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紀數畧 (四庫全書本)/卷41
讀書紀數畧 卷四十一 |
欽定四庫全書卷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一目録
人部
刑律𩔖
三典
三法
三刺
三宥
三赦
三細
三辟
五禁
五戒
五聴
治獄期五
五過
八刑
八辟
八成
㬥氏三禁
家語五刑
大罪五
四誅
魏法經六篇
漢法十家
律九章
約法三章
應劭漢儀七
晉律二十篇
律二十名
魏律十八篇
唐律十二篇
刑書四法
律例八字
六贓
七殺
十惡
宋三限之制
元律令三書
唐虞制𧰼刑三
衣服𧰼五刑
三就
三居
罷民役五等
甫刑金選五名
古五刑
國語五刑
左傳九刑
五者刑之法
二者法外之意
五刑屬三千
秦五刑
後周罪五等
後世五刑
鞭三等
杖三等
枷三等
闗三木
大法有三
政無三者刑可即
刑獄十𡚁
持刑四難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一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刑律𩔖
三典〈周禮大司寇掌之〉
輕典〈新建之國其民未率於教〉中典〈平定之國其民已率於教〉重典〈暴亂之國其民不率於教〉
三法〈司刺掌其法以贊司寇聴獄訟施上服下服之罪〉
三刺 三宥 三赦
三刺〈殺也三訊罪定則殺之〉
訊羣臣 訊羣吏 訊萬民
三宥〈寛也稍寛縱之謂末減也 禮記作三又〉
不識〈若報仇而誤以甲為乙也〉過失〈若舉刀砟伐而誤中人也〉遺忘〈若遺忘法禁之所而偶有所犯也〉
三赦〈舍也謂放舍勿令坐也〉
幼弱〈年少而微弱者〉老耄〈年老而昏耄者〉惷愚〈性惷愚而無知者〉
三細〈君陳犯此三者雖小不宥〉
狃於姦宄 敗常 亂俗
三辟〈左傳叔向貽子産書三辟之興皆叔世也〉
夏作禹刑 商作湯刑 周作九刑
五禁〈周禮士師所掌以左右刑罰〉
宮禁〈王宮〉官禁〈官府〉國禁〈城中〉野禁〈田野〉軍禁〈軍中〉
五戒〈士師以先後刑罰〉
誓〈用之軍旅〉誥〈用之㑹同〉禁〈用之田役〉糾〈用之國中〉憲〈用之都鄙〉
五聴〈小司寇以五聲聴獄訟求民情聴訟以辭為主故五者同謂之聴〉
辭聴〈不直則煩〉色聴〈不直則赧〉氣聴〈不直則喘〉耳聴〈不直則惑〉目聴〈不直則眊〉
治獄期五〈朝士期內之治聴期外不聴所以息訟也〉
國中一旬 郊二旬 野三旬 都三月 國朞
五過〈呂刑雲五刑不服正於五過此五過之疵也〉
官〈威勢〉反〈報徳怨〉內〈女謁〉貨〈賄賂〉來〈干請〉
八刑〈周禮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
不孝之刑 不睦之刑 不婣之刑 不弟之刑不任之刑 不恤之刑 造言之刑 亂民之刑
八辟〈小司寇以八辟麗法辟亦法也漢刑法志周官有八議〉
議親之辟〈王之親〉議故之辟〈王之故舊〉議賢之辟〈徳行〉議能之辟〈道藝〉議功之辟〈大勲〉議貴之辟〈大夫以上〉議勤之辟〈勤勞王事〉議賓之辟〈三恪二代之後〉 張平子説八索謂周禮八議之刑
八成〈鄭司農雲若今之決事比〉
汋〈謂姦民乘隙激衆倡亂者〉賊〈謂潛謀隂結將為逆亂者〉諜〈謂鄰國行間覘伺虛實者〉犯令〈恃傲悍以干令者〉撟令〈詐王言以布令者〉為盟〈謂竊取國之寶藏者〉為朋〈謂結私黨以亂政者〉為誣〈為造亂言以惑衆者〉
㬥氏三禁〈犯者告司寇而誅之〉
亂㬥力正〈力正謂脅衆從已以邪為正〉撟誣犯禁 言語不信
家語五刑〈古之大夫有罪不斥指之以勵廉恥之節也〉
簠簋不飭〈坐不亷汙穢而退放之者〉帷簿不修〈坐淫亂男女無別者〉臣節未著〈坐㒺上不忠者〉下官不職〈坐罷軟不勝任者〉行事不請〈坐干國之紀者〉
大罪五〈家語孔子云〉
通天地者罪及五世 誣文武者罪及四世 逆人倫者罪及三世 謀〈議也〉鬼神者罪及二世 手殺人者罪及其身
四誅〈王制家語同〉
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埶左道以亂政殺 作淫聲異服竒技竒器以疑衆殺 行偽而堅言偽而辨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衆殺 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衆殺
魏法經六篇〈文侯師李悝著商鞅改為律〉
盜法〈今賊盜律〉賊法〈今詐偽律〉囚法〈今㫁獄律〉捕法〈今捕亡律〉雜法〈今雜律〉具法〈今名例律〉
漢法十家〈藝文志〉
李子〈名悝相魏文侯三十二篇〉商君〈名鞅相秦孝公二十九篇〉申子〈名不害相韓昭侯六篇〉處子〈史記趙有處子九篇〉慎子〈名到四十二篇〉韓子〈名非五十五篇〉游棣子〈一篇〉鼂錯〈三十一篇〉燕十事〈不知作者十篇〉法家言〈二篇〉
律九章〈蕭何定〉
其六篇同李悝 増戸婚 擅興 廐庫三篇
約法三章
殺人〈死〉傷人 及盜〈抵罪〉
應劭漢儀七〈漢書〉
律本章句〈李悝六篇蕭何九篇張湯二十七篇趙禹六篇〉尚書舊事〈孔光鄭𢎞〉廷尉板令〈張湯著〉決事比例〈陳忠作〉司徒都目〈鮑昱為司徒定決事都目〉五曹詔書 春秋㫁獄
晉律二十篇〈文帝命賈充等十四人損増漢魏律〉
刑名 法例 盜律 賊律 詐偽 請賕 告劾捕律 繫訊 㫁獄 雜律 戶律 興律 毀
亡 衞宮 水火 廐律 闗市 違制 諸侯
律二十名〈晉書名法掾張斐𢰅〉
故〈知而犯之〉非〈意以為然〉謾〈違忠欺上〉詐〈背信藏巧〉不敬〈虧禮廢節〉鬬〈兩訟相趣〉戲〈兩和相害〉賊〈無變斬撃〉過失〈不意故犯〉不道〈逆節絶理〉惡逆〈陵上僭貴〉𢦤〈將害未𤼵〉造意〈倡首先言〉謀〈二人對議〉率〈制衆建議〉強〈不和〉略〈攻惡〉群〈二人以上〉盜〈取非其物〉贓〈貨財之利〉
魏律十八篇〈六典魏命陳羣等採漢律為之〉
蕭何律九篇 増刼掠 詐偽 毀亡 告劾 係訊 㫁獄 請賄 驚事 償贓等九篇 又梁律二十篇北齊律十二篇後周律二十五篇隋律十二篇
唐律十二篇〈因隋之舊宋建隆重定刑統三十卷〉
名例 衛禁 職制 戶婚 廐庫 擅興 賊盜鬭訟 詐偽 雜律 捕亡 㫁獄
刑書四法
治於已然謂之律〈以正刑定罪〉禁於未然謂之令〈以設範立制〉設於此待彼之至謂之格〈以禁違正邪〉設於此使彼效之謂之式〈以𮜿物程事〉
律例八字〈刑異五等例分八字范蜀公雲若春秋之凡〉
以〈以盜除〉准〈准罪復職〉皆〈無首從〉各〈俱加罪〉及〈連上文〉其〈又後意〉即〈文同義殊〉若〈㑹上意〉
六贓〈受財曰贓有六等〉
強盜贓 竊盜贓 枉法贓 不枉法贓 受所監臨贓 坐贓
七殺〈殺人有此七等法家以之定罪〉
謀殺 鬭殺 故殺 誤殺 戲殺 刼殺 過失殺
十惡〈惡之大者有十為赦所不原也〉
謀反 謀大逆 謀叛 惡逆 不道 大不敬不孝 不睦 不義 內亂
宋三限之制〈太祖定〉
大事四十日 中事二十日 小事十日〈有不須追捕而易決者不過三日〉
元律令三書
制詔 條格 㫁例
唐虞制𧰼刑三〈尚書大傳〉
上刑赭衣不純 中刑雜履 下刑墨幪
衣服𧰼五刑〈白虎通〉
犯墨蒙巾 劓者赭衣 髕者墨蒙 宮有屝 大辟者布衣無領
三就〈書五服三就注謂孔氏以為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似無據〉
大辟〈棄之於市〉宮辟〈下蠶室〉餘辟〈亦就屏處不欲使誤而至死聖人之仁也〉
三居〈同上五刑有宅五宅三居居此地也〉
四裔〈大罪〉九州之外〈次之〉千里之外〈又次之〉
罷民役五等〈周禮大司寇民有罪未麗於法者桎梏而坐諸嘉石役諸司空〉
重者旬有三日坐期役 次九日坐九月役 次七日坐七月役 次五日坐五月役 下者三日坐三月役
甫刑金𨕖五名〈漢蕭望之傳注選音刷金珠兩之名師古謂本作鋝即鍰也六兩曰鍰黃鐵也〉墨辟疑赦其罰百鍰 劓辟疑赦其罰惟倍〈二百〉剕辟疑赦其罰倍差〈五百〉官辟疑赦其罰六百鍰 大辟疑赦其罰千鍰
古五刑〈即肉刑也〉
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塗之〉劓〈截其鼻〉剕〈㫁其足亦曰刖〉宮〈丈夫割勢女子幽閉今宮男女也〉大辟〈死刑〉 司刑墨劓宮刖殺為五刑
國語五刑〈臧文仲雲〉
甲兵 斧鉞 刀鋸 鑽笮 鞭朴
左傳九刑〈周公制禮雲在九刑不忘叔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正刑五 流宥 鞭 朴 贖 服䖍謂正刑一議刑八
五者刑之法〈朱文公〉
𧰼以典刑〈畫𧰼示民以五等肉刑之常法〉流宥五刑〈放之於遠寛夫犯肉刑而情輕之人〉鞭作官刑 扑作教刑〈官府學校之刑馭夫罪小而未麗五刑者〉金作贖刑〈入金免罪贖夫犯鞭撲之刑而情又輕者〉
二者法外之意
眚災肆赦〈不幸而觸罪者肆而赦之〉怙終賊刑〈有恃而不改者賊而刑之〉
五刑屬三千
墨屬千 劓屬千 剕屬五百 官屬三百 大辟二百
秦五刑
黥 劓 斬左右趾 梟首 葅其骨
後周罪五等
磬 絞 斬 梟 裂
後世五刑
笞刑五〈自一十五至五十用笞〉杖刑五〈自六十至一百用杖〉徒刑五〈謂奴辱之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凡五等〉流刑三〈謂不忍殺宥之於逺也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凡三等〉死刑二
鞭三等〈梁武帝制三鞭皆皮為之〉
刑鞭〈生革亷成〉法鞭〈生革去亷〉常鞭〈熟靼不去亷〉
杖三等〈同上 杖皆用生荊長六尺〉
大杖〈頭圍寸三分小頭八分半〉法杖〈圍寸三分小頭五分〉小杖〈圍寸一分小頭極杪〉
枷三等〈元制〉
死罪二十五斤 徒罪二十斤 杖罪一十五斤
闗三木〈闗穿也〉
鈕 械 枷
大法有三〈孔叢子夫子荅曽子聴獄之術〉
治必以寛〈聴不寛是亂也〉寛歸於察〈不察是慢也〉察歸於義〈不中義是私也〉
政無三者刑可即〈家語孔子責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
慢令謹誅賊也 徵斂無時暴也 不試責成虐也
刑獄十𡚁〈監察御史陳垓疏民命與國脈相繼極言十𡚁〉
檢覆 決獄 疎決 推勘 拘鎖 刺環 奏裁詳覆 重勘 追證
持刑四難〈馮宿制〉
亟則失情 緩則留獄 深則礙恕 縱則生奸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一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