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秘方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跌打秘方

論治法[編輯]

大凡頭上受傷、腦髓出者,難治;骨色青者,亦難治。若他處骨肉破碎,即將空痛散敷之,內服疏風理氣湯五、六劑。傷口平復,再投補血順氣湯。若有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之症,急以飛龍奪命湯投之。

若目受傷,將收珠散敷之,用銀簪腳以井花水蘸葯點血筋上,次以青布或用舊青絹湯洗揉,隨用還魂湯二服,待其平復,再服生血明目飲。

若鼻樑骨斷,先用接骨散敷之,次用生肌散菜油調搽,再服活血止痛散。

如口唇缺破,先敷代痛散,隨將青鶉尾下絨毛護之,以桑枝油線縫合,再敷生肌散,服活血止痛飲。有含刀在口,割斷舌頭尚未見落者,用雞蛋肉軟白衣袋其斷舌,將血丹用蜜調塗在患處,再以蜜和蠟調勻,敷在雞蛋衣上,取其微軟能通藥力。但葯在口中易散,勤勤敷之為妙。如不得速效,再以金瘡葯治之。如被人咬破舌頭者,以生蟹杵爛塗之,亦平復。

倘下頦骱骨脫落,先用寬筋散煎湯熏洗,次以綿裹大指入其口,指抵住下邊,外用手心托住,緩緩揉上推進骱骨而止,再服補腎和氣湯。有登高跌扑兩肩天井骨受傷,不便綁紮,但見傷損腫脹,即先服喘氣湯,使骨節相對,次用接骨散敷之,以綿包裹,斜連搭胸背敷之,再服活血湯。

蓋肩骱落與膝骱落同,而膝骱送上省力,肩骱送下省力,總屬易上。將一手按住其肩,一手托住其手,緩緩搖動,使其筋舒血暢,再令本人坐於低處,一人抱住其身,醫者以兩手又捏其肩,兩膝夾住其手,齊力一上。用綿包裹好,外敷接骨,內服生血補髓湯。

遇臂骱觸出,上用一手抬住其腕,下用一手按其手,內用足踝抵住,齊力一伸而上,即敷接骨散,以綿包之,內服生血補髓湯。

若手骱跌出,上用一手按其臼,下用一手托住指掌,用力一伸而上,此乃會脈之所宜,即服寬筋活血散,以接骨散敷之,用綿包裹,再用闊板一片,又用二寸長杉樹板四片幫貼患處,扎縛七日,可得平復。

手指有三骱臼,惟中節出者有之,然易出易上,用兩手抽伸法上之,服寬筋活血湯。有臂臼出而觸在腹內者,當另處人側臥出肉,用手隨內出外,又用手隨內上撲住其腰,下手捧住其腕,將膝揭住其上,出左向右扳,往右向左扳,一伸即上。服生血補髓湯。

蓋兩腿易於傷損,傷則兩段,先將寬筋散熏洗,使患側臥,外敷接骨散,好足同敷,用綿包裹,要四寸長杉板八片幫好,以綿繩三條綁縛,服活血止痛散三、四劑,再服壯筋續骨丹。

凡治膝蓋骨跌脫離骱,須用綿花衣捆作大包,令傷者仰臥,將包襯於膝下,一抬腳踝,若骨偏於左隨左而下,偏於右隨右而下。醫者扶定棉包,以上手挽住其膝,下手按住其腳,使臼骱相對,用力一扳,推起入骱矣。先敷接骨散,用棉包布裹挽下,以包按之,服生血補髓湯五劑,再服壯筋續骨湯。

如小膀有大小兩骨,一莖折者易治。俱折者難治。而骨折看有藕七頭(七字折斷理然而成字)易治。如兩骨平斷者難醫。更有戳穿皮肉者,尤難治也。此症與上大腿治同一法,如骨戳皮外,須將碎骨鑲上斷處,不可湯洗,將生肌散敷之。如骨折不破皮肉,以接骨散敷之。足踝之骱骨易出難上,須一手抬住其腳掬上以腳根,一手扳其腳指,左出偏其左,右出偏其右,將腳掬上,以腳根掬下,不可以一伸而上,內服寬筋活血散,腳偶被傷致令筋促酸痛,不便伸縮,宜用寬筋散煎湯洗之。

治失枕頸項強痛,令其低處坐定,一手扳其下頦,緩緩伸直矣。

凡刀槍所戳,但傷皮肉者,敷金瘡葯。傷內膜及腸胃者,不治。刀斧砍傷頭額,易發寒熱,脈細者可治,脈大者難治。損骨先療骨,傷肉先生肌,外敷金瘡葯,內服護風托里散。自刎食管斷者,先以生半夏研細末摻之,再以青鶉絨毛和入人蔘末敷之,再以桑白皮油線縫之,以軟絹纏封,急切。無有青鶉絨毛,以茅針花搓軟代之,隨用紫金丹和入胎骨一分酒調,用匙灌下,再用護風托里散服之。有肚皮破而腸出者,先去病患指甲。如腸出食可進者,急用紡紗車對患處,順搖勿使風傷患處,將溫水揉之令入,用桑白皮搓線縫合破處,外敷金瘡葯,服通腸活血湯。

一凡夾棍傷,出衙門即用熱童便一盆,將足浸之,如便冷燒紅磚二塊淬之即熱,直至童便面上浮起白油膩,其傷盡處,庶不爛潰。再用肥皂搗於泥,入雞蛋清和勻敷傷處,以草紙包裹,用腳帶條縛緊,一夜不動即效。內服湯藥末藥見後。

論傷法[編輯]

凡受傷之人,痰多及眼珠淡白者不治。

唇吊者不治。

失枕者不治。

口鼻黑及屎黑者不治。

目斜視氣響者不治。

喘急心高者不治。

耳鼻赤色者不治。

如斷蓋心骨及耳內腦後衣,並穿破陰囊陰戶,傷重痛苦難忍,瘀血攻心,未有不死者也囟門蓋骨碎,腦髓出者不治。

鼻樑兩眼平對處,打斷不治。

兩太陽系空虛處,傷重者不治。

小心突結喉打斷不治。

結喉下橫骨上空潭處,塞下有橫骨,下直至人字骨,懸一寸三分為一節,傷下一節即凶一節,不易治。

心坎即前心,人字骨處受傷者必暈悶,久必吐血,血泛不治。

食肚在心坎下,傷者必反胃,不治。

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內膀胱穴,若倒插,一月必死。

睾丸即外腎子,捏碎不治。外胞傷破尚可縫。

腦後與囟門被木器傷者,不治。

天柱骨與突對摺斷者,不治。

百旁(勞)穴與塞下相對,背傷重者不治。

兩腎與臍相對,在脊骨左右,受傷者,或哭或笑不治。

海底穴乃大小便交界空虛處,受傷不治。

氣門在乳上動脈處,傷即氣塞,救治稍遲,三時必死。

軟肋在左乳下即食肚,受傷救治稍遲,三時必死。

膻門在右乳,傷重即痰涌,不治。

血海右乳之下,膻門之右,是脅將盡處,傷重不治。

兩乳之上傷左者,久必發嗽,傷右者,久必發呃,醫遲不治。

中脘在心口下當胃處,傷重不治。

肺底在腰以上,中間高處是。如傷重者,不治。

章門在脊骨上第三節,傷重不治。

中會在中脘之下、丹田之上,傷重不治。

風門在左右胳肢下,傷重不治。

前心後背受傷者,久而成怯症(後背尾至十八節,則是背心)

小膀肚受傷者,久則成黃病。

論用藥[編輯]

自然銅乃接骨之要葯,惟敷藥不用,湯飲必須用之。

以續斷、五加皮為佐;活血以紅花、當歸為主;理氣以青皮、枳殼為先;破血以桃仁、木通為君;補血以芍藥、生地為最。

若欲疏風先須理氣,活血亦須順氣為要。在足木瓜為引經葯,在手桂枝、桑枝亦可。

論各穴要害之處[編輯]

大凡人左胸為氣門,右胸為痰火;左肋為食肚,右肋為血海。前胸為龍潭穴,背心為海底穴。

左乳傷發嗽,右乳傷發呃。兩腰為二珠穴,傷則發笑。男子傷於上部易治,以男子氣盛、上升故也,女子傷於下部者易治,蓋女子血盛、下降故也。

蓋大凡致命處,則頂心、太陽、耳竅、咽喉、胸膛、兩乳、心坎、肚臍、兩脅、腎囊、陰戶、腦後、耳根、脊膂、背心、兩後脅腰眼並頂心之偏左偏右、額顱、額角,傷重者皆能致命。

大凡人受全體者,死速。傷肩背死遲,傷左半身者氣促,面黃浮腫,右半身者氣呃,面白血少,傷背者雖不速死,百日後必死,以五臟皆繫於背故也,宜服延生藥酒。傷胸者必嗽咳迷悶,面黑,發主三四日死,以胸乃血氣往來之所,服七厘散、行氣活血湯。

大凡跌打傷輕不致命,但覺兩肋疼痛者,此肝火有餘,實是火盛之故也。或有平日登高跌扑者,原有瘀血瘀滯,今又因新傷而發痛也。或有痰積、食積而痛者,或有醉飽房勞、脾氣虛耗,肝木乘脾胃虧虛,當心連兩肋而痛者。又有傷寒發熱而兩肋痛者。左肋痛,氣與火;右肋痛,痰與食。瘀血痛者,傷處必有紅腫。若肥白色之人身發寒熱而兼肋痛者,多因氣虛;黑瘦之人發寒熱而痛者,大約陰陽兩虧,必日輕夜重,多怒腰痛,此亦瘀血凝滯故也。

論驗輕重傷訣[編輯]

一看眼,凡內傷積有瘀血,白睛必有紅筋,筋多瘀血多,筋少瘀少。若眼珠動運有神氣者,可治,否則難治。

二看手指甲,以我手大指押病者指甲上,一放開血色即還原者,可治。若遲緩還原,或烏色或紫色者不治。

三看陽道,不縮及有小便者可治,否則難治。

四看足指,與看手指甲同一法。

五看腳底,紅色者易治,黃色難治,五色全犯者不治。

六看脈息,若胃氣和平者易治,六脈浮數兼有外感也,難治。六脈微絕,胃氣將盡者,不治

論用藥要訣[編輯]

凡治跌打損傷重症,不可匆忙下藥,若患者不能開口,先將烏梅嚼爛擦其牙齦,或將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噴嚏,口即開,隨用韭菜根搗汁燉熱,和童便服之,不下咽者難治。若納下,即同瘀血吐出,視其傷之輕重,先服奪命神丹,隨服疏風理氣湯,外敷吊傷丹。若小便不通,用火灸法或熏洗法。如破碎傷,用封葯護之,次服接骨紫金丹。若腹痛者宜行,行後審症輕重,根據方加減可也。

凡人被打,七日之內血氣未曾積聚,只宜發散活血。十四日之內瘀血積胸,其勢將歸大腸,故肚內作痛,宜用行葯。

凡人初打必有氣鬱,或受風寒,恐血氣攻心,宜服護心丹。

凡人看指甲,先看中指甲,黑色者傷重,腳指甲黑色者亦重。眼內有紅筋,或眼白珠赤色者亦凶,面黑者大凶,睾丸(即外腎子)上升者更凶,腳底黃色者亦凶。

凡人被打傷重,不能運動,用推法。以二人挽起其頭四五次,即吐出涎沫蘇醒。如不吐,以牙皂末五分煮酒調灌,得吐即醒。牙緊不開,用烏梅擦牙法。

凡人受打,拳向上者其氣順,平打者其氣塞,倒插者其氣逆,逆則血瘀,故倒插傷尤難治也。

凡人受打自覺傷重,醫藥不及,將童便乘熱飲二三匙,或以生地龍五、七條,洗凈搗爛,熱酒沖服,渣敷傷處,然後急醫,方保無虞。

凡不肖醫生遇傷症,先用劫葯,將生半夏、草烏入口,即頭浮面腫眼腫,寒顫切牙,不必驚駭,過三時自平復。為醫者當救人為急務。

凡用引經之葯,上部用川芎,手用桂枝,頭用白芷,胸腹用白芍,臍下用黃柏,左肋用青皮,右肋用枳殼,腰用杜仲,下部用牛膝,足用木瓜,身用羌活,當歸。不論跌打各傷,須要用看附。

傷肝部者,面色青兼紫紅色,眼赤發熱,主七日死,先服流傷飲,次服小續命湯,後服中和丸。

傷心口者,面青氣短吐血,呼吸大痛,身體不能動者,主七日死,先服流傷飲,次續命湯,後服中和丸。

傷食肚者,心下作陣痛,身發熱,腹高浮如鼓皮,氣促,飲食不進,眼閉口鼻面黑,主七日死,先服大續命湯,次服中和丸,倒插傷者不治。

傷兩腎者,兩耳即聾,額角黑色浮光,常如哭狀,主半月死,先服生血飲,次服流傷飲,後服中和丸。

傷小腹者,面腫氣急或時作痛,口吐酸水,主三日死,先服續命湯,後服中和丸。

傷大肚者,糞後血急而又澀,面赤氣滯,主半月死,先服流傷飲,次服續命湯,後服中和丸。

傷膀胱者,小便痛澀,不時有尿膨脹,發熱,主五日死,先服續命湯,次服行氣活血湯。

傷陰囊陰戶者,血從小便出,主三日死,先服護心養元湯,次服大續命湯。

傷胸背者,面白肉瘦,食少,發熱咳嗽,主半月死,先服流氣飲,次服中和丸。

傷氣海者,氣喘大痛身瘦,夜多盜汗,食少腫痛不寧,主一月內死,先服流傷飲,次服中和丸。

傷血海者,血妄行,口常吐出,胸前板住作痛,先服活氣湯,次服流傷飲,再服藥酒,若不取效,主一月內定死。

傷兩肋者,氣喘大痛,睡下如刀刺,面白氣虛,先服活血順氣湯,次服續命湯,主三日死。

論各傷主方[編輯]

傷章門者用當歸紅花飲。傷血海者用血竭煎。傷氣海者用木香飲。傷中脘者用麻黃飲。

傷中會者用乳香飲。傷風門者用五加皮飲。傷丹田者用十大功勞飲。傷肺底者香附飲或五加皮飲。傷後脅者用象膽煎。傷腰者用杜仲飲。打傷撲心者用九龍飲。傷頭者用羌活飲。傷手者用桂枝飲。傷囟門者及兩太陽服麻芎丸(眼傷亦可服之)。傷鼻樑及結喉用紫金丹服之。傷兩耳必暈悶,與下傷胸同一治法。傷胸前橫骨下三節必吐血或咯紅痰,服紫金丹童便浸煎,橫骨下服勝金丹收功。傷心坎下必口噤心悶,行動不得,服奪命丹。傷心坎下至小腹,先服猛蠅散,再用行葯。傷膀胱小腹,用灸臍散通之,再服行氣活血葯。腦後傷破服紫金丹、麻芎丸。

陰囊碎破先用封葯,再用青鶉絨毛封之,又用桑皮線縫之,再服麻芎丸。傷左乳必發咳,先服紫金丹,次服勝金丸,再服六味地黃丸,方中加止咳藥。傷右乳發呃,先用奪命丹三服,次服猛蠅散,服之後用活血理氣之葯。傷前胸後背用桔梗、青皮為引,服活血理氣之劑。傷手用落得打草煎湯浸洗,服桂枝湯飲。傷腿用兩頭尖膏,再服活血補血藥。傷腰背用麩炒熨,再服煎劑。若腰痛用補骨脂、杜仲、鳳凰衣三味為末,切開豬腰子,入葯在內紮好,加青鹽、陳酒煮食。傷海底穴必因腳踢其氣上沖,覺耳內一聲響,即必暈絕倒地,先服護心散,再服活血葯,若便結用臍熨法。傷尾閭穴(在尻骨盡處),服車前子末七分,米湯下,再以麩皮、蔥姜糟同熱熨之,再服活血之葯。傷膀胱肚腹,服紫金丹,次服行血活血葯加茵陳。如治緩則成黃痛。傷顫門必口噤,目反張,在七日內服奪命丹,七日外用煎劑下之。若傷在上部,忌用行葯,先服紫金丹趕下瘀血,再服行葯。傷血海者,久而成血癖,治法以水拌麵,搓作長條,四圍安定,中放朴硝或芒硝,以紙三四層蓋之,外將腳帶捆定,將炭火燒紅入熨斗內熨之,聞腹中有響聲,血癖已消,再服活血補血之葯。傷氣門者,氣必塞,目反口噤身僵,過不得三時,救遲其氣下降,撒屁則無救矣。此時不可慌張亂治,急以我耳傍其口,聽候其氣息,如無氣者必傷於倒插,須揪其髮伏我膝上,輕敲其背,若得氣從口出則醒。或氣門左右受打皆致悶暈,俱不可用表散,左服藥紫金丹,右服奪命湯丹,至三日上必發熱,仍服表汗葯去風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