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遊宦紀聞/卷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遊宦紀聞
卷六
卷七 

世南有令原之戚,以紹定戊子仲冬,往懷玉,脩伊蒲供。山行百里,始至其下,捨輿策杖,無非崇山峻嶺。又二十里,有平地,廣袤數百畝,人煙數十家,田疇井井,滿目桑麻。問道傍之人云:「歲熟可得米千斛。」其上復有峯巒圍繞,一目不能窮。又五里,始至寺。

尋考記載,乃唐大歷中,高僧志初經始。乾符初元,南嶽僧寶光來居。又四年,賜名懷玉。古志云:「天帝遺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其地靈爽塏,仙佛所居,因以是名。」由古至今,兵戈不到,疫癘不及。僖宗於乾寧之四年,改賜定水禪院。

時有雙峯長老師,復自長安,領徒千人,止息鄧公場。【今德興縣是也。】遣人致詞於寶光曰:「師復酷愛此山,師具慈悲,若為取捨?」光曰:「舍則不捨,來則不止。」語意深遠,衆莫曉解。於是雙峯選日入院,光師攜杖下山,別建禪剎,即今興教院是也。

時禪月大師,混居會下,身達性相,文筆神敏。愛其林木瀟瀟,水石連雲,建讀書堂、修禪觀。隱居山中,遺址猶存。嘗夢游他國,於巖阿石室,親見大士,覺而追想,謂之應夢羅漢。或云:「師則『羅怙羅』化身。」

每入定觀,率意揮染,皆其真容,非世間相。末乃照水,自狀本形。既而絕筆,故託於夢感。自正本之外,別有臨模二本。予登羅漢閣,取禪月親作本,諦觀盡日。其間有極破碎糜爛者,筆法高妙,相貌古怪。至道丙申五月,太宗搜天下古書畫,悉以進呈,至二年正月,復付本寺免進。間有題其傍云:「西嶽僧貫休作」,皆篆文。或古體,或玉筯,或柳葉。又一軸題云:「大蜀國龍樓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鱗殿引駕內供奉、經律論道門選練教授、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錄大師、食邑三千戶、賜紫、大沙門貫休字德隱。」今人知禪月之號,則以為高僧,聞貫休之名,則以為能畫,殊不知當時所作神異如此。非特能畫,且於詩文尤高,有西嶽集三十卷。翰學吳融為之序,唐相張格、韋莊、王鍇、周庠,皆有詩紀其事。

去寺之左里許,下梯徑又二里,有亭曰輔龍,乃先兄之冰翁,董諱煟字季興所創。季興向為瑞安邑大夫,有志斯世。所著活民書、壽國脈書,嘗經乙覽,今浙漕有刊本。作亭之意,蓋為四方祈禱者,憇息之所,則輔龍之名,良有以也。且捨田入寺,為輔龍不朽計。又半里許,始至龍湫。仰望瀑布,作三級,傾瀉於兩山之間。飛瓊濺雪,洶湧澎湃,浩浩然,聲若奔雷。下臨石壁,屹立萬丈,真奇觀也。時雲雨未收,谿流初漲,嵐霧滃鬱。山顛水涯,千態萬狀,得寓目者,移時不忍捨去。世南既登覽山川之奇秀,且得考覈其事之顛末,故詳紀之,以告來者。

秦會之當軸時,幾務之微瑣者,皆欲預聞,此相權之常態。然士夫投獻,必躬自披閱,間有去取。吾郡德興士人,姚敦臨字公儀,能篆書,秦喜之,令作二十家篆孝經,上表以進,時紹興十一年二月十九日也。許授以文資,未降旨間,會之招飲,姚喜,忘其敬,不覺振股,以此惡之。尋得旨,令充樞密院效士,辨驗篆文而已。

又有蜀士,投啟干闕。其間一聯云:「乾坤二百州,未有託身之所;水陸八千里,來歸造命之司。」秦尤稱道之,遂得陞擢。

董季興昔嘗為世南言,沙隨先生,紹興丙午,苦淋血之疾,兩年不愈。明年七月二十四日,筮易,遇渙之觀。其辭曰:「渙、奔其機,悔亡。」俄夢知大冶縣,趙定叟相訪。定叟名不疚,疚,久病也,言不久病也。偶董閱本草,因見白冬瓜治五淋,於是日食三大甌,七日而愈,前此百藥皆無效。董,沙隨先生之婿也。先生嘗書此事於家廟之壁。

今之遠宦及遠服賈者,皆曰「天涯海角」,蓋俗談也。頃在成都,嘗聞有天涯地角石。暇時訪古,及閱圖志,乃知天涯石在中興寺。耆老傳云:「人坐其上,則腳腫不能行。」至今,人不敢踐履及坐其上。又有天牙石,在大東門,對昭覺寺,高六、七尺,有廟。今在市人湯家園。

地角石舊有廟,在羅城內西北角,高三尺餘。王均之亂,為守城者所壞,今不復存矣。

欽州有天涯亭,廉州有海角亭。二郡,蓋南轅窮途也。

柳子厚息壤記:「永州龍興寺東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負塼甓而起者,廣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鍤者盡死。」秦甘茂盟息壤,乃在秦地,非此也。龍興寺今在永州太平寺,而息壤不復見矣。

江陵城內有法濟院,今俗稱為地角寺,乃昔息壤祠。圖經引溟洪錄云:「江陵南門有息壤焉,隆起如伏牛馬狀,平之,則一夕如故。前古相傳,不知其始。牛馬踐之或立死。」

唐元和中,裴宙牧荊州,掘之,深六尺,得石城,與江陵城同制,中徑六尺八寸,棄徙於牆壁間。是年,霖雨不止,江潦暴漲。從道士歐陽獻之謀,復埋之,祭以酒脯而水止。厥後,凡亢旱,徧禱無應,即詣地角寺,欲發掘,必得霶𩃱之雨,遂為故事。詳見皇祐辛卯,刑侍王子融息壤記。二郡大率相類,而秦地之息壤,則未詳也。

沙隨先生寓居鄱陽,一日,買得米元暉小端硯,後刻銘曰:「惟端有谿,孕石惟黟。茲乃下巖,舉無有比。色奪芝英,溫堅玉理。以貽安中,是亦成美。」後書「紹興己未」,蓋元暉親筆,以遺建昌守喻安中者。

後又得張無垢遺樊茂實研,後刻詩曰:「端谿石硯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隨凡石追時好,直與日月爭光輝。韜藏久矣不亂用,惟恐翰墨污染之。樊子文章有餘地,汪汪萬頃誰能窺。贈君此硯無輕棄,經史妙處其發揮。飛流濺沫徧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璣。無垢居士作,子喻子書。」蓋小篆,玉泉先生學張有篆。無垢從沈元用學,汪端明從無垢學。凡十有二年,三公相繼魁多士。建炎二年,李順之作魁,玉泉亦登高第。

世南嘗見沙隨先生親筆紀載,卒章云:「此奇物也,子孫世傳。不知樊公家,何以不寶守此物?」以三先生盛名,此物乃沙隨程氏世傳之寶。二硯今亦流落,不知所在,良可嘆惜。

沙隨先生嘗云:「頃於行在,見一道人,以笛拄項下吹曲。其聲清暢,而不近口,竟不曉所以然。」此說已在三十年前。嘉定庚辰,先兄岳翁趙憲伯鳳,自曲江攜一道人歸三衢,亦喉間有竅能吹簫。凡飲食,則以物窒之,不然,水自孔中溢出。每作口中語,則塞喉間,作喉間語,則以手掩口。先兄之所目1。但不知沙隨先生昔所見者,是此人否?

先伯諱【上大下正】,字汝弼,登淳熙丁未第。初隆興乙酉,請鄉舉,時主司命題云:「平康正直。彊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已而春官失利,夢神人告曰:「汝若再遇四克,始克有濟。」自以為經旨中,別無四克矣。淳熙丁酉再試,題云:「撫於五辰,庶績其凝,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場中遇程三畏,字景宣,厲聲云:「汝弼可賀矣,不記向時之夢耶?今果有四克。」是年遂再薦,景宣為解首。

嘉定辛酉,鄉人王佐起莘,以免舉赴省。忽一日,告從姪慶辰云:「作宵夢趙宰拉赴鹿鳴,與公鄰坐,已而杳然。」後三舉庚午,慶辰預薦。時新舉只六人,宰招已第者十人同宴,起莘預焉,果與慶辰鄰坐。宰亦天族師á。信知得失,莫非前定雲。

張約齋種花法云:「春分和氣盡,接不得,夏至陽氣盛,種不得。」立春正月中旬,宜接櫻桃、木樨、徘徊黃、薔薇。正月下旬,宜接桃、梅、李、杏、半丈紅、蠟梅、梨、棗、栗、柿、楊柳、紫薇。二月上旬,可接紫笑、綿橙、匾橘。已上種接,並於十二月間,沃以糞壤兩次,至春時,花果自然結實。立秋後,可接金林檎、川海棠、黃海棠、寒毬、轉身紅、祝家棠、梨葉海棠、南海棠。以上接種法,並要接時,將頭與本身,皮對皮,骨對骨,用麻皮緊纏,上用箬葉寬覆之。如萌茁稍長,即撤去箬葉。無有不成也。

沙隨先生嘗蓄一歙硯,後有蔡忠惠題詩曰:「玉質純蒼理緻精,鋒鋩都盡墨無聲。相如間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後以送汪書季路。

又汪書寓三衢,以五千得一硯,後刻東坡銘曰:「東坡硯,龍尾石。開鵠卵,見蒼璧。與居士,同出入。更寒暑,就燥濕。今何者,獨先逸。同參寥,老空寂。」二硯,皆佳物也。

鄱陽自雍熙乙酉梁顥榜,至紹定己丑登科者,五百七十餘人。其間三世聯登者,唯三家:龍谿先生汪藻、汪槃、汪穀;張宗諤、張琮、張棫;鮑煜、鮑安世、鮑升之。汪氏之登科者七世,張氏今亦六世,然非正嫡相續也。鮑氏安國、安行、安世兄弟,三科連中,故程文昌伯禹贈之詩,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其餘父子兄弟俱中科第者甚多,不勝紀載。

世南家嘗藏高麗國使人狀數幅,乃宣和六年九月,其國遣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知樞密院事、上柱國李資德;副使太中大夫、尚書、禮部侍郎、柱國、賜紫金魚袋金富轍,至本朝謝恩進奉,各有四六,倣中國體。李之詞云:「跂予望之,適江干之弭節,亦既媾止,幸堂上之披風。況飛五朶之雲,特貺千金之幣。禮當拜受,心則愧惶。」金之詞云:「穆如清風,幸被餘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將意之勤。幸被寬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廢禮。」所塵名品,別且染濡:私覿之物,則幞頭紗三枚、白成級花銀盤一面【十二兩】、紫大紋羅一匹、生大紋羅二匹、白蹵大綾一匹、生花綾二匹、白細薴布三匹、大紙八十幅、黃毛筆二十管、松煙墨二十挺、松扇三合、摺疊扇二隻、螺鈿硯匣一副、螺鈿筆匣一副、尅絲藥袋一枚、尅絲篦子袋一枚、繡繫腰一條、茯苓二斤、白朮二斤、白銅器五事而已。

是年有請於上,願得能書者至國中,於是得旨,以徐兢為國信所禮物官。兢之歸,因譔高麗圖經,備載其建國立政之體、風俗事物之宜上之。徽廟覽其書大悅,召對便殿,賜同進士出身,擢為宗丞,兼掌書學。其奉使時,李資謙為太師、尚書令。高麗國主,多納李氏為后妃,由是門戶光顯。資德,其弟也。金富軾為同接伴。金氏為大族,自前史已載。其與朴氏,族望相埒,故其子孫,以文學進。富軾豐貌碩體,面黑目露,博學彊識。善屬文,知今古。富轍亦有時譽。徐嘗密訪其兄弟命名之意,蓋有所慕。「文章動蠻貊」,此語蓋不誣雲。

 卷五 ↑返回頂部 卷七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