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史 (四庫全書本)/全覽2
遼史 全覽2 |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一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一
營衛志上
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處𤋮𤋮于于不求不爭爰自炎帝攻衰蚩尤作亂始制干戈以毒天下軒轅氏作戮之涿鹿之阿處則象吻於宮行則懸旌於纛以為天下萬世戒於是師兵營衛不得不設矣冀州以南厯洪水之變夏後始制城郭其人土著而居綏服之中外奮武衛內揆文教守在四邊營衛之設以備非常而已並營以北勁風多寒隨陽遷徙嵗無寧居曠士萬里寇盜乘隙而作營衛之設以為常然其勢然也有遼始大設制尤密居有宮衛謂之鄂爾多出有行營謂之巴納分鎮邊圉謂之部族有事則以攻戰為務閒暇則以畋漁為生無日不營無在不衛立國規模莫重於此作營衛志
宮衛
遼國之法天子踐位置宮衛分州縣析部族設官府籍戶口備兵馬崩則扈從后妃宮帳以奉陵寢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太祖曰𢎞義宮應天皇后曰長寧宮太宗曰永興宮世宗曰積慶宮穆宗曰延昌宮景宗曰彰愍宮承天太后曰崇徳宮聖宗曰興聖宮興宗曰延慶宮道宗曰太和宮天祚曰永昌宮又孝文皇太弟有敦睦宮丞相耶律隆運有文忠王府凡州三十八縣十提轄司四十一錫林二十三斡里七十四摩哩九十八徳里二扎薩克十九為正戶八萬畨漢轉戶十二萬三千共二十萬三千戶
蘓斡延鄂爾多太祖置國語心腹曰蘓斡延宮曰鄂爾多是為𢎞義宮以心腹之衛置益以渤海俘錦州戶其鄂爾多在臨潢府陵寢在祖州東南二十里正戶八千畨漢轉戶七千出騎軍六千〈史文訛外詳後考證下文伊囉斡各條倣此〉
州五錦祖嚴祺銀
縣一富義
提轄司四南京西京奉聖州平州
錫林二曰舒曰蘓嚕克
斡里四曰赫伯曰逹薩曰黙音曰呼心
摩哩四曰珊曰伊都曰呼圖克曰吉勒展徳里二曰實壘北曰實壘南
彀烏寜鄂爾多太宗置牧圉曰彀烏寧是為永興宮初名沽依鄂爾多以太祖平渤海俘戶東京懐州提轄司及雲州懐仁縣澤州灤河縣等戶置其鄂爾多在伊庫河側陵寢在懐州南三十里正戶三千畨漢轉戶七千出騎軍五千
州四懐黔開來
縣二保和灤河
提轄司四南京西京奉聖州平州
錫林一北孟古
斡里四曰茂曰烏曰哈喇齊曰實壘
摩哩十三曰蘓爾展曰大格密曰小格密曰烏曰歸化布木曰唐古曰圖格曰伯爾克圖曰和掄布展曰伊綿布展曰珊曰青逹曰索雲
扎薩克七曰伯特部曰舒蘓曰庫爾濟曰赫貝巴納曰呼魯蘓曰耶律濟沙實克曰賽音令公
伊囉斡鄂爾多世宗置興盛曰伊囉斡是為積慶宮以文獻皇帝衛從及太祖俘戸及雲州提轄司並髙宜等州戸置其鄂爾多在土河東陵寢在長寧宮北正戶五千畨漢轉戶八千出騎軍八千
州三康顯宜
縣一山東
提轄司四
錫林一實喇
斡里八曰逹薩曰赫伯曰錫哷曰必老曰塔瑪曰綽卜曰伊哷濟曰伊哷烏頁
摩哩十曰格斯齊曰莾阿曰濟里曰塔瑪圖曰楚勒罕曰薩哈亷溫曰逹勒逹曰伊瑪曰塔喇台曰孟古
富僧額鄂爾多應天皇太后置興隆曰富僧額是為長寧宮以遼州及海濵縣等戶置其鄂爾多在高州陵寢在龍化州東一百里世宗分屬讓國皇帝宮院正戶七千畨漢轉戸六千出騎軍五千
州四遼儀珅遼西顯
縣三奉先歸義定霸
提轄司四
林一北孟古
斡里六曰塔瑪曰赫伯曰逹薩曰黙音曰伊哷濟曰罕札
摩哩十三曰哈逹阿林刷沃濟曰哈克繖必賚逹勒拜刷沃濟曰圖嚕勒竒曰納噶特齊曰哈喇齊曰博勒和庫們曰阿嚕音逹巴曰東錫勒們曰西錫勒們曰東齊哩克曰西齊哩克曰達爾札曰瑪朗古
岱拉哈鄂爾多穆宗置是為延昌宮討平曰岱拉哈以彀烏寧鄂爾多戶及準布俘戶中京提轄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韓等州戶置其鄂爾多在嘉哩山南陵寢在京南正戶一千畨漢轉戶三千出騎軍二千
州二遂韓
提轄司三中京南京平州
錫林一曰舒
斡里四曰茂古庫徳曰鄂摩曰塔瑪曰哈喇齊摩哩四曰穆克徳珂鄂摩曰特黙齊鄂蘭曰息州濟里曰摩該都爾蘓
嘉們鄂爾多景宗置是為彰愍宮遺留曰嘉們以章肅皇帝侍衛及武安州戸置其鄂爾多在赫嚕河陵寢在祖州南正戶八千畨漢轉戶一萬出騎軍一萬
州四永龍化降聖同
縣二行唐阜俗
提轄司四
錫林二曰嘉們曰南孟古
斡里七曰塔瑪曰實喇曰威哈喇齊曰瑪雅喀曰特黙曰烏頁曰穆爾哈喇齊
摩哩十一曰額穆吉林刷沃濟曰察罕穆爾逹巴曰伊竒哩沃濟曰色克布展曰薩哈勒齊曰伊克扎木曰呼遜阿林曰布琨曰塔瑪曰扎蘭曰徹辰郭勒
沽依鄂爾多承天太后置是為崇徳宮玉名曰沽以乾顯雙三州戶置其鄂爾多在土河東陵祔景宗皇帝正戶六千畨漢轉戶一萬出騎軍一萬
州四乾川雙貴徳
縣一潞〈上京〉
提轄司三南京西京奉聖州
錫林三曰齊哩克曰帕克曰特哩台孟古斡里七曰達薩曰伊里曰赫伯曰錫伯曰哈喇齊曰黙音曰伊哷濟
摩哩十一曰敖拉森濟實壘曰伊勒敦刷沃濟曰塔瑪曰伊蘭伊勒都堪阿拉曰伊克札木曰達爾札曰瑚琨曰袞曰色哷森曰阿掄哈斯郭勒曰特哩袞齊哩克
札薩克五曰古卜齊黙爾根巴納曰達爾罕太保果齊喀曰卦安巴果齊喀曰賽音令公果齊喀曰羅和令公果齊喀
孟古鄂爾多聖宗置是為興聖宮金曰孟古以彀烏寧伊囉斡富僧額三鄂爾多戶置其鄂爾多在紐歡賀珍陵寢在慶州南安正戶一萬畨漢轉戶二萬出騎軍五千
州五慶隰烏〈上京〉烏〈東京〉霸
提轄司四
錫林四曰浩沁孟古曰約沁諾色爾曰努爾特哩台曰尼格巴爾
斡里六曰孟古富僧額曰呼都克曰伊徳曰旺曰阿雅
摩哩九曰伊錫布展曰特古斯琨曰威哈喇齊曰綽哈曰哈拉繖錫庫爾齊曰多托喇班錫庫爾齊曰魯庫曰希斯曰都林
扎薩克五曰達林巴納曰和掄巴納曰卦安巴覺禪曰鼐爾都爾蘇曰保達古魯克齊
阿敦鄂爾多興宗置是為延慶宮孶息曰阿敦以諸鄂爾多及饒州戶置其鄂爾多在高州西陵寢在上京慶州正戶七千番漢轉戸一萬出騎軍一萬
州三饒長春泰
提轄司四
錫林二曰阿敦曰呼都克
斡里六曰阿敦曰薩巴曰薩曰扎里曰徳里曰敖拉
摩哩六曰額勒本曰雅蘓曰黙色曰伊繖曰北徳里曰南徳里
阿果鄂爾多道宗置是為太和宮寛大曰阿果以諸鄂爾多御前承應人及興中府戸置其鄂爾多在好水濼陵寢在上京慶州正戶一萬番漢轉戶二萬出騎軍一萬五千
錫林二曰阿蘓曰雅嚕
斡里八曰阿蘓曰雅嚕曰徳里曰扎里曰薩布曰呼都克曰富僧額曰哈里
摩哩七曰恩州徳里曰額森徳勒曰額勒本曰特們曰庫爾都哩曰扎里曰額哷蘓穆爾
阿掄鄂爾多天祚皇帝置是為永昌宮輔祐曰阿掄以諸鄂爾多御前承應人春宣州戸置正戶八千番漢轉戶一萬出騎軍一萬
錫林二曰阿掄曰伊囉斡
斡里八曰阿嚕威曰克哩頁曰呼圖克曰逹喇曰穆喇斡曰扎里曰圖嚕拉曰特黙
摩哩八曰富僧額曰伊納克曰武都溫曰特們曰穆喇斡曰伊特丹曰雲曰布圖巴
孝文皇太弟敦睦宮謂之學順徳哩本鄂爾多孝曰學順徳哩本文獻皇帝承應人及渤海俘建瀋巖三州戸置陵寢在祖州西南三十里正戸三千畨漢轉戸五千出騎軍五千
州三建瀋巖
提轄司一南京
錫林二曰超曰伊都
斡里六曰伊遜曰徳里曰錫里濟曰大塔瑪曰小塔瑪曰伊都
摩哩二曰特黙茂海曰婁實克
扎薩克二曰聶哷巴納曰逹蘭巴納
大丞相晉國王耶律隆運本韓氏名徳讓以功賜國姓出宮籍𨽻橫帳季父房贈尚書令謚文忠無子以皇族魏王特布子雅魯為嗣早卒天祚皇帝又以皇子額嚕溫繼之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擬諸宮例建文忠王府正戶五千畨漢轉戶八千出騎軍一萬
州一
提轄司六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奉聖州平州
著帳郎君
著帳郎君初約尼哈陶津汗以博果濟等三族害裕悅實嚕籍沒家屬入斡里淳欽皇后宥之以為著帳郎君世宗悉免後族戚世官犯罪者沒入
著帳戸
著帳戸本諸鄂爾多析出及諸罪沒入者凡承應實逹爾司藏鷹坊湯藥尚飲盥潄尚饍尚衣裁造等役及宮中親王祗從伶官之屬皆充之
凡諸宮衛人丁四十萬八千騎軍十萬一千著帳釋宥沒入隨時増損無常額
遼史卷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二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
營衛志中
行營
周官土圭之法日東景朝多風日北景長多寒天地之間風氣異宜人生其間各適其便王者因三才而節制之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爲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爲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爲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巴納
春巴納
曰鴨子河濼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帳約六十日方至天鵝未至卓帳氷上鑿氷取魚氷泮乃縱鷹鶻捕鵝鴈晨出暮歸從事弋獵鴨子河濼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長春州東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堝多榆栁杏林皇帝毎至侍御皆服墨緑色衣各備連鎚一柄鷹食一器刺鵝錐一枚於濼周圍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時服繋玉束帶於上風望之有鵝之處舉旗探騎馳報遠泊鳴鼓鵝驚騰起左右圍騎皆舉幟麾之五坊擎進海東青鶻拜授皇帝放之鶻擒鵝墜勢力不加排立近者舉錐刺鵝取腦以飼鶻救鶻人例賞銀絹皇帝得頭鵝薦廟羣臣各獻酒果舉樂更相酬酢致賀語皆挿鵝毛於首以爲樂賜從人酒遍散其毛弋獵網釣春盡乃還
夏巴納
無常所多在圖爾山道宗毎歲先幸黒山拜聖宗興宗陵賞金蓮乃幸子河避暑圖爾山在黒山東北三百里近饅頭山黒山在慶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蓮子河在圖爾山東北三百里懷州西山有清涼殿亦爲行幸避暑之所四月中旬起牙帳卜吉地爲納涼所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與北南臣僚議國事暇日遊獵七月中旬乃去
秋巴納
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納涼處起牙帳入山射鹿及虎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嘗有虎據林傷害居民畜牧景宗領數騎獵焉虎伏草際戰慄不敢仰視上舎之因號伏虎林毎歲車駕至皇族而下分布濼水側伺夜將半鹿飲鹽水令獵人吹角效鹿鳴既集而射之謂之䑛鹻鹿又名呼鹿
冬巴納
曰廣平淀在永州東南三十里本名白馬淀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餘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磧木多榆栁其地饒沙冬月稍暖牙帳多於此坐冬與北南大臣㑹議國事時出校獵講武兼受南宋及諸國禮貢皇帝牙帳以槍爲硬寨用毛繩連繋毎槍下黒氈傘一以芘衛士風雪槍外小氈帳一層毎帳五人各執兵仗爲禁圍南有省方殿殿北約二里曰壽寧殿皆木柱竹榱以氈爲蓋彩繪韜柱錦爲壁衣加緋繡額又以黃布繡龍爲地障牕槅皆以氈爲之傅以黃油絹基高尺餘兩廂廊廡亦以氈蓋無門戶省方殿北有鹿皮帳帳次北有八方公用殿壽寧殿北有長春帳衛以硬寨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毎日輪番千人祗直禁圍外卓槍爲寨夜則㧞槍移卓御寢帳周圍拒馬外設舖傳鈴宿衛毎歲四時周而復始
皇帝四時巡守契丹大小內外臣僚並應役次人及漢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從漢人樞密院中書省唯摘宰相一員樞密院都副承旨二員令史十人中書令史一人御史臺大理寺選摘一人扈從毎歲正月上旬車駕啟行宰相以下還於中京居守行遣漢人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堂帖權差俟㑹議行在所取㫖出給誥勅文官縣令録事以下更不奏聞聽中書銓選武官須奏聞五月納涼行在所南北臣僚㑹議十月坐冬行在所亦如之
部族上
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處有族而部者五院六院之類是也有部而族者奚王室韋之類是也有部而不族者特哩特黙實保哈凖之類是也有族而不部者約尼九帳皇族三父房是也竒善八部爲高麗蠕蠕所侵僅以萬口附於元魏生聚未幾北齊見侵掠男女十餘萬口繼爲突厥所逼寄處高麗不過萬家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別部有臣附突厥者內附於隋者依赫辰水而居部落漸衆分爲十部有地遼西五百餘里唐世達呼哩氏仍爲八部而松漠𤣥州別出亦十部也約尼氏承萬榮格圖肯散敗之餘更爲八部然約尼徳哷勒別出又十部也蘓爾威汗析爲二十部契丹始大至遼太祖析九帳三房之族更列二十部聖宗之世分置十有六増置十有八並舊爲五十四部內有巴哩伊蘓濟勒國舅族外有附庸十部氏族可知者略具皇族外戚二表餘五院六院伊實部止見裕爾庫薩里布聶哷威部止見薩里布聶哷圖魯卜圖吉部止見唐古爾杭愛皆兄弟也奚王府部希沙哲哩則臣主也丕勒部有紐紐卓特部有斡其餘世系名字皆漫無所考矣舊志曰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至聶哷始制部族各有分地太祖之興以德哷勒部強熾析爲五院六院奚六部以下多因俘降而置勝兵甲者即著軍籍分𨽻諸路詳袞統軍招討司番居內地者歲時田牧平莽間邉防糺戸生生之資仰給畜牧績毛飲湩以爲衣食各安舊風狃習勞事不見紛華異物而遷故家給人足戎備整完卒之虎視四方強朝弱附東踰蟠木西越流沙莫不率服部族寔爲之爪牙雲
古八部
錫萬丹部
赫特赫部
佛佛頁部
裕嚕部
錫琳部
博恰部
理部
圖嚕部
契丹之先曰奇善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爲八部居於松漠之間今永州木葉山有契丹始祖廟竒善汗克敦併八子像皆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竒善汗故壤也
隋契丹十部
元魏末美佛赫烏雲畏高麗蠕蠕侵逼率車三千乘衆萬口內附乃去奇善汗故壤居於白狼水東北齊文宣帝自平州三道來侵虜男女十餘萬口分置諸州又爲突厥所逼以萬家寄處高麗境內隋開皇四年諸美佛赫悉衆款塞聽居白狼故地又別部寄處高麗者曰楚布等內附詔置克實克囊嘉特之北又別部臣附突厥者四千餘戶來降詔給糧遣還固辭不去部落漸衆徙逐水草依赫辰水而居在遼西正北二百里其地東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爲十部逸其名
唐達呼哩氏八部
德濟部峭落州
赫伯部彈汗州
都呼部無逄州
芳阿部羽陵州
圖勒彬部日連州
芮奚部徒河州
卓津部萬丹州
富部州二匹黎赤山
唐太宗置𤣥州以契丹大帥珠奇爲刺史又置松漠都督府以庫克爲都督分八部並𤣥州爲十州則十部在其中矣
約尼氏八部
達爾扎部
伊斯琿部
舍琿部
諾爾威部
頗摩部
訥古濟部
濟勒勤部
實袞部
唐開元天寳間達呼哩氏既微遼始祖聶哷立達年扎里為蘇爾威汗時契丹因萬榮之敗部落凋散即故有族衆分爲八部聶哷所統德哷勒部自爲別部不與其列並約尼德哷勒亦十部也
約尼蘓爾威汗二十部
耶律七部
舒敏五部
八部
聶哷相蘓爾威汗分三耶律爲七二舒敏爲五並前八部爲二十部三耶律一曰達呼哩二曰約尼三曰錫里皇族也二舒敏一曰伊蘓濟勒二曰巴哩國舅也其分部不詳可知者曰德哷勒曰伊實曰丕勒曰卓特曰威曰圖魯卜曰納喇曰圖吉又有右大部左大部凡十逸其二達呼哩約尼析爲六而錫里合爲一茲所以德哷勒部終約尼之世強不可制雲
遼史卷三十二
遼史卷三十二考證
有部而不族者特哩特黙實保哈準是也 按哈準本志下卷及兵衛百官志俱作遏術此復作葛術今併改
納喇威部 按納喇威原本作湼剌烏古本志下卷威部之先曰薩里布納喇部之先曰聶哷威舊作烏隗原本烏隗作烏古與下卷不合係訛舛若烏爾古納喇部舊作烏古湼剌部者別爲一部與此迥異未可牽合今據改
遼史卷三十二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三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三
營衛志下
部族下
遼起松漠經營撫納竟有唐晉帝王之器典章文物施及潢海之區作史者尚可以故俗語耶舊史有部族志厯代之所無也古者巡守於方岳五服之君各述其職遼之部族實似之故以部族置宮衛行營之後雲遼內四部族
約尼九帳族
橫帳三父房族
國舅帳巴哩伊蘓濟勒族
國舅部族
太祖二十部二國舅升帳分止十八部
五院部其先曰裕爾庫凡六營蘓爾威汗時與弟薩里布領之曰德哷勒部傳至太祖以額爾竒木即位天贊元年以彊大難制析五錫林爲五院六昭爲六院各置額爾奇木㑹同元年更額爾奇木爲大王部𨽻北府以鎭南境大王及都監春夏居五院部之側秋居羊門甸錫林四
大密古錫林
小密古錫林
諤爾琨錫林會同二年以烏爾古之地水草豐美命居之三年益以哈里水之地爲農田
伊實巴勒錫林會同二年命居烏爾古之地
六院部𨽻北府以鎭南境其大王及都監春夏居泰德泉之北秋冬居都爾嘉錫林四
薩蘭錫林
阿克蘇錫林
烏納巴錫林
烏訥爾錫林會同二年命居烏爾古三年益以哈里水地
伊實部其先曰薩里布蘓爾威汗時與其兄裕爾庫分營領之曰伊實部會同元年更額爾奇木爲大王𨽻南府其大王及都監鎭駐西南之境司徒居鴛鴦泊扎薩克轄居車軸山錫林二
阿勒坦錫林
裕珠錫林
丕勒部其先曰紐紐蘓爾威汗以其營爲部太祖更諸部額爾奇木爲令公統和中改節度使𨽻北府屬西北路招討司司徒居太子墳凡戍軍𨽻節度使留後戸𨽻司徒錫林二
北哲爾吉錫林
南薩蘭錫林
卓特部其先曰斡蘓爾威汗以其營爲部𨽻南府節度使屬西北路招討司司徒居柏坡山及⿰山之側錫林二
北錫林
南錫林
威部其先曰薩里布與其兄聶哷同營蘓爾威汗之世析爲二薩里布爲威部聶哷爲納喇部俱𨽻北府其威部節度使屬東北路招討司司徒居蘓黙山浩里河之側錫林二
北錫林
南錫林
納喇部其先曰聶哷蘓嚕威汗分其營爲部節度使屬西南路招討司居黒山北司徒居浩里河側錫林二
北塔喇錫林
南察喇錫林
圖魯卜部其先曰唐古爾領三營蘓爾威汗命分其一與弟杭愛爲圖吉部唐古爾得其二更爲圖魯卜部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北路招討司司徒居長春州西錫林二
北托卜錫林
南舒錫林
圖吉部其先曰杭愛蘓爾威汗分營置部𨽻南府戍於威烏爾古部司徒居冗泉側錫林二
北錫林
南錫林
奚王府六部五帳分其先曰希沙事東約囉十帳部主哲哩後逐哲哩自立爲奚王卒弟圖嚕森立約尼森濟汗討之俘其拒敵者凡七百戸摭其降者以希沙鄰睦之故止俘部曲之半餘悉留焉奚勢由是衰矣初爲五部曰約囉曰伯特曰敖拉曰美嘉曰綽囉太祖盡降之號五部奚天贊二年有東巴爾斯呼遜者恃險堅壁於箭笴山以拒命揶揄曰大軍何能爲我當飲托輝門下矣太祖滅之以奚府給役戸併括諸部穩丁收合流散置托輝部因托輝門之語爲名遂號六部奚命布倫主之仍號爲奚王太宗即位置宰相詳袞各二員聖宗合敖拉美嘉托輝三部爲一特置二尅部以足六部之數奚王和碩鼐討烏舎敗績籍六部𨽻北府
圖魯卜室韋部本名大小二黃室韋戸太祖爲塔瑪噶賽特以計降之乃置爲二部𨽻北府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戍泰州東北
納喇諾觀部與圖魯卜室韋部同節度使戍泰州東德哷勒達勒達部本森濟汗所俘奚七百戶太祖立以爲十四錫林置爲部𨽻南府節度使屬西南路招討司戍黒山北部民居慶州南
伊實阿爾威部神冊六年太祖以所俘奚戸置𨽻南府節度使屬東路兵馬司
卓特阿爾威部太祖以奚戸置𨽻南府節度使屬東京都部署司
丕勒達嚕噶部太祖以所俘達嚕噶部置𨽻南府節度使屬西南路招討司戍黒山北
烏爾古納喇部亦曰納哩部太祖取裕庫哷戸六千神冊六年析爲烏爾古納喇及圖嚕二部俱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南路招討司
圖嚕部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
已上太祖以約尼氏舊部族分置者
凡十部增置者八
聖宗三十四部
薩拉噶部奚有三營曰薩拉噶曰結曰諾延昭太祖伐奚乞降爲著帳子弟籍於宮分皆設額爾奇木聖宗各置爲部改設節度使皆𨽻南府以備畋獵之役居澤州東
揚結部與薩拉噶部同居潭州南
諾延昭部節度使屬東京都部署司
卾博庫部與薩拉噶三部同居望雲縣東
特哩特黙部初於八部各析二十戶以戍奚偵候落馬河及蘓嚕克河側置二十詳袞聖宗以戸口蕃息置部設節度使𨽻南府戍倒塌嶺居槖駞岡
實保部初取諸宮及橫帳大族奴𨽻置實保錫林實保鷹坊也居遼水東掌羅捕飛鳥聖宗以戸口蕃息置部節度使屬東京都部署司
哈準部初取諸宮及橫帳大族奴𨽻置哈準錫林哈準鐵也以冶於海濵栁濕河賽音楚古爾蘓手山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屬東京都部署司
約囉部居潭利二州間錫林三
色勒必錫林
北錫林
塔魯錫林
伯特部松山平州之間太師太保居中京西錫林六卓羅錫林
蘓庫錫林
塔納錫林
德哷勒錫林
實爾圖錫林
約囉錫林
綽囉部居潭州北
敖拉部統和十二年以與美嘉托輝三部民籍數寡合爲一部並上三部本屬奚王府聖宗分置
南尅部
北尅部統和二年以奚府二尅分置二部
烏延突厥部聖宗析四布沙四巴拜戶置以鎭東北女直之境開泰九年節度使奏請置錫林𨽻北府屬黃龍府都部署司
阿雅突厥部與烏延突厥同
納喇裕爾庫部以納喇室韋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戍黒山北
阿雅女直部聖宗以女直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北招討司戍鎭州境自北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𨽻諸宮戶口蕃息置部訖於五國皆有節度使伊德女直部聖宗以女直戶置𨽻南府居高州北額圖琿烏爾古部聖宗以烏爾古戶置𨽻南府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戍黒山北
達魯德哷勒部聖宗以德哷勒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烏爾古德哷勒統軍司
室韋部聖宗以室韋戶置節度使屬西北路招討司珠展達嚕噶部聖宗以達嚕噶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戍境內居境外
黙古斯部聖宗以唐古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
吉達部聖宗以唐古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
北德哷勒部聖宗以德哷勒戶置戍威烏爾古部鼐奇特唐古部聖宗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
北唐古部聖宗以唐古戶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黃龍府都部署司戍府南
南唐古部聖宗置𨽻北府
和拉唐古部與南唐古同節度使屬西南面招討司河西部聖宗置𨽻北府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色克圖部開泰四年以囘鶻戶置𨽻北府居慈仁縣北
巴爾斯布古德部本布古德戶初𨽻諸宮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𨽻北府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戍境內居境外
塔瑪布古德部聖宗以布古德戶置𨽻南府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
五國部博和哩國彭諾爾國卾羅木國伊埓圖國伊哷濟國聖宗時來附命居本土以鎭東北境屬黃龍府都部署司重𤋮六年以伊哷濟國人星哈等訴酋帥琿春貪汚罷五國酋帥設節度使以領之
已上聖宗以舊部族置者十六増置十八
遼國外十部
烏爾古部
德哷勒八部
威古特部
輝發部
葉穆部
溫圖琿部
特爾格部
囘鶻部
長白山部
博羅滿達勒部
右十部不能成國附庸於遼時叛時服各有職貢猶唐人之有羈縻州也
遼史卷三十三
遼史卷三十三考證 營衛志下
㑹同二年命居烏爾古之地 居原本作以按太宗本紀㑹同二年以烏爾古部水草肥美詔北南院徙三戶居之伊實巴勒其一也今據改
會同元年更額爾奇木爲大王 會同元年原本作二年按太宗本紀升北南院及伊實部額爾奇木爲王係元年事今據改
統和中又改節度使𨽻北府屬西北路招討司 按兵衛志丕勒部𨽻南府屬西南路招討司此志互異或其未改節度使時本屬南府兵衛志所載則從其初也
天贊二年有東巴爾斯呼遜者拒命太祖滅之 天贊二年原本作八年按太祖本紀天贊祗四年無八年滅呼遜置托輝部係二年事今據改
德哷勒達勒達部 原本作迭剌迭達部按兵衛志又作迭達迭剌部今併改
揚結部 原本作窈介他卷又作窈爪今併改
珠展達嚕噶部 原本作術哲達魯虢按兵衛志作術者達魯虢今併改
南唐古部聖宗置𨽻北府 按兵衛志南唐古部附在南府與此互異
巴爾斯布古德部 布古德原本作鼻骨德兵衛志作鼻古德百官志又作鼻骨無德字今併改
遼史卷三十三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四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四
兵衛志上
軒轅氏合符東海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徃來無常處以兵爲營衛飛狐以北無慮以東西暨流沙四戰之地聖人猶不免於兵衞地勢然耳遼國左都遼海右邑涿鹿兵力莫彊焉其在隋世依赫辰水而居分爲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順寒暑逐水草畜牧侵伐則十部相與議興兵致役合契而後動獵則部得自行至唐達呼哩氏勝兵四萬三千人分八部達呼哩氏衰僅存五部有耶律聶哷者分五部爲八立二府以總之析三耶律氏爲七二舒敏氏爲五凡二十部刻木爲契政令大行遜不有國立約尼氏代達呼哩氏兵力益振即太祖六世祖也及太祖㑹李克用於雲中以兵三十萬盛矣約尼伊蘭汗十年歲辛酉太祖授鉞專征破室韋伊濟奚三國俘獲廬帳不可勝紀十月授大德哷勒府額爾竒木明賞罰繕甲兵休息民庶滋蕃羣牧務在戢兵十一年總兵四十萬伐代北克郡縣九俘九萬五千口十二年德祖討奚俘七千戶十五年約尼氏汗卒遺命遜位於太祖太祖即位五年討西奚東奚悉平之盡有奚霫之衆六年春親征幽州東西旌旗相望亘數百里所經郡縣望風皆下俘獲甚衆振旅而還秋親征巴延國俘獲數萬計神冊元年親征突厥托歡党項小番沙陀諸部俘戶一萬五千六百攻振武乘勝而東攻蔚新武嬀儒五州俘獲不可勝紀斬不從命者萬四千七百級盡有代北河曲隂山之衆遂取山北八軍四年親征裕庫哷國俘獲一萬四千二百口五年征党項俘獲三千六百口攻天德軍拔十有二柵徙其民六年出居庸闗分兵掠檀順等州安逺軍三河良鄉望都潞滿城遂城等縣俘其民徙內地皇太子掠定州俘獲甚衆天贊元年以戶口滋繁糺轄疎逺分北達寧額爲二部立兩節度以統之三年西征党項等國俘獲不可勝紀四年又親征渤海天顯元年滅渤海國地方五千里兵數十萬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盡有其衆契丹益大㑹同初太宗滅唐立晉晉獻燕代十六州民衆兵彊莫之能禦矣
兵制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𨽻兵籍毎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穀守營舖家丁各一人人鐡甲九事馬韀轡馬甲皮鐵視其力弓四箭四百長短鎗⿰⿰斧鉞旗鎚錐火刀石馬盂粆一斗粆袋搭鈎氊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鑄金魚符調發軍馬其捉馬及傳命有銀牌二百軍所舎有逺探欄子馬以夜聽人馬之聲凡舉兵帝率番漢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諸陵及木葉山神乃詔諸道徴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覈籍齊衆以待自十將以上次第㸃集軍馬器仗符至兵馬本司自領使者不得與唯再共㸃軍馬訖又以上聞量兵馬多少再命使充軍主與本司互相監督又請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親㸃將校又選勲戚大臣充行營兵馬都統副都統都監各一人又選諸軍兵馬尤精鋭者三萬人爲䕶駕軍又選驍勇三千人爲先鋒軍又選剽悍百人之上爲逺探欄子軍以上各有將領又於諸軍毎部量衆寡抽十人或五人合爲一隊別立將領以備勾取兵馬騰遞公事其南伐㸃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鴛鴦泊及行竝取居庸闗曹王峪白馬口古北口阿達摩口松亭關榆關等路將至平州幽州境又遣使分道催發不得乆駐恐踐禾稼出兵不過九月還師不過十二月在路不得見僧尼喪服之人皇帝親征留親王一人在幽州權知軍國大事既入南界分爲三路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駕必由中道兵馬都統䕶駕等軍皆從各路軍馬遇縣鎭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兵沿途民居園囿桑柘必夷伐焚蕩至宋北京三路兵皆㑹以議攻取及退亦然三路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逺探欄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里全副衣甲夜中毎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有無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中虛寔動必知之軍行當道州城防守堅固不可攻擊引兵過之恐敵人出城邀阻乃圍射鼓譟詐爲攻擊敵方閉城固守前路無阻引兵進分兵抄截使隨處州城隔絶不通孤立無援所過大小州城至夜恐城中出兵突擊及與鄰州計會軍馬甲夜毎城以騎兵百人去城門左右百餘歩被甲執兵立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馳還勾集衆兵與戰左右官道斜徑山路河津夜中並遣兵巡守其打草穀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團爲隊必先砍伐園林然後驅掠老幼運土木塡濠塹攻城之際必使先登矢石擂木併下止傷老幼又於本國州縣起漢人鄕兵萬人隨軍專伐園林塡道路御寨及諸營壘唯用桑柘棃栗軍退縱火焚之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徃囘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陣四面列騎爲隊毎隊五七百人十隊爲一道十道當一面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譟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退者息馬飲水粆諸道皆然更退迭進敵陣不動亦不力戰厯二三日待其困憊又令打草穀家丁馬施雙箒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徃來中既飢疲目不相覩可以取勝若陣南獲勝陣北失利主將在中無以知之則以本國四方山川爲號聲以相聞得相救應若帝不親征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衆三路徃還北京㑹兵進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蕩生聚不令種養而已軍入南界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欄子馬各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爲號衆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爲弓子鋪不設鎗營塹柵之備毎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衆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曵柴饋餉自賫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彊也
遼史卷三十四
遼史卷三十四考證
兵制搭鈎氈繖各一 按原本訛以鈎氈二字徧旁合爲⿰字今據通考改
遼史卷三十四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五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五
兵衛志中
御帳親軍
漢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門佽飛羽林之目天子始有親軍唐太宗加親勲翊千牛之衛布腹心之地防衛密矣太祖宗室盛彊分德哷勒部爲二宮衛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皇后舒嚕氏居守之際摘畨漢精鋭爲舒新軍太宗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爲皮室軍合騎五十萬國威壯矣
大帳皮室軍
太宗置凡三十萬騎
舒新軍
地皇后置二十萬騎
宮衞騎軍
大祖以德哷勒部受禪分本部爲五院六院統以皇族而親衛缺然乃立卾爾多法裂州縣割戶丁彊幹弱枝詒謀嗣續世建宮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因以守陵有兵事則五京二州各提轄司傳檄而集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恩意親洽兵甲犀利教練完習簡天下精鋭聚之腹心之中懷舊者歲深増新者世盛此軍制之良者也
𢎞義宮
正丁一萬六千
番漢轉丁一萬四千
騎軍六千
長寜宮
正丁一萬四千
番漢轉丁一萬二千
騎軍五千
永興宮
正丁六千
番漢轉丁一萬四千
騎軍五千
積慶宮
正丁一萬
番漢轉丁一萬六千
騎軍八千
延昌宮
正丁二千
番漢轉丁六千
騎軍二千
彰愍宮
正丁一萬六千
番漢轉丁二萬
騎軍一萬
崇徳宮
正丁一萬二千
番漢轉丁二萬
騎軍一萬
正丁二萬
番漢轉丁四萬
騎軍五千
延慶宮
正丁一萬四千
番漢轉丁二萬
騎軍一萬
太和宮
正丁二萬
番漢轉丁四萬
騎軍一萬五千
永昌宮
正丁一萬四千
番漢轉丁二萬
騎軍一萬
敦睦宮
正丁六千
番漢轉丁一萬
騎軍五千
文忠王府
正丁一萬
番漢轉丁一萬六千
騎軍一萬
十二宮一府自上京至南京總要之地各置提轄司重地毎宮皆置內地一二而已太和永曷二宮宜與興聖延慶同舊史不見提轄司葢闕文也
南京
𢎞義宮提轄司
長寧宮提轄司
永興宮提轄司
積慶宮提轄司
延昌宮提轄司
彰愍宮提轄司
崇徳宮提轄司
興聖宮提轄司
延慶宮提轄司
敦睦宮提轄司
文忠王府提轄司
西京
𢎞義宮提轄司
長寧宮提轄司
永興宮提轄司
積慶宮提轄司
彰愍宮提轄司
崇徳宮提轄司
延慶宮提轄司
文忠王府提轄司
奉聖州
𢎞義宮提轄司
長寧宮提轄司
永興宮提轄司
積慶宮提轄司
彰愍宮提轄司
崇德宮提轄司
興聖宮提轄司
延慶宮提轄司
文忠王府提轄司
平州
𢎞義宮提轄司
長寧宮提轄司
永興宮提轄司
積慶宮提轄司
延昌宮提轄司
彰愍宮提轄司
興聖宮提轄司
延慶宮提轄司
文忠王府提轄司
中京
延昌宮提轄司
文忠王府提轄司
上京
文忠王府提轄司
凡諸宮衞丁四十萬八千出騎軍十萬一千
大首領部族軍
遼親王大臣體國如家征伐之際徃徃置私甲以從王亊大者千餘騎小者數百人著籍皇府國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騎常留餘兵爲部族根本
太子軍
偉王軍
永康王軍
裕悅王軍
瑪達軍
烏雅軍
衆部族軍
衆部族分𨽻南北府守衞四邉各有司存具如左北府凡二十八部
侍從宮帳
奚王府部
鎭南境
五院部
六院部
東北路招討司
威部
東北路統軍司
約囉部
伯特部
敖拉部
南尅部
北尅部
圖嚕部
珠展達嚕噶部
河西部
西北路招討司
圖魯卜部
阿雅女直部
室韋部
西南路招討司
納喇部
烏庫哩部
納喇裕爾庫部
黙古斯部
吉達部
鼐奇特唐古部
和拉唐古部
黃龍府都部
烏延突厥部
阿雅突厥部
北唐古部
五國部
烏爾古德哷勒統軍司
達魯徳哷勒部
威烏爾古部
北德哷勒部
南府凡一十六部
鎭駐西南境
伊實部
西南路招討司
丕勒部
達勒達德哷勒部
丕勒達嚕噶部
伊德女直部
西北路招討司
卓特部
東北路統軍司
塔瑪布古德部
東北路女直兵馬司
伊實阿爾威部
東京都部署司
卓特阿爾威部
揚結部
實保部
哈準部
戍倒塌嶺
卾博庫部
屯駐本境
薩拉噶部
南唐古部
色克圖部
遼史卷三十五
遼史卷三十五考證
大帳皮室軍三十萬騎舒新軍二十萬騎 按遼志皮室兵約三萬騎舒新軍衆二萬與此異
彰愍宮 按通考作章敏宮
西京提轄司 按營衞志興聖宮提轄司四今見於南京奉聖州平州而西京獨缺疑有脫文
東北路統軍司圖嚕部 按圖嚕營衞志作圖魯此處原文作圖盧今畫一改
西南路招討司烏庫哩部 按烏庫哩營衞志作烏古湼剌此又作烏古剌今併改
東京都部署司 按原本於東京都部署司以下重出卓特部等六行考前文南府凡十六部芟除衍文數正符合今刪
遼史卷三十五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六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六
兵衛志下
五京鄉丁
遼建五京臨潢契丹故壤遼陽漢之遼東為渤海故國中京漢遼西地自唐以來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紀者二十二萬六千一百番漢轉戸為多析津大同故漢地籍丁八十萬六千七百契丹本戸多𨽻宮帳部族其餘番漢戸丁分𨽻者皆不與焉
太祖建皇都於臨潢府太宗定晉晉王石敬瑭來獻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為上京有丁一十六萬七千二百
臨潢府
臨潢縣丁七千
長泰縣丁八千
保和縣丁六千
定霸縣丁六千
宣化縣丁四千
潞縣丁六千
易俗縣丁一千五百
遷遼縣丁一千五百
祖州
長霸縣丁四千
咸寧縣丁二千
越王城丁二千
懐州
扶餘縣丁三千
顯理縣丁二千
慶州
𤣥徳縣丁一萬二千
泰州
興國縣丁一千四百
長春州
長春縣丁四千
烏州
愛民縣丁二千
永州
長寧縣丁九千
義豐縣丁三千
慈仁縣丁八百
儀坤州
廣義縣丁五千
龍化州
龍化縣丁二千
降聖州
永安縣丁一千五百
饒州
長樂縣丁八千
臨河縣丁二千
安民縣丁二千
頭下徽州丁二萬
成州丁八千
懿州丁八千
渭州丁二千
原州丁一千
壕州丁一萬二千
福州丁五百
橫州丁四百
鳳州丁一千
遂州丁一千
豐州丁一千
順州丁二千
閭州丁二千
松山州丁一千
豫州丁一千
寧州丁六百
東京本渤海以其地建南京遼陽府統縣六轄軍府州城二十六有丁四萬一千四百天顯十三年太宗改為東京
遼陽府
遼陽縣丁三千
仙鄉縣丁三千
鶴野縣丁二千四百
析木縣丁二千
紫䝉縣丁二千
興遼縣丁二千
開州
開逺縣丁二千
鹽州丁五百
穆州丁五百
賀州丁五百
定州
定東縣丁一千六百
保州
來逺縣丁二千
辰州丁四千
盧州丁五百
鐵州丁二千
興州丁三千
湯州丁七百
崇州丁一千
海州丁三千
耀州丁一千二百
嬪州丁七百
淥州丁四千
桓州丁一千
豐州丁五百
正州丁七百
慕州丁三百
南京析津府統縣十轄軍府州城九有丁五十六萬六千
析津府
析津縣丁四萬
宛平縣丁四萬四千
昌平縣丁一萬四千
良鄉縣丁一萬四千
潞縣一萬一千
安次縣丁二萬四千
武清縣丁二萬
永清縣丁一萬
香河縣丁一萬四千
玉河縣丁二千
漷隂縣丁一萬
順州
懐柔縣丁一萬
檀州
密雲縣丁一萬
行唐縣丁六千
𣵠州
范陽縣丁二萬
固安縣丁二萬
新城縣丁二萬
歸義縣丁八萬
易州
易縣丁五萬
淶水縣丁五萬四千
容城縣丁一萬
薊州
漁陽縣丁八千
三河縣丁六千
玉田縣丁六千
平州
盧龍縣丁一萬四千
安嘉縣丁一萬
望都縣丁六千
灤州
義豐縣丁八千
馬城縣丁六千
石城縣丁六千
營州
廣寧縣丁六千
景州
遵化縣丁六千
西京大同府統縣七轄軍府州城十七有丁三十二萬二千七百
大同府
大同縣丁二萬
雲中縣丁二萬
天成縣丁一萬
長青縣丁八千
奉義縣丁六千
懐仁縣丁六千
懐安縣丁六千
𢎞州
永寧縣丁二萬
順聖縣丁六千
徳州
宣徳縣丁六千
豐州
富民縣丁二千四百
振武縣鄉兵三百
奉聖州
永興縣丁一萬六千
礬山縣丁六千
龍門縣丁八千
望雲縣丁二千
歸化州
文徳縣丁二萬
汗州
懐來縣丁六千
儒州
縉山縣丁一萬
蔚州
靈仙縣丁四萬
定安縣丁二萬
飛狐縣丁一萬
靈丘縣丁六千
廣陵縣丁六千
應州
金城縣丁一萬六千
渾源縣丁一萬
河隂縣丁六千
朔州
鄯陽縣丁八千
寧逺縣丁四千
馬邑縣丁六千
金肅軍防秋兵一千
武州
神武縣丁一萬
河清軍防秋兵一千
聖宗統和二十三年城七金山建大定府號中京統縣九轄軍府州城二十三草創未定丁籍莫考可見者一縣
髙州
三韓縣丁一萬
大約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
屬國軍
遼屬國可紀者五十有九朝貢無常有事則遣使徵兵或下詔專征不從者討之助軍衆寡各從其便無常額又有圗伯特國者興宗重熙十七年乞以兵助攻夏國詔不許
吐谷渾
鐵驪
靺鞨
烏舎
黒車子室韋
西奚
東部奚
烏馬山奚
錫爾丹
突厥
党項
小番
沙陀
凖布
烏爾古
索歡納
呼穆蘇山番
波斯
大食
甘州回鶻
新羅
烏孫
燉煌
埓里
約囉
囘鶻
哈噶斯
吐蕃
黃室韋
小黃室韋
大黃室韋
阿爾斯蘭囘鶻
于闐
師子
北女直
河西党項
南京女直
沙州燉煌
哈斯罕
沙州囘鶻
察濟台
博囉滿達勒
富珠哩
大番
髙昌
輝發
伯哩
達勒達
博索摩
徳哷勒
年布爾吉
黙爾吉
額圖格爾
布古徳
和州回鶻
烏梁海
髙麗
西夏
女直
遼之為國隣於梁唐晉漢周宋晉以恩故始則父子一家終則㓂讐相攻梁唐周隠然一敵國宋唯太宗征北漢遼不能捄餘多敗衂縱得亦不償失良由石晉獻土中國失五闗之故然也髙麗小邦屢喪遼兵非以險阻足恃故歟西夏彈丸之地南敗宋東抗遼雖西北士馬雄勁元昊諒祚智勇過人能使党項凖布掣肘大國葢亦襟山帶河有以助其勢耳雖然宋乆失地利而舊志言兵唯以敵宋為務踰三闗聚議北京猶不敢輕進豈不以大河在前三鎮在後臨事好謀之審不容不然歟二帳十二宮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宮丁大首領諸部族中京頭下等州屬國之衆皆不與焉不輕用之所以長世
邉境戍兵
又得髙麗大遼事跡載東境戍兵以備髙䴡女直等國見其守國規模布置簡要舉一可知三邉矣
東京至鴨淥西北峰為界
黃龍府正兵五千
咸州正兵一千
東京㳂女直界至鴨淥江
軍堡凡七十各守軍二十人計正兵一千四百
來逺城宣義軍營八
太子營正兵三百
大營正兵六百
蒲州營正兵二百
新營正兵五百
加陀營正兵三百
王海營正兵三百
栁白營正兵四百
沃野營正兵一千
神虎軍城正兵一萬太康十年置
右一府一州二城七十堡八營計正兵二萬二千
遼史卷三十六
遼史卷三十六考證
臨潢府宣化縣丁四千 按地理志宣化縣戸四千今丁數亦係四千考史文前後無一戶一丁者恐誤
臨潢府 按地誌臨潢所屬尚有渤海興仁二縣兵衛志不載丁數其他州府屬縣未載者尚多葢或係後來析置或丁籍散失史不能詳也
慶州𤣥徳縣 按原本訛𤣥寧今據地理志改
鳯州丁一千 按地理志鳯州戶四千丁數不應僅止一千疑誤
東京遼陽府統縣六轄軍府州城二十六有丁四萬一千四百 按地理志遼陽府統縣九轄軍府州城八十七此作統縣六轄軍府州城二十六葢僅據丁籍可見者而二十六之數又復不符其所載丁數與下文總計亦不合
興州丁三千 按地理志興州戶二百丁數不應至三千之多疑誤
南京析津府統縣十 按地理志析津府統縣十一此雲十誤也其丁數亦與下文不合
涿州歸義縣丁八萬 按地理志歸義縣戶四千丁數亦不應至八萬之多疑誤
大同府天成縣 按原本訛天域今據地理志改邉境戍兵計正兵二萬二千 按上文所載正兵數止二萬一千
遼史卷三十六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七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七
地理志一
帝堯畫天下為九州舜以冀青地大分幽并營為州十有二幽州在渤碣之間并州北有代朔營州東暨遼海其地負山帯海其民執干戈奮武衛風氣剛勁自古為用武之地太祖以徳哷勒部衆代約尼氏起臨潢建皇都東併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立晉有幽涿檀薊順營平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十六州於是割古幽并營之境而跨有之東朝髙麗西臣夏國南子石晉而兄弟趙宋吳越南唐航海輸貢嘻其盛矣遼國其先曰契丹本鮮卑之地居遼澤中去榆關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黃龍北帯潢水冷陘屏右遼河塹左髙原多榆柳下濕饒蒲葦在元魏時有地數百里至唐達呼哩氏蠶食扶餘室韋奚靺鞨地方二千餘里當貞觀三年以其地置𤣥州尋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為州置刺史徳濟部曰峭落州赫伯部曰彈汗州都呼部曰無逢州芳阿部曰羽陵州圖勒彬部曰日連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卓津部曰萬丹州富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逹呼哩氏庫克為使持節十州軍事分州建官昉此迨五代闢地東西三千里約尼氏更八部曰達爾扎部伊斯琿部舍琿部諾爾威部婆摩部訥古濟部濟勒錦部實袞部屬縣四十有一毎部設刺史縣置令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聖宗城中京興宗升雲州為西京於是五京備焉又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上京道
上京臨潢府本漢遼東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博囉等三山之勢於葦甸射金齪箭以識之謂之龍眉宮神冊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顯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淶流河自西北南流遶京三面東入於曲江其北東流為按春河又有御河沙河黒河潢河鴨子河塔魯河狼河蒼耳河輞子河臚胊河隂涼河瀦河鴛鴦湖興國惠民湖廣濟湖鹽濼百狗濼火神淀馬盂山皃兒山野鵲山鹽山鑿山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庫哩山魯塔山唐所封達呼哩氏勒特王墓存焉戶三萬六千五百轄軍府州城二十五統縣十臨潢縣太祖天贊初南攻燕薊以所俘人戶散居潢水之北縣臨潢水故以名地宜種植戶三千五百長泰縣本渤海國長平縣民太祖伐大諲譔先得是邑遷其人於京西北與漢民雜居戶四千
定霸縣本扶餘府強師縣民太祖下扶餘遷其人於京西與漢人雜處分地耕種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隸長寧宮戶三千
保和縣本渤海國富利縣民太祖破龍州盡徙富利縣人散居京南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隸彰愍宮戶四千
潞縣本幽州潞縣民天贊元年太祖破薊州掠潞縣民布於京東與渤海人雜處隸崇徳宮戶三千易俗縣本遼東渤海之民太平九年大延琳結構遼東人叛圍守經年乃降盡遷於京北置縣居之是年又徙渤海叛人家屬置焉戶一千
遷遼縣本遼東諸縣渤海人大延琳叛擇其謀勇者置之左右後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屬於京東北故名戶一千
渤海縣本東京人因叛徙置
興仁縣開泰二年置
宣化縣本遼東神化縣民太祖破鴨淥府盡徙其民居京之南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隸彰愍宮戶四千
上京太祖創業之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齪一箭二百年之基壯矣天顯元年平渤海歸乃展郛郭建宮室名以天贊起三大殿曰開皇安徳五鑾中有歴代帝王御容每月朔望節辰忌日在京文武百官並赴致祭又於內城東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簡皇帝遺像是歳太祖崩應天皇后於義節寺斷腕寘太祖陵即寺建斷腕樓樹碑焉太宗援立晉遣宰相馮道劉煦等持節具鹵簿法服至此冊上太宗及應天皇后尊號太宗詔畨部並依漢制御開皇殿闢承天門受禮因改皇都為上京城髙二丈不設敵樓幅員二十七里門東曰迎春曰鴈兒南曰順陽西曰金鳯曰西鴈兒曰南福其北謂之皇城髙三丈有樓櫓門東曰安東南曰大順西曰乾徳北曰拱辰中有大內內南門曰承天有樓閣東門曰東華西曰西華此通內出入之所正南街東留守司衙次鹽鐡司次南門龍寺街南曰臨潢府其側臨潢縣縣西南崇孝寺承天皇后建寺西長泰縣又西天長觀西南國子監監北孔子廟廟東節義寺又西北安國寺太宗所建寺東齊天皇后故宅宅東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其南有聖尼寺綾錦院內省司麴院贍國省司二倉皆在大內西南八作司與天雄寺對南城謂之漢城南當橫街各有樓對峙下列井肆東門之北潞縣又東南興仁縣南門之東囬鶻營回鶻商販留居上京置營居之西南同文驛諸國信使居之驛西南臨潢驛以待夏國使驛西福先寺寺西宣化縣西南定霸縣縣西保和縣西門之北易俗縣縣東遷遼縣
周廣順中胡嶠記曰上京西樓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有綾錦諸工作宦者翰林伎術教坊角觝儒僧尼道士中國人並汾幽薊為多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記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舘七十里至崇信舘九十里至廣寧舘五十里至姚家寨舘五十里至咸寧館三十里度潢水石橋旁有饒州唐於契丹嘗置饒樂令渤海人居之五十里保和館度黒水河七十里宣化舘五十里長泰舘舘西二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又四十里至臨潢府自過崇信館乃契丹舊境其南奚地也入西門門曰金徳內有臨潢舘子城東門曰順陽北行至景福門又至承天門內有昭徳宣政二殿與氊廬皆東向臨潢西北二百餘里號涼淀在饅頭山南避暑之處多豐草掘地丈餘即有堅氷
祖州天成軍上節度本遼右八部紳穆里地太祖秋獵多於此始置西樓後因建城號祖州以髙祖昭烈皇帝曽祖莊敬皇帝祖考簡獻皇帝皇考宣簡皇帝所生之地故名城髙二丈無敵棚幅員九里門東曰望京南曰大夏西曰液山北曰興國西北隅有內城殿曰兩明奉安祖考御容曰二儀以白金鑄太祖像曰黒龍曰清秘各有太祖㣲時兵仗器物及服御皮毳之類存之以示後嗣使勿忘本內南門曰興聖凡三門上有樓閣東西有角樓東為州廨及諸官廨舍綾錦院班院祗候畨漢渤海三百人供給內府取索東南橫街四隅有樓對峙下連市肆東長霸縣西咸寧縣有祖山山有太祖天皇帝廟御靴尚存又有龍門黎谷液山液泉白馬獨石天梯之山水則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鑿山為殿曰明殿殿南嶺有膳堂以備時祭門曰黒龍東偏有聖蹤殿立碑述太祖遊獵之事殿東有樓立碑以紀太祖創業之功皆在州西五里天顯中太宗建隸𢎞義宮統縣二城一
長霸縣本龍州長平縣民遷於此戶二千
咸寧縣本長寧縣破遼陽遷其民置戶一千
越王城太祖伯父裕悅王實嚕西伐党項吐渾俘其民放牧於此因建城在州東南二十里戶一千
懐州奉陵軍上節度本唐歸誠州太宗行帳放牧於此天贊中從太祖破扶餘城下龍泉府俘其人築寨居之㑹同中掠燕薊所俘亦置此太宗崩葬西山曰懐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是年有騎十餘獵於祖州西五十里大山中見太宗乗白馬獨追白狐射之一發而斃忽不見但獲狐與矢是日太宗崩於灤城後於其地建廟又於州之鳯凰門繪太宗馳騎貫狐之像穆宗被害葬懐陵側建鳯凰殿以奉焉有清涼殿為行幸避暑之所皆在州西二十里隸永興宮統縣二
扶餘縣本龍泉府太宗遷渤海扶餘縣降戶於此世宗置縣戶一千五百
顯理縣本顯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遷民於此世宗置縣戶一千
慶州𤣥寧軍上節度本太保山黒河之地巖谷險峻穆宗建城號黒河州毎歳來幸射虎障鷹軍國之事多委大臣後遇弒於此以地苦寒統和八年州廢聖宗秋畋愛其竒秀建號慶州遼國五代祖巴圖貌異常有武略力敵百人衆推為王生於巴圖山因以名沒葬山下在州二百里慶雲山本黒嶺也聖宗駐蹕愛羨曰吾萬歳後當葬此興宗遵遺命建永慶陵有望仙殿御容殿置番漢守陵三千戶並隸大內都總管司在州西二十里有黒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嶺饅頭山興國湖錫沙濼黒河景福元年復置更隸興聖宮統縣二
𤣥徳縣本黒山黒河之地景福元年括落帳人戶從便居之戶六千
孝安縣
富義縣本義州太宗遷渤海義州民於此重熙元年降義豐縣後更名隸𢎞義宮
泰州徳昌軍節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黒䑕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禦遂移東南六百里來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黒䑕穴居膚黒吻鋭類䑕故以名州隸延慶宮兵事屬東北統軍司統縣二
樂康縣倚郭
興國縣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遞至此興宗置縣戶七百
長春州韶陽軍下節度本鴨子河春獵之地興宗重熙八年置隸延慶宮兵事屬東北統軍司統縣一
長春縣本混同江地燕薊犯罪者流配於此戶二千
烏州靜安軍刺史本烏丸之地東胡之種也遼北大王布拉占為牧建城後官收隸興聖宮有遼河夜河烏丸川烏丸山統縣一
愛民縣布拉王從軍南征俘漢民置於此戶一千
永州永昌軍觀察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於此置南樓乾亨三年置州於皇子罕巴墓側東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號永州冬月牙帳多駐此謂之冬巴納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之廟竒善汗在南廟哈屯在北廟繪塑二聖並八子神像相傳有神人乗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毎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興王寺有白衣觀音像太祖援石晉主中國自潞州迴入幽州幸大悲閣指此像曰我夢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即此也因移木葉山建廟春秋告賽尊為家神興軍必告之乃合符傳箭於諸部又有髙澱山栁林淀亦曰馬淀隸彰愍宮統縣三
長寧縣本顯徳府縣名太祖平渤海遷其民於此戶四千五百
義豐縣本鐡利府義州遼兵破之遷其民於南樓之西北仍名義州重煕元年廢州改今縣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嘗改富義縣屬慶州始末不可具考今兩存之戶一千五百
慈仁縣太宗以皇子濟色古勒亡置慈州墳西重熙元年州廢改今縣戶四百
儀坤州啟聖軍節度本契丹右大部地應天皇后建州回鶻諾蘇居之至四世孫庸安穆嚕生應天皇后舒嚕氏適太祖太祖開拓四方平渤海後有力焉俘掠有伎藝者多歸帳下謂之舒新以所生之地置州州建啟聖院中為儀寧殿太祖天皇帝應天地皇后銀像在焉隸長寧宮統縣一
廣義縣本回鶻部牧地應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州縣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戶置來逺縣十三年併入戶二千五百
龍化州興國軍下節度本漢北安平縣地契丹始祖竒善汗居於此稱龍庭太祖建東樓唐天復二年太祖為徳哷勒部額爾竒木破代北遷其民建城居之明年伐女直俘數百戸實焉天祜元年増修東城制度頗壯麗十三年太祖於城東金鈴岡受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天顯元年崩於東樓太宗升節度隷彰愍宮兵事屬北路女直兵馬司刺史州一未詳統縣一龍化縣太祖東伐女直南掠燕薊所俘建城置邑戸一千
降聖州開國軍下刺史本大部落東樓之地太祖春月行帳多駐此應天皇后夢神人金冠素服執兵仗貌甚豐美異獸十二隨之中有黒兎躍入後懐因而有娠遂生太宗時黒雲覆帳火光照室有聲如雷諸部異之穆宗建州四面各三十里禁樵採放牧先屬延昌宮後隸彰愍宮統縣一
永安縣本龍原府慶州縣名太祖平渤海破懐州之永安遷其人置寨於此建縣戶八百
饒州匡義軍中節度本唐饒樂府地貞觀中置松漠府太祖完葺故壘有潢河長水濼穆丹河青山大福山松山隸延慶宮統縣三
長樂縣木遼城縣名太祖伐渤海遷其民建縣居之戶四千內一千戶納鐡
臨河縣本永豐縣人太宗分兵伐渤海遷於潢水之曲戶一千
安民縣太宗以渤海諸邑所俘雜置戶一千
頭下軍州皆諸王外戚大臣及諸部從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團集建州縣以居之橫帳諸王國舅公主許創立州城自餘不得建城郭朝廷賜州縣額其節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賈之家徵稅各歸頭下唯酒稅課納上京鹽鐡司
徽州宣徳軍節度景宗女秦晉大長公主所建媵臣萬戶在宜州之北二百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里節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戶一萬
成州長慶軍節度聖宗女晉國長公主以上賜媵臣戶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戶四千
懿州廣順軍節度聖宗女燕國長公主以上賜媵臣戶置在顯州東北三百里因建州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戶四千
渭州髙陽軍節度駙馬都尉蕭昌裔建尚秦國王隆慶女韓國長公主以所賜媵臣建州城顯州東北二百五十里遼制皇子嫡生者其女與帝女同戶一千
壕州國舅宰相南征俘掠漢民居遼東西安平縣故地在顯州東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戶六千
原州本遼東北安平縣地顯州東北三百里國舅金徳俘掠漢民建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戶五百
福州國舅蕭寧建南征俘掠漢民居北安平縣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戶三百橫州國舅蕭克忠建部下牧人居漢故遼陽縣地因置州城在遼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橫山戶二百
鳯州果囉國故地渤海之安寧郡境南王府五帳分地在韓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戶四千
遂州本髙州地南王府五帳放牧於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戶五百
豐州本遼澤大部落約尼氏僧隱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戶五百
順州本遼隊縣地橫帳南王府俘掠燕薊順州之民建城居之在顯州東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戶一千
閭州羅古王牧地近醫巫閭山在遼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戶一千
松山州本遼澤大部落橫帳布庫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戶五百
豫州橫帳陳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戶五百
寧州本達呼哩氏勒特山橫帳固寧王牧地在豫州東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戶三百
邉防城
遼國西北界防邉城因屯戍而立務據形勝不資丁賦具列如左
靜州觀察本泰州之金山天慶六年升
鎮州建安軍節度本古哈屯城統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選諸部族二萬餘騎充屯軍專捍禦室韋伊濟等國凡有征討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漢人配流之家七百餘戶分居鎮防維二州東南至上京三千餘里
維州刺史
防州刺史
河董城本回鶻哈屯城語訛為河董城乆廢遼人完之以防邉患髙州界女直常為盜刼掠行旅遷其族於此東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靜邉城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隣伊濟每入為盜建城置兵千餘騎防之東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皮被河城地控北邉置兵五百於此防托皮被河出回紇北東南經伊濟入臚朐河沿河董城北東流合沱漉河入於海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招州綏逺軍刺史開泰三年以女直戶置隸西北路招討司
塔哩珠城太康九年置在臚朐河
遼史卷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八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八
地理志二
東京道
東京遼陽府本朝鮮之地周武王釋箕子囚去之朝鮮因以封之作八條之教尚禮義富農桑外戶不閉人不為盜傳四十餘世燕屬真番朝鮮始置吏築障秦屬遼東外徼漢初燕人滿王故空地武帝元封三年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𤣥莵四郡後漢出入青幽二州遼東𤣥莵二郡沿革不常漢末為公孫度所據傳子康孫淵自稱燕王建元紹漢魏滅之晉陷髙麗後歸慕容垂子寳以勾麗王安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遼東京本此唐髙宗平髙麗於此置安東都䕶府後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婁之東牟山武后萬歳通天中為契丹盡忠所逼有乞乞仲象者度遼水自固武后封為震國公傳子祚榮建都邑自稱震王併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數十萬中宗賜所都曰輝罕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彛震僭號改元擬建宮闕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為遼東盛國輝罕州即故平壤城也號中京顯徳府太祖建國攻渤海㧞輝罕城俘其王大諲譔以為東丹王國立太子托雲為人皇王以主之神冊四年葺遼陽故城以渤海漢戶建東平郡為防禦州天顯三年遷東丹國民居之升為南京城名天福髙三丈有樓櫓幅員三十里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徳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北曰懐逺東北曰安逺宮城在東北隅髙三丈具敵樓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里宮墻北有讓國皇帝御容殿大內建二殿不置宮嬪唯以內省使副判官守之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在宮門之南外城謂之漢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徳寺大悲寺駙馬寺鐡幡竿在焉趙頭陀寺留守衙戶部司軍巡院歸化營軍千餘人河朔亾命皆籍於此東至北烏爾呼赫四百里南至海邉鐡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縣海口三百六十里北至挹婁縣范河二百七十里東西南三面抱海遼河出東北山口為范河西南流為大口入於海東梁河自東山西流與渾河合為小口㑹遼河入於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渾河在東梁范河之間沙河出東南山西北流徑蓋州入於海有蒲河清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濼水多蓒芋之草駐蹕山唐太宗征髙麗駐蹕其巔數日勒石紀功焉俗稱手山山巔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橫山天顯十三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戶四萬六百四轄州府軍城八十七統縣九
遼陽縣本渤海國金徳縣地漢浿水縣髙麗改為勾麗縣渤海為常樂縣戶一千五百
仙鄉縣本漢遼隊縣渤海為永豐縣神仙傳雲仙人白仲理能煉神丹㸃黃金以救百姓戶一千五百鶴野縣本漢居就縣地渤海為雞山縣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鶴來歸集於蕐表柱以咮畫表雲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郭雖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塜纍纍戶一千二百
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渤海為花山縣戶一千紫蒙縣本漢鏤方縣地後佛寧國置東平府領紫蒙縣後徙遼城併入黃嶺縣渤海復為紫䝉縣戶一千興遼縣本漢平郭縣地渤海改為長寧縣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羅北略諸部開置郡邑遂定今名戶一千
肅慎縣以渤海戶置
歸仁縣
順化縣
開州鎮國軍節度本濊貊地髙麗為慶州渤海為東京龍原府有宮殿都督慶鹽穆賀四州事故縣六曰龍原永安烏山壁谷熊山白楊皆廢疊石為城周圍二十里唐薛仁貴征髙麗與其大將溫沙門戰熊山擒善射者於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於大部落城遂廢聖宗伐新羅還周覽城基復加完葺開泰三年遷雙韓二州千餘戶實之號開封府開逺軍節度更名鎮國軍隸東京留守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州三縣一
開逺縣本柵城地髙麗為龍原縣渤海因之遼初廢聖宗東討復置以軍額民戶一千
鹽州本渤海龍河郡故縣四海陽接海格川龍河皆廢戶三百隸開州相去一百四十里
穆州保和軍刺史本渤海㑹農郡故縣四㑹農水岐順化美縣皆廢戶三百隸開州東北至開州一百二十里統縣一
㑹農縣
賀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縣四洪賀送誠吉理石山皆廢戶三百隸開州
定州保寧軍髙麗置州故縣一曰定東聖宗統和十三年升軍遷遼西民實之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定東縣髙麗所置遼徙遼西民居之戶八百
保州宣義軍節度髙麗置州故縣一曰來逺聖宗以髙麗王詢擅立問罪不服開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統和末髙麗降於此置㩁隸東京統軍司統州軍二縣一來逺縣初徙遼西諸縣民實之又徙奚漢兵七百防戍焉戶一千
宣州定逺軍刺史開泰三年徙漢戶置隸保州懐化軍下刺史開泰三年置隸保州
辰州奉國軍節度本髙麗蓋牟城唐太宗㑹李世勣攻破蓋牟城即此渤海改為蓋州又改辰州以辰韓得名井邑駢列最為衝㑹遼徙其民於祖州初曰長平軍戶二千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建安縣
盧州𤣥徳軍刺史本渤海杉盧郡故縣五山陽杉盧漢陽白巖霜巖皆廢戶三百在京東一百三十里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一
熊岳縣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
來逺城本熟女直地統和中伐髙麗以燕軍驍猛置兩指揮建城防戍兵事屬東京統軍司
鐡州建武軍刺史本漢安市縣髙麗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貴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州故縣四位城河瑞蒼山龍珍皆廢戶一千在京西南六十里統縣一
湯池縣
興州興中軍節度本漢海宜縣地渤海置州故縣三盛吉蒜山鐡山皆廢戶二百在京西南三百里
湯州本漢襄平縣地渤海置州故縣五靈峰常豐白石均谷嘉利皆廢戶五百在京西北一百里
崇州隆安軍刺史本漢長岑縣地渤海置州故縣三崇山溈木縁城皆廢戶五百在京東北一百五十里統縣
崇信縣
海州南海軍節度本沃沮國地髙麗為沙卑城唐李世勣嘗攻焉渤海號南京南海府疊石為城幅員九里都督沃晴椒三州故縣六沃沮鷲巖龍山濵海昇平靈泉皆廢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堅守經歳不下別部酋長皆被擒乃降因盡徙其民於上京置遷遼縣移澤州民來實之戶一千五百統州二縣一
臨溟縣
耀州刺史本渤海椒州故縣五椒山貂嶺澌泉尖山巖淵皆廢戶七百隸海州東北至海州二百里統縣一
巖淵縣東界新羅故平壤城在縣西南東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濵州柔逺軍刺史本渤海晴州故縣五天晴神陽蓮池狼山仙巖皆廢戶五百隸海州東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淥州鴨淥軍節度本髙麗故國渤海號西京鴨淥府城髙三丈廣輪二十里都督神桓豐正四州事故縣三神鹿神化劔門皆廢大延琳叛遷餘黨於上京置易俗縣居之在者戶二千隸東京留守司統州四縣二
𢎞聞縣
神鄉縣
桓州髙麗中都城故縣三桓都神鄉浿水皆廢髙麗王於此剏立宮闕國人謂之新國五世孫釗晉康帝建元初為慕容皝所敗宮室焚蕩戶七百隸淥州在西南二百里
豐州渤海置盤安郡故縣四安豐渤恪隰壤硤石皆廢戶三百隸淥州在東北二百一十里
正州本沸流王故地國為公孫康所併渤海置沸流郡有沸流水戶五百隸淥州在西北三百八十里統縣一
東那縣本漢東暆不而縣地在州西七十里
慕州本渤海安逺府地故縣二慕化崇平乆廢戶二百隸淥州在西北二百里
顯州奉先軍上節度本渤海顯徳府地世宗置以奉顯陵顯陵者東丹人皇王墓也人皇王姓好讀書不喜射獵購書數萬卷置醫巫閭山絶頂築堂曰望海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大同元年世宗親䕶人皇王靈駕歸自汴京以人皇王愛醫巫閭山水竒秀因葬焉山形掩抱六重於其中作影殿制度宏麗州在山東南遷東京三百餘戶以實之應厯元年穆宗葬世宗於顯陵西山仍禁樵採有十三山有沙河隸長寧積慶二宮兵事屬東京都部署司統州三縣三
奉先縣本漢無慮縣即醫巫閭幽州鎮山世宗析遼東長樂縣民以為陵戶隸長寧宮
山東縣本漢望平縣穆宗割渤海永豐縣民為陵戶隸積慶宮
歸義縣初置顯州渤海民自來助役世宗嘉憫因籍其人戶置縣隸長寧宮
嘉州嘉平軍下刺史隸顯州
遼西州阜成軍中刺史本漢遼西郡地世宗置州隸長寧宮屬顯州統縣一
長慶縣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人戶置
康州下刺史世宗遷渤海率賔府人戶置屬顯州初建長寧宮後屬積慶宮統縣一
率賔縣本渤海率賔府地
宗州下刺史在遼東石熊山耶律隆運以所俘漢民置聖宗立為州隸文忠王府王薨屬提轄司統縣一熊山縣本渤海縣地
乾州廣徳軍上節度本漢無慮縣地聖宗統和三年置以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隸崇徳宮兵事屬東京都部署司統州一縣四
奉陵縣本漢無慮縣地括諸落帳戶助營山陵延昌縣析延昌宮戶置
靈山縣本渤海靈峰縣地
司農縣本渤海麓郡縣併麓波雲川二縣入焉海北州廣化軍中刺史世宗以所俘漢戶置地在閭山之西南海之北初隸宣州後屬乾州統縣一開義縣
貴徳州寧逺軍下節度本漢襄平縣地漢公孫度所據太宗時察克以所俘漢民置後以弒逆誅沒入焉聖宗建貴徳軍後更名有沱河大寳山隸崇徳宮兵事屬東京都部署司統縣二
貴徳縣本漢襄平縣渤海為崇山縣
奉徳縣本渤海緑城縣地嘗置奉徳州
瀋州昭徳軍中節度本挹婁國地渤海建瀋州故縣九皆廢太宗置興遼軍後更名初隸永興後屬敦睦宮兵事隸東京都部署司統州一縣二
樂郊縣太祖俘薊州三河民建三河縣後更名靈源縣太祖俘薊州吏民建漁陽縣後更名
巖州白巖軍下刺史本渤海白巖城太宗撥屬瀋州初隸長寧宮後屬敦睦宮統縣一
白巖縣渤海置
集州懐衆軍下刺史古陴離郡地漢屬險瀆縣髙麗為霜巖縣渤海置州統縣一
奉集縣渤海置
廣州防禦漢屬襄平縣髙麗為當山縣渤海為鐡利郡太祖遷渤海人居之建鐵利州統和八年省開泰七年以漢戶置統縣一
昌義縣
遼州始平軍下節度本佛寧國城渤海為東平府唐太宗親征髙麗李世勣㧞遼城髙宗詔程振蘇定方討髙麗至新城大破之皆此地也太祖伐渤海先破東平府遷民實之故東平府都督伊䝉陀黒比五州共領縣十八皆廢太祖改為州軍曰東平太宗更為始平軍有遼河羊腸河錐子河蛇山狼山黒山巾子山隸長寧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州一縣二
遼濱縣
安定縣
祺州祐聖軍下刺史本渤海䝉州地太祖以檀州俘於此建檀州後更名隸𢎞義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
慶雲縣太祖俘密雲民於此建密雲縣後更名
遂州刺史本渤海美州地採訪使耶律佛徳以部下漢民置穆宗時佛徳嗣絶沒入焉隸延昌宮統縣一山河縣本渤海縣併黒川麓川二縣置
通州安逺軍節度本扶餘國王城渤海號扶餘城太祖改龍州聖宗更今名保寧七年以黃龍府叛人燕頗餘黨千餘戶置升節度統縣四
通逺縣本渤海扶餘縣併布多縣置
安逺縣本渤海顯義縣併鵲川縣置
歸仁縣本渤海強師縣併新安縣置
漁谷縣本渤海縣
韓州東平軍下刺史本果囉國舊治柳河縣髙麗置鄚頡府都督鄚髙二州渤海因之今廢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聖宗併二州置隸延昌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
柳河縣本渤海粵喜縣地併萬安縣置
雙州保安軍下節度本挹婁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乆廢額哩森王從太宗南征以俘鎮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克弒逆誅沒入焉初隸延昌宮後屬崇徳宮兵事隸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
雙城縣本渤海安夷縣地
銀州富國軍下刺史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銀冶更名隸𢎞義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三
延津縣本渤海富壽縣境有延津故城更名
新興縣本故越喜國地渤海置銀冶嘗置銀州永平縣本渤海優富縣地太祖以俘戶置舊有永平寨
同州鎮逺軍下節度本漢襄平縣地渤海為東平寨太祖置州軍曰鎮東後更名隸彰愍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州一未詳縣二
東平縣本漢襄平縣地産鐵撥戶三百採錬隨征賦輸
永昌縣本髙麗永寧縣地
咸州安東軍下節度本髙麗銅山縣地渤海置銅山郡地在漢候城縣北渤海龍泉府南地多山險寇盜以為淵藪乃招平營等州客戶數百建城居之初號浩里太保城開泰八年置州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咸平縣唐安東都䕶天寳中治營平二州間即此太祖滅渤海復置安東軍開泰中置縣
信州彰聖軍下節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懐逺府今廢聖宗以地隣髙麗開泰初置州以所俘漢民實之兵事屬黃龍府都部署司統州三未詳縣二
武昌縣本渤海懐福縣地析平州提轄司及豹山縣一千戶隸之
定武縣本渤海豹山縣地析平州提轄司併乳水縣人戶置初名定功縣
賔州懐化軍節度本渤海城統和十七年遷烏舍戶置刺史於鴨子混同二水之間後升兵事隸黃龍府都部署司
龍州黃龍府本渤海扶餘府太祖平渤海還至此崩有黃龍見更名保寧七年軍將燕頗叛府廢開泰九年遷城於東北以宗州檀州漢戶一千復置統州五縣三黃龍縣本渤海長平縣併富利佐慕肅慎置
遷民縣本渤海永寧縣併豐水扶羅置
永平縣渤海置
益州觀察屬黃龍府統縣一
靜逺縣
安逺州懐義軍刺史屬黃龍府
威州武寧軍刺史屬黃龍府
清州建寧軍刺史屬黃龍府
雍州刺史屬黃龍府
湖州興利軍刺史渤海置兵事隸東京統軍司統縣一長慶縣
渤州清化軍刺史渤海置兵事隸東京統軍司統縣一貢珍縣渤海置
郢州彰聖軍刺史渤海置兵事隸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
延慶縣
銅州廣利軍刺史渤海置兵事隸北兵馬司統縣一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渤海為花山縣初隸東京後來屬
洓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隸南兵馬司
率賔府刺史故率賔國地
定理府刺史故挹婁國地
鐵利府刺史故鐵利國地
安定府
長嶺府
鎮海府防禦兵事隸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一
平南縣
冀州防禦聖宗建升永安軍
東州以渤海戶置
同州以渤海戶置
吉州福昌軍刺史
麓州下刺史渤海置
荊州刺史
懿州寧昌軍節度太平三年越國公主以媵臣戶置初曰慶懿軍更曰廣順軍隸上京清寧七年宣懿皇后進入改今名統縣二
寧昌縣本渤海平陽縣
順安縣
媵州昌永軍刺史
順化城嚮義軍下刺史開泰三年以漢戶置兵事隸東京統軍司
寧州觀察統和二十九年伐髙麗以渤海降戶置兵事隸東京統軍司統縣一
新安縣
衍州安廣軍防禦以漢戶置初刺史後升軍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縣一
宜豐縣
連州徳昌軍刺史以漢戶置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縣一
安民縣
歸州觀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戶置後廢統和二十九年伐髙麗以所俘渤海戶復置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一
歸勝縣
蘇州安復軍節度本髙麗南蘇城興宗置州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二
來蘇縣
懐化縣
復州懐徳軍節度興宗置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二
永寧縣
徳勝縣
肅州信陵軍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復置兵事隸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
清安縣
安州刺史兵事隸北女直兵馬司
榮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寧江州混同軍觀察清寧中置初防禦後升兵事屬東北統軍司統縣一
混同縣
河州徳化軍置軍器坊
祥州瑞聖軍節度興宗以鐵驪戶置兵事隸黃龍府都部署司統縣一
懐徳縣
遼史卷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三十九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虞為營州夏屬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為遼西漢為新安平縣漢末歩奚居之幅員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險足以自固魏武北征縱兵大戰降者一十餘萬去之松漠其後拓抜氏乗遼建牙於此當饒樂河水之南溫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髙麗駐蹕於此部帥蘇支從征有功奚長可度率衆內附為置饒樂都督府咸通以後契丹始大奚族不敢復抗太祖建國舉族臣屬聖宗常過七金山土河之濵南望雲氣有郛郭樓闕之狀因議建都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歳郛郭宮掖樓閣府庫市肆廊廡擬神都之制統和二十四年五帳院進故奚王牙帳地二十五年城之實以漢戶號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廟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池湫濕多鑿井泄之人以為便大同驛以待宋使朝天館待新羅使來賔館待夏使有七金山馬盂山雙山松山土河統州十縣九
大定縣白霫故地以諸國俘戶居之
長安縣本漢賔從縣以諸部人居之
富庻縣本漢新安平地開泰二年析京民置
勸農縣本漢賔從縣地開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縣開泰二年析京民置
昇平縣開泰二年析京民置
歸化縣本漢柳城縣地
神水縣本漢徒河縣地開泰二年置
金源縣本唐青山縣境開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懐徳軍下刺史本漢新安平縣地太宗建州開泰中以渤海戶實之初隸永興宮後屬中京統縣一恩化縣開泰中渤海人戶置
惠州惠和軍中刺史本唐歸義州地太祖俘漢民數百戶兎麛山下創城居之置州屬中京統縣一惠和縣聖宗遷上京惠州民括諸宮院落帳戶置
髙州觀察唐信州地萬歳通天元年以契丹伊斯琿部置開泰中聖宗伐髙麗以俘戶置髙州有半頂山樂河屬中京統縣一
三韓縣辰韓為扶餘弁韓為新羅馬韓為髙麗開泰中聖宗伐髙麗俘三國之遺人置縣戶五千
武安州觀察唐沃州地太祖俘漢民居木葉山下因建城以遷之號杏堝新城復以遼西戶益之更曰新州統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後升有黃栢嶺約囉水格黙勒水屬中京統縣一
沃野縣
利州中觀察本中京阜俗縣統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開泰元年升屬中京統縣一
阜俗縣唐末契丹漸熾役使奚人遷居琵琶川統和四年置縣初隸彰愍宮更隸中京後置州仍屬中京
榆州髙平軍下刺史本漢臨渝縣地後隸右北平驪城縣唐載初二年析慎州置黎州處靺鞨部落後為奚人所據太宗南征橫帳嘉哩以所俘慎州民置州開泰中沒入屬中京統縣二
和衆縣本新黎縣地
永和縣本漢昌城縣地統和二十二年置
澤州廣濟軍下刺史本漢土垠縣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採煉陷河銀冶隸中京留守司開泰中置澤州有松亭關神山九宮嶺石子嶺灤河撒河屬中京統縣二
神山縣神山在西南
灤河縣本漢徐無縣地屬永興宮
北安州興化軍上刺史本漢女祁縣地屬上谷郡晉為馮跋所據唐為奚王府西省地聖宗以漢戶置北安州屬中京統縣一
利民縣本漢且居縣地
潭州廣潤軍下刺史本中京之龍山縣開泰中置州仍屬中京統縣一
龍山縣本漢交黎縣地開泰二年以習家寨置
松江州勝安軍下刺史開泰中置統和八年省復置屬中京統縣一
松江縣本漢文成縣地邉松漠啇賈㑹衝開泰二年置縣有松山川
宋王曽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門至望京館五十里至順州七十里至檀州漸入山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曠謂之金溝淀自此入山詰曲登陟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記日約其里數九十里至古北口兩傍峻崖僅容車軌又度徳勝嶺盤道數層俗名思鄉嶺八十里至新館過雕窠嶺偏槍嶺四十里至如來館過烏灤河東有灤州又過黒斗嶺度雲嶺芹菜嶺七十里至柳河館松亭嶺甚險峻七十里打造部落東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館八十里至鹿兒峽館過蝦蟆嶺九十里至鐵漿館過石子嶺自此漸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館八十里至通天館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卑小方圓纔四里許門但重屋無築闍之制南門曰朱夏門內通歩廊多坊門又有市樓四曰天方大衢通闤望闕次至大同館其門正北曰陽徳閶闔城內西南隅岡上有寺城南有園圃宴射之所自過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種但無桑柘所種皆從壠上虞吹沙所壅山上長松鬱然深谷中時見畜牧牛馬槖馳多青羊黃豕
成州興府軍節度晉國長公主以媵戶置軍曰長慶隸上京復改軍名統縣一
同昌縣
興中府本覇州彰武軍節度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徳之地乃築龍城構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遂遷都號曰和龍宮慕容垂復居焉後為馮跋所滅元魏取為遼西郡隋平髙保寧置營州煬帝廢州置柳城郡唐武徳初改營州總管府尋為都督府萬歳通天中陷李萬榮神龍初移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西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節度統和中制置建霸宜錦白川等五州尋落制置隸積慶宮後屬興聖宮重熙十年升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香髙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駐龍峪神射泉小靈河統州二縣四
興中縣本漢柳城縣地太祖掠漢民居此建霸城縣重熙中置府更名
營丘縣析霸城置
象雷縣開泰二年以麥務川置初隸中京後屬閭山縣本漢且慮縣開泰二年以羅家軍置隸中京後屬
安徳州化平軍下刺史以霸州安徳縣置來屬統縣一
安徳縣統和八年析霸城東南龍山徙河境戶置隸乾州更屬霸州置州來屬
黔州阜昌軍下刺史本漢遼西郡地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戶居之隸黒水河提轄司世宗置州析宜霸二州漢戶益之初隸永興宮更隸中京後置府來屬統縣一
盛吉縣太祖平渤海俘興州盛吉縣民來居因置縣
宜州崇義軍上節度本遼西絫縣地東丹王毎秋畋於此興宗以定州俘戶建州有墳山松栢連亘百餘里禁樵採浚河累石為堤隸積慶宮統縣二
𢎞政縣世宗以定州俘戶置民工織絍多技巧聞義縣世宗置初隸海北州後來屬
錦州臨海軍中節度本漢遼東無慮縣慕容皝置西樂縣太祖以漢俘建州有大胡僧山小胡僧山大查牙山小查牙山淘河島隸𢎞義宮統州一縣二
永樂縣
安昌縣
嚴州保肅軍下刺史本漢海陽縣地太祖平渤海遷漢戶雜居興州境聖宗於此建城焉隸𢎞義宮來屬統縣一
興城縣
川州長寧軍中節度本唐青山州地太祖弟明王安圖置㑹同三年詔為白川州安圖子察克以大逆誅沒入省白川州初隸崇徳宮統和中屬文忠王府統縣三𢎞理縣統和八年以諸宮提轄司戶置
咸康縣
宜民縣統和中置
建州保靜軍上節度唐武徳中置昌黎縣太祖完葺故壘置州漢乾祐元年故石晉太后詣世宗求於漢城側耕墾自贍許於建州南四十里給地五十頃營構房室創立宗廟州在靈河之南屢遭水害聖宗遷於河北唐崇州故城初屬武寧軍隸永興宮後屬敦睦宮統縣二永霸縣
永康縣本唐昌黎縣地
來州歸徳軍下節度聖宗以女直五部歳饑來歸置州居之初刺史後升隸永興宮有三州山六州山五脂山統州二縣一
來賔縣本唐來逺縣地
隰州平海軍下刺史慕容皝置集寧縣聖宗括帳戶遷信州大雪不能進建城於此置焉隸興聖宮來屬統縣一
海陽縣本漢縣瀕海地多鹻鹵置鹽場於此
遷州興善軍下刺史本漢陽樂縣地聖宗平大延琳遷歸州民置來屬有箭笴山統縣一
遷民縣
潤州海陽軍下刺史聖宗平大延琳遷寧州之民居此置州統縣一
海濵縣本漢陽樂縣地遷潤州本東京城內渤海民戶因叛移於此
遼史卷三十九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髙陽氏謂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為幽州商併幽於冀周分並為幽職方東北幽州山鎮醫巫閭澤藪豯養川河泲浸菑時其利魚鹽其畜馬牛豕其榖黍稷稻武王封太保奭於燕秦以其地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漢為燕國歴封臧茶盧綰劉建劉澤劉旦常置涿郡廣陽國後漢為廣平國廣陽郡或合於上谷復置幽州後周置燕及范陽郡隋為幽州總管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李懐仙朱滔劉怦劉濟相繼割據劉總歸唐至張仲武張允仲以正得民劉仁恭父子僣爭遂入五代自唐而晉髙祖以遼有援立之勞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獻太宗升為南京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敵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鳯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皇城內有景宗聖宗御容殿二東曰宣和南曰大內內門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門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萬春右掖改千秋門有樓閣毬在其南東為永平館皇城西門曰顯西設而不開北曰子北西城巔有涼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廨舍寺觀蓋不勝書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關古北之口桑乾河髙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瑤嶼府曰幽都軍號盧龍開泰元年落軍額統州六縣十一
析津縣本晉薊縣改薊北縣開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故民戶二萬
宛平縣本晉幽都縣開泰元年改今名戶二萬二千昌平縣本漢軍都縣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元魏置東燕郡及昌平縣郡廢縣隸幽州在京北九十里戶七千
良鄉縣燕為中都縣漢改良鄉縣舊屬涿郡北齊天保七年省入薊縣武平六年復置唐聖厯元年改固節鎮神龍元年復為良鄉縣劉守光徙治此在京南六十里戶七千
潞縣本漢舊縣屬漁陽郡唐武徳二年置元州貞觀元年州廢復為縣有潞水在京東六十里戶三千安次縣本漢舊縣屬漁陽郡唐武徳四年徙至東南五十里石樑城貞觀八年又徙今縣西五里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橋行市南在京南一百二十里戶一萬二千
永清縣本漢益昌縣隋置通澤縣唐置武隆縣改㑹昌天寳初為永清縣在京南一百五十里戶五千武清縣前漢雍奴縣屬漁陽郡水經雍奴者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唐天寳初改武清在京東南一百五十里戶一萬
香河縣本武清孫村遼於新倉置𣙜鹽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香河潞三縣戶置在京東南一百二十里戶七千
玉河縣本泉山地劉仁恭於大安山創宮觀司煉丹羽化之術於方士王若訥因割薊縣分置以供給之在京西四十里戶一千
漷隂縣本漢泉山之霍村鎮遼每季春弋獵於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隂鎮後改為縣在縣東南九十里延芳淀方數百里春時鵝鶩所聚夏秋多菱芡國主春獵衛士皆衣墨緑各持連鎚鷹食刺鵝錐列水次相去五七歩上風擊皷驚鵞稍離水面國主親放海東青鶻擒之鵞墜恐鶻力不勝在列者以佩錐刺鵞急取其腦飼鶻得頭鵞者例賞銀絹國主皇族郡臣各有分地戶五千
宋王曽上契丹事曰自雄州白溝驛渡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北渡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渡盧溝河六十里至幽州號燕京子城就羅郭西南為之正南曰啟夏門內有元和殿東門曰宣和城中坊閈皆有樓有閔忠寺本唐太宗為征遼陣亡將壬所造又有開泰寺魏王耶律漢寧造皆邀朝使遊觀南門外有裕悅王廨為宴集之所門外永平館舊名碣石館請和後易之南即桑乾河
順州歸化軍中刺史秦上谷漢范陽北齊歸徳郡境隋開皇中粟末靺鞨與髙麗戰不勝厥稽部長突地稽率八部勝兵數千人自扶餘城西北舉落內附置順州以處之唐武徳初改燕州㑹昌中改歸順州唐末仍為順州有溫榆河白遂河曹王山曺操常駐軍於此黍谷山鄒衍吹律之地南有齊長城城東北有華林天柱二莊遼建涼殿春賞花夏納涼初軍曰歸寧後更名統縣一
懐柔縣唐貞觀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順義縣開元四年置松漠府彈汗州天寳元年改歸化縣乾元元年復今名戶五千
檀州武威軍下刺史本燕漁陽郡地漢為白檀縣魏書曺公歴白檀破烏丸於柳城續漢書白檀在右北平元魏創密雲郡兼置安州後周改為元州隋開皇十八年割燕樂密雲二縣置檀州唐天寳元年改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遼加今軍號有桑溪鮑丘山桃花山螺山統縣二
密雲縣本漢白檀縣後漢以居斤奚元魏置密雲郡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髙齊廢郡及二縣來屬戶五千
行唐縣本定州行唐縣太祖掠定州破行唐盡驅其民北至檀州擇曠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縣隸彰愍宮戶三千
涿州永泰軍上刺史漢髙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陽郡晉為范陽國元魏復為郡隋開皇二年罷郡屬幽州大業三年以幽州為涿郡唐武徳元年郡廢為涿縣七年改范陽縣大厯四年置涿州石晉以歸太祖有大房山六聘山涿水樓桑河橫溝河禮遜河祁溝河統縣四
范陽縣本漢涿縣唐武徳中改范陽縣有涿水范水戶一萬
固安縣本漢方成縣先屬廣陽國隋開皇九年自易州淶水縣移置屬幽州取漢故安縣名唐武徳四年屬北義州徙治章信堡貞觀二年義州廢移今治復屬幽州在州東南九十里戶一萬
新城縣本漢新昌縣唐大厯四年析固安縣置後省後唐天成四年復析范陽縣置在州南六十里戶一萬
歸義縣本漢易縣地齊併入鄚縣唐武徳五年置北義州州廢復置縣來屬民居在巨馬河南僑治新城戶四千
易州髙陽軍上刺史漢為易故安二縣地隋置易州隋末為上谷郡唐武徳四年復易州天寳元年仍上谷郡乾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隸定州節度使㑹同九年孫方簡以其地來附應厯九年為周世宗所取後屬宋統和七年攻克之升髙陽軍有易水淶水狼山太寧山白馬山統縣三
易縣本漢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六十里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於故安城西北隅置縣即今縣治也戶二萬五千
淶水縣本漢道縣今縣北一里故道城是也元魏移於故城南即今縣置周太象十八年改淶水縣在州東四十里有淶水戶二萬七千
容城縣本漢縣先屬涿郡故城在雄州西南唐武徳五年屬北義州貞觀元年還來屬聖厯三年改全忠縣天寳元年復名容城縣在州東八十里戶民皆居巨馬河南僑治涿州新城戶五千
薊州尚武軍上刺史秦漁陽右北平二郡地隋開皇中徙治𤣥州總管府帝改漁陽郡唐武徳元年廢入幽州開元十八年分立薊州統縣三
漁陽縣本漢縣屬漁陽郡晉省復置元魏省唐屬幽州開元十八年置薊州有鮑丘水戶四千三河縣本漢臨胊縣地唐開元四年析潞州置戶三千
玉田縣本春秋無終子國漢置無終縣屬右北平郡元魏屬漁陽郡治省唐武徳二年復置貞觀初省乾封中復置萬歳通天元年更名玉田屬幽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八年屬營州十一年又屬營州十八年來屬捜神記雍伯洛陽人性孝父母沒𦵏無終山山髙八十里上無水雍伯置飲人有就飲者與石一斗種生玉因名玉田戶三千
景州清安軍下刺史本薊州遵化縣重熙中置戶三千
遵化縣本唐平州買馬監為縣來屬
平州遼興軍上節度商為孤竹國春秋山戎國秦為遼西右北平二郡地漢因之漢末公孫度據有傳子康孫淵入魏隋開皇中改平州大業初復為郡唐武徳初改州天寳元年仍北平郡後唐復為平州太祖天贊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戶錯置其地統州二縣三
盧龍縣本肥如國春秋晉滅肥肥子奔燕受封於此漢晉屬遼西郡元魏為郡治兼立平州北齊屬北平郡隋開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新昌曰盧龍唐為平州後因之戶七千
安喜縣本漢令支縣地乆廢太祖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在平州東北六十里戶五千
望都縣本漢海陽縣乆廢太祖以定州望都縣俘戶置有海陽山縣在州南三十里戶三千
灤州永安軍中刺史本古黃洛城灤河環繞在盧龍山南齊桓公伐山戎見山神俞兒即此秦為右北平漢為石城縣後名海陽縣漢末為公孫度所有晉以後屬遼西石晉割地在平州之境太祖以俘戶置灤州負山帯河為朔漢形勝之地有扶蘇泉甚甘美秦太子扶蘇北築長城常駐此臨榆山峰巒崛起髙千餘仞下臨榆河統縣二
義豐縣本黃洛故城黃洛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水漢屬遼西郡乆廢唐季入契丹世宗置縣戶四千
馬城縣本盧龍縣地唐開兀二十八年析置縣以通水運東北有千金冶東有茂鄉鎮遼割隸灤州在州西南四十里戶三千
石城縣漢置屬右北平郡乆廢唐貞觀中於此置臨榆縣萬歳通天元年改石城縣在灤州南三十里唐儀鳯石刻在焉今縣又在其南五十里遷徙置以就鹽官戶三千
營州隣海軍下刺史本商孤竹國秦屬遼西郡漢為昌黎郡前燕慕容皝徙都於此元魏立營州領昌黎建徳遼東樂浪翼陽營丘六郡後周為髙寳寧所據隋開皇置州大業改遼西郡唐武徳元年改營州萬歳通天元年始入契丹聖厯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還治柳城天寳元年改曰柳城郡後唐復為營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戶統縣一
廣寧縣漢柳城縣屬遼西郡東北與奚契丹接境萬歳通天元年入契丹李萬營神龍元年移幽州界開元四年復舊地遼改今名戶三千
遼史卷四十
遼史卷四十考證
地理志四宛平縣本晉幽都縣 按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唐建中元年朱滔立燕都縣石晉割地賂遼遼改幽都縣統和二十二年改宛平據此則本晉幽都縣似誤且統和二十三年訛作開泰元年
遼史卷四十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一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并州夏復屬冀州周職方正北曰并州戰國屬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後為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仍屬鴈門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於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為司州牧置代尹遷都洛邑改萬年又置恆州高齊文宣帝廢州為恆安鎮今謂之東城尋復恆州周復恆安鎮改朔州隋仍為鎮唐武徳四年置北恆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移雲中定襄縣於此永淳元年黙啜為民患移民朔州開元十八年置雲中州天寶元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曰雲州乾符三年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子克用為雲中守捉使殺防禦使據州以聞僖宗赦克用以國昌為大同軍防禦使不受命廣明元年李琢攻國昌國昌兵敗與克用奔北地黃巢入京師詔發代北軍尋赦國昌使討賊克用率三萬五千騎而南收京師功第一國昌封隴西郡王國昌卒克用取雲南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詞厚禮與太祖會於雲州之東城謀大舉兵攻梁不果克用子存朂滅梁是為唐莊宗同光三年復以雲州為大同軍節度使晉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為賂大同來屬因建西京敵樓棚櫓具廣袤二十里門東曰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元魏宮垣占城之北面雙闕尚在遼既建都用為重地非親王不得主之清寧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又有天王寺留守司衙南曰西省北門之東曰大同府北門之西曰大同驛初為大同軍節度重熙十三年升為西京府曰大同統州二縣七
大同縣本大同川地重熈十七年西夏犯邊析雲中縣置戶一萬
雲中縣趙置㳂革與京府同戶一萬
天成縣本極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廣牧縣唐武徳五年置定襄縣遼析雲中置在京北一百八十里戶五千
長青縣本白登臺地冒頓單于縱精騎三十餘萬圍漢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遼始置縣有青陂梁元帝橫吹曲雲朝跋青陂暮上白登在京東北一百一十里四千
奉義縣本漢陶林縣地後唐武皇與太祖會此遼析雲中置戶三千
懐仁縣本漢沙南縣元魏葛榮亂縣廢隋開皇二年移雲內於此大業二年置大利縣屬雲州改屬定襄郡隋末陷突厥李克用敗赫連鐸駐兵於此遼改懐仁在京南六十里戶三千
懐安縣本漢夷輿縣地歴魏至隋為哭厥所據唐克頡利縣遂廢為懐荒鎮高勲鎮燕奏分歸化州文徳縣置初隸奉聖州後來屬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𢎞州博寧軍下刺史東魏靜帝置北靈丘縣唐初地陷突厥開元中置橫野軍安邊縣天寶亂廢後為襄陰村統和中以寰州近邊為宋將潘美所破廢之乃於此置𢎞州初軍曰永寧有桑乾河白道泉白登山亦曰火燒山有火井統縣二
永寧縣戶一萬
順聖縣本魏安塞軍五代兵廢高勲鎮幽州奏景宗分永興縣置初隸奉聖州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徳州下刺史唐會昌中以西徳店置徳州開泰八年以漢戶復置有歩落泉金河山野狐嶺白道坂縣一宣徳縣本漢桐過縣地屬雲中郡後隸定襄郡漢末廢高齊置紫阿鎮唐㑹昌中置縣戶三千
豐州天徳軍節度使秦為上郡北境漢屬五原郡地磧鹵少田疇自晉永嘉之亂屬赫連勃勃後周置永豐鎮隋開皇中升永豐縣改豐州大業七年為五原郡義寧元年太守張遜奏改歸順郡唐武徳元年為豐州總管府六年省遷民於白馬縣遂廢貞觀四年分靈州境置豐州都督府領畨戶天寶初改九原郡乾元元年復豐州後入囬鶻會昌中克之後唐改天徳軍太祖神冊五年攻下更名應天軍復為州有大鹽濼九十九泉沒越濼古磧口青塜即王昭君墓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統縣二
富民縣本漢臨戎縣遼改今名戶一千三百
振武縣本漢定襄郡盛樂縣背負陰山前帶黃河元魏嘗都盛樂即此唐武徳四年克突厥建雲中都督府麟徳三年改單于大都督府聖厯元年又改安北都督開元七年割隸東受降城八年置振武軍節度使會昌五年為安北都䕶府後唐莊宗以兄嗣本為振武節度使太祖神冊元年伐吐渾還攻之盡俘其民以東唯存鄉兵三百人防戍後更為縣
雲內州開逺軍下節度本中受降城地遼初置代北雲朔招討司改雲內州清寧初升有威塞軍古哈屯城大同州天安軍永濟柵安樂戍拂雲堆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縣二
柔服縣
寧人縣
天徳軍本中受降城唐開元中廢橫塞軍置天安軍於大同川乾元中改天徳軍移永濟柵今治是也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徳盡掠吏民以東後置招討司漸成井邑乃以國族為天徳軍節度使有黃河黑山峪廬城威塞軍秦長城唐長城又有牟那山鉗耳觜城在其北寧邊州鎮西軍下刺史本唐隆鎮遼置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
奉聖州武定軍上節度本唐新州後唐置團練使總山後八軍莊宗以弟存矩為之軍亂殺存矩於祁州擁大將盧文進亡歸太祖克新州莊宗遣李嗣源復取之同光二年升威塞軍右晉高祖割獻太宗改升有兩河會溫泉龍門山涿鹿山東南至南京三百里西北至西京四百四十里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州三縣四永興縣本漢涿鹿縣地黃帝與蚩尤戰於此戶八千礬山縣本漢軍都縣山出白綠礬故名有礬山桑乾河在州南六十里戶三千
龍門縣有龍門山石壁對峙高數百尺望之若門徼外諸河及沙漠潦水皆於此趣海雨則俄頃水踰千仞晴則清淺可渉實塞北控扼之衝要也在州東北二百八十里戶四千
望雲縣本望雲川地景宗於此建潛邸因而成井肆穆宗崩景宗入紹國統號御莊後置望雲縣直隸章愍宮附庸於此在州東北二百六十里戶一千歸化州雄武軍上刺史本漢下洛縣元魏改文徳縣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後唐太祖復武州明宗又為毅州潞王仍為武州晉高祖割獻於遼改今名有桑乾河㑹河川愛陽川炭山又謂之陘頭有涼殿承天皇后納涼於此山東北三十里有新涼殿景宗納涼於此唯松棚數陘而已斷雲嶺極高峻故名州西北至西京四百五十里統縣一
文徳縣本漢女祁縣地元魏置戶一萬
汗州清平軍下刺史本漢潘縣元魏置北齊置北燕郡改懐戎縣隋廢郡屬涿郡唐武徳中復置北燕州縣仍舊貞觀八年改嬀州五代時奚王去諸以數千帳欲嬀州自別為西奚號汗州太祖因之有嬀泉在城中相傳舜嬪二女於此又有溫泉版泉磨笄山鷄鳴山喬山歴山統縣一
懐來縣本懐戎縣太祖改戸三千
儒州縉陽軍中刺史唐置後唐同光二年隸新州太宗改奉聖州仍屬有南溪河沽河宋王峪桃峪口統縣一
縉山縣本漢廣𡩋縣地唐天寶中割嬀州縣置戶五千
蔚州忠順軍上節度周職方并州川曰漚夷在州境飛狐縣趙襄子滅代武靈王置代郡項羽徙趙歇為代王歇還趙立陳餘王代漢韓信斬餘復置代郡文帝初封代皆此地周宣帝始置蔚州隋開皇中廢唐武徳四年復置至徳二年改興唐縣乾元元年仍舊大中後朱邪執宜為刺史有功賜姓名李國昌子克用乞為留後僖宗不許廣明初攻敗國昌代北無備太祖來攻克之俘掠居民而去石晉獻地升忠順軍後更武安軍統和四年入宋尋復之降刺史隸奉聖州升觀察復忠順軍節度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縣五
靈仙縣唐置興唐縣梁改隆化縣後唐同光初復置晉改今名戶二萬
定安縣本漢東安陽縣地久廢後唐太祖伐劉仁恭次蔚州晨霧晦瞑占不利深入會雷電大作燕軍解去即此遼置定安縣西北至州六十里戶一萬飛狐縣後周大象二年置廣昌縣於五龍城即此隋仁夀元年改名飛狐相傳有狐於紫荊嶺食五粒松子成飛仙故云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戶五千靈丘縣漢置後漢省東魏復置屬靈丘郡隋開皇中罷郡來屬大業初改隸代州唐武徳六年仍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戶三千
廣陵縣本漢延陵縣隋唐為鎮州後唐同光初分興唐縣置石晉割屬遼東南至州四十里戶三千
應州彰國軍上節度唐武徳中置金城縣後改應州後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國軍節度興唐軍寰州隸焉遼因之北龍首山南鴈門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縣三
金城縣本漢陰館縣地漢末廢為陰館城大業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縣遼因之戶八千
渾源縣唐置有渾源川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戶五千
河陰縣本漢陰館縣地初隸朔州清寧中來屬戶三千
朔州順義軍下節度本漢馬邑縣地元魏孝文帝始置朔州在今州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葛榮亂廢高齊天保六年復置在今州南四十七里新城八年徙馬邑即今城武成帝置北道行臺周武帝置朔州總管府隋大業三年改馬邑郡唐武徳四年復朔州遼升順義軍節度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州一縣三
鄯陽縣本漢定襄縣地建安中置新興郡元魏置桑乾郡高齊置招逺縣郡仍舊隋開皇三年罷郡隸朔州大業元年初名鄯陽縣遼因之戶四千
寧逺縣齊天保六年於朔州西置招逺縣唐乾元元年改今名遼因之有寧逺鎮東至朔州八十里戶二千
馬邑縣漢置屬鴈門郡唐開元五年析鄯陽縣東三十里置大同軍倚郭置馬邑縣南至朔州四十里戶三千
武州宣威軍下刺史趙恵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縣唐末置武州後唐改毅州重熙九年復武州號宣威軍統縣一
神武縣魏置晉改新城後唐太祖生神武川之新城即此初隸朔州後置州併寧逺為一縣來屬戶五千
東勝州武興軍下刺史隋開皇七年置勝州大業五年改榆林郡唐貞觀五年於南河地置決勝州故謂此為東勝州天寶七年又為榆林郡乾元元年復為勝州太祖神冊元年破振武軍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州廢晉割代北來獻復置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統縣二
榆林縣
河濱縣
金肅州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割燕民三百戶防秋軍一千實之屬西南面招討司
河清軍西夏歸遼開直路以趍上京重熙十二年建城號河清軍徙民五百戶防秋兵一千人實之屬西南面招討司
遼史卷四十一
遼史卷四十一考證
地理志五唐武徳四年置北恆州 按唐書地理志武徳元年置北恆州此雲四年互異
寧人縣 按金史雲內州鎮一寧仁舊縣也此作寧人互異
鄯陽縣本漢定襄縣地 按唐書通考俱作善陽武州後唐改毅州 按刻本舊作唐改毅州無後字考武州唐末置屬河東道後唐改為毅州石晉時入於契丹見通考謹據改
遼史卷四十一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二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二
厯象志上
遼以幽營立國禮樂制度規模日完授厯頒朔二百餘年今奉詔修遼史體與宋金儗其大明厯不可少也厯書法禁不可得求大明厯元得祖沖之法於外史沖之之法遼厯之所從出也歟國朝亦甞因之以沖之法算而至於遼更厯之年以起元數是蓋遼大明厯遼厯因是固可補然弗之補史貴闕文也外史記其法司天存其職遼史志是足矣作厯象志
厯
大同元年太宗皇帝自晉汴京収百司僚屬伎術厯象遷於中京遼始有厯先是梁唐仍用唐景福崇𤣥厯晉天福四年司天監馬績奏上乙未元厯號調元厯太宗所収於汴是也穆宗應厯十一年司天王白李正等進厯蓋乙未元厯也聖宗統和十二年汗州刺史賈俊進新厯則大明厯是也髙麗所志大遼古今録稱統和十二年始頒正朔改厯驗矣大明厯本宗祖沖之法具見沈約宋書具如左
宋武帝大明六年祖沖之上甲子元厯法未及施用因名大明厯
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五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年算外
元法五十九萬二千三百六十五
紀法三萬九千四百九十一
章嵗三百九十一
章月四千八百三十六
章閏一百四十四 閏法十二
月法十一萬六千三百二十一
日法三千九百三十九
餘數二十萬七千四十四
嵗餘九千五百八十九
沒分三百六十萬五千九百五十一
沒法五萬一千七百六十一
周天一千四百四十二萬四千六百六十四
虛分萬四百四十九
行分法二十三
小分法一千七百一十七
通周七十二萬六千八百一十
㑹周七十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七
通法二萬六千三百七十七
差率三十九
推朔術
置入上元年數算外以章月乘之滿章嵗為積月不盡為閏餘閏餘二百四十七以上其年有閏以月法乘積月滿日法為積日不盡為小餘六旬去積日不盡為大餘大餘命以甲子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也小餘千八百四十九以上其月大
求次月
加大餘二十九小餘二千九十餘滿日法從大餘大餘滿六旬去之命如前次月朔也
求望
加朔大餘七小餘千五百七小分一小分滿四從小餘小餘滿日法從大餘命如前上日也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又加得後月朔也
推閏術
以閏餘減章嵗餘滿閏法得一月命以天正算外閏所在也閏有進退以無中氣為正
推二十四氣
置入上元年數算外以餘數乘之滿紀法為積日不盡為小餘六旬去積日不盡為大餘大餘命以甲子算外天正十一月冬至日也
求次氣
加大餘十五小餘八千六百二十六小分五小分滿六從小餘小餘滿紀法從大餘命如前次氣日也
求土王用事
加冬至大餘二十七小餘萬五千五百二十八季月土用事日也又加大餘九十一小餘萬二千二百七十次土用事日也
推沒術
以九十乘冬至小餘以減沒分滿沒法為日不盡為日餘命日以冬至算外沒日也
求次沒
加日六十九日餘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二餘滿沒法從日次沒日也日餘盡為滅
推日所在度術
以紀法乘朔積日為度實滿周天去之餘滿紀法為積度不盡為度餘命以虛一次宿除之算外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所在度也
求次月
大月加度三十小月加度二十九入虛去度分
求行分
以小分法除度餘所得為行分不盡為小分小分滿法從行分行分滿法從度
求次日
加一度入虛去行分六小分百四十七
推月所在度術
以朔小餘乘百二十四為度餘又以朔小餘乘八百六十為微分微分滿月法從度度餘滿紀法為度以減朔夜半日所在則月所在度
求次月
大月加度三十五度餘三萬一千八百三十四微分七萬七千九百六十七小月加度二十二度餘萬七千二百六十一微分六萬三千七百三十六入虛去度也
遲疾厯
月行度 損益率 盈縮積分 差法
一日十四〈行分十三〉 益〈七十〉 盈初 五千三百四二日十四〈十一〉 益〈六十五〉 盈〈百八十四萬二十三百一〉 五千二百七十三日十四〈十〉 益〈六十五〉 盈〈十七三百五十五萬〉 五千二百一十九四日十四〈七〉 益〈百六八〉 盈〈四十七五百五萬八〉 五千一百五十一五日十三〈千三百〉益〈八二十〉 盈〈一三十四六百二十九萬七〉 五千六十六六日十三〈千八〉 益〈百五十〉 盈〈七十七二十二七百二十〉 四千九百八十一
七日十三〈萬二〉 益〈千〉 盈〈六百九十一十一六七百七〉 四千八百七十九
八日十三〈十〉 損〈七〉 盈〈萬二千七百一十九五〉 四千七百七十七九日十二〈九七百〉損〈九十四〉 盈〈萬九百五十二二十二二〉 四千六百七十五十日十二〈十四〉 損〈七百七〉 盈〈十萬七千四百一〉 四千五百七十三
十一日十二〈十五〉損〈十六三〉 盈〈十九七百七萬二〉 四千四百八十八十二日十二〈千〉 損〈一百〉 盈〈十一五十二六百三萬〉 四千四百三十七
十三日十二〈五〉 損〈千七八〉 盈〈六十四百六十六〉 四千四百三十四日十二〈四〉 損〈七十〉 盈〈百三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 四千三百六十九十五日十二〈五〉 益〈六十七〉 縮〈四十五萬七千六十九〉 四千三百八十六十六日十二〈七〉 益〈六十二〉 縮〈二百二十三萬七百五十五〉 四千四百二十十七日十二〈十〉 益〈五十五〉 縮〈三百八十七萬五千四〉 四千四百七十一十八日十二〈十四〉 益〈四十五〉 縮〈五百三十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五〉 四千五百二十九十九日十二〈十九〉 益〈三十二〉 縮〈六百四十八萬四百四〉 四千六百二十四二十日十三〈一〉 益〈十九〉 縮〈七百三十一萬六千六百八〉
二十一日十三〈七〉 益〈四〉 縮〈七百八十一萬七千九百九十六〉 四千八百一十一二十二日十二〈十二〉損〈十一〉 縮〈七百九十一萬七千六百七〉 四千九百一十三二十三日十三〈十九〉損〈三十七〉 縮〈七百六十一萬五千四百四十〉 五千一十五二十四日十四〈一〉 損〈三十九〉 縮〈六百九十萬一千四百九十五〉 五千一百二十五日十四〈十六〉損〈五十二〉 縮〈五百八十七萬一千七百二十五〉 五千一百八十五二十六日十四〈十〉 損〈六十二〉 縮〈四百四十九萬九千一百五十九〉 五千二百五十三二十七日十四〈十二〉損〈六十七〉 縮〈二百八十五萬七千七百三十二〉 五千二百八十七二十八日十四〈十〉 損〈七十四〉 縮〈百八萬二千三百七十九〉 五千三百三十一推入遲疾厯術以通法乘朔積日為通實滿通周去之餘滿通法為日不盡為日餘命日算外天正十一月朔夜半入厯日也
求次月
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日餘皆萬一千七百四十六厯滿二十七日日餘萬四千六百三十一則去之
求次日
加一日求日所在定度以夜半入厯日餘乘損益率以損益盈縮積分如差率而一所得滿紀法為度不盡為度餘以盈加縮減平行度及餘為定度益之或滿法損之或不足以紀法進退求度行分如上法求次日如所入遲疾加之虛去分如上法
隂陽厯
損益率 兼數
一日 益十六 初
二日 益十五 十六
三日 益十四 三十一
四日 益十二 四十五
五日 益九 五十七
六日 益五 六十六
七日 益一 七十一
八日 損二 七十二
九日 損六 七十
十日 損十 六十四
十一日 損十三 五十四
十二日 損十五 四十一
十三日 損十六 二十六
十四日 損十六 十
推入隂陽厯術置通實以㑹周去之不滿交數二十五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半為朔入陽厯分各去之為朔入隂厯分各滿通法得一日不盡為日餘命日算外天正十一月朔夜半入厯日也
求次月
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日餘皆二萬七百七十九厯滿十三日日餘萬五千九百八十七半則去之陽竟入隂隂竟入陽
求次日
加一日求朔望差以二千二十九乘朔小餘滿三百三為日餘不盡倍之為小分則朔差數也加一十四日日餘二萬一百八十六小分百二十五小分滿六百六從日餘日餘滿通法為日即望差數也又加之後月朔也
求合朔月食
置朔望夜半入隂陽厯及餘有半者去之置小分三百三以差數加之小分滿六百六從日餘日餘滿通法從日日滿一厯去之命日算外則朔望加時入厯也朔望加時入厯一日日餘四千一百九十八小分四百二十八以下十二日日餘萬一千七百八十八小分四百八十一以上朔則交㑹望則月食
求合朔月食定大小餘
合差數日餘加夜半入遲疾厯餘日餘滿通法從日則朔望加時入厯也以入厯餘乘損益率以損益盈縮積分如差法而一以盈減縮加本朔望小餘為定小餘益之或滿法損之或不足以日法進退日
求合朔月食加時
以十二乘定小餘滿日法得一辰命以子算外加時所在辰也有餘者四之滿日法得一為少二為半三為太又有餘者三之滿日法得一為強以強並少為少強並半為半強並太為太強得二者為少弱以並太為一辰弱以前辰名之
求月去日道度
置入隂陽厯餘乘損益率如通法而一以損益兼數為定定數十二而一為度不盡三而一為少半太又不盡者一為強二為少弱則月去日道數也陽厯在表隂厯在裏
測景漏刻中星數
二十四氣日中景 晝漏刻 夜漏刻 昬中星度 明中星度冬至〈一丈三尺〉 四十五 五十五 八十二〈行分二十一〉二百八十三〈行分八〉小寒〈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四十五〈六〉五十四〈四〉八十四 二百八十二〈六〉大寒〈一丈一尺二寸〉 四十六〈七〉五十三〈二〉八十六〈三〉 二百八十〈六〉立春〈九尺八寸〉 四十八〈四〉五十一〈六〉八十九〈三〉 二百七十七〈三〉雨水〈八尺一寸七分〉 五十〈五〉 四十九〈五〉九十三 二百七十二〈七〉驚蟄〈六尺六寸七分〉 五十二〈九〉四十七〈一〉九十七 二百六十八〈二十〉春分〈五尺三寸七分〉 五十五〈五〉四十四〈五〉百二〈三〉 二百六十四〈三〉清明〈四尺二寸五分〉 五十八〈一〉四十一〈九〉百六〈二十一〉 二百五十九〈八〉榖雨〈三尺二寸六分〉 六十〈四〉 三十九〈六〉百一十一〈三〉 二百五十四〈四〉立夏〈二尺五寸三分〉 六十二〈四〉三十七〈六〉百一十四〈十八〉二百五十一〈七〉小滿〈一尺九寸九分〉 六十三〈九〉三十六〈一〉百一十七〈十二〉 二百四十八〈十七〉芒種〈一尺六寸九分〉 六十四〈八〉三十五〈二〉百一十九〈四〉 二百四十七〈二〉夏至 〈尺五寸〉 六十五 三十五 百一十九〈十二〉 二百四十六〈十七〉小暑〈一尺六寸九分〉 六十四〈八分〉三十五 百一十九〈四〉 二百四十七大暑〈一尺九寸九分〉六十三〈九〉三十六〈一〉百一十七〈十二〉二百四十八〈十七〉立秋〈二尺五寸三分〉六十二〈四〉三十七〈六〉百一十四〈十八〉二百五十一〈十一〉處暑〈三尺二寸六分〉六十〈四〉 三十九〈六〉百一十一〈二〉二百五十四〈四〉白露〈四尺二寸五分〉五十八〈一〉四十一〈九〉百六〈二十一〉 二百五十九〈八一〉秋分〈五尺三寸七分〉五十五〈五〉四十四〈五〉百二〈三〉 二百六十四〈二〉寒露〈六尺六寸七分〉五十二〈九〉四十七〈一〉九十七〈九〉 二百六十八〈二十〉霜降〈八尺一寸七分〉五十〈五〉 四十九〈五〉九十三 二百七十三〈七〉立冬〈九尺八寸〉 四十八〈四〉五十一〈六〉八十九〈三〉 二百七十七〈三〉小雪〈一丈一尺一寸〉四十六〈七〉五十三〈三〉八十六〈一〉 二百八十〈六〉大雪〈一丈二尺四寸三分〉四十五〈六〉五十四〈四〉八十四 二百八十二〈六〉求昬明中星
各以度數如夜半日所在則中星度
推五星術
木率千五百七十五萬三千八十二
火率三千八十萬四千一百九十六
土率千四百九十三萬三百五十四
金率二千三百六萬一十四
水率四百五十七萬六千二百四
推五星術
置度實各以率去之餘以減率其餘如紀法而一為入嵗日不盡為日餘命以天正朔算外星合日
求星合度
以入嵗日及餘從天正朔日積度及餘滿紀法從度滿三百六十餘度分則去之命以虛一算外星合所在度也
求星見日
以術伏日及餘加星合日及餘餘滿紀法從日命如前見日也
求星見度
以術伏度及餘加星合度及餘餘滿紀法從度入虛去度分命如前星見度也
行五星法
以小分法除度餘所得為行分不盡為小分及日加所行分滿法從度留者因前逆則減之伏不盡度從行入虛去行分六小分百四十七逆行出虛則加之
木星
初與日合伏十六日日餘萬七千八百三十二行二度度餘三萬七千五百四晨見東方從日行四分百一十二日行十九度十一分留二十八日逆日行三分八十六日退十一度五分又留一十八日從日行四分百一十五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三百九十八日日餘五萬五千六百六十四行三十三度度餘二萬五千二百一十五
火星
初與日合伏二十七日日餘六百八行五十五度度餘二萬八千八百六十五晨見東方從疾日行十七分九十二日行六十八度小遲日行十四分九十二日行五十六度大遲日行九分九十二日行三十六度留十日逆日行六分六十四日退十六度十六分又留十日從遲日行九分九十二日小疾日行十四分九十二日大疾日行十七分九十二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七百八十日日餘千二百一十六行四百一十四度度餘三萬二百五十八除一周定行四十九度度餘萬九千八百九
土星
初與日合伏十七日日餘千三百七十八行一度度餘萬九千三百三十三晨見東方行順日行二分八十四日行七度七分留三十三日行逆日行一分百一十日退四度十八分又留三十三日從日行二分八十四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三百七十八日日餘二千七百五十六行十二度度餘三萬一千七百九十八
金星
初與日合伏三十九日日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行四十九度度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夕見西方從疾日行一度五分九十二日行百十二度小遲日行一度四分九十二日行百八度大遲日行十七分四十五日行二十三度六分留九日遲日行十六分九日退六度六分夕伏西方伏五日退五度而與日合又五日退五度而晨見東方逆日行十六分九日留九日從日遲日行十七分四十五日小疾日行一度四分九十二日大疾日行一度五分九十二日晨伏東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五百八十三日日餘三萬六千七百六十一行星如之除一周定行二百八十度度餘二萬六千三百一十三合二百九十一日日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行星亦如之
水星
初與日合伏十四日日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行三十度度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夕見西方從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三日行二十九度遲日行二十分八日行六度二十二分留二日遲日行十一分二日退二十一分夕伏西方伏八日退八度而與日合又八日退八度晨見東方逆日行十一分二日留二日從遲日行二十分八日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三日晨伏東方日度餘如初一終百一十五日日餘三萬四千七百三十九行星如之一合五十七日日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行星亦如之
上元之嵗嵗在甲子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五星聚於虛度之初隂陽遲疾竝自此始
梁武帝天監三年沖之子暅上疏論何承天厯乖謬不可用九年正月詔用祖沖之所造甲子元厯頒朔陳氏因梁亦用祖沖之厯至遼聖宗以賈俊所進新厯因宋大明舊號行之金曰重修大明厯傳至皇元亦曰重修大明厯及改授時厯別立司天監存肄之每嵗甲子冬至重修其法書在太史院禁莫得聞遼史卷四十二
遼史卷四十二考證
大寒明中星度二百八十六驚蟄昬中星度九十七按原本大寒明中星度二百八十六宋書六字小註原本驚蟄昏中星度九十一宋書一作七考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餘大寒昏中星八十六度三分若加以明中星二百八十六度則三百七十二度三分矣宋書小註六字葢六分也驚蟄明中星二百六十八度二十分若加以昏中星九十一度則又止三百五十九度二十分亦甚不合今統據宋書改
榖兩日中景三尺二寸六分小雪日中景一丈一尺一寸 按原本榖雨二尺二寸六分宋書作三尺二寸六分考日景冬至後以漸而短夏至後以漸而長榖雨日景不應忽短於清明至一尺九寸九分之多且反短於立夏二寸七分也又原本小雪一丈二尺二寸宋書作一丈一尺一寸以前後節次求之亦以宋書為合今統據改
芒種夜漏三十五刻二分立秋書漏六十二刻四分按原本芒種夜漏二十五刻一分宋書二作三一作二原本立秋晝漏六十三刻四分宋書三作二考漏有百刻晝夜迭為長短芒種晝六十四刻八分若加夜二十五刻一分則止八十九刻九分立秋夜三十七刻六分若加晝六十三刻四分則為一百一刻矣今統據宋書改
遼史卷四十二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三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三
厯象志中
閏考
月度不足是生朔虛天行有餘是為氣盈盈虛相懸嵗月乃牉積牉而差寒暑互易百穀不成庶政不明聖人驗以斗柄準以歲星爰立閏法信治百官是故閏正而月正月正而歲正歲月既正頒令考績無有不時國史正歲年以敘事莫重於此遼始徵厯梁唐入晉之後奄有帝制乙未大明厯法再變穆宗應厯六年周用顯徳欽天厯十年宋用建隆應天厯景宗乾亨四年宋用乾元厯聖宗統和十九年宋用儀天厯太平元年宋用崇天厯道宗清寧十年宋用明天厯大康元年宋用奉元厯大安七年宋用觀天厯天祚皇帝乾統六年宋用紀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三>
遼史卷四十三
遼史卷四十三考證
㑹同七年 按原本於㑹同七年旁書缺酉二字不可解當係缺一閏三字之訛耳查本紀及朔考並載㑹同五年閏三月此志遺漏今刪缺酉二字並識補遺
大同元年 按本紀及朔考改大同元年為天祿元年原刻誤書大同九年今據改
開泰九年 按聖宗紀開泰九年不載閏月惟考七月係庚戌朔若閏在正月不應庚戌為七月朔又十二月為丁亥月明年正月為丁丑朔丁亥至丁丑五十日中間自有閏月當與宋閏十二月同此雲閏正月與宋閏異者當誤而朔考又雲閏二月當亦誤也
太康九年大安四年 按太康九年至大安四年中間六年應有一閏考宋哲宗紀元祐元年閏二月元祐元年當遼道宗大安二年也又考道宗紀大安二年雖不載閏月但二月載有癸酉日三月載有乙酉日以朔考雲二月庚申朔推之癸酉係二月十四日乙酉係二月二十六日若三月又有乙酉日則中間必閏二月矣此既失載朔考又第雲缺一閏殊略
遼史卷四十三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四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四
厯象志下
朔考
古者太史掌年歳年以敘事國史以事繫日以日月時繫年時月不正則敘事不一故二史合為一官頒厯授時必大一統遼漢周宋俱行夏時各自為厯國史閏朔頗有異同遼初用乙未元厯本何承天元嘉厯法後用大明厯本祖沖之甲子元厯法承天日食晦朏一章必七閏沖之日必食朔或四年一閏用乙未厯漢周多同用大明厯則間與宋異國史敘事甲子不殊閏朔多異以此故也耶律儼紀以大明法追正乙未月朔又與陳大任紀時或牴牾稽古君子往往惑之用五代職方考志契丹州軍例作朔考法殊曰異傳訛曰誤遼史不書國儼大任偏見竝見各名地史以國冠朔竝見注於後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史部,正史類,遼史,卷四十四>
宋元豐元年十二月詔司天監考遼及高麗日本國歴與奉元厯同異遼己未嵗氣朔與宣明厯合日本戊午嵗與遼厯相近高麗戊午年朔與奉元厯合氣有不同戊午遼太康四年己未五年也當遼宋之世二國司天固相參考矣高麗所進大遼事蹟載諸王冊文頗見月朔因附入
象
孟子有言天之高也星辰之逺也苟求其故千嵗之日
至可坐而致甚哉聖人之用心可謂廣大精㣲至矣盡矣日有晷景月有明魄斗有建除星有昬旦觀天之變而制器以𠉀之八尺之表六尺之筒百刻之漏日月星辰示諸掌上運行既察度分既審於是象天圜以顯運行置地櫃以驗出入渾象是作天道之常尋尺之中可以俯窺陶唐之象是矣設三儀以明度分管一衡以正辰極渾儀是作天文之變六合之表可以仰觀有虞之璣是矣體莫固於金用莫利於水範金走水不出戶而知天道此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厯代儀象表漏各具於志太宗大同元年得晉厯象刻漏渾象後唐清泰二年已稱損折不可施用其至中京者槩可知矣古之鍊銅黑黃白青之氣盡然後用之故可施扵乆逺唐沙門一行鑄渾天儀時稱精妙未幾銅鐵漸澁不能自轉置不復用金質不精水性不行況移之沍寒之地乎
刻漏
晉天福三年造周官挈壺氏懸壺必㸑之以火地雖沍寒葢可施也
官星
古者官星萬餘名遭秦焚滅圖籍世秘不傳漢收散亡得甘徳石申巫咸三家圖經經緯合千餘官僅存什一分為三垣四宮二十八宿樞以二極建以北斗緯以五星日月代明貴而太一賤逮屎糠占決之用亦云備矣司馬遷天官書既以具錄後世保章守𠉀無出三家官星之外者天象昭垂厯代不易而漢晉隋唐之書累志天文近於衍矣且天象禨祥律格有禁書於勝國之史詿誤學者不宜書其日食星變風雲震雪之祥具載帝紀不復書
遼史卷四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五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官生於職職㳂於事而名加之後世㳂名不究其實吏部一太宰也為大司徒為尚書為中書為門下兵部一司馬也為大司馬為太尉為樞密使㳂古官名分今之職事以配之於是先王統理天下之法如治絲而棼名實淆矣契丹舊俗事簡職専官制朴實不以名亂之其興也勃焉太祖神冊六年詔正班爵至於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朴漢制則㳂名之風固存也遼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初太祖分徳哷勒額爾奇木為北南二大王謂北南院宰相樞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䕶衛皆分北南其寔所治皆北面之事語遼官制者不可不辨凡遼官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伊勒希巴視刑部宣徽視工部多囉倫穆騰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特哩袞治宗族林牙修文告裕悅坐而論議以象公師朝廷之上事簡職專遼所以興也契丹北樞密院掌兵機武銓羣牧之政凡契丹軍馬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帳殿之北故名北院元好問所謂北衙不理民是也
北院樞密使
知北院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北院樞密副使
知北院樞密副使事
同知北院樞密使事
簽書北樞密院事
北院都承㫖
北院副承㫖
北院林牙
知北院貼黃
給事北院知聖㫖頭子事
掌北院頭子
北樞密院敞史
北院郎君
北樞密院通事
北院椽史
北樞密院中丞司
北南樞密院點檢中丞司事
總知中丞司事
北院左中丞
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北院侍御
契丹南樞密院掌文銓部族丁賦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之南故名南院元好問所謂南衙不主兵是也
南院樞密使
知南院樞密使事
知南院樞密事
南院樞密副使
知南院樞密副使事
同知南院樞密事
簽書南樞密院事
南院都承㫖
南院副承㫖
南院林牙
知南院貼黃
給事南院知聖㫖頭子事
掌南院頭子
南樞密院敞史
南院郎君
南樞密院通事
南院椽史
南樞密院中丞司
北南樞密院㸃檢中丞司事
總知中丞司事
南院左中丞
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南院侍御
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皇族四帳世預其選
北府左宰相
北府右宰相
總知軍國事
知國事
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國舅五帳世預其選
南府左宰相
南府右宰相
總知軍國事
知國事
北大王院分掌部族軍民之政
北院大王初名徳哷勒部額爾竒木太祖分北南
院㑹同元年改額爾奇木為大王
知北院大王事
北院太師
北院太保
北院司徒
北院司空
北院郎君
北院都統軍司掌北院從軍之政令
北院統軍使
北院副統軍使
北院統軍都監
北院詳袞司掌北院部族軍馬之政令
北院詳袞
北院都監
北院將軍
北院小將軍
北院都部署司掌北院部族軍民之事
北院都部署
北院副部署
南大王院分掌部族軍民之政
南面大王
知南院大王事
南院太師
南院太保天慶八年省南院太保
南院司徒
南院司空
南院郎君
南院都統軍司掌南院從軍之政令
南院統軍使
南院副統軍使
南院統軍都監
南院詳袞司掌南院部族軍馬之政令
南院詳袞
南院都監
南院將軍
南院小將軍
南院都部署司掌南院部族軍民之事
南院都部署
南院副部署
宣徽北院太宗㑹同元年置掌北院御前祗應之事
北院宣徽使
知北院宣徽事
北院宣徽副使
同知北院宣徽事
宣徽南院㑹同元年置掌南院御前祗應之事
南院宣徽使
知南院宣徽事
南院宣徽副使
同知南院宣徽事
大裕悅府無職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徳者不授遼國尊官猶南面之有三公太祖以約尼氏裕悅受禪終遼之世以裕悅得重名者三人耶律赫嚕烏哲仁先謂之三裕悅
大裕悅
大特哩袞司太祖置掌皇族之政教重熈二十二年耶律義先拜特哩袞戒族人曰國家三父房最為貴族凡天下風化之所自出不孝不義雖小不可為其妻晉國長公主之女每見中表必具禮服義先以身率先國族化之遼國設官之寔於此可見太祖有國首設此官其後百官擇人必先宗姓
特哩袞亦曰徳爾吉
知特哩袞司事
特哩袞司事
伊勒希巴院掌刑獄
伊勒希巴
左伊勒希巴
右伊勒希巴
知左伊勒希巴事
知右伊勒希巴事
敞史
宗徳掌獄
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
北面都林牙
北面林牙承㫖
北面林牙
左林牙
右林牙
多囉倫穆騰司掌禮儀
多囉倫穆騰
總知朝廷禮儀
總禮儀事
文班司所掌未詳
文班太保
文班林牙
文班牙署
文班吏
額珍尼郭齊喀所掌未詳約尼故官後併樞密院
額珍尼郭齊喀
北面御帳官
三皇聖人也當淳樸之世重門擊柝猶嚴於待暴客遼之先世未有城郭溝池宮室之固氈車為營硬寨為宮御帳之官不得不謹出於貴戚為侍衛著帳為近侍北南部族為䕶衛武臣為宿衛親軍為禁衛百官番宿為宿直奉宸以司供御三班以肅會朝硬寨以嚴晨夜法制可謂嚴密矣考其凡如左
侍衛司掌御帳親衛之事
侍衛太師
侍衛太保
侍衛司徒
侍衛司空
侍衛
近侍局
近侍直長
近侍
近侍實逹爾
近侍詳袞司
近侍詳袞
近侍都監
近侍將軍
近侍小將軍
北䕶衛府掌北院䕶衛之事皇太后宮有左右䕶衛
北䕶衛太師
北䕶衛太保
北䕶衛司徒
總領左右䕶衛司
總領左右䕶衛
左䕶衛司
左䕶衛太保
左䕶衛
右䕶衛司
右䕶衛太保
右䕶衛
南䕶衛府掌南院䕶衛之事
南䕶衛太師
南䕶衛太保
南䕶衛司徒
總理左右䕶衛司
總理左右䕶衛
左䕶衛司
左䕶衛太保
左䕶衛
右䕶衛司
右䕶衛太保
右䕶衛
奉宸司掌供奉宸御之事
官名未詳
奉宸
二班院掌左右寄班之事
左班都知
右班都知
寄班都知
三班院祗𠉀
宿衛司專掌宿衛之事
總宿衛事亦曰典宿衛事
總知宿衛事
同掌宿衛事
宿衛官
禁衛局
總禁衛事
禁衛長
宿直司掌輪直官員宿直之事皇太后宮有宿直官
宿直詳袞
宿直都監
宿直將軍
宿直小將軍
宿直官
宿直䕶衛
硬寨司掌禁圍槍寨下舖傳鈴之事
硬寨太保
皇太子特哩袞司掌皇太子宮帳之事
皇太子特哩袞
北面著帳官
古者刑人不在君側叛逆家屬沒為著帳執事禁衛可為寒心此遼世所以多變起肘掖與
著帳郎君院約尼哈陶津汗以博果濟等三族害裕悅實嚕家屬沒入斡里應天皇太后知國政始析出之以為著帳郎君娘子每加矜恤世宗悉免之其後內族外戚及世官之家罪犯者皆沒入斡里人戶益衆因復故名皇太后皇太妃帳皆有著帳諸局
著帳郎君節度使
著帳郎君司徒
祗𠉀郎君班詳袞司
祗𠉀郎君班詳袞
祗𠉀郎君直長
祗𠉀郎君札薩克轄
祗𠉀郎君
祗𠉀郎君伊喇
左祗𠉀郎君班詳袞司
左祗𠉀郎君班詳袞
左祗𠉀郎君直長
左祗𠉀郎君札薩克轄
左祗𠉀郎君
左祗𠉀郎君伊喇
右祗𠉀郎君班詳袞司
右祗𠉀郎君班詳袞
右祗𠉀郎君直長
右祗𠉀郎君札薩克轄
右祗𠉀郎君
右祗𠉀郎君伊喇
筆硯局
筆硯祗𠉀郎君
筆硯吏
牌印局
牌印郎君
裀褥局
裀褥郎君
燈燭局
燈燭郎君
牀幔局
牀幔郎君
殿幄局
殿幄郎君
車輿局
車輿郎君
御盞局
御盞郎君
本班局
本班郎君
皇太后祗應司
領皇太后諸局事
知皇太后宮諸司事
皇太妃祗應司
皇后祗應司
近位祗應司
皇太子祗應司
親王祗應司
著帳戶司本諸鄂爾多戶析出及諸色人犯罪沒入凡御帳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近位親王祗從伶官皆充其役
著帳節度使
著帳殿中
承應實逹爾局
筆硯實逹爾
寢殿實逹爾
佛殿實逹爾
司蔵實逹爾
習馬實逹爾
鷹坊實逹爾
湯藥實逹爾
尚飲實逹爾
盥潄實逹爾
尚膳實逹爾
尚衣實逹爾
裁造實逹爾
北面皇族帳
肅祖長子學順之族在五院司叔子噶拉季子洽禮及懿祖仲子塔拉季子尼古察之族皆在六院司此五房者謂之二院皇族𤣥祖伯子瑪魯無後次子葉穆之後曰孟父房叔子寔嚕曰仲父房季子為徳祖徳祖之元子是為太祖天皇帝謂之橫帳次曰埒克曰特爾格曰伊徳寔曰安圖曰蘇皆曰季父房此一帳三房謂之四帳皇族二院治之以北南二王四帳治之以大內特哩袞皆統於大特哩袞司
大內特哩袞司掌皇族四帳之政教
大內特哩袞
知大內特哩袞事
大內特哩袞都監
大橫帳詳袞司掌太祖皇帝後九帳皇族之事
橫帳詳袞
橫帳太師
橫帳太保
橫帳司空
橫帳郎君
橫帳知事
孟父族帳詳袞司掌蜀國王葉穆房族之事
仲父族帳詳袞司掌隋國王實嚕房族之事
季父族帳詳袞司掌徳祖皇帝三房族之事
四帳都詳袞司掌四帳軍馬之事
都詳袞
都監
將軍本名敞史
小將軍
橫帳詳袞司
孟父帳詳袞司
仲父帳詳袞司
季父帳詳袞司
錫里司掌皇族之軍政
錫里詳袞
錫里都監
錫里將軍
錫里小將軍
錫里
美楞
親玉國官制未詳
王府近侍
王府祗𠉀
大東丹國中臺省太祖天顯元年置乾亨元年聖宗省
左大相
右大相
左次相
右次相
王子院掌王子各帳之事
王子太師
王子太保
王子司徒
王子司空
王子班郎君
駙馬都尉府掌公主帳宅之事
駙馬都尉
北面諸帳官
遼太祖有帝王之度者三代約尼氏尊九帳於御營之上一也滅渤海國存其族帳亞於約尼二也併奚王之衆撫其帳部擬於國族三也有英雄之智者三任國舅以耦皇族崇伊實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約尼是以觀北面諸帳官可以見之矣約尼九帳大詳袞司掌約尼溫汗蘇爾威汗和拉汗蘇汗森濟汗兆古汗伊蘭汗巴拉汗哈陶津汗九世宮分之事太祖受位於約尼以九帳居皇族一帳之上設詳袞司以奉之有司不與焉凡遼十二宮五京皆太祖以來征討所得非受之於約尼也其待先世之厚蔑以加矣遼俗東嚮而尚左御帳東嚮約尼九帳南嚮皇族三父帳北嚮東西為經南北為緯故謂御營為橫帳雲
大詳袞
約尼太師
約尼太保
約尼太尉
約尼司徒
約尼司空
約尼侍中一作實珠太宗㑹同元年置
敞史
知事
約尼帳節度使司
節度使
節度副使
約尼糺詳袞司
約尼糺詳袞
約尼糺都監
約尼糺將軍
約尼糺小將軍
約尼剋官未詳
大國舅司掌國舅伊蘇濟勒巴哩二帳之事太祖天顯十年合皇太后二帳為國舅司聖宗開泰三年又併伊蘇濟勒巴哩二司為一帳
伊蘇濟勒國舅太翁帳詳袞
伊蘇濟勒國舅小翁帳詳袞
巴哩國舅大父帳詳袞
巴哩國舅少父帳詳袞
國舅太師
國舅太保
國舅太尉
國舅司徒
國舅司空
敞史太宗會同元年改郎君為敞史知事
國舅伊蘇濟勒大翁帳詳袞司
國舅詳袞
國舅都監
國舅本族將軍
國舅本族小將軍興宗重熙五年樞密院奏國舅
伊蘇濟勒小翁帳敞史准大橫
帳洎國舅二父帳改為將軍
國舅伊蘇濟勒小翁帳詳袞司
國舅巴哩大父帳詳袞司
國舅巴哩少父帳詳袞司
國舅伊勒希巴司
國舅伊勒希巴
國舅左伊勒希巴
國舅右伊勒希巴
敞史
國舅帳剋
國舅別部世宗置
官制未詳
國舅別部敞史聖宗太平八年見國敞史蕭
特爾格
渤海帳司官制未詳
渤海宰相
渤海太保
渤海塔瑪
渤海近侍詳袞司
奚王府
伊實王府並見部族官
北面宮官
遼建諸宮鄂爾多部族畨戶統以北面宮官具如左諸行宮都部署院總契丹漢人諸行宮之事
諸行宮都部署
知行宮諸部署司事
諸行宮副部署
諸行宮判官
契丹行宮諸部署司總行在行軍諸鄂爾多之政令
契丹行宮都部署
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
契丹行宮副部署
契丹行宮判官
行宮諸部署司掌行在諸宮之政令
行宮都部署
行宮副部署
行宮部署判官
十二宮職名總目
某宮
某宮使
某宮副使
某宮太師
某宮太保
某宮侍中太宗㑹同元年置亦曰實珠
某宮都部署司掌本宮契丹軍民之事
某宮都部署
某宮副部署
某宮判官
某宮提轄司官制未詳
某宮馬羣司
侍中
敞史
某錫林
額爾奇木本名穆嚕穆特布改詳袞㑹同元年升瑪爾布本名達爾罕㑹同元年改
牙書㑹同元年置
某斡里內族外戚世官犯罪沒入斡里
瑪古
某摩哩
札薩克轄
某徳里官名未詳
太祖𢎞義宮
太宗永興宮
世宗積慶宮
應天皇太后長寧宮
穆宗延昌宮
景宗彰愍宮
承天皇太后崇徳宮
聖宗興聖宮
興宗延慶宮
道宗太和宮
天祚永昌宮
孝文皇太弟敦睦宮
文忠王府以上十二宮一府部署提轄錫林斡里摩哩
徳里等並見營衛志
押行宮輜重伊勒希巴司掌諸宮巡幸扈從輜重之事
伊勒希巴
敞史
遼史卷四十五
遼史卷四十五考證
百官志一北院 〈臣長𤼵〉按遼志官有契丹樞密院及行宮都總官司謂之北院以其在牙帳之北以主蕃事
大惕隱 〈臣長發〉按遼志惕隱宗正寺也
夷離畢 〈臣長𤼵〉按遼志夷離畢參知政事也
敞史 〈臣長𤼵〉按遼志佐吏則有敞史本古思奴古都奴古徒奴古敞史見於百官志其思奴古國語解謂
官與敞史相近徒奴古國語解謂邊徼外小國而本古都奴古未詳其義要之皆佐吏之類也
大林牙 〈臣長𤼵〉按遼志林牙翰林學士也
遼史卷四十五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六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部族詳見營衞志設官之制具如左
部族職名總目
大部族
某部大王本名額爾竒木
某部左宰相
某部右宰相
某部太師
某部太保
某部太尉
某部司徒本名特哩袞
某部節度使司
某部節度使
某部節度副使
某部節度判官
某部族詳袞司
某部族詳袞
某部族都監
某部族將軍
某部族小將軍
某錫林
某錫林額爾竒木
某錫林瑪爾布亦曰馬步本名錫林逹爾罕
某錫林牙書
某穆嚕
詳袞本曰穆特布
小部族
某部族司徒府
某部族司徒
某部族司空
某部族節度使司
某部族詳袞司
某錫林
令公
瑪爾布
牙書
某穆嚕
詳袞
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
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
伊實部在朝曰伊實王府有伊實府都古稜節度使司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詳袞有二宰相又有圖哩太尉有奚六部漢軍詳袞有奚伊喇詳袞有錫林塔拉官
已上四大王府為大部族
丕勒部
卓特部
威部
圖魯卜部
圖吉部
納喇部
約囉部
伯特部
托輝部
綽囉部
敖拉部
南剋部
北剋部
圖魯卜室韋部
納喇諾觀部
徳哷勒逹勒逹部
伊實阿爾威部
卓特阿爾威部
丕勒逹嚕噶部
烏爾古納喇部
圖嚕部
薩拉噶部
揚結部
諾延昭部
鄂博庫部
特哩特黙部
實保部
哈準部
烏延突厥部
阿稚突厥部
納喇裕爾庫部
阿雅女直部
伊徳女直部
額圖琿烏爾古部
逹魯徳哷勒部
大黃室韋部
小黃室韋部二黃室韋逹林改為僕射
珠展逹嚕噶部
黙古斯部
吉逹部
鼐竒特唐古部
北唐古部
南唐古部
和拉唐古部
河西部
北徳哷勒部
色克圖部
巴爾斯布古徳部
塔瑪布古徳部
五國部
北麵坊塲局冶牧廐等官
遼始祖聶哷究心農工之事太祖尤拳拳焉畜牧畋漁固俗尚也坊塲牧廐設官如左
諸坊職名總目
某坊使
某坊副使
某坊詳袞司
某坊詳袞
某坊都監
鷹坊
鐡坊
五坊未詳
八坊內有軍噐坊餘未詳
已上坊官
圍場
圍場都太師
圍場都管
圍場使
圍場副使
已上場官
局官職名總目
某局使
某局副使
客省局
噐物局
太醫局
醫獸局有四局都林牙
已上局官
五冶未詳
太師
已上冶官
羣牧職名總目
某路羣牧使司
某羣太保
某羣侍中
某羣敞史
總典羣牧使司
總典羣牧部籍使
羣牧都林牙
某羣牧司
羣牧使
羣牧副使
西路羣牧使司
倒塌嶺西路羣牧使司
渾河北馬羣司
漠南馬羣司
漠北滑水馬羣司
牛羣司
已上羣牧官
尚廐
尚廐使
尚廐副使
飛龍院
飛龍使
飛龍副使
總領內外廐馬局
總領內外廐馬
已上諸廐官
監鳥獸詳袞司職名總目
監某鳥獸詳袞
監某鳥獸都監
監某鳥
監某獸
監鹿詳袞司
監雉
已上監飬鳥獸官
北面軍官
遼宮帳部族京州屬國各自為軍體統相承分數秩然雄長二百餘年凡以此也考其可知者如左
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太子親王總軍政
天下兵馬大元帥
副元帥
大元帥府大臣總軍馬之政
大元帥
副元帥
都元帥府大將總軍馬之事
兵馬都元帥
副元帥
同知元帥府事
便宜從事府亦曰便宜行事
便宜從事
大詳袞司
大詳袞
都監
將軍
小將軍
軍校
隊帥
東都省分掌軍馬之政
東都省太師
西都省分掌軍馬之政
西都省太師
大將軍府各統所治軍之政令
大將軍
小將軍
將軍
小將軍
䕶軍司
䕶軍司徒
衞軍司
衞軍司徒
諸路兵馬統署司
諸路兵馬都統署
諸路兵馬副統署
左皮室詳袞司
右皮室詳袞司
北皮室詳袞司
南皮室詳袞司
太宗選天下精甲三十萬為皮室軍初太祖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徤千餘人置為腹心部耶律隆科以功為右皮室詳袞則皮室軍自太祖時已有即腹心部是也太宗增多至三十萬耳
黃皮室軍詳袞司黃皮室屬國名
舒新軍詳袞司應天皇太后置軍二十萬選畨漢精兵
充之
錫里軍詳袞司統皇族之從軍者橫帳三父房屬焉北王府里軍詳袞司五院皇族屬焉
南王府錫里軍詳袞司六院皇族屬焉
禁軍都詳袞司掌禁衞諸軍之事
各部族鍚里司掌各部族子弟之軍政
郎君軍詳袞司掌著帳郎君之軍事
伊喇軍詳袞司走卒謂之伊喇
旗鼓伊喇詳袞司掌旗鼓之事
干伊喇詳袞司
猛伊喇詳袞司
摩哩軍詳袞司
礮手軍詳袞司掌飛礮之事
弩手軍詳袞司掌強弩之事
特哩軍詳袞司
大鷹軍詳袞司
鷹軍詳袞司
鶻軍詳袞司大小鶻軍即二室韋軍號
鳳軍詳袞司
龍軍詳袞司
飛龍軍詳袞司
虎軍詳袞司
熊軍詳袞司
左鐡鷂子軍詳袞司
右鐡鷂子軍詳袞司
龍衞軍詳袞司
威勝軍詳袞司
天雲軍詳袞司
特們軍詳袞司
德哷勒軍詳袞司
德哷勒皮室詳袞司
華喇奚軍詳袞司
尼格奚軍詳袞司
渤海軍詳袞司
鈕祜祿詳袞司
奚王南剋軍詳袞司諸帳並有剋官為長餘同詳袞司奚王北剋軍詳袞司
國舅帳剋軍
三剋軍
丕勒貝剋軍
九剋軍
十二行糺軍諸糺並有司徒餘同詳袞司
各宮分糺軍
約尼糺軍
各部族糺軍
羣牧二糺軍
淵軍八營都詳袞司天祚天慶六年命秦晉王淳募遼東饑民得二萬餘人謂之淵軍及淳僣位改號常勝軍
前宜營八營皆以所募州名為號
後宜營
前錦營
後錦營
乾營
顯營
乾顯大營
巖州營
北面邊防官
遼境東接髙麗南與梁唐晉漢周宋六代為勍敵北鄰準布珠巴克大國以十數西制西夏党項托歡回鶻等強國以百數居四戰之區虎踞其間莫敢與攖制之有術故爾觀於邊防之官太祖太宗之雄圖見矣
諸軍都虞𠉀司
都虞𠉀
奚王府見部族官
大特哩袞司見帳官
大國舅司
大詳袞司
五院司見部族官
六院司
塔斡爾司未詳
已上上京路諸司控制諸奚
諸部署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部署
某兵馬副部署
某兵馬都監
某都部署判官
諸指揮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諸統軍使職名總目有都統軍使副使都監等官東京兵馬都部署司
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司
契丹奚軍都指揮使司
奚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渤海軍都指揮使司
東京都統軍使司
東京都詳袞司
保州都統軍司
湯河詳袞司亦曰南女直湯河司
雙寛司未詳
金吾營屬南面
銅州北兵馬指揮使司
洓州南兵馬指揮使司
已上遼陽路諸司控扼髙麗
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一作都監署司
黃龍府鐡騾軍詳袞司
咸州兵馬詳袞司有知咸州路兵馬事同知咸州路兵
馬事咸州糺將
東北路都統軍使司有掌法官道宗大安六年置
已上長春路諸司控制東北諸國
南京都元帥府本南京兵馬都總管府興宗重熙四年
改有都元帥大元帥
南京兵馬都總管府屬南面有兵馬都總管有總領南面邊事有總領南面軍務事有總領南面戍兵等官
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屬南面
侍衞控鶴都指揮使司屬南面
燕京禁軍詳袞司
南京都統軍司又名燕京統軍司聖宗統和十二年復
置南京統軍都監
牛欄都統領司
都統領
副統領
距馬河戍長司聖宗開泰七年㳂距馬河宋界東西七
百餘里特置戍長一員巡察
戍長
監軍寨統領司
石門統領司
南皮室軍詳袞司
北皮室軍詳袞司
猛伊喇詳袞司
管押平州甲馬司
管押平州甲馬
已上南京諸司並隸元帥府備禦
宋國
西南面安撫使司
西南面安撫使
西南面都招討司太祖神冊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討司
西南面招討使
西南邊大詳袞司
西南路詳袞司
西南面五押招討司
五押招討大將軍
西南路巡察司又有西南巡邊官
西南路巡察將軍
西南面巡檢司
西南面巡檢
西南面同巡檢
西南面伊喇詳袞司
山北路都部署司又有知山北道邊境事官
金肅軍都部署司
南王府見北面朝官
北王府
伊實王府
山金司一作山隂司置在金山之北
已上西京諸司控制西夏
西北路招討使司有知西路招討事有監軍
西北路管押詳袞司
西北路總領司有總領西北路軍事官
領西北路十二班軍使司
契丹軍詳袞司
托歡軍詳袞司
舒嚕軍詳袞司
禁軍詳袞司
奚王府錫里軍詳袞司
大室韋軍詳袞司
小室韋軍詳袞司
北王府軍詳袞司
特們軍詳袞司
羣牧軍詳袞司
宮分軍詳袞司
西北路金吾軍屬南面
西北路兵馬都部署司
西北路準布都部署司
西北路統軍司
西北路戍長司
西北路禁軍都統司
西北部鎮撫司兼掌西北諸部軍民有鎮撫西北部事官西北路巡檢司
黑水河提轄司在中京黔州置
已上西北路諸司控制諸國
東北路兵馬詳袞司亦曰東北面詳袞司
東北路監軍馬司有東北路監軍馬使有管押東北路
軍馬事官
東北路女直詳袞司
北女直兵馬司在東京遼州置
已上東北路諸司
東路兵馬都總管府有東路兵馬都總管有同知東路
兵馬事官
東路都統軍使司
約囉等十軍都詳袞司
約囉軍諸詳袞司未詳
九水諸夷安撫使
已上東路諸司
西南面節制司有節制西南諸軍事
西南面都統軍司
已上西南邊諸司
山西兵馬都統軍司
西路招討使司
西邊大詳袞司
四畨都軍所聖宗統和四年置授李繼沖
夏州管內畨落使聖宗統和四年置授李繼遷
倒塌嶺節度使司
倒塌嶺統軍司
塔斯節度使司
塔布城節度使司
已上西路諸司
北面行軍官
遼行軍官樞密都統都署之司上下相維先鋒兩翼嚴重中軍於遠探偵𠉀為尤謹臨陣委重於監戰司存有常秩然整暇所以為制勝之道也
行樞密院有左右林牙有叅謀
行軍都統所有監軍有行軍諸部都監有監戰
行軍都統
行軍副都統
行軍都監
行軍都押司有都押官副押官
行軍都部署司
先鋒使司
先鋒都統所
左翼軍都統所
右翼軍都統所
中軍都統所
御營都統所
遠探軍有小校有伊喇
𠉀騎有偵𠉀有𠉀人有伊喇
東征行樞密院
東征都統所亦曰東面行軍都統所又曰東路行軍都
統所
東征統軍司
東征先鋒使司
西征統軍司
南征都統所亦曰南面行軍都統所
南征統軍司
南面行營總管府
南面行營都部署司
河南道行軍都統所
北道行軍都統所
東北面行軍都統所
西北面行軍都統所
西南面行軍都統所
北面屬國官
遼制屬國屬部官大有儗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長與契丹人區別而用恩威兼製得柔遠之道考其可知者具如左
屬國職名總目
某國大王
某國裕悅
某國左相
某國右相
某國特哩袞亦曰司徒
某國太師
某國太保
某國司空本名逹林
某國某部節度使司
某國某部節度使
某國某部節度副使
某國詳袞司
某國詳袞
某國都監
某國將軍
某國小將軍
大部職名
並同屬國
諸部職名
並同部族
女直國順化王府
景宗保寜九年女直來請宰相額爾竒木之職以次授者二十一人聖宗統和八年封女直阿海為順化王亦作阿改天祚天慶二年有順國女直阿古齊大王
北女直國大王府
南女直國大王府
哈斯罕路女直國大王府聖宗太平六年哈斯罕諸部
許建旗鼓
長白山女直國大王府聖宗統和三十年長白山三十
部女直乞授爵秩
鴨綠江女直大王府
瀕海女直國大王府
準布國大王府
準布扎剌部節度使司
準布諸部節度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九年置準布別部節度使司
西準布國大王府
北準布國大王府
西北準布國大王府
齊蘇河國大王府
秋舒哩國大王府
珠巴克國大王府
阿爾斯蘭囬鶻大王府
囬鶻國單于府興宗重熙二十二年詔囬鶻部副使以
契丹人充
沙州囬鶻燉煌郡王
甘州囬鶻大王府
髙昌國大王府
党項國大王府
西夏國西平王府
髙麗國王府
新羅國王府
日本國王府
吐谷渾國王府
托歡國王府
哈噶斯國王府
室韋國王府
黑車子室韋國王府
鐡驪國王府
靺鞨國王府
沙陀國王府
濊貊國王府
突厥國王府
西突厥國王府
烏梁海國王府
達魯特國王府亦曰德哷勒亦曰德哷台
伊濟國王府
伊勒圖國王府
阿里國王府
敖拉國王府
珠赫國王府
烏孫國王府
于闐國王府
獅子國王府
大食國王府
西畨國王府
大畨國王府
小畨國王府
吐蕃國王府
阿薩爾國王府
布拉克國王府
特哩袞國王府
星莽國王府
圖伯特國王府
布古德國王府
錫爾固勒濟國王府
埓里國王府
呼哩國王府
伯哩國王府
繅袞國王府
阿巴佛德國王府
阿布雅國王府
紳穆哩國王府
約囉國王府
托克托呼國王府亦曰圗嚕古
蘇色國王府
伊特根國王府
博都哩國王府
博斯呼國王府
塔勒謙國王府
逹囉克國王府
三河國王府
克哷克國王府
實魯蘇國王府
實保國王府
佛寜國王府
烏里國王府
已上諸國
博囉滿逹勒部大王府
輝發部大王府
葉穆部大王府
黃龍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太康八年賜官及印溫圖琿部大王
威伊濟部大王府
伯哩八部大王府
伊竒哩部族大王府太宗㑹同三年賜旗鼓
已上大部
生女直部
珠巴克部
狐山部
博索摩部
察察哩部
年布爾古部
額圖格爾部
尼瑪齊部
塔卓卜部
渤海部
西北渤海部
逹勒逹部
烏爾古部
威烏爾古部
三河烏爾古部
威烏庫哩部
德哷勒部
德勒賔部
納喇部
威部
已上三部隸夫人布逹拉東北路管押司
卓特部
廸錦部
納喇阿爾威部
錫林德哷勒部
特爾格部
烏舍部
党項部
烏延党項部
山南党項部
北逹寧額部
南逹寧額部
九錫林部
烏梁海部
布古德部
圖依逹部
尼古爾部
約蘇鼐部
華喇部聖宗統和元年華喇部請今後詳袞於當部人
內選授不許
四部族部
四畨部
三國部
索歡納山東部
呼穆蘇山部
羅卜科部
照姑部
伯克齊部
伊楞古部
齊呼勒室韋部
黃皮室韋部
頁穩部
徹木袞部
二孟古部
荗薩納部
逹木琳巴古部
黙爾吉部
斡魯部
額爾德尼部
率璸部
五部畨部
富珠哩部
爪爾佳呼喇巴部
已上諸部
遼史卷四十六
遼史卷四十六考證
圖嚕部 按圖嚕舊作圖魯考兵衞志及部族表俱作圖盧今畫一改
博索布古德部 按博索布古德營衞志舊作伯斯鼻骨德此處原本作伯斯鼻骨無德字下塔瑪布古德部同今併増字畫一改
礮手軍詳袞司掌飛礮之事 按手原本訛首今據兵衞志改
涑州南兵馬指揮使司 按涑原本訛淶今據地理志改
烏梁海國王府 按烏梁海舊作斡朗改又有作嗢娘改者今畫一改
敖拉國王府 按敖拉舊作奧里此處原本復作襖里今畫一改
布古德國王府 按布古德舊作鼻骨德此處原本復作鼻國德今畫一改
輝法部大王府 按輝法舊作囬䟦考兵衞志作囬䟦今畫一改
溫圖琿部大王府 按溫圖琿舊作吾禿婉考部族表作吾獨婉今畫一改
烏延党項部 按烏延舊作隗衍此處原本復作隗行蓋行字為衍字之訛今改
布古德部 按布古德舊作鼻骨德此處原本訛作鼻德骨今畫一改
索琿納山東部 按索琿納舊作率昆那此處原本復作素昆那蓋素字為率字之訛今畫一改
率璸部 按率璸舊作率頻此處原本復作率類蓋類字為頻字之訛今畫一改
遼史卷四十六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七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
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𤣥宗置經畧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藩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於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宻使明年世宗以髙勲為南院樞密則樞密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四年建政事省於是南面官僚可得而書其始漢人樞密院兼尚書省吏兵刑有承㫖戶工有主事中書省兼禮部別有戶部使司以營州之地加幽冀之半適足矣中葉彌文耶律楊魯為太傅知有三師矣和爾郭勒濟為太尉知有三公矣於韓庫徳為常侍劉涇為禮部尚書知有門下尚書省矣庫部虞部倉部員外出使則知備郎官列宿之員室昉監修則知國史有院程翥舍人則知起居有注邢枹朴承㫖王言敷學士則知有翰林內制張幹政事舍人則知有中書外制大理司農有卿國子少府有監九卿列監見矣金吾千牛有大將十六列衞見矣太子上有師保下有府率東宮備官也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咸在方州如唐制也凡唐官可考見者列具於篇無徵者不書
南面朝官
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諸衞東宮之官誠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三師府本名三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故稱三師
太師穆宗應厯三年見太師唐古特
太傅太宗㑹同元年命馮道守太傅
太保㑹同元年劉昫守太保
少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巴格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伊遜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漢更名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唐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顯十一年見太尉趙思溫
司徒世宗天祿元年見司徒華沙
司空聖宗統和三十年見司空邢抱質
漢人樞密院本兵部之職在周為大司馬漢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內置樞密院後改用士人晉天福中廢開運元年復置太祖初有漢兒司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太宗入汴因晉置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初兼尚書省
樞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見樞密使李崧
知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樞密副使楊遵勗咸雍中為樞密
同知樞密院事聖宗太平六年見同知樞密院事
耶律黙爾吉
知樞密院副使事楊晳興宗重熙十二年知樞密
院副使事
樞密直學士聖宗統和二年見樞密直學士郭嘏樞密都承㫖聖宗開泰九年見樞密都承㫖
韓紹芳
樞密副承㫖楊遵勗重熙中為樞密副承㫖吏房承㫖
兵刑房承㫖
戶房主事
㕔房主事即工部
中書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祿四年建政事省興宗重熙十三年改中書省
中書令韓延徽太祖時為政事令韓知古天顯初
為中書令㑹同五年又見政事
令趙延夀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見大丞相趙延夀
左丞相聖宗太平六年見左丞相張儉
右丞相聖宗開泰元年見右丞相馬保忠
知中書省事蕭孝友興宗重熙十年知中書省事中書侍郎韓資讓夀隆初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郁同政事門下平
章事太宗大同元年見平章事
張礪
參知政事聖宗統和十二年見參知政事邢抱朴
堂後官太平二年見堂後官張克恭
主事
守當官並見耶律儼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儼道宗咸雍三年為中書省令史
中書舍人院
中書舍人室昉景宗保寜間為政事舍人道宗咸
雍二年見中書舍人馬鉉
右諫院
右諫議大夫聖宗統和七年見諫議大夫馬得臣右補闕
右拾遺劉景穆宗應厯初為右拾遺
門下省
侍中趙思忠太宗㑹同中為侍中
常侍興宗重熙十四年見常侍額古徳
散騎常侍馬人望天祚乾統中為左散騎常侍給事中聖宗統和二年見給事中郭嘏
門下侍郎楊晳清寜初為門下侍郎
起居舍人院
起居舍人聖宗開泰六年見起居舍人程翥知起居注耶律迪里重熙末知起居注
起居郎杜防開泰中為起居郎
左諫院
左諫議大夫
左補闕
左拾遺統和三年見左拾遺劉景
通事舍人院
通事舍人統和七年見通事舍人李琬
符寶司
符寶郎耶律玦重熙中為符寶郎
東上閤門司太宗㑹同元年置
東上閤門使韓延徽傳見東上閤門使鄭延豊東上閤門副使
西上閤門司
西上閤門使統和二十一年見西上閤門使丁振西上閤門副使
東頭承奉班
東頭承奉官韓徳讓景宗時為東頭承奉官
西頭承奉班
西頭承奉官
通進司
左通進
右通進耶律珠景宗時為右通進
登聞鼓院
登聞鼓使
匭院
知匭院使太平三年見知匭院事社防
誥院
誥院給事耶律都勒斡重熙末為誥院給事
尚書省太祖嘗置左右尚書
尚書令蕭思溫景宗保寜初為尚書令
左僕射太祖初康黙記為左尚書三年見左僕射
韓知古
右僕射太宗㑹同元年見右僕射羅索
左丞武白為尚書左丞
右丞
左司郎中
右司郎中
左司員外郎
右司員外郎
六部職名總目
某部
某部尚書聖宗開泰元年見吏部尚書劉績某部侍郎王觀興宗重熙中為兵部侍郎李澣穆
宗朝累遷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劉輝道宗大安末為禮部郎中
某部員外郎開泰六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某部郎中聖宗統和九年見虞部郎中崔祐諸曹
郎官未詳
御史臺太宗㑹同元年置
御史大夫㑹同九年見御史大夫耶律嘉哩御史中丞
侍御重熙七年見南面侍御準格爾
殿中司
殿中聖宗開泰元年見殿中髙可恆
殿中丞
尚舍局見遼朝雜禮
奉御
尚乘局奉御
尚輦局奉御
尚食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
南面林牙耶律穆爾古聖宗統和初為南面林牙翰林學士承㫖趙延夀傳見翰林學士承㫖張礪翰林學士太宗大同元年見和凝為翰林學士翰林祭酒韓徳崇景宗保寜初為翰林祭酒知制誥室昉太宗入汴詔知制誥
翰林畫院
翰林畫待詔聖宗開泰七年見翰林畫待詔陳升翰林醫官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爽
國史院
監修國史聖宗統和九年見監修國史室昉史館學士景宗保寜八年見史館學士
史館修撰劉輝大安末為史館修撰
修國史耶律玦重熙初修國史
宣政殿
宣政殿學士穆宗應厯二年見宣政殿學士李澣
觀書殿
觀書殿學士王鼎夀隆初為觀書殿學士
昭文館
昭文館直學士楊遵勗子晦為昭文館直學士
崇文館
崇文館大學士韓延徽太祖時為崇文館大學士
乾文閣
乾文閣學士王觀道宗咸雍五年為乾文閣學士
宣徽院太宗㑹同元年置
宣徽使
知宣徽院事馬得臣統和初知宣徽院事
宣徽副使
同知宣徽使事
同知宣徽院事
內省
內省使聖宗太平九年初見內省使
內省副使
內藏庫
內藏庫提㸃道宗清寜九年見內藏庫提㸃耶律烏爾古
內侍省
黃門令
內謁者
內侍省押班
內侍左廂押班
內侍右廂押班
契丹漢兒渤海內侍都知
左承宣使
右承宣使
內庫
都提㸃內庫
尚衣庫
尚衣庫使
湯藥局
都提㸃勾當湯藥內侍省官並見王繼恩趙
安仁傳
客省太宗㑹同元年置
都客省興宗重熙十年見都客省囘鶻重格客省使㑹同五年見客省使耶律華格
左客省使蕭和斯應厯初為左客省使
右客省使
客省副使
四方館
四方館使髙勲太宗入汴為四方館使四方館副使道宗咸雍五年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引進司
引進使聖宗統和二十八年見引進使韓杞
㸃簽司
同簽㸃簽司事興宗重熙六年見同簽㸃簽司事耶律圓寜
禮信司
勾當禮信司興宗重熙七年見勾當禮信司古雲
禮賔使司
禮賔使大公鼎曽祖忠為禮賔使
寺官職名總目
某卿興宗景福元年見重祿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儼子處貞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贊引太祝奉禮郎恊律郎
諸署職名總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樂署
鼓吹署
法物庫遼朝雜禮有法物庫所掌圖籍
法物庫使
法物庫副使
崇祿寺本光祿寺太宗諱改
衞尉寺
宗正寺職在大特哩袞司
太僕寺有乘黃署
大理寺有提㸃大理寺有大理正聖宗統和十二年置鴻臚寺
司農寺
諸監職名總目
某太監興宗景福元年見少副監馬憚
某少監興宗重熙十七年見將作少監王企某監丞
某監主簿
祕書監有祕書郎祕書郎正字
著作局
著作郎
著作佐郎楊晳聖宗統和十一年為著作佐
郎
校書郎楊佶統和中為校書郎
正字開泰元年見正字李萬
司天監有太史令有司厯靈臺郎挈壺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靈臺郎保章正司厯監𠉀挈壺正司辰刻漏博士典鐘典鼔
國子監上京國子監太祖置
祭酒
司業
監丞
主簿
國子學
博士武白為上京國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監
少府監
將作監
都水監
已上文官
諸衞職名總目
各衞
大將軍聖宗開泰七年見皇子宗簡右衞大將軍上將軍王繼忠統和二十二年加左武衞上將軍將軍聖宗太平四年見千牛衞將軍蕭順
折衝都尉
果毅都尉
親衞
勲衞
翊衞
左右衞
左右驍衞
左右武衞
左右威衞
左右領軍衞
左右金吾衞
左右監吾衞
左右千牛衞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虎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䇿軍
左右神威軍
已上武官
東宮三師府凡東宮官多見遼朝雜禮
太子太師太宗大同元年見太子太師李崧太子太傅世宗天祿五年見太子太傅趙瑩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太保趙瑩
太子少師聖宗太平十一年見太子少師蕭從順太子少傅耶律哈里重熙中為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太同元年見太子少保馮玉
太子賔客院
太子賔客
太子詹事院
太子詹事
少詹事
詹事丞
詹事主簿
太子司直司
太子司直
左春坊
太子左庶子
太子中允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中允馮若谷太子司議郎
太子左諭徳
太子左贊善大夫
文學館
崇文館學士
崇文館直學士
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韓灤
司經局
太子洗馬劉輝大安末為太子洗馬
太子文學
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張昱太子正字
典設局
典設郎
宮門局
宮門郎
右春坊
太子右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右諭徳
右贊善大夫
太子通事舍人
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
丞
主簿
太子率更寺
太子率更令
丞
主簿
太子僕寺
太子僕
丞
主簿
太子率府職名總目
某率興宗重熙十四年見率府率錫哷
太子左右衞率府
太子左右司禦率府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太子左右監門率府
太子左右內率府
已上東宮官
王傳府
王傳蕭惟信重熙十五年為燕趙王傅
親王內史府
內史道宗太康三年見內史吳嘉努
長史
參軍
諸王文學館
諸王教授姚景行重熙中為燕趙國王教授諸王伴讀聖宗太平八年長沙郡王宗允等奏選
諸王伴讀
已上諸王府官
南面宮官
漢兒行宮都部署院亦曰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聖宗開泰九年改左僕射
漢兒行宮都部署開泰七年見漢兒行宮都部署
石用中
漢兒行宮副部署興宗重熙十五年見漢兒行宮
副部署耶律迪里
知南面諸行宮副部署重熙十年見知南面諸行
宮副部署耶律紐斡哩
同知漢兒行宮都部署事道宗太康三年見同知
漢兒行宮都部署事蕭托卜嘉
同簽部署司事耶律儼太康中為同簽部署司事都部署判官耶律儼咸雍中為都部署判官
十二宮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職名總目
某宮漢人行宮都部署
某宮南面副都部署
某宮同知漢人都部署
𢎞義宮
永興宮
積慶宮
長寜宮
延昌宮
彰愍宮
崇徳宮
興聖宮
延慶宮
太和宮
永昌宮
敦睦宮
遼史卷四十七
遼史卷四十七考證
聖宗太平六年見左丞相張儉 按六年原本作四年考聖宗本紀太平六年見左丞相張儉非四年今據改
太祖加王郁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按王郁原本作王都考五代史王都並未從遼惟王郁降晉旋叛晉入遼乃都之兄也郁本史有傳其加門下平章事以征渤海功與此合則都為郁字之訛無疑今據改
聖宗開泰六年見起居舍人程翥 按開泰六年原本作五年考聖宗本紀開泰五年無程翥名至六年始見起居舍人程翥等分路按察刑獄是起居舍人初見處今據改
耶律都勒斡重熙末為誥院給事 按耶律都勒斡興宗本紀作耶律鐸魯斡此處原本作鐸斡無魯字係脫文今畫一改
開泰六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 按六年原本作五年考聖宗本紀五年不見王景運名係六年事今據改
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爽 按李爽原本作李奭考天祚本紀保大二年見翰林醫官李爽別有李奭官少府少監非一人原本殊誤今據改
穆宗應厯二年見宣政殿學士李澣 按二年原本作元年考穆宗本紀元年不見李澣官宣政殿學士事二年始見今據改
道宗清寜九年見內藏庫提㸃耶律烏爾古 按九年原本作元年考道宗本紀元年不見內藏庫提㸃官至九年始見今改
都部署判官耶律儼咸雍中為都部署判官 按耶律儼傳為都部署判官實在太康初年非咸雍中也咸雍中儼甫登進士第耳志當有誤
遼史卷四十七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八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南面京官
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邉防官南京中京多財賦官五京並署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於後
三京宰相府職名總目
左相
右相
左平章政事
右平章政事
東京宰相府聖宗統和元年詔三京左右相左右平章
事
中京宰相府
南京宰相府
諸京內省客省職名總目
某官某省使
某官某省副使耶律博諾開泰末為上京內客省
副使
上京內省司
東京內省司地理志東京大內不置宮嬪唯以內省使
副判官守之
五京諸使職名總目
某京某使王棠重熙中為上京鹽鐵使
知某京某使事張孝傑清寧間知戶部使事某京某副使劉伸重𤋮中為三司副使
同知某京某使事道宗太康三年見托卜嘉同知
度支使事
某京某判官聖宗太平九年見戸部使判官
上京鹽鐵使司
東京戸部使司
中京度支使司
南京三司使司
南京轉運使司亦曰燕京轉運使司
西京計司
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職名總目
某官留守行某府尹事聖宗統和元年見上京留
守行臨潢尹事吳王舒
某官副留守天祚天慶六年見東京副留守髙清
臣
知某京留守事蕭惠開泰二年知東京留守事某府少尹聖宗太平五年見臨潢少尹鄭𢎞節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見中京同知耶律頁同簽某京留守事蕭迪里重熙六年同簽南京留
守事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祿中為南京留守判官某京留守推官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留守推官
李可舉
上京留守司
東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趙延壽為中京留守治鎮州聖宗統和十二年命室昉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顯三年升東平郡為南京治遼陽十三年以幽州為南京治析津聖宗開泰元年改幽都府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五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京都總管知某府事
同知某府事聖宗太平五年見同知中京事蕭雅
袞
上京都總管府
東京都總管府
中京都總管府
南京都總管府
西京都總管府
五京都虞𠉀司職名總目
都虞𠉀
上京都虞𠉀司
東京都虞𠉀司
南京都虞𠉀司
西京都虞𠉀司
中京都虞𠉀司
五京警巡院職名總目
某京警巡使
某京警巡副使
上京警巡院
東京警巡院
中京警巡院
南京警巡院
西京警巡院
五京處置使司職名總目
某京處置使
上京處置司
東京處置司
中京處置司
南京處置司
西京處置司
五京學職名總目道宗清寧元年詔設學養士頒經及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
博士
助教
上京學上京別有國子監見朝官
東京學
中京學中京別有國子監與朝官同
南京學亦曰南京太學太宗置聖宗統和十三年賜水磑莊一區
西京學
已上五京官
上京城隍使司亦曰上京皇城使
上京城隍使韓徳讓景宗時為上京城隍使
東京渤海承奉官聖宗開泰八年耶律巴格奏渤海承奉班宜設官以統之因置
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遼陽大都督府太宗會同二年置
遼陽大都督㑹同二年都督和勒博等闗防遼陽
東都
東京安撫使司
東京安撫使
東京軍巡院地理志東京有歸化營軍千餘人籍河朔亡命於此置軍巡院
東京軍巡使
中京文思院
中京文思使馬人望父佺為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問使司
中京路按問使耶律華善重熙二十四年為中京
路按問使
中京巡邏使司
中京巡邏使耶律古雲開泰間為中京巡邏使
中京大內都部署司
中京大內都部署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大內都
部署
中京大內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壽隆元年見宣徽使耶律特黙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處置使司聖宗開泰元年見秦王隆慶為燕京管內處置使
燕京管內處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歩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侍衛親軍馬歩軍都指揮使蕭討古乾亨初
為南京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歩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馬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軍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歩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歩軍都指揮使
南京歩軍副指揮使
南京栗園司
典南京栗園
雲州宣諭招撫使司
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二員統和四年見韓布格
邢抱質為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
南面大畨府官
黃龍府
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
律烏魯斯
同知黃龍府事
黃龍府判官
黃龍府侍衛親軍馬歩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歩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歩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學
博士
助教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咸雍元年知興中府事楊績
同知興中府事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遼東西燕秦漢唐已置郡縣設官職矣髙麗渤海因之至遼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為畿甸二百餘年城郭相望田野益闢冠以節度承以觀察防禦團練等使分以刺史縣令大畧採用唐制其間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築城賜額謂之頭下州軍唯節度使朝廷命之後往往皆歸王府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其設官則未詳雲
節度使職名總目
某州某軍節度使
某州某軍副節度使
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
使事
行軍司馬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
書記
衙官
某馬歩軍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馬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歩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上京道
懐州奉陵軍節度使司
慶州𤣥寧軍節度使司
泰州徳昌軍節度使司
長春州韶陽軍節度使司
儀坤州啓聖軍節度使司
龍化州興國軍節度使司
饒州匡義軍節度使司
徽州宣徳軍節度使司
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司
懿州廣順軍節度使司
渭州髙陽軍節度使司
鎮州建安軍節度使司
東京道
開州鎮國軍節度使司
保州宣義軍節度使司
辰州奉國軍節度使司
興州中興軍節度使司
海州南海軍節度使司
淥州鴨綠軍節度使司
顯州奉先軍節度使司
乾州廣徳軍節度使司
貴徳州寧逺軍節度使司
瀋州昭徳軍節度使司
遼州始平軍節度使司
通州安逺軍節度使司
雙州保安軍節度使司
同州鎮安軍節度使司
咸州安東軍節度使司
信州彰聖軍節度使司
賔州懐化軍節度使司
懿州寧昌軍節度使司
蘇州安復軍節度使司
復州懐徳軍節度使司
祥州瑞聖軍節度使司
中京道
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
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
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
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
來州歸徳軍節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司
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司
西京道
雲中大同軍節度使司
雲內州開逺軍節度使司
奉聖州武定軍節度使司
蔚州忠順軍節度使司
應州彰國軍節度使司
朔州順義軍節度使司
觀察使職名總目
某州軍觀察使
某州軍觀察副使
某州軍觀察判官王鼎清寧五年為易州觀察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中京道
髙州觀察使司
武安州觀察使司
利州觀察使司
東京道
益州觀察使司
寧州觀察使司
歸州觀察使司
寧江州混同軍觀察使司
上京道
永州永昌軍觀察使司
靜州觀察使司
團練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團練使
某州團練副使
某州團練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安州團練使
防禦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防禦使
某州防禦副使
某州防禦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廣州防禦使司
鎮海府防禦使司
冀州防禦使司
衍州安廣軍防禦使司
州刺史職名總目
某州刺史
某州同知州事耶律圖丹重熙中同知金肅軍事某州錄事參軍世宗天祿五年詔州錄事參軍委
政事省差注
州學
博士
助教
上京道五州烏降聖維防招
東京道三十七州穆賀盧鐵崇耀嬪遼西康宗海北巖集祺遂韓銀安逺威清雍湖渤郢銅涑率賓定理鐵利吉麓荊媵順化連肅烏
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澤北安潭松山安徳黔嚴隰遷
潤
南京道八州順檀涿易薊景灤營
西京道八州𢎞徳寧邉歸化汗儒武東勝
縣職名總目
某縣令
某縣丞
某縣主簿世宗天祿五年詔縣主簿政事省差注某縣尉
縣學大公鼎為良鄉縣尹建孔子廟
博士
助教
五京諸州屬縣見地理志縣有驛遞馬牛旗鼓鄉正㕔𨽻倉司等役有破産不能給者良民患之馬人望設法使民出錢免役官自募人倉司給使以公使充人以為便
南面分司官
平理庻獄採摭民隠漢唐以來賢主以為恤民之令典官不常設有詔則選材望官為之
分決諸道滯獄使聖宗統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員又
命馬守瑛等三員分決諸道滯獄
按察諸道刑獄使開泰五年遣劉涇等分路按察刑獄採訪使太宗㑹同三年命干固靈為採訪使
南面財賦官
遼國以畜牧田漁為稼穡財賦之官初甚簡易自聶哷教耕織而後鹽鐵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饒矣諸錢帛司職名總目
某州錢帛都㸃檢大公鼎為長春州錢帛都提㸃
長春路錢帛司興宗重熙二十二年置
遼西路錢帛司
平州路錢帛司
轉運司職名總目
某轉運使
某轉運副使
同知某轉運使
某轉運判官
山西路都轉運使司楊晳興宗重熙二十年為山西轉
運使
奉聖州轉運使司聖宗開泰三年置
蔚州轉運使司
應州轉運使司
朔州轉運使司
保州轉運使司已上並開泰三年置
西山轉運使聖宗太平三年見西山轉運使郎𤣥化
南面軍官
傳曰惟楚有材晉實用之遼自太祖以來攻掠五代宋境得其人則就用之東北二鄙以農以工有事則從軍政計之善者也
㸃檢司職名總目
某都㸃檢穆宗十三年見殿前都㸃檢耶律伊勒
哈
某副㸃檢聖宗太平六年見副㸃檢耶律頁同知某都㸃檢道宗清寧九年見同知㸃檢司事
耶律托卜嘉
㸃檢司
殿前都㸃檢司
㸃檢侍衛親軍馬歩司
諸指揮使司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聖宗統和二年見侍衛親軍都指
揮使韓倬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某軍都指揮使司
某軍副指揮使司
並同前
侍衛親軍馬歩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歩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
侍衛漢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四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兵馬都指揮使司聖宗統和五年以宋降軍置七指揮署左右廂凡四十二員七年𨽻總管府
歸聖軍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宣力軍都指揮使司
四㨗軍都指揮使司
天聖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諸軍都團練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團練使趙思溫太祖神冊二年為漢軍都
團練使
某軍團練副使
某軍團練判官
漢軍都團練使司
諸軍兵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總管聖宗太平四年見兵馬都總管某兵馬副總管
同知某兵馬事
某兵馬判官
兵馬都總管府
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
南面邉防官
三皇五帝寛柔之化澤及漢唐好生惡殺習與性成雖五代極亂習於戰闘者財幾人耳宋以文勝然遼之邉防猶重於南面直以其地大民衆故耳卒之親仁善鄰桴鼔不鳴幾二百年此遼之所以為美也歟
易州飛狐招安使聖宗統和二十三年改安撫使司易州飛狐兵馬司道宗咸雍四年改易州安撫司易州飛狐招撫司
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和卓景宗保寧初為西南面招
安使
巡檢使司耶律和卓景宗保寧中為巡檢使
五州都總管府耶律蘇色穆宗應厯初為義霸詳順聖
五州都總管
山後五州都管司聖宗統和四年見普努寧為山後五
州都管
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泉錦五州制
置使
三州處置使司韓徳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使霸州處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
遼史卷四十八
遼史卷四十八考證
聖宗太平五年見臨潢少尹鄭𢎞節 按五年原本作四年考聖宗本紀臨潢少尹名見於五年非四年事今據改
蕭迪里重熙六年同簽南京留守事 按重熙六年原本作太平六年考蕭迪里傳重熙初始仕六年降同簽南京留守事並不在太平間也今據改
道宗清寧元年詔設學養士頒經及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 按元年原本作五年考本紀道宗即位有設學養士之詔俱與此志同非五年事今據改
雲內州開逺軍節度使司 按開逺軍原本脫逺字今據地理志增
遼史卷四十八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四十九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八
禮志一
理自天設情繇人生以理制情而禮樂之用行焉林豺梁獺是生郊禘窪尊燔黍是生燕饗虆梩瓦棺是生喪葬儷皮緇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彌文一文一質葢本於忠變通革弊與時宜之惟聖人為能通其意執理者膠瑟聚訟不適人情徇情者稊稗綿蕝不中天理秦漢而降君子無取焉遼本朝鮮故壤箕子八條之教流風遺俗葢有存者自其上世縁情制宜隠然有尚質之風約尼和拉汗制祭山儀蘇汗制色克色哩儀蘇爾威汗制柴冊再生儀其情朴其用儉敬天恤災施恵本孝出於悃忱殆有得於膠瑟聚訟之表者太古之上推輪五禮何以異茲太宗克晉稍用漢禮今國史院有金陳大任遼禮儀志皆其國俗之故又有遼朝雜禮漢儀為多別得宣文閣所藏耶律儼志視大任為加詳存其畧著於篇
吉儀
祭山儀設天神地祗位於木葉山東鄉中立君樹前植羣樹以像朝班偶植二樹為神門皇帝皇后至伊勒希巴具禮儀牲用赭白馬𤣥牛赤白羊皆牡僕臣曰旗皷伊喇殺牲體割懸之君樹太巫以酒酹牲禮官曰多囉倫穆騰奏儀辦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懸魚三山絳垂飾犀玉刀錯絡縫烏靴皇后御絳帓絡縫紅袍懸玉佩雙結帕絡縫烏靴皇帝皇后御鞍馬羣臣在南命婦在北服從各部旗幟之色以從皇帝皇后至君樹前下馬升南壇御榻坐羣臣命婦分班以次入就位合班拜訖復位皇帝皇后詣天神地祗位致奠閤門使讀祝訖復位坐北府宰相特哩袞以次致奠於君樹徧及羣樹樂作羣臣命婦退皇帝率孟父仲父季父之族三匝神門樹餘族七匝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上香再拜如初皇帝皇后升壇坐龍文茵再聲警詣祭東所羣臣命婦從班列如初巫衣白衣特哩袞以素巾拜而冠之巫三致辭每致辭皇帝皇后一拜在位者皆一拜皇帝皇后各舉酒二爵肉二器再奠大臣命婦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後立一奠命特哩袞東向擲之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六拜皇帝皇后復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餅餌各二器奠於天神地祗位執事郎君二十人持福酒胙肉詣皇帝皇后前太巫奠酹訖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皇帝皇后一拜飲福受胙復位坐在位者以次飲皇帝皇后率羣臣復班位再拜聲蹕一拜退
太祖幸幽州大悲閣遷白衣觀音像建廟木葉山尊為家神於拜山儀過樹之後増詣菩薩堂儀一節然後拜神非復和拉汗之故也興宗先有事於菩薩堂及木葉山遼河神然後行拜山儀冠服節文多所變更後因以為常神主樹木懸牲告辦班位奠祝致嘏飲福往往暗合於禮天理人情放諸四海而準信矣夫興宗更制不能正以經術無以大過於昔故不載
色克色哩儀若旱擇日行色克色哩儀祈雨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於先帝御容乃射栁皇帝再射親王宰執各一射中栁者質誌栁者冠服不中者以冠服質之不勝者進飲於勝者然後各歸其冠服又翼日植栁天棚之東南巫以酒醴黍稷薦植栁祝之皇帝皇后祭東方畢子弟射栁皇族國舅羣臣與禮者賜物有差既三日雨賜多囉倫穆騰馬四匹衣四襲否則以水沃之
道宗清寜元年皇帝射栁訖詣風師壇再拜
柴冊儀擇吉日前期置柴冊殿及壇壇之制厚積薪以木為三級壇置其上席百尺氊龍文方茵又置再生母后捜索之室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儀畢八部之叟前導後扈左右扶翼皇帝冊殿之東北隅拜日畢乘馬選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馳仆御者從者以氊覆之皇帝詣髙阜地大臣諸部帥列儀仗遙望以拜皇帝遣使勅曰先帝升遐有伯叔父兄在當選賢者沖人不徳何以為謀羣臣對曰臣等以先帝厚恩陛下明徳咸願盡心敢有他圖皇帝令曰必從汝等所願我將信明賞罰爾有功陟而任之爾有罪黜而棄之若聴朕命則當謨之僉曰惟皇帝是從皇帝於所識之地封土石以誌之遂行拜先帝御容宴饗羣臣翼日皇帝出冊殿䕶衞太保扶翼升壇奉七廟神主置龍文方茵北南府宰相率羣臣圜立各舉氊邊贊祝訖樞密使奉玉寳玉冊入有司讀冊訖樞密使稱尊號以進羣臣三稱萬嵗皆拜宰相北南院大王諸部帥進赭白羊各一羣皇帝更衣拜諸帝御容遂晏羣臣賜賚各有差
拜日儀皇帝升露臺設褥向日再拜上香門使通閣使或副應拜臣僚殿左右階陪位再拜皇帝升座奏牓訖北班起居畢時相已下通名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各祗𠉀宣徽已下橫班同諸司閤門北面先奏事餘同教坊與臣僚等
告廟儀至日臣僚昧爽朝服詣太祖廟次引臣僚合班先見御容再拜畢引班首左上至褥位再拜贊上香揖欄內上香畢復褥位再拜各祇侯立定左右舉告廟祝版於御容前跪捧中書舍人俛跪讀訖俛興退引班首左下復位又再拜分引上殿次第進酒三分班引出
謁廟儀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廟車駕至臣僚於門外依位序立望駕鞠躬班首不出班奏聖躬萬福舍人贊各祇𠉀畢皇帝降車分引南北臣僚左右入至丹墀褥位合班定皇帝升露臺褥位宣徽贊皇帝再拜殿上下臣僚陪位皆再拜上香畢退復位再拜分引臣僚左右上殿位立進御容酒依常禮若即退再拜舍人贊好去引退禮畢
告廟謁廟皆曰拜容以先帝先後生辰及忌辰行禮自太宗始也其後正旦皇帝生辰諸節辰皆行之若忌辰及車駕行幸亦嘗遣使行禮凡色克色哩柴冊再生納後則親行之凡柴冊親征則告幸諸京則謁四時有薦新
孟冬朔拜陵儀有司設酒饌於山陵皇帝皇后駕至多囉倫穆騰奏儀辦閤門使贊皇帝皇后詣位四拜訖巫贊祝燔胙及時服酹酒薦牲大臣命婦以次燔胙四拜皇帝皇后率羣臣命婦循諸陵各三匝還宮翼日羣臣入謝
爇節儀皇帝即位凡征伐叛國俘掠人民或臣下進獻人口或犯罪沒官戸皇帝親覽閒田建州縣以居之設官治其事及帝崩所置人戶府庫錢粟穹廬中置小氊殿帝及后妃皆鑄金像納焉節辰忌日朔望皆致祭於穹廬之前又築土為臺髙丈餘置大盤於上祭酒食撒於其中焚之國俗謂之爇節
嵗除儀初夕敕使及伊勒希巴率執事郎君至殿前以鹽及羊膏置爐中燎之巫及大巫以次贊祝火神訖閤門使贊皇帝面火再拜
初皇帝皆親拜至道宗始命伊勒希巴拜之
遼史卷四十九
遼史卷四十九考證
柴冊儀 按王易燕北録所載柴冊儀有拜日拜七廟殿拜木葉山神拜金神拜冊太后拜赤娘子拜七祖眷屬畢次上柴籠受冊次入黑龍殿受賀行禮罷又有宴飲等儀與此逈異謹附識以備考
拜日儀 按聖宗本紀統和元年十二月千齡節祭日月四年十二月祭日月又按兵衞志凡舉兵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據此則拜日之儀有獨拜日者有兼拜月者拜月之儀志雖不載要當與拜日等謹附識
遼史卷四十九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十九
禮志二
凶儀
喪葬儀聖宗崩興宗哭臨於菆塗殿大行之夕四鼓終皇帝率羣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門就輼輬車藉以素䄄巫者祓除之詰旦發引至祭所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弓矢鞍勒圖畫馬駞儀衛等物皆燔之至山陵葬畢上哀冊皇帝御幄命改火面火致奠三拜又東向再拜天地訖乗馬率送葬者過神門之木乃下東向再拜翼日詰旦率羣臣命婦詣山陵行初奠禮升御容殿受遺賜又翼日再奠如初興宗崩道宗親擇地以葬道宗崩菆塗於遊仙殿有司奉喪服天祚皇帝問禮於總知翰林院事耶律固始服斬衰皇族外戚使相矮𧝋官及郎君服如之餘官承應人皆白枲衣巾以入哭臨特哩袞三父房南府宰相約尼詳袞九奚首郎君伊勒希巴國舅詳袞十紮薩克郎君南院大王郎君各以次薦奠進鞍馬衣襲犀玉帶等物表列其數讀訖焚表諸國所賻器服親王諸京留守奠祭進賻物亦如之先帝小斂前一日皇帝喪服上香奠酒哭臨其夜北院樞密使契丹行宮都部署入小斂翼日遣北院樞密副使林牙以所賵器服置之幽宮靈柩升車親王推之至食羖之次葢遼國舊俗於此刑羖羊以祭皇族外戚諸京州官以次致祭至葬所靈柩降車就轝皇帝免喪服步引至長福岡是夕皇帝入陵寢授遺物於皇族外戚及諸大臣乃出命以先帝寢幄過於陵前神門之木帝不親徃遣近侍冠服赴之初奠皇帝皇后率皇族外戚使相節度使夫人以上命婦皆拜祭循陵三匝而降再奠如初辭陵而還
上諡冊儀先一日於菆塗殿西廊設御幄並臣僚幕次大樂令展宮懸於殿庭恊律郎設舉麾位至日北南面臣僚朝服昧爽赴菆塗殿先置冊寳案於西廊下閤使引皇帝至御幄服寛衣皂帶臣僚班齊分班引入嚮殿合班立定引冊案上殿至褥位寳案次之設於西階閤使引皇帝自西階升殿初行樂作至位立樂止宣徽使揖皇帝鞠躬再拜陪位者皆𠕂拜翰林使執臺琖以進皇帝再拜引至神座前跪奠三樂作進奠訖復位樂止又再拜陪位者皆再拜引皇帝於神座前北面立捧冊函者去葢進前跪冊案退置殿西壁下引讀冊者進前俛伏跪自通全銜臣讀謚冊讀訖俛伏興復位捧冊函者置於案上捧寳函者進前跪讀寳官通銜跪讀訖引皇帝至褥位再拜陪位者皆再拜禮畢引皇帝歸御幄初行樂作至御幄樂止引臣僚分班出若皇太后奠酒依常儀
忌辰儀先一日奏忌辰榜子預冩名紙大紙一幅用隂面後第三行書文武百僚宰臣某以下謹詣西上閤門進名奉慰至日應拜大小臣僚竝皂衣皂鞓帶四鼓至時於幕次前在京於僧寺班齊依位望闕敘立直日舍人跪右執名紙在前班首以下皆再拜引退名紙於宣徽使面付內侍奏聞
宋使祭奠弔慰儀太皇太后至菆塗殿服喪服太后於北間南面垂簾坐皇帝於南間北面坐宋使至幕次宣賜素服皂帶更衣訖引南北臣僚入班立定矮𧝋以下竝上殿依位立先引祭奠使副捧祭文南洞門入殿上下臣僚並舉哀至丹墀立定西上閤門使自南階下受祭文上殿啓封置於香案哭止祭奠禮物列殿前引使副南階上殿至褥位立揖再拜引大使近前上香退再拜大使近前跪捧臺琖進奠酒三教坊奏樂退再拜揖中書二舍人跪捧祭文引大使近前俛伏跪讀訖舉哀引使副下殿立定哭止禮物擔牀出畢引使副近南面北立勾弔慰使副南洞門入四使同見大行皇帝靈再拜引出歸幕次皇太后別殿坐服喪服先引北南面臣僚並於殿上下依位立弔慰使副捧書匣右入當殿立閤門使右下殿受書匣上殿奏封全開讀訖引使副南階上殿傳逹弔慰訖退下殿立引禮物擔牀過畢引使副近南北面立勾祭奠使副入四使同見鞠躬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顔又再拜立定宣徽傳聖㫖撫問就位謝再拜引出歸幕次皇帝御南殿服喪服使副入見如見皇太后儀加謝逺接撫問湯藥再拜次宣賜使副並從人祭奠使副別賜讀祭文例物即日就館賜宴高麗夏國奉弔進賻等使禮畧如之道宗崩天祚皇帝問禮於耶律固宋國遣使弔及致祭歸賵皇帝喪服御遊仙之北別殿使入門皇帝哭使者詣柩前上香讀祭文訖又哭有司讀遺詔慟哭使者出少頃復入陳賻賵於柩前皇帝入臨哭退更衣御遊仙殿南之幄殿使者入見且辭勅有司賜宴於館
宋使告哀儀皇帝素冠服臣僚皂鞓帶宋使奉書右入丹墀內立西上閤門使右階下殿受書匣上殿欄內鞠躬奏封全開封於殿西案授宰臣讀訖皇帝舉哀舍人引使者右階上欄內俛跪附奏起居訖俛興立皇帝宣問南朝皇帝聖躬萬福使者跪奏來時皇帝聖躬萬福起退舍人引使者右階下殿於丹墀西面東鞠躬通事舍人通使者名某祗𠉀見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顔再拜又出班謝逺接撫問湯藥再拜賛祗𠉀引出就幕次宣賜衣物引從人入通名拜奏聖躬萬福出就幕賜衣如使者之儀又引使者入面殿鞠躬賛謝恩再賛有勅賜宴再拜賛祗𠉀出就幕次宴引從人謝恩拜勅賜宴皆如初宴畢歸館
宋使進遺留禮物儀百官昧爽朝服殿前班立宋遺留使告登位使副入內門館伴副使引謝登位使就幕次坐館伴大使與遺留使副奉書入至西上閤門外氊位立閤使受書匣置殿西階下案引進使引遺留物於西上閤門入即於廊下橫門出皇帝升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畢引宰臣押文武班起居引中書令西階上殿奏宋使見牓子契丹臣僚起居控鶴官起居遺留使副西上閤門入面殿立舎人引使副西階上殿附奏起居訖引西階下殿於丹墀東西面鞠躬通名奏聖躬萬福如告哀使之儀謝面天顔謝逺接撫問湯藥引遺留使從人見亦如之次引告登位使副捧書匣於東上閤門入面殿立閤使東階下殿受書匣中書令讀訖舍人引使副東階上殿附奏起居引下殿南面立告登位禮物入即於廊下橫門出退西面鞠躬附奏起居謝面天顔逺接等皆如遺留使之儀宣賜遺留登位兩使副併從人衣物如告哀使應坐臣僚皆上殿就位立分引兩使副等於兩廊立皇帝問使副衝涉不易丹墀內五拜各引上殿祗𠉀位立大臣進酒皇帝飲酒契丹通漢人賛殿上臣僚皆拜稱萬歲賛各就坐行酒殽茶饍饅頭畢從人出水飯畢臣僚皆起契丹通漢人賛皆再拜稱萬歲各祗𠉀獨引宋使副下殿謝五拜引出控鶴官門外祇𠉀報閤門無事供奉官捲班出
髙麗夏國告終儀先期於行宮左右下御帳設使客幕次於東南至日北面臣僚各常服其餘臣僚竝朝服入朝使者至幕次有司以嗣子表狀先呈樞密院准備奏呈先引北面臣僚並矮𧝋已上近御帳相對立其餘臣僚依班位序立引告終人使右入至丹墀面殿立引右上立揖少前拜跪奏訖宣問若嗣子已立恭身受聖㫖奏訖復位嗣子未立不宣問引右下丹墀面北鞠躬通班畢引面殿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顔復位再拜出班謝逺接復位再拜賛祇𠉀退就幕次再入依前面北鞠躬通辭再拜敘戀闕再拜賛好去禮畢
遼史卷五十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一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
禮志三
軍儀
皇帝親征儀常以秋冬應敵制變或無時將出師必先告廟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軍旅刑青牛白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獨樹無獨樹即所舍而行之或皇帝服介冑祭諸先帝宮廟乃閲兵將行牝牡麃各一為⿰祭將臨敵結馬尾祈拜天地而後入下城克敵祭天地牲以白黒羊班師以所獲牡馬牛各一祭天地出師以死囚還師以一諜者植柱縛其上於所向之方亂射之矢集如蝟謂之射鬼箭
臘儀臘十二月辰日前期一日詔司獵官選獵地其日皇帝皇后焚香拜日畢設圍命獵夫張左右翼司獵官奏成列皇帝皇后升轝多囉倫穆騰以酒二尊盤飱進北南院大王以下進馬及衣皇帝降輿祭東畢乘馬入圍中皇太子親王率羣官進酒分兩翼而行皇帝始獲兎羣臣進酒上夀各賜以酒至中食之次親王大臣各進所獲及酒訖賜羣臣飲還宮應厯元年冬漢遣使來賀自是遂以為常儀統和中罷之
出軍儀制見兵志
禮志四
賔儀
常朝起居儀昧爽臣僚朝服入朝各依幕次內侍奏班齊先引京官班於三門外當直舍人放起居再拜各祇候次引兩府以下文武官於丹墀內面殿立竪班諸司並供奉官於東西道外相向立定當直閤使副贊放起居再拜各祇候退還幕次公服帝升殿坐兩府並京官丹墀內聲喏各祇候教坊司同北班起居畢奏事
燕京嘉寧殿西京同文殿朝服幞頭袍笏公服紫衫㡌
正座儀皇帝升殿坐警聲絶契丹漢人殿前班畢各依位侍立次教坊班畢捲退京官班入拜畢揖於右橫街西依位班立次武班入拜畢依位立文班入拜畢依位立北班入起居畢於左橫街東序班立次兩府班入鞠躬通宰臣某官已下起居拜畢引上殿奏事已上六班起居竝七拜內有不帶節度使班首止通名亦七拜捲班與常朝同直院有旨入文班留守司三司統軍司制置司謂之京官都部署司宮使副宮使都承以下令史北面主事以下隨駕諸司為武官館閣大理寺堂後以下御史臺隨駕閒員令史司天臺翰林醫官院為文官
天慶二年冬教坊竝服袍
臣僚接見儀皇帝御座奏見牓子畢臣僚左入鞠躬通文武百僚宰臣某官以下祇候見引面殿鞠躬起居凡七拜引班首出班謝面天顔復位舞蹈五拜鞠躬宣荅問制再拜宣訖謝宣諭五拜各祇𠉀畢矮𧝋以上引近前問聖躬萬福傳宣問䟦渉不易鞠躬引班舍人贊各祇候畢引右上准備宣問其餘臣僚竝於右侍立
宣荅雲卿等久居鄉邑來奉乘輿時屬霜寒或雲炎蒸諒多勞止卿各平安好想宜知悉
問聖體儀皇帝行幸車駕至巴納坐御帳臣僚公服問聖躬萬福贊再拜各祇候奏事宣徽以下常服教坊與臣僚同
保大元年夏特旨通名再拜不稱宰臣
車駕還京儀前期一日宣徽以下橫班諸司閤門竝公服於宿帳祇候至日詰旦皇帝乘玉輅閤門宣諭軍民訖導駕時相以下進至內門閤副勘箭畢通事舍人鞠躬奏臣宣放仗禮畢
勘箭儀皇帝乗玉輅至內門北南臣僚於輅前對班立勘箭官執雌箭門中立東上閤門使詣車前執雄箭在車左立勾勘箭官進勘箭官揖進至車約五部面車立閤使言受箭行勘勘箭官拜跪受箭舉手勘訖鞠躬奏內外勘同閤使言准勅行勘勘箭官平立退至門中舊位立當胷執箭贊軍將門仗官近前門使官應聲開門舉聲兩邊齊出竝列左右立勘箭官舉右手贊呈箭次賛內出喚仗御箭一隻准勅付左金吾仗行勘贊合不合應合合合贊同不同應同同同訖勘箭官再進依位立鞠躬自通全銜臣某對御勘箭同退門中立贊其箭謹付閤門使進入事畢其箭授閤使轉付宣徽
宋使見皇太后儀宋使賀生辰正旦至日臣僚昧爽入朝使者至幕次臣僚班齊皇太后御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畢捲班次契丹臣僚班起居畢引應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餘臣僚不應坐者退於東面侍立漢人臣僚東洞門入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以下起居凡七拜畢贊各祇𠉀引應坐臣僚上殿就位立中書令大王西階上殿奏宋使並従人牓子訖就位立其餘臣僚不應坐者退於西面侍立次引宋使副六人於東洞門入丹墀內面殿齊立閤使自東階下受書匣使人捧書匣者皆跪閤使搢笏立受書匣自東階上殿欄內鞠躬奏封全訖授樞宻開封宰臣對皇太后讀訖引使副六人東階上殿欄內立使者揖生辰節大使少前使者俛伏跪附起居訖起復位立次引賀皇太后正旦犬使附起居如前儀皇太后宣問南朝皇帝聖躬萬福舍人揖生辰大使並皇太后正旦大使少前皆跪惟生辰大使奏來時聖躬萬福皆俛伏興引東階下殿丹墀內面殿齊立引進使引禮物於西洞門入殿前置擔牀控鶴官起居四拜擔牀於東便門出畢揖使副退於東方西面皆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國信使某官某以下祇𠉀見舞蹈五拜畢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揖班首出班謝面天顔訖復位舞蹈五拜畢贊各上殿祇𠉀引各使副西階上殿就位勾従人兩洞門入面殿鞠躬通名贊拜起居四拜畢贊各祇𠉀分班引兩洞門出若宣問使副䟦涉不易引西階下殿丹墀內舞蹈五拜畢贊各上殿祇𠉀引西階上殿就位立契丹舍人漢人閤使齊贊拜應坐臣僚並使副皆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行湯行茶供過人出殿門揖臣僚並使副起鞠躬契丹舍人漢人閤使齊贊皆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先引宋使副西階下殿西洞門出次揖臣僚出畢報閤門無事皇太后起
宋使見皇帝儀宋使賀生辰正旦至日臣僚昧爽入朝使者至幕次奏班齊聲警皇帝升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畢捲班出契丹臣僚班起居畢引應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餘臣僚不應坐者竝退於北面侍立次引漢人臣僚北洞門入面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官某以下起居皆七拜畢引應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引首相南階上殿奏宋使並従人牓子就位立臣僚竝退於南面侍立教坊入起居畢引南使副北洞門入丹墀內面殿立閤使北階下殿受書匣使人捧書匣者跪閤使搢笏立受於北階上殿欄內鞠躬奏封全訖授樞密開封宰相對皇帝讀訖舍人引使副北階上殿欄內立揖生辰大使少前俛伏跪附起居俛伏興復位立大使俛伏跪奏訖俛伏興退引北階下殿揖使副北方南面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國信使某官某以下祇𠉀見起居七拜畢揖班首出班謝面天顔舞蹈五拜畢出班謝逺接御筵撫問湯藥舞蹈五拜畢贊各祇𠉀引出歸幕次閤使傳宣賜對衣金帶勾従人以下入見舍人贊班首姓名以下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贊再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引出舍人傳宣賜衣使副並従人服賜衣畢舍人引使副入丹墀內面殿鞠躬舍人贊謝恩拜舞蹈五拜畢贊上殿祇𠉀引使副南階上殿就位立勾従人入贊謝恩拜稱萬嵗贊有勅賜宴再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承受官引北廊下立御牀入大臣進酒皇帝飲酒契丹舍人漢人閤使齊贊拜應坐並侍立臣僚皆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卒飲贊拜應坐臣僚皆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行酒親王使相使副共樂曲若宣令飲盡竝起立飲訖放琖就位謝贊拜竝隨拜稱萬嵗贊各就坐次行方茵地坐臣僚等官酒若宣令飲盡贊謝如初殿上酒一行畢贊廊下従人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若傳宣令飲盡竝拜稱萬嵗贊各就坐殿上酒三行行茶行殽行膳酒五行𠉀曲終揖廊下従人起贊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引出曲破臣僚並使副竝起鞠躬贊拜應坐臣僚並使副皆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引使副南階下殿丹墀內舞蹈五拜畢贊各祇𠉀引出次引衆臣僚下殿出畢報閤門無事皇帝起聲蹕
曲宴宋使儀昧爽臣僚入朝宋使至幕次皇帝升殿殿前教坊契丹文武班皆如初見之儀宋使副綴翰林學士班東洞門入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文武百僚臣某以下起居七拜謝宣召赴宴致詞訖舞蹈五拜畢贊各上殿祇𠉀舍人引大臣使相臣僚使副及方茵朶殿應坐臣僚竝於西階上殿就位立其餘不應坐臣僚竝於西洞門出勾従人入起居謝賜宴兩廊立如初見之儀二人監琖教坊再拜贊各上殿祇𠉀御牀入大臣進酒舍人閤使贊拜行酒皆如初見之儀次行方茵朶殿臣僚酒傳宣飲盡如常儀殿上酒一行畢兩廊従人行酒如初殿上行餅茶畢教坊致語揖臣僚使副並廊下従人皆起立𠉀口號絶揖臣僚等皆鞠躬贊拜殿上應坐並侍立臣僚皆拜稱萬嵗贊各就坐次贊廊下従人拜亦如之歇宴揖臣僚起立御牀出皇帝起入閤引臣僚東西階下殿還幕次內賜花承受官引従人出賜花亦如之簮花畢引従人復兩廊位立次引臣僚使副兩洞門入復殿上位立皇帝出閤復坐御牀入揖應坐臣僚使副及侍立臣僚鞠躬贊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贊兩廊従人亦如之行單茶行酒行膳行果殿上酒九行使相樂曲聲絶揖兩廊従人起贊拜稱萬嵗贊各好去承受引出曲破殿上臣僚使副皆起立贊拜稱萬嵗贊各祇𠉀引臣僚使副東西階下殿契丹班謝宴出漢人並使副班謝宴舞蹈五拜畢贊各好去引出畢報閤門無事皇帝起
賀生辰正旦宋使朝辭太后儀臣僚使副班齊如曲宴儀皇太后升殿坐殿前契丹文武起居上殿畢宰臣奏宋使副従人朝辭牓子畢就位立舍人引使副北洞門入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國信使某官某以下祇𠉀辭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戀闕致詞訖又再拜贊各上殿祇𠉀舍人引南階上殿就位立引従人贊姓名再拜奏聖躬萬福再拜稱萬嵗贊各好去引出殿上揖應坐臣僚並使副就位鞠躬贊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行湯行茶畢揖臣僚並南使起立與應坐臣僚鞠躬贊拜稱萬嵗賛各祇𠉀立引使副六人於欄內拜跪受書匣畢直起立揖少前鞠躬受傳答語訖退於北階下殿丹墀內面殿鞠躬舍人贊各好去引出臣僚出
賀生辰正旦宋使朝辭皇帝儀臣僚入朝如常儀宋使至幕次於外賜従人衣物皇帝升殿宣徽契丹文武班起居上殿如曲宴儀中書令奏宋使副並従人朝辭牓子畢臣僚竝於南面侍立教坊起居畢舍人引使副六人北洞門入丹墀北方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國信使某官某以下祇𠉀辭再拜起居戀闕如辭皇太后儀贊各祇𠉀平身立揖使副鞠躬宣徽贊有勅使副再拜鞠躬平身立宣徽使贊各賜卿對衣金帶疋段弓箭鞍馬等想宜知悉使副平身立揖大使三人少前俛伏跪搢笏閤門使授別錄賜物過畢俛起復位立揖副使三人受賜亦如之贊謝恩舞蹈五拜贊上殿祇𠉀舍人引使副南階上殿就位立引従人賛謝恩再拜起居再拜贊賜宴再拜皆稱萬嵗贊各祇𠉀承受引兩廊出御牀入皇帝飲酒舍人閤使贊臣僚使副拜稱萬嵗皆如曲宴應坐臣僚拜稱萬嵗就坐行酒樂曲方茵兩廊皆如之行殽行茶行膳亦如之行饅頭畢従人起如登位使之儀曲破臣僚使副皆起立拜稱萬嵗如辭太后之儀使副下殿舞蹈五拜贊各上殿祇𠉀引北階上殿欄內立揖生辰正旦大使二人少前齊跪受書畢起立揖磬折受起居畢退引北階下殿丹墀內並鞠躬舍人贊各好去引南洞門出次引殿上臣僚南北洞門出畢報閤門無事
髙麗使入見儀臣僚常服起居應上殿臣僚殿上序立閤門奏牓子引髙麗使副面殿立引上露臺拜跪附奏起居訖拜起立閤門傳宣王詢安否使副皆跪大使奏臣等來時詢安引下殿面殿立進奉物入列置殿前控鶴官起居畢引進使鞠躬通髙麗國王詢進奉宣徽使殿上贊進奉赴庫馬出擔牀出畢引使副退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髙麗國謝恩進奉使某官某以下祇𠉀見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顔五拜出班謝逺接湯藥五拜贊各祇𠉀使副私獻入列置殿前控鶴官起居引進使鞠躬通髙麗國謝恩進奉某官某以下進奉宣徽使殿上贊如初引使副西階上殿序立皇帝不入御牀臣僚伴酒契丹舍人通漢人閤使贊再拜稱萬嵗各就坐酒三行殽膳二味若宣令飲盡就位拜稱萬嵗贊各就坐殽膳不贊起再拜稱萬嵗引下殿舞蹈五拜贊各祇𠉀引出於幕次內別差使臣伴宴起宣賜衣物訖遙謝五拜畢歸館
曲宴髙麗使儀臣僚入朝班齊皇帝升殿宣徽教坊控鶴文武班起居皆如常儀謝宣宴如宋使儀賛各上殿祇𠉀契丹臣僚謝宣宴勾髙麗使入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髙麗國謝恩進奉使某官某以下起居謝宣宴共十二拜贊各上殿祇𠉀臣僚使副就位立大臣進酒契丹舍人通漢人閤使贊上殿臣僚皆拜賛各祇𠉀進酒大臣復位立贊應坐臣僚拜贊各就坐行酒若宣令飲盡贊再拜贊各就坐教坊致語臣僚皆起立口號絶贊再拜贊各就坐凡拜皆稱萬嵗曲破臣僚起下殿契丹臣僚謝宴中書令以下謝宴畢引使副謝七拜贊各好去控鶴官門外祇𠉀報閤門無事供奉官捲班出來日問聖體
髙麗使朝辭儀臣僚起居上殿如常儀閤門奏髙麗使朝辭牓子起居戀闕如宋使之儀贊各上殿祇𠉀引西階上殿立契丹舍人賛拜稱萬嵗贊各就坐中書令以下伴酒三行殽膳二味皆如初見之儀既謝賛有勅宴五拜贊各好去引出於幕次內別差使臣伴宴畢賜衣物跪受遙謝五拜歸館
西夏國進奉使朝見儀臣僚常朝畢引使者左入至丹墀面殿立引使者上露臺立揖少前拜跪附奏起居訖俛興復位閤使宣問某安否鞠躬聴㫖跪奏某安俛伏興退復位引左下至丹墀面殿立禮物右入左出畢閤使鞠躬通某國進奉使姓名𠉀見共一十七拜贊祇𠉀平立有私獻過畢揖使者鞠躬贊進奉收訖贊祇𠉀引左上殿就位立臣僚使者齊聲喏酒三行引使左下至丹墀謝宴五拜畢贊有勅宴五拜祇𠉀引右出禮畢於外賜宴客省伴宴仍賜衣物
西夏使朝辭儀常朝畢引使者左入通某國某使祇𠉀辭再拜不出班起居再拜出班戀闕致詞復再拜賜衣物謝恩如常儀若賜宴五拜畢贊好去引右出
遼史卷五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二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一
禮志五
嘉儀上
皇帝受冊儀前期一日尚舍奉御設幄於正殿北牖下南面設御坐奉禮郎設官僚客使幕次於東西朝堂太樂令設宮懸於殿庭舉麾位在殿第二重西階上東向乘黃令陳車輅尚輦奉御陳輿輦尚舍奉御設解劍席於東西階設文官六品已上位橫街南東方西向武官五品已上位橫街南西方東向皆北上重行每等異位將士各勒所部六軍仗屯諸門金吾仗黃麾仗陳於殿庭至日押冊官引冊自西便門入置冊案西階上通事舍人引侍從班入就位侍中東階下解劍履上殿欄外俛俯跪奏中嚴下殿劍履復位立閣使西階上殿欄外跪請木契面殿鞠躬奏奉敕喚仗殿中監少監殿中丞等押金吾四色仗入位臣僚後協律郎入就舉麾位符寳郎詣閤奉迎通事舍人引文官四品至六品武官三品至五品就門外位皇帝御輦至宣徳門宣徽使押內諸司班起居引皇帝至閤服袞冕侍中東階下解劍履上殿版奏外辦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帝內諸司出協律郎舉麾太樂令令撞黃鍾之鐘左右鐘皆應工人皷柷樂作皇帝即御坐宣徽使贊扇合樂止贊簾捲扇開符寳郎奉寳進左右金吾報平安通事舍人引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已上入門樂作就相向位畢樂止通事舍人引侍從班南班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已上合班北向東班西上西班東上起居七拜分班各復位通事舍人引押冊官押冊自西階下至丹墀當殿置香案冊案置冊訖樂作就位樂止捧冊官近後東西相對立舍人引侍從班並南班合班北向如初贊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復位如初捧冊官就西階下解劍席解劍履捧冊西階上殿樂作置冊御坐前東西立北向捧冊官西牖下立北上樂止讀冊官出班當殿立贊再拜三呼萬嵗就西階下解劍席解劍履西階上殿欄內立當御坐前侍中取冊捧冊官捧冊匣至讀冊官前跪相對捧冊讀冊官俛伏跪讀訖俛伏興捧冊官跪左膝以冊授侍中侍中受冊以冊授執事者降自西階劍履訖復當殿位贊再拜三呼萬嵗復分班位舍人引侍從班南班合班北向如初贊拜在位者皆拜舞蹈鞠躬如初通事舍人引班首西階下解劍履上殿樂作就欄內位樂止俛伏跪通全銜臣某等致詞稱賀訖伏興興降西階下帶劍納舄樂作復位樂止贊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五拜鞠躬侍中臨軒西向稱有制皆再拜侍中宣答訖贊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復位三品已上出樂作出門畢樂止侍中當御坐俛伏跪通全銜奏禮畢俛伏興退東階下殿帶劍納履復位宣徽使贊扇合下簾太常博士太常卿引皇帝起樂作至閤樂止舍人引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下出門外分班立次引侍從班出次兵部吏部出次金吾出次起居郎舍人出次殿中監少監押金吾細仗出仍位臣僚後次東西上閤門使於丹墀內鞠躬奏衙內無事捲班出閤門使丹墀內鞠躬揖奉敕放仗出門外文武班中間立喚承受官承受官聲諾至閤使後鞠躬揖閤使鞠躬稱奉敕放仗承受聲諾鞠躬揖平身立引聲奉敕放仗聲絶趨退文武合班再拜舍人一員攝詞令官殿前鞠躬揖稱奉敕放黃麾仗出放金吾仗亦如之翼日文武臣僚入問聖躬
太平元年行此儀大畧遵唐晉舊儀又有上契丹冊儀以蘇爾威汗柴冊禮合唐禮雜就之又有上漢冊儀與此儀大同小異加以上寳儀
冊皇太后儀前期陳設於元和殿如皇帝受冊之儀至日皇帝御𢎞政殿冊入侍從班入門外金吾列仗文武分班侍中解劍奏中嚴宣徽使請木契喚仗皆如之樂工入閤使門外文武班中間立喚承受官聲諾趨至閤使後立閤使鞠躬揖稱奉敕喚仗承受官鞠躬聲諾揖引聲奉敕喚仗文武合班再拜殿中監押仗入文武官入亦如之宣徽使押內諸司供奉官天橋班候皇太后御紫宸殿乘平頭輦童子女童隊樂引至金鑾門閤使奏內諸司起居訖贊引駕自下先行至元和殿皇太后入西北隅閤內更衣侍中解劍上殿奏外辦宣徽受版入奏侍中降復位協律郎舉麾樂作太樂令太常卿導引皇太后升坐宣徽使贊扇合簾捲扇開樂止符寳郎奉寳置皇太后坐右左右金吾大將軍對揖鞠躬奏軍國內外平安東上閤門副使引丞相東門入西上閤門副使引親王西門入通事舍人引文武班入如儀樂作至位樂止文武班趨進相向再拜退復位東西上閤門使宣徽使自𢎞政殿引皇帝御肩輿至西便門下引入門樂作至殿前位樂止宣徽使贊皇帝拜問皇太后聖躬萬福拜皇帝御西閤坐合班起居如儀北府宰相押冊中書樞密令史八人舁冊東西上閤門使引冊宣徽使引皇帝送冊樂作至殿前置冊位樂止宣徽使贊皇帝再拜稱萬嵗羣臣陪位揖翰林學士四人大將軍四人舁冊皇帝捧冊行三舉武授冊舁之西階上殿樂作置太后坐前樂止皇帝冊西面東立舍人引丞相當殿再拜三呼萬嵗解劍西階上殿樂作至讀冊位樂止俛伏跪讀冊訖俛伏三呼萬嵗復班位宣徽使引皇帝下殿樂作至殿前位樂止皇帝拜舞蹈拜訖引皇帝西階上殿至皇太后坐前位俛跪致詞訖俛伏興引西階下至殿前位拜舞蹈拜鞠躬侍中臨軒宣太后答稱有制皇帝再拜宣訖引皇帝上殿樂作至西閤樂止丞相親王侍從文武合班贊拜舞蹈三呼萬嵗如儀丞相上賀侍中宣答如儀丞相以下出舉樂出門樂止侍中奏禮畢宣徽索扇扇合下簾皇太后起舉樂入閤樂止文武官出門外分班侍從兵部吏部起居金吾仗出如儀閤使奏放仗皆如皇帝受冊之儀
冊皇后儀至日北南臣僚內外命婦詣端拱殿幕次皇后至閤侍中奏中嚴引命婦班入就東西相向位立皇帝臨軒命使發冊使副押冊至端拱殿門外幕次侍中奏外辦所司承㫖索扇扇上舉麾樂作皇后出閤升坐扇開簾捲偃麾樂止引命婦合班面殿起居八拜皇后降坐樂作至殿下褥位樂止引冊入置皇后褥位前侍中傳宣皇后四拜命婦陪位皆拜引讀冊官至皇后褥位前俛伏跪讀訖皇后四拜陪位者皆拜引皇后升殿使臣引冊置皇后坐前冊案退西向侍立命婦當殿稱賀四拜引班首東階上殿致詞訖東階下殿復位四拜侍中奏宣答稱有教旨四拜宣答訖四拜班首上殿進酒皇后賜押冊使副等酒訖侍中奏禮畢承旨索扇樂作皇后起入閤樂止分引命婦等東西門出
冊皇太子儀前期一日設幄坐於宣慶殿設文武官幕次於朝堂並殿庭板位太樂令陳宮縣皆如皇帝受冊儀守宮設皇太子次於朝堂北西向乘黃令陳金輅朝堂門外西向皇太子儀仗笳簫鼓吹等陳宣慶門外典儀設皇太子版位於殿橫街南近東北向設文武官五品以上位于樂縣東西餘官如常儀至日門下侍郎奉冊中書侍郎奉寳綬各置於案令史二人絳服對舉案立寳案在橫街北西向冊案在北門下侍郎中書侍郎竝立案後侍中版奏中嚴皇太子逺遊冠絳紗袍秉珪出太子舍人引入就版位北面殿立東宮官三師以下皆從立皇太子東南西向太子入門樂作至位樂止典儀贊皇太子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中書令立太子東北西向門下侍郎引冊案中書侍郎取冊進授中書令退復位傳宣官稱有制皇太子再拜傳宣訖再拜中書令跪讀冊訖俛伏興皇太子再拜受冊退授左庶子中書侍郎取寳進授中書令皇太子進受寳退授左庶子中書令以下退復位舁案者以案退典儀贊再拜皇太子拜在位者皆再拜太子舍人引皇太子退樂作出門樂止侍中奏禮畢皇太子升金輅左庶子以下夾侍儀仗鼓吹等竝列宣慶門外三師三少諸宮臣於金輅前後導從鳴鐃而行還東宮宮庭先設仗衛如式至宮門鐃止皇太子降金輅舍人引入就位坐文武宮臣序班稱賀禮畢
冊王妃公主儀至日押冊使副並讀冊等官押冊東便門入持節前導至殿冊案置橫街北少東引使副等面殿立而鞠躬侍中臨軒稱有制皆再拜鞠躬宣制訖舞蹈五拜引冊於宣慶門出使副等押領儀仗冊案赴各私第㕔前向闕陳列設傳宣受冊拜褥冊案置褥左去幕蓋使副案右序立受冊者就位立傳宣稱有制再拜宣制畢舁冊人舉冊匣於褥前跪捧引讀冊者與受冊者皆俛伏跪讀訖皆俛伏興受冊者謝恩國王五拜王妃公主四拜若冊禮同日先上皇太后冊寳次臨軒同制遣使冊皇后諸王妃主次冊皇太子
皇帝納後之儀擇吉日至日後族畢集詰旦後出私舍坐於堂皇帝遣使及媒者以牲酒饔餼至門執事者以告使及媒者入謁再拜平身立少頃拜進酒於皇后次及後之父母宗族兄弟酒徧再拜納幣致詞再拜訖後族皆坐特哩袞夫人四拜請就車後辭父母伯叔父母兄各四拜宗族長者皆再拜升車父母飲後酒致戒詞徧及使者媒者送者發軔伯叔父母兄飲後酒如初教坊遮道贊祝後命賜以物後族追拜進酒遂行將至宮門宰相傳敕賜後酒徧及送者既至特哩袞率皇族奉迎再拜皇后車至便殿東南七十步止特哩袞夫人請降車負銀罌捧縢履黃道行後一人張羔裘若襲之前一婦人捧鏡卻行置鞍於道後過其上乃詣神主室三拜南北向各一拜酹酒向謁者一拜起居訖再拜次詣舅姑御容拜奠酒選皇族諸婦宜子孫者再拜之授以罌縢又詣諸帝御容拜奠酒神賜襲衣珠玉珮飾拜受服之後姊若妹陪拜者各賜物皇族迎者後族送者徧賜酒皆相偶飲訖後坐別殿送後者退食於次媒者傳旨命送後者列於殿北竢皇帝即御坐選皇族尊者一人當奧坐主婚禮命執事者往來致辭於後族引後族之長率送後者升當御坐皆再拜又一人少進附奏送後之詞退復位再拜後族之長及送後者向當奧者三拜南北向各一拜向謁者一拜後族之長跪問聖躬萬福再拜復奏送後之詞又再拜當奧者與媒者行酒三周命送後者再拜皆坐終宴翼日皇帝晨興詣先帝御容拜奠酒訖復御殿宴後族及羣臣皇族後族偶飲如初百戲角觝戲馬較勝以為樂又翼日皇帝御殿賜後族及贐送後者各有差受賜者再拜進酒再拜皇帝御別殿有司進皇后服飾之籍酒五行送後者辭訖皇族獻後族禮物後族以禮物謝當奧者禮畢
公主下嫁儀選公主諸父一人為婚主凡當奧者媒者致詞之儀自納幣至禮成大畧如納後儀擇吉日詰旦媒者趣向主之家詣宮竢皇帝皇后御便殿率其族入見進酒訖命皇族與尚主之族相偶飲翼日尚主之家以公主及婿率其族入見致宴於皇帝皇后獻贐送者禮物訖朝辭賜公主青幰車二螭頭蓋部皆飾以銀駕駞送終車一車樓純錦銀螭懸鐸後垂大氊駕牛載羊一謂之祭羊擬送終之具至覆屍儀物咸在賜其婿朝服四時襲衣鞍馬凡所需無不備選皇族一人送至其家
親王女封公主者婚儀倣此以親疏為差降
遼史卷五十二
遼史卷五十二考證
受冊儀奏衙內無事 按禮志載禮儀畢輒報閤門無事此獨書衙內續通考載此儀雲奏衙門內事疑俱係閤門之訛謹仍其舊而附證於此
納後儀 按原本國語解凡納後即族中選尊者一人當奧而坐以主其禮謂之奧姑送後者拜而致敬謂之拜奧禮志所載向當奧者三拜云云即拜奧禮也第考聖宗本紀統和十二年九月行拜奧禮又興宗本紀重熙五年五月幸北院大王帳拜奧二者皆無納後事據此則拜奧禮疑不專為納後也
公主下嫁儀 按興宗本紀重熙十六年定公主行婦禮於舅姑儀惜志不載遂無可考
遼史卷五十二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三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二
禮志六
嘉儀下
皇太后生辰朝賀儀至日臣僚入朝國使至幕班齊如常儀皇太后升殿坐皇帝東面側坐契丹舍人殿上通名契丹漢人臣僚宋使副綴翰林學士班東西兩洞門入合班稱賀班首上殿祝夀分班引出皆如正旦之儀教坊起居七拜契丹漢人臣僚入進酒皆如正旦之儀惟宣答稱聖㫖皇帝降御座進奉皇太后生辰禮物過畢皇帝殿上再拜殿下臣僚皆再拜皇帝升御座引臣僚分班出引中書令北大王西階上殿奏契丹臣僚進奉次漢人臣僚並諸道進奉控鶴官置擔牀起居四拜畢引進使鞠躬通文武百僚某官某以下高麗夏國諸道進奉宣徽使殿上贊進奉各付所司控鶴官聲喏擔牀過畢契丹漢人臣僚以次謝五拜贊各祗𠉀引出教坊諸道進奉使謝如之契丹臣僚謝宣宴引上殿就位立漢人臣僚並宋使副東洞門入面西謝宣宴如正旦儀贊各上殿祗𠉀臣僚使副上殿就位立亦如之監琖教坊上殿從人入東廊立皆如之御牀入皇帝初進酒臣僚就位陪拜皇太后飲酒殿上應坐侍立臣僚皆拜稱萬嵗贊各祗𠉀立皇太后卒飲手賜皇帝酒皇帝跪卒飲退就褥位再拜臣僚皆陪拜若皇帝親賜使相臣僚宋使副酒皆立飲皇帝升坐贊應坐臣僚並使副皆拜稱萬嵗贊各就坐行方裀朶殿臣僚酒如正旦儀一進酒兩廊從人拜稱萬嵗各就坐親王進酒如正旦儀若皇太后手賜親王酒跪飲訖退露臺上五拜贊祗𠉀殿上三進酒行餅茶訖教坊跪致語揖臣僚使副廊下從人皆立口號絶贊拜亦如之行茶行殽膳皆如之大饌入行粥盌殿上七進酒使相臣僚樂曲終揖廊下從人起拜稱萬嵗各好去承受官引兩門出曲破揖臣僚使副起鞠躬贊拜皆拜稱萬嵗贊各祗𠉀引臣僚使副下殿契丹臣僚謝宴畢出漢人臣僚使副舞蹈五拜畢贊各好去出洞門畢報閤門無事皇太后皇帝起
應聖節宋遣使來賀生辰正旦始制此儀故詳見賓儀
凡五拜拜興再拜興跪搢笏三舞蹈三叩頭出笏就拜興拜興再拜興其就拜亦曰俛伏興
賓儀臣僚皆曰坐於此儀曰高裀與方裀別
皇帝生辰朝賀儀臣僚國使班齊皇帝升殿坐臣僚使副入合班稱賀合班出皆如皇太后生辰儀中書令北大王奏諸道進奉表目教坊起居七拜臣僚東西門入合班再拜贊進酒班首上殿進酒宣徽使宣答羣臣謝宣諭分班奏樂皇帝卒飲合班班首下殿分班出皆如正旦之儀進奉皆如皇太后生辰儀皇帝詣皇太后殿近上皇族外戚大臣竝從奉迎太后即皇帝殿坐皇太后御小輦皇帝輦側步從臣僚分行序引宣徽使諸司閤門攢隊前引教坊動樂控鶴官起居四拜引駕臣僚於山樓南方立𠉀皇太后入閤揖使副並臣僚入幕次皇太后升殿坐皇帝東方側坐引契丹漢人臣僚使副兩洞門入合班起居舞蹈五拜贊各祇𠉀面殿立皇帝降御座殿上立進皇太后生辰物過畢皇帝殿上再拜殿上下臣僚皆拜皇帝升御座引臣僚分班出契丹臣僚入謝宣宴漢人臣僚使副入通名謝宣宴上殿就位不應坐臣僚出從人入皆如儀御牀入皇帝初進皇太后酒皇太后賜皇帝酒皆如皇太后生辰儀贊各就坐行酒宣飲盡就位謝如儀殿上一進酒畢從人入就位如儀親王進酒行餅茶教坊致語如儀行茶行殽膳如儀七進酒使相樂曲終從人起曲破臣僚使副起餘皆如正旦之儀
皇后生辰儀臣僚昧爽朝皇帝皇后大帳前拜日契丹漢人臣僚陪拜皇帝升殿坐皇后再拜臣僚殿下合班陪拜皇帝賜皇后生辰禮物皇后殿上謝再拜臣僚皆拜契丹舍人通名契丹漢人臣僚以次入賀琖入舍人贊舞蹈五拜起居不表聖躬萬福贊再拜班首上殿拜跪自通全銜祝夀訖引下殿復位鞠躬贊舞蹈五拜贊各祗𠉀引宰臣一員上殿奏百僚諸道進表目教坊起居七拜不賀控鶴官起居四拜諸道押衙附奏起居賜宴共八拜契丹漢人合班進夀酒舞蹈五拜引大臣一員上殿欄外褥位搢笏執臺琖進酒皇帝皇后受琖退復褥位授臺出笏欄內拜跪自通全銜祝夀臣等謹進千萬嵗夀酒訖引下殿復位舞蹈五拜鞠躬宣徽使奏宣答如儀引上殿搢笏執臺皇帝皇后飲殿下臣僚分班教坊奏樂皆拜稱萬嵗卒飲皇帝皇后授琖引下殿舞蹈五拜贊各祗𠉀引出臣僚進奉如儀宣宴如儀教坊監琖臣僚上殿祇侯如儀皇后進皇帝酒殿上贊拜侍臣僚皆拜皇帝受琖皆拜皇后坐契丹舍人漢人閤使殿上賛拜皆拜稱萬嵗贊各就坐大臣進皇帝皇后酒行酒如儀酒三行行殽行膳又進皇帝皇后酒酒再行大饌入行粥教坊致語臣僚皆起立口號絶贊拜稱萬嵗引下殿謝宴引出皆如常儀
進士接見儀其日舉人從時相至御帳側通名牓子與時相牓子同奏訖時相朝見如常儀畢揖進士第一名以下丹墀內面殿鞠躬通名四拜贊各祗𠉀皆退若有進文字者不退奉卷平立閤門奏受跪左膝授訖直起退禮畢
進士賜等甲敕儀臣僚起居畢讀卷官奏訖於左方依等甲唱姓名序立閤使交收敕牒閤使奏引至丹墀依等甲序立閤使稱有敕再拜鞠躬舍人宣敕各依等甲賜卿敕牒一道想宜知悉揖拜各跪左膝受敕訖鞠躬皆再拜各祗𠉀分引左右相向侍立侯奏事畢引兩階上殿就位齊聲喏賜坐酒三行起聲喏如初退揖出禮畢牌印郎君行酒閤使勸飲
進士賜章服儀皇帝御殿臣僚公服引進士入東方面西再拜揖就丹墀位面殿鞠躬閤使稱有敕再拜鞠躬舍人宣敕各依等甲賜卿敕牒一道兼賜章服想宜知悉揖再拜跪受敕訖再拜退引至章服所更衣訖揖復丹墀位鞠躬贊謝恩舞蹈五拜各祗𠉀殿東亭內序立聲喏坐賜宴簪花宣閤使一員閤門三人或二人勸飲終日禮畢
宰相中謝儀皇帝常服升殿坐諸班起居如常儀應坐臣僚上殿其餘臣僚殿下東西侍立皆如宋使初見之儀引中謝官左入至丹墀面西立舍人當殿鞠躬通新受具官姓名祗𠉀中謝宣徽殿上索通班舍人就贊禮位贊某官至宣徽贊通班舍人二人對立揖中謝官鞠躬贊就拜位舍人二人引面殿鞠躬贊拜中謝官舞蹈五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贊再拜揖出班跪敘官致詞訖俛伏興復位贊拜舞蹈五拜又出班中謝致詞如初儀共十有七拜贊祗𠉀引右階上殿就位揖應坐臣僚聲喏坐供奉官行酒傳宣飲盡臣僚搢笏執琖起位後立飲置琖出笏贊拜臣僚皆再拜贊各坐搢笏執琖授供奉官琖酒三行揖應坐臣僚聲喏立引中謝官右陛下殿至丹墀面殿鞠躬贊拜舞蹈五拜引右出臣僚皆出丞相樞密使同餘官不升殿賜酒不帶節度使不通班止通名七拜衆謝班首一人出班中謝
拜表儀其日先於東上閤門陳設氊位分引南北臣僚諸國使副於氊位合班通事舍人二人舁表案置班首前揖鞠躬再拜平身中書舍人立案側班首跪搢笏興捧表跪左膝以表授中書舍人出笏就拜興再拜中書舍人復置表案上通事舍人舁表案於東上閤門入捲班分引出禮畢
元日皇帝不御坐行此儀餘應上表有故皆倣此
賀生皇子儀其日奉先帝御容設正殿皇帝御八角殿升坐聲警畢北南宣徽使殿階上左右立北南臣僚金冠盛服合班入班首二人捧表立讀表官先於左階上側立二宣徽使東西階下殿受表捧表者跪左膝授訖就拜興再拜各祗𠉀二宣徽使俱左階上授讀表官讀訖揖臣僚鞠躬引北面班首左階上殿欄內稱賀訖引左階下殿復位舞蹈五拜禮畢
賀祥瑞儀聲警北南臣僚金冠盛服合班立班首二人各奉表賀北南宣徽使左階下殿受表上殿授讀表大臣讀訖揖殿下臣僚鞠躬五拜畢鞠躬引班首二人左階上殿欄內拜跪稱賀致詞訖引左階下殿復位五拜畢鞠躬宣答聴制訖再拜鞠躬謝宣諭五拜畢各祗𠉀分班侍立禮畢兩府奏事如常
乾統六年木葉山瑞雲見始行此儀天慶元年天雨穀謝宣諭後趙王進酒教坊動樂臣僚酒一行禮畢奏事
賀平難儀皇帝皇后升殿坐北南臣僚並命婦合班五拜揖班首二人出班俛跪搢笏執表舁案近前閤使受表置案上皆再拜通事舍人二人舁案左階上殿置露臺上讀表官受入讀表對御讀訖臣僚殿下五拜鞠躬引班首二人左右階上殿欄內竝立先引北面班首少前跪致詞訖退復褥位次引南面班首亦如之畢分引左右階下殿復位五拜鞠躬宣徽稱有敕再拜宣答內難已平與公等內外同慶謝宣諭五拜捲班臣僚從皇帝命婦從皇后詣皇太后殿見先帝御容陪位皆再拜皇太后正坐稱賀共十拜竝引上殿賜宴如儀
平難之儀道宗清寧九年太叔重元謀逆仁懿太后親率衞士與逆黨戰事平因制此儀
正旦朝賀儀臣僚並諸國使昩爽入朝奏班齊皇帝升殿坐契丹舍人殿上通訖引契丹臣僚東洞門入引漢人臣僚並諸國使西洞門入合班舞蹈五拜鞠躬平身引親王東階上殿欄內褥位俛伏跪自通全銜臣某等祝夀訖伏興退引東階下殿復位舞蹈五拜畢鞠躬宣徽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稱有敕班首以下聴制訖再拜鞠躬宣徽傳宣雲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舍人贊謝宣諭拜舞蹈五拜贊各祗侯分班引出引班首西階上殿奏表目訖教坊起居賀十二拜畢贊各祗候引契丹漢人臣僚並諸國使東西洞門入合班再拜贊進酒引親王東階上殿就欄內褥位搢笏執臺琖進酒訖退復褥位置臺出笏少前俛跪自通全銜臣某等謹進千萬嵗夀酒俛伏興退復褥位與殿下臣僚皆再拜鞠躬俟宣徽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稱有制親王以下再拜如初儀傳宣雲飲公等夀酒與公等內外同慶舍人贊謝宣諭如初贊各祗𠉀親王搢笏執臺殿下臣僚分班皇帝飲酒教坊奏樂殿上下臣僚皆拜稱萬嵗贊各祇候樂止教坊再拜皇帝卒飲親王進受琖復褥位置臺琖出笏揖臣僚合班引親王東階下殿復位鞠躬再拜贊各祇𠉀分班引出皇帝起詣皇太后殿臣僚並諸國使皆從皇太后升殿皇帝東方側坐引契丹漢人臣僚並諸國使兩洞門入班稱賀進酒皆如皇帝之儀畢引出教坊入起居進酒亦如之皇太后宣答稱聖㫖契丹班謝宣宴上殿就位立漢人臣僚並諸國使東洞門入丹墀東方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文武百僚宰臣某已下謝宣宴再拜出班致詞訖退復位舞蹈五拜贊各上殿祇𠉀引宰臣以下並諸國使副方裀朶殿臣僚西階上殿就位立不應坐臣僚竝於西洞門出二人監琖教坊再拜贊各上階下殿謝宴如皇太后生辰儀
冬至朝賀儀臣僚班齊如正旦儀皇帝皇后拜日臣僚陪位再拜皇帝皇后升殿坐契丹舍人通臣僚入合班親王祝夀宣答皆如正旦之儀謝訖舞蹈五拜鞠躬出班奏聖躬萬福復位再拜鞠躬班首出班俛伏跪祝夀訖伏興舞蹈五拜鞠躬贊各祗𠉀分班不出合班御牀入再拜鞠躬贊進酒臣僚平身引親王左階上殿就欄內褥位搢笏執臺琖進酒皇帝皇后受琖訖退就褥位置臺出笏俛伏跪少前自通全銜臣某等謹進千萬嵗夀酒俛伏興退復褥位再拜鞠躬殿下臣僚皆再拜鞠躬宣答如正旦儀親王搢笏執臺分班皇帝皇后飲酒奏樂殿上下臣僚皆拜稱萬嵗夀樂止教坊再拜臣僚合班親王進受琖至褥位置臺琖出笏引左階下殿御牀出親王復丹墀位再拜鞠躬贊祗𠉀分班引出班首右階上殿奏表目進奉諸道進奉教坊進奉過訖贊進奉收班首舞蹈五拜鞠躬贊各祗候班首出臣僚復入合班謝舞蹈五拜鞠躬贊各祇𠉀分班引出聲警皇帝皇后起赴北殿皇太后於御容殿與皇帝皇后率臣僚再拜皇太后上香皆再拜贊各祗𠉀可矮𧝋以上上殿皇太后三進御容酒陪位皆拜皇太后升殿坐皇帝就露臺上褥位親王押北南臣僚班丹墀內立皇帝再拜臣僚皆拜鞠躬皇帝欄內跪祝皇太后夀訖復位再拜凡拜皆稱萬嵗贊各祇𠉀臣僚不出皇帝皇后側坐親王進酒臣僚陪拜皇太后宣答皆如正旦之儀臣僚分班不出班首右階上殿奏表目合班謝宣宴上殿就位如儀御牀入皇帝進皇太后酒如初各就座行酒宣飲盡如皇太后生辰之儀皇后進酒如皇帝之儀三進酒行茶教坊致語行殽膳大饌七進酒麴破臣僚起御牀出謝宴皆如皇太后生辰儀
立春儀皇帝出就內殿拜先帝御容北南臣僚丹墀內合班再拜可矮𧝋以上入殿賜坐帝進御容酒陪位並侍立皆再拜一進酒臣僚下殿左右相向立皇帝戴幡勝等第賜幡勝臣僚簪畢皇帝於土牛前上香三奠酒不拜教坊動樂侍儀使跪進綵杖皇帝鞭土牛可矮𧝋以上北南臣僚丹墀內合班跪左膝受綵杖直起再拜贊各祇𠉀司辰報春至鞭土牛三匝矮𧝋鞭止引節度使以上上殿撒榖豆擊土牛撒榖豆許衆奪之臣僚依位坐酒兩行春盤入酒三行畢行茶皆起禮畢
重午儀至日臣僚昧爽赴御帳皇帝繫長夀綵縷升車坐引北南臣僚合班如丹墀之儀所司各賜夀縷揖臣僚跪受再拜引退從駕至膳所酒三行若賜宴臨時聴敕
重九儀北南臣僚旦赴御帳從駕至圍場賜茶皇帝就坐引臣僚御前班立所司各賜菊花酒跪受再拜酒三行揖起
藏𨷺儀至日北南臣僚常服入朝皇帝御天祥殿臣僚依位賜坐契丹南面漢人北面分朋行𨷺或五或七籌賜膳入食畢皆起頃之復坐行𨷺如初晩賜茶三籌或五籌罷教坊承應若帝得𨷺臣僚進酒訖以次賜酒
太康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始行是儀是日不御朝
歳時雑儀正旦國俗以糯飯和白羊髓為餅丸之若拳每帳賜四十九枚戊夜各於帳內窻中擲丸於外數偶動樂飲宴數奇令巫十有二人鳴鈴執箭繞帳歌呼帳內爆鹽壚中燒地拍䑕謂之驚鬼居七日乃出國語謂正旦為阿尼雅伊能伊
立春婦人進春書刻青繒為幟像龍御之或為蟾蜍書幟曰宜春
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雞二狗三豕四羊五馬六牛七日為人其占晴為祥隂為災俗煎餅食於庭中謂之薫天
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國舅族蕭氏設宴以延國族耶律氏嵗以為常國語是日為札拉巴
二月八日為悉達太子生辰京府及諸州雕木為像儀仗百戲導從循城為樂悉達太子者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名釋迦牟尼以其覺性稱之曰佛
三月三日為上已國俗刻木為兔分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負朋下馬列跪進酒勝朋馬上飲之國語謂是日為陶拉噶爾布噶
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賜三事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餻以五綵絲為索纒臂謂之合歡結又以綵絲宛轉為人形簪之謂之長命縷國語謂是日為托卜伊能伊
夏至之日俗謂之朝節婦人進綵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六月十有八日國俗耶律氏設宴以延國舅族蕭氏亦謂之札拉巴
七月十三日夜天子於宮西三十里卓帳宿焉前期備酒饌翼日諸軍部落從者皆動畨樂飲宴至暮乃歸行宮謂之迎節十五日中元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昧爽復往西方隨行諸軍部落大譟三謂之送節國語謂之賽音伊能伊
八月八日國俗屠白犬於寢帳前七步瘞之露其喙後七日中秋移寢帳於其上國語謂之伊克努爾
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羣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射畢擇高地卓帳賜番漢臣僚飲菊花酒兔肝為臡鹿舌為醬又研茱萸酒灑門戶以禬禳國語謂是日為博羅哩烏楚哩
嵗十月五京進紙造小衣甲槍刀器械萬副十五日天子與羣臣望祭木葉山用國字書狀並焚之國語謂之達勒噶喀
冬至日國俗屠白羊白馬白鴈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黒山黒山在境北俗謂國人魂魄其神司之猶中國之岱宗雲每嵗是日五京進紙造人馬萬餘事祭山而焚之俗甚嚴畏非祭不敢近山
臘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竝戎服戊夜坐朝作樂飲酒等第賜甲仗羊馬國語謂是日為綽哈雅布
再生儀凡十有二嵗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擇吉日前期禁門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輿在再生室東南倒植三歧木其日以童子及産醫嫗置室中一婦人執酒一叟持矢箙立於室外有司請神主降輿致奠奠訖皇帝出寢殿詣再生室羣臣奉迎再拜皇帝八室釋服跣以童子從三過歧木之下每過産醫嫗致詞拂拭帝躬童子過歧木七皇帝臥木側叟擊箙曰生男矣太巫幪皇帝首興羣臣稱賀再拜産醫嫗受酒於執酒婦以進太巫奉襁褓綵結等物贊祝之預選七叟各立御名繫於綵皆跪進皇帝選嘉名受之賜物再拜退羣臣皆進襁褓綵結等物皇帝拜先帝諸御容遂宴羣臣
善哉蘇爾威汗之垂訓後詞也孺子無不慕其親者嗜欲深而愛淺妻子具而孝衰人人皆然而況天子乎再生之儀嵗一周星使天子一行是禮以起其孝心夫體之也真則其思之也切孺子之慕將有油然發於中心者感發之妙非言語文字之所能及善哉蘇爾威汗之垂訓後嗣也始之以三過歧木母氏劬勞能無念乎終之以拜先帝御容敬承宗廟宜何如哉詩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徳
遼史卷五十三
遼史卷五十三考證
應聖節宋遣使來賀生辰正旦始制此儀 按太宗本紀天顯十二年皇太后永寧節晉及諸國來賀㑹同四年詔以永寧天授二節及正旦重午冬至臘並受賀著為令是賀皇太后儀不始自興宗也至聖宗本紀統和二十三年宋使來賀太后生辰則宋使來賀之儀亦不應自應聖節始制
立春儀 按韓琦安陽集有使契丹謝春槃戴勝狀據此則遼於立春日亦賜諸國使臣幡勝矣
藏𨷺儀 按遊幸表開泰八年十二月幸秦晉長公主第作藏𨷺宴據此則志所云太康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始行是儀者疑有誤然考道宗本紀太康十年雖無作藏𨷺儀之文而聖宗本紀開泰八年亦不書幸秦晉長公主第事表志互異他書均無可考謹附識之
遼史卷五十三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四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三
樂志
遼有國樂有雅樂有大樂有散樂有鐃歌橫吹樂舊史稱聖宗興宗咸通音律聲氣歌辭舞節徵諸太常儀鳯教坊不可得按紀志遼朝雜禮參考史籍定其可知者以補一代之闕文嗚呼咸韶夏武之樂聲亡書逸河間作記史遷因以為書寥乎希哉遼之樂觀此足矣
國樂
遼有國樂猶先王之風其諸國樂猶諸侯之風故志其畧
正月朔日朝賀用宮懸雅樂元㑹用大樂曲破後用散樂角觝終之是夜皇帝燕飲用國樂
七月十三日皇帝出行宮三十里卓帳十四日設宴應從諸軍隨各部落動樂十五日中元大宴用漢樂
春飛放杏堝皇帝射獲頭鵝薦廟燕飲樂工數十人執小樂器侑酒
諸國樂
太宗㑹同三年晉宣徽使楊端王朓等及諸國使朝見皇帝御便殿賜宴端朓起進酒作歌舞上為舉觴極歡
㑹同三年端午日百僚洎諸國使稱賀如式燕飲命囘鶻燉煌二使作本國舞
天祚天慶二年駕幸混同江頭魚酒筵半酣上命諸部長次第歌舞為樂女直阿固達端立直視辭以不能上謂蕭奉先曰阿固達意氣雄豪顧視不常可托以邊亊殺之不然恐貽後患奉先奏阿固達無大過殺之傷向化之意蕞爾小國又何能為
雅樂
自漢以後相承雅樂有古頌焉有古大雅焉遼闕郊廟禮無頌樂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得晉太常樂譜宮懸樂架委所司先赴中京
聖宗太平元年尊號冊禮設宮懸於殿庭舉麾位在殿第三重西階之上協律郎各入就舉麾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將仗動協律郎舉麾太樂令令撞黃鍾之鍾左右鍾皆應工人舉柷樂作皇帝即御坐扇合樂正
王公入門樂作至位樂止
通事舍人引押冊大臣初動樂作置冊殿前香案訖就位樂止
舁冊官奉冊初動樂作升殿置冊御坐前就西墉北上位樂止
大臣上殿樂作至殿欄內位樂止
大臣降殿階樂作復位樂止
王公三品以上出樂作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降御坐入閤樂止
興宗重熙九年上契丹冊皇帝出奏隆安之樂
聖宗統和元年冊承天皇太后設宮懸簨簴太樂工協律郎入
太后儀衛動舉麾太和樂作太樂令太常卿導引升御坐簾捲樂止
文武三品以上入舒和樂作至位樂止
皇帝入門雍和樂作至殿前位樂正
宰相押冊皇帝隨冊樂作至殿前置冊於案樂止翰林學士大將軍舁冊樂作置御坐前樂止
丞相上殿樂作至讀冊位樂止
皇帝下殿樂作至位樂止
太后宣答訖樂作皇帝至西閤樂止
親王丞相上殿樂作退班出樂止
下簾樂作皇太后入內樂止
冊皇太子儀太子初入門貞安之樂作
冊禮樂工次第
四隅各置建鼓一虡樂工各一人
宮懸每面九虡每虡樂工一人
樂虡近北置柷敔各一樂工各一人
樂虡內坐部樂工左右各一百二人
樂虡西南武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樂虡東南文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協律郎二人
太樂令一人
唐十二和樂遼初用之
豫和祀天神
順和祭地祇
永和享宗廟
肅和登歌奠玉帛
雍和入俎接神
夀和酌獻飲神
太和節升降
舒和節出入
昭和舉酒
休和以飯
正和皇后受冊以行
承和太子以行
遼十二安樂初梁改唐十二和樂為九慶樂後唐建唐宗廟仍用十二和樂晉改為十二同樂遼雜禮天子出入奏隆安太子行奏貞安則是遼嘗改樂名矣餘十安樂名缺
遼雅樂歌辭文闕不具八音器數大抵因唐之舊八音
金 鎛鐘
石 球磬
絲 琴瑟
竹 籥簫竾
匏 笙竽
土 壎
革 鼓鞀
木 柷敔
十二律用周黍尺九寸管空徑三分為本道宗太康中詔行秬黍所定升斗嘗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
大樂
自漢以來因秦楚之聲置樂府至隋髙祖詔求知音者鄭譯得西域蘇祗婆七旦之聲求合七音八十四調之説由是雅俗之樂皆此聲矣用之朝廷別於雅樂者謂之大樂晉髙祖使馮道劉昫冊應天太后太宗皇帝其聲器工官與法駕同歸於遼
聖宗太平元年冊承天皇太后童子弟子隊樂引太后輦至金鑾門
天祚皇帝天慶元年上夀儀
皇帝出東閤鳴鞭樂作 簾捲扇開樂止
太尉執臺分班太樂令舉麾樂作 皇帝飲酒訖樂止
應坐臣僚東西外殿太樂令引堂上樂升大臣執臺太樂令奏舉觴登歌樂作飲訖樂止
行臣僚酒徧太樂令奏巡周舉麾樂作 飲訖樂止太常卿進御食太官令奏食徧樂作 文舞入三變引出樂止
次進酒行臣僚酒舉觴巡周樂作 飲訖樂止次進食食徧樂作 武舞入三變引出樂止
扇合簾下鳴鞭樂作 皇帝入西閤樂止
大樂器本唐太宗七徳九功之樂武后毀唐宗廟七徳九功樂舞遂亡自後宗廟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髙宗景雲樂代之元㑹第一奏景雲樂舞杜佑通典已稱諸樂竝亾唯景雲樂舞僅存唐末五代板蕩之餘在者希矣遼國大樂晉代所傳雜禮雖見坐部樂工左右各一百二人葢亦以景雲遺工充坐部其坐立部樂自唐已亾可考者唯景雲四部樂舞而已
玉磬
方響
搊箏
築
臥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
小琵琶
大五
小五
吹葉
大笙
小笙
觱篥
簫
銅鈸
長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員鼓
連鞀鼓
具
以上皆二人餘毎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雲舞八人
慶雲樂舞四人
破陣樂舞四人
承天樂舞四人
大樂調雅樂有七音大樂亦有七聲謂之七旦一曰婆陁力平聲二曰雞識長聲三曰沙識質直聲四曰沙侯加濫聲五曰沙臘皆應聲六曰般贍五聲七曰俟利箑斛先聲自隋以來樂府取其聲四旦二十八調為大樂婆陁力旦
正宮
髙宮
中呂宮
道調宮
南呂宮
仙呂宮
黃鍾宮
雞識旦
越調
大食調
髙大食調
雙調
小食調
歇指調
林鍾商調
沙識且
大食角
髙大食角
雙角
小食角
歇指角
林鍾角
越角
沙侯加濫旦
中呂調
正平調
髙平調
仙呂調
黃鍾調
般涉調
髙般涉調
右四旦二十八調不用黍律以琵琶葉之皆從濁至清迭更其聲下益濁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調餘二十一調失其傳葢出九部樂之龜茲部雲
大樂聲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於律呂各闕其一猶雅音之不及商也
散樂
殷人作靡靡之樂其聲往而不反流為鄭衞之聲秦漢之間秦楚聲作鄭衞寖亾漢武帝以李延年典樂府稍用西涼之聲今之散樂俳優歌舞雜進往往漢樂府之遺聲晉天福三年遣劉昫以伶官來歸遼有散樂葢由此矣
遼冊皇后儀
呈百戲角觝戲馬以為樂
皇帝生辰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入雜劇進
酒四行
闕
酒五行 笙獨吹鼓笛進
酒六行 箏獨彈築毬
酒七行 歌曲破角觝
曲宴宋國使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入雜劇進
酒五行
闕
酒六行 笙獨吹合法曲
酒七行 箏獨彈
酒八行 歌擊架樂
酒九行 歌角觝
散樂以三音該三才之義四聲調四時之氣應十二管之數截竹為四竅之笛以叶音聲而被之歌三音天音揚地音抑人音中皆有聲無文四時春聲曰平夏聲曰上秋聲曰去冬聲曰入
散樂器觱篥簫笛笙琵琶五箜篌箏方響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雜戲目齊景公用倡優侏儒至漢武帝設魚龍曼延之戲後漢有繩舞自刳之伎杜佑以為多幻術皆出西域哇俚不經故不具述
鼓吹樂
鼓吹樂一曰短簫鐃歌樂自漢有之謂之軍樂遼雜禮朝㑹設熊羆十二案法駕有前後部鼓吹百官鹵簿皆有鼓吹樂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
金鉦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長鳴百二十
鐃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大角百二十
鼓吹丞二人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笛二十四
鐃十二
鼔十二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後鼔吹行則導駕奏之朝㑹則列仗設而不奏
橫吹樂
橫吹亦軍樂與鼓吹分部而同焉皆屬鼓吹令
前部
大橫吹百二十
節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鼔十二
金鉦十二
小鼓百二十
中鳴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小橫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百官鼓吹橫吹樂自四品以上名有增損見儀衞志自周衰先王之樂寖以亾缺周南變為秦風始皇有天下鄭衞秦燕趙楚之聲迭進而雅聲亾矣漢唐之盛文事多西音是為大樂散樂武事皆北音是為鼓吹橫吹樂雅樂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雲
遼史卷五十四
遼史卷五十四考證
舉麾位在殿三重西階之上 三重禮志作二重聖宗太平元年冊承天皇太后 按聖宗統和登極冊皇太后越三十有九年為太平元年葢又為改元而冊也本紀遺是年冊太后事
遼史卷五十四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五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四
儀衛志一
遼太祖奮自朔方太宗繼志述事以成其業於是舉渤海立敬瑭破重貴盡致周秦兩漢隋唐文物之遺餘而居有之路車法物以隆等威金符玉璽以布號令是以傳至九主二百餘年豈獨以兵革之利士馬之強哉文謂之儀武謂之衛足以成一代之規模矣考遼所有輿服符璽儀仗作儀衛志
輿服
自皇帝而降與服之制其來逺矣禹乘四載作小車商人得桑根之瑞為大輅周人加金玉象飾益備秦取六國儀物而分別其用先王之制置而弗御至漢中葉銳意稽古然禮文之事名存實亡蓋得十一於千百焉唐之車輅因周隋遺法損益可知而祭服皆青朝服皆絳常服用宇文制以紫緋緑碧分品秩五代頗以常服代朝服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考之載籍之可徴者著輿服篇冠諸儀衛之首
國輿
契丹故俗便於鞍馬隨水草遷徙則有氈車任載有大車婦人乘馬亦有小車貴富者加之華飾禁制疎闊貴適用而已帝后加隆勢固然也輯其可知著於篇大輿柴冊再生儀載神主見之
輿臘儀見皇帝皇后升輿降輿
總纛車駕以御駞祭山儀見皇太后升總纛車車納後儀見皇后就車
青幰車二螭頭蓋部皆飾以銀駕用駞公主下嫁以賜之古者王姬下嫁車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此其遺意歟
送終車車樓純飾以錦螭頭以銀下縣鐸後垂大氈駕以牛上載羊一謂之祭羊以擬送終之用亦賜公主
椅冊皇太后儀皇帝乘椅自便殿轝至西便門鞍馬祭山儀皇帝乘馬侍皇太后行臘儀皇帝降輿祭東畢乘馬入獵圍色克色哩儀俱乘馬東行羣臣在南命婦在北
漢輿
太宗皇帝㑹同元年晉使馮道劉昫等備車輅法物上皇帝皇太后尊號冊禮自此天子車服昉見於遼太平中行漢冊禮乘黃令陳車輅尚輦奉御陳輿輦盛唐輦輅盡在遼廷矣
五輅周官典輅有五輅秦亡之後漢創製
玉輅祀天祭地享宗廟朝賀納後用之青質玉飾黃屋左纛十二鑾在衡二鈴在軾龍輈左建旂十二斿皆畫升龍長曳地駕蒼龍金㚇鏤錫鞶纓十二就遼國勘箭儀皇帝乘玉輅至內門聖宗開泰十年上升玉輅自內三門入萬夀殿進七廟御容酒
金輅饗射祀還飲至用之赤質金飾餘如玉輅色從其質駕赤騮
象輅行道用之黃質象飾餘如金輅駕黃騮
革輅巡狩武事用之白質革鞔駕白翰
木輅田獵用之黒質漆飾駕黒駱
車制小於輅小事乘之
耕根車耕籍用之青質蓋三重餘如玉輅
安車一名進賢車臨幸用之金飾重輿曲壁八鑾在衡紫油纁朱裏幰朱絲絡網駕赤騮朱鞶纓
四望車一名明逺車拜陵臨弔則用之金飾青油纁朱裏通幰駕牛餘同安車
涼車省方及罷獵並用之赤質金塗銀裝五綵龍鳯織藤油壁緋絛蓮座以槖駞
輦用人挽本宮中所乘唐髙宗始制七輦周官巾車有輦以人組挽之太平冊禮皇帝御輦
大鳯輦赤質頂有金鳯壁畫雲氣金翅前有軾下有構欄絡帶皆繡雲鳯銀梯主輦八十人
大芳輦
仙遊輦
小輦永壽節儀皇太后乘小輦
芳亭輦黒質幕屋緋欄皆繡雲鳯朱緑夾窻花板紅網兩簾四竿銀飾梯主輦百二十人
大玉輦
小玉輦
逍遙輦常用之㯶屋赤質金塗銀裝紅絛輦官十二人春夏緋衫秋冬素錦服
平頭輦常行用之制如逍遙無屋冊承天皇太后儀皇太后乘平頭輦
歩輦聖宗統和三年駐蹕土河乘歩輦聴政
羊車古輦車赤質兩壁龜文鳯翅緋幰絡帶門簾皆繡瑞羊畫輪駕以牛隋易果下馬童子十八人服繡瑞羊挽之
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
腰輿前後長竿各二金銀螭頭緋繡鳯襴上施錦褥別設小牀奉輿十六人
小輿赤質青頂曲柄緋繡絡帶制如鳯輦而小上有御座奉輿二十四人
皇太子車輅
金輅從祀享正冬大朝納妃用之冊皇太子儀乘黃令陳金輅皇太子升降金輅
軺車五日常朝享宮臣出入行道用之金飾紫幰朱裏駕一馬
四望車弔臨用之金飾紫油纁通幰駕一馬
遼史卷五十五
遼史卷五十五考證
涼車省方罷獵用之 涼車下原文衍赤質二字今刪鞶纓十二就 按經文作繁馬腹帶也若左氏傳鞶厲游纓訓解與禮經異後人沿訛用之姑仍舊
遼史卷五十五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六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五
儀衞志二
國服
上古之人網罟禽獸食肉衣皮以儷鹿韋掩前後謂之鞸然後夏葛冬裘之製興焉周公陳王業七月之詩至於一日於貉三月條桑八月載績公私之用由是出矣契丹轉居薦草之間去邃古之風猶未逺也太祖仲父蘇哷以約尼氏裕悅之官占居潢河決壤始置城邑為樹藝桑麻組織之教有遼王業之隆亦其肇跡於此乎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國紫銀之䑕羅綺之篚□載而至纎麗耎毳被土綢木於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國制南班漢制各從其便焉詳國服以著厥始雲
祭服遼國以祭山為大禮服飾尤盛
大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紅帶縣魚三山紅垂飾犀玉刀錯絡縫烏鞾
小祀皇帝硬㡌紅緙絲龜文袍皇后戴紅帕服絡縫紅袍縣玉佩雙同心帕絡縫烏鞾
臣僚命婦服飾各從本部旗幟之色
朝服太祖丙寅嵗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備非常其後行色克色哩禮大射栁即此服統和元年冊承天皇太后給三品以上用漢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栁之服皇帝服實魯袞冠絡縫紅袍垂飾犀玉帶錯絡縫鞾謂之國服袞冕太宗更以錦袍金帶
臣僚戴氈冠金花為飾或加珠玉翠毛額後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髮一總或紗冠制如烏紗㡌無簷不擫雙耳額前綴金花上結紫帶末綴珠服紫窄袍繫䩞鞢帶以黃紅色絛裹革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綴飾謂之盤紫太宗更以錦袍金帶㑹同元年羣臣高年有爵秩者皆賜之
公服謂之展裹著紫興宗重熙二十二年詔八房族巾幘道宗清寧元年詔非勲戚之後及額爾竒木副使並承應有職事人不帶巾
皇帝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帶或衣紅襖臣僚亦幅巾紫衣
常服
宰相中謝儀帝常服高麗使者入見儀臣僚便衣謂之盤裹緑花窄袍中單多紅緑色貴者披貂裘以紫黒色為貴青次之又有銀䑕尤潔白賤者貂毛羊䑕沙狐裘
田獵服
皇帝幅金擐甲戎裝以貂䑕或鵝項鴨頭為扞腰番漢諸司使以上並戎裝衣皆左袵黒緑色
弔服太祖叛弟埓克等降素服受之
素服乗赭白馬
漢服
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唐收殷哻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別尊卑辨儀物也厥後唐以冕冠青衣為祭服通天絳袍為朝服平巾幘袍襴為常服大同元年正月朔太宗皇帝入晉備法駕受文武百官賀於汴京崇元殿自是日以為常是年北歸唐晉文物遼則用之左右采訂摭其常用者存諸篇
祭服終遼之世郊丘不建大裘冕服不書
袞冕祭祀宗廟遣上將出征飲至踐阼加元服納後若元日受朝則服之金飾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玉簪𨗳𤣥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龍華蟲火山宗彛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領為升龍織成文各為六等龍山以下毎章一行行十二白紗中單黻領青褾襈裾韍革帶大帶劍佩綬舄加金飾元日朝㑹儀皇帝服袞冕
朝服乾亨五年聖宗冊承天太后給三品以上法服雜禮冊承天太后儀侍中就席解劍脫履重熙五年尊號冊禮皇帝服龍袞北南臣僚並朝服蓋遼制㑹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大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常朝仍遵㑹同之制
皇帝通天冠諸祭還及冬至朔日受朝臨軒拜王公元㑹冬㑹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幘髪纓翠緌玉若犀簪𨗳絳紗袍白紗中單褾領朱襈裾白裙襦絳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其革帶佩劒綬韈舄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黒介幘雙玉導加寶飾元日上壽儀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
皇太子逺遊冠謁廟還宮元日冬至朔日入朝服之三梁冠加金附蟬九首施珠翠黒介幘髮纓翠緌犀簪導絳紗袍白紗中單皂領褾襈裾白裙襦白假帶方心曲領絳紗蔽膝其革帶劒佩綬韈舄與上同後改用白韈黒舄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加寳飾冊皇太子儀皇太子冠逺遊服絳紗袍
親王逺逰冠陪祭朝饗拜表大事服之冠三梁加金附蟬黑介幘青緌簪𨗳絳紗單衣白紗中單皂領襈裾白裙襦革帶鈎䚢假帶曲領方心絳紗蔽膝韈舄劒佩綬二品以上同
諸王逺遊冠三梁黑介幘青緌
三品以上進賢冠三梁寶飾
五品以上進賢冠二梁金飾
九品以上進賢冠一梁無飾
七品以上去劔佩綬
八品以下同公服
公服勘箭儀閤使公服繫履遼國常用公服矣
皇帝翼善冠朔視朝用之柘黃袍九環帶白練裙襦六合鞾
皇太子逺遊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服絳紗單衣白裙襦革帶金鈎䚢假帶方心紛鞶囊白韈烏皮履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冠幘纓簪𨗳謁見東宮及餘公事服之絳紗單衣白裙襦帶鈎䚢假帶方心韈履紛鞶囊
六品以下冠幘纓簪𨗳去紛鞶囊餘並同
常服遼國謂之穿執起居禮臣僚穿執言穿鞾執笏也皇帝柘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鞾起自宇文氏唐太宗貞觀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皇太子進徳冠九琪金飾絳紗單衣白裙襦白韈烏皮履
五品以上幞頭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帶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礪石金魚袋武官䩞鞢七事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烏皮六合鞾
六品以下幞頭緋衣木笏銀帶魚袋佩鞾同
八品九品幞頭緑袍鍮石帶鞾同
遼史卷五十六
遼史卷五十六考證
太祖叛弟埓克等 埓克舊作剌葛此又作剌哥今畫一改
遼史卷五十六考證
<史部,正史類,遼史>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七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六
儀衞志三
符印
約尼氏之世受印於回鶻至伊蘭汗乃請印於唐武宗始賜奉國契丹印太祖神冊元年梁幽州刺史來歸詔賜印綬是時太祖受位約尼十年矣㑹同九年太宗伐晉末帝表上傳國寶一金印三天子符瑞於是歸遼傳國寳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面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簒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寳唐更名受命寳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製歴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
玉印太宗破晉北歸得於汴宮藏隨駕庫穆宗應厯二年詔用太宗舊寳
御前寶金鑄文曰御前之寶以印臣僚宣命
詔書寶文曰書詔之寶凡書詔批答用之
契丹寶受契丹冊儀符寳郎捧寶置御坐東
金印三晉帝所上其文未詳
皇太后寶制未詳天顯二年應天皇后稱制羣臣上璽綬冊承天皇太后儀符寶郎奉寶置皇太后坐右
皇后印文曰皇后教印
皇太子寶未詳其制重熙九年冊皇太子儀中書令授皇太子寶
印
吏部印文曰吏部之印銀鑄以印文官制誥
兵部印文曰兵部之印銀鑄以印軍職制誥
契丹樞密院契丹諸行軍部署漢人樞密院中書省漢人諸行宮都部署印並銀鑄文不過六字以上以銀硃為色
南北王以下內外百司印並銅鑄以黃丹為色諸稅務以赤石為色
雙寛印雙寛鷙鳥之總名以為印紐取疾速之義行軍詔賜將帥用之道宗賜耶律仁先鷹紐印即此
符契
自達呼哩氏八部用兵則合契而動僅刻木為牉合太祖受命易以金魚
金魚符七枚黃金鑄長六寸各有字號毎魚左右判合之有事以左半先授守將使者執右半大小長短字號合同然後發兵事訖歸於內府
銀牌二百面長尺刻以國字文曰宜速又曰勑走馬牌國有重事皇帝以牌親授使者手劄給驛馬若干驛馬闕取它馬代法晝夜馳七百里其次五百里所至如天子親臨須索更易無敢違者使囘皇帝親受之手封牌印郎君收掌
木契正面為陽背面為陰閤門喚仗則用之朝賀之禮宣徽使請陽面木契下殿至於殿門以契授西上閤門使雲授契行勘勘契官聲喏跪受契舉手勘契同俛興鞠躬奏內外勘契同閤門使雲准勑勘契行勘勘契官執陰面木契聲喏平身立少退近後引聲雲軍將門仗官齊聲喏勘契官雲內出喚仗木契一隻准勑付左右金吾仗行勘勘契官雲合不合門仗官雲合凡再勘契官雲同不同門仗官雲同亦再勘契官近前鞠躬奏勘官左金吾引駕仗勾畫都知某官某對御勘同平身少退近後右手舉契雲其契謹付閤門使進入閤門使引聲喏門仗官下聲喏勘契官跪以契授閤門使上殿納契宣徽使受契閤門使下殿奉勑喚仗
木箭內箭為雄外箭為雌皇帝行幸則用之還宮勘箭官執雌箭東上閤門使執雄箭如勘契之儀詳具禮儀志
遼史卷五十七
遼史卷五十七考證
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 按本紀開泰至九年而止次年改元太平此雲開泰十年者蓋是年改元在十一月取玉璽事尚在未改元之前耳
遼史卷五十七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八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七
儀衞志四
帝王處則重門擊析出則以師兵為營衛勞人動衆豈得已哉天下大患生於大欲不得不逺慮深防耳智英勇傑魁臣雄藩於是乎在寓武備於文物之中此儀仗所由設也金吾黃麾六軍之仗遼受之晉晉受之後唐後唐受之梁唐其來也有自耶律儼陳大任舊志有未備者兼考之遼朝雜禮雲
國仗
王通氏言舜歲徧四岳民不告勞營衞省徵求寡耳遼太祖匹馬一麾斥地萬里經營四方未嘗寧居所至樂從用此道也太宗兼制中國秦皇漢武之儀文日至後嗣因之旄頭豹尾馳驅五京之問終歲勤動轍跡相尋民勞財匱此之故歟遼自達呼哩摩歡受唐鼓纛之賜是為國仗其制甚簡太宗伐唐晉以前所用皆是物也著於篇首以見艱難創業之主豈必厚衞其身雲
十二神纛
十二旗
十二鼓
曲柄華葢
直柄華葢
約尼末主遺制迎十二神纛天子旗鼔置太祖帳前諸弟埓克等叛伊徳實縱火焚行宮皇后命海古勒救之止得天子旗皷太宗即位置旗鼓神纛於殿前聖宗以輕車儀衞拜帝山
渤海仗
天顯四年太宗幸遼陽府人皇王備乘輿羽衞以迎乾亨五年聖宗東巡東京留守具儀衞迎車駕此故渤海儀衞也
漢仗
達呼哩舍琿入朝於唐繅古兄弟繼之尚主封王飫觀上國開元東封實古扈從覽太平之盛自是朝貢歲至於唐遼始祖聶哷立約尼氏世為國相目見耳聞歆企帝王之容輝有年矣約尼致鼓纛於太祖帳前曾何足以副其雄心霸氣之所睥睨哉厥後交梁聘唐不憚勞勩至於太宗立晉以要冊禮入汴而收法物然後累世之所願欲者一舉而得之太原擅命力非不敵席捲法物先致中京蹝棄山河不少顧慮志可知矣於是秦漢以來帝王文物盡入於遼周宋按圖更製乃非故物遼之所重此其大端故特著焉
太宗㑹同元年晉使馮道備車輅法物上皇太后冊禮劉昫盧重備禮上皇帝尊號
三年上在薊州觀導駕儀衞圖遂備法駕幸燕御元和殿行入閤禮
六年備法駕幸燕迎導御元和殿
大同元年正月朔備法駕至汴上御崇元殿受文武百僚朝賀自是日以為常
二月朔上御崇元殿備禮受朝賀
三月將幸中京鎮陽詔收鹵簿法物委所司押領先往未㡬鎮陽入漢鹵簿法物隨世宗歸於上京
四月皇太弟魯呼遣使問軍事上報曰朝廷起居如禮是月太宗崩世宗即位鹵簿法物備而不御
穆宗應厯元年詔朝㑹依嗣聖皇帝故事用漢禮景宗乾亨五年二月神柩升輼輬車具鹵簿儀衞六月聖宗至於上京留守具法駕迎導
聖宗統和元年車駕還上京迎導儀衞如式
三年駕幸上京留守具儀衞奉迎
四年燕京留守具儀衞導駕入京上御元和殿百僚朝賀是後儀衞常事史不復書
鹵簿儀仗人數馬匹
步行擎執二千四百一十二人坐馬擎執二百七十五人坐馬樂人二百七十三人步行教坊人七十一人御馬牽攏官五十二人御馬二十六匹官僚馬牽攏官六十六人坐馬掛甲人五百九十八人步行掛甲人百六十人金甲二人神輿十二人長夀仙一人諸職官等三百五人內侍一人引稍押衙二人赤縣令一人府牧一人府吏二人少尹一人司錄一人功曹一人太常少卿一人太常丞一人太常博士一人司徒一人太僕卿一人鴻臚卿一人大理卿一人御史大夫一人侍御史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監察御史一人兵部尚書一人兵部侍郎一人兵部郎中一人兵部員外郎一人符寳郎一人左右諸衞將軍三十五人左右諸折衝二十一人左右諸果毅二十八人尚乘奉御二人排仗承直二人左右夾騎二人都頭六人主帥一十四人〈教坊司差〉押纛二人左右金吾四人虞候佽飛一十六人皷吹令二人漏刻生二人押當官一人司天監一人令史一人司辰一人統軍六人千牛備身二人左右親勲二人左右郎將四人左右拾遺二人左右補闕二人起居舍人一人左右諌議大夫二人給事中書舍人二人左右散騎常侍二人門下侍郎二人中書侍郎二人鳴鞭二人〈內侍內差〉侍中一人中書令一人監門校尉二人排列官二人武衞隊正一人隨駕諸司供奉官三十人三班供奉官六十人通事舍人四人御史中丞二人乗黃丞二人都尉一人太僕卿一人步行太卜令一人職官乗馬三百四匹進馬四匹駕車馬二十八匹人之數凡四千二百三十有九馬之數凡千五百二十得諸本朝太常卿徐世隆家藏遼朝雜禮者如是至於儀注之詳不敢傅㑹雲
遼史卷五十八
遼史卷五十八考證
馳驅五京之間 按地理志遼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聖宗城中京興宗升雲州為西京葢以是為五京雲
約尼末主遺制迎十二神纛天子旗鼓置太祖帳前原文太祖訛太子據下漢仗文雲約尼致纛於太祖帳前則子為祖字之誤
伊徳實 伊徳實原文作寅底石此又作勻徳實今畫一改
遼史卷五十八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五十九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八
食貨志上
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彊以兵縱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戰彍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以是制勝所向無前及其有國內建宗廟朝廷外置郡縣牧守制度日增經費日廣上下相師服御浸盛而食貨之用斯為急矣於是五京及長春遼西平州置鹽鐵轉運度支錢帛諸司以掌出納其制數差等雖不可悉而大要散見舊史若農榖租賦鹽鐵貿易坑冶泉幣羣牧逐類採摭緝而為篇以存一代食貨之畧皇祖伊徳實為大徳哷勒府額爾竒木喜稼穡善畜牧相地利教民耕仲父蘇哷為裕悅飭國人樹桑麻習組織太祖平諸弟之亂弭兵輕賦專意於農嘗以戶口滋繁糺轄疎逺分北達寜額為二部程以樹藝諸部效之太宗㑹同初將東獵三尅奏減輜重疾趨北山取物以備國用無害農務尋詔有司勸農桑教紡績以烏爾古之地水草豐美命諤爾琨錫林居之益以哈里水之善地為農田三年以嘉哩河臚朐河地賜南院鄂津特埓哩伊遜巴勒北院烏納哈喇三錫林人耕種八年駐蹕赤山宴從臣問軍國要務左右對曰軍國之務愛民為本民富則兵足兵足則國彊上深然之是年詔徴諸道兵仍戒敢有傷禾稼者以軍法論應厯間雲州進嘉禾時謂重農所召保寜七年漢有宋兵使來乞糧詔賜粟二十萬斛助之非經費有餘其能若是聖宗乾亨五年詔曰五稼不登開帑藏而代民稅螟蝗為災罷徭役以恤饑貧帝嘗過藁城見伊實阿爾威部婦人達年等黍過熟未穫遣人助刈太師韓徳讓言兵後逋民棄業禾稼棲畆募人穫之以半給穫者政事令室昉亦言山西諸州給軍興民力凋敝田榖多躪於邊兵請復今年租六年霜旱災民饑詔三司舊以稅錢折粟估價不實其增以利民又徙濟必寨居民三百戶於檀順薊三州擇沃壤給牛種榖十三年詔諸道置義倉嵗秋社民隨所獲戶出粟庤倉社司籍其目嵗儉發以振民統和十五年詔免南京舊欠義倉粟仍禁諸軍官非時畋牧妨農開泰元年詔曰朕惟百姓徭役煩重則多給工價年榖不登發倉以貸田園蕪廢者則給牛種以助之太平初幸燕燕民以年豐進土産珍異上禮高年惠鰥寡賜酺連日九年燕地饑戶部副使王嘉請造船募習海漕者移遼東粟餉燕議者稱道險不便而寢興宗即位遣使閲諸道禾稼是年通括戶口詔曰朕於早嵗習知稼穡力辦者廣務耕耘罕聞輸納家食者全虧種植多至流亡宜通檢括普為均平禁諸職官不得擅造酒糜榖有婚祭者有司給文字始聽道宗初年西北雨榖三十里春州斗粟六錢時西番多叛上欲為守禦計命耶律唐古督耕稼以給西軍唐古率衆田臚朐河側嵗登上熟移屯鎮州凡十四稔積粟數十萬斛毎斗不過數錢以馬人望前為南京度支判官公私兼裕檢括戶口用法平恕乃遷中京度支使視事半嵗積粟十五萬斛擢左散騎常侍遼之農榖至是為盛而東京如咸信蘇復辰海同銀烏遂春泰等五十餘城內㳂邊諸州各有和糴倉依祖宗法出陳易新許民自願假貸收息二分所在無慮二三十萬石雖累兵興未嘗用乏迨天慶間金兵大入盡為所有㑹天祚播遷耶律迪里等逼立梁王雅里令羣牧人戶運鹽濼倉粟人戶侵耗議籍其産以償雅里自定其直粟一車一羊三車一牛五車一馬八車一駞從者曰今一羊易粟二斗尚不可得此直太輕雅里曰民有則我有若今盡償衆何以堪事雖無及然使天未絶遼斯言亦足以收人心矣夫賦稅之制自太祖任韓廷徽始制國用太宗籍五京戶丁以定賦稅戶丁之數無所於考景宗乾亨間以上京雲威戶貲具實饒善避繇役遺害貧民遂勒各戶凡子錢到本悉送歸官與民均差統和中耶律昭言西北之衆每嵗農時一夫偵𠉀一夫治公田二夫給糺官之役當時㳂邊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積榖以給軍饟故太平七年詔諸屯田在官斛粟不得擅貸在屯者力耕公田不輸稅賦此公田制也餘民應募或治閒田或治私田則計畆出粟以賦公上十五年募民耕灤河曠地十年始租此在官閒田制也又詔山前後未納稅戶竝於密雲燕樂兩縣占田置業入稅此私田制也各部大臣從上征伐俘掠人戶自置郛郭為頭下軍州凡市井之賦各歸頭下惟酒稅赴納上京此分頭下軍州賦為二等也先是遼東新附地不𣙜酤而鹽麯之禁亦弛馮延休韓紹勲相繼商利慾與燕地平山例加繩約其民病之遂起大延琳之亂連年詔復其租民始安靖南京嵗納三司鹽鐵錢折絹大同嵗納三司稅錢折粟開逺軍故事民嵗輸稅斗粟折五錢耶律穆濟守郡表請折六錢亦皆利民善政也
遼史卷五十九
遼史卷五十九考證
以烏爾古水草豐美命諤爾琨錫林居之 按太宗本紀㑹同二年十月詔北南院三錫林戸居烏爾古部此止載其一
聖宗乾亨五年 按乾亨無五年蓋在統和未改元以前
五京戸丁之數無所於考 按地理志具載戸數而鄉丁之數見於兵衛志但未免俱有遺漏耳
景宗乾亨間 按景宗原本作聖宗乾亨乃景宗年號統和未改元以前僅止數月本紀又不載雲威戸之詔卷內於乾亨五年之上冠以聖宗猶可雲聖宗初立未改元以前事至此雲乾亨間則實係景宗時事續通考載此事稱景宗今據改
遼史卷五十九考證
欽定四庫全書
遼史卷六十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志第二十九
食貨志下
征商之法則自太祖置羊城於炭山北起𣙜務以通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㣥命有司治其征餘四京及它州縣貨產懋遷之地置亦如之東平郡城中置看樓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髙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諸部髙麗之貨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蠟諸藥材及鐵驪靺鞨伊濟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魚之皮牛羊駞馬毳罽等物來易於遼者道路繦屬聖宗統和初燕京留守司言民艱食請弛居庸關稅以通山西糴易又令有司諭諸行宮布帛短狹不中為度者不粥於市明年詔以南北府市場人少宜率當部車百乘赴集開奇峯路以通易州貿易二十三年振武軍及保州竝置𣙜場時北院大王耶律實魯以俸羊多闕部人貧乏請以羸老之羊及皮毛易南中之絹上下為便至天祚之亂賦歛旣重交易法壞財日匱而民日困矣鹽筴之法則自太祖以所得漢民數多卽八部中分古漢城別為一部治之城在炭山南有鹽池之利卽後魏滑鹽縣也八部皆取食之及征幽薊還次於和拉濼命取鹽給軍自後濼中鹽益多上下足用會同初太宗有大造於晉晉獻十六州地而瀛莫在焉始得河間煮海之利置𣙜鹽院於香河縣於是燕雲迤北暫食滄鹽一時產鹽之地如渤海鎭城海陽豐州陽洛城廣濟湖等處五京計司各以其地領之其煎取之制歲出之額不可得而詳矣坑治則自太祖始併室韋其地產銅鐵金銀其人善作銅鐵器又有哈準部者多鐵哈準國語鐵也部置三冶曰柳濕河曰賽音楚古爾蘇曰手山及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改曰鐵利州地亦多鐵東平縣本漢襄平縣故地產鐵丱置採煉者三百戸隨賦供納以諸坑冶多在國東故東京置戸部司長春州置錢帛司太祖征幽薊師還次山麓得銀鐵丱命置冶聖宗太平間於潢河北陰山及遼河之源各得金銀丱興冶採煉自此以訖天祚國家皆頼其利鼓鑄之法先代色勒迪為額爾奇木以土產多銅始造錢幣太祖因襲而用之遂致富彊以開帝業太宗置五冶太師以總四方錢鐵石敬瑭又獻沿邊所積錢以備軍實景宗以舊錢不足於用始鑄乾亨新錢錢用流布聖宗鑿大安山取劉守光所藏錢散諸五計司兼鑄太平錢新舊互用由是國家之錢演迆域中所以統和出內藏錢賜南京諸軍司開泰中詔諸道貧乏百姓有典質男女計傭價日以十文折盡還父母每歲春秋以官錢宴饗將士錢不勝多故東京所鑄至清寧中始用是時詔禁諸路不得貨銅鐵以防私鑄又禁銅鐵賣入回鶻法益嚴矣道宗之世錢有四等曰咸雍曰太康曰大安曰壽隆皆因改元易名其肉好銖數亦無所考第詔楊遵朂徴戸部司逋戸舊錢得四十餘萬繦拜樞密直學士劉伸為戸部使歲入羨餘錢三十萬繦擢南院樞密使其以災沴出錢以振貧乏及諸宮分邊戍人戸是時雖未有貫朽不可較之積亦可謂富矣至其末年經費浩穰鼓鑄仍舊國用不給雖以海雲佛寺千萬之助受而不拒尋禁民錢不得出境天祚之世更鑄乾統天慶二等新錢而上下窮困府庫無餘積始太祖為德埓勒府額爾奇木也懲約尼氏單弱撫諸部明賞罰不妄征討因民之利而利之羣牧蓄息上下給足及卽位伐河東下代北郡縣獲牛羊駞馬十餘萬樞密使耶律色珍討女直復獲馬二十餘萬分牧水草便地數歲所增不勝算當時括富人馬不加多賜大小鶻軍萬餘匹不加少蓋蓄牧有法然也咸雍五年蕭托輝為馬羣太保上書猶言羣牧名存實亡上下相欺宜括實數以為定籍厥後東丹國歲貢千匹女直萬匹珠巴克等國萬匹準布武都溫特哩袞各二萬匹西夏室韋各三百匹伊勒圖博和哩鄂羅木富珠哩鐵驪等諸部三百匹仍禁朔州路羊馬入宋托歡党項馬鬻於夏以故羣牧滋繁數至百有餘萬諸司牧官以次進階自太祖及興宗埀二百年羣牧之盛如一日天祚初年馬猶有數萬羣每羣不下千疋祖宗舊制常選南征馬數萬疋牧於雄霸清滄間以備燕雲緩急復選數萬給四時遊畋餘則分地以牧法至善也至末年累與金戰番漢戰馬損十六七雖增價數倍竟無所買乃冒法買官馬從軍諸羣牧私賣日多畋獵亦不足用遂為金所敗棄衆播遷以訖於亡松漠以北舊馬皆為達實林牙所有遼之食貨其可見者如是耳至於鄰國歲幣諸屬國歲貢土宜雖累朝軍國經費多所仰給然非本國所出況名數已見本紀茲不復載夫冀北宜馬海濱宜鹽無以議為遼地半沙磧三時多寒春秋耕穫及其時黍稌髙下因其地蓋不得與中土同矣然而遼自初年農榖充羨振饑恤難用不少靳旁及鄰國沛然有餘果何道而致其利歟此無他勸課得人規措有法故也世之論錢幣者恆患其重滯之難致鼓鑄之弗給也於是楮幣權宜之法興焉西北之通舟楫比之東南十纔一二遼之方盛貨泉流衍國用以殷給戍賞征賜與億萬未聞有所謂楮幣也又何道而致其便歟此無他舊儲新鑄竝聽民用故也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人力苟至一夫猶足以勝時災況為國乎以是知善謀國者有道以制天時地利之宜無往而不遂其志食莫大於穀貨莫大於錢特志二者以表遼初用事之臣亦善裕其國者矣
遼史卷六十
遼史卷六十考證
聖宗統和初燕京留守司請弛居庸關稅 按聖宗紀備載於元年九月是年六月已改元統和此事自應繫之統和原作乾亨間誤今改
禁諸路不得貨銅鐵 按道宗紀清寧八年禁南京貨鐵九年禁鬻銅自係兩事原本訛銅鐵為銅錢今改
西夏室韋各三百匹 案契丹志夏國歲貢細馬二十匹麤馬二百匹駝百匹與此異
遼史卷六十考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