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退思集類方歌注
作者:王泰林 

[編輯]

《退思集類方歌注》《醫方證治匯編歌訣》二書,吾邑王旭高先生所着也。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號退思居士。江陰柳寶詒嘗選刊先生醫案,稱先生讀書,上自軒岐,下迄清季諸家,無不精心灌注,於古書則研求古訓,於後人書則必分別疑似。所着有《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訣串解》《環溪草堂醫案》諸書,均未梓行雲。今醫案經方君耕霞、柳君寶詒選刊,流行於世,其餘數書屢求不得。乙卯冬,華君松岩惠余稿本一束,雲已藏棄多年。先是東房橋有先生之門人,年老忽發狂易,以鈔錄各書沉之水中。華君僅撈得方歌二種,殘缺不完。

一頁,即照《傷寒》《金匱》方補之。詳閱《退思集類方》,本徐靈胎氏《傷寒類方》化裁編輯,以《金匱》方、後人方附麗之,分為二十四類。其《醫方歌訣》亦本《蘭台軌範》通治方而作,故所注多遵徐書,而博採群書,間有先生新注,及自製數方附見,去取頗屬審慎,注釋亦極明白。余尤佩其雖一以仲聖方為宗,而能集仲聖以下醫方之長,絕不拘泥一家言,觀其治案可知也。惟此書尚非定本,故上有王先生所批「此方宜入某類」、「宜改從某注」、某方可刪」語。又如麻黃湯類之神術散,注云∶「又有太無神術散、叔微神術散,俱編入平胃散類。」瀉心湯類之進退黃連湯,注云∶「崔氏八味丸編入腎氣丸類。」今無此二類。

梔子豉湯下注有「余義見卷四雜說」云云,亦經散佚。又小青龍湯下注,尚着有《古方餘論》,則不止柳氏所謂三種,可知年愈遠,而書愈有闕,惜哉!惜哉!乃蓄意訪求,知先生故里去余家僅數十武,先生裔孫某君雲∶「高祖昆季五人,旭高最少,享高壽,無嗣,故歿後無紹其業者;門弟子各走一方,無從追考。其着述六十年來散佚無一存矣。」則是二書雖非全璧,亦足覘王先生學問之一斑也。道、咸之間固享名於蘇、浙者,何其着述竟無存耶!且此本得之沉水之餘,字跡有剝落之處,急謀付梓,以廣流傳;復以少時錄存先生所編着之《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括》及《增訂醫方歌訣》《薛氏濕熱論歌訣》各一卷,合為一冊,洵屬醫學家之要書,不可再使抱殘守缺,湮沒不彰,此付刊之舉,不容或緩者已。

庚申冬月無錫周鎮小農別署伯華謹識於惜分陰軒

退思集類方歌注[編輯]

《傷寒》《金匱》方 後漢張仲景着《傷寒》《金匱》兩書,為後世醫方之祖。其方治病,雖千頭萬緒,而條理不紊。方中之藥,少者僅一二味,而又無所不包括;多者至二三十味,而又無一味不緊切,所以謂之「方祖」。此卷所輯,皆其方也。間附後世數方,使人從流溯源,知夫熔古化新之妙。學人能於此卷諸方,精思而熟讀之,應變無窮矣。

麻黃湯類[編輯]

麻黃湯[編輯]

治太陽病風寒在表,頭項強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發熱惡寒,惡風無汗,胸滿而喘,其脈浮緊或浮數者,宜此發汗。若脈浮弱,汗自出,或尺脈微遲者,俱不可服。若風、寒、濕三氣成痹,及冷風哮嗽,最效也。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

麻黃加術湯[編輯]

治濕家身煩疼。

麻黃湯原方加白朮四兩。

麻黃髮汗之峻劑,監以桂草斯無弊。(麻黃開竅發汗,性最猛烈,故以桂枝監之,不使其大汗亡陽,甘草和之,不使其劫陰脫營,如馭馬防其放逸耳。)麻黃入肺杏入心,發汗必通營與衛。(麻黃輕清入肺,杏仁重濁入心。仲景治太陽初病,必從心營肺衛立方也。)先煮麻黃取力專,(麻黃先煮,取其力專,不僅為去上沫已也。)不須啜粥恐留滯。(不須啜粥,恐留戀麻黃之性也。)減去大棗與生薑,恐礙杏麻升降制。(仲景發汗方中,每加姜、棗,此不用者,以生薑橫散解肌,礙麻黃之上升,大棗緩中膩膈,礙杏仁之下降故耳。其精切又如此。)要知麻桂性辛溫,仲景原為風寒制。無論傷寒與中風,衛實麻黃表虛桂。(麻黃湯治衛實,桂枝湯治表虛,在有汗無汗上分,不在風寒上分也。)後人妄用治溫暑,無怪下咽人即斃。(麻黃、桂枝二方,原為冬月即病之正傷寒而設,後人誤以之治溫暑,無怪乎下咽即斃也。)傷寒初病在太陽,頭項強痛此經系。(頭項強痛,為太陽經的證。)發熱惡寒無汗喘,脈浮而緊麻黃諦。(以上為麻黃湯的證要訣。麻黃治無汗,杏仁治喘,桂枝治惡寒,甘草和諸藥,無一味不緊切,故謂「經方」。)寸關浮弱(表虛)尺遲微(里虛),誤汗亡陽禍不細。

(若浮弱微,非麻、桂溫通關節,宣發寒邪不效。虛者,同補氣血藥服。)冷風哮嗽還堪濟。(冷風哮證,由風寒客於背俞,屢止屢作,用此散寒利肺最效。病哮喘,雖服麻黃而不作汗也。)《金匱》麻黃加術湯,濕家身體煩疼詣。(濕外盛者,陽必內郁,故煩疼也。)寒濕在表汗之宜,麻術相須功益濟。(麻黃得術,自不至於過汗;術得麻黃,並可以行表里之濕。此治寒濕在表之正法也。)發散方中白朮加,海藏神術(湯)從此例。(發散方中加白朮,潔古謂之「開鬼門」。王海藏仿此意而制神術散,以代麻、桂,自雲神妙。)安道辨論頗精明,(王安道着《醫經溯洄集》,辨傷寒溫熱甚悉。)《活人》加減休拘泥。(朱肱《類證活人書》載夏至後用麻黃湯,須加知母、石膏、黃芩,後學多宗其說,亦見之不明,可見暑濕何可更用麻黃。)

此乃傷寒第一方,讀書勿被書瞞蔽。(旭高按∶麻黃湯或謂專治傷寒,或謂通治雜病,只緣未識正旨也。若知明為寒傷營之主劑,非惟溫暑不取用,即邪淺在衛,亦何至於誤用。而凡寒邪在營者,何不以通用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編輯]

治太陽溫病,無汗而喘,大熱大渴。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打碎綿裹) 以水七升,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編輯]

治風濕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

麻黃(半兩去節) 杏仁(十個去皮尖) 薏苡仁(半兩) 甘草(一兩炙) 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宜避風。(此方分兩甚輕,疑類唐人校訂《金匱》,加減仲景之方,非原方也。不然,漢時四錢匕,以今秤計之,只得八九分,而欲以治發熱身疼之證,有杯水車薪之誚矣。)

麻杏甘草石膏湯,泄肺存陰定熱喘。(麻黃湯,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熱喘也。)無汗汗出休拘泥,(按∶《傷寒論》原文本作「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柯韻伯《傷寒來蘇集》改作「無汗而喘,大熱者」,頗屬理正辭明。蓋汗出何可更用麻黃,無大熱何可更用

多從實證看。(此要訣也。不獨喘病,百病皆然。)雖未明言治溫病,此湯清散頗相安。(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仲景雖未出方治,而此湯清散,正是治溫之法也。)除去石膏加薏苡,(名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發熱身疼風濕搏。此與麻黃加術法,大同小異別風寒。(麻黃加術湯治寒濕,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風濕。)

越脾湯[編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面目腫,大有熱色,發熱無汗,脈洪浮而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麻黃(六兩去節) 石膏(半斤打) 甘草(炙) 生薑(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越脾加術湯[編輯]

治里水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自利而渴者;並治風寒客於脈而不去,營氣熱腐而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癘風氣,下焦腳弱。

越脾湯原方加白朮四兩。

越脾加半夏湯[編輯]

治肺脹咳喘脈浮大者。越脾湯原方棗加三枚,姜加一兩,加半夏半升。

越脾湯越脾中氣,發汗生津涼散委。(越脾者,發越脾中之津氣而為汗,是涼散法也。)

麻石甘草棗生薑,《金匱》以之治風水。惡風身腫脈洪浮,面赤熱渴乃堪使。(旭高按∶《金匱是風水者,乃肺、脾、胃三經受風熱之陽邪,痹其營衛之氣,升降不得自如,斯水飲入胃,不能輸脾歸肺,下達膀胱,而反外溢肌膚,故一身悉腫。其證惡風發熱,脈洪浮而渴,故知為風熱,亦嘗驗之矣。然必兼有無汗而喘見象,與此湯一服,亦未必汗出,其水反從小便去,真匪夷所思者。)里水黃腫其脈沉,便利亡津加術餌。(名越脾加術湯 旭高按∶水在里,當不渴,渴則可征水去。今渴而黃腫不去,是水未去也。水未去,何以渴?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也。蓋脾氣實者,小便利則水去;脾氣虛者,小便利則亡津,亡津令渴。病雖始於里水,其實里已無水,水只在皮膚中,故亦用越脾,使從表解。但加白朮一味,補脾氣生津液,以固其里,則意無不到矣。)營氣熱腐為癘風,俗號「大麻瘋」即是。清疏營衛最相宜,加術緣其腳弱爾。(按∶癘風因風客久而化熱,營氣被其煽灼,血肉腐壞,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即俗所謂「大麻瘋」是也。喻嘉言有見及此,故曰「汗宜頻發,血宜頻刺」,但未有其方。旭高觀此湯清疏營衛,與嘉言之說合符。石膏清熱生津液,麻黃疏風通血脈,甘草解熱毒,姜、棗和營衛,若不腳弱,則白朮亦可不加。後人遇此證,絕不知用此湯,何也?)

溫邪挾飲填肺中,為脹為喘加半治。散邪清熱越脾佳,蠲飲消痰半姜美。(名越脾加半夏湯 肺脹咳喘,為外邪內飲相搏之證。越脾湯散邪清熱之功多,蠲飲消痰之力少,故加半夏輔其未逮,更加姜一兩以助半夏之功,周密之至矣。)此與青龍加石膏,佐使寒溫相對峙。(此與小青龍加石膏湯相為對峙。小青龍湯中有半夏無石膏,越脾湯中有石膏無半夏,觀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石膏、半夏二物協力建功。石膏清熱,借辛溫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涼亦能清熱。前越脾加術湯生津止渴,借白朮入清熱藥中;此越脾加半夏湯下氣定喘,又借半夏入清熱藥中。仲景加減成方,無非化裁後學矣。)又與越脾加術湯,下氣生津分彼此。千古醫方仰仲師,一加一減皆精義。

大青龍湯[編輯]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證者。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去皮) 甘草(各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石膏(雞子大一塊打) 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

汗多亡陽,遂虛大青龍湯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發熱惡寒太陽病,無汗煩躁力能攘。(「發熱惡寒無汗煩躁」八字,是大青龍着眼。)一服汗出停後服,汗多溫粉撲之良。(仲景溫粉方失,成無己《傷寒明理論》用白芷、 本、白朮、川芎、米粉撲之。)寒之淺者僅傷衛,風而甚者營亦傷。中風衛實因煩躁,清火發汗此方強。(按∶風傷衛,寒傷營,中風脈浮緩,傷寒脈浮緊,是大法也。此大青龍脈證俱屬傷寒,而去中風者,全在煩躁上看出。若寒邪,則但嘔逆,惟

蓋風寒中傷,各有淺深,又各隨其人之體氣虛實而為病。是以寒之淺者,僅傷於衛,風而甚者,並及於營;衛之實者,風亦難泄,衛而虛者,寒猶不固。正是互文見意處。此湯治中風衛實之法,乃清火發汗之重劑也。)證較麻黃為尤重,預保陽明聖法彰。(柯韻伯《傷寒來蘇集》曰∶「此麻黃證之劇者,故於麻黃湯倍麻黃以發汗,加石膏以除煩。」「諸證全是麻黃,而有喘與煩躁之別∶喘是寒郁其氣,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氣;煩躁是熱傷其氣,無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用石膏以清胃火,是仲景於太陽經中,預保陽明之先着。加姜、棗以培中氣,又慮夫轉屬太陰。」「一汗而表里雙解,風熱兩除,此大青龍清內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少陰煩躁脈微弱,惡風汗出不相當。

(少陰亦有煩躁證,以脈微弱,汗出惡風為辨,不可服此。仲景立此方,即垂此戒,叮嚀之意深矣。)熱因寒用方堪救,誤服青龍陽必亡。(少陰煩躁,當熱因寒用,如四逆湯加豬膽之例,方可救其萬一。若誤服青龍,必召亡陽之禍,慎之。)

小青龍湯[編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乾嘔,發熱不渴,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滿者;並治溢飲,身體重痛,肌膚悉腫。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 桂枝(各三兩)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此方有加減法,另詳余所着《古方餘論》中。

小青龍加石膏湯[編輯]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也。

小青龍湯原方加石膏二兩。煮法同。強人服一升,虛人減之。

小青龍湯治水氣,喘咳不渴嘔利慰。(凡水停心下之證,多喘咳而不渴,此要訣也。其餘下利與小便不利,或然或不然也。)薑桂麻黃芍藥甘,細辛半夏兼五味,備舉辛溫散水寒,兼病屬有形,非一味發散所能除,故備舉辛溫以散水,兼用酸苦以安肺,於麻、桂二湯內,不但留白芍之酸收,拘其發散之猛,再復五味、乾薑攝太陽之氣,監製其逆,細辛、半夏溫散水寒,從陰出陽,庶幾水從汗解而不傷陰,此發汗散水之聖方也。)溢飲水腫服之奇,發汗散水此所謂。(溢飲者,水腫也。水飲外溢於肌膚,旁流於四肢,故一身悉腫。然亦必有喘咳見證,用此發汗散水,其效乃奇。)肺脹煩躁加石膏,寒溫並進斯為貴。(肺脹咳喘,多因水飲,而煩躁則挾熱邪,故於小青龍湯加石膏,寒溫並進,水熱俱蠲,於法尤為密矣。)

甘草麻黃湯[編輯]

治里水脈沉,面目黃腫,小便不利。

甘草(二兩炙) 麻黃(四兩) 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

麻黃附子湯[編輯]

治里水脈沉小者,屬少陰也。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 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麻黃(湯)治里水,水從汗解斯方美。(《金匱要略·水氣病篇》雲∶「水病發其汗即已。」)脈沉小者屬少陰,溫固必須加附子。(名麻黃附子湯)麻得甘草緩中焦,汗不傷陰厥有旨。(王晉三《古方選注》曰∶「甘草緩麻黃於中焦,取水谷之津為汗,則內不傷陰,邪從表散。」深得厥旨。)水之為病殊多端,表里陰陽非一致。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分利。單單腹脹最難醫,青筋突起無生理。(旭高按∶前一方用甘草,內助土氣,後一方用熟附,溫固腎液,而外散水氣,則皆君以麻黃。蓋麻黃氣味輕清,無微不入,故能透出肌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凡藥力所不到之處,惟此能達之,故不特在表之風水可用,而在里在腎之水,咸可用之也。《金匱要略·水氣病篇》雲∶「水病發其汗即已。」而發汗之法,又各有淺深不同如此,可謂簡而該矣。然又雲∶「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可見水病利小便一法,原不可缺,但以腰上半為陽,及一身悉腫者為表,當發汗耳。若單腹脹青筋突起,為土敗木賊之候,難治。)

麻黃附子細辛湯[編輯]

治少陰病始得之,無汗惡寒,頭不痛,但欲寐,反發熱脈沉者。

麻黃(去節) 細辛(各二兩) 附子(一枚炮) 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經兩法彰。無汗惡寒(與太陽同)頭不痛,脈沉欲寐(俱少陰證)少陰殃。若無發熱當溫補,(用附子湯)

反熱邪猶連太陽。故用麻辛兼發表,溫經熟附恐亡陽。(少陰主里,應無表證,今始受風寒,即便發熱,則邪猶連太陽,未盡入陰,猶可引之外達,故用細辛引麻黃入於少陰,以提始入之邪,仍從太陽而解。然恐腎中真陽隨汗外亡,必用熟附溫經固腎,庶無過汗亡陽之慮。

此少陰表病無里證者發汗之法也。)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編輯]

治傷寒瘀熱在里,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發黃者。

麻黃(去節) 連翹(各二兩) 赤小豆 生梓白皮(各一升) 杏仁(四十枚) 甘草生薑(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降注雨水,謂之潦水,取其味薄,不助濕熱也。)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杏仁甘草梓皮湊,煮以潦水加姜棗,瘀熱身黃功克奏。泄濕從陰出太陽,(此表里分解法。或太陽之熱,或陽明之熱,內合太陰之濕,乃成瘀熱發黃,病雖從外之內,而粘着之邪,當從陰以出陽也。杏仁、赤小豆泄肉里濕熱,生薑、梓白皮泄肌表濕熱,仍以甘草、大棗奠安太陰之氣,麻黃使濕熱從汗而出太陽,連翹導濕熱從小便而出太陽,潦水助藥力從陰出陽。經雲∶「濕上甚為熱。」若濕下行則熱解,熱解則黃退也。)黃從汗解無留垢。緣其有表此方施,若無表證茵陳究。(本方使黃從汗解,茵陳蒿湯使黃從下解,乃有表無表之分也。)

麻黃升麻湯[編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也。麻黃(二兩半) 升麻 當歸(各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 白朮 石膏 乾薑 芍藥 天冬 桂枝 茯苓 甘草(各六銖) 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麻黃升麻湯桂枝,芍草苓冬姜術知,玉竹黃芩歸與石,辛溫寒潤互兼施。厥陰錯雜邪難解,陰中昇陽用此宜。(此方升散寒潤,收緩滲泄具備,推其所重,在陰中昇陽,故麻黃、升麻名湯也。膏、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藥、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歸、術甘溫,玉竹甘寒,緩脾胃以致津液。獨是十味之藥,雖有生津泄熱之功,不能提出陰分熱邪,故以麻、桂、升、姜,開入陰分,與寒涼藥從化其熱,庶幾在上之燥氣除,在下之陰氣堅,而厥陰錯雜之邪可解。)吐血咽疼肢厥逆,泄利不止頗難醫。此乃傷寒之壞病,下寒上熱涉危疑。(此乃傷寒之壞病,寒熱互見,上下兩傷,故藥亦照證施治。病證之雜,藥味之雜,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又有此一格。)

濃朴麻黃湯[編輯]

治咳而脈浮者。

濃朴(五兩) 麻黃(四兩去節) 石膏(雞子大一塊) 杏仁(去皮尖)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細辛 乾薑(各二兩) 小麥(一升) 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濃朴麻黃湯石膏,細辛杏半味姜邀,還加小麥宜先煮,下氣祛邪止咳標。小麥甘平緩心氣,用醫心咳法殊超。咳而心痛為心咳,仿此臨時加減調。(《金匱》此方,不詳見證,而但云「脈浮」。浮為邪氣居表,固宜驅之外散,然觀其藥品,泄熱下氣、散邪固本之功皆備,或並附及之。

〔附〕心咳湯[編輯]

(旭高新制) 治心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北沙參(三錢) 石膏(三錢同薄荷頭研) 牛蒡子(錢半) 杏仁(三錢去皮尖)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麥冬(三錢去心) 半夏(一錢) 茯神(三錢) 遠志(五分) 小麥(五錢) 水三盞,先煮小麥減一盞,納諸藥,煎至一盞服。(痰多加川貝母,咽喉腫痛去半夏,汗多加五

心咳湯用北沙參,牛蒡甘桔石杏仁,茯神遠志麥冬夏,小麥煎醫心咳珍。(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究不離乎肺經。此心咳一證,雖屬心火上逆,以余驗之,其始多由外感。夫外感溫邪,必先肺衛而及心營,觀經文「咳則心痛」句,義可推矣。逮至咳嗆不已,震動心胞之火,勢必上逆,而為咽腫喉痹。前人謂生脈散加茯神、遠志,能治心咳,遵用不甚見效,余因參入開泄肺經之藥,重用小麥煎湯代水,治之乃驗。蓋小麥甘平,為心之谷,緩心寧氣,大有殊功,即從濃朴麻黃湯意化出,故附於此,以就正於當世。)

射干麻黃湯[編輯]

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者。

射干 細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兩)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麻黃 生薑(各四兩) 大棗

射干麻黃湯細辛,紫菀款冬味夏朋,姜棗同煎療肺冷,咳而上氣水雞聲。酸收苦泄兼辛散,肺氣宣通痰自平。(此治形寒飲冷傷肺之要方也。喉中水雞聲者,痰氣出入而 咯也。

由肺中冷,陽氣不能宣其液,郁於肺而生聲,乃復用《本經》主治咳逆上氣之品,大泄陰液,宣通肺氣。射干、紫菀,以苦泄之也,麻、辛、款、夏、生薑,以辛瀉之也,五味子酸以收其正氣,大棗甘以緩其下行,則射干、細辛、五味之性,從麻黃外達肺經,內通肺臟,泄肺之苦,遂肺之欲,補肺之正,溫肺之陽,俾氣道平而肺得陽和之致,自無 咯之聲矣。)

《古今錄驗》續命湯[編輯]

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並治咳逆上氣,但伏不得臥,面目浮腫者。

麻黃 桂枝 石膏 甘草 乾薑 人參 當歸(各三兩) 川芎(一兩五錢) 杏仁(四十枚)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復脊,憑几坐,(坐則升發陽氣,足以敵邪外散。)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此亦唐人校訂《金匱》附方,非仲景方也。然其方頗合仲景之旨,故選之。)

《錄驗》續命(湯)麻桂姜,芎歸杏草石參 。中風拘急(風邪入絡)成風痱,(「痱」,廢而不用也。)今古相傳此法良。(方名「續命」者,有卻病延年之功也。)風入絡中痰火壅,驅風自必佐清涼,兼調氣血扶其正,絡痹通而拘急康。(風入經絡,則內風與外風相煽,以致痰火一時壅塞。惟宜先驅其風,繼清痰火,而後調其氣血,則經脈可以漸通。此方即從大青

當歸活血,甘草和諸藥。蓋邪風中人身痱,必由表虛,絡脈弛縱,必由里熱,故氣宜固,血宜活,風寒宜散,絡脈宜涼,自當內外施治,以辟邪風,非處方之冗雜也。)證既屬風風藥主,因人加減法當商,誤投溫補將邪斂,輕則偏枯重必亡。(凡古人定病之名,必指其實,既曰「中風」,則其病屬風可知。既為風病,則主病之方,必以治風為本;其中或有陰虛、陽虛、感熱、感寒之別,則於治風方中,隨所現之證加減之。即使正氣內虛,亦宜於驅風藥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驅邪之力,從未有純用溫補者。今人一遇此證,即用參、地、桂、附等溫補,將風火痰涎盡行補住,輕者變重,重者必死。或有元氣未傷,而感邪淺者,亦必遷延時日,以成偏枯永廢之人。此非溫補誤之耶!)續命(湯)中風之祖劑,若無絕證用皆臧。

口開眼合兩手撒,直視搖頭面赤妝,遺溺汗淋俱絕證,陰陽離決命難長。(續命為中風之祖方,苟非中髒之絕證,皆可治之。惟口開眼合,手撒鼻鼾,遺尿吐沫,直視搖頭,面赤如妝,汗出

〔附〕小續命湯[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中風 斜不遂,語言謇澀,及剛柔二痙,厥陰風泄。此六經中風之通劑。

防風(一兩半) 生薑(五兩) 桂心 麻黃 杏仁 川芎 白芍 人參 甘草 黃芩 防己(各一兩) 附子(一枚) 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筋急語遲,脈弦,倍人參,加薏苡、當歸,去白芍。煩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藥,加竹瀝。

身痛發搐,加羌活。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黃、枳殼。口渴,加麥冬、花粉。髒寒下利,去防己、黃芩,倍附子,加白朮。汗多,去麻黃,加術。嘔逆,加半夏。語言謇澀,手

小續命湯桂附芎,麻黃參芍杏防風,黃芩防己兼甘草,六經風中此方通。(麻黃、杏仁,麻黃湯也,治寒。桂枝、芍藥,桂枝湯也,治風。參、草補氣,芎、芍養血,生薑散寒,防風治風淫,防己治濕淫,附子治寒淫,黃芩治熱淫,故為治中風之通劑。劉宗濃《玉機微義》曰∶「此方無分經絡,不辨寒熱虛實,雖多亦奚以為。」汪 庵《醫方集解》曰∶「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風方,多從此方損益為治。」旭高按∶此方即從《古今錄驗》續命湯加減。

蓋病來雜擾,故藥亦兼該也。)

〔附〕定喘湯[編輯]

(張時徹《攝生眾妙方》) 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作哮喘。

麻黃 半夏 款冬花 桑白皮(各三錢蜜炙) 蘇子(二錢) 杏仁 黃芩(各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白果(二十一枚炒黃) 加姜煎。

定喘(湯)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肺寒膈熱喘哮嘗。(此定喘之主方也。凡病哮喘,多由寒束於表,陽氣並於膈中,不得泄越,故膈間必有痰熱膠固,斯氣逆聲粗而喘作矣。治之之法,表寒宜散,膈熱宜清,氣宜降,痰宜消,肺宜潤,此方最為合度。白果收澀,二十一枚恐太多,宜減之。)

〔附〕九味羌活湯[編輯]

(張元素方) 治傷寒傷風,憎寒壯熱,無汗,頭項腰脊強痛,嘔吐口渴,及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溫病熱病。此解表之通劑。

羌活 防風 蒼朮(各錢半) 細辛(五分) 川芎 白芷 生地 黃芩 甘草(各一錢) 加生薑、蔥白煎。(自汗,去蒼朮,加白朮。胸滿,去生地,加枳殼、桔梗。喘,加杏仁。夏月,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黃。藥備六經,治通四時,用者當隨證加減,不可執一。)

九味羌活(湯)張元素,辛防蒼芷蔥姜互。(羌活入足太陽理游風,細辛入足少陰散伏寒,蒼朮入足太陰去濕,白芷入足陽明散風,防風、蔥、姜通發周身之汗)。益以芩草監辛溫,(諸藥氣味辛溫,恐其僭亢,故用黃芩苦寒以監製之,甘草以調和之。)地芎入血調營故。

(生地、川芎引諸藥入血祛邪,即藉以調營。徐靈胎嫌生地寒滯,易以當歸。甚是,宜遵之。)

三陽解表通用靈,四時感冒兼能顧。此方原以代麻黃,氣弱陰虛人禁哺。(汪 庵《醫方集解》引張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黃,無汗不得用桂枝,若差服,則其變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陽禁忌,為解表效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熱,春可治溫,秋可治濕,是諸路之應兵,代麻黃等湯,誠為穩當,但陰虛氣弱之人在所禁耳。」)

〔附〕大羌活湯[編輯]

(張元素方) 治兩感傷寒。

羌活 獨活 防風 細辛 防己 黃芩 黃連 蒼朮 白朮 甘草(各三錢) 知母 川芎生地(各一兩) 每服五錢,水煎熱飲。

大羌活湯即九味,己獨知連白朮暨。(即九味羌活湯去白芷,加上藥。)散熱培陰表里和,(羌、獨、蒼、防、細辛發表散邪,芩、連、防己、知母、芎、地清里培陰,白朮、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里。)傷寒兩感差堪慰。(兩感傷寒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蓋以表里陰陽俱病,故必死也。吳鶴皋《醫方考》曰∶「

則感之淺者,尚或可平也。」按錢禎曰∶「兩感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為言,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里,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髒,而少陽復病於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此言最切此病,誠發前人所未發。或謂兩感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明耳。其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附〕神術散[編輯]

(王好古《陰證略例》 治外感寒邪,內傷生冷,發熱而無汗者,此代麻黃湯;並治脾泄腸風。

蒼朮(二兩制)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蔥白,水煎服。(如前證有汗者,去蒼朮、蔥白,加白朮二兩,名白朮湯,代桂枝湯。按∶二術主治略同,特有止汗、發汗之異耳。)

〔附〕神術散[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傷風頭痛,無汗鼻塞,及風寒咳嗽,時行泄瀉。

蒼朮(五兩) 川芎 白芷 羌活 本 細辛 炙草(各一兩) 每服四錢,加蔥、姜煎。(

海藏神術(散)蒼草防,蔥姜發汗代麻黃,除卻蒼蔥加白朮,太陽有汗此為良。(喻嘉言《醫門法律》曰∶「此王海藏得意之方,蓋不欲無識者輕以麻黃、桂枝之熱傷人也。」汪庵《醫方集解》曰∶「按神術、白朮二湯,乃海藏所制,以代桂枝、麻黃二湯也。」然此是太陰

猛,得此平和之劑,恃為穩當。不知營衛不和,非調和脾胃者所可代;胃家之實者,非補虛之品所能投;肝膽之相火往來,少陰之水火相射者,不得以燥劑該攝也。用方者審諸。)《局方》神術(散)蒼羌芷,芎辛 草與蔥姜,各走一經祛風濕,(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少陽川芎,太陽羌活、 本,陽明白芷,各走一經,祛風發汗而勝濕。加姜、蔥者,助其散;用甘草者,緩其中也。)風寒泄瀉總堪嘗。(風藥升清,故兼能治泄瀉。)

〔附〕神白散[編輯]

(《衛生家寶》) 治一切風寒初起,皆可服。

白芷(一兩) 甘草(五錢) 淡豉(五十粒) 姜(三片) 蔥白(三寸) 水煎。

〔附〕蔥豉湯[編輯]

(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傷寒初覺頭疼身熱,脈洪,盒飯服此。

蔥白(一握) 豉(一升) 水煎服。

神白(散)芷甘姜蔥豉,一切風寒皆可施。《肘後》單煎蔥白豉,(名蔥豉湯)用代麻黃功不慚。(蔥通陽發汗,豉升散發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可代麻黃之用。《衛生家

〔附〕麻黃人參芍藥湯[編輯]

(李東垣《脾胃論》) 治虛人傷寒。

麻黃 白芍 黃 炙甘草(各一錢) 人參 麥冬(各三分) 當歸 桂枝(各五分)

五味子

麻黃人參芍藥湯,桂枝五味麥冬襄,歸 甘草汗兼補,虛人外感服之康。(東垣治一貧士,內蘊虛熱,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黃湯加補劑,制此方一服而愈。原解曰∶「麻黃散外寒,桂枝補表虛,黃 實表益衛,人參益氣固里,麥冬、五味保肺氣,甘草補脾,芍藥安太陰,當歸和血。」後人用治虛人感冒頗效。若吐血、衄血,麻、桂究在所忌,勿因東垣之偶效,而遂信之以誤施也。)

〔附〕再造散[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陽虛傷寒,不能作汗。

人參 黃 甘草 桂枝(各一錢) 附子(炮五分) 羌活 防風 川芎(各八分) 細辛(五分) 煨姜(五片) 棗(二枚) 加炒白芍一撮。(夏加黃芩、石膏,冬月不必加。)

再造散用參 甘,桂附姜防芎芍參,細辛加棗煨姜煮,陽虛無汗法當諳。(陶節庵《傷寒六書》曰∶「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用發汗藥二三劑汗不出者,庸醫不識此證,不論時令,遂以麻黃重劑劫取其汗,誤人死者多矣。殊不知陽虛不能作汗,故有此證,名無陽證。」因立此湯。以參、 、甘、姜、桂、附,大補其陽氣。佐芎、羌、防、辛,散寒發表。加芍藥者,陽中斂陰,散中有收也。又雲∶「人第知參、 能止汗,而不知其能發汗,以在表藥隊中,則助表藥而解散也。」此是節庵明見處。)

〔附〕麻桂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傷寒陰暑,邪不能散。此麻、桂二湯之變方也。

官桂(一二錢) 麻黃(二三錢) 當歸(三四錢) 甘草(一錢) 陳皮(隨宜用或不用亦可) 生薑(五七片或十片) 水一鍾半,煎八分,去浮沫,不拘時服。若元氣大虛,陰邪難解者,當以大溫中飲更迭為用。

〔附〕大溫中飲(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陽虛傷寒;並一切四時勞倦寒疫之證,身雖發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湯,或兼嘔泄,但六脈無力者。此為元陽大虛,正不勝邪之候,所謂「溫中自可散寒」,即此方也。

熟地(三五七錢) 人參(二五七錢甚者一兩或不用亦可) 肉桂(一二錢) 白朮(三五錢) 當歸(三五錢如泄瀉者不宜用或以山藥代之) 柴胡(二三四錢) 麻黃(一二三錢) 炙草(一錢)乾薑(炒熟一二錢或用煨生薑三五七片亦可) 水二鍾,煎七分,去浮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如氣虛甚,加黃 二三錢。如寒甚陽虛者,加附子一二錢。按∶方中柴胡、熟地,與溫中之義不符,嘔惡泄瀉者,非所宜也,必與附子同用,庶乎不寒不滯。)

麻桂飲中歸草陳,加姜煎服汗津津。(但取津津微汗透出為度)傷寒陰暑邪難散,用此醫之效甚佳。(旭高按∶此亦麻、桂二湯之變方,較海藏神術散尤為得旨。當歸、陳皮入發汗藥中,是調血而理氣。蓋汗由血化,亦必氣機通達,而後能透出。凡患傷寒體氣稍虛者,當引用之。)大溫中飲再加術,人參熟地柴胡倫。(大溫中飲即麻桂飲加參、柴、地、術。)

脈細畏寒陰氣勝,陽虛溫托始回春。(凡陽虛陰勝,非用溫中托邪,則寒凝日深,必致不救。)

桂枝湯類[編輯]

桂枝湯[編輯]

治中風傷寒,太陽病頭項強痛,發熱惡風惡寒,鼻鳴乾嘔,脈浮弱,汗自出者;雜病自汗盜汗,虛瘧虛痢,皆可治之。若脈浮緊而無汗者,不可用;酒客及亡血家,雖病風寒而汗出者,亦忌之。

桂枝(去皮) 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水七升,微火

桂枝湯方是解肌,(《傷寒論·太陽篇》雲「桂枝本為解肌」,明非發汗也。)芍藥甘草姜棗維。啜粥漬形充胃氣,(桂枝本不能發汗,故須助以熱粥,充胃氣以達於肺,肺主皮毛,汗所從出,是漬形為汗也。觀於此,可知傷寒不禁食矣。)調和營衛汗斯滋。(此方桂、芍相須,姜、棗相得,是調和營衛之方。營衛和則汗自出,故曰「解肌」。)中風傷寒太陽病,虛瘧(調和營衛之功)虛痢(和陽斂陰之效)悉治之。大凡發熱脈浮弱,惡寒汗出最相宜。(桂枝一味,治太陽發熱惡寒之的藥。因脈浮弱汗自出,故加白芍斂陰護營,生薑佐桂以解表,大棗佐芍以和里,更用甘草和諸藥。凡發熱惡寒,脈浮弱,汗自出者,合此證即用此湯,勿拘風寒雜證也。)若然無汗脈浮緊,(是麻黃證)酒客血家切忌施。(無汗忌酸斂,酒客忌甘,血家忌辛熱,故皆不可用。)夏月黃芩加入劑,改名陽旦湯宜知。(夏月用桂枝湯加黃芩,名陽旦湯。)

桂枝加桂湯[編輯]

治傷寒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湯。桂枝湯原方桂加二兩。

桂枝加桂(湯)治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奔豚病象如此)太陽藥(桂枝湯乃太陽經藥也。)治少陰病,(奔豚病,少陰腎邪上逆也。)病起燒針寒氣侵。水邪實由外寒召,重散外寒便泄陰。(用太陽經藥治少陰病者,水邪上逆,實由燒針外召寒入,故仍從表治。惟加桂二兩,不特禦寒,且制腎氣。又藥味重則能達下。凡奔豚病,此方可加減用之。)

桂枝加芍藥湯[編輯]

治太陽病下之後,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湯原方芍藥加三兩。

桂枝加大黃湯[編輯]

治太陽病下之後,腹中大實痛者,屬陽明也。桂枝加芍藥湯內更加大黃二兩桂枝加芍湯和里,(此用陰和陽法)升舉陽邪出太陰。病本太陽醫誤下(誤下引邪入於太陰)因而腹痛此方斟。(雖見太陰證,而太陽之證尚未罷,故仍用桂枝湯,但加芍藥三兩,監桂枝深入陰分,升舉太陽陷入太陰之邪。)大實痛者陽道實,(腹滿時痛,不過傷太陰之氣,大實痛,則邪氣結於太陰,而轉屬陽明之燥實矣。)桂枝湯內大黃臨。(名桂枝加大黃湯,此雙解表里法也。大黃入於桂枝湯中,欲破脾實而不傷陰也。大黃非治太陰之藥,脾實腹痛,是腸中燥屎不去,顯然太陰轉屬陽明,故以姜、桂入太陰昇陽,分殺太陰結滯,則大黃入脾,反有理陰之功,俾燥屎去而陽明之內道通,則太陰之經氣出注營運,而腹痛減。不因誤下而禁下,見症施治,無不盡然。凡妄下必傷胃氣。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氣實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太陰則滿痛不實,陰道虛也;陽明則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下痢之兆;大實而痛,燥屎之徵。桂枝加芍藥,小試建中之劑;桂枝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

桂枝加附子湯[編輯]

治太陽病發汗太過,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並治寒疝腹痛,手足冷,身疼不仁。

桂枝湯原方加附子一枚(炮)。

桂枝加附(湯)急溫經,止汗回陽即救津。(此治外亡陽而內脫液。熟附雖能補陽,終屬燥液。仲景以桂枝湯輕揚力薄,必借附子剛烈之性,直走內外,急急溫經復陽,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漏汗(汗出不止)仍復惡風(表邪未盡)者,溲難(津液少)肢急(陽虛液脫,而骨屬不利。)可回春。(「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若無他變證,仍與桂枝湯。

若形如瘧,是玄府反閉,故加麻黃。此玄府不閉,故加附子。若大汗出後而大煩渴,是陽陷於里,急當滋陰,故用白虎加人參。此漏不止而小便難,四肢拘急,是陽亡於外,急當扶陽,故用桂枝加附子。仲景辨證之確、用藥之精如此。)

桂枝加黃湯[編輯]

治黃汗發熱,兩脛自冷,身體疼重,汗出而渴,從腰以上有汗,腰下無汗,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腰 弛痛,如有物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重而煩躁,小便不利,宜此主之;並治諸病黃家脈浮者。

桂枝湯原方加黃 三兩。

桂枝加 (湯)治黃汗,(因汗色黃,故病即名黃汗。)身熱脛冷心煩亂。(濕傷於下,故脛冷。濕上甚為熱,故身熱心煩。)腰 弛痛(腰下無汗之故)小便難,(濕熱交混,氣機不化。)汗出但從腰上半。和其營衛以祛邪,濕郁皮中從汗散。(此方治濕郁皮中,陽氣內郁,而又表氣不固,故用黃 固表氣,桂枝湯宣陽氣和營衛,令黃從汗解也。)假令諸黃其脈浮,此方亦可相參贊。(浮為在表,當從汗解。若脈沉者,又當利其小便。)黃汗沾衣色正黃,致病之由濕熱斷。歷節風水頗相同,臨證推求理自判。(黃汗與歷節相似,但歷節一身盡熱,黃汗則身熱而脛冷;又與風水相似,但風水惡風,黃汗不惡風為異。且歷節、風水,汗色不黃,為可辨也。)

黃桂枝五物湯[編輯]

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

桂枝湯去甘草,加黃 三兩,生薑加三兩。

桂五物(湯)治血痹,黃 芍藥桂姜棗。脈微細緊是陽虛,臥出風吹病之旨。(《素問·五藏生成篇》曰∶「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狀若風痹身不仁,(風痹則走注疼痛,血痹則不痛,而但不仁為異,所謂「營氣虛則不仁」也。)因其脈細宜煎此。祛風固表和營衛,陽氣宣通痹自已。(旭高按∶此方以桂枝湯加重生薑,佐桂枝領黃 行陽通痹,既以祛風,且以固表,庶幾血中之風出,而血中之陽氣不與之俱去。不用甘草者,欲諸藥周衛於身,不欲留頓於中也。然《金匱·血痹虛勞篇》又別出一條雲∶「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蓋血中之邪,始以陽氣傷而得入,終必得陽氣通而後出;而痹之為證,血既以風入而痹於外,陽亦以血痹而止於中,故必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乃愈,以是知血分受痹,必以宣通陽氣為首務矣。此五物湯和營之滯,助衛之行,亦針引陽氣之意。以脈陰陽俱微,故不可針而可藥,經所謂「陰陽形氣俱不足者,勿刺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桂枝加濃朴杏仁湯[編輯]

治太陽病下之後,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桂枝湯原方加濃朴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桂枝(加)朴杏(湯)治寒喘,(麻黃湯治表寒之喘,此湯治里寒之喘。)下氣消痰溫散攢,寒氣留中邪在表,(此因下後寒氣留中,肺氣失降,猶幸表邪未解,故只微喘,仍用桂枝湯解表,但加濃朴溫胃散寒,杏仁定喘下氣。)鼻鳴不渴始相安。(按∶此方治喘,必外有頭痛鼻鳴、形寒畏冷、口無燥渴等因,始可服之。)

桂枝去桂加苓術湯[編輯]

治太陽病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痛,桂枝湯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此方宜入《五苓散類》。)

桂枝去桂加苓術(湯),約陰利水行陽綴。(苓、芍約陰利水,甘、棗培土製水,姜、術行陽化水,為利中焦水氣之法。)汗下亡津水飲停,胸滿溺澀病之訣。以其無汗去桂枝,(頭痛發熱,桂枝證仍在也,而去桂枝者何也?以解肌或下,邪未能去,而津液已傷,故反無汗,則不宜更用桂枝辛溫燥液以發其汗矣。心下滿則加白朮,小便不利則加茯苓,此乃亡津液而有停飲者也。)小便通時汗斯徹。(凡表未解者,必當先解其表。此因小便不利,故專利其小便,俾小便利則邪亦從而解矣。所謂發汗利小便為治太陽兩大法門,以此夫!)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編輯]

治傷寒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湯原方芍藥、生薑各增一兩,加人參三兩。

桂枝新加人參湯,(曰「新加」者,申明表邪未解,無補中法,今因脈沉遲而始加,故曰「新加」。更妙在姜、芍各加一兩,不使人參有實邪之患,仍是和營衛法。仲景方一絲不亂如

者,(氣

而過汗者方可用。)

桂枝加葛根湯[編輯]

治太陽病項背強KT KT ,汗出惡風者。

桂枝湯原方加葛根四兩(先煮)。

桂枝湯中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湯)太陽邪乍及陽明。(喻嘉言曰∶「太陽而略兼陽明,則以方來之陽明為重,故加葛根。」)KT KT (音殊,引頸難伸之象。)汗出惡風者,斷入陽明是定評。(張元素曰∶「桂枝湯加葛根,所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若太陽初病便服葛根,是反

桂枝去芍藥湯[編輯]

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桂枝湯原方去芍藥。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編輯]

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而微惡寒者。

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

桂枝去芍湯和陽,誤下中焦陽氣傷。(芍藥專益陰氣,桂枝湯去芍藥者,誤下陽虛,濁陰必僭於中焦,故去芍藥之酸寒,存一片陽和甘緩之性,得以載還中焦陽氣,成清化之功。)

胸滿脈促邪猶在,(中虛而表邪仍在,故仍用桂枝。)微惡寒加附子良(名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微惡寒則陽亦虛矣,故加附子,以杜亡陽之機。)

栝蔞桂枝湯[編輯]

治太陽病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此為痙也,宜此主之。

桂枝湯原方加栝蔞根二兩。(喻嘉言謂「栝蔞為君,分兩當重,桂枝為臣,分兩當減」,其意頗通。)栝蔞桂枝湯治痙,桂枝湯內栝蔞進。太陽證備項背強,脈反沉遲痙將振。太陽之脈本浮,今脈沉遲,故曰「反」。沉遲非內寒,乃營衛之行不利,津液少而經脈滯,(故知將欲作痙也。)痙為風病亦津傷,(古稱「痙」為「風強病」,然風行必燥,津液必傷。)風自宜驅津必潤。(桂枝湯和營衛以驅風,栝蔞根濡津液而治痙。按∶傷寒項背強KT KT ,汗出惡風者,用桂枝加葛根湯,其脈必浮數,為邪風盛於外也;此身強KT KT 然,脈反沉遲,為風淫於外,而津傷於內,故用桂枝則同,而一加葛根以散表,一加栝蔞根以滋內,則不同也。)

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桂枝甘草(湯)補心陽,止汗除煩功獨良。(此方採取桂枝之半,便另有精義。桂枝復甘草,是辛從甘化,為陽中有陰,故治胸中陽氣欲失;且桂枝輕揚走表,佐以甘草,留戀中宮,載還陽氣,仍寓一表一里,故得外止汗而內除煩。)發汗過多心下悸,悸而欲按是陽亡。

(發汗不誤,誤在過多。汗為心之液,多則心氣虛,故悸而欲按,此乃陽虛之輕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則當用真武湯矣。)

半夏散及湯[編輯]

治少陰咽痛。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各別搗篩已,合治之,(各研另秤,則分量准。)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湯。)

以水一升

半夏散(及)湯(此一方二法∶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湯。)桂甘草,少陰咽痛服之好。(此即桂枝甘草湯加半夏一味,但分兩不同,便治證迥別,後人何得以古方輕於加減也。)身不發熱脈細微,惡寒欲吐方堪搗。(按「少陰病」三字,所該者廣,必從少陰諸現證細細詳審,然後咽痛知為少陰之咽痛,否則何以知其非君相火炎與風溫燥火之咽痛耶?此方所主咽痛,脈必緊細,身不發熱,必惡寒欲吐,咽雖痛而不紅腫。蓋陰寒之氣上逆,濁痰痹阻咽喉,故用半夏之辛溫,豁其痹阻之痰濁,桂枝之辛熱,散其上逆之陰寒,緩以甘草之甘平,和以白飲之谷味,使少陰之邪由經脈而出肌表,悉從太陽開發,則桂枝、半夏治咽痛,庶無劫液之虞。)

芍藥甘草湯[編輯]

治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者;並治腹中不和而痛

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 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附子湯[編輯]

治傷寒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 水五升,煮一升五合,分溫三服。

芍藥甘草湯平劑,(此亦桂枝湯之變,偏於營分,純一不雜之方也。)和營止(腹)痛功無比。(氣血不和,肝木乘脾則腹痛。白芍酸收苦泄,能行營氣而瀉肝木,甘草甘緩,能和逆氣而補脾土,甘酸相合,甲己化土,故治腹痛。)芍藥功專止汗煩,(芍藥和營益陰,功專止煩,煩止汗亦止,故《傷寒論》反煩、更煩、心悸而煩者,皆用之。)心煩腳攣陰虛致。

腳筋攣急屬陽明,(兩足脈陽明居其六行,故腳攣急屬陽明。)不從標本從中治。(芍藥止煩汗,甘草緩攣急,斯合乎陽明不從表本,從乎中治之法。)又有芍甘附子湯,汗後而反惡寒使。(腳攣急與芍藥甘草湯,是治陰虛;此汗後反惡寒,是陰陽俱虛,故加附子。)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治傷寒脈浮,誤以火迫劫之,亡陽驚狂者。

桂枝湯原方去芍藥,加蜀漆三兩(洗去腥),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為末,以水一斗二升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編輯]

治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

桂枝 甘草(各一兩) 龍骨 牡蠣(各二兩) 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取八合,日三服。

桂枝龍骨牡蠣湯 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桂枝湯原方加龍骨、牡蠣各三兩,水七升,煮三升,分三服。

桂枝去芍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火迫(古人治傷寒有火熨、水攻之法。)心經陽欲越,肢寒汗出必驚狂,(按亡陽驚狂,必有肢寒汗出見證。)神明散亂行將脫,固脫安神此劑彰。(火迫心經之陽,非酸收可安,故去芍藥,而用龍、牡鎮攝,借桂枝、蜀漆疾趨陽位,以救猝然散亂之神明,故先煮蜀漆,使其飛騰,劫去陽分之痰,並賴其急性,引領龍、牡,從陽鎮驚固脫。方寸無主,難緩須臾,故曰「救逆」。徐靈胎《傷寒論類方》曰∶此與少陰汗出之亡陽迥別∶蓋少陰之亡陽,乃亡陰中之陽,故用四逆輩,回其陽於腎中;今乃火逼汗,亡其陽中之陽,故用安神之品,鎮其陽於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桂甘龍牡湯同意,火逆燒針煩躁良。(鎮其陰氣,散其火邪,上下同治。前方驚狂,治重在心,故用蜀漆;此無驚狂,故蜀漆不用。其證大段相同。)《金匱》桂龍牡蠣湯,失精亡血夢交嘗,脈微遲芤陰陽弱,鎮攝精神使斂藏。(此心腎不交,精傷氣竭,神不斂藏之證。桂枝湯外感用之能祛邪和營衛,內傷用之能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蠣,收斂其浮越之神,固攝其散亡之精。)

小建中湯[編輯]

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等證;並治黃膽小便自利,及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又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並主之。

桂枝湯原方芍藥加三兩,加膠飴一升,水七升,煮三升,去渣,納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建中湯[編輯]

治虛勞里急諸不足,及傷寒汗後身疼,表虛惡寒,脈遲弱者。

小建中湯原方加黃 一兩半。

〔附〕當歸建中湯[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產後諸虛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

小建中湯原方加當歸三兩。

〔附〕樂令建中湯[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臟腑虛損,潮熱自汗,將成勞瘵。

前胡 細辛 黃 人參 桂心 橘皮 當歸 白芍藥 茯苓 麥門冬 甘草 半夏

姜、棗水煎。

〔附〕十四味建中湯[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當歸 白芍藥 白朮 甘草 人參 麥門冬 川芎 肉桂 附子 肉蓯蓉 半夏 黃茯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羅,更用飴糖建中氣,(於桂枝湯重用芍藥,加飴糖,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僅能建中焦營氣,故曰「小」。)陽虛勞損(徐靈胎《蘭台軌範》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用,害人甚多。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疸黃瘥。(此脾虛發黃之證,觀方下所云「小便自利」,非濕熱可知矣。)陽澀陰弦腹急痛,(中宮之陽氣虛,則木來乘土,故陽澀陰弦而腹痛。)不瘥更與小柴和。(腹痛服建中治太陰,不愈者,更與小柴胡治其少陽,疏土中之木也。以陰脈弦,故用此法。)悸煩無熱方堪服,(悸而煩,為虛煩可知,故用建中,以補心脾之氣。蓋梔子湯治有熱之虛煩,此治無熱之虛煩也。)嘔家禁與用毋訛。(酒家忌甘,嘔家亦忌甘。)黃 建中(湯)補不足,表虛身痛效無過。(此因過汗虛其衛陽,故汗後身痛,用此湯固衛氣以和營則愈。)又有當歸建中法,產後諸虛屬婦科。(黃 建中,補中益衛氣;當歸建中,補中益營氣。)樂令建中(湯)退虛熱,(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柴胡歸芍細辛多,參 苓草陳半夏,肉桂門冬姜棗和。更有建中十四味,陰斑勞損起沉 ,(亦有陰證發斑者,淡紅隱隱,散見肌表,此寒伏於下,逼其無根之火熏肺而然,誤服寒藥立斃。)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麥夏蓯蓉仔細哦。(喻嘉言《醫門法律》曰∶「十四味建中湯治髒氣素虛,以之兩建其脾腎之陰陽。蓋虛勞病多本脾腎,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乃後人超出之方也。」又曰∶「樂令建中湯,柴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湯,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者之善為裁酌耳。」)

桂枝芍藥知母湯[編輯]

治諸節疼痛,身體 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甘草 麻黃(各二兩) 附子(二枚炮) 防風 知母(各四兩) 白

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湯合術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香港腳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香港腳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香港腳,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雲∶「諸肢節疼痛,身體 羸,腳腫如脫。」後人不知「脫」字之音義,遂置此條於不論,故此方從未有詮釋之者。抑知「脫」字北音讀作「腿」字,試一提出,則形瘦、頭眩、短氣,豈非多因腳腫之所致耶?腳腫至如腿,則病非一日矣。揆其致病之由,《金匱》於此方左右,論列數條∶一則由汗出入水,熱為寒郁;一則由風血相搏,血為風動;一則由飲酒汗出當風,風濕相合;更推及筋骨並傷,營衛俱微,身體羸瘦,獨足腫大一條;而殿之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則知風、寒、濕三氣,無不因虛阻襲筋骨,而歷節、香港腳,總由風、寒、濕三氣而成,為同源異流之證,但以獨足腫為香港腳,諸節痛為歷節焉耳。是方用麻、防、姜、桂,宣發衛陽,通經絡以驅外入之風寒;附子、白朮,暖補下焦,壯筋骨而祛在里之寒濕。然三氣雜合於筋骨血脈之中,久必鬱蒸而化熱,而欲束筋利骨者,必須滋養陽明,故又用芍、甘、知母,和陽明之血,以致太陰之液,斯宗筋潤、機關利,而香港腳歷節可平,平則眩嘔悉已矣此為濕熱外傷肢節,而復上衝心胃之治法也。)

〔附〕桂枝黃鱉甲湯[編輯]

(旭高新制) 治久瘧營虛衛弱,汗多洒淅惡風。

桂枝 白芍 黃 (生) 防風 秦艽 當歸(各一錢) 鱉甲(酥炙) 浮小麥(各三錢) 炙草

桂枝黃 鱉甲湯,秦艽芍藥草歸防,浮麥棗姜療久瘧,營虛衛弱汗多嘗。(旭高治一人,病後元氣未復,復感風邪,舍於腠理,與衛氣並居,而病為瘧,發於夜而汗多。餘思瘧發於夜,是邪在營分,營氣不能與衛氣和諧,故多汗惡風。宗仲景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參入秦全愈。後凡用治久瘧營衛虛微,而邪仍留戀者,隨證加入補氣血藥一二味,少佐柴胡以提之,無不應手輒效。然其中用法,自有操縱之妙∶有連服數劑者;有間日服一劑者;或有今日服此方,明日服消導藥一劑,後日再服此方者。蓋久瘧之人,脾胃虛薄,飲食稍有不節,便生脹滿,故藥必疏補兼施,此又管窺之一得,敢以質之高明。)

桂麻各半湯類[編輯]

兩方合為一劑,《內經》謂之「複方」。

桂枝麻黃各半湯[編輯]

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者,正虛也;面色反有熱色,身癢如蟲行皮中,邪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故也,宜此汗之。

桂枝湯、麻黃湯各取三分之一,合為半服。

桂枝二麻黃一湯[編輯]

治太陽病服桂枝湯後,大汗出,風乘汗入,玄府反閉,形如瘧狀,日再發桂枝湯二升,麻黃湯一升,合為三升,分再服。

桂枝二越脾一湯[編輯]

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桂枝湯二分,越脾湯一分,合二升,溫服一升。

桂枝麻黃湯各半,助正驅邪小發汗。太陽如瘧脈雖微,熱多無汗仍須散。(太陽如瘧脈微,為陰陽俱虛,汗、吐、下皆在所禁。然熱多寒少,面有熱色,身無汗,膚癢如蟲行皮中,以邪氣怫鬱在表,欲自出不得,雖脈微不可發汗,而熱多無汗,又不得不汗,故立此法。助正之力,侔於散邪,但取小汗即已,庶無大汗亡陽之慮。)風瘧緣何屬太陽,因其止作無間斷。(太陽如瘧,一日二三度發,不似少陽之瘧一日一發也。因風邪客於皮膚中,欲出不出,故止作無定,後人因名之曰「風瘧」。)又有桂二麻一湯,主治略同微有判。此因有汗桂枝多,發散之功更和緩。(此與各半湯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後,故桂枝略重而麻黃略輕。)

若夫桂枝(二)越脾(一)法,體虛邪亦輕微按。無陽是亡陽分津,脈弱熱多義當玩。(此無陽與亡陽不同。無陽者,即陽分亡津之謂。蓋其人本非壯盛,而邪氣亦輕,故身有寒熱,而脈微弱,若發其汗,必致有叉手冒心、臍下悸之變,故用桂枝湯四分之二以行陽,越脾湯四分之一以行陰。行陰者,發越脾氣而行胃中之津,俾陽和津生而脈復,令得似汗而解。蓋凡暴病發熱,脈雖弱而治從外感;久病脈弱,熱雖盛而治從內傷,此其要也。尤在涇《傷寒貫

與麻黃合劑,則能盡麻黃之力,而並去其悍;與石膏同用,則能資石膏之益,而不撓乎權。

是雖麻、石並行,而實以桂枝為主,蓋非滋養營衛,則無以為發汗散邪之地耳。凡正氣不足,邪氣亦微,而仍須得汗而解者,宜於此三方取則焉。後人不能盡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參、歸、地之屬,立意則同,而用藥懸殊矣。」)

桂枝去芍藥加麻附細辛湯[編輯]

治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桂枝去芍藥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水七升,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二升,分溫三服,當汗

桂枝麻附細辛湯,去芍原來是複方。心下如盤堅大者,水寒結聚此能攘。又方枳術為湯飲,(枳術湯亦治此證,歌訣另編。)法別陰陽義益彰。(喻嘉言謂「心下」即胃之上也。胃中陽氣不布,心下乃為水飲之陰占據,雖總一陽氣之權不伸所致,然有陰陽二候。陽氣虛而陰氣乘之,結於心下,必用桂枝湯去芍藥之酸寒,而加麻黃、附子、細辛,共散胸中之水寒。

以少陰主內,水寒上入,即從少陰溫經散寒之法而施治也。所以方下雲「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則愈」,可見胃中之陽不布,即胸中之陽亦虛,胸中陽虛,並衛外之陽亦不固,故其汗出時如蟲行皮中,尚顯陽氣滯澀之象,設非桂、麻、辛、姜協附子之大力,心下水寒能散走皮中乎?水寒散斯重雲見 ,而心下之堅大者,豁然空矣。其有陽邪自結於陽位,陰寒未得上入者,但用枳、術二味,開其痰結,健其脾胃,而陽分之陽邪,解之自易易耳。《金匱》雖未明言,究竟氣分之水,不越此陰陽二治也。)

柴胡桂枝湯[編輯]

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二合半) 大

小柴胡合桂枝湯,(名柴胡桂枝湯)太少二陽合病方。和其營衛通津液,(二湯合用之功如此)肢節煩疼(太陽證)痞嘔(少陽證)康。太陽熱重寒輕者,脈弱陽微宜此匡。陽微切勿重發汗,誤汗傷津陽必亡。(太陽熱多寒少,脈弱無陽之證,仲景主以桂枝二越脾一湯。

柯韻伯曰∶「脈弱陽微,不可發汗,何得更用麻黃、石膏,重竭其陽。審證用方,惟柴胡桂枝湯為恰當。」)

葛根湯類[編輯]

葛根湯[編輯]

治風寒在表,頭項強痛,背亦強,牽引KT KT 然,脈浮,無汗惡風,而下利者;並治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汗,不須啜粥。

葛根加半夏湯[編輯]

治太陽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而兼嘔。

葛根湯內加半夏半升(先煎)。

葛根湯內麻黃 ,二味加入桂枝湯。(即桂枝湯加麻黃、倍葛根以去營實,小變麻、桂之法。)輕可去實因無汗,(徐之才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有汗加葛無麻黃。(即桂枝加葛根湯一條,治證與此同。但彼因汗出,故無麻黃;此因無汗,故加麻黃也。)

項背KT KT 太陽病,才及陽明用此方。(此治太陽之邪才及陽明之方)此方並可醫剛痙,(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口噤頭搖背反張。(痙病之象如此)表有風寒下利者,(解表則下利自止,此為表實下利,而非里實故也)。兼嘔宜加半夏良。(名葛根加半夏湯 太陽陽明合病下利,用葛根湯兼解兩經之邪。若嘔者,加入半夏一味以止嘔。隨證立方,各有法度。)

《本草》葛根除大熱,(大熱乃陽明之證,故用之耳。)升津止渴利相當。(葛根甘涼生津,體輕而升,能引胃中清氣上行,故凡口渴下利多用之。)正陽明病何嘗用,(葛根為治陽明經病表藥,若陽明腑病,當下不當汗,故仲景於《正陽明病篇》中無葛根之方。)易老東垣尚未詳。(易老東垣分經定藥,以葛根為陽明主藥,未分經腑,是其說尚有未詳也。)

葛根黃芩黃連湯[編輯]

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者。

葛根(八兩) 甘草(二兩) 黃芩 黃連(各三兩) 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

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般治二陽。(太陽誤下,邪入陽明。)解表(葛根)清里(黃芩黃連)兼和胃(甘草),喘汗脈促利為良。(此條喘汗為輕,下利不止為重,故藥亦先治其利。

但下利乃寒熱虛實俱有之證。脈促急者,則為熱邪無疑,表雖未解,則不當用桂枝之辛熱,故用葛根之甘涼以解表。因喘汗而利,用芩、連之苦以堅陰。甘草不特和胃,且以和表里也。

若脈

〔附〕柴葛解肌湯[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太陽陽明合病,目痛鼻干不得臥,頭痛惡寒無汗,脈浮而洪。

柴胡 干葛 羌活 白芷 黃芩 赤芍 桔梗 甘草 石膏 生薑 棗

柴葛解肌湯節庵,(節庵自雲「此代葛根湯」)羌膏芷桔芍芩甘。三陽經病邪居表,合解三陽法可參。(按∶此湯以羌、葛、柴胡並用,而石膏、黃芩等為佐,乃統治三陽經表證、寒將化熱之法。若謂太陽陽明合病,則柴胡尚不宜用,而節庵用之,何也?)

〔附〕升麻葛根湯[編輯]

(錢仲陽《閻氏小兒方論》)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微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疫證。

升麻 干葛(細銼) 芍藥 甘草(銼炙各等分) 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頭痛,加川芎、白芷(川芎為通陰陽氣血之使,白芷專治陽明頭痛)。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此兼太陽,故加二藥)。熱不退,春加柴胡、黃芩、防風(春為少陽司令,柴、芩少陽經藥),夏加黃芩、石膏(清降火熱)。頭面腫,加荊芥、防風、連翹、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咽痛,加桔梗(清肺利咽膈)。斑出不透,加紫草茸(紫草涼血,用茸取其升發)。脈弱,加人參。胃虛食少,加白朮。腹痛,倍芍藥。〕

升麻葛根(湯)芍藥草,(此即仲景葛根湯去麻、桂加升麻,轉溫散為涼散,乃後人超出之方也。)升散陽明表證好。(葛根湯治太陽將入陽明之表,此湯治陽明自病之表。)微寒壯熱與頭疼,(太陽表病初起則惡寒甚,且發熱而仍畏寒;陽明表證初起則微惡寒,及至壯熱則寒不復惡矣。又太陽則頭項痛,陽明則頭額眉棱骨痛,此為辨也。)熱迫下利均堪保。(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此因邪熱內陷於太陰,是表實里虛,故用升、葛昇陽散表,白芍斂陰,甘草和里,表解里和,下利自止。)亦治時疫與陽斑,(升麻、甘草解毒之功。)痘疹已出慎勿搗。(痘疹初起,熱自內達表,故亦宜於涼散;若已出者勿用,恐升散重虛其表也。)

〔附〕歸葛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治陽明溫暑,大渴大熱,津液枯涸,陰虛不能作汗等證

當歸(三五錢) 干葛(二三錢) 水煎。以冷水浸涼,徐徐服之,得汗即解。

歸葛飲須冷水浸,陽明溫暑時邪甚。陰虛無汗渴而煩,服此汗流功獨任。(旭高按∶葛根湯用芍藥收陰,是監麻、葛之發汗也;此用當歸養血,是助干葛以為汗也。葛根湯證,表尚惡寒,故藥以溫散;此證表里俱熱,故以藥冷凍飲料,所謂生津自能作汗,清里亦能解表,為治溫暑之大法。此葛根湯之變局,又白虎湯之先着也。)

瓜蒂散類[編輯]

爪蒂散[編輯]

治實積寒痰,填塞上脘,胸中痞硬,寸脈微浮,氣逆上沖咽喉不得息;或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手足厥冷,脈乍緊者;或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及猝然發黃,胸滿氣喘,命在須臾。皆宜用此。

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等分) 別搗為末,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吐時須令閉目,緊束肚皮。吐不止者,蔥白湯解之。良久不吐者,含砂糖一塊即吐。諸亡血虛家、老人、產婦,俱不可服。(此為峻劑,故詳審叮嚀如此。按∶瓜蒂時珍《綱目》不載,故後人不知為何物,遂致此藥廢棄,遇當吐之證不吐,因而夭枉者多矣。可勝悼哉!不知瓜蒂即《神農本草》苦瓠之蒂,治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正是此物,即今夏月之菜瓜帶苦味者一種是也。去瓤及蒂,漬於醬內,為家常啜粥之小菜。但有甘、苦二種,苦瓜之蒂則吐耳。無錫東門楊氏,貨水腫黃膽藥,令 鼻中,出黃水則愈,甚有奇效,疑即是此。今世所謂名醫者,反不知用,即知之而亦不敢用。噫!是誠何心哉?)

瓜蒂散中赤豆豉,逐邪涌吐堪稱奇。(此酸苦涌泄重劑,以吐胸寒者。邪結於胸,不涉太陽表實,只以三味為散,煮作稀糜,留戀中焦以吐之,能事畢矣。瓜蒂性升,味苦而涌,赤豆性酸斂,味苦而泄,恐其未必即能宣越,故復以香豉湯陳腐之性,開發實邪,定當上越而吐矣。真奇方也!)實積寒痰填上脘,胸中痞硬脈弦遲,(脈弦遲或乍緊者,寒實也。)飢不欲食手足冷,欲吐不吐無寧時。(皆寒格於上,熱不得越之故。)此皆瓜蒂之見證,亡血虛家切忌施。(亡血虛家而吐之,則虛陽上越,有厥脫之危。)又有急黃(猝然發黃,名曰「急黃」。)與水腫,可將此藥鼻中吹。(或加丁香吹鼻更妙)上者越之為效捷,(「病在上者,因而越之」,比汗下為效為捷。)長沙以後少人知。(仲景以後之醫,但知汗下而不知吐法;知吐法之妙者,不過數人而已。)

〔附〕三聖散[編輯]

(張子和方) 治猝中痰迷壅盛,癲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潮痰厥,頭痛;及食填太陰,欲吐不出。

瓜蒂 藜蘆 鬱金等分 為末,酸 水調。(量人虛實服之,以鵝翎探吐。)

〔附〕參蘆散[編輯]

(李時珍《本草綱目》) 治虛人痰潮壅塞。

人參蘆研末,水調下一二錢。或加竹瀝和服。

〔附〕燒鹽探吐方[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傷食痛連胸膈,痞硬不通,手足逆冷,尺脈全無;通治霍亂蠱毒,冷氣中惡。

食鹽(燒) 以熟湯調飲,以指探吐。或用熱童便調服更佳。三聖(散)瓜蒂除豉豆,(瓜蒂散中去香豉、赤小豆。)加入藜蘆鬱金湊。此吐實熱與風痰,(瓜蒂吐實熱,藜蘆鬱金吐風痰。)五癇癲狂痰厥咎。(五癇昏迷,癲狂迷亂,皆痰之咎。)虛者參蘆一味投,(名參蘆散人參補陽中之陰,蘆反瀉陰中之陽,亦猶麻黃之根、節不同。)劇痰烏附尖方透。(丹溪治許白雲,用瓜蒂、三聖之屬,屢吐不透,後以漿水和烏附尖服,始得大吐。)《千金》尚有燒鹽方,一切積聚功能奏。(鹽能軟堅,可破頑痰宿積;燒之則苦,故能涌吐。更用童便引火下行。上越下行,塞者通矣。《千金》雲∶「凡病積聚,宜先服此,大勝用藥。」)吐法從來誰擅長,子和張氏為魁首。《張子和長於用吐。據《儒門事親》雲∶「吐痰之法,自有操縱卷之,惟以吐發汗者,世罕知之,不知吐中就有發散之義,故余嘗曰吐法兼汗,以此。」

〔附〕霹靂散[編輯]

(王燾《外台秘要》 治痴癲病痰迷心。)

雄黃 雌黃 冰片 牛黃(各五分) 人言(四分) 生山梔(二十枚) 急性子(一錢) 生綠豆(一百八十粒) 先將綠豆冷水洗去皮,同餘藥各生曬乾為末。大人用七分,十五六歲者用四分。或粉面糕餅令其食,少頃吐出頑痰為妙。晚以稀粥補之。

霹靂散治痴癲病,涌吐風痰泄濁陰。(《內經》癲病分骨、筋、脈三種,《難經》謂「《重陰者癲」。明系痴癲是髒病,多由肝經風痰上逆於心,迷亂神明,故宜涌而吐之,破泄陰霾之氣。)雌雄西黃冰急性,人言綠豆山梔尋。(重用綠豆、山梔,所以解砒毒也)。若然不吐吞糕餅,鼓舞陽明氣上臨。(方中雖用綠豆解人言毒,然有服之其毒內攻而不吐者,又必以食物,如粉面糕餅鼓舞胃氣,則無不吐者矣。山梔輕揚上浮,急性子下氣透骨,雄黃入肝之陽分,殺精闢邪,雌黃入肝之陰分,祛風殺蟲,牛黃入肝臟,引風外出,冰片入骨髓,搜風可盡,人言燥烈劫痰善吐,剛猛毒藥,無微不入,即有固結頑痰,亦必倒倉吐出,其神明得以歸舍而清矣。)

〔附〕稀涎散[編輯]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引孫兆方) 治中風暴仆,痰涎壅盛,氣閉不通。先開其關,令微吐稀涎,續進他藥。亦治喉風牙關緊閉。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 白礬(一兩) 共為末,溫水調下五分。或加藜蘆。

〔附〕通關散[編輯]

(朱震亨《丹溪心法附余》) 猝中痰迷,用此吹鼻。

皂角 細辛(等分) 研末吹。

稀涎(散)皂角白礬班,或益藜蘆微吐間。(不可令大吐,但使咽喉疏通,能進湯藥便止。若盡攻其痰,則無液以養筋,令人攣急偏枯,此其禁也。)風中痰升人眩仆,當先服此通其關。(白礬酸苦能涌泄,咸能軟頑痰;皂角辛能通竅,咸能去垢,專制風木;藜蘆吐風痰,善通頂,令人嚏。此奪門之兵也。風國中時,痰盛宜先用此,令吐稀涎,續進他藥。)

通關散用細辛皂,吹鼻得嚏保生還。(有嚏者可治;無嚏者為肺氣已絕,不治。)

〔附〕甘草常山散[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引張子和方) 吐瘧痰。

稀涎散加甘草、常山、藜蘆。

〔附〕如聖散[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纏喉風痹,牙關緊閉。

前方去甘草、常山,加雄黃為末 鼻。(或以杜牛膝搗汁灌之)

甘草常山(散)吐瘧痰,(常山善吐瘧痰,得甘草則功更捷。)藜蘆皂角白礬參。若除常草雄黃入,(名如聖散)喉風痰壅此能探。(喉風脹急,湯水難進,必先吐去其痰,續進他藥。

余友

〔附〕吐法[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代瓜蒂、三聖之屬。

蘿蔔子搗碎,以溫湯和攪,取淡湯徐徐飲之,少頃即當吐出。即有吐不盡者,亦必從下行矣。吐法新方最平穩,搗研卜子用宜生,溫湯和攪徐徐飲,上越還能使下行。(按∶景岳此方,凡邪實上焦,或痰或食,或氣逆不通等證,皆可以此吐之,最為平穩。然恐未必即吐,必以

梔子湯類[編輯]

梔子豉湯[編輯]

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 者。

梔子(十四枚生用擘) 香豉(四合綿裹) 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編輯]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加嘔者,此湯主之。

梔子豉湯原方加生薑五兩。先煮梔子、生薑,余如前法。

梔子甘草豉湯[編輯]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少氣者主之。

梔子豉湯原方加炙甘草二兩。先煮梔子、甘草,余如前法。

梔子乾薑湯[編輯]

治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

梔子(十四枚) 乾薑(二兩) 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

得吐,止後服。

梔子濃朴枳實湯[編輯]

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

梔子(十四枚) 濃朴(四兩姜炙) 枳實(四枚水浸去瓤炒) 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枳實梔子豉湯[編輯]

治大病瘥後勞復者。

枳實(三枚) 梔子(十四枚) 豉(一升) 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漿水即淘米之泔水,久貯味酸為佳。)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梔子大黃湯[編輯]

治酒疸,心中懊 或熱痛者。

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取

梔子柏皮湯[編輯]

治傷寒身黃髮熱者。

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兩) 黃柏(二兩) 水四升,煮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附〕豉薤湯[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引張文仲方) 治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滯,伏氣腹痛

梔子豉湯原方加薤白一兩。

梔豉湯治陽明表,(太陽之表證當溫散,陽明之表證當清泄。葛根湯治太陽傳入陽明之表而無汗者,桂枝加葛根湯治太陽傳入陽明之表而有汗者,升麻葛根湯治陽明自病之表而無汗者,此梔豉湯治陽明自病之表而有汗者。)脈浮緊而咽口燥,發熱汗出不惡寒,氣喘胸滿心懊 ,(以上皆陽明表證,非因誤治而得者。)虛煩反覆不得眠,胸中窒痛舌胎皓。(此因汗下之後,虛其正氣,而邪熱仍擾於上焦,故胸中滿者,變為窒痛,心中懊 者,變為虛煩不得眠,然仍不出陽明之表,觀舌胎白,邪熱在上焦可知。)以上皆宜梔豉療,(《本經》∶梔子與

加入何方之內,當知主治不出此方矣。但世俗治時證,不辨傷寒、溫熱,不分有汗、無汗,開手輒用梔、豉,則又大失制方之義矣。)清泄陽明是其要。(旭高謂梔子豉湯是陽明清泄之法,不是上涌之劑,觀《傷寒論》梔豉湯證數條,並未言及「吐」字,但云「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則梔子之性可明矣。至其方末之「得吐止後服」一句,焉知非衍文錯簡,編書者誤收之耶!柯韻伯謂梔子之性,苦寒泄熱,並非吐藥,惟豉之腐氣,上薰心肺,能令人吐,以瓜蒂散取用豉汁和服為證據。不知瓜蒂本為吐藥,其用豉汁和服者,以豉能調中下氣,恐過吐傷其中氣耳,非瓜蒂必得豉而吐也。按∶瓜蒂散證,心下痞硬而煩,欲食不食,欲吐不吐,是寒食並結於胸中,故引而越之;梔豉湯證,心中懊 虛煩,與舌胎頭汗,是濕熱鬱蒸於心下,故苦以泄之。一屬有形而可吐,一屬無形而不可吐,何得混同為吐劑哉!試令單煮瓜蒂服必吐,但服香豉則不吐,不辨可知矣。余義見卷四《雜說》。)前證(懊 、虛煩、舌胎等證。)兼嘔加生薑,(名梔子生薑豉湯)若然少氣加甘草。(名梔子甘草豉湯 嘔則加生薑以止嘔,少氣便加甘草以益氣,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梔子乾薑湯去豉,下後微煩熱不了。(下後寒氣留中,故用乾薑。身熱微煩,故用梔子。不懊 ,故去豉。)又有梔子樸實湯,下後心煩(梔子)腹滿飽。(濃朴、枳實以泄腹滿。)枳實梔豉(湯)勞復宜,(勞復乃病後氣虛,余邪猶未清楚,因勞即發,其證不一,故不着其病形,惟輕清泄卻上焦之邪足矣。後人以補為治,反致變證百出。)食復再加大黃討。(此指食復之重者言耳。若宿食不甚,枳實已能為效。)酒疸心中熱(痛)懊 ,梔子大黃湯亦好。(治疸之法甚多,此治心中懊熱痛者。)傷寒發熱身為黃,梔子柏皮甘草妙。(名梔子柏皮湯 梔子、柏皮以寒勝熱,以苦燥濕,已得治黃之要,而乃緩以甘草者,黃必內合太陰之濕化,若發熱者,熱已不瘀於里,有出表之勢,汗下皆所不必,但當奠安脾土,使濕熱分解,其黃自除。梔子濃朴湯言熱,梔子乾薑湯言

辛通滑利,

是指脾虛

〔附〕越桃散[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下利後,腹中虛痛不可忍者。

越桃(即山梔之大者) 高良姜(各三錢研) 每服三錢,米飲或酒調下,痛立止。

越桃(散)梔子與良姜,等分研和酒服良。痢後腹中虛痛甚,溺紅短數始相當。(痢後腹中虛痛,非有實邪。若小便清利者,此下焦有寒也。若小便短赤者,明是肺氣下郁於大腸,積而成熱,寒熱混而痛也。)寒熱混淆因作痛,通陽泄熱痛斯忘。(山梔從肺入腸泄其鬱熱,良姜宣發胃陽,辟除冷氣,陰陽和,痛立止。)

白虎湯類[編輯]

白虎湯[編輯]

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舌上乾燥,而煩躁不得臥,渴欲飲水數升者;及脈滑而手足逆冷,此熱厥也,亦主之。若表未解而無汗者,忌服。

石膏(一斤碎綿裹)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

白虎加人參湯[編輯]

治傷寒服桂枝湯後,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並治太陽中 ,汗出惡寒,身熱煩渴,及火熱傷肺,傳為膈消,最良。

白虎湯原方加人參三兩,煮服同前法。

白虎湯清氣分火,(白虎湯清陽明氣分之熱邪,調胃承氣湯導陽明血分熱邪。)石膏知母甘草佐,再加粳米煮成湯,(石膏清火,知母滋陰,甘草緩陽明之津氣。因石膏性重,知母性滑,恐其疾趨於下,另設煎法,以米熟湯成,俾辛寒重滑之性,得粳米、甘草,載之於上,逗留陽明,而成清肅肺胃之功。)止渴除煩功用播。汗多熱盛最相宜,(汗多熱盛,是白虎之的證。)無汗惡寒大不妥。(無汗惡寒,是白虎之大禁。)脈滑洪長舌燥干,陽明邪熱之為禍。縱使肢寒亦用清,此名熱厥醫休左。(脈滑而四肢厥冷,內有煩渴譫語等見證,此謂熱厥,治宜清解,誤用熱藥則死。)病久津枯胃火焚,原方加入人參可,(名白虎加人參湯)補虛清火以生津,(白虎加參,功用若此。)中暑膈消力能荷。(中暑即中 , 者暑熱之氣也。膈

白虎加桂枝湯[編輯]

治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者。

白虎湯原方少粳米四合,加桂枝三兩,煮服法同。

白虎(加)桂枝治溫瘧,但熱無寒白虎酌。(但熱是陽明經熱,故用白虎清泄之。)骨節煩疼加桂枝,(寒在骨節,故加桂枝。)通營泄衛邪斯卻。(白虎清氣分之熱邪,加桂枝一味,通營泄衛,則白虎並能清營分之熱,方義原在心營肺衛立法也。)嘔因胃熱舌無胎,白虎湯中薑汁着。(胃熱作嘔,舌必無胎而口渴,《集驗》於白虎湯中加薑汁七匙,後人遵用效。癉瘧、溫瘧,俱無寒但熱,俱嘔,而因不同。癉瘧者,肺素有熱,而加外感,為表寒里熱之證,緣陰氣內虛,不能與陽相爭,故不作寒也。溫瘧者,邪氣內藏腎中,至春夏而始發,為伏氣外出之證,寒蓄久而變熱,故亦不作寒也。)

〔附〕蒼朮白虎湯[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濕溫病兩脛逆冷,胸腹滿,身疼重,發熱汗多,譫語苦渴,渴不多飲,脈沉細而數者。

蒼朮(五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服。

蒼朮白虎(湯)治濕溫,(立夏後濕土司令,暑濕相搏,病成濕溫,不可發汗,治在太陰。)脈沉細(為濕)數(為熱)好推論。身疼脛冷(為濕)胸腹滿,(濕熱瀰漫三焦,氣機不達。)發熱汗多苦妄言,(濕上甚為熱。熱與濕合,鬱蒸肌表,則多汗;蒙痹清竅,則苦妄言矣。)口燥渴而不欲飲,(雖渴而不欲多飲,濕溫之義尤明。)剛柔相濟此方尊。(方中甘草佐蒼朮,知母佐石膏,剛柔相濟,用以燥濕清熱,不傷臟腑之正氣。前白虎加桂枝湯,治寒化為熱,乃太陽陽明同治之方;此蒼朮白虎湯,治濕化為熱,乃太陰陽明同治之方。雖一味之轉旋,其義各有微妙。)

竹葉石膏湯[編輯]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並治三陽合病,脈浮大在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亦治傷暑發渴,脈虛。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半夏(半升) 人參(二兩) 麥冬(一升) 甘草(二兩) 粳米(半升)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竹葉石膏湯粳米,麥冬半夏草人參。三陽合病(太陽頭項痛,陽明目痛鼻干,少陽口苦咽干脅痛,一時並見,謂之合病。)關脈大,(邪在陽明居多,故關脈浮大。)寐則盜汗此能任。(三陽合病而盜汗出,是胃火盛而肝火乘之也。厥陰為里之闔,陽明為表之闔,二經有火,則反開而不闔,故盜汗出。是方即人參白虎加減,大清胃火以生津,用竹葉瀉肝火,半夏通陰陽,引衛氣從陽入陰,則開闔而汗即止。)傷寒病後留餘熱,少氣虛煩吐逆尋。(此仲景治傷寒愈後調養之方也。其法專於滋養肺胃之陰氣,以復津液。蓋大病之後,必有餘熱留於肺胃之間,總宜清解。後人概用峻補,以留其邪,則元氣不能驟復,愈補愈虛矣。)止嘔或加姜更效,(《集驗》載此方加生薑止嘔,最良。)脈虛傷暑渴宜斟。(暑病有虛熱者宜之。若吐

〔附〕瀉黃散[編輯]

(錢仲陽《小兒藥證直訣》) 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渴易飢,熱在肌肉。

石膏(五錢) 藿香(七錢) 防風(四兩) 黑山梔(一兩) 甘草(三兩) 為末,微炒香,蜜、酒調服。

瀉黃(散)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和服。(梔子、石膏瀉肺胃之火,藿香辟惡去臭,甘草調中瀉熱。重用防風者,能發脾中之伏火,又能於土中瀉木也。諸藥微炒香,則能皆入於脾。用蜜、酒調服,則能緩於中上。蓋脾胃伏火,宜徐徐而瀉卻,非比實火當急瀉也。)口臭唇瘡胃火沖,煩渴易飢(即中消證)肌肉熱,(脾胃主肌肉)脾中伏火併為功。(按∶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黃連?吳鶴皋謂惡其燥者,非也,乃惡其遏也。蓋白虎湯治肺胃燔灼之火,身大熱煩渴而有汗者;此治脾胃鬱蒸之火,肌肉熱煩渴而無汗者,故加防風、藿香,兼取火郁則發之義也。)

〔附〕玉女煎[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若大便溏者非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麥冬(二錢) 知母 牛膝(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玉女煎方熟地膝,麥冬知母石膏集。(此寓補陰於清火之中。瀉黃散用防風,欲其火從上散;此用牛膝,欲其火從下達。)水虧火盛脈浮洪,(《脈訣》∶「浮洪為虛火,浮滑為痰熱。

」)煩熱渴干徵效必。頭痛牙疼失血餘,少陰不足陽明實。(失血之餘,雖有煩熱渴乾等證,總由陰虛火亢,治之必須滋其陰氣;若虛甚者,加人參尤妙。此方治少陰陰虛、陽明火盛之法;若少陰陽虛、陽明胃實,當用附子瀉心湯。)若然大便泄而溏,此劑非宜臨證悉。

承氣湯類[編輯]

大承氣湯[編輯]

治傷寒陽明腑證,熱邪入里,胃實不大便,潮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痞滿燥實堅全具;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滑數者;及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結痛,口乾舌燥者;亦治陽明剛痙,胸滿口噤,臥不着席,腳攣急,必 齒。

大黃(四兩酒洗) 濃朴(半斤炙)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以水一斗,先煮朴、實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

得下,止後服。大承氣湯用芒硝,枳實大黃濃朴饒。(大黃治大實,芒硝治大燥大堅,二味治有形血藥;濃朴治大滿,枳實治痞,二味治無形氣藥。蓋腸胃燥實,氣必不通。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其煎法先煮枳、朴,次納大黃,再入芒硝,取生則氣銳而先行,熟則氣純而和緩。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枳、朴除其痞滿,俾燥屎去,地道通,則陰氣上承,故方名曰「承氣」。)救陰瀉熱功偏擅,急下陽明有七條。(《傷寒論·陽明篇》中雲急下之者,共有七條,當知奪陰者芒硝,而通陰者亦芒硝,故仲景既有下多亡陰之大戒,而復着急下存陰之活法。蓋陽明燥結日久,腎中真水為熱邪吸引,告竭甚急,急瀉其熱,正以急救其陰也。)痞滿燥實堅潮熱,(此用承氣之要訣。胸悶不食為痞,胸腹膨脹為滿,大便乾結為燥,腹滿痛不大便為實,按之石硬為堅,日晡發熱為潮熱。)雜病傷寒通治療。(有是證則用是方,為千古心法。)熱利清水口乾燥,(凡口乾舌燥,皆當作熱治。下利而用硝、黃,是通因通用法。)剛痙腳攣 齒要。(陽明之脈,下行至足,上入齒中。腳攣 齒,是陽明邪火極盛,加以胸滿口噤,熱邪充斥三焦矣。《靈樞》謂「熱而痙者死」,而仲景雲「可與此湯」,乃死裡求生之法。陰氣不盡為陽熱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病須過經乃可下,(病至七八日為過經)下之若早語昏囂。(下早則引邪入里,語言昏亂。)承氣原為燥屎設,燥屎之證當詳標,汗出譫語(陽明本自汗出,加以譫語,胃中燥結矣。)不能食,(腸胃實極,故穀食全不能入。)喘冒不臥舌干焦,(下既不通,必反上逆而為喘冒不得臥,舌干焦黑,土燥水竭也。)脈滑數(為有宿食)而轉矢氣,(「矢氣」,屁氣也,燥糞下攻之徵。)此皆承氣湯宜調。(以上為用承氣之法)惡寒(病在表)嘔噦(病在上焦)俱禁用,直視喘高命不牢。(直視喘高,陽氣欲脫,雖不大便,下之必死。戒之!)

小承氣湯[編輯]

治傷寒陽明腑證,譫言,便硬,潮熱,上中二焦痞滿不通。

大黃(四兩) 濃朴(二兩姜炒) 枳實(三枚麩炒) 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服。小承氣湯樸實黃,胸腹痞硬上中強。(大承氣湯通治三焦,小承氣湯不犯下焦,調胃承氣湯不犯上焦。)犯治胃實故曰「小」,(大承氣湯破中焦竟犯下焦,故稱曰「大」;小承氣湯獨

利而去,仍為胃實。醫見下利,遂不復敢議下,豈未讀仲景書乎?)又有初硬後溏者,(若腹不滿,不轉矢氣,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宜否之間好審量。(一則下利譫語,仍宜攻下;一則便硬腹不滿,戒不可攻。仲景立法,詳審如此。)

益以羌活名三化,(《機要》加羌活,名三化湯。)中風閉實可消詳。(用承氣通二便,加羌活散風邪,中風體實者可偶用,虛者不可輕投。)

調胃承氣湯[編輯]

治熱邪結胃,胸痛心煩,口渴便秘,譫語。

大黃(四兩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水三升,煮一升,納芒硝化服。

〔附〕當歸承氣湯(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里熱火郁,或皮膚乾燥,或咽燥鼻干,或便溺秘結,或瘀血發狂。

當歸 大黃(各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九錢) 姜、棗煎。

大黃甘草湯[編輯]

治食已即吐。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硝黃草,甘緩微和將胃保。(用甘草緩硝、黃留中泄熱,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故曰「調胃」,非惡硝、黃傷胃而用甘草也。)胸痛(熱邪已結)不滿(痛而不滿,邪結在血分而不在氣分。)心中煩,熱結在胃陰津燥。(故心煩也)不用樸實傷上焦,(不用濃朴、枳實,恐傷上焦氤氳之氣,且恐辛燥重劫胃津也。)中焦燥實服之好。便秘膚燥瘀血(發)狂,當歸承氣湯宜討。(加當歸入血潤燥,與桃仁承氣同意。)《金匱》大黃甘草湯,食已即吐義當考。(《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此食已即吐,是有火也。升而不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故用此法。若朝食暮吐,仍然完谷,是無火也,忌服。)

桃仁承氣湯[編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少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忽忽如狂,至夜發熱;及瘀血胃痛,血結胸中痛,瘧疾實熱夜發,痢疾畜血急痛;並能治敗血留經,通月事。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兩去皮) 大黃(四兩) 芒硝 甘草(各二兩) 水七升,煮二升半,去滓,納硝,更上火微沸,分溫三服,當微利。

桃仁承氣(湯) 五般奇,甘草硝黃並桂枝。(硝、黃、甘草,本皆入血之品,即調胃承氣湯也。熱甚搏血,故加桃仁潤燥緩肝,直達血所而攻之。加桂枝者,以表未解故耳。)熱結膀胱(太陽之邪,由經入腑,結於膀胱之部。)小腹滿,(小腹中央為膀胱之部,左右為肝之部。凡胸腹脹滿,按之不痛者為氣結,痛者為血結。)如狂畜血最相宜。(心主血,熱與血結,則心神不寧,故昏亂而如狂。)畜血之證大便黑,(熱極則黑,血凝之色亦黑。)小便自利(小便利而少腹仍滿,故知為畜血。蓋血病而氣化無病也。)脈沉遲,(血結則脈不流利,故沉微而遲。)但欲漱水不欲咽,(津不上承,故唇口乾燥,畜血在中,故不能容水,與濕熱為病,雖渴而不欲飲同。但濕熱則舌有胎,畜血則舌無胎為別。)此皆血證諦宜知。(以上皆畜血現證)死血瘀凝胃脘痛,(脈必澀,飲下作呃。)善飢(胃火)經閉(血積)並能醫。小便不利(膀胱有濕熱,非畜血也。)肢寒者,(少腹滿,手足寒,此為冷結在膀胱關元也。當用溫藥。)非關畜血莫輕施。

抵當湯及丸[編輯]

治傷寒畜血;並治症瘕,追蟲攻毒甚佳。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枚) 桃仁(二十枚) 大黃(三兩酒浸) 水五升,煮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抵當丸方即以四味搗,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時當下血。不下,更服。

抵當(湯)直抵當攻處,破血攻堅仗銳師,虻蛭桃仁大黃制,(畜血久積,真氣營運不入,故草木不能獨治其邪,必以靈動嗜血之蟲,為之嚮導,飛者走陽絡,潛者走陰絡,引領桃仁攻血,大黃下熱,破無情之血結,誠有奇功,毋懼乎藥之險也。)峻攻畜血效稱奇。(桃仁承氣治畜血之初結者,此方治畜血之久瘀者。病有淺深,故攻有緩急。)婦人石瘕咸堪治,對證投劑莫遲疑。(按∶石瘕之證,因寒氣客於子門,氣不得通,惡血留止,其始生也,少腹有塊,大如雞卵,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可導而下,經有明文。世醫治此證,終不敢議導下,但用養血和營,以為穩當;不知瘀血不去,新血終不得生,若徒養血,適以添瘀,是猶養虎為害也。余嘗遇此證,令服此丸,下污泥血塊升許,其腹脹痛稍松。)

〔附〕代抵當丸[編輯]

(王肯堂《證治準繩》) 治畜血、瘀血、血痛。

大黃(四兩酒洗) 桃仁(六十枚) 生地 歸尾 穿山甲 玄明粉(各一兩) 桂(三錢或五錢)

代抵當丸(水蛭即螞蝗,虻蟲即蚊蟲,因二物善食人血,故用以治血積。但性猛有毒,人皆畏服,故更制代抵當丸。)首大黃,桃仁歸尾生地 ,玄明肉桂穿山甲,攻瘀可代抵當湯。(桃仁、歸尾、生地潤以通之,桂心熱以動之,大黃、玄明粉苦寒咸以推盪之,加山甲引之以直達瘀所也。)

大陷胸湯[編輯]

治傷寒發熱,不發汗而反下之,表熱乘虛入於胸中,與不得為汗之水氣結而不散,令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者,名大結胸證。其人身無大熱,但頭汗出,或潮熱燥渴,脈沉而緊。

大黃(六兩酒洗)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

大陷胸丸[編輯]

治結胸項強,如柔痙狀者;並治陽明熱喘,及水腫初起形實者。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 芒硝 杏仁(各半升去皮尖熬黑) 先搗葶藶、大黃為末,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一升,溫

大陷胸(湯)治大結胸,大黃(滌熱盪實)芒硝(軟堅破結)甘遂(逐水消飲)從。心腹石硬(結胸之的證)痛拒按,(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較承氣證為尤甚。)便秘焦煩燥渴供。(與承氣證同)但頭汗出脈沉緊,(結胸因下早,致熱與水結,熱不外泄,而但上蒸,故頭有汗而身無汗。脈沉緊者,水遏熱伏,陽病(反見陰脈。)水結胸中治亦同。(結胸本無他物,熱與水氣結也。)項若強如柔痙狀,更加葶杏蜜丸攻。(名大陷胸丸 結胸項強,邪據太陽之高位矣,故於前方加葶藶、杏仁,從高陷下其邪。蜜丸者,欲其緩攻於下也。)此泄水邪並熱實,(此陷胸湯丸之總訣)太陰寒實勿相蒙。(寒實結胸,治宜溫下,誤服寒藥則死。)

後人通變斯方治,熱喘水腫有殊功。(按∶大陷胸丸,王海藏以之治陽明熱喘,柯韻伯以之治水腫初起形實者,均收奇效。可知古方貴於活用,觸類旁通,醫之能事畢矣。)

麻仁丸[編輯]

治脾約,大便難,小便數,關脈浮澀者。此潤腸之主方。

大麻仁(二升) 杏仁(一斤去皮尖) 白芍(半斤) 大黃(一斤) 濃朴(一尺炙)

枳實(半斤)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二服。漸加,以利為度。

麻仁丸方治脾約,枳朴大黃麻杏芍。土燥津亡大便難,養液通幽蜜丸嚼。(脾約為脾土過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潤脾燥,白芍安脾陰,而後以枳、朴、大黃承氣法勝之,則下不亡陰。法中用丸漸加者,脾燥宜用緩法,滋柔潤下,以遂脾欲,非比胃實當急下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編輯]

治心下痞,按之濡,大便硬,不惡寒,反惡熱,脈關上數者;心火亢盛,吐衄不止,甚良。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服。(此法之最奇者,

附子瀉心湯[編輯]

治心下痞,大便硬,心煩不得眠,而復惡寒汗出者。

大黃(二兩酒浸) 黃連(炒) 黃芩(各一兩炒) 附子(一枚去皮別煮取汁) 以麻沸湯二升,漬三黃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

大黃附子湯[編輯]

治脅下偏痛,脈弦,大便難,發熱惡寒。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 細辛(二兩) 水五升,煮二升,分溫三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心痞惡熱乃堪嘗,(若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按之自濡為虛痞,數(脈)在關上君火強,瀉火通陰痞自化,(痞有不因誤下而成者。關上脈數,繫心火亢盛,不得下交於陰,而中宮受其燔灼,氣失升降而為痞。按之自濡,是無形者也,故獨任苦寒,便可泄卻,如大黃瀉營分之熱,黃連泄氣分之熱,且大黃有攻堅破結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於瀉熱之內。以麻沸湯漬絞其汁,取其氣不取其味,治虛痞不傷正氣也。)火炎吐衄最為良。(按∶吐衄之證,世醫率用寒涼止血,不知血得寒則凝,血止之後,必有瘀凝胃絡,或為胸脅疼痛,或至夜微熱不除,而貽余患者多矣。審其果為實火迫血妄行,不若竟用此方,瀉火通陰,行瘀止血之為美備也。)更加黃芩與附子,附子瀉心湯法彰,惡寒汗出亡陽兆,(故用附子)便硬心煩痞熱殃,(故用三黃)痞乃熱邪寒藥治,(傷寒痞滿,從外之內,滿在胸而不在胃,多屬熱邪,故宜苦寒瀉之;若雜病之痞,從內之外,則又宜辛散也。)陽虛加附始相當。(附子非瀉心之藥。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陽氣外撤矣。若但以苦寒瀉痞,恐其虛寒驟脫,故用三黃撤三焦而瀉熱,即用附子徹上下以溫經。三黃用麻沸湯漬,附子別煮汁,是取三黃之氣輕,附子之力重,其義仍在乎救亡陽也。)大黃附子湯同意,溫藥下之妙異常,主治脅疼脈弦緊,便難寒熱互參詳。(按《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篇》雲∶「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又雲∶「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脅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又曰∶「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合三條觀之,見脅下偏痛,脈弦緊,為陰寒成聚;大便難,發熱惡寒,為陽氣被郁。故以附子破陰寒,細辛散浮熱,大黃通便難,共成溫下之功。夫附子瀉心湯用芩、連佐大黃,以祛膈上之熱痞,即兼附子之溫以散之;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導而下之。)寒則宜溫積宜下,後人效法好商量。(許學士溫脾湯,治寒積腹痛泄瀉,即效仲景溫藥下之之法也。)

大黃蟲丸[編輯]

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暗黑者,用此緩中補虛。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杏仁 桃仁(各一升) 地黃(十兩) 乾漆(一兩)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蟲(半升) 芍藥(四兩) 甘草(三兩)

蜜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蟲丸( 蟲破堅通絡行傷,大有功效,故方名表之。)治干血勞,(喻嘉言《醫門法律》曰∶「此干血勞之良治也。血結在內,手足脈相失者宜之。」)大黃(從胃絡宣瘀潤燥)地黃(滋腎燥)芩(清肺衛)杏(潤心營)桃,(補肝虛)芍藥(扶脾補虛)甘草(緩中解毒)與乾漆,(破脾胃關節之瘀血)虻蟲(性升入陽絡破血)水蛭(性潛入陰絡逐瘀)並蠐螬。(去脅下之堅血)血既瘀干攻必潤,潤補兼投瓊玉膏。(按∶五勞虛極痹而內成干血者,悉皆由傷而血瘀,由瘀而為干血。假如食傷脾,憂傷肺,醉飲傷肝,房室傷腎,勞傷心,飢傷胃,是諸傷者,總皆傷其經絡營衛之氣也。細繹本文雲「腹滿不能飲食,肌膚甲錯,兩目暗黑」,明是不能納谷以通流營衛,則營衛凝泣。瘀積之血,牢不可破,即有新生之血,亦不得暢茂條達,惟有日漸羸瘦,而成內傷干血勞,其有不死者幾希矣。仲景另出手眼而制此方,以緩中補虛。緩者,舒也,綽也,指方中寬舒潤血之品言也。故喻嘉言《醫門法律》謂兼入瓊玉膏潤補之藥同用尤妙,勿以 、術補中,失卻寬舒胃氣之義。仲景妙法,得喻氏之言而益彰,活人無算矣。)

〔附〕百勞丸[編輯]

(吳昆《醫方考》) 治一切勞瘵積滯,未經藥壞者。

當歸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人參(各一錢) 虻蟲 水蛭(各十四枚) 大黃(四錢) 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五更用百勞水(即甘瀾水,以杓揚百遍者也。)下,取下惡物為度。服白粥十日。(一方有桃仁十四枚)百勞丸用大黃歸,虻蛭參桃乳沒揮。干血沉 勞瘵服,未經藥壞別從違。(百勞丸,許州陳大夫流傳出自仲景方,治一切勞瘵積滯,未經藥壞者。細繹是方,無非氣血並補,和營逐瘀,其緩中補虛之義,毫不相關,較之《金匱》 蟲丸方,卻遜一籌。惟用百勞水不助腎邪,以藥留頓中宮,導去脾胃絡之瘀血,使其納谷流通營衛,亦干血勞之良治。)

大黃牡丹湯[編輯]

治大腸癰,其候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發熱惡寒,汗出。其脈遲緊,膿未成者,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

大黃(四兩) 牡丹皮(一兩) 桃仁(五十枚) 甜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水六升,煮取一升

大黃牡丹湯下劑,桃仁瓜子與芒硝。少腹腫痞按之痛,痛即如淋(大腸之熱下注也)小便調。(病不在小腸水道,故小便自調。)身皮甲錯(營血痹聚之故)右足屈,(大腸癰初起,便右足屈而不伸,小腸癰則左足屈而不伸,以此為區別。)大腸癰腫此能消。脈沉緊者未成膿,脈洪數者膿已饒。膿未成斯宜下奪,膿成排膿散(排膿散另編《甘桔湯類》)宜邀。(大腸癰者,其人平素嗜醇酒炙 ,濕熱鬱蒸,肺氣不得宣通,下結於大腸之頭,氣血壅遏而成病。在下者因而奪之,故重用大黃、芒硝,開大腸之結,桃仁、丹皮下將敗之血,瓜子清肺潤腸,以肺與大腸為表里也。方後雲服之「當有血」,下未化膿之血也。若膿已成,形肉已壞,又當

〔附〕黃龍湯[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熱邪傳里,胃有燥屎,心下硬痛,身熱、口渴、譫語,下利稀水,色純青。

大承氣湯方內加人參、當歸、甘草、桔梗,姜、棗煎。

黃龍湯即大承氣(湯),加人參歸甘桔比。煎加姜棗治陽明,證物理虛熱結利。(按∶體質氣血虛人,而得陽明胃實之證,或因病誤治致虛,而燥屎猶未去者,不下則邪氣壅實而死,下之又恐正氣益虛而即脫。此方攻補兼施,庶幾不犯虛虛之禍。曰「黃龍」者,大黃得人參為佐,則能神其功用,如龍得雲助,升騰上下,莫能測其變化也。)胃有燥屎心下堅,譫語下利純清水。(按∶胃有燥屎,何以又下清水?陶氏《傷寒六書》曰∶「此利非內寒而利,乃日逐自飲湯藥而利也,直急下之,名曰結熱利證。」又曰∶「庸醫妄謂漏底傷寒,而便用熱藥止之,猶如抱薪救火,誤人死者多矣。」)攻補兼施此法良,老年除去芒硝餌。(老人氣血虛甚者,去芒硝,恐重劫其陰也。)

〔附〕溫脾湯[編輯]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 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

濃朴 桂心 附子 乾薑 甘草(各半兩) 大黃(四錢) 咀,取一兩,水二鍾,煎六分,頓服。

〔附〕溫脾湯[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久痢赤白,脾胃冷積,臍腹絞結痛甚。

人參 附子 芒硝 甘草(各二兩) 大黃(五兩) 當歸 乾薑(各三兩)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

溫脾湯里大黃少,桂附姜甘濃朴多。(許叔微此方,仿仲景溫下之法,以下腸胃之冷積。

夫冷積腹痛泄瀉,而仍下之者,以錮冷積滯,久留腸胃而不去,徒用溫補無益也。今此方以乾薑、桂、附為君,復入承氣湯法,其大黃止用四錢,更為有見。蓋不用則溫藥必不能下,而久留之積,非攻不去;多用則溫藥恐不能制,而洞泄之勢,或至轉增。裁酌用之,真足為法矣。)痼冷久留腸胃瀉,宜先取去勿蹉跎。(許叔微《普濟本事方》曰∶「痼冷在腸胃間,連年泄瀉腹痛,休作無時,服諸藥不效,宜先取去,然後調治易瘥。不可畏虛以養病也。」旭高按∶畏虛養病,為千古之通弊。叔微此語,頂門一針,醫當猛省。)或益參歸除桂朴,亦

,與《本事方》重用溫通,略加大黃,法有殊矣。蓋《本事方》治冷積泄瀉,故大黃宜少用;此治滯下赤白,是其始原由於熱積,故重用大黃,因痢久脾胃虛寒,而積仍未去,故加參、甘、姜、附,溫補中宮。同一大黃,而佐使君臣不同,則治證亦因之而異,後人烏得以古方輕於加減也。按∶古方中多硝、黃、芩、連,與姜、茱、桂、附寒熱並用者,亦有參、術、硝、黃補瀉兼施者,亦有大黃、麻黃汗下同行者,今人罕識其旨,姑錄數方於上,以見治療之妙,不一端也。)

〔附〕檳榔丸[編輯]

(《聖濟總錄》) 治 瘕,積聚腹痛,大便堅澀,或時通者。

檳榔 大黃(炒) 枳殼(各二兩麩炒) 桃仁(去皮尖麩炒) 大麻仁 木香(各一兩)蜜丸,每

《聖濟》檳榔(丸)治 瘕,(《素問·氣厥論》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 瘕。」)腹中瘕痛時寬窄。大腸熱結(大)便時堅, 者伏也瘕者瑕。「(大腸為傳導之腑,熱則氣結液耗,腹痛便澀,然或有時而通,故腹雖有形,聚散靡常,是為 瘕。 者,伏也。」瘕「與」「瑕」通,女病恆有之。)潤腸泄熱必通幽,大黃枳殼無多寡,木香桃仁大麻仁,(檳榔、木香、枳殼泄決大腸之氣,大黃、桃仁、麻仁潤下大腸之熱,與潤腸通幽二方同義。)宣通其腑奪其下。(治在腑者,宣而通之;病在下者,因而奪之。)

〔附〕木香檳榔丸[編輯]

(張子和《儒門事親》) 治胸腹積滯,痞滿結痛,二便不通,或泄瀉下痢,里急後重,食瘧實積。

木香 檳榔 莪朮 陳皮 青皮 黃柏(各一兩) 黃連 大黃(各三兩) 香附 黑牽牛(各四兩) 為細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一方有三棱、枳殼,芒硝水丸。)

木香檳榔(丸)青陳皮,三黃莪朮附(香附)牽牛,一切實積能推盪,瀉痢食瘧用咸宜。

(此子和經驗方也,善能推陳致新,破結散積。大人食積瘧痢,黃膽腫脹,小兒驚疳積熱,皆可隨宜服之。木香、香附、青、陳利氣寬腸,而牽牛、檳榔下氣尤速,氣行則無痞滿後重之患矣。連、柏燥濕清熱,莪朮行氣破血,硝、黃去血中伏熱,並為推堅峻品。濕熱積滯去,則二便調而三焦通泰矣。蓋宿垢不淨,清陽終不得升,故必假此以推盪之,亦通因通用之法也。)

〔附〕枳實導滯丸[編輯]

(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舒,腹中硬痛,積滯泄瀉等證。

大黃(一兩) 枳實(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白朮(土炒) 茯苓(各三錢) 澤瀉(二錢) 研細末,湯浸蒸餅為丸,量服。(程 《松崖醫徑》加檳榔、木香,名木香導滯丸,治同。)

枳實導滯(丸)首大黃,芩連曲枳術苓 ,澤瀉蒸餅糊丸服,濕熱積滯力能攘。(大黃、枳實蕩滌實熱,芩、連燥濕清熱,苓、瀉利濕泄熱,神曲消食和中,白朮補脾,濕熱積滯自化。)若還後重兼氣滯,木香導滯(丸)加檳榔。(汪 庵《醫方集解》引滑伯仁曰∶「腸胃,陽明

〔附〕涼膈散[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螈 ,胃熱發斑發狂;及小兒急驚,痘瘡黑陷。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芒硝 甘草(各二兩) 黑山梔 黃芩(酒炒) 薄荷(各一兩) 為

〔附〕轉舌膏[編輯]

(李梃《醫學入門》) 治中風舌強不語。

即涼膈散加菖蒲、遠志各一兩。

涼膈(散)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消。(此上中二焦瀉火藥也。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而以大黃、芒硝推盪其中,使邪熱上散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白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溫邪吐衄斑狂要,幼稚驚風痘陷邀。(皆上中二焦之火為患)減去硝黃加桔梗,上焦風熱總堪調。(李東垣曰∶「易老減硝、黃,加桔梗上浮之藥,以治胸膈與六經之熱。」)

中風不語加菖遠,此又名為轉舌膏。(喻嘉言曰∶「中風證大勢風木合君相二火主病,古方用涼膈散居多。蓋風火上炎,胸膈正燎原之地,所以轉舌膏、活命丹皆從而加味,不可以宣通腸胃輕訾之也。」汪 庵《醫方集解》曰∶「轉舌膏散心經之蘊熱也,活命丹散肝經之鬱火也。」)

〔附〕防風通聖散[編輯]

(劉完素《宣明論方》) 治風熱壅盛,氣血怫鬱,表里三焦皆實者;並治防風 連翹 麻黃 薄荷 川芎 當歸 白芍 大黃 芒硝(各五錢) 白朮 荊芥 黑山梔(各一分) 黃芩 石膏 桔梗(各一兩) 甘草(二兩) 滑石(三兩) 為末,每服二錢,加生薑煎。(汪 庵《醫方集解》去大黃、芒硝,名雙解散。)

防風通聖(散)即涼膈(散),去竹蜜兮更加辟。(此即涼膈散變法,去竹葉、白蜜,而加發表和氣血藥。)麻桔荊防滑石膏,芎歸術芍生薑益。(荊、防、麻黃、薄荷發汗而散熱搜風,梔子、滑石、硝、黃利便而降火行水,芩、桔、石膏清肺瀉胃,川芎、歸、芍養血補肝,連翹散氣聚血凝,甘、術能補中燥濕,生薑通徹表里,汗不傷表,下不傷里。名曰「通聖」,極

瘡瘍癰毒總能消,(瘡瘍腫毒,亦由風熱壅盛,氣血怫鬱而成。)除卻硝黃雙解亦。(去硝、黃亦能雙解表里,大便不硬者宜此。)

十棗湯類[編輯]

十棗湯[編輯]

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頭痛,心下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為表解里未和也。並治飲後水流脅下,咳唾引胸中痛,謂之懸飲,脈沉而弦,不猝死,至百日或一歲者。

芫花(炒黑)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棗(十枚) 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取八合,去滓,納余藥末。強人服一錢,虛人服五分。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附〕三花神丸[編輯]

(劉完素《宣明論方》) 治實熱積痰,翻胃噎膈,濕熱腫滿。十棗湯原方加大黃一兩,黑牽牛二兩,輕粉一錢,滴水為丸。

十棗湯用芫遂戟,峻攻水氣威靈赫。下利胸脅痞硬痛,汗出短氣乾嘔逆。(諸證皆水氣為患。仲景利水之方,種種不同,此其最峻者也。芫花、甘遂、大戟為決水之猛藥,故用大棗甘以緩之,欲其緩循經絡,不欲其徑走腸胃也。緩攻則從心及脅之水飲,皆從二便出矣。)

咳唾引(胸脅)痛為懸飲,飲踞久必成囊癖。搗囊破癖飲斯蠲,(懸飲者,如懸物也。水飲痰涎,久踞經絡,結成窠囊,懸於脅下,惟此三味,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非他藥所能及。本論雲「懸飲不猝死,至百日或一歲者,宜十棗湯」,可知其證之來有漸矣。)羸弱虛人勿輕擲。河間三花神 丸,大黃輕粉牽牛益。善通壅塞劫痰涎,(牽牛、大黃大瀉血氣之壅塞,輕粉劫痰,無竅不入。)積痰噎膈能開闢。(劉完素雲∶「積痰翻胃噎膈,服此藥三丸後,轉加痛悶者,此痰涎壅塞,頓攻不開,再服自利也。」)

〔附〕控涎丹[編輯]

(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項筋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非風證也。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為末糊丸,每服五、七丸,加至十丸,臨臥薑湯下。

控涎丹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結為痰。)痰涎變證悉能醫。(李時珍《本草綱目》曰∶「痰涎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於心,則迷竅而成癲癇,妄言妄見;入於肺,則塞竅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於肝,則留伏蓄聚而成脅痛乾嘔,寒熱往來;入於經絡,則麻痹疼痛;入於筋骨,則頸項胸背腰脅手足牽引隱痛。陳言《三因方》並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走注麻痹牽引痛,胸背腰項或四肢,或噎或喘或癲癇,癰腫瘰 並主之。臟腑水濕大戟泄,經隧水濕甘遂推,皮里膜外消痰氣,芥子之功信甚奇。(白芥子色白入肺而達上焦,消皮里膜外之痰;甘遂色黃入脾而行中焦,決經隧之水濕;大戟色黑入腎而走下焦,泄臟腑之水濕。三者引經各異,而令三焦之水濕痰涎流出於水道則同,故復用成方。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備急丸類[編輯]

備急丸 治食停腸胃,冷熱不調,腹脹氣急,痛滿欲死;及中惡客忤,猝暴諸疾病。

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脂出油取霜) 大黃 乾薑(各一兩)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納巴豆霜,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貯之。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下,捧頭起灌令咽,須臾當瘥;如未瘥,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三物白散[編輯]

治寒實結胸,無大熱者。

巴豆霜(一分) 川貝母 桔梗(各三分) 研末,納巴豆霜更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備急丸醫猝暴疾,中惡欲死腹脹急。大黃乾薑巴豆霜,斬關奪門而直入。(大黃苦寒下熱結,巴豆辛熱下寒結,二藥性味相畏,同用瀉人反緩。更妙在乾薑之辛散,引領巴、黃,內通神明,外辟惡忤,助其斬關奪門之勢,而成撥亂反正之功。)神昏口噤齒不開,折齒灌之猶可及。(中惡客忤,神昏口噤,折齒灌之立蘇。)寒實結胸(與大結胸證相似,但無熱渴煩躁見象。蓋彼因熱實,此屬寒實也。)三白散,貝母桔梗巴霜翕。(貝母、桔梗開提肺氣以消痰散結,巴豆劫寒破實以開結胸。作散服者,欲其散中焦之寒實也。)藥不瞑眩疾不瘳,此等諸方宜佩給。(預先修合,佩帶在身,以救倉猝之證。)

〔附〕感應丸[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冷積瀉痢之良方。

木香(二兩半) 肉豆蔻(二十個) 丁香(一兩半) 乾薑(炮一兩) 百草霜(細研二兩)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尖別研極爛如膏) 巴豆(七十粒去心皮膜研如脂出油) 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外,餘四味搗為細末,共和合研令細,用好蠟匱和。先將黃蠟六兩溶化,重絹濾去渣,以好酒一升於砂鍋內煮數沸,候酒冷蠟浮,取蠟秤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入銚熬熟,取蠟四兩,同化成汁,就銚內和前藥末,乘熱拌勻,丸如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感應(丸)肉蔻丁木香,巴杏乾薑百草霜。(肉豆蔻逐冷消食,丁香、木香暖胃和脾,杏仁消肉積而降氣,乾薑逐痼冷而散痞,巴豆善破沉寒,奪門宣壅,寒積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溫散,亦能消積,統計諸藥,同成溫下之法。)蠟丸空腹薑湯下,(用黃蠟之義最精。凡治積,新病宜急下,久病宜緩下。此治久積痼冷,乃緩下法也。)冷積瀉痢真奇方。(趙獻可《醫貫》曰∶「此方妙不可言,雖有巴豆,不令人瀉,其積自然消化。

」李時珍《本草綱目》曰∶「一老婦年六十餘,病溏瀉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調脾升提止澀諸藥,入腹則瀉反甚。延余診之。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冷積凝滯所致,王太僕所謂『大寒凝內,久利溏泄,愈而復發,綿歷數年'者,法當以熱下之,則寒去痢止。

遂以蠟匱巴豆丸藥五十丸與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積滯諸病,皆不泄。」)

〔附〕太平丸[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胸腹疼痛脹滿,及食積、氣積、血積、蟲積、氣疝血疝、膨脹、症瘕、邪實秘滯痛劇等證。

陳皮 濃朴 木香 烏藥 白芥子 草豆蔻 三棱 莪朮(煨) 乾薑 牙皂(炒) 澤瀉(各三錢俱研細) 巴豆(用滾湯泡去皮心膜秤足一錢)

先將巴豆用水一碗,微火煮至半碗,將巴豆撈起,用乳缽研極細,仍將前湯攙入研勻,然後量藥多少,入蒸餅浸爛,搗丸前藥如綠豆大,每用三分或五分,甚者一錢,用熱薑湯下。

太平(丸)莪朮芥三棱,朴瀉姜陳牙皂朋,烏藥木香草豆蔻,些微巴豆力能勝。(此方借些微巴豆,以行群藥之力,去滯最妙。如欲其峻,須用巴豆二錢。)食蟲氣血諸停積,脹痛難過總可憑。(按∶《金匱》備急丸治冷熱交結之積,《局方》感應丸治寒凝之積,景岳此方治氣食停滯秘實之積,其蟲積與血積,乃藉以為治也。)隨證用湯為引下,(凡傷食停滯,即以所傷之物,煎湯送下;婦人血氣痛,當歸湯下;氣實痛,陳皮湯下;疝氣,茴香湯下;寒氣,生薑湯下;氣濕實滯臌脹,用燒酒加白糖少許送下;蟲痛,檳榔湯下。)利多飲冷效堪征。(巴豆瀉人,得冷則止,故服巴豆丸散,利多不止者,飲冷粥一二口即止也。)

柴胡湯類[編輯]

小柴胡湯[編輯]

治傷寒中風,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眩耳聾,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或汗後餘熱不解,或瘧發寒熱,婦人傷寒,熱入血室,暮則 語;並治傷寒陽微結,頭汗肢寒,脈細便堅,亦半表里也。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炙草 生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此方為和解之劑。去滓再煎,則藥性和合,不相捍格矣。)取三升,分溫三服。

柴胡加芒硝湯[編輯]

治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利,胸脅滿而不去。先服小柴胡一劑乃進。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 炙草 人參 生薑(各一兩) 半夏(二十銖) 大棗(四枚) 芒硝(二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服。 小柴胡湯和解供,(少陽為半表半里,汗、吐、下皆在所禁,法當和解,此方主之。)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與姜棗,少陽百病此為宗。(此和解少陽之主方。柴胡昇陽達表,黃芩退熱和陰,半夏和胃而通陰陽,參、甘、姜、棗補中氣,調營衛,經言「交陰陽者,必和其中」是也。)往來寒熱(太陽之寒熱,寒時亦熱,熱時亦寒;少陽之寒熱,寒已而熱,熱已而寒,故曰「往來」;若陽明則但熱不寒,以此為別。)胸脅滿,(少陽行身之側,故胸脅苦滿。)喜嘔心煩(木火上逆,故煩而嘔;嘔則木火兩舒,故喜之也。)或眩聾,(少陽清氣不升,故目眩耳聾。)或咳或悸或腹痛,(木邪干肺則咳,犯心則悸,侮脾則腹痛,可見少陽有病,三焦皆不得寧。蓋少陽在人身為游部,凡表里經絡之罅,皆能隨其虛而見之,故有或然之證。)咽干口苦(耳聾目眩,口苦咽干,貼切少陽樞機病象。)白胎濃。(舌上白胎,邪在半表半里;若全入里,則焦黃矣。)諸證不必皆全具,雜病風寒俱可庸。(《傷寒論·太陽篇》雲

表,(合病一

明,而少陽居其

柴胡以和之,邪

小柴胡湯潮熱不

入血室如瘧狀,

成瘀,則肝氣與

刺期門法,(期門

血結為有形之證,

桃仁海蛤攻。(按∶

熱,頗有奇功,因附

暮則譫語,此證最多

辨莫通融,便堅脈細

曰「純陰結」。此

熱雖結而不甚也

同)頭汗知非少

陰陽俱緊,反

亡陽之汗,大有

細,不得謂陰證

沉為里,頭汗為

與小柴胡而不疑

氣上越之候,若

則不忌。)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編輯]

治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 語,一身盡重,不能轉

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 甘草 生薑 茯苓 鉛丹 龍骨 牡蠣(各一兩半) 大黃(二兩)

黃只煮一二沸

陽之表證,則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茯苓鉛丹大黃繼。胸滿(下後邪陷胸中)煩驚(熱邪擾亂神明)

語多,

墜痰鎮驚是主

茯苓以利小便

里,而復外擾

靈胎《傷寒論

柴胡桂枝幹薑湯[編輯]

治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寒熱,心煩者;並治瘧疾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便效。

柴胡(半斤) 桂枝 黃芩(各三兩) 乾薑 牡蠣 甘草(各二兩) 花粉(四兩) 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柴胡桂枝幹薑湯,花粉芩甘牡蠣藏。邪在三陽陽氣結,從樞轉出易通陽。(揭出三陽經

藥以

太陽余邪,乾薑開陽明痞結之氣,使以花粉佐牡蠣,入陰分升津液,以救三陽之熱,重用柴、芩

少,(甘

加花粉。)瘧發寒多微有熱,(風、寒、濕痹於肌表,陽氣鬱伏於營血之中,故瘧發寒多,或但寒無熱

陰∶用柴胡和少陽之陽,即用黃芩和里;用桂枝和太陽之陽,即用牡蠣和里;用乾薑和陽明之陽,即用花粉和里;使以甘草,調和陰陽,和之得其當,故一劑便效。喻嘉言《醫門法律》曰∶「

着之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編輯]

治勞瘧口渴。

小柴胡湯原方去半夏,加栝蔞根四兩。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止渴升清(此方功效如此)勞瘧瘳。(瘧不離乎少陽,故用柴胡;勞「勞瘧」,中氣虛也。後人用補中益氣湯治之,亦效。)

四逆散[編輯]

治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

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炙) 等分為末,白飲和服方寸匕。四逆散治少陰樞,(小柴胡湯

斂陰

同,

芍藥)

利一端

大柴胡湯[編輯]

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熱結在里,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復往來寒熱,脈沉數者。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黃芩 芍藥(各三兩) 生薑(五兩) 枳實(四枚) 大棗(十二枚

黃二兩,若

大柴胡湯芩夏芍,枳實姜棗共煎嘗。(此小柴胡、四逆散二方合用者也。除去人參、甘草者,蓋熱邪已結在里,不可更實其脾也。前小柴胡湯獨治陽樞,故曰「小」;此則陰陽二樞並

嘔(半夏生

黃者,表里兼

用大黃。大黃乃

亦爾,仍有桂枝大

硝,乃合用調胃

解表里法也。)

〔附〕柴胡飲子[編輯]

(張子和《儒門事親》) 治肌熱、蒸熱、積熱、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亦

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當歸、白芍、大黃。

柴胡飲子即小柴(胡湯),去夏加黃歸芍偕。略施汗下兼攻補,熱積三焦瘧亦佳。(此方治三

〔附〕清鎮丸[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嘔吐脈弦,頭痛及熱嗽。

小柴胡湯內人參加倍,加青黛半兩,麵糊丸,生薑湯下。

清鎮丸治熱咳嗽,嘔吐脈弦頭痛究。(弦為少陽之脈。木火凌金則咳,乘胃則嘔,上沖則頭

為要藥。

〔附〕一柴胡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凡感四時不正之氣,或為發熱,或為寒熱,或因勞因怒,或婦人熱入血室,或產後經後因冒風寒,以致寒熱如瘧等證,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須從涼散,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 芍藥(二錢) 黃芩 生地 陳皮(各一錢半) 甘草(八分) 水一鍾半,煎七

一柴胡飲從寒散,(「一」為水數,從寒散也。)地芍黃芩陳草贊,內有火而外有邪,四時不

分之

〔附〕二柴胡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凡遇四時外感,或其人元氣充實,髒氣素平無火,勝之令,本無內熱等證者,皆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則為害非淺,宜此主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錢) 濃朴(一錢半) 生薑(三五七片) 細

二柴胡飲散從溫,(「二」為火數,從溫散也。)濃朴細辛陳夏存,甘草生薑解外感,內無熱

方,轉為溫散之劑。)

〔附〕三柴胡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凡人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而偶感風寒者,或可兼補而散者,或病後產後感冒,有不得不從解散,而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

柴胡(二三錢) 芍藥(一錢半)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五片) 當歸(二錢溏泄者

三柴胡飲三為木,(「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歸芍陳姜炙草六,素稟陰虛外感因,肝經血少咸宜服。(此從四逆散加減。以生薑佐柴胡,以當歸佐芍藥,以陳皮佐甘草,兼調氣血而散外邪,亦和平之劑。)

〔附〕四柴胡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凡人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外感風寒,或六脈正不勝邪等證,必須培助元氣,兼之散邪,庶可保全,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 人參(二三錢或五七錢酌而用之) 生薑(三五七片) 當歸 炙甘草(一錢)

四」為金數

胡變局,去黃

必不足,故補

〔附〕五柴胡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白朮(二三錢) 芍藥(一錢半炒用) 陳皮(

五柴胡飲從脾胃,(「五」為土數,從脾胃也。)地芍歸陳術草匯,徒散外邪非善全,兼培氣血斯為貴。(此逍遙散變方也。去茯苓、薄荷、生薑,加陳皮、熟地,則補多散少矣。

此與四柴胡飲相表里。但四柴胡飲調氣分之藥為多,此則兼培氣血為異。按∶以上五方,皆出柴胡治例,錄出聊為加減成方之一助。然畢竟後世之方,總不免籠統之弊,若病在太陽,便用

〔附〕清脾飲[編輯]

(嚴用和《濟生方》) 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干,小便短赤,脈來弦數。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白朮 濃朴 青皮 茯苓 草果(各等分) 水一盅,生薑一片,

清脾飲用青朴柴,芩半甘苓白朮偕,更加草果兼姜棗,熱多陽瘧服之佳。(夏月納涼飲冷過瘧。

胃受傷者實多,故嚴氏宗仲景小柴胡湯加減而立此方。名曰「清脾」,是明從脾胃論治。方中苓、術、夏、草,皆脾胃藥,復以濃朴、青皮、草果,蕩滌膜原之邪,劫痰截瘧。其治少陽,惟柴、芩二味而已。)瘧由痰積風寒作,解表除痰永不差。(古雲「無痰不成瘧」、「無積不成瘧」,然雖有痰積,若不兼感風寒,亦未必便成瘧疾。故治瘧之方,解表除痰,每相須為用也。)此治瘧邪通用劑,隨宜加減總堪諧。(此治瘧之通劑。方中黃芩、草果,可隨寒熱以為進退,勿拘陽瘧一端也。外如石膏、大黃、桂枝、附子、人參、熟地、當歸、白芍等,皆可隨證加入。如瘧久不止,加常山、烏梅截之。)

瀉心湯類[編輯]

半夏瀉心湯[編輯]

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此主之。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 黃芩 人參 炙甘草 乾薑(各三兩) 棗(十二枚)

水一斗

生薑瀉心湯[編輯]

治傷寒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嘔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半夏瀉心湯加生薑四兩,乾薑只用一兩,余同法。

甘草瀉心湯[編輯]

治傷寒中風,誤下之後,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故使硬也,宜此湯。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甘草加一兩,余各同法。

半夏瀉心(湯)黃連芩,乾薑甘草棗人參。(瀉心者,實瀉胃也。蓋胃居心下,「心下痞」,

者為

欲交

甘草

重用

甘草

姜瀉

水,

生薑)

上逆,故

生薑

緩補

則甘

柴胡立

開結、

此以徹

無邪,

一證者

操縱在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編輯]

治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食入口即吐者。

乾薑 黃連 黃芩 人參(各三兩) 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服。

姜連芩參湯治嘔,苦勝於心義宜剖,(並非寒熱平調之法,乃治寒格拒熱之方。)寒熱格拒在

而傷

無水

源同

拒通時吐

蓋寒格於

止。故凡

宜純用辛

黃連湯[編輯]

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腹中痛,欲嘔吐者。濕家下之,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上如胎亦主之。

黃連 乾薑 炙草 桂枝(各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

黃連湯內用乾薑,半夏人參甘草藏,更入桂枝兼大棗,寒熱平調上下匡。(證因上下相格,

因胃

胃氣

其入

降和

胎者

上寒下熱,皆可治之也。)表里之邪柴芩使,上下之邪連桂當。(表里之邪則用柴胡、黃芩,上下之邪則用桂枝、黃連,表里之邪則用生薑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則用乾薑辣以開之,仲景大法灼然矣。)又與瀉心湯法似,(諸瀉心法,皆治心胃之間寒熱不調,全屬里證;此方以黃芩易桂枝,去瀉心之名,而曰黃連湯,乃表邪尚有一分未盡,胃中邪氣尚當外達,故加桂枝一味,以和表里,則意無不到矣。)後人比類好推詳。(「比類」二字,最為醫家之要旨,如瀉心湯、黃連湯皆柴胡之變法,而一味轉旋,便治證各異,故不知比類,則不能盡方之變,又烏能盡病情之變哉!)

〔附〕進退黃連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關格。

黃連(薑汁炒) 乾薑(炮) 人參(人乳拌蒸) 半夏(姜制各一錢半) 桂枝(一錢) 大棗(二

如關則不得小便

氏八味丸三錢,

進退黃連(湯)喻氏擬,下關上格均堪治。姜連參夏錢五分,桂枝一錢棗二枚。(此即仲景黃

通,其

自為敷

吐逆,

枝但能

拌乾薑

加肉桂

(如關

若夫

以火

《炙甘

胃關,

關,以

從中漸

斯治關

陰陽

無其方也。惟宋雲岐子,有治關格九方,用腦、麝者,十居六七,不達成方之理,漫圖弋獲,不足為法。喻氏必不得已擬此二方,為治關格之榜樣。至於病變無方,生心化裁,初非以是印定後人眼目也,須善會之。)

〔附〕左金丸[編輯]

(朱震亨《丹溪心法》) 治肝經火郁,吞吐酸水,左脅作痛,少腹筋急為疝。

黃連(六兩薑汁炒) 吳萸(一兩鹽水炒) 水泛丸,或蒸餅糊丸。

〔附〕左金加陳米湯[編輯]

(汪氏方) 治噤口痢湯藥入口即吐。

黃連(薑汁炒三錢) 吳萸(鹽水泡五分) 陳倉米(一撮) 水煎濃服,但得三匙下咽,即不復

〔附〕戊己丸[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熱瀉熱痢。

黃連 吳萸 白芍(各五兩) 為細末,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下,空心,

〔附〕連附六一湯[編輯]

(虞摶《醫學正傳》) 治胃脘痛。

黃連(六錢) 附子(一錢) 水煎。

左金(丸)茱連六一湯,肝經火郁吐吞酸,(吐酸者,嘔吐酸水也。吞酸者,喉間沃沃然,酸

肝脈布

劑。肝

並以辛

從金也。

與吳萸

散、越鞠丸

證觀。(肝之

術散緩肝培土

法,亦下同乎

必借酸甘,泄

(噤口痢由濕熱

吳萸沖開格拒

宜餐。(糞色黃

治胃痛,寒因熱

寒因熱用,陰陽

〔附〕香連丸[編輯]

(李絳《兵部手集方》) 治下痢白赤,膿血相雜,里急後重。

黃連(二十兩與吳茱萸十兩同炒去吳茱萸用) 木香(四兩八錢忌見火) 醋糊丸,米飲下。

〔附〕治痢四神丸[編輯]

治一切痢疾初作,腹痛里急後重,推陳致新,大有奇效。

香連丸加酒蒸大黃一斤,檳榔八兩,醋丸,米飲下三十丸。未效,再服。

〔附〕治噤口痢方[編輯]

(吳昆《醫方考》)

香連丸加石蓮子肉八兩,水煎服。

〔附〕斷下丸[編輯]

治久痢。

香連丸加訶子、龍骨、烏梅。

香連丸治赤白痢,茱炒黃連又木香。治痢必用苦辛寒,李絳此方得其義。(劉完素《素問玄

痢宜通,久痢宜澀,黃連味苦而燥,能濃胃澀腸,若痢方初起,忌用。晉注∶此注尚宜更改。上八字系王君原舊自注,甚然,甚然。黃連濃腸胃之說,《本經》有誤,不可從。初痢胃口濕熱盛可用,痢久而中虛忌用矣。)益以檳榔與大黃,(名治痢四神丸)推陳逐垢斯無忌。

小陷胸湯[編輯]

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栝蔞(大者一枚) 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

小陷胸湯泄痰熱,黃連半夏及栝蔞。(程應旄《傷寒論後條辨》曰∶「黃連滌熱,半夏導飲,栝蔞潤燥,合之以開結氣。亦名曰『陷胸』者,攻雖不峻,而一皆直泄胸中之實,則邪亦

痛在心下(小結胸病,上不至心上,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手不可近,與大陷胸證迥

蓋黃

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編輯]

治汗後腹脹滿。

濃朴(炙) 生薑(各八兩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水一斗,煮取三升

朴姜夏草人參湯,理氣調中補泄 。汗後虛邪為腹脹,補虛泄滿此方良。(發汗後則邪氣已

旋復代赭湯[編輯]

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旋復花(三兩) 代赭石(一兩) 生薑(五兩切) 大棗(十二枚)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甘草(三兩炙) 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分日三服。

旋復代赭湯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逆(代赭石)咸軟痞,(旋復花)痞硬噫氣力能禁。

(《靈樞·口問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素問·宣明五氣篇》曰∶「心為噫。」噫者,上焦病聲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陰盛走於胃,屬於心而為聲,俗名「噯氣」。故用旋復咸降肺氣,代赭重鎮心包絡之氣,半夏以通胃氣,生薑、大棗以宣脾氣,而以人參、甘草奠安陽明,俾陰陽升降,合其常度,則痞硬噯氣悉除矣。)噫氣俗名為噯氣,若兼下利瀉心尋。(此與前諸瀉心法大略相近。汪 庵《醫方集解》引《本草綱目》雲∶「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湯,下利者生薑瀉心湯。」)鎮陰宣陽扶胃弱,呃逆反胃並宜斟。(此鎮陰宣陽方也。呃逆反胃,皆上、中二焦氣逆不降所致,用此鎮其陰氣,宣發胃陽,則上、中二焦皆得致和矣。)

黃芩湯類[編輯]

黃芩湯[編輯]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黃芩(三兩)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編輯]

治前證兼嘔者;亦治膽咳,咳嘔苦水如膽汁。

黃芩湯原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余同法。

黃芩湯用甘芍並,二陽合利棗加烹。(按∶太、少二陽合病,何以不用太、少兩經之藥?蓋合苦,泄少陽之熱,甘、芍、大棗酸甘,和太陰之氣,使半里清而半表自解,和解之法,非一端也。合病者,謂有太陽之證頭項痛、腰脊強,又有少陽之證耳聾、脅痛、口苦、寒熱往來也

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此方遂為治痢祖,(利,泄瀉也。痢,滯下也。)後人加味或更名。(劉完素黃芩芍藥湯、芍藥湯,皆從此方化出,遂為萬世治痢之祖方矣。)再加生薑與半夏,(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下利兼嘔此能平。(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倘服藥後而本證愈,續見他證,則仍見證施治,可推而知也。)亦治膽咳嘔苦汁,(胃氣逆則嘔,膽汁熱則苦。)苦泄辛通法最精。(酸苦泄熱,辛甘和胃,胃氣和,膽熱清,咳而嘔苦自已。)

〔附〕黃芩芍藥湯[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熱痢腹痛後重,身熱,膿血稠粘,脈洪數者。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甘草(五錢) 水煎,溫服。

〔附〕白朮芍藥湯[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脾濕水瀉,身重困弱。

芍藥 白朮(各一兩) 甘草(五錢) 水煎,溫服。

黃芩芍藥(湯)療熱痢,火升鼻衄均能治,(熱痢鼻衄,陽明火盛極矣。黃芩色黃,正清陽明腸胃之藥。白芍專益陰氣,赤芍兼和營血,故熱痢後重,宜用赤芍為良。)瀉痢腹痛屬太陰,芍藥(此是白芍)甘草所必使。若將白朮易黃芩,(名白朮芍藥湯)脾濕水瀉身重餌。(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曰∶「諸瀉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為病,故不可離於芍藥。若不受濕,不能下痢,故須用白朮。」又曰∶「若四時下痢,於芍藥、白朮內,春加防風,

〔附〕芍藥湯[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後重。

芍藥(一兩) 歸尾 黃芩 黃連(各五錢) 大黃(三錢) 木香 檳榔 甘草(炙各二錢) 桂

〔附〕導滯湯[編輯]

(劉完素方) 治前證兼渴者。

芍藥湯去桂、甘草,加枳殼。

芍藥湯中芍藥君,(重用芍藥為君,瀉木安土。)香連芩草桂將軍,(大黃號曰「將軍」)

檳榔

而加

痢皆

溪《

滯(

不得宣

而行之

之。大

重,氣

連清熱

歸、阿

〔附〕東風散[編輯]

(姜體干方) 治一切痢疾,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以及里急後重,腹痛噤口咸宜服之。

黃芩 白芍 當歸 檳榔 枳殼 青皮(炒) 濃朴(炒各一錢) 木香(煨五分) 甘草(三分)

東風散(東風和暢,主生長萬物。此劑和平而卻有起死回生之效,故取以名方。)用芍甘青,

藥當煨制

煨制,如

瘧兼侵。(

肢冷虛

附生研

桃仁一

純血

後重

禁。

腸胃,蒸腐

補,致濕熱

傳心秘,加

生所着,未

〔附〕治痢奇方[編輯]

(葉應昌《袖中金》) 治噤口下痢,純血穢腐,身熱脈大,大孔如竹筒,諸般惡證,並可主之。但恐服之已遲,毒邪攻壞臟腑,則難救耳。

黃連(酒炒六分) 赤芍藥(酒炒一錢) 木香(煨三分) 青皮(醋炒) 枳殼(麩炒) 檳榔(各

花(酒洗三分) 桃仁(去

草(炙五分) 水煎服。

如痢初四分,諸藥白朮(土炒)

治痢奇方出葉氏,東風散里加紅花,桃仁黃連地榆炭,(此方即東風散加味)青出於藍尤足夸

方中

攻邪

痢身

治痢,

雲∶此

邪氣

五苓散類[編輯]

五苓散[編輯]

治太陽病發汗後,汗出惡寒,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此主之。通治水腫,霍亂身疼,胸臍下悸,吐涎,頭眩等證。此利水之祖方也。

豬苓 茯苓 白朮(各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五錢) 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

〔附〕辰砂五苓散[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暑熱。

五苓散加硃砂。

〔附〕蒼朮五苓散[編輯]

治寒濕。

五苓散加蒼朮。

茵陳五苓散[編輯]

治黃膽。

五苓散加茵陳蒿。

〔附〕春澤湯[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無病而渴,與病瘥後渴者。

五苓散加人參。(再加甘草,亦名春澤湯。)

五苓散治太陽腑,(王好古《此事難知》曰∶「五苓散為下藥,乃太陽里之下藥也。太陽高

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小便利者,不宜用。」)桂術澤瀉豬茯苓,多飲暖水取微汗,雙解表解也。服後多飲暖水,取其氣散營衛,令得似汗而表里雙解矣。)小便不利而渴飲,飲蓄胸中水氣停。(胃中乾燥而渴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宜白虎湯。小便不利而渴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宜五苓散。)水入即吐名水逆,(胸中有水,則不能容水,故水入則吐。水入合看益分明。(按∶五苓證,一則曰「傷寒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一則曰「中風發熱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二條合看,益知五苓為利水而設,非治煩渴也。)故用五苓(散)通水道,不然煩渴豈堪烹。(水氣蒸騰,為煩,為渴,與五苓以利水,水去則煩渴

治病必求其本也。若煩渴非因水氣者,豈五苓所可治哉!)身疼霍亂分寒熱,表里陰行。(霍亂身疼,須分寒、熱二證∶若熱多欲飲水者,宜五苓散和太陽之表里;若寒水者,宜理中丸理中髒之陰陽。)若以桂枝更肉桂,(此本一方二法。治傷寒用桂枝,用肉桂,乃有表無表之分。)吐涎眩悸水邪聽。(臍下悸,吐涎沫,水氣自下而上逆頭精氣不布於上也。惟利其水,則眩悸吐涎悉愈。)水邪內着誠能卻,外溢肌膚腫亦靈治內着之水,誠為合度,即里水外滲於肌肉而為腫滿者,亦靈。)除桂名為四苓散,渴服之寧。(周揚俊曰∶「但小便不利而渴,只用四苓足矣。」蓋外無惡寒發熱身痛之則不必用桂枝;內無眩悸吐涎之里證,則不必用肉桂。)辰砂清熱蒼除濕,黃膽茵陳(五苓散加辰砂清熱,名辰砂五苓散,加蒼朮勝濕,名蒼朮五苓散,加茵陳治疸,苓散,皆仍五苓之名。)春澤(湯)加參名便易,病前病後渴能平。(五苓散加人參,湯,取古詩「春水滿泗澤」意,明言此湯治胸中有蓄水之渴也。一因無病而津氣先虛病後而津氣未復,故加參以生津益氣。)五苓(散)利水之專劑,作散方能布水精。(五利水之專劑,作散服者,取其停留胸中,緩循經絡,以輸脾歸肺,下達膀胱,水精四布經並行,則水得盡去,而津液不傷,此仲景之微意也。)寧靜水邪從下竭,(小青龍治動逆之水,故汗而散之;五苓散治靜而不行之水,故引而竭之。)變湯鮮效古來評。(徐靈台軌範》曰∶「此乃散方,近人用以作湯,往往鮮效。」終當從古法為是,用者審之

豬苓湯[編輯]

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並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研) 阿膠(各一兩) 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膠烊化,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苓湯內二苓全,澤瀉阿膠滑石研。利水育陰兼瀉熱,(此即五苓散去桂、術,加阿膠育陰

苓散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溺秘心煩嘔渴痊。(心煩為熱,小便不利屬濕,濕熱鬱蒸,則嘔而口渴。)汗多胃燥非宜用,恐令亡津大便堅。(《傷寒論·陽明篇》雲∶「汗多胃燥

茯苓甘草湯[編輯]

治傷寒汗出,厥而心下悸,口不渴者。

茯苓 桂枝(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生薑(三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服。

茯苓甘草(湯)桂生薑,泄水(茯苓生薑)扶陽(桂枝甘草)厥悸嘗。(水停心下則悸,陽氣不布

厥而心

汗出厥

諸家不

為陽

用茯

湯。

之證

則為

使非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編輯]

治傷寒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

苓桂甘草大棗湯,草棗培土苓制水,還加桂枝保心陽,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之藥

之。

緩。

下悸

凌心

藥,

桂能伐

悸宜

苓桂術甘湯[編輯]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苓桂術甘(湯)蠲飲劑,崇脾以利膀胱氣。(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朮、甘

胸脅

當以

曰∶「苓桂術甘湯主飲在陽,呼氣之短;腎氣丸主飲在陰,吸氣之短。蓋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腎肝。茯苓入手太陰,桂枝入手少陰,皆輕清之劑,治其陽也;地黃入足少陰,出萸入足厥陰,皆重濁之劑,治其陰也。一證二方,豈無故哉!」)誤汗動經身振搖,陽虛輕者斯能御

〔附〕桂苓甘露飲[編輯]

(劉完素《宣明論方》) 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濕熱小便秘

茯苓 澤瀉(各一兩) 豬苓 白朮 肉桂(各五錢) 滑石(四兩)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

〔附〕桂苓甘露飲[編輯]

(張子和《儒門事親》) 治伏暑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脈虛者。

即河間方中去豬苓,減三石一半,加人參五錢,干葛一兩,藿香五錢,木香一分。河間桂苓甘露飲,五苓散加三石甘,(此即五苓散加滑石、石膏、寒水石、甘草。)中暑煩渴秘,清熱利濕所宜諳。(王晉三《古方選注》曰∶「消暑在於消濕去熱,故用五苓去濕解熱。濕熱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氣潛消矣。」)三石減半豬苓去,加參葛藿木此是子和(桂苓)甘露飲,脈虛水逆(水入則吐,名曰「水逆」。)服之堪。霍亂轉筋煩益虛去濁用無慚。(程扶生曰∶「吐瀉亡津煩渴,法宜補脾胃,生津液,升清降濁,此方最為合度。」喻嘉言《醫門法律》曰∶「河間之桂苓甘露飲,用五苓、三石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飲,用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

〔附〕六一散[編輯]

(劉完素《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治暑邪表里俱熱,煩躁口渴,小便不通,砂吐瀉瘧痢;又能下乳滑胎,解酒食毒。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調下。(汪 庵《醫方集解》加辰砂名

〔附〕清六散[編輯]

(朱震亨《丹溪心法》) 治赤痢。

即六一散一料加紅曲五錢。(一雲二兩半)

〔附〕溫六散[編輯]

(吳昆《醫方考》) 治白痢。

即六一散一料加乾薑五錢。

〔附〕三生益元散[編輯]

(吳昆《醫方考》) 治血淋。

即益元散三錢加生扁柏葉、生車前、生藕節汁各一杯調服。

六一(散)滑石同甘草,(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故名「六一」。又名天水散。)

解肌行

能勝熱

加甘草

津虧無

解暑利

生脈散

鎮心神

姜溫六(散)白

車前藕節搗。(加

〔附〕大橘皮湯[編輯]

(劉完素《宣明論方》) 治濕熱小便不利,大便泄瀉,及水腫等證。

滑石(六兩) 甘草(二錢) 赤苓(一兩) 豬苓 澤瀉 白朮 肉桂(各五分) 陳皮(一兩)

大橘皮湯治濕熱,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綴,陳皮木香檳榔增,能消水腫及瀉泄。

(小水並

榔峻下,

理中湯類[編輯]

理中湯[編輯]

治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脈沉而細;以及中寒霍亂,胃中寒飲,喜唾並宜服之。

人參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三兩)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湯主理中鄉,(理中者,理中焦之氣,以交於陰陽也。)甘草人參術乾薑,(人參、甘草

焦之

桂枝人參湯[編輯]

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理中湯原方加桂枝四兩,甘草加一兩,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枝,更煮取三升,

桂枝人參(湯)甘術姜,太陽協熱利煎嘗,必因數下傷中氣,里已虛寒用此方。(此必因數下

始相當

桂,溫

陽、太

證里證

桂枝附子湯[編輯]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四兩) 附子(三枚)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水六升,煮取二升,

枚,以治下後脈

彼編入《桂枝湯

此。)

術附湯[編輯]

治證同前,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宜此。

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加白朮四兩,煎服法同。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服三服盡,其人如

甘草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

甘草(炙) 白朮(各二兩) 桂枝(四兩) 附子(二枚炮)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桂枝附子湯甘草,姜棗煎之風濕嘗,身重難於自轉側,(濕邪重着)脈虛不渴(內外之陽俱虛)

術術附湯

小便利

滯關節)

術附匡。風濕

於濕,白

志之。)

甘姜苓術湯(一名腎着湯) 治腎着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

腹重

涕。

甘草[編輯]

白朮(炒各二兩) 乾薑(炮) 茯苓(各四兩)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

俱濕甚,

飲食如

」按

《宣明》(完素)用治胞痹證,少腹膀胱若沃湯,小便不利鼻流涕,通陽行水義當量。(按∶風、寒、濕邪,客於胞中,則太陽膀胱之氣不能化,故水道不通。按之若沃以湯,形容小水脹極之情切着矣。其上為清涕者,足太陽經上絡額腦,太陽經氣不得下行,而但上入於腦,流出於鼻,故為清涕。《宣明論方》用此湯治之,固取其通陽行水,究不若五苓散徹上徹下、表里兼施之為當也。用者審之。)

甘草乾薑湯[編輯]

治肺冷唾涎沫而不渴,必遺尿小便數,宜以此溫之;並能回中焦之陽氣。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甘草乾薑(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

邪者。若火灼

若陽氣不布

亦堪施。(干

方,是回中焦

吳茱萸湯[編輯]

治陽明胃寒,食谷欲嘔,及少陰吐利,手足逆,煩躁欲死者;又厥陰乾嘔,吐涎痛者,並主之。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加附子一枚,名吳茱萸加附子湯,治寒疝腰痛,牽引睾丸,脈沉遲者。

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吳萸、生薑溫胃散寒,人參大棗緩脾益氣,亦中焦之

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少陰之陽並露矣。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故能統治以上諸證。)又吳萸加附子湯,寒疝脈沉所宜搗。(疝為肝病,故用吳萸以直溫肝經,加附子以散寒溫腎。)

附子粳米湯[編輯]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炮)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

附子粳米(湯)半甘棗,益胃通陽溫腎好,(此益胃通陽溫腎之劑。半夏、甘草、粳米、大棗

字着眼

為逆滿嘔

大建中湯[編輯]

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

蜀椒(二合炒去汗)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膠飴一升,微

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髒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

凝成

米和胃

氣,蜀

〔附〕吳茱萸湯[編輯]

(《聖濟總錄》) 治「濁氣在上,則生 脹」。

吳茱萸(洗炒) 官桂 濃朴(薑汁制) 乾薑(炮各二兩) 蜀椒(炒去汗) 陳皮(去白) 白朮

滓溫服。

《聖濟》吳萸湯術朴,椒姜陳桂七般藥。濁氣在上生 脹,是亦陰陽之反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寒氣生濁,濁氣在上,則生 脹」,是亦陰陽反作也。)宣布五陽驅濁陰濁降胃和脹自卻。(此溫散降濁之法。吳萸入肝,官桂入心,乾薑入脾,橘紅入肺,蜀椒腎,皆氣濃性輕,芳香開發之品,用以宣布五陽,驅散濁陰;更以白朮、濃朴,溫中和胃濁降胃和, 脹立已,真有捷於影響之妙。)

〔附〕連理湯[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傷暑瀉而作渴。

理中湯原方加黃連、茯苓。(原注云∶「外感盛暑,內傷生冷者,非此不可。」)

連理湯方即理中(湯),黃連更與茯苓充。外傷盛暑內生冷,瀉而作渴可為功。(理中湯,治

可知其義仍責重於中髒有寒,故得用理中為主,加黃連所以清暑,茯苓所以滲濕,殊非因渴而加也。然則凡病渴者,皆當作熱治,而瀉而作渴者,半屬亡津,仍當主以甘溫生津止渴,與夫本濕標熱,雖渴而不欲飲者,治宜苦辛雜用,寒熱兼施,均不得專恃苦寒也,審矣。且黃連性大寒而味極苦,苦屬火而寒屬水,以治水火相亂,濕熱為病之渴則可;若燥火之渴,而

〔附〕枳實理中丸[編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寒實結胸,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

理中湯原方加枳實(麩炒)一兩,茯苓二兩,水泛丸。

枳實理中丸茯苓,參甘姜術互調停,寒痰凝結胸中痛,破結通陽此法靈。(按∶寒實結胸,

肯綮

必獲

〔附〕治中湯[編輯]

(李東垣) 治憂思鬱結,脾虛氣滯,胸腹痞滿,兼食積者。

理中湯加青皮、陳皮各一兩。(更加濃朴,名溫胃湯,治同。)

治中湯制自東垣,鬱結能舒痞滿寬,大法理中湯作主,青陳破滯帶疏肝。(鬱結傷中,則木

破滯而

〔附〕理陰煎[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真陰不足,脾腎虛寒等證。若素多勞倦之人,忽感不能解散,用此溫托最良;婦人經遲腹痛並效。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

黃。甚則加細辛

火衰。)

〔附〕六味回陽飲[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陰陽將脫垂危諸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 制附子(二三錢) 炮姜(二三錢) 炙草(一錢) 熟地(五錢或一兩)

分,溫服。

理陰(煎)歸草乾薑地,此是理中之變義。脾腎中虛陰又虧,忌投剛燥宜斯治。(景岳自雲「

用理陰

感寒,

若用寒涼攻

達,而寒邪

更加細辛,

溫散,即以

一托於內,

肉桂,散

附子,

四逆湯類[編輯]

四逆湯[編輯]

治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冷,汗出而厥,及膈上有寒飲乾嘔者;又治太陽發熱,頭痛脈沉,雖身疼痛,當救其里;又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均宜以此主之。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通脈四逆湯[編輯]

治證同上,而脈微欲絕者宜此。

四逆湯原方乾薑用三兩,加蔥九莖。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編輯]

治陰盛格陽,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面赤咽疼煩躁者宜此。

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半合。(諸藥煎成,去滓,納膽汁和服。)

四逆加人參湯[編輯]

治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湯原方加人參一兩。

茯苓四逆湯[編輯]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四逆加人參湯內更加茯苓四兩。

四逆湯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嘗。(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傷寒論·厥陰

細,口不渴,以其髒有寒故也,溫之無疑。)飲邪乾嘔亦相當。(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去嘔止。凡治飲皆用溫法。)身疼清谷先溫里,(凡病皆當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則以扶陽為急,而表證為緩,雖身疼痛,亦當先救其里,俟清谷止而身疼未除者,仍從表治可也。

)不論三陰與太陽。(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四逆湯「凡三陰一陽證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汗亡陽亦用之者,以太少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氣,不能內復真陽,故以生附子、生乾薑迎陽歸舍,交接於十二經。反覆以炙草監之者,亡陽不至於大汗,則陽未必盡亡,故可緩制留中,而為外召陽氣之良法。」)表熱里寒多汗出,更兼煩躁厥須防。(多汗煩躁,陽氣外亡,最有厥脫之慮。)厥而脈絕加蔥白,(名通脈四逆湯蔥入營通脈)

面赤咽疼豬膽 。(名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豬膽汁苦滑之極,能引陽藥直達下焦,所謂「熱因寒用」也。)亦有加入人參者,(名四逆加人參湯)亡陽脫血此為良。(此亡陽而更脫血,故加人參以生津益血。)更益茯苓療腎躁,(腎躁,即陰躁也。必引腎水上泛,故加茯苓鎮之。)茯苓四逆湯名彰。(此即真武湯之變方,重用茯苓鎮泄腎水。)

白通湯[編輯]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惡寒蜷臥。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生切一枚)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兩服。服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暴出」乃藥力所迫,藥力盡則氣仍絕;「微續」乃正氣自復,故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編輯]

治少陰病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白通湯內加入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沖和服。

白通(湯)姜附兼蔥白,(此四逆湯去甘草,加蔥白。)少陰下利脈微給。(少陰下利脈微,但

髒也。

格,故

取之」

寒氣格拒

當歸四逆湯[編輯]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並治寒入營絡,腰股腿足痛甚良。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三兩) 甘草 木通(各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水八升,煮取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編輯]

治證同當歸四逆湯。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此。

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二升,生薑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溫五服。

逆乃太

通陰陽

湯全從

茱萸生

歸四逆湯

者,陰血

乾薑附子湯[編輯]

治下後復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當與茯苓四逆湯參看,

乾薑附子(湯)回陽劑,晝躁夜安陰亦虧。(按∶陽虛有二證∶有喜陽者,有畏陽者;大抵陰須知不

下後

附子

豫未

真武湯[編輯]

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嘔,此湯主之;又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筋惕肉 ,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 白朮(二兩) 附子(炮一枚)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附子湯[編輯]

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口中和,背惡寒者。

附子(二枚生切) 人參(二兩) 茯苓 芍藥(各三兩) 白朮(四兩)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

真武湯中用熟附,茯苓術芍生薑互。崇土扶陽泄水邪,少陰水逆陽虛故。(按∶腎之真陽盛

疼嘔利四肢沉,(皆脾胃病,蓋水反侮土故也。)悸眩(水氣凌心) 惕(陽氣欲亡)兼能顧。

(又惟附子生熟分兩各異;其補陽鎮陰之分岐,只在參、姜一味之轉旋。於此等處,大宜着眼。

)但以人參易去姜,溫散之功轉溫補。(真武湯用姜而不用參,是溫散以逐水氣。附子湯去姜

〔附〕漿水散[編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虛寒水瀉,冷汗脈微,甚則嘔吐,此為急病;夏暑暴瀉亡陽亦宜。

附子 乾薑 炙甘草 官桂(各五錢) 高良姜(二錢半) 半夏(二兩)

為細末,每服三五錢,漿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

河間漿水(散)治吐瀉,脈微汗冷亡陽者。附姜夏草桂良姜,(此即四逆湯加官桂佐附子,加

時為取

攪混,

暑濕熱

月,不

〔附〕回陽返本湯[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陰盛格陽煩躁。

附子 乾薑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臘茶 水一鍾煎之,臨服入蜜五匙,頓冷服之

回陽返本湯陳皮,四逆生脈二方披。(此四逆湯合生脈散,回陽而兼復陰。加陳皮以理氣也

也。

黃連入,(黃連與附子同用,能交水火於頃刻。)但躁不煩不可醫。(內熱曰「煩」,謂心中懊煩悶,為有根之火,故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可治也。外熱曰「躁」,謂身體手足擾動,欲坐臥裸衣入井,為無根之火,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不可治也。)

〔附〕附姜白通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猝暴中寒,厥逆,嘔吐瀉利,色清氣冷,肌膚凜栗無汗,陰盛沒陽之證。

附子(炮) 乾薑(炮各五錢) 蔥白(五莖取汁) 豬膽(大者半枚) 水二大盞,煎附、姜二味

留白二寸許,

熨二三餅;又

散陽回,身溫

〔附〕附薑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猝暴中寒,其人腠理素疏,自汗淋漓,身冷,手足或外顯假熱躁煩,乃陰盛於內,逼其陽亡於外,即前方不用蔥白也。

附子(炮) 乾薑(炮各五錢) 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加豬膽汁一蛤殼,和溫冷服。

不用蔥熨

〔附〕附姜歸桂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中寒用附薑湯後,第二服隨用此方繼之。因寒傷營血,故用此兼理營分之寒。

附子(炮) 乾薑(炮) 當歸 肉桂(各二錢五分) 水二大盞,煎減半,入蜜一蛤殼,溫服。

〔附〕附姜歸桂參甘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陽氣將回,陰寒少殺,略有端緒,第三服

附子(炮) 乾薑(炮) 當歸 肉桂(各一錢半) 人參 甘草(炙各二錢) 水二大盞,煨姜三

〔附〕辛溫平補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中寒服前三方後,陽已回,身溫色活,手足不除,第四方即用此平調臟腑營衛。

附子(炮) 乾薑(炮) 肉桂(各五分) 當歸 人參 甘草(炙) 黃 (蜜炙) 白朮(土炒)

至一盞,入蜜五蛤

〔附〕甘寒補氣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中寒服前藥後,諸證盡除,但經絡間微有頑痰藥服之不能通快者,第五方用此。

人參 麥冬 白芍(酒炒各一錢) 黃 (蜜炙一錢二分) 生地黃(二錢) 甘草(炙七分) 丹

附姜白通(湯)治中寒,吐瀉厥冷身無汗。還須艾炷灸關元,(臍下一寸五分名「氣海」,二行其嚴令,埋沒微陽,肌膚凍裂,無汗而喪神守,急用附子、乾薑,加蔥白以散寒,加豬汁引入陰分。然恐藥力不勝,熨蔥灼艾,外內協攻,乃足破其堅凝。少緩須臾,必無及矣」)魄汗淋漓陽外亡,但將附子乾薑喚,(名附薑湯)此即前方除去蔥,專主回陽勿兼散。(其人腎陽素擾,腠理素疏,陰盛於內,必逼其陽亡於外,魄汗淋漓,脊項強硬,用附子、姜、豬膽汁,即不可加蔥及熨灼,蓋恐助其散,令氣隨汗脫,而陽無由內返也。宜撲止其陡進前藥,隨加固護腠理。不爾,恐其陽復越也。)寒邪入中必傷營,當歸肉桂宜參贊附姜歸桂湯 附、姜專主回陽,而其所中寒邪,必先傷營血,故服附薑湯後,即須當桂,以驅營分之寒,才得藥病相當也。)俾得陽和陰少衰,附姜歸桂參甘(湯)灌。(服後,陽氣將回,陰寒少殺,即須加入人參、甘草,調元轉餉,收功帷幄。不爾,姜、附直將犯上無等,必墮前功也。)利止身溫汗亦收,辛溫平補湯宜按, 術芍味入前方陰陽毋間斷。(服附姜歸桂參甘湯二三劑後,覺其陽明在躬,運動頗輕,神情頗悅,、五味、白芍、白朮大隊陰陽平補,不可歇手。蓋重陰見 ,浪子初歸,斯時搖搖若怠緩不為善後,必墮前功也。)經絡之間微有痰,休養其陰痰乃渙,甘寒補氣(湯)

甘, 地芍丹梨竹爨。(用平補後,已示銷兵放馬,偃武崇文之意。茲復有頑痰留積經但宜甘寒助氣開通,不宜辛辣助熱壅塞。蓋辛辣之味,始先不得已而用其毒,今陽既安即宜休養其陰,故但宜甘寒補氣,緩緩調之,斯為善後之計耳。)次第編成共六方,嘉費深心纂。長沙《猝病論》雖亡,從此尋求思過半。(漢張仲景先師着《傷寒論》十卷傳經陽病,《猝病論》六卷,治猝暴陰病。生民不幸,《猝病論》當世即已失傳。嗣後輩出,從未有闡揚之者。惟韓祗和於中寒一門,微有發明,誨人以用附子、乾薑為急為仲景之徒矣。清季喻嘉言尚論仲景《傷寒論》,凡於陰病見端,當以回陽為治者,之。乃復着《陰病論》,並度金針,暢言妙蘊,觀其所訂六方,次第精詳,深合仲景心且《猝病論》亡,難以徵信。然取《傷寒》《金匱》治虛寒之方繹之,見治熱病雜病者,用藥且若此,而治暴病中寒之說,可深信不疑矣。嗟乎!猝中寒邪,陽微陰盛,急之候,設非姜、附之猛,斬關直入,何以迅掃陰氛,挽回陽氣,百中能有一活耶來,霍亂盛行,頃即肢冷脈伏,面青音啞,旋見煩躁而死。雖當夏暑,詎非陰邪入中三危證乎?余有感於斯,故纂喻氏方論,約編歌訣,表彰厥功,以鑒世之得失,且以自警也

〔附〕益元湯[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面赤身熱,不煩而躁,飲水不入口,名戴陽證。

附子(炮) 乾薑 艾葉 黃連 知母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甘草 加入姜、棗、蔥白煎,

益元(湯)艾附與乾薑,麥味知連參草將,姜棗蔥煎入童便,(姜、附、艾葉回陽,協人參、

附麗,

〔附〕回陽救急湯[編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三陰中寒,初病身不熱,頭不痛,惡寒戰慄,引衣自蓋,蜷臥沉重,腹痛吐瀉,口中不渴,或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或無脈力。

附子(炮) 乾薑 肉桂 人參 白朮 茯苓 半夏 陳皮 甘草 五味子 水二鍾,姜三片

回陽救急(湯)用六君,(參、苓、術、草、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桂附乾薑五味群,加

藥,祛

用也。)

〔附〕四維散[編輯]

(張介賓《新方八陣》) 治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泄痢不止,或氣虛下陷,脫不能禁者,無出此方之右。

人參(一兩) 制附子(二錢) 乾薑(炒黃二錢) 甘草(炙一二錢) 烏梅肉(五分或一錢酌其

蒸一飯頃,

四維散治痢無休,脾腎虛寒滑脫瘳,參附烏梅姜炙草,二陰脫血並堪投。(參、附、姜、甘

烏頭湯類[編輯]

烏頭湯 治歷節,不可屈伸,疼痛。

烏頭(五枚切以蜜二升煮一升即出烏頭) 麻黃 芍藥 黃 甘草(炙各三兩) 以水三升,

大烏頭煎[編輯]

治寒疝繞臍痛,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

烏頭大者五枚) 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

烏頭湯方用蜜煎,麻黃 芍甘草聯,寒留關節難伸屈,非此溫經不易痊。(按∶方中餘四味

之勢更

黃之表

疝,麻

乃足破

烏頭赤石脂丸[編輯]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烏頭(炮一分) 蜀椒 乾薑(各一兩) 附子(炮五錢) 赤石脂(一兩)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烏頭石脂丸《金匱》,蜀椒附子乾薑配。寒邪從背注於心,背痛徹心心徹背。(經曰∶「寒

頭、附子、椒、姜振陽氣、逐寒邪,赤石脂安心氣,填塞厥氣橫衝之孔道,俾胸背之氣各不相犯,其患乃除。)

栝蔞薤白湯類[編輯]

栝蔞薤白白酒湯[編輯]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栝蔞薤白半夏湯 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

枳實薤白桂枝湯[編輯]

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枳實 濃朴(各四兩) 薤白(半升) 桂枝(一兩) 栝蔞實(一枚搗) 以水五升,先煮枳、朴

栝蔞薤白白酒湯,辛溫滑利以通陽。(薤白滑利通陽,栝蔞潤下通陰,佐以白酒熟谷之氣,

也,

胸背痛

白半夏

之援也,

枳朴

陽開

枝湯是

以逐陰

所過,

之候也

木香、

當歸羊肉湯類[編輯]

當歸生薑羊肉湯[編輯]

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並治產後腹中 痛,虛勞不足。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

五升,煮

〔附〕當歸羊肉湯[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一名歸姜參 羊肉湯) 治產後發熱,自汗身痛,名

黃 (一兩) 人參 當歸(各七錢) 生薑(五錢) 羊肉一斤煮汁去肉,入前藥煎服。(若惡

〔附〕羊肉湯[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羊肉 桂 姜 甘草

當歸生薑羊肉湯,產後腹痛蓐勞匡,(蓐,草蓐也。產後發熱自汗身痛,因坐蓐致病,因名(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寒疝為沉寒在下,由陰虛得之。陰虛則不得用辛熱燥烈之藥重劫其陰,故仲景另立一法,以當歸、羊肉,辛甘重濁,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薑五兩,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冱寒。若痛多而嘔,加陳皮、白朮,奠安中氣以禦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氣逆沖,移治產後下焦虛寒,亦稱良劑。」)亦有加入參 者,(名當歸羊肉湯)蓐勞身痛汗多良。(身痛汗多,表氣虛矣,故加參、 兼補其氣。)《千金》羊肉湯四物(湯),桂姜甘草治證同。

〔附〕羊肉湯[編輯]

(韓 和《傷寒微旨論》 治傷寒汗下太過,亡陽失血,惡人蜷臥,時戰如瘧,及產婦血去過多而厥脫者。

當歸 白芍 牡蠣( 各一兩) 龍骨( 五錢) 附子(炮二個) 桂枝(二分)

每服二兩,用羊肉四兩,生薑二兩,蔥白五寸,同銼爛,煮服。

羊肉湯方出韓氏,採取仲景方法制。(此即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合桂枝龍骨牡蠣救逆湯、白

二焦

〔附〕天真丸[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一切亡血過多,形槁肢羸,飲食不進,腸胃滑泄,竭,久服生血益氣,暖胃駐顏。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開入後藥) 當歸(十二兩酒洗) 鮮山藥(十兩去皮) 肉蓯蓉(十

用無灰酒

二兩。用

難丸,用

天真丸用天門冬,當歸山藥肉蓯蓉,為末安於羊肉內,無灰酒煮爛堪舂。為丸加入參術,不藥、羊肉補其精也,肉蓯蓉暖腎中之陽,引精氣以歸根,天門冬保肺中之陰,致高源於清肅。嘗按古方溫燥藥中,必復滋陰保肺,亦恐未得補陽之功,先傷肺中陰氣爾。喻嘉言力贊此方,可謂長於用補,其製法尤精,允為補方之首。)

〔附〕羊肉粥[編輯]

(陳直《養老奉親書》) 補衰弱,壯筋骨,老人常服甚宜。

人參(二兩) 黃 (生) 茯苓(各一兩) 大棗(五枚) 羊肉(二斤去脂皮取精肉四兩切細余

臨熟入精羊

羊肉粥出《養老書》,參 茯棗粳米俱。補弱扶陽壯筋骨,(十劑雲∶「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衰年常服保無虞。(此古人服食之方,存之以備養老之一助。)

防己湯類[編輯]

防己茯苓湯[編輯]

治皮水脈浮,四肢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水氣在皮膚中聶動者。

防己 黃 (生) 桂枝(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水六升,先煮茯苓減二升,去

防己黃湯[編輯]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亦治風水脈浮,其人頭汗出,表無他病,但腰以陰,難以屈伸;又治濕痹麻木。

防己(一兩) 甘草(炙半兩) 白朮(七錢半) 黃 (一兩一分) 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

皮中,從腰

陽氣,是外

防己茯苓湯桂枝,更兼甘草與黃 。脈浮(浮為表)腹滿四肢腫,(滿腫為水濕)皮水陽虛不渴

而沒,

膚痛;漢

不須白朮

濕)汗出(濕邪

水不惡風為別。

「漢防己太陽經入里之藥,泄腠理,療風水,通治風濕、皮水二證,《金匱》汗出惡風者佐白朮,水氣在皮膚中聶聶動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陽,同治表邪,微分標本。」蓋水濕之陽虛,因濕滯於里而汗出,故以白朮培土,加姜、棗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藥。皮水之陽虛,因風水襲於表,內合於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陽氣,不須姜、棗以和中也。黃湯方下雲「服藥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可知其汗僅在上部而不至於下,即用白朮內治其濕,尤必外用被圍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陽氣也。余治太陽腰髀痛,審證參用兩方,如鼓應桴,並識之

木防己湯[編輯]

治膈間支飲,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木防己(三兩) 石膏(如雞子大二枚)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

(烊化),微利

木防己湯治支飲,(咳逆倚息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喘滿痞堅脈沉緊,(支飲

一苦一辛,並用能行水散結。而痞堅之處必有伏陽,吐下之餘定無完氣,故又加石膏除熱,人參益氣。)邪留氣分此能平,若連血分還宜訊,可把原方去石膏,加入芒硝茯苓進。消痰破血後方強,淺深次第醫當審。(支飲在氣分者,服木防己湯即愈。若飲在血分,深連下焦,必愈而復發。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物留作 囊,故去石膏氣分之藥,加芒硝消痰結破血癖,合之茯苓去心下堅,且伐腎邪也。此治支飲淺深次第之法,醫宜細審。)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編輯]

治腹滿口舌乾燥,腸間有水氣之證。

防己 椒目 葶藶 大黃(各一兩) 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

稍增,

防椒葶藶大黃丸,水客腸間口舌干,(水聚於下而不上潮,則口舌反乾燥。)腹滿如囊為湧水

防己地黃湯[編輯]

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者。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風(各三分) 以酒一杯漬之,絞取汁;用生地黃二斤, 咀

防己地黃湯桂枝,防風甘草五般施,桂草二防俱酒漬,地黃蒸汁沖服之。(桂、草、二防,

熱。

而妄

為風為

而心神蒙

分,大有

血。余嘗

火之狀者

〔附〕防己飲[編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濕熱香港腳,足脛腫痛,憎寒壯熱。

防己 木通 檳榔 生地(酒炒) 川芎 白朮(炒) 蒼朮(鹽水炒) 黃柏(酒炒)

甘草梢

濕熱香港腳防己飲,黃柏檳榔與木通,生地川芎蒼白朮,草梢犀角用磨沖。(防己、蒼朮、白

甘桔湯類[編輯]

甘桔湯(一名桔梗湯) 治少陰病咽喉痛者。

甘草(生二兩) 桔梗(一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附〕紫苑湯[編輯]

(陳實功) 治肺癰濁唾腥臭,五心煩熱,壅悶喘嗽。

甘草 桔梗 紫苑 川貝母 杏仁 水煎。

甘草甘涼桔梗辛,(名甘桔湯)咽喉疼痛此為珍。(此治咽痛之主方,非獨治少陰咽痛也。

肺,

起者

排膿散[編輯]

枳實(十六枚) 赤芍藥(六分) 桔梗(二分) 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子黃相等

排膿湯[編輯]

甘草(二兩) 桔梗(三兩) 生薑(一兩) 大棗(十枚)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

排膿散湯方有二,湯草棗姜散芍枳,其中桔梗二方俱,可知排膿先提氣。氣不開提血不通,

泄氣

下。

欲排其膿,必先提氣。舉此以推,瘍科之要可知矣。)

〔附〕甘草黑豆湯[編輯]

(蘇頌《圖經本草》) 解百藥毒;兼治陰莖挺長,脹痛不堪,此名「筋疝甘草 黑大豆

甘豆湯解百藥毒,性味和平功足錄。(《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引蘇頌曰∶孫思邈稱「大豆解百藥毒,嘗試之不效,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陰莖脹痛亦能醫,此名筋疝由淫慾。(筋疝陰莖挺長掣痛,由肆於淫慾得之,用此方者,亦取其解毒。甘草當用梢,以梢能徑達莖中也。)

百合湯類[編輯]

百合地黃湯[編輯]

治百合病。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欲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後見者,各隨證治之。若未經吐、下、發汗,病形方主之。

百合(七枚) 生地黃汁(一升)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

如漆。

百合知母湯[編輯]

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煎同前法) 知母(三兩別以泉水兩升煮取一升) 二汁各去滓,合和共煎之,取一

百合滑石代赭湯[編輯]

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煎同前法) 滑石(三兩碎綿包) 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包) 以泉水二升,煮

百合雞子黃湯[編輯]

治百合病吐之後者。

百合(七枚) 雞子黃(一枚) 先煮百合如前法了,納雞子黃攪勻,煎至五分,溫服。

百合洗方[編輯]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百合(一升) 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咸豉也。

栝蔞牡蠣散[編輯]

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栝蔞 牡蠣(熬等分) 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地黃(湯)泉水煎,甘寒清肺熱邪宣。(此治百合病正法。百合清肺經氣分之熱,地黃清

如漆,

於心,

肺主衛

詳具

百合

屬恍

將百

性味甘寒,能清熱生津,入心、肺二經,然則百合病為心肺鬱熱所致無疑矣。)余則隨機為轉旋。若經汗後加知母,(名百合知母湯 按∶傷寒誤汗則亡陽,熱病誤汗則亡陰。葉天士《溫熱論》雲「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故加知母以養津液。)下後滑石代赭添,(名百合滑石代赭湯 傷寒誤下則亡陰,熱病誤下則亡陽。《溫熱論》雲∶「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故加滑石利竅。復入代赭石者,晉三所謂「重鎮心經之氣」是也。)吐後雞子黃參入,(名百合雞子黃湯誤吐傷膻中之陰,故以雞子黃補心安神。)

主方百合地黃專。(未經汗、吐、下者,此方主之。)渴者栝蔞牡蠣散,(栝蔞苦寒,生津止渴;牡蠣咸寒,引熱下行。)更有百合洗方傳。(皮毛為肺之合,外洗皮毛,亦可內除其渴。

洗已,食煮餅,勿啖咸豉,恐鹹味耗水而增渴也。王晉三《古方選注》曰∶「通章言百合病百脈一宗,不但主於營衛,而手足六經悉能致其病,汗、吐、下皆非所宜。本文雲『百脈一宗』,明言病歸於肺,君以百合,甘涼清肺,即可療此疾,故名『百合病』。再佐以各經清解絡熱之藥,治其病所從來,當用先後煎法,使不悖於手足經各行之理,期以六十日,六經氣復而自愈。若太陰、太陽無病,惟少陰、少陽、厥陰、陽明四經為病,期以四十日愈。若僅屬厥陰、陽明二經為病,期以二十日愈。讀『未經汗吐下』條,治以百合地黃湯,中病勿更服,大便如漆,熱邪已泄,再服恐變證也。論證以溺時頭痛為辨,蓋百脈之所重在少陰、太陽,以太陽統六經之氣,其經上循巔頂,下通水道,氣化不行,乃下溺而上頭痛;少陰為生水之源,開闔澀乃溺而淅然。若誤汗傷太陽者,溺時頭痛,以知母救肺之陰,使膀胱水髒,知有母氣,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陽病救陰之法也;誤下傷少陰者,溺時淅然,以滑石上通肺,下通太陽之陽,恐滑石通腑利竅,仍蹈出汗之弊,乃復代赭石重鎮心經之氣,使無汗泄之虞,救膀胱之陽,即所以救肺之陽,是陰病救陽之法也;誤吐傷陽明者,以雞子黃救厥陰之陰,以安胃氣,救厥陰即所以奠陽明,救肺之母氣,是亦陽病救陰之法也。以百合一味,引伸諸方,總不外乎補陰補陽之理,舉此可以類推,學人宜自得之。」旭高按∶王氏此論,於病癒之期,並救陰救陽之理,明晰入細,為諸解所莫能及,故備錄之。)

黃連阿膠湯類[編輯]

黃連阿膠湯[編輯]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而不得臥者。

黃連(四兩) 黃芩 芍藥(各二兩) 阿膠(三兩) 雞子黃(二枚) 水六升,先煮芩、連、芍

則不致凝結而

〔附〕黃連阿膠湯[編輯]

(《醫方集解》引王好古方)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者。

黃連(炒四兩) 黃柏 阿膠(炒各一兩) 山梔(五錢) 每服四錢,水煎服。

〔附〕駐車丸[編輯]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冷熱不調,下利赤白,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小便不利,此濕熱郁於大腸,故為此證。

黃連(六兩) 阿膠(炒三兩) 乾薑(炮二兩) 當歸(炒一兩) 水泛丸,空朝米飲下三錢。仲景黃連阿膠湯,黃芩芍藥雞子黃。少陰心煩不得臥,傳經熱灼致陰傷。酸甘咸苦收陰氣,

連直折少

故再佐

逆湯收

嘗。(連、

黃連、阿膠

動血,此治

炙甘草湯類[編輯]

炙甘草湯(一名復脈湯)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又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雖

炙甘草(四兩) 生薑(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 麥冬(半斤) 阿膠

煮八味,煮取三升,(水

日三服。炙甘草湯參薑桂,麥冬生地大麻仁,大棗阿膠加酒服,虛勞(凡虛勞脈結心悸而更汗出,陰

其陰亡而

桂。此涎

邪盡之後,氣血兩虛,故現此證。王叔和《脈經》雲∶「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曰∶「陰盛則結,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幾動一息亦曰『代』。」皆血氣兩虛,經隧不通,陰陽不交之故。)益血生津復脈遵。(王晉三《古方選注》曰∶「此湯仲景治心悸,王燾治肺痿,孫思邈治虛勞,三者皆是津涸燥淫之證,《至真要大論》雲∶『燥淫於內,金氣不足,治以甘辛』也。第藥味不從心肺,而主乎肝脾者,是陽從脾以致津,陰從肝以致液,各從心肺之母以補之也。人參、麻仁之甘以潤脾津,生地、阿膠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濁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氣濃,桂枝之輕揚,載引地、冬上潤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領地、冬歸心復脈,仍使以姜、棗和營衛,則津液悉上供於心肺矣。」喻嘉言曰∶「此仲景傷寒門中之聖方也。仲景方每多通利,於此處特開門戶,重用生地,再借用麥冬手經藥者,麥冬與地黃、人參,氣味相合,而脾胃與心經,亦受氣相交。脈絡之病,取重心經,故又名『復脈湯』。」)

〔附〕生脈散[編輯]

治熱傷元氣,倦怠,口乾出汗。

人參(五錢) 麥冬(三錢) 五味子(三錢) 水二鍾,煎八分,隨時服。

生脈(散)麥味與人參,保肺清心治暑淫。(李東垣曰∶「夏月火旺克金,當以保肺為主。

以之治暑病,誤甚。觀方下治證,並無一字治暑邪者。近人不論何病,每用此方收住邪氣,殺人無算。」)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汪 庵《醫方集解》曰∶「人有將死脈絕者,服此能復生之,其功甚大。」柯韻伯曰∶「仲景治傷寒,有通脈、復脈二法∶少陰病里寒外熱,下利清谷,脈微欲絕者,制通脈四逆湯,溫補以扶陽;厥陰病外寒內熱,心動悸結代者,制復脈湯,涼補以滋陰。同是傷寒,同是脈病,而寒熱異治者,一挽坎陽之外亡一清相火之內熾也。生脈散本復脈立法,外無寒,故不用姜、桂之辛散;熱傷無形之氣,傷有形之血,故不用地黃、阿膠、麻仁、大棗,且不令其泥膈而滯脈道也;心主脈而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故去甘草而加五味矣。脈資始於腎,資生於胃,而會於肺,仲景二方重任草者,全賴中焦谷氣以通之復之,非有待於生也。此欲得下焦天癸之元氣以生之,故不借草之緩,必取資於五味之酸矣。」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凡曰『散』者,留藥於胃,徐行其性也。脈者,主於心而發源於肺。然脈中之氣所賴以生者,尤必資借於腎陰。故以麥冬清肺經治節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源,人參引領麥冬、五味都氣於三焦,歸於肺而朝百

〔附〕資液救焚湯[編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治五志厥陽之火亢而為關格者。

生地黃(三錢取汁) 麥冬(二錢取汁) 人參(一錢五分人乳拌蒸) 甘草(炙) 阿膠胡麻仁(打碎) 寒水石(各

除四汁及阿膠、西黃,共八味,用泉水四茶杯,緩火煎至一杯半,去渣,入四汁及阿膠,再

資液救焚湯喻氏,五志陽升關格餌。生脈復脈二方兼,除卻桂枝加柏子,寒水滑石紫石英,

無《腎氣丸類》,然則此書為類不止二十四類,尚非全帙也。)日中泉水煎斟此。(此即復脈湯合生脈散,去桂枝加余藥。方中大意,「資液救焚」四字足以該之。而佐以八味丸者,取其通腎關之閉也。余義詳見前進退黃連湯。然愚嘗謂此方治上焦火炎液涸諸證,皆為合式,不特關格一端也。)

本作品由於校訂不足而錯誤百出。您可以參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嘗試改善它,再移除這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