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醫碥/卷之五·四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五·四診

[編輯]

望色

[編輯]

察面

[編輯]

察面圖(圖缺)

庭(即天庭)以候首面,闕(即眉心)以候肺,闕以上候咽喉,下極(即山根)以候心,年壽(即鼻柱)以候肝,其左右以候膽,面王(即準頭)以候脾,方上(即鼻隧)以候胃,人中以候膀胱、子宮,面中央(顴骨之下,迎香之外)以候大腸,大腸之旁(頰之上也)以候腎,面王以上(兩顴內,鼻準旁)以候小腸。

上本《內經》,後人又以天庭候心,左頰候肝,右頰候肺,鼻候脾,頦候腎,參而查之可也。

面有青黃赤白黑,以應五臟。岐伯曰∶生於心,如以縞(素帛也)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紅,謂淡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青含赤色。)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

(黃含赤色。)生於腎,如以縞裹紫,(黑含赤色。按五色俱帶赤,乃血之本色。然色為精神所發現,欲藏不欲露,故如縞裹。若露則為髒氣失守,精氣外浮,中髒告竭矣。)此為無病之色。若病而色見,則以相生者吉,相剋者凶;(如脾病泄瀉,而見赤色,為相生,見青色為相剋。又秋見黃色∶為相生,見赤色為相剋也。)滋潤而明亮者吉,枯槁而晦滯者凶。(即《內經》所謂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之意。面不潤責之水,無光責之火。)晦滯之色,上行者,病益甚,(審其色之尖銳向上,知為上行,向下知為下行。下文內走外走等仿此。)下行如雲散者,病漸已。女子色見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反此。色散未聚,病亦未聚。(凡色明顯者為新病,濁晦者為久病。)色從面內走面外,病亦自內走外。左右上下,以此推之。

青色屬肝,主風,主驚,主寒,主痛。面唇青者,寒極也。青而脫色,(脫色,謂面無血色,神采脫也。)驚恐也。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多虛風。(以上皆寒證。蓋肝陽不足,陰寒內凝,脾失其營運之權,故多腹中冷痛,吐泄之疾。)青而赤者,為肝火。

青赤而晦滯者,為鬱火。(以上熱證。)

赤色屬心,主熱。心熱者,庭先赤。脾熱者,鼻先赤。肺熱者,右頰先赤。腎熱者,頤頦先赤。肝熱者,左頰先赤。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汗不徹故也。(此傷寒太陽經表熱證。)面赤而潮熱譫語者,胃實也。(此傷寒陽明腑實熱證。)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嬌嫩,游移不定,(不盡面通紅。)乃陰證戴陽,必下利清谷,或小便清白,(或淡黃。)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

雖或煩躁發熱,欲坐臥泥水中,(外熱甚也。)渴欲飲水,或咽喉痛,證似實熱,而索水置前卻不能飲,肌表雖大熱,而重按之則不熱,或反覺冷,且兩足必冷,須審。(此傷寒直中寒證。)

又有面赤煩躁,遍舌生瘡生刺,舌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涌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攻,兩足心如烙,脈洪數無論,按之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虛火不歸元所致,證最難辨。但病由內傷,其來以漸,是乃乾柴烈火,不戢自焚,與上所列三證,固自不同也。又有久病虛人,兩顴至午後帶赤者,此則陰虛火動之常證,雖未至如上證之烈,亦內傷也。(以上二證皆虛熱。)赤色出於兩顴,(狀若裝朱。)大如拇指者,病雖愈必死。(又熱病無汗顴赤死,蓋顴以骨為主,骨屬腎,水惡反克也。)

黃色屬脾,主濕熱,食積。黃而明如橘子者,濕少熱多也。黃如煙熏,暗濁不明,濕多熱少也。(濕土瘀濁。)黃而黯淡者,則為寒濕。黃而枯 者,胃中有火。

黃而色淡,胃氣虛。黃而青黑者,為木克土,(肝陽不升,脾為寒滯。)水無制。(脾不運則水停。)

白色屬肺,主氣血虛寒,縱有虛火,斷無實熱。白而無神者,為肝泄脫血。白而青者,氣寒血凝。白而淖澤,肺胃之充也。白而肥,有痰。白而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

黑色屬腎,主寒,主痛。青黑為陰寒,焦黑齒槁,為腎熱。黑而枯夭,見於耳目口鼻,不論何處,俱不吉。若見於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陰晦之色,加於陽之高位,故死。)

面慘不光者,陰寒也。面光不慘者,陽熱也。面如錦紋者,陽毒也。面垢如油,喘促者,暑病也。

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濁壅滯,病久氣虛,只宜瘦削清 。若病邪方銳,而青白少神,氣羸久困,而嫵媚鮮澤,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惟黃色見於面目,而明潤者,向愈之候也。此經所以謂面黃,目青或赤,或白或黑,皆不死。(以黃色在也。)面青,目赤或黑;面赤,目白或青;

面黑,目白,皆死。(以無黃色也。按面目色同,為順,色異為逆,說本華佗。則此所謂不死者,但不死耳,非順也。)

察目

[編輯]

凡目明能識見者,可治。昏不識人,或反目上視,或瞪目直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者,皆不治也。凡開目而欲向明,欲見人,多言好動者,陽證也。(陽盛,欲以動而散其熱也。又有病熱而惡日與火者,惡其助熱也。)目閉惡明,不欲見人,懶言惡動者,陰證也。(陰盛則陽衰,故惡動散。又有陽虛而喜見日光者,樂其助正也。)目痛為陽明表證,目赤為經絡熱盛。

目黃,頭汗,欲發黃。白睛黃,欲發疸。目睛不了了,(不了了,猶不 ,火熏而朦朧也。)為胃府實。睛不和,(黑白不分明也,似即俗所謂半朧眼。)為內熱甚。目眩為痰火。眼胞微腫,為有水。目下灰色,為寒飲。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眼黑頰赤,為熱痰。眼黑,而行走艱難呻吟者,痰飲入骨也。眼黑,而面赤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

目 黃者,為病欲愈。

目痛,赤脈從上而下者,太陽病。(足太陽經,為目之上綱。)從下而上者,陽明病。(足陽明經,為目之下綱。)從外 走內者,少陽病。(足少陽經,行銳 之後。)

瘰 發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邪銳而專也。)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二脈半,二歲半死;三脈,三歲死。(邪散而緩也。)

察耳

[編輯]

耳葉紅潤者生。乾枯塵垢而青黑者,為腎敗,死。

耳中策策痛,而耳葉黃者,病名黃耳,類傷寒也。(風入於腎,卒然發熱惡寒,脊強背直,如痙狀。)

察鼻

[編輯]

鼻頭色青,腹痛苦冷者死。(中寒暴證。)微黑而澤者,水氣。黑而枯燥者,房勞。黑黃而亮者,瘀血。黃色者,小便難。(濕熱不泄,故瘀而黃。)鮮明者,有留飲。(津液不行,濕生熱,故色黃而明潤。)赤為肺熱。鼻孔乾燥,目瞑,漱水不咽者,欲衄也。鼻孔黑如煙煤而燥者,陽毒也。黃黑枯槁,為脾火,津涸,大便燥結。鼻塞涕濁者,風熱也。

白為氣虛,為亡血。鼻孔冷滑而黑者,陰毒也。鼻孔煽張者,肺絕,不治。鼻上汗出如珠,為心脾痛極。男子色見於準頭,為小腹痛,為卵痛。其圓直,(其色直垂而繞於面王之下。)為莖痛、狐疝、 陰之屬也。女子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色散,但為氣痛,無積聚。摶色若結滯。)為聚,(血凝氣滯。)方圓左右,(以積之形位為言。)各如其色形。

察唇齒

[編輯]

唇焦乾燥裂,為脾熱。(經謂脾胃之華在唇四白,四白者,唇之四際白肉也。)唇赤腫,為胃濕熱。鮮紅,為火盛。淡白,為氣虛。淡而四繞起白暈,為亡血。青黑為寒。唇青舌卷,或還口黧黑,唇口動顫不止者,皆死證也。唇下有瘡,名狐,上有瘡,名惑。

齒槁者,腎熱。前板齒燥者,中暑。

察舌

[編輯]

舌青,或青紫而冷滑者,為寒證。青紫而焦燥,或脹大,或捲縮者,為熱證。

寒甚亦捲縮,筋脈得寒而收引也,然必不焦燥。

凡舌強硬短縮,而神氣昏亂,語言不清者死。(亦有痰證而舌本硬及縮者,不在此論。)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陰陽易病,舌出數寸者死。傷寒熱止在表者,舌無胎。熱邪傳里,則胎漸生,由白而黃而黑,由潤而燥,而拆裂,由滑而澀、而芒刺,皆以熱之淺深微甚為層次。(胎因內熱,致脾氣閉滯不行,飲食津液停積於內,故胎見於外。

若脾氣不滯,則飲食運化,津液流通,雖熱甚,不必有胎也。此理宜知。)略具如下∶純白舌傷寒白滑胎舌,為熱初入內,猶帶表證,表劑中加清涼之品。又有胃中虛冷,寒飲結聚膈上,成白滑胎者。又脾閉甚,則白如積雪。又有髒結證,(詳《傷寒論近言》。而胎白滑者,須辨。溫熱病,一發便壯熱煩渴,舌正赤而有白胎者,雖滑,即當用白虎,治其內熱而表自解,切不可用表藥。時疫初起,胎白如積粉。

白雜色舌 傷寒熱入胃,則白胎中黃,白多黃少而滑,尚帶表證,仍宜於解表藥中加清涼之品。黃多白少,乾澀,無表證者,或清或下。(有夾食痰血而滑,須下者,參下黃雜色舌條。)若燥裂生芒刺,則必下無疑。溫熱時疫,則雖潤滑,亦宜涼膈、白虎、承氣之屬,以清熱攻里,萬不可發表也。

純黃舌 潤滑者須審,若熱尚未結聚,不可便攻。若在夏月,便宜攻下,不必待胎燥乃攻也。

黃雜色舌 根黃硬,尖白,中不甚干,亦不滑,短縮不能伸出,譫妄煩亂者,此挾痰食,大承氣加生薑、半夏治之。舌色青紫,而胎卻黃濃,甚則紋裂,但覺口燥,舌仍不干者,此陰證挾食也。脈或沉細而伏,或虛大而澀,按其心下或臍旁硬痛,而時失氣者,急宜大承氣,另煎生附子,佐大黃下之。脈虛大者,黃龍湯下之。

熱極煩躁者,更加生地、麥冬,夏月尤宜。此證若胎黃不燥,在冬月,宜附子理中湯合小承氣湯下之。大抵舌有積胎,雖見陰象,亦是虛中有實,急當攻下,但與常法不同耳。又中宮有痰飲水血者,舌多不燥,不可因其不燥,而延緩至誤也。(中暑證夾血,多有中心黑潤者,勿誤作陰證治之。)

純黑舌 遍舌黑胎,夏月或可救,以炎令邪火內外燔灼,黑胎易生也,猶可攻治。冬月得此舌,必死。

黑雜色舌 中黑邊黃,承氣下之。邊白,大柴胡下之。若生芒刺裂瓣,不論邊系何色,但看瓣底色紅活者,急下之。如俱黑者,不治。若腐爛捲縮,亦不治。發生蟲,雖為濕,亦屬肝傷,俱為危候。大抵尖黑尚輕,根黑則重。夏月中暑,多黑舌,邊紅中黑干者,宜白虎湯。以上皆邪熱實熱,然亦有虛熱者。舌心雖黑或灰黑,而無積胎,舌形枯瘦,而不甚赤,其證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不硬滿,按之不痛,神不昏,不得睡,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嘆息,此為津枯血燥之虛熱,宜大料六味丸合生脈散、炙甘草湯。誤與承氣必死。

若直中寒證,始病不發熱,舌心便黑色,(非由自黃變化。)雖黑而滑,舌亦瘦小,當急溫之。

赤色舌 溫熱時疫,熱毒內盛,潤滑者未可便下,黃連解毒、白虎等湯。干而有黃白黑等胎,及芒刺、紋裂、坑爛、起 者,皆下證也。一種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潤,而燥涸殆甚者,為妄行汗下,津液竭所致,多不治,宜生脈散等。又紅痿舌,(痿軟不能動也。)及紅細枯長舌,並難治。

紫色舌者,兼酒毒所致,其色必深紫而赤,且乾涸。若淡紫而帶青滑,則又為直中寒證矣,須辨。

灰色、(有寒有熱。)醬色、(焦黃為醬色,夾食熱證也。)藍色、(木克土敗之色。)及妊娠各舌,(面赤舌青,子死母活,俱青則俱死,宜潤澤,忌枯敗。)並當詳審。

總之,舌胎不論何色,但乾燥者必屬熱,惟潤滑者須審。

察身

[編輯]

身輕,自能轉側者可治。沉重,不能轉側者難治。足冷惡寒,蜷臥向壁,為陰證。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身目齒爪俱黃者,疸病也。脾病者,色黃而肉蠕動。肺病者,色白而毛敗。頭重視身,此天柱骨倒也,死。搖頭,以手捫腮者,齒痛也。坐而伏者,短氣也。身汗如油,形體不仁,乍靜乍亂,喘而不休者,死。肉形脫者,脈雖調,亦死。皮膚潤澤者生,枯燥者死。皮膚着者死。(皮膚枯燥着骨也。)

察手足

[編輯]

手足冷,名厥。在傷寒則有寒有熱。初病即手足冷者,直中寒證也。爪甲青冷,或過肘膝,且常冷。若先發熱,以漸入內,而手足乃冷者,傳經熱證也。爪甲紅,乍冷乍溫,不過肘膝,此仲景之說也。在雜證,則手足冷者名寒厥,手足熱者名熱厥,此《內經》之說也。詳厥逆門。但足冷,手不冷,身發熱者,為外感夾陰,宜五積散。不可汗下及小柴胡,以有黃芩苦寒也。又夏暑病濕溫,人必足冷手溫,多汗妄語,宜蒼朮白虎合五苓,不可用五積助熱。有兩手逆冷,而兩足熱如火烙者,此陰氣衰於下,(則陽下乘之而足熱。)陽氣衰於上,則陰上干而手冷。陰陽痞隔之兆也。若初起而腳膝 弱,或足脛赤熱腫痛,當從腳氣治之。手足冷至節,而心痛甚者,名真心痛,旦發夕死。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揚手擲足,此神去而魂亂也,死。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坐久腰痛,故下一腳以伸之。)行遲者,表強也。(風邪束其筋絡,故步履不隨。)肝熱者,色蒼而爪枯。搐搦者,肝邪也。搐,抽搐,手足頻頻伸縮也。搦,十指頻頻開合,拳緊握也。(經曰∶肝病變動為握。)螈 者,虛而有風也。(螈,筋脈收引。 ,筋脈弛縱。)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急,緊急也。)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緩,縱緩也。)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音忿,大而沸起也)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熱風鼓其血液外見,故滑澤。)尺膚澀者,風痹也。(血少則內熱,熱則生風。)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 (同溢)飲也。(脾土衰而肌肉消,水反乘之也。)尺膚熱甚,脈盛燥者,溫病也。尺膚寒甚,脈小者,泄、少氣。掌中熱者胸中熱,寒者胸中寒。(掌中為三陰脈所聚,其髒皆在胸中。)臂多青脈,曰脫血。(張景岳雲∶血脫則氣去寒凝,故色見青黑,言臂則他可知,即診尺之義。愚按此說,乃血脫後方見青脈也。然有先見青脈而後脫血者,則氣虛寒凝,不能攝血耳。)

聞聲

[編輯]

肝聲呼。(怒則叫呼,或驚而呼也。)心聲言(《洪範》言屬火。)笑(狂笑為實熱,微笑為虛熱。)脾胃聲歌,(輕顫如歌。)又為噦。(噦,乾嘔,詳嘔吐。)肺聲哭,又為咳。腎聲呻,又為欠,為嚏。(陽未靜而陰引之,故欠。陽欲達而陰發之,故嚏。)聲清朗如平日者吉。聲濁鼻塞者,傷風也。

聲如瓮中出者,(混濁不清之意。)必中濕也。攢眉呻吟者,痛也。暴啞者,風痰伏火,或怒喊哀號所致也。聲啞如破而咳者,客寒裹熱也。傷寒壞病,聲啞,而唇口有瘡者,狐惑也。聲啞形羸者,勞瘵,肺有瘡也。驟然聲喑,咽痛如刺,而不腫不赤不發熱,二便清利,陰寒也。驟然音喑,而喉頸亦腫脹閉,或發熱便秘,龍火也。鼻息鼾睡者,風溫也。診時吁氣者,鬱結也。噫氣,以手撫心者,中脘痛也。搖頭言者,里痛也。少氣不足以息者,氣虛也。平人無寒熱,而短氣不足以息者,痰火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正氣奪也。語言謇澀者,風痰也。言驟及多言者,火也。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衣被不斂者,神明亂也。譫語者,邪氣實也。

鄭聲者,正氣虛也。

問證

[編輯]

問寒熱

[編輯]

凡平素無病,而突然惡寒發熱,多屬外感。必有頭痛體痛,拘急無汗,或有汗等表證,浮緊浮大等表脈可據。若無表證表脈,病由漸致者,屬內傷。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必表解乃已。)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感惡風,乃不禁(禁,禁當也。)一切風寒。內傷惡風,惟惡夫些小賊風。(又外感證顯在鼻,故鼻息氣促而鳴,壅盛有力,不若內傷之息短而氣乏。內傷證顯在口,故口中不和,飲食無味,不若外感初則知味,傳里則不能食也。又外感熱傳里,渴,其飲甚多,不若內傷液虧之渴,略飲即止。又外感則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先輕而後重。內傷元氣不足,故出言懶怯,先重而後輕。又外感頭痛,常常而痛。

內傷頭痛,時作時止也。)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亦有背熱於腹。)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亦腹熱於背。)背微惡寒者,陽微不能勝陰也。陽明中 亦有此。(宜白虎加人參湯。)

勞役內傷亦有此,必乍寒乍止,為陽虛內熱。(昇陽散火湯。)濕痰證亦有此,必身重體痛。(導痰湯。)凡脾胃素虛之人,暑月飲食生冷冰水,寒氣蓄聚,陰上乘陽,多見背寒冷如掌大。(宜溫。)

惡寒蜷臥不發熱者,陰證也。壯熱而渴,不惡寒反惡熱者,溫熱證也。來往寒熱,有定期者,瘧也;無定期者,傷寒少陽經證,及內傷虛證也。潮熱在日晡所者,傷寒陽明證也;在子午者,內傷證。

問頭身

[編輯]

傷寒,太陽經頭痛,自腦後上至巔頂,項強,腰脊痛。陽明頭痛在額前,連目珠,鼻孔干,不眠。少陽頭痛在兩角,及耳聾,脅痛。厥陰頭痛在巔頂,收引頭角,脈沉弦,手足厥冷,此為在經。(當歸四逆湯。)若在里,則乾嘔,吐涎沫。(吳茱萸湯。)太陰、少陰脈不上頭,無頭痛證。然太陰中濕亦頭痛,鼻塞,吐痰,腹滿自利。(要知是濕濁之氣上干清陽之分使然耳。)少陰中寒,亦有頭痛,連腦齒,爪甲青,此真頭痛,不治。(亦寒邪上攻使然。)溫熱病,時疫病,凡一切內火上炎之證,皆頭痛。內傷火升,新產血虛,皆有頭痛,但時痛時止,而無腦後痛者。蓋火炎則痛在兩角,血虛則痛連魚尾,以其自內達外,必由少陽。是以痛見兩角者,則有少陽風熱與虛火之別。若痛在額前者,亦有陽明與食積之殊。其見腦後者,必太陽無疑也。頭痛如破者,風火相煽也。眩暈者,痰火上升也。頭傾視深,(目陷。)精神奪矣。耳聾耳疼,胸脅痛,寒熱口苦者,少陽經證。耳聾,舌卷唇青,為直中厥陰。耳鳴及痛,火上沖也。耳聾,叉手冒心者,汗多而陽虛也。耳聾者,耳內無聲,竅常閉而不聞也。耳鳴者,耳內有聲,竅不閉,時聞時不聞也。(火動而上沖則鳴,而不聞外聲,火靜氣下,則不鳴而聞。)面熱者,足陽明病。邪在肺,則皮膚痛,喘咳動肩背。邪在肝,則脅痛,惡血在內抽掣,舌卷卵縮為肝絕。邪在脾胃,則肉痛善飢。(熱也。)邪在腎,則骨痛腰痛。(腰者腎之府也,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傷寒太陽身痛,但拘急耳。若陰毒身痛,則體勢沉重如被杖。中濕身痛,不可轉側。(骨節掣痛,屈伸不利,身重或腫,汗出惡風,不欲去衣。)

中暑亦身痛。汗後身仍疼,邪未盡也。然血虛者身亦疼。頭痛身熱自汗,與傷寒同。而默默但欲眠,鼻鼾,語言難出,四肢不收者,風溫也,不可發汗。霍亂亦頭痛身痛,惡寒發熱如傷寒,而有吐利為異。身熱惡寒。頭項強急如傷寒,而頭熱,目脈赤,面赤,獨頭搖,口禁齒 ,背反張者,痙也。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頭疼發熱與傷寒同,而身不痛者,傷食也。必中脘痞悶,噫氣作酸,或惡聞食臭,或欲吐不吐。煩熱似傷寒,而脈不浮緊,頭身不疼,不惡寒,或煩時頭亦痛,煩止而痛止者,虛煩也。身熱惡風自汗似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或亦頭痛而作止無常者,痰也。或胸滿氣上沖,或目下如灰煙黑者,是其候也。發熱惡寒頭痛,肢節痛,嘔惡,似傷寒,而病自腳,腳膝痛,或腫滿,或枯細者,腳氣也。身熱惡寒,若有痛處者,癰疽也。發熱如傷寒,小便自利,口不渴,按其心下或脅下,或臍腹間有痛處,或至手不可近者,蓄血也。凡勞逸、七情、房勞,皆能瘀血,不止一途。勞損病劇,忽身痛甚者,此陰虛之極,不能滋養筋骨也,難治。胸腹間脹悶而痛,邪在中上二焦,不可補。若氣虛不運,但痞滿者,不可攻。勿因其胃口不開,妄行消導。虛症須補,而脹滿不受補者難治。卒然仆倒,昏不知人,痰涎壅盛,口眼 斜,手足癱軟,或半身不遂者,中風也。若見口開手撒,眼合遺尿,痰聲如鋸,不治。卒倒,而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掉,發熱無汗者,中寒也。卒然悶倒,昏不知人,汗出面垢,手足微冷,或吐或瀉者,中暑也。中氣大類中風,卒倒,痰塞,牙關緊急,然中風口有痰涎,身溫,中氣口無痰沫,身冷也。中食亦似中風,難辨。須審其曾着怒氣否,曾飲食否。若在醉飽後着惱,或感風寒,食填胸中,胃氣不行,便致厥倒,昏迷不醒,其脈氣口急盛,或沉伏,宜鹽湯探吐之,吐不出者死。中痰者,卒然麻眩,舌本強直,痰涎有聲,四肢不舉,重者不醒,為痰中。輕者自醒,為痰厥。心火暴甚,熱氣怫鬱,而卒倒無知。輕者發過自醒,重者陰氣暴絕,陽氣後竭而死。中惡者,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卒然暈倒,昏不知人,此是卒厥客忤,飛屍鬼擊。凡吊死問喪,入廟登冢,多有此證。

腹痛,氣自下衝上者,火也。從上轉下,趨少腹者,寒也。氣從少腹上沖者,陰火也。從兩脅上沖者,肝火也。少腹痛引腰背睾丸者,疝病也。肉 筋惕者,血虛也。

身如蟲行者,表虛也。不能仰臥,仰臥則咳者,水氣也,(水氣上乘於肺,則氣喘促。)身重難行。(胃主肉,其脈下行於足,水犯胃,故肉重而足不能行。)口苦,為膽熱。口甘,為脾熱。口淡,為胃中虛熱(胃為一身之主,淡為五味之本。)口酸,為肝熱。口咸,為腎熱。口中常覺血腥,為肺傷。口燥咽干赤爛,為內熱。口辣,為肺熱。所謂內傷則口中不和,飲食無味也。

問飲食

[編輯]

外感邪未入里,則知味而食如常,入里則不思食矣。喜冷者,內熱也。喜熱者,里寒也。得食稍安者,虛也。得食更甚者。實也。(虛人過食亦不安。)病由飲食而致者,須問所傷何物。熱者必渴,喜冷凍飲料,飲必多。若喜熱飲,或冷凍飲料而不多,乃虛熱,非實熱也。(火虛者,必不能飲冷。水虛者,雖火燥津干,然少得清潤即止,以本虛,不能勝水之冷氣,故不能多飲也。)

問二便

[編輯]

大小便不禁,為腎敗。(腎開竅於二陰,腎敗則失其閉髒之職。)小便清白而長者,必非熱證。(亦有火在上焦者,導之使下則反黃矣。)黃赤而短者,熱也。然勞倦生火,或思慮動火,或瀉利忘陰,或陰虛內熱等證,小便多黃,雖亦為熱,然是虛熱,非實熱也。津液由於氣化,氣病則小便不利。氣上脫者,必無小便。氣閉者,亦無小便。小腹硬痛,小便不利,為溺澀。利而大便黑,為蓄血。瀉而腹滿者,死。大便閉結,腹堅滿,痛不可按者,熱結也。大便瀉利為寒,然亦有熱者,經所謂暴注屬熱也。(火性急速,不及傳化即出也。其勢急迫,闢辟有聲,如蟹沫然。若熱隨瀉去,痛隨利減,可不治。)又有純瀉清水者,謂之熱結旁流。(內有燥矢。結成彈丸,擋住糟粕,止於其旁漏下清水也,必極臭。)皆熱證也。

又大便鴨溏者,為寒。色如霉醬,粘膩(不見糟粕顆粒也,為熱所爍化之故。)極臭者,又為熱。

問汗液及血

[編輯]

外感身熱有汗,為傷風;無汗,為傷寒。盜汗,為邪初傳陽明,又為陽入擾陰。

自汗,為陽明邪實,(手足心、腋下皆汗。)又為表虛不固。自汗,分重鼾睡,為風溫。服藥後得汗,表應解,不解是汗未徹也。(必汗出至足乃為徹。)頭有汗,身無汗,若小便不利,熱渴,則發黃。小便利而大便黑,則為瘀血。若胸滿咳喘,則為水氣。大抵陽明實熱,不得發越者多。頭汗多可下之證。關格證,小便不通,頭汗出者死。額上及手足冷汗者,陰毒也。汗多則津脫而亡陽。凡熱汗必澀,(肌肉熱而澀也。)冷汗必滑。(肌肉冷而滑也。)汗味淡而不咸,綴而不流者,為絕汗,即死。心為汗,肝為淚,肺為涕,脾為涎,腎為唾。婦人病須問經候,若經水適來,或適斷,而病熱者,熱入之,名曰熱入血室。其證胸脅下滿,晝日明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嘔吐血,皆由胃出。

若傾盆成塊而來,或紫黑,(為瘀血。)或鮮紅,(為新血。)此太沖、腎、(二經合行。)肝經之血,由胃並出者也。(雷火勢暴,故大出。)若止數口,或一二鍾,或紅或紫或黑,此胃經血自出者也。(胃雖多血,然其熱不若雷火之暴,故所出比之略少。)咳血者,因咳嗽而出,痰中見血絲血點,此乃熱傷肺絡。肺少血,雖少亦出,恐致肺枯難治。又肺病久及腎,腎與沖脈並經出入,血從腎沖咳出者,其血必多,(腎雖血少,合沖則多,須知。)其來喉必癢,或有聲響,或有硬氣自下衝上。咯唾血者,或隨氣逆火炎而唾,(不用力。)或隨痰而咯,(用力,痰中有血散漫者是。)此肺腎之血也。上焦血浮,中焦血不沉不浮,下焦血沉,以水試之可見。衄血,詳血門。太陽經血,有從鼻 出者,其經從背上腦注鼻,不衄則 出也。腸風血鮮,髒毒血黯。溲血,痛為血淋,不痛為尿血,皆與尿同出。

若不與尿同出者,乃從精竅出也。漱水不咽,小便利,大便黑,多是蓄血。蓄於上,善忘,時鼻血。蓄於中下,心腹腫痛,如狂,譫語發黃。好酒者,陽明多蓄血。

問晝夜輕重

[編輯]

陽虛則畏寒而惡陰,故旦安而暮亂;(至夜則寒也。)陰虛則畏熱而惡陽,故夜寧而朝爭,(晝則熱也。)此正虛之候也。陽邪實者,遇陽而愈旺,故朝熱而暮輕;陰邪實者,逢陰而更強,故夜寒而晝減,此邪實之候也。陽虛而陰邪乘於陽分,則氣行陽二十五度而病發,故日寒而夜息。陰虛而陽邪陷於陰分,(此證頗多。)則氣行陰二十五度而病發,故夜熱而晝涼,(觀瘧疾或日發或夜發可見矣。)此正虛挾邪之候也。其有晝夜俱熱甚者,為重陽無陰;晝夜俱寒甚者,為重陰無陽,晝寒夜熱者,乃陰陽交錯也。其有久病虛弱,無分晝夜,作止不時者,以正氣不能主持,而陰陽相乘,勝復無常也。若壯實人初病見此,又為邪正相攻,不時擾動之故。觀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初無定期,可見矣。

問證見先後

[編輯]

先瀉後痢,為脾傳腎,先痢後瀉,為腎傳脾之類。

問七情

[編輯]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怒傷肝,以悲勝之。肝火乘心,則動而驚。心氣虛則悲,實則喜笑不休,喜傷心,以恐勝之。脾為思,思傷脾,以怒勝之。肺為憂,憂傷肺,以喜勝之。腎為恐,恐傷腎,以思勝之。怒則氣上,(又雲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切脈

[編輯]

脈之部位

[編輯]

脈者,血氣經隧合而成名者也。非血則不充,非氣則不行,非經隧則散漫而不就軌。以經隧乃脈之道路,猶水之有渠。人身無處非血,無處非氣,如地無處非水,而必注於江河,乃有其流動可見,故診脈必於經隧也。人身血脈流行之路,大者為經,小者為絡,經如正河,絡如支河,但有其外見之處,即皆可診。

《內經》分三部九候。(出《素問·三部九候論》。)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膽經脈氣所行。)以候頭角之氣。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即和 之分,手少陽三焦經脈所行。)以候耳目之氣。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胃經脈氣所行。)以候口齒之氣。

中部天,手太陰也,(即寸口,肺經脈氣所行。)以候肺。

中部人,手少陰也,(即神門,心經脈氣所行。)以候心。

中部地,手陽明也,(即合谷,大腸經脈氣所行。)以候胸中之氣。

下部天,足厥陰也,(氣衝下三寸,五里之動脈,肝經脈氣所行。臥而取之,女子取大沖,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以候肝。

下部人,足太陰也,(魚腹上越筋間,箕門之動脈,沉取乃得之,脾經脈氣所行也。若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上之沖陽。)以候脾胃之氣。

下部地,足少陰也,(即太溪,腎經脈氣所行。)以候腎。

按上部以候頭,則下部以候足可知。以本髒之經脈候本髒,則亦以本腑之經脈候本腑可知。古人多以互文見意,當善會之。再按臟腑經脈共十二,以止九候,故遺手太陽小腸,手厥陰心包,足太陽膀胱三經,不知當診何處。又胃經之人迎與寸口並診,而不列九候之中,皆不可曉,此後人之所棄而不講也。

《內經》診寸口

[編輯]

(寸口即氣口,內分寸、關、尺三部,解見下文。)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即尺部)兩旁,則季脅也。(季脅,小肋也。尺部所主臟腑,其於身之兩旁,則當季脅。蓋肝候於關而主脅,則腎候於尺,當主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外,謂浮也。)里以候腹。(里,謂沉也。下文內外仿此。)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即關部也。)左(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胸之下、腹之上為膈。)右(右關)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言附中部之上而居上,即寸部也。)右(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即心包,在兩乳間,謂之氣海。按心、肺、肝、腎,髒也,反候於外,胸中、膻中、膈、腹,包里此藏者也,反候於內,恐傳寫之誤,當以胃外脾內例之,易其位為是。)前(寸也)以候前,(前,身面。)後(尺也)以候後,(後,身背。此分候身之面、背,下文分候身之上、下,皆就軀體言,與上文分候臟腑對講。)上竟上者,(竟,盡也。)胸喉中事也,(頭面可推。)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脛足中事也。(言寸不獨候胸,尺不獨候腹也。)

按《內經》謂脈皆伏行於分肉之間,深不可見,所常見者皆絡脈。惟手太陰肺經脈外見於寸口,此其獨診寸口之故也。後人宗此,皆惟寸口是求。而古之診分三部九候者,不復講矣。

所謂寸口者,合寸關尺而為名者也。何謂寸關尺?曰∶自手肘中橫紋,至魚際橫絞,得一尺一寸,所取診者,止長一寸九分,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後不及肘中橫紋九寸,古人於此一寸九分,分為三部。下部在一尺之內,故名為尺;上部在一寸之內,故名為寸;中部為上下交界之處,陰陽出入之所,故名之曰關也。寸口又名氣口,何也?以此為肺經肺,肺為氣主,故曰氣口,又曰脈口。問∶人身有髒有腑,此獨候五臟,而六腑止候胃,何也?曰∶《內經》原以人迎候陽,以氣口候陰,腑陽髒陰,此五臟所以候於氣口也。而兼候胃者,則以五臟皆稟氣於胃,五臟之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故胃氣當並察也。

問∶膽、膀胱、大小腸、命門、三焦諸腑,當候何處?曰《內經》無明文,故後人之論不一。有謂小腸與心為表里,從心候於左寸,大腸與肺為表里,從肺候於右寸者。(此《難經》之說,非出高陽生也。)有謂小腸候於左尺,大腸候於右尺者。又有謂小腸為丙火,當從命門之火候於右尺,大腸屬庚金,母隱子胎,當從左腎之水候於左尺。三說不同,今人多從後二說。以大小腸在腹中,位居至下,經言尺內以候腹,應候之於尺,不應與位處至高之心肺同候於寸也。愚謂臟腑相移,(如心移熱於小腸,則小便赤,大便不通則肺氣壅之類。)上下相關,診之於寸,亦無不可。況二腸位雖居下,而其經脈皆上行,則候經於寸,候腑於尺,前說未可廢也。如膀胱府居腹下,而寒傷太陽,六脈皆浮,豈徒左尺;胃府居中,而邪在陽明,六脈俱大,豈獨右關,可泥定哉?後二說,當以左小腸,右大腸為是。蓋臟腑相配,本因經絡相聯,相聯乃相配,相配乃有庚金丙火之稱,名實相衡,當從其實,從其所聯所配為左右可也。

膽同肝候於左關,膀胱同左腎候於左尺,從無岐議。惟右尺所候,其說不一。有謂三焦、命門、右腎三者各別,均於右尺候之。有謂右腎即命門,與三焦同候。說者紛紛。(《難經》謂腎有二枚,左名腎屬水,右名命門屬火。後人非之,謂左腎為形水,右腎為氣水,總皆屬水,兩腎之中,乃為命門。按二說雖異,然皆謂腎有水,又有火,所用補火之藥無殊,則亦無庸分別矣。)愚謂右尺所候,只一命門盡之,不用更舉三焦、右腎名色。何則?三焦若以位言,則即經之所謂胸中、膈中、腹中也。若以三焦之元氣言,則即命門之真火耳。蓋此火宅於命門,布乎三焦,隨藏發而異名,豈有二火哉?則言胸、膈、腹,即言三焦之部位,言命門,即言三焦之元陽,而三焦之名,可不立矣。兩腎既皆屬水,則當統於左腎,而右腎之名固可不立。況命門為火氣,居中而親右,陽能生陰,氣能化水,診命門之火氣,即是診右腎之水源,右腎之名,益可不立矣。蓋左尺以候先天之真陰,右尺以候先天之真陽,百川總歸一海,千炬無非一燈,何必多立名色,以滋惑亂哉?

問∶臟腑之部位何如?曰∶腑陽髒陰,陽浮陰沉,不易之理也。《難經》謂三菽之重為肺 脈,則候胸中當輕於三菽可知。六菽之重為心脈,則候膻中當輕於六菽可知。九菽之重為脾脈,則候胃當輕於九菽可知矣。又胸中、膻中,均即上焦,候於兩寸;腹中即下焦,候於兩尺;則膈中即中焦,亦當兩關並候,可知矣。然此但言其理耳,實則何可泥哉?何則?部位雖分,氣脈實貫,寸口三部,僅長寸許,除浮沉大小不能無異外,其餘遲數等脈,大概無殊。從未見有寸遲而關數,寸滑而尺澀者。假令診得六脈俱數,而斷為五臟六腑皆熱可乎哉?則必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胃在中之說以察之,始可以知為何髒何腑之熱。(詳脈配四時五臟條。)而手法之輕重一差,則以腑為髒,以髒為腑,固有之矣。即不謬,而浮主表病,亦主里虛;

沉主內邪,亦主陽陷,其為虛熱實熱,內因外因,非參合四診,安能細辨。而但從區區之部位為斷,何異膠柱以鼓瑟也。(如胃停冷食,而六脈皆遲,肺被火刑,而六脈皆數,不獨見之右關右寸,必分疆畫界以求之,則固矣。)問∶子言六脈數則俱數,遲則俱遲,則經言七診,謂獨小、獨大、獨疾、(即數。)獨遲、獨熱、獨寒、(謂手捫之,而覺有一處獨熱獨寒也。)獨陷下者(謂沉伏不起)皆病,其說非歟?曰∶此以三部九候言,非言寸口也。(按即以寸口言亦得,如診得數脈兼浮,浮在寸部,即謂之寸數可也。觀下心肺俱浮,何以別之條自明。)

脈之形體

[編輯]

脈之形體長而圓,如以水貫蔥葉中,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緩有緊。(長短以縱言,大小以廣言,虛實以蘊積言,緩緊以張弛言。)

長 溢出三指之外為長。

短 歉於三指之中為短。

按寸口之脈,由胸中行至大指端,非有斷截,本無長短可言。然脈體有現有不現,不現者按之止見其動於三指之內,現者見其長出於三指之外,則長短宜分矣。(高鼓峰雲∶有形體之長,有往來之長,往來之長,謂來有餘韻也。按高說甚善,長短雖本言形體,而凡脈之以神氣悠長為貴者,固可因此說而想見其狀矣。)

大 大而盛於浮分,名洪;大而散漫滲開,脈與肉無界限,名散。

小 與大相反,一名細,細甚無力名微。

虛 虛,不實也。虛甚則中空,名芤。

實 實,結實之謂。實如按豬筋,虛如按燈心,芤如按蔥。舊謂浮中沉皆有力為實,皆無力為虛,浮沉皆有力,惟中無力為芤,雖未嘗不是,然尚非正解。(實如蔥中水充實,虛則不充,芤者尤其不充者也。)

緩 柔軟之意,甚則失之軟弱,而名軟名弱。舊以緩屬遲,蓋緩兼兩義也。

緊 即搏急,與緩相反。如張弦,如引繩,兩頭牽緊,必挺勁抗指,緊不甚,名弦。弦緊而大者,名革牢。

長短有得於稟賦者,筋現者脈怕長,筋不現者脈怕短也。有隨時令變異者,則春脈長,而秋脈短也。有因病而變異者,則邪氣長而脈長,正氣短而脈短也。

大小有得於稟賦者,世所謂六陽六陰也。(生成脈大者名六陽脈,小者名六陰脈。)有隨時令變異者,時當生長則脈大,當收斂則脈小也。有因病而變異者,邪有餘則脈大,(邪氣壅滿。)正不足則脈小也。(血氣衰少。)

虛實亦有得於生成者,肉堅實者脈多實,虛軟者脈多虛也。亦有變於時令者,春夏發泄,雖大而有虛象;秋冬斂藏,雖小而有實形也。若因病而異,則大而實,(不特壅滿,而且積實。)小而虛者,(不特衰小,而且空虛。)可驗正邪之主病。(俱盛邪盛,俱衰正衰。)大而虛,(氣有餘,血不足,如蔥中少水,但吹之使脹也。)小而實者,(血能充,而氣衰不鼓。)

可驗陰陽之偏枯。

緊緩有得於生成者,皮膚繃急者脈多緊,寬鬆者脈多緩也。其變於時令,則天氣嚴凝而筋脈收引,天氣暄熱而筋脈弛縱也。其因病而變者,則或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寒勝故脈收引,而緊急有力。或熱或濕,筋脈縱弛,而軟弱無力也。

附∶洪、散、微、芤、弦、革、牢、軟、(舊作 ,又作濡。)弱各脈。

洪 洪即大耳。舊以洪為來盛去衰,是大之盛於浮分者也。

散 脈形本圓斂,今散漫不收,似大而實非大,蓋虛甚而四散者也。

微 古以微屬浮,細屬沉。分微為陽衰,細為血少。本集各脈皆直指本義,故以細甚無力為微。

芤 脈虛而且中空者。芤,慈蔥名。如臥蔥管於指下,輕取重取皆有,而中取則無,此為失血之脈。

弦 似緊而略遜,但稍見抗指即是,不若緊之搏手。凡弦緊之脈,由外邪而致者,猶易為治,由正虛而致者,則難為功。蓋脾胃虛敗,中和之氣,化為勁急,土敗木賊,不可救矣。古人有時以長為弦,如謂春脈弦,而言其軟弱直長,是弦即長也。今分為二,則弦自有急勁之意,不僅長而已。

革牢 弦大遲而浮虛者為革,如按鼓皮,內虛空而外繃急也。弦大遲而沉實者為牢,寒氣深痼,如牢獄也。

軟弱 皆柔緩之甚而無力者。舊以軟屬浮,弱屬沉。

脈之行動

[編輯]

脈之行動,如以氣鼓蔥葉中之水,使之流動也。有浮有沉,有遲有數,有澀有滑。

浮 古人於一身中分三部九候,後人亦於寸口中分三部九候。寸關尺三部也,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九候也。是故候之於皮毛間而即得之者,謂之浮;

候之於筋骨間乃得之者,謂之沉;候之於皮毛之下,筋骨之上,適當肌肉之中而得之者,謂之中。

沉 沉之極名伏。

數 疾也,躁也。一息六至,數而跳突名動。

遲 與數相反,一息三至。

《內經》謂人一呼(出氣也)脈再動,(動,即至也。)一吸(入氣也)脈再動,呼吸定息(一呼一吸為一息,定息者,前息已盡,後息未起之時也。)脈五動,閏以太息,(數息必有一息略長者,名太息,如月之有閏也。一呼一吸本止四動,有五動者,則以其為太息也。診時當別令一無病患,調定呼吸,默數得十息,診者亦默數,得四十五至,為平脈。)命曰平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即一息二至也,此遲之甚。)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即一息六至,此為數。)而躁,(即數疾意。)尺熱,(尺,即手臂。)

曰溫病。(溫病熱證。)一呼脈四動(即一息八至)以上,曰死。脈絕不至,(不特遲,且不至。)

曰死。乍疏(疏,即遲)乍數,曰死。

滑 滑即滑溜之謂,言其行動往來之流利也。在平脈則為血充,在病脈則為血熱鼓動,痰氣流注。

澀糙 澀也。與滑相反,往來粘滯者是。

浮沉有得於稟賦者,趾高氣揚之輩脈多浮,鎮靜沉潛之士脈多沉也。(又肥人多沉,瘦人多浮。)有變於時令者,春夏氣升而脈浮,秋冬氣降而脈沉也。其因病而致者,則病在上、(人身之上部也。)在表、在腑者,其脈浮。(上、表、腑皆屬陽,浮脈亦屬陽,陽病見陽脈也。)

在下、在里、在髒者,其脈沉也。

問∶浮則外有脈而內無脈,謂之里虛;沉則內有脈而外無脈,謂之表虛。可乎?

曰∶不由稟賦時令與外感內傷,無故而浮沉,謂之虛,可也。以浮為陰失守,沉為陽內陷也。有故則不可,如以為可,則四季之月,無病之人,脈本和平,常居中候,亦可斷為表里兼虛乎?然則古人謂浮為里虛,又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其說非歟?曰∶謂浮為虛者,必浮而兼虛者乃名之,非浮即可名虛也。謂浮為虛於里者,必有里虛之實乃名之,非浮則必虛其里也。至脈體之為虛為實,本不因浮沉而變,實則浮沉皆有餘,虛則浮沉皆不足。而輕取之與重按,勢有不同。則夫脈之實者,愈按愈實,虛者愈按愈虛。蓋重按則脈被遏抑,實者鼓擊有力,故愈形其實,虛者無力鼓擊,故愈形其虛。是則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止可言浮而虛者,不可言浮而實者也。或曰∶如子言,浮而實者愈按愈實,是三候皆有,又何以名之為浮乎?曰∶浮脈本浮,按抑之而後沉,不按之則仍浮,故曰浮也。又問∶亦有脈浮而言表虛,何也?曰∶外感發汗太過,或內傷自汗太多,皆令表陽虛,氣外越,故浮也。

遲數得於稟賦,則性躁急者脈多數,性寬緩者脈多遲。變於時令,則晴燠而脈躁,陰寒而脈靜也。至其應病,則亦如之矣。仲景以遲為髒寒,數為腑熱,可不泥。以腑亦有寒,髒亦有熱也。

滑澀亦有得之稟賦者乎?曰∶富貴之子,神氣通暢,則脈亦流暢;貧賤之子,神氣沮抑,則脈亦蹇滯,此即《太素》以脈之滑澀論窮通之意也。若夫時令,則肝脈屬春而微滑,肺脈屬秋而微澀矣。至其應病,則本乎氣血之通塞耳。

脈之行動

[編輯]

伏沉極為伏,按至骨乃見,或竟有不見者。

動,跳動之意,大驚多見此脈。蓋驚則心胸跳突,故脈亦應之而跳突也,必帶數,故上文系之數脈條下。

張仲景曰∶若數脈見於關,(觀若字,則關是偶舉可知,非動脈止見於關也。)上下無頭尾,(狀其圓而突耳,非真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

脈之歇止

[編輯]

脈之歇止者有三∶結 脈來遲,時一止而復來者,曰結。如人之徐行而歇也。

促 脈來數,時一止而復來者,曰促。如人之疾行而蹶也。數亦名促,此之促,指歇至言,須分別觀之。

代 結促之止無常數,代之止有常數。(常數,即下文四十動三十動之數。)代,又為更代之稱,別見胃氣條,義與此異,須分別觀之。

《內經》曰∶脈一日一夜五十營,(營運也。經謂人周身上下,左右前後,凡二十八脈,共長一十六丈二尺,五十運計長八百一十丈。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日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一萬三千五百息。

按此偽說也,人一日夜豈止一萬三千五百息哉。)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代,歇至也。)五臟皆受氣。

四十動一代者,一髒無氣。(腎氣先盡也。其吸不能至腎,止至肝而還。景岳曰∶觀此,則下文所謂二髒三髒云云者,當自遠而近,以次而短,由腎而肝而脾而心而肺。故凡病將死者,必氣促,僅呼吸於胸中數寸之間而已。)三十動一代者,二髒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髒無氣。十動一代者,四髒無氣。

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此皆死在旦夕。而王氏《脈經》謂一髒無氣,後四歲死,二髒無氣,後三歲死,云云,恐非。)

脈配四時五臟

[編輯]

《內經》曰∶春脈如弦。(如弦則非過弦可知。通指六脈言,非單指左關。下仿此。)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 (同軟)。弱(和柔之意)輕虛(向浮之意)而滑,端(正也)直以長,曰弦。其氣來實而強,(堅勁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外感也,邪盛故脈強。)

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內傷也,正虛故脈弱。按長弦緊三脈,相似而不同。蓋弦而軟者為長,強者為緊也。

此所言如弦者,實即長。所言太過,乃弦而且緊。觀虛軟實強字可見,勿以此弦字與他處弦緊弦字同論。)

夏脈如鈎。(鈎,曲也。脈來洪盛,如湧起而曲也,言其大而有力。)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來盛,浮大也。凡脈自骨肉之分出於皮膚之際,曰來)去衰,曰鈎。(凡脈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曰去,衰減也。浮取有餘,沉取不足,時當發泄,大而有虛象也。)其氣來盛去盛,(大且實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浮取不足,沉取有餘,是沉意反多於浮。)此謂不及,病在中。(不言來不盛去不盛,而言來不盛去反盛者,以來不盛去反盛,似為有餘於內,不知此乃反浮為沉,火失其職,即為不足也。)

秋脈如浮。(如浮,則非過浮可知。)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輕虛以浮,來急(收引之意)去散,(散漫之意,浮取則收斂,重按則散漫。蓋秋令收而未藏,故脈體如此。)

故曰浮。其氣來毛,(義取毛之輕浮,浮之太過者也。)而中央堅,兩旁虛,(虛猶散也。惟兩旁散,而中央不散,與上所謂去散者異矣。而中央曰堅,則亦非但收斂而已,亦與來急異也。)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冬脈如營。(如營壘之固也,內守意。)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堅實擊指。)故曰營。其氣來如彈石者,(彈擊也,如擊手以石,堅實之甚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沉取似數也。數本屬實熱。而真陰虧損之脈亦多數,愈虛則愈數,原非實熱之數,故云如數。)此謂不及,病在中。

脾脈者土也,善者不可得見,(蔡西山所謂不長不短,不疏不數,不大不小,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也。)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滑而動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銳而短也。)此謂不及,病在中。

按四時之升降動靜,發斂伸縮,相為對待者也。極於二至,平於二分,故脈子月極沉,午月極浮,至卯酉而平。觀經又謂秋脈中衡,(如衡之平。)又謂夏脈在膚,(皮也。

)秋脈下膚,冬脈在骨。則秋之不當以浮言可知也。特以肺位至高,其脈浮,秋金配肺,故亦言浮耳。夫秋初之脈,仍帶夏象,言浮猶可。若於酉戌之月,仍求浮脈,不亦惑乎?夫於春言長滑,則於秋言短澀可知,於冬言沉實,則於夏言浮虛可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在讀者之領會耳。

《難經》曰∶初持脈,如三菽(大豆也)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又曰∶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心主血脈,位在肺下,按至血脈而得者為浮,稍加力脈道粗大為大,又稍加力脈道散開為散。)浮而短澀者,肺也。(肺主皮毛,位居最上,按至皮毛得者為浮,稍加力脈道不利為澀,不見長出指外為短。)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即沉弦)而長者,肝也。(肝主筋,位在脾下,按至筋上為沉,脈道如弦為長。)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腎主骨,在肝下,按至骨上得之為沉,又重按之脈道無力為軟,舉指來疾,滑利而充實曰實。)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脾主肌肉,位在心下,按至肌肉脈道和柔而緩,又稍加力脈道敦實而大。王宗正謂∶診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胃在中之說,王叔和但守寸關尺分臟腑位部者非。其說甚是,然二說亦不相悖。

蓋寸關骨高肉薄,尺骨低肉濃,故寸關恆浮,尺恆沉。假如診得三部俱浮之脈,亦必兩寸較尺更浮,故可從其大概通言,亦可從其甚者獨舉,不相悖也。若弦緩遲數各脈,則三部僉同,有不可分指者矣。)

問∶脈氣當隨時令更改,則夏月脈浮,不特心肺浮,即肝腎亦浮矣。(最浮為肺,次心次脾次肝次腎。)冬月脈沉,不特腎沉,即心肺亦沉矣。(最沉為腎,次肝次脾次心次肺。)何必泥定肺脈常在皮毛,腎脈常在骨上乎?曰∶夏浮冬沉,特微浮微沉耳,其更改固不遠也。

按肺較心更浮,肝較脾略沉,是右寸關比左寸關差浮也。以例兩尺,亦應右浮於左,蓋右腎為水中之火,左腎為水中之水,自應少異耳。合而言之,右三部皆浮於左。古人謂右屬氣,左屬血,氣浮血沉,不亦宜乎?

脈無胃氣則死

[編輯]

經曰∶人無胃氣則死。(此言脈以有胃氣為主也。胃屬土,其德中和,其氣之達於脈也,不剛不柔,不疾不徐,不大不小,不浮不沉,有雍容和平之狀,無過不及之傷者也。)春胃微弦曰平,(雍容和緩中略帶弦意也。)弦多胃少曰肝病,(肝邪勝,胃氣衰也。)但弦無胃曰死,(胃氣已絕故也。)

胃而有毛(猶雲得秋脈。

)曰秋病,(金克木也,春木旺尚無傷,至秋則必疾矣。)毛甚曰今病。(目下即病也。)

夏胃微鈎曰平,鈎多胃少曰心病,但鈎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石者,沉實之意,冬脈也。)

長夏胃微 弱曰平,(長夏未月也,土濕則軟,故微軟弱,即緩脈也。)弱多胃少曰脾病,(猶言脾胃自病也。)但代無胃曰死,(代,更代也。春弦、夏鈎秋毛、冬石,脈體隨時而更,但見其所更者,而不見胃氣則死矣。不言但弱無胃曰死,以弱但正氣不足,非有邪氣相乘,且弱止可言胃氣衰,不可言胃氣絕也。何則?胃脈雖曰中和,而長夏土濕,則略近柔軟一邊,可雲柔軟之甚為弱,不可雲但弱無柔軟也。)

弱有石曰冬病,(土氣衰而水反乘之,故至冬必病矣。)弱(當作石)甚曰今病。(春夏以克我者言,此下皆以我克者言,互文以見例也。

又春言胃有毛,夏言胃有石,此及下文變胃言軟弱毛石,亦互文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鈎曰夏病,鈎甚曰今病。

真肝脈至,(此下皆言真髒脈,真猶言純。真肝脈者,言此為純乎肝脈,毫無胃氣者也。

蓋肝弦肺澀心浮腎沉,各得一偏,惟胃氣六脈,不弦不澀,不浮不沉,中和合德,有以化四者之偏。

故肝雖乘春令,以呈其弦象,而中和柔軟之胃氣,即與之偕行,而胃之和緩意多,肝之弦意少,是為平脈。若弦多胃少,即為病脈矣。況毫無胃氣,而純乎弦勁耶?此蓋胃絕使然。故凡病真髒脈現者,必死也。余髒仿此論之。)

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皆挺勁之意。)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堅實之狀,累累然見手指下也。)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虛浮無力之意。)真腎脈至,搏而絕,(絕,陡絕,無餘韻也。)

如指彈石。(堅實。)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

各脈主病

[編輯]

病非表則里,非熱則寒,非虛則實耳。故序浮沉遲數虛實六脈於先,余脈於後。

長大實滑等有餘之脈,主證多同;短細虛澀等不足之脈,為病相類,當會通觀之。

非入於此者,即不入於彼也。如頭痛身熱,隸之浮數,豈他脈便無此二證哉?

覽者但取其意,勿泥其文,便觸類旁通,引伸不盡矣。

浮 陽脈也。陽外陰內,故浮主表,沉主里。又陽上陰下,故浮主上部,沉主下部。以外感言之,凡六淫之邪中於表,清邪中於上,脈必浮也。以內傷言之,里氣失守而虛邪外越,腎陰失守而浮陽上沖,脈亦必浮也。

浮遲 為表冷,(浮主表,遲主寒也。)傷濕,(表中濕邪,滯其經絡。)中風。(虛風內發故浮,內虛寒故遲。若兼風邪中表,滯其經絡,則亦浮遲也。)

浮數 為頭痛,運眩,吐衄,(皆風熱上攻所致。)表熱,瘡,陽結,(能食,不大便。)胸滿,肩背痛。

浮虛 為表陽虛,傷暑,(大熱傷氣,汗出過多故虛。)勞倦,喘,咳血。

浮實 為表邪實,(六淫之邪,或痰凝血滯之在表者,皆是也。)脹滿,(胃熱。)氣逆痛,(肺熱。)膚痛,瘡。

浮大 為風熱癮疹,(風熱噓血,沸騰於外也。)身癢,(名泄風,熱蒸汗出,為風所閉,故癢也。)表邪盛、痂癩,(即癘風。風熱久不散,郁而為濕,相蒸生蟲,肌肉潰爛也。)氣高,氣實血虛,失血,燥結,陽厥,關格,(浮為正虛,大為邪實,邪實正虛,不能運化,故關而不得小便,格而不納食也。)為癲疾。

浮小 為表陽衰。

浮緩 為傷風,(傷風有汗,內熱得泄,故脈不緊。)傷濕。(濕傷肌表、肌肉,血脈緩弱,如土濕則軟也。)

浮緊 為傷寒,身痛。

浮弦 為頭痛,吐食,風飲。

浮滑 為風痰,衄血,吐逆。

浮澀 為麻木,身熱無汗,肺燥,汗多津傷,血虛氣浮。

浮長 為頭痛,風癇。

浮短 為喘乏。

沉 主里,主下部。七情鬱結,痰血停滯,凡屬內邪,脈必見沉。若不因內邪而見沉,則為陽氣內陷,為里虛不能外達,分別觀之。

沉遲 為里寒,泄瀉,氣血滯,蓄水。

沉數 為內熱外寒,(內熱反覺外寒,熱聚於內,不達於外也。)便難,消谷,(食多而便少也,蓋為熱所消化。)熱厥(厥,手足冷也。熱聚於內,不達於四肢,故冷。又有手足熱者,詳《醫碥》厥門。

沉虛 為里虛,瀉血,下利。

沉實 為積聚,血瘀,煩心,(熱乘心。)咳唾。(熱乘肺。)

沉緩 為里濕,蓄水。

沉緊 為冷痛,奔豚,(腎中陰寒之氣,從小腹上衝心,若豚奔突。)瘕疝,(瘕,積塊也。

疝,為小腹有形之病,皆寒邪之凝聚而成者。)腰脊痛。(腎附背,腎寒則氣滯而脊痛。)

沉弦 為脅下有積,(弦為肝脈,肝主脅腹。)少腹痛,內飲,疝。

沉滑 為食痰,便膿血。

沉澀 為血滯,精傷,不月,不孕,內疽。

沉大 為內邪盛。

沉細 為血少,洞泄亡陰。

遲 主寒,以寒則氣少而行慢也,屬水。

遲大 為寒邪,頑痹。

遲細 為寒瀉。

遲虛 為虛寒。

遲實 為寒積。

遲緩 為寒濕。

遲緊 為寒痛,(寒滯氣不通故痛。)為筋急,(筋寒則收引故急。)

遲澀 血寒而滯。

數 主熱,以熱則氣盛而行速也,屬火。

數大 為煩躁,渴, 疹,脹滿。

數虛 為虛熱,怔忡,虛損。

按虛熱者,脈必虛數無力,固矣。然有過服寒劑,寒熱搏擊,或肝邪克土,脈反弦大有力者,投以溫補之藥,則數者靜,弦者緩,大者斂矣。此最當知。又有虛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陽欲脫者,脈皆數,甚者亦弦大有力,皆當以證參之,勿誤也。

數實 為實熱,癰瘡,煩躁,譫妄。

數滑 為熱痰,血熱,渴。

數澀 為熱灼血干。

虛 為正氣不足。

虛滑 為正虛挾痰。

虛澀 為血液不足,氣滯。

虛弦 為虛損,少食,虛痛。

虛緩 為虛弱,泄瀉。

虛細 為氣血不足。

虛大 為血虛。

實 為邪氣有餘,不作正氣充實論。以正氣止有不足,無太過,太過即為邪氣也。參長脈條。坎中滿,離中虛,水脈多實,火脈多虛。

實滑 為痰結,為宿食。

實大 為邪盛而實。

實大浮數 為腫,胸脅壅滿,不小便。(氣有升無降。)

緊 為寒邪,為木邪。微者不過抑遏正氣,甚則戕賊中州,為真髒見。

緊遲 為肝氣寒滯。

緊數 為寒鬱熱,咳嗽,(外寒束熱攻肺。)痛。(寒熱相搏故痛。)

緊大 為寒邪盛,下利。(土敗木賊,難治。)

緊實 為有形之邪。(瘕疝瘀血之類。)

緩 主濕邪,土濕則泥濘而軟也。問∶緩本和柔之名,乃脾胃之正氣,何以謂之病脈?曰∶脾胃脈本中和,不緊不緩,原無緊緩可名,今曰緩,即非不緊不緩之中和矣。蓋凡有可名者,即非中和,即為病脈也。舊謂四至為緩,三至為遲,濕滯故脈遲緩,亦通。蓋緩有兩義;一對數言,一對緊言。以主濕則亦有兩義∶一為濕滯之而遲,一為濕浸之而軟也。

緩大 為濕盛。

緩細 為正虛挾濕。

緩數 為濕熱,肉痿。(不能行動曰痿,肌肉、四肢並見軟弱也。脾主肌肉、四肢,濕熱盛則睏倦。

經謂脈緩多熱,蓋對脈急多寒言。寒則筋脈收引故緊,熱則筋脈弛縱故緩也。然必兼見熱證,乃為熱,不可不知。)

緩浮數 為多汗。

緩數大 為狂笑,(心熱則笑。)濕熱壅脹。

緩長數 為喜嘔,(濕熱挾肝火上逆。)水瘕,(水積也,土受木克,不能制水,水郁成熱也。)

痹。(麻木不知痛癢也。土受木克,不能行痰,聚於肌膚,故痹。痹而不行,郁滯成熱,故數。)

緩滑 為濕痰。

緩澀 為解 。(睏倦意,氣血衰弱使然。)

長 為邪氣長。問∶經曰長顯氣治,是長本佳脈,何以雲病?曰∶長大實滑,皆有餘之脈,短小虛澀,皆不足之脈,不及太過,皆為失中,故長大不作正氣有餘,實滑不作血氣充足也。然衰弱之病,脈由短而漸長,則為佳兆。諸脈之變異,皆當以此推之,吉凶自見也。

長數 為熱熾。

寸長 為足脛痛,(陽盛陰傷也。)格,(寸脈長九分,過此為太過,遂上魚名溢。格,不納食也。陽盛於上,胃中血枯,故食不得入。)逆氣喘息。

尺長 為關。(尺脈長一寸,過此為太過,名覆。關,不得小便也,熱結在下,故不得小便。)

尺寸俱長大 為陽明病。(傷寒熱在陽明,則脈大而長。)

短 短,為正氣短。

短澀 為肺燥。

寸短 為頭痛。(陽不足,則陰氣得而上干之。)

大 為邪氣盛。經謂大為病進,乃指大而有力者,其病為實邪,邪加盛則脈加大也。仲景謂大為虛,又謂大為勞,乃指大而無力者,其病為虛邪,虛則氣散,勞則氣張,故脈亦應之而虛大也。當分別觀之。(陰靜而斂,陽動而張,故火旺者脈必大而浮數虛豁,水足者脈不必大,即大亦沉靜而有力也。)

小 為正衰,血氣皆少,形體消瘦。(陽不張則小,水不足亦小,兼遲則火尤衰,兼數則水更損。)

細數 為血虛發熱。(虛勞得此難治。)

芤 為失血。

芤數 為亡血發熱,身體瘦,肌肉甲錯。(甲錯,枯燥也。)

芤遲 為氣虛脫血。

芤動微緊 為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弦 為肝邪傷脾,為痛,為飲,(皆脾氣被傷而停滯之故。)甚則與緊同論。

弦遲 為寒瘧,慢驚風。

弦數 為熱痛,急驚風,正氣大虛。

弦實 為肝實,善怒不樂,(肝鬱不暢。)眩冒,(肝火上沖故眩,乘心故冒。)

巔病。(肝脈會於巔,火上沖故痛。)

弦大 為肝邪盛。

弦小 為虛損。

弦滑 為痰飲。

滑 流動屬陽,主風熱,(熱氣如風,吹血流動。)主痰飲,(凡物乾涸則澀,濕潤則滑,故滑為血盛痰多。)主胎孕。

滑大 為多痰,多血。

滑緩 為痰濕。

滑緊 為寒痰,冷食。

澀 血少而滯,屬陰。

澀大 為火盛血枯。(此經所謂陽有餘也。)

澀小 為血氣俱少,少食,心痛,(血少不養心。)痹,(氣滯血澀。螈攣,血不養筋。

)噎膈反胃,腸結。

微濡弱 皆血氣衰微之脈。

微浮 為陽氣微。

微緊 為虛損多汗,(陰寒逼陽於外。)短氣(陰寒逼陽浮上。)

微澀 為體痹,(氣滯血澀。)寒慄,咳逆唾腥。

濡弱 為亡血發熱,煩心,厥逆。(陽氣不能四達,故手足冷。)

弱澀 為精冷無子。

散 為脫,為 仆。

牢 為痼寒, 疝,(陰病,睾丸連少腹急痛。)瘕 。

革 為寒盛,男亡血失精,女半產漏下。(並寒不攝血。)

動 陰陽相搏,虛者則動,陽動見於寸,陰動見於尺,陰動為發熱,血崩,陽動為汗出,驚,痛。(陰陽相搏,氣不順,故痛。)

伏 不過一時偶伏,乃暴病,久元氣調即通。為霍亂,痛劇,陰陽痞隔,氣閉,血滯,忿怒氣逆,戰汗。(傷寒服藥後,煩躁冒瞀,脈忽伏不見,寒戰,此正邪相爭,欲作汗,宜靜待,勿倉皇誤治。)

伏澀 為吐逆,(血枯不能納食。)水谷不化。(氣滯不運。)

結 為寒滯,七情鬱結,氣血滯,疽,癖。

促 為熱壅,癰毒,便膿血。(癰毒不成,則下泄也。若非熱壅,則為氣脫。)

代 為髒絕,霍亂,跌打悶絕,暴絕,瘡痛極,胎氣阻。

按以上所列脈病,略舉大概,難以執泥。如浮主表,沉主里,而內傷發熱,大類外感,脈亦浮數。寒邪初感,遏郁表氣,脈不能外達,反見沉緊,不細辨,則以表為里,以里為表,而誤治矣。脈數為熱,然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者,脈皆數,愈虛愈數,一當滋陰,一當補陽,而概以實熱治之,可乎?(嘗見實熱之脈,多緩軟不數,故經以緩為熱,宜知。)脈遲為寒,然熱滯於內者,脈亦壅滯似遲,以為寒,誤矣。有邪盛而正未衰者,有邪盛而正已衰者,脈見實則不見虛,既無虛脈可參,則正之已衰者,又何由而見乎?(按此當以兼緊兼緩辨之,又以形氣之盛衰參之。)凡此皆當參伍求之,而不可刻舟求劍者。況一脈而數病,亦一病而數脈,即欲膠執 言之,又烏可得哉?

人迎氣口

[編輯]

按《內經》謂∶寸口主中,(寸口為太陰肺經脈,肺為髒,故以此通候五臟之氣。)人迎主外。(陽明胃經脈也,胃為腑,故以此通候六腑之氣。腑陽髒陰,陽外陰內,故寸口以候內,人迎以候外。)人迎本在頸下,夾結喉旁一寸五分,後世既廢古人三部分診之法,遂改候人迎於左手關脈,而名右手關脈為氣口,與之相衡。謂氣口大於人迎,為內傷飲食,(以右關屬胃也。

此有理。)人迎大於氣口,為外感風寒,(以左關屬肝,肝主風也。然內風與外風無涉,於理未的。)分主表里。雖與經意無異,而部位不同矣。猶之足少陰腎氣,本於太溪診之,(在足內踝後五分,筋骨上動脈陷中。)今則診於兩尺。足陽明胃氣,本於跗陽(即沖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高骨間動脈中。)診之,今則診於右關也。(張仲景每以寸口、跗陽、腎少陰並言,喻嘉言謂即寸關尺。)

再按結喉旁人迎脈,怕大於兩手寸口脈數倍,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經謂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來氣口為大,恐非。)此後人所以改候人迎於左關,以與右關較大小也。

男女脈同異

[編輯]

古謂男脈左大於右,女脈右大於左,驗之不然。蓋人之右手,比左手略大,脈亦應之而右大於左,不論男女皆然也。惟男兩尺怕虛,女兩尺怕實,差不同耳。

胎孕脈

[編輯]

經曰∶婦人手少陰動甚者,任子也。(少陰脈指神門言,今則診於左寸矣。)動甚,流利滑動也。(舊說謂心生血,血旺故能胎。按手少陰,全元起作足少陰,謂太溪脈,《準繩》從之。)陰搏陽別,(舊注謂陰尺陽寸,尺脈搏手與寸殊別,《淮繩》從之。)謂之有子。(子,男女通稱。)按叔和王氏曰∶左疾為男,右疾為女。(疾者,滑利之意。)又曰∶左尺偏大為男,右尺偏大為女。又曰∶左沉實為男,右浮大為女。蓋左屬陽,右屬陰,陽道實,故脈實而沉;陰道虛,故脈浮而虛也。(觀坎離二象可見。)大字含有虛意。而滑伯仁則雲∶左尺洪大為男,右尺沉實為女。與叔和相反,滑說恐非。再按胎孕之脈,六部皆滑疾,而兩尺尤甚,不求於尺,而求於寸,亦誤信經語矣。經言心生血,謂血色之赤,自心火來耳,豈真血生於心哉?《準繩》曰∶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數,尺滑疾,重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胎至五月,則乳頭乳根必黑,乳房亦升發,更為實據。)《脈經》雲∶尺脈按之不絕,妊娠也。(羸弱之婦,不必脈皆滑實,但按尺中應指,源源不絕便是。滑伯仁謂∶三部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為胎妊。亦此意。)其脈離經,(經,常也,與常日脈異者是。一說離經謂歇至,及大小不勻,如雀啄者是。)而腹痛引腰背,為欲生也。(腹不痛,痛不引腰脊,俱未產,當靜待之。)張路玉雲∶胎形如抱瓮,按之冰冷,而脈乍大乍小,乍有乍無,浮沉動止,早暮不同,為鬼胎。又有如風雨亂點,忽去忽來,或指下見兩岐者,為夜叉胎。又雲∶孕脈沉細弦急,憎寒壯熱,唇青黑,是胎氣損也。胎若不動,反覺上搶心悶絕,按之冰冷者,是胎已死。

脈有順逆

[編輯]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曰病難已。春夏而脈瘦,小也。秋冬而脈浮大,曰逆四時。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命死不治。春不沉,(春脈宜弦,然春初尤帶冬沉,今但弦不沉也。余仿此。)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為病脈。)沉甚、弦甚、數甚、澀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按脈與時違,須問有病無病。無病而得此,誠為可虞。(無病何因脈變,非無病也。不見其病耳,如受蠹之木,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不無枝葉未壞,本實先撥之憂耳。)若因病而致,不過難治,非必死也。(如秋月病熱,脈得浮洪,為脈證相合,寧可斷為必死乎?)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經又雲∶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當參看。)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失常)死。上下左右相應如參舂,(此來彼去,如參舂者之彼起此落也。)不可數者死。中部獨調。(中部在手,即寸口。)眾髒相失者死。(上部在頭,下部在足,所候各髒若失常,中雖調亦死。)中部獨減者死。(上下部雖調,而中部獨衰減亦死。)

脈從陰陽,(謂陽病見陽脈,陰病見陰脈也。)病易已。逆陰陽,病難已。脈從而病反者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陽證見陽脈,為脈至而從矣。然使按之無力,不能鼓指,便非真陽證,不可作熱治。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諸陰之反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陰證雖見陰脈,然鼓指有力,則亦非陰。)熱病,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溫病時疫,皆以數盛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汗後脈靜身涼為順,脈仍躁、身仍熱為逆。)風熱而脈靜,泄、脫血而脈實,病在中。(邪內結也。)脈虛,病在外。(外感也。)脈澀堅,皆難治。(以上皆經語。)諸卒仆暴厥證,(舊名中風,張景岳易名非風。)皆元氣素虧,故爾卒倒,不省人事,脈宜小弱,不宜數盛。中毒宜浮大數實,(浮則毒尚活動,可行散。)不宜微細虛澀。(正被毒傷矣。)勞倦傷,脈以虛大弱緩為順,緊數大汗出,熱不止者死。飲食傷,以滑大為順。若胃停生冷則兼緊。霍亂吐利後,搏大者逆,太微遲者逆。(未吐利前,脈伏或歇至,不妨,以氣滯不行也。吐利後脈歇亦不妨,以氣暴虛,不能接續也。)噎膈,脈浮滑而大便潤者順,(不過痰氣阻逆。)數弦澀,大便燥結者死。(氣血枯結也。)腫脹,宜浮大有力,忌短澀虛細。肺痿,虛數為順。肺癰,過於洪數者逆,已潰宜緩滑。失血證,脈宜虛弱,弦實數者逆,加以身熱不得臥,必死。

蓄血?脈實大可攻,為順。痢疾為里證,宜沉,惡浮與發熱,(久痢,虛陽外越也。若初病兼表邪者,不在此論。)宜緩細有神,惡強弦。頭目痛,脈浮滑,為風痰上攻,可治。短澀為血虛火逆,難治。卒視無所見者死。(清陽失守,邪火僭逆於上也。)瘕疝積聚之類,沉實有力可治,虛弱者死。癲狂宜滑大,忌澀小。癰瘡未潰,浮滑數大為順,沉細遲澀者逆。痙病,浮弦為陽,沉緊為陰,然過于堅強者不治。胎脈宜和滑流利,忌虛澀。

新產及崩漏宜緩弱,忌弦數。大抵新病陽病,凡屬邪氣有餘之證,法當攻伐者,須見盛大有餘之脈,乃可受攻。若見細微不足之脈,則邪盛正衰,攻邪恐傷乎正。

仲景謂陽病見陰脈者死,雖未盡然,然亦難為力矣。久病陰病,凡屬正氣不足之證,法當培補者,須見虛弱不足之脈,乃可受補。補之而脈之弱者漸大,虛者漸充,是陰脈轉為陽脈,此仲景所謂陰病見陽脈者生也。若見強實有餘之脈,則土敗木賊,任補不應,或反以助邪,不可救矣。(凡敗證脈脫,治後脈氣以漸生復為佳。若陡然而出,如復元者必復脫不可救矣。此燈將滅而復明之義也。)再按陽病而得盛大之脈,須察其胃氣之虛實,必盛大而和緩,方任攻伐。若弦多胃少,或形氣不足,俱不可攻。若 瘕積聚,脈本帶弦,亦須看弦中胃氣仍在,且形氣未損,又處不得不攻之勢,方可議攻。病去六七即已,所謂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也。

脈證從舍

[編輯]

凡脈證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須細辨之。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虛火也。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胃虛也。虛火虛脹,其堪攻乎?此宜從脈之真虛,不從證之假實也。其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者,非火邪也。本無脹滯,而脈見弦強者,非內實也。無熱無脹,其堪瀉乎?此宜從證之真虛,不從脈之假實也。如寒邪內傷,或食停氣滯,而心腹急痛,以致脈道沉伏,或促或結,此以邪閉經絡而然。既有痛脹等實證可擄,則脈之虛乃假虛,當從證不從脈。又若傷寒,四肢厥逆,寒戰,而脈見數滑,此由內熱格陰。何以知之?以病由傳經漸致,並非直中陰經,從無熱證轉寒之理,既有數滑之脈可據,則外證之虛為假虛,亦從脈不從證也。

南北政辨

[編輯]

《內經》謂∶少陰所在,其脈不應。(謂沉細不應指也。)歷驗不然,此偽說也,不必為其所惑。

南北政辨

[編輯]

岐伯曰∶前部(寸也)。外者,(外謂浮候。)足太陽也,(膀胱經脈。)內者,(沉候。)足厥陰也。(肝經脈。)中部(關也。)外者,足陽明也,(胃經脈。)內者,足太陰也。(脾經脈。)後部(尺也。)外者,足少陽也,(膽經脈。)內者,足少陰也。(腎經脈。)前部中央(不浮不沉為中候。)直者,(直對斜言,觀下文自明)手少陰(心經脈。)太陽也。(小腸經脈。)中部中央直者,手厥陰也。(心包絡經脈。)

後部中央直者,手太陰(肺經脈。)陽明也。(大腸經脈。)

按此與《素問·脈要精微論》不同,殊無理。蓋《內經》乃後人所撰,非出一手,故互異。但此為下文奇經八脈章本,存之。

前部橫於寸口丸丸者,(橫如連橫之橫,浮中沉一體,無異也。說詳下文。丸丸猶動脈,所謂如豆也。

詳動脈。橫於寸口丸丸者,謂寸口脈團結滑動如丸,浮中沉皆然也。)任脈也。(《脈經》則雲寸口緊細實長,下至關,為任脈。此與岐伯異,參察可也。)三部俱浮,(督脈屬陽,故浮。)直上直下者,(直謂不斜,觀下文自明。)督脈也。三部俱牢,(沉實也。沖為血海,陰盛故沉實。)直上直下者,沖脈也。前部(陽蹺屬陽,故候於寸)左右(兩手也)彈者,(弦緊彈指。)陽蹺也。後部(陰蹺屬陰,故候於尺)左右彈者,陰蹺也。中部(帶脈居中,故候於關)左右彈者,帶脈也。從足少陰(猶言尺沉分,即上文所謂後部內為足少陰也)斜至足太陽者,(足太陽,上文屬前部外,乃寸浮分也。從尺沉分上至寸浮分,與督脈三部俱浮,沖脈三部俱沉實,皆直上直下者不同,故曰斜也。)陽維也。(屬陽,故始沉終浮。)從足少陽(上文言後部外者足少陽,乃尺浮分也)斜至足厥陰者,(上文言前部內者足厥陰,乃寸沉分也。)陰維也。(屬陰,故始浮終沉。)

(圖缺)

甲 寸浮候 乙 關浮候 丙 尺浮候 丁 寸中候 戊 關中候巳 尺中候 庚 寸沉候 辛 關沉候 壬 尺沉候

(圖缺)

橫於寸部丸丸者,任脈也。(橫於寸部甲丁庚也。借算書勾股法譬之,甲乙丙直線為股,甲丁庚橫線為勾,庚戊丙斜線為弦,任脈見寸口三部,如勾之橫。)寸關尺俱浮者,督脈也。(甲乙丙也,如股之直。)寸關尺俱沉者,沖脈也。(庚辛壬也,亦如股之直。)從足少陰斜至足太陽者,陽維也。(即從尺沉斜至寸浮,乃壬戊甲也,如弦之斜。)從足少陽斜至足厥陰者,陰維也。(即從尺浮斜至寸沉,乃丙戊庚也,亦如弦之斜。)

按李瀕湖則以脈常行之道為中,而有時偏於外而近臂廉,有時偏於內而近臂中筋間。為圖明之。

所謂從足少陰斜至足太陽者,乃從尺內斜至寸外也。所謂從足少陽至足厥陰者,乃從尺外至寸內也。所謂左右彈者,即內外彈也。與愚說不同,未知孰是,請質高明。

再按奇經之病,當以證診,勿專恃脈,其病證詳針灸奇經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