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象村稿/卷四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十八 象村稿
卷之四十九
作者:申欽
1629年
卷五十

野言二

[編輯]

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王。

薄滋味。所以養氣。去嗔恚。所以養性。

守氣之妙。在乎專精。

心虛則澄。坐定則靜。寡言希聽。存神保命。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而成和。成和而物生焉。

天下之事。是或化爲非。非或化爲是。恩或化爲讎。讎或化爲恩。是以聖人居常慮變。

水潛故蘊爲五精。火飛故達爲五臭。木茂故華爲五色。金堅故實爲五聲。土和故滋爲五味。

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

順天命順天道。順天時順天理。順天道則能應物。順天命則能應人。順天時則能應變。順天理則能應機。苟如是則常應而常靜。

道本虛。虛無形體。窮於無窮。始於無始。

虛極化神。神變生氣。

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

虛則無礙。靜則無欲。虛極靜篤。觀化知復。

其常不變故能應變。其變不常故能體常。

日往月來。氣之屈伸。暑往寒來。歲之屈伸。古往今來。世之屈伸。

息者消之始。消者息之終。

天地雖大。陰陽雖妙。能役有形氣者。不能役無形氣者。

天下之事。爭之則不足。遜之則有餘。

智之極則知。而智之用。不足以周物。故用之以愚。辨之極則知。而辨之用。不足以盡物。故處之以訥。

聖人無所見。故無不見。無所聞。故無不聞。

善今者可以行古。善末者可以立本。

不可非世是己。不可卑人尊己。自牧之道也。

天不能冬蓮春菊。是以聖人不能造時。地不能洛橘汶貉。是以聖人不能去俗。

少言者。人不忌。

操之以誠。行之以簡。待之以恕。存之以默。

謀之心。斷之理。順之大。

聖人之言。大者金玉。小者菽粟。

言道者如言夢。聽道者如聞夢。言夢者曰如此金玉。如此粟帛。言者不能取而與人。聽者不能受而得之。故回也如愚。

形忘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

動靜相摩。所以化火。燥濕相蒸。所以化水。

水火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則有時乎毀家。飮餠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則有時乎戕身。

儉於聽可以養虛。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氣。儉於家可以獲福。

君儉則臣知足。臣儉則士知足。士儉則民知足。民儉則天下知足。

至奢者猶不足。至儉者恆有餘。

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

聖人不以己治天下。以天下治天下。

天下歸功於聖人。聖人任功於天下。

賢人趨上而不見下。衆人趨下而不見上。

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

勤於禮者神不外馳。可以集神。勤於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攝精。

知亂於未亂。知危於未危。知亡於未亡。知禍於未禍。存於身而不爲身累。行於心而不爲心役。行於世而不爲世移。行於事而不爲事凝者。其庶矣夫。

通變在識時。識時在通理。

淸明在躬。天理昭明。

天之變化。觀易可見。世之時勢。觀象可驗。物之情僞。觀形可辨。

進德修業。莫若正己。己正則人亦正。己正則事亦正。一正己而天下之萬變可應。

氣之消長。時之升降。運之否泰。道之通塞。天易也。卦之吉凶。爻之得失。辭之險易。象之貞悔。聖易也。命之窮達。世之成敗。位之安危。身之進退。心易也。

虛者天之象。靜者地之象。自強不息。天之虛也。厚德載物。地之靜也。

世無不霧之晨而霧不能以晨爲昏。世無不雲之晝而雲不能以晝爲夜。

乾坤開闢之世乎。屯蒙鴻荒之世乎。需養結繩之世乎。訟師阪泉之世乎。畜履書契之世乎。泰其雍熙之世乎。過是而後。否泰相乘。

天下之理。屈之甚者伸必烈。伏之久者飛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