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郡齋讀書志 (四庫全書本)/卷2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上 郡齋讀書志 卷二下 卷三上

  欽定四庫全書
  郡齋讀書志卷二下
  宋 晁公武 撰
  偽史類
  華陽國志十二卷
  右晉常璩撰華陽梁州地也紀漢以來巴蜀人物呂微仲跋雲漢至晉初四百載間士女可書四百人亦可謂盛矣復自晉至周顯徳僅七百嵗而史所紀者無幾人忠魂義骨與塵埃同沒何可勝數豈不重可歎哉
  江南録十卷
  右皇朝徐鉉等撰鉉等自江南歸朝奉詔撰集李氏時事王介甫嘗謂書至亡國之際不言其君之過但以厯數存亡論之雖有愧實録其於春秋箕子之義得之矣雖然潘佑以直言見殺而鉉書佑死以妖妄何也殆與佑爭名且恥其善不及佑故匿其忠汚之以罪耳若然豈唯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江南別録四卷
  右皇朝陳彭年撰偽吳偽唐四主傳也
  九國志五十一卷
  右皇朝路振撰雜記吳越唐前蜀後蜀東漢南漢閩楚凡九國
  蜀桂堂編事二十卷
  右偽蜀楊九齡撰雜記孟氏廣政中舉試事跡始末
  南唐近事二卷
  右皇朝鄭文寳編紀李氏二主四十年間雜事之可紀者
  江南野史二十卷
  右皇朝龍袞撰凡八十四傳
  外史檮杌十卷
  右皇朝張唐英次公撰序稱王建孟知祥父子四世八十年比之公孫述軰最為久逺其間善惡有可為世戒者路振之書未備今成此書以補其遺凡五代史及皇朝日厯所書皆畧之
  北遼遺事二卷
  右不題撰人葢遼人也記女真滅遼事序雲遼國自阿保機創業於其初徳光恢廓於其後吞併諸蕃割據漢界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戎器之備戰馬之多前古未有子孫繼統二百三十餘年迨至大祚失御女真稱兵十三年間舉國土崩古人謂得之難失之易非虛言耳
  金人節要一卷
  右陷金人所上也記金人初內侮止紹興十年共十六年事頗詳實
  史評類
  史記索隠三十卷
  右唐司馬貞撰據徐斐注糾正牴牾援據宻緻如東坡辦宰我未嘗從田常為亂葢本諸貞也
  唐書直筆四卷
  右皇朝呂夏卿撰夏卿強記絶人預修新書
  唐書新例須知一卷
  右記新書比舊増減志傳及其總數
  唐書音訓四卷
  右皇朝竇苹撰
  唐書辨證二十卷
  右皇朝吳縝撰數新書初修之時其失有八類其舛誤二十門凡四百餘事
  唐史要論十卷
  右皇朝孫甫之翰撰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稱其書以為舊史所不及
  西漢發揮十卷
  右皇朝劉涇巨濟撰蜀人
  唐鑑二十卷
  右皇朝范祖禹醇夫撰醇夫為溫公通鑑局編修官十五年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著成此書取武后臨朝二十一年系之中宗其言曰此春秋公在乾侯之義也雖得罪於君子亦所不辭觀此則知醇夫之從公決非苟同者凡二百六篇
  注唐紀十卷
  右題曰樊先生而不詳其名近代人所注新書紀也
  唐史評
  右題曰適適先生不詳何人門人譙孝寜為編次
  五代史纂誤五卷
  右皇朝吳縝撰凡二百餘事皆五代史牴牾闕誤也
  三國人物論三卷
  右皇朝楊祐甫撰蜀人
  厯代史辨志五卷
  右未詳撰人
  劉氏史通二十卷
  右唐劉知幾撰知幾長安神龍間三為史官頗不得志乃以前代書史敘其體法因習廢置掇其得失述作曲直分內外篇著為評議備載史䇿之要當時徐堅深重其書嘗雲居史職者宜置座右𤣥宗朝詔其家録進上讀而善之宋子京稱唐舊史之文猥褻不綱謂知幾工訶古人而拙於用己觀此書知子京之論不誣
  職官類
  集賢注記一卷
  右唐韋述撰摭置院始末及院中故事修撰書史之次孝明時學士名氏頗善敘事
  御史臺記十二卷
  右唐韓琬撰載唐初至開元御史臺中制度故事以大夫中丞侍御史殿中監察主簿録事分門載次名氏行事著論一篇敘御史正邪得失進擢誅滅附卷末以為世戒
  中台志十卷
  右唐李筌撰起殷周迄隋唐纂輔相邪正之跡分皇王霸亂亡五類以為鑒戒唐相以李林甫陳希烈附皇道筌上元中乃自表天寳初追以綴名雲
  翰林志一卷
  右唐李肇撰摭唐世翰林院中供奉儀則制誥書詔之式
  翰林盛事一卷
  右唐張著撰記唐朝儒臣美事凡三十八人
  史館故事三卷
  右不題撰人姓名記史館雜分六門迄於五代李獻臣以為後周史官所著
  宰相拜罷録一卷
  右皇朝陳繹奉詔編起范質止曾公亮所載拜罷之由與實録不同元祐史臣謂繹多出己意
  樞府拜罷録一卷
  右皇朝陳繹編起魏仁浦止宋綬
  翰林續志二卷
  右皇朝蘇易簡在翰林院最承太宗睠遇録國朝政事以續肇志子耆采易簡所載之餘成一卷附益之
  金坡遺事三卷
  右皇朝錢惟演撰載國朝禁林雜儀式事跡並學士名氏文元公述真宗禮待儒臣三事附於卷末
  麟臺故事五卷
  右皇朝程俱撰紹興初復館職俱首入館纂集舊聞成十二篇
  唐六典三十卷
  右唐𤣥宗撰李林甫張說等注以三公三師三省九寺五監十二衛等例其職司官佐敘以品秩擬周禮六官雲蓋唐極治之書也雖不能悉行於世而諸司遵用殆將過半觀唐㑹要請事者往往援據以為實或以為此書雖成於開元間而不行於一時不學之言也
  嘉祐御史臺記五十卷
  右皇朝溤潔已撰御史臺有記始於武后時姚庭筠其後韓琬韋述嗣有紀著嘉祐中王疇命潔已續之乃上自太祖建隆之元迄於嘉祐八年凡一百四年分門載其名氏行事潔已拯之子也為序𫝊兩篇述其父之事附於後
  儀注記
  封禪記五十卷
  右皇朝丁謂等撰大中祥符元年詔謂與李宗諤陳彭年以景徳五年正月三日天書降於左承天門鴟吻之上迄十月泰山修封事跡儀注詔誥編次成書上之御製序冠之於首
  祀汾隂記五十卷
  右皇朝丁謂撰大中祥符三年八月降祀汾隂御札至明年春禮成四年詔與陳彭年編次事跡儀注踰二年成書上之
  皇祐㑹計録六卷
  右皇朝田貺元鈞兩為三司使約景徳㑹計銀以皇祐財賦所入多於景徳而其出又多於所入著為皇祐㑹計録上之冀以悟上庶更立輕制使民完實而縣官有餘用者
  吉凶書儀二卷
  右皇朝胡瑗翼之撰畧依古禮而以今體書疏儀式附之
  本朝事實三十卷
  右皇朝李攸編次雜纂國朝事儀注為多
  服餙圖三卷
  右唐李徳裕編共五十五事
  刑法類
  刑統三十卷
  右皇朝竇儀等詳定
  疑獄三卷
  右晉和凝撰纂史傳決疑獄事其上卷凝書也下中卷凝子㠓所續
  元豐斷例六卷
  右元豐中法寺所斷罪此節文也
  諸路將官通用勅二十卷
  右皇朝崇寧中修
  紹興勅十二卷令五十卷格三十卷式三十卷政和三年以後赦十五卷
  右皇朝張守等紹興中被㫖編修
  地理類
  渚宮舊事十卷
  右唐余知古撰自鬻熊至唐江陵君臣人物事跡史氏傳記所載者悉編次之
  水經四卷
  右漢桑欽撰成帝時人本經三卷後魏酈道元注道元範之子為政嚴酷蕭寳夤叛死之史稱道元好學厯覽竒書撰注水經行於世
  洛陽伽藍記
  右元魏羊衒之撰後魏遷都洛陽一時王公大夫多造佛寺或捨其私第為之故僧舍之多為天下最衒之載其本末及事跡甚備
  青城山記一卷
  右偽蜀杜光庭賔聖撰集蜀山若水在青城者悉本道家方士之言
  東京記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編開封坊巷寺觀官廨私第所在及諸故實極其精博
  相臺志十二卷
  右皇朝韓琦欲編次未成郡守李琮命郡文學掾陳申之効宋敏求河南志成此書
  河南志二十卷
  右皇朝宋敏求以唐韋述兩京記為未備演之為長安河南志司馬光為之序
  明越風物志七卷
  右皇朝姜嶼撰以明州本越地故曰明越又以郭璞注爾雅多引江東故詳載其風物雲
  蜀記一卷
  右皇朝張守約撰載孟昶初降至薨事
  皇祐平蠻記一卷
  右皇朝馮炳撰儂智高叛朝廷遣狄青平之
  成都古今記三十卷
  右皇朝趙抃自慶厯至熙寧凡四入蜀知蜀事為詳摭其故實以類相從分百餘門
  九域志十卷
  右皇朝王存被㫖刪定總二十三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軍三十七監四縣一千一百三十五
  戴斗奉使録二卷
  右皇朝王曙撰曙景徳三年為契丹主生辰使祥符二年為弔慰使所録也
  浮休居士使遼録二卷
  右皇朝元祐甲戌春張舜民被命為回謝大遼弔祭使鄭介為副録其往返地里及話言也舜民字芸叟浮休居士其自號雲
  嘉州志二卷
  右皇朝呂昌明撰以嘉州圖經増廣之
  西夏須知一卷
  右皇朝劉溫潤守延州日編録偽境雜事
  匈奴須知一卷
  契丹歸明人田緯編次録契丹地理官制
  蕃爾雅一卷
  右不載撰人姓名以夏人語依爾雅譯以華言
  雞林志三十卷
  右皇朝崇寧中劉逵吳拭使高麗王雲為書記官既歸攟輯其㑹見之禮聘問之辭類分為八門
  廬山記五卷
  右皇朝陳令舉舜俞撰先是劉煥嘗為記令舉因而増廣之又為俯視圖紀尋山先後之次雲
  春秋地譜十二卷
  右皇朝楊湜編十三國地皆釋以今州縣名並為圖於其後葢常氏已嘗有此書而湜増廣焉
  宜春傳信録三卷
  右皇朝羅誘述載其地古今人物及牧守政跡山川靈異雲
  袁州孚恵廟録一卷
  右皇朝張慤纂記仰山二神靈異之跡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
  右皇朝歐陽忞纂自堯舜已來至於五代地里沿革離合皆係以今郡縣名或雲無所謂歐陽忞者特假名以行其書耳
  青唐録二卷
  右皇朝汪藻撰青唐吐蕃遺種也崇寧中命童貫取湟廓西寧州擒趙懐徳上為之御樓受降宰臣蔡京以下進官有差
  三輔黃圖一卷
  右未見撰人隋經籍志唐藝文志皆有其目葢古書也記秦漢以來宮殿門闕樓觀池苑在闗輔者曰三輔黃圖言東都不與焉
  雲南志十卷
  右唐樊綽記雲南山川物産雜事止咸通中
  梁益記十卷
  右皇朝任弁撰天禧中遊宦於成都以蜀記數家其言皆無所據依乃引書傳刋正其謬
  蜀三神祠録五卷
  右皇朝井度編任四川漕日裒梓潼灌口射洪三神祠碑文板記成此書雲
  番禺紀異五卷
  右皇朝馮拯撰拯淳化中謫知端州見嶺表鳥獸草木民俗物情舉異中原録之類為三十門凡三百事還朝上之
  生辰國信語録一卷
  右皇朝冦瑊撰瑊與康徳輿天聖六年使契丹賀其主生辰往返語録並景徳二年天聖八年使副姓名及雜儀附於後
  零陵總記十五卷
  右皇朝陶岳撰永州地里志也今永州所部才三縣其所録多連及數郡自序雲以其皆零陵舊地故收之
  南行記三卷
  右王仁裕撰晉天福三年仁裕被命使高季興記自汴至荊南道塗賦詠及飲宴酬倡殆百餘篇
  洛陽名園記一卷
  右皇朝李格非撰記洛中園圃自富鄭公以下十九所其論以為洛陽之盛衰為天下治亂之候園圃之興廢為洛陽盛衰之候則園記之作豈徒然哉公卿大夫忘天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也
  傳記類
  黃帝內傳一卷
  右序雲籛鏗得之於衡山石室中後至漢劉向於東觀校書見之遂傳於世
  穆天子傳六卷
  右晉太康二年汲縣民盜發古冡所得凡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詔荀朂和嶠等以𨽻字寫之雲按春秋左氏傳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有車轍馬跡焉此書所載即其事也穆王好廵狩得驊騮緑耳之乘造父為御以觀四荒北絶流沙西登崑崙與太史公記同汲郡收書不謹多毀缺雖其言不典皆古書頗可觀覽郭璞注本謂之周王遊行記朂之時古文已不能盡識時有闕者又轉寫益誤殆不可讀
  漢武內傳二卷
  右不題撰人記王母降
  漢武故事二卷
  右世言班固撰唐張柬之書洞㝠記後雲漢武故事王儉造
  漢武洞冥記五卷
  右後漢郭憲子橫撰其序言漢武明雋特異之主東方朔因滑稽浮誕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㝠跡之奧昭然顯著故曰洞㝠
  十洲記一卷
  右漢東方朔撰班固賛言朔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童兒牧豎莫不眩耀而後世好事者因取竒言怪語附著之朔豈謂此書之類乎
  楊貴妃外傳二卷
  右皇朝樂史撰敘唐楊妃事跡迄孝明之崩
  趙飛燕外傳一卷
  右漢伶𤣥子於撰茂陵卞理藏之於金縢漆櫃王莽之亂劉㳟得之傳於世晉荀朂校上
  閩川名士傳三卷黃璞一本作皇甫璞
  右唐黃璞撰唐神龍以來閩人知名於世者効楚國先賢傳為之
  王子年拾遺記十卷
  右梁蕭綺敘録晉王嘉字子年嘗著書百二十篇載伏羲以來異事前世竒詭之説書逸不完綺拾綴殘缺而敘之
  汾陽王家傳十卷
  右唐陳雄撰雄本汾陽王郭子儀僚吏後又從事渾瑊幕府故傳不名第九卷録行狀第十卷録副佐三十三人大將二十七人曰忠武將佐畧
  降聖記五十卷
  右皇朝丁謂撰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十七日聖祖降七年謂請編次事跡詔李維宋綬晏殊同編天禧元年上之
  先天紀三十六卷
  右皇朝王欽若集聖祖趙諱即軒轅黃帝也故欽若奉詔編次傳記黃帝事跡上之賜名先天紀御製序冠其首
  柳氏序訓一卷
  右唐柳玭敘其祖公綽已下內外事跡以訓其子孫
  吳湘事跡録一卷
  右唐大中中李紳鎮揚州陷湘州以罪抵死兄汝納辯訴其枉狀録總載焉
  王魏公遺事四卷
  右皇朝王魏公旦相真宗其子素録遺事凡百餘條分四卷
  王文正公言行録三卷
  右皇朝王文正公曽相仁宗其弟皥録其平生言行凡六十事李清臣為之序
  張忠定公語録四卷
  右皇朝張忠定公詠守蜀有善政其門人李畋紀其語論可以垂世者
  西李文正公談録一卷
  右西李文正公昉也相皇朝太宗其子宗諤録其平生所談十七事
  韓魏公家傳二卷
  右皇朝韓忠彥撰録其父琦平生行事近世著史者喜采小説以為異聞逸事如李繁録其父泌崔𦙍記其父慎由事悉鑿空妄言前世謂此等無異莊周鮒魚之辭賈生服鳥之對者也而唐書皆取之以亂正史由是近時多有家傳語録之類行於世陳瑩中所以發憤而著書謂魏公名徳在人耳目如此豈假門生子姪之間區區自列乎持史筆其慎焉
  魏國忠獻公別録三卷
  右皇朝韓魏公琦相仁宗英宗其門人王巖叟記其言論事實然以國史考之其嵗月往往牴牾葢失之誣也
  潛徳録一卷
  右皇朝呂誨獻可之孫撰記其祖乞立英宗言章
  文潞公私記一帙
  右皇朝文彥博所撰元豐初王堯臣之子同老以其父至和中所撰立英宗為皇子詔草上之且曰時宰相文彥博富弼知狀神宗以問彥博彥博具以實對至元祐中賈易為言官因為韓忠彥爭辨其事彥博乃著此其後雲自古唯霍禹雲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此楊復㳟自稱定䇿國老謂昭宗為門生天子皆鞅鞅不道之言卒被夷滅
  鍾山日録二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撰紹興間蔡卞合曽布獻於朝添入神宗實録陳瑩中謂安石既罷相悔其執政日無善狀乃撰此書歸過於上掠美於己且厯詆平生不悅者欲以欺後世於是著尊堯集及日録不合神道論雲
  嘉祐名臣傳五卷
  右皇朝張唐英傳仁宗朝賢臣五十餘人
  晁以道揚雄別傳一卷
  右族父詹事公撰雜取諸書所載雄逸事為一編系之以賛
  忠臣逆臣傳三卷
  右皇朝楊堯臣撰忠臣謂李若水逆臣劉豫也
  相國鄴侯家傳十卷
  右唐李繁撰繁鄴侯之子也太和中以罪繫獄當死恐先人功業不傳乞廢紙拙筆於獄吏以成傳藁戒其家求世間人潤色之後竟不果宋子京謂其辭浮侈雲
  唐宋科名分定録三卷
  右不題撰人元符間所著書也序雲己卯嵗得張君房所誌唐朝科塲故事今續添五代及本朝科名分定事迄於李常寧雲
  開元天寳遺事四卷
  右漢王仁裕撰仁裕仕蜀至翰林學士蜀亡仁裕至鎬京採摭民言得開元天寳遺事一百五十九條
  明皇幸蜀記兩卷
  右唐宋巨纂記明皇幸蜀迄於復歸京師
  傳信録
  右皇朝鮮于綽大受撰記國朝雜事多言元豐後朝廷政事得失人物賢否
  譜諜類
  姓源韻譜五卷
  右唐張九齡撰依春秋正典柳氏萬姓録世本圖捃摭諸書纂為此譜分四聲以便尋閲
  元和姓纂十一卷
  右唐林寳撰元和中封閻某於諸家姓氏為太原其人乃言非本郡憲宗令宰相命寳纂諸家姓氏外各依四聲類集毎韻之內則以大姓為首
  鮮于氏卓絶譜一卷
  右唐書藝文志有其目喬琳撰紹興初鮮于戡續之
  闕里世系一卷
  右皇朝孔宗翰重修孔子家譜也唐藝文志有孔子系葉傳今亡其家所藏譜雖曰古本止敘承襲者一人故多疎畧宗翰元豐末知洪州刋於牘紹興中端朝者續之止於四十九代洪興祖又以史記並孔光孔僖傳及太子賢注與唐宰相世系諸書校正且作年譜列於卷首雲
  書目類
  藝文志見闕書目一卷
  右唐書藝文志近因朝廷募遺書刻牘布告境內下注書府所闕俾之訪求
  崇文總目一卷
  右唐朝崇文院書目也隋嘉則殿書三十六萬卷至唐散失已多崇文書比之唐十得二三而已自經丙午之亂存者無幾矣
  吳氏西齋目一卷
  右唐吳兢録其家藏書凡一萬三千四百六十八卷兢自撰書附於正史之末又有續抄書列於後
  道藏書目一卷
  右皇朝鄧自和撰太洞真部八十一秩靈寳洞𤣥部九十秩太上洞部三十秩太真部九十六秩太平部一十六秩正一部三十九秩凡六部三百一十一秩
  大宋史館書目一卷
  右皇朝史館書總計一萬五千一百四十二卷
  邯鄲圖書十志十卷
  右皇朝李淑獻臣撰載其家所藏圖書五十七類釐為十志







  郡齋讀書志卷二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