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醫學實在易 作者:陳修園 清 1809年 |
序
[編輯]醫道難言也,而於錯雜疑似之間,以一字括之,何其「易」甚,修園亦不欲示人以「易」。然臨證立方之時,不曰《內經》,即曰仲景,聞者不解其何謂。一遇夫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輩,遂心喜而來從之。修園用是憂,憂其道之弗明,而因陋就簡,以徇時好,是之謂害道;憂其道之弗明,而切指其「實在」之處為下手工夫。舉八脈之顯證可見者為諸脈據,舉一證之確然不移者為諸證據,線索在手,操縱自如,「易」之至也。示以「易」,欲人喜其「易」而讀之,讀之久,始知病有定名,方有定法,藥有專能,一一皆歸於「實者」。一遇夫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輩,非若前此之心喜而來從也,道於以明。修園著作甚富,任畿輔時,恆山大水,後民患寒疫,施方全活者不少。道過江蘇中丞汪稼門,先生閱而許可,出是書而傳於海內。今修園再到畿輔,兩旬而成此書,與前着迥殊。吾知修園意喚醒刀圭家外,欲養生之君子,按八脈以定八證,如執羅金以定子午,目可睹,手可指,口可言,以為「易」
則「易」矣。
淺識道人徐又庶拜題。
一、是書舉浮,沉、遲、數、細、大、短、長為脈之提綱,而以同類諸脈附之。舉表、里、寒、熱、虛、實、衰、盛為證之提綱,而以所屬諸證付之。一線到底,為向來第一明晰之書。
一、是書論證後加詩一首,所以便於記誦,間有詩與論少異者,當研究其殊途同歸之妙一、是書止取明白不晦,包括不遺,不以工雅取勝。其中有限於證方而不能合法者,不得不略變其體。
一、仲景《傷寒論》以六經提綱,而《金匱》為治雜病之書,則以病證之同類者合匯之。其病、證、方、治可以互參,如百合、狐惑、陰陽毒合為一篇;中風、歷節合為一篇;血痹虛癆合為一篇之類是也。此書以表、里、寒、熱、虛、實、盛、衰八字為主,先列《傷寒》之表證,即以各病之屬表者合之,余皆準此。其體例從《金匱要略》仿來。蓋以六經鈴百病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為啟悟之捷法也。
一、此書採集《神農本經》、《內經》、《難經》、仲景、《千金》、《外台》、《聖濟》、《活人》各書之精華,及元明諸家、時賢諸作,擇其純粹者約千百言於尺幅之中,而又以時俗淺近之語出之。人人可以共曉,即素未習醫,偶然得病,盡可粹按證用藥,絲毫不錯,妙在淺而易知也。若平時精究此道,一得此書,可以執此書而括各書,且於無書處而悟有書,如在從難而得其所以易也。仁者見仁,知者見知,此中味,惟此中人領之。
一、昔賢為秀才時,即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余於辛酉孟夏試令畿輔,次年秋抄回籍讀《禮》,戊辰仲春又到,除奉委辦公外,止是靜坐讀書。因思補闕尚無定期,三十餘年從事於醫,若能以此道公之於人,亦可起夭札而福蒼生,蓋以有待不若無待也。
一、是書成於保陽官舍,非以「易」示時醫。蓋甚憫有病之家,不知擇醫,任醫所錯,以致輕者變重,重者立死。不得不舉其大綱而示之以「易」,俾開卷瞭然,胸有成竹,然後與醫者周旋,一問答間,便知其賢否,而去取不誤耳。己卯歸田後,從游諸子屢請付梓,余又恐此書過於平易,轉開簡便之門,遂於每證後節錄《內經》原文,以示窮流必溯其源,為中人以上說法。余老矣,學問與年俱進,以為難則非難,以為「易」則非「易」也。
先大夫所着醫書十餘種,惟公餘四種,《傷寒論淺注》經手定刊行,其未刻諸書,莫不爭先睹為快。
先嚴在日檢《金匱淺注》稿本,數年精力,重加編纂,續付手民。嘗命典曰∶爾其勉承先志,盡刻遺書公於世,不宜私自秘也。典敬識之,不敢忘。歲辛丑,先刻《女科要旨》四卷,續檢諸遺稿。有曾承。
先嚴命校對無訛者曰∶《醫學實在易》凡八卷,謹繕本開雕,余編嗣出。
長孫男心典謹識
卷一
[編輯]十二官
[編輯]《素問·靈台秘典論》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按∶此以脾胃合為一官,恐錯簡耳。《靈樞·刺法補遺篇》雲∶
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補此方是十二官之數也。
六髒六腑納甲詩
[編輯]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大腸庚位原相屬,牡肺(《內經》雲∶「肺為牡髒。」辛方更可詳,壬水為膀胱腎癸合,三焦附丙膻(膻中即心包絡)丁藏(舊訣雲∶「三焦亦向壬中寄,胞絡同歸入癸方」,今欲張氏改正。)陽干宜納陽之腑,陰(髒)配陰乾理自彰。
內景說
[編輯]臟腑內景,各有區處。咽喉二竅,同出一腕,異途施化。喉竅俗名氣管,咽竅俗名食管。喉系堅空,連接肺本,為氣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竅,以激諸脈之行,氣之要道,以行肌表臟腑者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為飲食之路,水谷同下,並歸胃中,乃糧運之關津,以司六腑之出納者也。喉下為肺,謂之華蓋,以覆諸髒,主呼吸出入,為人身之管龠。肺之下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君主。心有絲絡,上繫於肺。肺受清氣,下乃灌注。心之下,有心包絡,即膻中也,象為仰孟,為心之外胃。凡脾胃肝膽,兩腎膀胱,各有一系,繫於包絡之旁,以通於心。此下有膈膜,遮蔽濁氣,使不得上薰心肺。膈膜之下有肝,肝之短葉中,有膽附焉,此喉之一竅也。施氣運化,熏蒸流行,以成脈絡者如此。咽至胃,長一尺六寸,通謂之咽門。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為胃,主納受飲食。胃之旁有脾,脾動則磨胃,食乃消化。胃之左有小腸,小腸上口,即胃下口,左回疊積十六曲。右有大腸,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亦盤十六曲,後趨肛門,以出滓穢。膀胱當小腸下口,受小腸泌別,其汁清者滲入於此,粗者轉入大腸,臍下一寸,名水分穴,即指此而言也。膀胱上面,無所入之竅,止有下口,其出其入,全假三焦之氣化施行,此咽之一竅也,資生氣血,轉化糟粕之出入者如此。
三焦之說,古今議論不一,但以字義求之則得矣。夫所謂「三」者,取象三才,其腔腹周遭上下,全體包羅不遺也。所謂「焦」者,火之象也,色赤屬陽之謂也。其與心包絡相表里者,以三焦為臟腑之外衛,心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猶乎帝闕之重城,故皆屬陽,均稱相火,而其脈絡,原自相通,故為表里也。腎有二,先天之本也,居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併,左腎為天一之水,右腎為地二之火。諸家各立議論,前後迥不相同,然群言淆亂衷於聖,余惟以《內經》為主。張隱庵與其徒朱濟公問答,於《內經》之旨,甚為曉暢,今錄於後。
朱濟公問曰∶有雲兩腎皆屬水,命門居兩腎之中,在脊之十四椎內,為三焦生氣之原,有如坎中之滿,此說甚為有理。
曰∶此不經之語耳。夫醫道始於黃岐,臟腑血氣之生始出入,非生知之聖,孰能究其精微,奈何後學不體認聖經,反好為異說。夫人之始終胚胎,猶太極耳。三月而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而生兩儀,天一之水生木,木生火;地二之火生土,土生金;是先天止有水火,後天始備五行,五行之中有二火,合而為三陰三陽,以配六髒六腑。故《靈樞·本樞篇》曰∶「少陽屬腎(此「腎」字指右腎,)腎上連肺(此「腎」字指左腎,)故將兩髒。蓋少陽乃三焦之生氣,發於右腎,上合包絡,為相火之原,左腎屬水,上連於肺,故為兩髒也。(右腎而上合左膻,左腎而上連右肺,是陰陽水火互換互根之道。)又《本髒篇》曰∶腎合於膀胱三焦,《素問·咳論》曰∶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是《內經》止曰腎,而原無命門之名。蓋以一腎合三焦,一腎合膀胱,是為兩髒而配合兩腑者也。夫人秉陰陽水火而生,若以兩腎象坎,取其中滿,而名命門,將何髒以象離,取其中虛,而又名何物乎。學人不可為前人所惑。
濟公復問曰∶《難經》謂右腎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師言為相火生氣之原,是左腎主水,右腎主火,精水止生於左,而胞當偏於右矣。曰∶非此之謂也。夫天地陰陽之道,在無形之氣,曰陰曰陽,有形之氣,曰水曰火,在人之元神,曰氣曰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腎之氣,交相貫通,左右皆有精有氣,水即是精,火即是氣,陰陽水火,互相資生,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矣。夫藏精系胞之說,亦不過分別男女而言。然五臟主藏精,在女子未嘗無精。胞為血海,膀胱為胞之室,在男子亦未嘗無胞者也。胞之所系,蓋言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繫於右,乃氣之所感,非胞之聯繫於右腎也。如雲∶日月星辰系焉,亦大氣之所載,日月營運,星移斗轉,又何嘗有所系帶乎。
心說
[編輯]心,火髒,身之主,神明之舍也。《小篆》嘗言∶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字耳。蓋心,火也,不欲炎上,故顛倒之,以見調燮之妙也。祝無功曰∶庖氏一畫,直豎之則為 ,左右倚之則為 為HT ,縮之則為 ,曲之則乙,乙 圓而神,一 HT 方以直。世間字變化浩繁,未有能外一 HT 架構之者,獨心字欲動欲流,圓妙不居,出之乎一 HT 之外,更索一字與作對不得。正以「心」者「新」也,神明之官,變化而日新也。心主血脈,血脈日新,新新不停則為平人,否則病矣(其合脈也,其榮色也,開竅於舌。
肝說
[編輯]肝木髒,魂所藏也。肝者干也,以其體狀有枝幹也。又位於東方,而主生氣。時醫昧其理,反雲肝無補法,宜涼伐。只泥木克土之一說,而不知後天八卦配《河圖》之象,三八為爪居東,即後天震巽之位,巽上坤下則為觀。《易》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上坤下震,則為復。」《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為義大矣哉。」(其合筋也,其榮爪也,開竅於目。
脾說
[編輯]脾為土髒,藏意與智,居心肺之下,故從卑。又脾者裨也,裨助胃氣,以化谷也。《經》雲∶「納谷者昌。」其在此乎(其合肉也,其榮唇也,開竅於口。
肺說
[編輯]肺,金髒,魄所藏也。肺者,沛也,中有二十四孔,分布清濁之氣,以行於諸髒,使沛然莫御也。《內經》曰∶「肺惡寒」。又曰∶「形寒飲冷則傷肺。」勿只守土克金之一說也(其合皮也,其榮毛也,開竅於鼻。
腎說
[編輯]腎,水髒,藏精與志,華元化謂∶為性命之根也。又∶「腎者,任也,主骨而任周身之事,故強弱系之。」《甲乙經》曰∶「腎者,引也,能引氣通於骨髓。」《卮言》曰∶「腎者,神也,妙萬物而言也。」(其合骨也,其榮發也,開竅於二陰。
胃說
[編輯]胃屬土,脾之腑也,為倉廩之官,五穀之府,故從田,田乃五穀所出,以為五穀之市也。又胃者衛也,水谷入胃,游溢精氣,上出於肺,暢達四肢,布護周身,足以衛外而為固也
膽說
[編輯](字從詹,不從旦。膽音檀,乃口脂澤也,與膽不同。今從膽者,乃傳襲之誤也膽屬木,肝之腑也,為中正之官,中精之府,十一經皆取決於膽。人之勇、卻、邪、正,於此詹之,故字從詹。又膽者擔也,有膽量方足以擔天下之事。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膽附於肝之短葉間,仁者必有勇也。
大腸小腸說
[編輯]大腸,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屬金,為肺之腑。小腸,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屬火,為心之腑。人納水谷,脾化氣而上升,腸則化而下降。蓋以腸者暢也,所以暢達胃中之氣也。
腸通暢則為平人,否則病矣。
三焦說
[編輯]三焦者,上、中、下三焦之氣也。焦者,熱也,滿腔中熱氣布護,能通調水道也,為心包絡之腑,屬火。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故曰「決瀆之官」。
手心主說(即心包絡)
[編輯]心乃五臟六腑之大主,其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何以系之以手,蓋以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手三陽之脈散給心包,是手與心主合,故心包絡稱「手心主」,五臟加此一髒實六髒也。
膀胱說
[編輯]膀胱屬水,為腎之腑。《經》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言其能得氣化而津液外出滋潤於皮毛也。若水道之專司,則在三焦之腑,故《經》雲∶「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言其熱氣布護,使水道下出而為溺也。《內經》兩「出」字,一為外出,一為下出,千古罕明其旨,茲特辨之。又膀者旁也,胱者光也,言血氣之元氣足,則津液旁達不窮,而肌腠皮毛皆因以光澤也。
命門說
[編輯]人之強弱壽夭,全系命門。命門不是右腎,亦非兩腎中間,更非督脈十四椎下命門之俞穴。考之《內經》,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靈樞》「結根篇」、「衛氣篇」、《素問·陰陽離合論》三說俱同。後讀《黃庭經》雲∶「上有黃庭下關元,後有幽門前命門。」方悟其處。凡人受生之初,先天精氣,聚於臍下,當關元、氣海之間。其在女者,可以手捫而得,俗名產門,其在男者,於泄精之時,自有關闌知覺,此北門鎖龠之司,人之生命處也。又考越人「七沖門」之說,謂飛門,唇也;戶門,齒也;吸門,會厭也;賁門,胃之上口也;幽門,太倉下口也;闌門,小腸下口也;魄門,肛門也。便溺由氣化而出,又增溺竅為氣門。凡稱之曰門,蓋指出入之處而言也。況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會之際,男之施由此門而出,女之受由此門而入,及胎元既足,復由此門而生,故於八門之外,重之曰命門也。古人標此名目,欲養生家知所專重,醫者若遇元氣虛脫之證,或速灸關元,氣海,或速投肉桂、附子、以為起死回生之計,非以命門乎列臟腑之中也。
附錄高士宗部位說
[編輯](先生諱世 注《靈樞》,《素問》二種行世。
部位者,頭、面、胸、背、脅、腹、手、足,各有所屬之部,所主之位也。頭為三陽之首,三陽者,太陽也。自印堂至額顱,上顛頂,從腦下項皆足太陽經脈之部,故曰頭為三陽之首也。
兩顴屬腎,《刺熱論》雲∶「色榮顴骨,其熱內連腎也。」兩目為肝之竅,而五臟精華皆注於目,故瞳神屬腎,黑目屬肝,白眼屬肺,內外 肉屬心,眼包屬脾。兩鼻為肺竅,而位居中央,又屬乎脾,鼻內口鼻交通之處,則為頏顙,又為畜門。乃肝肺相交之部也。口為脾竅,內外唇肉,脾所主也。舌為心苗,齒為骨余,而齒齦則為牙床,又屬乎胃。舌之下腮之內,為廉泉、玉英,乃水液之上源也。耳為腎竅,又心亦開竅於耳。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中,循鼻外,入齒中,挾口環唇。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循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此頭面之部位,各有所屬也。頭面以下,前有咽喉,後有頸項,喉居右,咽居左,喉為氣管而硬,咽為食管而軟。咽喉之中,則為吭嗓,吭嗓之上,則為舌本,舌本居下 之盡,而上 之盡,則為小舌,所謂會厭也。太陰脾脈絡舌本,少陰腎脈絡舌本,陽明胃脈絡舌本。咽喉之外,則有動脈,居乎兩旁,所謂人迎之脈,乃胃足陽明之脈也。人迎之下,鎖骨空處,則為缺盆,肺所主也。又陽明經脈行身之前,自面部而至胸膈,皆陽明經脈所主也。缺盆之下,兩乳之上,謂之膺中,膺中之中,謂之上膈,即上焦也。《經》雲∶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也。」上膈而下,謂之膈中,即胸膈也。胸膈之間,謂之膻中,膻中即心包絡也。心包主血,主脈橫通四布,包絡之下,即有胃絡,兩絡而相通,橫布於經絡之間。胸乃心主之宮城,而包絡包乎心之外。肺為五臟之長,而蓋乎心之上。心窩之下,謂之中焦,胃有三焦,上焦之旁,即上脘也,中焦之旁,即中脘也,下焦之旁,即下脘也。頭面之下,後有頸項,項之中央,名為風府,項之兩旁,名為風池,項下高聳大椎,乃脊骨之骨一椎,第自脊而下,至七節之兩旁,名為鬲俞。《經》雲∶「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以明鬲俞之穴,乃心氣之遊行出入,而太陽經脈行身之背,此胸背之部位,各有所屬也。胸膈之下,腹也,胸膈下側,脅也。前胸後背,而脅則居胸背之間,行身之側,脅之上為腋,脅之下為季脅。太陽行身之背而主開,陽明行身之前而主闔,少陽行身之側而主樞。舍開則不能闔,舍闔則不能開,舍樞則不能為開闔,是樞者,乃開闔之關鍵也。大腹名為坤土,坤土,太陰之脾土也。大腹之上,下脘之間,名為中土,中土,陽明之胃土也。大腸名迴腸,盤旋於腹之左右,小腸居大腸之前,臍乃小腸之結總,而貼臍左右,乃沖脈所出。《經》雲∶「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是也。」臍之下則為小腹,小腹兩旁,名為少腹。小腹者,少陰水髒,膀胱水腑之所屬也。少陰者,厥陰肝臟,胞中血海之所居也。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內,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從小腹而入前陰,乃少陰、太陰、陽明三經之屬。《經》雲∶「腎開竅於前後二陰。」是前陰者,屬少陰也。《經》雲∶「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又∶「陽明主潤宗筋。」是前陰又屬太陰,陽明也,陰囊卵核,乃厥陰肝經之所屬,故《經》雲∶「厥陰病則舌卷囊縮。」舌卷手厥陰,囊縮足厥陰也。又雲∶「厥陰氣絕,則卵上縮而終。」此脅腹之部位,各有所屬也。兩手兩足曰四肢,兩手之上,則有肘腋,兩足之上,則有 脾,兩肘兩腋兩兩脾名曰八溪。從臂至手,乃手太陰肺金所出,而兼手少陰厥陰,此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也。從足至股,乃足太陰脾經所出,而兼足少陰厥陰,此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也。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交相貫通,行於周身,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是手三陰三陽而循行於手臂矣。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是足三陽三陰而循行於足股矣。此手足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經絡易知
[編輯]十二經脈起止圖
[編輯]十二經脈起止圖(圖缺)
十六絡穴圖
[編輯]十六絡穴圖(圖缺)
經絡說
[編輯]上二圖則得矣。
手太陰肺脈,起於中焦(腋旁中府穴。)橫出腋下,循臂內,出手大指(少商穴,)歷次指而交於手陽明之大腸。大腸之脈,起於手大指之次指(商陽穴),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挾鼻孔(鼻旁迎香穴,)而交於足陽明胃脈。胃脈起於鼻 中(目下承泣穴,)至 顱,循喉嚨,下膈挾入膝臏,下足跗,出足大趾(次指厲兌穴,)而交於足太陰之脾脈。脾脈起於足大趾(隱白穴,)上膝投之前,入腹,上膈,連舌本,注心中,循腋下(大包穴,)而交於手少陰之心脈。心脈起於心中(出腋下極泉穴,)上肺,挾咽,出腋下,循 內,抵掌骨,注手小指之內(少商穴,而交手太陽之小腸。小腸之脈,起於手小指(少澤穴,)出手踝,循 外,交肩上,入耳中(聽宮穴至目內 ,而交於足太陽之膀胱。膀胱之脈,起於目內 (晴明穴,)從頭下項脊,循背膂,下腿後,至足小指外側(至陰穴,)而交於足少陰之腎脈。腎脈起於足小指,循足心(湧泉穴,)上股,貫脊,上貫肝膈,入肺,挾舌本,注胸中(胸前俞府穴,)而交於手厥陰之心包。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乳後天池穴,)循胸,出脅,入肘,循臂,過掌中(注手中指中沖穴,)循小指之次指,而交於手少陽之三焦。三焦起於手小指之次指(即名指也,關沖穴,)循手臂,出臂外,貫肘,上肩,入耳中,出耳前後(上眉尾絲竹空穴,)至目銳 ,而交於手少陽之膽脈。膽脈起於目銳 (瞳子 穴,)循耳後至肩,合缺盆,下胸中,過季脅,出膝,循足跗(下足四指竅陰穴,出足大指,而交於足厥陰之肝脈。肝脈起於足大指叢毛之際大敦穴,從 股而上,過陰器,抵小腹,上入乳下(期門穴,)而交於手太陰之肺脈,是為十二經脈之一周,乃頭面、胸背、手足各有所屬,而為周身之部位。
十二經詩
[編輯]手三陰從髒行於手,從手行頭是手三陽。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上腹要參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皆從髒走至手。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皆從手走至頭。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皆從頭下走至足。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皆從足上走入腹。十二經外又有督脈起自屏翳穴,至唇內上齦交穴止。任脈起自會陰穴,至下齦交穴止。合上十二經,共十四經。)
十六絡詩
[編輯]肺經列缺絡,偏歷屬大腸。胃有豐隆給,脾則公孫詳。心經絡通里,支正屬小腸。飛揚膀胱絡,腎絡大鐘彰。內關手心主,外關三焦藏。膽絡光明穴,蠡溝肝莫忘。任脈屏翳會,督脈絡長強。更有大包脾大絡,胃(之大)絡虛里在左旁。(諸經之絡唯一,而脾胃之絡各二,何也,蓋以臟腑為脾胃之本,十二經皆以受氣也。
十二經氣血流注詩(舊本)
[編輯]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十二經氣血多少詩
[編輯]多血多氣君須記,手經大腸足經胃,少血多氣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分四經,膀胱小腸肝包系。
四診易知
[編輯]望,聞,問,切,謂之四診,茲采各書之要言不煩者,而列於下。
望色說
[編輯]額心、鼻脾、左頰肝、右頰肺、顴腎,面上之部位可察也。肝青,肺白,心赤,脾黃,腎黑,面上之五色可察也。部位察其相生相剋,五色察其有神無神。大抵外感不妨滯濁,久病忌呈鮮妍,惟黃色見於面目,既不枯槁,又不浮澤,為欲愈之候。
望色詩
[編輯]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顴鼻主脾,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堪悲,更於黯澤分新舊,隱隱微黃是愈期(按∶《內經》以顴骨屬腎等句,與此互異。此從幼科面上圖說錄出,雖雲簡便,須當以《內經》為主,高士宗部位說宜熟讀之
辨舌說
[編輯]望色外又有辨舌之法,舌上無苔為在表,鮮紅為火,淡白為寒(指無苔言。)若有白苔為半表半里,黃苔為在里,黑苔病入少陰多死。苔潤有潤者為寒,苔燥無液者為火。舌上無苔,如去油豬腰子為亡液,名鏡面舌,不治。又宜與病證相參,不可執一。
辨舌詩
[編輯]舌上無苔表證輕,白苔(半表)半里古章程,熱(證舌色)紅寒(證舌色)淡參(看其)枯(津枯而紅,熱證無疑。否則再辨。)潤(色淡而潤,寒證無疑,否則再辨,)陰黑(少陰熱化舌黑,宜黃連雞子湯、大承氣湯。少陰寒化舌黑,宜白通湯、通脈四逆湯。)陽黃(陽明證舌苔黃實者可下,虛而不實者不可下辨死生。全現光瑩陰已脫(舌無苔,如去油豬腰,名鏡面舌,不治,)微籠本色氣之平(淡紅中微籠些少白苔,為胃氣無,病舌也,)前人傳有三十六(《金鏡·三十六舌》,)採摘多歧語弗精。
氣衰言微者為虛,氣盛言厲者為實。語言首尾不相顧者為神昏,狂言怒罵者為實熱,痰聲漉漉者死。新病聞呃者為火逆,久病聞呃者為胃絕。大抵語言聲音不異於平時為吉,反者
聞聲詩
[編輯]言微言厲盛衰根,譫語實邪(胃有燥屎,)錯語(首尾不相顧而錯亂為神) ,虛呃痰鳴非吉兆,聲音變舊恐離魂。
其二(僧自性着)
[編輯]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為歌,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
問證說
[編輯]問證是醫家第一要事,李士材三書言之詳矣,茲集隘不能多登,止取張景岳「十問」而
問證詩
[編輯](出《景岳全書》,張心在改訂)
一問寒熱二問汗(問其寒熱多寡,以審陰陽,細辨真假,問其汗之有無,以辨虛寒,以別虛實,)三問頭身四問便,(問其頭痛為邪甚,不痛為正虛,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問其身之部位以審經絡,亦以一身重痛為邪甚,軟弱為正虛。問其小便紅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別寒熱虛實,)五問飲食六問胸(問飲食以察其胃氣之強弱,問胸者茲胃口而言也。濁氣上干,則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為痞氣,七聾八渴俱當辨,(問聾者,傷寒以辨其在少陽與厥陰,雜病以聾為重,不聾為輕也。問渴者,以寒熱虛實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飲者為寒,口中熱,引飲不休者為熱,大渴譫語不大便者為實,時欲飲水,飲亦不多,二便通利者為虛證,)九問舊病十問因,)問舊病以知其有夙疾與否,問其致病之因以為用藥之准,)再兼服藥參機變(表、里、寒、熱,補瀉之中自有神機變化之妙。)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婦人以經為主,問其有無遲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與否。)再添短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小兒欲作痘疹與外感同,宜辨其手中指,足脛,耳後筋色為據。
切脈說
[編輯]診脈必以《內經》為主,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言脈,見散於各章節之中者,字字精切。至於《傷寒論》中平脈,辨脈二篇則又為叔和所增,亦瑕瑜參半耳。茲先以時行而不悖於古者,舉其大要,使人樂從其易。後錄《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節,而詳註之,俾學人無忽於所易,無憚於所難。
《內經》分發臟腑
[編輯]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右關∶(內以候脾,外以候胃。)右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王叔和分發臟腑
[編輯]左寸∶(心,小腸。)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右寸∶(肺,大腸。)右關∶(脾,肺。
右尺∶(命門,三焦。
李瀕湖分發臟腑
[編輯]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小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胃,脾。)右尺∶(腎,大腸。
張景岳分發臟腑
[編輯]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大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脾,胃。)右尺∶(腎,小腸。
寸關尺分診三焦
[編輯]寸∶(宗氣出於上焦,寸脈以候之。)關∶(榮氣出於中焦,關脈以候之。)尺∶(衛氣出於下焦,尺脈以候之。
愚按∶大小二腸,《經》無明訓,其實尺里以候腹,腹者大小腸與膀胱俱在其中。王叔和以大小二腸配於兩寸,取心肺與二腸相表里之義也。李瀕湖以小腸配於左尺,大腸配於右尺,上下分屬之義也。張景岳以大腸宜配於左尺,取金水相從之義,小腸宜配於右尺,取火歸火位之義也。俱皆近理,當以病證相參。如大腸秘結,右尺宜實,今右尺反虛,左尺反實,便知金水同病也。小便熱淋,左尺宜數,今左尺如常,而右尺反數者,便知相火熾盛也。
或兩尺如常,而脈應兩寸者,便知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也。一家之說,俱不可泥如此。況右腎屬火,即雲命門亦何不可,三焦鼎峙兩腎之間,以應地運之右轉,即借診於右尺,亦何不可乎。
脈法統論
[編輯]何謂無病之脈。一息四至是也。何謂五臟平脈?心宜洪,肺宜澀,肝宜弦,脾宜緩,腎宜沉。又兼一 沖和之氣,為胃氣是也。何謂四時平脈。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澀(又謂之「毛」,)冬宜沉(又謂之「石」,)四季之末宜和緩是也。何謂男女異脈。男為陽,宜寸大於尺;女為陰,宜尺大於寸是也,何以知婦人有孕之脈。尺大而旺,或心脈大而旺是也(「神門」穴脈甚動為有子,一雲∶心脈大為男,右尺大為女。)何以知婦人血崩。曰∶尺內虛、大、弦、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半產。曰∶診得革脈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產期。曰∶脈之離乎經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無子。曰∶尺脈微弱而澀,小腹冷,身惡寒是也。小兒之脈何別。曰∶
以七至為準也。
持脈秘旨
[編輯]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張心在先生,余未識面,而神交久之。其着持脈大法,取八脈為綱,與舊說八脈稍異,皆其顯然可見者為據。非若李瀕湖,張石頑等,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掠影之談。一曰浮,浮者輕手着於皮膚之上而即見,為表病也。一曰沉,沉者重手按於肌肉之上而始見,為里病也。浮沉二脈,以手之輕重得之,此其顯而易見也(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一曰遲,遲者一息脈來二、三至,或一息一至,為寒病也。一曰數,數者一息脈來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為熱病也。遲數二脈,以息之至數辨之,又顯而易見也。一曰細,細者脈狀細小如線,主諸虛之病也。一曰大,大者脈狀粗大如指,主諸實之病也。細大二脈,以形象之闊窄分之,又為顯而易見也。一曰短,短者脈來短縮,上不及於寸,下不及於尺,為素稟之衰也。一曰長,長者脈來迢長,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為素稟之盛也。長短二脈,以部位之過與不及驗之,又為顯而易見也。又有互見之辨,浮而數為表熱,浮而遲為表寒,沉而數為里熱,沉而遲為里寒。又於表、里、寒、熱四者之中,審其為細,則屬於虛,審其為大,則屬於實。又須於表、里、寒、熱、虛、實六者之中,審其為短,知為素稟之衰,療病須兼培其基址,審其為長,知為素稟之盛,攻邪必務絕其根株。此憑脈治病之秘法也。
客曰∶信如前法,則古人所傳許多脈象,可以盡棄而不言歟。余曰∶以此八脈為綱,余脈即於八脈中認其兼見之象,亦易易與耳,棄之可也,不棄之亦可也。
新着八脈四言詩
[編輯]四言脈訣,始於崔紫虛真人,李瀕湖改訂之,李士材又改訂之。近日如《馮氏錦囊》諸本,各有增刪,然非繁而無緒,即簡而不該,且囿於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舊說,臚列愈多,而指下愈亂,皆非善本。余取顯然可見之八脈為綱領,而以兼見之脈為條目,韻以四言,俾讀者有得心應手之妙。
浮為主表,屬腑屬陽,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脈火煬(主火)。浮而無力,虛脈氣傷(主氣虛。)浮而虛甚,散脈靡常(主氣血散。)浮如蔥管,芤脈血殃(主失血。)浮如按鼓,革脈外強(外強中空,較芤更甚,主陰陽不交。)浮而柔細,濡脈濕妨(主濕。)浮兼六脈,疑似當詳。
沉為主里,屬髒屬陰,重手尋按,始了於心。沉而着骨,伏脈邪深(主問?邪。)沉而底硬(與革脈同,但革浮而牢沉,)牢脈寒淫(主寒實。)沉而細軟,弱脈虛尋(主血虛。)沉兼三脈,須守規箴。
遲為主寒,髒病亦是(仲景雲∶遲為在髒。《脈經》雲∶遲為寒。)三至二至,數目可揣。
遲而不愆(稍遲而不愆四至之期,)緩脈最美(無病。)遲而不流(往來不流利,)澀脈血痞(主血少。)遲而偶停(無定數,)結脈郁實,(主氣鬱痰滯。)遲止定期(促者,數中一止也。結者,遲中一止也。
皆無定數,若有定數,則為代矣。大抵代脈在三、四至中,其止有定數。)代脈多死(主氣絕,惟孕婦見之不妨。)遲兼四脈,各有條理。
數為主熱,腑病亦同(仲景雲∶數為在腑。《脈經》雲∶數為熱。)五至以上,七(至)八(至)人終。數而流利,滑脈痰蒙(主痰主食,若指下清,則主氣和。)數而牽轉,緊脈寒攻(主寒主痛。
數而有止,促脈熱烘(主陽邪內陷。)數見於關(關中如豆搖動,)動脈崩中(崩中脫血也,主陰陽相搏。)數見四脈,休得朦朧。
細主諸虛,蛛絲其象,脈道屬陰,病情可想。細不顯明,微脈氣殃(主陰陽氣絕。)細而小浮(細者,脈形之細如絲也,小者,脈勢之往來不大也,且兼之以浮,即昔人所謂如絮浮水面是也,)濡脈濕長(主濕亦主氣虛,浮脈亦兼之。)細而小沉,弱脈失養(血虛,沉脈亦兼之。)細中三脈,須辨朗朗。
大主諸實,形闊易知,陽脈為病,邪實可思。大而涌沸,洪脈熱司(主熱盛,亦主內虛,浮脈亦兼之。)大而兼硬,實脈邪持(主實邪。)大兼二脈,病審相宜。
短主素弱,不由病傷,上下相准,縮而不長。諸脈兼此,宜補陰陽。動脈屬短,治法另商。
長主素強,得之最罕,上魚入尺(上魚際,下尺澤,)迢迢不短。正氣之治,長中帶緩。若是陽邪,指下涌沸。中見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脈,顯然可見。取其可見者為提綱,以推其所不易見,則不顯者皆顯矣。八脈相兼,亦非條目之所能盡,皆可以此法推之。
七怪脈四言詩
[編輯]雀啄連連,止而又作(肝絕。)屋漏水流,半時一落(胃絕。)彈石沉弦,按之指搏(腎絕。)乍密乍疏,亂如解索(脾絕。)本息(息,不動也)末搖,魚翔相若(心絕。)蝦游冉冉,忽然一躍(大腸絕。
釜沸空浮,絕無根腳肺絕。七怪一形,醫休下藥(此言五臟絕脈也,六腑中獨言大腸與胃者,以其屬於陽明,為一身之最重者也。
婦人科診脈四言詩
[編輯]婦人之脈,尺大於寸,尺脈澀微,經愆定論。三部如常,經停莫恨。尺或有神,得胎如願(左尺大為男,右尺大為女。)婦人有胎,亦取左寸(手少陰盛為有子,)不如神門(神門穴為心脈所過,左大為男,右大為女,)占之不遁。
月斷病多,六脈不病,體弱未形,有胎可慶。婦人經停,脈來滑疾,按有散形,三月可必,按之不散,五月是實,和滑而代,二月為率。
婦人有孕,尺內數弦。內崩血下,革脈亦然,將產之脈,名曰離經(離時常脈,)內動胎氣,外變脈形。新產傷陰,出血不止,尺不上關,十有九死,盡弱而澀,腸(小腸也)冷惡寒,年少得之,受孕艮難,年大得之,絕產血干。
小兒驗紋按額診脈四言詩
[編輯]五歲以下,脈無由驗,食指三關(第一節寅位為風關,第二節卯位為氣關,第三節辰位為命關,以男左女右為則,)脈絡可見,熱占紫紋,傷寒紅像,青驚白疳,直同影響。隱隱淡黃,無病可想。黑色曰危,心為怏怏。若再風關,病輕弗忌。若在氣關,病重留意。若在命關,危急須記。脈紋入掌,內鈎之始,彎里風寒,彎外積致(食積致病。)五歲以上,可診脈位(以一指按其寸、關、尺,)指下推求,大率七至,加則火門,減則寒類,余照《脈經》,求之以意,更有變蒸,脈亂汗熱,不食汗多,或吐或瀉,原有定期,與病分別。疹痘之初,四末寒徹,面赤氣粗,涕淚弗輟。半歲小兒,外候最切,按其額中(以名、中、食三指候於額前,眉端,髮際之間,食指近發為上,名指近眉為下,中指為中,)病情可晰,外感於風,三指俱熱,內外俱寒,三指冷冽,上熱下寒,食中(二)指熱。設若夾驚,名中(二)指熱,設若食停,食指獨熱。
診脈別解一
[編輯]輕下手於皮膚之上曰「舉」,以診心肺之氣也(心肺為陽,浮而為上。)略重按於肌肉之間曰「按」,以診脾胃之氣也(脾胃居中,故其氣應乎中。)重手推於骨肉之下曰「尋」,以診肝腎之氣也(肝腎為陰,沉而在下。
診脈別解二
[編輯]兩手六部皆為肺脈,肺為臟腑之華蓋,凡一切臟腑病,其氣必上熏於肺,而應之於脈。
如心病六脈必洪,肝病六脈必弦,腎病六脈必沉,肺病六脈必澀,脾病六脈必緩。(是怠緩,不是和緩。)按之指下濁者為邪甚,清者為正復。有神者吉,無神者凶,有力者為熱為實,無力者為虛為寒,此為最驗。李瀕湖雲∶「脈者臟腑之氣,非臟腑所居之地也。」余每見時醫於兩手六部中,按之又按,曰∶某臟腑如此,某臟腑如此又如彼。儼若臟腑居於兩手之間,可捫而得,種種欺人之醜態,實則自欺之甚也。
《內經》診法
[編輯]《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內,尺中也,兩旁,兩尺部之外旁也,季脅,兩脅之下秒也。何以謂之季,言脅之盡處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兩腎附於季脅,是季脅之內乃是兩腎,兩腎之內乃是腹中,故以尺內候腹中,尺外以候腎,尺之四旁以候季脅,是兩旁更出於外也。楊元如曰∶『所謂外者,乃六脈之本位。脈居歧骨之外,故以本位為外,而偏於里者為內也。』高士宗雲∶『脈氣自下而上,故先論之尺部左右外內也)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關脈也。肝居脅內,故以關候肝,膈氣在中,故以內候膈。膈謂膈肉之下,肝脾所居之郛廓也。)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右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關脈也。脾主中土,故以關內候脾,陰內而陽外,故以關外候胃。問曰∶六腑獨言候胃何義。曰∶五臟之氣血皆胃腑之所生,故髒氣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是以《本經》凡論五臟必及於胃,而余腑不與焉,然而臟腑雌雄各有併合,言心而小腸在其中矣,言肺而大腸在其中矣,余髒准此。高士宗雲∶『脈氣自下而中,故次論關部之左右外內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上附上者,從右關而上右寸口也。
胸中者,宗氣之所居也。《經》曰∶宗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上出於肺,循喉嚨而行呼吸,)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膻中(左者,左寸口也,心者,君主之官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君主之相位也。高士宗雲∶『脈氣自中而上,故終論寸部之左右外內也。』)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脈有外內,復有前後,前以候前,尺前,關前,寸前,以候形身之前也。後以候後,寸後,關後,尺後,以候形身之後也。)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脈有內外前後,復有上下,是脈體之六合也。上竟上者,自寸上而竟上於魚際也。喉主天氣,位居胸上,故為胸喉中事,乃上以候上也。下竟下者,自尺下而竟下於肘中也。足履乎地,股、膝、脛、足居腰與少腹之下,故為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乃下以候下也。
參各家注,此審別形聲,臟腑,外內之法也。首言兩旁,次言前後,次言上下。蓋以左右三部之脈,正候之外,推而及於三部之兩旁,三部之前後,且上而極於魚際之上,下而極於尺澤之下,無所不到,可謂候法無餘蘊矣。今即以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引一語而比例之。
既以尺部之兩旁候形身之季脅,便知關部之兩旁可以候形身之兩脅,寸部之兩旁可以候形身之兩腋。書不盡言,學人當得其意而引伸也。其曰前後者,以寸、關、尺各部,前一分為前,後一分為後,乃各部之交界處也。其曰上下者,言上而更上於寸,下而更下於尺也。總而言之,首言外內,次言前後,蓋以兩手之脈,平以分之,有如文王之卦,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以候形身之四旁。上竟上 ,下竟下者,有如伏羲之卦,豎以觀之,而天地定位也。此章以人身配六合,三部九候法,以人身配三才,所謂人身小天地者此也。
問曰∶《經》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髒氣之出於左右,抑髒體之偏與。曰∶天為陽,地為陰,東南為陽,西北為陰。聖人南面而立,左為陽,右為陰。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於陰陽水火,分而上生,非髒體之謂也。又心主脈,肝主血,血脈生於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元真之氣,氣生於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氣,此皆陰陽互換之妙,善診者不可不知。
愚按∶診候之法,各家不同,善診者便宜熟記於心,隨機應變,則指下瞭然矣。余視此着時行諸書,雖高一格,而究竟為唐宋後各家之小技也。今欲為初學啟蒙,遽以《靈》、《素》授之,恐學人畏其難而中阻,然又恐示之以「易」則爭趨於「易」,終無以造乎精微之域,反為斯道害。惟《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章,各家脈書,不過繪其部位,而所言診法,大不相符,相沿已久,必不能一時更改其說。但《聖經》炳如日星,錄此一節,以俟後之學者,起而明之。
附錄徐靈胎診脈決死生論
[編輯](時醫開口輒雲脈象,便知其慣習欺人小技,而學術必陋。凡醫書論脈愈詳,讀者愈難體會,大抵不肯說實話耳。今讀此論,句句是實話,喜而錄之,並擬韻以便記誦。)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則以胃氣為本。蓋人之所以生,本乎飲食,《靈樞》雲∶「谷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寸口屬肺金,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較也。其次則推天運之順逆。人氣與天氣相應,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又其氣則審髒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則與髒氣無害。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寒熱之證,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至於真髒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臟。所以何髒有病,則何髒之脈獨現。凡此皆《內經》、《難經》等書,言之明白詳盡,學人苟潛心觀玩,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至雲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雲人之死生,無不能先知,則又非也。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或病輕而不能現於脈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併,一時難辨其輕重者。或有根據經傳變,流動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若夫真髒之脈,臨死而終不現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觀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其可憑,總在醫者熟讀經學,更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聽。
擬補徐靈胎診脈論詩
[編輯]微茫指下最難知,條緒尋來悟治絲(舊訣七表、八里、九道共二十四字,李士材添加共二十七字,愈多則愈亂也。試觀治絲者必得其頭緒,而始有條不紊。)三部分持成定法(謂寸、關、尺三部,)八綱易見是良規(浮、沉、遲、數、大、細、長、短八字顯而易見。起四句總提切脈之大綱。)胃資水谷人根本(三部俱屬於肺,而肺受氣於胃,)土具沖和脈委蛇(不堅直而和緩也。脈得中和之生氣如此,此以察胃氣為第一要。)髒氣全憑生克驗(審髒氣之生克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則與髒氣無害,)天時且向逆從窺(推天運之順逆為第三要。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陽浮動滑大兼數(仲景以浮、大、動、滑、數為陽,凡脈之有力者俱是,)陰澀沉弦弱且遲(仲景以沉、澀、弱、弦、遲為陰,凡脈之無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陰陽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脈病之宜忌,為第四要。)外感陰來非吉兆(外感之證,脈宜浮洪,而反細弱則正不勝邪矣,)內虛陽現實堪悲(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須知偏勝皆成病(偏陽而洪大,偏陰而細弱,皆病脈也,)忽變非常即弗醫(舊訣有雀啄、屋漏、魚翔、蝦游、彈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說,總因陰陽離失,忽現出反常之象。)要語不煩君請記,脈書鋪敘總支離(病之名有萬,而脈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為何病耶,脈書欺人之語,最不可聽。
運氣易知
[編輯]司天在泉圖(圖缺)
司天在泉圖說
[編輯]司天在泉,四間氣者,客氣之六步也。凡主歲者為司天,位當三之氣。司天之下,相對者為在泉,位當終之氣。司天之左,為天之左間,右為天之右間。每歲客氣,始於司天前二位,乃地之左間,是為初氣,以至二氣三氣,而終於在泉之六氣。每氣各主一部。然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故又曰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後,地氣主之也。
子午少陰為君火,丑未太陰臨濕土,寅申少陽相火旺,卯酉陽明燥金所,辰戌太陽寒水邊,巳亥厥陰風主木。初氣起地之左間,司天在泉對面數。
張飛疇運氣不足憑說
[編輯]諺雲∶不讀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所以稍涉醫理者,動以「司運」為務。曷知「天元紀」等篇,本非《素問》原文,王氏取陰陽大論補入經中,後世以為古聖格言,孰敢非之,其實無關於醫道也。況論中明明,時有常位,而氣無必然,猶諄諄詳論者,不過窮究其理而已。縱使勝復有常,而政分南北,四方有高下之殊,四序有非時之化,百步之內,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異。豈可以一定之法,而執非常之變耶。若熟之以資顧問則可,苟奉為治病之法,則執一不通矣。
卷二
[編輯]傷寒病不全表證。然太陽為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凡病從太陽始者,皆名傷寒,其病頭痛,項強,發熱,惡寒,若初起有汗,用桂枝湯,無汗用麻黃湯,治之得法,一解表則無餘事矣。然太陽主表中之表,而陽明主肌亦表也,其證身熱,目痛而鼻干,不得臥,時法用升麻葛根湯,少陽主胸脅,亦表也,其證胸脅痛,目眩,口苦而耳聾,《傷寒論》用小柴胡湯加減。是三陽皆屬於表,故列於表證。(經義)《素問·熱病論》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此主六氣之相傳而言也,始終皆為熱病。仲景宗六氣之說,從對面,旁面參出大旨,取三陽三陰無形之氣,驗於有形之皮膚,肌絡,形骸,以及五臟六腑之虛實寒熱,合經權常變而立言,集隘不能登之。余着有《傷寒論淺注》,最宜熟玩。
運氣易知
[編輯]太陽表證詩
[編輯]脈浮頭痛項兼強,發熱憎寒病太陽,自汗桂枝湯對證,周(身)疼無汗主麻黃(湯。)
陽明表證詩
[編輯]二陽燥氣屬陽明經,腑(熱在經,白虎湯;在腑,承氣湯)分歧另細詳(不在表證之內。)即此鼻干不得臥,目疼身熱葛根清。
少陽表證詩
[編輯]少陽相火主柴胡,口苦耳聾舌痛俱,人說能和半表里,誰知功在轉其樞(《內經》雲∶「少陽為樞」。
四時感冒,其症與傷寒表症同,但輕而不重耳,以加味香蘇飲之類,取微汗而解,宜列
感冒詩
[編輯]四時感冒客邪侵,寒熱頭疼嗽不禁,解散香蘇飲微取汗,須知病淺勿求深。
瘧疾症寒熱往來有定候,其邪主於少陽之經。少陽居陰陽之界,屬半表半里。陰勝於陽則發寒,陽勝於陰則發熱。即寒多熱少為寒瘧,單寒無熱為牝瘧,熱多寒少為熱瘧,先熱後寒,單熱無寒為癉瘧,無非陰陽之造其偏也。日發者輕,間日者重,三、四、五日為尤重,以邪之漸深,而舍漸遠也。治法初宜二陳湯、平胃散,倍加柴胡、生薑以散之,中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青皮以和之。若欲急於取效,加生常山三錢以猛驅之,末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半夏倍柴胡以補之。凡病窮必及腎,必須間服桂附八味丸以補其腎,是為王道治法,或用冬白朮一兩,生薑五錢,水煎服,六日服六劑,必愈。虛甚者再加附子二、三錢,熱多者加當歸四、五錢。以其邪自外來,用上諸法,正氣亦復,邪氣亦從汗解,故列於表證。(經義)《素問·瘧論》曰∶「夫 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按∶黃帝此問,伯所答,凡二千餘言,不能逐一解釋,且難與中人以下告語。余即於此一問,得其大綱,所謂一言盡蓋其義也。蓋 者皆也,瘧者殘瘧也,瘧症種種不一,皆謂之瘧。讀「 瘧皆風」一句,味一「皆」字,便知此一句為諸瘧之總綱矣。夫六淫之邪,皆能成瘧,而風為諸病之長,言風可以概其餘也。蓄者,邪蓄於經,有時而伏也,作者病見於外,不期而發也。
又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生氣通天論》曰∶「夏傷於暑,秋為 瘧」。《陰陽象大論》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靈樞·論疾診尺》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合此數論,是瘧為暑邪無疑矣。但「暑」字不可認為陽暑,陽暑傷氣而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伏留而不去者,惟陰暑之無汗也。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居,未能致病,怯者伏於營衛之舍,新邪觸之,則瘧疾發矣。何以謂之「舍」,即經隧所歷之界分,如行人之有傳舍也。本論謂∶此榮氣之所舍是也。大旨曰風,曰暑者,以瘧皆從外邪而起也。曰「舍」者,以邪有深有淺,舍有遠有近,故或有一、二日作及四、五日作之異也。仲景以此旨奧妙難言,故以「瘧脈自弦」一句,取少陽為捷法。余宗其說,又為天分之高者引其端,欲其熟讀《內經》而有得也。
瘧疾詩
[編輯]寒熱循環有定時,瘧成權在少陽司,熱多陽亢邪歸胃(少陽兼陽明,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寒盛陰生病屬脾(少陽兼太陰,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開手二陳平胃屬,收功六(君)子補中(益氣湯)規。更聞腎氣丸多效(三陰瘧三日一發,五更時以薑湯送下腎氣丸三錢,三月可效,)姜術同煎效更奇。
瘟疫症來路兩條∶一條自經絡而入,辨症治法,與感冒無異,宜服人參敗毒散,溫覆以取微汗,俾其從經絡入者,仍從經絡出也。一條從口鼻而入,一人之病,傳染一家以及一鄉一邑。其症發熱頭痛,口渴胸滿,時吐黃涎,宜藿香正氣散,大旨在辛香解穢四字,俾其從口鼻入者,仍從口鼻出也。過此不愈,則傳入於里。大熱、大渴,自汗者,宜白虎湯以清之。譫語,大便閉者,宜三一承氣湯以下之。若表里之邪俱實,不汗不便者,宜用防風通聖散,汗下之法,一劑並行而不悖。若過七日,為一經已盡,病仍不愈,及病患素稟不足者,宜間用六味地黃湯,四物加人參,元參之類以補之,與傷寒治法略同,但此症七日,得大汗戰汗則生,無汗則死。如汗出不至足,俟七日再汗之,生死以汗為主,故列於表證。(經義)
非瘟病之感異氣而病也金匱真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素問補遺治法論曰五疫之至皆傷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同此言水大金木土五行之疫俗亦謂為五瘟大抵互相傳染醫者宜用雄黃研末塗鼻孔內行從客位邊入又男子病穢氣出於口女於病穢氣出於陰坐立對語之間自宜識得向背。
瘟疫詩
[編輯]瘟疫於今重達泉(檳榔二錢,草果、甘草各五分,濃朴、芍藥、黃芩、知母各一錢,名達泉飲,)休徇吳氏(吳又可達泉飲若燥灼陰,服之先涸汗源,不能作汗而劇)一偏言。鼻傳穢氣黃涎吐,經受時邪壯熱煩(謂但熱而煩悶也。)敗毒(散)藿香(正氣散)分兩道,散邪(人參敗毒散,散邪方也,令邪從經絡解)解穢藿香正氣散,解穢方也,今邪從口鼻解)各專門。防風通聖(散)神方外(表證發解,里證又急,必用此散以兩解之,)白虎三承虛實論(熱渴自汗,表里不實者白虎湯,大便不通者三承氣湯。
陰虛盜汗為素稟不足。夜間發熱,睡時汗出,醒即漸收,故曰盜汗,宜當歸六黃湯。若時常畏寒,一動則汗出,或不動而汗亦自出,名曰陽虛自汗,宜 附湯、參附湯、術附湯,然陰陽互根,又有不可泥者,熟讀《內經》,自得其治。景岳謂不治有六∶一、汗出而喘甚;二、汗出而脈脫;三、汗出而身痛甚;四、汗出發潤至巔;五、汗出如油;六、汗出如珠。醫者不得妄為用藥。此症因汗從皮毛而出,故列於表證。(經義)《陰陽應象大論》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宣明五氣篇》曰∶「心為汗。」《評熱病論》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決氣篇》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藏氣發時論》曰∶「肺病者,肩背痛汗出;腎病者,寢汗出憎風。」《脈要精微論》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盜汗自汗詩
[編輯]古雲盜汗屬陰虛,自汗陽羸衛外疏(陽氣衛外而為固。陰(虛)則六黃湯陽(虛)參附(等湯),互根(陰陽互根,其旨甚妙)當究五車書。
中風證,余於《金匱淺注》論之甚詳,然難為初學道也。尤在涇着有《金匱心典》,卓然大家,續出《金匱翼》,全失本來面目。但中風總論雖於《金匱》有出入處,而採集時說,堪為行道者開一覓食之路。今就原論而韻之,以便初學之記誦。
《金匱真言論》曰∶天有八風(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之風也,經有五風(經,經脈也,五風,五臟之風也,)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仲景《金匱》專宗此說,皆指外邪而言。尤氏《金匱翼》則合內外虛實以統論之,恐《金匱翼》為後人之託名而刻者。
中風證歌
[編輯]中風各論雜而繁,大要惟分真與類,賊風邪氣中為真,痰火食氣類中隧。其人先有此肝風(《內經》雲∶「風氣通於肝」。又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真類二端由此致(設無肝風,亦只為他病,安有卒倒、偏枯、歪斜、牽引等症哉。)臟腑經絡各不同,病淺病深分難易。絡病口眼俱 斜,在絡病輕尚易治。手足不治病在經,語言錯亂從腑議,經腑皆有倒仆形,倒仆之後明所自。在精神清尚識人,在腑神昏如失智,髒病最重中最深,唇緩失音耳聾備,目瞀遺尿鼻聲鼾,六證見半死期至。經腑臟病或兼連,臨證細認惟會意。更察虛實得大綱,閉證脫證因之異(二證詳於八法歌,)脫應固兮閉應開,吉凶關頭非姑試。八法之說本在涇,平易近人休棄置。
治中風八法歌
[編輯]口噤目張痰涎着,氣塞手握難下藥,閉症宜開主白礬(散),稀涎散亦得要略(一曰開關。)若見目合口又開,遺尿自汗脫症作,無論有邪與無邪,脫則宜固參附湯嚼二曰固脫。六經形證應汗條,加減續命(湯)法亦約。內有便溺阻隔之,三化(湯)攻下非克削,此旨專重泄大邪,內外峻攻兩不錯(三曰泄大邪。)若還大氣不轉旋,順氣勻氣二散托(四曰轉大氣。)中風必見痰陣陣,清心(散)滌痰湯可進(五曰滌痰涎。)且風多從熱化生,風火相煽無餘燼,惟有前人竹瀝湯,熄風妙在柔而潤(六曰除風熱。)風與痰氣互相搏,神昏目絕一轉瞬,通其竅隧蘇合香丸,至寶丹之功亦奮迅(七曰通經隧。)又恐湯丸效太遲,急灸俞穴倍雄峻。陰陽二氣不相維,此次陰陽頃刻順(八曰灸俞穴。
按∶尤在涇自定八法,余既存其說,而又不能盡絢其意者,諒在涇有知,當亦許余為直友也。一曰開關,尤氏以搐鼻探吐為開,而余則以華佗愈風散追以駟馬而為開,祛風至寶丹徹其上下表里而為開也。二曰固脫,尤氏以參附湯加竹瀝而為固,而余則以侯氏黑散遵《內經》填竅息風而為固也。三曰泄大邪,尤氏遵劉河間法以續命湯泄其外邪,以三化湯泄其內邪而為泄,而余則用防風通聖散一方,並力以兩泄之也。四曰轉大氣,尤氏以八味順氣湯、勻氣散以滌之,調之未必能轉,而余則用生 一、二兩,陳皮、人參、防風各三錢,助其大氣,再加天門冬五錢,附子三錢,俾水火之氣循環不息以為轉也。五曰逐痰涎,尤氏以滌痰湯開壅塞而平水飲之逆行,余則以三因白散治橫流,而為北門之坐鎮也。六曰除風熱,尤氏以竹瀝湯滋液以除熱,而余則以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黃連阿膠湯直探陽明少陰之本源以除大熱也。七曰通經隧,尤氏以蘇合香丸,至寶丹集諸香之氣以通神,而余則用風引湯煉五色之石以補天也。八曰灸俞穴,以中風卒倒,邪風暴加,真氣反陷,表里之氣不相通,則陰陽之氣不相系,艾灸速於湯藥,但尤氏之取穴太多,而余則取穴較少耳。
附中風應灸俞穴
[編輯]灸風中腑手足不遂等症∶
百會一穴(在項中央,旋毛中陷,可容豆許。
曲池一穴(在肘外輔屈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橫紋頭陷中是。
肩 二穴(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
風市二穴(在膝外兩筋間,平立舒下手着腿當中,指頭盡處,陷者宛宛中。
足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 外 兩筋間。
絕骨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灸風中髒,氣寒涎潮,不語昏危者,下火立效∶
百會一穴。
大椎一穴(一名百勞,在項後第一椎上陷中。
風池二穴(在顳 後,髮際陷中。
曲池二穴。
間使二穴(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
足三里二穴。
灸風中脈,口眼歪斜∶
聽會二穴(在耳後陷中,張口得之,動脈應手。
頰車二穴(在耳下入八分。
地倉二穴(在俠口旁吻四分近下,有脈微動者是。
凡 向右者,為左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 向中二七壯; 向左者,為右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 陷中二七壯。艾炷大如麥粒,頻頻灸之,以取盡風氣口眼正為度。
灸中風卒厥,危急等證∶
(神闕)用淨鹽炒干,納臍中令滿,上加濃姜一片蓋之,灸百壯至五百壯,愈多愈妙。姜焦則易之。
灸丹田(臍下三寸,)氣海(臍下一寸五分。)二穴俱連命門,為生氣之海,經脈之本,灸之皆有大效。
凡灸法,炷如蒼耳大,必須大實,其艾又須大熱,初得風之時,當根據此次第灸之,火下即愈。《千金翼》雲∶「愈風之法,火灸特有奇妙,針石湯藥皆所不及也。」
灸法,頭面上炷艾宜小不宜大,手足上乃可粗也。又須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後灸上。若失音者,語言如故,而聲音如不出,髒氣虛也。虛在脾,用資壽解語湯。以脾之脈,挾喉連舌本也。虛在心,用黃連阿膠湯,以心之別脈,系舌本也。六君子湯倍加麥門冬,入竹瀝,再加丹參、遠志、石菖蒲之類,兼補諸髒。
舌強不能語,雖語而謇澀不清,風痰之塞閉也。不語者,絕無言語,有神昏而致者,有腎虛氣厥不至舌下者,虛熱用接命丹,虛寒用地黃飲子。
口眼歪斜,為足陽明之脈循頰車,手太陽之脈循頸上頰,二經受風,牽引不正,以《外台》獨活、竹瀝、地黃汁飲之。
偏風,半身不遂是也。和利陰陽,疏瀹經絡,治內傷之道也。大藥攻邪,針熨取汗,治外感之道也。熨法用天麻、半夏、細辛各二兩,絹袋二個,盛藥蒸熱,熨患處,汗出則愈。
歷節痛風,下有專條,用黑豆炒用半升,威靈仙二兩,桑白皮一兩,用醉酒一升半,煎八合頓服之。又用白頭草一握,搗,以醇酒投之頓服。
風緩即癱瘓,近日以左癱右瘓分之,非是。蓋脾主肌肉四肢,胃為水谷之海,所以流布水谷之氣,周養一身。今風邪襲脾胃之虛,而四肢安得不為之緩廢乎?又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傷,而手足亦為緩弱。
風瘙癢者,表虛衛弱,風邪乘之而變熱,熱即瘙癢,搔之則成瘡也。宜用洗方,紫背浮萍半碗, 草一握,蛇床子、防風各五錢,蒼耳子一兩,煎湯洗數次即愈。
歷節風,一身之關節疼痛也。新病宜五積散以散邪,久痛宜補養氣血以勝邪,與中血脈之治同。
《內經》無此病名,仲景《金匱》有之,其桂枝、芍藥、知母、生薑湯尤效。閩醫名「燎火風」,用犀角、羚羊角、獨活、牛蒡根、元參、梔子、大黃、升麻之類。
歷節風詩
[編輯]關節劇疼歷節風,方書五積散神功,若投溫燥還增病,干葛冬藤(金銀花,一名忍冬藤)羊藿(淫羊藿)充(葉天士《本草經解》注云∶淫羊藿浸酒治偏枯。
痹者,風、寒、濕三氣合成為病,痛中帶麻也。然三氣之中,以濕為主,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防風治之,又可借用歷節風治法。《金匱》黃 五物湯治血痹,然亦痹症屬虛者之通劑,服二十餘劑必效。(經義)《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靈樞·周痹篇》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後賢用黑大豆水浸罨出芽一斤,曬乾炒香熟為末,酒調一錢,日三服。又《痹論》曰∶「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又曰∶「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熱痹。」
痹詩
[編輯]閉(痹者,閉也)而為痛痹斯名,五積(散)溫通(通則不痛)古法程,二術二陳祛濕外,黃 五物湯妙而精。
鶴膝風者,脛細而膝腫是也。為風、寒、濕三氣合痹於膝而成。宜借用痹症,歷節風方法。如初起用白芥子研末,以姜、蔥汁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干起皮自愈。虛弱者,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防風、牛膝、杜仲、獨活主之。此證屬於三陰,三陽雖曰主內,而風、寒、濕皆自外來,故列於表症。
鶴膝風詩
[編輯]膝頭獨大鶴同形,三氣(風、寒、濕)溫因腳部停,五積服完白芥敷,十全(大補湯)加味妙溫經。
香港腳之源,考之《經》曰∶「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寒暑風濕之氣雖本乎天,而皆入乎地,而人之足履之所以往往受其毒也。」如從足起,漸入小腹,甚乃上攻心胸,若不急治,遂至殺人,蓋以五臟經絡,脾與肝腎,皆從足指上走腹中故也。然其證則有干、濕之不同∶濕香港腳者,兩腳腫大,或下注生瘡,浸淫滋水,宜雞鳴散;干香港腳者,兩脛不腫,或頑麻,或攣急,或縱緩為血虛,而兼濕熱,宜四物湯加牛膝、獨活、蒼朮、澤瀉,熱者加黃柏、知母、茵陳。寒者加乾薑、附子、吳茱萸、肉桂之類。二症俱名壅疾,不可驟補。若上氣喘急,及上小腹不仁,恐攻心不救,《金匱》用腎氣丸。此症因形腫在外,故列於表症。
腳氣詩
[編輯]腳腫原因濕氣來,雞鳴散劑勿徘徊,(干香港腳症,不腫而頑麻拘急)宜四物加蒼澤,腎氣丸平逆上災。
暑症口渴,心煩,溺赤,身熱,脈洪而虛,輕者為傷暑,以六一散蕩滌熱氣,從小便而泄。若暑熱閉郁而無汗,必用香蘇飲,發越陽氣,徹上徹下,解表兼利小便而愈。重者名為中暑,大渴大汗,宜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或汗出身熱,而兩足冷者,是暑而挾濕,宜白虎加蒼朮湯主之。若中暑昏悶不醒,並伏暑停食吐瀉,宜半夏四錢,茯苓、甘草各二錢,研末,入生薑汁少許,開水調灌之。後夏月貪涼,多傷寒之病,宜用傷寒法治之,且暑月伏陰在內,吐瀉證可用理中湯者,十之六、七,甚者必用通脈四逆湯,若吐瀉而渴,宜五苓散。(經義)《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滿,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仲景雲∶「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暑證詩
[編輯]暑證心煩脈已虛,溺紅熱渴自欷 ,輕宜天水(散,又名六一散)從便去,重則香薷飲取汗除。白虎沃焚征巨效(大汗,大渴不止者,白虎加人參湯,理中救逆鑒前車(夏中伏陰在內,多霍亂多瀉證,渴者五苓散,不渴理中湯,聖法也。余目擊時醫鄭培齋自患吐瀉證,上午服藿香正氣散,傍晚大汗淋漓而斃,可為前車之鑑。若急用理中湯,尚可救之,)有雲膝冷為挾濕,方見東垣李氏書(《東垣十書》有蒼朮白虎湯。
附錄高士宗中暑論
[編輯]日中奔走勞形不病,而避暑於高堂大廈者反病也,須知人病皆其自取。吾身五運安和,六氣均平,雖日在暑中而不病。吾身五運有虧,六氣不振,陰虛則陽盛而熱證生,陽虛則陰盛而寒證起。寒病暑病,隨人身陰陽之氣而化生者也。如寒邪傷陽而化病,寒亦為熱,暑邪傷陰而化病,暑亦為寒。苟不以人身氣化之寒暑為憑,而以天氣之寒暑而定,真殺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時,人身上熱下寒,一如天氣雖暑,地下則寒。不觀井中之水冷之極乎。人身丹田之氣,地下之水亦若是也。凡治病,必顧其本,惟夏月之病,當溫補者十之七、八,宜涼瀉者十之二、三。凡人腎氣有餘,形體不勞,但感風暑,化為熱病,則藿香白虎一劑而痊,西瓜涼水,服之而愈。醫見其痊癒也,遇暑邪入髒之症,亦以此藥治之,則一劑而殂者比比矣。
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謂疫氣流行而死者,皆以暑邪入髒病也。其病五、六日而死,亦因陽氣盡泄於外,谷氣不入,腎氣有虧,真氣內脫而死也。如是之病,惟參 桂附可以療之,療之而盡人皆愈也。人或信之,療之而間有一、二不及療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余嘗思子產論政雲∶「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今人惡熱藥而喜寒涼,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當於暑熱之中,須知兼雜虛寒之證,不可恣意涼散。然言之未免太過,讀者當識其大旨,勿以詞害意可耳。
濕證脈緩,頭重,四肢重痛,大便溏,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再隨證加減。(經義)《太陰陽明論》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拾遺》注之雲∶陰濕邪也,人身之下,陰分也。以陰從陰,故下體先受之,以次而及於上矣,一身盡痛,是其候也。《金匱》用麻黃加白朮湯,其論最詳,宜熟讀之。
濕證詩
[編輯]四肢重痛大便溏,頭亦重兮濕氣傷,藥用二陳(湯加入)蒼白朮,須求《金匱》再參詳。
腫證者,一身腫大,按之重者 而不起,輕者即起。水與氣同源,不必分之,以五皮飲為主。上半身腫者,宜發汗,加防風、紫蘇、杏仁各二錢,下半身腫者,宜利小便,加防己、白朮、地膚子各二錢,虛者合四君子湯,兼服濟生腎氣丸,實者加葶藶子一錢,萊菔子炒研三錢。如若不效,以小青龍湯行太陽之水,真武湯安少陰之水,麻黃、甘草二味發皮膚之水,麻黃附子甘草湯導小腹之水。又以東引桑枝炒紫蘇,湯淋取汁,入小黑豆,煮湯服之,數日其效。又有似腫非腫,而皮膚脹大,名曰氣脹,駱氏用神仙九氣湯治之。此證不全屬於表,然腫症現於皮膚,故列於表證。(經義)《平人氣象論》曰∶「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滿。」《大奇論》曰∶「腎肝並沉為石水,《靈樞》邪氣病形篇曰∶「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少腹,睡然睡上至胃脘,死不治。」《大奇論》曰∶「肝腎並浮為風水。」《水熱穴論》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 腫者,聚水而生病也。」「諸水皆生於腎」。「腎者,牝髒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涌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元府,行於皮膚,傳為 腫,本之於腎,名曰腎水。」《靈樞·水脹》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時,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里水之形狀,此其候也。」又曰∶「膚脹,寒氣客於皮膚之間, 然不墜,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靈樞·五癃津液別論》曰∶
「水溢則為水脹。」《靈樞·九針論》曰∶「下焦溢為水」。《靈樞·脹論》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廓胸脅,脹皮膚,故名曰脹。」夫膚脹與鼓脹,何以別之,然膚脹是皮膚脹也,鼓脹則腹中脹耳,且色蒼黃,腹筋起,膚脹無之,是以異也。
腫證詩
[編輯]腫成手按論紛紛(按之 而不起為氣腫,即起為水腫,張景岳又反其說,)水氣同源不必分(氣滯水亦滯,氣行水亦行。)六部浮沉兼表里,五皮(飲)授受語殷勤(出華元化《中藏經》。)小(青龍(湯)真武(湯)功崇本,附子(麻黃附子甘草湯)麻甘(麻黃甘草湯)勇冠軍。膚腫另從九氣治,茯苓導水(湯)得傳聞(茯苓導水湯諸家極贊其妙,余熟聞而未試。
頭痛詳於《傷寒》。太陽痛在後,陽明痛在前,少陽痛在側。其餘頭痛,逍遙散加防風、半夏、玉竹、白芷、川芎,可以統治之。此方多用風藥,以巔頂之上,惟風藥可到也。若血虛頭痛,諸藥不效者,宜當歸補血湯,加鹿茸一兩。腎虛頭痛者,宜左歸飲加肉蓯蓉三、四錢,川芎二錢,細辛一錢五分主之。惟真頭痛,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不治。駱龍吉用三五七散救之,其方附子三兩,山茱萸五兩,干山藥七兩,為末,食後姜棗湯調下三錢是也。或以吳茱萸大劑,鎮厥陰之逆,以厥陰之脈會於巔故也,可救十中之?。(經義)《平人氣象論》曰∶「寸口之脈,中手短者,目頭痛。」《着至教論》曰∶「三陽獨至者,是三陽並至。並至如風雨,上為巔疾,下為漏病。」《經脈篇》曰∶「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脈要精微論》曰∶「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又曰∶「新沐中風,則為首風。」又曰∶「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奇病論》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步不已,當有所犯,內至腦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厥病論》曰∶「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不治。」
頭痛詩
[編輯]頭痛逍遙(散)芎芷良,血虛(當歸)補血(湯)入茸嘗(血虛頭痛,諸藥不效者,用當歸補血湯加鹿茸治之,以鹿茸生於頭為同氣也。)腎經虧損左歸飲,真痛吳萸(湯)挽絕陽(可救十中之一、二。
續論
[編輯](此證百藥不效者,時醫只守方書相沿之說,及時下常用之方,必不能救此大病。今錄高士宗石破天驚之說,壯同志之膽,而為破釜沉舟之計。
頭痛之證有三∶一,太陽頭痛;一,少陽頭痛;一,厥陰頭痛。太陽之脈,上額交巔絡腦,而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太陽頭痛,寒痛也。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而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少陽頭痛,火痛也。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而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厥陰頭痛,風痛也。頭痛雖有寒、火、風三者之異,尤當觀其微劇,察其陰陽。身有他病而兼頭痛,痛之微者也。獨患頭痛,其痛欲死,痛之劇者也。凡陰血虛而陽熱盛,則痛微;若陽氣虛而陰寒盛,則痛劇。風火頭痛,有餘則清散之,不足則滋補之。陰寒頭痛乃陰盛陽虛,所謂陽虛頭痛者是也,非桂附參 不能治之。世遇頭痛之證,便謂外受風寒,即與發散。發散不愈,漸加寒涼,非芎、防、荊、羌即芩、連、梔、膏,風火頭痛而遇此不致傷身,若陽虛頭痛而遇,必致此殞命矣。可不慎哉!
世有三陰無頭痛之說,豈知陽虛頭痛,純屬陰寒,陽幾絕滅,病此者十無一生。所以然者,一如日不麗天,下沉於海,萬方崩陷也。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地有四海,人亦有四海,頭為髓海,胸為氣海,胃為谷海,胞中為血海。在天之日,晝行於天,夜行於海,在人之日,既行於天,亦行於海。自頭項至尾閭,如日之行乎天也,自血海至髓海,如日之行於海也。今陽虛頭痛,乃陰寒蔽日,逆於髓海,不能上巔至項,以行於背,反從陽入陰,以行於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於氣海也。心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於谷海也,嘔吐不已則神昏,神昏者,陽光逆於血海也。頭痛至神昏,則入陰之盡,如日沉海底矣。此症治之得法,百中僅能救其二、三,而淺學之醫,妄投湯藥,至治之不效。有雲肝風入腦者,有雲客氣犯腦者,有雲真頭痛者,其言如是,而散風散寒之藥,終以不免。豈知散之之法。非所以治之,適所以害之旨哉。《靈柩·四海論》雲∶「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其即日逆於海之頭痛,而醫者倒行逆施,不善治而致死之謂歟。
愚按∶高士宗此論,發前人所未發,但恨有論無方,所云「非桂附參 不能治之」。膚淺之語,不足尚也。余擬白通湯,倍加附子為的劑。蓋陽氣起於下焦,妙在重用附子之辛熱,在下以啟之,乾薑從中以接之,蔥白自上以通之,可以救十中之一。
眩暈者,眩冒而旋轉不定也。《至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此言實證也,宜以二陳湯加防風、玉竹、川芎、天麻、白朮、鈎藤主之。屬痰飲者,倍半夏,再倍加澤瀉。火盛者加黃芩、元參。《衛氣篇》曰∶「上虛則眩。」此言虛證也,宜加參、 ,虛甚者加附子。《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此言病在上,而根起於下,宜加肉蓯蓉、附子、巴戟天。如大虛諸藥不效者,宜鹿茸一兩,酒煎,入麝香一厘服之,此即《經脈篇》所謂∶「督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之義也。」此外,又有火亢眩暈不可當者,大黃酒炒三遍,研末,茶清調下。此證與頭痛,不專為表病,以頭為諸陽之會,陽主外,故列於表證。(經解)《脈要精微論》曰∶「浮而散者為 仆。」蓋 與瞬同。項藉傳雲∶「 目視之。」謂目動使之也。仰面曰僵,覆面曰仆,即風虛眩暈卒倒是也。《口開篇》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經脈篇》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眩暈詩
[編輯]諸風眩掉屬於肝,麻術(加入)二陳(湯)治不難,一味鹿茸虛必仗,大黃瀉火卻相安。
咳嗽病,五臟六腑皆有之,然必傳之於肺而始作。《內經》雲∶「皮毛者,肺之合也。」
經雲∶「形寒飲冷則傷肺。」凡內外合邪之咳嗽,不外小青龍湯加減。然「合」之一字,喻嘉言推開立論,最有意義∶「肺如鍾焉,外受六淫之邪湯氣,自外叩之則鳴,內傷七情色慾積損之病氣,自內叩之亦鳴,鳴即咳嗽之確象也。」故凡諸病之氣,合於肺則為咳嗽,不合則不咳嗽。本證無一定之方,然水飲二字,為咳嗽之根。《傷寒論》雲∶「咳嗽者,去人參。」以人參多液,助水飲也。故《金匱》以小青龍一方加減為五方,皆以行水為主也。麻黃桂芍可以去取,乾薑、細辛、五味子三味必不可離,寒者可加附子,熱者可加石膏、大黃,濕者可加白朮、茯苓,燥者可加天門冬、麥門冬、阿膠、玉竹、枇杷葉,下虛者可加巴戟天、鹿角膠,上虛者可加黃 、白朮,痰多者可加桑白皮、茯苓。孫真人頗得其秘。此證不專在表,而肺主皮毛,故亦列於表證。(經解)《素問咳論》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咳,不獨肺也。」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示從容論》曰∶「咳嗽煩冤者,是皆腎氣之逆也。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陰陽應象大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靈樞·論疾診尺》亦云。《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嗽。」駱龍吉注云∶「濕本長夏之令,侵過於秋,肺受濕傷,至冬坎水用事,而咳嗽生焉。」何柏齋曰∶「《病機機要》謂咳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無聲而有痰,脾動濕而有痰,咳嗽有聲有痰,因肺氣動於脾濕,咳而又嗽也。」竊謂此論咳嗽二證,蓋倒說也。肺為氣主,而聲出焉,肺傷寒飲,郁而為痰,聲欲上出,為痰所郁,故相攻而作聲,痰出聲乃通利,斯謂之咳。外感風寒,肺管為寒氣所束,聲出不利,故亦相攻作聲,然無物也,斯謂之嗽,咳字從亥,亥者有形之物也。故果核草核,皆從亥復有隔閡之義。嗽字從束從吹,此古人制字之妙,此二證之所以分也
咳嗽詩
[編輯]叩鳴如咳肺如鍾,俞氏合邪得正宗,表里熱寒皆?附,盛衰久暫隱相從。六經生克崇中土(虛勞諸咳嗽,必以脾胃藥收功,)五法神明主小(青)龍(湯,《金匱》變為五方。)更有不傳言外旨,胸中支飲勿姑容(此句從《醫門法律》得其秘。
咳嗽續論
[編輯]咳嗽初由風寒,久久不愈,則聲啞羸瘦,痰中帶血,氣喘偏睡,變成虛癆。時醫或謂外邪失表所致,或謂內傷及酒色過度所致。既已成癆,即戒用辛熱之品,取甘潤之劑,靜而養陰,令真陰復而陽不亢,金水相滋,則咳嗽諸病除矣。然此說一行,誤人無算,南醫六味地黃丸、黑歸脾湯等料,加麥門冬、五味子、淡菜膠、海參、阿膠膠、人乳粉、秋石霜、紫河車、叭杏仁、川貝母、豬脊髓之類,百服百死,誠堪痛恨。余讀《金匱》書中,隱寓有大手眼。喻嘉言亦悟其妙,俱引而不發者,難與俗人言也。余臨證以來,每見咳嗽百藥不效者,迸去雜書之條緒紛繁。而覓出一條生路,止於《傷寒論》得之治法。《傷寒論》雲∶「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三句,是金針之度。蓋風寒之邪,挾津液而上,聚於膈中,以致咳嗽不愈。若風寒不解,其津液何以得下耶。若誤行發散,不惟津液不下,而且轉增其上逆之勢矣。此所以通其上,即和其中,和其中,愈通其上也。至於風寒纏綿不已,積而成癆,及一切痰火,哮喘,咳嗽瘰 等症,皆緣火勢熏蒸日久,頑痰膠結經隧,所以火不內息,則津液不能下灌靈根,而菁華盡化為敗濁耳。且人全賴水谷之氣生此津液,津液結則病,津液枯則死矣。《傷寒論》小柴胡湯謂∶「咳者去人參,生薑加乾薑,五味子。」此為傷寒言,而不盡為傷寒言也。余取「上焦得通」三句,借治勞傷咳嗽,往往獲效。
又詩一首
[編輯]胸中支飲咳源頭,方外奇方勿慢求(熟讀《金匱》者自得之,)又有小柴加減法,通調津液治優優。
卷三
[編輯]里證
[編輯]傷寒病陽明經大渴,大熱,法用白虎湯,為表中之里證。及其傳里,譫語,胸腹滿,不大便,為里中之里證,宜三承氣湯擇用。詳於《傷寒》門,不贅。劉河間先生用三一承氣湯代上三方。
傷寒里證詩
[編輯]表中之里是陽明,熱渴汗多白虎(湯)行,胃實晡潮膨譫語,里中之里枳(實大)黃平(二承氣湯隨其見症而用之。)
心痛(心為君主之官,受邪而痛,手足寒至節,名真心痛,不治。此雲心痛,乃心包絡痛也,)胸膺痛(肺氣不調,)胃脘痛(胃氣不和,)兩脅痛(肝膽之病,)大腹痛(屬脾,)小腹痛(肝腎之病,昔人每證當分別九種∶曰飲、曰食、曰熱、曰冷、曰風、曰蟲、曰悸、曰注、曰去來。悸者,心虛而動痛也。注者,邪氣着而痛也。去來者,作止不常,亦邪氣也。但注陰而去來為陽耳,其實是小家伎倆,不必泥也。宜以上中下兩旁部位分之,自心胸至胃脘為上部,宜宣其陽氣。陽氣虛宜黃 ,氣實宜枳實,氣結宜貝母、栝蔞皮,氣逆宜半夏、薤白,氣滯宜檀香、砂仁之類,自胃脘至脾為中部,宜調其陰陽。仲景理中丸,以人參(甘寒多液為陰分藥、)甘草(味勝於氣,亦陰分藥。)補陰。以白朮、乾薑補陽,為萬古準繩。即如通脈四逆湯,急於回陽,若有腹苦,必加苦寒如芍藥以養陰。黃連湯重於清火,因有腹痛,不離辛熱之薑桂以開陽。此理甚微,非熟於《內經》者,不可與語也。自臍下至陰器為下部,宜破其陰氣,《金匱》名為寒疝(金人以睾丸腫大為疝,《金匱》則以腹中痛劇為寒疝。)所主皆附子、烏頭、蜀椒大熱之性,扶陽以破陰。若前痛徹後,後痛徹前,陰陽無分界限,宜加赤石脂一、二兩以堵截之,而生薑當歸羊肉湯,籍羊肉之濁氣引入陰分以破陰,尤為神妙也。脅肋一帶為側部,宜利其樞轉,肝膽之氣,其行在側,小柴胡湯為少陽之正藥,當歸四逆湯為厥陰之正藥,或再加鮮橘葉四十九片則得矣。以上諸證,脈細而遲,寒也,以薑桂附子吳茱萸之類為主。脈大而數,熱也,以金鈴子、黃連、沙參、芍藥之類為主。痛而利者,虛也,以附子理中湯之類為主。痛而閉者,實也,以小承氣湯之類為主。亦有寒實而痛者,宜大黃附子湯以溫通之。若吐蟲,則用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當歸、川椒、黃連、烏梅。若食積,則先以平胃散加麥芽、山楂以消導之,否則以承氣湯下之。若因怒氣而痛,則以七氣湯加貝母、撫芎、香附以解之,人人共喻,不必贅也。又《仁齋直指》治脾痛攻刺,百藥罔效,用和劑抽刀散如神。此方醫家秘不輕傳,嘉慶十八年,長州徐炳南,梓尤氏《金匱翼》載之。心腹為陰,故列於里證。(經義)《舉痛論》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滯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按∶經文極繁,此不過摘其要語。
心腹諸痛詩
[編輯]痛分四面定醫方,下主於陰上屬陽,介在陰陽中部位,樞行在側轉斯康。
痰飲證乃水氣上泛,得陽煎熬,則稠而為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為飲。此證以脾腎為主,以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也。痰宜二陳湯,隨寒熱虛實加減,怪病老痰,宜滾痰丸。飲宜桂苓甘術湯,真武湯。二證愈後,以桂附八味丸收功。
經義《六元正紀大論》曰∶「少陰司天,四之氣,民病飲發。」又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又曰∶「土郁之發為飲,發注下。」《至真要大論》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按∶《內經》言飲而不言痰,有之自仲景始。
痰飲詩
[編輯]痰病卻緣水泛成,滾痰(丸)峻烈二陳(湯和)平,桂苓甘術湯同真武(一化太陽水府之氣,一鎮少陰水髒之氣,)五飲源流一脈清。
附錄
[編輯]痰飲之病源,皆水也。《經》雲∶「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設三焦失職,因之聚成痰飲,變證多端。古人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詳於《金匱要略》。余着有《淺注》,宜細辨之。然又有聚而不散者,名留飲僻處脅下者,名癖飲;流移不定者,名流飲;沉伏於內者,名伏飲。又因酒而成癖者,名酒癖。因寒所傷者,名冷痰,因熱所傷者,名熱痰。總由於三焦失職,氣道痞澀所致。是以氣行即水行,氣滯即水滯,惟能宣通三焦之氣,則為治其本而清其源矣。《金匱》曰∶「當以溫藥和之。」此六字為金針之度也。所以然者,人之氣血則溫則宣流,反結而成病。尤在涇新立七法,授時醫之快捷方式,余閱江蘇顧西疇,徐炳南之治案多本於此,今姑錄之,以見奇相賞疑與析,神交在三千里外雲。
一、曰攻逐
古雲治痰先補脾,脾復健之常,而痰自化。然停積既甚,譬如溝渠壅滯,久則倒流逆上,污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決而去之,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故須攻逐之劑。
神仙墜痰丸控涎丹,礞石滾痰丸,十棗湯。
二、曰消導
凡病痰飲未盛,或雖盛而未至堅頑者,不可攻之,但宜消導而已。消者損而盡之,導者引而去之也。
青礞石丸竹瀝丸,半夏丸。
三、曰和
始因虛而生痰,繼因痰而成實,補之則痰益固,攻之則正不支,惟寓攻於補,庶正復而痰不滋;或寓補於攻,斯痰去而正無損,是在辨其虛實多寡而施之。
六君子湯(按∶此湯宜入補方,此條宜香砂六君子湯。
四、曰補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痰即液也,其本在脾。在腎者,氣虛水泛,在脾者,土虛不化。攻之則彌盛,補之則潛消,非明者不能知也。
濟生腎氣丸桂苓甘術湯 六君子湯(余添加。
五、曰溫
凡痰飲停凝心膈上下,或痞,或嘔,或利,久而不去,或雖去而復生者,法當溫之。蓋痰本於脾,溫則能健之,痰生於濕,溫則能行之。
沉香伏苓丸本事神術丸。
六、曰清
或因熱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熱,交結不解相助為瘧,昔人故言痰因火而逆上者,治火為先也。其證咽喉乾燥,或寒或壅,頭目昏重,或咳吐稠粘,面目赤熱。
二陳湯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
七、曰潤
肺虛陰涸,枯燥日至,氣不化而成火,津液結而成痰,是不可以辛散,不可以燥奪。清之則氣自化,潤之則痰自消。
王節齋化痰丸
痢疾,伏邪之為病也。夏月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胃性喜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郁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以致暴瀉。以致里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胸,寒熱久伏。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蕩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溫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一方而兩扼其要,紅者可加地榆,白者可加木香,紅白兼見者並加之。倘久而不瘥,可用理中湯原方以補之,或用真人養臟湯以澀之,或間用香連丸以堅之。此定法亦活法也。如初起而發熱不休,方書皆云死證,其實非經絡不和,即外感風寒所致。惟審其發熱,而仍惡寒者,用當歸四逆湯。發熱胸脅滿而嘔吐者,用小柴胡湯和其經絡,而下利自松。
倉廩湯更面面周到,足補古人所未及。痢為腸胃之病,故列於里證。(經義)《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論疾診尺篇》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
《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 死。」《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死。」按∶《內經》所謂腸 ,即今之下痢,方書又名滯下是也。本經《惟評虛實論》謂∶「腸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大奇論》謂∶「腎脈小搏,沉為腸 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又雲∶「心肝 ,其脈小沉澀,為腸 ,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論疾診尺篇》又謂∶「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脈小,手足溫者易已。」數句互異,而不知熱與溫有別,熱者壯熱,溫者溫和也。且痢與瀉二證同而不同。
痢疾詩
[編輯]痢分寒熱各相爭,張氏(號心在,近時人着《張氏醫參》)伏邪論最精,腸熱(腸喜熱,日受熱而伏為病根)胃寒(胃喜寒,日受寒而伏為病根)標(標熱)本(本寒)異,暑過(炎暑已退,寒氣欲動)秋至(新秋初至,餘熱猶燃)序時更,理中(湯)姜克貪涼病,加味(煎湯加大)黃令鬱火清,初患尚輕休語此,止從芍藥湯定權衡。
痢疾救逆詩三首
[編輯]發熱如焚痢可愁,當歸四逆(湯)探源流,小柴(胡湯)治嘔兼寒熱,倉廩湯中再講求。
噤口垂危亦可醫,大承(氣湯)神妙少人知,芩連葛草(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相需用,奪出三關在片時。
真人養臟(湯)直腸需(水谷直下不停,)間用香連(丸)止下趨,仲景桃花(湯)春有腳?個中識得反三隅。
陰虛下痢、發熱膿血稠粘及休息痢,用駐車丸。
陰虛下痢詩
[編輯]千金傳下駐車丸,兩半歸連重一般,三兩阿膠姜一兩,陰虛久痢得靈丹。
阿膠(三兩) 黃連 當歸(各一兩半) 乾薑(炒,一兩)醋煮阿膠為丸,每服四、五十丸,晝夜三服,米飲下。「三車」運精、氣、神,分治三焦,以調適陰陽。此因陽熱過旺,陰精受傷,故用黃連以駐鹿車之驟,乾薑以策牛車之疲,阿膠以挽牛車之陷,當歸以和精氣神之散亂也。張石頑此注甚超,全錄之。
奇恆痢。張隱庵曰∶「病生於外感,內傷,人所共知,而奇恆之病,知之者鮮矣。奇恆者,異於恆常也。即以奇恆之下利而言,乃三陽並至,三陰莫當,積並則為驚,風病起疾,至如礪,九竅皆寒,陽氣旁溢,嗌干喉塞。痛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 。其脈緩小遲澀,血溫身熱死,熱見七日死。蓋因陽氣偏劇,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澀。此證急宜大承氣湯瀉陽養陰,緩則不救。醫者不知奇恆之因,見脈氣和緩,而用平易之劑,此又何異於毒藥乎。予故曰∶服平和之藥而愈者,原不死之病,勿藥亦可,服平和湯而後成不救者,醫之罪也。
奇恆痢疾詩
[編輯]奇恆痢疾最堪驚,陽並於陰勢莫京,喉塞咽干君切記(嘉慶戊午夏,泉郡王孝?患痢七日。忽於寅午之交,聲微啞,譫語半刻即止,酉則死。七月,榕城葉廣文觀鳳之弟,患同前證,來延,自言伊芳弟痢亦不重,飲食如常,惟早晨咽干微痛,如見鬼狀,半刻即止,時屆酉刻,余告以不必往診,令其速回看看,果於酉戌之交死,)大承急下可回生。
泄瀉之證,《內經》所謂∶「濕勝則濡泄,」是也。宜以胃苓湯為主。如寒勝則下利清谷,加乾薑、附子、吳茱萸。如熱甚則下利腸垢,去桂枝,加黃連、黃芩、干葛。如食積加麥芽、山楂炒黑。如虛甚加人參。若五更後根據時作瀉,名脾腎瀉,宜四神丸去肉豆蔻,加人參、白朮、罌粟殼、乾薑、茯苓,以棗湯疊丸,臨臥以薑湯送下四、五錢。久瀉宜聖濟附子丸。又《金匱翼》乳豆丸,治滑泄不止,諸藥罔效。方用肉豆蔻(生為末)、通明乳香(以酒浸過)研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經義)《金匱真言》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又曰∶「濕勝則濡泄。」又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曰∶「水谷之寒濕,感則害人六腑。」《髒氣發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厥論》曰∶「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肺脈小甚為泄,腎脈小甚為洞泄。」《脈要精微論》曰∶
「胃脈實則脹,虛則泄。」又曰∶「脈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玉機真髒論》曰∶「泄以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師傳篇》曰∶「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泄瀉詩
[編輯]泄瀉病因濕勝來,胃苓(湯)舊法出新裁,四神(丸)固腎時傳外,苦領酸甘效首推(此一句,非讀十年書,治千百症者,不解其妙。
秘結證。《金匱真言》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隔腸不便。」《髒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雜病篇》曰∶「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讀此則知秘結之證,除陽明結熱,輕者用脾約丸,重者擇用三承氣湯外,無不由之於腎。蓋腎主二陰,而司開闔,彼大小便不禁者,責其開而不闔,而大小便不通者,又當責其闔而不開。
故腎熱者,涼而滋之,腎寒者,溫而滋之,腎虛者,補而滋之,腎乾燥者,潤而滋之。且滋腎而膀胱亦治,移熱隔腸之病自已矣。秘結多由於腎,故列於里證。
秘結詩
[編輯]秘結三承(氣湯)慎用之,麻仁(丸,又名脾約丸)澤潤不支離,須知腎臟為陰主,補瀉寒溫總是滋。
隔食證。水飲可下,食物難入。高鼓峰專主陽明,用左歸飲去茯苓,加生地、當歸以養胃陰。此法從薛氏醫按胸滿不食以六味湯加此二味得來也。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專顧陽明之速效也。用此方俾胃陰上濟,則賁門寬展而飲食進,胃陰下達,則幽門闌門滋潤而二便通,十餘劑可效。如若不愈,《人鏡經》專主《內經》「三陽結謂之隔」一語,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令陳卒去,則新物納,此峻劑也。然此證多死,即勉治之,亦不過盡人事而已。又有朝食暮吐,名反胃,為中焦虛寒,下焦無火,宜吳茱萸湯,附子理中湯,加茯苓、半夏、川椒之類,或以真武湯、八味丸間服,然《金匱》有大半夏湯,主降沖脈之逆,為隔證反胃初起之神方。(經義)《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隔。」按∶一陽,少陽也。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為初氣從中見之相火治之,大小柴胡湯,諸瀉心湯,按證用之如神。又曰∶「三陽結,謂之隔。」按∶三陽,太陽也,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從本為寒,從標為熱。結者,寒熱之氣,皆能為結,此深一層論也。張景岳謂∶「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皆致結之由。」此淺一層論也。《傷寒論》中盡有神妙之方。《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按∶脈微為脾虛而中氣欲餒,沃沫為脾虛而津液不攝,理中丸為上策,如若未效,宜於脈之急處,尋出所以急之源頭而治之。《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按∶此即前論高鼓峰之意也。《通評虛實論》曰∶「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按∶此二節,即張雞峰所謂∶
「噎膈是神思間病」之意。《金匱》茯苓濃朴湯,丹溪越鞠丸可治,但當更求其本則得矣。
《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噎,治以苦藥。」愚謂亦不外瀉心湯之類。反胃證《內經》無專論,當以《金匱》為主。
隔證詩
[編輯]左歸(飲)去茯古傳心(加入)生地當歸養胃陰,病重必須求峻劑,三(一承)氣(湯)通結得良箴。
反胃詩
[編輯]食入反出胃家寒,信服吳萸(茱萸湯)治不難,更有下焦之火化,理中(湯加入)椒附令加餐。
胃反(《金匱》以吐逆名「胃反」。)首推半夏湯,厥名曰大邁尋常,陽明能納沖能降,不在寒溫論短長。
隔證餘論
[編輯]隔證,余宗《經》文「三陽結」一句為主,以大便如羊矢為死證。今考《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還出」此三句,堪為隔證對面診法。駱龍吉遵《內經》專立病名曰「洞」。注云∶「腎主二便。」今腎脈少緩,則腎氣虛矣。腎氣既虛,則大便不能禁固,所以食飲不化,一下咽噎,旋即吐出。「旋」與「還」同,名為洞,風是也。洞當作「 」,風氣洞徹五臟也。《史記·太倉公》曰∶「 風者,食飲下嗌而輒出不留,病得之溷。」又曰∶「 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病得之飽食而疾走。」注謂∶後,如廁也。馬元台注為洞泄,少誤,況下文又有小甚焉。《仁齋直指》以不換金正氣散送下安腎丸,又用二神丸收功。
腰痛證。《內經·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浮,令人腰痛。」言外感也,以五積散主之。《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動,腎將憊矣。」言內虛也,以六味地黃丸、桂附八味丸加牛膝、杜仲、淫羊藿、鹿茸、補骨脂主之。痛如刺者為死血,以鹿角為末,又以肉桂、牛膝、乳香、沒藥、元胡、桃仁、紅花酒煎送下四錢。痛而重着,如帶五千錢者為濕氣,宜腎着湯,痛而遊走,或作止不定者為痰積,宜二陳湯加南星及快氣之品,使痰隨氣運。又白朮能利腰劑?之死血,凡腰痛諸藥罔效者,用白朮兩許,少佐他藥,一服如神。
《太平聖惠方》治風冷,寒痹,腰痛,用川草烏三個,生搗為末,少加鹽水,攤於紙上,貼痛處即愈。以腰為腎府,故列於里證。
腰痛詩
[編輯]腰痛外邪五積宜,內虛六味(湯,八味湯)化裁之,若還瘀血尋鹿角,腎着(病,即用腎着湯沉沉不轉移。
不寐證。經文外,《金匱》主肝魂不守宅,用酸棗仁湯。余以陽不歸陰,用干百合一兩半,紫蘇葉三錢,龍骨、牡蠣、茯神、棗仁之類,隨宜加入。(經義)《邪客篇》「伯高曰∶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行其外,行於陽而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按∶此「陷」字即陷阱之陷,陽氣阻而不行也,)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調,其臥立至。」《大惑論》∶「帝曰∶病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不寐詩
[編輯]不寐《內經》論最詳,肝魂招納(酸)棗仁湯,紫蘇百合歸陰分(《侶山堂類辨》雲∶「余植百合,其花朝開暮合,紫蘇之葉,朝挺暮垂,俱能引陽氣而歸陰分」,)龍牡茯神佐使良。
不能食者,胃中元氣虛也。然有虛冷虛熱之異。虛冷者,面黃白,身常怕寒,所食不能克化,懶不欲食,大便溏秘無常,病在上、中二焦,宜用消食丸。若病在下焦,命門乏火化之職,宜用《本事》二神丸。虛熱者,面黃中帶赤,身常惡熱,胸膈飽悶,不欲食,間或吐酸,小便短,大便不通,病在上、下二焦,輕者用資生丸,重者用凝神散。若病在下焦,高鼓峰謂∶「腎乃胃之關,關門不利,升降息矣。」關門,即氣交之中,天之樞也。關故腎旺則胃陰足,胃陰足則思食,當急以六味加歸芍養之。若血燥大腸乾枯,有黑糞疊積胃底,則當以熟地五錢,當歸、麻仁各三錢,白芍、桃仁各二錢,微微潤之。視其形體如常,氣血尚足,可加大黃三錢助血藥,大腸一順利,胃自開矣。江蘇顧西疇最得意之秘法,其徒徐炳南刻《金匱翼》,謂為尤在涇所着,余未敢信。然此法余用少年亦之多效,似不必愛古而薄今也。又此證有谷勞一證,其人怠惰好臥,肢體煩重,腹滿善飢而不能食,食已則發,谷氣不行使然也。《金匱翼》用沉香湯。《肘後》雲∶飢食便臥得「谷勞」病,令人四肢煩重,默默欲臥食畢輒甚,用大麥芽一升,川椒一兩,並炒乾薑三兩,搗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
不能食詩
[編輯]不食胃虛冷熱分,二神思食效超群(二方治寒冷。)凝神散並資生(丸)妙(二方治虛熱,以上皆病在上,中二焦之方也,)議到下焦勇冠軍(二神丸治腎中之火虛,六味湯治腎中之水虛。
谷勞詩
[編輯]谷勞食已即貪眠,責在胃虛氣不前,《肘後》椒姜大麥研,沉香湯取善盤旋。
食亦者,飲食不為肌膚,言雖食亦若飢也。《內經》雲∶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謂之食亦。夫胃為水谷之海,所以化氣味而為榮衛者也。若乃胃受熱邪,消灼谷氣,不能變化精血,故善食而瘦也。又胃移熱於膽,亦名食亦,以膽為陽木,熱氣乘之,則爍土而消谷,宜甘露飲主之。
食亦詩
[編輯]食亦皆因胃熱乘,雖能納谷瘦難勝,慈雲若骨垂甘露,榮衛氳氤氣上騰。
黃膽證,已食如飢,但欲安臥,一身面目及小便俱黃是也。此為胃熱脾寒,寒則生濕,或胃得風而脾熱,得寒而濕。濕熱內郁,則膀胱之氣不化,膀胱主一身之肌表,不化氣則濕熱無去路而成疸矣。《金匱淺注》言之最詳,今惟以陰陽提其大綱。凡陰黃膽,色暗如熏黃,短氣,小便自利,證多虛,宜理中湯、建中湯之類主之。陽黃膽,色明如橘子,氣逆,小便不利,證多實,宜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之類主之。又有從房事而得者,身黃而額上黑,微汗出,手足心熱,名女勞疸。取婦人月經布和血燒灰,空腹酒服方寸匕,日再,不過三日必愈。然《金匱淺注》不可不讀。此黃色雖現於表,而鬱熱則盛於里,故列於里證。
黃疸詩
[編輯]黃膽皆由濕熱成,色分黯滯與鮮明(陰黃色暗滯,陽黃色鮮明,)理中(湯)小建(中湯)陰黃主,陽證茵陳(蒿湯)子(柏皮甘草湯)行。
傷寒條
[編輯]傷寒麻黃湯證,桂枝湯證,表寒也。三陰寒化證用理中,四逆,真武,吳茱萸等湯,里寒也。頭痛,項強,惡寒,又兼嘔逆,腰痛,表里俱寒也,時法用五積散。
傷寒證詩
[編輯]麻(麻黃湯)桂(桂枝湯)二湯去表寒,理中(湯)四逆(湯)里寒看,若還表里皆寒證,五積(散)方中叩兩端。
霍亂吐瀉,乃中氣虛寒,陰陽雜錯,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湯主之。夏月伏陰在內,最多此證。若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以五苓散主之,藿香正氣散,香薷飲不可輕用。若大汗出,內寒外熱,四肢厥冷,微脈欲絕者,宜通脈四逆湯。若大吐大下,厥逆煩躁,手足拘攣者,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人尿以急救之。(經義)《經脈篇》曰∶「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氣交變大論》曰∶「歲吐不及,民病飧泄,霍亂。」《六元正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
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吐郁之發為嘔吐霍亂。
霍亂詩
[編輯]吐瀉交來霍亂名,陰陽雜錯理中(湯)平,渴而思水五苓散,脈脫筋攣四逆(湯)程(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或可以急救之。
續論
[編輯]凡大吐大瀉,一陣緊一陣者,其人必汗出如雨,身冷如冰,目眶塌陷,聲音低小,鼻唇指甲青黑,手足攣急,甚至一身肌肉為大汗大下消脫不留,或但吐而不瀉,或但瀉而不吐,六脈沉伏,或六脈全無者,救之之法,生死緩急,止爭頃刻。若遇時輩,謂證名霍亂,寒熱尚未釐清,先以陰陽湯探之,或以霍亂門之套方,如藿香正氣散、六和湯、不換金正氣散及吳茱萸、木瓜炒鹽為末之類和之,而不知元陽暴脫,回與不回,止在呼吸之間,若用前方,稽延半刻,則追之無及矣。更有冒昧之徒,凡遇此證,必令先吞塘西痧藥。不知痧是伏暑之症,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絞痛,竅道閉而不開,如以繩勒喉而死。故塘西痧藥,皆用辛香走竄之品,而佐以龍腦麝香,為實證大開大泄之峻劑。若上吐下瀉,守中之樞紐將斷,反以此藥投之,則立斷矣。余嘗語同道曰∶天災流行,若輩奉天之令而行罰,故每言而病家必信,不然,此證而用痧藥,其與砒鴆亦奚異哉,且誤食砒鴆,以黃土水、綠豆漿、西瓜汁之類,尚可解救,若服塘西痧藥,則無可解救矣。仲景《傷寒論》主以理中湯,其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以補理中之未逮。如吐瀉初起,惟用理中。若吐瀉甚而躁煩,則用吳茱萸湯(《傷寒論·太陰篇》雲∶宜服四逆輩,蓋雲「輩者」,而此湯在內矣。
若吐瀉汗出,發熱惡寒,四肢厥冷而拘急者,宜四逆湯以救陰。若吐瀉而小便複利,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宜四逆湯以救陽。然又恐力量不及,必以通脈四逆湯為主,而多服之。然余更有一言以告明醫曰∶凡亡陽證,宜以生附、乾薑直追使還,不可加入人參之微苦多液,反緩姜附之力,如浪子輕去其家,未追其回於館舍中,授以家室,則其歸不果矣。必俟陽歸其宅,而後為之謀及室家,補陰以維陽,則陽不復脫矣。且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起手必不可驟加膽汁,半日間接連服至四、五劑,厥冷稍瘥,惟手足之攣急已甚,始加膽汁以救其津液,又加人尿以助之,堪雲神劑。否則人參與膽尿加之太早,而陽反不能回,學人不可不知也。
又有服理中、白通、四逆輩,乾薑加至一兩,附子加至二兩,厥回利止,惟微汗續續未止者,是陽已回,而無陰以維之,蓋陽不久而復脫。蓋陽以陰為家,如浪子初回,無家可歸,隨復逃脫。景岳「真陰論」所謂∶「無妻夫必蕩。」斯言卻粗中有細也。宜於前方倍加人參、甘草,人尿、或豬膽汁之類,救陰以固其陽。或下利既止,其氣反逆於止,嘔噦復作,呃逆不止,宜橘皮竹茹湯加麥門冬、代赭、旋復花湯之類,高者抑之。或火格於上,湯水入口即吐,宜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大辛大苦,以開之降之。若身熱口渴思水,宜竹葉石膏湯以滋補之,且此方能治虛羸少氣,多嘔,為大病後清補第一方。此皆病勢向愈,末後收功之法。時輩襲余歷驗之方,誤認為開手治法,又以私臆推展,令其間服涼水、生梅水、西瓜汁、甘蔗汁、竹瀝、陰陽湯之類,殺人無算。且此證初患時,勢緩者,尚輕而易治,若一陣緊一陣,則肉削唇青,指甲青黑,自汗不止,身冷如冰,目上視而不能轉睛之危證可見,若加痰聲漉漉,氣喘抬肩,不半刻死矣。若利止而手足漸溫,人漸安靜,不藥可愈。若利止而大煩大渴,欲引冷水者,是從太陰而出於陽明。《經》雲∶「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宜白虎湯、竹葉石膏湯之類以清其燥。或初由陽明頭項強痛證,末用桂枝湯解脫,醫者鹵笨而反下之,間有未服藥,而遽然下利不止者,系邪不外出而用內攻則為喘,喘則皮毛開,發而為汗。診其脈,急數之中,時見一止,名之曰「促」。因此而知邪雖內陷,其氣仍欲外出。自當以葛根黃連黃芩湯,乘機而施升發,使內者外之,陷者舉之,此為太陽協熱下利涼解之一法也。又或太陽頭項強痛病,未用桂枝湯以解肌,醫者鹵笨而數下之,間或未經服藥而自利,利甚,則胃虛而生寒,中氣無權,即不能推託邪熱以解肌,遂協同邪熱而下利,下利不止,則胃愈虛,而陰氣愈逆於上,而為心下痞硬,宜桂枝人參湯解其表里,此為太陽協熱下利溫托之一法也。又或利止而忽然寒熱往來,口苦脅痛多嘔,此邪氣欲從少陽而外出,宜小柴胡湯乘機以利導,或四逆散以順接陰陽,一服而手足即溫,此為少陽樞轉之一法也。先聖所謂∶「從陰出陽者生。」陽指三陽而言也。若夫吐利不止,四肢冰冷不回,理中、四逆、吳茱萸之類隨服隨即泄去,俗名直腸洞泄,此胃脾俱敗,兩土同崩,卦取諸剝,此太陰內陷之死證也。若吐止利斷,而咽痛聲啞,兩足攣急,是邪從太陰而傳及少陰。《經》雲∶「少陰之脈循喉嚨,縈舌本。」又雲∶「少陰之脈,循足陰股是也。」《傷寒論》雲∶「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凡此為少陰寒化熱化俱有之證,宜細辨而用大劑,可救十中之一、二。或面赤如朱,下寒而真陽上脫,名為戴陽。或身冷自汗,但躁不煩,欲臥於泥水之中,內寒而熱散於外,名為格陽。二證為陰盛陽亡,真寒假熱之證,非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姜附用至一、二兩,水浸冷凍飲料,或間入人尿、豬膽汁,日夜服五、六劑,不能救之。或吐利後,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 者,為少陰之水火不交,宜梔子豉湯,此煩躁兼見之中,而煩重於躁,為少陰熱化之稍輕者。若心煩而至於不得臥,手足躁動不安,宜黃連阿膠湯。
此煩躁兼見之中,而躁重於煩者,為少陰熱化最重之證。至於熱一陣則利止,厥一陣則又利,即厥陰之厥熱相間證,不以日計,而以時計,得其意而變通可也。大抵熱多厥少為順,厥多熱少為逆,若但厥無熱,不可為矣。又須參《傷寒論》∶「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等證,以定為真厥陰證。蓋此證以風木為本,以陰寒為標,以少陽之火熱為中見,所以然者,三陰至厥陰為陰之已極,故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也。寒熱二證,最宜細辨,如不得中見之化,則為寒證。《傷寒論》謂∶「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若欲於死證求生,舍通脈四逆湯兼以灸法,萬無生理。如中見之化太過,則為熱證。《傷寒論》謂∶「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又謂∶「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又謂∶「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喻嘉言借用小柴胡湯。又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又謂∶「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又謂下利譫語者,有燥屎故也,宜小承氣湯。」又謂∶「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虛煩也,宜梔子豉湯。」余合前後各條,而細繹論中之旨,厥陰為陰之極,若不得中見之化,其死倍速於他經。故吳茱萸湯《傷寒論》本篇只治乾嘔吐涎沫,頭痛之病。而余則以大吐,大利不止,若見吐蛔而厥者,恐烏梅丸力量有限,用此方加烏梅九個,往往獲效。此又仲景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也。先聖謂從陽入陰者死,陰指三陰而言也。此旨甚微,非熟於陰陽大論及《傷寒論》者,不足以語此。
門人問曰∶庚辰,辛巳歲,吾閩患此而死者不少,然皆起於五月,盛於六、七月,至白露後漸輕而易愈。且庚辰入歲大旱而熱甚,人謂病由熱逼,辛巳入夏大澇而寒甚,人謂病由寒侵。而兩歲病形如一,其故何也。
余曰∶此問正不可少。《內經》雲∶「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曰∶「久風生飧泄。」此為伏氣乘時而發之病。蓋五月建午,陰生於午也。六月建未,陰至未而盛也。長夏之時,脾土當旺,脾為陰中之至陰,陰盛生內寒,兼以受侮日久,中見無權,純是陰寒用事,故吐瀉多起此兩月。亦有發於前後者,氣之來去遲速主之也。至白露後,則為大瘕泄,又當別論。其不以旱潦寒熱分者,以病自內出,在無形之氣化,不在有形寒熱之類也。病形略同,應時而作,所以謂之時(疫)。
門人等退而喜曰∶小子等承誨,而知此證之所以然,又於夫子引「春傷於風」等句,而知吳茱萸湯一方,不止為厥陰證言也。蓋脾坤土也,胃艮土也,吐瀉無度,四肢逆冷,是脾敗而胃亦敗,兩土同崩,其為《周易》「山地剝」之象乎?今得吳茱萸湯,養東方之生氣而可與足太陰脾土,足陽明胃土合德,土木無忤,其為《周易》「地雷復」之象乎?此湯能轉剝為復,所以為此證之神劑。
錄《千金》孫真人治霍亂吐下治中湯
[編輯]道光三年,家君年七十一歲。於三月初旬,右脅之旁生一瘡癤,大約有二指長,不及一寸,其痛時竟如刀刺。城中諸外科無不延而診之,每敷藥而痛更甚。端午後肌肉漸消,飲食亦漸減,再後一月,日間只飲稀粥,多不過一、二茶鍾。新秋以後病轉劇,煩躁不寧,日夜不得安枕,水米不能沾牙者十餘日(HT )不得已急備後事。忽於中秋夜半略醒(HT )以米湯半杯飲之,更見飽脹(HT )思天下豈有半月絕谷之人,尚能生存之理,婉勸家君,每日強飲稀粥數匙。三日後,每早晚可進一茶杯,精神甫定,即命(HT )曰∶我數年所着之書尚未完備,即霍亂吐瀉二條,亦須重補。前三年患此病而死者十有八、九,其死為死於藥。霍亂一證,今有無知輩以「絞腸痧」疾食谷則死之實證,妄名為「乾霍亂」,以傷寒霍亂證名為「濕霍亂」,兩峰相峙,其藥互相通用,貽害豈止一、二人乎。命錄仲景理中湯,孫真人治中湯,一以正群言之失,亦以見古人立法之純也。
治中湯
人參 乾薑 白朮 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頻服三劑。遠行防霍亂,根據前作丸,如桐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酒服亦得。若轉筋者,加石膏三兩,予恐石膏味薄,再加三兩,合前成六兩(仲景雲∶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心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用術;悸者加茯苓三兩;渴欲飲水者,加術合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合前共四兩半;若寒者,加乾薑,合前共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七枚。
服湯後一食頃,服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揭衣被。聖訓煌煌不忌粥也。)
張路玉曰∶「《經》雲∶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行,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多由寒邪傳入下焦,中焦飲食因之不知,是即形寒飲冷者,三焦傷也。
然質有陰陽偏勝,病有寒熱乖暌,所以《傷寒論》首言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丸。《千金》更名「治中」列之三焦。理是理寒熱不和,治是治揮霍撩亂。總取乾薑之辛溫,以鼓舞參術之健運,行甘草之紆緩,與五苓散中用桂之意不殊,雖寒熱多少不同,而溫散之理則一。朱奉議加青橘二皮,以治飲食所傷,《千金》又增轉筋一則,補《傷寒論》之未備。舉世知轉筋用木瓜,專取酸收夏秋之濕熱傷脾。此因清氣在陰,而走腸胃,故用乾薑;濁氣在陽,而擾筋脈,故用石膏,至於理中丸加減諸法,並宜確遵。觀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湯小和之,及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粳米湯等方,端不出《傷寒》、《金匱》厥氣逆上諸治也。
臌脹證。因食積而起者,宜胃苓湯加半夏、乾薑、五穀蟲、木瓜,以麥芽打糊為丸,陳米湯送下三錢。因熱而起者,亦用前丸加黃連為佐,此皆實證易治也。惟有虛證,必用聖術煎加附子,守服四、五十劑方效,即單腹脹亦不外此法。更有因於吐酸而起者,宜理中加黃連名連理丸,以剛藥變胃,不受胃變,此喻嘉言秘法也。心下結聚如盤者,宜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日服二劑,夜服一劑,取微汗,令大氣一轉,其結乃散,即以枳術湯,苦以泄其滿,此仲景聖法也。此病屬寒者多,故列於寒證。(經義)《腹中論》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水脹篇》∶「帝曰∶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則上,則生腹脹。」《經脈篇》曰∶「足太陰虛則鼓脹,胃中寒則脹滿。」《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腎氣實則脹。」
《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太陰陽明論》曰∶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脹滿閉塞。」《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按∶治此病,必以經旨為主,取用仲景之方,方可全愈。唐以後各書,皆臆斷駁雜,不可姑試。方書謂單腹脹為鼓脹,以如堅中空,其象如鼓也,又名蠱脹,以血氣結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蠱也。
臌脹詩
[編輯]驟然臌脹胃苓湯,虛證當知聖術前方,病起吐酸連理(丸)妙,桂甘麻附細辛(湯)良。
蠱脹詩
[編輯]蠱脹由來少的方,山風卦內得津梁。艮安止息能(胃能二字,出《醫貫》)均廢(胃其有能,一於止,則其能廢隳矣,)巽則順從氣弗揚(此證須振肝木之氣,以沖開胃土,方得治法。庸醫尚雲∶法取平肝,可發一嘆。)參透生機原主動(其止也,當矯之以奮發,)須知大氣本乎剛(其巽也,當矯之以剛果,先甲三日在辛,謂自新也,後甲三日在丁,謂叮嗌也,此《周易》治蠱之道也。今醫用腎氣丸,一派靜柔之品,雜以些少之桂附,不死何待。)仲師心下如盤訓,宜苦宜辛二法詳(氣無形也,宜散之以辛,水有形,宜泄之以苦也。此證不出方,恐泄天地之秘,亦恐人輕其道。
疝氣者,睾丸腫大而痛也。大抵屬於任脈與肝經之病,而他經亦有之。七疝之名,亦不必拘。後賢於此證加一「氣」字,可知治此症以調氣為主,統以五苓散作湯,加小茴、木香、木通、金鈴子主之。如痛甚者,須防其潰爛,加金銀花為君,再加乳香、沒藥為佐。如麻木不痛者,恐其為 疝,難治。數年後如升如斗,宜加桃仁 、附子、蓽茇、沙參、蒺藜蜜丸,鹽湯送下。此證多屬寒氣凝滯,故列於寒證。(經義)《骨空論》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長刺節論》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經脈篇》曰∶「足厥陰肝病,丈夫 疝,婦人少腹腫。肝所生病,為飧泄狐疝。」《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 疝。」《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大奇論》曰∶「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疝氣詩
[編輯]疝為任病與肝經,茴(小茴香)木(木通,木香)金鈴是典型,合入五苓湯散妙,鍛石(搗如米大入棉布中,以線縫好,包腎囊,隔夜再易之)外法亦神靈(素臬台雲∶此方屢試屢驗。
厥證者,四肢逆冷是也。傷寒寒厥,初病即厥,表宜當歸四逆湯,里宜通脈四逆湯。傷寒熱厥,多見於傳經之後,輕者宜四逆散,脈長者宜白虎湯,脈沉實大便閉者宜承氣湯,詳於傷寒門不贅。若《內經》之論厥多端,陽氣衰於下,則手足寒。亦名寒厥,宜桂附八味丸,陰氣衰於下,則手足熱,亦名熱厥,宜六味地黃丸。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還則生,不還則死。此不能以藥治,當徐俟之,或半夏末搐鼻取嚏,厥回後議藥。屍厥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宜還魂湯,方用麻黃三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五粒,炙草一錢,
水煎服。如藥灌不入,分病患發,左右捉搦,按肩引之令服,取效。煎厥者,陰虧陽擾,心如火燎,不必手足逆冷,病在於中,宜白虎加人參湯。搏厥者,氣血俱亂,相搏成厥,似大厥而稍輕,病在氣血,宜生蒲黃一兩,黑豆二兩(炒),以清酒淋下取飲。血厥者,似大厥而亦稍輕,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方用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水煎服。氣厥者,因怒氣而得,宜七氣湯。痰厥者,痰涎如涌,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制南星、竹瀝、薑汁。食厥者,因過飽而得,宜平胃散加萊菔子三錢,煎服探吐。酒厥者,醉後發厥,宜五苓散去桂加黃連、黃芩、干葛,皆是昏不知人而名之,其實為風 之類。近醫於猝倒之厥,多混認為傷寒熱厥,誤人不少。《內經》寒熱二厥,雖手足合言,究竟寒熱先從足起,知其陰陽先衰於下,不待手寒手熱,皆當以厥論也,說本張心在《附經》。此證雖寒熱俱有,而仲景每指肢冷而言,仲時稱名,從仲景而不照《內經》,故列於寒證。(經義)《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調經論》岐伯曰∶「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帝曰∶人之所以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為實,無者為虛,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於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陽明脈解篇》曰∶「厥逆連髒則死,連經則生。」按∶《內經》論厥,不能盡述,而此數節,可以挈其大綱。蓋內者,腎也,奪者,精奪也,厥者,氣逆也。喑者,口啞也,痱者,足廢也。今厥虛而厥,口不能言,以腎脈挾舌本也,足不能行,以腎脈循陰股也。次章謂∶血氣並走於上,則下之空虛,可知神氣俱失其根,所以暴脫欲死。三章言連經者,病在肌表,故輕而生,連髒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人之根本維何,腎中之水火也。三章互相發明。火虛者用劉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用駱龍吉接命丹。附錄接命丹方,用人乳二酒盞,好梨搗汁一酒盞,傾銀罐內,重湯燉滾,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空心一服,蓋取以人補人之義也。
厥證詩
[編輯]醫書論厥互相譏,寒熱攸分辨細微。里熱三承(氣湯)表四逆(散),內寒通脈(四逆湯)外當歸(當歸四逆湯。)同中互異明標本,症上籌方別範圍。最是追魂(湯)先聖法,白薇湯又重閨闈(治婦人血厥如死人。
寒症統論
[編輯]寒症有分經治者,有不必分經治者。桂枝麻黃驅表寒,乾薑、附子溫里寒,羌活、獨活祛表之風寒,吳茱萸、川烏溫里之風寒,肉桂去血分之寒,香附佐姜附除氣分之寒,一隅三反可也。理中湯補中土以統治諸髒,中和之劑也。吳茱萸湯、大建中湯宣上焦之陽也。真武湯扶下焦之陽,以行水也。附子湯回坎中之陽,以祛寒也。四逆湯救四肢之厥冷。白虎湯、通脈四逆湯更有斬關奪命之奇能。寒甚脈絕,熱藥拒格不納者,必用白通湯加人尿,膽汁,寒甚格陽亦用之。癆傷下寒上熱者,宜二加龍骨湯。若不宜剛燥之劑,小便不利者,可用桂附八味丸。若巴戟天、肉蓯蓉、小茴香、沉香、補骨脂,皆溫補命門之善藥,與癆傷症相宜
卷四
[編輯]傷寒頭痛項強,發熱惡寒,身疼痛而喘、無汗而煩躁,用大青龍湯。溫病發熱不惡寒而口渴,用麻杏甘石湯。四時感冒,時法用九味羌活湯,表熱也。陽明經身熱自汗而渴,或服桂枝湯後,大渴飲水,用白虎人參湯,中熱也。不惡寒但惡熱,潮熱,譫語,便閉用三承氣湯,里實而熱也。發斑譫語,時法用三黃解毒湯、犀角地黃湯,里熱也。頭痛惡寒,發熱而譫語、小便短赤,大便閉者,用防風通聖散,表里俱實俱熱也。法詳傷寒門不贅。
傷寒條
[編輯]傷寒表熱詩
[編輯]太陽煩躁(無汗者用)大青龍,麻杏石甘(湯)溫病宗,九味(羌活湯)沖和(又名沖和湯)易老制,能令表熱自肌松。
傷寒中熱里熱詩
[編輯]汗渴心煩白虎湯,陽明經熱救中方,三黃(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熱歸里,結實未成此法良。
晡潮便結語言狂,熱結陽明承氣湯,無汗不便表里實,防風通聖有兼長。
口糜齦爛出血,心、肺、胃之火盛也,宜甘露(飲)主之。俗名雙、單蛾,即方書所謂喉痹也。雙蛾易治,單蛾難治,由心腎之火乘肺也,宜刺手大拇指出血。又以導赤散加桔梗、貝母、射干治之,是為反治法。二證若服涼藥不愈,宜用附子片以白蜜蒸熟,含咽其汁;又以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人尿與服;又以桂附八味湯,加黃連少許,水浸冷服,是為從治法。
此證不可純用涼藥,恐上熱未除,中寒復起,毒瓦斯乘虛入腹,上喘下泄,手足厥冷,爪甲青,口如魚口者死。(經義)《內經》雲∶「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謂心主,一陽謂三焦,二脈並結於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
附引三條
[編輯]咽者、咽也,喉者、候也。咽接三脘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臟以系肺,故以之候氣。氣喉,谷咽,皎然明白。《千金》謂∶喉嚨主通利水谷之道,咽門主通臟腑津液神氣,誤也。
喉以納氣,故曰喉主天氣,咽以納食,故曰咽主地氣。
喉風喉痹,皆由膈間素有痰涎,或因七情不節而作,火動痰上,壅塞咽喉,所以內外腫痛,水漿不入,言語不出,可謂危且急矣。
口糜齦爛詩
[編輯]口糜齦爛火之炎,只盼慈雲甘露飲沾,喉痹生蛾導赤散,四逆(通脈四逆湯加桔梗,或桂附八味湯冷服)從治(以熱攻熱,謂之從治)繼針砭。
吐血、咯血、咳血、鼻衄、齒衄、血衄、大便血、血淋、血崩等證,皆為血不循經之病。經者,常也,血所常行之路也。血生於中焦,半隨沖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中,而充肌腠皮毛。若外有所感,內有所傷,則血不循經道而行,從上而溢,則為吐血、咳血、咯血、鼻衄、齒衄、舌衄等症;從下而泄,則為大便血、溺血、血淋、婦人血崩等症。不必有五臟六腑之分也。且五臟有血,六腑無血,觀剖諸獸腹,心下夾脊包絡中多血,肝內多血,心、脾、肺、腎中各有血,六腑無血。近時以吐血多者,謂吐胃血,妄甚。謂吐五臟血即死,若吐血崩下諸證,皆是經絡散行之血也。謂因五臟六腑之病而致血則可,謂血從五臟六腑之中而出則不可也。余讀《本草經》,《內經》,《金匱》及《千金》等書,別有所悟。新刮青竹茹一捻,隨宜佐以寒熱補瀉之品,一服即效。所以然者,人身之脈絡不和,則充膚熱肉,澹滲皮毛之血,不循行其常道,則上吐衄而下崩中。今得竹茹以和之,是以竹之脈絡,通人之脈絡而為治也。若從風寒得者,麻黃湯加味可用。若從酷得暑者,竹葉石膏湯、白虎湯、六一散可用。若從秋燥得者,瀉白散可用。諸經之火熾甚者,四生丸可用,六味地黃湯亦可偶服,皆治標之劑也。若固元湯之平補,理中湯之溫補,甘草乾薑湯之補其上,黃土湯之益其中、下,與《褚氏遺書》所言「血雖陰類,運之者其陽和」二句,均得各大家不言之秘。余於此證各方,俱加鮮竹茹三、四錢,為效甚速,或另以大黃桃仁行血破滯之劑,折其銳氣。滑伯仁雲∶「血既妄行,遺失故道,不去血行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尤在涇曰∶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人易知也。瘀者未去,則新者不守,人未易知也。細心體驗,自見此證不專屬於熱。因《內經》有不遠熱則熱至,血淫、血泄之病生句,故列於熱證。
血證詩
[編輯]血隨氣布(四字精細)要循經,失(其常)度奔騰若迅霆,寒(冬寒)則麻黃(湯加減,蓋以麻黃能散血,行於經絡、肌腠、皮毛,環轉流行不息,是不致上溢、下溢之患矣。李東垣麻黃人參芍藥湯暗合此意,張隱庵用紫蘇梗,時賢用荊芥亦同)溫(春溫)桂去,秋宜瀉白(散)夏膏靈(竹葉石膏湯或白虎湯皆以石膏為主,)四生(丸)妙在鮮荷艾,六味(湯)功歸澤瀉苓,解到理中(湯)黃土湯外,道行脈絡竹皮青。
下血久不止用斷紅丸詩
[編輯]任(脈)沖(脈)血海督(脈)司權,專取奇經得秘傳,續斷三錢同側柏,鹿茸一具斷紅丸(側柏葉炒香,續斷酒炒各三錢,各鹿茸一具酥炙,醋煮阿膠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烏梅湯、人參湯任下。鹿茸有血,任沖之血最盛,從督而布護也。此為下血久不止症,深一層以用藥。
血證窮極用當歸補血湯詩
[編輯]血雖陰類運陽和(《內經》及漢唐諸家秘旨,)運籍黃 (黃 質輕而行速,取其善運)用倍多,少佐當歸陰得主(陰以陽為主,得主有常,則所行不妄,)笑他門外怪云何(甲子歲,余治某下血症,議用此方,門外漢以黃 作脹阻之,另服止血套藥,愈後變症百出。
喘促者,氣上沖而不得倚息也。與痰飲,咳嗽,哮症參觀。有內外虛實四證;外證為風寒,以小青龍湯加杏仁主之。內證為水飲,以小半夏湯加茯苓八錢主之。實證非氣閉不開即肺脹不約,氣閉因支飲壅滿,呼吸不能自如,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虛證非脾虛不能轉運即腎虛不能吸納,脾虛以六君子湯加乾薑、細辛、五味子主之;腎虛宜真武湯,黑錫丹主之;亦有氣短為微飲,宜從小便主之。出氣短者,宜苓桂甘術湯;入氣短者,宜腎氣丸。此證不盡屬於熱,緣《內經》有「諸逆上沖,皆屬於火」句,故屬於熱證。
喘促詩
[編輯]喘分內外實虛醫,內(飲小半)夏(湯)外感(小青)龍兩路馳,氣阻實痰葶藶下(大棗瀉肺湯。)肺為實脹越婢(湯)施,虛而不運(脾虛不運)六君(子湯)助,虛若離根(腎氣上奔)真武(湯)追,導引利便(小便呼吸辨(呼氣短,宜從太陽以化氣;吸氣短,宜從少陰以納氣,)桂甘(苓桂甘術湯)腎氣丸古遺規(此首限於字母,四字化為六字,俱要平提明提出,故不能合法。
哮症,寒邪伏於肺 ,痰窠結於肺膜,內外相應,一遇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傷即發,傷酒傷食亦發,動怒動氣亦發,役勞房勞亦發。一發則肺 之寒氣與肺膜之濁痰野狼狽相根據,窒塞關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氣,轉觸其痰,鼾 有聲,非泛常之藥所能治,宜聖濟射干丸主之。然滌痰雖為得法,又必於潛伏為援之處,斷其根株,須灸肺 、膏肓、天突諸穴。此證原非因熱所致,緣《內經》有「諸逆上沖皆屬於火」之句,故與喘促均列於熱證。
哮症詩
[編輯]寒伏 中哮證根,射干丸料是專門,再將天突膏肓灸,陳飲新邪絕黨援。
五淋者,小便短數,淋瀝不斷,莖中痛是也。癃閉者,小便點滴不通,脹悶欲死是也。
二證皆膀胱之氣不化,三焦之決瀆不行所致,宜五苓湯主之。尿出如膏為膏淋,加萆 ;溺血莖中割痛為血淋,加桃仁、鬱金、牛膝,調麝香一、二厘;因勞而得為勞淋,加人參、黃;因動氣而得臍下脹痛為氣淋,加紫蘇、生麥芽、沉香;下如沙石為沙淋,調下黃瓜魚腦中之石、發灰、滑石各等分為末三、四錢。癃閉服利水藥不效者,即用補中益氣湯,服二時許,二煎再服,即以手探吐,此開上竅以通下竅故也。或用麻黃三、四錢,杏仁十四粒,加於五淋湯中,此通陽氣以達陰氣法也。或用天門冬、麥門冬、桑白皮各五錢,人參、杏仁、紫菀各三錢,水煎服,此從高原以導水法也。或以白菊花根搗汁調白酒服。或以海蜇皮四兩,浸去礬味,加荸薺去皮十四個水煎服。或陰虛不能配陽以化水者,宜滋腎丸。或元氣自虛不能化水者,宜桂附八味丸。尤氏謂∶「重陰冱寒,地道閉塞,惟與白通湯多加蔥白,陽氣一至,二便立通矣,再加人尿一盞尤效。」又∶有色慾過度,似淋非淋,溺短而數,莖中痛甚,宜肉蓯蓉、淫羊藿、生杜仲為主,佐以白蜜、羊脂之類方效,與淋閉之治不同。此證多系熱結膀胱,故列於熱證。
經義《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宣明五氣篇》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生氣通天論》曰∶「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利。」《口問篇》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玉機真髒論》∶「帝曰∶『夫子言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氣厥論》曰∶「胞絡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經脈篇》曰∶「肝所生病者遺溺,閉癃,足少陰實則閉癃。」《痹論》曰∶「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以小便,上為清涕。」《六元正紀大論》曰∶「陽明司天之政,民病癃閉。」
五淋症用五淋湯,隨證增加紀要詳,欲病似淋莖割痛,蓯蓉羊藿蜜脂量。
癃閉詩
[編輯]癃閉似淋點滴無,只求利水法全迂,柴升(補中益氣湯服後,以手探吐)探吐針機轉,麻黃杏(仁加入五淋湯)行陽陰氣濡,腎氣(丸)龍騰澤自沛,通關(丸,又名滋腎丸)雲合雨時敷,二冬杏菀參桑白(此李士材醫案,從高原以導之之法,)海蜇(一名水母)荸薺亦可需。
濁病皆濕熱之病。濕勝熱則為白,熱勝濕則為赤。初起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黃柏、萆主之,赤濁再加丹參。如若未效,宜固其精道,利其水道,用萆 釐清飲。或久而不愈,宜補其心氣,用四君子湯加遠志二錢。或水虛火旺而為濁,宜六味丸加黃柏、蒼朮、益智仁之類。或火衰氣不攝精,宜桂附八味丸加菟絲、車前之類。濁出精竅,與淋出溺竅不同。
總以治腎為主。然初起多由於濕熱,故列於熱證。(經義)《至真要大論》曰∶「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太陽之勝,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痿論》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馳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口問》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玉機真論》曰∶「冬脈不及,則令人小腹滿,小便變。」按∶宜參癃閉、遺溺各章文。
濁證詩
[編輯]濁由濕熱二陳(湯)加(味),蒼白丹參柏 夸,坊本(萆 )釐清(飲)通水道,全書(景岳)遠志(四君子湯加此)入心家,火衰腎氣丸為主,水闕(六味)地黃湯可嘉,借用遺精封髓(丹)法,時方卻不悖長沙。
嘔者,嘔字從漚,漚者水也,口中出水而無食也。吐者,吐字從土,土者食也,口中吐食而無水也。嘔吐者,水與食並出也。噦者,口中有穢味也,又謂之乾嘔者,口中有穢味,未有不乾嘔也。呃逆者,氣沖有聲,聲短而頻也,昔人亦謂之噦,時書分別多誤,今特正之。統用二陳湯倍半夏加生薑為主,以統治之。熱加黃連、鮮竹茹、鮮蘆根;寒加吳茱萸、人參、大棗;食積加六神曲、炒山楂、麥芽、乾薑;噦加旋復花、人參、代赭石;呃逆加竹茹四錢,倍用橘皮。如久病發呃,為脾腎之氣將絕,用人參一兩,乾薑、附子各三錢,丁香、沉香、柿蒂各一錢,可救十中之一。以上諸證,皆陽明氣逆之病,故一方可以統治。惟吐蟲宜去甘草,加川椒、人參、吳茱萸、黃連、黃柏、乾薑、烏梅肉各一錢治之。此症不盡屬熱,緣《內經》有∶「諸逆上沖,皆屬於火」之訓,故列於熱證。
嘔吐噦呃逆詩
[編輯]四證丹溪主二陳(湯),寒溫虛實審其因,若由虛呃人參附,蛔證黃(連)梅椒伯遵。
吞酸病多屬於肝,宜以左金丸,連理湯加陳半為主方,小柴胡湯,平胃散佐之。(經義)《至真要大論》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追?皆屬於熱。」又曰∶「少陽之勝,嘔
吞酸詩
[編輯]吞酸連理(湯)左金丸,平胃(散小)柴胡(湯)亦可安,寒熱補消靈變用,病機指示屬於肝。
三消證∶上消者口渴不止也,治以人參白虎湯;中消者,食入即飢也,治以調胃承氣湯;下消者,飲一溲二也,治以腎氣丸。趙養葵雲∶無分上、中、下,先以治腎為急。以六味丸料一斤、入肉桂、五味子各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凍飲料,熟睡而病如失。此以其溫藥引其真水,以滋上、中、下之燥也,此為火病,故列於熱證。
三消詩
[編輯]上消(人參)白虎(湯)中(消調胃)承氣(湯),下消腎氣丸可貴,趙氏治腎統三消,地黃丸料(一斤加桂(心)五味子(各一兩,水煎冷服。
附錄張隱庵消渴論
[編輯]病陽明之燥熱而消渴者,白虎湯主之,此外因之渴也。胃氣弱而津液不生者,人參湯主之,此內因之渴也。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但消渴者,人但知以涼潤之藥治渴,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試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涼潤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熱治渴,人所不知也。
人參湯方解(按∶理中丸原方參、術、姜、草各三兩,人參湯甘草則用四兩,以此分別。
程郊倩雲∶參、術、炙草,所以固中州,乾薑守中,必假之焰釜薪而騰陽氣。是以谷入於陰,長氣於陽,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臟六腑,皆以受氣矣,此理中之旨也。
續論
[編輯]消渴證,醫者喜用龜板、鱉甲、元參、枸杞子、天門冬、麥門冬、天花粉、五味子、生地黃、熟地、玉竹、女貞子、石斛、蛤蜊、牡蠣之類。開口便雲戒用苦寒,急生津液,藥品惟取中和,求效勿期旦夕。斯語也,近情近理,誰敢道其非者。而不知似是之言,最為誤事。治病如治國,國中不患有真小人,惟患有偽君子也。蓋彼既以津液為重,亦知津液本吾身之真水乎,水不自生,一由氣化,一由火致。黃 六一湯取氣化為水之義也,崔氏腎氣丸取火能致水之義也。七味白朮散,方中有藿木之香燥,而《金匱翼》謂其大能生津。理中湯方中有乾薑之辛熱,而「侶山堂」謂其上升水液,此理甚微,非淺學人所能解。若以滋潤甘寒為生津養液,實所以涸精液之源,而速其死也。
實證
[編輯]邪氣盛則實。所謂五實者,實於心則脈盛,實於肺則皮熱,實於脾則腹脹,實於腎則前後不通,實於肝則瞀悶。傷寒汗、吐、下諸法,皆所以攻其實也。若防風通聖散、兩解表里之實,方法頗純,可與仲景法互用。
內外俱實病詩
[編輯]防風通聖力回天,誰道河間立法偏,表里實邪能兩解,細參五實得真銓。
實病失治而死者多由阻塞,有清道濁道之分∶阻塞清道者,法當救肺,吳人馬元儀以栝蔞、紫菀、半夏、貝母、桔梗、枳殼、蘇子、杏仁、橘紅、甘草之屬以開之;因循不治,則天氣不入,谷氣不出,清道不通而終矣。阻塞濁道者,法當救胃,歙人張心在以三承氣湯、四順清涼飲、大柴胡之屬以下之;因循不治,則腹滿實堅,二便不出,濁道不通而終矣。
阻塞清道詩
[編輯]元儀救肺論超超,貝菀夏蔞力不饒(吳醫以清微渣滓之品,文其短拙,不特馬元儀一人,借用還魂(湯)通氣道,立看死證起崇朝。
阻塞濁道詩
[編輯]救胃傳來理本幽,三承(氣湯)四順(清涼飲)大柴(胡湯)求,陽明氣順針機轉,有腳陽春自我留。
積者,五臟所生,推之不移,屬陰;聚者,六腑所成,推之則移,屬陽;統以平胃散加蓄、大麥芽、川芎各等分,木香、沉香各三分之一,大黃酒浸倍用,為末,每服三錢,薑湯送下,忌油膩動氣之物及房事一月。服藥須黃昏,勿食晚飯,大小便見惡物為度。肝積在左脅下,名「肥氣」,去蒼朮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肺積在右脅下,名「息賁」,加白豆蔻、桑白皮、貝母。心積起臍上至心下,大如臂,名「伏梁」,去蒼朮加肉桂、黃連、石菖蒲、莪朮。脾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堅如石,名「痞氣」,照原方不加減。惟腎積發於小腹,上奔衝心而痛,名「奔豚」,去蒼朮、大黃、陳皮、麥芽、 蓄,加茯苓為君,肉桂、當歸、吳茱萸、附子、以楝子、李根白皮為佐,研末,煉蜜為丸,淡鹽湯送下。若虛弱之人,衰其半而止,或以補熱佐之。其餘熱積加芩、連、寒積加姜、桂、附子,酒積加葛根,痰積加南星、半夏,水積加海藻、豬苓、澤瀉,血積加桃仁、紅花,肉積加阿魏、山楂,果積加麝香、草果。
積聚詩
[編輯]積聚病形各不同,黃(大黃)加平胃(散)按經(五臟為積,六腑為聚,按各經加藥)攻,理中(湯)妙得中央運(執中央以運四旁,)桂附麻辛大氣充(理中湯加桂枝、附子、麻黃、細辛等藥,令大氣流行充滿,則積聚不攻而自去。)
癲者,痴呆之狀,其人常靜,狂者,躁妄不堪,其人常動。癇者,忽倒無知,口角流涎,或作五畜聲,少頃即愈,作止有間斷也。皆痰火為病。而癇症多由於胎中受驚,久伏而發。三證虛者宜磁朱丸,實者宜滾痰丸,而風引湯加黃丹亦效。此證主痰火,故列於實證。
癲狂癇詩
[編輯]癲狂與癇本難醫,痰火迷(其)神(明)四字規,風引湯為《金匱》法,磁朱(丸)緩步滾痰(丸為急追(法)。
傷食症必有胸悶、噯腐、腹脹等症,宜以平胃散加麥芽、山楂、神曲、萊菔子,炒紫研末消之。《千金》取其餘類,燒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其宿食,即瘥。若初傷,食尚在膈,服此湯後,即以手探吐,或以瓜蒂散吐之。若傷之已久,腫滿拒按,宜以三一承氣湯下之。若無胸悶、噯腐等症,但見頭痛、惡寒、發熱,是外感之證,切不可用消導之品,致外邪陷入,變證百出。傷寒不禁食,故用桂枝湯啜粥,是開章第一義,讀仲景書自明。余見西北之人,多有非食而疑食者,曰某日曾食某物,或某肉,或某面,某日即病,醫者因其所言,又見其胃口不開,必先治食。景岳雲∶「無病之人,誰有不食,豈必預為停食以待病至者,斯可信其無食乎」。凡一味胡猜,妄行剝削者,聞斯言而當知所返也。此證屬內積,故列於實證。(經義)《經》雲∶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謂食塞於上,而脈絕於下也。何者。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水之源,出於天上。食塞於上,是絕五臟之源,源絕則水不下流。兩尺脈絕,吐去上焦之物,而脈自通。如不能吐,則非食病,乃是根蒂之先拔,故死。
傷食詩
[編輯]噯腐吞酸腹不舒,食傷平胃(散)可消除,若還拒按宜(大)承氣(湯),慎勿因循反(只用神曲)致虛(徒用山楂、麥芽之類,則所傷之物,未能自下,聚於胃中,如釀酒一般,則胃氣日見其敗傷。
傷酒病,嘔逆心煩,胸脹不食,小便不利,方書用葛花解酲湯取微汗而愈。《千金》雲∶大醉恐致爛腸,作湯着大器中漬之,冷復易之,酒自消,夏月亦佳。或絞茅根汁飲之,或搗生葛汁,或粳米一升,飲之水五升,煮爛,濾去滓飲之。《張氏醫通》用五苓散去桂加黃柏、黃連、葛根,從膀胱以化之,法頗超。
傷酒詩
[編輯]解酲(湯)治酒本從時,須識《千金》漬法奇,葛汁茅根粳米汁,五苓去桂各相宜。
久服地黃暴脫證,當未脫時,其人起居如故,惟精神不旺,或微有咳嗽;或腰膝無力;或偶然咳血,旋即自愈;或偶患腸紅;或痔瘡射出血線;或小便偶然變色;大便溏秘無常。
此證盡可以弗藥。而過於保養者,每日延醫滿座。間有逢迎之輩,自言有不寒不熱,王道平補之法,遂與投機。以六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七味地黃丸、大補元煎、人參養榮湯諸方為主,加入鹿角膠、阿膠、鹿茸、海參膠、淡菜膠、紫河車之類,兼服歸脾湯、逍遙散,亦加地黃,服之良久,不見其益,亦不見其害。然滿腔中俱是濁陰彌淪,大犯《周易》「履霜堅冰至」之戒。或偶因嗔怒,或偶近房室,或偶然宴飲,偶然勞動,未避風日,遂猝然無知,痰涎壅盛,吐瀉,大喘大汗等證,與中風無異。醫者歸咎於前數端之自取,而不知前數端為生人所不免之事,豈一疾遂若此之危。惟平日補水滋水,以致水邪滔天,一作不可救止。治之之法有三∶一曰撥雲見日,以大劑通脈四逆湯為加減;一曰急堤提防,以大劑術附湯加薑汁半盞;一曰導流歸海,即前二方重加茯苓。信服不疑,可救十中之二、三。蘇後再加人參,若實時用參,反不能回陽,識此勿誤。此證因誤補所致,故列於實證。
久服地黃暴脫詩
[編輯]補水(熟地、阿膠、淡菜肉、海參膠、龜板膠、女貞子、枸杞之類)釀成水巨災(陰氣彌布,不見天日,)命痰(水泛於上,漉漉有聲為命痰)命汗(水越於外,大汗不止為命汗)勢難回(陽主生而陰主死,人當將死之頃,全是陰陽用事,故現上二證,)茯苓泄去群陰氣(泄水抑陰,即是扶陽,)姜附迎陽春又來。
室女經閉,發熱食少,肌削多汗,用歸脾湯加生鹿茸治之。治之不效,或反劇;宜從多汗一證而審其病源。蓋經血內閉,止從皮毛間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宜用極苦之藥,斂血內入,而下通於沖脈,先令汗止,自然熱退經行。蘆薈丸日進三服,一月後日進一服,甚效。此證因服補劑反劇,故列於實證(節錄《寓意草》。
室女經閉詩
[編輯]經閉熱羸食少時,須從多汗破其疑,血由汗泄沖源(血海)涸,苦斂方推蘆薈奇。
男女祟病,食減肌削,精神恍惚,睡時口流白沫,或戰慄,絕而復甦。喻嘉言卻邪湯,用犀角、羚羊角、龍齒、虎威骨、牡蠣、鹿角霜、人參、黃 等藥合末,另以羊肉半斤,煎取濃汁三盞,盡調其末,一次服立愈。蓋以祟附於身,與人身之神氣交持,亦逼處不安無隙可出。故用諸多靈物之遣形,引以羊肉之膻,俾邪氣轉附骨肉,移從大便而出。仿上古移精變氣,「祝由」遺事,而充其義耳。此論主邪而言,故列於實證(節錄《寓意草》。
祟病詩
[編輯]脈無定準(兩手如出兩人)面無常(面色如赤如黃,)夜睡流涎鬼祟傷,喻氏卻邪湯入妙,鑿開荒徑指津梁。
砂證者,病起於驟然,或氣逆面青,肢冷,目暗,俗稱迷砂是也。或腹中絞痛,俗稱絞腸砂是也。張隱庵曰∶身上有斑點如砂,或用麻刮之,則累累如硃砂,故名曰砂。此乃風寒濕邪或山嵐瘴氣,襲於肌表之間。皮者,肺之合;肌者,脾之合。肺主氣而脾主腹。邪內干於肺,則氣逆而面青肢冷;干於脾,則腹中絞痛。故淺者刮之,深者刺之,使邪氣外泄,而痛可止。若甚而失於救刺,則邪干髒而氣機不轉,即不能救矣。近時名曰斑砂,宜刺百會出血,名為開喑門。喑門即斑疹,故以治喑之法治之。若非熱甚於斑,又不必刺百會也。(孫男心典)按∶刺法以針刺手腕中、足委中及十指出血。刮法用手掌着熱湯,重打手腕、足委中,至紅紫,大有斑如痘大(俗本「砂」作「痧」。
砂證詩
[編輯]風寒濕與瘴邪干,斑點如砂仔細看,淺則括摩深刺血,救危慎勿等癇觀。
虛證八條
[編輯]正氣奪則虛。所謂五虛者,虛在心則脈細,虛在肺則皮寒,虛在肝則氣少,虛在腎則泄利前後,虛在脾則飲食不入。
皮聚毛落則肺虧損,肉脫則皮虧損,脈萎則心虧損,筋骨憊則肝腎虧損,治之奈何。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心者,和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腎者,益其精;防其邪念,節嗜欲,溫之以氣,養之以味,皆所以救虧損也(以《難經》為主,而參以各家要言,「溫之以氣」一句是總結上文之義,治虛勞症當以此為主。
傷寒用理中丸,所以補脾,調和陰陽之方也;附子湯所以補腎,扶坎中之陽也;炙甘草湯所以補經中之陰也。詳「傷寒門」不贅。
理中丸湯詩
[編輯]陰陽平補理中湯,參(柔潤多液,味苦甘)草(吐勝平氣)滋陰姜術陽,統主五虛(五臟之虛)中(中,脾胃也)布達,循環血氣效難量(五臟六腑循環以受中氣之益。
附子湯詩
[編輯]坎卦先天始一陽,陽虛(一晝之陽虛)漸致五虛殃,長沙附子湯須記,造化生機貯錦囊。
炙甘草湯詩
[編輯]東方之氣在於肝,肝木敷榮五氣安,仲景遺來炙甘草,滋陰真諦已開端。
虛癆症,癆字從火,未有癆症而不發熱者也。醫以苦寒為戒,謂滋陰一法,最為妥當,而不知此證多是陰盛為病,滋陰是增其病也。人皆曰陰虛則火動,吾則曰陰盛則火動。何以言之,心肺在上,陽之位也;胸中之陽宣布,如日月一出,燔火無光,何有發熱之病,惟下焦陰盛,無不上干陽位。足太陰脾之濕氣,動而為水飲,即上干於手太陰肺,而為咳嗽不已。足少陰腎之寒氣,動而為陰血,即上干手少陰心,而為吐血不休。虛癆以咳嗽、吐血二證為提綱,非陰盛所致而何。且心肺之位,如太空也,下焦之陰氣上沖,陰霾散布,白晝亦如長夜,不獨燈燭之火有光,即腐草螢蟲俱能生光,豈非陰盛火動之一證乎。況人身中有龍雷之火,非諸經之火所可比。然必陰雲四合,而龍雷方得遂其升騰之勢,而烈日當空,龍雷潛伏矣。大法以小建中湯加黃 為主,熱甚汗多,心悸者,二加龍骨湯;吐血不已者,理中湯、甘草乾薑湯;氣短小水少者,桂附八味丸、桂苓甘術湯;發熱咳嗽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姜棗加乾薑、五味;咳嗽惡寒者,小青龍湯加紫菀、茯苓、阿膠。宜溯其源而治之,總以溫脾為上乘之法,非筆楮所可盡也。
虛癆以小建中湯為第一方,時醫未解,而多詆之。茲得張心在之論甚妙。心在雲∶「肺損之病,多由五志生火,銷灼金髒,咳嗽發熱,漸至氣喘側眠,消瘦羸瘠,虛證交集,咽痛失音而不起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王冰成法,於理則通,而多不效,其故何哉。
竊嘗觀於爐中之火而得之。炊飯者,始用武火,將熟則掩之以灰,飯徐透而不焦黑。則知以灰養火,得火之用,而無火之害,斷斷如也。五志之火內燃,溫脾之土以養之,而焰自息,方用小建中湯,虛甚加黃 ,火得所養而不燃,金自清肅,又況飴糖為君,治嗽妙品,且能補土以生金。肺損雖難着手,不患其不可治也。然不獨治肺,五癆、七傷皆可以通治。(經義)《上古天真論》曰∶「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漏,不知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陰陽應象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宣明五氣篇》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本神篇》曰∶「五臟主髒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經脈別論》曰∶「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着而為病。」《口問篇》曰∶「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 。」《逆調論》曰∶「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死不相有,曰死。」《海論》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 息面赤;氣海血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上虛則眩。」《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湊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少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虛癆詩
[編輯]虛癆統治(小)建中(湯加黃) ,火熾二加龍骨(湯)醫,吐血理中(湯)姜草(甘草乾薑湯)妙,喘生腎氣(丸)桂甘(苓桂甘術湯)奇(小青)龍能導水寒痰治(小)柴胡最疏肝熱嗽施,千古滋陰都誤解(金元諸醫,以血為陰,立齋、景岳以腎為陰,所用如地黃、當歸、白芍、黃柏、枸杞、龜板之類畢其能事。時醫葉天士增入海參膠、淡菜、燕窩膠,更為離經,如此滋陰,久服無不歸陰,)太陰脾土要扶持(血雖為陰,取汁必在中焦,腎雖為陰,而精生於谷,故聖人名為太陰為諸陰之母。
怔忡者,心下跳動不安,即驚(有觸而動曰驚)悸(不觸而動曰悸)之類也。健忘之治法亦同。
皆腎水虛而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之病。宜大劑歸脾湯去木香,加麥冬、五味子、枸杞,吞都氣丸,如挾心包一種有餘之火兼痰者,加貝母、黃連、生地以清之。又有水氣凌心,輕則用小半夏湯,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則用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以安之;再重則用真武湯以鎮之。若奔豚以桂枝湯加桂主之。《金匱》有奔豚湯甚妙,若小麥、生龍骨、生牡蠣皆可加入(此條多引高鼓峰。
怔忡詩
[編輯]心腎不交病怔忡,歸脾(湯)都氣(丸)兩方通,有餘痰火加連貝,水氣奔豚另法攻。
痿者,兩足痿弱不能行也(痿而不痛),宜獨取陽明。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若陽明虛,不能受水谷之氣而布化,則五臟無所稟,宗筋無所養,而痿作矣。宜虎潛丸主之,或以淫羊藿剪去刺一兩,天門冬五錢,紫菀三錢,蒼朮二錢,黃柏一錢,水煎服。本方意義非熟於《神農本草經》者,不可與語也。此證為胃虛不足,故列於
痿證詩
[編輯]《內經》治痿取陽明,專主宗筋關節行,古有虎潛丸守服,淫羊術柏佐功成。
遺精宜分有夢無夢。有夢而遺為相火之熾,宜封髓丹;無夢而遺為心腎之虛,宜白朮八兩,蓮須、菟絲子、五味子各四兩,蜜丸,間服二加龍骨湯。然肝主疏泄,宜兼治肝,用溫膽湯加人參、茯神、棗仁、蓮須主之。精之蓄泄,皆聽命於心,宜兼治心,用四君子湯加遠志、龍骨、生牡蠣、蓮須主之。如久泄不愈,必用附子以司北門之鎖鑰,時醫未之知也。此證為腎臟之病,故列於虛證。(經解)《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為瀉。」《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六節氣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長孫男心典)按∶此言五臟和而精足,自無夢遺、自遺之患。及夫婦交媾而瀉之,則有子,故稱之曰「能」。蓋精雖藏之於腎,而陽之動與不動,精之泄與不泄,無非聽命於心,推之「恐傷腎」而亦通於心。凡陽事不壯之人,臨事時若存一「恐」不能舉之心,即偶動而隨
遺精詩
[編輯]有夢而遺封髓丹,若還無夢術蓮飧。肝司疏泄邪休(憂),心主綱維令必端。溫膽(湯加)茯神清得法,四君(子湯加)遠志補斯安。病如日久須加附(子),鎖鑰權歸(於腎)豈(是以熱)去寒。
遺溺者,小便不禁是也,主腎虛。余每用附子、人參各三錢,山萸肉一兩,或加益智仁二錢,水煮,入鹽少許服,多效。亦有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金匱》所謂∶「上虛不能制下者也。」宜補中益氣湯之類加減治之。巢氏謂∶「人睡中尿出者,是其素稟陰氣偏盛,陽氣偏虛,膀胱與腎氣俱冷。而夜臥陽氣衰伏,不能制陰,陰氣獨盛,則小便多,而或不禁遺尿。治宜雄雞冠,桂心二味等分,搗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經義)《宣明五氣篇》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骨空論》曰∶「督脈為病,癃痔遺溺。」《痹論》曰∶「淫氣遺溺,痹聚在腎。」《厥氣論》曰∶「心移熱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脈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本輸篇》曰∶「三焦者,足少陰、太陽之所將,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遺溺詩
[編輯]遺溺腎元虛且寒,好將肉桂配雞冠,補中益氣(湯)上焦治,參附山萸自下安。
房癆傷寒,惟脈細欲絕,四肢厥冷、腹痛吐瀉者為陰證,以通脈四逆湯治之。若非陰寒證,誤用立死。大抵此證屬熱者十有八九,孫真人用青竹皮一升,煮湯治之。若煩不得臥,宜黃連雞子黃湯救之。汪苓友雲∶「腎主藏精,凡人入房過度,則精多所遺。所遺之精,皆為水而屬陰。況其作強之時,心火先熾,火熾則水流,水愈流則火愈熾。五內焦熱,外復感冒而病邪熱,兩熱相夾,腎水必枯。其人發煩躁而舌黑芒生,則就死矣。」喻嘉言《寓意草》,徐靈胎《醫論》俱同。此證因腎虛而得,故列虛證。
房癆傷寒詩
[編輯]房癆鼓盪泄陰精,精泄陰虛火證生,四逆(湯證)辛溫當慎用,竹皮(湯)雞子(黃連雞子黃湯)古前盟(《內經》雲∶此先師歃血而盟之者,言禁方不傳,一恐泄造化之機,一恐人輕其道。)
素盛一條
[編輯]素稟之氣,由於先天。其脈必長,其人喜勞而惡逸,喜涼而惡熱。傷寒一及切雜病,汗、吐、下可以儘量而施,所謂去疾莫如儘是也。間或補溫,不過偶用而已。然素盛之人,外邪難入,而亦難出,不可不知。防風通聖散表里俱病者宜之,即邪氣初傷,未入於里,亦以此方通其里,而表自解,絕無禁忌。可知素稟有餘者別有治法也。大抵素稟之盛,從無所苦,惟是濕痰頗多,以一味丸制蒼朮常服,即是卻病延年之劑。又二陳湯加減最宜,火盛者,吞乾坤得一丸。
素盛服藥詩
[編輯]素盛人豐有濕痰,九蒸蒼朮向君談,防風通聖(散)療諸病,更奉二陳(湯)作指南。
素衰一條
[編輯]素稟之衰,亦由於先天。其脈多短,其人貪逸而惡勞,喜暖而惡涼。傷寒及一切雜病,汗、吐、下酌量用之,即解肌、消導、寒潤等劑,亦須照顧元氣,病勢一退,即宜溫補。
然素衰之人,外邪易入而亦易出,得輕宣則解,或啜熱粥亦解。若常服補養之品,以人參養榮湯、歸脾湯、還少丹為良法,若小便微短者,可審其寒溫,而用六、八味丸。又富貴之家,無病時亦喜服丸藥,其實非法也,然亦不可無以應之。茲得張心在十味補心湯、散、丸、飲、膏,隨人所欲,亦為切用之劑。
素衰服藥詩
[編輯]素稟衰兮補養先,歸脾(湯)還少(丸)養榮(湯)煎,補心湯散丸膏妙,腎氣(六味丸)地黃(丸)效補天(尋常服食,余極夸其效,若大病用之則誤矣。)
卷五表證諸方
[編輯]傷寒
[編輯]桂枝湯治傷風自汗,頭痛項強,發熱惡寒等症(凡《傷寒論》、《金匱》、《千金》、《外台》、《聖濟方》俱改為小劑,以便時用,下仿此。)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錢) 炙甘草(二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啜熱粥,覆取微汗,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姜、桂、甘草、大棗之辛甘以補陽,芍藥、大棗、甘草之苦甘以補陰,是補劑非汗劑也。妙在服後,溫啜粥,取谷氣勝邪以為汗,則汗不受傷,則絕無變症之患。無論四時、南北、老幼、強弱,皆可服之。
麻黃湯治傷寒中風發熱、惡寒、頭痛、身疼痛、項強、無汗而喘等證。
麻黃(去根節三錢) 桂枝(二錢) 炙草(一錢) 杏仁(二十四粒
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去沫,入諸藥同煮至八分,溫服,覆取微汗,不啜粥,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麻杏從表以發表;桂甘從肌以達表;不啜粥者,恐其逗留麻黃之性,發汗太過也。
升麻葛根湯(錢仲陽)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疫疾。
升麻(三錢) 葛根 白芍(各二錢) 炙草(一錢)加姜煎。
愚以此方葛根可用三、四錢,升麻只用一錢許,加川芎、白芷、紫蘇、黃芩、石膏之類俱可加入。
此方非《傷寒論》陽明證之正方也。但就表證而論,陽明以肌肉為表,與太陽不同,故取葛根以清肌肉之熱為君,亦不啜粥者,恐胃得補而增熱也。
按∶陽明證,《內經》以身熱,目痛鼻干,不得臥為提綱,仲景以胃家實為提綱。前聖后聖,立說不同,或從宋人用升麻葛根湯,是宗《內經》經氣之傳以為治也。但葛根非陽明正藥,以其宣肌絡,除大熱,取陽明主肌肉而蒸蒸發熱之義也。《傷寒論》入手,有用桂枝湯,麻黃湯法,卻無用葛根法,而傳為白虎證,以及承氣證,古今之治法一轍也。
小柴胡湯(方見下) 治少陽病,脅痛,目眩,耳聾,口苦,寒熱往來,嘔吐等症。此方《傷寒論》以太陽病邪氣欲從少陽而出,取之以助樞轉也。然正少陽症,亦不外此方,蓋以少陽主樞,柴胡為轉樞之神品,切勿以發汗誣之。
按∶頭為諸陽之會,傷寒中風陽證,必有頭痛。《經》雲∶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列下項,循肩膊由夾脊,抵腰中,故太陽頭痛,腦痛而連項脊也。陽明之脈,起於鼻,絡於目,交額中,故陽明頭痛,額痛而連面目也。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少陽頭痛,耳前後痛,上連頭角也。
感冒
[編輯]加味香蘇飲治四時感冒風寒。
紫蘇葉(三錢) 香附(二錢研) 陳皮 川芎 蔓荊子 防風 秦艽 荊芥(各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加生薑五片 蔥白五根,水二杯半,煎八分溫服,覆取微汗。如傷風自汗,去蔥白、荊芥,加大棗二枚,一日夜作兩服。此方代桂枝湯,麻黃湯,時人喜其平穩。
瘧疾
[編輯]二陳湯(見下痰飲
平胃散(見傷食
小柴胡湯治脅痛,口苦,耳聾,咽干,痛在側,呃逆,寒熱往來等證。
柴胡(四錢) 人參 黃芩 生薑 炙草(各一錢五分) 大棗(二枚) 半夏(洗,二錢五分
水四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至八分,溫服,日夜作三服。
六君子湯治脾虛痰盛,為溫補之良藥。
人參 白朮 茯苓 半夏(各二錢) 陳皮 炙草(各一錢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補中益氣湯
黃 (二錢蜜炙) 人參 白朮 當歸 陳皮 甘草(各一錢) 川升麻 柴胡(各三分
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
腎氣丸(見下痰飲
瘟疫
[編輯]加味香蘇飲(見上感冒
人參敗毒散治瘟疫及四時感冒,並治噤口惡痢。
人參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川芎 茯苓 桔梗 枳殼(各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若體壯者,只用加味香蘇飲,去蔓荊子,加玉竹三、五錢。
藿香正氣散治外受邪氣,內停飲食,頭痛發熱,或霍亂吐瀉,或時行瘧疾。
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蘇 茯苓(各一錢五分) 半夏 濃朴 桔梗 甘草(各一錢
加姜棗,水煎服。
白虎湯治大熱大渴,自汗之症。
石膏(生研,八錢)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 粳米(四錢
水煎服。加人參一錢五分,名人參白虎湯,日夜作三服。
三一承氣湯治一切里實之證。
大黃 芒硝 濃朴 枳實(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後,入芒硝,不如三承氣擇用為當。
防風通聖散(見中風
六味湯(見厥症
四物湯(見婦人
陰虛盜汗症
[編輯]當歸六黃湯治陰虛發熱盜汗。
當歸 生地 熟地 黃芩 黃連 黃柏 甘草(各一錢五分) 炙黃 (三錢
水煎服。
參附湯治腎虛不足,自汗等症。
人參(一兩) 附子(五錢
水煎。
附湯治衛陽虛而自汗,即前方以炙黃 一兩易人參。
術附湯治脾陽虛而挾濕自汗,即前方以白朮一兩易人參。
盜汗自汗
[編輯]自汗者,汗自出,屬陽虛,宜玉屏風散加牡蠣、浮小麥之類以實補表陽;盜汗者,身睡而汗出,醒而汗收,屬陰虛,宜當歸六黃湯以補陰清火。然陰陽有互根之理,有陽虛而治其陰者,陰虛而治其陽者,不可不知。又汗為心液,宜補其心,以人參養榮湯主之。液主於腎,宜補其腎,以左、右歸飲,六、八味丸主之。總之,汗以元氣為樞機,苟大汗身冷,必以六味回陽飲,人參加至兩許,方可挽回。傷寒誤發其汗,上焦津液乾枯,必引腎水上泛外溢,如水湧出,名曰亡陽,必以真武湯救之,蓋以此湯茯苓為鎮水,佐附子以回陽也。
汗出不治症
[編輯]汗出而喘,汗出而脈脫,汗出而身痛,汗出發潤至巔,汗出如油,汗出如珠,凡見此類,皆不得妄藥。
脈息∶宜陰脈,若漸緩者吉;忌陽脈,兼短、澀、促、結、代、散、革者難治。
玉屏風散
白朮(炒二錢) 黃 (炙,二分) 防風(五分
水煎服。
愚按∶宜以黃 為君,可加至五、七錢。
蓮棗麥豆湯(《種福堂》) 治盜汗方。
蓮子 黑棗(各七個) 浮麥 馬料豆(各一合
用水一大碗,煎八分,服三劑。
黃 豆湯
黃 馬料豆(各等分
二味同煎,服半月愈。
六味回陽飲治陰陽,汗出不止。
熟地(四五錢或一兩) 當歸(二三錢) 乾薑(炮一二錢) 附子(二三四五錢) 人參(二三錢至一兩) 炙草(一二三錢)
水煎服。
按∶汗出亡陽者,以茯苓換當歸,再加烏梅一枚。
外治法 用五倍子研末,口水為丸,貼臍中。(男用女津,女用男津。)外以膏藥封之,不走氣,隔宿即止。又以龍骨、牡蠣 研為末,包稀布內,擦汗,粉自出,以實毛竅。
黃汗備方
[編輯]仲景《傷寒論》∶「師曰∶『黃汗為病,身體腫發熱,出汗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也。』問曰∶『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水入汗孔,水從外入而得之,宜黃 芍藥桂心酒湯主之』。」
黃 (五兩) 芍藥(三兩) 桂心(三兩
上三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和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正當心煩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其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清酰代酒,忌生蔥。
又凡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則汗出。又身常夜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即發熱者,久久身必甲錯也,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也。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 , 則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馳痛,如蟲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者名曰黃汗,桂枝湯加 主之。
桂枝 芍藥 炙草 生薑(各三兩) 黃 (五兩) 大棗(十二枚
水煎。
療黃膽身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出者衣皆黃,黃汗吳藍湯方。
吳藍 白芍 麥冬 桑白 防己 鮮皮 梔子(各六分
水煎。
中風症
[編輯]小續命湯通治六經中風, 斜不遂,語言謇澀,及剛柔二痙。
防風(一錢二分) 桂枝 麻黃 人參 白芍 川芎 黃芩 防己 杏仁 炙草(各八分) 附子(四分,炮
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防風通聖散治中風,傷寒瘡瘍,及一切表里俱實之症。
酒大黃 芒硝 防風 荊芥 麻黃 梔子 白芍 連翹 川芎 當歸 薄荷 白朮(各五分) 桔梗 石膏 黃芩(各一錢) 甘草(二錢) 滑石(三錢
加蔥姜煎,日可兩服,夜可一服。
吳鶴皋曰∶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泄。風淫於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游火。風之為患,肝木王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於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
歌曰∶防風通聖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枯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偏饒。
驅風至寶丹治風中經絡臟腑,及一切危證。
天麻 人參 熟地 羌活 桔梗 石膏 獨活 黃芩(各一兩) 薄荷 大黃(酒浸) 芒硝黃柏 荊芥 麻黃 梔子 細辛 連翹 黃連 全蠍(各五錢) 川芎(三兩半) 白朮(一兩半) 白芍 當歸 防風(各二兩半) 甘草(二兩) 滑石(三兩
上二十六味,共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細嚼,茶酒任下,臨臥服。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台》用治風顛。
菊花(四十分) 白朮 防風(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黃芩(五分) 細辛 乾薑 人參 茯苓 當歸川芎 牡蠣 礬石 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方用參、苓、歸、芎,補其氣血為君;菊花、白朮、牡蠣,養其肝、脾、腎為臣,而加防風、桂枝,以行痹着之氣;然風以寒為帥,先以細辛、乾薑驅其助虐之寒;火乘風而發,又以黃芩、桔梗,疏其怫鬱之熱;礬石所至,除濕解毒,收澀心氣;酒力營運周身為使,庶舊風盡出,新風不受,且必為散。酒服至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藥積腹中不下,蓋邪漸侵心,不惡熱而惡寒,其由陰寒可知。若胸中之陽不治,風必不出,故先以藥填塞胸中之空竅,壯其中氣,而邪不內入,勢必外消,此即《內經》所謂∶塞其空竅,是為良工之理。若專治其表里,風邪非不外出,而重門洞開,出而復入,勢將莫御耳。
地黃飲子治足痱不能行,舌喑不能言,此少陰氣厥不至,名喑痱。
肉桂 附子 肉蓯蓉 茯苓 熟地 麥冬 五味子 遠志 菖蒲 石斛 山萸肉 巴戟肉(各五分) 薄荷葉(二分
水二杯,煎八分服。
諸藥皆質重性沉,以鎮逆上之火,然火由風發,則無形而行速,故用輕清之薄荷為引導;又微煎數沸,不令諸藥盡出重濁之味,俾輕清走於陽分以散風,重濁走於陰分以鎮逆,制方煮法之妙如此。
參附湯(見盜汗
三因白散治中風不省人事,痰涎如涌,真起死回生之神方也,氣喘痰多用之甚效。
滑石(四錢研) 半夏(三錢) 生附子(二錢
共研末,生薑四片,白蜜五錢,水一杯半,煎八分,溫服。寒化證,脈微或脈脫,四肢逆冷痰盛者,用此方。或脈數,手足溫,為熱化證,宜風引湯、竹葉石膏湯之類。
白虎湯(見傷寒
竹葉石膏湯(見火症
黃連阿膠湯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主之。少陰中風,借用此方。
黃連(四錢) 黃芩(一錢) 芍藥(二錢) 阿膠(三錢) 雞子黃(二隻打勻,取三分之一。
上五味,以水二杯,先煮三物取一杯,去滓,納膠烊盡,少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日三服。此為少陰熱化之證,方中用黃連、黃芩之苦寒以折之,芍藥之苦平以降之,又以雞子黃補離中之氣,阿膠補坎中之精,俾氣血有情之物,交媾其水火,斯心煩止而得臥矣,此回天手段。
蘇合香丸
至寶丹(馳名藥,肆中發兌方,不必載。
順氣散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青皮 烏藥 白芷(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杯,煎七分溫服。
勻氣散
白朮 烏藥 人參 天麻(各一錢) 沉香 青皮 白芷 木瓜 紫蘇 甘草(各五分)
上銼作一帖,姜三片,水煎服。
滌痰湯
南星(制) 半夏(泡七次) 枳實 茯苓(各二錢) 橘絡(一錢五分)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竹茹(七分
加生薑五片,水一杯半,煎八分,食後服。
竹瀝湯治熱風心中煩悶、言語謇澀。
竹瀝 荊瀝(各五分) 生薑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溫服三合,以酒調服良。一方竹瀝、荊瀝、梨汁各二合,陳醬汁半合,相合,微煎一、二沸,濾清,細細灌入口中,治中風不語,昏沉不識人。一方竹瀝五合,人乳汁二合,三年陳醬汁半合,三味相合,分三服治熱風,舌強不得語,心神煩悶。一方竹瀝五合人乳汁二合薑汁升生三味相合溫分三服日夜各一服,劉、朱、李三子發揮之外後人又增二升,生葛汁一升,生薑汁三合,三味相合,溫分三服,日夜各一服。劉、朱、李三子發揮之外,後人又增惡中、食中、寒中、暑中四症。(孫男心典)按∶食中者,過飽食填太陰,上下之氣不通而厥,以平胃散加減煎服,或探吐之,或以備急丸灌之。
風引湯治大人中風牽引,小兒驚風螈 ,並治癲、狂、癇。
大黃(二兩) 乾薑(三兩) 龍骨(四兩)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牡蠣(四兩) 寒水石 赤石脂 白石脂 滑石 紫石英 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竹簏篩,以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約每服一兩半。
風邪內並,則火熱內生,五臟亢甚,迸歸入心,故以桂、甘、龍、牡,通陽氣,安心腎為君。然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升,火發必風生,風生必挾木勢侮其脾土,故脾氣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癱瘓,故用大黃以蕩滌風火濕熱之邪為臣,隨用乾薑之止而不行者以補之,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濃土以除其濕,寒水石以助腎水之陰,紫石英以補心神之虛為使。使大人小兒風引驚癇皆主之。何後世以為石藥過多而不用,反用麝、腦以散真氣,花蛇以增惡毒耶。
白礬散治急中風、口閉涎上、欲垂死者。
白礬(二兩生) 生薑(一兩,連皮搗,水二升,煎取一升,二合
上二味,合研,濾分三服,旋旋灌之,須臾吐出痰毒,眼開風退,方可服諸湯散救治。
若氣衰力弱,不宜吐之。
急救稀涎散治中風涎潮,口噤,氣閉不通。
豬牙皂角(四挺肥實不蛀者,去黑皮,)晉礬(一兩,光明
上為細末和勻,輕者半錢,重者一錢匕,溫水調灌下,不大嘔吐,但微微冷汗出一、二升,便得醒,次緩緩調治,大服亦恐過傷人(孫兆方。
三化湯河間雲∶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汗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三化湯下之。
濃朴 枳實 大黃 羌活(各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
《經》雲∶「脾胃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又曰∶「土太過則敦阜。阜,高也;敦,濃也;既濃而又高,則令除去。此真膏粱之疾,非腎經虛之候也。」何以明之,《經》雲∶
「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王注云∶「三陰不足,則發偏枯;三陽有餘,則為痿易;易為痿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其治宜三化湯,瀉令氣弱,陽衰土平而愈,若脾虛則肢四亦不用也。《經》雲∶「土不及則卑監。卑者,下也;監者,陷也,坑也。」「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日以益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其治則宜十全散,加減四物,去邪留正也。
肘後紫方(《外備》) 療中風脊強,身痙如弓。
雞屎(二兩) 大豆(一升) 防風(三兩)
水二升,先煮防風,取三合汁,豆、雞矢二味,熬令黃赤色,用酒二升淋之,去滓,然後入防風汁和,分再服,相去人行六、七里,覆取微汗,避風。
華佗愈風散治婦人產後中風、口噤、手足螈 、角弓反張,或產後血暈、不省人事,四肢強直等症。
荊芥(微炒為末) 每服三錢,豆淋酒調服,或童子小便服之。口噤則抉齒灌下,藥下如神。王貺《指迷方》,加當歸等分,水煎服(按∶男子中風亦用之。
豆淋酒法黑豆二升,熬令聲絕,酒二升,納鐺中急攪,以絹濾取清汁送藥,或專用此汁頓服取汗。
續命煮散(《外備》) 復榮衛,卻風邪。
桂枝(七分) 白芍 甘草 防風 獨活 人參 生地 當歸 川芎 荊芥穗 細辛 遠志 乾薑 半夏(各五分)
上銼作一帖,入姜三片,水煎服。
歷節風
[編輯]五積散治感冒寒邪外而皮毛經絡內而臟腑上而頭項下而腰腳無有不治及痢後鶴膝風當歸 麻黃 蒼朮 陳皮(各一錢) 乾薑 白芍 枳殼(各八分) 半夏 白芷(各七分) 桔梗 炙草 茯苓 人參(一本無此分) 肉桂(各五分) 川芎(四分) 加生薑三片蔥白二根
參芎用更奇桔芷夏苓薑桂草麻黃枳殼與陳皮
痹症
[編輯]二陳湯(見下痰飲
黃 五物湯治血痹,並治一切痹症之屬虛者。
黃 桂枝 白芍(各三錢) 大棗(四枚) 生薑(四兩
水煎服。
外治法(筋骨之病,總在軀殼,古人多用外治。
《靈樞》治之以馬矢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塗;其緩者,以桑鈎鈎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
《靈樞》用純酒二十升,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 咀,漬酒中,用棉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納酒中,置酒馬矢 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後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 其日乃出,干並用滓,以棉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則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濕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羌活桂歸酒(《種福堂》) 治風寒濕痹。
羌活 桂枝 秦艽 防風 續斷 附子(各一錢) 歸身 金毛狗脊 虎骨(各一錢五分) 杜仲 晚蠶砂(各二錢) 川芎(八分) 桑枝 生薑(切片,一錢) 大棗(二枚
陳酒二斤,浸一日夜煎服。
集寶療痹膏(《種福堂》川烏 草烏 南星 半夏 當歸 紅花 獨活 羌活 大黃 桃仁(各四錢) 山甲 肉桂(各二兩) 白芷(五錢) 陀僧 硫黃 松香(一斤) 生薑汁(一碗) 麻油(一斤
上收煎好,加乳香、沒藥、血竭、胡椒、樟冰、細辛、牙皂末(各二錢)。若加商陸根、鳳仙、鬧楊花、鮮煙葉、鮮蒜、鮮希 等汁,更妙。
蒼朮黑豆飲(《種福堂》) 治痹方。
茅山蒼朮(五斤)
洗淨泥垢,先以米泔水浸三宿,後用蜜酒浸一宿,去皮,用黑豆一層,拌蒼朮一層,蒸二次,再用蜜酒蒸一次,用河水在炒鍋內熬濃汁,去滓隔湯燉,滴水成珠為度,每膏(一斤)和煉蜜(一斤),白湯調服。
一老人專用此方,壽至八十餘,身輕體健,甚於少年。
七制松香膏(《種福堂》) 治濕氣第一神方。
松香(三斤)
第一次薑汁煮,第二次蔥汁煮,第三次白鳳仙汁煮,第四次燒酒煮,第五次鬧楊花汁煮,第六次商陸根汁煮,第七次紅醋煮。
桐油(三斤) 川烏 草烏 蒼朮 官桂 乾薑 白芥子 蓖麻(以上各四兩) 血餘(八兩
上八味,共入桐油,熬至藥枯發消,滴水成珠,濾去滓,入牛皮膏四兩烊化,用前制過松香漸漸收之,離火加樟腦一兩,好麝香三錢,濃紙攤之,貼患處,神效。
虎骨木通湯(《種福堂》) 治一切麻木痹證,痛風歷節。
虎骨 木通各等分煎湯,頻頻多吃,即愈。
紅花白芷防風飲(《種福堂》) 治歷節四肢疼痛。
紅花 白芷 防風(各五錢) 威靈仙(三錢
酒煎服,取汁,三服全愈。
山甲白薇澤蘭飲(《種福堂》) 治箭風(俗名鬼箭打),或頭項、手足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照方一服即愈。
山甲(一錢,研炒) 白薇(二錢) 澤蘭(三錢
照分量,好酒煎服。
硫黃敷痛膏(《種福堂》) 治痛風歷節,四肢疼痛。用醋磨硫黃敷之,或用蔥白杵爛,炒熱熨之。
鶴膝風
[編輯]五積散(見上)
十全大補湯治血氣兩虛之證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熟地 當歸 白芍 黃 (炙) 肉桂(各一錢) 川芎(五分
加大棗服。(孫男心典)按∶鶴膝風者,脛細而膝腫是也。初起發熱頭痛等症,宜五積散加松節,或大防風湯,三氣飲之類,或間送活絡丹一錢,或用八味丸、六味丸加鹿茸、牛膝之類調補之。
《經》雲∶「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將憊矣。」薛氏雲∶多是風邪乘虛入於三陰之經,治法以溫補肝腎為主,未效,即須暖脾。又外治二法,不可不知。一用芥菜子敷法,治初起漫腫不紅,屈伸不便者,乘未潰時,用陳年芥菜子研細,以薑汁、蔥涕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干脫皮自愈。一用雷火針法,治風、寒、濕留滯筋脈,劇痛不休,用蘄艾五錢,丁香五分,麝香三分,合研勻入紙筒中,痛處襯布四、五層,照火淬數十遍,以筋脈活動為度。但此二法,膿成即不可。
喻嘉言曰∶「鶴膝風者,即風、寒、濕之痹於膝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且未可治其膝,先養其氣血,使肌肉滋榮,後治其膝可也。」此與治偏枯之症,大同小異,即溉其未枯者,使氣血流行而復榮。倘不知此,但麻黃、防風等散風之藥,鮮不全枯者。故治鶴膝風者而急攻其痹,必並其足痿而不用矣。
腳氣
[編輯]雞鳴散治香港腳第一方,不問男女皆可服。
檳榔(七粒) 吳茱萸(泡) 紫蘇葉(各三錢) 桔梗(五錢) 橘紅 木瓜(各一兩) 生薑(五錢
水三大碗,煎至一小碗,取汁,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小碗,兩汁相和,次日五更,分三、五次冷服之,冬月略溫亦可,天明當下黑糞。
寒濕之氣,着於下焦而不去,故用生薑、吳茱萸以驅寒,橘紅、檳榔以除濕,然驅寒除濕之藥頗多,而數品皆以氣勝,加以紫蘇為血中之氣藥,辛香撲鼻,更助其氣,氣盛則行,速取「着者行之」之義也。又佐以木瓜之酸,桔梗之苦,《經》雲∶「酸苦涌泄為陰」,俾寒濕之氣,得大氣之藥,從微汗而解之,解之而不能盡者,更從大便以泄之,戰則必勝之意也。其服於雞鳴時奈何;一取其腹空,則藥力專行,一取其陽盛,則陽藥得氣也。其必冷服奈何,以濕為陰邪,冷汁亦為陰屬,以陰從陰,混為一家,先誘之而後攻之也。
腎氣丸(見下痰飲
四物湯(見婦人症
暑證
[編輯]天水散(又名六一散。加硃砂一錢名益元散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共研末,以燈芯湯下三錢。
白虎湯(見上瘟疫
香薷飲
香薷(三錢) 濃朴(二錢) 扁豆(三錢
水煎服。
前方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治中暑熱盛,口渴心煩;前方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飲;再加木瓜、橘皮、人參、黃 、白朮名十味香薷飲。
大蒜新汲水方(《種福堂》) 治中暑法。
用大蒜(一把)同新黃土研爛,以新汲水和之,濾去滓,灌入即活。凡中暑傷暑,不可便與冷物,俟稍蘇,方可投冷物,則中氣運動無患也。
田中干泥圈臍方(《種福堂》) 治中暑昏眩,煩悶欲絕,急救法。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壯人撒尿於泥圈肚臍中,片時即得生蘇矣。後不可飲冷湯,須進溫米湯。
理中湯 通脈四逆湯 五苓散(俱見《傷寒論》
濕症
[編輯]二術二陳湯治諸濕及痰飲。
白朮(三錢) 蒼朮(二錢) 茯苓 半夏(各二錢) 陳皮 炙草(各一錢
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
腫症
[編輯]五皮飲治一切氣腫水腫。
茯苓皮 大腹皮 桑白皮 陳皮(各一錢半) 生薑皮(七分
水煎服。
此藥以皮治皮,不動臟腑,勿以平易而忽之。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草(一錢
加生薑、大棗煎服。
小青龍湯 真武湯(俱見《傷寒》導水茯苓湯 治水腫,頭面手足,遍身如爛瓜之狀,按而塌陷,胸腹喘滿,不能轉側安睡,飲食不下,小便秘澀,溺出如割,或如豆汁而絕少,服喘嗽氣逆諸藥不效者,用此即漸利而愈。
澤瀉 赤茯苓 麥冬 白朮(各三兩) 桑白皮 紫蘇 檳榔 木瓜(各一兩) 大腹皮 陳皮砂仁 木香(各七錢五分
每服一、二兩,水二杯,燈草三十根,煎八分,食遠服。病重者可用五兩濃煎,五更服。
麻黃甘草湯(《金匱》
麻黃(三錢) 甘草(一錢
水二杯,先煮麻黃至一杯半,去滓,入甘草,煎八分服。
此方上宣肺氣,中助土氣,外行水氣,其功居於濟生腎氣丸之上。且腫症與傷寒症不同,傷寒症恐過汗亡陽,腫症以汗愈多而愈妙。水從汗泄,時醫謂須「開鬼門」,並無亡陽之說。
麻黃附子甘草湯即前方加附子一錢五分。
此與《傷寒論》之分數略異,即以溫經散寒之法,變為溫經利水之方。
濟生腎氣丸治水腫,小便短少,氣喘者。
熟地(四兩) 茯苓(三兩) 山茱萸 懷山藥 丹皮 澤瀉 牛膝 車前子 肉桂(各一兩) 附子(五錢,泡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燈草湯送下三錢,一日兩服。
神仙九氣湯(神仙,言藥之靈驗也。九氣,怒、喜、悲、恐、寒、暑、驚、勞、思是也。
《經》曰∶怒則風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暑則氣泄,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故云然。)
薑黃 香附(炒
上各為細末,每服五、六錢,空心淡鹽湯調服。愚治膚脹,用溫酒下。
壺隱子曰∶不佞用之以治膚脹,其效如神。
頭痛
[編輯]逍遙散治一切郁病,寒熱往來,及頭痛,婦人經水不調。
柴胡 當歸 芍藥 白朮 茯苓(各一錢半) 炙草(八方) 薄荷(五分
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治血虛發熱如神(《經》雲∶脈虛則血虛,血虛則發熱,症象白虎,惟脈不長實。
炙 (一兩) 當歸(三錢
水煎服。
尤氏《金匱翼》有生地黃五錢,甘草一錢(按∶尤氏《金匱翼》此方,各書未載,徐炳南此時聲名藉藉,其訂刻此書,諒亦不肯阿好。
左歸飲治腎水大虛,能治六味丸所不能治之症,妙在甘草大甘,從脾以輸精於腎也。
熟地(四五錢或二兩) 山藥 山茱萸(各二錢三錢) 茯苓(二錢) 枸杞(二三錢) 炙草(二錢或三錢
水煎服。
去茯苓、炙草,加菟絲子、龜膠、鹿膠、牛膝,蜜丸,名左歸丸。
吳茱萸湯治陽明食谷欲吐,乾嘔,吐涎沫,少陰吐利,煩躁欲死者,頭痛如破者。
吳茱萸(泡,二錢半) 人參(一錢半) 生薑(五錢
加大棗五枚,水煎服。
清震湯(《保命》) 治雷頭風,頭麵疙瘩,憎寒,拘急,發熱,狀如傷寒(疙瘩宜刺出血。
升麻(二錢) 蒼朮(四錢) 荷葉(全者一個
水煎,食後服。
透頂散(《本事》) 治偏正頭風,遠年近日皆效,並治鼻塞不聞香臭。
細辛(三莖) 瓜蒂 丁香 糯米(各七粒,一作赤小豆) 龍腦(半分) 麝香(一分
研末,置小口罐中,緊塞罐口,令患人口含清水,隨左右搐一豆大於鼻中,良久,涎出即安。不愈,三日後再搐。(孫男心典)按∶此本《金匱》納藥鼻中取黃涎之法,酒客多濕,頭重者宜之。
又法,治偏正頭風,以生萊菔搗汁,令患者仰臥,以汁灌鼻中,左痛灌右,右痛灌左,左右俱痛俱灌之。
又頭風有偏正之殊,其病皆在少陽,陽明之絡,以毫刺針痛處數穴,立效。
張石頑雲∶外用法不若蒸法最效。方用川芎半兩,晚蠶砂二兩,僵蠶如患人年歲之數,以水五碗,煎至三碗,就炒鍋中以濃紙糊滿,中開錢大一孔,取藥氣熏蒸痛處,每日一次,雖年久者,三、五次,永不再發。平時置新鮮木瓜於枕邊,取香氣透達,引散肝風,亦良法也。
眩暈
[編輯]二陳湯(見痰飲一味鹿茸酒 注云∶鹿緣茸生於頭,頭暈而主鹿茸,蓋以類相從也。用鹿茸(半兩,)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許服。
一味大黃散 丹溪雲∶「眩暈不可當者,此方主之」。大黃酒制三次,為末,茶調下,每服一錢至二、三錢。
玉液湯(《濟生》) 治眉棱骨痛。
半夏(六錢,湯泡七次,切片作一服,加生薑十片
水煎去滓,納沉香末少許服。
咳嗽
[編輯]小青龍湯治寒飲咳嗽。
麻黃 桂枝 白芍(各一錢半) 細辛(一錢) 乾薑(一錢半) 五味子(一錢) 半夏(三錢) 炙草(一錢)
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去沫,入諸藥,煎八分服。
木乳散(《聖濟》) 治肝咳嗽,兩脅下滿。
木乳(即皂莢樹根皮。酥炙三兩) 杏仁(去皮尖,炒) 貝母(去心,各二兩) 炙草(一兩
共為細末,姜橘湯送下二錢。
傷寒
[編輯]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大、小)承氣湯(俱見《傷寒論》
心腹諸痛
[編輯]黃 湯治心痛、胃脘痛、腹痛喜按者(此治虛證。
黃 (一兩) 當歸(三錢) 肉桂(一錢五分
水煎服。
枳實湯治心痛,胃脘及脅肋,大小腹諸痛拒按者(此治實症。
枳實(三錢) 半夏(四錢) 生薑(八錢)
水煎服。
丹參飲治心腹諸痛,諸藥不效者,如神,婦人尤宜(此治半虛半實者。
丹參(一兩) 白檀香 砂仁(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栝蔞半夏白酒湯(《金匱》) 治胸痹不臥,背痛徹心,喘咳氣短等症(實症。
薤白(五錢) 栝蔞(四錢,搗碎)半夏(三錢) 白酒(二杯
煎至八分,溫服。
理中湯治心腹諸痛及吐瀉等症(虛寒症。)
人參 白朮 乾薑 炙草(各三錢
水煎服。
通脈四逆湯治四肢厥冷,脈絕諸危證(寒痛症。
乾薑(四錢) 附子 炙草(各三錢
水煎服。腹痛,加芍藥三錢。
黃連湯治胸中有熱而嘔,胃有邪氣而腹痛(熱痛症。)
黃連 炙草 乾薑 桂枝(各一錢半) 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大棗(二枚
水煎服。
當歸生薑羊肉湯治腹脅諸痛里急者,並治寒疝,腹中 痛,及產後腹痛不止。
羊肉(五兩一錢) 生薑(一兩四錢五分) 當歸(九錢九分
水八茶碗,煎至三杯,每服一杯,一日三服。
若寒多者,加生薑。痛多而嘔者,加陳皮六錢六分,白朮三錢三分,若加生薑,再加水三杯。
小柴胡湯(方見瘧症) 治脅痛多嘔,寒熱往來。若腹中急痛,先服小建中湯,二時許再服此湯。
當歸四逆湯治厥陰傷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
當歸 白芍 桂枝(各三錢) 炙草 細辛 木通(各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寒者,加生薑、吳茱萸各二錢,酒水各半煎。
金鈴子散治心腹諸痛,服熱藥而更甚者。
金鈴子(去核) 元胡索(各等分
研末,以清酒送下二、三錢。
七氣湯治七情氣逆諸痛。
茯苓(三錢) 半夏 濃朴(各二錢) 紫蘇葉(一錢
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和劑抽刀散
川白姜(五個,銼入巴豆肉 斑蝥一字,同炒至豆黑,去豆) 糯米(六兩二錢,炒黃)良姜(五兩,入斑蝥二十五個,同炒至蝥黑,去蝥) 石菖蒲(五兩半,不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仁齋直指》雲∶有一田夫,醉飽之餘,露星取快,一枕天明,自此腹疼攻刺,百藥罔效,淹淹數載,後遇至人,授以抽刀散,數服頓愈。則知風露之根,入在脾胃,良姜、菖蒲,為能散其邪,巴蝥借氣,為能伐其根,觀此可以通一畢萬矣。然而痛不復作,養脾之劑,獨不可繼是而調理之乎。療病如濯衣,必去其垢污,而後可以加漿飾。「醫者,意也」,請借是以為喻。
脅痛,已於心腹諸症門載其方治矣,然此症時下最多,今又補錄於後,言之不厭於復也肝貫膈布脅肋。陰虛血燥,則肝脈失養而痛。其症脅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甲枯青,遇勞即甚,或忍飢即發是也。
滑氏補肝方
酸棗仁(四錢) 熟地 白朮(各三錢) 當歸 山茱萸 山藥 川芎 木瓜(各一錢半) 獨活五味子(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肝體陰而用陽」,此以肝酸補肝體,以辛味補肝用。加獨活者,假風藥以張其氣也。一方有人參、黃 、石斛、柏子仁、桃仁,無山藥、獨活、五味。一方阿膠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白湯下。一方雞子黃一枚調吞,日二服。
肝火脅痛
[編輯]《經》雲∶「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善怒。」又雲∶「肝氣實則怒,其脈當弦急數實,其口當酸,其痛必甚,或煩渴二便不通。」
龍薈丸方
龍膽草 當歸(並酒洗) 梔子 黃連 黃柏 黃芩(各一兩) 大黃(酒洗,八錢) 青黛 蘆薈(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
蜜丸小豆大,薑湯下二、三十丸。
栝蔞湯治左脅痛。
大栝蔞一隻,重一、二兩者,連皮搗爛,粉甘草二錢,紅花五分,水煎服。
蓋柴胡、龍薈、青黛、龍膽之類,苦寒益資其燥,而栝蔞柔而滑潤,於郁不逆,甘緩潤下,故奏效捷也。
息積
[編輯]《內經》雲∶「病脅下滿氣息,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夫消息者,陰陽之更事也。今氣聚於脅下,息而不消,則積而不散,故滿逆而為病。然氣不在胃,故不妨於食,特害於氣而已,治宜導引服藥,藥不可獨治,蓋導引能行積氣,藥力亦藉導引而行故也」。
推氣散治右脅痛,脹滿不食。
片薑黃 枳殼 桂心(各三錢) 炙草(三錢
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調下,食遠服。
赤茯苓湯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赤茯苓 桂心 陳皮(半兩,炒) 高良姜(一兩) 大腹皮(五錢) 甘草(一分) 吳茱萸(三分
每服三錢 水煎,日二服。
白朮丸
白朮(陳土炒) 枳實(麩炒) 桂心(各一兩半) 人參 陳皮 炙草 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日二。脅痛,左屬肝主血,右屬肺主氣,多痰積,然悲哀惱怒,郁傷肝氣,兩脅骨疼痛,筋脈拘急,腰腳重滯是也。
枳殼煮散
枳殼(四兩先煮) 細辛 桔梗 防風 川芎(各二兩) 葛根(一兩半) 甘草(一兩
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棗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服。
尤在涇雲∶悲哀煩惱,肝氣致郁,枳殼能通三焦之氣,故以為君。肝欲散,故用細辛、川芎、桔梗之辛以散之。肝苦急,故用甘草之甘以緩之。其用防、葛者,悲則氣斂,借風藥以張之也。
痰飲
[編輯]二陳湯治痰飲及諸般咳嗽之通劑。
茯苓(四錢) 半夏(二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炙草(一錢
加生薑四片,棗三枚,水煎服(錢數新定。
滾痰丸治老痰頑痰變生諸種怪病。
青礞石(打略碎,入瓷瓶,加焰硝一兩,以鹽泥封固 紅,取出研飛淨三兩) 大棗(酒蒸八兩) 黃芩(酒洗,各八兩) 沉香(一兩
水泛為丸,每服一錢五分,仰臥而勿行動,二時許方行動飲食,服後喉間稠粘塞,乃藥與病相拒,少頃自愈。
桂苓甘術湯治痰飲頭暈,欲嘔,心下悸,小便不利等症。
茯苓(四錢) 白朮 桂枝(各三錢) 炙草(一錢五分
水煎服(錢數新定。
桂附八味丸(即腎氣丸) 治腎虛諸病,但小便不利者宜之。
熟地黃(四兩) 山茱肉 懷山藥(各二兩) 茯苓 丹皮 澤瀉(各一兩半) 附子(泡) 肉桂(各五錢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以美膳壓之。
王肯堂雲∶「相火寄於命門,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因嗜欲竭乏,火無所附,故厥而上行。」桂附與火同氣,而其氣辛,能開腠理,致津液,通氣道,據其窟宅而招之,同氣相求,火必降下矣。且火從腎出者,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而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巴蜀有火併焉,得水則熾,得火則熄,則桂附者,固治浮游相火之正劑歟。
神仙墜痰丸
黑牽牛(取頭末,三兩) 皂角(酥炙) 白朮(生各一兩
為末,水丸梧子大,酒下三、五十丸。
控涎丹
甘遂 大戟 白芥子(各等分
糊丸,臨臥薑湯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數。
十棗湯(見《傷寒論》
礞石滾痰(見上)
青礞石丸(攻) 治食積成痰。
青礞石(敲碎,如棗子大,以焰硝二兩,同入瓦罐, 黃色) 茯苓 天南星(慢火煨制) 黃芩(各五錢) 風化硝(三錢,盆洗者,冬月以絹袋盛,懸風前化之
上為細末,神曲糊入薑汁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一方有枳實,倍礞石。
竹瀝丸
半夏 陳皮 白朮 茯苓 大黃 黃芩 人參 炙草 青礞石(製法同前方,各一兩) 沉香(五錢)
末之,以竹瀝一大碗半,薑汁三匙,拌勻曬乾,如此五、六度,仍以竹瀝、薑汁糊丸小豆大,每百丸,臨臥薑湯下。
按∶沉香似宜於臨制時入之,久曬恐泄香味。
半夏丸(消) 治膈痰結實,滿悶喘逆。
半夏(薑汁制,五兩) 皂莢(五挺,去皮揉水煮半夏) 生薑(五兩,同半夏搗作餅,炙干
為末,蜜為丸如梧子大,薑湯下二十丸。
導痰丸(消) 二陳湯 六君子湯(和) 此條宜香炒六君子湯 濟生腎氣丸(補) 桂苓甘術湯
沉香茯苓丸(溫) 溫脾胃,利胸膈,和氣血。
沉香(一兩) 茯苓 半夏 人參 丁香(各二兩) 甘草 陳皮 檳榔 肉豆蔻(煨,各五錢蜜丸(薑湯下二十丸。
本事神仙丸
茅山蒼朮(一斤,去皮為末) 生芝麻(半兩,水淘淨,研濾取末) 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
三味拌和,乘熱入臼杵,丸如梧子大,干之,每日空服溫湯吞下五十丸,加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蛤。初服心膈微燥,進山梔散一服不燥矣山梔干為末,沸湯點服。
許叔微雲∶「予平生有二疾∶一則臟腑下血,二則膈中停飲。血有時而止,停飲則無時而愈。始因年少時夜坐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飲食多墜向左邊。中夜以後,稍困乏,則飲酒兩,三杯,既臥就枕,又向左邊側睡。氣壯盛時殊不覺,三、五年後,覺酒止從左邊下,漉漉有聲,脅痛,飲食殊減,十數日必嘔吐數升酸水,暑月止是右邊身有汗, 常潤,左邊病處絕燥。遍訪名醫及海上方,服之少有驗,間或中病,止得月余復作,其補則如天雄、附子、礬石,其利則如牽牛、大戟、甘遂,備嘗之矣。予後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料臼,不盈料不行,水盈料而後行者也。清者可行,濁者依然停蓄,蓋下無路以決之也,是以積之五、七日,必稍吐去而稍寬,數日復作。夫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莫若燥脾以勝濕,崇土以填料臼,則疾當去矣。於是悉屏諸藥,一味服蒼朮,三月而疾愈。自此一向服數年,不嘔不吐,胸膈寬,飲痰如故,暑月汗周體而身涼,飲亦當中下。前此飲漬於肝,目亦多昏眩,其後燈下能書細字,皆蒼朮之力也。予初用茅術,半年後止用燥烈味極辛者,削去皮不浸,極有力而亦自然不燥也。山梔散用山梔一味,干為之末,沸湯點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邊,時或運轉,亦消息之法。」
二陳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湯(清
王節齋化痰丸(潤) 治郁痰老痰稠粘,難於咯唾。
天門冬 酒芩 栝蔞仁 橘紅 海石粉(各一兩半) 香附(鹽水炒) 芒硝 桔梗 連翹(各五錢) 青黛(二錢
煉蜜入生薑汁少許和丸,細嚼一丸,清湯下。
痢疾
[編輯]芍藥湯治赤白痢,里急後重(初起三日內用之。
芍藥(三錢) 當歸 黃芩 黃連 枳殼 檳榔 甘草(各一錢) 木香 肉桂(各五分
水煎服,或以肉桂換乾薑。此時醫通用之方,大意以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頗為合法。然肉桂宜換乾薑,痢初起宜加大黃。
真人養臟湯治瀉痢久病,脫肛,完谷不化等症。
訶子(煨,一錢五分) 罌粟殼(蜜炙,三錢) 肉豆蔻(煨,五分) 當歸 白朮(炒) 酒白芍(各六分) 木香(二錢四分) 肉桂(八分,去皮) 生甘草(一錢八分
水煎服。
髒寒甚,加附子一錢五分。此方妙在木香之多,則澀而不郁。
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
葛根(四錢) 黃芩 黃連(各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水三杯,先煮葛根至一杯半,吹去沫,入諸藥煎七分服,日二服,夜一服。此方治傷寒協熱下利而喘者,借用治下痢及熱瀉如神。
理中湯(見心腹痛
香連丸
黃連(六兩) 木香(一兩
上二味共為末,水泛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米湯送下。
桃花湯治少陰下利。
赤石脂(一兩六錢,留六錢研末) 乾薑(一錢) 粳米(五錢作一服,水煎,調入石脂末服,日夜作三服。病在腎,腎為先天之本,天惟石可以補之,仲景此方獨具女媧手段。
當歸四逆湯(見腹痛)倉廩湯(即人參敗毒散加陳米三錢。見瘟疫)小柴胡湯(見瘧疾)大承氣湯(奇恆並用
羊脂煎(《千金》) 治久痢不瘥。
羊脂(一棋子大) 白蠟(二棋子大) 黃連(末,一升,酢(取稠,) 蜜(炙,七合煎取五合) 烏梅肉(二兩) 亂發灰(洗去垢膩,燒末一升
上七味,合納沙鍋中,湯上煎之,攪可丸飲用,如桐子大,三十丸,日三,棋子大小如方寸匕。張石頑曰∶羊脂性滑利人,《千金》用治久痢不瘥,專取滑利以通虛中留滯也。其後且有羊脂阿膠蜜蠟黍米作粥方,深得炎帝《本經》補中寓瀉之意。
泄瀉
[編輯]胃苓湯治諸瀉及腹痛腫脹等證。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 蒼朮 濃朴 陳皮(各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四神丸治五更至天明腹痛而瀉,有定候,名脾腎瀉。又通治久瀉。
補骨脂(四兩,酒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 五味子(各二兩) 吳茱萸(湯泡,一兩
以大棗八十一粒,生薑四兩,同煮爛,去皮核,和為丸,如梧子大,臨睡以米湯送下四錢。去肉豆蔻加人參、茯苓、乾薑、附子、罌粟殼,以米湯泛丸更效。
聖濟附子丸治洞泄寒中,注下水谷,或痢赤白,食已即出,食物不消。
黃連 烏梅肉(各三兩) 乾薑 附子(炮,各一兩五錢
煉蜜丸,每服三錢,米湯下,日二服。
按∶原注云∶「春傷於風,邪氣流連,至夏發為飧泄,至長夏發為洞泄,陰生於午,至未為甚,長夏之時,脾土當旺,脾為陰中之至陰,故陰氣盛,陰氣既盛,則生內寒而洞泄矣。」
千金溫脾湯治積久熱痢赤白。
大黃(四錢) 人參 甘草(各二錢) 熟附子(一錢) 炮乾薑(二錢
水煎溫服。
冷痢去甘草,加桂心三錢,倍人參、姜、附,減大黃一錢。
《靈樞》雲∶「中熱消脾,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熱,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脹,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張石頑注云∶世醫治病,但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外此總不講也。設病中熱消脾,而見懸心善飢,洵為熱症無疑,然必審其臍以上皮熱,方是胃中熱氣蘊隆。若出黃如糜,不但胃中有熱,而腸中亦為熱邪奔迫可知。倘臍以下皮寒,而見腹脹,有似乎實熱固結,實為胃中虛寒之候,或見腸鳴飧泄,非特胃有寒,且移寒於二腸矣。蓋熱泄則腸垢黃赤,寒泄則溏清冷,此病機之最顯著者,可以明辨。況有脹而泄利,此脹為胃寒陽氣不布之脹,泄為腸熱便垢之泄,復有消谷易飢,小腹脹痛之病,豈非胃中有熱,腸中有寒之一驗乎。若此種種,苟未明仲景三瀉心湯,黃連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濃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乾薑人參半夏丸等法,必不可以語至治也。
乳豆丸(方詳本論
秘結症
[編輯]脾約丸(一名麻仁丸濃朴(姜制) 枳實(面炒) 芍藥(各八兩) 大黃(蒸焙,一斤) 麻仁(別研,八兩) 杏仁(去皮尖,炒,五兩半
上為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溫水下,大便通利則止。
按∶權量尺寸,古今不同,此方各家折和,不能合一。
三承氣湯(見《傷寒論》
膈症反胃方
[編輯]左歸飲(方見頭痛) 此方加生地、當歸,能滋陽明之陰,以去胃口伏邪之燥火,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專顧陽明之速效也。
三一承氣湯(見瘟疫)附子理中湯(即理中湯加附子
真武湯治少陰嘔逆,腹痛溺短,及治一切水症。
雲茯苓 白芍 生薑(各三錢) 白朮 附子(各二錢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生薑之辛溫以利氣,氣化則水行矣。時醫疑生薑發汗,而以乾薑代之,豈知乾薑守而不走,大失此方之本旨。若再炮黑,或加肉桂,更為無知妄作矣。
吳茱萸湯(見上頭痛)(大、小)柴胡湯 五瀉心湯(俱見《傷寒論》
越鞠丸(丹溪) 治一切郁病。
香附 蒼朮 撫芎 梔子 六神曲(各等分)或丸或煎隨宜
大半夏湯
半夏(洗去涎,六錢) 人參(三錢) 白蜜(八錢
水三杯半,和蜜揚二百四十遍,煎八分服。
此方用水之多,取其多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潤,俾粘膩之性,流連於胃,不速下行,而半夏人參之力,可以徐徐斡旋於中,非參透造化之理者,不能悟及。隔咽之間,交通之氣不得降者,皆沖脈上行,逆氣所作也。沖脈不治,取之陽明,仲景以半夏降沖脈之逆,即以白蜜潤陽明之燥,加人參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瀾水以降逆上之水飲,古聖之經方,惟仲景能用之。
不換金正氣散楊仁齋曰∶「脾氣雖強,腎氣不足,故飲食下咽,大腸為之飧泄也,煎不換金正氣散,吞下安腎丸。」
蒼朮(泔浸) 陳皮(各二錢半) 濃朴(姜制,二錢) 甘草(蜜炙) 藿香(各一錢) 半夏(湯泡七次,錢半
上用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吞下安腎丸。
安腎丸治腎氣不足,飯後即泄。又《金匱翼》雲∶「喘因腎虛,氣吸不下者,或因氣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但經微勞,或飢時即發,宜以六味補陰之屬,壯水配火。若足冷面熱者,須以安腎之屬,導水歸元。」
川烏(炮去皮臍) 辣桂(各四兩) 白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石斛(酒炒) 白蒺黎(炒) 桃仁(去皮尖,炒) 萆 干山藥 巴戟天 破故紙 肉蓯蓉(酒浸,各十二兩
上各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鹽湯送下。
腎氣不足,故用溫補諸藥以安之。方中桃仁、萆 、蒺黎三味,非思議可及,方意與八味地黃丸同。但八味地黃丸長於利水,未免減其溫補之力,而此則用專而力更大也。
二神丸(方用肉豆蔻以補脾,破故紙以安腎,故稱二神) 治飯後隨即大便。
肉豆蔻(四兩,生) 破故紙(半斤,炒
上各為細末,用肥大細棗取肉研膏,和藥杵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入鹽送下。加木香二兩,名三神丸,加茴香一兩,名四神丸。
腰痛
[編輯]腎着湯治腰痛而重,如帶五千錢。
茯苓 白朮(生用,各三錢) 乾薑(二錢) 炙草(一錢
水煎服。
《金匱》名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甘、術各二兩,姜、苓各四兩,藥品與此方同,而輕重不同耳。蓋以腰者,腎之府也,腰痛自當補腎。腰痛而重,是寒濕之邪,不在腎之中間,而在腎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燥土以勝濕,若用桂附則反傷腎陰矣。
五積散(見歷節)桂附八味丸(見痰飲)六味丸(見厥症)二陳湯(見痰飲)
不寐症
[編輯]酸棗仁湯
酸棗仁(八錢,生用不研) 甘草(一錢五分) 知母 茯苓(各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水三杯三分,先煮酸棗仁至二杯,入諸藥再煎八分服。
尤在涇雲∶「人寤則魂寓於目,寐則魂藏於肝。虛勞之人,肝氣不榮,故以棗仁補斂之。然不眠由於虛煩,必有燥火痰氣之擾,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茯苓、川芎行氣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
小半夏湯
半夏(五錢) 生薑(八錢
水煎服。
不能食
[編輯]消食丸治數年不能食。
麥 曲(各一升) 乾薑(炮) 烏梅(焙,各四兩蜜丸,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亦治反胃。
又方神曲(炒黃) 麥 (炒黃,各二兩) 烏梅(四兩) 干木瓜(五錢) 茯苓 甘草(炙,各二錢五分
蜜丸櫻桃大,每服一丸,不拘時細嚼,白湯下。一方無木瓜,有人參、乾薑。
徐靈胎曰∶「方中在木瓜,烏梅之巧。」
又方豉心(一升,熬末) 麥芽 曲(各一兩,熬) 川椒(一升,炒出汗) 乾薑(一升末
上五味篩,以蜜拌,食後酒服方寸匕。
以上三方,並治胃虛冷不能食之劑。
資生丸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
白朮(米泔水浸,用黃土拌,九蒸,曬去土,切片焙乾,三兩) 橘皮 山楂(蒸) 神曲(炒,各二兩) 白茯苓(人乳拌,飯上蒸曬乾,一兩五錢) 人參(人乳浸透,飯鍋上蒸透,三兩) 白豆蔻(微炒) 桔梗(炒,五錢) 扁豆(炒) 蓮肉(去心、炒,各一兩) 麥芽曲(炒) 山藥(炒) 芡實(炒,各一兩五錢) 薏苡仁(三兩,炒
上為末,煉蜜丸,每服二錢,細嚼,淡鹽湯下。
溫脾散收斂胃氣,清涼肌表。
人參 白朮 茯苓 山藥(各一錢五分) 扁豆 知母 生地黃 粳米 甘草(各一錢) 淡竹葉地骨皮 麥冬(各五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一鍾,食遠服。
二神丸(見上反胃
沉香湯
沉香 白朮(土炒) 紫濃朴(薑汁炒,各一兩) 人參 白茯苓 半夏(姜制) 木香 草豆蔻 甘草 陳皮 黑乾薑 生薑 大棗
水煎三錢溫服,日二服。
食亦症
[編輯]甘露飲治胃熱善食,不生肌肉。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片苓 石斛 甘草 枇杷葉 枳殼 茵陳(各等分
水煎服三錢。
黃疸症
[編輯]理中湯(見心腹痛
建中湯
芍藥(六錢) 桂枝(三錢) 甘草(二錢) 生薑(三錢) 飴糖(一合) 大棗(四枚
上六味,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滓,納飴糖,更上微火消解,溫服,日三服。
茵陳蒿湯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此方主之。
茵陳蒿(六錢) 梔子(三錢) 大黃(二錢,去皮
上三味,以水三杯,先煮茵陳,減一杯半,納二味,煎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小盒飯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梔子柏皮湯治傷寒,身發黃髮熱。
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 黃柏(二錢
上三味,以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日再。
寒症
[編輯]霍亂吐瀉
[編輯]理中湯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見《傷寒論》
五苓散治霍亂吐瀉而渴者,太陽症悉具,口渴嘔逆,小便不通等症,水腫症借用頗驗。
澤瀉(二兩) 白朮 茯苓 豬苓(各一兩) 桂枝(七錢
共為末,以米飲調下三錢,多飲暖水以出汗。今人作小劑,水煎服。
鼓脹單腹脹方
[編輯]胃苓散(見泄瀉
聖術煎治脾虛作脹,及久患吐瀉等症。
白朮(微炒,一兩) 陳皮(二錢) 乾薑(三錢) 肉桂(二錢
水煎服。虛甚,加附子。
白朮補脾,脾得補則善運,善運則食消而脹去。欲其運多於補,則生用;欲其補多於運則熟用。凡藥生則行速,熟則行緩,自然之理也。若炒焦,則全失其本性,反令損脾增脹。
陳皮達結氣於外,乾薑祛寒氣於中,肉桂化太陽之氣於下。下焦氣化,而上中二焦之氣亦治,此景岳新方中之第一方也。
連理丸治腹脹如箕,時吐酸水者,又治久瀉如神。
人參 白朮 乾薑 川連(各二兩) 炙草(一兩
蜜丸,每服三錢,米湯送下,日兩服。
喻嘉言云∶「酸水時吐時生,為單腹膨脹,及心、胸、腹、脅俱痛,不用八味地黃丸,為柔中之剛,而用此丸為剛中之柔,取其大苦大辛,能變胃而不為胃變也。」愚按∶以白朮易蒼朮,其力更大。
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治氣分,心下堅大能如盤,邊如旋杯。
桂枝 生薑(各三錢) 炙草 麻黃 細辛(各二錢) 附子(一錢) 大棗(四枚)
水三杯二分,先煮麻黃至二杯二分,去沫,入諸藥,煎八分溫服,日夜三服,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此症是心腎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積月累,如鐵石難破。方中桂枝、甘草、生薑、大棗以和其上;而復用麻黃、附子、細辛少陰的劑,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癒,所謂大氣一轉,其結乃散也。
枳術湯治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而不如旋杯,邪尚散漫未結,雖堅大而不滿痛也,水飲所作(《金匱》特提水飲,所以別於氣分也。
枳實(二錢) 白朮(四錢
水煎服,日三服,腹中 即當散也。言水飲所以別於氣分也,氣無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方中取白朮之溫以健運,枳實之寒以消導,意深哉。胃為陽,陽常有餘;脾為陰,陰常不足;胃強脾弱,則陽與陰絕矣。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水飲作矣。方中用術以補脾,用枳以抑胃,臟腑分理,所以治水飲之原易,老逞其庸淺之見,變湯為丸,只認為一補一消之法,學人切勿述此陋語,為有識者笑。
四七湯脹而屬七情所致者,宜此湯主之。
半夏 茯苓(各三錢) 濃朴(二錢) 蘇葉(一錢) 生薑(三片
水煎服。
此方妙在紫蘇葉一味以散結,香以醒脾,而順氣消脹行水乃其餘事。
疝氣
[編輯]五苓散(方見吐瀉) 此方治疝氣以白朮為君,以桂枝換肉桂,再加小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附子方效。
厥證
[編輯]當歸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七氣湯(俱見心腹痛。
四逆散治陰陽不相順接,四逆厥冷,並治痢症後重。宜照法重加薤白。
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日三服。
白虎湯 承氣湯(俱見傷寒)桂附八味丸(見痰飲
六味地黃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痰嗽發熱,口瘡吐血,淋濁遺精,腰痛等症。
熟地黃(四錢) 山茱肉 懷山藥(各二錢) 茯苓 丹皮 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改錢作兩,煉蜜如梧子大,名六味丸,治同。
還魂湯救卒死,救忤死。
麻黃(三兩,去節)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按∶今法馬,每兩折三錢零,每升折一白盞,一劑分三服。御纂《醫宗金鑒》雲∶中風客忤,便閉里實者,仲景用備急丸。可知無汗表實者,不當用備急丸通里,當用還魂湯以通表也。通里者抑諸陰氣也,通表者,扶諸陽氣也。昧者不知,以麻黃為入太陽發汗之藥,抑知不溫覆取汗,則為入太陰通陽之藥也,陽氣通則魂可還矣。
白薇湯治婦人氣厥、血厥如死人者。
白薇 人參 當歸(各二錢) 炙草(一錢
水煎服。
蒲黃酒方
蒲黃(一兩) 黑豆(三兩
先將黑豆炒香,以溫酒淋下,取酒飲一杯。
二術二陳湯(見濕症) 治濕盛生痰。
平胃散(加減詳本論)五苓散(見吐瀉)防風通聖散(見中風)
卷七
[編輯]大青龍湯 麻杏甘石湯 白虎湯 承氣湯(俱見傷寒
九味羌活湯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項強、惡寒、惡風、身痛。代麻黃桂枝青龍各半等湯。
羌活(入太陽) 蒼朮(入太陰) 防風(各一錢半,周行通身) 白芷(入陽明) 川芎(入桂陰) 黃芩(入少陽) 生地黃(養汁以作汗) 細辛(入少陰) 甘草(各一錢,和諸藥
加生薑五片,蔥頭二根。如傷風自汗,去蔥頭加白朮,倍防風;胸滿,去地黃,加枳殼、桔梗;喘加杏仁;夏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黃。
按∶生地黃、黃芩雖能退熱,然初起不可遽用苦寒,不如用葳蕤柔潤,以養汗源,且能助正氣而驅風邪。
三黃解毒湯治大熱、譫語、發斑、發黃、吐衄、下血等症。
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犀角地黃湯治火邪吐血、衄血、尿血、譫語、斑黃、赤淋,婦人血崩等症。
生地(三錢) 犀角尖 丹皮 芍藥(各二錢
水煎服。
柯韻伯曰∶「氣為陽,血為陰,陽密乃固,陽盛則傷陰矣。陰平陽秘,陰虛者陽必湊之矣。故氣有餘即是火,火入血室,血不榮經,即隨逆氣而妄行,上升者出於口鼻,下陷者出於二便,雖有在經在腑之分,要皆心肝受熱所致也。心為榮血之主,心火旺則血不安,故用生犀、生地酸咸甘寒之味,以清君火。肝為藏血之室,肝火旺則血不守,故用丹皮、芍藥辛苦微寒之品,以平相火。此方雖曰清火而實滋陰之劑。蓋失血則陰虛,陰虛則無氣,故陰不足者,當補之以味,勿得反傷其氣也。若用芩、連、膽草、梔、柏以瀉其氣,則陽之劇者,苦從火化,已衰者,氣從苦發,燎原而飛越矣。」
防風通聖散(見中風
口糜 鼻衄 齒衄
甘露飲(方見食) 治胃火熾盛等症。
喉痹 雙蛾 單蛾
導赤散治火盛口瘡,喉痹、雙單蛾及赤淋,莖中痛如刀割等症。
生地(三錢) 木通 甘草(各二錢
加竹葉二十四片,水煎服。
季楚重曰∶瀉心湯用黃連,所以治實邪,實邪責木之有餘,瀉子以清母也。導赤散用地黃,所以治虛邪,虛邪責水之不足,壯水以制火也。
血證方
[編輯]瀉白散治肺受燥氣咳嗽不已,火移大腸作瀉等症。
桑白皮(三錢,生) 地骨皮(一錢) 黃芩 甘草(各一錢
加粳米二錢,水煎服。
李時珍雲∶「此瀉肺諸方之準繩也。」
竹葉石膏湯
石膏(八錢,生研) 麥冬(四錢) 半夏(三錢) 人參(二錢) 炙草(一錢) 鮮竹葉(八十一片) 粳米(三錢
水三杯半,煎二杯,入粳米,煎至米熟,量八分服。
回元湯
人參 炙草 當歸(各二錢) 大棗(二枚) 炙 (四錢) 煨姜 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 白虎湯 麻黃湯(加減詳本論
四生丸治熱甚逼血妄行,此方止血兼能行瘀,所以為妙。
生地黃 生艾葉 生側柏 生荷葉(各服二錢)
搗為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以沸湯沖服。
理中湯(方見吐瀉) 上、中、下之血不止,得此便能歸經,真神劑也。
黃土湯 治吐血、衄血、下血,婦人血崩之神劑。
灶心黃土(八錢) 懷生地 黃芩 白朮 阿膠 炙草 附子(炮、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余每用去附子,加炮姜八分。
甘草乾薑湯血症服涼藥不止者,得此如神。
乾薑(二錢,炮製) 生甘草(四錢
水煎服。
斷紅丸治下血久不止。
側柏葉(炒香) 續斷(酒炒,各三錢) 鹿茸(一具,酥炙
醋煮阿膠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烏梅湯米湯隨意下。
當歸補血湯(見頭痛
旱蓮丸(《種福堂》) 治大便下血虛弱者。
旱蓮草陰乾為末,以槐花煎湯,調炒米粉糊丸,如梧子大,每日服五錢,以人參五分煎湯下,二服即愈。
牛膝酒煎(《種福堂》) 治男子莖中痛及婦人血結少腹痛牛膝一大握,酒煮飲之。
旱蓮車前汁(《種福堂》) 治小便下血。
旱蓮草 車前子(各等分)
將二味搗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茶杯。
桂扁豬髒飲(《種福堂》) 治大便下膿血,即日夜數次,數年久病,服之立愈。
雄豬髒(一條,洗淨) 桂圓肉(二兩) 扁豆花(鮮,白,四兩
將二味搗爛,用白糯米拌和,裝入豬髒內,兩頭扎住。砂鍋內燒爛,忌見鐵器。然後將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或醬油蘸吃亦可。不論吃粥吃飯,空口皆可吃,吃四、五條即愈。
小青龍湯(見咳嗽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水飲,咳逆欲嘔,眩暈等症。
半夏(四錢) 生薑(五錢) 茯苓(八錢
水煎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支飲阻隔氣道,呼吸不利。
大棗(十一枚) 葶藶子(二錢,研
水二杯,先煮大棗至一杯,分入葶藶煎八分服。
越婢加半夏湯治氣盛痰壅,肺脹上氣,目如脫,脈浮大者。
麻黃(三錢) 半夏(二錢) 生石膏(四錢,研) 甘草(一錢) 大棗(二枚半) 生薑(錢半
水二杯半,先煮麻黃,吹去沫,入諸藥,煎八分服,日再。
黑錫丹治脾腎虛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及奔豚上氣,兩脅膨脹,並陰陽氣不升降,五種香港腳,水氣上攻,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等症。
黑鉛 硫黃(各三兩,同炒結砂,研至無聲為度) 沉香 胡蘆巴 熟附子 肉桂(各五錢)茴香 破故紙 肉豆蔻 木香 金鈴子(去核,各一兩
上共為末,酒煮,麵糊丸,梧子大,陰乾以布袋擦令光瑩,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真武湯(見上噎嗝)桂苓甘術湯 腎氣丸(即桂附八味丸。俱見上痰飲
四磨飲治諸喘。
人參 沉香 烏藥 檳榔(各等分
四味磨濃汁,煎沸服。
方用人參瀉壯火以扶正氣,沉香納之於腎,而後以檳榔,烏藥從而導之,所謂∶「實必顧虛,瀉必先補也。」四品氣味俱濃,磨則取其味之全,煎則取其氣之達,氣味齊到,效如桴鼓矣。原注云∶送下養正丹甚妙者,以養正丹能緩腎也。安腎丸、八味地黃丸,可代此丹,鎮攝歸根,喘急遄已矣。
蘇子降氣湯治上實下虛,痰喘及吐瀉等症。
紫蘇子(二錢,研) 前胡 半夏 茯苓 當歸 炙草 沉香 濃朴(各五分
加生薑二片,水煎服。
全真一氣湯(《馮氏錦囊》) 治上焦虛熱下焦虛冷,此方清肅在上,填實在下之法。
熟地(一兩)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另煎另服) 麥冬 牛膝(各二錢) 冬白朮(炒三錢 五味(七分) 附子(一錢,須重用
水煎服。
哮症
[編輯]聖濟射干丸治呷嗽咳而胸中多痰,結於喉間,呀呷有聲。
射干 半夏(各一兩) 陳皮 百部 款冬花 貝母 細辛 乾薑 茯苓 五味子 郁李仁 皂莢(去皮子,炙,五錢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一日兩服。
五淋癃閉
[編輯]五淋湯治小便淋症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為膏汁,或熱沸便血。
赤茯苓(三錢) 白芍 生山梔(各二錢) 當歸 細甘草(各一錢四分
水煎服。
此方用梔、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氣,而心火清,歸、芍滋肝腎,以安下焦之氣,而五臟陰復,甘草調中焦之氣,而陰陽釐清,則太陽之氣自化,而膀胱之水府潔矣。
補中益氣湯(見瘧疾)桂附八味丸(見痰飲
白通湯(方見傷寒) 治少陰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尤氏治小便不利
[編輯]滋腎丸(一名通關丸) 治小便不通、口不渴者。並治肺痿聲嘶,喉痹咳血,煩躁等症。
黃柏 知母(各一兩) 肉桂(一錢
研末,蜜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此方一治小便不通,蓋以小便由氣化而出,氣者,陽也,陽得陰則化,故用知柏以補陰,少佐肉桂以化氣。一治肺痿聲嘶喉痹等症,蓋以前症皆由水衰於下,火炎於上而克金,此時以六味丸補水,水下不能遽生也,以生脈散保金,金不免猶燥也,惟節用黃柏之苦以堅腎,則能伏龍雷之沸火,是謂浚其源而安其流。繼用知母之清以涼肺,是謂沛之雨而騰之露。
然恐水火不相入而相射也,故益肉桂為反佐,兼以導龍歸海,此制方之妙也。
赤白濁
[編輯]二陳湯(見痰飲
萆 釐清飲治下元不固,遺精,赤白濁。
川萆 (三錢) 石菖蒲 烏藥 益智仁 甘草梢(各一錢)
水煎,入鹽三分,空心服,日二服。
將軍蛋方(《種福堂》) 治赤白濁,兼治夢遺。
生大黃(三分,研末) 生雞子(一個)
將雞子頂尖上敲破一孔,入大黃末在內,紙糊炊熟,空心吃,四、五朝即愈。
龍牡菟韭丸(《種福堂》) 治色慾過度,精濁,白濁,小水長而不痛,並治婦人虛寒,淋帶崩漏等症。
生龍骨(水飛) 牡蠣(水飛) 生菟絲粉 生韭子粉
上四味各等分,不見火,研細末,乾麵冷水調漿為丸,每服一錢,或至三錢,晚上陳酒送下,清晨服亦可。
蠶砂黃柏湯(《種福堂》) 治遺精白濁有濕熱者。
生蠶砂(一兩) 生黃柏(一兩
二味共研末,空心開水下三錢,六、七服即愈。
白果蛋方(《種福堂》) 治白濁。
用頭生雞子一個,開一小孔,入生白果肉二枚,放飯上蒸,每日吃一個,連吃四、五次即愈。
龍骨韭子湯(《種福堂》) 治遺精滑失。
白龍骨(一兩,研末) 韭子(炒,一合
上為末,空心陳酒調服三錢。
小菟絲石蓮丸(《種福堂》) 治女癆,夜夢遺精白濁,崩中帶下諸證。
菟絲子(五兩,酒浸研) 石蓮肉(二兩) 白茯苓(一兩,蒸
上為細末,山藥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或酒或鹽湯空心送下。如腳無力,木瓜湯晚食前再服。
龍蓮芡實丸(《種福堂》) 治精氣虛,滑遺不禁。
龍骨 蓮須 芡實 烏梅肉各等分為末,用山藥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蘆根白酒湯治白濁。
新鮮蘆柴根二把,白酒漿煎服。
胞轉方(《千金翼》) 治丈夫、女人胞轉不得小便八、九日者。
滑石(二斤) 寒水石(一兩,研) 葵子(一升
以水一斗,煮五升,服盡即利。
牛膝膏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尖) 歸尾(各一錢) 牛膝(四兩,酒浸一宿) 白芍 生地(各一兩五錢
水十鍾,微火煎至二碗,入麝香少許,四次空心服。如夏月,用涼水浸換此膏不壞。
四君子湯六味丸 封髓丹 桂附八味丸
嘔吐噦呃
[編輯]二陳湯(方見痰飲) 加生薑四錢為主,變時法為神奇,其效如神。
通草橘皮湯(《千金》) 治傷寒胃熱嘔逆。
通草(二錢) 橘皮(一錢五分) 粳米(一撮) 生蘆根汁(一杯
水煎熱服。
去通草、橘皮,加竹茹、生薑汁,《千金》名蘆根飲,治傷寒後嘔噦、反胃、乾嘔。
丹溪雲∶「凡嘔家禁服栝蔞實、桃仁、萊菔子、山梔,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嘔。」
景岳雲∶「嘔家亦忌蒼朮,以其味不純而動嘔也。」
吞酸
[編輯]左金丸怒動肝火,逆於中焦,其症口苦脈弦,脅及小腹脹滿,或痛發則身熱氣逆是也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
粥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連理湯(即理中加黃連)小柴胡(見瘧症)平胃散(見傷食)人參白虎湯(即白虎加人參)調胃承氣湯 腎氣丸(即桂附八味丸
三消
[編輯]六味地黃丸(見厥症) 用一斤,加五味子、肉桂各一兩,水煎冷服。
實症諸方
[編輯]承氣湯 大柴胡湯(俱見傷寒)防風通聖散(見中風)還魂湯(見厥症四順清涼飲通大便而不傷元氣。
當歸 大黃 黃芩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積聚痞氣奔豚方
[編輯]加味平胃散治積氣痞塊, 瘕等症。
蒼朮 陳皮 濃朴 甘草 瞿麥 麥芽 川芎(各五錢) 沉香 木香(各一錢五分) 大黃(酒浸三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忌油膩動風之物及房事一月。藥須黃昏服,勿食晚飯,大小便見惡物為度。加減詳本論。
金匱奔豚湯治奔豚寒熱往來,氣上沖胸腹痛。
炙草 川芎 當歸 黃芩 白芍(各二錢) 半夏 生薑(各四錢) 生葛(五錢) 李根白皮(三錢
水三杯,煎八分服。
上升下降,無論邪正之氣,未有不由少陽,以少陽為陰陽之道路也,陰陽相搏,則腹痛。方中有芎、歸、芍藥以和陰,生薑以通陽,又有半夏安胃,甘草益脾,分理陰陽之交爭,而腹痛可愈矣。氣升則熱,方中有李根白皮以降之,氣降則寒,方中有生葛根以升之,升降得宜,而寒熱可愈矣。且黃芩一味,為少陽遄藥,觀《傷寒論》大、小柴胡等湯,皆用此味,可知千變萬化中,按定六經之法,不逾一黍也。
癲狂癇
[編輯]磁朱丸治癲、狂、癇及耳鳴、耳聾如神。又治目內瘴及「神水」散大等症,為開瞽第一品方。
磁石(二兩) 硃砂(一兩) 神曲(三兩,半生半炒
蜜煉丸,每服三錢,以開水送下。
按∶磁石宜生用,硃砂若 炒則殺人。磁石黑色入腎,硃砂色赤入心,水能鑒,火能燭水,水火相濟,則光華四射矣。然目受五臟之精,精裨於谷,神曲能消五穀,則精易成矣,故為明目之神方。其治耳鳴耳聾者,亦以鎮墜之功能制虛陽之上奔耳。柯韻伯謂∶「治癲癇之聖劑,蓋取二石交媾水火,神曲推陳致新,從中焦以轉運其氣於上下也。」
滾痰丸(見痰飲)金匱風引湯(見中風
舒筋保肝散治左癱右瘓,筋脈拘攣,身體不遂,腳腿少力,乾濕香港腳,及濕滯經絡,久不能去,宣導諸氣。
木瓜(五兩) 萆 五靈脂 牛膝(酒浸) 續斷 白僵蠶(炒) 松節 芍藥 烏藥 天麻 威靈仙 黃 當歸 防風 虎骨(酒炒,各二兩
上用無灰酒一斗,浸上藥二七日,緊封扎。日足取藥,焙乾,搗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浸藥酒調下,酒盡用米湯調下。
喻嘉言曰∶「此治風濕搏結於筋脈之間,凝滯不散,阻抑正氣,不得通行之方。」
傷食
[編輯]平胃散治脾胃不調,心腹痞滿,吞酸噯腐,瀉痢,瘴瘧,不服水土等症。
蒼朮(三錢,炒) 陳皮 濃朴(各二錢,炒) 炙草(一錢
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瓜蒂散宿食在上脘,用此吐之,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瓜蒂(炒) 赤豆(煮,等分
上為細末,以豉七合,煮汁和散一匕服。一法溫漿水調服一錢匕,取吐為度。
三一承氣湯(見上瘟疫
傷酒
[編輯]葛花解酲湯治酒病嘔逆,心煩,胸滿不食,小便不利。
青皮(三分) 木香(五分) 橘紅 人參 豬苓 茯苓(各一錢半) 神曲 澤瀉 乾薑 白朮(各二錢) 白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錢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但得微汗,則酒病去矣。
羅謙甫雲∶「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止當發散,使汗出則愈,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今之治此者,乃用酒 丸大熱之劑下之,又用牽牛,大黃下之,是無形元氣病,反傷有形陰血,乖誤甚矣。
五苓散(方見吐瀉加減,詳本論
久服地黃暴脫
[編輯]通脈四逆湯(見傷寒)術附湯(見自汗
室女閉經
[編輯]歸脾湯(見症沖加減,詳本論)當歸龍薈丸(見脅痛
祟病
[編輯]卻邪湯(方見本論
痧症(治法詳本論
卷七
[編輯]虛症諸方
[編輯]傷寒
[編輯]理中湯 附子湯 炙甘草湯(俱見傷寒
虛癆
[編輯]理中湯 甘草乾薑湯 小青龍湯(加減詳本論)桂附八味丸(見痰飲)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桂苓甘術湯(見痰飲黃 建中湯治諸虛里急。
生白芍(四錢) 大棗(三枚) 炙甘草(一錢五分) 生薑 小桂枝 炙 (各二錢
水煎去滓,入飴糖四錢,烊服。氣短胸滿加生薑。腹滿,去棗加伏苓,及療肺氣虛諸不足,補氣加半夏。
二加龍骨湯治虛勞諸不足,男人失精,女人夢交及浮熱汗出。
生白芍 生薑 生龍骨(各三錢) 生牡蠣(四錢,研) 炙草 白薇(各二錢,) 炮附子(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復脈湯(一名炙甘草湯,見傷寒。
治諸虛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此治血脈空竭力乏。)用之所以利血,凡脈見結悸者,雖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必死,若復危急,不能行動,則過十日必死。語極明白,從前解者多誤。
喻嘉言曰∶「此仲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邪少虛多之聖方也。《金匱》不載,以《千金翼》常用此方治虛勞,則實可微信,是以得名為《千金方》也。虛勞之體,多有表熱夾其陰虛,所以本論汗出而悶,表之固非,即治其陰虛亦非,惟用此方,得汗而脈出熱解,俾其人快然,真聖法也。但虛勞之人,胃中津液素虛,匪傷寒暴病,邪少虛多之比。桂枝、生薑分兩之多,服之津液每隨熱勢外越,津既外越,難以復收,多有淋漓沾濡一晝夜者,透此一關,亟以本方去桂枝、生薑二味,三倍加入人參,隨繼其後,庶幾津液復生,乃致榮衛盛而諸虛復,豈小補哉。」
(孫男心典)按∶虛勞治法,舍建中別無生路,又有一種脾陽不虧,胃有燥火,當從時賢養胃陰諸法。葉天士雲∶「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愚於此法,又悟出無數法門,此下所列之方,俱宜深考。
葉氏養胃方治胃虛少納谷,土不生金,音低氣餒。
麥冬 生扁豆 玉竹 甘草 桑葉 沙參
此方生谷芽、廣陳皮、白大麥仁、石斛、烏梅俱可加入。燥極加甘蔗汁。
葉氏方治陰虛盜汗,不用當歸六黃湯,以其味苦,不宜於胃也。此方用酸甘化陰法(合前加減大建中湯辛甘化陽法,可悟用藥之妙。
人參 熟地 五味 炙草 湖蓮 茯神
水煎服。
又方《經》雲∶「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納谷如常,而肌肉日消,當以血肉充養。
牛骨髓 羊骨髓 豬脊髓 湖蓮 茯神 枸杞 當歸 芡實
水煎服。
又方治肉消脂涸,吸氣喘促,欲咳不能出聲,必鋸按季脅,方稍有力,寐醒喉中乾涸直至胸脘,此五液俱竭,法在不治,援引人身膏脂,為繼續之計。
鮮河車(按∶此味不可用) 人乳汁 真秋石 血餘灰
陰虛陽浮,宜用介以潛陽之法。六味丸減丹、澤加秋石、龜膠、牡蠣、湖蓮之屬,如有用海參膠、淡菜膠及燕窩之類,皆是此意。(孫男心典)按∶虛極之候,非無情草木所能補。如肉削之極,必須諸髓及羊肉膠之類;陰中之陰虛極,必須龜膠、人乳粉、牡蠣、秋石、麋茸之類;陰中之陽虛極,必須鹿角膠、鹿茸、黃犬外腎之類。一隅三反。
黑地黃丸治陽盛陰衰,脾胃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此補腎益胃之劑也。
蒼朮(一斤,酒浸) 熟地(一斤) 五味子(半斤) 乾薑(秋冬一兩,夏五錢,春七錢)
上為末,棗肉煉丸,梧子大,用米湯送下百丸,治血虛久痔甚妙,(此治血脫,脾寒之聖
怔忡(驚悸、健忘同治)
[編輯]都氣丸(六味丸加五味子一兩,方見上厥症
歸脾湯治心脾血虛,怔忡健忘,汗多食少,大便泄溏或利,不寐,吐血、下血,婦人經水不調等症。
人參 白朮 炙黃 茯神 當歸 酸棗仁(炒黑、研) 龍眼肉(各二錢) 炙草 木香 遠志(各五分,去骨
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桂枝加桂湯(俱見傷寒) 真武湯 奔豚湯
痿症
[編輯]虎潛丸治痿神方,及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無力等症。
黃柏 知母 熟地(各三兩) 龜板(四兩,炙) 白芍 當歸 牛膝(各一兩) 虎脛骨(酥炙) 鎖陽陳皮(各一兩半) 乾薑(五錢
研末,酒煮羯羊肉一斤,切片微火焙,研末和上諸藥,燥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鹽湯、酒,隨意送下。
遺精
[編輯]封髓丹
黃柏(鹽水炒) 炙甘草(七錢) 砂仁(一兩
研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一本肉蓯蓉五錢去甲,酒浸一宿,次日以水煎三、四沸送下。
此方用黃柏為君,以其味性苦寒,苦能堅腎,腎職得堅,則陰水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肅,秋令一至,則龍火不至於奮揚,水火交媾,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草能緩急。瀉諸火與肝火之內煩,且能使水土合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尤妙以砂仁為引導,《內經》雲∶「腎火燥,急食辛以潤之。」今用砂仁之辛,通三焦,達津液,能納五臟六腑之精而歸於腎,家之氣納,腎中之髓自藏矣。
溫膽湯(駱氏《內經拾遺》雲∶「癲狂之由,皆是膽涎沃心,故神不守舍,理宜溫膽,亦治癇病。」)
半夏 茯苓 陳皮 炙草(各一錢) 竹茹(三錢) 枳實(八分
加姜棗水煎。(沈芊綠雲∶「心藏神,肝藏魂,腎藏精。夢中所主之心,即心之神也,夢中所見之形,即肝之魂也,夢中所泄之精,即腎之精也。要之心為君,肝腎為相,未有君火動而相火不隨之者。當先治其心火而後及其餘,宜黃連清心飲、茯神湯加減。」
黃連清心飲
黃連 生地 甘草 當歸 人參 茯神 棗仁 遠志 蓮子
水煎服。
茯神湯
茯神 遠志 菖蒲 茯苓 黃連 生地 人參 當歸 甘草 蓮子 棗仁
水煎服。
文蛤津臍膏(《種福堂》) 治遺精。
文蛤(研細末
以女兒津貼臍上,立止。
思仙丹(《種福堂》) 治陰虛火動,夢遺精神方。
蓮須(十兩) 石蓮肉(十兩,去內青並外皮) 芡實(十兩,去殼
上為末,再以金櫻子三斤,去毛子,水淘淨,入大鍋內水煎,濾過再煎,加飴糖,和勻前藥,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見《金匱》) 治男子失精,女人夢交。(孫男心典)按∶多夢者,神氣外浮,龍為天地之神,故龍骨最能補神而治妄夢,合之牡蠣之咸寒,便能引火歸原,以此湯主之。如陽遺而泄者,加蓮子心一錢,生棗仁二錢,能補腎攝精,最為神妙。
溫膽湯即二陳湯加竹茹三錢,枳實八分。
二加龍骨湯(見虛癆)四君子湯(加減詳本論。
遺溺
[編輯]補中益氣湯(見瘧疾
房勞傷寒
[編輯]通脈四逆湯(見心腹痛)黃連阿膠雞子黃連(見中風
竹皮湯
鮮刮竹皮(二兩六錢
上一味,以水二杯,煎一杯服。
素盛諸方
[編輯]九制蒼朮散治肥人多濕痰盛,久服成地仙(喻嘉言《寓意草》有論。
茅山蒼朮(十斤,米泔水浸一宿,去皮切片,以黑芝麻拌,九蒸九曬。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棗湯下,一日兩服。
防風通聖散(見中風)二陳湯(見痰飲)乾坤得一丸(即藥肆所賣,未制大黃為丸。今新易此
素衰諸方
[編輯]人參養榮湯 治氣血兩虛,生出諸病,不可名狀,不論其症,不論其脈,但服此湯,諸症俱愈。
生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 人參 白朮 炙黃 茯苓 炙草 肉桂 陳皮(各一錢) 遠志(去骨) 五味子(各五分) 熟地(七分五厘
加生薑三片,棗三枚,水煎服。
歸脾湯(見怔忡
還少丹(脾腎雙補之方) 治虛弱百病,為時常調養之良劑也。
熟地 山茱肉 山藥 茯苓 枸杞 肉蓯蓉 杜仲 遠志(去骨) 牛膝 枳實 巴戟天(去骨) 小茴香 五味子(各二兩) 石菖蒲(一兩) 大棗(二十枚
先以姜煮大棗,去皮核搗膏,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日二服。
六味丸 八味丸
十味補心湯(張心在新定丸散飲膏,隨人所入
茯神(八兩,專補心) 棗仁(炒黑) 當歸(二味自肝補心) 龍眼肉(搗膏) 茯苓(二味自肝補心)
人參 麥冬(二味自肺補心) 熟地(慮其滯者以巴戟天代之) 遠志(去骨,二味自腎補心,以上各四兩) 香附(四制 ,三兩,通行經絡,以達五臟之氣
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米湯下,日二服。
《經》曰∶「主明則下安」,以此養心則壽。所謂王者心也,主為一身之主,耳、目、口、鼻、四肢通體,無一不待其使令。心如海內之大君,四髒如四方之侯伯,乾綱克振,而天下皆安,其大彰明較着者也。諸家亦講補法,或專救四髒之一,不專補心,久服增氣而成病,若能一於補心,則有利而無弊,遍閱方書,惟天王補心丹,以補心名,而用藥駁雜,不如此方補一髒而五臟交補。方中專補心者,茯神一味,余藥則因四髒以補,如四方諸侯,皆出所有以貢天子。以補心為補藥之主,若病在他髒,則他髒之補藥,已具方中,便可藉心臟之精氣相助,不患其偏,總使心君操縱有權,四方上下安和,太平之象,可坐致也。尤妙在香附,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為之轉輸,不使滯於一處而偏勝,且能兼益六腑也。
卷八
[編輯]桂枝芍藥知母湯治諸肢節疼痛,身體 羸,腳腫如脫,頭暈氣短, 欲吐。
附子 芍藥 甘草 麻黃(各三錢) 桂枝 白朮 知母 防風(各四錢) 生薑(五錢
上九味,以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日夜三服。
用桂枝湯去棗加麻黃,以助其通陽;加白朮、防風以伸其脾氣;加附子、知母,以調其陰陽;多用生薑以平其嘔逆。
資壽解語湯治中風脾緩,舌強,不語,半身不遂,與地黃飲子同意,但彼重在腎,此重在脾。
羌活(五分) 防風 附子 羚羊角 天麻 酸棗仁(各一錢) 肉桂(八分) 炙甘草(五分
水二杯,煎八分,入竹瀝五錢,生薑汁二錢調服。
喻嘉言治腎氣不縈於舌本,加枸杞、首烏、天冬、菊花、石蒲、元參。
清暑益氣湯(暑,熱也。肺主氣,熱甚則氣泄,如暑盛,則金藏也。故清暑必益氣,內傷勞倦夏秋當伏
黃 (汗少減半) 蒼朮(泔浸) 升麻(各一錢) 人參(去蘆) 澤瀉 橘皮 神曲(炒) 白朮(土炒,各五分) 麥冬(去心) 當歸身 甘草(炙,各三分) 葛根 黃柏(酒浸去皮,各二分) 五味子(九粒) 青皮(去瓤,一分半
水二杯,煎八分,食遠服。
近效白朮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氣精。
白朮(四錢) 附子(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加生薑二片,紅棗二枚,水煎。
喻嘉言曰∶「此方治腎氣空虛之人,外風入腎,恰似烏洞之中,陰風慘慘,晝夜不息。
風挾腎中濁陰之氣,厥逆上攻,其頭間重眩之苦,至極難耐,兼以胃氣亦虛,不知食味,故方中全不用風門藥,但用附子暖其水髒,白朮、甘草暖其土髒,水土一暖,則濁陰之氣盡趨於下,而頭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證除矣。其雲益精氣者,以既知食味,自能多食,精生於谷也。」
溫脾湯治錮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宜先取去,然後調治,不可畏虛以養病也。
附子 乾薑 甘草 桂心 濃朴(各二錢) 大黃(四分
水二杯,煎六分服。
喻嘉言曰∶「許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溫藥下之之法。方中大黃一味,不用則溫藥必不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溫藥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轉劇,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雞矢醴治鼓脹。
雞矢(干者五合,山間者良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食後酒調下。
百合湯治解 之神劑也。
百合上用水二杯,煎八分,不拘時服。
保生無憂散 婦人臨產,先服一、二劑,自然易生,或遇橫生倒產,連日不生,服二、三劑神效。
菟絲子(一錢五分)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三分) 白芍藥(一錢二分,冬月只用一錢) 甘草(五分) 荊芥穗(八分) 生黃 (八分) 濃朴(薑汁浸,七分) 枳殼(六分) 艾葉(五分) 真貝母(一錢五分,去心) 羌活(五分)
上十二味根據方修合,另將川貝研細末,候藥煎好,沖入同服,引用生薑三片,空心服。
此方全用撐法,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者也,濃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撐開血脈,俾惡露不致填塞;羌活、荊芥疏通太陽,將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治,則諸經皆治;枳殼疏理結氣,將面前一撐,俾胎氣斂抑,而無阻滯之虞;艾葉溫暖子宮,撐動子宮,則胞胎靈動;貝母、菟絲最能滑胎順氣,將胎氣全體一撐,大具天然活潑之趣矣;加黃 者,所以撐扶元氣,元氣旺,則轉動有力矣;生薑通神明,去穢惡,散寒止嘔,所以撐扶正氣,而安胃氣;甘草協和諸藥,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撐法之神也。此方人多不得其解,程山齡注獨超,故全錄之。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省人事;或胞衣不下。並治心痛,血滯作痛。
蒲黃 五靈脂(各等分
生研,每服三錢,酒煎服。
黃 六一湯治氣虛口渴不止。黃 (灸六錢) 炙草(一錢)水煎服。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炮姜(八分) 桃仁(二十四粒) 炙草(一錢
水煎服。瘀血不行,加紅花一錢;傷風口痙,加荊芥穗三、四錢,益母草三錢。
七味白朮散治小兒吐瀉及一切口渴不止。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錢五分) 干葛(三錢
共為末,每服三、五錢,白湯調下,或水煎服。
加味芎歸湯治婦人難產,交骨不開。
川芎(三錢) 當歸身(五錢) 龜板(三錢,生研) 婦人生過男女頂門發(燒如雞子大
水三杯,煎八分服,如人行五里路即生。此方去龜板、頭髮,名佛手散,安生胎。去死胎。
香薷丸治水腫。
干香薷(一斤) 白朮(七兩
先將白朮為末,後濃煎香薷汁為膏,和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良。
又外台香薷丸以香薷五十斤,水熬膏,令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加之,以小便利為度,無所忌。
金匱防己茯苓湯治皮水,此症因肺閉則木不逆下而泛溢皮膚,狀與風水相似,但不惡寒為度。
防己 黃 桂枝(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
崔氏療大腹水腫上氣,小便赤澀,頸脈動,不臥方。
苦葶藶(五兩,炒) 杏仁(二兩,炒黃) 大棗(四十枚,飯上蒸,去皮核
分搗合治為丸,如棗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再服五丸,米飲下。三日後,平旦服五丸,晚服三丸。
時法治氣喘咳嗽不已,可代十棗湯。
《金匱翼》雲∶「吐血不止,將本人血,瓷鍋焙乾為末,每一錢二分,以參麥湯調下即止。」
《金匱翼》雲∶「凡吐粉紅色痰涎,是肺絡損傷而血滲也。治以鮮藕、白糯米、紅棗三物煎湯,頻頻服之,久自愈。此方系正白旗遲維新所授,用之最良。
腸痔下血方
木耳(五錢,浸一宿,洗淨
空心生食,禁茶湯半日,三服必愈,但不能除根耳。
磁石丸治膏淋,膏淋者小便濁。
磁石 肉蓯蓉(酒浸,切焙) 澤瀉 滑石(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不拘時服。如臍下妨悶,加沉香一錢以行滯氣。
鹿茸散治下元虛憊,小便溺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令黃,)生地黃焙 當歸(焙、各三兩) 蒲黃(一合) 冬葵子(炒,四兩半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匕,空心溫酒調服。日一服。一方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炒鹽湯下。
柴胡梅連散治骨蒸勞熱,久而不愈,三服除根。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黃連 當歸 白芍(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童便一盞,烏梅一個,豬膽五匙,豬脊髓一條,韭根半錢,水一鍾,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原方有前胡,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余蓋從柴胡飲子增入,以備補虛瀉熱之用,去前胡者,不欲重散也。
涼膈散治上焦積熱,煩躁、面赤、頭昏、咽痛、喉痹、口瘡、頰腫、便溺悶赤、譫妄、睡臥不安(一切風壅。
薄荷 連翹 黃芩 梔子 甘草(各一兩半) 大黃 芒硝(各半兩
上末,每服二、三錢,加竹葉七片,蜜三匙煎,食後服。與四物各半服,能益血泄熱,各雙和散。《本事》加赤芍、干葛,治諸熱病,屢效。
《玉機》雲∶輕者宜桔梗湯,本方去硝、黃加桔梗,舟楫之品,浮而上之,去胸中無形之熱,且不犯中、下二焦也。
大棗湯治水飲作痛,峻劑不可輕用。
大戟 芫花(炒) 甘遂(各等分,研
用大棗十枚,水二杯,煎七分,去滓,入藥方寸匕約有七分服。次早當下,未下,再一服。服後體虛,以稀粥調養。
栝蔞薤白白酒湯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寸沉遲,關上小緊。
栝蔞(連皮子搗,五錢) 薤白(如干者,用三錢,生者,用六錢
白酒三杯,煎八分服。加半夏二錢,名栝蔞薤白半夏湯,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薯蕷丸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薯蕷(三十分) 茯苓 柴胡 桔梗(各五分) 白朮 芍藥 防風 芎 麥冬 杏仁(各六分)阿膠 人參(各七分) 乾薑 甘草(各二分) 白蘞 干地黃 當歸 桂枝 神曲 豆黃卷大棗(百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魏念庭曰∶人之元氣在肺,人之陽氣在腎,既剝削,則難於遽復矣,全賴後天之谷氣資益其生。是榮衛非脾胃不能通宣,而氣血非飲食無由平復也。仲景故為虛勞諸不足而兼風氣百疾,立此薯蕷丸之法,方中以薯蕷為主,專理脾胃,上損下損,至此可以撐持,以人參、白朮、茯苓、乾薑、豆黃卷、大棗、神曲、甘草助之,除濕益氣,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當歸、芎 、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血滋陰,以柴胡、桂枝、防風去邪散熱,以杏仁、桔梗、白蘞下氣開郁。惟恐虛而有熱之人,滋補之藥,上拒不受,故為散其邪熱,開其逆郁,而氣血平順,補益得納,為至當不易之道也。
大黃 蟲丸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傷,內有干血,肌肉甲錯,目黯黑。緩中補虛。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 杏仁 虻蟲(各一升) 芍藥(四兩) 乾漆(一兩) 干地黃(十兩) 水蛭 蠐螬(各一百枚) 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尤氏曰∶風氣不去,則足以賊正氣,而長生不榮,故薯蕷丸為要方,干血不去,則足以留新血,而滲灌不周,此丸為上劑。
愚按∶此丸從《內經》四烏 一蘆茹丸悟出,但不如四烏 一蘆茹丸之平易近人也
。
防己黃 湯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 黃 (各三錢) 炙草(三錢五分) 白朮(二錢) 生薑(四片) 大棗(一枚)
水二杯,煎八分服。服後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喘者加麻黃,胃中不和者加芍藥,氣上沖者加桂枝。
附子粳米湯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二錢,制) 半夏(四錢) 炙草(一錢) 粳米(五錢,布包) 大棗(二枚
水三杯,煎八分溫服,日夜作三服。
大黃附子湯脅下偏痛,發熱脈緊弦者。
大黃(三錢) 附子(三錢) 細辛(二錢
水二杯,煎八分服。
桂枝新加湯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 人參(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 芍藥(各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一升,余如桂枝湯法。
大柴胡湯治太陽病未解便傳入陽明,大便不通,熱實心煩,或寒熱往來,其脈沉實者,以此方下之。
芍藥 黃芩 枳實(各三錢) 柴胡(八錢) 半夏 生薑(各五錢) 大棗(四枚
上七味,以水三杯,煮取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錢,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也。
桃仁承氣湯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桃仁(十七個) 大黃(四錢) 甘草(二錢) 桂枝(二錢) 芒硝(二錢
上五味,以水二杯半,煮取一杯,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至八分溫服,日三服,當微利。
小承氣湯治陽明病潮熱,大便難,脈沉而滑,乃內實腹痛者。
大黃(四錢) 濃朴(二錢,炙去皮) 枳實(三錢,炙)
上三味,以水二杯,煎八分,溫服,日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再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大承氣湯治陽明病大實大滿,大便不通,腹痛大熱,其脈沉實者,此方主之。
芒硝(三合,《內台》方三兩) 大黃(四兩,酒洗) 枳實(五枚,炙) 濃朴(半斤,去皮,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調胃承氣湯治汗後,惡熱譫語,心煩、中滿,脈浮者主之。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故地統於天,形以承氣,故地以承天。胃、土也、坤之類也;氣,陽也,干之屬也。胃為十二經之長,化糟粕,運精微,而成傳化之府,豈專以塊然之形,亦惟乘此干行不息之氣耳。
湯名承氣,確有此義,非取順氣之義也。」憲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着者《傷寒類疏》未刊行世。憲公諱孝銘,古吳人也。
半夏瀉心湯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俱在,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痞,柴胡不當與之,宜此方主之。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甘草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治心下痞而復惡寒。
大黃(二兩) 黃芩 黃連(各一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生薑瀉心湯治傷寒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生薑(四兩) 半夏(半升)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 大棗(十二枚) 黃連(一兩)
甘草瀉心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噫,心煩不得安,醫見人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也。
甘草(四兩) 黃芩 乾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吳茱萸(三錢) 當歸 芎 芍藥 人參 桂枝 阿膠 甘草(炙) 丹皮(各二錢) 生薑(三錢) 半夏(二錢半) 麥冬(五錢
上十二味,以水三杯,煎至八分,溫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方中當歸、芎 、芍藥、阿膠,肝藥也;丹皮、桂枝,心藥也;吳茱萸,肝藥亦胃藥也;半夏,胃藥亦沖藥也;麥門冬、甘草,胃藥也;人參補五臟,生薑利諸氣也;病在經血,以血生於心,藏於肝也;沖為血海也,胃屬陽明,厥陰沖脈麗之也。然 繹方意,以陽明為主,吳茱萸用至三錢,驅陽明中土之寒,即以麥門冬用至五錢,滋陽明中土之燥,一寒一熱,不使偏隅,所以謂之溫也。半夏用至二錢半,生薑用至三錢者,以姜能去穢,而胃氣安,夏能降逆,而胃氣順也。其餘皆相輔而成,其溫之之用,絕無逐瘀之品,故過期不來者能通之,月來過多者能止之,少腹寒而不受胎者,並能治之,神妙不可言矣。
陰挺方秘授此方,治婦人螞蟻瘡,又名雞冠瘡,俗名下 ,古名陰挺,今人呼為吃血癆是也。
飛礬(六兩) 銅綠(四錢) 五味 雄黃(五錢) 桃仁(一兩)
共研末,煉蜜丸,每丸重四錢,以方內雄黃為衣。
按∶婦人有得此症者,不肯聲張,以致毒攻臟腑,經脈不調,經閉,永不生育,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腰腹疼痛,不思茶飯,咳嗽痰喘,乍寒乍熱,自汗盜汗。如一月至一年之症,不知道者,或用刀割患處,命在旦夕。如遇此症,只用此丹一丸,重者二丸,坐入下部即愈。
駐車丸治大冷洞痢,腸滑,下赤白如魚腦,日夜無度,腹痛不可忍者方。
黃連(六兩) 乾薑(二兩) 當歸 阿膠(各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大酢八合烊膠和之,並手丸如大豆,候干,大人飲服三十丸,小兒以意量減,日三。
按∶張路玉雲∶「人身有車,皆附脊而行,以司精氣神之運度。羊車屬肺分,當在上,以職司化氣生精,故位反在下,鹿車屬腎分,當在下,以職司化火益氣,故位反在中,牛車屬脾分,當屬中,以職司化味歸神,故位反在上,此皆平人之常度也。修真家惡其順行之性,起滅無常,乃修逆行之道,以為內丹之基。《千金》又以平人失其常度,而患下利崩脫,良由鹿車過駛,趲動羊車過動,以致精血不藏,牛車過疲,不能隨鹿車之馳驟,以致水谷不克。故用乾薑以助牛車之健運,黃連以挽鹿車之傾危,阿膠以救羊車之奔迫,當歸以理血氣之散亂,庶精、氣、神各歸其統,而無崩脫之虞,且冷痢得乾薑可瘳,熱利得黃連可瘥,冷熱交錯,得姜連可解,阿膠可滋乾薑之燥,當歸可和黃連之寒,不特為久痢神丹,尤為休息之專藥。」
附錄刀槍跌打神方
白附子(麵粉裹為衣,置火上煨熟) 天麻(酒炒) 防風 白芷 南星(酒炒) 羌活(各等分
上六味,各等分,研細末,敷傷處。傷重者,用童便並老酒服四、五錢,傷輕者,用酒服二、三錢可也。
卷八
[編輯]婦人科
[編輯]婦人之病與男子俱同,惟經之前後,與胎產前後,當另立治法。室女閉經,久必成勞,以天癸正旺,不應愆期也。其症發熱咳嗽,及寒熱往來,惡瘡漸盛。如脈洪、口渴,便秘者,為實熱,宜以四物湯加紅花、桃仁、大黃(醋炒、)烏藥、茜草主之;脈虛、口淡、多寒、腰腹痛、大便滑者為虛寒,宜以四物湯加肉桂、人參、大黃、桃仁、乾薑主之,二症脈澀,肌肉甲錯,將成干血癆者如虻蟲,水蛭攻之,但經閉即為血崩之兆,不可任意攻擊,此切症類多憂鬱思慮,七情過用所致,屬虛者十之六、七。《內經》雲∶「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宜以逍遙散解肝經之郁,而諸郁俱解以歸脾湯補心脾之血,以治經血之源。景岳逍遙飲心、肝、脾同治,為標本兩全之道,服之良久,然後通之。
婦人經閉,照前法。師尼寡婦,寒熱往來,脈上魚際,將成癆瘵,以小柴胡湯加生地主之,或八味逍遙散主之。
婦人經漸遲,是血海虛寒,宜以四物湯加桂、附、吳萸、人參、白朮、炙草主之。經漸早是血海挾熱,宜四物湯加黃連、黃芩、阿膠、地榆、甘草主之。
愚按二症,經遲者,用歸脾湯加附子、乾薑,經早者加丹皮、梔子是也。
薛立齋之快捷方式婦人赤白帶下,與男子赤白濁同,俱主濕熱,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各二錢,黃柏一錢,牡蠣粉三錢,椿根皮(醋炒)二錢,烏梅二枚去核主之。亦有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八味丸而愈者,宜察其脈症而消息之。
赤屬血,宜加當歸(醋炒二錢。)白屬氣,宜加黃 (鹽水炒三錢。
婦人經水不調,多不能成孕,宜先審其寒熱虛實,及有無憂鬱,以調其經,即是種子之法。又肥人恐子宮脂滿,不能受胎,宜以四物湯去熟地,加半夏、貝母、香附各二錢,阿膠三錢,天麻一錢主之。瘦人恐子宮乾燥,不能受胎,宜四物湯加人參、麥冬、半夏、桂枝、阿膠各一錢五分,艾葉、吳萸各五分主之。景岳育麟珠為種子良方,不可不知。
墮胎症,丹溪主於脾虛挾火,以胎繫於脾,猶鍾懸於梁也,故以白朮補脾為主,火盛則動其胎氣,故黃芩瀉火為輔。於是垂其訓曰∶黃芩、白朮為安胎之聖藥。《達生篇》遵其法,而立安胎方,服多效。然物雖繫於梁,而力則藉於棟,巨棟屹然不動,而梁方安,故人之兩腎,猶兩棟也。如左尺弱,必以六味丸為主,右尺弱,必以八味丸為主,而阿膠、艾葉、續斷、五味子之類,於二方隨宜加減,應手取效,此趙養葵先生之心法也。大抵三月、五月,胎必應期而墮者,皆是腎虛,必以此法為上。若近時醫,必謂丹皮動血,桂枝墮胎,戒而不用。不知庸劣誤人,即此等不讀書,假小心之輩也。
張石頑曰∶舉世皆以黃芩、白朮為安胎聖藥,半夏、桂附為隕胎峻劑,敦知反有安胎妙用哉,蓋子氣之安危,系乎母氣之有偏勝與否。若母氣多火,得芩連則安,得桂附則危,母氣多痰,得芩半則安,得歸地則危,母氣多寒,得桂附則安,得芩連則危,務在調其偏勝,適其寒溫。世未有母氣逆而胎得安者,亦未有母氣安而胎反墮者。所以《金匱》有懷孕六、七月,胎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用附子湯溫其髒者,不可不知。
產前嗽喘腫脹及一切雜症,俱以雜症正法醫之,不必謂某藥動胎,某藥墮胎,疑而不用也,《內經》雲∶「有故無隕。」即此謂也。或以四物湯為主,以護其胎,則所用之藥,直入於病,絕無妨礙。觀潔古六合、四物湯,凡硝黃之類無所不用,可以觀古人之有識有膽也。其方備載於《醫方集解》末卷,宜熟讀之。
產婦臨盆,以忍痛熟睡為主,分娩自有定時,不妨緩緩以待,切勿聽穩婆驚悚之言,如交骨不開,是陰氣大虛,宜加味歸芎湯主之(方見《女科要旨》。
又方以桃仁一個,劈作兩片,一片寫「可」字,一片寫「出」字,仍合之,以糊粘之,吞下多效。
又∶胎,猶舟也,血,猶水也,水滿則舟行,如血行太早,則胎乾澀而難出,必以十全大補大劑服之,如血未行,以保生無憂散主之。
又∶產後腹中 痛,諸藥不效,以手重按稍止者,虛之候,必用峻劑法,羊肉湯主之。
催生歌
[編輯]一烏(烏梅)三巴(巴豆)七胡椒,研(細)末搗爛取成膏,酒醋調和臍下貼,便令母子見分胞。
一產難,密以淨紙書本州島太守姓名,燈上燒灰,湯調服即產(出《百一選方》。
一小兒逆生,用烏蛇蛻一條,蟬脫二七個,胎髮一團,三味燒為灰,分為二服,溫酒調下,並進二服,仰臥霎時,其兒即順生。或用小針於兒腳心刺三七刺,急用鹽少許塗刺處,實時順生,子母俱活也(出劉穎叔《異菀》。
一灸難產法,張文仲灸婦人橫產,先手出,諸般符藥不效,灸婦人右腳小趾頭尖三壯如小麥大,下火立產。
產後一切雜症,先以生化湯去瘀生新,嗣以八珍湯大補氣血,即有雜症,亦姑置弗論。
蓋產後挾虛,惟補養氣血,氣血一復,有邪自然渙解,無邪即見平康。此高鼓峰之說,本於朱丹溪先生,時醫多宗此說,姑存之。
生化湯
當歸(五錢) 川芎(二錢) 炮姜(五分) 桃仁(一錢五分) 炙草(一錢) 水煎服。
又產後中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宜以華佗愈風散治之。
荊芥穗(二、三兩,焙乾為末) 每用三錢或五錢,酒和童便各半送下。若口噤用一兩,以童便煎好從鼻孔灌之。
產後乳少,是氣血不足,宜豬蹄湯主之。
生黃 (一兩) 當歸(五錢) 白芷(三錢) 木通(一錢) 以豬前蹄二隻,煮汁五碗,以二碗半煎藥,至八分碗服偃面臥一時,其乳擦一 ,令人吮之,去滓,再同豬蹄汁煎服。
毓麟珠(《景岳》) 治婦人氣血俱虛,瘦弱不孕。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芍藥(酒炒、各二錢) 川芎 炙草(各三兩) 當歸 熟地 菟絲子(各四兩) 杜仲(酒炒) 鹿角霜 川椒(炒出汗,各二兩
煉蜜丸,如彈子大,每空心嚼服一、二丸,用酒或白湯送下,或為小丸吞服亦可。
如經遲腹痛,桂、附、吳萸之類可加,如血熱經早,地骨皮、續斷之類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