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讀書志/卷十
目錄 | 郡齋讀書志 | |
◀上一卷 | 卷十 家類 | 下一卷▶ |
子之類凡十八:其一曰儒家,二曰道家,三曰法家,四曰名家,五曰墨家,六曰縱橫家,七曰雜家,八曰農家,九曰小說,十曰天文,十一曰星曆,十二曰五行,十三曰兵家,十四曰類書,十五曰藝術,十六曰醫書,十七曰神仙,十八曰釋書,合五百五十五部,計七千七百六十卷。序九流者,以為皆出於先王之官,咸有所長,及失其傳,故各有弊,非道本然,特學者之故也,是以錄之。至於醫、卜、技、藝,亦先王之所不廢,故附於九流之末。夫儒、墨、名、法,先王之教;醫、卜、技、藝,先王之政,其相附近也固宜。昔劉歆既錄神仙之書,而王儉又錄釋氏,今亦循之者,何哉?自漢以後,九流浸微,隋、唐之間,又尚辭章,不復問義理之實,雖以儒自名者,亦不知何等為儒術矣,況其次者哉!百家壅底,正塵之弊既息,而神仙服食之說盛,釋氏因果之教興,雜然與儒者抗衡而意常先之。君子雖有取焉,而學之者不為其所誤者鮮矣,則為患又甚於漢。蓋彼八家,皆有補於時,而此二教,皆無意於世也。八家本出於聖人,有補於時,特學者失之,而贓、老猶足以亡晉,申、商猶足以滅秦,況二教無意於世,不自附於聖人,若學而又失之,則其禍將如何?故存之以為世戒雲。
儒家類
△《曾子》二卷
右曾子者,魯曾參也。舊稱曾參所撰,其《大孝篇》中乃有樂正子春事,當是其門人所纂爾。《漢藝文志曾子》十八篇,《隋誌曾子》二卷《目》一卷,《唐誌曾子》二卷。今此書亦二卷,凡十篇,蓋唐本也,視《漢》亡八篇,視《隋》亡《目》一篇。考其書已見於《大戴禮》,世人久不讀之,文字謬誤為甚。乃以《大戴禮》參校之,其所是正者,至於千有餘字雲。
△《子思子》七卷
右魯孔伋子思撰。載孟軻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軻曰:「君子之教民者,亦仁義而已,何必曰利?」子思曰:「仁義者,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樂為詐,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溫公采之,著於《通鑒》。夫利者有二,有一己之私利,有眾人之公利。子思所取,公利也。其所援《易》之言是也。孟子所鄙,私利也,亦《易》所謂「小人不見利不勸」之利也。言雖相反而意則同,不當以優劣論。
△《趙岐孟子》十四卷
右鄒孟軻也。趙岐字臺卿,後漢人,為章指,析為十四篇。其序云:軻,戰國時以儒術幹諸侯,不用,退與公孫醜、萬章之徒難疑答問,著書七篇,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言。秦焚書,以其書號諸子,故得不泯絕。又有《外書》四篇,其書不能洪深,似非《孟子》本真也。按韓愈以此書為弟子所橐集,與岐之言不同。
今考其書載孟子所見諸侯,皆稱謚,如齊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魯平公是也。夫死然後有謚,軻著書時所見諸侯,不應即稱謚。且惠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凡七十七年,孟子見惠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決不見平公之卒也。後人追為之明矣,則岐言非也。《荀子》載「孟子三見齊王而不言,弟子問之,曰:『我先攻其邪心。』」《揚子》載孟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無意而至者也。」今書皆無之,則知散軼也多矣。岐謂秦焚書得不泯絕,亦非也。或曰:「豈見於《外書》邪?」果爾,則岐又不當謂其不能洪深也。
△《孟子音義》二卷
右皇朝孫奭等采唐張鎰、丁公著所撰,參附益其闕。古今註《孟子》者,趙氏之外,有陸善經。奭等以趙註為本,其不同者,時時兼取善經。如謂「子莫執中」為「子等無執中」之類。大中祥符間書成,上於朝。
△《石經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席旦宣和中知成都,刊石寘於成都學宮,雲偽蜀時刻《六經》於石,而獨無《孟子經》,為未備。夫經大成於孔氏,豈有闕邪?其論既謬,又多誤字,如以「頻頗」為「類」,不可勝紀。
△《點註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熙寧中,蜀州張簡點節經註,附以釋文,以教童子。
△《五臣解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范祖禹、孔武仲、吳安詩、豐稷、呂希哲元祐中同在經筵所進講義,貫穿史籍,雖文辭微涉豐縟,然觀者誠知勸講自有體也。
△《伊川解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程頤正叔撰。頤居洛陽,其門人號之為伊川先生雲。
△《橫渠孟子解》十四卷
右皇朝張載子厚撰。並《孟子統說》附於後。載,汴人,居關中橫渠鎮,故學者以其所居稱之。
△《百家孟子解》十二卷
右集古今諸儒自裴日休至強至、賈同百餘家解《孟子》成一編。
△《王安石解孟子》十四卷,《王雱解孟子》十四卷,《許允成解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素喜《孟子》,自為之解。其子雱與其門人許允成皆有註釋。崇、觀間,場屋舉子宗之。
△《刪孟》二卷
右皇朝馮休撰。休觀孟軻書時有叛違經者,疑軻沒後,門人妄有附益,因刪去之,著書十七篇,以明其意。前乎休而非軻者荀卿,刺軻者王充,後乎休而疑軻者溫公,與軻辨者蘇東坡,然皆不及休之詳也。
△《疑孟》一卷
右溫國司馬光君實撰。光疑《孟子》書有非軻之言者,著論是正之,凡十一篇。光論性不以軻道性善為然。
△《楊亻京荀子》二十卷
右趙荀況撰。漢劉向校定,除其重復,著三十二篇,為十二卷,題曰《新書》。稱:卿,趙人,當齊宣王、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稷下。是時,荀卿為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至齊襄王時,荀卿最為老師。後適楚,相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已而歸趙。按威王死,其子嗣立,是為宣王。楚考烈王初,黃歇始相。《年表》自齊宣王元年至楚考烈王元年,凡八十一年,則荀卿去楚時僅百歲矣。楊亻京,唐人,始為之註。且更《新書》為《荀子》,易其篇第,析為二十卷。其書以性為惡,以禮為偽,非諫諍,傲災祥,尚強伯之道。論學術,則以子思、孟軻為「飾邪說、文奸言」,與墨翟、惠施同詆焉。論人物,則以平原、信陵為輔拂,與伊尹、比幹同稱焉。其指往往不能醇粹,故後儒多疵之雲。
△《董子》一卷
右周董無心撰。皇朝吳秘註。無心在戰國時著書辟《墨子》。
△《新書》十卷
右漢賈誼撰。誼著《事勢》、《連語》、《雜事》,凡五十八篇,考之《漢書》,誼之著述未嘗散軼,然與班固所載時時不同。固既雲「掇其切於世者」,容有潤益刊削,無足怪也。獨其說經多異義而《詩》尤甚,以「騶虞」為天子囿官,以「靈臺」為神靈之臺,與《毛氏》殊不同,學者不可不知也。
△《太玄經》十卷
右漢揚雄子雲撰。雄作此書,當時已誚其艱深,其後字讀多異。予嘗以諸家本參校,不同者,疏於其上。且發策以問諸生雲揚雄準《易》作《太玄經》,其自序稱《玄》盛矣,而諸儒或以為猶吳、楚僭王,當誅絕之罪,或以為度越老子之書。大抵譽之者過其實,毀之者失其真,皆未可信。然譬夫聽訟,曾未究其意,烏能決其曲直哉!今欲論《玄》有方、州、部、家,凡四重而為一首九贊,通七百二十九贊有奇,分主書夜,以應三百六旬有六日之度。首準一卦,始於《中》準《中孚》,而終於《養》準《頤》。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與夫二十八宿,錯居其問,先後之序,蓋不可得而少差也。夫《易》卦之直日,起於漢儒之學舍,四正卦取六十卦之爻三百六十,各直一日,此《玄》之所準者也。然《易》之卦直日,其亦如《玄》之首有序乎,抑無也?若亦有之,則雄之為《玄》不亦善乎?不然,則《玄》之離亦贅矣。自《復》、《姤》而為《乾》、《坤》,十有二卦,皆以陰陽之消長,分居十二月,謂之「辟卦」,則固有序矣。其餘一月而四卦之序云何?且如《中孚》、《頤》,何以為一日之卦也?曰公卿,大夫,侯者、何謂也?其所謂《屯》正於醜間時而左行,《蒙》正於寅間時而右行者,其旨可得聞歟?又一陽一陰者,《玄》相錯之法也,然《養》為陽而《中》不為陰;水、火、木、金、土者,《玄》相傳之法也,然《《爻守》》為金而《羨》不為土,其自相戾類如此,豈得無說哉?
△《范氏註太玄經解》十卷
右吳範望叔明註。其序云:子雲著《玄》,桓譚以為絕倫,張衡擬《五經》。自侯芭受業之後,希有傳者。建安中,宋衷、陸績解釋之,文字繁猥。今以陸為本,錄宋所長,訓理其義,為十卷。且以《首》分居本經之上,以《測》散處《贊辭》之下。其前又有陸績序,以子雲為聖人云。
△《說玄》一卷
右唐王涯廣津撰。涯始以貞元丙子,終於元和己丑,二十六年間,註《太玄》為六卷。今不之見,獨此書行於世。凡五篇:《明宗》一,《立例》二,《揲法》
三。《占法》四,《辨首》五。
△《宋惟幹太玄解》十卷
右皇朝宋惟幹註。惟幹嘗得《太玄》古本於昭應。咸平中知滑臺,取宋衷、陸績、範望三家訓解,別為之註,仍作《太玄宗旨》兩篇附於後。其學蓋師濟東田告。司馬溫公所謂「小宋」者也。
△《徐庸註太玄經解》十卷
右皇朝徐庸註。庸,慶歷間人也。以範望《解》指義不的,因王涯、林氏諸解,重為之註。取王涯《說玄》附於後,及自為《玄頤》,通名之為《太玄性總》。
其自序雲爾。又多改其文字,如以「仡」,以「姽」為「㛂」,以「壯凡」
為「劄乃」,以「孿」為「絲」,以「稚」為「推」之類。其所謂林氏者,瑀也。
賈文元嘗閉瑀之奸妄於朝。
△《章氏太玄經註》十四卷,《疏》三十卷
右皇朝章詧撰。嘉祐中,成都帥蔣堂獻其書於朝,詔書寵獎,賜號沖退處士。》實錄《稱:詧,字隱之,雙流人,通經術,善屬文,性活淡,屏居林泉,以養生治氣為事。
△《陳漸演玄》十卷
右皇朝陳漸撰。漸,堯佐族子也。《國史》有傳。凡十四篇。漸謂史以揚雄非聖人而作經,猶吳、楚僭王。按子雲《法言》《解嘲》止雲《太玄》,然則經非其自稱,弟子侯芭之徒尊之耳。
△《太玄淵旨》一卷
右皇朝張揆撰。
△《太玄經疏》十八卷
右皇朝郭元亨撰。元亨謂雄之作《玄》,傳之侯芭,後獨有張衡、桓譚、張華見而稱嘆,吳郡鄒伯岐求本不能得。宋衷為訓,陸績為解,範叔明、王涯亦註之,皆未明白。元亨在蜀,自淳化末迄於祥符八年,僅三十年,撰成今疏。又雲《太玄》潤色於君平,未知何所據而言然。
△《溫公集註太玄經》十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集漢宋衷《解詁》、吳陸績《釋文》、晉範望《解贊》、唐王涯註《經》及《首測》、宋惟幹通註、陳漸《演玄》、吳秘《音義》七家,為此書。自慶歷至元豐,凡三十年始成。其直雲宋者,衷也;小宋者,惟幹也。
惟幹、漸、秘皆國朝人。
△《易玄星紀圖》一卷
右從父詹事公撰。以溫公《玄曆》及邵康節《太玄準易圖》合而譜之,以見揚雄以首準卦非出私意,蓋有星候為之機括。且辨正古今諸儒之失,如《羨》不當準《臨》,《夷》不當準《大壯》之類。凡此難與諸家口舌爭,觀譜則彼自屈矣,此譜之所以作也。
△《李氏註法言》十三卷
右漢揚雄撰。晉祠部郎中李軌註。雄好古學,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駁,不與聖人同,是非頗謬於經,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撰此以象《論語》,號曰《法言》。每篇復為序贊,以發其大意。然雄之學,自得者少,其言務擬聖人,靳靳然若影之守形,既錢所發明,又往往違其本指,正古人所謂書者僅毛而失貌者也。
△《溫公集註法言》十三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集晉李軌、唐柳宗元、國朝宋咸、吳秘註。光自言:「少好此書,歷年已多,今輒采諸家所長,附以己意,名曰《集註》。凡觀書者,當先正其文,辨其音,然後可以求其義。故宋相公庠家有李祠部註本及《音義》,最為精詳。宋、吳亦據李本,而其文多異同。今參以《漢書》,取其通者,以為定本。先審其音,乃解其義」雲。
△《新序》十卷
右漢劉向子政撰。向當成帝時,典校書,因采傳記、行事、百家之言,刪取正辭美義可勸戒者,為《新序》、《說苑》,共五十篇。《新序》陽朔元年上。
世傳本多亡闕,皇朝曾子固在館中,日校正其訛舛而綴緝其放逸,久之,《新序》
始復全。自秦之後,綴文之士有補於世者,稱向與揚雄為最。雄之言,莫不步趨孔、孟;向之言,不皆㮣諸聖,故議者多謂雄優於向。考其行事,則反是。何哉?
今觀其書,蓋向雖雜博,而自得者多,雄雖精深,而自得者少故也。然則向之書可遵而行,殆過於雄矣。學者其可易之哉?
△《說苑》二十卷
右漢劉向撰。以《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
《政理》《尊賢》《正諫》《法誡》《善說》《奉使》《權謀》《至公》《指式》
《談叢》《雜言》《辨物》《修文》為目。鴻嘉四年上之。闕第二十卷。曾子固校書,自謂得十五篇於士大夫家,與崇文舊書五篇合為二十篇,又敘之。然止是析十九卷,作《修文》上、下篇耳。
△《鹽鐵論》十卷
右漢桓寬撰。按班固曰:所謂鹽鐵議者,起始元徵文學賢良,問以治亂,皆對原罷郡國鹽鐵、酒榷、均輸,務本抑末,毋與天下爭利,然後教化可興。御史大夫桑弘羊以為此乃所以安邊境、制四夷國家大業,不可廢也。當時相詰難,頗有其議文。至宣帝時,汝南桓寬次公治《公羊春秋》,舉為郎,至廬江太守丞。
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增廣條目,極其論難,著數萬言,亦欲以究治亂,成一家之法焉。凡六十篇。
△《潛夫論》十卷
右後漢王符節信撰。在和、安之世,耿介不同於俗,遂不得進,隱居著書三十六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彰顯其名,故號曰《潛夫》。范曄取其《貴忠》、《實貢》、《愛日》、《述赦》等五篇,以為足以觀見當時風政。頗潤益其文。
後韓愈亦贊其《述赦》旨意甚明雲。
△《中論》二卷
右後漢徐幹偉長撰。幹,「鄴下七子」之一也。曾子固嘗序其書,略曰:
「始見館閣有《中論》二十篇,以為盡於此。及觀《貞觀政要》,太宗稱嘗見幹《中論復三年喪篇》,而今書闕此篇。因考之《魏志》,見文帝稱幹著《中論》
二十餘篇,於是知館閣本非全書也。」幹篤行全道,不耽世榮,魏太祖特旌命之,辭疾不就,後以為上艾長,又以疾不行。夫漢承秦滅學之後,百氏雜家,與聖人之道並傳,學者罕能自得於治心養性之方,去就語默之際,況於魏之濁世哉!幹獨能考論六藝,其所得於內,又能信而充之,逡巡濁世,有去就顯晦之大節,可不謂賢乎?今此本亦止二十篇,中分為上、下兩卷。按《崇文總目》六卷,不知何人合之。李獻民云:「別本有《復三年》、《制役》二篇。」乃知子固時尚未亡,特不之見爾。
△《家訓》七卷
右北齊顏之推撰。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諸子孫。
△《續家訓》八卷
右皇朝董正功撰。續顏氏之書。
△《家範》十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纂,取經史所載賢聖修身齊家之法,分十九門,編類以訓子孫。
△《阮逸註中說》十卷
右隋王通之門人共集其師之語為是書。通行事於史無考,獨《隋唐通錄》稱其有穢行,為史臣所削。今觀《中說》,其跡往往僭聖人,模擬竄竊,有深可怪笑者。獨貞觀時,諸將相若房、杜、李、魏、二溫、王、陳皆其門人。予嘗以此為疑。及見李德林、關朗、薛道衡事,然後知其皆妄也。通生於開皇四年,而德林卒以十一年,通適八歲,固未有門人。通仁壽四年,嘗一到長安,時德林卒已九載矣,其書乃有予在長安,德林請見,歸,援琴鼓《蕩》之什,門人皆г襟。
關朗在太和中見魏孝文,自太和丁巳,至通生之年甲辰,蓋一百七年矣,而其書有問《禮》於關子明。《隋書薛道衡傳》稱道衡仁壽中,出為襄州總管,至煬帝即位,召還。《本紀》:仁壽二年九月,襄州總管周搖卒。道衡之出,當在此年也。通仁壽四年始到長安,是年高祖崩,蓋仁壽末也。又《隋書》稱「道衡子收,初生即出繼族父孺,養於孺宅,至於長成,不識本生。」其書有「內史薛公見子於長安,語子收曰:『汝往事之。』」用此三事推焉,則以房、杜輩為門人,抑又可知矣。
△《元經》十卷
右隋王通撰,唐薛收傳,皇朝阮逸學。起晉惠帝太熙元年,終於陳亡。予從兄子逸仕安康,嘗得其本,歸而示四父,四父讀至「帝問哇鳴」,哂其陋曰:
「六籍奴婢之言不為過」。按《崇文》無其目疑逸依託為之。
△《帝範》一卷
右唐太宗撰。凡十二篇,今存者六篇。貞觀末,著此書以賜高宗。且曰:
「修身治國,備在其中。一旦不諱,更無所言矣。」其末頗以汰侈自咎,以戒高宗,俾勿效已。殊不知閨門之內,{斬心}德甚多,豈特太侈而已哉!武后之立,實有自來。不能身教,多言奚益,悲夫!
△《臣範》二卷
右唐則天皇后武氏撰。「範」或作「軌」。武氏稱制時,嘗詔天下學者習之,尋廢。本十篇,今闕其下五篇。
△《大和辨謗略》三卷
右唐李德裕撰。先是,唐次撰《辨謗略》。至大和中,文宗詔德裕、裴潾等續益唐事,刪為三卷,上之。
△《法語》二十卷
右南唐劉鶚撰。鶚,甲戌歲擢南唐進士第,實開寶七年也。著書凡八十一篇,言治國立身之道。徐鉉為之序。
△《聱隅子歔欷瑣微論》十卷
右皇朝黃晞撰。聱隅子,晞自號也。其敘略曰:「聱隅者,枿物之名;歔欷者,瑣微者,述之之謂,故以名其書。」
△《弟子記》一卷
右皇朝劉敞原父撰。記其門人答問之言。楊慥、王安石之徒書名,王深甫、歐陽永叔之徒書字。
△《潛虛》一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撰。光擬《太玄》撰此書,以五行為本,五五相乘為二十五,兩之得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然其辭有闕者,蓋未成也。其手寫草槁一通,今在子健侄房。
△《周子通書》一卷
右皇朝周敦頤茂叔撰。茂叔師事鶴林寺僧壽涯,以其學傳二程,遂大顯於世。
此其所著書也。
△《正蒙書》十卷
右皇朝張載子厚撰。張舜民嘗乞追贈載於朝雲。橫渠先生張載著書萬言,名曰「正蒙」。陰陽變化之端,仁義道德之理,死生性命之分,治亂國家之經。罔不究通。方之前人,其孟軻、揚雄之流乎?此書是也。
△《正蒙書》十卷
右皇朝張載子厚撰。張舜民嘗乞追贈載於朝雲。橫渠先生張載著書萬言,名曰「正蒙」。陰陽變化之端,仁義道德之理,死生性命之分,治亂國家之經。罔不究通。方之前人,其孟軻、揚雄之流乎?此書是也。初無篇次,其後門人蘇昞等區別成十七篇雲。
△《帝學》十卷
右皇朝范祖禹編纂自古賢君下迨祖宗務學事跡為一篇,以勸講。淳夫,元祐時在講筵八年。詰旦當講,前一夕,正衣冠儼然如在上前,命子弟侍坐,先按講其說。平時語若不出諸口,及當講,開列古義,仍參之時事,以為勸戒。其音瑯然,聞起興起。東坡嘗曰:「淳夫講書,言簡義明,粲然成文章,為今講官第一。
△《漁樵對問》一卷
右皇朝張載撰。設為答問,以論陰陽化育之端性命道德之奧雲。邵氏言其祖之書也,當考。
△《程氏雜說》十卷
右皇朝程頤正叔門人雜記其師之言。
△《信聞記》一卷
右皇朝張載撰。雜記經傳之義及辨釋老之失。
△《理窟》二卷
右題曰金華先生,未詳何人。蓋為二程、張氏之學者。
△《儒言》一卷
右從父詹事公撰。其書蓋辨正王安石之學違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