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 實施方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
作者: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6月7日
關於印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
實施方案的通知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有關部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已經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笫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

2021年6月7日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編輯]

(一)指導思想。

[編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推進重點區域聯動發展,加快構建協同創新產業體系,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共享更高品質公共服務,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高水平建設安全長三角,加快推動重大政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為全國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支撐和引領示範作用。

(二)基本原則。

[編輯]

——突出階段性特徵,實現全方位突破。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特點和重點,把工作重心由頂層設計轉向具體落實,凝心聚力、多點發力、全面推進,務求取得實效。

——堅持清單制部署,實行項目化推進。將長三角一體化各項任務轉化為重大政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三張清單」,明確預期成果、賁任單位、完成時限,形成清晰有序的推進方式。

——聚焦跨區域事項,聚力跨領域任務。立足服務國家發展大局,集中力量在跨省域、多部門事項上攻堅,在全局性、撬動性、關鍵性領域突破,形成統籌協調的推進格局。

——打造標誌性工程,發揮引領性作用。根據長三角各區域不同的功能定位特點,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可看可學可複製可推廣的顯性成果,為全國其他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

(三)主要目標。

[編輯]

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重點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商水平,科創產業、協同開放、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中心區人均GDP與全域人均GDP差距縮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0%,能源利用效率大福提升,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21萬元,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5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歲。

二、率先構建新發展格局

[編輯]

(四)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

[編輯]

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支持企業打造自有品牌,面向國內市場提供優質商品服務。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協同引導長三角地區擴大消費,辦好長三角中華老字號博覽會。加快破除長三角商品服務跨省城流通的堵點和斷點,健全現代物流體系,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加快破除制約資源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暢通市場、資源、技術、人才、咨本等經濟要素循環。

(五)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編輯]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相愚合,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加快長三角地區優勢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培育海外產品購銷市場,高質量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持上海以「四大功能」為引領打造「五個中心」升級版。推進江蘇沿海地區、浙江臨港產業帶發展。推動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合作,打造長三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構建高水平協同開放格局。

三、推進重點區域聯動發展

[編輯]

(六)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編輯]

深化一體化制度創新,推進實施生態環境、綜合交通、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等專項規劃,完善建設用地指標統籌管理機制和存量土地盤活機制,在企業自由註冊遷移、企業誠信管理、人才資格互認互准、技術創新成果交易等方面加快突破。高標準開發建設水鄉客廳、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吳江高鐵科創新城、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定期形成推廣清單,加快複製一體化制度經瞼。

圍繞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國際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大力推進改革系統集成和政策協同創新。全面落實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各項政策措施,對標商水平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加大壓力測試,在若干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重點發展金融、先進製造、新型國際貿易、高端國際航運,強化開放型經濟集聚功能。

(八)大力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編輯]

推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規劃編制實施,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積極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同城化,支持建設寧波前灣滬浙合作發展區。深入推進連雲港國家東中西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加快蘇皖合作區建設。加強跨界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保護開發,加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大周莊甪直烏鎮西塘等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力度,聯合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

(九)全面補齊欠發達地區發展短板。

[編輯]

推廣浙江「山海協作」工程經驗,加快建立長三角中心區與蘇北、浙西南、皖北等相對欠發達地區合作機制,全面打通東部帶動中部、促進協調發展的路徑。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支持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探索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在長三角地區率先探索脫貧地區防止返貧致貧的機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四、加快構建協同創新產業體系

[編輯]

(十)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編輯]

全面實施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依託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構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優先布局國家重大科創平台、重大科技項目、戰珞性科學計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等。支持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台建設,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新型研發機構,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率先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探索「揭榜掛帥」等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應急科技攻關,加快解決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疫苗等領域「卡脖子」問題。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資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建立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協作機制。

(十一)加強產業分工協作。

[編輯]

全面推行產業鏈供應鏈「鏈長制」,加強各城市之間優勢互補和上下游協同,打造一體化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形成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面向量子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加快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創新服務業內容、業態和商業模式,聯合打造高水平服務業集聚區,推動服務業跨界發展。

(十二)大力推進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

[編輯]

聚焦集成電路、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進製造、生物醫藥、超導技術、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科研機構聯合共建區域性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加快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加強跨區域「雙創」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推動共建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聯合開展長三角創新產品政府採購試點。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和沿滬寧產業創新帶,輻射帶動長三角全域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

(十三)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編輯]

發揮長三角地區優勢,大力引育國際一流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協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營造「類海外」政策環境。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推進人才評價標準互認和人才保障服務標準協同。推動長三角地區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統籌協調發展。

五、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

[編輯]

(十四)高起點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編輯]

紮實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部署的各項任務。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平台作用,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全面提升綜合交通樞紐管理水平,完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聯通浦東國際機場和長三角全域的軌道交通體系。進一步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級,為長三角走向國際提供商務、貿易、交通等領域的高端服務。

(十五)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編輯]

打造「放管服」改革樣板,落實「證照分商」改革全瓶蓋試點。統一長三角企業登記標準和流程。推進海關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改革,將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擴大到長三角地區所有對外空港口岸。推進長三角海事政務「一網通辦」平台建設,實施國際航行船舶邊檢手續隨到隨辦。共同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協同開展執法監管。

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編輯]

(十六)優化城市人居環境。

[編輯]

開展長三角城市更新行動,以解決「城市看海「為突破口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整體提升長三角城鎮基礎設施水平。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修補工程,加大歷史遺存和歷史風貌保護力度,建設新時代人文城市。堅決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推進基於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完善升級交通管理設施,加強停車設施建設,改善慢行交通環境。

(十七)共同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編輯]

編制實施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城際鐵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及具有一定城際功能的幹線鐵路。圍繞打通沿海、沿江、環太湖和省際通道,推進滬乍杭通蘇嘉甬等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規劃建設滬舟甬等跨海通道,推進環太湖軌道交通網及配套建設等項目前期工作。

(十八)共同建設水上長三角。

[編輯]

加快構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一體化治理體系。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重點推動長江淮河幹流、京杭大運河洋山港河海直達通道和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高品質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優化整合長江幹線江海聯運港區布局和功能,合力實施「內河集裝箱高速公路」及礙航橋梁改造示範性工程,構建分工協作、運轉高效的集裝箱、干散貨江海河聯運系統。

(十九)持續完善長三角綜合交通體系。

[編輯]

全面貫通省際待貫通路段,高標準建設客貨運輸服務供給體系。推進大宗物資運輸「公轉鐵」,推動水鐵聯運發展。完善機場布局,提升樞紐機場保障能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貨運樞紐集群,加快臨空經濟區建設,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推動長三角現代化智能交通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增強重要交通節點樞紐功能,放大同城效應。提高保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氣象服務能力。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體系,支持長三角地區的國家物流樞紐承蒙城市在城市群內部開展國家物流樞紐合作共建,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力、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物流樞紐門戶。

(二十)共同打造數字長三角。

[編輯]

印發實施數字長三角建設方案。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制定出台長三角國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作方案,打造國際領先的信息樞紐新標杆、全球數字智能設施新高地。加快城市、交通、能源、水利、鐵路、醫療、教育等傳統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推動長三角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推進智慧海洋工程、智慧港航建設,支持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和創新中心

(二十一)統籌推進琦區域能源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編輯]

編制實施長三角天然氣供應能力規劃。完善電網主幹網架結構,加快跨區域重點電力項目建設。在長三角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抽水蓄能電站等非化石能源設施。完善區域水利發展布局,加強長江沿線崩岸治理和長江口綜合整治,推進實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水利工程。

七、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

[編輯]

(二十二)加強生態環境共同保護。

[編輯]

堅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提升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規劃建設皖西大別山、皖南——浙西南生態屏障,加快建設長江生態廊道、淮河——洪澤湖生態廊道,形成「兩屏兩廊」區域生態安全大格局。建設水、土、氣全方位的環保產業技術平台,加強蘇北沿海灘涂、崇明東灘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推進環太湖、環巢湖、洪澤湖、崇明島生態建設,保護和改善遷徙候鳥重要棲息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加強長江口、杭州灣等河口海灣整治,加強長江口及舟山群島周邊海域的生物資源養護,加強黃山地區水土保持和生態修變,推進滸苔綠潮災害源地整治。支持安做全面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

(二十三)推進環境協同治理。

[編輯]

高標準完成長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率先完成新一輪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破解「化工圍江」問題,堅持長三角綠色航運發展,加快內河、沿海老舊船舶更新改造。支持先行先試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長三角區域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聯防熊治,支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跨省共建共享。深化「無廢城市」建設。科學有效實施太湖清淤固淤試點。共同實施細顆粒物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推動有條件的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加強重點區域環境風險應急統一管理。在長三角地區全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

(二十四)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編輯]

研究生態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和生態產品供需主體交易機制,總結浙江麗水、江蘇深陽等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總結推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經驗,高水平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加快在太浦河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建立太湖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推進上海全國碳排放交易機構建設,探索形成區域一體化碳交易市場。

(二十五)持續提升能效水平。

[編輯]

堅持和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將產業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建設等與能源消費雙控目標任務充分銜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有效遏制高耗能項目建設衝動,大力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數字基礎設施等重點用能領域節能,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

八、共享更高品質公共服務

[編輯]

(二十六)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編輯]

全面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管理,研究建立部分基本公共服務項目財政支出跨地區結算機制。推進長三角地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搭建長三角區域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共享平台。推進社會保險異地辦理,打造健康長三角,推進三省一市門診雙向直接結算,加強長三角地區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和康養基地建設,加強康養資源共享,促進異地養老。

(二十七)共享優質教育醫療文化體育資源。

[編輯]

推動教育合作發展,建立基礎教育等改革重大問題協商共進機制,共建校長及教師培訓聯動平台,探索推動長三角「雙一流」大學在區域內開展教育合作。推動長三角地區商校協同發展,促進長江教育創新帶上中下游高校聯動發展。推進實施長三角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有計劃逐步實現藥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目錄、醫用耗材目錄統一,探索推進長三角區域藥品、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建立健全嚴密有力的長三角異地費用聯審互查機制。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推進交通出行、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等長三角優質服務資源「同城待遇」。推進長三角區域體育設施統籌建設、體育賽事聯合申辦、體育產業協同發展,共同舉辦系列體育交流活動。

(二十八)共建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

[編輯]

合力營造良好就業創業環境,加強人才政策銜接,推進職稱、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互認。加快建設信用長三角,發揮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樞紐作用,推動三省一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對接,建立長三角區域重點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互認機制,實行跨區域信用聯合獎懲。完善「長三角徵信鏈」建設。

(二十九)提高長三角城市管理水平。

[編輯]

完善與城市規模相適應的戶籍管理制度和積分落戶制度,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加強超大特大城市重大風險防控,建設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為一體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集中研判、預測預警。建立特大城市治理風險清單管理制度,分門別類制定風險防控方案。推進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邊城鎮疏解,加快長三角地區縣城補短板強弱項,鼓勵和引導城市人才回鄉創業興業。

九、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

[編輯]

(三十)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

[編輯]

建立和完善區域一體化標準體系,實現區域內重點標準目錄、具體標準制定、標準實施監管三協同。共建長三角統一開放的人力資源市場,協同完善區域性股權、債券市場,引導銀行機構依法合規健全聯合授信機制,促進資本跨區域有序流動。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依託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長三角產權共同交易市場,推進水權、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及知識產權、數據資產等各類產權公開交易。

(三十一)完善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機制。

[編輯]

推動地方立法、執法、政務服務等方面合作,聯合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鼓勵台州溫州等城市開展民營經濟跨區域政策協同試臉,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聯動發展。鼓勵行業組織、商會、產學研聯盟、智庫等機構開展多領域跨區域合作。推動跨區域產業轉移、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園區合作。探索建立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機制和有利於一體化發展的地方政府考核激勵機制。

十、高水平建設安全長三角

[編輯]

(三十二)加強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

[編輯]

總結長三角疫情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產推進機製成功經驗並上升為制度,共同編制公共衛生等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方案。加強醫療衛生民政環保等應急物資儲備,支持長三角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等關係人民群眾健康的產品和服務監管。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防控標準體系和規劃體系,細化防禦自然災害的系列應急預案,支持重點城市和都市圈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同城化,加強長三角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加快建立長三角一體化防洪體系。協同推進重點領域和區域的安全監管,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加強安全生產執法聯動,提升區域安全風險防控能級,統籌實現重特大災害事故跨區域救援協同。實施產業競爭力調查和評價工程,增強產業體系抗衝擊能力。維護長三角區域金融安全,加強金融風險線索通報預警。建立長三角一體化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三十三)有效防範社會領域各類風險。

[編輯]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健全基層社會治理網絡,在長三角全域推廣網格化服務管理。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決防範和打擊暴力恐怖;黑惡勢力、新型網絡犯罪和跨國犯罪,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十一、保障措施

[編輯]

(三十四)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編輯]

堅決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全過程。注重在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探索建立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幹部交流機制。加強企業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積極服務企業決策、開拓市場、革新技術、提高效益。推進各領域黨組織互暇互動,通過組織共建、活動互聯、資源共享,形成黨建引領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工作局面。

(三十五)強化推進落實機制。

[編輯]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本方案和發展需要,制定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明確分工職責和完成時限,建立落實情況通報和督辦機制,推動任務逐項落實。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加強對本方案實施的指導,在相關規劃方案編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項目安排、重大體制創新及資金用地用海能耗等要素安排方面予以積極支持。三省一市人民政府要發揮主體賁任,加強協調配合,強化責任落實,齊心協力完成各項任務。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要按程序報批。

(三十六)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編輯]

進一步完善「三級運作、統分結合」的區域合作機制,創造條件引導長三角企業家聯盟、產業發展聯盟、專家智庫等社會組織參與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發揮新媒體作用,統籌融媒體資源,講好「長三角故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推動形成社會各界廣泛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大合力。

附件:「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