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遯軒先生文集/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遯軒先生文集
卷之一
作者:李弘有
1890年
卷二

年譜

[編輯]

萬曆戊子正月四日。先生生於壽樂村莊。

丁酉。先生十歲。○正月。先考以學行被薦。筮禧陵參奉。三月十九日。遭祖母淑人姜氏喪。

戊戌。先生十一歲。服闋。

庚子。先生十三歲。○先考作玩易齋於西溪之上。○六月。先考又以明經擢拜王子師傅。上洛未浹旬而還鄕第。

壬寅。先生十五歲。○參本州蓮榜。

癸卯。先生十六歲。○四月。先考除工曹正郞。○五月。除刑曹佐郞。在鄕不就。上賜米菽十石。

甲辰。先生十七歲。○二月。先考除義城令。○往謁於郡。

乙巳。先生十八歲。在縣侍讀。○是時。聘於醫書習讀官長鬐鄭霫女。

丙午。先生十九歲。○先考棄官歸鄕。○上洛。○三月。南征時。上百祥樓。次再思堂韻。

戊申。先生二十一歲。○先考卜玉華臺。扁堂曰歲寒亭。○先生侍讀於此。○長子萬憲生。

甲寅。先生二十七歲。三月晦日。入華陽洞會。宋尤齋有詩。○八月二十日。中漢城試。

乙卯。先生二十八歲。二月二十日。參蓮榜進士二等二十五人。

辛酉。先生三十四歲。二月八日。會申之益於壽樂。論奸臣李爾瞻罪。草䟽。○三月。與諸益會飛鴻。八月二十八日。奉別族叔憬胤赴泗川任。九月九日。講飮追遠堂。

癸亥。先生三十六歲。○六月二日。先考除工曹正郞。○七月十二日。徵書特下。先考舁病詣闕。上御宣政殿入侍。上賜米菽。一依沙溪金長生例。特命。九月。除繕工監僉正。十月。上書乞歸還鄕第。十二月。除槐山郡守。○奉親命祭靈城君。

甲子。先生三十七歲。○先考上京拜恩。下洛赴任。上䟽救民瘼。仍棄歸。

戊辰。先生四十一歲。三月三日。與卞公嵒稧會。六月流頭。作十景韻。上申養一堂。○次子萬濟生。○七月十六日。詠冶溪八景。

己巳。先生四十二歲。○十二月一日。先考疾作感寒。雖不至刺痛。留時引日。轉成沉痼。人或勸以針灸。必峻拒之。

庚午。先生四十三歲。○二月。先考疾或作或止。四月十日。命不肖曰。吾病稍間。安有蘓息之理乎。五月二十七日。命不肖曰。吾死後依禮返魂於追遠堂。翌日易簀。八月二十五日壬申。窆先塋西一里許子坐。禮葬焉。十一月十五日。門人申之益。奠哭於先考几筵。有祭文。

壬申。先生四十五歲。服閱。○九月。與李子升,韓卓爾,李德厚諸益。遊落影山。信宿性菴。晦日往卞栢陰茅亭。會公岩。

癸酉。先生四十六歲。六月十一日。少子萬彪生。二月。晦日。往拜金堂谷仲父校理公。三月十日。筮除童蒙敎官。再除參奉。皆不仕。

乙亥。先生四十八歲。四月六日。往松洞賀申養一堂。資陞永崇殿參奉。

丙子。先生四十九歲。子萬輝生。赴哭仲父校理公於醴泉。

戊寅。先生五十一歲。正月。聞倭奇又擾。慨然有詩。

己卯。先生五十二歲。九月二日。訪申壽翁。翌日赴哭仲父進士公。

順治甲申。先生五十七歲。三月。除省峴察訪。晦日發行。四月五日。到任。五月。在舘。有寫懷詩。七月。上監司告休書歸覲。親患甚劇。八月二十八日。丁內艱。享年八十七。十月二十九日。就合先考墓。蓋一原同壙。卽先考遺命也。

丙戌。先生五十九歲。服關。七月二十五日。發申三孝㫌閭通文。使儒生呈牧伯。

戊子。先生六十一歲。十一月八日。鄕人薦先生於道伯。爲都訓長。屢有辭書。監司慶最。特遣行衣一襲。鬣者一匹。凡五辭。○九月。訪武溪書齋。

己丑。先生六十二歲。十月十二日。丁酉。哭申之益。有祭文。○少子萬彪。登武科。

癸巳。先生六十六歲。哭卞承宣。有挽詞。

乙未。先生六十八歲。十月九日。哭卞公岩。有挽詞。○鄕士大夫。推爲山長。有辭書。

丙申。先生六十九歲。飛鴻四老會。

庚子。先生七十三歲。七月十二月。錄金都事世定來訪詩。八月八日。有望月詩。九月二十日夜。憲兒有記夢之說。十二月三日。命憲兒撰追遠堂記。二十七日。大雪滿尺。

辛丑。先生七十四歲。十二月二十四日。遭夫人張氏喪。窆於先塋顔山子坐。

壬寅。先生七十五歲。二月。送表侄赴海州任。○三月。過卞承宣舊居。有感詩。

戊申。先生八十一歲。又辭山長。○重九講會。○以壽資陞嘉善。

顯廟辛亥。先生八十四歲。四月十二日。易簀。七月二十九日。窆於夫人墓左雙墳。

乾隆三十五年九月六日。特贈掌樂院正。妣張氏贈淑人。

上巡營辭免都訓長書監司慶最時

[編輯]

伏以弘有。本空踈一病人也。忝居訓長之任。效蔑絲毫之補。而跛曳前進。強顔三載者也。豈其能當樂育之責而以待作成之期哉。第以從前屢度呈單。而誠意未孚。反蒙峻卻。怵於官令。迄今隨行。久林遭箭。果有諐殃。常年疝症。比昔尤重。呼吸不通。服藥始蘓。落傷右脇。入夏轉劇。坐到須人。望斷履步。衰年痼疾。寧有生活之理耶。伏聞閤下爲政。以仁必先。無告如弘有殘喘。在所惻念。豈可以昏瞀就木之人。屍居重任。以爲官營生事之地哉。弘有雖無狀。不敢託疾避事。伏願閤下特察危衷。快許改差。曲全微軀。俾不失所。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不勝區區切迫祈祝之至。謹冐死以達。

再度辭免書順治五年十一月八日

[編輯]

弘有本受氣虛弱。素多疾病。頃在草土。重染瘟疫。過飮冷藥。因得痞結。寒縮之症。雖在盛熱。不脫襦衣。稍遇寒候。輒發增劇。苦痛半月。百般針灸。然後僅得蘓息。而頭戰眼眩。猶前不瘳也。適於去月晦間。私門有喪。冐寒馳往。中道疾作。扶曳歸家。項背牽引。喘嗽不通。僵臥床蓆。自分必死。不意今者伏見閤下下帖。以弘有爲一道都訓長。斯速進參云云。驚惶交集。措躬無地。欲強作氣力。趍詣自陳。而賤病危篤。不能屈伸。欲含默偃臥以待改差。則蹤跡偃蹇。罪戾逾深。弘有之情勢。到此地頭。雖有智者。亦將末如之何也已。矧伊訓長之任。所關非輕。人材之成就。繫於此。後學之考德。必於是。若非老成文學夙有道德之望。鮮不爲傍人嗤點。而如弘有者。特一老病蔭官而已。縱無拮据之憂。猶當嫌避之不暇。重以沉痼之疾。已無死亡之日乎。仰思公議。俯揆私懇。弘有之冐忝。實有兩難。閤下卽弘有之二天也。伏望哀而憫死。愛而欲生。特命改帖。以授可合。使其敎誨之責。不歸空踈。垂盡之命。支保護安。則非但老物俾霑再活之恩。閤下亦量才授任。培養斯文之功效。豈止淺淺也哉。弘有垂首呻吟。不勝區區切祝之至。謹冐死以達。

題一州一道之所共薦。則非營伯所可進退也。

第三辭免書二十日。○遣營吏書問。特遣行衣一襲。鬣者一匹送之。

[編輯]

弘有曾以病重。不能察任。名微不敢承當之意。仰塵明鑑。而辭不違意。未蒙許遞之恩。反謂鄕道之薦。至下難擅之敎。捫心知愧。撫躬增惶。第念弘有不再伸辨。則非但重事置諸相忘。抑亦前言實歸矯詐。則於公於私。俱有所損。籌思屢日。又瀆尊嚴。伏願閤下試垂恤察焉。訓長爲任。關繫甚重。朝家之所畀責。儒林之所瞻仰。講在學問。效要培養。雖有德而無病者。固當揣己量時。重於冐進。如弘有愚騃痼疾者。其可偃然擔當。上負委任之意。下促垂絶之命哉。其不能任者二。不敢當者亦二。請申之。弘有之病。非衰境偶然之病也。元氣大敗。百脈俱傷。專廢喫啜。偃臥床蓆。若保嬰兒。僅得蘓醒。一失調攝。輒至危劇。以此筋力。其可強起奔走乎。此其不能任者一也。弘有之貧。非寒士循例之貧也。居無蒼赤。出無驢馬。久謝吊慶。杜門龜縮。衣不掩骼。對客至羞。以此儀容。其可出入營府乎。此其不能任者二也。何謂不敢當者。養士之擧。莫先於擇師。而久廢書案。不記句讀。近自眼眩。難卞魚魯。徒畏尊嚴。濫登臯比之座。則作成無期。只博有道者嗤笑。此其不敢當者一也。訓長之名。薦首於儒林。而苟非德望道學之人無殫壓。如弘有學識淺薄。人所輕藐。不揆本分。直犯好爲之戒。則訾謷雲興。必無提誨之效。此其不敢當者二也。弘有非病風喪心之人。倘有可爲之勢。豈必張皇覼縷喋喋於閤下而不知止哉。不能任之勢。旣如彼。不敢當之勢。又如此。千思百惟。一無可堪。是所以彷徨躑躅。而不能銳進者也。顧惟閤下。爲一道黎元之父母。一民之不得其所者。莫非閤下之所矜恤也。今弘有欲承敎察任。則情勢如右所陳。欲堅定不就。則營旨極嚴且懇。進退維谷。實是狼狽。可謂不得其所者也。伏望閤下。諒此有痼肓之疾。察此非誣餙之辭。特許改差。獲安殘喘。則豈特弘有之私幸。其國朝振起士習。養育人材之良法矣。意亦不歸於空踈矣。不勝惶恐祈懇切迫之至。謹冐死以達。題依前題送。不可擅遞。

第四辭免書十二月十五日

[編輯]

弘有累度煩瀆。極知惶恐。而揆此事勢。決不承當。名微學淺。雖有託辭。實有切迫。不可不控。家在峽中。閭閻極爲蕭條。不幸瘟疾。去月始發。初染村人。轉及婢僕。僅卛家累。遠避林蕪。觀其病勢。乾凈不易。危喘未定。舊症增劇。糧道甚艱。就木無日。縱使安坐。恐難支撐。矧被驅使。從事誘掖乎。僵死邱壑。不占可想。作成人材。寧益毫末。欲爲含嘿。則營旨至嚴。欲爲進參。則微命難保。進退猶難。可謂狼狽。仁人蒞政而此獨失所。闔境奠枕而此獨繞壁。不知弘有有何罪戾。未蒙仁恩。不遑寧處乎。訓長名號。自朝家申命崇道敦化之意。而以弘有痼疾。尙無敎誨之擧。悠泛玩愒。有同相忘之事。他日閤下考講上箚之時。誰其任責哉。必有朝家之慮問。何以爲辭。至愚獲罪。固不暇恤。而竊恐閤下亦不得辭其責也。言念及此。不寒亦慄。結情黃堂。有淚如瀉。此所以直陳心。期於見察。其肯恇㥘嚴威。遷延歲月而已哉。嗚呼。不直則不見。弘有之事直矣。不誠則不動。弘有之言誠矣。事旣直矣。言亦誠實。則以閤下兼聽之聦。豈有不動之理乎。而況各邑各面師長。或呈單式。或呈議送以立訴。苟有懇切者。擧皆遞逸雲。如弘有憫迫。非他泣請之比也。彼皆蒙遞。而弘有獨抱寃。則此正滿堂俱樂。一人向隅之謂也。伏願閤下。諒斯懇倒之忱。貰其浦慢之咎。以此狀辭。卽下儒林。使鐫不似之名。擇授有道之人。則上下得意。公私幸甚。日昨遣吏。尊問尊賜。尤不勝感激於心而已。不勝悚惶之至。謹冐死以達。

題敎訓事。固非記誦者所能。故旣爲稟啓。幸須安心調理。待差察任。

第五辭免書

[編輯]

弘有不勝訓長之任。以老病以情勢。前後上狀者。非一非再。而極陳無蘊。惟閤下一向峻拒。不肯採施。旣爲稟啓。則是不過曰侑禮辭讓。而實未察由衷之懇也。寧欲縮頭結舌。以待號令之爲可也。第以急於公事。切於私情。無所憚忌。敢復陳乞。伏冀閤下更加細裁焉。弘有身病非偶然得發。歲月積久。遂成沉痼。因寒加重。差息無期。若抑而行之。必將難救。此決不可隨行也。弘有之學淺德薄。實一鄕所共聞覩爾。及衰老。廢書已久。遂茫新昧。斯學蔑如。其何以破愚擊蒙。以急發之。此誘掖之必不能也。然則此任。豈老病不敏人可以承當而冒據者乎。古人云。知之不願。枉其才而用之。是棄人也。又雲人各有能不能。上之使下。其所不能不使強爲。故下不得罪於上。今弘有授此任。枉才棄人。若不敢言以不知不能。而強當其責。則得罪於閤下。貽譏於士林。勢所必至。至是而後改之。悔亦無及矣。屢有訴懇。固豈獨私憫而已。況道內生進及士大夫與山丈。非不多也。此任何故謬加於此身乎。若以無狀之人。猥處其任。姑欲塞責。則其朝家右文作人之本意。顧安在哉。且弘有所居僻在本州東窮谷間。而距營下百有餘里矣。各邑師長。卛其學官。來講於訓長之家。一月兩度。則訓誨考講之無隙者。雖不暇論。其師長與學官。織路身發之難。有甚於弘有之不勝者也。伏願閤下諒裁焉。不勝惶恐之至。謹冐死以達。

祭養一堂文諱之益。字舜擧。蔭參奉。鵝州人。先考。西溪公門人也。有文集。

[編輯]

維歲次己丑十月丙戌朔。十二日丁酉。前察訪李弘有。謹以菲薄之奠。敬祭於先友參奉申公舜擧之靈。嗚呼痛哉。吾友舜擧。而至斯耶。謂享大耋。而年不及中壽。謂當輔世。而爵不及庇族。胡然而不盡所畀之責。奄然以辭人間之世耶。寡妻在堂。子胡不仁而棄之。伯氏在傍。子胡不友而視之如越耶。孫有異姓。臨老所鍾愛者。而今則不慈也。友有顓蒙。平生所相善者。而今則不念也。無乃死愈於生。而一去而不復回耶。幽殊於明。而一隔而不能通耶。抑亦化者無知而自安於虛寂之中。生者有心而切切於怛化者耶。若謂無知則已矣。不可以言語相喩。倘若有知則吾何不長痛永歎。以抒其堙欝之懷耶。子甫十歲。來學於我先君。吾與子。實戊子生也。生同一歲。又同其學。誦書則子必先我。戱噱則我必挑子。食則同案而提匙。寢則同衾而連枕。喜則同其樂。憂則同其慽。猶蛩之隨蚷。若塤之和箎。雖欲相捨。不可得也。迨乎結髮。縱各其居。幸溪山之咫尺。一招手而可喚。或杖屨而參尋。或單匹而過從。或同磯而垂釣。或接屐而登山。雪窓寒燈。或拂塵編而共討。花川蘿月。或攜匏樽而共酌。有過則責之以善。憂貧則減飧以相救。準擬未死之前。自相倚賴而了日。豈料夫不憗而棄我先逝。使我永抱無涯之痛也耶。嗚呼痛哉。子之誠孝。出於天性。承顔養志。無所違忤。及至違豫。益盡其誠。燃掌禱天。斷指爲藥。此人子所難能。而子則猶以爲不足也。況値昏朝。政移權奸。三綱旣淪。人道以絶。犯之者焦。觸之者碎。閭閻腹誹。臺閣囚舌。而子以布衣。抗䟽直斥。秋霜烈日。凜乎其辭。狐黨側目。輿情頓快。人皆虞奇禍立至。而子則嚯然略不爲動。若非操持有力。充養有素。詎能言人之不敢言。行人之不敢行。持淸議於一世。播芳名於八路哉。此吾之所以深敬服。而觀聽之所共歆艶。嘖嘖然穪嘆者也。際遇天日之重明。搜盡山林之遺逸。選府以行義之卓爾。屢擬於部僚。有屈者必有伸。終以齋郞被擢。在子不爲榮。而欝抑之公議。足以少慰矣。然志薄軒冕。分甘衡茅。長嘯歸來。不負靑山。松窓竹扉。俯仰圖書。一片浮雲。萬事無心。我於是時。食貧溪莊。煙霞結盟。往反詩筒。相得之樂。比少年尤有味也。孰謂此樂之未久而遽遭此慽耶。嗚呼痛哉。子之病。自秋及春。饘粥罕進。床蓆不移。我以子素患胷腹。若能善爲調攝。庶幾向蘓之有日。反聞藥餌無良。證勢危劇。馳往候之。則不語已數日矣。方欲還家。候明再探。半餉之間。三呼遽傳。驚悼茫然。似夢非眞。子有一女。旣嫁而夭逝。以兄之次子爲後。而奉養備至。無異己出。又不幸而先子歿焉。每與吾言。輒以此爲嘅。余戱之曰。子之文足以裕己。而不能成名。子之德足以享福。而不得有後。子可謂窮相也已矣。子笑而不應。到今而後思之。尤可以爲悲也。因與子之大哥。曁子之堂兄相議。治喪斂殯以禮。哭之以情。而古人所稱施德於不報者。余以貧不能行之。此則深恨也。中間國有大恤。不克及期以塟。遷延至此。子若有靈。亦必不爲之憾矣。今擇吉辰。往卽幽宅。溪山秀麗。卉木榮茂。在子何悲。子則爲樂。獨我衰朽。失此良友。有懷誰論。有事誰謀。有過誰䂓。有憂誰釋。遠道斜陽。獨立倀倀。嗚呼痛哉。今年吾亦六十有二矣。自去歲以來。衰憊日甚。雖不至僵臥。亦無一日不呻吟。以此筋力。其能久於斯世耶。相隨泉下。知在不遠。而設令茫然不省。則其不悲者無窮期矣。嗚呼。新王繼明。萬物咸亨。出治之初。伸孝爲理。吾與表兄洪公省吾氏。撰子之行。報於牧伯。使之轉申於方岳。計其日子之名宇。想已徹聞於聖聦矣。褒崇之典。倘及於重泉。則以子謙讓之心。雖不自居。其於觀風敎感人心。實不淺淺矣。子其知也耶。不知也耶。情不可極。言不能盡。一盃菲奠。萬行哀淚。嗚呼痛哉。尙饗。

養一堂㫌孝通文崇禎十九年丙戌。發文。洪煕中。卽公之所著也。

[編輯]

洞內居幼學申鋏。乃純孝之人也。早喪其父。塟祭居喪。盡其誠。奉養偏母。極其孝。母有宿疾。至於氣絶。號泣禱天。斷指出血。以爲藥餌。卽見復甦。厥疾向愈。食飮。專未求得滋味。憫泣彷徨。忽有小鶻擊雉於籬下。得以供其母。此誠暗合於黃雀入幕之孝。至誠動天。驗明古今。此人無學問知識。而天賦之性。純實無假。年幾三十。未有室家。家業板蕩。窮困無賴。而奉親之誠。愈篤不衰。一時斷指。乃其餘事也。又有鋏之季父前參奉申之益。事親至孝。極其誠養。當其母病危急。燃炷掌中。達夜祈天。斷其手指。以爲藥餌。及其不救。哀毀過節。吐血成疾。時時頓絶。而不脫絰帶。以盡禮制。凡在瞻聆。莫不敬歎。而天道無知。使此人無後。神者誠之難測。而理者不可推也。及其晩年。取伯兄子鐔爲後。鐔之爲人。素性峻雅。愛親之誠。行身之道。可以爲後於厥叔。而不墜其家行者也。粵在丙子之亂。與其父母。避兵山中。猝遇賊兵。白刃交下。而以身衛其父母。血泣號天。賊兵相顧叫噪而退去。於此可見其誠孝之感戎虜也。又當其所生母疾篤之際。斷其指而和之藥。至於事其養父母之誠。無間於所生父母。此實趾美於家庭。而聳動乎瞻聽者也。噫孰非人子。孰不奉親。奉親而能盡誠孝者。千百中一人。而今於申之門。能盡誠孝者。有三於一家。則是固前古之所罕聞。而隣里之所共嘆也。若能撰次三人之行。轉報方伯。升於禮部。至有㫌表之擧。則豈惟鄰里之彰善。實國家明敎化之一端。誠願約所君子將此緣由報於城主。以樹風化。如何如何。

追遠堂記使子進士萬憲命作

[編輯]

萬曆己亥。吾王父西溪先生立兩架屋於壽樂山塋之下。以爲時薦苾芬之所。名之曰追遠。天啓癸亥。求記文於趙竹陰希逸。趙以官忙不暇爲也。崇禎庚午。先生奄啓手足。因循遷就。不得張其命名之義。於今二十稔矣。一日家尊召不肖子萬憲。指堂扁而泫然曰。先君作此堂。揭此名之意。豈徒然哉。而若無標題以暢厥旨。則安知非百十載之後。反視如頹然之一荒屋耶。汝其若敘所以作之意。而宜無一言之華。則余捫淚而承命。惶恐而退。謀其所爲說者。則抑且有難焉。揚之則不敢。沒之則不忍。如忍不忍。寧敢不敢。迺言曰。物之無知者。莫甚於豺獺。而祭之魚祭之肉。猶知報本。矧乎吾人稟天地之精英。具五德之恆性。靈於萬物。而寧可不知其所自乎。吾父之父曰祖。祖之父曰曾祖。自曾祖而至高祖。自高祖而至五代。以達十代百代。無非吾祖先也。譬若千里之水有源。故流波遠。合抱之木有根。故枝葉盛。人苟無祖先。安得有其身而蕃衍也哉。是以其生也。致其養。其死也。致其祭。爲墓於郊而展掃之。爲廟於家而禘嘗之。克殫如在之誠。備終事亡之道。見羹見墻。以思以慕者。何莫非報乎本而追乎遠也。然而自親而至於遠則服盡。服盡則情盡。情盡則忘之矣。夫自吾親而至於忘者遠之故也。恆人之情。篤於近而遺於遠。豊於昵而忽於久。乃若吾先塋。自昌平公至進士公。凡三世同在一山。而傍親之無後者。附塟其側。獨吾先祖之兆。卜吉於山之北稍迂數百步。蓋山勢然也。吾先祖在時。奉先之禮。出於至性。行事必以事。饌品有定式。不以有餘而加乎禮。不以不足而殺乎儀。敬以將之。誠以行之。迨其春秋甚高。猶自執勞。不敢使人爲之。其追遠之篤。可以無愧於古人。而允副於兩字之扁矣。不幸捐舘以來。諸孫之在他地者。或以貧或以病或以仕䆠。節日諱辰。不待親之盡。而已有時乎不奉香火。則此可爲於悒。而追遠之意。果安在哉。自今日始。凡我得姓而爲子若孫。以曁雲仍。登此堂而顧其名。則其有追乎。因其親而思其遠。則其有不追乎。苟或不佳之子弟。出於遠裔。當暑則思納涼於此。身倦則思偃息於此。呼盧賭物。博奕於斯。甘酒嗜飮。沉𨠯於斯。問其不祀。則曰我無以供粢盛。以楣間三字。不啻若笆籬邊物。則豈先祖肯搆之本意。而不昧之英靈其肯曰余有後歟。此不肖孫之所大懼於忝先祖。而吾子孫之所當惕若者也。堂扁曾得仁城,義昌兩王子親蹟。字大如手。甚可貴重。而不保於丙子之搶掠。卽惟見在者。乃卞秀才所書。遒勁恠偉。亦可觀。庚子季冬上涴。承親命而記。

答養一堂書有次韻

[編輯]

觀此三絶步韻。疊璧聯珠。愈出愈奇。令人驚玩。亦以蕪拙仰瀆淸覽。而源源來訪。不勝感激。一造回謝。非不知之。而筋力衰憊。末能起動。願莫之遂。正破公所謂老牛鞭不動者此也。但前所贈者。不稱我情。而句中多布深謝之意。尤用慙汗。樂山懶隱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