此有平阜數十畝,高樹蔽天,異花香艷如牡丹然,因名。」
湔江,縣西北三十三里。亦曰都江,亦曰湔堋江。《漢志》註:「玉壘山,湔水所出。」酈道元以爲蜀相開明所鑿。又即古離堆也。岷江南流至此,秦李冰鑿離堆,分江東北流曰石渠水口。自此正流引而南,入崇慶州界。支流分三道,環繞成都之境,資以灌溉,爲利甚溥。郡志:縣西南七十里有沫江,蓋即大江別名也。江中石高數丈者,名大坎,次者名小坎,疑即所謂離堆矣。其水南流入崇慶州界,東北出爲湔江也。又有沱江,在縣南十五里。或曰此即郫江上源,灌人謂之沱江。○石定江,在縣西南十五里。源出丈人山,下流入於都江。丈人山,志云:在縣西南五十五里,蓋即青城山矣。又白沙江,在縣西十一里,源出茂州山中;又縣西十里有尤溪水,亦自茂州流入境;俱合於都江。
乾溪,在縣東北。湔江所經也。志曰:石渠之水自離堆別而東,與上下馬騎乾溪合,又東北至彭縣界,會於王邨河。
湔堰,在縣西。即離堆口也。亦曰都安堰,又謂之金堤,左思賦「西逾金堤」,謂此。諸葛武侯北征,以農爲國所資,調征丁千二百人,主護此堰。《水經注》:「都安縣有桃關,李冰作大堰於此,謂之湔堋,亦曰湔堰。今爲犍尾堰。元至元初因故址興修,分江道水,因勢瀦堰,以鐵石爲堤防,然後瀦泄盡利,至今猶隨時修治。○百丈堰,在湔堰之東,亦李冰所造。志云:百丈堰灌田數千頃,蜀以富饒。其東又爲石門、廣濟諸堰,凡數十處。其著者,曰金雞、顏上、石牛、五斗、將軍、布袋、大、小寶瓶、上下馬騎等堰。又侍郎堰,在百丈堰之西,《唐志》云:「侍郎、百丈諸堰,皆龍朔中築,引江水以溉彭、益之田。又有小堰,長安初築。」
玉壘關,在縣西玉壘山下。唐貞觀初建,乃番夷往來之衝也,亦曰七盤關。又蠶崖關,在縣西四十里。志云:當岷江之北,松、茂驛路之衝,後周天和二年創立石路,巉稜如簇蠶,因名。熙寧五年重建,元末毀於兵火,今置巡司。關外有宋時所置蠶崖市,中外互易之地,蓋置關以絕西羌窺伺之端也。
鹽井關,在縣西白沙河北。又有水西關,在白沙河南。元人修都江堰,謂鹽井關限其西北,水西關據其西南,即此。○獠澤關,在縣西南百里,董卜韓胡通華捷徑也。
羊灌田戍,在縣西。唐置羊灌田守捉城於此。元和初高崇文將高霞寓追叛帥劉闢,及之於羊灌田,闢赴江不死,擒之,即此。又有白沙守捉城,唐開元中置,以白沙江名。又繩橋守捉城,亦在縣西,唐置。志云:今縣西四十里有金繩渡,即繩橋故址雲。○三奇戍,在縣西。《新唐書》導江縣有木瓜戍,又有三奇戍,貞元中韋皐使鎮靜軍使陳泊統兵出三奇路伐吐蕃是也。
虛閣棧道,縣西十里。《古今集記》:「縣西十餘里有虛閣棧道,二十五里有石筍閣道,三十里有龍洞閣道。又有飛赴渡在縣東南二十里,筒槽渡在縣東南四十里,蓋縣當水陸之險也。」志云:今縣治東南有永康驛。
珠浦橋。縣西二里,索橋也。亦謂之繩橋,長百二十丈,闊一丈。或雲即今縣治西南一里之凌虛橋。又有溜筒橋,在縣西四十里。兩岸石柱,以竹繩橫牽,斵木爲筒,狀似瓦,覆繫繩上。渡者以麻繩縛繫筒下,仰面緣繩而過。南通滋茂鄉,與汶川界。今易爲繩橋。

金堂縣,府東七十里。東南至簡州亦七十里。本新都縣地,唐咸亨二年析置金堂縣,屬漢州,以金堂峽名。宋乾德五年改屬懷安軍。元初屬懷州,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縣,改今屬。明因之,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八里。

懷安城,縣東南五十里。本牛鞞縣地。西魏置金淵縣,並置金淵郡治焉。後周郡廢,隋屬益州。唐武德初改曰金水,三年以縣屬簡州。宋乾德五年置懷安軍治焉。元初升爲懷州,尋並縣入州。至元二十年又并州入金堂縣。舊志:懷安城有石城在其左,白塔在其右,臺山西峙,峽水東流,今遺址尚存。又白羊廢縣,在縣東,亦西魏時置,後周廢入金淵縣。
三學山,縣東北十里。唐景福元年王建攻楊晟於彭州,興元帥楊守亮遣將符昭救之,徑趨成都,營三學山,建將華洪拒卻之。王衍嘗遊畋於此。志云:山下有隘口,璧立千仞,惟一路可通人騎,謂之三學隘。
雲頂山,縣南五十里。本名石城山,狀如城,頂平可十畝許,有神泉,唐天寶六載改爲雲頂。宋淳祐三年余玠帥蜀,城雲頂以備外水,爲利州治所。寶祐六年蒙古將紐璘侵蜀入成都,蜀帥蒲澤之命其將楊大淵等守劍門及靈泉山,自將兵取成都。紐璘大破大淵等兵於靈泉山,進圍雲頂山,扼其歸路,城降於蒙古,由是成都、彭、漢諸州悉陷。靈泉山,見潼川州遂寧縣。盤龍山,亦在縣南五十里。山勢盤旋,起伏如龍。又九頭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有九峰並峙。其相近者又有金臺山,以高聳如臺而名。
昌利山,縣東北十二里。上有石室三門,可容數十人,俗呼三龍門。又萬安山,在縣北十六里。山分二脊,相傳洪水時棲於其上者萬人,俱得免,因名。
金堂峽,縣東二十里。兩山拱峙,河流其中。相傳望帝相鱉靈所鑿,宋轉運使韓璹復修之以通舟檝。亦曰峽口。《圖經》「舊金堂縣治峽口,今縣治爲古城鎮」雲。
金堂河,在縣東。以金堂峽而名,即湔水、綿水、雒水會流處也。自新都入縣界,至縣東南五十里出金堂峽而入簡州資陽縣界。《勝覽》:「縣治南有大江、中江、北江,世謂之三江。」悞。○古城河,在縣南。志云:舊自二江分流,由灌子灘徑縣東南之斜灘,會於金堂河。又柳溪,在縣東北七十里,下流亦入於金堂河。志云:縣境有馬朋、仿車、後江、白水、石龍等堰,共五十六處,皆分流溉田。
通海鎮。縣東五十里,有鹽課司。志云:縣西北有黃連隘。縣東南有焦山、斜灘二渡,縣境津要處也。○白艻鎮,在縣東南。《九域志》金水縣有白艻鎮。唐同光二年唐兵伐蜀,前鋒至利州,蜀將王宗勳等西走,追及主帥王宗弼等於白艻,合謀送款於唐,即此。

仁壽縣,府東南二百里。西至眉州八十里,東北至簡州七十里。漢犍爲郡武陽縣之東境,劉昫曰:「晉置西城戍。」宋白曰:「太元中益州刺史毛璩置西城戍,即其地也。」梁置懷仁縣,並置懷仁郡治焉。西魏改縣曰普寧,並置陵州於此。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仁壽,仍爲陵州治,大業初改州爲隆山郡。唐初復曰陵州,天寶初曰仁壽郡,乾元初復曰陵州,俱治此。宋初因之,熙寧五年廢爲陵井監,宣和四年改曰仙井監,隆興初又改爲隆州。元至元二十年并州入仁壽縣,明朝因之。縣舊有石城,不及二里,今無城。編戶十三里。

廢籍縣,縣北百十里,接華陽縣界。《隋志》云:「西魏置籍縣,屬陵州,大業初省。」劉昫曰:「梁置席郡,後改爲縣,西魏訛席爲籍也。一名漢陽戍。唐永徽四年復置籍縣,屬陵州。」宋因之,熙寧五年廢入廣都縣。乾道六年復置,元初廢。又貴平廢縣,在縣東北六十里。今詳見雙流縣。○蒲亭廢縣,在縣南十五里。西魏置蒲亭縣,隋改曰井研,唐武德四年自擁思范水南徙,即今井研縣也。又唐福廢縣,志云:在縣北四十五里。建置未詳。
三隅山,在縣城外。東西南三隅相對,而治居其中。治南有陵井,三隅去井各一里,西隅曰跨鼈,南隅曰翳斯,東隅曰飛泉。《圖經》:「隋仁壽元年獠反,百姓城於山頂避難,有飛泉湧出,獠平泉涸,因呼爲飛泉山。」又治西南有隆山,隋以名郡,今曰鼎鼻山。治東北又有印山,以山形方整而名。
石矩山,縣東北八里。亦名石城山。有石壁如城,絕頂望見峨眉。西魏末江州刺史陸騰討陵州叛獠,獠因山爲城,攻之難拔。騰陳伎樂於城下一面,獠棄兵攜妻子臨城觀之。騰潛帥三面俱上,叛獠遂平。○唱車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志云:在舊貴平縣南八里,自巴郡至蜀之通道也。山近鹽井,聞推車歌唱之聲,因名。
玉屏山,縣西二十里。羣山環聚,玉屏爲之冠。又金華山,在縣北百十里。山下有池廣數十畝。左有臥龍山,右有仙牛山。○麗甘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山下有鹽井,產鹽甚甘。相傳山神十二玉女所開,因名。今井灶猶存。
蟠溪,在縣東飛泉山下,又縣北百里有蘭溪,下流俱入簡州界,爲赤水之上源。○祿水,在縣北八十里。水多魚蝦,因名。自雙流縣流入境,下流合於蘭溪。唐開元中移貴平縣治祿川,即此水也。
鹽井,在治南。少西有艷陽洞,亦曰焰陽,即鹹泉之源也。亦曰陵井,亦曰仙井,宋置監於此。志曰:府境有鹽井,大小不一,惟仁壽及簡州所出至多,民資其利。有仙泉井鹽課司,在縣治南半里。
漢陽堰,在廢籍縣東五里。唐武德初引漢水溉田二百頃,後廢。文明元年縣令陳充復置,後又廢。漢水蓋即雒水雲。又縣有方家壩、草狹溝、鴛鴦池、太平橋等十三堰。
龍爪驛。縣北百二十里。水道所經也。

井研縣,府東南百五十里。東北至仁壽縣六十里。漢武陽縣地,西魏置蒲亭縣,隋改置井研縣,屬陵州,在今仁壽縣境。唐武德四年移縣治此,仍屬陵州。宋屬陵井監。元初屬隆州,尋與州俱省。至正末僞夏復置井研縣,屬成都府。明洪武十年廢,尋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三里。

始建廢縣,縣東四十里。隋開皇十一年析井研縣地置始建縣,屬陵州,隋末廢。劉昫曰:「唐武德四年置始建鎮,明年改置始建縣,舊治擁思水,聖曆二年移治榮祉山」,即是縣也。宋初仍屬陵州,咸平四年廢入井研縣爲始建鎮。郡志:始建廢縣在仁壽東南三十里,蓋境相接也。又晉末僑置江陽郡,寄治武陽,齊、梁因之。劉昫曰:「井研縣,東晉置江陽郡,魏改置浦亭。」是也。
鐵山縣,東北六十里。出鐵剛利,諸葛武侯取爲兵器。宇文周保定二年鐵山獠叛,抄斷內江路,使驛不通,總管陸騰進軍討之,一日下其三城,招納降附者三萬戶,即此山之獠也。○磨王山,在縣南三十里。舊志云:山綿亘廣遠,接嘉、眉、榮、隆四州之境。又井鑊山,在縣北二里。山俯臨鑊井,因名。
宴嘉池。縣北五里。井鑊諸山之水匯流於此,分爲二支,縈帶縣北。邑人多遊宴其上,因名。志云:縣無長川巨浸,有堰百餘,池塘四百餘,皆儲諸山溪之水以溉田。又研井,在縣南七里,縣因以名。其相近又有思陵井。

資縣,府東南三百里。東至內江縣百二十里,西北至資陽縣百里。漢置資中縣,屬犍爲郡。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等伐公孫述,述使其黨悉兵拒廣漢及資中,即此。晉仍屬犍爲郡,宋、齊因之。梁亦爲資中縣,後周改置磐石縣,並置資中郡,又自陽安縣移資州治焉。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州爲資陽郡,唐復改郡爲資州,天寶初亦曰資陽郡,乾元二年復故,尋又置安定軍於城內。宋亦曰資州,仍治磐石縣。元州縣俱廢,明玉珍復置資州。明初降州爲縣。縣無城。今編戶十三里。

磐石廢縣,縣治北三里,即後周所改置縣也。隋、唐以來皆爲州郡治,元省。《北史》「周保定二年資州磐石人反,殺郡守,據險自守,州軍不能製。總管陸騰率軍討擊,破斬之。而蠻子復反,所在蠭起,山路險阻,難得掩襲,遂量山川形勢,隨便開導,蠻獠畏威,承風請服,所開之路多得古銘,並是諸葛亮、桓溫舊道」雲。宋置磐石縣,有鹽井一,鐵冶八。
月山廢縣,在縣西。劉昫曰:「本資中縣地,隋義寧二年置月山縣。」唐屬資州,宋乾德五年廢。又丹山廢縣,在縣西北二十里。唐貞觀四年置,屬資州,六年省入內江,明年復置,宋乾德中與月山同廢。又銀山廢縣,在縣東四十里。亦義寧二年置,屬資州,宋乾德中廢爲銀山鎮。今有銀山巡司。○龍水廢縣,在縣西南八十里。隋義寧二年析磐石縣地置,屬資州。有溪水屈曲蟠擁猶龍,又有龜山依山隴爲城。志云:隋置縣於龜龍溪。是也。宋宣和二年改龍水爲資川,尋復舊,淳祐二年縣廢,今爲龍水鄉。又《唐志》資州城內有安夷軍,貞元二年西川帥韋皐奏置軍於此,維制諸蠻是也。
重龍山,縣治北二里。酉崒盤屈,隱若龍轉。上有天池,大旱不竭,乃資中之勝也。一名四巖山。東巖在城東三里,西巖在城西六里,皆奇勝。其北巖又有泉曰君子泉。又磐石山,在縣西北一里,後周以此名縣。又西北五里曰丹神山,丹山縣以此名。舊志:縣北二里又有醮壇山,《磐石遷治記》雲「珠江流前,丹神擁後,靈巖蟠其右,醮壇據其左」者也。醮壇蓋重龍之支阜矣。
玉京山,縣西南五十里。峭險壁立,插天連雲。上有觀曰太霄,一名玉清山。又靈巖在故龍水縣西三里,即《遷治記》所云「靈巖蟠左」者也。
珠江,在縣治南,即雒江所經也。自簡州東南流入境。又東四十里爲資江,水深百尺,爲群川總會之流,入內江縣界。志云:縣境有蒙溪、鴛鴦石等堰六十一處,皆分引珠江下流以溉田。○羅泉井,在縣西百二十里。產鹽,有鹽課司。
龍泉隘。在銀山鎮。鎮北爲杜家溝,有龍泉洞。萬曆中奢崇明作亂,據重慶西犯成都,瀘、敘諸郡邑望風瓦解,內江之椑木鎮、資縣之龍泉諸隘口俱失,賊遂向成都,敗官軍於資陽之九泉山。○珠江驛,在縣治東一里,水道所經也。

內江縣,府東南四百三十里。西至資縣百二十里,北至潼川州安岳縣九十里。漢資中縣地。後漢置漢安縣,屬犍爲郡,後廢。後周置漢安戍,尋改置中江縣。隋曰內江,屬資州,唐、宋因之。元省,後復置。明初改今屬。城周九里。編戶一十六里。

清溪廢縣,縣東北八十里。漢資中縣地,後周爲磐石縣地,隋末分置牛鞞縣,唐初屬資州,天寶初改名清溪,宋乾德五年廢入內江縣。志云:縣治西二里有內江舊縣,又宋紹興末嘗置安夷軍於內江雲。
將軍山,縣北八十里。唐初夷獠擾掠,將軍薛萬徹討之,屯兵於此,因名。又鏵影山,在縣西二十九里。有二泉。更流迭止,與晦朔相爲盈縮。
三堆山,縣西二十里。尖峰插漢,中江所經。又縣東南七十里有石筍山,下圓上銳,聳峙雲表,形家以三堆爲邑之天闕,石筍爲地軸雲。○化龍山,志云:在縣西二里,山極幽勝,一名翔龍山。又縣南二十里,有高峰山,濱江,有洞曰會真。
中江,縣城西北五里。自資縣流入,即雒江也。徑資縣爲資江,至此爲中江。志云:中江歷資江而東徑三堆山下,西折而東,至縣復東折而南至椑木鎮,又南折而西至黃市。市距三堆十五里,一水周環九十餘里,縣當其中,故曰內江。江去城不百武。城內西北街有桂湖,與江相通,盈縮清濁皆同也。中江又東南經富順縣,至瀘州會於岷江。
玉帶溪,縣西南二里。下流合於中江。又長堰池,在縣南三十里,有灌溉之利。池北爲天生堰,亦引水灌田處也。○黃市井,在縣西南二十里。產鹽。《宋志》云:「內江有六十六鹽井,此其一也。」今有黃市井鹽課司。
椑木鎮。縣南三十里。亦曰椑木關,接重慶府榮昌縣界。有巡司戍守。又有安仁馬驛,在縣南十里。

安縣,府北二百八十里,東北至龍安府百九十里。漢涪縣地,屬廣漢郡。唐爲龍安縣地,屬綿州。宋初仍屬綿州,後屬石泉軍。寶佑後爲軍治所。元中統初置安縣,五年升爲安州。明初改州爲縣。城周不及三里,編戶七里。

神泉城,縣南五十里。漢爲涪縣地,梁僑置西充國縣,屬巴西郡,西魏因之。隋初屬潼州,開皇六年改曰神泉縣,屬綿州。劉昫曰:「以縣西有神泉能癒疾也。」唐初仍屬綿州。元和初西川帥劉闢叛,山南西道嚴礪遣將嚴秦敗劉闢兵於神泉是也。宋初仍屬綿州,政和七年改屬石泉軍。《九域志》:「神泉縣在綿州西北八十五里。」元中統初省入安州。志云:今神泉壩即其地。
龍安廢縣,縣東北九十里。《隋志》云:「舊置益昌、晉興二縣於此,西魏省晉興入益昌,後周別置金山縣,開皇四年省益昌入金山,屬潼州,尋屬綿州。」唐武德三年改縣曰龍安縣,仍屬綿州。宋因之。政和七年改屬石泉軍,宣和初改縣曰安昌,尋復故。寶祐中移石泉軍治此。元省入安州。又西昌城,在縣東三十里。齊、梁時益昌縣治此,隋廢。唐永淳元年改置西昌縣,屬綿州。李吉甫曰:「利州有益昌,故此名西昌也。」宋初仍曰西昌,尋廢。今名花家鎮,爲市集貿易之所。
龍安山,縣北十里。林泉殊勝。志云:隋開皇中蜀王秀嘗立亭館於此,唐以此名縣。又北一里曰九頂山,亦高聳。○浮山,在縣南二十里,有十二峰,峭拔如屏,突出平野。又西昌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本名馬鞍山,唐天寶六載改曰西昌。又透山洞,在縣東三里,南入北出,可容千人。
龍安水,在縣北。一名安昌水。自石泉縣流入境,又東入綿州界合於涪水。志云:縣南七十里有黑水,南流入羅江縣界。○神泉,在縣南五十里。其泉湧出平地,舊傳冬溫夏沸,能愈人疾。今否。《元和志》:「神泉縣西三里有泉十四穴,甘香異常,痼疾飲之即差,名曰神泉。」
折腳堰,在廢神泉縣北二十里。唐貞觀元年置,引水溉田,大爲民利。○雲門堰,在廢龍安縣東南二十三里。唐貞觀元年築引縣東茶川水以溉田。志云:縣自雲門而下,有白馬、黃土、芭蕉等堰,凡十二處。
睢水關,縣西四十里。南去漢州綿竹縣四十五里。志云:關面山負水,平衍饒沃。其西三十里名綿堰堡,綿水發源處也。關東三十里爲疊溪堡,乃白草番後路,形勢孤懸,安、綿倚爲保障,故睢水關之戍守切焉。志曰:安縣東至涪城,西極綿竹,南通羅江,北達石泉,境內雖無夷族,然而迫鄰睢水、曲山、疊溪諸關堡,則天池、大壩、白草、青片諸寨,亦其接壤矣。
曲山關,縣北六十里。當平武、石泉及縣境三路之要,亦曰曲山寨。成化十四年撫臣張瓚自松潘移師疊溪、茂州以曲山三寨負固不服,擊破之,即此。又有小壩關,在縣東。志云:縣境之關三,睢水、曲山、小壩是也。又縣北有三盤寨,《宋志》:「隆安有三盤寨及茶場。」又有石關寨,在縣南廢神泉縣境。○擂鼓坪堡,在縣境。志云:縣境之堡十一,曰擂鼓、後莊、香溪、疊溪、曲溪、三江、靈鷲、梘槽、馬尾、白水、龍蟒是也。
高觀。縣南三十里。有一峰突起,其上坦平,登臨四望,遠見百里之上,因名。又縣東五里曰雲梯,以石徑縈紆也。縣北十里曰石門,兩旁皆山,路由中過,因名。
附見
寧川衛。府治東四里。洪武十二年建。又成都左護衛,在府治南六里。洪武中爲蜀府建。又有成都中、前、後及右四衛,俱在府城內,各領千戶所五。
灌縣守禦千戶所。在縣城內。洪武七年置,屬成都右衛。

簡州,府東南百五十里。東北至潼川州安岳縣百八十里,東南至資縣二百里,西南至眉州百八十里。

秦蜀郡地,漢犍爲郡地,晉永和中改屬蜀郡,宋、齊因之。西魏於此置資州及武康郡,後周因之。《隋志》:「後周徙資州治資中,而郡如故。」資中,即今資縣。隋開皇初郡廢,仁壽初置簡州,大業初州廢,仍屬蜀郡。唐武德初復置簡州,天寶初改陽安郡,乾元初復故。志雲貞元中置清化軍於城內。元因之,至元二十年以州治陽安縣省入。明洪武六年改州爲縣,正德十年又升爲州。編戶十一里。領縣一。今亦曰簡州。
州密邇成都,江山殊勝,處於高卬,魚稻常饒。西川鹽利,簡州爲最,沃饒之稱,良有以也。
陽安廢縣,今州治。本漢牛鞞縣,屬犍爲郡,後漢因之。東晉時曰鞞縣,屬蜀郡。義熙九年劉裕使朱齡石伐譙縱,縱遣其黨譙撫之屯牛鞞,齡石使別將臧熹自中水向廣漢擊斬之。宋亦曰鞞縣,蕭齊復曰牛鞞,梁因之,俱屬蜀郡。西魏改曰陽安縣,爲武康郡治,隋、唐爲簡州治,宋因之,元省。志云:今州治西一里有古牛鞞戍,即故縣也。州治東二里爲廢陽安縣。自元以前縣蓋治此。又州有石城,東抵江,西抵絳水溪,成化中因故址修築。正德十二年以後復增修之,周四里有奇,門三。
平泉廢縣,州西南五十里。本牛鞞縣地,西魏置婆閏縣,屬資州,隋開皇十八年改曰平泉縣,屬益州,尋屬簡州,劉昫曰:「婆閏故縣在今縣南九十里,隋移縣治於賴黎池,因改曰平泉縣,旁有池湧泉也。」唐仍屬簡州,元至元二十三年省入簡州。
石鼓山,州東北十里。志云:昔蜀將許都軍平定羌、戎回,登山擊石鼓犒將校,因名。又州城四面有四巖山,東西兩巖去城五里,南巖去城一里,北巖去城二里,爲附郭之勝。○玉女山,在州東北二十里。山東北有泉,西北有懸崖,腹有石乳房十七眼,土人呼爲玉華池。又賴山,在州東北五十里。下有賴簡池,州以此名。州東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巒卓立,爲羣山之首。
長松山,州西七十里。與華陽接界,爲州西之斧扆,界內諸山皆發脈於此。稍南曰分棟山。《益州記》:「蜀人謂嶺爲棟也。」《寰宇記》:「分棟山北連秦、隴,南入資、瀘,東北入靜戎軍。」劉涇云:「自成都趨陵、簡,必過分棟山。山周數百里,高大阻險,以石次第爲步。巔有亭曰少休。」與分棟相接者又有大塔山。○逍遙山,在州西三十里。上有懸崖,崖有東西兩室,稱爲幽勝。又盤龍山,在縣北八十里。相傳先主嘗立寨於此。其下有普濟泉。又天臺山,志云:在縣南八十里,上有三峰,如三台然。
鴈水,在州城東,即雒水之別名也。其上流爲金堂河,流經州界謂之鴈水。相傳水中嘗出金雁,亦曰金雁水。又東南經資縣而爲資江之上源。志云:州境有陽明鎮、花鹿溝、官斗溝、平太鎮、虎頭、長溝等堰六十五處,皆節雁、絳諸水以溉田。
赤水,在州治南。一名絳水。自仁壽縣流入界,經故平泉縣流至此,又東與雁水合,亦謂之牛鞞水。晉太安二年羅尚守成都,爲李特所攻,尚軍無食,夜出牛鞞水東走。五代唐長興三年董璋侵孟知祥至漢州,西川將潘仁嗣拒之,戰於赤水,爲璋所擒,璋遂克漢州。既而西川將趙廷隱等敗璋於雞蹤橋,追至漢州,又進至赤水降其餘衆。知祥夜宿雒縣,將會廷隱於赤水,遂西還,命廷隱進攻梓州。胡氏曰:「赤水在漢州東南,當即雁水之別名。」似誤。
上流井,州北十里。產鹽,有鹽課司。又牛鞞井,在州城內,亦產鹽。又平泉井,在廢平泉縣。市民日汲於此,給五百餘家。○小桃源,在州北三十里。地多桃花,天水相接,一望無際,稱爲絕景。
龍泉鎮。州西七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有龍泉驛,亦曰隆泉,一名靈泉。又陽安馬驛,在州治西一里。○貴平鎮,在州南,即廢貴平縣也。與仁壽、雙流二縣接界。今詳見雙流縣。又白艻鎮,在州西北百里,近新都廢金水縣界。《唐志》簡州金水縣有白艻鎮,是也。今亦見金堂縣。

資陽縣,州東六十里。東南至資縣百里,西北至府城百六十里。漢資中縣地。後周改資中爲磐石,別置資陽縣,屬資州。隋以後因之,元廢。明成化中復置資陽縣,正德中改今屬。土城周不及六里。編戶七里。

資山,縣西南三里。迥然秀拔,一名獨秀山。又威峰山,在縣東北七十里,高出雲表,爲一方之鎮。○九泉山,在縣東北。萬曆中奢崇明作亂,自瀘、敘而西,敗官軍於此,遂薄成都。或雲山與資縣接界。
雁江,縣東一里。東南流入資縣界。志云:雁江經資陽、資縣之間亦曰中水。蕭齊永元初益州刺史劉季連遣兵襲中水蠻,不克。其地蓋在縣界。胡氏曰:「中水在資陽縣西。」似悞。○資溪,在縣西二里。縈紆九曲,流入雁江。又孔子溪,在縣南二十里。溪旁有鄉校,祠孔子,因名。亦東流合於雁江。志云:縣有栗木鎮、丹山鎮、水溪溝等堰,凡二十八處。
資陽鎮。縣東六十里。志云:縣東三十里有南津驛,鎮與驛相連。正德十三年徙鎮於今所,有巡司戍守。嘉靖中移資陽巡司於濛溪河地方。又崑崙渡,在縣北十五里,雁江津渡處也。

崇慶州,府西南百十里。西南至邛州百十里,東南至眉州二百里,西北至灌縣四十五里。

秦蜀郡地,漢、晉因之。李雄據蜀置漢原郡,永和中改爲晉原郡,治江原縣。劉宋因之。蕭齊改晉康郡,梁曰江原郡,後周併入犍爲郡。隋屬益州,大業初屬蜀郡。唐初仍屬益州,垂拱二年分置蜀州,天寶初改爲唐安郡,乾元初復故。《新唐書》:「州城內有鎮靜軍,乾符二年節度使高駢置。」宋因之。紹興十年升崇慶軍,以高宗潛邸也。淳熙四年,又升爲府。元至元二十年降爲州,明初因之,以州治江原縣省入。編戶十二里。領縣一。今亦曰崇慶州。
州崇山重阻,江山環流,土沃田良,蜀之奧區也。
晉原廢縣,今州治。漢置江原縣,屬蜀郡,後漢因之。晉永嘉中,李雄立漢原郡治此。永和三年桓溫滅漢,改郡曰晉原,又改縣曰多融,以縣界多融山而名。尋復爲江原縣。宋因之,齊爲晉康郡治。梁爲江原郡治。後周廢郡,改縣曰晉原。隋屬益州,唐爲蜀州治,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成化中土築,周八里有奇,門四。
江原廢縣,州東南三十里。本江原縣地,後周置僰道縣,屬犍爲郡。隋大業初縣廢。唐武德初置唐隆縣,屬益州。長壽二年改曰武隆,神龍元年復曰唐隆,先天元年又改曰唐安,屬蜀州。宋開寶四年改曰江原,元至元二十年併入崇慶州。今爲江源鎮。
永康廢縣,州西五十里。本青城縣地,五代時孟蜀分置永康縣,屬蜀州,宋因之,元省。舊志:縣在州北二十里,今名四界鎮。又有廢漢原縣,在州西北五十里。相傳李雄嘗置縣於此。今名橫原鎮。又州西南三十里有晉康廢縣,或曰本晉樂縣之訛也。晉末置,屬沈黎郡,劉宋屬晉原郡,齊屬晉康郡,西魏廢。又有蠻城子,在縣西北四十里,昔蠻人所居。
鶴鳴山,州西八十里。絕壁千尋,與邛州接界。《唐十道志》:「劍南道名山之一也。」又蟇頤山,在州西五十六里。山心如蟇頤,因名。上有平地數百步,諸山之鹿日聚於此,號曰「鹿市」。志云:州西南有多融山,一名晉原山。
汶江,州西北五十里。自灌縣流入界,經州北三十里謂之味江,相傳蜀王投醪江中,三軍皆醉處也。又東南經州東北十里謂之白馬江,又東南入新津縣界。《丹銘錄》「江水自湔堰至犍爲有五津,曰白華津、皂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也,唐人皆指蜀州爲五津」雲。○壽江,在州北五十里。自廢青城縣東流徑州境,又東入溫江縣界合於皂江水。《漢志》:「江原有壽水,首受江,南至武陽入江。」是也。近志作「鄩江」,悞。又文井江,在州治北,東流合於味江。志云:州境有黑石、石頭、沙河、普濟、普潤、百丈、娑羅、石魚、楊柳等堰七十四處。
東湖,在州治東南。又治西有西湖,治北爲罨畫池。舊時導江水入城環繞州治,瀦爲湖池,稱佳勝雲。
清溪關,州西八十里。或雲宋置關於此,以清溪故關爲名也。亦曰清溪口。其旁兩山峙立,上合下開,名曰百家門。門內二里曰天生橋,以兩山相接如橋也。今有清溪口巡司。
乾溪鎮。州西二十里。志云:後周於此置晉原縣,今爲乾溪鎮。唐中和二年西川叛將阡能等作亂,陳敬瑄遣將楊行遷等擊之,戰於乾溪,官軍大敗,即此處也。又唐安驛,在州治西南。

新津縣,州東南二十里。北至雙流縣八十里。漢犍爲郡武陽縣地,後周始於新津市置新津縣,移犍爲郡治此。隋初郡廢,縣屬益州。唐屬蜀州。咸通十一年南詔陷邛州,進攻成都犯眉州,進犯新津,尋自雙流而進。十四年蠻復入寇,至新津而還,即此。宋屬崇慶府,元屬崇慶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七里。

公孫述城,縣西三十里,相傳公孫述所築。又有故縣城,在縣治東三里。《周地圖記》:「縣城故皂里江津之所,所謂新津市也。」
修覺山,縣東南五里。有修覺寺,唐玄宗嘗幸此,蜀王衍亦嘗遊焉。下有渡曰三江渡,以岷江、皂江、白馬三江並列而名。其上爲雪峰,亦名寶華山。○天社山,在縣治南三里,枕大江,兵燹時蜀人多避難於此。其南二里曰平岡山。又稠梗山,在縣南八里。稠梗,草名也。相傳服之可以長生。
三江,縣東三里。有三江上渡,又東二里,曰三江下渡。志云:大江之水自崇慶州流經縣北十里曰白馬江,繞流縣南一里。又東與二江下流合,故曰三江。或雲縣東北二十里有北江,即二江也。又雲縣城南有皂江,即大江也。又南入眉州彭山縣界。
新穿水,縣東北四十里,與雙流縣接界,即二江所經也。唐咸通十一年南詔攻成都,不能陷,遁還,至雙流阻新穿水,造橋未成,狼狽失度。乃僞請和,三日梁成,既濟即斷橋,按隊緩驅。又中和二年西川將高仁厚討阡能,降雙流西諸寨兵,語之曰:「籍汝曹爲我前行,過穿口、新津砦下告諭之,比至延貢可歸矣。」尋至穿口降其衆,進至新津復降其十二砦。穿口即新穿水口。《九域志》新津縣有新穿鎮。延貢,見邛州大邑縣。
鐵溪河,縣西十里。其上源即邛水也。自邛州流入境,注於皂江。相傳諸葛武侯曾烹鐵於此。志云:鐵溪河一流入白木水。又夜郎溪,在縣東南二里。自縣南夜郎壩而來,亦合於白木水。白木水或曰即白馬江也,郡志又訛爲白米江。
遠濟堰。縣西南二里。分爲四筒溉眉山,通義、彭山之田,開元二十八年採訪使章仇兼瓊所開。志云:今縣境有黃土、平昌、羊馬、石馬、通濟、小史、大小高等三十二堰。

漢州,府東北百二十里。東至潼川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彭縣七十三里,東北至綿州二百四十里。

秦蜀郡地,漢爲廣漢郡,後漢因之,兼置益州於此。晉改爲新都郡,宋、齊以後,皆爲廣漢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益州,大業中屬蜀郡。唐初仍屬益州,垂拱二年置漢州,天寶初改德陽郡,乾元初復爲漢州。《唐志》:「州城內有威勝軍。」宋因之。亦曰德陽郡。元仍曰漢州,以州治雒縣省入。明仍舊。編戶九里。領縣三。今亦曰漢州。
州控成都之上游,爲益州之內險。自昔爭蜀者,必爭廣漢。先主之入蜀也,破雒城遂進圍成都。及魏人並蜀,鄧艾破諸葛瞻於綿竹,見德陽縣。入雒城,長驅至成都矣。晉李毅曰:「廣漢之地,爲益州衿領。」唐杜佑曰:「益州有三蜀,廣漢、梓潼、成都也。」蓋山川襟帶,形勢險阻,略相等矣。五代唐同光中郭崇韜伐蜀,前鋒入漢州,王衍出降。又董璋據東川,與孟知祥爭漢州,知祥復取漢州,遂並東川。明初傅友德入蜀,自綿州趨漢,阻漢江,即雒江。造戰艦以濟,遂拔漢州。漢州拔,而成都不可守矣。州於成都,其唇齒之勢歟?
廢雒縣,今州治。本漢之雒縣,屬廣漢郡。後漢爲郡治。建安十八年先主圍雒,明年雒城潰,遂進圍成都,尋亦爲廣漢郡治。魏景元四年鄧艾入蜀,至雒,後主遣張紹迎降。晉泰始二年廣漢郡治廣漢縣,而分置新都郡治雒。太康六年新都郡廢。宋、齊以後,廣漢郡皆治此。隋開皇初郡廢,縣屬益州,十八年改曰綿竹縣,大業初復故。唐仍爲雒縣,漢州治焉。後皆因之,元省。郡志云:故雒縣在州治北二里。是也。明天順中始築土城,正德六年甃以石,周六八里有奇,門四。
湔陽城,州西南二十里。志云:南北朝時置,以近湔水之陽而名。又有葭萌城,在州東五十里。或以爲漢縣治此,恐悞。○懷中廢縣,在州北。《隋志》:「齊、梁間置西遂寧郡,後周廢郡,改曰懷中縣,隋廢入雒縣。」
銅官山,州東二十里,前代鑄錢處也。又東五里有連山。又五里曰東覺山,上有古井。
雒水,州治東二里。源出什邡縣之章山,東南流經州治北亦曰雁江,亦曰雁水,又折而南流至州南湔水流合焉,入新都縣界而綿水流合焉,下流入金堂縣界。唐貞元中刺史盧士理立隄堰雒水,溉田四百餘頃。《圖經》:「雒水亦名沉犀水,水性剛,可淬刀劍。」今詳見大川。
綿水,州東十里。源出綿竹縣紫巖山,東北流復折而南入州界,又南經新都縣北入雒水。《華陽國志》:蜀之淵府,浸以綿、洛。是也。又石亭水,在州東北二十二里。源亦出什邡縣之章山,下流經此合於綿水。
湔水,州西二十五里。亦曰湔江。自灌縣湔堰分流,經崇慶、彭縣、新繁,至新都彌牟鎮北而入州界,合於雒水,故亦兼彌牟河之稱。張知古云:「此邦膏腴,利在江津。」謂湔水矣。又五侯津,在州西。或曰即彌牟河津濟處也。五代唐長興三年孟知祥敗董璋於雞蹤橋,追至五侯津,即此。
房公湖,在州治南。唐房琯所鑿,亦謂之西湖,凡數百畝,稱爲佳勝。宋熙寧間奏墾爲田,今廢塞。又湧泉,在州東三十五里。周廣三百餘丈,有灌溉之利。○綿江堰,在州東。志云:州境有西水、龍井、天生、粟米、坤江等六十七堰。
三水關,州東十里。關下有渡即綿水渡口也,亦曰三水關。渡有巡司戍守。○白楊林鎮,在州東。後唐長興三年董璋謀襲孟知祥,入西川境,破白楊林鎮,即此。又廣漢驛,今在州治東。
雁橋。州治北一里。亦曰金雁橋,以跨雁水上也。後漢建安十八年,劉璋將張任自綿竹退守雒城,劉備進軍圍之,任勒兵出戰於雁橋,敗死。後唐同光四年李紹琛叛據漢州,州無城塹,樹木爲柵,唐將任圜擊之,紹琛出戰於金雁橋,敗奔綿竹,圜追擒之。即此橋也。

什邡縣,州西二十里。東南至新都縣五十里。漢縣,屬廣漢郡,高祖封雍齒爲侯邑。後漢仍屬廣漢郡。晉屬新都郡,宋、齊仍屬廣漢郡。後周改方亭縣,尋廢入雒縣。唐武德二年復置什邡縣,屬益州,尋屬漢州,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四里。

南陽城,縣西二十三里。李膺《記》云:「李雄之亂,蜀遣李壽掠漢中五千餘家寓於此,蜀平後嘗置南陽郡。」沈約《宋志》南陽縣屬北陰平郡,本南陽民流寓立。齊、梁因之,西魏廢。○雍齒城,在縣城南,相傳齒所邑也。《括地誌》曰:「縣舊治雍齒城。今於城北四十步立縣。」今城南有雍齒山。
章山,縣西北六十里。一名洛通山,雒水出於此。又名章洛山,亦曰楊村山。上有風、火二洞。志云:縣北六十里,有高境關,關外即章洛山也。○大蓬山,在縣西五十二里。高崖矗天,瀑布飛瀉。志云:山高踰百里,六月積雪不消。或謂之鎣華山。其相接者又有龍居山,懸瀑飛橋,巖壑甚勝。又有寶連山,在龍居、章山之間,脈皆相接。
雒水,在縣北。自章山內合五溪而出,至高境關前流益盛,分爲十支,總名曰雒江,又東南流入漢州界。○石亭水,在縣北三十五里。亦出章山中,流入漢州界。
濯纓泉。縣北三十里。唐任願云:「什邡之西行十許里有古佛寺曰南陽,宋大明中所建。寺之左有泉匯爲陂,浮於方亭,達於雒源,流百許里,溉田數十萬頃,雖大旱民不告病,即濯纓泉也。」○青竹堰,在縣境。志云:縣有上下雒口、跑馬、楊村等堰凡二十處,皆引雒水以溉田。

綿竹縣,州西北八十五里。漢縣,屬廣漢郡,地宜竹,因名。後漢仍曰綿竹縣,晉屬新都郡,宋屬南陰平郡,齊、梁因之。西魏時改置陽泉縣,屬晉熙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益州。十八年改縣曰孝水,大業二年又改曰綿竹縣。唐屬漢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併入州,尋復置。今城周不及四里,編戶七里。

陽泉廢縣,在縣北。三國漢分綿竹立陽泉縣,屬廣漢郡。晉廢,後復置。劉宋亦屬廣漢郡。元嘉九年流民許穆之僞稱「司馬飛龍」作亂,州兵擊斬之。既而五城人趙廣等復作亂,詐言飛龍在陽泉山中,聚衆向廣漢,攻陷涪城,又率衆詣陽泉,詐迎飛龍,因推道人程道養爲蜀王。是也。蕭齊仍屬廣漢郡,梁因之。西魏徙今治,屬晉熙郡。隋改曰綿竹,唐因之。光啓三年王建攻西川帥陳敬瑄,敗漢州刺史張頊於綿竹,遂拔漢州,即今縣也。○南武都廢縣,在縣西北。或雲梁置,西魏因之,屬晉熙郡。後周併萇楊、南武都二縣爲晉熙縣。後又廢晉熙入陽泉縣。今縣有武都山,南武都蓋以山名。
紫巖山,縣西北三十里。綿水出於此。志云:紫巖山極高大,亦謂之綿竹山。相接者曰武都山。《蜀記》:「武都山精化爲女子,爲蜀王開明妃」,謂此山也。山之別嶺爲鹿堂山,上有神泉。
小蓬山,縣北四十五里,與什邡縣大蓬山相匹。峰巒奇勝,比於蓬島,因名。又縣北二十里有龍角山,縣北十里有秦中山,皆與紫巖岡阜相屬。○庚除山,在縣東四十里。上有石洞三,甚幽邃,縣境之勝也。
綿水,在縣北。自紫巖山流出謂之綿堰口,經庚除山下,又東入德陽縣境而達漢州界。○石亭水,在縣東南。自什邡縣流徑縣境而入漢州界。晉永康二年趙廞據蜀叛,李特、李流軍綿竹,廞使其黨費遠等督兵斷北道,屯綿竹之石亭,特等襲擊遠,大敗之,遂攻成都是也。
三溪河,在縣東北。源出紫巖山下,亦名射水河,下流入綿州羅江縣界。又縣西北有馬尾河,流入射水河。○軍屯堰,在縣境。又有黃土、馬壩、火燒、疊溪、馬頭等堰,共十六處。
赤祖鎮。在縣東北。晉太安二年李特據少城,益州刺史羅尚襲斬之,李盪等收餘衆還保赤祖。胡氏曰:「赤祖地在綿竹東。」又石碑鎮,在縣北。唐元和初劉闢以西川叛,詔高崇文討之,山南西道嚴礪遣其將嚴秦共討闢,破闢衆於綿竹石碑谷,即石碑鎮也。○馬尾河堡,在縣西北,以馬尾河而名;其南爲龍蟒槽堡,俱接安縣界。

德陽縣,州東北六十里。東至綿州羅江縣九十里。漢綿竹縣地,晉因之。隋爲雒縣地,唐武德三年析置德陽縣,屬益州,垂拱中改屬漢州。元和初高崇文破劉闢於德陽,進拔漢州。光啓三年王建攻陳敬瑄,敗之於德陽,即此。宋仍爲德陽縣。元至元八年升爲德州,十三年復爲縣,隸成都路。十八年還屬漢州。今城周不及六里,編戶七里。

綿竹城,縣北三十五里。漢縣治此。更始二年遣李寶等徇蜀,公孫述遣其弟恢逆擊於綿竹,大破走之,述因自立爲蜀王。後漢中平五年益州賊馬相等起兵綿竹,殘掠巴郡、犍爲、廣漢三郡,州從事賈龍討破之,劉焉因徙州治綿竹。興平初州復遷治成都。建安十八年先主規取成都,進屯涪,劉璋遣其將劉璝等拒之,皆敗保綿竹,尋降於先主。三國漢炎興初鄧艾入蜀,後主使諸葛瞻拒之,瞻止屯涪,爲艾所敗,退住綿竹;晉永康元年巴氐李特等屯綿竹,攻趙廞於成都;寧康二年時苻秦取益州,州人張育等起兵拒秦,秦將鄧羌擊斬育於綿竹;梁天監十三年魏復謀取蜀,分遣其將奚康生出綿竹;皆此城也。西魏縣廢,隋改陽泉爲孝水,又改爲綿竹,即今綿竹縣雲。杜佑曰:「德陽縣有古京觀,即鄧艾破諸葛瞻處。」
萇楊城,在縣西北。東晉末分綿竹地置萇楊縣,屬晉熙郡。沈約曰:「晉末以陰平民流入益州者僑置南陰平郡及陰平縣,寄治萇楊。」是也。宋元嘉中流民許穆之作亂,攻殺巴興令,逐陰平太守,即此。齊、梁亦爲萇陽縣,後周併入晉熙縣。巴興,今見潼川州蓬溪縣。又南陰平廢縣,在縣西南。或雲西魏廢南陰平郡改置南陰平縣,隋廢入雒縣。○晉熙廢縣,在縣西。沈約曰:「東晉安帝以秦州流民置晉熙縣,並置晉熙郡治焉。」後因之。後周改置晉熙縣,尋又廢晉熙入陽泉。隋初郡廢。陽泉,見上綿竹縣。
鹿頭山,縣北三十餘里。《寰宇記》:「山自綿州羅江縣來,迤邐入縣界。相傳昔有張鹿頭者於此造關,因名。」今山有鹿頭關。又龜勝山,在縣北二十里。唐元和初高崇文討劉闢,攻鹿頭關,於此對壘,有神龜現牙旗下,及戰大勝,因名。一名萬勝堆。俱詳見重險鹿頭關。○浮中山,亦在縣北三十里。山有巖壑之勝,遊覽者多至此。一名迎春岡。
綿陽河,縣治東一里,即綿水也。自綿竹縣流入境,繞流而南至漢州,會於石亭河。○石亭水,在縣西南。自什邡縣流經綿竹縣界,與縣接境,即晉永康中李特破趙廞黨費遠處。
孝泉,在縣西北四十里姜詩鎮。東漢姜詩孝感躍鯉,即此泉也。宋治平中詔名曰孝感泉,鎮亦曰孝泉鎮。其泉至今不絕,資以灌溉。志云:縣境有安樂、黃膠、柳梢、石板、龍泉河等二十三堰,皆引水灌田。
鹿頭關。在縣北鹿頭山上。舊爲戍守要地,乃蜀境之內險也。詳見重險鹿頭關。

綿州,府東北三百六十里。東北至保寧府劍州二百九十四里,南至潼川州百三十里,西南至漢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龍安府三百五十里。

秦蜀郡地。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蜀漢屬梓潼郡,晉爲梓潼、巴西二郡,宋因之。齊、梁皆爲梓潼郡,梁末爲巴西郡,兼置潼州,西魏因之。隋開皇初郡廢,五年改州曰綿州,大業初又改爲金山郡。唐武德初又爲綿州,天寶初曰巴西郡,乾元初復曰綿州。宋因之。亦曰巴西郡。元仍曰綿州,隸成都路,至元二十年屬潼川路,以州治巴西縣省入。明復改今屬。編戶六里。領縣二。今仍曰綿州。
州水陸四衝,爲蜀重地。後漢初討公孫述,吳漢進據廣都,而臧宮破延岑於廣漢,見潼川州射洪縣。進拔綿竹,破涪城,綿竹,見上德陽縣。斬公孫恢,復攻拔繁、郫,與吳漢會於成都。先主入蜀,自江州北繇墊江徑指涪城,既而北屯葭萌,葭萌,見保寧府廣元縣。還取蜀,復屯涪城。後主延熙四年蔣琬請自漢中徙屯涪,時琬欲以姜維爲涼州刺史,御製河右,而自徙屯涪。曰:「涪水陸四通,惟亟是應,若東西有虞,赴之不難。」及鄧艾侵蜀至陰平,言於司馬昭曰:「若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趨涪,德陽亭,見龍安府平武縣。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耳。」又梁天監四年魏梁、秦二州刺史邢巒遣其統軍王足入劍閣,破梓潼進逼涪城,巒表言:「建康、成都相去萬里,陸行既絕,惟資水路。胡氏曰:「自襄陽西行遵陸可以至蜀,梁州既入魏,則陸路絕矣。」水軍西上,非周年不達。今自南安向涪,南安即劍州。方軌無礙,脫得涪則益州乃成擒之物。臣之意算,正欲先取涪城,以漸而進。若得涪城則中分益州之地,斷水陸之衝,彼外無援軍,孤城自守,何能復持久哉?」蓋魏得劍閣進取成都,涪當其衝,梁兵由內水而上救成都,內水即涪水。涪亦當其衝矣。承聖二年西魏宇文泰遣尉遲迥取蜀,入劍閣至涪水,潼州刺史楊乾運以城降。迥分軍守之,進襲成都。唐中和四年楊師立據東川,進屯涪城以逼成都,爲高仁厚所敗。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兵至魏城,孟昶出降。今自劍門、陰平兩道入蜀,必以綿爲會軍之所,控扼西川,推爲要害不虛矣。
巴西廢縣,在州治東五里。漢涪縣也,屬廣漢郡,以城臨涪水而名。後漢亦曰涪縣。建武十二年吳漢入蜀,別將臧宮拔綿竹,破涪城,斬公孫恢。《華陽國志》:「元初二年廣漢自繩鄉移治涪,後移治雒。」建安十六年先主自江州北由墊江水詣涪。蜀漢炎興元年諸葛瞻拒鄧艾於涪,爲艾所敗。繼而鍾會亦至涪,姜維等詣會降。晉曰涪城縣,屬梓潼郡。時亦謂之涪陵,太安二年李特敗沒於少城,其黨任臧自德陽退屯涪陵是也。永嘉二年譙登舉兵攻李雄,進據涪城,雄攻之,不能克。五年李驤拔涪城,登死之。自是終李氏之世,恆以涪爲重地。咸康四年李壽自涪襲成都,克之,遂僭稱帝,改國號曰漢。永和三年蕭敬文據涪城以叛。八年討斬之,尋移置西夷校尉於此。興寧三年梁州刺史司馬勳謀據蜀,引兵入劍閣攻涪,西夷校尉毋丘暐棄城遁。遂圍益州,尋討平之。既而爲梓潼郡治,寧康初沒於苻秦,太元九年復入於晉。義熙初譙縱等作亂,襲殺西夷校尉毛瑾於涪城,遂陷成都。九年劉裕遣朱齡石伐譙縱,縱使譙道福將重兵鎮涪城以備內水。宋復曰涪縣,亦爲梓潼郡治。元嘉九年益州賊趙廣等作亂,陷涪城,以其黨程道助鎮之。明年裴方明等克涪城,賊黨奔散。梁天監四年魏將王足破梓潼進逼涪城。蜀人震恐,既而引去。十三年魏復遣將窺蜀,分命梁州刺史羊祉出涪城,不克,尋改置巴西郡,又爲潼州治。承聖二年楊乾運爲潼州刺史,密降於西魏,魏將尉遲迥至涪水,遣將據其城,進襲成都。西魏皆因梁舊,又改涪縣爲巴西縣。《寰宇記》:「西魏分涪縣別置巴中縣,隋改涪縣曰巴西,而以巴中縣省入。」今正史不載也。隋開皇中爲綿州治,唐亦曰巴西縣,自是州郡皆治此。元省。《城邑考》:「州城宋築,明成化初因故址甃以石,弘治以後屢經修葺。」今城周九里有奇,門四。
魏城廢縣,州東北六十五里。本涪縣地。西魏析置魏城縣,屬巴西郡。隋郡廢,縣屬綿州,唐因之。後唐同光四年李繼岌滅蜀還至武連,李紹琛將後軍至魏城,遂謀爲變。宋仍屬綿州,元至元二十年省。李膺《益州記》:「肆溪東五十里有東西井,井西爲涪縣界,井東爲魏城縣界。」今有魏城鎮巡司。武連,見劍州。
鹽泉廢縣,州東百十里。本魏城縣地,唐武德三年析置鹽泉縣,屬綿州,宋因之,元省。《寰宇記》:「鹽泉縣有鹽井,居民得採漉,四方賈貿者走集焉。」○涪城廢縣,在州東南四十里。今詳見潼川州。
富樂山,州東五里。山高廣,爲衆山之秀。相傳先主入蜀,劉璋延之此山,望見蜀全盛,飲酒樂甚,因名。《元和志》:「州有東、西門,東門久塞,富樂山氣所衝。門開則喪亂,宋元嘉初太守王懷素開之,果致喪敗,自爾復塞。」《益州記》「州東五里有金山,東臨澗水,即富樂山矣。」隋因以名郡。又綿山,在州治北二里,州以此名。
猨門山,州北二十五里。上多猨,二峰豎立如門,舊有猨門戍。又聖水山,在治北六十里,上有龍湫。其相接者曰垾山,上有九龍洞。○天池山,在州北五里,又州東三十里亦有此山,皆高聳。志云:州北一里有走馬嶺,端直平坦約長十里,其隘處僅容一車,爲州之主山。
涪水,在州治東。自劍州界流經彰明縣西,又南流經州城西,繞流於城東南而入羅江縣界。亦謂之綿江,因州以名江也。志云:綿州亦謂之左綿,以綿水經州左雲。五代唐同光三年伐蜀,前鋒李紹琛至綿州,蜀人斷綿江浮梁,水深無舟檝可渡。紹琛以懸軍深入,利在速戰,乃乘馬浮渡,從兵得濟者僅千人,溺死者亦千人,遂入鹿頭關。《圖經》:「州治西一里有飲馬渡,又西里許有巴西渡,皆涪江渡口也。」餘詳見大川涪江。
安昌水,州西五里。一名龍安水。源自石泉縣東,流經安縣北入州界,經州西北三十里有橫山渡,又東南入於涪水。州志云:巴字水,在城西四里。涪水自北經城西折而東南,安昌水自州西迤邐繞城東南,匯於州南之芙蓉溪,成一巴字,每江漲登山望之,天然甚肖。○潺水,在州東五里,源出劍州梓潼縣界之潺山,流經州東三十里有石盤灘渡,又西南入於涪水,《寰宇記》:「潺水源有金、銀、鐵,民得採以爲業。」又芙蓉溪,在州治東南二里。志云:源自江油縣來,又南入於涪水。
廣濟陂,州南六里。唐垂拱四年長史樊思孝令夏侯奭因故渠開引渠溉田,凡百餘頃。又雒水堰,在廢魏城北五里。《新唐書》:「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賴其利。」安西水或以爲即潺水。志云:今州境有邊堆、泉水、野茅、石草、永通等十三堰。
鐘陽鎮。在州東北。唐景福初洋州帥楊守忠侵東川不果,將趨綿州,西川將李簡邀敗之於鍾陽,又破其黨綿州刺史楊守厚於銅鉾。銅鉾鎮亦在州東境。○金山驛,在州治北,陸道所經也。

羅江縣,州南九十里。西至漢州德陽縣九十里,東至潼川州七十里。漢涪縣之孱亭也。晉末置萬安縣,屬梓潼郡,宋、齊因之。梁末移治潺亭,改曰潺亭縣。西魏復曰萬安,置萬安郡。隋郡廢,縣屬綿州。唐因之,天寶初改曰羅江縣。宋、元迄今仍舊,城周不及四里有奇。編戶三里。

萬安城,在縣西南。晉置縣於此,後移今治。志云:縣西一里有故萬安驛,即舊縣治也。
大霍山,縣西南十里。亦名羅墤山,上有龍洞。又龍池山,在縣西南三里,以池上有石如蟠龍也。又潺山,在縣北三里。或以爲潺水所出,似悞。
羅江,在縣治東。縣之右水自安縣來,即安昌水也;左水自綿州來,即涪水也;合流南經此蹙成羅紋,縣因以爲名。亦謂之紋江。志云:縣北二里有芙蓉溪,一名蚌溪,一名三柴水,亦即羅江異名也。安昌水、涪水與芙蓉溪匯流而入縣界,因名。
黑江,在縣西北。自安縣界南流入境,下流會於漢州之綿水。五代時董璋破西川兵於黑水,遂克漢州是也。《通鑑》作「赤水」。胡氏曰:「在漢州東南。」今見簡州赤水。○茫江堰,在縣北五里。唐永徽五年縣令白大信置堰,引綿竹縣之射水溉田入城。縣北十四里又有楊樹堰,唐貞元二十一年縣令韋德築堰,引安縣之折腳堰水溉田。志云:今縣境有茫江、泉水、玉女、馬山、迴龍、雲龍等十九堰。
白馬關。縣西十五里,與德陽縣鹿頭關相對。山至險峻,有小徑僅容車馬,三國時營壘也。其下名落風坡,相傳龐士元侍昭烈至此,卒於流矢下。《新唐書》羅江縣有白馬關。明初置巡司,今廢。

彰明縣,州北九十里。東北至龍安府江油縣九十里。漢涪縣地,晉移益昌縣於此,屬巴西郡,宋、齊因之。西魏改曰昌隆縣。隋屬綿州,唐因之,先天初改曰昌明縣。五代唐諱昌,改曰彰明縣,宋因之。今土城不及二里,編戶三里。

興聖廢縣,在縣西南。劉昫曰:「唐武德三年分昌隆置顯武縣,神龍元年改曰興聖,開元二年併入昌明,未幾仍分巴西、涪城、萬安三縣地置興聖縣,二十七年復廢之。」
大華山,縣東北三十里,與龍安府江油縣接界。又縣北二十里有靈臺山,山高秀,亦名天柱山。又獸目山,在縣北五里。有百匯龍潭,上下凡三潭,其水常流,產茶曰獸目茶。又縣西北四十里有附子山產附子。
大匡山,縣北五十里。一名大康山,聲相近也。又名戴天山。縣北三十里曰小匡山,亦曰小康山,又名翰林山,相傳李白讀書處。其西相接者曰石磬山。○竇圌山,在縣北六十里。山幽勝,唐天寶中竇圌隱於此。《寰宇記》:「縣東南一里有孟津山,西魏自讓水鄉移縣於孟津里。是也。」又天倉洞,在縣北五十里。洞有三,極險,架石爲橋以渡。
涪水,在縣東三里。自劍州流入界,又南入綿州境。○廉水,在縣北一里,源出平地。或雲出龍安府境,流經此合涪水。又讓水,在縣西五里。亦自龍安府流入境,東流合涪水。范柏年對宋明帝曰:「梁、益間有廉泉、讓水。」謂此也。杜佑曰:「昌明縣有廉山、讓水。」宋白曰:「縣有清廉、讓水二鄉」雲。
香溪。在縣西。唐貞觀七年醴泉出綿州之香溪,是也。今有香溪堡,入安縣界。○龍備堰,在縣東。又縣境有湖中、永安、永豐、羅村、野壩等十堰。

茂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東至綿州四百里,南至彭縣三百七十里,西南至威州二百二十里,北至疊溪所一百二十里。

古冉駹國地,《後漢書》:「冉駹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漢武開置汶山郡,宣帝時廢,《漢紀》:「地節三年省汶山入蜀郡,爲北部都尉。」後漢靈帝時復置。《華陽國志》:「孝安延光三年復立郡,領汶江、蠶陵、廣柔三縣。」《晉太康地誌》云:「蜀漢時復置。」晉亦曰汶山郡,劉宋廢爲汶山郡地。齊因之。梁復置北部郡,兼置繩州。後周改曰汶州治文山縣。隋開皇初郡廢,改州爲蜀州,尋曰會州,大業初復爲汶山郡。《隋志》:「開皇中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唐武德初仍曰會州,四年改爲南會州,《舊唐書》:「武德三年置總管府,七年改爲都督府,其後常爲都督府治。」貞觀七年又改爲茂州,天寶初曰通化郡,乾元初復爲茂州。《新唐書》:「州城內有威戎軍。宋因之。亦曰通化郡。元仍曰茂州,明初以州治汶山縣省入。編戶四里。領縣一。今仍曰茂州。
州逼近羌、戎,環帶山險,成都肩背之地也。漢攘夷置郡而邊關益斥,其後皆置戍守於此,爲蜀西保障。唐增置安戎城以拒吐蕃,宋亦設雞宗關以防番寇。說者謂蜀之險在西山,西山之險州其要嶺也。《邊略》:「州之四境皆羣蠻盤踞,所恃爲形援者,松潘、疊溪、威州其最也。大抵松、茂、威、疊如一身,然松潘首也,疊溪喉嗌也,茂州胸腹也。東之土門,西之威,與汶、保其州之手足。」
汶山廢縣,今州治。漢置汶江道,屬蜀郡。後漢因之,尋爲汶江郡治。蜀漢因之。晉仍曰汶山縣,亦爲汶山郡治。宋移郡治都安,以縣併入焉。齊因之。梁初置廣陽縣,尋改置北部都尉,又爲北部郡治,後周因之。隋初廢北部郡,仁壽初復改縣曰汶山,爲會州治。唐爲茂州治。劉昫曰:「汶山舊縣在今縣北二里,宋曰廣陽縣,後周曰汶山。」似悞。宋亦曰汶山縣,熙寧九年,即縣置威戎軍。元軍廢。明初省縣入州。《城邑考》:「州舊無城,惟植鹿角爲限,宋熙寧九年始築城,明成化十四年,因舊址修築。周不及四里,門三。」
湔氐廢縣,在州西北。漢爲湔氐道,屬蜀郡。惠帝三年湔氐反,討平之,即此。後漢仍爲湔氐道。蜀漢屬汶山郡,晉廢。《漢志》:「岷山在湔氐西徼外。」是也。○廣陽城,在州西北五十里。晉置廣陽縣,屬汶山郡,宋廢入汶山縣,梁復置。宋白曰:「晉置廣陽縣於汶江縣西北五十里,後周移治石鏡山,西去舊城六十里,置汶州治焉,隋改曰汶山,疑即今州治也。」
安戎城,在州西南徼外。其地險阻,唐儀鳳二年益州長史李孝逸築,絕吐蕃通蠻之道。永隆元年吐蕃陷其城,以兵據之,由是西洱河諸蠻皆降於吐蕃。《唐史》:「李孝逸築安戎城,以迮吐蕃南鄱,既而生羌導吐蕃取之,遂並西洱河諸蠻,東與松、茂、嶲接。開元二十六年劍南節度王昱攻之,爲所敗。二十八年節度使章仇兼瓊克而守之。未幾吐蕃圍安戎城,不能陷。尋復寇安戎城及維州。至德初改曰平戎城。」《會要》:「平戎城憑藉高深,玄宗以爲其地險阻,非力所製。是也。大歷中復分劍南爲兩節度,面西山三城列戍。」高適上言:「東、西川實一道,自邛關、黎、雅抵南蠻,由茂而西經羌中平戎等城界,吐蕃瀕邊,皆仰給劍南。平戎以西數城,皆窮山之巔,蹊隧險絕,運糧束馬之路,坐甲無人之鄉。」謂此也。《唐志》:「恭州西南有平戎軍。」
威武城,在州西北。唐開元二十六年隴右節度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爲威武軍。志亦作「威戎軍」。又七盤城,在州西。貞元初蠻寇劍南,曲環以邠、隴兵五千馳救,收七盤城、威武軍、維、茂等州蠻破走,即此。○棲雞老翁城,亦在州西北。唐貞元十九年韋皐討吐蕃,分遣兵攻其維、保、松州及棲雞老翁城。亦謂之雞棲城,蓋吐蕃所築。胡氏曰:「翼州有棲雞城,城蓋與疊溪所接界。」
蓬州城,在州西北。唐永徽二年特浪、辟惠等羌酋內附,以其地置蓬、魯等三十二州,屬茂州都督府。唐《茂州壁記》:「貞觀初置羈縻州九,曰維、翼、笮、塗、炎、徹、向、冉、穹。」《會要》:「武德元年臨塗羌歸附,置塗州,領臨塗、端源、婆覽三縣,貞觀二年廢,五年復分茂州之端源戍置。又炎州,貞觀五年置,本名西封州,八年改領大封、慕仙、義川三縣。又向州、徹州俱生羌地,貞觀五年置,向州領貝左、向貳二縣,徹州領文徹、俄耳、文進三縣。冉州本徼外斂才羌地,貞觀五年置西冉州,九年止曰冉州,領冉山、磨山、玉溪、金水四縣。穹州,亦貞觀五年置,本曰西博州,八年改,領小川、徹當、壁川、當博、恭耳五縣。笮州,貞觀七年以白狗羌歸附置,本曰西恭州,八年改,領逢都、亭勸、比思三縣,皆屬茂州都督府。永徽初,又析九州爲三十二州也。」《宋志》:「茂州領羈縻州十,曰當、真、時、塗、遠、飛、乾、可、向、居。」又雲,塗、靜、當、真、時、飛、宕恭等羈縻州,環茂州而居,州不過數十里。蓋諸州皆在唐永徽中三十二州之內,或名號偶岐耳。今維、翼、靜、當、真恭等州俱見後,餘皆爲生番境矣。○春祺城,在州西南。《宋志》:「本羈縻保州也。政和四年建爲祺州,縣曰春祺。宣和三年州廢,仍爲戍守處,屬於茂州。」
壩底城,在州東,與龍安府石泉縣接界,即壩底堡也。正德中羌蠻圍壩底城,州將何鄉破之。《經略志》:「正德十三年撫臣宋滄克平壩底、白草諸寨,諸蠻獻侵地二千餘頃是也。」○土門城,亦在州東,即土門堡也。正德中州將何鄉破叛蠻於此。志云:土門爲州東之要塞,又東四十里即壩底城。
岷山,在州西北徼外。山高六十里,綿延千里,江水導源於此。蜀境西山之險,岷山其首也。詳見名山。
茂濕山,州北十二里。林木茂密,常有嵐氣。《益州記》:「江至濕坂而稍大」,即此也。唐貞觀中因山以名州。貞元中韋皐出濕山,破吐蕃是也。今山北三里有相公嶺,亦曰茂濕嶺。又州北二十里有鷹門山,山高險,上多棲鷹。○巨人山,在州南二十里。頂有石如人立,下有九龍池。
雞宗山,州西南四十二里。宋熙寧九年置雞蹤關及鎮羌寨於此,扼羌人出入之路。《宋史》:「是年靜州番酋楊文緒導番董阿丹作亂,聲援俱絕,詔內使王中正將兵旁出雞宗山,擊斬之,因置關於此。」○乞習山,在州西南徼外。唐貞觀十九年裴行方討茂州叛羌黃郎弄,擒其餘黨,西至乞習山,臨弱水而歸。志曰:蜀之西山有弱水。
蓬婆嶺,在州西南,近安戎故城。唐開元二十六年劍南節度王昱謀取安戎城,因於安戎左右築兩城,爲攻拒之所,頓兵蓬婆嶺下,運劍南資糧以逼之,爲吐蕃所陷。杜甫詩:「次取蓬婆雪外城」,蓋其地在雪山外雲。○虎頭崖,在州北。嘉靖中何鄉征茂州五寨,奪虎頭崖等險,克平十一寨是也。
汶江,在州治西。自疊溪所流經州城下,又西南達威州境。王咨曰:「汶江自徼外來,繞汶川郡西北而南出,極目可百里許。」詳見川瀆異同。○龍溪水,在州南十里,流合於汶江。
五福泉,在州治南。《圖經》:「自城西三溪口引水入城,至州治貯以兩井,號五福泉,資民汲飲。」又新井,亦在州城中。志云:茂舊無井,仰汲於江,蠻寇圍城輒斷汲路,居民窘迫。正德中巡撫馬昊鑿地數十丈方得泉,居民賴之,號曰新井。○滋茂池,在州之牛溪鎮。池周四十里,四時無竭溢,居民資以灌溉。
雞宗關,在州南雞宗山上。《宋史》:「茂州南雞宗關通永康軍,北有隴東道通綿州。熙寧九年羣蠻犯州,兩道皆爲蠻所據,州守范百常募人間道詣成都,又書木牌數百投江中告急,蜀、綿兵馳救,蠻始解圍去。」今亦爲戍守處。又魏磨關,在州北二十里,亦宋置。○七星關。在州南四十五里,與雞宗相近,或曰即唐所置望星關也。乾符二年高駢帥西川,復戍清溪、望星等關,即此。志云:關東有石鼓堡,關南有雁門堡,其相近又有青坡堡,俱爲戍守處。志云:茂州南路有遷橋墩、黎菌頭、白水墩、鹽盔頭、獨腳門樓、瞰遠墩、四顧墩、羊毛坪、五星墩、文鎮撫村、大宗渠、石鼓村、七星關、雁門堡、青坡堡,而達於威州是也。又積水關,在州東九十里。《宋志》:「州西有敷文關。宣和三年廢爲堡。尋復,後廢。」
桃坪關,在州東北。亦爲桃坪堡,即古桃關也。蕭梁普通初置繩州,取桃關之路,關北當風穴,一二里間晝夜沙石飛揚不息,去白草、青廳諸番不過四五十里。《土彜考》云:「茂州東路諸番,白草最強大,白草又與松潘黃毛韃相通,桃江、青廳、板舍次之,白苦、水磨、岐山又次之。」今關屬隴木長官司戍守。
長寧堡,州北六十里。明初歷日寨首歸附,置長寧安撫司,在州西北,轄鑿溪、章貢等寨。後虛其職,置長寧堡於此。《邊略》:「嘉靖十四年撫臣宋滄克平茂州雞公寨,十五年長寧等處深淺諸蠻聲言復讐,備兵使者朱紈督官兵勦平之。」又穆肅堡,在州北七十里,又西北十里有實大關,俱設兵置倉於此,控禦西番。又北接疊溪所之新堡。志云:實大關附近巴豬五族及大、小歷日俱強悍。
神溪堡,州東北四十里。志云:州城東北有土地嶺堡,又東有鎮彜關、子神溪、夾山、土門等堡,達於桃關,共爲七關堡,州境東路之險也。○鎮戎堡,在州東十里。附近有後溝、烏都及河東之法虎、插兵等寨,俱靜州長官司屬羌也。
椒園堡,州北二十里。稍西曰長安堡。志云:長安堡附近有恰利寺寨,番僧也,三年一入貢。又有韓胡、碉水、磨溝、雞公等寨。正德十三年撫臣宋滄討叛蠻,克平雞公等寨,即此。○韓胡堡,在州北四十里。又北十里爲松溪堡。《邊略》:「松溪附近爲黑苦七族,有番衆二千,最稱強悍。」
壽寧砦,在州西南。《宋志》:「本羈縻直州,政和六年蠻酋歸附,建壽寧軍,在皂江外,距茂州五里。八年廢爲砦。宣和三年又廢砦爲堡。其南又有延寧砦,本名威戎軍,熙寧間所建。政和六年湯延俊等納土,重築軍城,改名延寧。宣和三年廢爲砦,隸茂州,四年與壽寧堡俱廢。」○刁農砦,在州境。又有窄溪寨,萬曆二年降附。
長寧驛。州北十五里。又州城南有護城驛,州南四十里有安遠驛。○繩橋,舊在州北汶江上。《寰宇記》:「梁置繩州,州以繩爲橋也。」又有度索尋撞之橋,江水峻急如箭,兩山之脅繫索爲橋,中刳木爲撞,繫行人於上,以手自緣索到彼岸,則旁有人爲解其繫,蓋皆絕險處。今桃坪關有繩橋。

汶川縣,州南二百里。南至灌縣百八十里。漢綿虒縣,屬蜀郡,後漢曰綿虒道。蜀漢嘗分置汶山縣,移汶山郡治此,晉因之,後廢。蕭梁改置汶川縣,後周於縣置汶川郡。隋初郡廢,縣屬蜀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屬茂州,宋因之,熙寧九年以縣置威戎軍,紹興中復曰汶川縣,屬茂州。今城周一里有奇。編戶五里。

廣柔廢縣,在縣西。漢縣,屬蜀郡,後漢因之。晉屬汶山郡,劉宋廢。楊雄《蜀王世紀》:「廣柔縣有石紐村,神禹生於此。」《華陽國志》:「石紐地方百里,夷人不敢居牧」雲。《括地誌》:「石紐山在汶川縣西七十二里。」
七盤山,縣北三十里。上有七盤坡路,或曰唐時吐蕃嘗築七盤城於此。大歷十四年吐蕃與南詔分道入寇,吐蕃出茂州及扶、文,南詔出黎、雅,連陷郡縣。既而官軍敗吐蕃、南詔於白壩,又追敗之於七盤,遂克維、茂二州,即此七盤也。又玉壘山,劉昫曰:「在縣東北四里。」《寰宇記》云:「在縣南三里。」下有玉輪坂,汶江經此,謂之玉輪江。或曰七盤山一名玉壘。
龍泉山,縣南四十八里,下有龍池。又縣南百五十里有慈母山,中有池,亦曰滋茂池。田況《龍祠記》:「池能興雲雨,救旱暵,楙養百穀,故名。」又石紐山,《括地誌》:「在縣西七十二里。」《江源記》「岷江南入溢村,至石紐,過汶川」,蓋即石紐村矣。
玉輪江,縣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縣流經此,又南入灌縣界。《江源記》:「岷江至汶川轉銀嶺合草坡河,至蠶崖入灌口分道而下,又繇威至玉壘山爲玉輪江,至汶爲皂江,至灌爲沫江,實一江而名屢遷也。」
蘇村寨。縣西北四十里。舊置寒水驛於此,並設寒水巡司,世其職以防守河西。正統七年爲草坡蠻所攻,隆慶中復被殘掠,因移寨於河東,亦爲寒水驛。由驛而南八十里爲太平驛,道出灌縣;由驛而北七十里即茂州安遠驛矣。舊志雲,寒水、太平二驛俱在縣東四十里,似悞。《經略志》:「汶路生番惟草坡驁黠,有三寨,在河西山外,一徑通董卜宣慰,一徑通孟董、梁黃,向以假道騷動,萬曆十八年討平之。」
附見
茂州衛。在茂州治東。洪武十一年建,領千戶等所。
靜州長官司,州東一里。唐大曆五年徙置靜州,此或其故址也。宋時蠻據其地,叛服不常,曰靜州蠻。洪武七年酋長歸附,置長官司。正德間與岳希蓬爲亂攻茂城,斷水道,城中大困,既而克平之。所轄法虎、桃溝等八寨,州南北定門至關子堡皆屬其戍守。
岳希蓬長官司,州北二里。洪武七年置。
隴木頭長官司。州東四十里。洪武七年以降蠻置,所轄有玉亭、神溪等十二寨。

威州,府西北五百五十里。東北至茂州二百二十里,南至雅州五百六十里。

古冉駹國地,漢武時爲汶山郡地,後屬蜀郡,後漢因之。蜀漢亦屬汶山郡,晉因之,後沒於羌。隋初置戍,後又沒於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歸附,始置維州,貞觀元年羌叛州廢,明年復來歸,降爲羈縻州,隸茂州都督府。麟德二年復爲正州,比於中華諸州也。儀鳳二年以羌叛復降爲羈縻州,垂拱三年又爲正州,尋沒於吐蕃,開元末收復。天寶初曰維川郡,乾元元年復爲維州。廣德初陷於吐蕃,太和五年收復。尋棄其地,大中三年復內附。五代蜀時亦曰維州,宋景德三年改曰威州。亦曰維川郡。元因之,以州治保寧縣省入。明仍曰威州。編戶九里。領縣一。
州憑恃險阻,控扼要衝。《唐史》:「神龍中州沒於吐蕃,吐蕃號曰無憂城。」開元二十八年復取之,李林甫等表賀,言:「維州正當衝要,吐蕃憑險自固,恃以窺蜀,積年以來,蟻聚爲患,縱有百萬之衆,難以施功。」是也。自廣德陷沒,貞元中韋皐屢攻維州不能下。大和五年李德裕帥西川,吐蕃將悉怛謀以維州來降,詔卻之。時吐蕃維州刺史悉怛謀以城降,德裕遣兵據其城。上言欲遣生羌三千燒十三橋,擣西戎腹心,可洗大恥。時相牛僧孺沮其議,以維州還吐蕃。會昌三年德裕爲相,追論其事云:「維州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衝,是漢地入兵之路。初河、隴盡沒,此州獨存,吐蕃更欲圖蜀,以計陷之。《舊唐書》:「吐蕃急攻維州不下,乃以婦人嫁維州門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內應,城遂陷。」號曰無憂。因併力於西邊,謂關、隴以西。遂無虞於南路。馮陵畿甸,宵旰累朝。貞元中韋皐欲經略河、湟,須此城爲始,萬旅盡銳,急攻累年,卒不能克。若受其降,則南蠻震懾,山西八國,不至隔遠。其蕃界合水、棲雞等城合水即合江守捉,在疊溪所,沒於吐蕃。雞棲城,見茂州。既失險扼,自須抽歸,可減八處鎮兵,坐收千里舊地,莫之利也。」大中三年杜悰鎮蜀,維州首領復內附。五代時王建以州內徙,志云:王建徙治中州城,即今州治。地利稍異於曩時矣。《邊略》「維州者諸蠻之噤喉,中原之要塞也。今自州以西接董卜韓胡界,且有草坡,一道可抵汶川泄里壩,一道可抵灌縣清溪口,一道可抵重慶州,故當時謀國者嘗視董卜爲門庭顯禍」雲。
薛城廢縣,舊維州治也,在今州北三十里高碉山上。蓋漢廣柔縣地,亦謂之姜維城。劉昫曰:「漢以前皆爲徼外羌冉駹之地,蜀後主時遣姜維、馬忠討汶山叛羌,因築城屯兵於此,謂之姜維城。隋置薛城戍,大業末沒於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酋鄧賢佐內附,因於姜維城置維州,領金川等縣,貞觀初賢佐叛,郡縣俱廢。」三年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舉族內附,復置維州,並置薛城縣爲州治,後復屢陷於羌及吐蕃,開元年收復。其地南屆江,北則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地接石紐山,夏禹所生也。其城一面孤峰,三面臨江,距成都四五百里。廣德初復陷於吐蕃,貞元八年韋皐攻之不克。十七年皐復攻維州,明年大破吐蕃援兵於維州城下,竟不能克。太和中來降,詔棄之。大中三年復內附。宋白曰:「維州城因山爲固,東北由索叢嶺而下,三百里地無險,走長川不三十里,直吐蕃之界。異時戍之以製寇入者也。」王建永平二年移州治中州城,仍置薛城縣爲附郭。孟知祥明德初改縣曰保寧,宋因之。其城皆在平川,非復昔時襟束之要矣。元至元十九年併保寧縣入州,明初因之。杜佑曰:「維州在當州北三百六十里。」謂故州城也。近志云:州西北二百五十里爲姜維城,即無憂城。又雲故薛城,在今治西南二百步。《一統志》云:「姜維城在州南十里。」或又云:州西三十里爲古維州城。《邊略》云:「由保縣堡過漢索橋至古維州城三面臨江。殊陡險,蓋董卜韓胡宣慰司、雜谷安撫司交界處。」皆悞也。《城邑考》:「州城明弘治中因故址修築,尋被水患,正德初增修,皆甃以石,周十一里,門四。」
通化廢縣,州東百三十里。本漢廣柔縣地,後周置石門鎮,隋初置金川縣,仁壽初改曰通化。唐因之,縣屬茂州。宋改屬威州,天聖初又改縣曰金川,景祐四年復故。元仍屬維州,明初廢。○小封廢縣,在州南六十里。唐初置金川縣於此,屬維州,尋廢。咸亨二年維州刺史董弄招慰生羌,於故金川地置小封縣,後亦更名通化,並置通化軍。宋縣廢而軍如故。《宋志》:「軍在保、霸二州間,治平三年併入通化縣,熙寧九年復置軍,政和三年夷酋董舜諮納土,仍舊名重築軍城,宣和三年省軍使爲鹽押使,後廢。」《寰宇記》「隋開皇六年以石門鎮近白狗羌,置金川縣,唐武德七年屬維州,貞觀初廢,三年復置,旋廢」,蓋悞以唐之金川爲隋之金川也。今有金川寺,其禪師管十五寨,東至八棱碉,西至保縣,南至棱城百五十里。後爲雜谷安撫司所並,遷其族於董卜界上。
定廣城,州南四十里。唐置。《通典》維州所領有定廣城,廣德初沒於吐蕃,貞元九年韋皐分兵出西山,破定廣城是也。或曰大中收復,改爲歸化城。《新唐書》維州所領有歸化縣,是也。宋廢。○嘉會廢縣,在州西南。《宋志》:「政和四年置亨州,並置嘉會縣爲州治,宣和三年改曰霸州,尋廢,以縣爲嘉會寨,尋復廢。」《會要》:「祺、亨二州,政和二年成都守龐恭孫建言開拓邊地置。」祺州,古保州地;亨州,古霸州地。皆附會之說也。唐霸州見松潘衛。
定廉城,州西北百三十里。唐武德七年置定廉縣,屬維州,後廢置不一。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治焉,天寶初曰雲山郡。杜佑曰:「雲山郡東至維州風流嶺四十里,西至天保軍百三十里。」天寶八年徙州治天保軍,更名天保郡,是年沒於吐蕃。乾元初蠻酋董嘉俊以郡來歸,更名保州。廣德初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雲山之新築二城,於是劍南西山之州多屬於吐蕃。貞元九年韋皐破吐蕃,焚定廉故城,時定廉縣亦隨郡西遷,因有故城之名。尋復內屬,更爲古州,未幾復曰保州。宋爲羈縻地。又雲山廢縣,在故保州西。《新唐書》保州所屬有歸順、雲山二縣,俱天寶八載析定廉縣置。又安居廢縣,貞元以後所置也。後皆沒於蠻。
恭州城,州西北三百餘里。《唐紀》:「武德六年白蘭、白狗羌遣使入貢,七年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貞元初仍沒於羌。開元二十四年分靜州廣平縣置恭州,治和集縣,即故廣平縣也。天寶初更名。」大曆十四年吐蕃率南蠻入寇:一入恭州,過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壩;一入黎、雅,過邛崍關,連陷郡邑,發兵拒卻之。《通典》:恭州東至拓州百里。拓州,今見松潘衛。靜州,見疊溪所。扶、文二州,見陝西文縣。○博恭廢縣,在恭州東南。《唐志》:「開元二十四年析廣平縣置博恭及烈山縣,後沒於蠻,與州俱廢。」又平戎城在恭州南八十里,唐開元二十年章仇兼瓊置,又於平戎城東八十里置天保軍,皆置兵戍守,屬劍門節度。杜佑曰:「平戎城在恭州西南百十里。」或以爲即故安戎城,恐悞。
當狗城,在州西。城當白羌之路,故名。其西北有鹽川城,唐廣德二年劍南節度嚴武破吐蕃,拔當狗城,又拔其鹽川城。《唐志》「維州舊有鹽溪縣,貞觀中置,產鹽,永徽初省入定廉縣」,疑即鹽川矣。○望漢城,在州西徼外。唐時吐蕃築此城於西山以望蜀。大曆十二年西川節度崔寧奏破吐蕃於望漢城,是也。又州境有末恭城,貞元十年韋皐攻吐蕃,克其末恭城,即此。
籠山城,在州北。唐置戍於此,廣德元年吐蕃陷維州籠山城是也。今有籠山寨,爲吐蕃所據,諸番之中,此爲最強。又龍溪城,在州西北八十里。唐貞元初韋皐帥蜀,城龍溪,築西山堡以納降羌。七年,皐使威戎軍使崔堯臣出龍溪、石門兩路伐吐蕃是也。今有龍溪番寨。○柔遠城,在州南。唐太和中李德裕所築,以扼西山吐蕃,尋廢。郡志:州治南有故安遠城,宋置,今爲安遠倉。
高碉山,州北三十里。三面懸崖,大江經其南。劉昫曰「維州治岷山孤峰」,即此。上有姜維故城,即唐維州治。○玉壘山,在州治後。又治西五里有峨眉山,一名古城山。志云:州城包玉壘、古城二山是也。又州治東有龍洞,兩崖如削,高千餘仞,深五丈許。洞水清徹,四時不竭。
定廉山,州東南四十五里。有鹽溪出其陽,流至鹽溪村,民得採漉之利。唐鹽溪縣以此名。○雪山,在州西南百里,與乳川、白狗嶺相連。山有九峰,上有積雪,春夏不消。隋大業四年吐谷渾伏允可汗爲鐵勒及隋兵所敗,南奔雪山,或以爲即此山也。亦曰西山。杜佑曰:「維州西南至白狗嶺六十二里,西山八國諸蠻皆以散居山旁而名。」又鹿危山亦在州西。唐貞元十七年,韋皐敗吐蕃於此。
的博嶺,在州西北。唐韋皐分兵出西山,踰的博嶺,圍維州。杜佑曰:「的博嶺在奉州北七十里。」一作「滴博嶺」。又有風流嶺,亦在州北,舊有風流部蠻居其下。○黃崖,在州南。唐韋皐分兵出黃崖以擾吐蕃,是也。今沒於蠻。
汶江,州北三十里。自茂州西南流經州界,又西經保縣境,復東南流入汶川縣界。○赤水,在州西北四十里。志云:源出赤水砦。又有桃溪,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源出龍溪寨,流合赤水注於大江。又磨刀溪,在州西十五里。溪旁有石,利於磨刀,因名。下流亦入於汶江。志云:州治東有蒲溪。有橋跨其上,亦曰蒲溪橋。下流亦達於江。
平谷水,在州北,與後谷水及溪谷水俱流合於大江。又白浪河,在州境。宋元豐二年知維州楊采開白浪河,引江水溉民田是也。○洞口瀑泉,志云:在州治西南五里。其源極遠,自半空直下,噴流數千尺,居民資以灌溉。
保子關,州西北百里。又州西北百三十里有徹底關,州西南百二十里有鎮彜關,俱舊置此以隔閡番、戎,有兵戍守。
乾溪堡,州西北五十里,即唐時乾溪守捉城也。《新唐書》:「維州有通化軍,有乾溪、白望、暗桶、赤鼓溪、石梯、達節、鴉口、質臺、駱駝九守捉城,西山南路有通耳、瓜平、乾溪、侏儒、箭上、谷口六守捉城。又有苻堅城及寧塞、姜維二鎮兵。」今多湮廢,而乾溪猶設堡置倉爲戍守處。
壩州堡,州西北二十五里,因唐、宋霸州舊名也。今設倉置戍於此。自堡而北有龍溪、卜南、木上諸寨,與北路番族黑苦、三姐相通。又坡底堡,在州西南,西北去壩州堡五十里。附近有龍山、竹打、大寺、小寺、蒲穵、太子憤等寨,皆番族駐牧。又新安堡,志云:由州西至新安堡,即抵保縣。○黃土鋪,在州東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蠻族攻圍城堡,官軍討之,至黃土鋪失利,松、威之道遂絕,即此。
零繩橋。州東十五里。辮竹爲繩,上施木板,長三十丈,通蕃、漢路,蓋設險要地。又州西北有永鎮橋。

保縣,州西四十里。本薛城縣地。宋保寧縣地。元威州地,明洪武六年分置今縣。十一年環以石城,正德以後屢經修治,周一里有奇。編戶四里。

通鶴城,在縣西。唐之通鶴軍也。垂拱二年沒於吐蕃。貞元九年韋皐攻吐蕃,破通鶴軍,即此。○廢鶼州,在縣西。《宋史》:「威州西南邊地有鶼州,與保州接境,嘉祐中嘗遣人貢馬。」或曰州蓋唐末吐蕃所置。
筆架山,縣北三里。一名九子龍窩,或謂之玉山。又箭嶺,在縣城東一里,有岡陡直如箭,曰箭上里。唐置箭上守捉城,蓋以嶺名也。○蛇浴嶺,在縣西北。宋乾道四年風流部蠻作亂,保寧令張文禮閉絕蛇浴嶺路,番從嶺後斫生路入境攘劫,尋討降之。
汶江,在縣東。志曰:蜀之西塞威、茂、汶川皆在江內,惟保縣獨在江外是也。○沱水,在縣西。出縣西北花巖山,下流至威州入於汶江。
鎮安關。郡志:在威州西南。《紀勝》云:「關今在縣西北二十里,關外即生蕃界矣。」《四夷考》:「維州路生番最多,可考者曰孟董、梁黃、梭城、月上、星上、龍山、龍溪、大寺、小寺等寨,設一關六堡以戍之。關曰鎮彜,堡曰保縣、曰新安、曰乾溪、曰西平、曰壩州、曰坡底。」又《保縣志》「縣北熟番二股:一路爲水田等寨,向背不常;一路爲近縣玉山十二寨,稍稍易馴。正北野番有梁黃等五十餘寨,直連松州黑水番」雲。
附見
威州守禦千戶所。在威州城內。洪武初建,屬茂州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