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一
目錄 | 讀史方輿紀要 | |
◀上一卷 | 卷十一 北直二 順天府 | 下一卷▶ |
北直二
[編輯]順天府,〈東至永平府五百五十里,南至河間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十四里,北至延慶州百八十里,東南至天津衛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萬全都指揮使司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南京二千五百五十里。〉
- 《禹貢》冀州地按分州非始於《禹貢》,據其可信者言之,其在顓頊時曰幽陵。帝堯時曰幽都。帝舜時爲幽州地。夏商時皆爲冀州地。周亦置幽州。春秋戰國時爲燕國。秦爲上谷、漁陽二郡地。漢初爲燕國,又分置涿郡見下涿州。元鳳初,改燕國爲廣陽郡。本始初,更爲廣陽國。東漢省廣陽入上谷。永平八年復置廣陽郡郡治薊。又幽州亦治此。魏晉皆因之。三國魏改爲燕郡。晉爲燕國建興二年石勒入薊,執幽州都督王濬,以故尚書劉翰行幽州刺史。翰以幽州入於段匹磾,其後復並於石勒。慕容雋嘗都此其後苻堅、慕容垂代有其地。後魏亦爲燕郡,兼置幽州。北齊置東北道行臺。後周亦置燕郡,兼立總管府。隋初,郡廢仍曰幽州仍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改曰涿郡。唐初復爲幽州初置總管府,尋爲大都督府。天寶初曰范陽郡范陽節度治此。上元中,史朝義偽改郡爲燕京。乾元初,復爲幽州亦爲盧龍節度使治。李懷仙等據其地亦曰幽州節度。唐末爲劉仁恭所據。後唐亦曰幽州。石晉初,歸於契丹,改爲南京幽都府,又改爲燕京析津府《遼志》:「初亦曰盧龍軍。開泰元年改爲永安軍。宋宣和四年得其地改爲燕山府。金仍曰燕京析津府,廢主亮改曰中都大興府。蒙古初,爲燕京路。至元初,建中都。九年改爲大都,而大興府仍舊。一十一年始改爲大都路。明初曰北平府。永樂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爲順天府,領州五、縣二十二。今仍爲順天府,領州六,縣二十。
- 府關山險峻,川澤流通。據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勢強形,號稱天府。召公初封於此,享祚八百年,辟國千餘里。自漢以後,幽燕皆爲巨鎮。光武資其兵力,克復漢祚。其後,慕容雋竊據於此,遂兼河北。唐之中葉,漁陽倡亂,藩鎮之患,實與唐室相終始。石晉以燕雲入契丹,出帝之禍,不旋踵焉。宋爭燕雲,而力不能保也。靖康之辱,復蹈石晉之轍矣。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繼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數百年。金梁襄言:「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皇,而俯視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諸關,東西千里,險峻相連,近在都畿,據守尤易。元木華黎曰:「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朔,一作沙,駐蹕之所,非燕不可。明成祖分藩於燕,遂因以奄有九服。或者曰:「燕都北倚邊塞,南通齊趙,誠用武之地。但飛芻挽粟,必寄命於數千百里外,似非完策。元虞集嘗言:「京師之東,瀕海數千里,北極遼海,南連青、齊,萑葦之場也。而海潮日至,淤爲沃壤,宜用南人法築堤,捍水爲田,召富民耕種,三年而徵其稅,可以衛京師,可以防島夷,可以省海運矣。至正十二年脫脫爲相,因宗其說,議立分司農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抵檀、順,東及遷民鎮遷民鎮屬今錦州,〈府西廢廣寧前屯衛,皆設法耕屯。未幾,復罷。前朝徐貞明言:「京東諸州邑,皆負山控海。負山則泉深而土澤,控海則潮淤而壤沃。自密雲以東,至薊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爲力甚易,而豐潤境內。瀕海之田,幾二百里,與吳越沃區相埒。國家據上游以控六合,而遠資東南數千里難繼之餉。近棄可耕之田,爲污萊沮澤,豈計之得者歟?」〉
- 今京城,〈遼、金、元以來故都也。舊《志》:「遼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爲南京,亦曰燕京,改築都城,其地在今城西南。內爲皇城,周七里一百三步按《遼志》,大內在西南隅皇城內,宮門曰宣教,後改曰元和。有門五,正南曰南端門,左爲左掖門後改萬春門,右爲右掖門後改千秋門,西曰顯西門設而不開,北曰子北門。外爲都城,周三十六里。有門八,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金廢主完顏亮改燕京爲中都,命增廣都城其內城周九里三步。南門曰通天門。大定五年又改曰應天門,有門十三。東曰施仁,曰宣曜,曰陽春。南曰景風,曰豐宜,曰端禮。西曰麗澤,曰顯華,曰彰義。北曰會城,曰通玄金大安三年蒙古遊奕至都城下,金主命術虎高琪屯通玄門,即此,曰崇智,曰光泰又有廣陽門。金大安三年命將分屯彰義、廣陽二門。或曰廣陽門,即陽春門也。元至元初,謂之中都。四年於舊城東北改築都城,亦建皇城於其中。都城方六十里,有門十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明初取元都,自齊化門入,東之左曰光熙按:「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遣兵犯闕。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戰不勝,出光熙門,東走古北口。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九年名曰大都城至正十九年十一門皆築甕門,造吊橋以爲守禦。明初,改置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初,建爲北京。四年營建宮殿,百度惟新十八年宮殿始成,乃繕治京城於內爲宮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南曰午門亦曰承天門。今名天安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二門之內,有東西二闕門,北曰玄武門。宮城之外爲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南曰大明門今曰大清門,曰長安左右門,東西曰東安、西安門。北曰北安門一名厚載門,亦曰地安門。京城周圍四十里,爲九門。南曰麗正門。今曰正陽門明正統初改。南之左曰文明門,今曰崇文門正統初改。今曰海岱門。右曰順成門。今曰宣武門亦正統初改。今仍曰順成門。東之南曰齊化門,今曰朝陽門亦正統初改。今仍曰齊化門;之北曰東直門。西之南曰平則門,今曰阜成門亦正統初改,今仍曰平則;之北曰西直門舊名彰義門。正統末,乜先薄京城,石亨敗之於此。北之東曰安定門按:「明景泰元年英宗回鑾,詔廷臣以次迎於龍虎臺、居庸關,尋入安定門,上自迎於東安門,之西曰德勝門按:「正統末,乜先薄都城,于謙闔德勝門軍城外,即此。嘉靖二十三年又築重城,包京城南面,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爲七門。南曰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東曰廣渠門今名沙河門、東便門,西曰廣寧門、西便門。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門甕城。是後以時修治。所謂京邑翼翼,四方之極也。〉
大興縣,〈附郭。在城內東北隅。秦置薊縣。漢以後因之。州郡皆治此。遼改曰薊北縣,尋又改爲析津縣。金貞元二年改曰大興。今編戶三十六里。〉
- 薊城,〈今府治東。古燕都也。《記》曰:「武王克商,封帝堯之後於薊。其後燕並薊地,遂都於薊。以城西北有薊丘而名。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賁取燕薊城,因置薊縣,屬上谷郡。項羽封臧荼爲燕王,都薊。漢盧綰亦封焉。後爲廣陽國治。更始二年光武以王郎新盛,北徇薊。其後爲刺史治。自魏、晉及唐,皆曰薊縣,州郡皆治此。石晉初,沒於契丹,始改廢焉。《元和志》:「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燕慕容雋都此,鑄銅爲馬,城東南因有銅馬門之名。又《舊唐書》:「幽都縣管郭下西界。建中二年取羅城內廢燕州署置,在府北一里。即今宛平縣治。〉
- 陰鄉廢縣,〈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漢置陰鄉縣,屬廣陽國。後漢省。其遺址,俗謂之籠火城。唐武德三年竇建德遣將高士興擊羅藝於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藝襲擊,大敗之。未幾,復敗建德軍於籠火城。是也。〉
- 玉河廢縣,〈在府西四十里,本薊縣地。五代時,劉仁恭置。《遼志》:「仁恭於大安山創宮觀,師煉丹羽化之術於方士王若訥,因分薊縣置此縣以供給之。遼亦爲玉河縣。今廢。〉
- 賓義廢縣,〈在府城內。唐貞觀初,置順州於營州南五柳戍,後寄治於幽州城內。天寶初曰順義郡。乾元初復曰順州,領賓義縣一,後廢。《唐書》幽州管內有廣平縣。天寶初分薊縣置。三載廢。至德以後,復分置,後又省入薊縣。〉
- 征北小城,〈在府東。或曰即後漢末公孫瓚所築。初平四年瓚與幽州牧劉虞積不相能,瓚築小城於薊城東南居之。虞發兵計瓚,反爲所敗。晉置征北將軍,嘗治此,因名征北小城。建興三年劉昆自太原奔段匹磾。時匹磾治薊,琨別屯征北小城。是也。〉
- 納降城,〈在府城西。《唐會要》幽州城內有經略軍,有納降軍。本納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後置納降軍使戍守於此。西南又有安塞軍赫連城。舊《志》:「回城在薊縣東,唐營州嘗寄治此。又有閭城,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亦曰關城,故城址在焉。〉
- 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時戍軍頓舍處也。或曰元置。明正統十四年乜先奉上皇車駕登土城,詔廷臣王復等出謁,即此矣。〉
- 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之別阜也。巍峨秀拔,拱峙畿右,稱爲名勝。稍北曰玉泉山。金章宗珪嘗避暑於此,行宮故址在焉。其相近者,曰香山,有香山寺。明萬曆初,駕嘗幸此。《志》云:「香山之東,接平坡山,其上平原百里,煙雲林樹皆稱奇勝。成化中,車駕嘗幸此。其並峙者曰覺山、盧師山。又香山西南有五峰山,以五峰秀峙而名。自此而西,山之得名者,凡數十處,皆西山也。〉
-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甕山。其西有龍泉,匯而爲池,曰甕山泊,潛通大湖。又有臥龍岡,在府西北四十五里。正統間,車駕嘗幸此。又西五里曰翠峰山,山形奇峭,其陰有橫嶺如列屏,曰遮風嶺。〉
- 仰山,〈府西七十里。峰巒拱峙,中有平頂如蓮花心,旁列五峰。金主珪嘗遊此。又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山勢磅礴,連擁三峰。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諸峰連綿而西,潭柘爲尤勝。〉
- 顏老山,〈在府西北百九十里。山之西南有石青洞,東北有柳林水。其相近者曰小龍口山。山有兩崖,東崖在清白口社,西崖在清水社,有泉東入盧溝河。〉
- 分水嶺,〈府西四十五里,山澗諸水至此,分而爲二。一入盧溝河,一入房山縣界。又十八盤嶺,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縈曲,十有八折。〉
- 青山嶺,〈府西百五十里。山四面高聳,中坦平,多產杉漆諸藥。又摘星嶺,在府西二百餘裡,高聳雲霄,僅通一徑。〉
- 薊丘,〈在舊燕城西北隅,古薊門也。《戰國策》:「薊丘之植,植於汶篁。謂此。今有二土阜,林木蓊鬱。〉
- 龍頭岡,〈在府西北四十五里。五代梁乾化二年晉將周德威攻燕,擒劉守光將單廷珪於此。明正統中,車駕嘗幸焉。舊《志》云:「幽州東南有龍頭岡。悞。〉
- 盧溝河,〈府西南四十里,自保安州流經西山中,東南出,地勢平而土脈疏,最易衝決。有劉師堰,魏劉靖所築,後廢。又東南爲白狼窩口,舊築堤於此,袤百六十餘丈,曰固安堤。又東分二流,入通州及良鄉縣界。詳見大川桑乾河。〉
- 大通河,〈在府城東南。《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監郭守敬言水利,欲導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引一畝泉、玉泉諸水,經甕八泊,至西水門入都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共一百六十四里有奇。每十里置一閘,以時蓄洩。從之。二十九年開大通河。明年成。亦曰通惠河。自是都民免陸挽之勞,公私便利。歐陽玄曰:「通惠河首導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會諸山之流,爲七里泊。東流入都城西水門,匯積水潭,又東傍宮牆環大內之左,合金水河東折而南,出都城南水門。經大通橋,東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橋,又東會於白河。是也。《河漕考》:「元時,通惠河築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長五十餘里,以障諸水入都城。前朝永樂四年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縣,西湖景東、牛欄莊及青龍華家甕山三閘,水沖決堤岸百六十丈。命發軍民修治。五年復言自西湖景東至通流凡七閘,河道淤塞。自昌平東南白浮村,至西湖景東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閘,請以時修治。今並湮廢。又通州陸挽至都城,僅五十里。元人開運河,總計百六十里,置閘壩二十四所。然通州以西,雖有慶豐、文明、會川等閘,皆河流淺淤。而積水潭在禁城北,漕舟既集,亦無停泊之所。又分流入大內,然後南出,其啓閉蓄洩,非人所得專,故通惠河幾廢。嘉靖六年始浚大通橋至通州城北之石壩,凡四十里。地勢高下四丈,修慶豐上下二閘,平津上中下三閘,又東爲普濟閘以蓄水。造剝船,制布囊盛米,遞相轉輸,以達都中。軍民稱便,俗謂之裡漕河。〉
- 高梁河,〈在府城西。自昌平州沙澗,東南流經高梁店,又東南流入都城積水潭。宋太宗伐遼,與遼將耶律沙等戰於高梁河。是也。金人亦謂之皂河,上有高梁橋。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橋,爲金將胡沙虎所敗。《水經注》:「高梁水至潞縣注於潞河。今大通河,蓋即高梁河下流也。〉
- 沙河,〈府北六十里,即榆河也。《志》云:「源出居庸關,至昌平舊縣南而伏,又南十餘里復出,流入宛平縣界。《水經注》謂之濕餘河。《遼史》作溫榆河。自府北合清河,東流入順義縣,下流會於白河。或曰沙河有二源,一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爲南沙河。一出昌平州西南之四家莊,徑雙塔村東流,爲北沙河。二河分流至沙河店東南竇家莊,合爲一,入通州界,注於白河。沙河店在二河之間,故名。永樂十二年北征,駕次清河。明日,次沙河。又明日,次龍虎臺。是也。〉
- 玉河,〈在府西。源出玉泉山,流注西湖,經大內,出都城,東南入大通河。亦謂之御河。〉
- 清河,〈府北二十里。源出昌平州一畝泉,流經雙塔店,合雙塔河入府境,東南流經此,又東會沙河,入白河。一雲源出玉泉山,分流北出會於沙河。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鎮大同,與太子有隙,遣兵犯闕,入居庸關。兵至清河,太子東走。未幾,太子還宮,孛羅復犯闕,入居庸。太子率兵禦於清河,軍潰,遂南遁。〉
- 金口河,〈在府西三十五里東麻谷,即盧溝河東岸。金人於此分引盧溝河,一支東流穿西山而出,以通漕運。下視都城,高十四丈餘。金末,恐暴漲爲害,塞之。元至元二年郭守敬議按故跡開導,上致西山之利,下廣京畿之漕。又於金口西預開減水口,西南還大河,令深廣以防漲水突入之患。不果。至正二年議者又欲於通州高麗莊開新河百十餘里,而放西山金口河及引渾河之水,東流合御河,達通州,接引海運至大都城輸納。脫脫從之。役夫萬餘人,開河置閘。許有壬言:「渾河之水,湍悍易決,足以爲害,淤淺易塞,不可行舟,況西山水勢高峻。金時在城北入郊野,雖有衝決,爲害亦輕。今在都城西南,若霖潦漲溢,加以水性湍急,宗社所在,豈容僥倖?設或成功,一時亦不能保其永無衝決之患。不聽。河成,果水急泥壅,不可行舟,復罷之。〉
- 海子,〈《志》云:「在宛平治西三里,舊名積水潭。凡西北諸泉入都城,皆匯於此。汪洋如海,因名。又有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舊爲下馬飛放泊,內有按鷹臺。明永樂十二年增廣其地,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養禽獸,種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時不竭,一望瀰漫。因禁城北有海子,故別名爲南海子。正德十二年獵於南海子,即此。〉
- 太湖,〈府西南四十五里,廣袤十數畝。傍有二泉湧出,經冬不凍。東流爲洗馬溝,俗傳光武徇薊時,洗馬於此。〉
- 西湖,〈在府西玉泉山下,玉泉之水出石罅間,瀦而爲池,廣三丈許。池東跨小橋,水經橋下,東流彙爲西湖,周十餘里,荷蒲菱芡,沙禽水鳥,稱爲佳勝。〉
- 車箱渠,〈在府西北。曹魏嘉平二年劉靖督河北諸軍事。登梁山,觀水道源流,乃立遏於水,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依北岸立水門。景元二年又遣謁者樊良更制水門,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徑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含潤四五百里,灌田萬有餘頃。晉元康五年靖子弘復修治之。《水經注》:「高梁水首受濕水於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陵,故以名堰。後廢。後魏正光二年裴延亻刺幽州,案戾陵諸曷,廣袤三十里,表求修復營造,溉田甚廣,百姓賴之。〉
- 百泉溪,〈在府西南十里麗澤關。平地有泉十餘穴,匯而成溪,東南流爲柳林河,下流注於盧溝河。〉
- 七里泊,〈府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碾莊。自昌平州流經此,合高梁河。有青龍橋跨其上。又燕家泊,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廣袤五十餘畝,東南流入府西十里之玉淵潭,亦曰丁家潭。〉
- 飛放泊,〈在府東南,地名北城店,廣三十餘頃。又西有黃埃莊飛放泊。〉
- 玄福宮,〈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明永樂以後,車駕巡幸,每爲駐頓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宮於此,俗呼迴龍觀。又北十八里至沙河店,即昌平州之鞏華城也。〉
- 臨朔宮,〈在府治西南,隋時置宮於此。大業七年伐高麗,至涿郡之臨朔宮。將發,又類上帝於宮南。尋廢。〉
- 西苑,〈在皇城內。中有大液池、愛華島。又苑之東北有萬歲山,高聳明秀,蜿蜓磅礴。一名煤山。〉
- 御馬苑,〈在京城外鄭村壩等處,牧養御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繚以周垣。垣中有廄。垣外地甚平曠,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羣馬畜牧其間,生育蕃息,爲國家之利。〉
- 永平館,〈府南十里。一名碣石館。遼時朝士宴集處也。又望京館,在府東北三十里,亦遼時所建,爲南北使餞息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出燕京北門,至望京館,即此。沈括曰:「幽州東北三十里有望京館,東行少北十餘里,出古長城,又二十里至中頓,又逾孫侯河,行二十里至順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又東北行七十里,即檀州矣。〉
- 愍忠閣,〈府西南十五里。唐貞觀十九年憫東徵士卒戰亡,收其骸葬幽州城西十餘里,名哀忠墓。又建愍忠寺於城中。明改名觀音閣。又延壽寺,亦在府西南舊燕京城內。宋靖康二年金斡離不劫上皇,自青城由滑州至燕山館於延壽寺,繼又劫上皇及帝后居愍忠寺,即此。〉
- 王平口,〈府西百二十里。中有百花陀,四圍皆山,中爲平川,約數十畝,地暖而肥,杉漆藥草多生焉。金主璟嘗遊此。明初華雲龍言:「自王平口西至易州西北五十里之官坐嶺,關隘有九,相去約五百餘里,俱衝要地,宜設兵屯守。是也。〉
- 安禮寨,〈在府西南。宋太宗時宋琪言:「安禮寨東瞰燕城,才及一舍,此周德威取燕之路也。〉
- 盧溝橋,〈府西南三十五里,跨盧溝河上。洪濤東注,若迅雷奔馬,不可測識。橋爲往來之孔道。金明昌初所建,長二百餘步,名廣利橋。元至正十四年命造過街塔於橋上。明正統中及崇禎初,皆嘗修治。《元史》:「天歷初,上都兵入紫荊關,遊兵逼都城南。大都兵與戰於盧溝橋,敗之。明建文中,李景隆謀攻北平,燕將請守盧溝橋以御之。燕王曰:「彼方圖深入,捨此不守,彼必肆志,將受困於堅城之下,此兵法所謂利而誘之也。向設蘆溝橋、王平口、齊家莊、石港口四巡司。〉
- 黃金臺,〈府東南十六里。又北里許爲小黃金臺。燕昭王嘗於易水東南築臺,以延天下士。後人慕之,因築焉。〉
- 謊糧臺,〈在府東南六里。相傳唐太宗徵高麗時嘗虛設倉於此,以疑敵人。〉
- 鄭村壩,〈在府東二十里。明建文初,李景隆攻北平。時燕王在大寧,景隆因結營於鄭村壩,以待其還。又平安攻北平營於平村,距城五十里。平村亦在府東。〉
良鄉縣,〈府西南七十里。西至涿州七十里,東至通州武清縣百七十里。春秋時,燕中都地。漢爲良鄉縣,屬涿郡。後漢因之。晉屬范陽國。後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尋復置。隋屬幽州。唐因之。聖曆元年改爲固節縣。神龍初,復故。舊治在涿州北四十里。五代唐長興三年移治於此。今城周二里,編戶二十五里。〉
- 廣陽城,〈縣東八里。漢縣屬廣陽國。後漢建武初,封劉良爲侯,邑屬廣陽郡。晉屬范陽國。後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唐總章中,以新羅降戶置歸義州於此,後廢。開元二十年復置以處降奚。《唐書》:「時信安王禕破奚、契丹,奚酋李詩降,賜爵歸義王、歸義州都督。徙部落於幽州境內,即此。上元三年史朝義自歸義東奔廣陽。此廣陽謂密雲郡之廢燕樂縣。後魏置廣陽郡於燕樂,故云。所謂歸義,即此城也。州尋廢。或曰金廣陽鎮,蓋置於此。〉
- 陽鄉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涿郡。建武四年討彭寵,祭遵屯良鄉,劉喜屯陽鄉。是也。尋省。晉置長鄉縣,屬范陽國。後魏因之。魏收《志》作萇鄉。高齊時廢。〉
- 龍泉山,〈縣西十五里。下有石龍口,出泉不竭,東流入鹽溝河。〉
- 伏龍岡,〈在縣西十里,以形勢蜿蜒而名。又遼石岡,在縣治東三里。《志》云:「岡有古城五座,方圓棋布,岡頂有多寶佛塔,隋建。《金志》作料石岡。〉
- 盧溝河,〈縣東十三里。自盧溝橋下分流經此,又東南流入固安縣界。〉
- 閻溝河,〈在縣南。源出縣西北龍門關口,東南流合於廣陽水。《五代史》:「契丹數抄盧龍諸州境,涿州運糧入幽州,彼輒伏兵於閻溝,掠取之。唐長興三年趙德鈞鎮盧龍,城閻溝而戍之,因移良鄉縣治焉,自此糧運稍通。《一統志》謂之鹽溝水。〉
- 廣陽水,〈在縣東。源出房山縣北三十里之公村,經廣陽故城下,南流與鹽溝水合,注於桑乾河。〉
- 琉璃河,〈縣南四十里。《金史》謂之劉李河,舊《志》雲即古聖水也。自房山縣流經縣界,至霸州入拒馬河。元延祐四年於盧溝橋、澤畔店、琉璃河並置巡簡司,即此。〉
- 龍泉河,〈在縣西。源出房山縣大安山下,西南流與琉璃河合,河濱有金時盤寧宮故址。又胡良河,亦在縣西。源自房山,經涿州東北流入琉璃河。《金史》謂之胡梁河。〉
- 天津關,〈在縣北百餘里。自此而西,至易州淶水縣,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口。或雲天津口。一名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鐵木真破金人瀛、莫等州,自大口逼中都。又元致和元年上都諸王梁王王禪等襲破居庸,遊兵至大口。天歷二年明宗和世跂即位於和林北。南還。文宗圖帖睦爾迎之,發京師,明日至大口。越二日,次香水園。又十九日,次於上都之六十店。所謂大口,皆天津口也。向設固節驛。〉
固安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東至東安縣九十里。漢置方城縣,屬廣陽國。後漢屬涿郡。晉屬范陽國。後魏屬范陽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改置固安縣於此,屬幽州。唐武德四年屬北義州。貞觀初,復屬幽州。大曆四年改屬涿州。遼金因之。元屬霸州,又改屬大興府。中統四年升爲固安府。明初,復爲縣。今城周一里有奇,編戶三十八里。〉
- 方城舊城,〈《括地誌》:「在今縣東南十七里。本燕舊邑。趙悼襄王初,李牧伐燕,取方城。《韓非子》:「燕以河爲境,以薊爲國,襲涿方城,殘齊平山。是也。漢因置方城縣。曹魏封劉放爲侯邑。高齊時廢。隋改置固安縣。《唐志》:「固安,武德四年徙治章信城。貞觀二年又移今治。漢方城縣地,《遼志》:「西北去涿州九十里。是也。《五代史》:「周世宗伐契丹,下關南嬴、莫二州,遣先鋒將劉重進先發,據固安,即今縣治。〉
- 臨鄉城,〈在故方城縣南十里。漢縣,屬涿郡。後漢省。劉昭曰:「趙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易土,以臨樂與燕,即此城也。《城邑考》:「縣西北有武陽城,相傳燕昭王所築。〉
- 桑乾河,〈縣西北二十里。自良鄉縣流經縣界,又東南流入東安縣境,合於拒馬河。《志》云:「明正德中,桑乾河堤潰決,禾黍之場,悉爲巨浸。嘉靖初,徙流縣北十里,入永清縣界。今雨潦浹旬,輒有衝決之患。〉
- 拒馬河,〈縣西南二十里。《志》云:「盧溝河入縣境,復分流入霸州界,謂之拒馬河。或謂之安陽河。五代周顯德六年世宗遣先鋒將劉重進據固安,自至安陽水作橋,謀取幽州。會有疾而還。又明建文時,燕王駐兵固安,渡拒馬河,即此。〉
- 韓寨營,〈在縣南。或以爲古韓城也。《水經注》:「方城故城東南有韓城。《詩》:「溥彼韓城,燕師所完。鄭玄曰:「韓爲獫戎所逼,稍稍東遷。韓王肅曰:「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世謂之寒號城。皆非也。今爲韓寨營。又縣西南十八里有李牧將臺。一名雀臺,音訛也。〉
- 栗園,〈在縣界。《括地誌》:「固安之栗,天下稱之爲御粟,因有西園。北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洛周遣其黨曹紇真掠薊南。幽州刺史常景遣將乾榮擊破之於栗園。是也。或曰園在易州。〉
- 永清縣,〈府東南百七十里,西北至東安縣三十里。漢置益昌縣,屬涿郡。後漢省。唐如意元年分安次縣置武隆縣,屬幽州。景雲初,改爲會昌縣。天寶初,改曰永清,屬范陽郡。石晉時,沒於契丹。周世宗復取之,置霸州,治此。景祐二年併入文安縣。金復置縣。今城周五里,編戶二十一里。〉
- 通澤廢縣,〈在縣西五里。隋大業七年置,屬涿郡。尋廢。〉
- 拒馬河,〈在縣南。自霸州流經東安縣境,又東入縣界,而注於武清縣之三角淀,即盧溝河及易水之下流也。〉
東安縣,〈府東南百五十里,東北至漷縣百十里。本漢安次縣地,屬勃海郡。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仍屬燕郡。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元初屬霸州。中統四年升爲東安州,屬大都路。明初,復爲縣。城周三里,編戶四十四里。〉
- 安次廢縣,〈在今縣西北。漢舊縣也。光武初,追破尤來、大槍諸賊於安次,即此。《遼志》:「唐武德四年移治東南三十里石樑城。貞觀八年又徙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移耿就橋行市南,在東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三年避渾河水患,又移今治。《志》云:「今縣西北去舊治二十六里,在渾河水次,居民輳集,名舊州頭。以元置東安州也。〉
- 常道城,〈在舊州頭西五里。酈道元曰故鄉亭也。三國魏燕王宇之子璜,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司馬昭迎立之。又晉司空劉琨嘗守此,以拒石勒。北魏主宏封宇文英爲常道鄉公,皆此城也。魏收《志》:「安次縣有故萇道城。〉
- 石樑城,〈在舊州頭東南五十里,或雲南北朝時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傳遼古喇王所置州。〉
- 盧溝河,〈在縣西。自固安縣流入境。《元志》:「皇慶初,渾河水溢,決東安境內黃堝堤一十七所。是也。又東南合霸州之拒馬河。〉
- 易水,〈在縣南。舊易水過安次縣界,爲固安河。今與拒馬河同爲一川矣。又縣境有白祠溝水。《水經注》:「白祀溝出廣陽縣之婁城店東南,經常道城,西去良鄉城四十里。今堙。〉
- 東沽港,〈縣南五十八里。《志》云:「自縣西渾河分流而東,入武清縣三角淀港,南有垂楊渡,下通河間府靜海縣。〉
- 盧王屯,〈在縣東。舊《志》:「在常道鄉東南二十五里。漢初盧綰屯軍與劉賈夾攻燕者。綰尋封燕王,因名。亦曰盧綰屯。〉
香河縣,〈府東南百二十里。北至通州三河縣六十里,西至漷縣四十里。本武清縣之孫村。遼於新倉置榷鹽院,因民居聚集,遂置香河縣,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初因之,後屬漷州。明時改今屬。城周一里,編戶十里。〉
- 扳罾口河,〈在縣西。源出通州之孤山麓,流經縣界,入於白河。〉
- 龍灣河,〈縣南四十里。有大小龍灣,夏秋之際,二水合流,經寶坻縣界入永平府昌黎縣之七裏海。相傳遼時海運故道。又有百家灣河,在縣北,其水無源,四時不竭。〉
- 駱駝港,〈在縣北八里。自三河縣之兔兒山流經縣界,下流入於白河。〉
- 附見:
- 長陵衛,〈在京城北,天壽山南。舊有歷代陵衛,今見昌平州天壽山。又京城中有錦衣、羽林等三百餘衛,分領禁軍十餘萬,環有坊市,而統於五軍都督雲。〉
- 興州中屯,〈衛在良鄉縣治東。明初置於舊開平衛境,永樂四年移置於此。〉
- 營州前屯衛,〈在香河縣治東,明初置舊大興衛境。永樂元年移置於此。〉
通州
[編輯]通州,〈府東四十里。東至薊州一百二十里,南至天津衛二百十里,西北至昌平州一百十里。〉
- 春秋時燕地。秦屬漁陽郡,兩漢因之。晉屬燕國。後魏仍屬漁陽郡。北齊時移漁陽郡來治。隋初郡廢,屬幽州。唐武德二年置玄州。貞觀初,州廢,仍屬幽州。遼因之。金天德三年改置通州按:「取漕運通濟之意。元因之。明初,以州治潞縣省入編戶三十二里,領縣四。今仍爲通州,領縣三。
- 州控馭營平,屏蔽京邑,屹爲襟要。五代唐長興中,趙德鈞節度幽州,以契丹數入寇,乃城潞河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耕稼。明初,大兵由直沽下通州,元主遂北走。永樂以後,爲積儲重地。成化間,議者都督馬永建議以州當東西北諸邊之中,且有倉場、草場可供豢牧,欲訓練重兵於此,隨宜徵調,以壯虎豹在山之勢。議雖不行,識者韙之。嘉靖二十九年虜闌入古北口,掠懷柔、順義,憲臣王竱聞警,馳入通州,嚴津戍,焚薪芻,虜不得逞。蓋州當檀、薊東下之衝,襟河爲險,犄角近郊,形援易達。況轉輸數百萬畢集於此,綢繆可勿豫乎!
廢潞縣,〈今州治。漢置縣,屬漁陽郡。後漢興平二年劉虞從事鮮于輔等起兵報仇,破斬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升於潞北,即潞縣北也。晉屬燕國。後魏屬漁陽郡。隋屬涿州。唐初爲玄州治,尋屬幽州。金爲通州治。明洪武初,省縣入州。《城邑考》:「州北三里有長城,相傳秦將蒙恬所築。五代唐趙德鈞鎮幽州時,契丹寇掠諸道,乃沿舊址城潞縣而戍之。元初,隳壞城郭,兵燹之後,祗編籬寨而已。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孫興祖從大將軍徐達定通州,督軍士修之,始甃以磚石,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爲濠。又有新城在州西門外,景泰初所築,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倉,蓋明時歲入東南漕運四百萬石,折十之三貯於通倉,故爲城以屏蔽之。萬曆二十二年增修。《志》云:「州舊城西北隅有佑勝教寺,內建浮屠十三層,高共四百尺,創於唐貞觀七年歷五代遼、金、元,而始成爲州城之形勝。〉
- 孤山,〈州東四十里。四面平曠,一峰獨秀,因名。靖難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寧還,至孤山,列陳於白河西。嘉靖中,虜帥俺答入犯,亦營於此。〉
- 白河,〈州東二十里。源出宣府衛龍門所東滴水崖,東流經密雲縣,入通州界,其支流亦從石塘嶺過懷柔縣西,順義縣東,入通州東境合焉,東南經漷縣、武清縣東,而入直沽,合衛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水經注》:「沽河出禦夷鎮北塞中,南通潞縣爲西潞水。後漢建武二年遣將鄧隆討彭寵於漁陽,隆軍潞水南,爲寵所敗。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范陽。高寶寧時據和龍,引兵聲援,至潞水,昌期已爲周軍所平,乃還。唐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契丹孫萬榮作亂,寇掠河北諸州,既而敗走潞水東,爲其下所殺。宋宣和六年金斡離不自平州破檀、薊,至三河,郭藥師迎戰於白河,敗還,遂以燕山一路降金。前朝嘉靖二十九年虜自古北口闌入近境。都御史王竱馳至通州,收艚舟艤潞河西,勿使爲寇用。寇屯河東二十里孤山、洳口諸處,阻水不得渡。是也。《志》云:「河兩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一統志》:「白河,一名白遂河。〉
- 渾河,〈在州西南。自盧溝橋分流,經州南十五里,謂之張家灣。《志》云:「張家灣,以元時萬戶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今東南運艘,由直沽至河西務,凡百十里,又百三十里至張家灣,乃運入通州倉。官民舟航,皆駢集於此。《燕錄》:「白河至州東,折而迤西處,曰張家灣。蓋盧溝河與白河會流處也。今置張家灣巡司,移和合驛於此。〉
- 通惠河,〈在州城西,即大通河也。自京城東至州城南,會於白河。又南會直沽入海。凡二三百里,俱曰通惠河。元至元十七年浚通州運河,即此。今城西六里有永通橋,跨通惠河之上,明正統十三年建。餘詳京城大通河。〉
- 金盞兒淀,〈州北二十五里。廣袤三頃,水上有花如金盞因名。或雲即古夏謙澤。胡氏曰:「夏謙澤在薊北二百餘里。〉
- 大通關,〈在州南張家灣之長店,百貨匯集處也。其相近有廣利閘提舉司及鹽場批驗所。又舊城北門外有北關巡司。〉
- 虹橋,〈在州南。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引兵犯關,遂擅政。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討,孛羅遣其黨姚伯顏不花拒之。至通州,河溢,乃營虹橋以待。也速出不意,襲斬之。《志》云:「州南三十里有弘仁橋,今置巡司於此。〉
- 高麗莊,〈在州西十三里,盧溝河所經。又州西二十里曰大黃莊州,西十里曰東留村,州東十里曰召里店,皆官軍巡哨處也。《邊防考》:「州境有煙墩五,曰召里店、煙郊、東留村、大黃莊、高麗莊,即此。又有馬房八,俱在州北二三十里內。又草場三,曰崇教、鳴玉、花園,俱在城西南十里內。又有和合驛,在州東南三十五里。萬曆四年移張家灣。舊城東關外。又有潞河水馬驛。〉
三河縣,〈州東七十里。東至薊州七十里,本潞縣地。唐開元四年分潞縣置三河縣,以地近七渡、鮑丘、臨泃三水而名,屬幽州。十八年改屬薊州。金改隸通州。今城周六里,編戶三十五里。〉
- 平谷城,〈在縣西北。漢置縣,屬漁陽郡。後漢建武初,光武遣十二將追破大槍五幡於平谷,即此。縣仍屬漁陽郡。晉省。石趙復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
- 安樂城,〈在州西北。亦漢漁陽郡屬縣。更始初,吳漢爲安樂令,即此。後漢仍屬漁陽郡。曹魏景元四年滅蜀,封後主禪爲安樂公。晉亦曰安樂縣,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
- 三河城舊城,〈在今縣東三里泃河南,被水沖廢。後唐長興三年幽州帥趙德鈞於幽州東北百餘里城三河縣,以通薊州運路。契丹來爭,擊卻之。邊人恃以少安。《城邑考》:「今城即趙德鈞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闊三丈,深半之。嘉靖二十九年虜臨城下,知縣張仁增高五尺。四十二年寇夾城南掠,知縣劉文彬又增高五尺雲。〉
- 臨泃城,〈在縣南,石趙所置。以臨泃而名,亦曰臨渠城。晉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趙,出徒河,收樂安、北平兵糧,與其主雋會於臨渠,即此城也。後魏廢。唐武德二年置臨泃縣,屬玄州。貞觀初,省。《新唐書》:「薊州有臨渠府,府兵所居也。時蓋置於此。徒河見廢大寧衛,樂安見永平府。〉
- 華山,〈縣北三十里。一名兔兒山,即香河縣駱駝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諸山口。〉
- 靈山,〈在縣北十五里。三面出泉,《形勝記》所謂北倚靈山者也。又縣東二十里,曰段家嶺,在官道傍。〉
- 鮑丘河,〈在縣西南,即白河之別名也。自密雲縣流經通州東境米莊村,又流經縣界,至寶坻縣境,合於泃河。〉
- 泃河,〈在縣北。自薊州平谷縣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寶坻縣界,合於鮑丘河。《竹書》:「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或以爲即是水也。又《唐志》:「縣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頃。渠河即泃河之訛矣。〉
- 洳河,〈在縣西。自密雲縣石峨山流經縣境,至縣東南,入泃河。嘉靖中,虜俺答突犯,營於孤山洳口,即洳河之口也。又七渡河,在縣西北,一名黃頒水。源自順義縣黃頒峪,流經縣界,下流入於白河。〉
- 泥窪鎮,〈縣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舊有五槐公館。又西二十里,曰煙郊店,與通州接界,有官兵戍守。〉
- 唐會莊,〈在縣境。《屯政考》:「縣多曠土,宜耕屯。有唐會莊,爲昔時墾植之址。〉
武清縣,〈州東南五十里。又東南至天津衛百二十里,東至寶坻縣九十里。漢置雍奴縣,隸漁陽郡。後漢因之。晉屬燕國。後魏仍屬漁陽郡。隋屬幽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爲武清縣。元屬漷州。明初,改今屬。城周三里,編戶二十八里。〉
- 雍奴城,〈在縣東,漢縣也。後漢建武二年遣朱浮等討彭寵,浮軍雍奴。又光武封寇恂爲侯邑。《魏志》:「張郃從擊袁譚於勃海,圍雍奴,大破之。《城邑考》:「唐改雍奴爲武清,其舊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莊南。明初,因水患移今治,去舊城八里。舊無城,正德六年罹賊變,知縣陳希文始築土垣爲固。嘉靖二十二年改築土城。隆慶三年甃以磚石,即今城也。〉
- 泉州城,〈縣東南四十里。漢縣,屬漁陽郡。後漢因之。晉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雍奴縣。《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長城故址,延袤數百里,相傳戰國時燕所築。〉
- 白河,〈縣東三十五里,即運河也。北接漷縣,南達天津。《元志》云:「盧溝河與白河合流,潰決爲害。至大二年決縣境皇甫村。延祐初,決劉家莊,皆興役修塞。〉
- 泉州渠,〈在縣南。建安十一年曹操將擊烏桓,鑿平虜渠、泉州渠以通運。《操紀》云:「鑿渠自呼沱入泒水,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泒,音孤。或曰即直沽也。泃,音句。《水經注》:「泃水出無終縣西山,西北流,過平谷縣而東南流,又南流入鮑丘河,又東合泉州渠口,操所鑿也。渠東至遼西郡海陽縣樂安亭南,與濡水合而入海。海陽樂安,今見永平府。〉
- 三角淀,〈在縣南,周回二百餘里,即古雍奴水也。《水經注》:「雍奴者,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曰範甕口,王家陀河、掘河、越深河、劉道口河、魚兒里河皆聚於此,東會於直沽港,入於海。一名笥溝水。〉
- 直沽,〈縣東南百二十里。衛河、白河、丁字沽合流於此。又東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謂之三會海口。元延祐三年於此置海津鎮。前朝天順二年議自小直沽鑿河四十里,達薊州,以免海運,每三年一浚。尋罷。《志》曰:「大河以北之水,多從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處。地勢卑下,一遇霖潦,直與海平。昔人嘗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賦。今府境諸水,類以直沽爲壑。有小直沽巡司。〉
- 清沽港,〈在縣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東合丁字沽,由直沽入於海。丁字沽,以三水會流如丁字也。沽東南去天津六十里。〉
- 河西務,〈縣東北三十里。自元以來,皆爲漕運要途。《元史》:「至元二十五年置漕運司於此,領接海運。明初,大軍由直沽敗元人於河西務。今爲商民攢聚、舟航輻輳之地,設戶部分司駐焉。隆慶六年築城環之,可以守禦。有河西驛,並置巡司於此。〉
- 楊村r十里,〈《輿程記》:「楊村而東二十里爲桃花口,又二十里爲丁字沽,由楊村而西北四十里爲黃家務,又三十里爲河西務,皆運道所經也。前朝建文三年平安敗燕兵於楊村,進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駕徵高煦,駐於楊村,即此。舊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駐於此。又楊青驛,在縣東南百五十里,舊置驛並遞運所於此。嘉靖十九年改置於天津衛。今屬河間府靜海縣。《志》云:「縣南百里又有韓家樹河泊所。今亦廢。〉
- 新莊,〈在縣西南八里,亦運河所經。今爲新莊鋪。《元志》:「縣有北王村莊、劉邢莊及永興。廣賦諸屯,俱並渾河堤岸,修塞不一。又縣有八里莊。正德中,賊劉六等作亂,官軍擊之於八里莊,敗績。〉
- 霍堡,〈在縣西。唐武德初,竇建德攻幽州,不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縣,爲幽州總管羅藝所敗。堡蓋居人霍氏所築以自固處也。又馬百戶屯,在縣西南十五里。又縣北三十里有漷水店,皆爲往來孔道。〉
- 漷縣,〈州南四十五里,南至武清縣七十里,漢雍奴縣地。遼初爲漷陰鎮,後升爲漷陰縣,以在漷河之南也。元至元十三年升爲漷州,屬大都路。明初,復爲縣,改今屬。城周二里,編戶十五里。縣今廢。〉
- 白河,〈縣東四里。自通州流至此,又東南入武清縣境。《志》云:「白河濱有長陵營、馬頭店、白浮圈、曹家莊、諸堤鋪,皆運河必經之道也。〉
- 漷河,〈在縣西,一名新河。自盧溝河分流至縣界,析而爲三。其正河爲漷河,東入白河。其一爲新莊河,南流入武清縣界。其一爲黃洰河,東注馬家莊之飛放泊,各去縣十里。〉
- 延芳淀,〈在縣西。廣數百畝,中多菱芡、騖雁之屬。遼時,每春季則弋獵於此。〉
- 得仁務,〈縣南二十五里。又縣東十二里,有兩家店,皆官道所經也。〉
- 晾鷹臺,〈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數丈,周一頃。元時,遊獵多駐於此。〉
- 柳林,〈在縣西。元至元十八年如漷州,又如柳林。是後,皆以柳林爲遊畋之地,建行宮於此。〉
寶坻縣,〈州東南百二十里。北至薊州九十里,南至天津衛百六十里。漢泉州縣地,後唐於此置鹽倉。金初爲新倉鎮。大定十二年分香河置寶坻縣。承安三年升爲盈州,尋復爲寶坻縣。以境內產鹽而名。元隸大都路。明初,改今屬。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三十二里。〉
- 秦城,〈縣南十里。相傳秦始皇並燕,築城置戍。唐太宗徵高麗,嘗駐蹕焉。又縣東南有梁城,《志》雲唐末劉仁恭所築。劉守光爲燕王,曾屯兵於此,即今梁城所也。〉
- 三叉城,〈在縣東北。《唐志》:「檀州有三叉城,蓋置於縣之三叉口。〉
- 潮河,〈縣東二十里,一名白龍港。其上源一自遵化州之梨河,一自三河縣之泃河、鮑丘河,至縣界三叉口合流,亦曰糧運河,東南入於海。〉
- 柳沽河,〈縣東北三十里。玉田縣之水,會流入縣境,曰柳沽河,下流注於白龍港。又縣東南有草頭湖,遵化、豐潤縣境之水流入縣界,溢而爲湖,俱會潮河入海。〉
- 紅心堤,〈《志》云:「在縣東南二百里,逼近海口。相傳秦始皇所築。潮水雖滿,而堤不沒。〉
- 朱家莊,〈在縣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莊,皆當往來通道。又楊家莊,亦在縣西。明季官軍嘗敗賊於此。〉
- 王甫營,〈在縣北三十里。又縣北八里有橋頭店。縣東南百二十里有黃沽店。俱官軍巡戍處。〉
- 駐馬臺,〈縣南五里。金主璟曾駐於此,一名歇馬臺。《志》云:「縣東南百六十里有將臺,五代時燕劉守光所置。亦名蘆臺。今有蘆臺巡司。〉
- 附見:
- 通州衛,〈在州治南。明建文四年成祖置衛於此。又有左右二衛,俱永樂中建。〉
- 梁城守禦千戶所,〈在寶坻縣東南百四十里。明建文二年燕王於故梁城置。〉
霸州
[編輯]霸州,〈府南二百十里。東至天津衛二百六十里,南至河間府二百里,西至保定府二百七十里。〉
- 春秋時燕地。秦屬上谷郡。漢屬勃海郡。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章武國。後魏屬章武郡。隋初,屬瀛州。大業初,屬河間郡。唐初,屬幽州。天寶初,屬范陽郡。五代石晉時,入於契丹。周世宗收復,始置霸州,爲重鎮。宋亦曰霸州治文安縣,郡名永清。金元仍舊明改治益津縣。明初以州治益津縣省入,仍曰霸州編戶三十一里,領縣三。今亦曰霸州。
- 州倚神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東西聯絡。周世宗收復關南,而河北之民得以稍安。宋修其制,增戍守,浚塘泊。白溝帶水,儼然天塹。爾時之霸州,無異漢之上郡、雲中,唐之朔方、靈武。國家鎖鑰深嚴,州在畿輔間,實爲堂奧,以內然烽火易警,刁斗相聞,制勝出奇,利於形援。此輔車之勢,習坎之防,州似緩而實切也。
益津廢縣,〈今州治。唐爲永清縣地,置益津關於此,後沒於契丹。五代周顯德六年收復,因置霸州,治永清縣,關屬焉。宋以霸州治文安。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益津縣,徙州治此。元亦爲霸州治。明初,省。《志》云:「州城相傳燕昭王所築,宋將楊延朗增修。又州南關有古城址,相傳趙武靈王築。皆傳訛也。《城邑考》:「州舊有土墉,蓋金元時所築。明弘治中,始磚甃北面。正德中,復修完三面。嘉靖十九年增修。城周六里有奇。〉
- 信安城,〈州東五十里。唐置淤口關,後沒於契丹。周世宗收復,置淤口寨。宋太平興國六年置破虜軍。景德二年改信安軍。金大定七年降爲信安縣,屬霸州。元光初,升爲鎮安府。元府縣俱廢。《志》云:「信安東三十里有狼滅城。又十里爲忻城,宋將楊延朗屯兵拒契丹於此。〉
- 平曲城,〈在州東三十里。《寰宇記》:「漢景帝六年隴西太守公孫渾邪封平曲侯,即此城也。《括地誌》云:「平曲城在瀛州文安縣北七十里。〉
- 莫金山,〈州南十八里。相傳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設莫金口寨於此,俗名口頭村。〉
- 臺山,〈在州東三十里,舊爲九河所經,臺基有三如鼎峙。又東南五里,有雁頭山,以鴻雁羣集而名,宋時有雁頭寨。又南山在州東七十里,喬林修竹,周匝十數里,爲州之勝。〉
- 巨馬河,〈舊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縣流入。《志》云:「巨馬河自盧溝河分流,經固安縣,過州治北,東合白溝河。後徙流州治西,會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馬、琉璃諸河復合流,經州治北,東入東安、永清縣界。〉
- 霸水,〈在州南三里,舊《志》雲白溝河之支流也。自雄縣流入境東,會於巨馬河,州以此名。今堙廢。〉
- 沙河,〈在州南。又有唐河,與沙河合流而東。蓋九河之水,匯流於安州雄縣之界,溢而旁出者也。東經文安縣界入海,其入海處呼爲飛魚口。《寰宇記》謂之五渠水,又謂之長鳴水。《志》云:「城西有瓦河水,亦流合於沙河。〉
- 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鄉縣合上流諸水,東南流入州界,會於拒馬河,至州東四十五里苑家口,洪濤彌望無際。或謂之夾河。今有苑家口巡司。又有通濟河,自苑家口達栲栲圈,以注於高橋淀。弘治中,作大橋於苑家口,既以障衝波,復以便行旅。〉
- 永濟渠,〈在州東。《宋志》:「信安軍有永濟渠。咸平中,置緣邊塘濼。東起乾寧軍,西至永濟渠,合鵝巢淀、陳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諸水,橫廣百二十里,縱三十里,或五十里。深丈餘,或六尺。以爲邊備。今皆廢。〉
- 高橋淀,〈州東七十里。周。三十里,其西有栲栳圈,衆流所聚也。北入柳義河,東會堂兒淀。《志》曰:「州川原平衍,厥壤卑下,西北諸山之水,多匯於州境,然後東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於海。弘治中,築河堤,起涿州東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趙村務臨津水口,經州南關,長三百餘里,廣尋有二尺,趾倍之。崇丈有八尺,傍植榆、柳以爲固。其間爲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縣之蘇家橋,大城縣之辛張口而止。今多崩壞。〉
- 益津關,〈見上益津廢縣。五代周顯德六年周主自乾寧軍獨流口溯流而西,至益津關,契丹將以城降。自是以西,水路漸隘,乃舍舟而進,至瓦橋關。是也。乾寧軍見河間府青縣,瓦橋關見保定府雄縣。〉
- 淤口關,〈即廢信安縣。五代周顯德六年取益津關,又取淤口關。王應麟以淤口爲三關之一。〉
- 鹿角寨,〈州東南六十里。宋置鹿角等八寨,俱屬文安縣。元豐四年割鹿角寨,隸信安軍。金廢。〉
- 大良驛,〈在州東八十里。又州東南百二十里,有蘇家淺,亦往來孔道也。〉
- 文安縣,〈州東南七十里,東南至河間府靜海縣八十里。漢舊縣,屬勃海郡。後漢屬河間國。晉屬章武國。後魏屬章武郡。隋屬瀛州。唐初因之。景雲二年改屬莫州。宋爲霸州治。金大定中,徙州治益津,以縣屬焉。今城周八里,編戶三十四里。〉
- 文安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置縣於此。今縣治乃三河口之豐利縣,當三河合流處。隋大業九年煬帝征遼經此,以其衝要,乃立縣治焉,亦屬瀛州。唐初因之。貞觀二年徙文安縣治豐利,以豐利縣併入,而文安舊城遂廢。周世宗置霸州,發濱棣丁夫城其地。即今縣城也。〉
- 廣陵城,〈縣西北二十里,與保定縣接界。宋時聚糧於此,以守益津關。《城塚記》:「縣西一十七里,有古南北二盧蒲城。《左傳》昭三年齊侯放盧蒲嫳於此,營二城以居。後入燕境。〉
- 易水,〈在縣南。自保定縣流入境,即沙河諸水下流也。《水經注》:「易水東至文安,與滹沱河合。《寰宇記》:「滹沱河在縣西三十里,又東溢爲趙淀。《圖經》云:「縣有狐狸淀,俗謂之掘鯉淀。今川原改易,滹沱經縣東南,未嘗經縣西也。〉
- 火燒淀,〈縣東二十五里,廣四十餘畝。縣境有石溝、折河、急河三水,皆聚流於此,東入衛河,達於直沽。《元志》:「河間府境有黃龍淀,自鎖井口開鑿至文安縣玳瑁口,通濼水,經火燒淀,轉流入海。今堙廢。〉
- 水紋淀,〈舊在縣西。宋起塘濼,東自信安軍永濟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紋淀、得勝淀、下光淀、小蘭淀、李子淀、大蘭淀爲一水,橫廣七十里,縱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廣七尺。尋廢。〉
- 武平亭,〈《括地誌》云:「在文安縣北七十二里。今名渭城。戰國時地屬趙。《史記·趙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徙漳水武平西。二十六年徙漳水武平東。蓋是時,漳水北入大河也。〉
- 安平寨,〈在縣西北三十里。宋置,金廢。《宋志》:「縣有劉家渦、刁魚、阿翁、雁頭、黎陽、喜渦等寨。政和三年改劉家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頭曰和寧,喜渦曰喜安。是也。〉
- 蘇家橋,〈在縣東二十里,當往來之孔道。靖難初,燕王自固安縣渡拒馬河,駐師蘇家橋,即此。〉
大城縣,〈州南百三十里。東南至河間府青縣八十里,西至河間府任丘縣九十里。漢爲東平舒縣,屬勃海郡。以代郡有平舒縣,故曰東平舒。後漢屬河間國。晉爲章武國治。後魏曰平舒,亦爲章武郡治。隋初廢郡,縣屬瀛州。唐武德四年縣屬景州。貞觀初,仍屬瀛州。五代時改爲大城縣,改屬霸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三里。〉
- 章武城,〈縣南四十七里。漢置縣,屬勃海郡,在今滄州境。後魏正光中,析置西章武縣,屬章武郡,蓋治於此。高齊省入平舒縣。〉
- 平陵城,〈在縣東北百里,漢武帝封蘇建爲平陵侯,蓋邑於此。〉
- 黃汊河,〈縣東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文安縣分流入縣境,又東北入武清縣之三角淀。〉
- 孝順窪,〈在縣西。相傳唐太宗征遼,萬馬所飲而成。又縣北有麒麟窪,昔嘗產麟於此。〉
保定縣,〈州南四十里,本涿州新鎮地。宋太平興國六年置平戎軍。景德初,改保定軍。宣和七年降爲保定縣,屬莫州。金屬雄州。《元志》:「至元二年省入益津縣。四年復置,屬霸州。今城周三里,編戶六里。〉
- 玉帶河,〈在縣北。繞縣東南,入於磁河。或曰即霸水之下流也。《宋志》:「緣邊塘濼,其一水東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軍父母寨,合糧料淀、回淀諸水,橫廣二十七里,縱八里,其深六尺,後廢。又云:「初霸州至保定軍並塘岸水最淺,故延平、景德中,契丹南牧,每以霸州信安軍爲歸路。〉
- 磁河,〈在縣西。《一統志》:「源自保定府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縣爲瓦濟河,至保定縣爲磁河,東南流入文安縣界。《志》云:「縣東北自路疃村起,直抵西營、唐頭等村,計長四十里。其南爲文安縣界,北則霸州也。議者謂決霸州之堤,以疏水性,而築大堤於南,以衛文安,則畿南十數州,皆可免於水患。〉
- 桃花寨,〈在縣北。《宋志》:「保定軍舊有寨二,曰桃花,曰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曰安寧,而桃花仍舊。金皆廢。〉
涿州
[編輯]涿州,〈府西南百四十里。南至河間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一百九十里,東南至霸州一百二十里。〉
- 古爲涿鹿之野。春秋時爲燕之涿邑。秦爲上谷郡地。漢高分置涿郡治涿縣,後漢因之。三國魏改爲范陽郡。晉爲范陽國。後魏爲范陽郡俱治涿縣,魏收《志》:「永安三年嘗移置平州於此。後齊、後周因之。隋初廢郡,屬幽州。大業初,改幽州爲涿郡治薊。唐仍屬幽州。大曆四年析置涿州幽州帥朱希彩表置,領范陽、歸義、固安三縣。五代晉入於契丹,仍曰涿州,亦爲永泰軍。宋宣和四年收復,改軍名曰威行亦爲涿水郡。金仍爲涿州。元初升涿州路。中統四年復爲涿州。國初因之,以州治范陽縣省入編戶四十六里,領縣一今仍爲涿州。
- 州控西山之險,據上游之勢,北通上谷,俯視關南、督亢、膏腴、岐溝隘險。居庸、紫荊爲之外障,大安、房山爲之內阻。漢置涿郡,形勝甲於河北。五代時,河東由此並燕。宋爭幽、薊,往往取道於涿州,以其地形四通也。自正統以來,四郊屢警,增兵置戍,恃爲肘腋之地。
范陽廢縣,〈今州治。本燕之涿邑。漢置涿縣,爲涿郡治。魏晉以後,范陽郡國皆治焉。後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洛周南趣范陽,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廢范陽郡,縣屬幽州。唐武德七年改涿縣曰范陽。寶應二年史朝義敗走范陽縣,其將李懷仙遣兵拒守,朝義至,不得入。大曆四年幽州帥朱希彩復奏置涿州於此,後因之。明初,廢縣入州。《城邑考》:「州城形如凹字,相傳漢初盧綰所築舊址。明景泰初,增修。周九里有奇。〉
- 西鄉廢縣,〈州西北二十里。漢縣,屬涿郡。後漢省。或謂之都鄉城。又良鄉舊城,在州北四十里,漢置縣治此。五代時,始移今治。〉
- 廢凜州,〈在州境。《唐志》:「天寶初,置於范陽縣界,以處降胡。〉
- 獨鹿山,〈州西十五里,下有鳴澤。漢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蕭關,歷獨鹿、鳴澤,從西河還,即此。〉
- 龍安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時有雲氣騰擾如龍,山蓋大房諸山之支隴也。〉
- 涿水,〈州北三十里。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經山谷中,歷房山縣界,東南流至州北,又南合於挾河。〉
- 胡良河,〈在州東北二十里。源出房山縣大安山東麓,流入州境,又南與挾河合流,入良鄉縣界,注於琉璃河。《志》云:「琉璃河,即聖水也。自房山縣流經州北,大房山之孔水入焉。石橋跨其上,形勢巨麗,亞於盧溝。〉
- 挾河,〈州西北二十里。《一統志》:「自房山縣流入州界,與胡良河合,入於琉璃河。一名挾活河。湯有光曰:「涿水源從大同得勝堡虜地界入,至老班溝,一入淶水縣,一入涿州,沙水俱活,東西不定,故謂之挾活水。又謂之聖水。經督亢亭及州南一帶,至新城縣,皆是涿水下流。北魏刺史盧文偉修爲陂,以資灌溉,民享其利。亦名巨馬河。《水經注》:「巨馬水經督亢澤,北屈匯於桃水。督亢水又南,謂之白溝水。〉
- 範水,〈在州南。自易州淶水縣流入境,下流合於巨馬河,范陽之名本此。又州境舊有桃水。《水經注》:「桃水出涿縣西南奇溝東八里大坎下,東北與洹水合,至涿縣東,與聖水合。今水流遷徙,非復舊跡矣。〉
- 北涉溝,〈在州西北。自淶水縣流入,即故洹水也。又南涉溝,即故督亢水也。《一統志》:「良鄉縣東有南涉溝、北涉溝。蓋謂州北故良鄉縣耳。〉
- 岐溝,〈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溝,又爲祁溝。唐末設關於此。晉王存勗天祐十年遣周德威出飛狐攻燕,與鎮定兵會於易水,進攻祁溝關,下之。遂圍涿州,守將以城降。胡氏曰:「關在易州拒馬河之北,自關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馬河而東至新城縣四十里。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與契丹將耶律休哥戰於岐溝關,敗績。彬等夜渡拒馬河,南趨易州,休哥領精兵追及,溺者不可勝計。宣和中,亦嘗設關於此,以備金。〉
- 督亢陂,〈州東南十里,其地沃美,即燕太子丹使荊軻齎圖以獻秦者。劉向《別錄》云:「督亢,燕膏腴之地也。北魏主詡時,幽州刺史裴延亻案舊跡修督亢陂,溉田萬餘頃。又北齊主高演初,平州刺史稽曄開督亢陂,置屯田,歲收稻粟四十萬石。《括地誌》:「督亢陂徑五十餘里。《寰宇記》:「陂在范陽故城,東南跨連涿州新城之界。〉
- 岐溝關,〈在州西南,據岐溝之險,以置關也。詳見上。〉
- 駝羅口,〈在州東北。宋雍熙中,圍涿州,契丹主隆緒由駝羅口應援,即此。〉
- 範村,〈在州西南。宋宣和四年童貫伐遼至高陽關,遣種師道總東路兵趨白溝,辛興宗總西路兵趣範村。既而興宗至範村,爲遼人所敗。〉
- 樓桑村,〈州西南十五里。後漢末,劉先主所居。明建文時,燕王嘗屯兵於此。又南三里有酈亭,後魏酈道元所居,亦曰酈村。《志》云:「州南二十五里有柳河村營,西南去保定府新城縣四十里。〉
- 督亢亭,〈州東南十五里,以督亢陂而名。亭南有月池,廣三頃,其形如月。《史記正義》:「方城縣有督亢亭。方城,今固安縣也。〉
房山縣,〈州西北四十里。東至府城百二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淶水縣八十里。本良鄉、宛平、范陽三縣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萬寧縣,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改爲奉先縣。元至元二十七年改爲房山縣,屬涿州。今城周三里,編戶十六里。〉
- 大房山,〈縣西十五里。境內諸山,此山最爲雄秀。古碑云:「幽燕之奧室也。山下有聖水泉,西南有伏龍穴,一名龍城峪,湯泉出焉。又有孔水洞,在山之東北,今訛爲雲水洞。懸崖千尺,石竇如門,深不可測。《志》曰:「山亦名大防山,亦曰大房嶺。五代梁貞明三年契丹圍幽州,晉王存勗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以步多騎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嶺,循澗而東。距幽州六十里,與契丹遇,契丹卻,晉兵翼而隨之。契丹行山上,晉兵行澗中,每至谷口,契丹輒邀之。嗣源等力戰,敗契丹兵於山口,乃得出至幽州。金廢主亮貞元三年以大房山靈峰寺爲山陵,遷其太祖阿骨打、太宗吳乞買葬焉,故縣有萬寧之名。〉
- 般州山,〈縣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又西南十里爲石經山,山之東爲石經洞,沙門鏤石以傳其教,因名。《志》云:「山峰巒秀,拔儼若天竺。〉
- 谷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起如積穀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學,中可容數千人。〉
- 大安山,〈縣北八十里,山高險。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唐天祐末,幽州帥劉仁恭築館居其上,曰:「此山四面懸絕,可以少制衆,名曰大安館。其子守光遣兵攻之,獲仁恭以歸。又三峰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志》云:「有三峰並峙,高插雲霄。〉
- 挾河,〈出縣東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又胡良河,亦自縣北流經縣東,入涿州界。〉
- 聖水,〈在縣西。《水經注》:「聖水出上谷郡西南谷中,東流經大房嶺。或曰今大房山下聖水泉,即聖水之上源,其委流爲琉璃河,經涿州北,入良鄉縣界。又有龍泉河,出縣北大安山。廣陽水,出縣北三十里之公村,俱流入良鄉縣界。〉
- 杖引泉,〈縣西南六十里。泉水湧出,匯而成溪流,經涿州東南,入胡良河。〉
- 黃山店口,〈縣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口。又三十里即淶水,縣北之乾河口也。〉
- 孤山口,〈在縣南五十六里,涿易二州分路處。《名勝志》:「縣南五十里,有上方寺,在兩崖間。鑿石爲磴,攀巉而上。絕頂有泉如斗,汩汩不窮,其寺曰鬥泉寺。又有亂塔寺,山曰紅羅嶮,俱稱陡絕。〉
- 附見:
昌平州
[編輯]昌平州,〈府北九十里。東至薊州一百八十里,西至延慶州八十里,北至廢開平衛七百七十里。〉
- 春秋時燕地。秦屬上谷郡,漢因之。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初屬燕郡。太和中,分屬燕州,尋又置昌平郡。東魏置東燕州及平昌郡。北齊因之。後周州郡俱廢,尋又置平昌郡。隋初郡廢,屬幽州。大業初,屬涿郡。唐亦屬幽州。石晉時入於契丹,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永樂中屬順天府。正德元年升爲昌平州,旋罷。八年復升爲州編戶二十七里。領縣三。
- 州奠負居庸,處喉吭之間,司門戶之寄,京師大命,嘗係於此。雖古北有突入之虞,紫荊多旁窺之慮,而全軍據險,中權在握,不難於東西撲滅也。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於少保嘗言:「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皐,西川之有劍閣。而昌平去關,不及一舍,往來應援,呼吸可通,宜高城固垣,頓宿重旅,特命大將駐此,以固肩背之防。此陸遜所云一有不虞,即當傾國爭之者也按:「正統十四年于謙嘗城昌平,以扼北寇突入之道。
昌平廢縣,〈今州治。本漢舊縣,屬上谷郡。後漢初,寇恂至昌平,襲殺邯鄲使者,奪其軍。又耿走昌平,就其父況。建武中,盧芳入朝,南及昌平。是也。尋改屬廣陽郡。三國魏黃初中,拜田豫爲烏桓校尉,持節並護鮮卑,屯昌平。晉仍爲昌平縣,屬燕國。後魏廢入軍都縣。《括地誌》:「昌平縣故城在今昌平縣東南六十里。是也。東魏天平中,復置昌平縣於軍都縣界,屬平昌郡。後周因之。隋郡廢,縣屬幽州。唐亦曰昌平縣。武德中,徙突地稽部落於此。垂拱三年突厥骨咄祿寇昌平,即此也。五代唐曰燕平縣,徙治曹村。又徙於白浮圖城,在今州西八里。自遼以後,皆治焉。明景泰初,築永安城,徙長陵、獻陵、景陵三衛於城內。三年縣亦遷治焉。正德八年改爲州治。萬曆元年又於州城內增築新城,置裕陵、茂陵、泰陵、寧陵、永陵五衛於城內。十二陵衛署皆在城中,各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州城周十里有奇。〉
- 軍都城,〈在州東。漢立縣於軍都山南。漢初,周勃屠渾都,即軍都矣。後移治於昌平縣東南,屬上谷郡。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後魏復移治於縣東北二十里,仍屬燕郡。魏收《志》:「天平中,東燕州治軍都城,尋省縣入昌平。今州東四十里有軍都村,亦曰故縣址。〉
- 居庸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谷郡。關因以名。東漢至晉皆爲上谷郡屬縣。後魏高齊因之。後周廢。〉
- 萬年城,〈在州西南。東魏天平中,置萬年縣,屬平昌郡。隋開皇初,廢入昌平。〉
- 廣武廢縣,〈在州西境。後魏武定初,置遍城郡,領沃野、廣武二縣,屬東燕州。蓋郡縣皆僑置。〉
- 鞏華城,〈在州東南二十里。其地本名沙河店。永樂中,建行宮於此。正統時,爲水所圮。嘉靖十六年車駕駐沙河。嚴嵩議以春秋謁陵,此爲南北適中之處,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邊防尤切,宜修復行宮,築城環之。十七年始於沙河店之東建行宮。十九年城之,周四里,有四門,置軍戍守。亦曰鞏華臺。〉
- 天壽山,〈在州北十八里。本名黃土山,即軍都諸山之岡阜。《志》云:「山脈自西山蜿蜒而來,羣峰連亘,流泉環繞。明永樂五年卜建山陵時幸此,因賜今名。歷朝陵寢皆奠焉。今州東北十五里曰玉帶山。又五里曰筆架山,三峰並列,迥出雲表。中峰之下,太宗玄宮奠焉,所謂長陵也。諸陵自東西兩峰而外,或各名一山,皆以天壽統之。州南四里曰鳳凰山,至城西北紅門凡十里。兩山並峙,連翩如鳳翥。州西北五里曰虎峪山。又西三里曰大虎峪山,巍峨若虎踞。又十里曰照壁山,方如屏障。州東北七里有平臺山,水中間小山也。山圓秀,成祖嘗駐蹕焉。嘉靖十五年作聖蹟亭於山上。十七年臨幸,祀成祖於亭中。當口又有小山,曰影山,遠望之其影先見,是爲東山口。州西有小金山,爲西山口。其南有小紅門,距州西門八里。又西北十里曰德勝口。其西三里爲溝,溝岩有上中下三岩,土人呼爲石梯,深險可避兵。此皆寢園諸山之護翼也。其間水流環通,自諸山口分入,彙爲一流,出東山口,入鞏華城東北之沙河。又自紅門而西北四里爲翠屏山,下出泉九穴,瀦而爲池,名九龍池。紅門之東北四里曰仙人洞,深無際。南自鳳凰山,西至居庸關,東至蘇家口,北至黃花鎮,皆禁樵牧,林樹森列。正統十四年乜先入犯,焚毀陵園,于謙遣軍分屯天壽山。弘治十三年火篩自大同深入,亦遣大臣守衛天壽山。嘉靖二十九年虜俺答犯州東門,官軍潛伏林內,奮出擊,卻之。蓋控禦要地矣。《山水記》:「天壽山環山凡十口。自州西門而北八里爲大紅門,門東三里曰中山口,又東北六里曰東山口,距州東門八里有鬆園,方廣數里。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旁有老君堂,因名。又西十五里曰賢莊口。又西三里曰灰嶺口,官軍駐守於此。又西十二里曰錐石口。三口並有垣,有水門。崇禎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又南十二里曰雁子口。又西南三里曰德勝口,距九龍池四里,有垣,有水門。又東南十里曰西山口,距州西門八里。又東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紅門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後通黃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黃花城四十里。嘉靖十六年命塞天壽山東西通黃花鎮路口。是也。又云:「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下,距長陵西少北一里。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下,距長陵東少北一里半。裕陵在石門山,東距獻陵三里。茂陵在聚寶山,東至裕陵一里。泰陵在史家山,東南距茂陵二里。康陵在金嶺山東北,距泰陵二里。永陵在十八道嶺,嘉靖十五年改名陽翠嶺,西北距長陵三里。昭陵在大峪山,東北距長陵四里。定陵亦在大峪山,南距昭陵一里。慶陵在天壽山西峰之右,東南距獻陵一里。德陵在檀子峪,西南距永陵一里。德陵東南有饅頭山、九龍池,南行三里爲蘇山。又南爲銀錢山,又南爲嶴兒峪,又南即鹿馬山矣。又景皇帝陵,則別葬於金山。〉
- 軍都山,〈州西北二十里,層巒疊嶂,奇險天開。太行第八陘曰軍都,即此山也。後漢永平中,胡騎經軍都,耿舒襲破其衆,斬匈奴兩王。其後,盧植嘗隱居於此。晉建興中,段匹磾欲擁其衆,徙保上谷,阻軍都之險。是也。亦曰居庸山。又有積粟山,在州西二十里,與軍都山峰巒相屬。〉
- 白浮山,{{annotate|州東南十里。上有二龍潭,流經白浮村爲白浮堰。《志》云:「白浮堰,〈在州東南十五里,起白浮村,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龍橋,延袤五十餘里。元至元中,郭守敬引白浮山諸水西折而南,經府西三十里之甕山泊,流入積水潭,以通漕運,因築此堰,以障雙塔、神山、榆河諸水。其後山水決溢不時,歲常修治。又致和元年燕帖木兒與上都兵戰於白浮之野,敗之,既又敗之於白浮之西,又追敗之於昌平北。〉
- 銀山,〈州東北六十里。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因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謂之銀山鐵壁。頂爲中峰,石梯而上,約五六里,迥出雲霄。又神嶺山,在州東北三十二里,山高百餘丈,下有龍潭,流入白浮堰,所謂神山泉也。又州東南三十八里有湯山,下有湯泉。又有湯峪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溫泉出焉。〉
- 駐蹕山,〈州西南二十五里。其山綿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主璟嘗遊此,因名。又狼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其東北有古陽夏川。或曰山亦名崑山。元致和初,燕帖木兒敗上都兵於白浮之野,上都兵走崑山,收集散亡復戰,又敗走昌平北。〉
- 幽都山,〈《志》云:「山在州西北,古幽州以此名。《通典》以爲山在北荒也。〉
- 榆河,〈在州南二十里。一名濕餘河。《水經注》:「源出居庸關,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伏流十餘里,發爲濕餘潭。《志》云:「濕餘河源出軍都山,至舊縣西而伏,又南復出謂之榆河。其發處爲月兒灣。或名溫榆河,即濕餘之訛也。今上流已涸,其下流爲沙河,入宛平縣北境,經順義縣,會於白河。元致和元年燕帖木兒禦遼東之師,次於三河,聞上都兵入居庸,乃還軍次榆河,既而戰於榆河之北,敗之。追奔至紅橋,據之以拒上都之兵。紅橋,在州西南十二里,橋亡而名尚存。〉
- 官河,〈州西南二十里。源出一畝泉,分爲二流。一曰官河,流入宛平縣,合高梁河。一曰雙塔河,在州西南三十里,經雙塔店入榆河。《志》云:「一畝泉在州西南新屯,廣一畝許,因名。又清河,源亦出一畝泉,流入宛平縣界,其下流皆匯於沙河。〉
- 黃花鎮川河,〈州東北三十五里。源出塞外,自二道關流入黃花鎮口,經州境,歷勃海所,至懷柔、順義縣界入白河。俗謂之九度河,以河流九曲也。又芹城水,在州東北四十里。《水經注》:「芹城水出北山,南經芹城,東南注濕餘水。《志》云:「芹城在州東三十里,有橋,橋下即芹城水。今爲戍守處。其水西南流至藺溝,入榆河。杜佑曰:「芹城在順州西南五里,今順義縣,故順州也。似悞。〉
- 高梁河,〈在州西。《水經注》雲并州黃河之別源也。經州西南三十里之沙澗泉,又東南徑高梁店入都城。又有清泉水,在州北三十里。諺云:「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蓋以高梁憑藉衆流,而清泉分流散漫故也。〉
- 虎眼泉,〈在州西八里舊城下。一作馬眼泉。流經州東南豐善村,入榆河。《河漕考》:「大通河出白浮村神山諸泉,過雙塔、榆河,會一畝泉、虎眼泉,至府城西會玉泉。是也。〉
- 居庸關,〈在州西北二十四里。《志》云:「州西北二十四里爲居庸關南口,有城,南北二門。自南口而上,兩山之間一水流焉。道出其上,十五里爲關城,跨水築之,亦有南北二門,又有水門。宣德三年命修居庸關城及水門者也。又八里爲上關,有小城,南北二門。又七里爲彈琴峽,水流石罅,聲若彈琴。又七里爲青龍橋,道東有小堡。又三里即延慶州之八達嶺矣。嶺上有城,南北二門,元人以此爲居庸北口。又南口而東六里有龍虎臺,臺廣二里,袤三里,與積粟山相峙,如龍蟠虎踞狀。元時往來上都,每駐於此。明太宗北征,屢駐蹕焉。宣宗、英宗亦嘗駐此。《山水記》:「州西十八里至龍虎臺,又西六里即居庸關。是也。餘詳見重險居庸。〉
- 黃花鎮,〈州北八十里有城,元置千戶所於此。當居庸、古北二關之中,北連四海治,擁護陵寢,爲京師後戶。城西有垣,一重曰頭道關,二重曰二道關。關之西南一里,曰撞道口堡。又西爲鷂子峪堡、西水峪堡,堡西即八達嶺也。《志》云:「鎮西三十七里曰棗陽寨,又西三十里爲灰嶺口,又西十八里曰雁門口,又西五里曰德勝口,又西三十七里則居庸關也。自鎮而西,凡十一口至居庸,而灰嶺口極爲衝要。〉
- 白楊口,〈州西北四十里。距居庸南口二十里,亦曰白羊。元置白羊千戶所於此。今有城,調官軍戍守。西南又有小城,曰白羊新城,南北衝要處也。正統九年乜先由此入犯。弘治十一年火篩自大同深入,京師戒嚴。分遣大臣守潮河川、天壽山、居庸、紫荊、倒馬、白楊諸關隘。正德十一年寇犯白楊口。嘉靖二十九年寇由古北口突犯京師,欲奪白楊口北出,不果。又西北四十餘里曰長峪城,其西小城,亦曰長峪新城。又西二十里,曰橫嶺口城,亦爲守禦要地。嘉靖中,寇自古北入犯,從橫嶺逸出,即此。今亦名龍嶺口。口西二十里,有鎮邊城。《志》云:「城在長峪西北四十里,三門。正德中,設鎮邊守禦千戶所,後益增兵戍守。自此西南二十五里,至橫中山,即紫荊關所轄沿河口界。又自白楊東至居庸,凡七口。由白楊而南至良鄉縣天津關,凡二十七關口。〉
- 蘇家口,〈在縣東北八十里。嘉靖中,許論言:「渤海所當山陵之北,其間有蘇家口,實爲扼塞之地。自此直抵通州張家灣,凡百十里。由張家灣至通州北塞籬村四十里,有白河,水深沒馬,可據爲守。惟塞籬村至蘇家口七十里,地形平漫,至爲賊衝。若密築敵臺,界之以牆,使京師有重關之險,策之得也。從之。又慕田峪堡,在州東北百有五里,其西南有慕田峪城,設官軍戍守。萬曆初,移勃海所於慕田峪關。是也。城西有賈兒峪堡、田仙峪堡。城東爲連口,與密雲縣石塘嶺關接界。〉
- 唐家嶺店,〈州西南四十里。明永樂中,車駕北征,嘗駐於此。宣德九年、正統十四年亦嘗駐焉。《明史》:「太宗北征,徐行則次唐家嶺,疾行則一日而至榆林。是也。又有榆河驛,在唐家嶺北五里,舊置驛於此。嘉靖三十六年改設於新城內,榆林驛見懷來衛。〉
- 皇后店,〈在州西南三十二里。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遣其黨禿堅帖木兒犯闕,入居庸。太子遣兵逆戰於皇后店,潰還。禿堅兵至清河列營,尋入京城。〉
順義縣,〈州東南九十里。西南至府城六十里,東南至三河縣九十里,東北至密雲縣七十里。本漢狐奴縣地。北齊始置歸德縣,屬燕郡。後周廢。唐開元中,始移燕州於此,仍置遼西縣,爲州治。天寶初,曰歸德郡。乾元初,改爲順州。遼仍曰順州,亦曰歸化軍。宋宣和四年復賜郡名曰順興。金亦曰順州。元因之。明初改置順義縣,屬順天府。正德八年始改今屬。城周四里,編戶二十七里。〉
- 遼西廢縣,〈今縣治。《舊唐志》:「隋遼西郡統遼西、懷遠、瀘河三縣。唐初改爲燕州,廢瀘河縣。武德六年自營州南遷,寄治幽州城內。貞觀初,省懷遠縣。開元二十五年移治所於幽州北桃谷山,去州九十里,仍置遼西縣爲州治。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攻燕,拔順州,即此。遼廢縣,而州如故。〉
- 狐奴城,〈在縣東北。漢縣,屬漁陽郡。後漢因之。張堪爲漁陽太守,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是也。晉仍爲狐奴縣,屬燕國。後魏廢。或曰呼奴山有狐奴城,即故縣雲。〉
- 呼奴山,〈縣東北二十五里。亦名狐奴山。《水經注》:「水不流曰奴。蓋以山前瀦澤名也。其北麓鳥道而上約里許,始漸開漸平,有小石城。其西南麓,又有一城,相傳後漢鄧訓與上谷太守任興,將兵屯狐奴,以拒匈奴、烏桓,此城即訓所築。或曰漢狐奴縣城也。〉
- 牛欄山,〈縣北二十里。宋王曾上契丹事,順州至檀州,漸入山牛欄,是其要地。明改名順義山。山北里許有小山,名靈跡山。又有史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高百餘丈,南望京師,盡在目前。〉
- 桃山,〈縣西北三十五里。《舊唐書》謂之桃谷山。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錯落,橫亘數畝。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樂城,以輕騎進抵桃山,燕帖木兒掩擊之於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衆。燕樂聞之,遂潰白狼河,即白河也。一雲白狼河在縣西北三十里。《志》云:「桃山在縣南十五里。恐悞。又孔山,在縣南二十餘里。《水經注》:「山洞穴開明,故曰孔山。〉
- 白河,〈在縣城東。自塞外流經密雲縣,又歷懷柔縣,西南流入界。經靈跡山,會大、小峪河,又南至縣東北二十二里牛欄山東麓,潮河流合焉。又南徑縣城東門外,至通州爲潞河。宋宣和末,金斡離不入順州。宋郭藥師迎戰於白河,敗績,遂降金。嘉靖末,督臣劉燾以密雲歲運悉由通州陸運至牛欄山,費多,乃疏此河下達通州,更駕小舟轉粟,徑抵密雲。省費甚之七。〉
- 榆河,〈縣西南二十里。自昌平大興流入縣境,亦曰西河,又名沙河。經後店、葦溝二村,東至通州,而注於白河。〉
- 大水峪河,〈在縣北二十里,自懷柔縣南流入界內,又東南入白河。或以爲潮河。悞。〉
- 石槽寨,〈縣西北三十里。其地有三石槽,分東南北三處。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遊兵掠石槽。燕帖木兒遣撒敦掩擊,敗之。追擊四十里,至牛頭山,餘兵奔竄,復夜襲之,逐出古北口。牛頭山,在密雲北境。或以爲即牛欄山。恐悞。〉
- 漕河營,〈在牛欄山東南,有城,設官兵屯戍。《志》云:「自營而北,即懷柔縣之連口關。又宋城鎮,在縣東北二十里,唐所置戍守處。又安樂莊,在縣西北六里,或曰即漢安樂縣治,後魏廢。今見通州。〉
懷柔縣,〈州東九十里。西南至府城百里,東至密雲縣三十里。漢漁陽縣地。唐初密雲、昌平二縣地。貞觀二十二年以內屬契丹置彈汗州。開元四年改歸順州。天寶初,改歸化郡。乾元初,復爲歸順州,治懷柔縣。遼廢歸順州,以縣屬順州。金明昌六年改爲溫陽縣。元廢。洪武十三年復置懷柔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今屬。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 紅螺山,〈縣北二十里。山高二百餘仞,下有潭,流爲紅螺山水。《志》云:「縣西三里有石塘山,遇大工,則採石於此。有工部廠。〉
- 黍谷山,〈縣東四十里,跨密雲縣界,亦名燕谷山。劉向曰:「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黍稷。鄒衍吹律以溫其氣,因名山曰黍谷,亦曰寒谷。《吳越春秋》:「北過寒谷。謂此山。南有高齊時長城。東北有華林、天柱二莊,遼時遊賞處也。〉
- 鴉髻山,〈在縣東南九十里,以兩峰高聳而名。〉
- 白河,〈縣東七里。又東十五里即潮河。《一統志》:「潞水自塞外丹花嶺合九泉水南流,經密雲縣西北,又西南流至縣境,紅螺山水合焉,下流入順義縣。戚繼光曰:「白河至密雲石塘嶺關分二支,一由密雲西,一由懷柔西,俱入通州界。似悞。〉
- 七渡河,〈在縣西南一里。源出昌平州東北百二十里珍珠泉,南流入界,至此合小七渡河,又東合雁門河,爲大北谷河,入順義縣界。小七渡河,在縣西三里,即昌平州之黃花鎮小河也,東南入界,註七渡河。〉
- 雁溪河,〈在縣東八里。源出塞外,自連口入,南入七度河,總名水峪河。〉
- 連口關,〈在縣北,黃花鎮東第十一關口也。其東北二十八里有三角城,本名三角村,徐達敗虜於此。〉
- 河坊口關,〈在縣東北,連口東第二關口也。口外爲連雲棧。又北爲沙嶺兒,隘窄不能容馬,防守較易。〉
- 大水峪關,〈縣東北三十里。北去密雲縣之石塘嶺四十里有城。旁地平坦,賊騎易入。其北十八里曰段伏嶺。又有安子嶺在口北八十餘里,皆防禦處。《志》云:「大水峪西北有西石城、東水峪二堡,南有神堂峪堡,皆有官軍屯守。〉
密雲縣,〈州東北百二十里。西南至府百三十里,東南至薊州平谷縣五十里。漢漁陽<廠辛>奚等縣地,屬漁陽郡。後漢省。後魏置密雲縣及密雲郡,尋又置安州。北齊郡廢,而縣如故。後周又改州曰玄州。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檀州。大業初,又爲安樂郡,密雲縣屬焉。唐初仍曰密雲縣,爲檀州治。天寶初,爲密雲郡治。遼仍爲檀州,又爲武威軍。宋宣和中,亦曰檀州,又爲鎮遠軍橫山郡。金廢州,以縣屬順州。後復爲檀州,以密雲縣併入。元因之。明初又改州爲密雲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今屬。有二城,周共十餘里,編戶十九里。〉
- 白檀廢縣,〈在縣北。漢置,以縣有白檀山而名。後漢廢。建安中,曹操歷白檀,破烏桓於柳城,即白檀故城也。後魏復置縣,爲密雲郡治。北齊省入密雲縣。《唐志》:「密雲城內有威武軍,萬歲通天元年置,本漁陽軍。開元二十八年改曰威武。遼因以武威爲軍號。又今城即金元時檀州城也。明初改建縣。城周九里有奇。萬曆四年於城東復築新城,兩端相連,周六里有奇。督臣統兵駐焉。一雲白檀應在縣北塞外。〉
- 漁陽廢縣,〈《括地誌》:「在縣南十八里漁水之陽。秦置漁陽郡,治漁陽。二世發閭左戍漁陽,即此城也。兩漢仍爲漁陽郡治。魏初,郡縣俱廢。晉復置漁陽郡,仍領漁陽縣。齊縣廢。隋始移漁陽郡治無終。唐改無終爲漁陽,非故郡地也。〉
- 行唐廢縣,〈在縣東。本定州屬縣。《遼志》:「太祖阿保機掠定州,破行唐,盡驅其民北至檀州,擇曠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爲行唐縣。金廢。〉
- 要陽廢縣,〈縣東南六十里。漢縣,漁陽都尉治此。後漢廢。後魏復置要陽縣,屬密雲郡。北齊廢。《魏志》縣有桃花山,即今桃山。在薊州西南,蓋境相接也。〉
- <廠辛>奚廢縣,〈在縣東北。漢置<廠辛>奚縣,屬漁陽郡。<廠辛>音蹄。後漢曰亻虒奚縣。晉廢。魏收《志》:「皇始二年置密雲郡,初治提攜城,即<廠辛>奚之訛也。宋白曰:「檀州密雲縣,即漢<廠辛>奚縣舊治。〉
- 方城廢縣,〈在縣東北。魏主燾以方城併入密雲。方城,蓋慕容燕所置縣。魏主宏於皇興二年置安州,治故方城。其後魏主恭普泰初,復置方城縣,屬廣陽郡,蓋即舊城置。北齊廢。〉
- 安市廢縣,〈縣東北五十里。漢遼東屬縣。後魏僑置於此。太武燾延和初,置交州治焉。太平真君二年改置安樂郡,兼領土垠縣。北齊廢土垠入安市。後周廢郡,並廢安市入密雲縣。土垠見豐潤縣。〉
- 燕樂廢縣,〈在縣東北八十里。漢<廠辛>奚縣地。後魏主燾延和元年置燕樂縣,又僑置益州於此。太平真君九年改爲廣陽郡。北齊郡廢,以廣興、方城二縣併入。隋大業初,置安樂郡治焉。唐初郡廢,仍爲燕樂縣,屬檀州,亦謂之廣陽城。寶應二年史朝義敗走廣陽,廣陽不受,即此。《舊唐書》:「燕樂縣初治白檀城,長壽二年移治新興城。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伐燕,劉守光奔燕樂,被擒。縣尋廢。宋白曰:「燕樂、密雲,皆漢<廠辛>奚縣地。五代時,廢爲燕樂莊,其地平曠可屯。元至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於燕樂,其前鋒爲燕帖木兒所敗,遂潰還。〉
- 共城,〈《括地誌》雲在檀州燕樂縣界,即舜流共工之地。一作龔城。《志》雲在今縣東北五十里。〉
- 密雲山,〈縣南十五里,一名橫山。晉咸康四年石虎攻段遼於令支,遼棄令支奔密雲山。虎遣將追獲其母妻。《晉紀》云:「段遼爲石虎所敗,奔於平岡山,蓋近漢平岡縣界。唐置橫山城,爲守禦處,蓋置於山下。又石峨山,在縣東,洳水出焉,流入平谷縣界。《志》云:「縣東北八里有冶山,上有塔,石峒深邃,水四時不竭。東有王府洞,昔人淘金址尚存。又有香陘山,在縣東北。《水經注》:「香陘西北有伏凌山,岩障寒深,凝冰夏結。〉
- 白檀山,〈縣南二十里。《漢書》:「李廣弭節白檀。又曹操伐烏桓,田疇請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掩其不備。是也。又《唐志》縣有隗山。今山在縣南三十里。〉
- 大峪錐山,〈在縣北。《元史》:「山產鐵礦。至元十三年立四冶。二十五年罷檀州淘金戶。明亦嘗開採,後封閉。又龍門山,《志》雲在縣東六十里,有黃崖洞,懸泉如瀑布。〉
- 霧靈山,〈縣東北二百里,南距邊四十里。一名萬花臺。《水經注》:「蓋廣硎山也。下有廣硎水,自黑峪關入西南,流經牆子嶺,西合清水河。其山高峻,有雲霧蒙其上,四時不絕。山之左右,峰巒攢立,深松茂柏,內地之民,多取材焉。元有霧靈山伐木官,其絕頂可瞰塞內。《漕河考》:「白河發源於此。正德中,撫臣王大用議以山錯在朵顏地界,沿南山以守,則曲折而難,據霧靈以守,則徑直而易,請出不意,築城守之,以扼其險,如唐宋受降大順故事。不果。〉
- 九莊嶺,〈縣北三十里。《水經注》:「鮑丘水自禦邊北塞外,南流徑九莊嶺東。非。又棒棰崖,在縣東北。隆慶元年三衛夷酋董忽力勾土蠻十萬犯邊,勢甚猖獗。既拆牆而出,至棒棰崖迷失道,墜坑死者無算。〉
- 白河,〈在縣城西。亦曰鮑立水,亦曰大榆河。自縣北石塘嶺流經縣界,又南經懷柔、順義縣流入通州境。萬曆中,議者謂順義縣牛欄山而下,白河、潮河二水交會,水勢深廣,漕舟易達。牛欄山而上,水源既分,支流自弱。密雲城西有白河故道,宜於楊家莊地方築塞新口,疏通舊道,使白河自城西經流,直至潮河交會,則水勢至大,牛欄山至密雲亦可以舟運矣。〉
- 潮河,〈在縣東南。自縣北石塘嶺流入縣界,南流至順義縣,合於白河。宋景定二年蒙古忽必烈親將諸軍由檀、順州駐潮河川。明弘治十三年火篩自大同深入,分遣大臣戍此。李東陽曰:「朵顏通潮河川、古北口,一日而近。是也。《邊防考》:「潮河寬處,可一二里,狹處僅二三丈。昔人每以木石縱橫布列,以限戎馬。川之兩旁,築垣五臺。東臺下有鐵門關,爲出入道,常扃鑰不開。而臺上有樓,總督大臣每以撫賞諸夷時,蒞此關。外爲夾牆,下有小城,曰北關營。川口東南又有小城,曰潮河川堡,設潮河川守禦千戶所戍守。《志》曰:「潮河川直衝境外,橫闊百七十餘丈,夏秋水漲,則成巨浸,水退則爲坦途,可通萬騎。地皆流沙,不能築城鑿渠。弘治中,撫臣洪鐘議以古北口東三里許,二寨、三寨間,其山外高內低,約餘二丈,鑿爲兩渠,以殺水勢。復於口外砌石堰,使水由川中行,仍於堰內築外關一座,以防寇衝。詔從之。議者謂於柏楂山築牆,則川在牆內,鑿之無益,既而功久不成。議者又言:「潮河川古道門外,有蜂窩嶺,增墩濬川,設橋其間,可防衝突。許論謂:「潮河川,系殘元避暑故道,尤爲寇衝,設橋則浮沙難立,爲塹則漲水易淤。若多建石墩列川中,錯綜宛轉,令不礙水路,亦備禦一法也。嘉靖中,邊民哈舟兒者,常導虜首自潮河川入京東,逼古北口。萬曆中,議者欲於潮河川、西山、野豬嶺,北至豬嘴寨、河口墩,又迤北至石崖,創修橫城一道,以爲險固雲。今潮河川新、舊營寨,俱爲防守要地。〉
- 要水,〈在縣東北。亦曰清水。源出古北口外,自大小黃崖口流入境,至縣西北又東入於潮河。漢要陽縣以此名。又東北有武列水,亦曰三藏川,其水三川泒合,曰西藏川、中藏川、東藏川,其合處曰三藏口。晉咸康四年慕容伏兵於此,敗趙將麻秋處也。《水經注》:「要水、武列水、三藏水並註於濡水。據此則今入白河者,非古要水也。〉
- 道人溪,〈在縣東北石盤峪。《志》云:「源發龍門,流經縣界,入於潮河。又黑城川,在縣北四十里。《唐書》:「檀州有鎮遠軍,即故黑城川也。〉
- 古北口,〈縣東北百二十里。兩崖壁立,中有路僅容一車,下有深澗,巨石磊,凡四十五里,爲險絕之道。亦曰虎北口。《新唐志》:「唐燕樂縣東北八十五里有東軍、古北二守捉。古北口,長城口也。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劉光濬攻劉守光,克古北口。石晉開運二年契丹主入寇,還至虎北口,聞晉取泰州,復南向。宋宣和三年金人敗遼兵於古北口。明年,金取燕京,遼耶律淳之妻蕭德妃自古北口走天德,既而燕京歸宋。金將蒲莧敗宋兵於古北口,復取燕京。《金史》:「古北口,國言曰留嶺。嘉定二年蒙古侵金,兵至懷來,金人拒之,敗還。蒙古乘勝至古北口,金人退保居庸關。元致和元年泰定帝子阿速吉八立於上都,遣兵分道討燕帖木兒於大都。時脫脫木兒守古北口,與上都兵戰於宜興,上都兵敗走。宜興,元興州屬縣也,在古北口外。至正二十四年禿堅帖木兒犯闕,太子東走古北口。明洪武二十二年命燕王出師古北口,襲乃兒不花於迤都,降下之。永樂八年塞古北口、小關口及大關外門,僅容一人一馬。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官軍御之於此。寇別遣精騎走間道,從關左黃榆溝出師後,官軍遂潰。自古北口至京師才七舍,漫衍無衛戍暸望,寇長驅而南,京師大震。既而復循諸陵而北,東循潮河川,由古北口出。今口北有潮河川新營,其北五十五里爲黃天西谷。《邊防考》:「自黃花鎮而東,凡四十八關口,至古北口。古北口外有萬塔黃崖,西南接潮河川,即霧靈山之支麓也。自宣府龍門所北萬松溝至此,四五百里,皆崇山疊嶂,得而守之,可以斷東西賊往來之路。天德,見陝西榆林衛。〉
- 石塘嶺關,〈縣西北四十里。有城周二里有奇,內有石塘營。其北十三里,曰柏楂兒嶺,亦曰柏楂山。又北九里曰賈家谷,又北三十里曰青紅嶺。皆備禦處也。《志》云:「石塘嶺西北有驃騎堡,有水關,白河從西北塞外流經此。又東北有石佛堡。〉
- 白馬關,〈在石塘嶺東北四十里,東去潮河川九十里,有城,有水關。其東有陳家峪堡,亦曰陳家峪關。又有吊馬峪關,南有馮家峪堡。《邊防考》:「白馬關相近有高家堡。萬曆中,朵顏犯石塘嶺,攻白馬關及高家堡,官軍禦卻之。關北七十里有湯河,又北百里爲滿套兒,極衝也。自湯河上梢正南行,順白河至石塘嶺,可二百里。山惡水深,稱爲天險。〉
- 磚朵子關,〈古北口東第七關口也。又東北爲司馬臺寨,有小城,西去潮河川二十里。其東南爲將軍臺堡。《志》云:「司馬臺北六里,曰虎頭山。又有扒頭崖,在司馬臺東。〉
- 曹家寨,〈縣東北九十里,西去潮河川六十里,古北口東第十三關口也。近代嘗爲寇衝,有城周六里有奇,城西爲新營口。外三十五里,爲青沙嶺。又北五十四里,即小興州。又有牛心山,在曹家寨土牆邊外十四里。〉
- 黑谷關,〈在曹家寨東北,有水關。其北十四里,曰榆樹林。又鴿子塘,在黑谷關東南三十六里。又南十里,曰窄道兒。東北過斗里庫,賊巢也。《邊防考》:「黑谷關東南爲吉家莊營。又東五十里,曰大安子嶺。又東三十里,曰黃土嶺。又東北三十里,曰紅門川。又有惡谷寨,在黑谷關南境。嘉靖間,議者請於惡谷、紅土谷、香壚石等處,塹崖壁以爲固。其地蓋相近也。〉
- 牆子嶺關,〈縣東北七十五里古北口之東南。城周一里有奇,有水關。嘉靖二十四年朵顏酋影克糾東西虜二十萬騎潰此而入,大掠通州及順義、三河諸縣。四十二年俺答復由此入犯。崇禎十二年官軍敗績於此。守禦要地也。又東北爲磨刀峪關,亦嘉靖時寇由此入犯處。《邊防考》:「自牆子嶺而東十六里,曰城子谷。又東五里,曰響水川。又東有陡子口、李家莊、青羊嶺、三坌口諸處。自三坌口東至紅門川十二里,西至牆子嶺七十二里。又大、小黃崖關,在磨刀寨東北,其南爲北水峪堡,東有黃門關堡。又有熊兒峪寨,在牆子嶺東南,東接峨嵋山寨。《志》曰:「自古北口而東接峨嵋山寨,凡二十四關口。〉
- 鎮虜營,〈在牆子嶺南三十里,有新舊兩城。其東有漁子山堡,西北與熊兒峪相接,東入平谷縣境。〉
- 峨嵋山寨,〈縣東北百十里,其東曰黃松峪關、將軍石關。自將軍石而北十三里,曰夾城嶺,又北一里曰私鹽嶺,又北十六里曰斗子峪。又有車道谷,在將軍石關東北五十三里,東至盤道嶺五里,又東七里,曰李家臺。《志》曰:「自峨嵋山寨,東至薊州之黃崖谷關,凡五口。〉
- 石匣營,〈縣東北六十里。營西有石如匣,因名。舊有石閘驛,在縣南里許,宣德四年徙於此。弘治十七年築城,周四里有奇。自是增兵置守,益爲要地。自石匣東北行十里,爲腰亭鋪,始入山。又十里爲新開嶺,又十里爲老王店。《金史》:「貞祐二年潮河溢,漂古北口鐵裹門關至老王谷,即此。又十二里至古北口,水淺則涉潮河,水大則紆回從山頂行,故石匣至古北,計程爲六十里。〉
- 李家莊,〈在牆子嶺東三十餘里。嘉靖二十二年總兵卻永出塞襲李家莊。李家莊爲朵顏別部,善盜邊,然不通北寇。自是以後,往往導引入寇,爲邊患。隆慶初,董忽力勾土蠻入薊州塞,總兵李世忠壁李家莊不敢出,爲敵所困,救至乃解。〉
- 保要鎮,〈在縣境。《唐會要》:「媯州東至檀州二百五十里。檀州有三叉、橫山、米城等三城,臨河、黃崖二戍,又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虜、石子等七鎮。唐會昌初,雄武鎮將張仲武舉兵討幽州叛卒,遣軍吏吳仲舒至京師,言幽州糧食皆在媯州及北邊七鎮。是也。今薊州平谷縣,即故大王鎮。〉
- 金溝館,〈縣東北四十五里。自順義、密雲至此,多山溪之阻,至館川原平曠,謂之金溝淀。沈括曰:「檀州東北五十里有金溝館,自館少東北行,乍原乍隰,三十餘里至中頓,過頓屈折北行峽中,濟灤水道三十餘里,鉤折投山隙以度,所謂古北口也。蓋舊道出古北口,由金溝館雲。〉
- 附見:
- 密雲中衛,〈在密雲縣治東,洪武四年建。〉
- 密雲後衛,〈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即古北口也。有城周四里有奇,雄踞山巔,至爲險峻。洪武十一年置守禦千戶所於此。三十年改建今衛。又營州左屯衛,在順義縣治東,本屬大寧。永樂初,移建於此。〉
- 勃海守禦千戶所,〈在昌平州東北百里,黃花鎮城東三十里。弘治中,增置以爲山陵北面之備。萬曆初,移置於慕田峪關。四年復還舊治。《志》云:「所西北有擦石口、磨石口、驢鞍嶺、大榛峪、南冶口、大長峪、小長峪等堡。又有銅礦,嘉靖三十六年封閉。〉
薊州
[編輯]薊州,〈府東二百里。東至永平府三百里,南至天津衛二百里,北至古長城二百三十五里。〉
- 戰國時燕地。秦漢至晉,皆爲北平郡地。後魏始改屬漁陽郡。隋開皇六年徙置玄州治無終,即後魏安州也。後周改爲玄州,皆治密雲郡。《隋志》:「開皇六年立玄州總管府。大業初,府廢,煬帝遂改置漁陽郡。唐初郡廢,屬幽州。開元十八年析置薊州。天寶初曰漁陽郡《新唐書》:「薊州南二百里有靜塞軍,本障塞軍。開元十九年更名。又有漁陽府,蓋貞觀中府兵所居。乾元初,復曰薊州。遼因之,亦爲尚武軍。宋宣和四年賜名廣川郡。金亦曰薊州,屬中都路。元屬大都路。前朝仍爲薊州,以州治漁陽縣省入編戶二十六里,領縣四。今仍曰薊州,領縣二。
- 州控盧龍之險,扼柳城之道,襟帶郊圻,稱爲重地。大寧未移,開平未棄,山川完固,風塵可以無警也。自藩籬日壞,伏莽兆憂,漸成入室之形,遂致剝床之患。正統以後,修完捍衛,亦孔棘矣。今東起山海,西迄居庸,延袤曲折幾二千里,皆屬薊鎮按:「《九邊志》薊州自山海關,西至居庸東之灰嶺,隘口共一百二處,相去約二千二百里。又自州以西,有邊牆三重。由州北黑谷等關,西達密雲磚朵子關,爲第一重。自州東北峰臺谷寨,西達密雲之牆子嶺南谷寨,爲第二重。自州東彰作里關,西達密雲峨嵋山寨及香河縣,爲第三重。而密雲之桃兒衝寨,與磚朵子相接,邊牆至此,始合爲一。又西爲古北口,又西則居庸關也。《邊防考》:「隆慶二年督臣譚綸、帥臣戚繼光治塞垣,夾垣爲臺,高數丈,矢石相及,環薊而臺者三千,垣周二千餘里,自是寇不敢深入。邊分東、中、西三路。東路所急者四東路帥駐臺頭營,見昌黎縣,曰山海關轄一片石等衝口,見撫寧縣,曰石門寨在撫寧縣東,轄義院口、黃土嶺、大毛山諸衝口,曰燕河營在永平府北,轄界嶺、青山等衝口,曰建昌營在遷安縣北,轄胡林、冷口諸衝口。中路所急者四中路帥駐三屯營,見遷安縣東,曰太平寨在遷安縣西北,轄擦崖子、榆木嶺等衝口,曰喜峰口見遵化州東北,轄董家谷、李家口諸衝口,曰松棚谷在遵化州北,轄羅文谷、潘家口、洪山口諸衝口,曰馬蘭谷在遵化州西北,轄寬佃谷、大安口、將軍石、黃崖谷諸衝口。西路所急者四西路帥駐石匣營,在密雲縣東北,曰牆子嶺在密雲東北,轄牆子嶺、鎮虜關諸衝口,曰曹家寨在密雲東北,轄黑谷關、吉家莊諸衝口,曰古北口在密雲北,轄潮河川、司馬臺諸衝口,曰石塘嶺在密雲西北,轄白馬關、大水穀諸關口。其邊牆皆依山湊築,大道爲關,小道爲口。屯軍曰營,列守曰寨。郭造卿曰:「守邊者宜專要害,而以餘兵備策應。故兵雖省而不乏,常聚而不分。今不論要害奇正,而徒議擺守。夫薊邊山川盤旋,道路崎嶇,幾二千里,就使增兵,豈能遍守?備者多則戰者寡,兵分勢弱,其何以支?積而不改,有各守汛地之虛名,無相機策應之實用。聲援隔絕,首尾衡決,必不免矣。戚繼光曰:「薊地有三:「平易交衝,內地之形也;險易相半,近邊之形也;山谷仄隘,林薄蓊翳,邊外之形也。平原利車,近邊利騎,邊外利步。三者迭用,可以制勝。
漁陽廢縣,〈今州治。漢爲右北平無終縣地。故漁陽郡治,在密雲縣界。隋末,始移漁陽郡於無終,改置漁陽縣。唐初屬幽州,武后時營州陷於契丹,寄治漁陽。神龍初,縣改屬營州。開元四年復屬幽州。十八年置薊州治焉。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廢。州城,洪武四年築,周六里有奇。〉
- 北平城,〈在州境。《括地誌》:「漁陽縣東南七十里,有北平城,倚燕山爲板築。後漢右北平郡治土垠,或以爲即此城也。又州西南有博陸城。薛瓚曰:「博陸在漁陽,漢宣帝封霍光爲侯邑。〉
- 獷平城,〈在州西。漢縣,屬漁陽郡。服虔曰:「獷,音鞏。東漢因之。建安十年烏桓攻漁陽太守鮮于輔於獷平,曹操引兵渡潞水救之,烏桓走出塞。晉縣廢。〉
- 雄武城,〈在州東北。《唐志》:「薊州廣漢川有雄武城,天寶六載,安祿山築此以貯兵器。其後置軍使於此,爲州境要地。會昌二年回鶻部將丹阝頡啜南趨雄武軍,窺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軍敗之。廣明初,盧龍帥李可舉奉詔討李克用,侵蔚、朔等州。克用分兵守朔州,自將其衆拒可舉於雄武軍,即此。〉
- 安遠城,〈在州西北。唐末置安遠軍。五代梁時,晉將周德威攻燕劉守光,拔安遠軍,薊州將成行言等降於晉。又洪水城,在州東北九十里,唐所置守捉城也。《新唐書》:「州有洪水守捉。又東北三十里,即鹽城守捉矣。〉
- 盤山,〈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盤龍山。《志》云:「山高二千仞,周百餘里,勢磅礴而盤桓,因名。《圖經》云:「南距滄溟,西盡泃水,東放碣石。自遠望之,層巒疊嶂,律排空,真爲雄勝。山北數峰林立如削,曰紫蓋,曰宿猿,尤爲奇特。其最高者曰上盤。上有二龍潭,下有潮井,又有澤缽泉。稍下者,曰中盤。東行十餘里,蔚然深秀,怪石突起者爲白岩。其南又有一小嶺,陡絕難行,曰砂嶺。高二百餘仞,周六里,泉水沿石竇而下,爲砂河,東流合遵化州之五里河。〉
- 甘泉山,〈州西北七十里。山下有泉,極甘美,因名。一名石獒山。又有桃花山,在州西南六十里。舊《志》以爲州境之名山也。〉
- 崆峒山,〈在州東北五里,相傳黃帝問道處。又有螺山,在州南五里。《圖經》:「州西北三里有漁山,高百餘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陽,故曰漁陽。下有漁水,即今州城南之龍池河也。〉
- 藥兒嶺,〈在州北。胡氏曰在雄武軍之西。唐廣明初,李克用自雄武軍西還,李可舉遣將韓玄紹邀之於藥兒嶺,大破之。即此。〉
- 龍池河,〈州城南。一名漁水。源自州北盧兒嶺口流入,南合遵化州之梨河,經玉田縣,入寶坻縣之白龍港。成化間,西北盤山水發,始合州境之砂河、窯河及五里河,併入沽水。〉
- 泃水,〈一名廣漢川,在州北四十里,發源黃崖口。一支西南流,經盤山之陰,入平谷,爲泃河。一支東南流,經盤山之陽,過三坌口,入寶坻縣之白龍港。宋廣川郡之名以此。《水經注》漁陽有[A212]水,流經石門峽,入徐無縣境。或雲[A212]水蓋即灤水支流,自遵化州流經石門,下流至玉田縣,合於梨河。〉
- 沽河,〈州南五里。自陽河以西,泃水以東,諸水皆入焉。其下流經新開河,至直沽,達於海。漕運溯流而上,直抵城南。《通典》漁陽有鮑丘水,又名潞水,即沽水矣。後漢興平二年幽州牧劉虞爲公孫瓚所殺,虞從事鮮于輔等合兵攻瓚,破瓚於鮑丘水。《水經注》:「鮑丘水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即鮮于輔等破瓚處。一名東潞水。今在通州東者,曰西潞水。在薊州南者,爲東潞水。下流皆合於寶坻縣,亦兼有鮑丘水之名。李賢曰:「今海濱有二沽,一曰水套,一曰新開,相去才十里。天順初,開河通潮,以便薊州漕運,此二水也。〉
- 陽河,〈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以去城五里而名。源出城西鵝毛臺,臺亦名紙坊山。下流入於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陽河。相去一里有源泉水,泉出地中,方廣丈餘,盛暑彌涼,因名。〉
- 平虜渠,〈在州南。《唐志》漁陽有平虜渠,傍海穿漕,以避海險。又其北漲水爲溝,以拒契丹,皆神龍中滄州刺史姜師度所開。《屯政考》:「今州北之黃崖營,州西之白馬泉、鎮國莊,州東之馬申橋、夾林河,州西之別山鋪,夾陰流河以至陰流淀,皆可疏渠爲田雲。〉
- 白龍港,〈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龍江。繞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諸水皆匯焉,入寶坻縣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志》云:「州城北有金泉河,平地泉湧,流爲馬申河。〉
- 黃崖峪關,〈州北四十里。其北三十五里,曰尋思峪,又北十五里,爲柞兒峪。又車道峪堡,在黃崖峪東。《志》曰:「自車道峪黃崖口直北,即元人之大興州也。〉
- 寬佃峪關,〈《志》云:「黃崖峪東第六關也。自黃崖峪以東,至遵化州之馬蘭關,凡十口,而寬佃峪爲要路。〉
- 石門鎮,〈州東六十里。山峽嶄絕壁立,其中洞開,俗呼爲石門口。《水經注》以爲[A212]水所經也。後漢中平五年漁陽張純等叛,詔中郎將孟溢率公孫瓚等討之,戰於石門,純敗走。宋宣和五年遼蕭敗宋兵於石門鎮,遂陷薊州。寇掠燕城,爲郭藥師所敗,走死。今爲石門鎮驛。宣德三年徵兀良哈。自石門驛出喜峰口。是也。《志》雲石門峽在遵化州西五十里,蓋境相接雲。〉
- 五里鎮,〈在州西五里,因名。宣德三年駕至五里鎮,遂前行至石門驛。是也。〉
- 雞蘇寨,〈在州西。五代梁開平年,劉守文以滄州之衆,並招契丹、吐谷渾,共討其弟守光,戰於雞蘇寨,爲守光所獲。〉
玉田縣,〈州東南八十里,西南至寶坻縣九十里。春秋時,爲山戎無終子國。秦置無終縣。漢因之,屬右北平郡。後漢因之。晉屬北平郡。後魏屬漁陽郡。隋初屬玄州。大業初,爲漁陽郡治。隋末廢。唐乾封二年復置無終縣,屬幽州。萬歲通天二年改爲玉田縣。神龍初,改屬營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八年復屬營州。十八年改屬薊州。遼因之。宋宣和六年改置經州。金復曰玉田縣。今仍之。城周四里,編戶十八里。〉
- 無終城,〈在縣治西。春秋時山戎國也。秦置無終縣。項羽封韓廣爲遼東王,都無終。漢初臧荼擊殺廣於無終,併其地。漢滅荼,亦置無終縣。後漢初,更始以苗曾爲幽州牧,治無終,吳漢斬之。晉隆安三年慕容盛使其將李旱討叛將李朗於令支,朗請救於魏,自迎魏師於北平。旱克令支,遣別將孟廣平擊斬朗於無終。唐改玉田,而無終之名隱。《五代志》:「玉田,西至幽州三百里。五代梁開平初,劉守文引滄、德之兵討劉守光,戰於玉田,敗還。〉
- 徐無城,〈在縣東。漢縣,屬右北平郡。後漢因之。晉爲北平郡治。咸康三年後趙石虎攻段遼於令支,至徐無。後魏縣屬漁陽郡。後周廢入無終縣。〉
- 徐無山,〈縣東北二十里。後漢末,田疇入徐無山,營深險平敞地而居之,百姓歸之,至五千餘家。建安十一年曹操伐烏桓,令疇爲鄉導,上徐無山。是也。今其山綿延深廣。《志》雲縣東北二十五里有小泉山,泉源出石罅間,俗呼爲小泉。西南流五里許,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龍港。二山即徐無之別阜矣。〉
- 無終山,〈縣東北三十里。《圖經》云:「無終子國於此。春秋襄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又昭元年晉中行穆子敗無終於太原。蓋無終本在晉陽之境,後爲晉所敗,因徙於此也。《寰宇記》:「無終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陰山。蓋亦徐無之支隴矣。又種玉山,在縣北十里,縣以此名。〉
- 燕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志》云:「山自西山一帶,迤邐東來,延袤數百里,抵海岸。蘇轍詩:「燕山如長蛇,千里限夷漢,首銜西山麓,尾掛東海岸,中間哆箕畢,末路牽一線。蓋實錄也。東晉咸康四年石虎攻段遼,遼將北平相陽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 傍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回崖壁立,突兀嵯峨。有堡可以避兵,其相連者曰歷山。《志》云:「歷山在縣北十五里。又縣西北二十里,有石鼓山。〉
- 梨河,〈在縣東二十里。自遵化州南流經縣境,又南入寶坻縣界,縣東境諸水多流入焉。〉
- 藍水,〈在縣西北二十里,出縣北境三樂臺山,西南流入州南白龍港。〉
- 浭水,〈縣東北四十里。《水經注》:「浭水出徐無縣北塞中,南歷徐無山,有黑牛谷水、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注浭水。又有[A212]水,亦自徐無縣西北,東南流,合於浭水。浭水下流合於梨河,即豐潤縣之浭水。〉
- 後湖莊,〈在縣北。《屯政考》:「縣有清莊塢,導河可田後湖莊,疏湖可田三里屯,及大泉、小泉,引泉可田也。〉
- 陽樊驛,〈舊在縣西二十里。嘉靖二年遷於縣之西關。又有雙橋,在縣東四十里,通道所經。〉
- 壕門戍,〈在縣北。《唐志》玉田縣有壕門、米亭、三谷、礓石、方公、白羊等六戍,又偏林,在縣境。《金史》:「大定二十年以玉田縣行宮之地偏林爲御林。即此。〉
平谷縣,〈州西北八十里。西南至三河縣四十里。本漢縣,屬漁陽郡。晉廢入通州地。今縣本唐漁陽縣之大王鎮。金始置平谷縣於此。元初廢。尋復置,屬薊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三里。〉
- 滑鹽廢縣,〈在縣西北。漢縣,屬漁陽郡。後漢縣廢。明帝時,謂之鹽田。世謂之斛鹽城。北魏時,有斛鹽戍。《水經注》:「大榆河自密雲東南流經斛鹽城,西北去禦夷鎮三百里。孝昌三年安州石離、穴城、斛鹽三戍兵反,應上谷賊杜洛周。洛周自松硎赴之。石離、穴城二戍,蓋在斛鹽戍西。松硎,《唐志》營州西北百里有鬆陘嶺。或曰在今延慶州界,其地多長松,即今松林地也。《括地誌》:「滑鹽地宜五穀,有鹽池之利。〉
- 瑞屏山,〈縣北二十里。連峰聳拔,秀列若屏。又妙峰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峰巒峻秀,下有九沽泉。《志》云:「縣東北十里,有漁子山,上有大塚,相傳爲黃帝陵也。其北有漁子山堡,與密雲縣熊兒峪相接。〉
- 城山,〈縣東六十里。四山高聳,中寬平如城。又碣山,在縣東五十里,峰巒峭拔,林谷深邃。《志》云:「縣南八里又有泉水山,泉流入河,民賴灌溉。〉
- 泃河,〈在縣東南。自薊州流入界,又南入三河縣境。《志》云:「縣東十里,有馬莊河,源出縣東北海子,與縣東北三十里獨樂河及縣境之五百溝河、鄉泰河,俱合流入於泃河。〉
- 洳河,〈在縣東南五里。源出密雲縣石峨山,流經縣境,又西南流入三河縣界。縣西十里有周村河,源出口外,下流入洳河。〉
- 逆流河,〈在縣東南。一名小碾河。源出縣南泉水山,西北流,凡九十九曲,而入泃河。又有龍泉,在縣東南十里,明成祖嘗駐蹕於此,飲水而甘,錫以今名。〉
- 夏謙澤,〈縣東北百餘里。晉隆安初,後燕慕容寶爲拓跋珪所迫,自中山至薊盡徙府庫,北趨龍城。珪將石河頭時屯漁陽,引兵追之,及於夏謙澤,爲慕容會所敗。胡氏曰:「澤去薊北二百餘里。今縣東北有海子,或以爲即故澤也。《水經注》:「鮑丘水南入夏澤,澤南紆曲渚一十餘里,北佩謙澤,眇望無垠。蓋在潞縣境內雲。〉
- 黃松峪關,〈在縣東。又東與密雲縣將軍石關相接。關北爲熊兒峪關,又西爲熊兒峪營。今邊界分屬密雲,而其地則逼近縣境。〉
- 龍家務莊,〈在縣東六里。《屯政考》縣有水峪寺、龍家務莊,舊爲耕屯處。〉
遵化州
[編輯]遵化州,〈東至永平府遷安縣一百七十里。〉
- 秦無終縣地也。唐於此置馬監及鐵冶。後唐始置遵化縣。遼重熙中,置景州及清安軍治焉。宋宣和四年仍曰景州,亦曰灤川郡。金州廢,縣隸薊州。元因之。明亦曰遵化縣,屬薊州。今稱遵化州城周六里,編戶二十里,領縣一。
- 鹽城,〈在州北。唐守捉城也。《唐志》:「出薊州雄武軍東北行百二十里,至鹽城守捉。又東北渡灤河,即古盧龍鎮。或以爲即漢滑鹽縣。恐悞。〉
- 平安城,〈在縣西南五十里,周五里。舊傳唐太宗征遼遘疾,經此旋愈,因名。又喜峰口東北有小城,相傳徐達所築,亦謂之徐太傅城。歲久彌堅,遠望如碧玉,懸崖陡聳,人跡罕到。〉
- 南龍山,〈州南八里。其北有北龍山,兩山相望,蜿蜒如龍。又明月山,在縣西南十三里,高百餘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望之如月。縣南二十里,又有清風山,高三百餘仞。〉
- 五峰山,〈州東北二十五里。山勢磅礴,突起五峰。又三臺山,在縣東北九十里,其山盤曲三層。又東北二十里,爲大團亭山,山北爲小團亭山,皆縣境之險也。〉
- 靈靈山,〈州東南六十里,山高九百餘丈,爲縣境羣山之冠。又磨臺山,在縣南四十里,山高聳而頂圓如磨。〉
- 夾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以兩山相夾而名。又關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山近邊關而名也。〉
- 鹿兒嶺,〈在州北塞外。明初,常遇春討元餘孽,出遵化,度鹿路嶺,至會州,即此。《志》云:「嶺一名鹿路,或訛爲路兒嶺。〉
- 龍門峽,〈州南十里。其山上合下開,開處高六丈許,水自懸崖傾瀉而下,觸石成井,奔蕩之聲,轟然若雷。一名獨固門,以憑藉險固,絕壁雲聳,疏通若門,故名也。《水經注》以爲沽水所徑。〉
- 灤河,〈在州東北。自縣北塞外,徑團亭寨,流入內地,東南入永平府遷安縣境。《遷安志》:「灤河發源炭山,亂泉噴湧,合流百二十里至宣府。又東北二百一十里至雲州堡,又東北二百六十里至桓州,又自桓州過口北,又自北而南入上都開平界,東流七百里,自潘家口入縣界,又百八十里至遷安縣。唐開元二年幽州帥薛訥出檀州擊契丹,至灤水山峽中。契丹伏兵遮其前後,從山上擊之,訥大敗。即此地也。今詳大川灤河。〉
- 梨河,〈在州西南。源出縣北山谷中。舊《志》云:「出灤州界,流入縣境。縣西北有湯河,出鮎魚口。又有清水河,出道溝峪,俱流合焉。經玉田縣,入寶坻縣界,合於潮河。明建文三年遼東兵圍遵化燕兵,敗之於清水寺橋。橋蓋在清水河上。〉
- 五里河,〈在縣北五里,源自一片石谷口。流經沙坡峪,至縣西南,入於梨河。或謂之沙河。建文初,大寧帥劉貞引兵至沙河,攻燕遵化。永樂二年成祖北征三衛,還駐蹕沙河,即五里河也。〉
- 湧泉湖,〈在州西南。湖不甚廣,而泉水澄渟不竭。徐貞明曰:「縣西南平安城及沙河鋪、湧泉湖、韭菜溝、上素河、下素河,皆利於耕屯處也。〉
- 馬蘭峪關,〈州西北七十餘里。爲守禦要地,有城。關外六十七里,曰牽馬嶺。又鮎魚石關,馬蘭關東第二關口也。正德四年朵顏入寇,自鮎魚石毀垣入馬蘭峪。十年兀良哈寇馬蘭峪,參將陳乾戰死。嘉靖三十四年俺答亦自此入犯。馬蘭峪其東爲大安口,亦要口也。嘉靖三十八年嘗爲寇所陷。口北二十六里,曰柳林。又北二里,曰白棗林。又北十六里,曰新開嶺。又有沙坡峪口,在大安口東。〉
- 羅文峪關,〈在縣西北十里,馬蘭峪東第十四關口也。其北五十九里,曰窟窿山。又北七里,曰神山嶺。又北十三里,曰白馬川。又北十一里,曰石夾口。又有三道嶺寨,在羅文峪東。〉
- 洪山口關,〈州北五十里。有城,其內爲松棚營。關北百十七里,爲黃土嶺。又北三十里,爲喬家嶺。又北四十里,曰車河川。《邊防考》:「洪山口東,又有龍井兒關,賊衝也。其內爲三屯營,接遷安縣界,其東曰三臺山關。關北五十二里,曰寺兒峪。又北十六里,曰土松嶺。又北六十七里,曰謝兒嶺。又北有惱奴河、傍牌川等處,皆賊徑也。〉
- 潘家口,〈在縣東北四十里。嘉靖三十八年朵顏導寇入犯,度灤河,由潘家口而西,大掠薊州。其東曰團亭寨,又東即喜峰口也。《志》云:「自馬蘭峪至大喜峰,凡三十一關口。〉
- 喜峰口關,〈州東北七十里。三衛屬夷入貢通衢也。關城周三里,關口有來遠樓,可容萬人。《道里記》:「由喜峰口東北六十里,曰椴木峪關。又六十里,曰松亭關。自松亭關至大寧廢衛,凡三百六十里,爲控御之要。宣德三年車駕由喜峰口,大敗三衛賊酋於寬河。嘉靖十年三衛虜帥入犯喜峰口。自此益增兵戍守,爲薊邊重地。又李家口,喜峰口東第三口也。其北四十里,曰天津峪。又北十里,曰九估嶺。又有董家口,在李家口東。隆慶三年二衛寇突犯,帥臣戚繼光禦卻之。其北十里,曰桃樹峪。又北六十五里,地名聶門。又北三十里,曰龍鬚門。又北七十里,即廢會州也。《志》曰:「自喜峰口至永平府遷安縣之青山口,凡七口。萬曆初,朵顏犯喜峰,戚繼光勒兵出青山口,敗之。是也。〉
- 松亭關,〈在喜峰口北百二十里。遼人自燕京之中京,每自松亭趨柳河。宋至和二年劉敞奉使契丹,契丹導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環殆千里,欲誇示險遠。敞曰:「自松亭趨柳河,甚徑且易,不數日可抵中京,何爲故導此?驛相顧駭愧。明洪武二十年大帥馮勝出松亭關討納哈出。建文初,大寧帥劉貞等引兵出松亭關,駐沙河,攻遵化,燕王馳援,貞等退保松亭。既而燕王謀取大寧,諸將曰:「大寧必道松亭關,關門險塞,守備方嚴,恐難猝拔。乃從別徑趣大寧,還收松亭。是也。大寧廢後,松亭亦棄不守矣。〉
豐潤縣,〈州東南八十里。西北至薊州百七十里,東至永平府百六十里。本玉田縣之永濟務。金泰和中,置豐潤縣,屬薊州。元至元二年省。四年復置。今城周四里,編戶二十二里。〉
- 土垠廢縣,〈縣西北六十里。漢縣,屬右北平郡。後漢爲郡治。晉屬北平郡。後魏屬漁陽郡,後屬安樂郡。魏收《志》:「真君九年置土垠縣,似廢而復置也。舊《志》:「土垠城,在密雲東百里陳宮山下。即此城矣。後齊廢。《昌平記》:「順義城北一里,又有廢土垠縣,疑後魏所改置也。今縣有垠城鋪,在縣東十里,以舊縣名。垠,音銀。〉
- 俊靡廢縣,〈在縣北。漢縣,屬右北平郡。靡,音麻。後漢因之。建武中,遣吳漢等擊尤來、大槍賊,窮追至俊靡。是也。晉屬北平郡,後廢。〉
- 鴉鶻山,〈縣西北二十里。峰巒秀拔,高數百仞,有孟家、趙家二洞。又西有兩山口。兩山者,狼山、管山也。兩崖對峙,中有路通遵化州,又有蓮花池水注焉。〉
- 靈應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其山懸崖壁立,岩畔有泉噴流而下,注於沙流河。〉
- 馬頭山,〈縣東二十里。其山數峰馳驟,最南一峰,昂若馬首。又有車軸山,在縣南二十里,山孤圓而高,如臥轂然。〉
- 朝月山,〈在縣東八十里,兩峰特起,狀如偃月,山陰爲石坑岡。又腰帶山,亦在縣東八十里,上有石崖繞山半,如束帶然。又西爲大嶺山,亦行旅所經也。〉
- 陳宮山,〈縣北七十里。縈迴數十里,東臨還鄉河,西接黃土嶺。山南有峰,其色蒼翠,一名華山。〉
- 崖兒口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其山綿連而中斷,東爲崖兒口,西爲白口。有水自崖而入,因名。〉
- 浭水,〈縣北八十里。一名還鄉河,或謂之雲浭水。源自遷安縣,歷崖兒口,西南流經縣境,入玉田縣界,合於梨河。又沙流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縣西北五十里之黨峪山下,經兩山口,又西南流,會於還鄉河。元致和初,懷王襲位,上都兵自遼東入討,撒敦等拒之於薊州東沙流河。是也。〉
- 沙河,〈在縣南。源出灤州界,西北流經縣之越支社,又屈而東南流,入於海。《志》云:「明成祖北征三衛,還駐蹕沙河,即此。似悞。又韓城鎮河,在縣南五十里韓城鎮,源出車軸山,經鎮北,又西流十餘里入漫泊,下流會還鄉河。〉
- 越支社,〈縣南百里。亦曰越支場。今有宋家營鹽課司。又義豐驛,在縣東三十里。縣西北二十里,又有梁家務,皆津途所經。〉
- 鴉洪橋,〈在縣西,與玉田縣接界。《一統志》:「還鄉河至鴉洪橋,合於梨河。《屯政考》:「縣南有大寨及刺榆坨、史家河、大王莊之地,東則榛子鎮,西則鴉洪橋,夾河五十餘里,皆可屯之區也。又自水道沽關、黑岩子墩,至宋家營諸處,東西百餘里,南北百八十里,地皆瀕海,平曠可耕。〉
- 附見:
- 薊州,〈衛在州治東北。洪武八年建。〉
- 鎮朔衛,〈在薊州衛西。永樂中建。又營州右屯衛,在州治北,本在大寧衛境,永樂二年移建。〉
- 興州左衛屯,〈在玉田縣東南百四十里。舊在開平衛境,永樂初,移建於此。〉
- 興州前屯衛,〈在豐潤縣治西,永樂二年移建。〉
- 遵化衛,〈在遵化州治南。洪武十年建。〉
- 東勝右衛,〈在遵化衛西。永樂初,移建於此。〉
- 忠義中衛,〈在今遵化州治東南。永樂初建。〉
- 營州中屯衛,〈在平谷縣治東,永樂二年移建於此。《備邊錄》平谷縣西北十里有故城,今營州中屯衛戍於此,與黃松峪等關、熊兒峪等營,官軍互爲屯禦,常近數千人。〉
- 寬河守禦千戶所,〈在今遵化州治南,建文二年建。〉
- 65年 (提及)
- 1352年 (提及)
- 1364年 (提及)
- 1359年 (提及)
- 1450年 (提及)
- 1544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193年 (提及)
- 1449年 (提及)
- 912年 (提及)
- 1406年 (提及)
- 1527年 (提及)
- 1414年 (提及)
- 1342年 (提及)
- 1517年 (提及)
- 261年 (提及)
- 521年 (提及)
- 1504年 (提及)
- 611年 (提及)
- 645年 (提及)
- 1127年 (提及)
- 1354年 (提及)
- 698年 (提及)
- 732年 (提及)
- 1317年 (提及)
- 1213年 (提及)
- 1328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769年 (提及)
- 1263年 (提及)
- 959年 (提及)
- 527年 (提及)
- 692年 (提及)
- 1035年 (提及)
- 735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95年 (提及)
- 1594年 (提及)
- 1448年 (提及)
- 1365年 (提及)
- 1576年 (提及)
- 716年 (提及)
- 263年 (提及)
- 1543年 (提及)
- 1309年 (提及)
- 206年 (提及)
- 1316年 (提及)
- 1572年 (提及)
- 1401年 (提及)
- 1540年 (提及)
- 1358年 (提及)
- 1198年 (提及)
- 1402年 (提及)
- 1400年 (提及)
- 1189年 (提及)
- 1005年 (提及)
- 711年 (提及)
- 613年 (提及)
- 1113年 (提及)
- 1125年 (提及)
- 624年 (提及)
- 763年 (提及)
- 913年 (提及)
- 986年 (提及)
- 1191年 (提及)
- 917年 (提及)
- 1409年 (提及)
- 1410年 (提及)
- 1413年 (提及)
- 687年 (提及)
- 1573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1407年 (提及)
- 1536年 (提及)
- 1500年 (提及)
- 1636年 (提及)
- 1428年 (提及)
- 1444年 (提及)
- 1498年 (提及)
- 1516年 (提及)
- 1434年 (提及)
- 1557年 (提及)
- 623年 (提及)
- 737年 (提及)
- 648年 (提及)
- 1195年 (提及)
- 1380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740年 (提及)
- 468年 (提及)
- 338年 (提及)
- 1261年 (提及)
- 945年 (提及)
- 1209年 (提及)
- 1389年 (提及)
- 1545年 (提及)
- 1639年 (提及)
- 1429年 (提及)
- 1214年 (提及)
- 1371年 (提及)
- 1378年 (提及)
- 730年 (提及)
- 731年 (提及)
- 205年 (提及)
- 842年 (提及)
- 188年 (提及)
- 667年 (提及)
- 399年 (提及)
- 337年 (提及)
- 1523年 (提及)
- 714年 (提及)
- 1555年 (提及)
- 1559年 (提及)
- 1531年 (提及)
- 1055年 (提及)
- 1387年 (提及)
- 1375年 (提及)
- 1377年 (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