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醉古堂劍掃/卷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自方袍幅巾之態,遍滿天下,而超脫穎絕之士,遂以同汙合流矯之,而世道不古矣。夫迂腐者,既泥於法,而超脫者,又越於法,然則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無所泥越則己矣,何必方袍幅巾,作此迂態耶!集法第十一。

  一心可以交萬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凡才留不盡之意則神滿。

  有世法,有世緣,有世情。緣非情,則易斷;情非法,則易流。

  世多理所難必之事,莫執宋人道學;世多情所難通之事,莫說晉人風流。

  與其以衣冠誤國,不若以布衣關世;與其以林下而矜冠裳,不若以廊廟而標泉石。

  眼界愈大,心腸愈小;地位愈高,舉止愈卑。

  少年人要心忙,忙則攝浮氣;老年人要心閑,閑則樂餘年。

  晉人清談,宋人理學,以晉人遺俗,以宋人禔躬,合之雙美,分之兩傷也。

  莫行心上過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動時念想,預從靜裏密操持。青天白日處節義,自暗室屋漏處培來;旋轉乾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操出。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子女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

  才智英敏者,宜以學問攝其躁;氣節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  何以下達,惟有飾非;何以上達,無如改過。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象,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君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而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而不疑。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意防慮如撥,口防言如遏,身防染如奪,行防過如割。

  白沙在泥,與之俱黑,漸染之習久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之力大焉。

  後生輩胸中,落意氣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味勝者。然寧饒於味,而無饒於趣。

  芳樹不用買,韶光貧可支。

  寡思慮以養神,剪欲色以養精,靖言語以養氣。

  立身高一步方超達,處世退一步方安樂。

  土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桌。

  是非邪正之交,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利害得失之會,太分明則起趨避之嫌。

  事系幽隱,要思回護他,著不得一點攻訐的念頭;人屬寒微,要思矜禮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氣象。

  毋似小嫌而疏至戚,勿以新怨而忘舊恩。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

  凡事韜晦,不獨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獨損人,抑且損己。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

  遇故舊之交,意氣要愈新;處隱微之事,心跡宜愈顯;待衰朽之人,恩禮要愈隆。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富貴之家,常有窮親戚往來,便是忠厚。

  從師延名士,鮮垂教之實益;為徒攀高第,少受誨之真心。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嘗;窮途之景界,不可不歷。

  才人國士,既負不群之才,定負不羈之行,是以才稍壓眾則忌心生,行稍違時則側目至。死後聲名,空譽墓中之骸骨;窮途潦倒,誰憐宮外之蛾眉。

  貴人之交貧士也,驕色易露;貧士之交貴人也,傲骨當存。

  君子處身,寧人負己,己無負人;小人處事,寧己負人,無人負己。

  硯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氏,紙神曰尚卿,筆神曰昌化,又曰佩阿。

  要治世,半部《論語》;要出世,一卷《南華》。

  禍莫大於縱己之欲,惡莫大於言人之非。

  求見知於人世易,求真知於自己難;求粉飾於耳目易,求無愧於隱微難。

  聖人之言,須常將來眼頭過,口頭轉,心頭運。

  與其巧持於末,不若拙戒於初。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聞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

  晝觀諸妻子,夜卜諸夢寐。兩者無愧,始可言學。

  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禮義不交,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與其蜜面交,不若親諒友;與其施新恩,不若還舊債。

  土人當使王公聞名多而識面少,寧使王公訝其不來,毋使王公厭其不去。

  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忻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忌成樂敗,徒自壞心術耳。

  恩重難酬,名高難稱。

  待客之禮,當存古意,止一雞一黍,酒數行,食飯而罷。以此為法。

  處心不可著,著則偏;作事不可盡,盡則窮。

  士人所貴,節行為大。軒冕失之,有時而復來;節行失之,終身不可得矣。

  勢不可倚盡,言不可道盡,福不可享盡,事不可處盡,意味偏長。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貴閑,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慾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泛交則多費,多費則多營,多營則多求,多求則多辱。

  一字不可輕與人,一言不可輕語人,一笑不可輕假人。

  正以處心,廉以律已,忠以事君,恭以事長,信以接物,寬以待下,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聖人成大事業者,從戰戰兢兢之小心來。

  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棄。余以為棄身,不如棄酒。

  青天白日,和風慶雲,不特人多喜色,即鳥鵲且有好音。若暴風怒雨,疾雷幽電,鳥亦投林,人皆閉戶。故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

  胸中落意氣兩字,則交遊定不得力;落騷雅二字,則讀書定不得深心。

  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增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

  坦易其心胸,率真其笑語,疏野其禮數,簡少其交遊。

  好醜不可太明,議論不可務盡,情勢不可殫竭,好惡不可驟施。

  不風之波,開眼之夢,皆能增進道心。

  開口譏誚人,是輕薄第一件,不惟喪德,亦足喪身。

  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念。

  不能受言者,不可輕與一言,此是善交法。

  君子於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

  我能容人,人在我範圍,報之在我,不報在我;人若容我,我在人範圍,不報不知,報之不知。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由我自輕。

  高明性多疏脫,須學精嚴;狷介常苦迂拘,當思圓轉。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鍛來;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履過。

  性不可縱,怒不可留,語不可激,飲不可過。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凈,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紛擾固溺誌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玄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誌恬愉,以養吾圓機。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市私恩,不如扶公議;結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行。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忌,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老成人受病,在作意步趨;少年人受病,在假意超脫。

  為善有表裏始終之異,不過假好人;為惡無表裏始終之異,倒是硬漢子。

  入心處咫尺玄門,得意時千古快事。

  《水滸傳》無所不有,卻無破老一事,非關缺陷,恰是酒肉漢本色。如此益知作者之妙。

  世問會討便宜人,必是吃過虧者。

  書是同人,每讀一篇,自覺寢食有味;佛為老友,但窺半偈,轉思前境真空。

  衣垢不湔,器缺不補,對人猶有慚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天地俱不醒,落得昏沈醉夢;洪蒙率是客,枉尋寥廓主人。

  老成人必典必則,半步可規;氣悶人不吐不茹,一時難對。

  重友者,交時極難,看得難,以故轉重;輕友者,交時極易,看得易,以故轉輕。

  近以靜事而約己,遠以惜福而延生。

  掩戶焚香,清福已具。如無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輔以讀書。

  國家用人,猶農家積粟。栗積於豐年,乃可濟饑;才儲於平時,乃可濟用。

  考人品,要在五倫上見。此處得,則小過不足疵;此處失,則眾長不足錄。

  國家尊名節,獎恬退,雖一時未見其效,然當患難倉卒之際,終賴其用。如祿山之亂,河北二十四郡皆望風奔潰,而抗節不撓者,止一顏真卿,明皇初不識其人,則所謂名節者,亦未嘗不自恬退中得來也。故獎恬退者,乃所以勵名節。

  誌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日放。

  辯不如訥,語不如默,動不如靜,忙不如閑。

  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宮商暫離,不可得已。

  精神清旺,境境都有會心;誌氣昏愚,處處俱成夢幻。

  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酒能養氣,仙家飲之。余於無酒時學佛,有酒時學仙。

  烈士不餒,正氣以飽其腹;清士不寒,青史以暖其躬;義士不死,天君以生其骸。總之心懸胸中之日月,以任世上之風波。

  孟郊有句云:「青山碾為塵,白日無閑人。」於鄴云:「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又云:「如逢幽隱處,似遇獨醒人。」王維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又云:「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皎然雲:「少時不見山,便覺無奇趣。」每一吟諷,逸思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