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下中農自辦的農業科學實驗場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貧下中農自辦的農業科學實驗場
萬全縣革命委員會舊堡大隊革命委員會聯合調查組
1969年3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河北省萬全縣舊堡大隊的貧下中農,遵照毛主席「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的偉大教導,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的專家路線,粉碎了階級敵人和資產階級反動技術「權威」的破壞,衝破了舊的習慣勢力的阻礙,從一九六七年開始辦起了自己的農業科學實驗場,為貧下中農登上農業科學舞台提供了一些經驗。

舊堡大隊位於塞外長城腳下的半丘陵地區,擁有一千一百戶,四千多人,一萬四千畝耕地。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由於劉少奇及其代理人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群眾性的農業科學實驗活動開展不起來,耕作技術比較落後,種子雜劣,作物產量不高,嚴重地妨礙着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使廣大貧下中農蘊藏着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象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他們決心要掌握科技大權,做科學文化的主人。一九六七年春天,大隊領導班子根據貧下中農的要求,選擇了村西北一片二百七十畝土質最差的地作為科學實驗基地,抽調了政治覺悟高,有豐富經驗,有革命幹勁的貧下中農、革命幹部、知識青年三十六人,建立起了農業科學實驗場。實驗場的耕地是一片亂沙地,土層很薄,雜草叢生,好年景畝產也不過二百斤。實驗場的人員決心學大寨人,迎着困難走。

農業科學實驗場以毛主席規定的農業「八字憲法」為指針,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通過科學實驗,解決了生產上的一些「老大難」問題,摸索出一套適應當地農作物種植的新經驗。兩年來,這個科學實驗場的同志在貧下中農的幫助下,搞了肥料、植物保護、耕作制度改革等十三項實驗,從外地引進各種作物新品種一百二十個,經過就地試驗、評選,培養繁殖出適合當地的良種六個。同時,他們還綜合運用農業「八字憲法」,摸索出了玉米、高粱、穀子高額豐產的規律。科學實驗場成了高額豐產田的樣板。這裡,一九六六年畝產平均一百八十斤,一九六七年猛增到五百零三斤,一九六八年大旱,仍達到五百三十八斤。貧下中農感慨地說:「人變思想地換裝,過去的西大荒今日變成了米糧倉。」

經過兩年來的實踐,舊堡大隊的貧下中農深刻地體會到:辦農業科學實驗場,是貧下中農登上農業科學研究工作的舞台,做科學文化的主人的好途徑。

現在,舊堡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把農業科學實驗場擴建成一千八百畝地、一百二十八人的大場子。全大隊九個生產隊也紛紛建立起高額豐產田。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