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元釋教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開元釋教錄二十卷


此土著述 開元釋教錄二十卷 庚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開元釋教錄卷第一   夫目錄之興也。蓋所以別真偽明是非。記人代之古今。標卷部之多少。摭拾遺漏刪夷駢贅。欲使正教綸理金言有緒。提綱舉要歷然可觀也。但以法門幽邃化網恢弘。前後翻傳年移代謝。屢經散滅捲軸參差。復有異人時增偽妄。致令混雜難究蹤由。是以先德儒賢制斯條錄。今其存者殆六七家。然猶未極根源尚多疏闕。升以庸淺久事披尋。參練異同指陳臧否。成茲部帙。庶免乖違。幸諸哲人俯共詳覽。   稽首善逝牟尼尊  無上丈夫調御士   亦禮三乘淨妙法  並及八輩應真僧   我撰經錄護法城  三寶垂慈幸冥祐   惟願法燈長夜照  迷徒因此得慧明   正法遐久住世間  依學速登無上地   自後漢孝明皇帝永平十年歲次丁卯。至大唐神武皇帝開元十八年庚午之歲。凡六百六十四載。中間傳譯緇素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聖教。及聖賢集傳並及失譯。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其見行闕本並該前數。   新錄合二十卷。開為總別。總錄括聚群經。別錄分其乘藏。二錄各成十卷。就別更有七門。今先敘科條余次編載。   總括群經錄上。   右從漢至唐所有翻述。具帝王年代並譯人本事。所出教等以人代先後為倫。不依三藏之次。兼敘目錄新舊同異。   別分乘藏錄下。   右別錄之中曲分為七。一有譯有本。二有譯無本。三支派別行。四刪略繁重。五拾遺補闕。六疑惑再詳。七偽邪亂正。就七門中二乘區別三藏殊科。具悉委由兼明部偶總錄分為十卷。起第一盡第十(此粗顯綱條若一一具明在第十卷內)第一卷(漢魏二代緇素譯人所出經戒羯磨等及新舊失譯並附出譯人列傳)第二卷(吳晉二代緇素譯人所出經戒等並新舊失譯諸經同前附出譯人列傳)第三卷(東晉苻秦二代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舊失譯列傳同前)第四卷(姚秦西秦前涼北涼四代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並新舊集失譯經等)第五卷(宋朝一代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集失譯經等)第六卷(齊梁元魏高齊四代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集失譯經律集等)第七卷(周陳隋三代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第八卷第九卷(八九二卷皇朝緇素譯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第十卷(敘古舊諸家目錄部帙多少及詳顯同異)別錄分為十卷。起第十一盡第二十(此粗顯綱條具述在第十卷內)第十一卷第十二卷(十一十二兩卷有譯有本菩薩藏經律論目錄兼述譯人時代)第十三卷(有譯有本聲聞藏經律論及賢聖集傳目錄亦述譯人時代)第十四卷(有譯無本大乘經律論闕本目錄)第十五卷(有譯無本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闕本目錄)第十六卷(支派別行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別生目錄)第十七卷(刪略繁重別生同本異名經等刪除目錄補闕拾遺舊譯大小乘經律論大周入藏錄中遺漏不上目錄及新譯大小乘經律論集傳等新編入藏目錄)第十八卷(疑惑再詳目錄偽妄亂真新編偽經及群錄中偽經並諸家集鈔等目錄)第十九卷(大乘經律論入藏目錄)第二十卷(小乘經律論賢聖集傳入藏目錄) 總括群經錄上之一   後漢劉氏都洛陽。   從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凡一十一帝一百五十四年。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律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於中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四卷闕本)   以為後漢經錄雲。於中直雲帝者為真。兼斥名者是偽。年代甲子依唐司隸甄鸞成均博士。王道圭二家年曆參定(後漢)沙門迦葉摩騰(一部一卷經)沙門竺法蘭(四部一十五卷經)沙門玄婁迦讖(二十二部六十七卷經集)沙門安世高(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經律集)沙門竺佛朔(二部三卷經)優婆塞安玄(二部三卷經集)沙門支曜(一十部一十一卷經集)沙門康巨(一部一卷經)沙門嚴佛調(五部八卷經)沙門康孟詳(六部九卷經律)沙門竺大力(一部二卷經)沙門曇果(一部二卷經)新舊諸失譯經(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一八卷五十九部七十六卷舊集八十二部八十二卷新附)四十二章經一卷(永平十年丁卯於白馬寺與法蘭共譯初出舊錄雲孝明皇帝四十二章)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迦葉摩騰。或雲竺葉摩騰。亦云攝摩騰。群錄互存未詳孰是。先來不譯所以備彰。中印度人婆羅門種。幼而聰敏博學多聞。思力精拔特明經律。嘗游西印度有一小國。請騰講金光明經。俄而鄰國興師而來。既將踐境。輒有事礙兵不能進。彼國兵眾疑有異術密遣使覘。但見群臣安然共聽其所講大乘經明地神王護國之法。於是彼國請和求法。明帝以永平七年甲子。夢見金人身長丈六項佩日輪光明赫奕飛在殿前。明日博問群臣。此何神異。通人傅毅進奉對曰。臣聞西域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為然。詔遣郎中蔡愔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八人。往適天竺尋訪佛法。於大月支國與摩騰相遇。時蔡愔等固請於騰。遂與同來至於洛邑。明帝甚加賞接。所將佛經及獲畫像。馱以白馬同到洛陽。因起伽藍名白馬寺。諸洲競立報白馬恩。騰於白馬寺出四十二章經。初緘蘭台石室第十四間內。自爾釋教相繼雲興。沙門信士接踵傳譯。依錄而編。即是漢地經法之祖也。舊錄雲。此經本是外國經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孝經十八章。出舊錄及朱士行漢錄僧祐出三藏記等。道安錄中不載。騰以大化初傳人未深信。蘊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經要以導時俗。騰後終於洛陽。載其由委備如朱士行漢錄及高僧傳等。升尋錄之源始意述譯經。譯經之來須有由致。故傍采眾說以廣異聞。雖於文為繁而僧事備矣十地斷結經八卷(或四卷亦云十住初出與竺佛念十住斷結經同本永平十三年出見朱士行漢錄及高僧傳長房錄等)法海藏經一卷(一本無藏字初出與法海經等同本見高僧傳及長房錄等)佛本行經五卷(永平十一年出見高僧傳及長房錄等)佛本生經一卷(見高僧傳及長房錄等)   右四部一十五卷。其本並闕。   沙門竺法蘭亦中印度人。自言誦經論數萬章。為天竺學者之師。時蔡愔既至彼國。蘭與摩騰共契游化。遂相隨而來會。彼學徒留礙。蘭乃間行而至。既達洛陽與騰同止。少時便善漢言。初共騰譯四十二章經。騰卒。蘭自譯十地斷結經等四部。昔前漢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問東方朔。朔雲。非臣所知。可問西域胡人。法蘭既至。追以問之蘭雲。此是劫燒時灰。朔言有徵。信者甚眾。又秦景使還於月支國得釋迦佛像。是優填王栴檀像師第四作也。來至洛陽帝即敕令圖寫。置清涼台及顯節陵上供養。自爾丹素流演迄今。蘭後終於洛陽。時年六十餘矣。   又長房等錄雲。蘭譯二百六十戒合異二卷者不然。細詳名目非蘭所翻。委求同異如下別錄闕本中述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亦云般若道行品經或八卷初出與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會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見敏祐二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亦直雲無量清淨經第二出與大阿彌陀及寶積無量壽會等並同本見吳錄)阿閦佛國經二卷(建和元年譯或一卷初出與寶積不動如來會等同本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亦云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或無國字)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初出與寶積普明菩薩會等同本一名古品遺日說般若經一名大寶積經一名摩訶衍寶嚴經見僧祐長房二錄)般舟三昧經三卷(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舊錄雲大般舟三昧經或二卷光和二年譯初出與大集賢護經等同本見聶道真錄及吳錄)兜沙經一卷(見僧祐錄及吳錄是華嚴經名號品異譯)伅真陀羅所問經二卷(初雲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舊錄雲伅真陀羅尼王經或三卷初出與大樹緊那羅經同本安錄無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阿闍世王經二卷(初出與普超三昧經等同本見僧祐錄安公雲出長阿含者非也)內藏百寶經一卷(亦云內藏百品初出與世高譯者小異安公雲出方等部見僧祐錄)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亦直雲問署經見僧祐錄及吳錄安公雲出方等部)雜譬喻經一卷(凡十一事祐雲失譯房雲見別錄已上見在已下闕)大方等大集經二十七卷(初出與曇無讖等出者同本見李廓錄)般舟三昧經一卷(是後十品重翻祐有此一卷無三卷者見靜泰錄或加大字第三出祐錄雲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梵般泥洹經二卷(或一卷初出與大般涅槃經等同本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舊雲胡般新改為梵)象腋經一卷(初出見法上錄)諸法勇王經一卷(初出見法上錄)光明三昧經一卷(初出祐雲出別錄安錄無房雲亦見吳錄)孛本經二卷(初出見僧祐錄)首楞嚴經二卷(中平三年二月八日出第一譯又雲三卷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吳錄)大方便報恩經一卷(見吳錄)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亦云阿闍世王經初出見長房錄)禪經一卷(初出房雲見別錄)阿育王太子壞目因緣經一卷(佛涅槃後一百餘年育王方出故非佛說或無經字初出見長房錄)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雜譬喻上一十一部二十六卷見在大集經下一十二部四十一卷闕本)   沙門支婁迦讖。亦直雲支讖。月支國人。操行純深性度開敏。稟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諷誦群經志在宣法。桓靈之代游於洛陽。從桓帝建和元年丁亥。至靈帝中平三年景寅。於洛陽譯道行等經二十三部。審得本旨曾不加飾。可謂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筆受。而舊譯雲胡般泥洹者竊所未委。上代翻經已來賢德筆受。每至度語。無不稱雲譯胡為漢。胡乃五天邊俗類此之有氏羌今乃稱胡。豈關印度。深為楚越。可不詳焉。但佛所說經皆合稱為梵本。梵者此言清淨。昔劫初時梵世光音天來下。彼土有食地肥者。身重不得復去。因遂為人。即五天之本祖也。仍其天號而立稱焉。若彼稱胡。理將何出。但彼稱梵語。如此土所謂漢言。蓋有所憑。非為謬耳。如舊日僧悉稱俗姓。起符秦世有沙門道安。獨拔當時居然超悟雲。既剃落紹繼釋迦子而異父。豈曰承襲。今去出家宜悉稱釋。及翻四含其文果雲。四姓出家同一釋種。眾咸嘆伏(四姓者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戌達羅)而安正當晉秦之世。刊定目錄刪注群經。自號彌天楷模季葉。猶言譯胡為秦。有五失三不易。此蓋通人一蔽未盡美歟。上代已來有胡言處今並改為梵字。庶無紕謬使談者得其正焉。又長房等錄支讖譯中。復有大寶積經一卷。今以與佛遺日摩尼寶經既是同本不合再出。又尋文句非讖所翻。別錄之中皆為失譯。今依別錄為正。故讖錄除之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初出與寶積彌勒問八法會同本見長房錄)太子慕魄經一卷(初出出六度集中異譯見長房錄)長者子制經一卷(一名制經初出與逝童子經等同本見長房錄)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一卷(一名遺日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初出與入法界體性經同本見長房錄)自誓三昧經一卷(題下注云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中初出與法護出者大同小異見長房錄)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亦直雲溫室經初出見長房錄)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或直雲明度校計亦直雲五十校計元嘉元年出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佛印三昧經一卷(見長房錄)八大人覺經一卷(見寶唱錄)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雲悔過經初出見長房錄)人本欲生經一卷(永嘉二年出長阿含第十卷異譯道安註解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屍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或雲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出長阿含第十一卷異譯見長房錄)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經或直雲十報經出長阿含第九卷異譯舊錄亦云出長阿含見僧祐錄)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卷異譯舊錄雲一切流攝經吳錄雲流攝守因經亦云受因亦直雲流攝亦云一切流攝守見朱士行及僧祐二錄)四諦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七卷異譯見僧祐錄安公雲出長阿含者或誤也)本相倚致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異譯吳錄雲本相倚致與緣本致經同本或作猗字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是法非法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一卷異譯見士行僧祐二錄)漏分布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異譯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安公雲出長阿含者或誤也)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異譯見長房錄)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異譯見長房錄)普法義經一卷(亦名普義經一名具法行經普法義作舍利曰具法行舍利弗余並同雲出中阿含元嘉二年出與廣義法門經同本見士行僧祐二錄)婆羅門避死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三卷異譯見長房錄)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九卷異譯見長房錄)阿難同學經一卷(題雲出增一阿含檢無見長房錄)七處三觀經一卷(出雜阿含中首末總三十經從初標名故也或二卷元嘉元年出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五陰譬喻經一卷(或無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經出雜阿含第十卷異譯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轉法輪經一卷(或雲法輪轉經出雜阿含第十五卷異譯與其本經後同前異見僧祐錄)八正道經一卷(出雜阿含第二十八卷異譯見士行僧祐二錄)摩鄧女經一卷(或雲摩鄒女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見長房錄初出與摩登伽經等同本)鬼問目連經一卷(初出與餓鬼報應經等同本見長房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或名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凶經見長房錄初出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柰女只域因緣經一卷(初出或無因緣字亦直雲奈女經見長房錄)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一卷(初出或雲地獄報應經見長房錄)堅意經一卷(初出一名堅心正意經亦名堅心經見長房錄)大安般守意經二卷(或一卷或無守意字或直雲安般安公雲小安般兼註解祐錄別載大安般一卷房錄更載安般一卷並重也見士行僧祐李廓三錄)陰持入經二卷(或一卷祐雲除持入誤也亦云陰持入安公註解房錄陰持入外別存除持入者誤也見士行僧祐二錄)處處經一卷(見長房錄)罵意經一卷(見長房錄)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見長房錄)出家緣經一卷(一名出家因緣經見長房錄)阿鋡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經見長房錄)十八泥犁經一卷(或雲十八地獄經見長房錄)法受塵經一卷(見僧祐錄)禪行法想經一卷(見僧祐寶唱二錄)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一名長者夭惱三處經亦直雲三處惱經見長房錄)揵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見長房錄)父母恩難報經一卷(亦云勤報見長房錄房雲出中阿含檢無)九橫經一卷(房雲出雜阿含檢無見長房錄)禪行三十七經一卷(或加品字見寶唱錄)犯戒報應輕重經一卷(出目連問毗尼經亦云犯戒罪報輕重或雲目連問經見長房錄)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或四卷亦云大僧威儀經房雲見別錄按僧祐失譯錄中分為二部部各二卷別錄中合今只有二卷餘三莫存)道地經一卷(初出或加大字是修行經抄元外國略本道安註解見僧祐錄群錄並雲二卷准安公序雲凡有七章此之一卷文亦備矣)迦葉結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阿毗曇五法行經一卷(或無行字亦云阿毗曇苦慧經見祐僧錄)   已上見存已下闕本無量壽經二卷(初出與寶積無量壽會等同本房雲見別錄)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一卷初出與寶積善住意會等同本見長房錄)月燈三昧經一卷(出大月燈經第七異譯見長房錄)十二因緣經一卷(初出亦云聞城十二因緣經見僧祐錄)內藏經一卷(第二出一名內藏百品或雲百寶元嘉二年十二月出見朱士行漢錄)四不可得經一卷(初出或無可字見長房錄)藥王藥上菩薩觀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空淨天感應三昧經一卷(舊錄雲空淨三昧經初出見長房錄)卒逢賊結衣帶咒經一卷(見長房錄)咒賊經一卷(一名辟除賊害咒見長房錄僧祐失譯錄中雙載二本同名咒賊此但存一)十四意經一卷(舊錄雲菩薩十四意經見僧祐錄)法律三昧經一卷(初出見法上錄)道意發行經二卷(或一卷見道安及僧祐錄房雲出長阿含)大十二門經二卷(或一卷出長阿含安公註解見寶唱及僧祐錄)小十二門經一卷(出長阿含安公註解見寶唱錄及僧祐錄)七法經一卷(舊錄雲阿毗曇七法行經或直雲七法行經見僧祐錄房雲出長阿含)多增道章經一卷(舊錄無道字雲異出十報法見長房錄雲出長阿含)義決律經一卷(或無經字亦云義決律法行經安公雲出長阿含見僧祐錄)雜四十四篇經二卷(或雲雜經四十四篇既不顯名未知何經安公雲出增一阿含見僧祐錄)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雲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經見僧祐錄)舍頭諫經一卷(見舊錄第二出亦云舍頭諫太子明二十八宿經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經亦云虎耳經)琉璃王經一卷(或雲流離房雲出增一檢無見長房錄)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太子夢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禪經二卷(第二出房雲見別錄)恆水經一卷(初出亦云恆水不說戒經見法上錄寶唱錄雲恆水誡經)悔過法經一卷(見長房錄)五法經一卷(見僧祐錄)五行經一卷(見長房錄)小般泥洹經一卷(房雲見別錄祐錄雲或名泥洹後諸比丘經或雲泥洹後變記經或雲泥洹後比丘世變經或雲佛般泥洹後比丘世變經)正齋經一卷(見長房錄)分明罪福經一卷(見長房錄)難提迦羅越經一卷(見僧祐錄)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見長房錄)禪法經一卷(見長房錄)當來變滅經一卷(見長房錄)修行道地經七卷(或六卷初出或雲順道行經漢永康元年譯支敏度制序見寶唱錄及別錄)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思惟要略經一卷(或直雲思惟經初出見僧祐錄)法句經四卷(初出見長房錄)請賓頭盧法一卷(初出見內典錄)阿毗曇九十八結經一卷(見僧祐錄)   右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方等要慧下五十四部五十九卷見存無量壽經下四十一部五十六卷闕本)   沙門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後之太子也。幼懷淳孝敬養竭誠。惻隱之仁爰及蠢類。其動言立行若踐規矩焉。加以志業聰敏克意好學。外國典籍莫不該貫。七曜五行之象。風角雲物之占。推步盈縮悉窮其變。兼洞曉醫術妙善針[血  豕]。睹色知病投藥必濟。乃至鳥獸鳴呼聞聲知心。嘗行見群[燕/鳥]忽謂伴曰。[燕/鳥]雲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眾咸奇之於是雋異之名被於西域。遠近鄰國咸敬而偉之。高雖在居家而奉戒精峻。講集法施與時相續。後王薨將嗣國位。乃深惟苦空厭離名器。行服既畢遂讓國與叔出家修道。博綜經藏尤精阿毗曇學。諷持禪經略盡其妙。既而遊方弘化遍歷諸國。以漢桓之初始到東夏。高才悟機敏一聞能達。至止未久大通華言。慨正法微廣事宣譯。高窮理盡性自識宿緣。多有神跡世莫能量。初高自稱先身已經為安息王子。與其國中長者子俱共出家。分衛之時。值施主不稱。每輒懟恨。高屢加訶諫。終不悛改。如此二十餘年。乃與同學辭訣雲。我當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在吾後。而性多恚怒。命過當受惡形。我若得道必當相度。既而遂適。廣州值寇賊大亂。行路逢一年少。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負卿故遠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時意也。遂申頸受刃容無懼色。賊遂殺之。觀者填路。莫不駭其奇異。而此神識還為安息王太子。即今時世高身是。高游化中國宣經事畢。值靈帝之末關洛擾亂。乃振錫江南雲。我當過廬山度昔同學。行達[邱-丘+共]亭湖廟。此廟舊有靈威。啇旅祈禱乃分風上下各無留滯。嘗有乞神竹者。未許輒取。舫即覆沒。竹還本處。自是舟人敬憚莫不懾影。高同旅三十餘船奉牲請福。神乃降祝曰。船有沙門可更呼上。客咸驚愕請高入廟。神告高曰。吾昔外國與子俱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怒今為[邱-丘+共]亭廟神。周回千里並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豐。以嗔恚故墮此神報。今見同學悲欣可言。壽盡旦夕。而丑形長大。若於此捨命穢污江湖。當度山西澤中。此身滅後恐墮地獄。吾有絹千疋並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也。高曰。故來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異眾人必懼。高曰。但出眾不怪也。神從床後出頭。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長短。至高膝邊。高向之梵語數番讚唄數契。蟒悲淚如雨須臾還隱。高即取絹物辭別而去。舟侶揚帆。蟒復出身登山而望眾人。舉手然後乃滅。倏忽之頃便達豫章。即以廟物造東寺。高去後神即命過。暮有一少年。上船長跪高前。受其咒願忽然不見。高謂船人曰。向之少年即[邱-丘+共]亭廟神得離惡形矣。於是廟神歇滅無復靈驗。後人於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今潯陽郡蛇村是也。高后復到廣州。尋其前世害己少年尚在。高徑投其家說昔日償對之事。並敘宿緣歡喜相向雲。吾猶有餘報。今當往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恨前愆。厚相資供隨高東遊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亂相。打者誤着高頭。應時殞命。廣州客頻驗二報。遂精勤佛法具說事緣。遠近聞知莫不悲嘆。明三世之有徵也。高以桓帝建和二年戊子至靈帝建寧三年庚戌二十餘載。譯大乘要慧等經九十五部。並義理明柝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凡在讀者等斖斖然而不倦焉。世高本既王種名高外國。所以西方賓旅猶呼安侯至今為號焉。天竺自稱書為天書語為天語。音訓詭蹇與漢殊異。先後傳譯多致謬濫。唯高所出為群譯之首。安公以為若及面稟不異見聖。列代明德咸贊而思焉。其釋道安錄。僧祐出三藏記。慧皎高僧傳等。止雲高譯三十九部。費長房錄便載一百七十六部。今以房錄所載多是別生從大部出。未可以為翻譯正數。今隨次刪之。如後所述情離有罪經(房雲世注偽疑今亦在疑偽錄)八光經舍利弗問寶女經舍利弗嘆寶女說不思議經(亦直雲嘆寶女經)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亦云申起長者悔過經申越申起末詳何正八光等四經並出大集)四百三昧名經(出大雲經)摩訶衍精進度中罪報品經(出智度論)大迦葉遇尼乾子經(出長阿含)阿難惑經(出人本欲生經)第一四門經第二四門經第三四門經甘露正意經(亦云佛入甘露調意經第一四門等四經出僧祐失譯錄亦出寶唱錄並是大十二門經一部後人分品寫出遂成四經)尊者薄拘羅經(或直雲薄拘羅經亦云薄拘羅答異學問經)婆羅門行經長者兄弟詣佛經(亦云長者梨師達多兄弟二人往佛所經薄拘羅等三經出中阿含)五戰鬥人經世間強盜布施經梵天詣婆羅門講堂經郁伽居士見佛聞法醒悟經(亦云修伽陀居士佛為說法得性悟經)水喻經(五戰鬥等五經並出增一阿含)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佛為事火婆羅門說悟道經佛為婆羅門說耕田經(或無田字)佛為憍慢婆羅門說偈經佛為頻頭婆羅門說像類經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自他作苦經目連見眾生身毛如箭經阿那律思惟目連神力經無畏離車白阿難經商人脫賊難經世間言美色經純陀沙彌經(或作沙門或為淳字)商人子作佛事經婆羅門通達經論外道出家經婆羅門服白經精勤四念處經婆羅門虛偽經佛為調馬聚落主說法經一切行不恆安住經婆羅門問世尊將來有幾佛經婆羅門問佛布施得福經豆遮婆羅門論議出家經佛化火與(或作大與)婆羅門出家經浮水譬喻經(一名恆水流澍經或作流澍)四吒婆羅門出家得道經過去彈琴人經婆羅門解知眾術經獨富長者經(亦云獨付長者財物無付經亦云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佛為那拘羅長者說根熟經(或無羅根熟三字)禪思滿足經(說四法等三十二經並出雜阿含)禪秘要經(出治禪病秘要法)前世諍女經子命過經迦旃延無常經審裸形子經(一名佛覆裸形子經)鱉喻經(前世諍等五經並出生經)鏡面王經(出義足經)三毒經數息事經(上二小乘雜抄)七老婆羅門請為弟子經孤母喪一子經斫毒樹復生經求離牢獄經良時難遇經昔有二人相愛敬經慈仁不殺經摩耶只女人謗佛生身入地獄經最勝長者受咒願經(亦直雲受咒願經)佛神力救長者子經佛度旃陀羅兒出家經承事勝己經調達生身入地獄經多倒見眾生經長者夜輸得非常觀經(亦直雲得非常觀經七老婆羅門等一十五經並出出曜經)人受身入陰經人身四百四病經五陰成敗經地獄罪人眾苦經人病醫不能治經(人受身等五經並出修行道地經)阿練若習禪法經(出坐禪三昧經)蓮華女經(出法句譬喻經)迦葉詰阿難經(亦名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金色女經(迦葉詰阿難等二經出雜譬喻)   右八光經等八十五部八十五卷。長房等錄皆云安高所出。今按隋開皇仁壽二本眾經錄及新括出別生抄經等。此等並從諸經別生。或非安高所出。不合足為翻譯之數。今為實錄故總刪之道行經一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見經後記朱士行漢錄僧祐錄等安公雲道行品者般若抄也外國高明者所撰安為之序並注)般舟三昧經二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見經後記高僧傳等二經同時啟夾故出日同也舊錄雲大般舟三昧經或一卷第二出與大集賢護經等同本)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闕。   沙門竺佛朔。經後記雲。竺佛朔印度人也。識性明敏博綜多能。以靈帝光和之初。齎道行等經來適洛陽。轉梵為漢。譯人時滯雖有失旨。然棄文存質深得經意。月支沙門支讖傳語。河南孟福字元士張蓮字少安筆受。並見經後記 法鏡經二卷(安公雲出方等部初出與寶積鬱伽長者會等同本或一卷沙門嚴佛調筆受康僧會注見僧祐錄)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斷十二因緣經亦直雲阿含口解舊錄雲安侯口解凡有四名同是一本內典中安高安玄俱出口解者誤也)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在。   優婆塞安玄。安息國人也。志性貞白深閒理致。秉持法戒毫釐弗虧。博誦群經多所通習。漢靈帝時游賈雒陽。有功號騎都尉。性虛靜溫恭。常以法事為己務。漸練漢言志宣經典。常與沙門講論道義。世所謂都尉者也。玄以光和四年辛酉。與沙門嚴佛調共出法鏡等經。玄口譯梵文佛調筆受。理得音正盡經微旨。郢匠之美見述後代。祐雲法鏡佛調出者。據其共譯以說。又稱阿含口解世高譯者。此乃姓同相濫也(舊錄既名安侯口解計亦合是世高出也)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或雲成具光明三昧經或直雲成具光明經第二出見朱士行支敏度僧祐等三錄及高僧傳)阿那律八念經一卷(或直雲八念經一名禪行斂意經舊錄雲禪行檢意出中阿含經第十八卷異譯見舊錄)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善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異譯房雲見吳錄)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亦直雲馬有八態經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異譯房雲見吳錄)小道地經一卷(房雲見吳錄已前見存已後闕)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二出與世高譯十二因緣經等同本房雲見吳錄)大摩耶經一卷(或無大字或二卷初出與摩訶摩耶經同本房雲見吳錄)賴吒和羅經一卷(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一卷異譯房雲見吳錄安雲出方等部者或恐誤也)小本起經二卷(或雲修行本起或雲宿行本起近加小字耳初出與瑞應本起經等同本見舊錄及高僧傳)墮落優婆塞經一卷(或雲優披塞房雲見吳錄)   右一十部一十一卷(小道地上五部五卷見在聞城下五部六卷闕本)   沙門支曜西域人。博達群典妙解幽微。以靈帝中平二年乙丑。於洛陽譯成具光明等經十部。長房等錄又有首至問佛十四事經(或無佛字)余親見其本乃是經抄已編別生錄內。此刪不載問地獄事經一卷(見朱士行漢錄及高僧傳)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康臣(或作臣字未詳孰是)西城人。心存游化志在弘宣。以靈帝中平四年丁卯。於洛陽譯問地獄經。言直理詣不加潤飾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化三昧經初出與大般若那伽室利分等同本或一卷見長房錄)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初出與寶積大乘方便會等同本或無菩薩字或一卷見長房錄)古維摩詰經二卷(初出見古錄及朱士行漢錄與唐譯無垢稱經等同本)思意經一卷(亦云益意經初出見長房錄)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或雲內六波羅蜜經亦云內外者見長房錄)   右五部八卷(前四部七卷本闕後一部一卷見在)   沙門嚴佛調(亦云浮調據僧祐錄及高僧傳合是沙門長房等錄雲清信士者非也)臨淮郡人。綺年穎悟敏而好學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通譯經典見重於時。調以靈帝中平五年戊辰。於洛陽譯濡首菩薩等經五部。世稱安侯都尉佛調三人傳譯號為難繼。安公稱佛調出經省而不繁全本巧妙焉。又長房等錄更有迦葉詰阿難經。亦云佛調所譯。余親見其本乃是諸經之抄。有數條事。隨眾經錄雲出雜譬喻。安世高聶承遠錄內並有此經。錄家誤也。既是別生抄經。不合為翻譯正數。又有沙彌十慧經雲。佛調自撰並注序。既非聖言。又闕其本。今並刪之舍利弗摩目揵連游四衢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一卷異譯見別錄)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嚴誡宿緣經見吳錄見題雲出雜藏)梵網經二卷(初出見吳錄或三卷)四諦經一卷(興平元年出第二譯出中阿含第七卷異譯與世高出者小異見竺道祖漢錄中)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亦云瑞應本起第二出與過現因果經等同本房雲見三藏記然祐三藏記中孟詳出中本起非瑞應本起也)報福經一卷(或雲福報見吳錄)   右六部九卷(興起行經上二部三卷見在梵網經下四部六卷闕本)   沙門康孟詳。其先康居國人。有慧學之譽。以獻帝興平元年甲戌至建安四年己卯。於洛陽譯游四衢等經六部。安公雲。孟詳所翻弈弈流。便足騰玄趣也修行本起經二卷(見始興錄第三出與瑞應本起經等同本一名宿行本起)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竺大力西域人。情好遠遊無憚艱險。以獻帝建安二年丁丑三月。於洛陽譯修行本起經。其經梵本亦是曇果與康孟詳。於迦維羅衛國齎來。康孟詳度語中本起經二卷(或雲太子中本起經見始興錄經初題雲出長阿含)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曇果西域人。學該內外解通真俗。於迦維羅衛國齎經梵本屆於洛陽。以獻帝建安十二年丁亥譯中本起經。康孟詳度語。內典錄中以曇果與孟詳共出。遂與孟詳太子本起瑞應合為一本者非也。二經全異不可合之。祐雲。中本起康孟詳出者。據其共經故耳大方便佛報恩經七卷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第二出與寶積普明菩薩會等同本中雲晉言合編晉錄今且依舊祐雲摩訶乘寶嚴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一卷(或無經字第二出)未曾有經一卷(初出與唐譯甚希有經等同本)作佛形像經一卷(一名優填王作佛形像經一名作像因緣經與造立形像福報經同本)安宅神咒經一卷(亦云安宅咒法經祐雲安宅咒)受十善戒經一卷苦陰經一卷(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五卷異譯)魔嬈亂經一卷(一名弊魔試目蓮經一名魔王入目連蘭腹經出中阿含經第三十卷異譯)沙彌尼戒經一卷(或無經字)優波離問佛經一卷(或雲優波離律)分別功德論四卷(或雲分別功德經或三卷或五卷)禪要呵欲經一卷(題雲禪要經呵欲品)內身觀章句經一卷(或無句字)雜譬喻經二卷(一名菩薩度人經)六菩薩名經一卷(房入藏雲六菩薩名亦當誦持)   已上存已下闕 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是行品別翻第四出)阿彌陀佛偈一卷(初出)梵本經四卷(舊雲胡本新改為梵似長安中出)泥洹後千歲變經四卷(一名千歲變經祐雲泥洹後千歲中變記一卷)諸經佛名二卷(今疑是不思議功德經)三千佛名經一卷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亦直名百七十佛名今疑出稱揚功德經)南方佛名經一卷(舊雲一名治城寺經者非也此乃題寺為記非是經之異名)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觀世音所說行法經一卷(是咒經)薩陀波侖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經一卷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經一卷五龍咒毒經一卷取血氣神咒經一卷(舊錄雲血咒)咒賊咒法經一卷(房雲異出本祐直雲咒賊)七佛安宅神咒經一卷菩薩受戒法經一卷(祐錄無經字房雲異出本)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菩薩懺悔法一卷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經一卷頂生王因緣經一卷(舊錄雲頂生王經)長者賢首經一卷梵志喪女經一卷[狂-王+樂]狗齧王經一卷(舊錄雲[狂-王+樂]狗經)勤苦泥犁經一捲地獄經一卷十一因緣章經一卷(舊錄雲十一因緣經或作十二)沙門為十二頭陀經一卷僧名數事行經一卷比丘諸禁律經一卷摩訶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一名摩訶僧祇部比丘隨用要集法)沙彌十戒經一卷(舊錄雲沙彌戒)比丘尼十戒經一卷賢者五戒經一卷優婆塞威儀經一卷庾伽三磨斯經一卷(譯言修行略一名達磨多羅禪法或雲達磨多羅菩薩撰禪經要集)梵音偈本一卷(舊雲胡音)贊七佛偈一卷怛和尼百句一卷五言詠頌本起一卷(一百四十二首)道行品諸經梵音解一卷(舊雲胡音)法句譬喻經一卷(祐錄雲凡十七事或無喻字上五十九部並見僧祐失譯錄)   右五十九部七十六卷(准房錄本數合有七十七卷其分別功德論錄雲五卷今有四卷故七十六菩薩名上一十六部二十六卷見在般舟下四十三部五十卷闕本)   長房等錄漢後失譯。總有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今以餘六十六部七十一卷子細仇校非是失源。具述委由列之如左佛遺日摩尼寶經(漢支讖譯)菩薩生地經惟日雜難經(已上二經吳支謙譯)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或雲金剛清淨經長房等錄雲吳代支謙譯漢後失譯錄中復載今詳此經非是漢代失源復非支謙所出似是姚秦以來什公等譯今且為失源編於秦錄)舊雜譬喻經二卷(吳代康僧會譯)十方佛名經三十二相因緣經(已上二經西晉竺法護譯)菩薩修行經(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或雲長者修行經已曾三譯一存二闕備顯錄中)迦葉赴佛泥洹經(一名佛般泥洹時迦葉赴佛經)鐵城泥犁經(一名中阿含泥犁經)寂志果經三十七品經(抄諸經撰在別生錄)七佛所結麻油述咒幻師陂陀神咒咒齲齒咒(一名咒蟲齒一直名咒齒)咒牙痛咒咒眼痛咒(迦葉赴下十經東晉竺曇無蘭譯)千佛因緣經海八德經(已上二經法上錄雲姚秦羅什譯)菩薩所生地經摩訶剎頭經(已上二經乞伏秦聖堅譯)寂調意(合作音字意者誤也)所問經(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轉女身菩薩經(一名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名樂瓔珞莊嚴女經已上二經宋代法海譯)沙彌威儀經(或無經字宋求那跋摩譯)四天王經(宋智嚴譯)鹽王五使者經(一名五天使經)譬喻經(已上二經宋慧簡譯)八部佛名經(元魏瞿曇流支譯)觀無量壽佛經(此經已曾兩譯一存一闕備顯錄中)般若波羅蜜神咒經(出大品經)功德莊嚴王八萬四千歲請佛經(出大集經)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亦直雲如來性起經是舊華嚴經如來性起品)合道神足經四卷(一名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即道神足經之異名二本無別)持齋經(齋經別名)過去香蓮華佛世界經(出悲華經)善德婆羅門求舍利經人弘法經(已上二經出大雲經)五十三佛名經(出藥王藥上經)彌勒為女身經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羅蜜經(亦直雲行檀波羅蜜經亦名薩和檀王經)摩調王經小兒聞法即解經(已上四經出六度集)淨除業障經(抄淨業障經)十住毗婆沙經(抄十住論)七寶經(出增一阿含經)質多長者請比丘經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佛見牧牛者請比丘示導經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獨富長者經異名質多等四經出雜阿含)積骨經(出七處三觀經)誨子經(出生經)梵志觀無常得解脫經(出筏足經)梵志避死經貧子得財發狂經無害梵志執志經善唄比丘經(梵志避等四經出出曜經)福子經居士物故為婦鼻中蟲經須河譬經教子經(一名須達教子經亦云須達訓子經福子等四經出雜譬喻)龍種尊國變化經觀世樓炭經(雲有三品)清淨法行經(已上三經先在偽錄)華嚴瓔珞經 般若得經(已上二經僧法尼誦出亦在偽錄) 賢劫千佛名經一卷(祐雲唯有佛名與曇無蘭所出四諦經千佛名異出賢劫經中異譯)   右佛遺日下六十六部七十二卷。或翻譯有憑。或別生疑偽。今既尋知所據故非漢代失源。同舊重編恐成繁雜。今並剛也。長房錄雲。已上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並是僧祐律師出三藏記撰。古舊二錄及安錄失源。並新集所得失譯諸經卷部甚廣。仇校群目蕪穢者眾。出入相交實難詮定。未睹經卷空閱名題。有入有源無入無譯。詳其初始非不有由。既涉遠年故附此末。冀後博識脫睹本流。希還正收以為有據。瀅澄法海使靜波濤焉。今尋長房此言未可依據。委求同異如前所述。   已下新附此錄拔陂菩薩經一卷(或為拔波安錄雲颰披陀菩薩經安公雲出方等部是般舟經初四品異譯第五出)栴檀樹經一卷阿鳩留經一卷菩薩道地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魔王入目揵蘭腹經一卷(亦名弊魔試目連經舊錄雲魔王入目連腹中經出中阿含第三十卷即後十經之一也)佛有五百比丘經一卷凡人有三事愚痴不足經一卷佛誡諸比丘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生死好醜尊者卑者經一卷(安公雲上三經出中阿含)自見自知為能盡結經一卷有四求經一卷佛本行經一卷河中大聚沫經一卷(或雲水沫所漂經或雲聚沫譬經眾經錄雲出雜阿含今以安錄先集雜含後譯是別譯本非從彼出)便賢者坑經一卷(坑字或作旃)所非汝所經一卷兩比丘得割經一卷道德舍利日經一卷舍利日在王舍國經一卷獨居思惟自念止經一卷問所明種經一卷欲從本相有經一卷(或雲欲從本經)獨坐思惟意中生念經一卷佛說如是有諸比丘經一卷比丘所求色經一卷道有比丘經一卷色為非常念經一卷(從自見自知下本有二十二經安公雲是阿含一卷於中五經已備余錄今但有十七載雜含分中)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善惡意經一卷比丘一法相經一卷有二力本經一卷有三力經一卷有四力經一卷人有五力經一卷不聞者類相聚經一卷(舊錄雲類相聚經與相應相可經同本)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經一卷(或作無上誤也)爪頭土經一卷身為無有反覆經一卷師子畜生王經一卷阿須倫子婆羅門經一卷婆羅門子名不侵經一卷生聞婆羅門經一卷(舊錄雲生聞梵志經)有[阿-可+桑]竭經一卷署杜乘婆羅門經一卷佛在拘薩國經一卷佛在優墮國經一卷(經作優隨)是時自梵守經一卷有三方便經一卷(舊錄雲三方便經法經錄雲出七處三觀)婆羅門不信重經一卷佛告舍日經一卷四意止經一卷(舊錄雲四意止本行經法錄雲出中阿含)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一卷(色比丘念下二十五經安公雲並出雜阿含今尋藏中單卷雜阿含內並有此經多是後人合之成卷)雜阿含三十章經一卷(法經錄雲出雜阿含異本)五十五法誡經一卷(或雲五十五法行)一切義要一卷說善惡道經一卷愛欲聲經一卷(一本雲愛欲一聲經)摩訶遮曷旋經一卷天王下作豬經一卷始造浴佛時經一卷十二賢者經一卷佛並父弟調達經一卷(五十五法下安公雲上十經出阿毗曇今但有九一本入重譯中即魔王入目連腹經是)憂墮羅迦葉經一卷四部本文經一卷(安公雲上二經出長阿含一本雲出阿毗曇)讓德經一卷有賢者法經一卷摩訶厥彌難問經一卷(或雲大厥彌經)大本藏經一卷說阿難持戒經一卷阿難問何因緣持誡見世間貧亦現道貧經一卷給孤獨四姓家問應受施經一卷曉所諍不解經者經一卷(今疑上經字錯)奇異道家難問住處經一卷奇異道家難問法本經一卷賢者手力經一卷八法行經一卷憂多羅經一卷(或作夏字)栴檀調佛經一卷惡人經一卷難提和難經一卷(或雲難提和羅經)四姓長者難經一卷(舊錄雲四姓長者經)折佛經一卷道地經中要語章一卷(或雲小道地經今疑支曜出者是)數練意章一卷(舊錄雲數練經安公雲上二經出生經祐按今生經無此章名)   右八十二部八十二卷(初拔陂等三經見在余者並闕)並是僧祐錄中集安公古典經。既雲。古典明是遠代。今者編於漢末以為失源。安公本錄古典總有九十二經。今以余之十經檢尋群錄。或標譯主或是別生。彼中既載故此除之。   通前舊失譯經五十九部七十六卷。總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並為漢代失源雲。   魏曹氏都洛陽。   自文帝黃初元年庚子。至元帝咸熙二年乙酉。凡經五帝四十六年。沙門五人。所出經戒羯磨。總一十二部。合一十八卷(於中四部五卷見在八部一十三卷闕本)(曹魏)沙門曇柯迦羅(一部一卷戒)沙門康僧鎧(三部四卷經羯磨)沙門曇無諦(一部一卷羯磨)沙門白廷(五部七卷經)沙門安法賢(二部五卷經)僧祇戒本一卷(初出見竺道祖魏世錄)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曇柯迦羅。魏雲法時。中印度人。家世大富常修梵福。迦羅幼而才悟質像過人。讀書一覽皆文義通暢。善學四韋陀論。風雲星宿圖讖運變莫不該綜。自言天下文理畢己心腹。至年二十五入一僧坊看。遇見法勝毗曇。聊取覽之茫然不解。殷勤重省更增惛漠。乃嘆曰。吾積學多年。浪志墳典遊刃經籍。義不再思文無重覽。今睹佛書頓出情外。當理致鈎深別有精要。於是齎牒入房請一比丘略為解釋。遂深悟因果妙達三世。始知佛教宏曠俗書所不能及。乃棄捨世榮出家精苦。誦大小乘經及諸部毗尼。常貴游化不樂專守。以文帝黃初三年壬寅來至洛陽。於時魏境雖有佛法。而道風訛替。亦有眾僧未稟歸戒。止以剃落為殊俗耳。設復齋懺事同祠祀。迦羅既至大行佛法。諸僧請出毗尼。迦羅以律藏曲制文言繁廣。佛教未昌必不承用。遂以齊王芳嘉平二年庚午。於洛陽白馬寺出僧祇戒心且備朝夕。於是更集梵僧立羯磨受戒。東夏戒律始自乎此。迦羅後不知所終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或二卷第三譯一名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嘉平四年出見竺道祖魏錄今編入寶積即第十九會是)無量壽經二卷(第四譯見竺道晉世雜錄及寶唱錄與世高出者小異又與寶積無量壽等同本)四分雜羯磨一卷(題雲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以結戒場為首新附)   右三部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康僧鎧印度人也。廣學群經義暢幽旨。以嘉平四年壬申。於洛陽白馬寺譯郁伽長者經等三部。高僧傳中雲譯四部不具顯名。竺道祖魏晉錄僧祐寶唱梁代錄等。及長房道宣靖邁三錄並雲二部。餘二既不顯名。校閱未見。今更得一部。余欠一經。檢亦未獲曇無德羯磨一卷(題雲羯磨一卷出曇無德律以結大界為首見竺道祖魏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曇無諦亦云曇諦。魏雲法實。安息國人。善學律藏妙達幽微。以高貴鄉公正元元年甲戌屆於洛汭。於白馬寺譯曇無德羯磨一部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第五出與漢世支讖等所出及寶積無量壽會並本同文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叉須賴經一卷(一本無叉字祐錄作又初出見竺道祖及僧祐錄)菩薩修行經一卷(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一名長者修行經第二出見始興寶唱二錄)除災患經一卷(見僧祐錄初出與除恐災患經同本)首楞嚴經二卷(第五出與漢世支讖等所出本同文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   右五部七卷其本並闕。   沙門白延西域人也。才明蓋世深解踰倫。以高貴鄉公甘露三年戊寅。游化洛陽止白馬寺。出無量清淨等經五部。長房等錄又有平等覺經一卷。亦云白延所出。今以此經即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但名有廣略故不復存也羅摩伽經三卷(見竺道祖寶唱法上靈祐等四錄是華嚴經入法界品少分初出)大般涅槃經二卷(第二出略大本前數品為此二卷見竺道祖魏錄)   右二部五卷其本並闕。   沙門安法賢西域人。藝業克深慧解尤峻。振錫游邦自遠而至。譯羅摩伽等經二部。群錄並雲魏世。不辯何帝之年。今依編於末。又別錄亦載諸失譯經。總於吳錄後列。 開元釋教錄卷第二 總括群經錄上之二   吳孫氏。前都武昌。後都建業。   從孫權(諡大祖文皇帝)黃武元年壬寅。至孫皓(無諡)天紀四年庚子。凡經四主五十九年。緇素五人。所出經等並及失譯。總一百八十九部。四百一十七卷(於中六十一部九十二卷見在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二十五卷闕本)吳沙門維只難(二部六卷經集)沙門竺律炎(四部六卷經集)優婆塞支謙(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經律集)沙門康僧會(七部二十卷經集)沙門支強梁接(一部六卷經)魏吳兩代諸失譯經(八十七部二百六十一卷)阿差末菩薩經四卷(初出與西晉法護阿差末及無盡意經等並同本見吳別二錄)法句經二卷(初出亦云法句集尊者法救撰與律炎支謙共出見僧祐錄吳錄雲竺卷未詳)   右二部六卷(法句經二卷見在阿差末四卷闕本)   沙門維只難吳雲障礙。本印度人。世奉異道以火祠為上。時有天竺沙門。習學小乘多行道術。經遠行逼暮欲寄難家宿。難家既奉異道猜忌釋子。乃處之門外露地而宿。沙門夜密加咒術。令難家所事之火欻然變滅。於是舉家共出啟請沙門入室供養。沙門還以咒術變火令生。難既睹沙門神力勝己。即於佛法大生信樂。乃舍本所事出家為道。依此沙門以為和上。受學三藏妙善四含。游化諸國莫不皆奉。與同伴竺律炎發自西域因到江左。以孫權黃武三年甲辰。於武昌郡共竺律炎出阿差末等經二部。而只難及炎既未善方音。翻梵之際頗有不盡。志存義本辭近樸質摩登伽經三卷(見法上錄與支謙共出與舍頭諫經等同本或二卷第四譯)三摩竭經一卷(初出見始興錄與分和檀王經同本異出一名須摩提女經一名難國王經一名恕和檀王經)佛醫經一卷(與支越共出非是全典從大經略出或雲佛醫王經見寶唱錄)梵志經一卷(見始興錄)   右四部六卷(前三部五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竺律炎印度人也。解行清厲內外博通。與維祗難同游吳境。維祗卒後。以孫權黃龍二年庚戌。於楊都譯摩登伽等經四部。其名群錄不同。或雲將炎。或雲持炎。或雲律炎。未詳孰是故備列之大明度無極經四卷(第二出或六卷亦直雲大明度經與道行小品等同本見竺道祖魏吳錄及僧祐等錄)阿彌陀經二卷(內題雲佛說諸佛阿彌陀三邪三佛薩棲檀過度人道經第三出亦名無量壽見竺道祖僧祐二錄與世高等譯小異)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名本業經亦名淨行品經是華嚴淨行品異譯見僧祐錄長房錄中本業之外別載淨行品者誤也)維摩詰經二卷(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第二出或三卷見竺道祖僧祐二錄與漢佛調等譯少異)慧印三昧經一卷(亦直雲慧印經一名寶田慧印三昧經初出與如來智印經同本見道祖僧祐二錄)九色鹿經一卷(出六度集異譯見法上錄)老女人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吳錄直雲老女經或雲老母經初出見僧祐錄)犢子經一卷(見法上錄初出與乳光佛經等同本)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見長房錄第三出與唐譯緣起聖道經等同本)了本生死經一卷(安公雲出生經祐按五卷生經無此名見僧祐錄與稻芉經同本異出謙自注並制序安公序雲漢末出謙注)龍施女經一卷(初出與龍施菩薩本起經同本祐雲別錄所載安錄無)八吉詳神咒經一卷(初出或無神字或雲八吉祥經與八陽神咒經等同本房雲見古錄)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亦直雲微密持經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初出與出生無量門持經等同本見僧睿二秦錄及僧祐錄)華積陀羅尼神咒經一卷(見寶唱錄或無神字與華聚陀羅尼等同本)持句神咒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與陀鄰尼缽經等同本亦云出陀羅尼句)私訶昧經一卷(第二出或雲私訶末一名菩薩道樹亦名道樹三昧見道安支敏度僧祐等三錄祐雲此經即是菩薩道樹)菩薩生地經一卷(一名差摩竭經初出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孛經一卷(亦云孛抄經祐雲今孛經一卷即是第二出見僧祐錄及別錄)月明菩薩經一卷(或加三昧字一名月明童子經一名月明童男經見僧祐錄)三品弟子經一卷(一名弟子學有三輩經見長房錄)法律三昧經一卷(亦直雲法律經第二出見長房錄)梵志阿颰經一卷(一名阿颰摩納經安錄直雲阿拔經亦名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出長阿含第十三卷異譯見長房錄)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梵網經房雲見別錄出長阿含第十四卷異譯)七知經一卷(或作七智見長房錄出中阿含第一卷異譯)釋摩男本經一卷(祐錄無本字一名五陰因事經安錄雲出中阿含第二十五異譯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諸法本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八異譯見長房錄)弊魔試目連經一卷(一名魔嬈亂房雲見舊錄出中阿含第三十卷異譯)賴吒和羅經一卷(或雲羅漢賴吒和羅經與後漢支曜出者少異出中阿含第三十一異譯祐雲別錄所載安錄中無)梵摩喻經一卷(或作渝字見道祖僧祐二錄出中阿含第四十一異譯)齋經一卷(一名持齋經見別錄及僧祐錄出中阿含第五十五異譯)須摩提女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二異譯見長房錄)不自守意經一卷(或無意字或雲自守亦不自守經出雜阿含第十一卷異譯見長房錄)五母子經一卷(見長房錄初出與沙彌羅經同本)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黃武年譯第四出亦云太子本起瑞應亦直雲瑞應本起與孟詳出者小異陳郡謝鏘吳郡張洗等筆受魏河東王桓詳定見始興僧祐二錄)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難龍王經或無王字一名降龍王經初出見長房錄)長者音悅經一卷(一雲長者音悅不蘭迦葉經亦直雲音悅經初出見長房錄)七女經一卷(亦云七女本經安公雲出阿毗曇初出見僧祐錄)八師經一卷(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初出)蓱沙王五願經一卷(或作瓶字一名弗沙迦王經見長房錄初出安公雲出中阿含檢無)義足經二卷(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寶唱二錄初出有一十六經)須摩提長者經一卷(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示現眾生見長房錄)阿難四事經一卷(見僧祐錄及別錄)未生怨經一卷(見長房錄)四願經一卷(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里氏梵志經一卷(房雲見別錄)猘狗經一卷(見長房錄)孫多耶致經一卷(或雲梵志孫多耶致經見長房錄安公雲出中阿含檢無)戒銷災經一卷(亦云戒銷伏災經見舊錄)撰集百緣經十卷(見內典錄)菩薩本緣經二卷(亦云菩薩本緣集經或二卷或四卷天竺沙門僧伽斯那撰見長房錄)惟日雜難經一卷(見長房錄上見存已下闕)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一卷(或無摩訶字見寶唱錄)法鏡經二卷(或一卷第二出祐雲見別錄安錄中無又長房等錄更有郁伽長者經二卷亦云謙譯即是此經不合重載)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阿差末菩薩經四卷(見吳錄第三出與維只難所譯本同文異)小阿差末經二卷(見別錄及僧祐錄既加小字與次前經應非同本)大般泥洹經二卷(第三出此略大本序分哀嘆品為二卷後三紙小異耳見竺道祖吳錄安公雲出長阿含祐雲今長阿含與此異)佛以三車喚經一卷(見長房錄雲出法華應出第二卷譬喻品)不莊校女經一卷(初出見寶唱錄)須賴經一卷(或雲鬚賴菩薩經第三出與白延等出者同本別譯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菩薩修行經一卷(初出見寶唱錄)演道俗業經一卷(初出見舊錄或無業字)方等首楞嚴經二卷(黃武年譯第二出與後漢支纖等出者同本見竺道祖吳錄安錄中無祐無方等字雲見別錄)惟明二十偈經一卷(初出或無經字見僧祐錄)法滅盡經一卷(初出或雲法沒盡或雲空寂菩薩所問經見長房錄)七佛神咒經一卷(一本無經字見長房錄)摩訶精進經一卷(亦云大精進經見長房錄)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安錄無祐雲見別錄)佛從上所行三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見僧祐錄)四十二章經一卷(第二出與摩騰譯者小異文義允正辭句可觀見別錄)禪秘要經四卷(或無經字初出見吳別二錄)堅意經一卷(或雲堅心經第二出見長房錄)勸進學道經一卷(一本無勸字初出見長房錄)恆水戒經一卷(或無戒字第二出見舊錄)七漏經一卷(房雲見別錄)悔過法經一卷(或無法字一名序十方禮拜悔過文見僧祐錄)賢者德經一卷(見僧祐錄)梵志結淨經一卷(見長房錄)阿質國王經一卷(見長房錄)惟婁王師子潼譬喻經一卷(一本無譬喻字見長房錄)藍達王經一卷(一雲目連功德經亦云目連因緣功德經見吳錄)百喻經一卷(見長房錄)五陰事經一卷(見長房錄)魔化作比丘經一卷(見長房錄)優多羅母經一卷(一本無母字見僧祐錄)人民求願經一卷(見長房錄)修行方便經二卷(亦云修行方便禪經見吳錄)法句經二卷(第二出亦法句集見別錄及僧祐錄)   右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惟日雜難經上五十一部六十九卷見在摩訶般若咒下三十七部四十九卷闕本)   優婆塞支謙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也。祖父法度以漢靈帝世率國人數百歸化。拜率善中郎將。越年七歲騎竹馬戲於鄰家。為狗所齧脛骨傷碎。鄰人慾殺狗取肝傅瘡。越曰。天生此物為人守吠。若不往君舍狗終不見齧。此則失在於我不關於狗。若殺之得差尚不可為。況於我無益而空招大罪。且畜生無知豈可理責。由是鄰人感其言至遂不復殺。十歲學漢書。十三學婆羅門書。並得精妙兼通六國語音。初桓靈世支讖譯出法典。有支亮字紀明。資學於讖。謙又受業於亮。博覽經籍莫不明練。世間藝術多所綜習。其為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時人為之語曰。支郎眼中黃形體雖細是智囊。其本奉大法精練經旨。獻帝之末漢室大亂。與鄉人數十共奔於吳。初發日唯有一被。有一客隨之大寒無被。越呼客共眠。夜將半客奪其被而去。明旦同侶問被所在。越曰。昨夜為客所奪。同侶咸曰。何不相告。答曰。我若告發卿等必以劫罪罪之。豈宜以一被而殺一人乎。遠近聞者莫不嘆服。後吳主孫權聞其博學有才慧即召見之。因問經中深隱之義。越應機釋難無疑不折。權大悅拜為博士。使輔導東宮甚加寵祑。越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莫有解者。既善華戎之語。乃收集眾本譯為吳言。從權黃武二年癸卯至亮建興二年癸酉三十餘載。譯大明度等經八十八部。曲得聖義辭旨文雅。又依無量壽中本起經制贊菩薩連句梵唄三契。注了本生死經。皆行於世。後太子登位。遂隱於穹隘山不交世務。從竺法蘭道人更練五戒。凡所游從皆沙門而已。後卒於山中。春秋六十。吳主孫亮與眾僧書曰支恭明不救所疾。其業履沖素始終可高。為之惻愴不能已已。其為時所惜如此謙所出經部卷多少諸說不定。其僧祐三藏記唯載三十六部。祐錄謙傳雲出二十七經。慧皎高僧傳乃有四十九經。長房錄中便載一百二十九部。今以房錄所載多是別生或異名重載。今隨次刪之如後所述鹿子經(與西晉竺法護所出鹿母經文同)申日經(亦與法護所出月光童子經同)出家功德經(今有兩本一是秦譯附於秦錄一從賢愚抄出今附別生錄中)金剛清淨經(亦云金剛三昧本姓清淨不滅不壞經後漢失譯錄中復載詳文非是支謙所出今移附秦錄)大慈無減經寶女問三十二相經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大慈無減等三經並出大集經)寶海寂志成就大悲經(出悲華經)普廣菩薩經(即別行隨願往生經是出灌頂經)摩調王經(出六度經)佛為訶利曠野鬼說法經(或雲訶利出中阿含)枯樹經(或上加大字)鷹鷂獵經鴟鳥事經(枯樹等三經並出增一阿含)色無常經諸漏盡經(或無漏字)雪山無獼猴經(或作猿猴或無無字)無母子經不淨觀經三種良馬經四種良馬經壽命促經河中草龜經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色無常等十一經並出雜阿含)是我所經梵志經(上二經並出生經)桀貪王經(出義足經)外道仙尼說度經度梵志經(上二經小乘抄)瞎鱉經梵志問佛世間增減經三魚失水經甘露道經降千梵志經梵志子死稻敗經護口意經梵志問佛師經法施勝經水上泡經(瞎鱉等十經並出出曜經)修行慈經(出修行道地經)度脫狗子經(出雜譬喻)   右大慈無減經等三十八部三十八卷。長房等錄並雲謙譯。今按隋代二本眾經錄及新括出別生抄經等。此等並從諸經抄出。不合足為翻譯之數。今存實錄故並刪之六度集經八卷(或九卷或雲六度無極度經或雲度無極集或雲雜無極經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舊雜譬喻經二卷(內典有舊字房錄中無亦云雜譬集經或無集字見高僧傳及長房錄)吳品經五卷(祐錄無經字雲凡有十品第三出房雲即是小品般若見僧祐錄)菩薩淨行經二卷(是大集寶髻品異譯或直雲淨律經雲赤烏年出見竺道祖吳錄)權方便經一卷(與順權方便經等同本初出見吳錄及別記)菩薩二百五十法經一卷(或二卷以此替大僧二百五十戒示皓者是見高僧傳及長房錄)坐禪經一卷(見長房錄)   右七部二十卷(六度等二部十卷見在吳品等五部十卷闕本)   沙門康僧會其先康居國人。世居印度。其父因商賈移於交阯。會年十餘歲二親並亡。以至性奉孝服畢出家厲行甚峻。為人弘雅有識量篤志好學。明解三藏傳覽六經。天文圖緯多所綜涉。辯於樞機善屬文翰。時孫權稱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優婆塞支謙宣譯經典。既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僧會欲使道振江左。興立圖寺。乃杖錫東遊。以吳赤烏十年初達建業。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見沙門。睹形未及其道疑為矯異。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稱沙門。容服非恆事應檢察。權曰。吾聞漢明夢神號稱為佛。彼之所事豈其遺風耶。即召會詰問。有何靈驗。會曰。如來遷跡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曜無方。昔阿育王起塔乃八萬四千。夫塔寺之興所以表遺化也。權以為誇誕。乃謂會曰。若能得舍利當為造塔。如其虛妄國有常刑。會請期七日。乃謂其屬曰。法之興廢在此一舉。今不至誠後將何及。乃共潔齋靖室以銅瓶加持燒香禮請。七日期畢寂然無應。求申二七亦復如之。權曰。此寔欺誑將欲加罪。更請三七。權又特聽。會謂法屬曰。宣尼有言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法雲應降而吾等無感何假王憲當以誓死為期耳。三七日暮猶無所見莫不震懼。既入五更忽聞瓶中槍然有聲。會自往視果獲舍利。明旦呈權。舉朝集觀五色光焰照曜瓶上。權自手執瓶寫於銅盤。舍利所沖盤即破碎。權肅然驚起曰。希有之瑞也。會進而言曰。舍利威神豈直光相而已。乃劫燒之火不能焚。金剛之杵不能碎。權命令試之。會更誓曰。法雲方被蒼生仰澤。願更垂神跡以廣示威靈。乃置舍利於鐵鉆上使力者擊之。於是砧錘俱陷舍利無損。權大嗟服即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號建初寺。因名其地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興。至孫皓即政法令苛虐廢棄淫祀。乃及佛寺並欲毀壞。皓曰。此由何而興。若其義教真正。與聖典相應者。當存奉其道。如其無實皆悉焚之。諸臣僉曰。佛之威力不同餘神。康會感瑞大皇創寺。今若輕毀恐貽後悔。皓遣張昱詣寺誥會昱雅有才辯難問從橫。會應機騁詞文理鋒出。自旦至夕昱不能屈既退。會送於門時。寺側有淫祀者。昱曰。玄化既孚此輩何故近而不革。會曰。震霆破山聾者不聞非音之細。苟在理通則萬理懸應。如其阻塞則肝膽楚越。昱還嘆會才明。非臣所測。願天鑑察之。皓大集朝賢以馬車迎會。會就坐。皓問曰。佛教所明善惡報應何者是耶。會對曰。夫明主以孝慈訓世。則赤烏翔而老人見。仁德育物。則醴泉涌而嘉禾生。善既有瑞惡亦如之。故為惡於隱鬼得而殺之。為惡於顯人得而誅之。易稱積善餘慶。詩詠求福不回。雖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皓曰。若然則周孔已明何用佛教。會曰周孔所言略示近跡。至於釋教則備極幽微。故行惡則有地獄長苦。修善則有天宮永樂。舉茲以明勸助不亦大哉。皓當時無以折其言。皓雖聞正法而昏暴之性不勝其虐。後使宿衛兵入後宮治園。於地得一金像高數尺呈皓。皓使着不淨處至四月八日以穢汁灌之。共諸群臣笑以為樂。俄爾之間舉身大腫陰處尤痛叫呼徹天。太史占言。犯大神所為。即祈祀諸廟而苦痛彌劇。婇女先有奉法者。因問訊雲。陛下就佛圖中求福不。皓舉頭問曰。佛神大耶。婇女雲。佛為大聖天神所尊。皓為心悟具語意故。婇女即迎像置殿上。香湯洗數十過燒香懺悔。皓叩頭於枕自陳罪狀。有頃痛間遣使至寺問訊。諸道人請會說法。會即隨入。皓具問罪福之由。會為敷析詞甚精要。皓先有才解欣然大悅。因求看沙門戒。會以戒文秘禁不可輕宣。乃取本業百二十五願分為二百五十事。行住坐臥皆願眾生。皓見慈願廣普益增善意。即就會受五戒旬日疾瘳。乃於會所住更加修飾。號為天子寺。宣示宗室莫不必奉。會在吳朝亟說正法。以皓性凶粗不及妙義。唯敘報應近事以開其心。至吳天紀四年四月晧降晉。九月會遘疾而終。是歲晉武太康元年也。至晉成咸和中蘇峻作亂焚會所建塔。司空何充復更修造。平西將軍逍誘世不奉法傲篾三寶。入此寺謂諸道人曰。久聞此塔屢放光明。虛誕不經所未能信。若必自睹所不論耳。言竟塔即出五色光照曜堂剎。誘肅然毛豎由此信敬。於寺東更立小塔。遠由大聖神感近亦康會之力。故圖寫厥像傳之於今。孫綽為之贊曰。會公簫瑟寔惟令質。心無近累情有餘逸。厲此幽夜振彼尤黜。超然遠詣卓矣高出。會以權太元元年辛未。於所創建初寺譯六度等經七部。並妙得經體文義允正。又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又長房等錄更有阿難念彌經鏡面王經。察微王經梵皇王經上之四經雖雲會譯。然並出六度集中。不合為正譯之數。今載別生錄中。復有法鏡經註解二卷道樹經註解一卷安般經註解一卷。已上三經會兼制序。三經會雖註解本非僧會所翻。故亦不為會譯之數。兼前七部今並刪之法華三昧經六卷(一本有正字初出與法護正法華等同本見竺道祖魏錄亦見始興錄)   右一部六卷本闕。   沙門支強梁接。吳雲正無畏。西域人。以孫亮五鳳二年乙亥。於交州譯法華三昧經。沙門竺道馨筆受。長房內典二錄編於曹魏之代。今依交州及始興地割入吳錄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出蟲經或雲不思議功德或直雲功德經)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舊錄雲七佛姓字經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五異譯)雜阿含經一卷(見舊錄出雜阿含中異譯)阿毗曇甘露味論二卷(或無論字亦云甘露味阿毗曇或雲甘露味經尊者瞿沙造)   上見存已下闕蜀普曜經八卷(似是蜀土所出第一譯)長者子誓經一卷(見舊錄第二出)無端底持經一卷(舊錄雲無端底總持經第二出)蜀首楞嚴經二卷(見舊錄似蜀土所出第三譯)後出首楞嚴經二卷(見舊錄雲有十偈第四譯)阿惟越致轉經一十八卷(見舊錄)摩訶乘經十四卷(或雲摩訶衍)摩訶衍優波提舍經五卷(祐雲摩訶乘)三昧王經五卷梵王請問經五卷佛從兜率降中陰經四卷(出王宗錄)四天王經四卷(疑四部四本)魔王請問經四卷釋提桓因所問經三卷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今疑抄正法華)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三卷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經二卷似此)菩薩常行經一卷(見舊錄)熒火六度經一卷(舊錄有明度經一捲雲一名熒火明度經)內禪波羅蜜經一卷(見舊錄)六波羅蜜經一卷(見舊錄)大總持神咒經一卷(見舊錄亦云總持咒經)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錄無菩薩字)雜數經二十卷(見舊錄)那先譬喻經四卷(見舊錄)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深斷連經二卷摩訶目揵連與佛捔能經一卷(見舊錄)阿難得道經一卷(見舊錄)阿難般泥洹經一卷(見舊錄)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見舊錄)沙門分衛見怪異經一卷(見舊錄)弟子本行經一卷(見舊錄高僧傳雲白法祖譯)為壽盡天子說法經一卷(舊錄雲命盡天子經)魔試佛經一卷(見舊錄)阿須倫問八事經一卷(舊錄雲阿須倫所問八事經)摩竭王經一卷(舊錄雲摩竭國王經)薩波達王經一卷(見舊錄祐錄雲菩和達王經)年少王經一卷(見舊錄)是光大子經一卷(見舊錄)長者難提經一卷(見舊錄)女利行經一卷(見舊錄)四婦因緣經一卷(見舊錄)須多羅經一卷(舊錄雲鬚多羅入胎經)墮迦經一卷(見舊錄晉言堅強既曰晉言合編晉錄或作隋字)盤達龍王經一卷(見舊錄)牛米自供養經一卷(舊錄無養字)行牧食牛經一卷(見舊錄或作放字)墮釋迦牧牛經一卷(見舊錄或作隨字)法嚴經一卷(見舊錄疑即是等入法嚴經)壁四經一卷(見舊錄)止寺中經一卷(見舊錄)安般行道經一卷(見舊錄)解慧微妙經一卷(見舊錄)失道得道經一卷(見舊錄)心情心識經一卷(見舊錄雲有注)檢意向正經一卷(見舊錄)道德果證經一卷(見舊錄)父子因緣經一卷(見舊錄)小觀世樓炭經一卷(見舊錄)大四諦經一卷(見舊錄)五方便經一卷(見舊錄)五惟越羅名解說經一卷(見舊錄)五陰經一卷(見舊錄)中五濁世經一卷(見舊錄)大七車經一卷(見舊錄)八正邪經一卷(見舊錄祐雲八正八邪經)八總持經一卷(見舊錄)八輦經一卷(見舊錄)大十二因緣經一卷(見舊錄)十八難經一卷(見舊錄)五十二章經一卷(見舊錄別有孝明四十二章經)百八愛經一卷(見舊錄似抄五蓋疑結經)小安般舟三昧經一卷(見舊錄)禪數經一卷(見舊錄)群生偈經一卷(見舊錄)大戒經一卷(見舊錄)衣服制經一卷(見舊錄)沙彌離威儀經一卷(見舊錄)道本五戒經一卷(見舊錄)威儀經一卷(見舊錄法經錄中無經字)雜譬喻經八十卷(見舊錄)   已上八十七部僧祐失譯錄並載。   右八十七部二百六十一卷(不思議等四部六卷見在蜀普曜等八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闕本)   長房等錄魏吳失譯。總有一百一十部一百九十一卷。雲並是古舊二錄失譯諸經。今經附此以彰遠年無所依據。今以餘二十三部三十卷。或翻譯有源。或別名異號。或大部流出。或疑偽非真。今並刪除庶免繁雜。備述如左不退轉輪經四卷(北涼失譯中有此中復載故知是重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存涼錄此中除之)小本起經二卷(後漢支曜譯)四輩經(或雲四輩弟子經亦云四輩學經法上錄雲西晉竺法護譯)逮慧三昧經(一名文殊師利問菩薩十事行經單卷月燈經異名)禪行斂意經(亦云禪行檢意經阿那律八念經異名)濡首菩薩經二卷(即濡首菩薩清淨分衛經是此名但略耳)度無極譬經三卷(或四卷出大品經)屍呵遍王經(或作尼字)太子法慧經(或作惠字屍呵等二經出六度集經)淫人曳踵行經(出義足經)人詐名為道經貧女聽經蛇齧命終經(亦云貧女聽經蛇齧命終生天經)國王痴夫人經賣智慧經初受道經學經福經(學福共是一經)八部僧行名經化譬經(亦云化喻經人詐名等八經並出雜譬喻)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五百梵志經異名)薩和菩薩經(亦云國王薩和菩經)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亦云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貧女人經(亦云貧女難陀經)阿秋那經(亦云阿秋那三昧經五百婆羅門等五經並在疑偽錄)   西晉司馬氏都洛陽(亦云北晉)   起武帝太始元年乙酉至愍帝建興四年景子。凡經四帝五十二年。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戒集等及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三百三十部合五百九十卷(於中一百五十六部三百二十一卷見在一百七十七部二百六十九卷闕本)西晉沙門竺法護(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經戒集)沙門強梁婁至(一部一卷集)沙門安法欽(五部一十六卷經集)沙門無羅叉(一部三十卷經)優婆塞竺叔蘭(二部五卷經)沙門白法祖(一十六部一十八卷經)沙門釋法立(四部一十二卷經集)沙門釋法炬(四十部五十卷經律)清信士聶承遠(二部三卷經)清信士聶道真(二十四部三十六卷經律)沙門支法度(四部五卷經)沙門若羅嚴(一部一卷經)新舊諸失譯經(五十八部五十九卷五十五部五十六卷新附三部三卷舊集)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五卷(初出或十卷與大般若第二會及放光大品並同本亦云光贊摩訶般若經凡二十七品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見道安錄及僧祐錄)密跡金剛力士經七卷(或五卷或四卷或八卷太康元年十月八日出亦直雲密跡經見支敏度竺道祖及僧祐三錄今編入寶積當第三會)菩薩說夢經二卷(見法上錄今編入寶積當第四會改名淨居天子會法上錄雲護公所出詳文乃非且依上錄為定)寶髻菩薩所問經二卷(一名菩薩淨行經舊錄直雲寶髻經是別譯大集寶髻品太熙元年七月十四日出見道真僧祐二錄今入寶積當四十七會)普門品經一卷(初出亦云普門經與寶積文殊普門會等同本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出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胞胎經一卷(舊錄雲胞胎受身經太安二年八月一日出與寶積處胎會同本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或直雲嚴淨淨土經亦云佛土嚴淨經太熙元年譯初出與寶積文殊授記會等同本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雲郁伽長者經即大郁伽經或二卷第四出與安玄法鏡及寶積鬱伽長者會等同本見道安敏度僧祐三錄)幻士仁賢經一卷(或雲仁賢幻士經初出與寶積授幻師記會同本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須摩提經一卷(初出亦直雲鬚摩提菩薩經與寶積妙慧會等同本見聶道真竺道祖僧祐等三錄)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第二出亦云阿闍貰女經亦云阿述達女經建武元年譯見真敏祐等三錄祐房二錄別存無憂施經祐錄更載阿闍貰王女經二俱誤也)離垢施女經一卷(初出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與寶積無垢施會等同本見道真僧祐二錄內典錄內更載無垢施應辯經者誤也彼道真譯如後所顯)如幻三昧經二卷(第二出或三卷或四卷與寶積善住意會等同本見僧祐錄)太子刷護經一卷(初出見法上錄與寶積阿闍世王子會等同本)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第二出或一卷太康六年六月十七日出或雲大善權經或雲慧上菩薩經或雲善權方便經或雲善權方便所度無極經見真祐二錄)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初出太安二年五月十一日譯或無所問二字亦云彌勒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經與寶積彌勒所問會等同本見道真道祖僧祐三錄)阿差末經七卷(題雲晉曰無盡意或四卷或五卷出大集第三譯元嘉元年十一月一日出或加菩薩字見真祐二錄祐房二錄重載無盡意經四卷誤也)大哀經八卷(舊錄雲如來大哀經元康元年七月七日出八月二十三已訖有二十八品是大集初品別譯或六卷或七卷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寶女所問經三卷(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是大集寶女品異譯或四卷亦直雲寶女問慧經亦云寶女三昧經見道袒僧祐二錄)無言童子經二卷(或雲無言菩薩經是大集無言品異譯或一卷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是華嚴十住品異譯見隋沙門法經錄祐房二錄直雲菩薩十住即此行道品是)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或十卷元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是華嚴十地品異譯見聶道真及僧祐二錄)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一名普賢菩薩定意或直雲等目菩薩經或三卷是新華嚴十定品異譯舊經無此品見僧祐錄)如來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顯如幻經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是華嚴經如來性起品及十忍品異譯見聶道真及僧祐二錄)度世品經六卷(或雲度世經或五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是華嚴離世間品異譯見聶道真僧祐二錄)方等般泥洹經二卷(初出與隋譯四童子經同本或無般字或三卷或雲大般泥洹經太始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出見道真僧祐二錄)普曜經八卷(一名方等本起安公雲出方等部永嘉二年五月於天水寺出第二譯沙門康殊白法巨等筆受見古真祐三錄)正法華經十卷(或雲方等正法華或七卷二十七品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第三譯清信士張士明張仲正聶承遠等筆受見真祐二錄)大方等頂王經一卷(初出安公雲出方等部亦直雲頂王經一名維摩詰子問經亦云善思童子經凡四名見支敏度錄及僧祐錄)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初出或三卷亦云佛升忉利天品經與道神足經等同本太始年出見聶道真及僧祐錄)阿惟越致遮經三卷(初出或四卷或雲阿惟越致經太康五年十月十四日於燉煌出與不退轉經廣博嚴淨經同本異譯見真祐二錄)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初出舊錄雲等集眾德經或直雲等集經與集一切福德經等同本或二卷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持心梵天經四卷(一名莊嚴佛法又名等御諸法凡十七品或六卷初出或加所問二字或直雲持心經太康七年三月十日出聶承遠筆受見舊真祐三錄)持人菩薩經四卷(初雲持人菩薩所問陰種諸入以了道慧經初出或三卷與持世經同本異出見僧祐錄)濟諸方等學經一卷(天竺薩和鞞日僧迦或無學字初出與方廣總持經同本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三卷(初出或無現字與方廣寶篋經等同本太始六年十月出或二卷亦直雲寶藏經見僧祐錄長房錄中別載寶藏經二卷誤之甚也)無極寶三昧經一卷(初出或雲無極寶經與寶如來三昧同本永嘉元年三月三日出見別錄及聶道真僧祐二錄)普超三昧經三卷(第二出或四卷一名阿闍世王品太康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或無三昧字或上加文殊師利安錄雲更出阿闍世王經見祖祐二錄)無所希望經一卷(第二出或作悕字一名象步經與象腋經等同本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大淨法門經一卷(題雲大淨法門品上金光首女所問溥首童真所開化經初出與大莊嚴法門經等同本建興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見聶道真及僧祐二錄)順權方便經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或作惟權舊錄雲順權女經亦云隨權女經第二出或一卷見道真僧祐二錄祐房二錄別存隨權女經誤也)太子沐魄經一卷(第三出六度集第四卷異譯或作暮魄見僧祐錄)月光童子經一卷(初出一名月明童子經或名申日經與德護長者經等同本見僧祐錄)乳光佛經一卷(第二出亦云乳光經與犢子經等同本異出見僧祐錄)無垢賢女經一卷(第二出或名胎藏經與轉女身經等同本見聶道真錄祐房二錄載胎藏經即此無垢賢女經是)決定總經一卷(初出或雲決總持經與謗佛經同本見僧祐錄)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亦云搏證自誓三昧經或雲如來自誓三昧經第二出與漢安世高自誓三昧經同本見僧祐錄)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舊錄雲龍施本經或雲龍施女經第二出與龍施女經同本見僧祐錄)八陽神咒經一卷(亦直雲八陽經第二出與八吉祥咒經等同本見長房錄)盂蘭盆經一卷(亦云盂蘭經與報恩奉盆經同本見長房錄)四不可得經一卷(第二出見聶道真正度僧祐等三錄)梵女首意經一卷(初出一名首意女經見僧祐錄)寶網經一卷(初出亦云寶網童子經見聶道真僧祐二錄)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初出舊錄雲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亦云五十緣身行經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須真天子經三卷(初出或二卷或加所問二字亦云問四事經太始三年十一月八日於長安青門外白馬寺出安文惠等傳聶承遠等筆受至十二月十三日訖見道祖僧祐二錄)海龍王經四卷(初出或三卷太康六年七月十日出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諸佛要集經二卷(天竺曰佛陀僧祇提亦直雲要集經初出見僧祐錄)賢劫經十三卷(題雲颰陀劫三昧晉曰賢劫定意經永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出趙文龍筆受初出或七卷或十卷見道真僧祐二錄房等別存颰陀劫三昧經誤也)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一名阿耨達龍王所問決諸狐疑清淨品亦名入金剛問定意經凡十二品或二卷永嘉二年三月出見真祐二錄內典中別載阿耨達經誤也)心明經一卷(一名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見僧祐錄)滅十方冥經一卷(光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出或雲十方滅冥經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鹿母經一卷(又別有鹿子經一卷與此全同見僧祐錄)魔逆經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於洛陽城四白馬寺出聶道真筆受見僧祐錄及經後記)德光太子經一卷(或雲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般泥洹後灌臘經一卷(或雲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亦直雲灌像經見長房錄)四輩經一卷(或雲四輩弟子經亦云四輩學經見法上錄)當來變經一卷(或雲當來變識經見道真僧祐二錄)過去佛分衛經一卷(舊錄雲過世佛分衛經見僧祐錄)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初出又直雲淨律經太康十年四月八日於白馬寺出先遇西域寂志誦出經本後尚有數品其人忘但宣憶者道真筆授見祖祐二錄)文殊悔過經一卷(初出或加師利字亦云文殊五體悔過經見僧祐錄)離睡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卷異譯見長房錄)受歲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三卷初異譯見長房錄)樂想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六異譯見長房錄)尊上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四十三異譯見長房錄)意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四十五異譯見長房錄)應法經一卷(亦出中阿含第四十五異譯見長房錄)鴦崛摩經一卷(或作魔字或雲指髻經或雲指鬘經出增一阿含第三十一異譯見道真僧祐二錄)力士移山經一卷(亦直雲移山經見僧祐錄出增一阿含第三十六異譯)四未曾有法經一卷(或無法字亦云四未有經見長房錄亦出增一阿含第三十六異譯)聖法印經一卷(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出雜阿含第三或無法字亦云慧印經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於酒泉郡出竺法首筆受見道真寶唱僧祐三錄)舍頭諫經一卷(題雲舍頭諫晉曰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與摩登伽經等同本第五出與漢世高出者少異見道安錄祐雲虎耳意經)所欲致患經一卷(初出太安三年正月譯見道真王宗僧祐三錄)琉璃王經一卷(第二出或作流離見僧祐錄)生經五卷(初出或四卷太康六年正月十九日出有五十五經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分別經一卷(舊雲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者非也見長房錄)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譯或雲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舊錄雲五百弟子自說本末經亦云五百弟子本起經見道真僧祐二錄)大迦葉本經一卷(或雲迦葉本經見僧祐錄)四自侵經一卷(安康雲出阿毗曇見僧祐錄)身觀經一卷(雲出雜阿含檢無見長房錄)修行道地經六經(初卷題雲榆遮伽復彌經晉曰修行道地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或七卷二十七品第三出亦直雲修行經見祐唱二錄)法觀經一卷(見長房錄)   上見存已下闕新道行經十卷(亦名小品或七卷祐雲更出小品太始八年譯第四出與舊道行等同本房錄更載小品七卷誤也見祐房二錄藏中者非此本先闕)仁王般若經一卷(或二卷三十一紙初出房雲見晉世雜錄)無量壽經二卷(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出第六譯與漢世高支讖等所出本同文異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菩薩藏經三卷(初出見長房錄)般舟三昧經二卷(安公錄雲更出般舟三昧經第五出見僧祐錄)菩薩十地經一卷(亦云大方廣經亦直雲十地經初出見僧祐錄)薩芸芬陀利經六卷(太始元年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第二出隋錄雲薩曇芸者恐誤祐錄中無)維摩詰所說法門經一卷(太安二年四月一日譯第四出見聶道真錄祐錄直雲維摩詰經祐錄又有刪維摩詰經祐雲意謂先出維摩繁重護刪出逸偈也)閒居經一卷(與悲華經等同本異譯初出見僧祐錄)更出阿闍世王經二卷(第四出見僧祐錄若准安錄但有更出阿闍世王經無普超三昧祐房二錄雙載二經既梵本同不合再出)彌勒成佛經一卷(初出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太安二年出一十七紙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十二因緣經一卷(第四出亦云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見僧祐錄)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第二出亦直雲溫室經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百佛名經一卷(初出祐無經字見僧祐錄)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初出元康年出亦直雲觀世音受記經見聶道真僧祐二錄)勇伏定經二卷(安公雲更出首楞嚴也康元年四月九日出聶承遠筆受第六譯見道真僧祐二錄祐房二錄更載首楞嚴二卷者誤也)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一卷(亦云無思議孩童經亦名無思議光經舊錄直雲孩童經初出見僧祐錄)超日明三昧經二卷(太始七年正月譯初出或三卷或直雲超日明經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照明三昧經一卷(初出見僧祐錄)惟明三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第二出與吳代支謙出者本同見長房錄)法沒盡經一卷(或雲空寂菩薩所問經第二出與支謙出者同本或雲法滅盡經見僧祐錄)諸神咒經三卷(見僧祐錄)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見長房錄)小郁伽經一卷(與大郁伽經不同見僧祐錄或作迦字)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祐無功德字見僧祐長房二錄)十方佛名經一卷(祐無經字見僧祐長房二錄)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或直雲八十種好經見道安錄及長房錄)三十二相因緣經一卷(或雲菩薩三十二相經見道安錄及長房錄)嚴淨定經一卷(一名序世經見僧祐錄)寶施女經一卷(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見僧祐錄及道真錄)金益長者子經一卷(見僧祐錄)離垢蓋經一卷(見僧祐錄)慧明經一卷(見僧祐錄)眾祐經一卷(見僧祐錄)三轉日明經一卷(祐錄雲月明見僧祐錄)十等藏經一卷(見僧祐錄)決道俗經一卷(見僧祐錄)殖眾德本經一卷(見僧祐錄)小法沒盡經一卷(見僧祐錄)猛施經一卷(舊錄雲猛施道地經見僧祐錄)目連上淨居天經一卷(一本無天字房雲出佛本行集經見僧祐錄)菩薩齋法經一卷(或無經字或無法字一名菩薩正齋經一名持齋經一名賢首菩薩齋法經初出見僧祐長房二錄別載菩薩齋經誤也)舍利弗悔過經一卷(第二出亦直雲悔過經見僧祐錄)佛悔過經一卷(見僧祐錄)大六向拜經一卷(舊錄無大字太安元年譯或雲屍迦羅越六向拜經出長阿含第十一異譯見支敏度僧祐寶唱三錄)六十二見經一卷(亦云梵網六十二見經見道祖僧祐二錄出長阿含第十四異譯)樓炭經六卷(或五卷或八卷初出是長阿含第四分記世經異譯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安公雲出方等部者不然也)普法義經一卷(亦云普義經第二出與漢代世高出者大同小異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舍利弗目連游諸國經一卷(或雲舍利弗摩目建連游諸四衢經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一異譯見僧祐錄)捺女耆域經一卷(或雲捺女經太安年譯第二出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七女本經一卷(或雲奈女經太安年譯第二出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永寧二年四月十二日出第一譯安公雲不似護公出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佛為菩薩五夢經一卷(太安二年五月譯第二出一名佛五夢經一名太子五夢經一名仙人五夢經見舊錄及道真僧祐二錄)摩目揵連本經一卷(一名有訶字無揵字見僧祐錄)五福施經一卷(見僧祐錄)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見僧祐錄)四婦喻經一卷(見僧祐錄)廬夷亘經一卷(見僧祐錄)廅羅王經一卷(見僧祐錄)檀若經一卷(見僧祐錄)龍施經一卷(今疑是龍施菩薩本起經見僧祐錄)給孤獨明德經一卷(舊錄給孤獨氏經見僧祐錄)龍王兄弟陀達誡王經一卷(見僧祐錄)勸化王經一卷(見僧祐錄)雁王經一卷(見僧祐錄)雁王五百雁俱經一卷(見僧祐錄)解無常經一卷(見僧祐錄)城喻經一卷(見僧祐錄)降龍經一卷(見長房錄)邪法經一卷(見長房錄)犯罪經一卷(見長房錄)苦應經一卷(見長房錄)三品修行經一卷(亦云三品悔過經安公雲近代人合大修行經見僧祐長房二錄別存三品悔過經誤也)夫那羅經一卷(見長房錄)賈客經二卷(見僧祐錄)沙門果證經一卷(見僧祐錄今疑與寂志果經同本)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見長房錄)誡王經一卷(見僧祐錄)誡具經一卷(見僧祐錄)誡羅雲經一卷(見僧祐錄)比丘尼戒一卷(祐雲比丘尼戒經出十誦律與曇摩持所出少異初出見僧祐錄)迦葉結集傳經一卷(或無傳字舊錄雲迦葉結經或雲結集戒經祐雲迦葉集結經第二出見道真僧祐二錄)耆闍崛山解一卷(見僧祐錄)雜譬喻三百五十首經二十五卷(祐雲譬喻三百首經見僧祐錄房雲見別錄)   右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法觀經上九十一部二百八卷見在新道行經下八十四部一百四十六卷闕本)   沙門竺曇摩羅察。晉言法護。其先月氏國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郡。年八歲出家事外國沙門竺高座為師。遂稱竺姓(秦晉已前沙門多隨師稱姓後因彌天道安遂總稱釋氏)誦經日萬言過目則能。而天性純懿操行精苦。篤志好學萬里尋師。是以博覽六經游心七籍。雖世務毀譽未嘗介抱。是時晉武之世。寺廟圖像雖崇京邑。而方等深經蘊在蔥外。護乃慨然發憤志弘大道。遂隨師至西域歷遊諸國。外國異言三十六種書護皆遍學。貫綜詁訓音義字體無不備曉。遂大齎梵經還歸東夏。自燉煌至長安。後到洛陽及往江左。沿路傳譯寫為晉文。起武帝太始二年景戌至愍帝建興元年癸酉。出光贊般若等經一百七十五部。清信士聶承遠。及子道真竺法首。陳士倫孫伯虎虞世雅等。皆共承護旨執筆詳校。而護孜孜所務唯以弘通為業。終身寫譯勞不告倦。經法所以廣流東夏者護之力也。末隱居深山。山有清澗恆取澡漱。後有採薪者。穢其水側俄頃而燥。護乃徘徊嘆曰。人之無德遂使清泉輟流。水若永竭真無以自給。正當移去耳。言訖而泉流滿澗。其幽誠所感皆此類也。故支遁為之像讚雲。護公澄寂道德淵美微吟。穹谷枯泉漱水邈矣。護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領拔玄致。後立寺於長安青門外精勤行道。於是德化遐布聲蓋四遠。僧徒數千咸共宗事。及晉惠西幸長安。關中蕭條百姓流移。護與門徒避地東下至澠池。遘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八(護於懷愍之世仍更出經傳雲惠帝西幸長安護公避亂東出至澠池卒者或未然也護世居燉煌而化道周洽時人咸謂之燉煌菩薩也眾錄或雲月支菩薩亦云天竺菩薩者斯皆重其德稱美其號也然法護者此土翻名曇摩羅剎西方梵稱而梁僧祐錄及隋法經錄內立為二人云各別出經小非詳審也今詳檢群錄護所出經多少不定長房錄中其數彌眾今細尋括多是別生等經有非護公所出不可足為正譯之數今為實錄故總刪之如後所述)師子月佛本生經(或無本字房等諸錄雲護公譯詳文乃非今為失譯編於秦錄)法社經(世注為疑曾見其本是人所造今編疑錄)寶女問慧經梵王變身經(上二經出大集)四自在神通經(出自在王經)金剛藏菩薩行經(出斬備經)光世音經(出正法華經)寶日光明菩薩經(亦云寶日光明菩薩問蓮華國相貌經出悲華經)普首童真經(或作溥字出普超經)隨藍本經馬王經彌勒為女身經摩調王經(隨藍等四經並出六度集)菩薩悔過法經(或無經字出龍樹十住論)人從所來經(亦云人所從來出人本欲生經)貧窮經何苦經(貧窮等二經並出中阿含)七寶經(出增一阿含經)醫王經悉鞞梨天子詣佛說偈經四種人經(醫王等三經並出雜阿含)閒居經總持經(或雲佛心總持)腹使經蜜具經雜贊經(閒居等五經並出生經)女人慾熾荒迷經多聞經寤意經(已上三經並出出曜經)   寶女下二十七經並是別生抄經從大部出。今並刪之眾經目錄一卷(護公自撰非梵本翻敘目錄中列此不復存也)十二游經一卷(初出)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強梁婁至。晉言真喜。西域人。志情曠放。弘化在懷。以武帝太康二年辛丑。於廣州譯。   十二游經一部見始興錄及寶唱錄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第二出一名合道神足經或三卷與竺法護所出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同本異譯見竺道祖錄)阿育王傳七卷(或加大字亦云大阿育王經或五卷初出與梁譯育王經同本光熙年譯見竺道祖錄)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初出亦云示現寶藏經或三卷與寶篋經等同本太安年譯見竺道祖錄)阿闍貰王經二卷(太康年譯見竺道祖錄第三出與普超經等同本)阿難目佉經一卷(第三出與微密持經等同本異譯見竺道祖錄)   右五部一十六卷(前二部十一卷見在後三部五卷闕本)   沙門安法欽。安息國人。學贍眾經幽鑒無滯。以武帝太康二年辛丑訖惠帝光熙元年丙寅。於洛陽譯。道神足等經五部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第二出與光贊大品等同本或二十卷亦云放光摩訶般若經亦云摩訶般若放光經元康元年出日經後記)   右一部三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無羅叉(經後記雲無叉羅)于闐國人。以惠帝元康元年辛亥五月十五日於陳留倉恆(經記作垣)水南寺譯放光經一部。至十二月二十四日訖。河南居士竺叔蘭口傳。祝太玄周玄明筆受。其經梵本。元是穎川沙門朱士衡。嘗於洛陽講道行經。至於深義往往不通。每嘆此經大乘之要而譯理不盡。誓志捐身發心尋取。遂以曹魏甘露五年庚辰。發跡雍州西度流沙至于闐國。寫得正品梵文九十章六十萬餘言。以晉太康三年壬寅。遣弟子弗如檀(晉言法饒)等十人送還洛陽。未發之間于闐小乘學眾。遂以白王雲。漢地沙門欲以婆羅門書惑亂正典。王為地主若不禁之將斷大法聾盲漢地王之咎也。王即不聽齎經。士衡憤慨乃求燒經為證。王欲試驗乃積薪殿庭以火燒之。士衡臨階而誓曰。若大法應流漢地者經當不燒。若其無應命也如何。言已投經不損一字。皮牒如故更覺光鮮。大眾駭服稱其神感。遂送達到洛陽住三年。復至許昌二年。後至陳留水南寺。眾請無羅叉等譯出。而竺道祖僧祐王宗寶唱李廓法上靈裕等諸錄。並雲朱士衡出者。此蓋據其元尋之人推功歸之耳。今據經後記支敏度錄諸雜目等。乃是無叉羅竺叔蘭等共譯。其朱士衡停在于闐年八十而卒。依西方闍維法薪盡火滅而屍骸猶全。眾咸驚異乃咒曰。若真得道法當毀壞。應聲碎散。遂斂骨起塔焉。既在于闐終亡。其經定非其譯也異毗摩羅詰經三卷(祐雲異維摩詰經或作思字或二卷元康六年譯第三出與佛調支謙等所出本同文異見道祖僧祐二錄)首楞嚴經二卷(元康元年出第七譯與支讖支謙白延法護等所出本同文異見聶道真錄及僧祐錄)   右二部五卷其本並闕。   優婆塞竺叔蘭(今准僧祐錄中朱士行傳竺叔蘭傳放光經後記支敏度合首楞嚴記皆云叔蘭是白衣居士長房內典等錄雲是沙門首誤也)   本天竺人。祖父婁陀篤志好學清簡有節操。時國王無道百姓思亂。有賊臣將兵得罪懼誅。以其國豪呼與共反。婁陀怒曰。君出於微賤而任居要職。不能以德報恩。而反為逆謀乎。我寧守忠而死不反而生也。反者懼謀泄即殺之而作亂。婁陀子達摩尸羅(晉言法首)先在他國。其婦兄二人並為沙門聞父被害國內大亂。即與二沙門奔晉居於河南生叔蘭。叔蘭幼而聰辯。從二舅咨受經法一聞而悟。善梵晉語及書亦兼諸文史。然性頗輕躁遊獵無度。嘗單騎逐鹿值虎墮馬折其右臂。久之乃差後馳騁不已。母數訶諫終不改。為之蔬食乃止。性嗜酒飲至五六升方暢。嘗大醉臥於路傍。仍入河南郡門喚呼。吏錄送河南獄。時河南尹樂廣與賓客共酣已醉謂蘭曰。君僑客何以學人飲酒。叔蘭曰。杜康釀酒天下共飲何有僑舊。廣又曰。飲酒可爾何以狂亂乎。答曰。民雖狂而不亂。猶府君雖醉而不狂。廣大呼。時坐客曰。外國人那得面白。叔蘭曰。河南人面黑尚不疑。仆面白復何怪耶。於是賓主嘆其機辯遂釋之。頃之無疾暴亡三日還蘇。自說入一朱門金銀為堂。見一人自雲是其祖父。謂叔蘭曰。吾修善累年今受此報。汝罪人何得來耶。時守門人以杖驅之入竹林中。見其獵伴為鷹犬所啄齧流血號叫求救於叔蘭。叔蘭走避數十步值牛頭人慾叉之。叔蘭曰。我累世佛弟子常供二沙門何罪見治。牛頭人答。此雖受福不關獵罪。俄而見其兩舅來。語牛頭曰。我等二人恆受其供。惡少善多可得相免。遂隨道人歸。既而還蘇。於是改節修慈專志經法。以晉惠帝元康元年。與無羅叉出放光經。後於洛陽自出異毗摩詰等經二部。既學兼梵晉故譯義精允。後遭母艱三月便欲葬。有鄰人告曰。今歲月不便可待來年。叔蘭曰。夫生者必有一死。死者不復再生。人神異塗。理之然也。若使亡母棲靈有地則烏鳥之心畢矣。若待來年恐逃走無地何暇奉營乎。遂即葬畢。明年石勒果作亂寇賊蹤橫。因避地奔荊州。後無疾忽告知識曰。吾將死矣。數日便卒。識者以為知命菩薩逝經一卷(第三出亦云誓童子經或直名逝經與長者子制經等同本見長房錄)菩薩修行經一卷(第三出亦云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亦云長者修行經見長房錄)佛般泥洹經一卷(出長阿含是初分遊行經異譯亦直雲泥洹經見長房錄)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五十卷異譯)賢者五福經一卷(見長房錄)   上見在已下闕嚴淨佛土經二卷(第二出亦云淨土經與文殊佛土嚴淨經等同本見長房錄)郁伽羅越問菩薩經一卷(第五出與漢安公所出法鏡經等同本見長房錄)等集三昧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無量破魔陀羅尼經一卷(第四出與微密持經等同本異譯)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惟逮菩薩經一卷(見高僧傳及僧祐錄)檀特陀羅尼經一卷(見長房錄)如來興顯經一卷(見長房錄)善權經一卷(見長房錄)海龍王經一卷(見長房錄)持心梵志經一卷(見長房錄)   右一十六部一十八卷(賢者五福上五部六卷見在嚴淨佛土下十一部十二卷闕本)   沙門白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父威達以儒雅知名。州府辟命皆不行。祖少發道心啟父出家。詞理切至父不能奪。遂改服從道。祖才思俊徹敏朗絕倫。誦經日八九千言。研味方等妙入幽微。世俗墳索多所該貫。乃於長安造築精舍以講習為業。白黑宗稟幾亘千人。晉惠之末太宰河間王顒鎮關中。虛心敬重待以師友之敬。每至閒辰靜夜輒談講道德。於時西府初建俊又甚盛。能言之士咸伏其遠達。祖既博涉多聞善通梵晉之語。於惠帝代譯菩薩逝經等一十六部。後忽謂弟子及諸道人云。我數日對當至。便辭別作素書分布經像及資財訖。時張輔為秦州刺史祖與俱往。明晨詣輔共語。忽忤輔意遂為所害。時人以為知宿命矣。後少時有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蘇雲。見祖法師在閻羅王處為王講首楞嚴經。雲講竟應往忉利天。又見祭酒王浮及道士基公。次被杻械求祖懺悔。昔祖平素之日與浮每爭邪正。浮屢屈既嗔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經以誣謗佛法。殃有所歸故死方思悔耳。又長房等錄更有七經亦云祖出。今以並是別生故刪不立。謂佛問四童子經調伏王子道心經(已上二經並出大集)五百王子作淨土願經(或作幼童出普超經)三幼童經(或作幼童出普超經)二童子見佛說偈供養經(出雜阿含)五百幼童經(亦云童子)首達經(亦云惟先首達經上二經並出生經)諸德福田經一卷(初出或雲諸福田經或直雲福田經立與法炬共出見僧祐錄)樓炭經六卷(第二出或雲大樓炭經出長阿含與第四分記世經同本異出與法護所出五卷者少異或五卷或八卷見僧祐錄)法句譬喻經四卷(第二出一名法句本末經亦云法喻經或四卷或六卷立與法炬共出見僧祐錄)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舊錄雲佛藏方等經初出見僧祐錄)   右四部一十二卷(前三部十一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釋法立。不知何許人也。智道弘拔。悟物為先。於惠帝代。共法炬等。於洛陽譯諸德福田等經四部優填王經一卷(與寶積優陀延王會同本初出見長房錄)前世三轉經一卷(初出與銀色女經同本見長房錄)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初出與採蓮違王經同本見長房錄)灌洗佛形像經一卷(初出亦云四月八日灌經亦直雲灌經與摩訶剎頭經同本見長房錄)恆水經一卷(亦云恆河喻經出中阿含第九卷異譯見長房錄)頂生王故事經一卷(亦直雲頂生王經出中阿含第十一異譯見長房錄)求欲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二異譯見長房錄)苦陰因事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五異譯見長房錄)瞻婆比丘經一卷(或作瞻波出中阿含第二十九異譯見長房錄)伏淫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三十卷異譯見長房錄)數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三十五卷異譯見長房錄)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十八卷異譯見長房錄又有波斯匿王喪母經即此塵土坌身經是無繁重載)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亦云頻婆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異譯見長房錄)鴦崛髻經一卷(與竺法護指髻經大同小異出增一阿含第三十一異譯見長房錄)難提釋經一卷(出雜阿含第三十卷異譯見長房錄)相應相可經一卷(出單卷雜阿含經異譯見長房錄)慢法經一卷(第二出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見長房錄)法海經一卷(第二出與海八德經同本見長房錄)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羅雲忍辱經一卷(或直雲忍辱經見長房錄)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見長房錄)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房雲見舊錄)群牛譬經一卷(見長房錄)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見長房錄)   上見存已下闕福田經一卷(一名諸德福田經第二出與法立譯者少異見竺道祖晉錄)諸經菩薩名經二卷(見長房錄)正意經一卷(見長房錄錄中注云第二出未詳何者為初譯本)明帝釋施經一卷(見長房錄)樓炭經八卷(第三出是長阿含第四分記世經異譯與法護法立所出者大同先共法立出立以意未悉故廣之見敏度寶唱二錄)淨飯王般泥洹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貧窮老公經一卷(初出見法上錄)危脆經一卷(見長房錄)大蛇譬喻經一卷(亦直雲大蛇經房雲見舊錄)羅漢迦留陀夷經一卷(或無羅漢字見長房錄)爪甲擎土譬經一卷(亦云爪甲取土經房雲見舊錄)衰利經一卷(見長房錄)眾生未然三界經一卷(見長房錄)求欲說法經一卷(見長房錄)羅旬喻經一卷(今疑是別生經中羅彌壽經異名見長房錄)遺教法律經三卷(一名遺教法律三昧經一雲遺教三昧經或二卷見始興錄)   右四十部五十卷(比丘避女上二十四部二十四卷見在福田經下一十六部二十六卷闕本)   沙門釋法炬。亦未詳氏族。器量高峙游化在懷。於惠帝代初與法立同共出經。法立沒後炬遂自譯優填王等經四十部。又長房等錄更有諸經並雲炬出。今以皆是別生之經錄家誤上。今並刪之如後所述時非時經(亦直雲時經准經後記非法炬譯如後所述) 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出大集經)大悲比丘本願經(出悲華經)往古造行經舉缽經(上二經並出普超三昧經)以金貢太山贖罪經調達教人為惡經(上二經並出六度集)佛降鴦崛魔人民歡喜經鴦崛魔歸化經(或雲婦死應誤上二經並出鴦崛魔羅經)韋提希子月夜問夫人經(或作天人出長阿含)福行經惡道經(一名惡意經或作要意應誤也錄中惡道惡意二名雙載者非也)息恚經柔軟經受持經名稱經浮彌經(福行下七經並出中阿含)飛鳥喻經積木燒燃經(一名大枯樹經)波斯匿王詣佛有五威儀經增一阿含經(飛鳥喻等四經並出增一阿含)普施經差摩比丘喻重病經佛為比丘說燒頭喻經優陀夷坐樹下寂靜調伏經佛為比丘說大力經四大色身生厭離經異信異欲經佛為比丘說三法經葉喻多少經佛為比丘說極深險難處經佛為諸比丘說莫思惟世間經(或雲莫思惟世間思惟經)眾生身穢經眼色相系經比丘於色厭離經舍諸世務經嬰兒喻經轉輪聖王七寶現世間經向邪違法經田夫喻經信人者生五種過患經少多制戒經無始本際經羅漢遇瓶沙王經尊者瞿低迦獨一思惟經人民疾疫受三歸經恆水流澍經(或作流樹)灰河經(一名塵灰河譬喻經錄中二名別載誤也)波斯匿王祖母命終經鑄金喻經木杵喻經金師精舍尊者病經群羊喻經處中行道經波斯匿王女命過詣佛經比丘問佛名經優婆塞命終經(普施下三十五經並出雜阿含)比丘分衛經和難經邪業自活經比丘各言志經和難釋經比丘疾病經無懼經毒草喻經毒喻經馬喻經(比丘分衛下十經並出生經)譬喻六人經(出罵意經)阿闍世王問嗔恨從何生經摩訶比丘經調達喻經(阿闍世等三經小乘抄經)栴檀塗塔經(出百緣經)無常經比丘求證人經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比丘問佛何故舍世學道經佛看病比丘不受長者請經坐禪比丘命過生天經放逸經深淺學比丘經拘提比丘經波利比丘謗梵行經 北方世利經流離王攻釋子經信能渡河經有眾生三世作惡經聰明比丘經說法難值經調達問佛顏色經(無常下一十七經並出出曜經)曉食經(出修行道地經)須河喻經(出雜譬喻) 魔女下八十九經並從大經抄出別生錄載此中除之超日明三昧經二卷(第二出或直雲超日明經或三卷此經護公先出梵文而辭義煩重承遠詳整文偈刪改勝前見高僧傳及僧祐錄)越難經一卷(一名曰難長者經一名難經初出見長房錄)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在。   清信士聶承遠。明解有才篤志務法。護公出經多參正文句兼執筆承旨。後於惠帝代自譯超日明等經二部。又長房等錄雲。承遠更譯迦葉詰阿難經。此乃雜譬喻抄非是別翻。又漢世佛調世高及此承遠三錄俱載誤之甚也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離垢施經等同本亦云分別應報今編入寶積當第三十三會余錄有雲竺法護出者誤也見長房錄)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或無諸字是華嚴淨行品異譯見長房錄)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見長房錄)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或無起字見長房錄)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受齋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   上見存已下闕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譯者大同小異見長房錄)菩薩十法住經一卷(是華嚴十住品異譯第三出見長房錄)十住經十二卷(是華嚴十地品異譯第二出見長房錄)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一卷(第二出與五十緣身經大同小異見長房錄)觀世音受記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諸佛要集經二卷(第二出見長房錄)寂音菩薩願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求五眼法經一卷(祐無經字或雲五眼文見長房錄)菩薩道行六法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初地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十道地經一卷(有雲是前譯菩薩十地見長房錄)文殊師利與離意女論議極似維摩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雜行法一卷(見長房錄)菩薩所行四法一卷(見長房錄)菩薩宿命經一卷(見長房錄)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譯小異見長房錄)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見長房錄)菩薩懺悔法一卷(雲異出本見長房錄)   右二十四部三十六卷(菩薩受齋上六部六卷見在大方廣下一十八部三十卷闕本)   清信士聶道真即承遠息。父子清悟皆以度語為業。從武帝太康初至懷帝永嘉末。其間詢稟咨承法護筆受之外。及護歿後真遂自譯無垢施應辯等經二十四部。誠師護公真當其稱。頗善文句辭義分炳。一又長房等錄更有二十九經亦云道真所出。今以並是別生抄經。故刪之不存也菩薩奉施詣塔作願念經師子步雷音菩薩問發心經菩薩三法經(菩薩奉施等三經並出文殊佛土嚴淨經)菩薩布施懺悔法(出決定毗尼經)自在王菩薩問如來警戒經(或雲菩薩戒身自在經)菩薩導示行經菩薩初發心時經無言菩薩流通法經無言菩薩經菩薩出要行無礙法門經光味菩薩造七寶梯經(自在王菩薩等七經並出大集)菩薩如意神通經菩薩戒自在經(上二經出自在王經)寂音菩薩問五濁經(或雲寂意)轉輪聖王發心求淨土經(上二經出悲華)大雲密藏菩薩問大海三昧經(出大雲經)溥首童真經(出普超經)儒童菩薩經(或無菩薩字出六度集經)波斯匿王欲伐鴦崛魔羅經(出鴦崛魔羅經)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菩薩六法行經菩薩本願行品經菩薩苦行經菩薩訶睡眠經菩薩訶家過經(大光明等六經祐錄雲抄今並為大乘抄經)菩薩戒要義經(出地持經)菩薩五法行經初發意菩薩行易行法經(上二經並出十住論)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經(出雜阿含)眾經目錄一卷(道真自撰非梵本翻傳敘錄中列此不復存也)   又長房等錄雲。優婆塞衛士度。於惠帝代。出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二捲雲。從舊道行中刪改略出(僧祐錄雲眾錄並雲道行經二卷衛士度略出)既取舊經刪略即非梵本別翻。今載別生錄中。此不復存也逝童子經一卷(第四出亦名長者制經亦直雲制經亦名菩薩逝經亦直雲逝經五本大同別譯為異名殊耳見寶唱錄)善生子經一卷(初出與只多蜜竺難提等所出同本出中阿含第三十三異譯見支敏度竺道祖寶唱等三錄)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第三出與竺法護所出現寶藏經等同本見竺道祖錄及寶唱錄)十善十惡經一卷(初出見竺道祖晉錄及寶唱錄)   右四部五卷(逝童子等二部二卷見在文殊現寶藏等二部三卷闕本)   沙門支法度。未詳何許人。於惠帝代永寧元年辛酉譯逝童子經等四部。   又僧祐長房等錄。於惠帝時沙門支敏度合兩支(支讖支謙)兩竺(竺法護竺叔蘭)四本(房錄更加一白為五本今准祐錄及合經記但四本合成無白延也)首楞嚴為八卷(祐雲或為五卷)合一支(支謙)兩竺(竺法護竺叔蘭)三本維摩為五卷。既非梵本別翻。復闕其本故此錄中刪而不載時非時經一卷(或直雲時經見經後記)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若羅嚴。外國人也。譯時非時經一部經。後記雲。外國法師若羅嚴。手執胡本口自宣譯。涼州道人於閴(或作釬[王  寶])城中寫記。房等皆云法炬譯者謬也。既莫知於帝代。且附西晉錄中方等陀羅尼經一卷寶嚴經一卷五福德經一卷。   右三部三卷(其本並闕)長房等錄西晉失譯總八部一十五捲雲。吳別二錄並單注元康年中出不顯譯人。詳覽群錄未見指的。所以別件猶殊失譯。今以余之五部一十二卷檢尋群錄兼閱經文。皆有所憑即非失譯。具述由委。列之如左度世品經六卷阿耨達龍王經二卷(是弘道廣顯三昧經異名已上二經竺法護譯)如來秘密藏經二卷(一名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亦直雲如來性起經是舊華嚴經如來性起品後漢失譯已有此復重載誤之甚也今附別生錄中)明相續解脫地波羅蜜經一卷(宋求那[疏-(梳-木)+皮]陀羅譯)弟子學有三輩經一卷(三品弟子經異名吳支謙譯)   已後新附此錄太子和休經一卷(第二出與太子刷護經等同本)薩曇分陀利經一卷(舊錄雲薩芸芬陀利經亦直雲分陀利經是法華經寶塔天授二品各少分異譯)放缽經一卷(是普超經舉缽品異譯出第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菩薩睒經一卷(或雲孝子睒經亦直雲睒經第二出出六度集第二卷異譯)長壽王經一卷法常住經一卷鹼水喻經一卷(舊錄雲鹼水譬喻經出中阿含第一卷異譯)兜調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四十四卷異譯)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或直雲十夢經舊錄雲舍衛國王十夢經或雲波斯匿王十夢經出增一阿含第五十一卷異譯安公雲出阿毗曇)玉耶女經一卷(或雲玉耶經初出與阿速達經等同本)孝子經一卷(一名孝子報恩經)頞多和多耆經一卷普達王經一卷佛滅度後棺[僉  殳]葬送經一卷(一名比丘師經亦名師比丘經)鬼子母經一卷梵摩難國王經一卷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經一卷(題雲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直雲迦旃延偈)佛治身經一卷(或無佛字舊錄雲佛治身經余錄並同)治意經一卷(舊錄雲佛治意經余錄並同)   上見存已下闕彌勒當來生經一卷(初出與彌勒來時經等同本)失利越經一卷(第二出與月光童子經等同本)異了本生死經一卷(與稻芉經等同本)內藏大方等經一卷(今疑是佛藏大方等經)小阿闍世經一卷小須賴經一卷目佉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今疑是阿難目佉經)彌勒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墮藍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七事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賴吒謣羅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歡豫經一卷(法經錄雲勸豫雲出中阿含第十二)十二死經一卷(今疑是十二品生死經)七婦經一卷阿難邠坻四時施經一卷(舊錄雲阿難邠只四時布施經)七車經一卷(今疑是中阿含七車譬喻經)海有八事經一卷難等各第一經一卷(舊錄雲阿難迦葉各說第一經)惟留經一卷(舊錄雲惟留王經)理家難經一卷迦留多王經一卷梵志闍孫經一卷(古錄雲梵志闇遜經)波達王經一卷悲心悒悒經一卷趣度世道經一卷長者威勢經一卷痴注經一卷調達經一卷和達經一卷缽呿沙經一卷分八舍利經一卷(或作分身)應行律一卷悉曇慕二卷吉法驗一卷口傳劫起盡一卷打揵秖法一卷。   右五十五部五十六卷(治意經上一十九部一十九卷見在彌勒當來下三十六部三十七卷闕本)   梁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唯祐錄載房等並闕。祐載安公失譯總一百四十二經。今以餘八十七部檢尋諸錄多題譯主。或是別生抄經及人撰傳記。既有所憑故刪不載。安既不標時代。今且附於晉末。   通前舊失譯經三部三卷。總五十八部五十九卷。並為西晉失源雲。 開元釋教錄卷第三 總括群經錄上之三   東晉司馬氏都建康(亦云南晉)   從元帝建武元年丁丑。至恭帝元熙二年庚申。凡一十一帝一百四年。緇素十六人。所譯經律論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一百六十八部四百六十八卷(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見在八十三部一百三十二卷闕本)   (東晉)沙門帛尸梨蜜多羅(三部一十四卷經)沙門支道根(二部七卷經)沙門竺曇無蘭(六十一部六十三卷經戒集)沙門瞿曇僧伽提婆(五部一百一十八卷經論教授法)沙門迦留陀伽(一部一卷賢聖集)沙門康道和(一部三卷經)沙門佛陀跋陀羅(一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經律論集)沙門曇摩(一部二卷律要)沙門卑摩羅叉(二部五卷律雜事)沙門釋法顯(七部二十六卷經戒論集)沙門只多蜜(三十三部四十五卷經)居士竺難提(二部五卷經)沙門竺法力(一部一卷經)沙門釋嵩公(三部三卷經集)沙門釋退公(一部一卷經)沙門釋法勇(一部一卷經)新舊諸失譯經(四十部四十八卷二部三卷舊集三十八部四十五卷新附)大灌頂經十二卷(或無大字錄雲九卷未詳房雲見雜錄)大孔雀王神咒經一卷(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初出)孔雀王雜神咒經一卷(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第二出)   右三部一十四卷(初一部十二卷見在後二部二卷闕本)   沙門帛尸梨蜜多。羅晉言吉。友西域人國王之子。當承繼世而以國讓弟。闇軌太伯。既而悟心天啟遂為沙門。蜜天姿高朗風神超邁。直爾對之便卓出於物。況其聰辯言悟者乎。西晉永嘉中始到此土。仍過江左止建初寺。丞相王導一見而奇之。以為吾之徒也。由是名顯。太尉庾元規。光祿周伯仁。太常謝幼璵。廷尉桓茂倫。皆一代名士。見之終日累嘆。披襟致契。導嘗詣蜜。蜜解帶偃伏悟言神解。時尚書令卞望之亦與蜜致善須臾望之至。蜜乃斂襟飾容端坐對之。有問其故。蜜曰。王公風道期人。卞令軌度格物。故其然耳。諸公於是嘆其精神灑屬皆得其所。桓廷尉嘗。欲為蜜作目。久之未得。有雲。屍梨蜜可謂卓朗。於是桓乃咨嗟絕嘆以為標題之極。大將軍王處沖。時在南夏。聞王周諸公皆器重蜜。疑以為失鑒。及自見蜜乃欣振奔至。一面盡虔。王公嘗謂蜜曰。外國有君一人而已耳。蜜笑而答曰。若使我如諸君今日豈得在此。當時以為佳對。蜜性高簡不學晉語。每與諸公言論。雖因傳譯。而神領意解盡其傳致。以為自然縱拔非常情所測也。蜜善持咒術。所向皆驗。時人呼為高座法師。於元帝代譯灌頂等經三部。又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傳響迄今。年八十餘。咸康中卒諸公聞之痛惜流涕。蜜常在石子崗東行頭陀。既卒因葬於此。成帝懷其風。為樹剎冢所。後有關右沙門。來游建康。乃於冢處起寺。陳郡謝琨贊成其業。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二卷(太康年出第二譯與漢支讖譯者大同小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方等法華經五卷(咸康元年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第四出與法護正法華等同本)   右二部七卷其本並闕。   沙門支道根。履味遊方懷道利物。以成帝咸康元年乙未譯阿閦佛剎等經二部(長房等錄並雲阿閦佛經太康年譯其太康年在西晉武帝代與咸康相去向六十年同是一人兩朝出經者恐時太懸也此應傳寫差誤多是咸康耳)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亦直雲採蓮違王經第二出與阿闍世王受決經同本)陀鄰尼缽經一卷(亦云陀鄰缽咒經第二出與持句神咒經等同本房錄陀鄰缽經外更存持句神咒經者非也)摩尼羅亶經一卷(亦云摩尼羅亶神咒經)玄師颰陀所說神咒經一卷(錄雲幻師無所說字或作跛字亦云波陀古錄雲幻王颰陀經)寂志果經一卷(出長阿含第十七卷異譯)鐵城泥梨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十二卷與五天使經同本)阿耨風經一卷(與言依次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異譯)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亦云頞波羅延出中阿含第三十七卷異譯)泥犁經一卷(或雲中阿含泥犁經出中阿含第五十三卷異譯)戒德香經一卷(或雲戒德經出增一阿含第十三卷異譯)四泥黎經一卷(或雲四大泥犁房雲別錄載祐雲失譯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八卷異譯)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一卷(或作先泥出增一阿含第五十一卷異譯)水沫所漂經一卷(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與五陰譬喻經同本出雜阿含經第十卷異譯)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或雲玉耶女經第二出與阿速達經等同本)五苦章句經一卷(初出一名諸天五苦經一名五道章句經一名浮除罪蓋娛樂佛法經)自愛經一卷(或雲自愛不自愛經房雲見舊錄)中心經一卷(或雲中心正行經舊錄雲大中心經亦云小中心經房錄雲出六度集今檢無)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大魚事經一卷阿難七夢經一卷(或直雲七夢經)呵雕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荷雕或作苛字)新歲經一卷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佛般泥洹摩訶迦葉赴佛經一卷(亦云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上見存已下闕犢牛經一卷(一雲犢子經第三出與乳光經等同本)孔雀王咒經一卷(第三出與吉友所譯者同本)七佛所結麻油述咒經一卷(祐失譯錄重載兩本一雲異本)大神母結誓咒經一卷伊洹法願神咒經一卷解日厄神咒經一卷六神名神咒經一卷檀持羅麻油述神咒經一卷麻油述咒經一卷摩尼羅亶神咒按摩經一卷醫王惟樓延神咒經一卷(或雲阿難所問醫王惟樓延神咒經)龍王咒水浴經一卷十八龍王神咒經一卷請雨咒經一卷止雨咒經一卷嚫水經一卷幻師阿夷鄒神咒經一卷咒水經一卷藥咒經一卷咒毒經一卷咒時氣病經一卷咒小兒經一卷咒齒經一卷(祐失譯錄更載一本名與此同題雲異本一雲蟲齒二雲齲齒)咒牙痛經一卷(祐雲失譯錄更載一本名與此同題雲異本或作齒痛)咒眼痛經一卷五眼文經一卷(今疑是聶道真所出求五眼法異名)離欲優婆塞優婆夷戒文一卷(亦云具行二十二戒文)罪業報應經一卷(與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同本第二出)八師經一卷(第二出)蓱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第二出)義足經二卷(房雲見吳錄亦云異出第二出)十善十惡經一卷(第二譯吳錄雲異出安公雲出阿毗曇)治禪法經一卷梵天策數經一卷(舊錄雲諸天事經)諸天地經一卷十誦比丘戒本一卷(太元六年合僧純曇摩持竺僧舒三家本以為此一卷見寶唱錄當第二出)三百六十戒三部合異二卷(序加大比丘字太元六年六月二十日於謝鎮西寺合僧詳重校見舊錄及寶唱錄)   右六十一部六十三卷(佛般泥洹上二十四部二十四卷見在犢牛經下三十七部三十九卷闕本)   沙門竺曇無蘭。晉雲法正。西域人也。以孝武帝太元六年辛巳至太元二十年乙未。於楊都謝鎮西寺譯採蓮違王等經六十一部。見長房錄。又長房等錄更有四十八經。亦云法正所譯。今以並是別生抄經。或是疑偽。故並刪之。如後所述救護身命經(亦云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周錄編入正經舊錄雲偽今依舊編)諸天問如來警戒不可思議經見水世界經(已上二經並出大集)龍王結願五龍神咒經大將軍神咒經(上二經出灌頂)無吾我經(出普超經)彌蘭經(或作彌蓮亦云彌蓮)摩天國王經阿難念彌經(彌蘭等三經並出六度集)賢劫千佛名經(出賢劫經序雲賢劫經說二千一百諸度無極以拘樓孫佛為首此千佛名有別譯本拘那提佛以為初首)三十七品經(安公雲出律經僧祐錄雲晉太元二十一年歲在丙申六月在謝鎮西寺撰出)三十三天園觀經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獄經學人亂意經(上三經出增一阿含)佛為比丘說大熱地獄經釋提桓因詣目連放光經目連見大身眾生燃鐵纏身經見一眾生舉體糞穢塗身經眾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經羅婆鳥為鷹所捉經十法成就惡業入地獄經蛇行法經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經天於修羅欲鬥戰經天帝釋受戒經比丘問佛釋提桓因因緣經四天王按行世間經佛見梵天頂經帝釋慈心戰勝經天神禁寶經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勸行有證經戒相應法經禪思滿足經(佛為比丘說下二十經並出雜阿含)野雞經鱉獼猴經蠱狐烏經(或作鳥字)弟子命過經驢駝經拘薩羅國烏王經(或無羅字)孔雀經夫婦經(野雞等八經並出生經中)群牛千頭經集修行士經暴象經(群牛等三經並出出曜經)地獄眾生相害經(出修行道地經)赤嘴烏喻經阿難多洹羅雲母經(赤嘴烏等二經雜譬喻抄)中阿含經六十卷(第二出或五十八卷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於東亭寺出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與曇摩難提出者同本沙門道慈筆受見道祖錄)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第二出隆安元年正月出與難提本小異竺道祖筆受或四十二或三十三無定亦有六十捲成者見道祖及寶唱錄)阿毗曇心論四卷(或雲阿毗曇心無論字尊者法勝造太元十六年在廬山為慧遠法師譯出道慈筆受見僧祐錄)三法度論二卷(太元十六年在廬山為遠法師出第二譯與難提出者大同小異或三卷別錄雲一卷或直雲三法度無論字或雲經論見僧祐錄)教授比丘尼法一卷(房雲見別錄亦云在廬山出)   右五部一百一十八卷(前四部一百一十七卷本在後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瞿曇僧伽提婆。晉言眾天。或雲提和。音訛故也。罽賓國人。入道修學遠訪明師。學通三藏多所誦持。尤善阿毗曇心洞其纖旨。常誦三法度晝夜嗟味。以為道之府也。為人俊朗有深鑒。儀止溫恭。務在誨人恂恂不怠。符秦建元中來入長安宣流法化。譯論二部。備於秦錄。後以晉孝武帝世太元十六年辛卯游化江左。先是廬山慧遠法師。翹勤妙典廣集經藏。虛心側席延望遠賓。聞其至止即請入廬岳。即以其年請出阿毗曇心及三法度等。提婆乃於般若台。手執梵文。口宣晉語。去華存實務盡義本。今之所傳蓋其文也。至安帝隆安元年丁酉。來游建康。晉朝王公及風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時尚書令衛軍東亭侯琅琊王珣(准高僧傳僧祐錄長房錄等並雲王珣中含經序乃雲王元琳元琳多是珣之字也)雅有信慧荷持正法。建立精舍廣招學眾。提婆既至。珣即延請。仍於其舍講阿毗曇。名僧畢集。提婆宗致既精詞旨明析振發義奧。眾咸悅悟。其冬珣集義學沙門釋慧持等四十餘人。更請提婆。於其寺譯中增二阿含。罽賓沙門僧伽羅叉執梵本。提婆翻為晉言。至來夏方訖。豫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唐化共書。提婆於廬山建康二處。共出五部一百一十八卷。提婆歷遊華戎備悉風俗。從容機警。善於談笑。其道化聲譽莫不聞焉。後不知所終十二游經一卷(第二出與畺梁譯者少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寶唱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迦留陀伽。晉言時水。西域人。弘喻有方懷道游國。以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譯十二游經一部益意經三卷(第二出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朱士行漢錄雲二卷不顯譯人)   右一部三卷本闕。   沙門康道和。戒德有儀。軌範群物。以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景申。譯益意經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初出元五十卷後人分為六十沙門支法領從于闐得梵本來義熙十四年三月十日於道場寺出元熙二年六月十日訖法業筆受見祖祐二錄)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或雲新微密持經於廬山譯第五出與支經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見祖祐二錄祐房等錄別存新微密持經誤也)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或直雲如來藏經第三出元熙二年於道場寺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或雲觀佛三昧經或八卷見竺道祖晉世錄亦見僧祐錄亦出宋世)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或雲三十卷梵本是法顯於摩竭提國將來義熙十二年十一月於斗場寺共法顯出見竺道祖錄祐在顯錄據共譯故耳)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亦云摩訶僧祇戒本第二出於道場寺譯見寶唱錄祐在法顯錄中祐與覺賢共出互載皆得)達摩多羅禪經二卷(一名庾伽遮羅浮迷譯言修行道地於廬山出一名不淨觀經亦名修行方便禪經祐雲禪經修行方便凡十七品見僧祐錄)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或加偈字元熙二年於斗場寺出見僧祐寶唱二錄經後記雲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永初二年於道場寺出見僧祐寶唱二錄第八譯與世高支讖支謙僧鎧等所出同本)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雲本業經是華嚴淨行品見僧祐長房二錄大周入藏有今闕且復存之)淨六波羅蜜經一卷(見僧祐長房二錄)方便心論一卷(共法業出見高僧傳初出)過去因果經四卷(房雲見別錄第五譯)   右一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文殊發願上八部一百一十六卷見在新無量壽下五部九卷闕本)   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本姓釋氏。迦維羅衛國人。甘露飯王之苗裔也。祖父達摩提婆(此雲法天)嘗商旅於北天竺。因而居焉。父達摩修利耶(此雲法日)少亡。賢三歲孤。與母居五年復喪母。為外氏所養。從祖鳩摩利。聞其聰敏。兼悼其孤露。乃迎還度為沙彌。至年十七。與同學數人俱以習誦為業。眾皆一月。賢一日誦畢。其師嘆曰。賢一日敵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修行精勤。博學群經多所通達。少以禪律馳名。嘗與同學僧伽達多共游罽賓同處積載達多雖服其才明。而未測其人也。後於密室閉戶坐禪。忽見賢至驚問何來。答雲。暫至兜率致敬彌勒。言訖便隱。達多知是聖人。未測深淺。後屢見賢神變。乃敬心祈問。方知得不還果。常欲遊方弘化備觀風俗。會有秦僧智嚴。西至罽賓。睹法眾清僧。乃慨然東顧曰。我之同輩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發悟莫由。即咨訊國眾孰能流化東土。僉雲。有佛陀跋陀者。出生天竺那呵梨城。族姓相承世遵道學。其童齔出家。已通解經論。少受業於大禪師佛大先。先時亦在罽賓。乃謂嚴曰。可以振維僧徒宣授禪法者。佛陀跋陀其人也。嚴既要請苦至。賢遂愍而許焉。於是舍眾辭師裹糧東逝。涉驟三載綿歷寒暑。既度蔥嶺路經六國。國主矜其遠化。並傾懷資俸。至交阯乃附舶循海而行。經一島下。賢以手指山曰。可止於此。舶主曰。客行惜日調風難遇。不可停也。行二百餘里。忽風轉吹舶還向島下。眾人方悟其神。咸師事之聽其進止後遇便風同侶皆發。賢曰。不可動。舶主乃止。既而有先發者一時覆敗。後於闇夜之中忽令眾舶俱發。無肯從者。賢自起收纜唯一舶獨發。俄爾賊至。留者悉被抄害。頃之至青州東萊郡。聞鳩摩羅什在長安。即往從之。什大欣悅共論法相。振發玄微多所悟益。因謂什曰。君所釋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老故耳。何必能稱美談。什每有疑義必共咨決。時秦主姚興專志經法。供養三千餘僧。並往來宮闕盛修人事。唯賢守靜不與眾同。後語弟子云。我昨見本鄉有五舶俱發。既而弟子傳告外人。關中舊僧咸以為顯異惑眾。又賢在長安大弘禪業。四方樂靜者並聞風而至。但染學有淺深。得法有濃淡。澆偽之徒因而詭滑。有一弟子因少觀行。自言得阿那含果。賢未即檢問。遂致流言大被謗讟。將有不測之禍。於是徒眾或藏名潛去。或踰牆夜走。半日之中眾散殆盡。賢乃夷然初不介意。時舊僧僧[契-大+石]道恆等謂賢曰。佛尚不聽說已所得法。先言五舶將至。虛而無實。又門徒誑惑互起同異。既於律有違理不同止。宜可時去勿得久留。賢曰。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懷抱未申以為慨然耳。於是與弟子慧觀等四十餘人俱發。神志從容初無異色。識真者咸共嘆惜。白黑送者數千人。姚興聞去悵恨乃謂道恆曰。佛賢沙門挾道來游。欲宣遺教。緘言未吐。良用深慨。豈可以一言之咎令萬夫無導。因敕令追之。賢謂使曰。誠知恩旨無預聞命。於是率侶宵征南指。廬岳沙門惠遠素欽風德。乃遣使入關致書祈請後至廬岳忻然如舊。遠以賢之。被擯過由門人。若懸記五舶止說在同意。亦於律無犯。乃遣弟子曇邕致書姚主及關中眾僧解其擯事。遠乃請出禪數諸經。賢志在游化居無求安。停山歲許。復西適江陵。遇外國舶主既而訊訪。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見者也。傾境士庶競來禮事。其有奉施悉皆不受。持缽分衛不問豪賤。時陳郡袁豹為宋武帝太尉長史。宋武南討劉敦。豹隨府屆於江陵。賢將弟子慧觀詣豹乞食。豹素不敬信待之甚薄。未飽辭退。豹曰。似未足且復小留。賢曰。檀越施心有限。故今所設已罄。豹即呼左右益飯。飯果盡。豹大慚愧。既而問慧觀曰。此沙門何如人。觀曰。德量高邈非凡所測。豹深嘆異以啟太尉。太尉請與相見。甚崇敬之資供備至。俄而太尉還都。請與俱歸。安止道場寺。賢儀軌率素不同華俗。而志韻清遠雅有淵致。楊都法師僧弼與名德沙門寶林書曰。斗場禪師甚有大心。便是天竺王何風流人也。其見稱如此。先是沙門支法領。于于闐國得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未有宣譯。到義熙十四年。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即請賢為譯匠。乃手執梵文。共沙門法業慧嚴慧義等百有餘人。於道場寺譯出詮定。文旨會通華戎妙得經體。故道場寺猶有華嚴堂焉。又沙門法顯於天竺所得僧祇梵本復請賢譯。賢從安帝隆安二年戊戌。訖宋永初二年辛酉。於楊都廬山二處。譯華嚴等經總一十三部。並究其幽旨妙盡文意。賢以宋元嘉六年泥洹。春秋七十有一矣(又僧祐長房二錄復雲賢出新微密持經即出生無量門持經是不合雙載對彼支謙先譯故加新字又有菩薩十住及本業經此之二經並是華嚴別品覺賢既譯大部不合別出此經其本業一經周入藏錄有未見其本且復存之十住一經刪之不立也)雜問律事二卷(初出見長房錄)   右一部二卷本闕。   沙門曇摩。晉翻雲法。善於律學。以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三月二日。於楊都尚書令王法度精舍。沙門釋僧遵等二十餘德。請譯雜問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齊差殊甚要須善防護十誦律毗尼序三卷(亦云十誦律序今合入十誦末後三卷是房雲毗尼誦注云是十誦後善誦非也其善誦有四卷是十誦中第十誦也見二秦錄)雜問律事二卷(眾律要用第二出見二秦錄)   右二部五卷(前毗尼序三卷見在後雜問事二卷本闕)   沙門卑摩羅叉。晉雲無垢眼罽賓國人。沉靜有志。幼出家履道苦節成務為人眼青。時亦號為青眼律師。先在龜茲弘闡律藏。四方學者競往師之。鳩摩羅什時亦預焉。及龜茲陷沒。乃避地烏纏。頃之聞什在長安大弘經藏。叉欲使毗尼勝品復洽東國。於是杖錫流沙冒險東入。以姚秦弘始八年達自關中。什以師禮敬待。叉亦以遠遇欣然。及羅什棄世。叉以安帝義熙年中。乃出遊關左。逗於壽春止石澗寺。律徒雲聚盛闡毗尼。羅什所譯十誦五十八卷。最後一誦謂明受戒法。及諸成善法事。逐其義要名為善誦。叉後改善誦為毗尼誦。故猶二名存焉。復出三卷律序置之於後。總成六十一卷(高僧傳及長房錄乃雲開前五十八卷為六十一卷者小非詳審也其毗尼序三卷或有近代經本編在第九誦後第十誦前卷當第五十五六七者非也今檢古十誦本乃在第十誦後卷當第五十九至六十一今者依古本為正)   頃之南適江陵於辛寺夏坐。開講十誦。既通晉言善相領納。無作妙本大闡。當時析文求理者其聚如林。明條知禁者數亦殷矣。律藏大弘。叉之力也。後出雜問律事二卷。道場慧觀筆受(高僧傳雲道場慧觀深括宗旨記其所制內禁輕重撰為二卷送還京師僧尼披尋競相傳寫時闇者諺曰卑羅鄙語慧觀才錄都人繕寫紙貴如玉今謂雜問律事乃是道場慧觀於教有疑隨事咨問卑摩為決聞便錄之撰成二卷流行於世即非別有梵本卑摩譯之其曇摩出者亦即此是錄家誤載也)   叉養德好閒棄諠離俗。其年冬復還壽春石澗。卒於寺焉。春秋七十有七大般泥洹經六卷(經記雲方等大般泥洹經或十卷第四譯義熙十二年十月一日於道場寺共覺賢出寶雲筆受至十四年正月二日訖見道祖僧祐二錄)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是長阿含初分遊行經異譯群錄並雲顯出方等泥洹者非即前大泥洹經加方等字此小乘涅槃文似顯譯故以此替之)雜藏經一卷(第二出與鬼問目連餓鬼報應經等同本見僧祐寶唱二錄)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亦出比丘尼波羅提木叉僧祇戒本共覺賢譯見長房錄)歷遊天竺記傳一卷(亦云法顯傳法顯自撰述往來天竺事見長房錄)雜阿毗曇心十三卷(第二出與符秦僧伽提婆等所出同本見僧祐錄房雲顯與覺賢共譯)佛游天竺記一卷(見僧祐錄)   右七部二十六卷(前五部一十二卷見在後二部一十四卷闕本)   沙門釋法顯。本姓龔。平陽武陽人也。顯有三兄。齠年次喪。其父恐懼。及顯數歲便放出家。居數年病篤欲死。因送還寺信宿便差。不肯復歸。母欲見之不能得。為立小屋於門外以擬去來。十歲遭父憂。叔父以其母寡獨不立。逼使還俗。顯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遠塵離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頃之母喪至性過人。葬事既畢仍即還寺。嘗與同學數十人于田中刈稻。時有飢賊欲奪其谷。諸沙彌悉奔走。唯顯獨留語賊曰。若欲須谷隨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此生飢貧。今復奪人。恐來世彌甚。貧道預為君憂故相語耳。言訖即還。賊棄谷而去。眾僧數百人莫不嘆服。及受大戒志行明潔儀軌整肅。常慨經律舛闕誓志尋求。以安帝隆安三年。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發自長安。西度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准東西。人骨以標行路耳。屢有熱風惡鬼。遇之必死。顯任緣委命直過險難。有頃至蔥嶺。嶺冬夏積雪。有惡龍吐毒風雨沙礫。山路艱危壁立千仞。昔有人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餘梯。又躡懸緪過河數十餘處。皆漢時張騫甘父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風暴起。慧景噤戰不能前。語顯雲。吾其死矣。卿可時去勿得俱殞。言絕而卒。顯撫之泣曰。本圖不果命也奈何。復自力孤行遂過山險。凡所經歷三十餘國。至北天竺次往中國。未至王舍城三十餘里。有一寺逼暮仍停。明旦顯欲詣耆闍崛山。寺僧諫曰。路甚艱險且多黑師子。亟經啖人何由可至。顯曰。遠涉數萬誓到靈鷲。身命不期出息非保豈可使積年之誠既至而廢耶。雖有險難吾不懼也。眾莫能止。乃遣兩僧送之。顯既至山中日將曛夕。遂欲停宿。兩僧危懼舍之而還。顯獨留山中燒香禮拜翹感舊跡如睹聖儀。至夜有三黑師子來蹲顯前。舐唇搖尾。顯誦經不輟一心念佛。師子乃低頭下尾伏顯足前。顯以手摩之咒曰。汝若欲相害待我誦竟。若見試者可便退去。師子良久乃去。明晨還反路窮幽深。榛木荒梗禽獸交橫。正有一徑通行而已。未至里余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氣俊遠。顯雖覺其韻高。而不悟是神人。須臾進前逢一年少道人。顯問曰。向耆年是誰耶。答曰。頭陀弟子大迦葉也。顯方惋慨良久。既至山前。有一大石橫塞室口。遂不得入。顯乃流涕致敬而去(今謂顯所陟者是雞足山大迦葉波入寂之所非佛舊居處鷲峰山也)又至迦施國。精舍里有白耳龍。每與眾僧約令國內豐熟。皆有信效。沙門為起龍舍並設福食。每至夏坐訖日。龍輒化作一小蛇。兩耳悉白。眾咸識是龍。以銅盂盛酪置於其中。從上坐至下行之。似若問訊。遍乃化去。年輒一出。顯亦親見此龍。後卻至中天竺。於摩竭提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訶僧祇律。又得薩婆多律抄。雜阿毗曇心綖經。方等泥洹等經(此方等泥洹即六卷大般泥洹經之梵本也准經後記名為方等大般泥洹經非謂三卷方等泥洹也)   顯留三年。學梵書梵語躬自書寫。於是持經像寄附商客。到師子國。顯同旅十餘或留或亡。顧影唯己常懷悲慨。忽於玉像前見商人。以晉地一白團扇供養。不覺悽然下淚。停二年復得。彌沙塞律長雜二阿含。及雜藏本。並漢土所無。其師子國中有佛齒。每年三月彼之國王。預前十日莊嚴白象。遣一貴重辯說智臣。着王衣裳象上擊鼓。大聲唱言。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法度人無量億數。眾生緣盡乃般泥洹。自爾已來一千四百九十七載。世間長昏眾生可愍。卻後十日佛齒當出無畏精舍。可辦香華各來供養。時正當晉義熙元年。計從義熙元年太歲乙巳。至今開元十八年歲次庚午。便成一千八百二十二載矣。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東還。舶有二百許人。值大暴風舶壞水入。眾人惶怖即取雜物棄之。顯恐商人棄其經像。唯一心念觀世音。及歸命漢土眾僧。舶任風而去得無傷壞。行九十日達耶婆提國停五月。復隨他商侶東趣廣州。舉帆月余日。夜忽大風合舶震懼。眾共議曰。坐載此沙門。使我等狼狽。不可以一人故令一眾俱亡。欲推棄之。法顯檀越厲聲訶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門亦應下我。不爾便當見殺。漢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當罪汝。商人相視失色僶俯而止。既水盡糧竭。唯任風隨流。忽至岸見藜藋菜依然知是漢地。但未測何方。即乘小船入浦尋村。遇獵者二人。顯問此何地耶。獵人曰。是青州長廣郡牢山南岸。獵人還以告太守李嶷。嶷素敬信。忽聞沙門遠至。躬自迎勞。顯持經像隨還。頃之欲南歸。時刺史請留過冬。顯曰。貧道投身於不反之地。志在弘通。所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建康。於道場寺。就外國禪師佛陀跋陀羅。譯大般泥洹經等六部。撰游天竺傳一卷。顯既出大泥洹經。流布教化咸使見聞。有一家失其姓名。居近楊都朱雀門。世奉正化。自寫一部讀誦供養。無別經室。與雜書共屋。後風火忽起延及其家。資物皆盡。唯泥洹經儼然具存。煨燼不侵卷色無異。楊都共傳咸稱神妙。後到荊州卒於辛寺。春秋八十有六。眾咸慟惜焉菩薩十住經一卷(是華嚴十住品異譯見長房錄)寶如來三昧經二卷(或一卷一名無極寶三昧經第二出與無極寶經同本見長房錄)大智度經四卷(第五出與支讖道行經及大般若第四會等同本見僧祐錄及竺道祖錄)普門品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普門品及寶積文殊普門會同本見僧祐錄及竺道祖錄)阿述達經一卷(與寶積無畏德會等同本第三出見長房錄也)如幻三昧經二卷(與世高如幻三昧及寶積善住意會等同本第三出見竺道祖晉錄)彌勒所問本願經一卷(與法護彌勒本願及寶積彌勒所問會同本第二出見長錄房)十地經一卷(與法護菩薩十地經等同本第三出見長房錄)維摩詰經四卷(與嚴佛調古維摩經等同本第五出房雲見南來新錄)無所悕望經一卷(第三出與象腋經等同本見長房錄)浮光經一卷(或作乳光與犢子經等同本第四出見長房錄)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第三出與世高自誓三昧經等同本見長房錄)普賢觀經一卷(一名觀普賢菩薩經房雲見道慧錄初出)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前報與竺佛念菩薩瓔珞同本或十四卷房雲見南來新錄初出)照明三昧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禪經四卷(房雲見南來新錄)法沒盡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正齋經一卷(第三出見長房錄)威革長者六向拜經一卷(或作威華第二出見長房錄出中阿含第三十三異譯)指鬘經一卷(或作指髻出增一阿含第三十一異譯見長房錄)所欲致患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五蓋疑結失行經四卷(第二出見長房錄)分衛經一卷(見長房錄)   右二十三部四十五卷(初二部三卷本在大智度下二十一部四十二卷本闕)   沙門只多蜜。或雲只蜜多。晉雲歌友。西域人。識性通敏聰達宏遠。志存弘化無憚遠遊。爰於晉代譯菩薩十住等經二十三部。諸錄盡雲只多蜜晉世譯。未詳何帝。若非咸洛應是江南一部。見僧祐錄。房雲已外並彰雜別諸錄。又有寶施女經(出大集經)摩調王經(出六度集)既是別生。刪之不錄大乘方便經三卷(元熙二年譯第三出或二卷與法護大善權經等同本見始興錄今編入寶積當第三十八會)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一卷(亦直雲請觀世音經第二出見法上錄)咸革長者六向拜經一卷(晉宋間於廣州譯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卷異譯見始興錄及寶唱錄)   右三部五卷(前二部四卷本在後一部一卷本闕)   居士竺難提。晉翻雲喜。西域人。志道無倦履遠能安。解悟幽旨言通晉俗。以恭帝元熙元年己未。爰暨宋世譯大乘方便經等三部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第七譯見正度錄與世高支讖支謙僧鎧白延法護等所出同本)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竺法力。西域人。業行清高智道崇峙。善通方語妙稱經微。以恭帝元熙元年己未二月。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部日難經一卷(第二出即是越難經後說事少異見趙錄及始興錄)萍沙王五願經一卷(亦名弗沙王經第三出見趙錄及始興錄)迦葉結集戒經一卷(第三出見趙錄及始興錄)   右三部三卷其本並闕。   沙門釋嵩公。或雲高公。於晉末譯日難等經三部。群錄並雲晉末。不知何帝之年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一名真偽沙門經初出見始興錄)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釋退公。譯迦葉禁戒經一部。雲於晉。未詳何帝之年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一卷(出長阿含第十三卷異譯見趙錄)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釋法勇。譯梵志阿颰經一部。雲晉末出。亦未詳何帝之年那先比丘經二卷(或雲那先經或三卷初出見僧祐失譯錄)   賢聖集見在陀羅尼章句經一卷(祐無章字見僧祐失譯錄第三出與持句神咒經等同本)   大乘經闕本。   右二部三卷。長房等錄東晉失譯。總有五十三部五十七卷。今除二部三卷之外。餘五十一部五十四卷並是房錄上。或後漢失譯錄中已載之者。及有譯人別生經等。委列如左觀無量壽佛經三世三千佛名經千佛因緣經五十三佛名經八部佛名經十方佛名經賢劫千佛名經稱揚百千佛名經南方佛名經滅罪得福佛名經比丘諸禁律經摩訶僧祇律比丘要集優波離問佛經沙彌威儀比丘尼十戒經受十善戒經沙彌尼戒經賢者五戒經優婆塞威儀經波若得經觀世樓炭經般舟三昧念佛章經庾伽三摩斯經禪要訶欲經七佛所結麻油述咒五龍咒毒經齲齒咒七佛安宅神咒安宅咒(已上二十九部一十九卷後漢失譯錄中已有此中復載故知重也)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七萬二千神王護比丘咒經十二萬神王護比丘尼咒經百結神王護身咒經宮宅神王守鎮左右經冢墓因緣四方神咒經伏魔封印大神咒經魔尼羅亶大神咒經召五方龍攝疫毒神咒經梵天神策經普廣經(已上一十一部一十一卷並是屍梨蜜所譯大灌頂經從第一卷至第十一)遺教三昧經二卷(或雲遺教三昧法律經西晉法炬譯偽錄中亦有)阿那含經二卷(宋智嚴譯偽錄亦有)未曾有因緣經二卷(或直雲未曾有經已曾再譯一存一闕)禪定方便次第法經(後漢安世高譯)七佛神咒(吳支謙譯)賢者五福經(西晉白法祖譯)摩尼羅亶神王咒案摩經(或無王字竺曇無蘭譯)本行六波羅蜜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優婆塞五戒經(宋沮渠京聲譯)三歸五戒經神王名經(抄灌頂經)定意三昧經(出十住斷結經)   已下新附此錄決定毗尼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初出與寶積優波離會同本異譯祐雲眾錄並雲於燉煌出不顯譯人傳雲晉世出未詳何帝時)彌勒來時經一卷(第三出與羅什彌勒下生經等同本見法上錄)稻芉經一卷(與了本生死經等同本)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與作佛形像經同本)報恩奉盆經一卷(與盂蘭盆經同本)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華聚陀羅尼咒經一卷(上二經同本異出)六字咒王經一卷(與六字神咒王經同本)善法方便陀羅尼經一卷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上二經同本異出)菩薩本行經三卷七佛所說神咒經四卷(初捲雲七佛十一菩薩說大陀羅尼神咒經)薩羅國經一卷(或雲薩羅國王經)般泥洹經二卷(或直雲泥洹經亦云大般泥洹經是長阿含初分遊行經異譯諸藏中一卷者唯是上卷欠下卷也)緣本致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異譯)古來世時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十三卷異譯)梵志計水淨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三卷異譯)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三十九卷異譯)箭喻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異譯)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施色力經一名福德經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異譯)滿願子經一卷(僧祐失譯錄中有晉言故移編此出雜阿含第十三卷異譯)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第五出與摩登伽含頭諫經等同本)餓鬼報應經一卷(第三出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與鬼問目連經等同本)得道梯橙錫杖經一卷(題雲得道梯橙經錫杖品第十二亦直雲錫杖經)僧護經一卷(或雲僧護因緣經亦云因緣僧護經)護淨經一卷木患子經一卷(或作患字又作檈)無上處經一卷盧志長者因緣經一卷五王經一卷沙彌十戒法並威儀一卷(亦云沙彌威儀戒本)沙彌尼離戒文一卷舍利弗問經一卷五百問事經一卷阿育王譬喻經一卷(題雲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古經呼佛以為天尊即佛說也)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一卷(亦云撰三藏經及雜藏經)彌勒作佛時事經一卷(祐錄無事字第二出與彌勒來時經等同本見寶唱錄)道樹三昧經二卷(第二出與私阿昧經同本見支敏度錄)   右三十八部四十五卷(末後二部三卷闕本余並見在)   前三十六部四十二卷。並是入藏見經。莫知譯主。諸失譯錄闕而未書。似是遠代之經。故編於晉末。庶無遺漏焉。   通前舊失譯經二部三卷。總四十部四十八卷。並為東晉失源雲。   秦符氏都長安(亦云前秦)   起符健(諡為明帝)皇始元年辛亥。至符登(無諡)太初九年甲午。凡經五主四十四年。沙門六人。所譯經律論等。總一十五部。合一百九十七卷(於中七部六十五卷見在八部一百三十二卷闕本房雲皇始元年甲寅延初元年丁酉與諸家年曆不同校二年向後准安公增一序勘其甲子房錄錯矣)符秦沙門曇摩持(三部三卷戒本壇文)沙門鳩摩羅佛提(一部二卷集)沙門僧伽跋澄(三部二十七卷論集)沙門曇摩蜱(一部五卷經)沙門僧伽提婆(二部四十六卷論)沙門曇摩難提(五部一百一十四卷經論集)十誦比丘戒本一卷(或雲十誦大比丘戒初出見僧祐錄)比丘尼大戒一卷(亦云十誦比丘尼戒第二出見僧祐錄)教授比丘尼二歲壇文一卷(或無尼字僧純於龜茲國得梵本來佛念譯語慧常筆受見寶唱錄)   右三部三卷其本並闕。   沙門曇摩持。或雲侍。秦言法慧。或雲法海。西域人。善持律藏妙入契經。以符堅(諡莊烈天王)建元三年丁卯四年戊辰。於長安譯十誦戒本等三部。竺佛念傳語。慧常筆受(安公僧戒序雲佛念寫其梵文道賢為譯慧當筆受其比丘尼戒僧祐錄雲晉簡文帝時沙門僧純於西域拘夷國得梵本到關中令佛念曇摩侍慧常共出謹按長房等錄皆以慧常為其譯主與曇摩持竺佛念共譯今以秦僧慧常元不游於天竺常雖共出尼戒執本乃是曇摩佛念傳譯常為筆受與其僧戒何別此乃別標慧常推校本末事乃分明常為助翻曇摩為主故入曇摩之錄慧常不別存焉)四阿含暮抄解二卷(亦云四阿含暮抄經見僧祐錄)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鳩摩羅佛提。秦言童覺。西域人。以符堅建元十八年壬午八月。於鄴寺譯阿含暮抄一部。冬十一月乃訖。佛提執梵本佛念佛護譯為秦文。沙門僧導僧睿曇究筆受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十卷(或雲婆須蜜經或十二卷或十四卷建元二十年三月五日出至七月十三日訖跋澄難提提婆三人執本佛念譯傳慧嵩筆受見僧祐錄)鞞婆沙論十四卷(或無論字亦云鞞婆沙阿毗曇亦云廣說或十五卷或十九卷建元十九年四月出至八月末訖難提錄為梵文佛圖羅剎譯傳敏智筆受見僧祐錄)僧伽羅剎所集經三卷(或雲僧伽羅剎集初出或五卷建元二十年出十一月三十日訖佛念傳譯慧嵩筆受見僧祐錄於長安石羊寺出亦云佛護傳譯)   右三部二十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僧伽跋澄。或雲跋橙。秦言眾現。罽賓國人。毅然有淵懿之量。歷尋名師修習精詣。博覽眾典特善數經。暗誦毗婆沙貫其妙旨(毗婆沙即鞞婆沙是非大毗婆沙也)常浪志遊方觀風弘化。符堅建元之末來入關中。先是大乘之典未廣。禪數之學甚盛。既至長安咸稱法匠焉。堅秘書郎趙政字文業。博學有才崇仰大法。嘗聞外國宗習毗婆沙。而跋澄諷誦。乃四事禮供請譯梵文。澄以建元十七年辛巳。至二十一年乙酉。共名德法師釋道安等。譯婆須蜜等三部。涼州沙門竺佛念。外國沙門佛圖羅剎傳語。沙門敏智慧嵩。秘書郎趙文業筆受。安公法和對共校定。跋澄戒德整峻虛靖離俗。關中僧眾則而像之。後不知所終。佛圖羅剎不知何國人。德業純粹該覽經典。久游中土善達秦言。其宣譯梵文見稱當世(祐等群錄並雲鞞婆沙論僧伽提婆譯今准安公論序雲僧伽跋澄譯今准論序為正祐等群錄復雲跋澄譯雜阿毗曇毗婆沙論十四卷者即鞞婆沙論是也)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五卷(或無鈔字或七卷亦云般羅若一名須菩提品亦名長安品次第六出與道行小品明度等同本見僧睿二秦錄及僧祐錄)   右一部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曇摩蜱。秦言法愛。印度人。器宇明敏志存弘喻。以符堅建元十八年壬午。譯般若鈔經一部。佛護譯傳(佛護即佛圖羅剎也)慧進筆受。安公校定。共傳雲。與大品放光光贊同本者。或恐尋之未審也阿毗曇八揵度論三十卷(或無論字或二十卷或雲迦旃延阿毗曇或雲阿毗曇經八揵度初出與唐譯發智論同本建元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出至十月二十日訖見僧祐錄)阿毗曇心十六卷(初出或十三卷建元末年於洛陽出見僧睿二秦錄及僧祐錄)   右二部四十六卷(前一部三十卷見在後一部十六卷闕本)   沙門僧伽提婆(或雲提和亦云僧迦禔婆蓋是言音楚夏耳)秦言眾天。罽賓國人。姓瞿曇氏。以符堅建元十九年癸未。游於長安。沙門法和請令翻譯。起十九年。訖建元末。出八揵度等論二部(其鞞婆沙十四卷准安公序是跋澄譯今此除之)   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傳。慧力僧茂筆受。法和理其指歸。安公制序。後以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游於廬山及往建康。更出經論。具如晉錄所顯中阿鋡經五十九卷(建元二十年出是第一譯竺佛念筆受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增壹阿鋡經五十卷(第一譯建元二十年甲申夏出至來春訖為四十卷佛念傳譯曇嵩筆受見安公經序僧睿僧祐寶唱錄並載祐雲三十三及二十四卷恐誤)三法度論二卷(初出或雲三法度無論字與晉世僧伽提婆出者小異見長房錄)僧伽羅剎集二卷(佛去世後七百年僧伽羅剎造初出見寶唱錄)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一卷(第三出姚秦建初六年辛卯於安定城為尚書令姚旻二月十八日出至二十五日訖佛念傳譯兼制序見二秦錄此應入後秦從多附此)   右五部一百一十四卷(前四部一百一十三卷闕本後一部一卷見在)   沙門曇摩難提秦言法喜。兜佉勒國人。髫年離俗。聰慧夙成研諷經典。以專精緻業。遍觀三藏闇誦中增二阿含。博識洽聞靡所不練。是以國內遠近咸共推服。少而觀方遍涉諸國。常謂弘法之體宜宣布未聞。故遠冒流沙懷寶東遊。以符堅建元二十年。至於長安。難提學業既優道聲甚盛。符堅深見禮接厚致供施。先是中土群經未有四含。堅侍臣武威太守趙政志深法藏。乃與安公共請出經。政於長安城內集義學僧。寫出二含梵本。方始翻譯。佛念傳語。慧嵩筆受。提以符堅建元二十年甲申。至姚萇建初六年辛卯。譯中含等經五部。提後還西域不知所終。 開元釋教錄卷第四 總括群經錄上之四   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後秦)   起姚萇(諡為昭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無諡)永和三年丁巳。凡經三主三十四年沙門五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於中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見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闕本准大智度論後記雲弘始三年歲在辛丑王道圭雲庚子一本亦云歲在辛丑房及甄鸞更差一載今依後記為正次第排之)(姚秦)沙門竺佛念(一十二部七十四卷經律集)沙門鳩摩羅什(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經律論集)沙門弗若多羅(一部五十八卷律)沙門佛陀耶舍(四部八十四卷經律)沙門曇摩耶舍(三部二十四卷經論)十住斷結經十卷(初雲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亦云十地斷結或十一卷或十四卷第二出見三秦錄高僧傳僧祐錄)菩薩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在報第二出或十三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符秦建元十二年七月出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菩薩處胎經五卷(初雲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亦直雲胎經或四卷或八卷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中陰經二卷(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直雲瓔珞本業經初出見長房錄)鼻奈耶律十卷(一名誡因緣經亦云鼻柰耶經亦云戒果因緣經沙門曇景筆受見安公經序符秦建元十四年壬午正月十二日出)出曜經二十卷(亦云出曜論或十九卷符秦建元十九年出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寶唱等錄)   上見在。已下闕持人菩薩經三卷(第二出與法護持人羅什持世同本見長房錄)大方等無相經五卷(亦名大雲經或四卷與曇無讖方等大雲同本初出見長房錄)菩薩普處經三卷(見長房錄)十誦比丘尼戒所出本末一卷(第三出僧純於拘夷國得梵本佛念為譯文煩後竺法汰刪改正之見寶唱錄)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或雲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第三出見僧祐錄)   右一十二部七十四卷(出曜上七部六十一卷見在持人下五部一十三卷闕本)   沙門竺佛念。涼州人。弱年出家志業清堅。外和內朗有通敏之鑑。諷習眾經粗涉外典。其蒼雅詁訓尤所明練。少好遊方備觀風俗。家世西河洞曉方語。華戎音義莫不兼釋。故義學之譽雖闕。洽聞之聲甚着。符氏建元年中有曇摩持。鳩摩羅佛提。僧伽跋澄。提婆難提等。來入長安。安公趙政等請出眾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眾咸推念以為明匠。自安高支謙之後。莫踰於念。在符姚二代為譯人之宗。故關中僧眾咸共嘉焉。念於符姚二代。自譯十住斷結等經一十二部(長房錄中別存十地斷結經十卷者非也住之與地二義無別今存十住十地刪之)後遘疾卒於常安。遠近白黑莫不嘆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經祐雲新大品經第三出與放光等同本或三十卷或二十四或二十七弘始五年癸卯四月二十三日出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無小品字祐雲新小品經與道行明度等同本第七譯或七卷弘始十年二月六日出至四月三十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亦云金剛般若經佛在舍衛國者初出與元魏留支等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經或雲一卷第二出與晉世法護與梁朝真諦譯者同本異出房雲見別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咒經初出與唐譯般若心經等同本見經題上)菩薩藏經三卷(一名富樓那問經亦名大悲心經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七會名富樓那會弘始七年出或二卷第二出與法護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僧祐錄)善臂菩薩經二卷(今編入寶積當第二十六會見法上錄)須摩提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與寶積妙慧會等同本見長房錄)自在王菩薩經二卷(或無菩薩字初出與奮迅王經同本弘始九年於尚書令姚顯第出僧睿筆受並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莊嚴菩提心經一卷(第四出與法護菩薩十地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十住經四卷(或五卷是華嚴十地品異譯什與佛陀邪舍共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妙法蓮華經八卷(僧祐錄雲新法華經初為七卷二十七品後人益天授品成二十八弘始八年夏於大寺出僧睿筆受並制序第五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雲維摩詰經僧祐錄雲新維摩詰經弘始八年於大寺出僧肇筆受睿制序第六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云說不可思議品或直雲大樹緊那羅經第二出與支讖伅真陀羅經同本見長房錄)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與竺法護等集眾德經等同本異出第三譯見真寂寺錄)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雲思益經僧祐錄雲思益義經弘始四年十二月一日於逍遙園出第二譯與法護持心留支勝思惟並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第三出與法護持人經等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與隋崛多諸法本無經等同本初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阿彌陀經一卷(亦名無量壽經弘始四年二月八日譯初出與唐譯稱讚淨土經等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彌勒成佛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彌勒成佛經同本弘始四年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彌勒下生經一卷(一名彌勒受決經初雲大智舍利弗與彌勒來時經同本第四出亦云彌勒成佛經亦云下生成佛或雲當下成佛見二秦錄及僧祐錄)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亦直雲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一名菩提無行經初出與伽邪山頂經象頭精舍經等同本見僧祐錄經圖中別載菩提經一卷者誤也)孔雀王咒經一卷(第四出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在逍遙園出並結界場法悉備具房雲見別錄)首楞嚴三昧經三卷(或二卷亦直雲首楞嚴經僧祐錄雲新首楞嚴經第九出與方等首楞嚴勇伏定經等同本見僧祐錄)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亦云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亦云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第二出與竺法護無思議孩童經同本見長房錄)華手經十三卷(或為華首一名攝諸善根經亦名攝諸福德經或十卷或十一卷或十二卷弘始八年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亦云佛臨般一名遺教經見僧祐錄)千佛因緣經一卷(見法上錄)梵網經二卷(第二出弘始八年於草堂寺三千學士最後出此一品梵本有六十一品譯訖融影等三百人一時共受菩薩十戒僧肇受見經前序)佛藏經四卷(一名選擇諸法經或三卷或二卷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與文殊淨律經等同本第三出見法上錄)大智度論一百卷(或雲大智度經論亦云摩訶般若釋論或七十卷或一百一十卷弘始四年夏於逍遙園出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中論四卷(亦云中觀論或八卷弘始十一年於大寺出僧睿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兼前智度論並龍樹菩薩造)十二門論一卷(龍樹菩薩造弘始十年於大寺出僧睿制序見僧祐錄及寶唱錄)百論二卷(提婆菩薩造弘始六年出僧肇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十住毗婆沙論十四卷(或無論字龍樹菩薩造或十二卷或十五卷見長房錄)大莊嚴經論十五卷(或無經字馬鳴菩薩造或十卷見長房錄)發菩提心論二卷(或雲發菩提心經亦云經論見李廓錄)放牛經一卷(亦云牧牛經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異譯房雲見別錄)海八德經一卷(第三出與法海經等同本見法上錄)禪秘要經三卷(或雲禪秘要法無經字或四卷與支謙等出者同本第二出房雲見別錄)燈指因緣經一卷(見李廓錄)十誦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波羅提木叉戒第三出與曇摩持等出者同本見僧祐錄)成實論二十卷(或二十四或十六或十四弘始十三年九月八日尚書令姚顯請出至十四年九月十五日訖曇晷等受佛滅後九百年訶梨跋摩造見僧祐錄)坐禪三昧經三卷(一名菩薩禪法經初出或直雲禪經或雲禪法要或雲阿蘭若習禪法三名同是一本弘始四年正月五日出至九年閏五月重校正見二秦僧祐寶唱三錄)菩薩訶色慾法一卷(或雲菩薩訶色慾經或直雲菩薩呵色慾初出見僧祐錄)禪法要解二卷(或雲禪要經初出見僧祐錄)思惟要略法一卷(或雲思惟要略法經或直雲思惟經第二出見長房錄)雜譬喻經一卷(弘始七年十月出道略集)馬鳴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龍樹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提婆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與寶積法界體性會同本初出見法上錄)   從此下闕大善權經二卷(與寶積大乘方便會等同本第四出見李廓錄)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與支讖無讖所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及李廓錄)大方等頂王經一卷(與法護等出者同本第二出見長房錄)阿闍世經二卷(與支讖等出者同本第五譯房雲見別錄)睒本起經一卷(亦直雲睒經出六度經異譯第三出見李廓錄)請觀世音經一卷(初出與竺難提出者同本見李廓錄)寶網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出者同本見李廓錄)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一名集華經初出弘始七年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觀普賢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見李廓錄)未曾有因緣經二卷(初出見法上錄)賢劫經七卷(第二出弘始四年三月五日出與法護譯者同本曇恭筆受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一名賢劫三昧經一名賢劫定意經凡三名祐錄雲新賢劫經)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見李廓錄)持地經一卷(見長房錄)觀佛三昧經一卷(見李廓錄)菩薩戒本一卷(初出見長房錄今疑此菩薩戒本即梵網下卷是)文殊悔過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舍利弗悔過經一卷(第三出見法上錄)十住論十卷(龍樹菩薩造弘始年譯未訖第八末似六度集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今疑此十住論即十住婆沙是)檢諸罪福經十卷(房雲見別錄)十二因緣觀經一卷(見長房錄)婆藪盤豆傳一卷(初出見翻經圖)   右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提婆菩薩傳上五十二部三百二卷見在法界體性經下二十二部八十二卷闕本)   沙門鳩摩羅什。秦言童壽(一名鳩摩羅耆婆外國制名多以父母為本什父鳩摩羅炎母字耆婆故兼取為名也)   天竺人也。家世國相。什祖父達多。倜儻不群名重於國。父鳩摩炎聰明有懿節。將嗣相位乃辭避出家。東度蔥嶺。龜茲王聞其棄榮舍俗。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請為國師。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過目必能。一聞則誦。且體有赤黶法生智子。諸國娉之並不行。及見炎心欲當之。王聞大喜逼以妻焉。遂生於什。什之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往雀梨大寺聽經。忽自通天竺語。難問之辭必窮淵致。眾咸嘆異。有羅漢達摩瞿沙曰。此必懷智子。為說舍利弗在胎之證。既而生什。岐嶷若神。什生之後還忘前語。頃之其母。出家修道學得初果。什年七歲亦俱出家。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誦毗曇既過師授。其義即自通解無幽不暢。時龜茲國人。以其母王女利養甚多。乃攜什避之。什年九歲進到罽賓。遇名德法師槃頭達多。即罽賓王之從弟也。淵粹有大量。三藏九部莫不縷貫。亦日誦千偈。名播諸國。什既至仍師事之。遂誦雜藏中長二阿含。凡四百萬言。達多每與什論議深推服之。聲徹於王。王即請入。集外道論師。共相攻難。言氣始交。外道輕其幼稚言頗不順。什乘其隙而挫之。外道折服愧惋無言。王益敬異。日給鵝臘一雙粳面各三斗酥六升。此外國之上供也。所住寺僧乃差大僧五人沙彌十人。營視灑掃有若弟子。其見尊崇如此。至年十二其母攜還龜茲。至月氏。北山有一羅漢。見而異之。謂其母言。常當守護。此沙彌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當大興佛法度無數人。與優波鞠多無異。若戒不全無能為也。正可才明俊詣法師而已。什進到沙勒國頂戴佛缽。心自念言。缽形甚大何其輕耶。即重不可勝。失聲下之。母問其故。答曰。我心有分別故缽有輕重耳。什於沙勒國誦阿毗曇。六足諸門。增一阿含。及還龜茲名蓋諸國。時龜茲僧眾一萬餘人疑非凡夫。咸推而敬之莫敢居上。由是不預燒香之次。遂博覽四韋陀五明諸論外道經書。陰陽星算莫不究曉。妙達吉凶言若符契。為性率達不厲小檢。修行者頗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嘗介意。後從卑摩羅叉學十誦律。又從須利耶蘇摩咨稟大乘。乃嘆曰。吾昔學小乘。譬人不識金以鋀石為妙矣。於是廣求義要。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等。有頃什母辭往天竺。謂龜茲王白純曰。汝國尋衰吾其去矣。行至天竺進登三果。什母臨去謂什曰。方等深教應大闡真丹。傳之東土唯爾之力。但於自身無利。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亡軀。若必使大化流傳洗悟蒙俗。雖復身當爐鑊苦而無恨。於是留住龜茲。止王新寺得大品經。始就披讀魔來蔽文。唯見空牒。什知魔所為誓心逾固。魔去字顯仍誦習之。後於雀梨大寺讀大乘經。忽聞空中語曰。汝是智人何以讀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時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轉也。停住二年。廣誦大乘經論洞其秘奧。龜茲王為造金師子座。以大秦錦褥鋪之。令什升而說法。後往罽賓。為其師槃頭達多具說一乘妙義。師感悟心服。即禮什為師。言我是和上小乘師。和上是我大乘師矣。西域諸國服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講說。諸王長跪座側。命什踐而登焉。其見重如此。什道震西域聲被東國。符氏建元十三年歲次丁丑正月。太史奏有星見外國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素聞什名乃悟曰。朕聞西域有鳩摩羅什。將非此耶。十九年堅遣驍騎將軍呂光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及烏耆諸國。臨發謂光曰。聞彼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閒陰陽。為彼學之宗。朕甚思之。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光軍未至。什謂其王白純曰。國運衰矣。當有勍敵。日下人從東方來。宜恭承之勿抗其鋒。純不從而戰。光遂破龜茲殺純獲什。光性疏慢未測什智量。見其年尚少乃凡人戲之。什被逼既至。遂虧其節。或令騎牛及乘惡馬。欲使墮落。什常懷忍辱曾無異色。光慚愧而止。光還中路置軍於山下。將士已休。什曰。不可在此必見狼狽。宜徙軍隴上。光不納。至夜果雨洪潦暴起。水深數丈死者數千。光始加敬異。什謂光曰。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推數揆運應速言歸。中路必有福地可居。光從之。至涼州聞符堅已死。遂割據涼土製命一隅焉。什停涼積年。數言未然後皆如說。呂光父子既不弘道。故蘊其經法無所宣化。符堅已亡竟不相見。姚萇聞其高名虛心要請。諸呂以什智計多解。恐為姚謀不許東入。及萇卒子興(諡為文祖皇帝)襲位復遣敦請。弘始三年歲次辛丑三月有樹連理生於廟廷。逍遙一園蔥變為茞。以為美瑞。謂智人應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什至常安。興待以國師之禮。甚見優寵。悟言相對則淹留終日。研微造盡則窮年忘倦。自大法東被始於漢明。歷涉魏晉經論漸多。而支竺所出多滯文格義。興少崇三寶銳志講集。什既至止。仍請入西明閣及逍遙園。譯出眾經。什率多闇誦無不究達。轉解秦言音譯流利。既覽舊經義多乖謬。皆由先譯失旨不與梵本相應。興使沙門僧肇僧[契-大+石]僧邈僧睿等八百餘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興執舊經。以相仇校。其新文異舊者義皆圓通。眾皆愜服莫不欣贊焉。興以佛道沖邃其行唯善信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則。故托意九經游心十二。乃着通三世論。以勖示因果。王公已下並欽贊厥風。興宗室常山公顯。安成侯嵩。並篤信緣業。屢請什於常安大寺講說新經。什以弘始四年壬寅。至十四年壬子。譯大品小品金剛等經七十四部三百八十餘卷。並暢顯神源發揮幽致。於時四方義學沙門不遠萬里。名德秀拔者。才暢二公乃至道恆僧標慧睿僧敦僧弼僧肇等三十餘僧。稟訪精研務窮幽旨。廬山慧遠道業沖粹。乃遣使修問。龍光道生慧解洞微。亦入關咨稟。盛業久大至今仰則焉。初沙門慧睿才識高朗。常隨什傳寫。什每為睿論四方辭體。商略同異雲。天竺國俗甚重文藻。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見佛之儀以歌嘆為尊。經中偈頌皆其式也。但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人歐噦也。什嘗作頌贈沙門法和雲。心山育德薰。流芳萬由旬。哀鸞鳴孤桐。清響徹九天。凡為十偈辭喻皆爾。什雅好大乘志存敷演。嘗嘆曰。吾若着筆作大乘阿毗曇。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識者寡。折翮於此將何所論。乃悽然而止。唯為姚興着實相論二卷。出言成章無所刪改。辭喻婉約莫非淵奧。什為人神情映徹傲岸出群。應機領會鮮有其匹。且篤性仁厚泛愛為心。虛己善誘終日無倦。時有沙門僧睿。興甚嘉焉。什所譯經睿並參正。昔竺法護出正法華受決品雲。天見人人見天。什譯經至此。乃言曰。此語與梵本義同。但在言過質。睿應聲曰。將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乎。什大喜曰。實然。而睿與什共相開發皆此類也。嘗聽秦僧道融講新法華。什乃嘆曰。佛法之興融其人也。俄而師子國有一婆羅門。聰辯多學。西土俗書罕不披誦。而為彼國外道之宗。聞什在關大行佛法。乃即慨然謂其徒曰。寧可偏使釋氏之風獨傳震旦。而令吾等正化之典不洽東國。因遂乘駝負書遠涉來入常安。姚興見其口眼便僻。頗亦惑之。而婆羅門乃啟興曰。至道無方各尊其事。今故遠來。請與秦僧捔其辯力。隨有優者即傳其化。興即許焉。於時關中四方僧眾相視缺然。莫敢當者。什謂融曰。此之外道聰明殊人。捔言必勝。豈可得使無上大道。在於吾徒為彼而屈。良可悲矣。若使外道肆情得志。則是我等法輪摧軸。豈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人。道融自顧才力不減。而彼西域外道經書未盡披讀。乃密令人寫婆羅門所讀經目。一披即誦。其後克日將就論義。姚興自出公卿皆會。關中僧眾四遠必集。爾時道融與婆羅門擬相詶抗。鋒辯飛玄彼所不逮。時婆羅門雖自覺知辭理已屈。然意猶以廣讀為夸。道融乃列其所讀書。並更通論秦地經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仍乘勢因嘲之曰。君可不聞大秦廣學。那忽輕爾遠來。婆羅門心生愧伏頂禮融足。旬日之中無何而去。像運再顯鳩摩羅什道融力焉。又杯度比丘在彭城。聞什在常安。乃嘆曰。吾與此子戲別三百餘年。杳然未期。遲有遇於來生耳。什臨終力疾與眾僧告別曰。因法相遇殊未盡伊心。方復異世惻愴何言。自以闇昧謬充傳譯。若所傳無謬。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以秦弘始中卒。即於逍遙園依外國法焚屍。薪滅形化唯舌不變。信弘法之有徵也(什公卒時諸記不定高僧傳雲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於常安或雲七年或雲八年傳取十一為正此不然也准成實論後記雲大秦弘始十三年歲次豕韋九月八日尚書令姚顯請出此論至來年九月十五日訖准此十四年末什仍未卒又准僧肇上秦主姚興涅槃無名論表雲肇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若什四年出經十一年卒始經八載未滿十年云何乃言十有餘載故知但卒弘始年中不可定其年月也)然什出經部卷。眾說多少不同。長房錄中其數彌廣。今細參驗多是別生。或有一本數名。或是錄家錯上。具件如左。今悉刪之十誦律六十一卷(僧祐錄雲是什譯出今以前五十八卷是什度語非什正翻後之三卷卑摩羅叉續出置之於後已備余錄此不存之)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二十卷(房雲第二出見別錄今以放光梵本與大品同譯大品時興執舊經什出新本若言放光什譯舊經何者是耶故知大品為新放光為舊重載二本誤之甚也)般若經論集二十卷(房雲見吳錄今謂此集乃是廬山遠法師以大智度論文句繁積初學難尋乃刪煩剪亂令質文有體撰為二十卷亦云大智論要略亦云釋論要抄此乃遠公撮略前論非什別翻也)禪法要三卷(下注云先譯弘始元年重校正睿制序既雲先譯重校不合存其二名准僧睿經序即坐禪三昧經是也)阿蘇若習禪法經二卷(房雲見別錄或無經字與坐禪三昧同本異出今謂不然此即坐禪三昧之別名也尋其文句首末大同是初出本非校正者)樂瓔珞莊嚴經一卷(房雲見李廓錄令准經後記乃是曇摩耶舍所譯非什翻也今移附彼錄)實相論一卷(高僧傳雲二卷什為姚興撰出非梵本傳故闕之也)往古性和佛國願行法典經(或作生和出文殊佛土嚴淨經)佛[口  磬]咳徹十方經佛齊化出菩薩經魔業經過去無邊光淨佛土經虛空藏菩薩問持經得幾功德經(亦云得幾福經)過魔法界經太白魔王堅信經佛弟子化魔子偈頌經開化魔經魔王變身經(佛[口  磬]咳下十經並出大集)觀世音經(出法華經)陀羅尼法門六種動經彌勒菩薩本願待時成佛經佛變時會身經東方善華世界佛座震動經(陀羅尼等四經並出悲華經)雀王經佛昔為鹿王經菩薩身為鴿王經(雀王等三經並出六度集)無量樂佛土經(亦云國土出央崛經)佛問阿須倫大海有減經(出中阿含)佛跡見千輻輪相經(出雜阿含)佛心總持經水牛王經兔王經(佛心等三經並出生經)獼猴與婢共戲致變經王后為蜣螂經(獼猴等二經並出雜譬喻)比丘應供法行經(祐注入疑經今亦在疑錄)   已上都有三十五部一百三十六卷十誦律五十八卷(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於中寺出見二秦錄)   右一部五十八卷本在。   沙門弗若多羅。秦言功德華。罽賓國人。少出家以戒節見稱。備通三藏。而專精十誦律部。為外國師宗。時人咸謂已階聖果。以弘始十年振錫入關。秦主興待以上賓之禮。羅什亦挹其戒范厚相崇敬。先是經法雖傳律藏未闡。聞多羅既善斯部。咸共思慕。以弘始六年甲辰十月十七日。集義學沙門六百餘人。於常安中寺。延請多羅。誦出十誦梵本。羅什譯為秦文。三分獲二。多羅遘疾奄然棄世。眾以大業未卒而匠人殂往。悲恨之深有踰常痛。次有西域沙門曇摩流支(秦雲法樂)棄家入道。偏以律藏持名。以弘始七年秋達自關中。廬山釋慧遠聞支既善毗尼。希得究竟律部。乃遣書通好曰。佛教之興先行上國。自分流以來四百餘年。至於沙門德式所闕尤多。頃西域道士弗若多羅是罽賓人。其諷十誦梵本。有羅什法師。通才博見為之傳譯。十誦之中文始過半。多羅早喪中途而寢。不得究竟大業慨恨良深。傳聞仁者齎此經自隨。甚欣所遇。冥運之來豈人事而已耶。想弘道為物感時而動。叩之有人必情無所吝。若能為律學之徒。畢此經本。開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無上之津。參懷勝業者日月彌朗。此則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願垂懷不乖往意。流支既得遠書及姚興敦請。乃與什共譯十誦都畢。研詳考核條制審定。而什猶恨文煩未善。既而什化不獲刪治。流支住常安大寺。慧觀欲請往楊都。支曰。彼土有人有法。足以利世。吾當更行無律教處。於是游化余方。莫知所之虛空藏菩薩經一卷(初出或無菩薩字與虛空孕經等同本是大集別分三藏後還外國於罽賓得此經附商人送致涼州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長阿含經二十二卷(弘始十四年出至十五年訖涼州沙門佛念傳譯秦國沙門道含筆受見僧睿二秦錄及僧祐錄高僧傳等)四分律六十卷(亦云曇無德律本譯四十五卷或雲四十卷或雲四十四卷今亦有七十卷者弘始十年於寺中出慧辯傳譯見晉世雜錄及祐錄僧傳等)四分僧戒本一卷(或無僧字亦云曇無德戒本見晉世雜錄及僧祐錄)   右四部八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佛陀耶舍。秦言覺名。或雲覺稱(耶舍是名稱義高僧傳中翻為覺明義稍乖也)   罽賓國人。婆羅門種世事外道。有一沙門從其家乞。其父嗔怒令人歐之。父遂手腳攣躄不能行止。乃問於筮師。對曰。坐犯賢人鬼神使然也。即請此沙門竭誠悔過。數日便瘳。因令耶捨出家為其弟子。時年十三。嘗從師遠行於曠野逢虎。師欲走避。耶舍曰。此虎已飽必不侵人。俄而虎去。前行果見余肉。師密異之。至年十五。誦經日得五六萬言。所住寺常於外分衛廢於誦習。有一羅漢。重其聰敏。恆乞食供之。十九誦大小乘經數百萬言。然性簡驁頗以知見自處。謂少堪己師。故不為諸僧所重。但美儀止善談笑。見者忘其深恨。年及受戒莫為臨壇。所以向立之歲猶為沙彌。乃從其舅學五明諸論。世間法術多所通習。二十有七方受具戒。恆以讀誦為務手不釋牒。每端坐思義。不覺虛中而過。其專精如此。後至沙勒國。時太子達摩弗多(秦言法子)見其容貌端雅。問所從來。耶舍詶對清辯。太子悅之。仍請宮內供養。待遇隆厚。羅什後至從其受學。甚相尊敬什隨母東歸。耶舍留止。頃之王薨太子即位。時符堅遣呂光攻龜茲。龜茲王急求救於沙勒。王自率兵救之。使耶舍留輔太子。委以後任。救軍未至而龜茲已敗。王歸具說羅什為光所執。乃嘆曰。我與羅什相遇雖久。未盡懷抱。其忽羈虜相見何期。停十餘年王薨。因至龜茲法化甚盛。時什在姑臧遣信要之。裹糧欲去。國人請留復停歲余。後語弟子云。吾欲尋羅什。可密裝夜發勿使人知。弟子曰。恐明旦追至不免復還耳。耶舍乃取清水一缽。以藥投中咒數十言。與弟子洗足即便夜發。比至旦行數百里。問弟子曰。何所覺耶。答曰。唯聞疾風之響。眼中淚出耳。耶舍又與咒水洗足住息。明旦國人追之。已差數百里不及。行達姑臧。而什已入常安。什聞其至姑臧。勸興迎之。興未納。頃之命什譯出經藏。什曰。夫弘宣法教宜令文義圓通。貧道雖誦其文。未善其理。唯佛陀耶舍深達經致。今在姑臧。願下詔征之。一言三詳然後着筆。使微言不墜取信千載也。興從之即遣使招迎。厚加贈遺悉不受。重信敦喻方至常安。興自出候問。別立新省於逍遙園。四事供養。並不受。至時分衛一食而已。於時羅什出十住經。一月余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共相征決辭理方定。道俗三千餘人皆嘆其賞要。舍為人髭赤。善解毗婆沙。故時人號曰赤髭毗婆沙。既為羅什之師。亦稱大毗婆沙。四輩供養衣缽臥具滿三間屋。不以關心。興為貨之於城南造寺。耶舍先誦曇無德律。司隸校尉姚爽(或雲姚奭)請令出之。興疑其遺謬。乃試耶舍。令誦羌籍藥方各四十餘紙。三日乃執文覆之。不誤一字。眾服其強記。即以弘始十年戊申。譯四分律並長阿含等經。至十五年癸丑方訖。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秦言。道含筆受。譯畢解坐。興嚫耶舍布絹萬匹。悉皆不受。佛念道含布絹各千匹。名德沙門五百人皆重嚫施。耶舍後還罽賓。不知所終(四分序雲。壬辰之年有晉國沙門支法領。西越流沙遠期天竺路經於填。會遇曇無德部體大乘三藏沙門佛陀邪舍。才艷博聞明練經律。三藏方等皆諷誦通利即於其國廣集諸經於精舍。還以歲在戊申始達秦國秦主姚欣然即以其年請出律藏。時集持律沙門三百餘人於長安中寺出即以領弟子慧辯為譯。其壬辰年即秦建初七年也戊申歲即弘始十年也。又有說雲。耶舍與佛念等共勘法領所將梵本然後翻出。眾說少殊未詳孰王。又准僧肇長阿含序及高僧傳並雲。四分弘始十二年出者。此或據部終時說也)差摩經一卷(東晉隆安年達廣州在白沙寺為清信女張普明譯此應入晉錄隨人附秦見高僧傳及長房錄)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一卷(一名轉女身菩薩問答經第三出與法護順權方便經等同本李廓錄雲羅什譯准經後記雲耶捨出故移編此)舍利弗阿毗曇論二十二卷(或無論字或二十卷或三十卷共曇摩崛多於石羊寺出釋道標制序見僧祐寶唱二錄及高僧傳)   右三部二十四卷(初一部一卷闕本後二部二十三卷見在)   沙門曇摩耶舍。秦言法稱(高僧傳翻為法明義乖也)罽賓國人。少而好學。年十四為弗若多羅所知。長而氣干高爽雅有神慧。該覽經律明悟出群。陶思八禪。游心七覺。時人方之浮頭婆馱。孤行山澤不避虎兕。獨處思念動移宵日。嘗於樹下每自克責。年將三十尚未得果。何其懈哉。於是累日不寢不食。專精苦到以悔先罪。乃夢見博叉天王。語之曰。沙門。當觀方弘化曠濟為懷。何守小節獨善而已。道假眾緣復須時熟。非分強求死而無證。覺自思惟。欲遊方授道。既而踰歷諸國冒涉艱危。以晉隆安中。初達廣州住白沙寺。耶舍善誦毗婆沙律。人咸號為大毗婆沙。時有清信女張普明。咨受佛法。耶舍為說佛生緣起。並為譯出差摩經一卷。至義熙中來入常安。時姚興僭號。甚宗佛法。耶舍既至深加禮異。會有天竺沙門曇摩掘多(秦言法藏)來入關中。同氣相求宛然若舊。因共出舍利弗阿毗曇。以秦弘始九年丁未書出梵文。停至十六年甲寅。經師漸閒秦語令自宣譯。至十七年乙卯方訖。凡二十二卷。秦太子泓親管理味。沙門道標為之作序。又出樂瓔珞經一卷。耶舍後南遊江陵。止於辛寺大弘禪法。其有味靖之賓披榛而至者三百餘人。凡士庶造者雖先無信心。見皆敬悅。自說有一師一弟子。修業並得羅漢。傳者失其名。又嘗於外門閉戶坐禪。忽有五沙門來入其室。又時見沙門飛來樹端者。往往非一。常交接神明而俯同蒙俗。雖道跡未彰。時人咸謂已階聖果。至宋元嘉中辭還西域。而不知所終。   秦乞伏氏都苑川(亦云西秦)   從乞伏國仁(諡宣烈王)建義元年乙酉。至乞伏慕末(無諡)永弘四年辛未。凡經四主四十七年。沙門一人所譯經。及三秦代新舊失譯經律論等。總五十六部一百一十卷(於中三十二部七十九卷見在二十四部三十一卷闕本)(乞伏秦)沙門釋聖堅(一十五部二十四卷經)三秦代新舊諸失譯經(四十一部八十六卷七部七卷舊集三十四部七十九卷新附)羅摩伽經三卷(是華嚴入法界品少分異譯見內典錄)太子須大拏經一卷(出六度集第二卷異譯於江陵辛寺出庾爽筆受或雲鬚達拏見始興錄及寶唱錄應入晉世隨人附秦)睒子經一卷(一名孝子睒經一名菩薩睒經一名佛說睒經一名睒本經一名孝子隱經凡六名第四出出六度集第二卷異譯見始興錄及法上錄)摩訶剎頭經一卷(亦名灌佛形像經亦直雲灌佛經第二出與灌洗佛形像經同本見始興錄)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一名無際經與尊勝菩薩所問經等同本初出見始興錄及法上錄)演道俗業經一卷(第二出與支謙譯者同本見法上錄)除恐災患經一卷(第二出與帛延譯者同本見始興寶唱法上三錄)賢首經一卷(一名賢首夫人經見始興錄)阿難分別經一卷(亦名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三出見始興錄及法上錄)婦人遇辜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見始興法上二錄上見存已下闕)方等主虛空藏經八卷(亦云虛空藏所問經一名勸發菩薩莊嚴菩提經或五卷是大集虛空藏品異譯見晉世雜錄及法上錄雲與羅摩伽經同本非也)菩薩所生地經一卷(一名摩竭所問經第二出見趙錄未知前後趙逐人附西秦見始興錄)孛經一卷(第三出見法上錄)僮迦葉解難經一卷(亦云童迦葉經與鳩摩迦葉經同本祐雲出長阿含庾爽筆受見始興王宗寶唱支敏度等四錄)七女本經一卷(亦名女本心明經亦名七女經第三出見支敏度都錄)   右一十五部二十四卷(婦人遇辜上十部一十二卷見在方等主下五部一十二卷闕本)   沙門釋聖堅。或雲法堅。亦謂堅公。未詳孰是故備列之。器量弘普利物為心。以乞伏秦太初年間。於河南國為干歸(諡武元王)譯羅摩伽等經一十五部。尋其聖堅游化。隨處出經。既適無停所。弗知附見何代世錄為正。今依法上總注。入乞伏秦世錄雲沙彌羅經一卷(第二出與五母子經同本)薩和薩王經一卷阿多三昧經一卷(或作阿陀)陀賢王經一卷颰陀悔過經一卷方等決經一卷比丘二事經一卷(祐錄雲三事上七部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   右七部七卷(初沙彌羅經有本余者並闕)   長房錄雲。並是沙門僧祐出。三藏集錄釋道安所記關中異經。今還附入三秦世錄。總為失譯時代處。雲房錄復有梵本經四卷(腳下注云似是長安中出)後漢失譯錄中已有。此中復載。既是重上刪之不存也。   已下新附此錄天王太子辟羅經一卷(或無天王字亦云太子譬羅經)菩薩本行經一卷大珍寶積惟日經一卷墮迦羅問菩薩經一卷阿難為蠱道咒經一卷(舊錄雲阿難為蠱道所咒經今疑是藏中摩鄧女經)王舍城靈鷲山經一卷(舊錄雲王舍城靈鷲山要真經)思道經一卷佛在竹園經一卷法為人經一卷道意經一卷阿夷比丘經一卷八德經一卷(今疑是海八德經)善德經一卷摩訶揵陀惟衛羅盡信比丘等度經一卷(舊錄雲盡信比丘經)   右一十四部一十四卷(初太子辟羅經有本余孝並闕)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長房等錄。並闕不載。祐載安公關中異經。總二十四部二十四卷於中七部如房錄中列。今更出一十四經通有二十一部。余之三部。長房等錄皆標譯主。故此闕之大寶積經一卷(今編入寶積當第四十三會改名普明菩薩會第三出與摩訶衍寶嚴佛遺日摩尼寶二經同本異譯)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初出與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等同本舊雲與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等同本者全乖也)大悲分陀利經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利經第二出與曇無讖悲華經等同本)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第五出)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第六出二經同本)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二卷(大周錄雲與大方等如來藏經同本者非也)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亦名金剛清淨經長房等錄雲吳支謙譯後漢失譯中復載並非也今尋文句似秦時譯故移編此)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長房等錄雲西晉竺法護譯今尋文句非是護公所出似秦代譯故移編此)十吉祥經一卷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淨業障經一卷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出家功德經一卷(非是賢愚抄出者)毗尼母經八卷(亦云毗尼母論)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三彌底部論三卷(或無部字或雲四卷)辟支佛因緣論二卷十八部論一卷(初出與部異執論等同本房等並雲真諦譯者非也)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一卷無明羅剎集一卷(亦云無明羅剎經或二卷)   右二十部六十五卷。並是見入藏經。似是秦時譯出(數本經中並有秦言之字)諸失譯錄並未曾載。今附此秦錄。庶免遺漏焉。   通前舊失譯經七部七卷。及新附安公關中異經等。總四十一部。合八十六卷。並為三秦失譯雲。   前涼張氏都姑臧(新上余錄無年依甄鸞錄多從晉年號)   從張軌(諡為武王)永寧元年辛酉至天錫(秦封驃騎大將軍涼州牧)咸安六年景子凡經八主七十六年。外國優婆塞一人譯經。四部合六卷(於中一部一卷見在三部五卷闕本)   (前涼)優婆塞支施侖(四部六卷經)須賴經一卷(與曹魏白延吳支謙宋功德賢所出須賴經同本見經後記第三出咸安三年出)如幻三昧經二卷(第四出與)(安高法護如幻三昧及寶積善住意會等同本見首楞嚴經後記咸安三年出)上金光首經一卷(第二出與晉法護大淨法門經隋耶舍大莊嚴法門經同本咸安三年出見首楞嚴經後記)首楞嚴經二卷(第八出與漢支讖吳支謙魏白延晉法護等所出首楞嚴同本咸安三年出見經後記)   右四部六卷(須賴經一部一卷見在如幻等五部三卷闕本)   優婆塞支施侖。月支人也。博綜眾經特善方等。意存開化傳於未聞。奉經來游達於涼土張公見而重之。請令翻譯。以咸安三年癸酉(從晉年號也)於涼州州內正廳堂後湛露軒下。出須賴等經四部。龜茲王世子帛延傳語。常侍西海趙潚會水令馬亦內侍來恭政三人筆受。沙門釋慧常釋進行同在會證。涼州自屬辭不加文飾也。出須賴經後記及首楞嚴經後記(前涼之代應更出經後進遇之幸續編附)   北涼沮渠氏。初都張掖。後徙姑臧。   自蒙遜(諡武宣王)永安元年辛丑。至茂虔(魏封河西王)承和七年己卯。凡經二主三十九年。緇素九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八十二部。合三百一十一卷(於中二十五部二百九卷見在五十七部一百二卷闕本)(北涼)沙門釋道龔(二部一十二卷經)沙門釋法眾(一部四卷經)沙門僧伽陀(一部二卷經)沙門曇無讖(一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經律集)安陽候沮渠京聲(一部二卷集)沙門浮陀跋摩(一部六十卷論)沙門釋智猛(一部二十卷經)沙門釋道泰(二部四卷論)沙門釋法盛(一部一卷經)新舊諸失譯經(五十三部七十五卷五部一十八卷舊集四十八部五十七卷新附)寶梁經二卷(今編入寶積當第四十四會見竺道祖河西錄及僧祐錄)悲華經十卷(第三出與法護閒居經及大悲分陀利曇無讖悲華經等同本房雲見古錄似是先譯龔更刪改今疑即無讖出者是)   右二部一十二卷(前寶梁經一部二卷見存後悲華經一部十卷闕本)   沙門釋道龔。虛心廣運弘利為道。以北涼河西王(蒙遜僭號)永安年間。於張掖為蒙遜譯寶梁等經二部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或無大字一名方等檀持陀羅尼經或直雲檀持陀羅尼經見竺道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   右一部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眾。高昌郡人。亦以永安年中。於張掖為河西王蒙遜。譯大方等陀羅尼經一部。寶唱錄雲。在高昌郡譯。未詳孰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一名大善權經一名慧上菩薩經一名大乘方便經凡四名本並同第五出與漢佛調晉法護所出大善權經及寶積大乘方便會等同本)   右一部二卷本闕。   沙門僧伽陀。涼言饒善。西域人。意存兼濟化誘居懷。亦以永安年中。於張掖為蒙遜。譯大善權經一部。見始興錄及法上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或三十六卷第五譯玄始三年出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訖梵本具足有三萬五千偈今所譯者止萬餘偈三分始一耳見竺道祖涼錄及僧祐錄)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或直雲大集經第三出與漢世支讖姚秦羅什出者同本或二十九或三十一或三十二或四十卷良由初出即寫分卷不同見竺道祖涼錄及僧祐錄)大方廣三戒經三卷(初出與寶積三律儀會同本見法上錄)悲華經十卷(第四出與大悲分陀利經等同本見竺道祖河西錄及僧祐錄祐雲別錄或雲龔上出今疑道龔與讖同是一經二處並載恐未然也)金光明經四卷(初出一十八品見竺道祖河西錄及僧祐錄與新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同本今入八卷合經中此四卷者在刪繁錄)大方等大雲經六卷(一名大方等無相大雲經一名大雲無相經一名大雲密藏經或雲方等大雲經或四卷或五卷於內苑寺譯第二出見僧睿李廓僧祐三錄)腹中女聽經一卷(一名不莊校女經與無垢賢女經轉女身經等同本第三出見長房錄)菩薩地持經十卷(或無經字亦云論亦名菩薩戒經又名菩薩地經或八卷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見竺道祖河西錄及僧祐錄)優婆塞戒經七卷(或無經字是在家菩薩戒或五卷或六卷或十卷玄始十五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出至七月二十三日訖沙門道養筆受見經後記及僧祐錄)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第二出與大唐奘法師所出戒本等同本別錄雲燉煌出見僧祐錄)文陀竭王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十一卷異譯見長房錄)佛所行贊經傳五卷(或雲經無傳字或雲傳無經字馬鳴菩薩造亦云佛本行經見長房錄)   上見在已下闕勝鬘經一卷(亦云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初出見長房錄與宋功德賢所出勝鬘經及寶積勝鬘夫人會同本)羅摩伽經一卷(第四出與曹魏安法賢等所出同本但廣略異是華嚴入法界品少分見長房錄)楞伽經四卷(初出與宋功德賢元魏菩提留支唐實叉難陀等所出同本見長房錄)須真天子經一卷(第二出與西晉法護出者同本房雲見吳錄又雲羅什出似再譯)海龍王經四卷(或加新字第二出與竺法護出者同本玄始七年出見竺道祖河西錄及僧祐錄)功德寶光菩薩經一卷(見長房錄)菩薩戒壇文一卷(亦云優婆塞戒壇文祐雲菩薩戒優婆塞戒壇文見僧祐寶唱二錄)   右一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所行贊上一十二部一百一十八卷見在勝鬘經下七部一十三卷闕本)   沙門曇無讖。或雲曇摩懺。亦云曇謨懺。蓋取梵音不同故也。涼雲法豐。中印度人。婆羅門種。讖六歲父亡。母以傭織養讖。見沙門達摩耶舍(此言法稱)道俗宗敬豐於利養。其母羨之。故以讖為弟子。十歲與同學數人讀咒。聰敏出群。讀經日得萬餘言。初學小乘兼覽五明諸論。講說精辯莫能詶抗。後遇白頭禪師。共讖論議。習業既異交諍十旬。讖雖攻難鋒起。而禪師終不肯屈。讖服其精理。乃謂禪師曰。頗有經典可得見不。禪師即授以樹皮涅槃經本。讖尋讀驚悟方自慚恨。以為坎井之識久迷大方。於是集眾悔過。遂專業大乘。至年二十所誦大小乘經二百餘萬言。讖從兄善能調象騎。殺王所乘白耳大象。王怒誅之。令曰。敢有視者夷三族。親屬莫敢往讖哭而葬之。王怒欲誅讖。讖曰。王以法故殺之。我以親而葬之。並不違大義。何為見怒。傍人為之寒心。其神色自若。王奇其志氣遂留供養。讖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神咒師。後隨王入山。王渴乏須水不能得。讖乃密咒石出水。因贊曰。大王惠澤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鄰國聞者皆嘆王德。於時雨澤甚調百姓稱詠。王悅其道術深佳優寵。頃之王意稍歇待之漸薄。讖怒曰。我當以罌水詣池咒龍入罌令天下大旱。王必請咒。然後放龍降雨則見待何如。遂持罌造龍。有密告之者。王怒捕讖。讖懼誅乃齎大涅槃經本前分一夾並菩薩戒經(地持經也)菩薩戒本奔龜茲。龜茲國多少乘學不信涅槃。遂至姑臧止於傳舍。慮失經本枕之而寢。有人牽之在地。讖驚謂是盜者。如此三夕。聞空中語曰。此如來解脫之藏。何以枕之。讖乃慚悟別置高處。夜有盜之者舉不能勝。乃數過舉之遂不能動。明旦讖持經去。不以為重。盜者見之謂是聖人。悉來拜謝。河西王沮渠蒙遜聞讖名。呼與相見接待甚厚。蒙遜素奉大法。志在弘通。請令出其經本讖以未參土言又無傳譯。恐言舛於理。不許即翻。於是學語三年方譯。初分十卷。是時沙門慧嵩道朗獨步河西。值其宣出法藏。深相推重轉易梵文。嵩公筆受。道俗數百人疑難縱橫。讖臨機釋滯未嘗留礙。嵩朗等更請廣出余經謂大集大雲悲華地持等兼涅槃經總十九部。讖以涅槃經本品數未足。還國尋求。值其母亡遂留歲余。後于于填更得經本。復還姑臧續譯成四帙焉。讖以玄始三年甲寅創首翻譯。至十五年丙寅都訖(房雲玄始十年訖者此乃涅槃竟時非余經也准優婆塞戒經後記雲丙寅年出此即十五年中猶出經也讖至義和三年癸酉三月方卒中間六載應更出經錄中不言故未詳也)讖嘗告遜雲。有鬼入聚落必多災疫遜不信欲躬見為驗。讖即以術加遜。遜見而駭怖讖曰。宜潔誠齋戒神咒驅之。乃讀咒三日。謂遜曰。鬼北去矣。既而北境之外疫死萬數。遜益敬憚禮遇彌崇。會魏太武皇帝聞其道術遣使迎請。且告遜曰。若不遣讖便即加兵。遜自揆國弱難以拒命。兼慮讖多術。或為魏謀己。進退惶惑。乃密計除之。初讖譯出涅槃卷數已定。而外國沙門曇無發雲。此經品未盡。讖嘗慨然誓必重尋。蒙遜因其行志。乃偽資發遣厚贈寶貨。未發數日乃流涕告眾曰。讖業對將至。眾聖不能救矣。以本有心誓義不容停。行四十里。遜密遣刺客害之。時年四十九。眾咸慟惜焉。既而遜左右常白日見鬼神以劍擊。遜至四月寢疾而終(遜以義和三年三月害讖即其年四月遇疾而終信哉報應不虛如影之隨形也房雲讖在處世承和四年卒者非也其義和三年即魏延和二年歲在癸酉也)初讖在姑臧。有張掖沙門道進。欲從讖受菩薩戒。讖雲。且悔過。乃竭誠七日七夜。至第八日晨詣讖求受。讖忽大怒。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銷耳。乃戮力三年且禪且讖。即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已戒法。其夕同止十餘人。皆感夢如進所見。進欲詣讖說之。未至十步。讖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為說戒相。時沙門道朗振譽關西。當進感戒之夕。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人。傳授此法迄至於今。皆讖之遺則。有別記雲。菩薩地持經。應是伊波勒菩薩傳來此土。後果是讖所傳譯。疑讖或非凡也菩薩戒經八卷(祐房等錄並雲讖譯今以是地持之別名故不雙載也)虛空藏經五卷(祐房等錄亦云讖譯今以即是大集虛空藏品析出別行今載別生錄中此不復存也)優婆塞戒本一卷(寶唱錄雲讖譯復雲出優婆塞戒經今亦載別生錄中不別存也)善信女經二卷無為道經二卷居士請僧福田經一卷決定罪福經一卷(上之四經長房等錄皆云讖譯復雲世注為疑今並依舊附疑此中不載)禪法要解二卷(第二出與羅什出者同本見長房錄)   右一部二卷本闕。   安陽侯沮渠京聲。即河西王蒙遜從弟。為人強志疏通敏朗。少有智鑒。涉獵書記善於談論。幼稟五戒銳意內典。所讀眾經即能諷誦。常以為。務學多聞。大士之盛業也。少時嘗度流沙到於填國。於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師佛陀斯那(涼言覺將)安陽從之咨問道義。斯那本學大乘。天才秀出。誦半億偈明了禪法。故西方諸國號為人中師子。安陽從受禪法諸秘要術。口誦梵本東歸於涼。以茂虔承和年中。譯禪法要解一部阿毗曇毗婆沙論六十卷(或加八揵度字初出與唐譯大毗婆沙論同本或分成八十四卷或一百九卷佛後六百餘年五百應真造見僧祐寶唱二錄)   右一部六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浮陀跋摩。或雲佛陀跋摩。涼言覺鎧。西域人也。幼而履操明直聰悟出群。習學三藏偏善毗婆沙。常誦持此論以為心要。承和年中達於姑臧。先有沙門道泰。志用強果。少游蔥右遍歷諸國。得毗婆沙梵本十有萬偈。還至姑臧。側席虛襟企待明匠。聞跋摩游心此論。請為翻譯。時蒙遜已薨。子茂虔襲位。以虔承和五年丁丑四月中旬。於涼州城內閒豫宮寺。請跋摩譯焉。泰即筆受。沙門慧嵩道朗與義學僧三百餘人考正文義。至七年己卯七月方訖。凡一百卷。沙門道挻為之制序。有頃魏太武帝西伐姑臧。涼土崩亂經書什物皆被焚蕩。遂失四十卷。今唯有六十存焉。跋摩避亂西反。莫知所終(序雲乙丑歲出即蒙遜玄始十四年也丁卯歲訖即玄始十六年也與錄不同未詳何以)般泥洹經二十卷(見道慧宋齊錄反僧祐錄第六譯與無讖大般涅槃經等同本)   右一部二十卷本闕。   沙門釋智猛。京兆新豐人。稟性端明厲行清白。少襲法服修業專至諷誦之聲以夜續晝。每見外國道人說釋迦遺蹟。又聞方等眾經布在西域。常慨然有感馳心遐外。以為萬里咫尺千載可追也。遂以姚秦弘始六年甲辰之歲。招結同志十有五人。發跡長安。渡河跨谷三十六所。至涼州城。既而西出陽關入於流沙。二千餘里。地無水草路絕行人。冬則嚴厲夏則瘴炎。人死聚骨以標行路。驝駝負糧理極辛阻。遂歷鄯鄯龜茲於填諸國。備觀風俗。從於填西南行二千里。始登蔥嶺。而同侶九人退還。猛與余伴進行千七百餘里。至波淪國。同旅竺道嵩又復無常。將欲闍毗忽失屍所在。猛悲嘆驚異。於是自力而前。與餘四人三度雪山。冰崖皓然百千餘仞。飛緪為橋乘虛而過。窺不見底仰不見天。寒氣慘酷影戰魂栗。復南行千里至罽賓國。再渡辛頭河。雪山壁立轉甚於前。下多瘴氣惡鬼斷路。行者多死。猛誠心冥徹履險能濟。既至罽賓城。恆有五百羅漢住此國中。而常往反阿耨達池。有大德羅漢。見猛至止歡喜讚嘆。猛咨問方土。為說四天子事。具在猛傳。猛先於奇沙國見佛文石唾壺。又於此國見佛缽。光色紫紺四際盡然。猛香華供養頂戴發願。缽若有應。能輕能重。既而轉重力遂不堪。及下案時復不覺重。其道心所應如此。復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維羅衛國見佛發佛牙及肉髻骨。佛影佛跡炳然具存。又睹泥洹堅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樹。猛喜心內充設供一日。兼以寶蓋大衣覆降魔像。其所游踐究觀靈變。天梯龍池之事不可勝數。後至華氏城。是阿育王舊都。有大智婆羅門名羅閱宗舉族弘法王所欽重。造純銀塔高三丈。沙門法顯先於其家。已得六卷泥洹。及見猛至問雲。秦地有大乘學不。答曰悉大乘學。羅閱驚嘆曰。希有希有。將非菩薩往化耶。猛就其家得泥洹梵本一部。又尋得摩訶僧祇律梵本一部及余經梵本。誓願流通。於是便反。以甲子歲發天竺。同行四僧於路無常。唯猛與曇纂俱還涼州。以虔承和年中譯出泥洹成二十卷。猛以宋元嘉末卒。升歷尋遊方沙門記列道路時或不同。佛缽頂骨處亦乖爽。將知游往天竺非止一路。頂缽靈遷時屆異土。故傳述見聞難以例也大丈夫論二卷(提波羅菩薩造見翻經圖)入大乘論二卷(堅意菩薩造見唐舊錄亦見內典錄及翻經圖)   右二部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道泰。才敏自天沖氣疏朗。博聞奇趣遠參異言。往以漢土方等既備。幽宗粗暢。其所未練唯三藏九部。故杖策冒嶮爰至蔥西。綜覽梵文義承高旨。並獲婆沙梵本十萬餘偈及諸經論。東歸於涼。遂遇浮陀跋摩。共翻毗婆沙論。泰後自譯大丈夫論等二部(又長房內典二錄雲於其涼代復有沙門曇覺於高昌國譯賢愚經一部即當宋元嘉二十二年也今謂不然元嘉十六年己卯涼國已絕如何二十二年乙酉仍有譯經故知二錄誤也今依靖邁經圖編在元魏之代魏宋雖並宋居建業魏都恆安以地而論合屬魏錄)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僧祐錄雲以身施餓虎經見經後記)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盛。高昌人也。亦於涼代譯投身餓虎經一卷。故前高僧曇無讖傳末雲。於時有高昌沙門法盛。亦經往外國有傳四卷。其投身餓虎經後記雲。爾時國王聞佛說已。即於是處起立大塔。名為菩薩投身餓虎塔。今見在塔。東面山下有僧房講堂精舍。常有五千眾僧四事供養。法盛爾時見諸國中。有人癩病及癲狂聾盲手腳躄跛。及種種疾病悉來就此塔。燒香燃燈香泥塗地。修治掃灑並叩頂懺悔。百病皆愈。前來差者便去後來。輒爾常有百餘人。不問貴賤皆爾。終無絕時。今詳僧傳之文及閱經記之說。法盛游於西域此事不虛。復雲親睹靈龕故應非謬。若非盛之自譯何得着彼經。終既能自往西方。豈有不傳經教。考核終始事乃分明。今為盛翻編載斯錄不退轉法輪經四卷(一名不退轉經第二出與竺法護阿惟越致遮經等同本)金剛三昧經二卷(或一卷)大忍辱經十卷金輪王經一卷賢劫五百佛名一卷。   右五部一十八卷(前二部六卷見在後三部一十二卷闕本)   長房等錄並雲。是沙門僧祐新集。釋道安涼土異經。今還附入涼世目錄為失譯源。庶知時代顯譯有無卷部多少出之處所。   已下新附此錄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二卷(或無經字亦直雲淨行經)長者法志妻經一卷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亦云大愛道受戒經舊錄雲大愛道經)三慧經一卷菩薩等行經一卷(此已下闕)四無畏經一卷權變經一卷(舊錄雲文殊師利權變三昧經或直雲權變三昧經)十漚和經一卷七言禪利經一卷(舊錄雲漚和七言禪利經)菩薩十漚和經一卷(今疑與前十漚和同)瓶沙王經一卷有無經一卷五百偈經一卷鬚耶越國貧人經一卷(舊錄雲鬚耶越國貧人賃剔頭經)浮木經一卷坯喻經一卷妖怪經一卷阿般計泥洹經一卷(一本作陶射計泥洹經)四非常經一卷五失蓋經一卷要真經一卷本無經一卷勸德經一卷十五德經一卷父母因緣經一卷(今疑與父子因緣經同)慧行經一卷未生王經一卷(今疑是未生怨經)內外無為經一卷道淨經一卷七事本末經一卷(舊錄雲七事本行經)百寶三昧經一卷三乘經一卷耆域術經一卷(舊錄雲耆域四術經)五蓋離疑經一卷(今疑是五蓋疑結失行經)太子智止經一卷道德章經一卷苦相經一卷鬚佛得度經一卷由經一卷分然洹國迦羅越經一卷五陰事經一卷義決法事經一卷十思惟經一卷分別六情經一卷三失蓋經一卷佛寶三昧經一卷法志女經一卷。   右四十七部四十九卷(唯初四部六卷有本余者並闕)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長房等錄闕而不載。今還附入涼錄。以為失譯祐載安公涼土異經總五十九部。於中五部房錄已載。今更出四十七部。通前五十二部。余有七部一十四卷。謹按長房等錄。皆有所憑。即非失譯。是故此錄刪之不存。今具條件列之如左須菩提品經七卷(般若鈔經異名前秦曇摩蜱譯)文殊師利示現寶藏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七知經一卷(或作七智吳安謙譯)難龍王經一卷(或雲難龍經亦云龍王兄弟經異名吳支謙譯)阿陀三昧經一卷(即阿多三昧經異名安公關中異經已載)大五濁經一卷(舊錄雲大五濁世經群錄雲偽今亦編之)首至問十四章經一卷(舊錄雲首至問佛十四意經或雲首至問十四事經亦云後漢支曜譯今為抄經載別生錄)大方廣十輪經八卷(初出與唐譯地藏十輪經同本是大集第十三分似涼代譯群錄不載今附此涼末庶免遺漏耳)通新及舊總五十三部。合七十五卷。並為北涼失源雲。 開元釋教錄卷第五 總括群經錄上之五   宋劉氏都建業。   自武帝永初元年庚申。至順帝升明三年己未。凡八主六十年。緇素共有二十二人。所出經律論等並雜集失譯諸經。總四百六十五部七百一十七卷(於中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見在三百七十二部四百七十四卷闕本)宋沙門佛陀什(三部三十二卷律戒羯磨)沙門畺良耶舍(二部二卷經)沙門曇摩蜜多(一十二部一十七卷經)沙門釋智嚴(一十部三十一卷經)沙門釋寶雲(四部一十七卷經集)沙門伊葉波羅(一部一十三卷論)沙門求那跋摩(一十部一十八卷律集)沙門僧伽跋摩(五部二十四卷律論集)沙門求那跋陀羅(五十二部一百三十四卷經論集)沙門釋曇無竭(一部一卷經)居士沮渠京聲(二十八部二十八卷經律)沙門釋慧簡(一十部一十卷經集)沙門功德直(二部七卷經)沙門釋僧璩(一部一卷羯磨)沙門釋法穎(一部一卷尼戒)沙門竺法眷(六部二十九卷經)沙門釋翔公(一部二卷經)沙門釋道嚴(二部三卷經律)沙門釋勇公(三部三卷經)沙門釋法海(二部二卷經律)沙門釋先公(一部一卷經)沙門僧伽跋彌(一部一卷律抄)新集失譯諸經(三百七部三百四十卷)五分律三十卷(亦云彌沙塞律或三十四卷別錄雲二十四卷恐謬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五分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戒本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彌沙塞羯磨一卷(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   右三部三十二卷(律戒見在羯磨本闕)   沙門佛陀什。宋言覺壽。罽賓國人。少受業於彌沙塞部。專精律品兼達禪要。以廢帝義符景平元年癸亥七月屆於楊都。先沙門法顯於師子國得彌沙塞律梵本。未及翻譯而顯遷化。建業諸僧聞什既善此學。於是請令出焉。即以其年冬十一月。集龍光寺譯。稱為五分律。什執梵文。於填沙門智勝傳語。龍光沙門竺道生東安沙門釋慧嚴共執筆參正。宋侍中琅琊王練為檀越。至來年十二月方訖。仍出戒心及羯磨文等。並行於世。什後不知所終觀無量壽佛經一卷(亦云無量壽觀經初出見道慧宋齊錄及高僧傳)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見宋齊錄及高僧傳)   右二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畺良耶舍。宋雲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誦阿毗曇博涉律部。其餘諸經多所該綜。雖三藏兼明。而以禪門專業。每一游觀或七日不起。常以三昧正受傳化諸國。以元嘉元年甲子。遠冒沙河萃於建業。文帝義隆深加嘆異。敕止鍾山道林精舍。沙門寶志崇其禪法。沙門僧含請譯觀無量壽及藥王藥上。觀含即筆受。以此二經是淨土之洪因。轉障之秘術故。沉吟嗟味流通宋國。平昌孟顗承風欽敬。資給豐厚。顗出守會稽固請不從。後移憩江陵。元嘉十九年西遊岷蜀。處處弘道禪學成群。後還卒於江陵。春秋六十矣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第二出與姚秦耶舍虛空藏及隋崛多虛空孕經等同本見李廓魏世錄)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亦名虛空藏觀經亦直雲虛空藏菩薩經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象腋經一卷(第四出與無所希望經等同本見李廓錄)諸法勇王經一卷(第二出與一切法高王經等同本見李廓錄)轉女身經一卷(第四出與無垢賢女經等同本見李廓錄)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下注云出深功德經中或無行法字亦云普賢觀經第三出見僧祐錄)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第二出與安高出者同本見寶唱錄及僧祐錄)新無量壽經二卷(第十齣與世高無量壽經及寶積無量壽會等同本見真寂寺錄)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第六出與安玄法鏡經及寶積鬱伽長者會等同本見李廓錄)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一卷(第三出與法護佛升忉利天經等同本見李廓錄)觀無量壽佛經一卷(第二出與姜良耶捨出者同本見寶唱錄)禪秘要經五卷(或無經字一名禪法要元嘉十八年於祇洹寺出或三卷見僧祐錄第三出今有禪秘要經五卷文極交錯不可流行如刪繁錄中述)   右一十二部一十七卷(五門禪經上七部七卷見在無量壽經下五部十卷闕本)   沙門曇摩蜜多。宋言法秀。罽賓人也。年六七歲神明澄正。每見法事輒自然欣躍。其親愛而異之遂令出家。罽賓多出聖達。屢值明師。博貫群經特深禪法。所得之要極其微奧。為人沉邃有慧解。儀軌詳整。生而連眉。故世稱連眉禪師焉。少好遊方誓志宣化。遊歷諸國遂適龜茲。未至一日王夢神告曰。有大福德人明當入國。汝應供養。明旦即敕外司。若有異人入境必馳奏聞。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請入宮。遂從稟戒。盡四事之供。蜜多安而能遷不滯利養。居數年蜜有去志。神又降夢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驚覺。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進到燉煌。於曠野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開園百畝。房閣池林極為嚴淨。頃之復適涼州。仍於公府舊寺更營堂宇。學徒濟濟禪業甚盛。常以江左多民志欲傳法。以元嘉元年展轉至蜀。俄而出峽停止荊州。於長沙寺造立禪館。翹誠懇惻祈請舍利。旬有餘日遂感一枚。沖器出聲放光滿室。門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居頃之沿流東下至於建業。初止中興寺。晚憩祇洹。其道聲素着傾都禮訊。自宋文袁皇后及皇子公主莫不設齋。桂宮請戒。椒掖參候之使旬日相屬。從元嘉元年甲子至十八年辛巳。譯虛空藏神咒等經一十二部。常以禪道教授學徒。凡所歸投不遠千里。四輩遠近皆號大禪師焉。會稽太守孟顗深信真諦。以三寶為己任。素好禪味敬心殷重。及臨浙河請與同游。乃於酇縣之山建立塔寺。東境舊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歸正。自西徂東無思不服。後還建業憩定林下寺。禪師天性凝靜雅愛山水。以為鍾山鎮岳特美嵩華。常嘆下寺基構未窮形勝。於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勢。斬石刊木營建上寺。殿房禪室肅然深遠。實依俙鷲岩仿佛祇樹矣。於是息心之眾萬里來集。諷誦肅邕望風成化。爰自西域至於南土。凡所游履。靡不興造檀會敷陳教法。初禪師之發罽賓也。有迦毗羅神衛送。遂至龜茲。於中路欲反。乃現形告辭禪師曰。汝神力通變自在游處。將不相隨共往南方。語畢即收影不見。遂遠從至於楊都。故仍於上寺圖像着壁。迄至於今猶有聲影之驗。潔誠祈福莫不享願。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於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部行哭相趨。仍葬於鍾山宋熙寺前無盡意菩薩經六卷(初題雲大集經中無盡意所說不可盡義品第二十二亦直雲無盡意經亦名阿差末經第四出與法護阿差末等同本見李廓錄)法華三昧經一卷(法華支流見長房錄)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四卷(第三出或六卷或直雲廣博嚴淨經亦直雲不退轉法輪經與法護阿惟越致遮經等同本元嘉四年出見宋齊錄及僧祐錄)四天王經一卷(見僧祐錄及高僧傳)普曜經八卷(第三出或六卷或四卷與蜀普曜竺法護普曜及唐譯方廣莊嚴並同本見宋齊錄及僧祐錄高僧傳等)淨度三昧經一卷(初出見長房錄)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第二出見長房錄)生經五卷(第二出與法護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善德優婆塞經一卷(見長房錄)阿那含經二卷(見長房錄)   右一十部三十一卷(四天王經上四部一十二卷見在普曜經下六部一十九卷闕本)   沙門釋智嚴。西涼州人弱冠出家。便以精勤著稱。納衣宴坐蔬食永年。每欲博事名師廣求經誥。遂周流西國進到罽賓。入摩天陀羅精舍。從佛馱先比丘咨受禪法。漸染三年功踰十載。佛馱先見其禪思有緒特深器異。彼諸道俗聞而嘆曰。秦地乃有求道沙門矣始不輕秦類敬接遠人。時有佛陀跋陀羅比丘。亦是彼國禪匠。嚴乃要請東歸欲傳法中土。跋陀嘉其懇至遂共東行。踰越歲時達於關內。恆相依附共止長安。頃之跋陀橫為秦僧所擯。嚴與西來徒眾並分散出關。仍憩山東精舍。坐禪誦經力精修學。晉義熙十三年宋武西伐姚泓。克捷旋旆塗出山東。時始興公王恢從駕游觀山川至嚴精舍。見其同志三僧各坐繩床禪思湛然。恢乃彈指。三人開目。俄而還閉。不與交言。恢心敬其奇。訪諸耆老。皆云。隱居積歲未嘗輒出。恢即啟宋武延請還都。莫肯行者。屢請既至。二人推嚴隨行。恢道懷素篤禮事甚備。還都即住始興寺。嚴性虛靜志避囂塵。恢乃於東郊之際更起精舍。即枳園寺也。嚴前還於西域。所得梵本眾經未及譯寫。到元嘉四年丁卯。乃共沙門寶雲。譯出無盡意等經十部。嚴在寺不受別請常分衛自資。道化所被幽顯咸服。嚴清素寡慾。隨受隨施。少而遊方無所滯着。稟性沖退不自陳敘。故雖多美行世無得而盡傳。嚴昔未出家時。曾受五戒有所虧犯。後入道受具足。常疑不得戒。每以為懼。積年禪觀而不能自了。遂更泛海重到天竺。咨諸明達。值羅漢比丘具以事問。羅漢不敢判決。乃為嚴入定。往兜率宮咨啟彌勒。彌勒答雲得戒。嚴大喜躍。於是步歸。行至罽賓無疾而卒。時年七十八。彼國凡聖燒身各處。嚴雖戒操高明。而實行未辯。始移屍向凡僧墓地。而屍重不起。改向聖墓則飄然自輕。嚴弟子智羽智遠故從西來。報此征瑞俱還外國。以此推嚴信是得道人也。但未知果向中間若深淺耳調伏眾生業經(出大集經)一音顯正法經(或雲一音演正法經出悲華經)善德婆羅門問提婆達多經(出大雲經)毗羅三昧經二卷(祐等諸錄皆注為疑大周錄中刊之為正今尋文言淺鄙義理疏遺故入疑科用除稗穢)   調伏眾生等四部五卷。長房等錄皆云嚴譯。今以前三別生後一疑偽。今為實錄故並刪之佛本行經七卷(或雲佛本行贊傳於六合山寺出或雲五卷見僧祐寶唱內典等錄高僧傳雲佛本行贊經)新無量壽經二卷(永初二年於道場寺出一錄雲於六合山寺出第九譯與寶積無量壽會等同本見道慧僧祐等錄)淨度三昧經二卷(第二出見竺道祖雜錄)付法藏經六卷(初出見李廓錄)   右四部一十七卷(前一部七卷見在後三部十卷闕本)   沙門釋寶雲。涼州人也。弱年出家精勤有學行。志韻剛潔不偶於世。故少以直方純業為名。而求法懇惻忘身殉道。誓欲躬睹靈跡廣尋經教。以晉隆安之初遠適西域。與法顯智嚴先後相隨。涉履流沙登踰雪嶺。勤苦艱至不以為難。遂歷於填天竺諸國。備睹靈異。乃經羅剎之野。聞天鼓之音。釋迦影跡多所瞻禮。雲在外域遍學梵書。天竺諸國音字詁訓悉皆貫練。後還長安。隨禪師佛陀跋陀受業。修學禪門孜孜不怠。及禪師橫為秦僧所擯。雲亦奔亡。會廬山遠公解其擯事。共歸楊都安止道場寺。僧眾以雲志力堅猛弘道絕域。莫不披衿咨問敬而受焉。初共智嚴同出諸經。嚴既遷化雲獨宣譯。以元嘉年中譯佛本行經等四部。雲手執梵本口自宣譯。華戎兼通音訓允正。雲之所定眾咸信服。初關中沙門竺佛念善於宣譯。於符姚二代顯出眾經。江左練梵莫踰於雲。故於晉宋之際弘通法藏。沙門慧觀等咸友而善之。雲性好幽。居以保閒寂。遂適六合山寺。山多荒民俗好草竊。雲說法教誘。多有改惡禮事供養。十室而九。頃之道場慧觀臨卒。請雲還都總理寺任。雲不得已而還。居道場歲許。復還六合。以元嘉二十六年終於山寺。春秋七十有四。其游履外國別有記傳雜阿毗曇心十三卷(第三出見高僧傳及僧祐錄或十四卷)   右一部一十三卷闕本。   沙門伊葉波羅。宋雲自在。西域人。妙通三藏明解四含。以元嘉三年景寅游於彭城。為北徐州刺史太原王仲德。譯雜阿毗曇心。譯至擇品。緣礙未竟遂輟。但成十卷。刺史親自筆受。至八年辛未更請求那跋摩續譯。都訖成十三卷菩薩善戒經九卷(一名菩薩地或十卷於祇洹寺出見竺道祖僧祐二錄及高僧傳長房等錄並雲善戒經二十卷又雲弟子更出二品成三十卷並非也)菩薩善戒經一卷(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見寶唱錄若准祐記將此為初卷兼前九卷共成十卷然北地經本離之已久不可合之且依舊定)菩薩內戒經一卷(是法上錄)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見寶唱錄)沙彌威儀一卷(或雲沙彌威儀經見長房錄)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祐雲曇無德羯磨亦云雜羯磨元嘉八年於祇洹寺出見僧祐寶唱二錄及高僧傳等亦直雲四分羯磨)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一名優婆塞五戒略論元嘉八年於祇洹寺出第一譯見僧祐寶唱二錄及高僧傳)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一卷(見唐舊錄)善信二十二戒一卷(亦云離欲優婆塞優婆夷具行二十二戒文亦云三歸優婆塞戒祐雲三歸及優婆塞二十二戒或雲優婆塞戒見高僧傳及僧祐錄)經律分異記一卷(見長房錄)   右一十部一十八卷(龍樹說法要偈上八部一十六卷見在善信二十二戒下二部二卷闕本)   沙門求那跋摩。宋言功德鎧。本剎利種。累世為王治在罽賓國。祖父呵梨跋陀(此雲師子賢)以剛直被徙。父僧伽阿難(此雲眾喜)因潛隱山澤。跋摩年十四便機見俊達深有遠度。仁愛泛博崇德務善。其母嘗須野肉令跋摩辦之。跋摩啟曰。有命之類莫不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母怒曰。設令得罪吾當代汝。跋摩他日煮油誤澆其指。因謂母曰。代兒忍痛。母曰。痛在汝身吾何能代。跋摩曰。眼前之苦尚不能代況三塗耶。母乃悔悟終身斷殺。至年十八相工見而謂曰。君年三十當撫臨大國南面稱尊。若不樂世榮當獲聖果。至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曉四含。誦經百餘萬言。深達律品妙入禪要。時號曰三藏法師。至年三十罽賓王薨絕無紹嗣。眾咸議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請令還俗以紹國位。群臣數百再三固請跋摩不納。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孤行山野遁跡人世。後到師子國觀風弘教。識真之眾咸謂已得初果。儀形感物見者發心。後至闍婆國。初未至一日闍婆王母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是跋摩來至。母敬以聖禮從受五戒。母因勸王曰。宿世因緣得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恐後生之因永絕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染習既久專精漸篤。頃之鄰兵犯境。王謂跋摩曰。外賊恃力欲見侵侮。若與鬥戰傷殺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將至。今唯歸命師尊不知何計。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須御捍。但當起慈悲心勿興害念耳。王自領兵擬之。旗鼓始交賊便退散。王遇流矢傷腳。跋摩為咒水洗之信宿平復。王恭信稍殷乃欲出家修道。因告群臣曰。吾欲躬棲法門。卿等更擇明主。群臣皆拜伏勸請曰。王若舍國則子民無依。且敵國凶強恃險相對。如失恩覆則黔首奚處。大王天慈寧不愍命。王不忍固違乃就群臣請三願。若許者當留治國。一願凡所王境同奉和上。二願盡所治內一切斷殺。三願所有儲財賑給貧病。群臣歡喜僉然敬諾。於是一國皆從受戒。王后為跋摩立精舍。躬自引材傷王腳指。跋摩又為咒治有頃平復。道化之聲播於遐邇。鄰國聞風皆遣使要請。時楊都名德沙門慧觀慧聰等。遠挹風猷思欲餐稟。以元嘉元年九月面啟文帝求迎請跋摩。當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觀等。又遣沙門法長道沖道雋等往彼祈請。並致書於跋摩及闍婆王婆多伽等。必希顧臨宋境流行道教。跋摩以聖化宜廣不憚遊方。先已隨商人竺難提舶欲向一小國。會值便風遂至廣州。故其遺文雲。業行風所吹遂之於宋境。此之謂也。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於是復敕州郡令資發至都。路由始興經停歲許。始興有虎丘山。山形聳峭峰嶺高絕。跋摩謂其仿佛耆闍崛。乃改名靈鷲。於山寺之外別立禪室。去寺數里磬音不聞。每至鳴椎跋摩已至。或致雨不沾。或履泥不濕。時眾道俗莫不肅然增敬。寺有寶月殿。跋摩於殿北壁手自畫作羅雲像及定光儒童布發之形像。成之後每夕放光久之乃歇。始興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後茂之將死。跋摩躬自往視說法安慰。後家人夢見茂之在寺中與眾僧講法。實由跋摩化導之力也。此山本多虎災。自跋摩居之晝行夜往。或時值虎以杖按頭弄之而去。於是山旅水賓去來無梗。盛德歸化者十有七八焉。跋摩嘗於別室入禪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彌往候之。見一白師子緣柱而立。亘空瀰漫生青蓮華。沙彌驚恐大呼。往逐師子豁無所見。其靈異無方類多如此。後文帝重敕觀等復更敦請。乃泛舟下都。以元嘉八年正月達於建業。文帝引見勞問殷勤因又言曰。弟子常欲持齋不殺。迫以身殉物不獲從志。法師既不遠萬里來化此國。將何以教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匹夫身賤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將何為用。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一嘉言則士女咸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無勞力。則使風雨適時寒暖應節百穀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不殺亦眾矣。寧在闕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後方為弘濟耶。帝乃撫幾嘆曰。夫俗人迷於遠理。沙門滯於近教。迷遠理者謂至道虛說。滯近教者則拘戀篇章。至如跋摩法師所言。真謂開悟明達。可與談於天人之際矣。乃敕住祇洹寺供給隆厚。公王英彥莫不宗奉。俄而於寺開講法華及十地。法席之日軒蓋盈衢。觀矚往還肩隨踵接。跋摩神府自然妙辯天絕。或時假譯人而往復懸悟。跋摩即於祇洹寺譯菩薩善戒經等十部(其善戒經長房等錄並雲十卷。下注云後弟子於定林更出二品成三十卷者非也。今但九卷或雲十卷。應是傳寫差誤加其二字。僧祐錄中只雲十卷。故知余錄傳寫誤也。又按高僧傳雲。祇洹慧義請出菩薩善戒。始得二十八品。後弟子代出一品成三十品。房等錄雲續成三十卷者誤之甚也。又長房等錄復雲跋摩譯雜阿毗曇心十三卷。今以伊葉波羅譯出十卷跋摩後續成其十三。非謂跋摩更別翻出。二處俱載此亦不然。今此刪之載於前錄)   並文義詳允梵宋弗差。時影福寺尼慧果淨音等共請跋摩雲。去六年有師子國八尼至都雲。宋地先未經有尼那得二眾受戒。恐戒品不全。跋摩雲戒法本在大僧眾發。設不本事無妨得戒。如愛道之緣。諸尼又恐年月不滿苦欲更受。跋摩稱雲善哉。苟欲增明甚助隨喜。但西國尼年臘未登又十人不滿。且令學宋語別因西域居士更請外國尼來足滿十數。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時有信者采華布席。唯跋摩所坐華彩更鮮。眾咸崇以聖禮。夏竟還祇洹。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先起還閣。其弟子後至奄然已終。春秋六十有五。未終之前預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自說因緣雲。已證二果。手自封緘付弟子阿沙羅雲。我終後可以此文還示天竺僧。亦可示此境僧也。既終之後即扶坐繩床顏貌不異似若入定。道俗赴者千有餘人。並聞香氣芬烈。咸見一物狀若龍蛇可長一匹許。起於屍側直上沖天莫能名者。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闍毗之。四部鱗集香薪成[卄/積]。灌之香油以燒遺陰。五色焰起氛氳麗空。是時天景澄朗道俗哀嘆。仍於其處起立白塔。欲重受戒諸尼悲泣望斷不能自勝。初跋摩至宋。文帝欲從受菩薩戒。未及咨稟。奄而遷化。以本意不遂。傷恨彌深。乃令眾僧譯出其遺文雲(遺文在傳恐繁故止)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初捲雲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元嘉十二年乙亥正月於秣陵平樂寺出至九月二十二日訖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或無論字亦云雜阿毗曇經房雲雜阿毗曇毗婆沙或十四卷第四譯元嘉十一年甲戌九月於長干寺出周年乃訖見僧祐錄及經序)勸發諸王要偈一卷(龍樹菩薩撰第二出見僧祐錄及高僧傳)分別業報略一卷(大勇菩薩撰或雲大勇菩薩分別業報略集見僧祐錄及高僧傳)請聖僧浴文一卷(見僧祐錄及高僧傳)   右五部二十四卷(前四部二十三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僧伽跋摩。宋言眾鎧。印度人也。少而棄俗。清峻有戒德。明解律藏尤精雜心。以元嘉十年癸酉。步自流沙屆於建業。風宇宏肅道俗敬異。咸宗而事之。號曰三藏法師。初景平元年平陸令許桑舍宅建剎。因名平陸寺。後道場慧觀以跋摩道行純備請住此寺。崇其供養以表厥德。跋摩共觀起塔三層。行道諷誦日夜不輟。僧眾歸集道化流布。初三藏法師深明戒品。將為影福寺尼慧果等重受具戒。是時二眾未備。而三藏遷化。俄而師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至。眾乃共請跋摩為師繼軌三藏。祇洹慧義擅步楊都謂為矯異。執志不同。親與跋摩拒論翻覆。跋摩標宗顯法理證明允。慧義遂回其剛褊靡然推服。乃率其弟子服膺稟戒。僧尼受者數百許人。宋彭城王義康崇其戒范。廣設齋供四眾。殷盛傾於都邑。頃之名德大僧慧觀等。以跋摩妙解雜心諷誦通達。先三藏雖譯未及繕寫。以十一年九月。於長干寺。招集學士更請出焉。寶雲譯語觀自筆受。研校精悉周年方就。續出摩得勒伽等凡五部。跋摩游化為志不滯一方。既傳經事畢將還本土。眾咸祈請。莫之能留。以元嘉十九年隨西域賈人舶還外國。莫詳其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第二出與寶積勝鬘夫人會等同本元嘉十三年八月十四日於丹陽郡出寶雲傳語慧觀筆受見道慧僧祐李廓等錄)大方廣寶篋經三卷(第四出或二卷與文殊現寶藏經等同本見李廓錄)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或二卷亦名解脫了義經亦直雲相續解脫經於東安寺出是解深密經後二品見道慧僧祐李廓法上等僧四錄高傳雲於荊州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第二出元嘉二十年於道場寺譯慧觀筆受與入楞伽及大乘入楞伽經等同本見道慧僧祐法上等錄高僧傳雲丹陽郡出)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初出與大薩遮尼乾子經同本或無境界字見李廓錄)老母女六英經一卷(亦云老母經第三出與老女人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申日兒本經一卷(或雲申兒本第三出與月光童子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錄雲申兜本誤也)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或雲出無量門持經第六譯與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房錄別載出無量門持經者誤也)央崛魔羅經四卷(道場寺出見道慧僧祐法上等錄高僧傳雲於荊州辛寺出)大法鼓經二卷(東安寺出見道慧僧祐李廓法上等四錄)大意經一卷(房雲見別錄)十二頭陀經一卷(房雲見別錄)樹提伽經一卷(房雲見別錄)雜阿含經五十卷(於瓦官寺譯梵本法顯齎來高僧傳雲祇洹寺出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鸚鵡經一卷(亦名兜調經出中阿含第四十四異譯房雲見別錄)鞞摩肅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五十七異譯)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八卷異譯房雲見別錄)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一卷(或雲十一思惟念如來經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八初異譯房雲見別錄)阿速達經一卷(第三出與玉耶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於荊州辛寺出第六譯與修行本起瑞應本起等同本見始興及李廓僧祐等錄)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房雲見別錄)十二品生死經一卷(房雲見別錄)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亦云輪轉五道經亦云五道輪經房雲見別錄)眾事分阿毗曇論十二卷(或無論字共弟子菩提耶舍譯初出與唐譯品類足論同本房錄不題所出)四品學法經一卷(或無經字房雲見別錄)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一卷(亦云賓頭盧為王說法經房雲見別錄上見存已後闕)虛空藏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與姚秦佛陀耶舍所出虛空藏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無量義經一卷(初出與蕭齊曇摩伽陀耶捨出者同本見李廓錄)諸法無行經一卷(第二出與羅什所出二卷者及諸法本無經同本房雲見別錄)小無量壽經一卷(或無小字第二出與羅什阿彌陀及唐譯稱讚淨土同本孝建年出一名阿彌陀見道慧僧祐二錄高僧傳雲於荊州出房錄別存阿彌陀經者誤也)八吉祥經一卷(第三出與支謙八吉祥咒法護八陽神咒經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三日於荊州城內為司空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出六日訖見僧祐寶唱二錄)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第二出與聖堅出者及尊勝菩薩所問經同本房雲見別錄)貧子須賴經一卷(第四出與白延支謙等出者同本見李廓錄)現在佛名經三卷(亦名華敷現在佛名第二出與稱揚諸佛功德經等同本元嘉二十九年正月七日於荊州為南譙王出見始興錄及高僧傳)淨度三昧經三卷(第三出見李廓錄)無憂王經一卷(於荊州辛寺譯見吳錄及僧祐錄)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房雲見別錄)異處七處三觀經一卷(或無異處字出雜阿含異譯房雲見別錄)雜藏經一卷(第四出與鬼問目連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目連降龍王經一卷(或無王字或雲降龍經或雲降龍王經第二出與龍王兄弟經同本房雲見別錄)曰難經一卷(一雲越難經第三出與聶承遠越難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釋六十二見經四卷(房雲見別錄祐錄雲一卷)請般特比丘經一卷(或作般特亦云般時房雲見別錄)十二頭陀經一卷(房雲見別錄)阿那律七念章經一卷(房雲見別錄)十報法三統略經一卷(房雲見別錄)六齋八戒經一卷(房雲見別錄)阿蘭若習禪經二卷(第二出與羅什坐禪三昧經同本見李廓錄)菩薩訶欲經一卷(第二出與羅什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那先經一卷(第二出與二卷者同本房雲見別錄)十二游經一卷(第二出房雲見舊錄)第一義五相略集一卷(於東安寺出見僧祐錄高僧傳雲於荊州辛寺出)   右五十二部一百三十四卷(賓頭盧上二十六部一百卷見在虛空藏下二十六部三十四卷闕本)   沙門求那跋陀羅。宋言功德賢。中印度人也。以大乘學故世號摩訶衍。本婆羅門種。幼學五明諸論。天文書算醫方咒術靡不博貫。後遇見雜心尋讀驚悟。乃深崇佛法焉。其家世外道禁絕沙門。乃舍家潛遁遠求師匠。即落髮改服專志學業。及受具戒博通三藏。為人慈和恭順事師盡勤。頃之辭小乘師進學大乘。大乘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大品華嚴。師喜而嘆曰。汝於大乘有重緣矣。於是讀誦講義莫能詶抗。進受菩薩戒法。乃奉書父母勸歸正法曰。若專守外道則雖還無益。若歸依三寶則長得相見。其父感其至言遂棄邪從正。跋陀前到師子諸國皆傳送資供。既有緣東方。乃隨舶泛海。中塗風止。淡水復竭。舉舶憂惶。跋陀曰。可同心併力念十方佛稱觀世音何往不感。乃密誦咒經懇到禮懺。俄而信風暴至密雲降雨一舶蒙濟。其誠感如此。元嘉十二年乙亥至廣州。時刺史車朗表聞文帝。遣使延接。既至楊都。敕名僧慧嚴慧觀於新亭郊勞見。其神情朗徹莫不虔敬。雖因譯交言。而欣若傾蓋。初住祇洹寺。俄而文帝延請深加崇敬。琅琊顏延之通才碩學束帶造門。於是宋都遠近冠蓋相望。大將軍彭城王義康。丞相南譙王義宣。並師事焉。頃之眾僧共請出經。於祇洹寺集義學諸僧。譯出雜阿含經。東安寺出法鼓經。後於丹楊郡譯出勝鬘楞伽經。徒眾七百餘人。寶雲傳譯。慧觀執筆。往復咨折妙得本旨。後譙王鎮荊州。請與俱行安止辛寺。更創殿房。即於辛寺出無憂王過現因果小無量壽央崛魔羅相續解脫波羅蜜了義現在佛名第一義五相略八吉祥等諸經。並前所出凡五十二部。多是弟子法勇傳度。譙王欲請講華嚴等經。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語愧嘆積旬。即旦夕禮懺請乞冥應。夢有人白服持劍擎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故憂耶。跋陀具以事對。答曰。無所多憂。即以劍易首更安新頭。語令迴轉曰。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覺心神喜悅。旦起言義皆備領宋語。於是就講。弟子法勇傳譯。僧念為都講。雖因譯人而玄解往復。元嘉將末。譙王屢有怪夢。跋陀曰。都中將有禍亂。未及一年而二凶構逆。及孝建之初。譙王陰謀逆節。跋陀顏容憂慘而未及發言。譙王問其故。跋陀諫爭懇切乃流涕而出曰。必無所冀。貧道不容扈從。譙王以其物情所信。乃逼與俱下。梁山之敗火檻轉迫。去岸懸遠判無濟理。唯一心稱觀世音。手捉筇竹杖投身江中。水齊至膝以杖刺水水深流駛。見一童子尋後而至以手牽之。顧謂童子。汝小兒何能度我。恍惚之間覺行十餘步。仍得上岸。即脫納衣欲賞童子顧覓不見。舉身毛豎方知神力焉時王玄謨督軍梁山。孝武帝駿敕軍中。得摩訶衍善加料理。驛信送台。俄而尋得合舸送都。孝武即時引見顧問委曲。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對曰。既染亹戾分為灰粉。今得接見重荷生造敕問。並譙為賊。答曰。出家之人不預戎事。然張暢宗靈秀等並是驅逼。貧道所明但不圖宿緣乃逢此事。孝武曰。無所懼也。是日敕住後堂供施衣物給以人乘。初跋陀在荊州十載。每與譙王書疏無不記錄。及軍敗簡檢無片言及軍事者。孝武明其純謹益加禮遇。後因閒談聊戲問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從陛下乞。願為丞相三年燒香。帝悽然動容。義而許焉。及中興寺成敕令移住。為開三間房。後於東府宴會王公畢集。敕見跋陀。時未及淨髮白首皓然。孝武遙望顧謂尚書謝莊曰。摩訶衍聰明機解。但念老期已至。朕試問之。其必悟人意也。跋陀上階因迎謂之曰。摩訶衍不負遠來之意但有一在。即應聲答曰。貧道遠歸帝京垂三十載。天子恩遇銜愧罔極。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帝嘉其機辯。敕近御而坐。舉朝屬目。後於秣陵界鳳凰樓西起寺。每至夜半輒有推戶而喚。視不見人眾屢魘夢。跋陀燒香咒願曰。汝宿緣居此。我今起寺行道禮懺常為汝等。若住者為護寺善神。若不能居各隨所安。既而道俗十餘人同夕夢見鬼神千數皆荷擔移去寺眾遂安。大明七年天下亢旱。祈禱山川累月無驗。帝遂請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無效不須相見。跋陀答曰。仰憑三寶陛下天威冀必降澤。如其無獲不復重見。即往北湖釣台。燒香祈請不復飲食。默而誦經密加秘咒。明日晡時西北角雲起。初如車蓋。日在桑榆。風震雲合。連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賀。敕見慰勞嚫施相續。跋陀自幼以來蔬食終身。常執持香爐未嘗輟手。每食輒分食飛鳥乃集手取食。至明帝之世禮供彌盛。到太始四年正月覺體不平。便預與明帝及公卿等告辭。臨終之日延佇而望雲。見天華聖像。禺中遂卒。春秋七十有五明帝慟惜賻送殷厚。公卿會葬榮哀備焉般泥洹經一卷(或無般字孝建元年於辛寺譯見道慧宋齊錄今尋此單卷泥洹上下文句非是跋陀所翻似是謙護等譯今尋得二卷且附東晉錄中)釋摩男本經一卷(吳支謙譯)三藏法師自述喻一卷(非梵本出故亦刪之)當來選擇諸惡世界經過去行檀波羅蜜經(上二經並出悲華經)殺龍濟一國經(出六度經)三因緣經(出長阿含)三小劫經(出樓炭經)佛入甘露門正意經(出大十二門經)阿蘭那經(出中阿含)舍利弗等比丘得身作證經(出雜阿含)那賴經墮珠着海中經舅甥經舍利弗般泥洹經負債為牛經君臣經(上六經並出生經)四食經(小乘雜抄)阿難見妓樂啼哭無常經佛往慰迦葉病經佛命阿難詣最勝長者經二僑士經目連弟布施望即報經(上五經並出出曜經)   般泥洹等二十三部。二十三卷。或是別生抄經。或非跋陀所出。今為實錄故總刪之觀世音菩薩受記經一卷(一名觀世音受決經第三出與西晉法護道真出者同本見王宗僧祐李廓法上等錄及高僧傳)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勇。梵名曇無竭。本姓李氏。幽州黃龍國人也。幼為沙彌便修苦行。持戒諷經為師所異。嘗聞法顯寶雲諸僧躬踐佛國。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之元。招集同志沙門僧猛曇朗之徒二十五人。共齎幡蓋供養之具。發跡北土遠適西方。初至河南國仍出海西郡。進入流沙到高昌郡。經歷龜茲沙勒諸國。前登蔥嶺雪山。棧路險惡驢馬不通。增冰峨峨絕無草木山多瘴氣。下有大江浚急如箭。於東西兩山之脅系索為橋。相去極遠十人一過。到彼岸已舉煙為識。後人見煙知前已度方得更進。若久不見煙則知暴風吹索。人墮江中。行蔥嶺三日方過復上雪山。懸崖壁立無安足處。石壁皆有故弋孔。處處相對。人各執四弋。先拔下弋手攀上弋。展轉相代三日方過乃到平地。相待料撿同侶失十二人。進至罽賓國禮拜佛缽停歲余。學梵書竟便解梵語。求得觀世音受記經梵文一部。無竭同行沙門餘十三人。西行到新頭那提河(此雲師子口)緣河西入月氏國。禮拜佛肉髻骨及睹白拂木船。後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餘人雜三乘學。無竭便停此寺受具足戒天竺沙門佛陀多羅(此雲覺救)彼方眾僧雲。其已得道果。無竭請為和上。漢沙門志定為阿闍梨。於寺夏坐三月。日復北行至中天竺。曠遠之處常齎石蜜為糧。其同侶八人路亡五人俱行屢經危棘。無竭所齎觀世音經常專心繫念。進涉舍衛國中野逢山象一群。無竭稱名歸命。即有師子從林中出象驚怖奔走。後渡恆河復值野牛一群。鳴吼而來將欲害人。無竭歸命如初。尋有大鷲飛來野牛驚散遂得免害。其誠心所感在險克濟皆此類也。後於南天竺隨舶泛海達廣州。所歷事跡別有記傳。元嘉末年達於楊都。手自宣譯觀世音受記經一部。今見傳於世。後不知所終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亦云彌勒上生經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僧祐錄雲先在高昌郡譯出於後齎還)諫王經一卷(初出亦云大小諫王經與唐譯勝軍王經及勝光天子經同本房雲見別錄)治禪病秘要經一卷(或雲治禪病秘要法無經字或雲禪要秘密治病經或二捲雲出雜阿含孝建二年九月八日於竹園寺出其月二十五日訖見僧祐寶唱等錄)淨飯王涅槃經一卷(或加般字第二出與法炬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進學經一卷(或雲勸進學道經第二出與支謙等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八關齋經一卷(異出本房雲見別錄)五無返復經一卷(一名五反覆大義經或作附字房雲見別錄)佛大僧大經一卷(二兒名房雲見別錄)耶只經一卷(房雲見別錄)末羅王經一卷(房雲見別錄)摩達國王經一卷(房雲見別錄或無國王字)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房雲見別錄)五恐怖世經一卷(或雲五恐怖經房雲見別錄)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雲死亡更生房雲見別錄)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亦名真偽沙門經第二出房雲見別錄)菩薩誓經一卷(第五出與長者子制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中陰經一卷(房雲見別錄)觀世音觀經一卷(先在高昌郡譯出於彼齎還見僧祐錄)波斯匿王喪母經一卷(或雲波斯匿王經祐雲波邪匿王房雲見別錄出增一阿含第十八卷異譯)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孝建二年於鍾山定林上寺出一名大愛道般泥洹經見僧祐錄出增一阿含第五十卷異譯)弟子慢為耆域述經一卷(亦云弟子為耆域述慢戒羽弟子戲誕經第四出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同本房雲見別錄)長者音悅經一卷(第二出與支謙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五苦章句經一卷(第二出與曇無蘭出者同本房雲見別錄)分和檀王經一卷(第二出與竺律炎三摩羯經同本房雲見別錄)弟子事佛吉凶經一卷(祐雲弟子問事佛吉凶經房雲見別錄)生死變識經一卷(今疑是藏中見正經異名房雲見別錄)優婆塞五戒經一卷(亦云五相經第二出與五戒相經同本房雲見別錄)賢者律儀經一卷(亦云威儀房雲見別錄)   右二十八部二十八卷(迦葉禁戒上一十五部一十五卷見在菩薩誓經下一十三部一十三卷闕本)   居士沮渠京聲。即北涼河西王蒙遜從弟安陽侯也。魏並涼後南奔於宋。晦志卑身不交世務。常游止塔寺以居士自畢。丹陽尹孟顗見而善之請與相見。一面之後雅相崇愛。亟設供饌厚相優贍。京聲以孝武帝孝建二年乙未於楊都竹園寺及鍾山定林上寺。譯彌勒上生經等二十八部。通習積久臨筆無滯。京聲居絕妻孥無欲榮利。從容法侶宣通經典。是以建業白黑咸敬而嘉焉。以大明之末遘疾而卒普明王經梵摩皇經(上二經並出六度集)[(序-予+林)/女]夷比丘經優婆塞五法經(上二經並出中阿含)釋種問優婆塞經(出雜阿含)清信士阿夷扇經(亦云阿夷扇持父子經出生經)五百梵志經(群錄注疑)   普明王等七經六是別生。一雲疑偽。今為實錄故並刪之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一名鐵城泥黎經見長房錄出中含第十二異譯)瞿曇彌記果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八異譯見長房錄)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七卷異譯見長房錄)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五十卷異譯見長房錄)貧躬老公經一卷(或雲貧老經第二出見長房錄)懈怠耕者經一卷(舊錄雲懈怠耕兒經見長房錄)請賓頭盧法一卷(或加經字見長房錄)善生子經一卷(亦云異出六向拜經見長房錄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卷異譯)佛涅槃後諸比丘經一卷(亦云力士跋陀經雲出雜阿含見長房錄)譬喻經一卷(見長房錄)   右一十部一十卷(請賓頭盧上七部七卷見在善生子經下三部三卷闕本)   沙門釋慧簡。未詳何許人也。以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於鹿野寺譯五天使者等經十部真偽沙門經(與京聲所出迦葉禁戒經文句全同乃是彼經異名錄家錯上)藥師琉璃光經(亦云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出大灌頂經祐錄注為疑經者非)釋迦畢罪經殺身濟賈人經(上二經並出六度集)阿難見水光瑞經(一雲水光經大乘抄經)商人求財經瞿曇彌經(上二經並出中阿含)舍衛城中人喪子發狂經學人亂意經(亦云母子作比丘比丘尼亂意經上二經並出增一阿含)大力士出家得道經(亦云力士跋陀經)二老男女見佛出家得道經(上二經並出雜阿含)旃闍摩暴志謗佛經(出生經)竊為沙門經獵師舍家學道經(上二經並出出曜經)咒願經(祐載偽錄)   真為沙門等一十五部。長房等錄並雲慧簡所出。今以多是別生等經。故刪之不存也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或直雲念佛三昧經或五卷第一譯與隋笈多出者同本是大集別分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直雲破魔陀羅尼經第七譯見僧祐錄與支謙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   右二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功德直。西域人也。道契既廣善誘日新。以孝武帝大明六年壬寅。游至荊州寓禪房寺。沙門玄暢請出念佛三昧等經二部。暢刊正文義詞旨婉密。而暢舒手出香掌中流水莫之測也。後適成都止大石寺。即是阿育王塔。乃手自作金剛密跡等十六神像傳至於今。直留荊數年後不知所終矣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或雲略要羯摩法房雲二卷祐雲一卷見僧祐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僧璩。姓朱吳國人。出家為僧業弟子。總悅眾經尤明十誦。兼善史籍頗制文藻。始住吳虎丘山。孝武欽其風聞敕出楊都為僧正悅眾。止於中興寺。璩以大明七年癸卯撰十誦羯磬一部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或雲十誦比丘尼大戒見僧祐寶唱二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穎。俗姓索氏燉煌人。十三出家為法香弟子。住涼州公府寺。與同學法力俱以律藏知名。穎伏膺已後學無再請記在一聞。研精律部博涉經論。元嘉末至建業止新亭寺。孝武以穎學業兼明敕為都邑僧正。後辭任還多寶寺。常習定閒房亦時開律席。後移住長干寺。以明帝彧太始年中。集出十誦尼戒一部。兼出羯磨流行於代無盡意經十卷(第五出與阿差末經等同本見始興僧祐寶唱等錄)阿述達菩薩經一卷(第四出興寶積無畏德會等同本太始年於廣州出見始興寶唱等錄)海意經七卷(見始興僧祐寶唱等錄)如來恩智不思議經五卷(見始興僧祐寶唱等錄)寶頂經五卷(見始興僧祐寶唱等錄)三密底耶經一卷(宋言賢人用律經見始興僧祐寶唱等錄)   右六部二十九卷其本並闕。   沙門竺法眷。印度人也。志性弘簡開利為務。以明帝彧太始年中。於廣州譯無盡意等經六部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化三昧經第二出與漢嚴佛調譯者及大般若那伽室利分並同本見始興錄)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翔公。亦云朔公。在南海郡譯濡首菩薩經一部。群錄直雲宋世不顯年名。未詳何帝佛藏大方等經一卷(亦名問明顯經是華嚴經明難品異譯見始興錄及法上錄)瓔珞本業經二卷(一名菩薩瓔珞經第三出見始興及法上錄)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闕。   沙門釋道嚴。於宋世譯佛藏方等經等二部。群錄直雲宋世出不顯帝年梵女首意經一卷(第二出見始興錄及趙錄法上錄)空淨三昧經一卷(亦云空淨天感應三昧經第二出見始興錄及趙錄法上錄)勸進學道經一卷(亦名勸進經與梁史共出第三譯)   右三部三卷其本並闕。   沙門釋勇公。於宋世譯梵女首意等經三部。群錄雖雲宋世不顯帝年車匿經(亦名車匿本末經出六度集中是屍呵遍王經異名群錄雖雲勇公所出今以是別生抄經故刪之不存也)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與西晉法護文殊淨律經等同本第四出見始興錄及法上錄)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一名大乘瓔珞莊嚴經亦名轉女身菩薩經第四出與西晉法護順權方便經等同本見始興錄及僧祐法上錄)   右二部二卷(前寂調音經見在後樂瓔珞經闕本)   沙門釋法海。於宋世譯寂調音等經二部。群錄注云宋世譯出。既不顯年未詳何帝月燈三昧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一名逮慧三昧經出大月燈經第七卷異譯見趙錄及法上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先公。於宋世譯月燈經一部。群錄注云宋世不顯譯年。未詳何帝彌沙塞律抄一卷(見寶唱錄)   右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僧伽跋彌。師子國人也。譯彌沙塞律抄一部。大周錄中指寶唱錄不言帝代。其寶唱錄尋本未獲。且寄於宋錄以彰有據耳新集失譯諸經如來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法身第二出與慧印三昧經同本)老母經一卷(第二出與老女人經等同本)法滅盡經一卷甚深大回向經一卷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四十卷異譯)優波夷墮舍迦經一卷(出中阿含第五十五異譯或無迦字)邪見經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異譯)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或雲大沙門羯磨法出十誦律)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一卷(或直雲迦丁比丘經)   已後闕本十方佛名經一卷(本作十萬疑錯)華嚴淨經一卷三十七品經一卷(祐載兩本並雲異出今且存一)七佛各說偈一卷乳王如來經一卷(或無乳王經今疑與乳光佛經同本)現在十方佛名經一卷過去諸佛名經一卷千五百佛名經一卷五百七百佛名經一卷(或雲五百七十)觀世音成佛經一卷文殊因緣經一卷文殊本願經一卷文殊觀經一卷彌勒須河經一卷導師問佛經一卷颰陀菩薩百二千難經一卷持身菩薩經一卷(或雲持身經)賢首菩薩二百問經一卷金剛女菩薩經一卷善意菩薩經一卷菩薩從兜率天降中陰經一卷菩薩行喜經一卷菩薩淨本業經一卷菩薩初業經一卷菩薩四事經一卷菩薩十六願經一卷菩薩五十德行經一卷菩薩教法經一卷菩薩正行經一卷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菩薩母姓字經一卷菩薩家姓經一卷菩薩比丘經一卷菩薩經一卷(今疑本上脫字)菩薩作六牙象本事經一卷菩薩師子王經一卷浴像功德經一卷(與新譯者梵本同未詳同別)浴僧功德經一卷陀鄰尼目佉經一卷(今疑即是阿難陀目佉尼經)禮敬諸塔經一卷般若波羅蜜偈經一卷佛清淨偈經一卷太子出國二十偈一卷佛十力偈一卷十方佛神咒一卷四天王神咒一卷十二因緣結縷神咒一卷摩訶神咒一卷移山神咒一卷降魔神咒一卷威德陀羅神咒一卷(本作成字錯也)和魔結神咒一卷鳩摩迦葉經一卷(與僮迦葉解難經同本出長阿含第七卷異譯法經錄雲出中阿含第十六卷異譯)出要經二十卷行道經七卷長阿含經三卷(祐雲疑是殘缺長阿含經)弘道經二卷四天王經一卷(祐雲彼有咒似人所附)諸天阿須倫斗經一卷金色女經一卷(雜譬喻中有祐雲異出本)治禪鬼魅不安經一卷瞻波國佛說戒經一卷佛在誓枝山說法經一卷佛三毒事經一卷佛七事經一卷佛問和伏經一卷佛意行經一卷因佛生三心經一卷佛聚經一卷七佛本緣經一卷釋迦文枝缽經一卷佛袈裟經一卷佛大衣經一卷迦葉解經一卷迦葉因緣經一卷舍利弗問署經一卷迦葉獨證自誓經一卷舍利弗嘆度女人經一卷舍利弗生西方經一卷舍利弗目連泥洹經一卷(今疑是生經中舍利弗般泥洹經)目連所問經一卷目連因緣經一卷阿難見變經一卷難陀經一卷阿那含七念經一卷羅漢菩子經一卷賓頭盧取缽經一卷愛行比丘經一卷愛身比丘經一卷栴比丘經一卷善星比丘經一卷六群比丘經一卷自在王比丘經一卷羅邪達比丘經一卷比丘和須蜜經一卷玄戒未來比丘經一卷(今疑玄字錯)比丘法相經一卷釋種童子經一卷尊者婆蹉律經一卷罽賓二沙彌經一卷沙彌持戒經一卷海洲優婆塞會經一卷賢者雜事經一卷弟子修學經一卷弟子行澤中遇賊劫經一卷弟子精進經一卷迦提羅越問五戒經一卷那羅延天王經一卷毗沙門天王經一卷四大天王經一卷諸天壽經一卷魔現成佛經一卷魔王誡(疑是試字)經一卷淨飯王經一卷佛葬閱頭檀王經一卷 阿育王作小兒時經一卷(今疑出育王傳)小阿育王經一卷優填王照逝心女經一卷(今疑是大乘藏中優填王經)迦夷王頭布施經一卷果尊王經一卷佛居士經一卷降恐王經一卷(今疑恐字錯)摩羅王經一卷摩登王經一卷舍夷國經一卷羅提坻王經一卷(或作國王羅提[土  (崋-山+甲)]經)摩訶惟越王經一卷流沙王經一卷十四王經一卷王以竹施經一卷勸王持五戒經一卷太子旃舍羅差經一卷長者盛德經一卷長者法心經一卷長者仁賢經一卷長者洹羅越經一卷佛問淳陀長者受樂淨行經一卷婆羅門問事經一卷婆羅門等爭說經一卷六師詣波斯匿王經一卷尼揵齋經一卷明星梵志經一卷兜率梵志經一卷梵志拔陀經一卷梵志計火淨經一卷梵志問疑經一卷梵志意經一卷梵志好母經一卷梵志淫女經一卷梵志六師經一卷天后賢女經一卷德女問經一卷貧女少施獲弘報經一卷彌家女經一卷二人作沙門弟斷兄舌經一卷氣噓殺旃陀羅經一卷眼能視殺人經一卷孤獨三兄弟經一卷阿劍他經一卷不蘭伽經一卷小申日經一卷波羅柰媈四姓經一卷(或作婦字)大姓家主叩書不經一卷提謂經一卷強羅經一卷金轉龍王經一卷蘇曷龍王經一卷三龍王經一卷虎王經一卷蠍王經一卷毒龍蛇施經一卷放牛法經一卷(今疑是藏中放牛經)養牛經一卷閻羅王經一卷(今疑是藏中閻羅王五天使者經)餓鬼經一卷鐵杵泥犁經一卷緣經一卷藥經一卷苦慧經一卷慧達經一卷法足經一卷身數經一卷選福經一卷布施經一卷助善經一卷古來經一卷(今疑是藏中古來世時經)孝順經一卷緣本經一卷(入疑是藏中緣本致經)度世經一卷法藏經一卷明住經一卷善憩經一卷植質經一卷名相經一卷怪異經一卷滅怪經一卷本缽經一卷案缽經一卷諸法經一卷與脫經一卷伏願經一卷寶見經一卷真提經一卷明義經一卷見在經一卷釋論一卷(祐雲疑是大智度論抄之一卷)雜事經一卷旨解經一卷(祐雲疑即義旨雜解)釋學經一卷度道俗經一卷諸福德經一卷說人身經一卷施色力經一卷色入施經一卷戒法律經一卷未生火經一卷未生災經一卷 念佛品經一卷鬚彌山經一卷 成敗品經一卷(經目或雲成敗品第四似是樓炭經之一品今檢樓炭無此品)世間珍寶經一卷(舊錄雲世間所望珍寶經)現道神足經捲成行無想經一卷悔過除罪經一卷深自僥倖經一卷布施持戒經一卷生西方齋經一卷造浴室法經一卷有疑往解經一卷長阿含方法經一卷令人孝有德經一卷人於出家者經一卷心應深貪慕經一捲地水火風空經一卷求欲者除意經一卷持戒教人殺生經一卷七月十五日臘法經一卷功高憍慢有二輩經一卷歡喜布施有五事經一卷(或作勸字錯)三夢經一卷三悔處經一卷三乘無當經一卷四署經一卷四等意經一卷四政斷經一卷四厚經一卷五署經一卷五穀世經一卷五亂經一卷五耶經一卷 六禪經一卷六度六十行經一卷六輩阿惟越致經一卷七眾經一卷七流經一卷七使經一卷七輩人橫死經一卷七歲作善經一卷八方萬物無常經一卷八雙經一卷九結經一卷九惱經一卷九道觀身經一卷十部僧經一卷十二意經一卷十二阿練若高行經一卷十二部經名一卷三十二僧那經一卷三十四意經一卷五十德相經一卷六十品經一卷六十二疑經一卷七十二觀經一卷百法經一卷惟日三昧經一卷月電三昧經一卷無言三昧經一卷阿和三昧經一卷禪行法經一卷(今疑是藏中禪行法想經)須彌山譬經一卷日月譬經一卷海水譬經一卷藥草喻經一卷功德天譬經一卷賢劫譬經一卷金剛譬經一卷寶藏譬經一卷明珠譬經一卷聚木譬經一卷四大譬經一卷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或雲五部僧服經高僧傳雲白法祖譯)結界文經一卷沙彌離戒經一卷五戒報應經一卷六足阿毗曇一卷雜譬喻經六卷(或雲諸雜譬喻)譬喻經一卷(祐雲異出更有一本今且存一)雜譬喻經一卷(凡十一事)   右三百七部三百四十卷(唯初九部九卷有本余者並闕)並是梁代沙門僧祐錄中新集失譯諸經然僧祐本錄祐所新集。總一千三百六部一千五百七十卷。今細檢括餘九百九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卷。多是諸別生經。或長房等失譯錄中已載。及有代錄之中標其譯主。除此之外有三百七部三百四十卷。檢括長房等錄皆未曾載。今新集於此以為失源。然祐錄中但云失譯不標年代。今且附於宋錄之末。庶免遺漏焉。 開元釋教錄卷第六 總括群經錄上之六   齊蕭氏都建業(亦云南齊)   自高帝建元元年己未至和帝中興二年壬午。凡經七主二十四年。沙門七人。所譯經律總一十二部三十三卷(於中七部二十八卷見在五部五卷闕本)(蕭齊)沙門曇摩伽陀耶舍(一部一卷經)沙門摩訶乘(二部二卷經律)沙門僧伽跋陀羅(一部一十八卷律)沙門達摩摩提(二部二卷經)沙門求那毗地(三部六卷經集)沙門釋曇景(二部二卷經)沙門釋法化(一部一卷經)無量義經一卷(第二出見僧祐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曇摩伽陀邪舍。齊言法生稱。中印度人。悟物居情導利無舍。以高帝道成建元三年辛酉。於廣州朝亭寺譯無量義經一部。邪舍手善隸書口解齊言傳受經人。武當山沙門慧表永明三年齎至揚都。繕寫流布五百本生經一卷(見僧祐錄祐雲未詳卷數房雲一卷)他毗利律一卷(齊言宿德律見僧祐錄祐雲未詳卷數房雲一卷)   右二部二卷其本並闕。   沙門摩訶乘。西域人也。棲心妙道結志弘通。以武帝賾永明年中。於廣州譯五百本生經等二部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或雲毗婆沙律亦直雲善見律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   右一部一十八卷其本見在。   沙門僧伽跋陀羅。齊言眾賢。西域人。懷道放曠化惠無窮。師資相傳雲。佛涅槃後優波離既結集律藏訖。即於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花供養律藏。便下一點置律藏前。年年如是。優波離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寫俱。陀寫俱欲涅槃付弟子須俱。須俱付弟子悉伽婆。悉伽婆付弟子目揵連子帝須。目揵連子帝須付弟子旃陀跋闍。如是師師相付至今三藏法師(不出其名)三藏法師將律藏至廣州。臨上舶反還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羅。跋陀以武帝永明六年戊辰(房雲己巳)共沙門僧禕。於廣州竹林寺譯出。名為善見律毗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己巳歲(房雲庚午)七月半受自恣竟。如前師法以香華供養律藏訖即下一點。當其年計得九百七十五點。點是一年。趙伯休梁大同九年於廬山值苦行律師弘度。得此佛涅槃後眾聖點記年月訖齊永明七年。伯休訪弘度雲。自永明七年已後云何不復見點。弘度答雲。自此已前皆是得道聖人手自下點。貧道凡夫止可奉持頂戴而已。不敢輒點。伯休因此算。至梁大同九年癸亥歲。合得一千二十八年。升依伯休所計推。至大唐開元十八年庚午之歲。合得一千二百一十六年。若然則是如來滅度遠近參差未堪取行(此墨點記與法顯所傳師子國佛牙精舍唱記年歲全懸此雲優波離集律藏竟自恣了已手自下點年年如是展轉相付流傳至今者此或不然尋此善見婆沙非是波離所集乃是部分已後二十部中隨彼所宗釋一家義撮要而解非全部毗尼也即此撰集已後年下一點此或如然若言波離手自下點者未可即為指南也)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一卷(今編入妙法華在第五卷初沙門法獻于于填國得梵本來見道慧宋齊錄僧祐錄雲於高昌郡獲梵本未詳孰正)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一卷(永明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譯出見僧祐錄及寶唱錄)   右二部二卷(提婆達多品見在觀世音咒經闕本)   沙門達摩摩提。齊言法意。西域人。悟物情深隨方啟喻。以武帝。永明八年庚午。為沙門法獻於楊都瓦官寺譯提婆達多品等二部。獻時為僧正。初獻以宋元徽三年遊歷西域。于于填國得經梵本並及佛牙。有迦毗羅神衛護還宋。經至齊永明中共沙門法意譯出。佛牙安置鍾山上定林寺(佛牙可長三寸圍亦如之色帶黃白其牙端拶凸若今印文而溫潤光潔頗類珠玉謹按內經佛有四牙一在忉利天一在龍王宮一在師子國一在烏萇國此即烏萇國牙也後忽失之乃現於填獻于于填請還)   到梁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數人並執器仗。初夜扣門稱臨川殿下奴叛。有人告雲。在佛牙閣上請開閣檢視。寺僧從其言主帥至佛牙座前。開函取牙作三禮已。錦巾盛牙繞東山去。後尋卻得還安定林。隋文並陳仍在鍾岳。至仁壽三年內使令豫章王暕。從楊州將獻文帝。其年五月十五日敕送東禪定寺供養。佛牙靈異具如僧祐佛牙記。此不復廣。其東禪定寺即今大莊嚴寺是也須達經一卷(一名須達長者經出中阿含第三十九卷僧祐雲建武二年出異譯見長房錄及高僧傳)百喻經四卷(亦云百句譬喻經或五卷天竺僧伽斯那撰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譯見僧祐錄祐等並雲譯成十卷此之四卷百事足矣)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五出與貝多樹下經等同本祐雲建武二年出見高僧傳及長房錄)   右三部六卷(前二部五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求那毗地。齊言德進。中印度人。弱齡從道師事天竺大乘法師僧伽斯。聰慧強記勤於諷習。所誦大小乘經十餘萬言。兼學世典明解陰陽。其候時逢占多有徵驗。故道術之稱有聞西域。建元初來至江淮止毗耶離寺。執錫從徒威儀端肅。王公已下競相請謁。初僧伽斯於天竺國。抄集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要切譬喻。撰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學。毗地悉皆通誦兼明義旨。以武帝永明十年壬申秋九月。譯為齊文即百喻經也。復出須達及十二因緣。自宋大明已後譯經殆絕。及其宣流法寶世咸美之。毗地為人弘厚有識度。善於接誘勤躬行道夙夜匪懈。是以外國僧眾萬里歸集。南海商人悉共宗事。供贈往來歲時不絕。性頗福積富於財寶。然營建法事已無私焉。於建業淮側造止觀寺。重閣層門殿房整飾。養徒施化德業甚着。以中興二年冬卒摩訶摩耶經一卷(第二出一名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亦云摩耶經或二卷見王宗寶唱法上等三錄)未曾有因緣經二卷(度羅睺羅沙彌序亦直雲未曾有經第二出見始興錄)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曇景。不知何許人。於齊代譯摩耶經等二部。群錄直雲齊世譯出。既不顯年未詳何帝腹中女聽經一卷(第五出與無垢賢女經等同本房雲見右錄)   右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釋法化。以廢帝寶卷永元年中。誦出腹中女聽經一部。眾錄相承並雲誦出。未詳誦意依而列之。以有先譯故免疑失。   (又長房內典等錄雲齊時江州沙門道政刪改彌勒成佛經一卷此或不然如後大乘錄中廣述又房等復雲齊代沙門法度於楊都出灰河經一卷毗跋律一卷今以灰河經出雜阿含其毗跋律隋法錄雲法度偽造以濫律名今廢不立房等又雲齊代沙門釋法尼譯益意經二卷今以此經即是齊末梁初僧法尼閉目誦出者今見有本文理差舛不可流行若言齊末出者祐錄何故不載今編疑部正錄不存房等又雲齊代沙門道備出九傷等經五部五卷群錄並疑今依舊為定也)   梁蕭氏都建業(亦云前梁)   自武帝天監元年壬午至敬帝太平二年丁丑。凡經四主五十六年緇素八人。所出經律論及諸傳記等並新集失譯諸經。總四十六部二百一卷(於中四十部一百九十一卷見在六部十卷闕本)沙門釋僧祐(三部三十九卷譜錄集)沙門曼陀羅仙(三部一十一卷經)沙門僧伽婆羅(一十部三十二卷經論傳)沙門釋寶唱(二部五十四卷經集尼傳)沙門釋明徽(一部一卷尼戒)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一卷經)沙門波羅末陀(一十一部二十四卷經論)沙門釋慧皎(一部一十四卷僧傳)新集失譯諸經一十四部二十五卷經論集釋迦譜十卷(於齊代撰別有五卷本與此廣略異房雲四卷恐誤見僧祐錄及長房內典等錄合入齊錄隨人附梁)出三藏記集十五卷(祐錄自雲十卷見有十五卷長房內典二錄雲十六卷見僧祐長房內典等錄亦齊時撰)弘明集十四卷(祐等三錄並雲十卷今見十四卷見僧祐長房內典等錄)   右三部三十九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僧祐楊都建初寺僧也。本姓俞氏。其先彭城下邳人。父世居建業。祐年數歲入建初寺禮拜。因踴躍樂道不肯還家。父母憐其志且許入道。師事僧范道人。年十四家人密為訪婚。祐知而避至定林投法達法師。達亦戒德精嚴為法門梁棟。祐師奉竭誠。及年滿具戒執操堅明。初受業於沙門法穎。穎既一時名匠為律學所宗。祐乃竭思鑽求無懈昏曉。遂大精律部有勵先哲。武帝衍深相禮遇。凡僧事顧疑皆敕就審決。年衰腳疾敕聽乘輿入內。為六宮受戒。其見重如此。及齊竟陵文宣王子良梁臨川王宏南平王偉儀同陳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貴嬪丁氏等。並崇其戒范盡師資之敬。凡白黑門徒萬有餘眾。祐洞明律藏兼善文藻。搜集記錄撰為部帙。庶尋覽之者功省而博達。實法門之綱要釋氏之元宗也。自蕭齊末爰及梁代。撰釋迦譜等三部。自外法苑集世界記師資傳等。以非入藏故闕不論。並如三藏記等具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或一卷亦直雲文殊般若波羅蜜經初出與僧伽婆羅出者及大般若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同本亦編入寶積當四十六會見李廓錄及續高僧傳)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第二出今編入寶積當第八會見李廓實唱二錄及續高僧傳)寶雲經七卷(初出與陳代須菩提大乘寶雲經及唐達摩流支寶雨經等同本異譯見東錄及續高僧傳)   右三部一十一卷其本並在。   沙門曼陀羅仙。梁言弱聲。亦云弘弱。扶南國人。神解超悟幽明畢觀。無憚夷險志存開化。大齎梵經遠來貢獻。以武帝天監二年癸未屆於梁都。敕僧伽婆羅令共翻譯。遂出文殊般若等經三部。雖事傳譯未善梁言。故所出經文多隱質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第二出與前曼陀羅出者及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同本房雲少勝前曼陀羅所出二卷者)大乘十法經一卷(初出與元魏覺定所出十法經同本普通年譯亦直雲十法經)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第二出與元魏曇摩流支入佛境界經同本)八吉祥經一卷(若人聞此八佛名號不為一切諸鬼神眾難所侵第四出與八吉祥咒及八陽神咒經等同本)孔雀王咒經二卷(亦云孔雀王陀羅尼經第七譯與唐義淨大孔雀咒王經等同本見寶唱錄)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此咒有大神力若能持者雪山有八夜叉王常來擁護所欲隨心第九譯與支謙所出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文殊師利問經二卷(亦直雲文殊問經天監十七年於占雲館譯袁曇允筆受光宅寺沙門法雲祥定)菩薩藏經一卷解脫道論十二卷(亦云十三卷天監十四年於占雲館譯)阿育王經十卷(或加大字第二出與西晉安法欽育王傳同本異譯天監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於楊都壽光殿譯見寶唱錄)   右一十部三十二卷。其本並在(並見長房錄續高僧傳中都有部數名不備列)   沙門僧伽婆羅。梁言眾鎧。亦云僧養。扶南國人也。幼而穎悟早附法津。雖經論具探而偏習對法。聲聞漸布垂譽海南。具足已後廣精律藏。勇意觀方樂崇開化。聞齊國弘法隨舶至都住正觀寺。為天竺沙門求那跋陀弟子。復從跋陀研精方等。未盈炎燠博涉多通。乃解數國書語。值齊歷亡墜道教陵夷。婆羅靜潔身心外絕交。故擁室棲閒養素資業。大梁御宇搜訪術能。以天監五年被敕徵召。於梁都壽光殿華林園正觀寺占雲館扶南館等五處傳譯。即以天監五年景戌至普通元年庚子。譯文殊般若等經十部(其梵本並是曼陀羅獻者長房等錄復雲婆羅更出育王傳五卷者非也前育王經即是其傳不合重載)初翻經日於壽光殿武帝躬臨法座筆受其文。然後乃付譯人盡其經本。敕沙門寶唱慧超僧智法雲及袁曇允等相對疏出。華質有敘不墜譯宗。天子禮接甚厚引為家僧。所司資給道俗改觀。婆羅不畜私財。以其嚫施成立住寺。太尉臨川王宏接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於正觀寺。春秋六十有五經律異相五十卷(天監十五年奉敕撰錄雲並目錄五十五卷今闕其目但五十卷其目但纂篇題應無別事見寶唱錄及長房錄)比丘尼傳四卷(述晉宋齊梁四代尼行新編入錄)   右二部五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寶唱。梁都莊嚴寺僧也。俗姓岑氏吳郡人。僧祐律師之高足也。博識洽聞罕有其匹。武帝甚相崇敬。天監年中頻敕撰集皆愜帝旨。十五年景申又敕撰經律異相一部。唱又別撰尼傳四卷。房錄之中復有名僧傳等七部。非入藏故闕不論。余並備在續高僧傳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尼戒本見寶唱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明徽。梁都建初寺僧也。戒行精苦習彌沙塞部。徽以宋代覺壽譯彌沙塞律。但出比丘戒本而無尼戒。遂以武帝普通三年壬寅。於大律內抄出尼戒一卷。即今見行者是(撰錄者曰檢此戒中眾學之後無七滅諍律本雖略准義合安豈可尼僧有諍不殄只律正文與僧同有故彼律第四十雲眾學法中唯除污草及水七滅諍法隨順法並同比丘彼師不安理不通也)大乘頂王經一卷(亦云維摩兒經與西晉法護方等頂王及隨崛多善思童子經等同本第三出見長房錄及續高僧傳等)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王子月婆首那。中印度優禪尼國王之子(此優禪尼國或雲在南天竺亦云在西天竺未能定矣或可此國據在中天之維博西近南故傳說差誤不定一方也)   生知俊朗體悟幽微。專學佛經尤工義理。洞曉音韻兼善方言。先於東魏興和年中譯經三部。梁大同中從魏之梁武帝留住。敕遣總知外國使命。因譯頂王經一部金光明經七卷(或六卷二十二品承聖元年於正觀寺及楊雄宅出涼世無讖出四卷者有十八品真諦更出四品足前成二十二分為七卷今在刪繁錄)無上依經二卷(梁紹泰三年丁丑九月八日於平固縣南康內史劉文陀請令譯出見經後記房雲陳代出者非也諸家年曆並無紹泰三年如別錄中會)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房雲太清四年出檢諸年曆太清不至四年已下並同)決定藏論三卷(中有梁言字是梁代譯尋其文句是真諦出也)大乘起信論一卷(初出與唐實叉難陀出者同本承聖二年癸酉九月十日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出月婆首那等傳語沙門智愷等執筆並制序見論序)如實論一卷(初題雲如實論反質難品房雲太清四年出)仁王般若經一卷(承聖三年於豫章寶田寺譯第三出與西晉法護等出者同本)彌勒下生經一卷(承聖三年於豫章寶田寺譯第五出與羅什等出者同本)十七地論五卷(與唐譯瑜伽師地論同本翻得五卷遇難遂輟見續高僧傳太清四年於富春令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名德譯)中論一卷(房雲太清四年出)三世分別論一卷(房雲太清四年出)   已上並見長房內典等錄 右一十一部二十四卷(如實論上六部一十五卷見在仁王經下五部九卷闕本)   沙門波羅末陀。梁言真諦。或雲拘羅那他。此曰親依。並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印度優禪尼國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广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精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遠涉艱關無憚夷險歷遊。諸國遂止中天。梁武大同中敕直省張氾等。送扶南獻使返國。仍遣聘中天竺摩伽陀國。請名德三藏並求大乘諸論雜華經等。真諦遠聞行化儀軌聖賢。搜選名匠惠益氓品。彼國乃屈真諦並齎經論恭膺帝旨。既素蓄在心渙然聞命。以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達於南海。沿歷險闊仍滯兩春。以太清二年閏八月始屆都邑。武皇面申禮敬安置於寶雲殿竭誠供養。帝欲傳翻經教不羨秦時。更出新文有逾齊日。屬道銷梁季寇羯憑陵法為時崩。不果宣述乃步入東土。又往富春令陸元哲創奉問津將事傳譯。招延英秀沙門寶瓊等二十餘人。翻十七地論適得五卷。而國難未靜側附通傳。至大寶年為侯景請還在台供養。於斯時也兵飢相接法幾頹焉。會元帝啟祚承聖清夷。乃止於金陵正觀寺。與願禪師等二十餘人翻金光明經。三年二月還返豫章。又往新吳始興。復隨蕭太保度嶺至於南康。並隨方翻譯棲遑靡托。諦於梁代所出經論總十一部。梁末入陳復出經論如後所述。   長房內典等錄有十八部論一卷亦云諦譯。今尋文句非是諦翻。既與部執本同不合再出。今此刪之如別錄中述。復有金光明疏等六部二十六卷。並是真諦所撰亦並刪之(長房內典等錄復雲天監十五年木道賢獻優婁頻經一卷直雲獻上不辯委曲且編疑錄此刪不載)高僧傳十四卷(序錄一卷傳十三卷共成十四天監十八年撰見長房內典二錄)   右一部一十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皎。未詳氏族。會稽上虞人。學通內外博訓經律。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撰涅槃梵網義疏。又以唱公所撰名僧頗多浮冗。因遂開例成廣着高僧傳一部。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終至梁天監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載。二百五十七人。又傍出附見者二百三十九人。都合四百九十六人。開其德業大為十例。其序略雲。前之作者或嫌以繁廣刪減其事。而抗跡之奇多所遺削。謂出家之士處國賓王。不應傲然自遠高蹈獨絕。尋辭榮棄愛本以勵俗為賢。若此而不論竟何所紀。又雲。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竊謂名之與高如有優劣。至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紀。高而不名則備之今錄。故省彼名音代以高字。謹詳覽此傳義例甄著文詞婉約。實可以傳之不朽永為龜鏡矣新集失譯諸經摩利支天經一卷(或雲小摩利支天經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初摩利支天經少分異譯)六字神咒王經一卷(第二出與六字咒王經同本)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亦云七佛神咒經初出與隋譯如來方便善巧咒經同本)三劫三千佛名經三卷(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卷上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卷中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卷下見長房入藏錄彼為三本經今合為一部)牟梨曼陀羅咒經一卷(或無經字)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亦直雲阿吒婆拘咒經)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六字大陀羅尼經一卷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一卷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亦名菩薩五法懺悔經)陀羅尼雜集十卷大乘五陰論一卷(婆藪盤豆菩薩造見陳朝大乘寺藏錄初出與唐譯大乘五蘊論同本)此論闕。   右一十四部二十五卷除五陰論余併入藏經房等失譯錄中闕而不載。尋其文句非是遠代。故編梁末以為梁代失源雲。   魏元氏初都恆安。南遷洛陽後遷鄴(亦云後魏)   始從道武帝皇始元年丙申(即東晉太元二十一年也)終東魏孝靖帝武定八年庚午。凡一十三帝一百五十五年(五帝都恆安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南遷七帝都洛陽一主都鄴)緇素一十二人。所譯經論傳等。總八十三部二百七十四卷(於中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見在一十部一十九卷闕本)(元魏)沙門釋慧覺(一部一十三卷集經)沙門釋曇曜(三部七卷經傳)沙門吉迦夜(五部一十九卷經論傳集)沙門曇摩流支(三部八卷經)沙門釋法場(一部一卷經)沙門勒那摩提(三部九卷經)沙門菩提留支(三十部一百一卷經論)沙門佛陀扇多(一十部一十一卷經論)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一十八部九十二卷經戒論)王子月婆首那(三部七卷經)沙門毗目智仙(五部五卷論)沙門達磨菩提(一部一卷論)賢愚經十三卷(或十五卷或十六卷或十七卷亦云賢愚因緣經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   右一部一十三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覺。一雲曇覺。祐雲曇覺涼州人。牆仞連霄風神爽悟。戒地清拔慧鑒通微于于闐國得經梵本。以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從于闐還到高昌國。共沙門威德譯賢愚經一部。見靖邁經圖(按梁沙門僧祐賢愚經記雲河西沙門釋曇覺威德等凡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于于闐大寺遇般遮於瑟之會般遮於瑟者漢言五年一切大眾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覺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析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既而踰越流沙齎到涼州於時沙門釋慧朗河西宗匠道業淵博總持方等以為此經所記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載善惡善惡相翻即賢愚之分也前代傳經已多譬喻故因事改名號曰賢愚焉)大吉義神咒經二卷(或四卷見法上錄)淨度三昧經一卷(第四出見竺道祖錄及續高僧傳)付法藏傳四卷(第二出見菩提流支錄及續高僧傳)   右三部七卷(吉義咒經一部二卷見在淨度經等二部五卷闕本)   沙門釋曇曜。未詳何許人也。少出家攝行堅貞風鑒閒約。以魏和平年中住北台。昭玄統。綏緝僧眾妙得其心。住恆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北面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岩。龕之大者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東頭僧寺恆供千人。碑碣見存未卒陳委。先是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七年。司徒崔皓邪佞謏詞。令帝崇重道士寇謙之拜為天師。珍敬老氏殘害釋種焚毀寺塔。至庚寅年太武感致厲疾方始開悟。兼有白足禪師來相啟發。生愧悔心即誅崔皓。埋之都市以口為廁令眾穢之。至壬辰年太武雲崩。孫文成立。即起塔寺搜訪經典。毀法七載三寶還興。曜慨前陵廢欣今重複。以和平三年壬寅故於北台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吉義等經三部。流通後賢意存無絕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第五出與羅什莊嚴菩提心經等同本見始興錄及道慧宋齊錄)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亦名集諸佛華經亦直名集華經一名現在佛名經或四卷第三出與羅什等出者同本見道慧宋齊錄)方便心論一卷(或二卷凡四品第二出與東晉覺賢出者同本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付法藏因緣傳六卷(或無因緣字亦云付法藏經或四卷或雲二卷見道慧宋齊錄第三出與宋智嚴魏曇曜出者同本亦見僧祐錄)雜寶藏經八卷(錄雲十三卷未詳今只有八卷見道慧宋齊錄及僧祐錄)   右五部一十九卷其本並在。   沙門吉迦夜。魏云何事。西域人也。游化在慮導物為心。以孝文帝延興二年壬子。為昭玄統沙門曇曜譯大方廣十地等經五部。劉孝標筆受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正始元年出華嚴眷屬經)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亦名如來入一切佛境界經景明二年於白馬寺出第一譯與梁僧伽婆羅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同本)金色王經一卷(初出與瞿曇流支譯者同本正始四年出法上錄雲菩提留支後更重勘)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七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曇摩流支。魏雲法希。亦云法樂。南印度人。棄家入道偏以律藏傳名。弘道為務感物而動。宣武帝世游化洛陽。以景明二年辛巳至正始四年丁亥。為宣武帝譯信力等經三部。沙門道寶筆受。見長房等錄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雲辯意長者子所問經一名長者辯意經見法上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場未詳何許人也。亦以宣武帝時於洛陽譯辯意經一部(撰錄者曰謹按高僧等傳並雲晉時道安出家數載方啟師求經師創付辯意經一卷可五千言一覽便誦又安公失譯復載其名准此東晉之時辨意已行於世如何至魏宣武始雲法場出也)妙法蓮華經論一卷(婆藪盤豆菩薩造亦云法華經論侍中崔光僧朗等筆受見長房錄初出與菩提留支譯者大同小異題雲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亦云寶性分別七乘增上論或三卷或五卷於趙欣宅出見寶唱錄第二譯與菩提留支出者同本)寶積經論四卷(第二出與菩提留支大乘寶積經論同本見寶唱錄)   右三部九卷(前二部五卷見在後一部四卷闕本)   沙門勒那摩提。或雲婆提。魏言寶意。中印度人。學識優贍理事兼通。三藏教文凡誦一億偈。偈三十二字。尤明禪觀意存游化。以宣武帝正始五年戊子初屆洛邑。遂譯法華論等三部。沙門僧朗覺意侍中崔光等筆受。當翻經日於洛陽內殿。菩提留支傳本。勒那扇多參助。其後三德乃徇流言。各傳師習不相訪問。帝以弘法之盛略敘曲煩敕三處。各翻訖乃參校。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時兼異綴後人合之共成通部。見寶唱等錄(所以法華寶積寶性等論各有兩本耳)   初寶意沙門神理標異。領牒魏詞偏盡隅隩。帝每令講華嚴經。披釋開悟精義每發。一日正處高座。忽有持笏執名者形如大官。雲奉天帝命來請法師講華嚴經。意曰。今此法席尚未停止。待訖經文當從來命。雖然法事所資獨不能建。都講香火維那梵唄咸亦須之可請令定。使者即如所請。見講諸僧既而法事將了。又見前使雲奉天帝命故來下迎。意乃含笑熙怡告眾辭訣。奄然卒於法座。都講等四僧亦同時俱逝。凡所聞見嘆未曾有毗耶娑問經二卷(長房等錄並雲寶意於洛陽譯今按經序乃雲與和四年瞿曇流支於鄴都譯今移在瞿曇錄中)十地經論十二卷(注云初譯論時未善魏言名器世間為盞子世間後因入殿齋見諸宿德從弟子索器乃總授缽襆因悟器是總名遂改為器世間此十地論長房等錄勒那菩提二處俱載今按崔光論序乃雲菩提留支勒那摩提在洛陽殿內二人同譯佛陀扇多傳語帝親筆受二錄各存理將未可今合為一本在留支錄中)龍樹菩薩和香方一卷(凡五十法今以非三藏教故不錄之)   上之三部今並刪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永平二年於胡相國第譯是第二出僧朗筆受與秦世羅什及大般若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等同本見法上錄)彌勒菩薩所問經一卷(第二出與大乘方等要慧經同本於趙欣宅譯覺意筆受今編入寶積當第四十一會改名彌勒菩薩問八法會)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神龜元年於洛陽譯是第三出與法護持心羅什思益並同本異出見法上錄及續高僧傳)深密解脫經五卷(全本初譯延昌三年於洛陽出僧辯筆受與唐譯解深密經及相續解脫節經等並同本見法上錄及續高僧傳)入楞伽經十卷(延昌二年譯是第三出與宋功德賢四卷楞伽及唐譯大乘入楞伽經等並同本僧朗道湛筆受見續高僧傳)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或加受記無所說字或七卷或八卷一名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正光元年於洛陽為司州牧汝南王於第出第二譯與神通變化經同本)無字寶篋經一卷(初出僧朗筆受與唐譯大乘離文字經等同本)伽耶山頂經一卷(亦云伽耶頂經第二出與羅什文殊問菩提經等同本)謗佛經一卷(第二出與西晉法護決定總持經同本)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初出與覺定轉有經同本)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初出與隋崛多文殊尸利行經同本覺意筆受)佛語經一卷(初出與周世崛多出者同本僧朗筆受)佛名經十二卷(或雲十三卷或分為二十卷正光年於胡相國第譯見續高僧傳)法集經六卷(或七卷或八卷延昌四年於洛陽出僧朗筆受見法上錄及續高僧傳)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一卷(亦云護諸童子請求男女陀羅尼經)差摩婆帝受記經一卷(正光年於洛陽出)不增不減經一卷(正光年於洛陽出七紙錄雲二卷者誤)十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天親菩薩造釋十地經永平元年四月於太極紫亭譯帝親筆受後付沙門僧辯等訖盡論文至四年夏首畢見崔光序)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五卷(或六卷或七卷或十卷釋彌勒所問經即寶積第四十一會是在洛陽趙欣宅出)大乘寶積經論四卷(第一譯與寶意出者同本釋單卷寶積經即大寶積第四十三會普明菩薩會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永平二年於胡相國宅出僧朗筆受第一譯與唐義淨所出能斷金剛論釋等同本)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一雲伽耶山頂經論婆藪盤豆菩薩造天平二年在鄴城殷周寺出僧辯道湛筆受)法華經論二卷(題雲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或一卷曇林筆受並制序第二出與前寶意出者同本初有歸敬頌者是見續高僧傳)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四卷(或三卷普泰元年於洛陽元挑湯宅出僧辯僧朗筆受錄雲十卷應誤見續高僧傳)無量壽經論一卷(題雲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婆藪盤豆菩薩造永安二年於洛陽永寧寺出僧辯筆受)十二因緣論一卷(淨意菩薩造)百字論一卷(提婆菩薩造)破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提婆菩薩造)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提婆菩薩造)寶性論四卷(或五卷初出與寶意出者同本已上並見長房錄及內典錄)   右三十部一百一卷(前二十九部見在後寶性論一部闕本)   沙門菩提留支。魏言道希。北印度人也。遍通三藏妙入總持。志在弘法廣流視聽。遂挾道宵征遠蒞蔥左。以魏永平之歲至止東華。宣武下敕殷勤敬勞。後處之永寧大寺供待甚豐。七百梵僧並皆周給。敕以流支為譯經之元匠也。其寺本孝明帝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在宮前閶闔門南御道之東。中有九層浮圖架木為之。舉高九十餘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出地千尺去台百里已遙見之。初營基日掘至黃泉獲金像三十二區。太后以為嘉瑞奉信法之徵也。是以飾制鑲奇窮世華美。剎表置金寶瓶容二十五斛。承露金槃一十一重。鐵鎖角張。槃及鎖上皆有金鐸如一石瓮。九級諸角皆懸大鐸。上下凡有一百三十枚。其塔四面九間六窗三戶。皆朱漆扉扇垂諸金鈴。層有五千四百枚。復施金鐸鋪首。佛事精妙殫土木之工。繡莊金鋪驚駭心目。高風永夜鈴鐸和鳴。鏗鏘之音聞十餘里。北有正殿形擬太極。中諸像設金玉珠繡。作工巧綺冠絕當世。僧房周接千有餘間。台觀星羅參差間出。雕飾朱紫繢以丹青。栝柏楨松異草叢集。院牆周匝皆施[木  豕]瓦。正南三門樓開三道三重。去地二百餘尺。狀若天門赫奕華麗。夾門列四力士四師子。飾以金玉莊嚴煥爛。東西兩門例皆如此。所可異者唯樓兩重北門通道但路而置。其四門外樹以青槐亘以淥水。京師行旅多庇其下。路斷飛塵。不由渀雲之潤。清風送涼。豈藉合歡之發。乃詔中書舍人常景制寺碑文。故云須彌寶殿兜率淨宮莫尚於斯是也。外國所獻經像皆在此寺。寺既初成。明帝及太后共登浮圖視宮中如掌內。下臨雲雨上天清朗。以見宮中事故禁人不聽登之。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人也。越自西域來游洛京。見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讚嘆疑是神工。自雲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如此寺精廬閻浮所無也。訖佛境界亦無有比。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孝昌二年大風髮屋拔樹。剎上寶瓶隨風而墮入地丈余。復命工人更安新者。至永熙三年二月為天所震。帝登陵雲台望火。遣南陽王寶炬錄尚書長孫稚將羽林一千來救。於斯時也雷雨晦冥霰雪交注。第八級中平旦火起。有二道人不忍焚燼投火而死。其焰相續經餘三月。入地剎柱乃至周年猶有煙氣。其年五月有人從東萊郡至雲。見浮圖在於海中光明儼然。同睹非一。俄而雲霧亂起失其所在。至七月平陽王為侍中[百  升]斯椿所挾西奔長安。至十月而洛京遷於漳鄴。先時留支奉敕創翻十地經論。厥初命章宣武皇帝親自筆受。然後方付沙門僧辯等訖盡論文。佛法隆盛英俊蔚然。相從傳授孜孜如也。三藏留支從洛陽宣武帝永平元年戊子。至鄴都孝靖帝天平二年乙卯。將三十年相繼翻譯。出金剛般若等經十地等論共三十部。帝又敕清信士李廓撰眾經錄。廓學通玄素條貫經論雅有標擬。故其錄雲。三藏法師留支房內。經論梵本可有萬甲。所翻新文筆受[葶-丁+呆]本滿一間屋。然其慧解與勒那相亞。而神悟聰敏洞善方言兼工咒術則無抗衡矣。嘗坐井口澡灌內空。弟子未來無人汲水。流支乃操柳杖聊撝井中。密加誦咒才始數遍。泉水上涌平及井欄。即以缽酌用之灌洗。傍僧具見莫測其神。咸共嘉嘆大聖人也。留支曰。勿妄褒賞。斯乃術法外國共行。此方不習謂為聖耳。懼惑世間遂秘不恆奮迅王問經二卷不必定入印經一卷一切法高王經一卷第一義法勝經一卷順中論二卷(已上五部七卷長房等錄並雲菩提留支所譯今按經初本譯序記並雲瞿曇留支非菩提也今移在瞿曇錄中)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三具足經論一卷轉法輪經論一卷(已上三部三卷房等亦云菩提留支所譯今按序記乃是毗目智仙故此三部亦移彼錄)眾經論目錄一卷(此是留支所撰非是梵本別翻今目錄中敘此不復存也)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十卷(寶唱錄雲菩提留支譯今以即是薩遮尼乾子經異名故不別存也)十法經一卷(元象二年於鄴都出第二譯與梁僧伽婆羅出者同本今編入寶積當第九會名大乘十法會)無畏德菩薩經一卷(亦云無畏德女經元象二年於鄴都譯第五出與阿術達經等同本今編入寶積當第三十二會曇林筆受)如來師子吼經一卷(正光六年於洛陽出第一譯與唐日照方廣師子吼經同本)銀色女經一卷(元象二年於鄴都譯第二出與西晉法炬前世三轉經同本)正恭敬經一卷(一名威德陀羅尼中說經或名正法恭敬經元象二年於鄴都出第一譯與隋闍那崛多善敬經同本)轉有經一卷(元象二年於鄴都譯第二出與菩提留支方等修多羅經同本)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一卷(第八譯與支謙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正光六年於洛陽出第一譯與隋崛多金剛場經同本)攝大乘論二卷(普泰元年於洛陽出與陳真諦唐玄奘所出攝論同本阿僧佉作)無字寶篋經一卷(元象二年於鄴都出第二譯與留支等出者同本上十部並見隋費長房錄及唐內典錄等)   右一十部一十一卷(前九部十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沙門佛陀扇多。魏言覺定。北印度人。神悟聰敏內外博通。特善方言尤工藝術。以孝明帝正光六年乙巳至孝靖帝元象二年己未。於洛陽白馬寺及鄴都金華寺。譯十法等經十部。沙門曇林等筆受得無垢女經一卷(或無得字一名論義辯才法門興和三年於鄴都出第三譯與寶積無垢施會及法護離垢施經同本見長房錄)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興和三年於鄴城金華寺出曇林筆受第五譯或四卷與寶積善住意會及法護如幻三昧經等同本見長房錄)毗耶娑問經二卷(初出與寶積廣博仙人會同本興和四年七月七日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三十日畢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奮迅王問經二卷(第二出與羅什自在王經同本興和四年七月三十日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內啟挾創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一卷(初出與唐義淨入定不定印經同本興和四年九月十九日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一切法高王經一卷(一名一切法義王經第三出與諸法勇王經等同本興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竇太尉定昌寺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第一義法勝經一卷(初出與大威燈光仙人經同本興和四年九月一日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金色王經一卷(興和四年於金華寺出沙門曇林筆受第二出與曇摩流支出者同本見長房錄)八部佛名經一卷(亦云八佛名經興和四年於金華寺出沙門曇林筆受見長房錄)順中論二卷(無著菩薩造武定元年八月十日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或雲唯識無境界論在金華寺出天親菩薩造第一譯與陳真諦唯識論及唐譯二十唯識論並同本見長房錄)一輸盧迦論一卷(龍樹菩薩造在金華寺出見長房錄錄雲伊迦輸盧迦論)正法念處經七十卷(興和元年於鄴城大承相高澄第譯曇林僧昉等筆授見長房錄)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興和四年出見長房錄)解脫戒本一卷(出迦葉毗部武定元年在鄴都侍中尚書令高澄請出見經前序僧昉筆受並制序亦見長房錄)菩薩四法經一卷(金華寺出曇林李希義等筆受見長房錄)寶意貓兒經一卷(於金華寺為高仲密出見長房錄)犢子道人問論一卷(於金華寺為高仲密出李希義筆受)   右一十八部九十二卷(解脫戒上一十五部八十九卷見在菩薩四法經下三部三卷闕本)   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魏雲智希。中印度波羅奈城淨志之種。少學佛法妙閒經旨。神理標異領悟方言。以孝明帝熙平元年游寓洛陽。後京師遷鄴亦與時徙。以孝靖帝元象元年戊午至武定元年癸亥。於鄴城內在金華昌定二寺及尚書令儀同高公第內。譯得無垢女等經一十八部。沙門僧昉曇林居士李希義等筆受回諍論一卷。業成就論一卷(已上二論長房等錄皆云瞿曇流支譯今按經初本譯序記乃雲毗目智仙今依經記為正)   又續高僧傳雲。當魏時有沙門菩提流支。與般若流支前後出經。而眾錄傳寫率多輕略。各去上字但云流支。而不知是何流支。迄今群錄譯目相涉難得詳定。今搜訪實錄件注如前。余所未見者俟諸後進耳摩訶迦葉經二卷(亦云大迦葉經或無大字興和三年於驃騎大將軍左僕射內侍中司徒公孫騰第譯見經前序今編入寶積當第二十三會)僧伽吒經四卷(元象元年於司徒公孫騰第譯見續高僧傳)頻婆娑羅王問佛供養經一卷(興和三年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異譯)   右三部七卷(前二部六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中印度優禪尼國王子。以孝靖帝元象元年戊午訖興和三年辛酉。於鄴都司徒公孫騰之第。譯迦葉等經三部。沙門僧昉筆受。首那從魏之梁。及於陳代更譯諸經。如別所述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題雲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天親菩薩造興和三年九月一日在金華寺為御史中尉高仲密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三具足經論一卷(題雲三具足經優波提舍天親菩薩造興和三年九月十三日在金華寺為驃騎大將軍高仲密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轉法輪經論一卷(題雲轉法輪經優波提舍天親菩薩造興和三年八月十一日在金華寺為開府儀同三司勃海高仲密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業成就論一卷(天親菩薩造初出與唐譯大乘成業論同本興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為高仲密於金華寺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回諍論一卷(龍樹菩薩造興和三年三月二十日於金華寺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勃海高仲密譯沙門曇林筆受見經前序記)   右五部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毗目智仙。北印度烏萇國人。剎利王種釋迦之苗裔。曩者毗流離王壞迦毗羅城誅殘釋種。當斯時也有四釋子。忿其見逼不思犯戒出外拒軍流離遂退歸還本國城中不受。告曰。吾為法種誓不行師。汝退彼軍非吾族也。既被放斥遠投諸國。本是聖胤競宗樹之。四釋支離皆王一國。今烏萇梵衍王等並其後也。嗣胤相承於今不絕。智仙法師即斯王種。妙閒三藏最善毗曇。與瞿曇流支同游魏境。而瞿曇流支尊事為師。以孝靖帝興和三年辛酉。於鄴城內在金華寺。共瞿曇流支譯寶髻論等五部沙門曇林筆受。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勃海高仲密為檀越啟請供養。並見經前序記。而智仙法師遊方弘化。踰越沙險志在利生。既啟梵文應多部卷。但余見淺狹尋覽未周。所睹五經件述如右。後進儻遇幸希續補。使法門無謬豈不善歟。自魏及唐傳錄非一。智仙法師未蒙編載。弘法之名莫着。高行之跡靡彰。傷哉悲哉深可嗟矣涅槃論一卷(或雲大般涅槃經論婆藪盤豆菩薩造略釋大經見內典錄初出)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達磨菩提此雲法覺。內典錄雲。達磨菩提譯涅槃論。不顯帝代而編魏末。今亦同彼附於此中(復有涅槃論三卷亦題達磨菩提譯尋文乃釋前論或疑是人造也)   齊高氏都鄴(亦云北齊)   從文宣帝天保元年庚午至高恆(無諡)承光元年丁酉。凡經六主二十八年。緇素二人。所出經論八部五十二卷(高齊)沙門那連提黎耶舍(七部五十一卷經論)居士萬天懿(一部一卷經)菩薩見寶三昧經十六卷(或十四卷天統四年於天平寺出今編入寶積當第十六會)大集月藏經十卷(題雲大集經月藏分或十二卷或十五卷或直雲月藏經天統二年於天平寺出)大集須彌藏經二卷(內題雲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或直雲鬚彌藏經天保九年於天平寺出)大悲經五卷(天保九年於天平寺出大周錄雲涅槃支派)月燈三昧經十一卷(或十卷天保八年於天平寺出)施燈功德經一卷(亦名然燈經天保九年於天平寺出)法勝阿毗曇心論經六卷(大德優波扇多造或七卷或無經字或無法勝字或加別譯字或雲法勝阿毗曇論河清二年於天平寺出並見長房錄)   右七部五十一卷其本並在。   沙門那連提黎耶舍。齊言尊稱。北印度烏場國人。正音應雲鄔荼(茶音持耶反奘法師雲烏仗那唐翻雲苑謂昔輪王之苑囿也)   其王與佛同氏。亦姓釋迦。剎帝利種(齊雲土田主也由劫初之時先為分地主因即號焉今所謂國王者是也)舍年十七發意出家。尋值名師備聞正教。二十有一得受具篇。聞諸宿老嘆佛景跡。或言某國有缽某國有衣頂骨牙齒神變非一。遂即起心願得瞻奉。以戒初受須知律相。既滿五夏發足遊方。所以天梯石台之跡。龍廟寶塔之方。廣周諸國並親頂禮僅無遺逸。曾竹園寺一住十年。通履僧坊多值明德。有一尊者深識人機見。語舍雲。若能靜修應獲聖果。恐汝游涉終無所成。爾日雖聞情無領悟。晚來卻想悔將何及。耶舍北背雪山南窮師子。歷覽聖跡仍旋舊壞。乃睹烏場國主真大士焉。自所經見罕儔其類。試略述之。安民以理民愛若親。後夜五更先禮三寶。香華伎樂竭誠供養。日出升殿方覽萬機。次到辰時香水浴像。宮中常設日百僧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齋後消食習諸武藝。日景將昳寫十行經。與諸德僧共談法義。復與群臣量議治政。瞑入佛堂自奉燈燭。禮拜讀誦各有恆條。了其常業乃還退靜。三十餘年斯功不替。王有百子誠孝居懷。釋種餘風胤流此國。但以寺接山阜野火所焚。各相差遣四遠投告。六人為伴行化雪山之北。至於峻頂見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險鬼道利通。行客心迷多尋鬼道。漸入其境便遭殺害。昔有聖王。於其路首作毗沙門天王石像手指人路。同伴一僧錯入鬼道。耶舍覺已口誦觀音神咒。至百步追及已被鬼害。自以咒力得免斯厄因復前行。又逢山賊專念前咒便蒙靈衛。賊來相突對目不見。循路東指到芮芮國。值突厥亂西路不通反鄉意絕。乃隨流轉北至泥海之旁。南距突厥七千餘里。彼既不安遠投齊境。天保七年屆於鄴都。文宣帝洋極見殊禮偏異恆倫。耶舍時年四十。骨梗雄雅物議彈之。緣是文宣禮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請為翻經三藏。殿內梵本千有餘甲。敕送於寺處以上房。為建道場供窮珍妙。別立廚庫以表尊崇。舍從文宣帝天保八年丁丑至緯(無諡)天統四年戊子。於鄴城天平寺譯菩薩見實等經七部。敕昭玄大統沙門法上等二十餘人監掌翻譯。昭玄都瞿曇般若流支長子沙門達摩闍那(齊言法智)及居士萬天懿傳語。舍於齊時大興正法弘暢眾心。文宣重法殊異躬禮梵本。顧謂群臣曰。此乃三寶洪基故我偏敬。其奉信推誠為如此也。耶舍每於宣譯之暇時陳神咒。冥救顯助立功多矣。未幾授昭玄都俄轉為統。所獲供祿不專自資。好起慈惠樂興福業。設供飯僧施諸貧乏。獄囚系畜咸將濟之。市[門@里]鬧所多造義井。親自漉水津給眾生。又於汲郡西山建立三寺。依泉旁谷制極山美。又收養厲疾男女別坊。四事供承務令周給。又往突厥客館勸持六齋羊斷放生受行素食。又曾遇病百日不起。天子皇后躬問起居。耶舍嘆曰。我本外客德行未隆。乘輿今降重法故爾。內撫其心愧懼交集。耶舍後至隋代更出諸經。備在隋錄具如彼述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第三出與無崖際持法門經等同本或直雲尊勝菩薩所問經亦直雲入無量門陀羅尼經)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居士萬天懿。本姓拓跋。北代雲中人也。魏分十姓因為万俟氏。世居洛陽故復為河南人也。後單稱萬氏。少曾出家師婆羅門。而聰慧有志力。善梵書梵語兼工咒術。由是應召得預翻傳之數。懿以武成帝湛河清年中。於鄴都自譯尊勝菩薩所問經一部。見長房錄。 開元釋教錄卷第七 總括群經錄上之七   周宇文氏都長安。   從閔帝元年丁丑(依古無號直稱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經五帝二十五年。沙門四人。所出經論一十四部二十九卷(於中六部一十一卷見在八部一十八卷闕本)周沙門攘那跋陀羅(一部一卷論)沙門闍那耶舍(六部一十五卷經)沙門耶舍崛多(三部八卷經論)沙門闍那崛多(四部五卷經)五明論合一卷(一聲論二醫方論三工巧論四咒術論五符印論見長房錄)   右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攘那跋陀羅。周雲智賢。波頭摩國人。雖善達三藏而偏精律部。以明帝二年戊寅。於長安舊城婆伽寺 共闍那耶舍譯五明論一部。耶舍崛多闍那崛多等傳譯。沙門智仙筆受(又長房等錄雲周武帝代天和四年己丑摩勒國沙門達摩流支周言法希為大冡宰晉蕩公字文護譯婆羅門天文二十卷今以非三藏教故不存之)大乘同性經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盧遮那藏說經一名佛十地經或四卷天和五年譯上儀同城陽公蕭吉筆受初出與唐日照證契大乘經同本)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雲大雲請雨品第六十四房雲品第一者非也天和五年譯沙門圓明筆受初出與大雲輪請雨及大方等大雲請雨二經並同本)寶積經三卷(天和六年譯沙門道[(工  凡)/言]筆受)定意天子所問經五卷(天和六年譯沙門圓明筆受出大集今疑與善住意經同本)入如來智不思議經三卷(見翻經圖第二出與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等同本建德元年譯)佛頂咒經並功能一卷(保定四年譯學士鮑永筆受五部見長房錄)   右六部一十五卷(請雨經上二部三卷見在寶積經下四部十二卷闕本)   沙門闍那耶舍。周言藏稱。亦曰勝名。中印度摩伽陀國人。專修宴坐妙窮定業。共二弟子耶舍崛多闍那崛多。以武帝保定四年甲申。至建德元年壬辰。為大冡宰晉蕩公宇文護。於長安舊城四天王寺。譯大乘同性經等六部。桂國平高公侯伏壽為總監檢校金光明經更廣壽量大辯陀羅尼經五卷(於歸聖寺譯智仙筆受此五卷金光明經非是今譯但於曇無讖四卷經中續壽量大辯二品今在刪繁錄)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一卷(於四天王寺譯上儀同城陽公蕭吉筆受初出與唐譯十一面神咒心經等同本)須跋陀羅因緣論二卷(於四天王寺譯沙門圓明筆受並見長房錄)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六卷見在後一部二卷闕本)   沙門耶舍崛多。周言稱藏。優婆國人。共小同學闍那崛多。於武帝時為大冡宰宇文護。於四天王寺及歸聖寺。譯金光明經等三部(靖邁經圖中又有大雲請雨經一卷亦云稱藏所譯今以此經即是與前闍那耶舍共出之者不合別上二處俱存者誤也)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重誦偈一卷(在益州龍淵寺譯今編入第八卷普門品)種種雜咒經一卷(或無經字咒總二十三首在益州龍淵寺譯)佛語經一卷(第二出與元魏菩提留支譯者同本在益州龍淵寺譯)金色仙人問經二卷(於長安舊城四天王寺譯蕭吉筆受並見長房錄)   右四部五卷(前二部二卷見在後二部三卷闕本)   沙門闍那崛多。周言志德。北印度揵達國人。師徒同游來達茲境。以武帝時於四天王寺。譯金色仙人問經。後隨譙王宇文儉往益州。於龍淵寺復譯普門偈等三部。崛多入隨更廣翻譯。備如後述。   陳陳氏都建業。   自武帝永定元年丁丑至煬帝禎明三年己酉。凡經五主三十三年。緇素三人所出經律論及集傳等。總四十部一百三十三卷(於中二十六部八十九卷見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闕本)陳沙門拘羅那他(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經律論集)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七卷經)沙門須菩提(一部八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第三譯與姚秦羅什元魏留支等出者同本)解節經一卷(是解深密經初五品異譯出第一卷此經非是全部真諦略出以證義耳)遺教經論一卷(釋遺教經)十八空論一卷攝大乘論三卷(無著菩薩造第二出與元魏佛陀扇多等譯者同本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譯慧愷筆受)攝大乘論釋十五卷(世親菩薩釋亦云釋論或十二卷與隨笈多等出者同本第一譯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佛性論四卷(天親菩薩造)中邊分別論二卷(婆藪盤豆造或三卷於臨川郡出第一譯與唐譯辯中邊論同本)顯識論一卷(內題雲顯識品從無相論出題雲真諦譯新附此)轉識論一卷(即出前顯識論中題雲真諦譯新附此)唯識論一卷(天親菩薩造初雲修道不共他在臨川郡譯第二出與元魏般若流支等出者同本)寶行王正論一卷三無性論二卷(出無相論或一卷)無相思塵論一卷(初出與唐譯觀所緣論同本見靖邁經圖及內典錄)解卷論一卷(初出與唐義淨掌中論同本見靖邁經圖及內典錄)廣義法門經一卷(第三出與漢安高所出普法義經等同本題雲是中阿含一品別譯天嘉四年十一月十日於廣州制旨寺譯)佛阿毗曇經二卷(亦云論錄雲九卷今只二軸未詳所以又內典錄中更載佛阿毗曇一卷非也)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亦直雲明了論出正量部波羅提木叉論中覺護法師造光大二年正月二十日於廣州譯沙門慧愷筆受)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婆藪盤豆造第一譯與唐譯俱舍論同本天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於制旨寺出至閏十月十日訖至五年十二月二日更勘至光大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訖)隨相論一卷(或雲求那摩諦隨相論德慧法師造或二卷)立世阿毗曇論十卷(題雲立世毗曇藏或無論字亦云天地記經永定三年出錄雲十五卷未詳)四諦論四卷(婆藪跛摩造)部執異論一卷(亦名部異執論第二出與十八部論及宗輪論同本)婆藪盤豆法師傳一卷(此曰天親第二出)金七十論三卷(外道迦毗羅仙人造明二十五諦謂數論也或二卷長房等錄別存僧佉論三卷者非也謂梵名僧佉此翻為數)金剛般若論一卷大般涅槃經論一卷(或無般字第二出)反質論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實論是故彼題雲如實論反質難品)墮負論一捲成就三乘論一卷正說道理論一卷意業論一卷大空論三卷(於豫章棲隱寺出)僧澀多律一卷(陳言總攝)俱舍論偈一卷(初出與唐譯俱舍頌同本天嘉四年於制旨寺出)俱舍論本六卷(據其論本即前偈是今復言本未詳所以)翻外國語七卷(一名俱舍論因緣事一名雜事)修禪定法一卷(除四部外餘三十四部見長房錄)   右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金七十論上二十五部八十二卷見在金剛論下一十三部三十六卷闕本)   沙門拘羅那他。陳曰親依。或雲波羅末陀。此雲真諦。並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印度優禪尼國人。以梁武太清二年屆於建業。頃屬梁季崩亂不果宣傳。雖翻經論棲遑靡托。逮陳武永定二年七月還返豫章。又上臨川晉安諸郡。真諦雖傳經論道缺。情離本意不申。更觀機壤遂欲泛舶往楞伽修國。道俗虔請結誓留之。不免物議遂停南越。便與前梁舊齒重核所翻。其有文旨乖競者。皆鎔冶成范始末倫通。至文帝天嘉四年。楊都建元寺沙門僧宗法准僧忍律師等。並建業標領欽聞新教。故使遠浮江表親承芳問。諦欣其來意乃為翻攝大乘等論。首尾兩載覆疏宗旨。而飄寓投委無心寧寄。又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裝大舶欲返西國。學徒追逐相續留連。太守王萬奢述眾元情重申邀請。諦又且循人事權止海隅。伺旅束裝未思安堵。至三年九月發自梁安泛舶西。引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歐陽穆公顧延。住制旨寺請翻新文。諦顧此業緣西還無指。乃對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識論等。後穆公薨沒世子紇重為檀越開傳經論。時又許焉。而神思幽通量非情測。嘗居別所四絕水洲。紇往造之嶺峻濤涌未敢陵犯。諦乃鋪舒坐具在於水上。加坐其內如乘舟焉。浮波達岸既登接對。而坐具不濕依常敷置。有時或以荷葉[莫-大+羽]水乘之而度。如斯神異其例甚眾。至光大二年六月。諦厭世浮雜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資神早生勝壤。遂入南海北山將捐身命。時智愷正講俱舍聞告馳往。道俗奔赴相繼山川。刺史又遣使人伺衛防遏。躬自稽顙致留三日。方紆本情因爾迎還止於王園寺。時宗愷諸僧欲延還建業。會楊輦顧望恐奪時榮。乃奏曰。嶺表所譯眾部多明無塵惟識。言乖治術有蔽國風。不隸諸華可流荒服。帝然之。故南海新文有藏陳世。以太建元年遘疾少時。遺訣嚴正勖示因果書傳累紙。其文付弟子智休。至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時年七十有一。明日於潮亭焚身起塔。十三日僧宗法准等各齎經論還返匡山。自諦來東夏雖廣出眾經而偏宗攝論。故討尋教旨者通覽所譯。則彼此相發綺繢鋪顯。故隨處翻傳親流疏解。諦從陳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太建元年己丑。更譯金剛般若經等三十八部。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毗別歷及隋費長房錄唐內典錄等。余有未譯梵本書。並多羅樹葉凡有二百四十甲。若依陳紙翻之則列二萬餘卷。今見譯訖止是數甲之文。並在廣州制旨王園兩寺。是知法寶弘博定在中天。識量玼瑣誠歸東夏何以明之。見譯藏經四千餘卷。生便棄擲習學全希。用此量情情可知矣。初諦傳度攝論宗。愷歸心窮括教源銓題義旨。游心既久懷敝相承。諦又面對闡揚情理無伏。一日氣屬嚴厲衣服單疏。忍噤通宵。門人側席愷等終夜靜立奉侍諮詢。言久情諠有時眠寐。愷密以衣被覆足。諦潛覺知便曳之於地。其節儉知足如此。愷如先奉持逾久逾親。諦以他日便喟然憤氣衝口者三。愷問其故。答曰。君等款誠正法實副參傳。但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耳。愷聞之如噎良久聲淚俱發。跪而啟曰。大法絕塵遠通赤縣。群生無感可遂埋耶諦以手指西北曰。此方有大國非近非遠。吾等沒後當盛弘之。但不睹其興。以為太息耳。即驗往隔今統敷揚有宗。傳者以為神用不同妄生異執。惟識不識其識不無慨然。   無上依經二卷(准經後記雲梁代譯今編梁錄)又長房內典等錄。復有正論釋義等一十三部一百八卷。今以並是經論義疏真諦所撰。非梵本翻故刪不錄。又內典錄中梁陳二代俱載起信論者非也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初出與大般若第六會同本)   右一部七卷其本見在。   王子月婆首那。陳言高空。中印度優禪尼國王之子。從魏之梁譯業無輟。以梁太清二年六月。有于闐沙門求那跋陀(陳言德賢)齎勝天王般若經一部梵文凡十六品始洎建業。首那忽見德賢有此經典。敬戀冥懷如對真佛。因從祈請畢命弘宣。德賢嘉其雅操虛心授與。那得保持以為希遇。屬侯景作亂未暇翻傳。負戴東西諷持供養。民之所欲天必從焉。遂屬陳朝霸於建業。首那負笈懷經自遠而至。江州刺史儀同黃法[((木-(企-止)+皕)/大)  毛]。渴仰大乘護持正法。以文帝債天嘉六年歲次乙酉七月辛巳朔二十三日癸卯。勸請首那於州廳事略開題序設無遮大會。四眾雲集五千餘人。匡山釋僧果及遠邇名德。並學冠百家博通五部。各有碩難紛綸靡不渙然冰釋。到其月二十九日還興業伽藍。揵捶既響僧徒咸萃。首那躬執梵文譯為陳語。楊州阿育王寺釋智昕暫游彭匯。伏膺至教耳聽筆疏。一言敢失再三循環。撰為七卷。訖其年九月十八日文句乃盡。江州僧正釋慧恭博通三學始末監掌。具經前序及長房等錄。那雖一身而備經涉曆元魏梁陳相繼宣譯。後不測其終大乘寶雨藏八卷(第二出與梁世曼陀羅七卷寶雲及唐譯十卷寶雨並同本見一乘寺藏錄)   右一部八卷本闕。   沙門須菩提。陳言善現。或雲善吉。亦云善業。扶南國人。解悟超群詞彩逸俗。化物無倦遊方屆茲。於楊都城內至敬寺。為陳主譯大乘寶雨經一部。   隋楊氏都大興。   自文帝開皇元年辛丑。至恭帝義寧二年戊寅。相承三帝三十八年。緇素九人所出經論及傳錄等。總六十四部三百一卷(於中六十二部二百八十七卷見在二部一十四卷闕本)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一部一卷經)沙門毗尼多流支(二部二卷經)沙門那連提黎耶舍(八部二十三卷經)沙門闍那崛多(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經)沙門釋法經等(二部一十二卷經錄目)沙門釋寶貴(一部八卷合經)沙門菩提登(一部二卷經)翻經學士費長房(一部一十五卷三寶錄)沙門達摩笈多(九部四十六卷經論)業報差別經一卷(開皇二年三月譯房雲第二出與罪業報應經大同小異者全乖也見長房錄及續高僧傳)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優婆塞達磨闍那。隋雲法智。姓瞿曇氏。即元魏般若流支長子。本中印度婆羅痆斯國人。婆羅門種。流滯東川遂鄉華俗。父子相承祖習傳譯。高齊之季為昭玄都。齊國既平佛法同毀。智因僧職轉任俗官。冊授洋州洋川郡守。隋受周禪梵牒即來敕召智還使掌翻譯。智既妙善隋梵二言。執本自翻無勞傳度。以開皇二年壬寅。譯業報差別經一部。成都沙門釋智鉉筆受。文詞銓序義體。趙郡沙門釋彥琮制序(長房等錄並雲於興善寺譯業報差別經今謂不然此經二年季春譯出季夏有詔始遷大興雲興善寺翻小非譯審也)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或無乘字開皇二年七月譯第二出與西晉法護濟諸方等學經同本見長房錄)象頭精舍經一卷(開皇二年二月譯第三出與羅什文殊問菩提經等同本見長房錄)   右二部二卷其本並在。   沙門毗尼多流支。隋言滅喜。北印度烏萇國人。不遠五百由旬振錫巡方來觀盛化。至止便召入令翻經。以文帝開皇二年壬寅。譯方廣總持等經二部。給事李道寶般若流支次子曇皮二人傳語。長安沙門釋法纂筆受為隋言。並整比文義。沙門彥琮並皆制序(長房等錄亦云於興善寺出此亦不然過如前述)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十卷(或十二卷或十五卷題雲大乘大方等日藏分經與大集日密分同本當第四出開皇四年五月起翻五年二月訖沙門智鉉費長房等筆受)大雲輪請雨經二卷(開皇五年正月出沙門慧獻筆受是大雲經第六十四品第二出與周世闍那耶舍大雲請雨經及隨崛多方等請雨經並同本)大莊嚴法門經二卷(一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光明德女經開皇三年正月出第三譯與法護大淨法門經等同本沙門智鉉筆受)德護長者經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長者經開皇三年六月出沙門僧琨筆受第四譯與法護月光童子經等同本)百佛名經一卷(開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門慧獻筆受第二出)力莊嚴三昧經三卷(開皇五年十月出費長房筆受)蓮華面經二卷(開皇四年三月出沙門慧獻筆受)堅固女經一卷(開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門慧獻筆受亦云牢固女上八部並見長房錄)   右八部二十三卷其本並在。   沙門那連提黎耶舍。隋言尊稱。北印度烏萇國人。先於齊國為昭玄統。共昭玄都沙門法智譯經七部。備在齊錄。建德之季周武克齊。佛教與國一時平殄。耶舍外假俗服內襲三衣。避地東西不遑寧息。五眾雕窘投厝無所。儉餓溝壑者減食施之。老病扶力者隨緣濟益。雖事力匱薄拒諫行之。而神志休強說導無倦。屯負留難便歷四年。有隋御宇重興三寶。開皇之始梵經遙應。爰降璽書請來弘譯。二年七月弟子道密等。侍送入京住大興善寺。其年季冬草創翻業。敕昭玄統沙門曇延等三十餘人令對翻傳。主上禮問殷繁供奉隆渥。年雖朽邁行轉精勤。曾依舍利弗陀羅尼具依修業。夢得境界自當作佛。如此靈祥雜沓其例非一。後移住廣濟寺(煬帝名廣改為弘濟今復避諱為崇濟焉)為外國僧主。存撫羈客妙得物心。忽一旦告弟子曰。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及今明了誡爾門徒。佛法難逢宜勤修學。人身難獲慎勿空過。言訖就枕奄爾而化。時滿百歲。即開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初耶舍先逢善相者雲。年必至百亦合登仙。中壽果終其言驗矣。登仙冥理猶難測之。然其形貌瑰奇。頂如肉髻。耳長而聳。目正處中。有異常倫特為殊相。固是傳法之碩德也。法主既傾哀驚道俗。紹隆之事將漸墜焉。凡於隋代譯經八部。即大集日藏大雲輪大莊嚴法門等經是也。並沙門僧琛明芬給事李道寶學士曇皮等。僧俗四人更遞度語。沙門智鉉道邃慧獻僧琨奉朝請庾質學士費長房等筆受。昭玄統沙門曇延昭玄都大興善寺主靈藏等。二十餘德監護始末。至五年冬勘練俱了。並沙門彥琮制序。尋耶舍游涉四十許年。國五十餘。里十五萬。瑞景靈跡勝寺高僧駛水深林山神海獸無非奉敬。並預懲降事既廣周未遑陳敘。沙門彥琮為之本傳。具流於世護國菩薩經二卷(見內典錄今編入寶積當第十八會)移識經二卷(今編入寶積當第三十九會改名賢護長者會初出與唐譯顯識經同本開皇十一年十月出十二月訖學士費長房筆受見長房錄)發覺淨心經二卷(初出與寶積發勝志樂會同本開皇十五年九月出十月記沙門僧琨等筆受見長房錄)虛空孕菩薩經二卷(大集第十六分第四出與虛空藏經及虛空藏神咒經等同本開皇七年正月出三月訖沙門僧曇筆受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或六卷題雲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亦云賢護菩薩經第七譯與般舟三昧經等同本開皇十四年十二月出十五年二月訖沙門明芬等筆受)大集譬喻王經二卷(或無大集字是大集別品開皇十五年五月出六月訖沙門道密等筆受兼前賢護經並見長房錄)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二卷(第三出與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等同本見內典錄)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經第二出與法護方等泥洹同本開皇十三年五月出七月訖沙門僧琨筆受見長房錄)妙法蓮華經添品七卷(或八卷二十七品寶塔天授連之為一故二十七仁壽元年因普曜寺沙門上行所請崛多笈多二法師重勘梵本闕者添之具經前序)善思童子經二卷(第四出與大方等頂王經及大乘頂王經等同本開皇十一年七月出九月訖學士費長房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金光明經銀主陀羅尼品囑累品一卷(曇無讖出四卷真諦七卷周世崛多五卷並無此二品檢梵本有故復出之見長房錄後十七年沙門寶貴取前後譯合成八卷故不別存)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雲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第三出與大雲請雨及大雲輪請雨二經並同本異譯見內典錄)諸法本無經二卷(第三出與諸法無行經等同本開皇十五年六月出七月訖學士劉憑等筆受見長房錄)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第二出與第一義法勝經同本開皇六年正月出二月訖沙門道邃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入法界體性經一卷(或無體性字第二出與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同本開皇十五年七月出八月訖沙門道密等筆受見長房錄)希有希有校量功德經一卷(或雲希有校量功德經初出與唐譯最無比經同本開皇六年六月出其月訖沙門僧曇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善敬經一卷(亦名善恭敬經一名善恭敬師經第二出與正恭敬經同本開皇六年七月出八月訖沙門僧曇等筆受彥琮制序見長房錄)文殊尸利行經一卷(第二出與文殊巡行經同本開皇六年三月出四月訖沙門僧曇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八佛名號經一卷(第五出與八吉祥神咒八陽神咒經等同本開皇六年五月出六月訖沙門道邃等筆受彥琮制序見長房錄)不空罥索咒經一卷(亦云不空罥索觀世音心咒經初出與唐譯不空罥索神咒心經等同本開皇七年四月出五月訖僧曇等筆受彥琮序見長房錄)十二佛名神咒經一卷(題雲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初出與唐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同本開皇七年五月出其月訖僧琨等筆受彥琮序見長房錄)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第十譯與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開皇五年十一月出十二月訖沙門僧曇等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金剛上味陀羅尼經同本開皇七年六月出八月訖沙門僧琨等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如來方便善巧咒經一卷(第二出與虛空藏菩薩問佛經同本開皇七年正月出二月訖沙門僧曇等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一卷(題雲東方最勝燈王如來遣二菩薩送咒奉釋迦如來助護持世間經第四出與持句神咒經等同本見內典錄)大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開皇十二年四月出十四年六月訖沙門道邃等筆受見長房錄)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開皇十五年七月出十六年十二月訖沙門僧琨等筆受見長房錄)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開皇十三年八月出十四年九月訖沙門僧曇等筆受見長房錄)觀察諸法行經四卷(開皇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出五月二十五日訖學士費長房等筆受見長房錄)無所有菩薩經四卷(見內典錄)月上女經二卷(開皇十一年四月出六月訖學士劉憑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出生菩提心經一卷(開皇十五年十月出其月訖學士劉憑等筆受見長房錄)商主天子所問經一卷(或無所問字開皇十五年八月出九月訖學士費長房等筆受見長房錄)諸法最上王經一卷(開皇十五年五月出七月訖沙門明芬等筆受見長房錄)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見內典錄)起世經十卷(第五譯是長阿含記世經異出見經題上雲崛多笈多二法師共出新編入)佛本行集經六十卷(開皇七年七月出十一年二月訖沙門僧曇學士費長房劉憑等筆受沙門彥琮制序見長房錄)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四卷(第六出與如幻三昧經及寶積善住意會等同本開皇十五年四月出沙門道邃等筆受見長房錄)諸佛護念經十卷(開皇十四年十月出十二月訖沙門僧曇等筆受見長房錄)   右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本行集上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八卷見在聖善住下二部一十四卷闕本)   沙門闍那崛多。隋雲志德。北賢豆(賢豆本音因陀羅娑陀那此雲主處謂天帝釋所護故也賢豆之音彼國之訛略耳身毒天竺此方之訛稱也而彼國人總言聖豆而已約之以為五方也唐西域記雲正音印度印度者唐翻為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言諸群生輪迴不息無明長夜莫有司晨其猶白日既隱宵燭斯繼雖有星光之照豈如朗月之明苟緣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雲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揵陀囉國人也(隋雲香行國)居富留沙富邏城(隋雲丈夫宮也)剎帝利種。姓金(俱凡反)步(隋雲項也謂如孔雀之項彼國以為貴姓)父名跋闍邏娑囉(隋雲金剛堅也)。幼懷遠量長垂清范位居冡宰燮理有經。崛多昆季五人身居最小。宿殖德本早發道心。適在髻年便求出離。二親識其誠量仍為贊成。即入大林伽藍因蒙度脫。其郁波弟耶(隋雲常近受持者今所謂和上此乃于闐之訛略也奘法師雲中天正音鄔波拖耶唐雲親教亦云依學)名嗜那耶舍(隋雲勝名)專修宴坐妙窮定業。其阿遮利耶(隋雲傳授或雲正行即所謂阿闍梨也亦近國之訛略耳奘法師雲阿遮利耶唐雲軌範亦云教授)名闍若那跋達囉(隋雲智賢)遍通三學偏明律藏。崛多自出家後孝敬專誠。教誨積年指歸通觀。然以賢豆聖境靈跡尚存。便隨本師具得瞻奉。時年二十有七受戒三夏。師徒結志遊方弘法。初有十人同契出境。路由迦臂施國淹留歲序。國王敦請其師奉為法主益利頗周。將事巡歷。便踰大雪山西足。固是天險之峻極也。至厭怛國既初至止。野曠民希。所須食飲無人營造。崛多遂舍具戒竭力供待。數經時艱冥靈所祐倖免災橫。又經渴囉槃陀及于闐等國。屢遭夏雨寒雪暫時停住。既無弘演棲寓非久。又達吐谷渾國漸至鄯州。於時即西魏後元年也。雖歷艱危心逾猛厲。發蹤跋涉三載於茲。同伴十人唯存四個。以周明武成之歲初屆長安止草堂寺。師徒游化已果來心。更登淨壇再受具足。精誠從道尤甚由來。既處京華漸通隋語。名聞稍遠時輩所欽。被詔延入後園共論佛法。殊禮別供充諸禁中。思欲通法無由自展具情上啟。即蒙別敕為造四天王寺聽在居住。自茲已後乃翻新經及接先闕。既非弘泰羈縻而已。會譙王宇文儉鎮蜀復請同行於彼。三年恆任益州僧主住龍淵寺。建德墮運像教不弘。五眾一期同斯俗服。武帝下敕追入京輦。重加爵祿逼從儒禮。秉操鏗然守死無懼。帝愍其貞亮哀而放歸。路出甘州北由突厥。遇值中面他缽可汗殷重請留。因往復曰。周有成壞勞師去還。此無廢興幸安意住。資給供養當使稱心。遂爾並停十有餘載。闍梨智賢還西滅度。未久之問和上遷化。隻影孤寄莫知所安。賴以北狄君民頗弘福利。因斯飄寓隨方利物。有齊僧寶暹道邃智周僧威法寶僧曇智照僧律等十人。以武平六年相結同行采經西域。往返七載將事東歸。凡獲梵本二百六十部回至突厥。聞周滅齊並毀佛法。退則不可進無所歸。遷延彼間遂逢至德。如渴值飲若暗遇明。因與同居講道相玩。所齎新經仍共尋閱請翻名題。勘舊錄目轉覺巧便有異前人。律等內誠各私慶幸。獲寶遇匠得不虛行。同誓焚香共契宣布。大隋受禪佛法即興。暹等齎經先來應運。開皇元年季冬屆止。敕付所司訪人令譯。二年仲春便就傳述。季夏詔曰。殷之五遷恐民盡死。是則以吉凶之土製長短之命。謀新去故如農望秋。龍首之山川原秀麗卉木滋阜。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茲可域。城曰大興城。殿曰大興殿。門曰大興門。縣曰大興縣。園苑池沼其號並同。寺曰大興善也。於此寺中傳度法本。於時崛多仍住北狄。至開皇四年大興善寺沙門曇延等三十餘人。以躬當翻譯音義乖越。承崛多在北乃奏請還京。帝乃別敕追延。崛多西歸已絕流滯十年。深思明世重遇三寶。忽蒙遠訪欣願交並。即與使乎同來入國。於時文帝巡幸洛陽於彼奉謁。天子大悅賜問頻仍。未還京闕尋敕敷譯。新至梵本眾部彌多。或經或書且內且外。諸有翻傳必以崛多為主。僉以崛多言識異方字曉殊俗。故得宣辯自運不勞傳度。理會義門句圓詞體。文意粗定銓本便成。筆受之徒不費其力。試比先達抑亦繼之。五年敕令崛多。共婆羅門沙門若那竭多。開府高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羅門毗舍達等道俗六人。令於內史內省翻梵古書及乾文等。於時廣濟寺唯獨耶舍一人譯經。別敕崛多使兼翻經。兩頭來往到十二年。翻書訖了合得二百餘卷進畢。爾時耶舍先已終亡。仍敕崛多專主翻譯。移法席就大興善寺。更召婆羅門沙門達摩笈多。並敕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傳梵語。又增置十大德沙門僧休法粲法經慧藏洪遵慧遠法纂僧暉明穆曇遷等。監掌翻事銓定宗旨。沙門明穆彥琮重對梵本再審覆勘整理文義。崛多曾傳。於填東南二千餘里有遮拘迦國。彼王純信敬重大乘。宮中自有摩訶般若大集華嚴三部大經。並十萬偈。王躬受持親執鎖鑰。轉讀則開香華供養。又道場內種種莊嚴。誘諸小王令入禮拜。此國東南二十餘里山甚岩險。有深淨窟置大集華嚴方等寶積楞伽方廣捨利弗華聚二陀羅尼都薩羅藏摩訶般若八部般若大雲經等凡十二部。咸十萬偈。國法相傳防衛守護。又有入滅定羅漢三人窟中禪寂。每至月半諸僧就山為其淨髮。此則人法住持有生之所憑賴。崛多道性純厚神志剛正。愛德無厭求法不懈。博聞三藏遠究真宗。遍學五明兼閒世論。經行得道場之趣。總持通神咒之理。三衣一食終固其誠。仁濟弘誘非關勸請。勤誦佛經老而彌篤。強識先古久而逾詣。士庶欽重道俗崇敬。隋滕王遵仰戒范奉以為師。因事塵染流擯東越。又在甌閩道聲載洽。身心兩救為益極多。至開皇二十年便從物故。春秋七十有八(准添品法華序仁壽元年辛酉崛多笈多二法師於大興善寺重勘梵本闕者添譯既在仁壽之元出此添品即非開皇二十年卒也又內典錄雲仁壽之末崛多以緣他事流擯東越續高僧傳即雲開皇二十年卒傳錄俱宣所撰而自相矛盾何也)崛多自從西服來至東華循歷翻傳。自開皇五年訖仁壽之末出護國等經。總三十九部合一百九十二卷。並詳括陶冶理教圓通。文明義結具流於世。見隋唐二錄(護國菩薩經佛華嚴入如來德智經大方等大雲請雨經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無所有菩薩經大乘三聚懺悔經已上六部內典錄雲崛多所譯靖邁經圖雲笈多出今依內典為正大集譬喻王經移識經法炬陀羅尼經已上三部經圖之中崛多笈多二錄俱載者誤也今並載崛多之錄笈多錄內除之)眾經目錄七卷(開皇十四年五月十日敕興善寺翻經所撰至七月十四日畢別錄六卷總錄一卷總別成七見長房錄)眾經目錄五卷(仁壽二年敕請興善寺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見續高僧傳)   右二部一十二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法經等。並大興善寺翻經大德也。開皇十四年甲寅。文帝敕撰一切經錄。法經等二十大德緝撰成之。總標綱記位為九錄。區別品類有四十二分。合有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揚化寺沙門明穆。區域條分指蹤紘絡。日嚴寺沙門彥琮。覶縷緝維考校同異。見長房錄。又至仁壽二年敕所司。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披檢法藏詳定經錄。隨類區辯總為五分。單本第一重翻。第二別生。第三賢聖集傳。第四疑偽。第五見闕。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八卷。別生疑偽不須抄寫。已外三分。入藏見錄。並沙門彥琮綜理裁定。見續高僧傳合金光明經八卷(二十四品開皇十七年合當第四本見長房錄沙門彥琮制序)   右一部八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寶貴。大興善寺僧也。開皇十七年丁巳合金光明經一部。貴即周世智度論師道安之神足。玩閱群典見昔晉世沙門支敏度合兩支兩竺一白五家首楞嚴為一部作八卷(今准祐錄及合經記四本合成無白延也)又合一支兩竺三家維摩為一部作五卷。又沙門僧就合四家大集為六十卷。諸此合經文義宛具。斯既先哲遺蹤。貴遂依承以為規矩。遂合涼世法豐(四卷十八品者)周朝稱藏(續演壽量大辯二品分為五卷)梁時真諦(更出四品謂三身分別品業障滅品陀羅尼最淨地品依空滿願品通前十八成二十四分成七卷)隋代志德(復出銀主陀羅尼品及囑累品)前後所出。共二十四品分為八卷。沙門彥琮重覆勘校品部究足。始自於斯文號經王。義稱深妙願言幽顯。頂戴護持(又長房錄雲招提寺沙門僧就開皇六年合大集經成六十卷者今尋就所合經難為憑準中有差舛如後大乘錄及刪繁錄中具述故此錄中存其別本合部之者刪之不存)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雲出六根聚經亦云大乘實義經亦名地藏菩薩經亦直雲占察經)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菩提登。外國人也。不知何代譯占察經一部。長房錄雲。此經檢錄無目。而經首題雲。菩提登在外國譯。似近代出。今諸藏內並寫流傳。而廣州有一僧行塔懺法。以皮作二枚帖子。一書善字一書惡字。令人擲之。得善者好得惡者不好。又行自撲法以為滅罪。青州亦有一居士同行此法。開皇十三年有人告廣州官司雲是其妖。官司推問。其人引證雲。塔懺法依占察經。自撲法依諸經中。五體投地如太山崩。廣州司馬郭誼來京向歧州具狀聞奏。敕不信占察經道理。令內史侍郎李元操共郭誼就寶唱寺問諸大德。沙門法經等報雲。占察經目錄無名及譯處。塔懺法與眾經復異不可依行。敕雲。諸如此者不須流行。今謂不然。豈得以己管窺而不許有博見之士耶。法門八萬理乃多途。自非金口所宣何得顯斯奧旨。大唐天後天冊萬歲元年。敕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刊定一切經錄以編入正經訖。後諸覽者幸無惑焉開皇三寶錄十五卷(開皇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內題雲歷代三寶紀見內典錄及續高僧傳)   右一部一十五卷見在。   翻經學士費長房。成都人也。房本出家。周廢僧侶。及隋興復仍習白衣。時預參傳筆受詞義。以歷代群錄多惟編經至於佛僧紀述蓋寡乃撰三寶。履歷帝年始自周莊魯莊至於開皇末歲。首列甲子傍列眾經。翻譯時代附見編綜。號為開皇三寶錄。撰成陳奏下敕行之。其序略雲。今之所撰略准三書以為指南顯茲三寶。佛生年瑞依周夜明。經度時祥承漢宵夢。僧之元始城塹棟梁。毗贊光輝崇于慧皎。其外傍采隱居歷年國志典墳僧祐集記諸史傳等僅數十家。摘彼翠零成斯紀翮。扇之千載風於百王。共秉智炬之光。照時昏暗。同傳法流之潤洽世燋枯。闡我皇猷導開厥始。昔結集之首並指在某國城。今宣譯之功理須各宗時代。故此錄體率舉號稱為漢魏吳及大隋錄也。失譯疑偽依舊注之。人以年為先經隨代而次。有重列者猶約世分。總其華戎黑白道俗合有一百九十七人都所出經律戒論傳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位而分之為十五軸。一卷總目。兩捲入藏。三卷帝年。九卷代錄。代錄編鑒經翻譯之少多。帝年張知佛在世之遐邇。入藏別識教小大之淺深云云大方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四卷(第七譯與如幻三昧及聖善住意經等同本見內典錄今編入寶積當第三十六會)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第二出與宋功德直菩薩念佛三昧經同本是大集別分見內典錄)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二卷(初出與唐譯分別緣起經同本亦直雲緣生經見內典錄大業十二年十月出至十三年九月兼論並訖見經前序)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第二出與灌頂第十二卷及唐譯藥師本願功德經等同本見內典錄大業十一年十二月八日於翻經館譯訖沙門行矩制序)金剛般若論二卷(無著菩薩造見內典錄)菩提資糧論六卷(聖者龍樹本比丘自在釋見內典錄)攝大乘論釋論十卷(第二出與真諦譯者及唐譯世親攝論並同本世親菩薩釋見內典錄)緣生論一卷(聖者郁楞伽造與緣生經同時出見內典錄)起世因本經十卷(第六出與長阿含第四分記世經及樓炭經等同本亦直雲起世經見內典錄)   右九部四十六卷其本並在。   沙門達摩笈多。隋雲法密。亦云法藏。本南印度羅囉(力加反)國人也(內典錄及翻經圖並雲北天竺烏場國人者非也)剎帝利種。姓弊邪伽囉(隋雲虎氏)有弟四人。身居長子。父母留戀不聽出家。然以篤愛法門深願離俗。年二十三往中印度界鞬挐究撥闍城(隋雲耳出)於究牟地(隋雲黃華色)僧伽囉磨(隋雲眾園舊雲僧伽藍者訛略也)。笈多於此寺中方得落髮。改名法密。年二十五方受具戒。其郁波弟耶名佛馱笈多。(隋雲覺密)阿遮利夜名舊拏達多(隋雲德施)又一阿遮利夜名為普照。通大小乘經論咸能誦說。行賓荼夜法(謂行乞食者舊為分衛訛略也)入第耶那(隋雲念修舊為禪那及持訶那並訛僻也)。恆入此觀以為常業。笈多受具之後。仍住三年。就師學問。師之所得略窺戶牖。後以普照師為吒迦國王所請。從師至彼經停一載師還本國。笈多更留四年。住於提婆鼻何囉(隋雲天游也天謂國王游謂僧處其所王立故名天游舊以寺代之寺乃此土公院之名所謂司也廷也又雲招提者亦訛略也世依字解招謂招引提謂提攜並浪語也此乃西言耳正音雲招斗提奢此雲四方謂處所為四方眾僧之所依住也)於是歷諸大小乘國及以僧寺聞見倍多。北路商人頗至於彼。遠傳東域有大支那國焉(舊名真丹振旦者並非正音無義可譯惟知是此神州之總名也)初雖傳述不甚明信未作來心。但以志在遊方情無所系。遂往迦臂施國六人為伴。仍留此國停住王寺。笈多遂將四伴於國城中二年停止。遍歷諸寺備觀所學。遠遊之心尚未寧處。其國乃是北路之會雪山北陰。商旅咸湊其境。於商客所又聞支那大國三寶興盛。同侶一心屬意來此。非惟觀其風化。願在利物弘經。便踰雪山西足薄佉羅國沙多叉挐國達摩悉須多國。此諸國中並不久住。足知風土諸寺儀式。又至渴羅槃陀國留停一年。未多開導。又至沙勒國。同伴一人復還本邑。余有三人停在王寺。謂沙勒王之所造也。經住兩載。仍為彼僧講念破論有二千偈。旨明三印多破外道。又為講如實論亦二千偈。約其文理。乃是世間論義之法。又至龜茲國亦停王寺又住二年。仍為彼僧講釋前論。其王篤好大乘多所開悟留引之心旦夕相造。笈多繫心東夏無志潛停。密將一僧間行至烏耆國。在阿蘭挐寺講通前論。又經二年。漸至高昌客游諸寺。其國僧侶多學漢言。雖停二年無所宣述。又至伊吾便停一載。值難避地西南。路純砂磧水草俱乏。同侶相顧性命莫投。乃以所齎經論權置道旁。越山求水冀以存濟。求既不遂勞弊轉增。專誦觀世音咒。夜雨忽降。身心充悅尋還本途。四顧茫然方道迷失踟躕進退。乃任前行遂達於瓜州。方知曲取北路之道也。笈多遠慕大國跋涉積年。初契同徒或留或歿獨顧單影屆斯勝地。靜言思之悲喜交集。尋蒙帝旨延入京城。處之名寺供給豐渥。即開皇十年冬十月也至止未淹華言略悉。又奉別敕令就翻經。移住興善執本對譯允正寔繁。所誦大小乘論並是深要。至於宣解大弘微旨。此方舊學頻遣積疑。然而慈恕立身柔和成性。心非道外行在言前。誡地夷而靜。智水幽而潔。經洞字源論窮聲意。加以威容詳正勤節高猛。誦響繼晨宵。法言通內外。又性好端居簡絕情務。寡薄嗜欲息杜希求。無倦誨人有踰利己。曾不忤顏於賤品輕心於微類。遂使未睹者傾風暫謁者欽敬。自居譯人之首惟存傳授。所有覆疏務存綱領。煬帝定鼎東都敬重隆厚。至於佛法彌增崇樹。乃下敕於洛水南濱上林園內置翻經館。搜舉翹秀永鎮傳法。登即下征笈多並諸學士並預集焉。四事供承復恆常度。致使譯人不墜其緒成簡無替。於時及隋綱雲頹郊壘煙構。梵本新經一時斯斷。笈多蘊其深解遂闕陳弘。始於開皇中歲屆於京師。即與崛多共參傳譯。於時崛多控權令望居最傳度梵隋。時惟稱美至於深義莫不反啟斯人。而容範滔然無涉世路。所以傳譯聲望抑己揚人。仁壽之末崛多以緣他事流擯東越。笈多乘機專主傳譯。從大業初年終大業末歲。譯大方等善住意等經九部。並文義澄潔華質顯暢。沙門彥琮明則行矩等筆受。至大唐武德二年終於洛汭。沙門彥琮為之作傳。初笈多翻金剛斷割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及普樂經一十五卷。未及練覆值偽鄭淪廢不暇重修。今卷部在京。多明八相等事(今謂大唐日照三藏翻方廣大華嚴經一十二卷與舊普曜梵本是同於中亦明八相等事與此普樂經亦應梵本同也) 開元釋教錄卷第八 總括群經錄上之八   大唐李氏都長安。自高祖神堯皇帝武德元年歲次戊寅。至開元神武皇帝開元十八年庚午之歲。兼天后代凡經一百一十三載。傳譯緇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總三百一部二千一百七十卷(於中二百八十一部二千一百四十三卷見在一十部二十七卷訪本未獲)(大唐)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三部三十八卷經論沙門釋法琳一部一十卷集論沙門釋玄奘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經律論記傳)沙門釋道宣八部(八十一卷譜錄傳集)沙門釋玄應一部二十五卷經音義沙門釋靖邁一部四捲圖記沙門釋智通四部五卷經沙門伽梵達摩一部一卷經沙門阿地瞿多一部一十二卷經沙門釋玄惲一部二十卷經集沙門釋彥悰一部六卷集議沙門那提三部三卷經沙門若那跋陀羅一部二卷經沙門地婆訶羅一十八部三十四卷經論清信士杜行顗一部一卷經沙門釋復禮一部二卷集論沙門釋慧立一部一十一卷集傳沙門釋懷素四部八卷戒本羯磨沙門佛陀多羅一部一卷經沙門佛陀波利一部一卷經沙門提雲般若六部七卷經論沙門釋慧智一部一卷讚頌沙門釋明佺一部一十五卷目錄沙門實叉難陀一十九部一百七卷經婆羅門李無諂一部一卷經沙門彌陀山一部一卷經沙門釋玄嶷一部三卷集論沙門阿儞真那七部九卷經沙門釋義淨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經律論傳)沙門菩提流志五十三部(一百一十一卷經論)沙門釋愛同一部一卷羯磨沙門釋慧苑一部二卷經音義沙門釋智嚴四部六卷經集沙門跋日羅菩提四部七卷經沙門釋懷迪一部一十卷經沙門輸波迦羅四部一十四卷經沙門釋智升五部二十五卷經錄懺儀等寶星陀羅尼經十卷(或八卷見內典錄貞觀三年三月於興善寺出四年四月訖沙門法琳制序佛於大集會中重說此經即大集寶幢分是非重譯也)般若燈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釋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六月於勝光寺出至六年十月十七日畢沙門慧賾制序)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或十五卷無著菩薩造見內典錄貞觀四年夏於勝光寺與般若燈論同時出至七年春訖敕太子右庶子李百藥為序)   右三部三十八卷其本並在。   沙門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言作明知識。略雲朋友。或一雲波頗。唐言光智。中印度人也。本剎利王種。姓剎帝利。十歲出家隨師習學。誦一洛叉大乘經可十萬偈。受具已後便學律藏。既通戒網心樂禪思。又隨勝德修習定業。因循不舍經十二年。末復南遊摩伽陀國那蘭陀寺。值戒賢論師盛弘十七地論。因復聽采。以此論中兼明小教。又誦一洛叉偈小乘諸論。波頗識度通敏器宇沖邃。博通內外研精大小。傳燈教授同侶所推。承化門人般若因陀羅跋摩等。學功樹績深達義綱。相繼領徒本國匡化。為彼王臣之所欽重。但以出家釋子不滯一方。六月一移任緣靡定。承北狄貪勇未識義方。法藉人弘敢欲傳化。乃與道俗十人展轉北行。達西面可汗葉護衙所。以法訓勖。曾未浹旬。特為戎主。深所信伏。日給二十人料旦夕祗奉。同侶道俗咸被珍遇。生福增敬日倍於前。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蕃因與相見。承此風化將事東歸。而葉護君臣留戀不許。王即奏聞下敕征入。乃與高平同來謁帝。以貞觀元年歲次丁亥十一月二十日達京敕住興善。釋門英達莫不修造。自古教傳詞旨有所未喻者。皆委其宗緒括其同異。內計外執指掌釋然。征問相詶披解無滯。乃上簡聞蒙引內見。躬傳法理無爽對揚。賜彩四十段並宮禁新納一領。所將五僧加料供給。重頻慰問勞接殊倫。至三年三月上以諸有非樂物我皆空。眷言真要無過釋典。流通之極豈尚翻傳。下詔所司搜[改-己+易]碩德兼閒三教備舉十科者一十九人。於大興善創開傳譯。沙門玄謨僧伽等譯語。及三藏同學崛多律師證譯。沙門法琳惠明慧賾慧淨等執筆。承旨殷勤詳覆。審定名義具意成文。沙門慧乘法常慧朗曇藏智解智首僧辯僧珍道岳靈佳文順等證義。又敕上柱國尚書左僕射刑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等參助詮定。右光祿大夫太府卿蘭陵男蕭璟總知監護。百司供送四事豐華。至四年四月譯寶星經訖。後移勝光又譯般若燈論大莊嚴經論。至七年春勘閱既周繕寫雲畢。所司詳讀乃上聞奏。下敕各寫十部散流海內。仍賜頗物百段。余承譯僧有差束帛。波頗意在傳法余無掛懷。而時輩不詢。或生異議雲。頗僥倖時譽取馳於後。故聚名達廢講經論。斯未是弘通者。時有沙門靈佳。卓犖拔群妙通機會。對監護使具述事理雲。頗遠投東夏情乖名利。欲使道流千載聲振上古。昔符姚兩代翻經學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譯人不過二十。意在明德同證信非徒說。後代昭奉無疑於今耳。識者僉議攸同後遂不行。時為太子染患眾治無效。下敕延頗入內一百餘日。親問承對不虧帝旨。疾既漸降辭出本寺。賜綾帛等六十段並及時服十具。頗誓傳法化不憚艱危。遠度[葸-十+夕]河來歸震旦。經途所亘四萬有餘。躬齎梵文望並翻盡。不言英彥有墜綸言。大志頹然雅懷莫訴。因而遘疾自知不救。分散衣資造諸淨業。端坐觀佛遺表施身。下敕特聽。尋爾而卒於勝光寺。春秋六十有九。東宮下令給二十人。輿屍坐送至於山所。闍維既了。沙門玄謨收拾余骸為之起塔於勝光寺。在乘法師塔東。即貞觀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識同嗟。法輪輟軫。群生無導。良可悲夫(內典錄雲於斯時也大集梵文將事廣傳陶津後代而恨語由唐化弘匠不行致使梵寶無由分布故十載之譯三部獻功可悲深矣今考核序中譯時年月三年三月創譯七年春獻功畢續高僧傳雲六年訖傳錄俱是宣修年月自矛盾也)破邪論二卷(或一卷見內典錄)辯正論八卷(見內典錄)   右二部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法琳。姓陳氏。穎川人。遠祖隨官寓居襄陽。少而出家遊獵儒釋博綜詞義。金陵楚郢從道問津。自文苑才林靡不尋造。而意存綱梗不營浮綺。野棲木食於青溪等山。晝則承誨佛經。夜則吟覽俗典。故於內外詞旨經緯遺文。精會所歸咸肆其抱。而風韻閒雅韜德潛形。氣揚采飛方陳神略。隋季承亂入關觀化。流離八水顧步三秦。每以槐里仙宗互陳名實。昔在荊楚梗槩其文。而秘法奇章猶未探括。自非同其形服塵其本情。方可體彼宗師靜茲紛結。乃權舍法服長發多年。外統儒門內希聃術。遂以義寧初歲。假被巾褐從其居館。琳素通莊老談吐清奇。道侶服其精華膜拜而從游處。情契莫二共敘金蘭。故彼所禁文詞並用咨琳取定。致令李宗奉釋之典包舉具舒。張偽葛妄之言銓題品錄。武德初運還蒞釋宗。擁帙延光棲遑問道。以帝壞同歸名教。是則鼓言鄭衛易可箴規。乃住京師濟法寺。至武德四年有太史令傅奕。先是黃巾深忌佛法。上廢佛法事十有一條雲。釋經誕妄言妖事隱。損國破家未聞益世。請胡佛邪教退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家國昌大李孔之教行焉。武皇容其小辯。朝輔未能抗也。時謂遵其邪徑通廢宏衢莫不懼焉。乃下詔問曰。棄父母之鬚髮。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間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損益二宜請動妙適。琳憤激傅詞側聽明敕。承有斯問郎陳對曰。琳聞。至道絕言。豈九流能辯。法身無象。非十翼所詮。但四趣茫茫漂淪慾海。三界蠢蠢顛墜邪山。諸子迷以自焚。凡夫溺而不出。大聖為之興世。至人所以降靈。遂開解脫之門。示以安隱之路。於是中天王種。辭恩愛而出家。東夏貴游。厭榮華而入道。誓出二種生死。志求一妙涅槃。弘善以報四恩。立德以資三有。此其利益也。毀形以成其志。故棄鬚髮美容。變俗以會其道。故去君臣華服。雖形闕奉親。而內懷其孝。禮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澤被怨親以成大順。福沾幽顯豈拘小違。上智之人。依佛語故為益。下凡之類。虧聖教故為損。懲惡則濫者自新。進善則通人感化。此其大略也。而傅氏所奏。在司猶未施行。奕乃多寫表狀。遠近公然流布。京室閭里。咸傳禿丁之誚。劇談酒席。昌言胡鬼之謠。佛日翳而不明。僧尼阻而無勢。於時達量道俗動毫成論者非一。各疏佛理具引梵文。委示業緣曲垂邪正。但並是奕之所廢。豈有引廢證成。雖曰破邪終歸邪破。琳情性玄機獨覺千載。器局天授博悟生知。睹作者之無功。信乘權之有據。乃着破邪論二卷。用擬傅詞文。有三十餘紙。自琳之綴釆貫絕群篇。野無遁賢朝無遺士。家藏一本咸誦在心。並流略之菁華。文章之冠冕。茂譽於是乎騰廣。昏情由之而開尚矣。琳又以論卷初出意在弘通。自非廣露其情。則皂隸不塵其道乃上啟儲後諸王及公卿侯伯等。並文理弘被庶績咸嘉其博詣焉。故奕奏狀因之致寢。遂得釋門重敞。琳寔其功。東宮庶子虞世南。詳琳著論。乃為之序胤。而傅氏不愜其情。重施密[讚-貝+日]。構扇黃巾用為黨類。道士李仲卿上十異九迷論。道士劉進喜上顯正論。皆貶量佛聖塵點釋宗。昏冒生靈炫曜朝野。薰蕕既雜時所疑焉。武德九年春下詔京置三寺惟立千僧。余並放還桑梓。嚴敕既下莫敢致詞。五眾哀號於槀街。四民顧嘆於城市。於時道俗蒙然投骸無措。賴由震方出帝氛祲廓清。素襲啟聞薄究宗領。登即大赦還返神居。故佛日重朗於唐世。又由琳矣。琳頻逢黜陟誓結維持。道挫世情良資寡學。乃探索典籍隱括玄奧。撰辯正論八卷。穎川陳子良注之並制序。良文學雄伯群儒仰戴。誘勸成則其從如雲。貞觀初。文帝舍終南山大和舊宮。置龍田寺。琳性欣幽靜就而住之。眾所推美舉知寺任。從容山服詠歌林野。三年敕波頗三藏翻寶星經及般若燈等論。召琳令執筆承旨兼詳覆名義。至十三年冬有黃巾秦世英者。挾方術以要榮。遂程器於儲貳。素嫉釋種陰陳琳論謗訕皇宗罪當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見有眾侶宜依遺教。仍訪琳身據法推勘。琳扼碗奮發不待追征。獨詣公庭輕生徇理。乃縶以縲紲。下詔問曰。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尊祖重親寔由先古。何為追逐其短首尾兩端廣引形似之言。備陳不遜之喻。圮毀我祖祢。謗讟我先人。如此要君罪有不恕。琳答曰。文王大聖周公大賢。追遠慎終昊天靡答。孝悌之至通於神明。雖有宗周義不爭長。何者。皇天無親竟由輔德。古人黨理而不黨親。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雖親有罪必罰。雖疏有功必賞。賞罰理當故天下和平。老子習訓道宗德教加於百姓。恕己謙光仁風刑於四海。又雲。吾師名佛。佛者覺一切人也。乾竺古皇西升逝矣。討尋老教始末可追。日授中經示誨子弟言。吾師者善入泥洹綿綿常存吾今逝矣。今劉李所述謗滅老氏之師世莫能知。着茲辯正論有八卷。略對道士六十餘條。並陳史籍前言實非。謗毀家國。自後辯對二十餘列。並據琳詞具狀聞奏。敕曰。所著辯正論信毀交報篇曰。有念觀音者臨刃不傷。且赦七日令爾自念。試及刑決能無傷不。琳外纏桎梏內迫刑期。水火交懷訴仰無路。乃緣生來所聞經教及三聖尊名銘誦心府擬為顯應。至於限滿忽神思彯勇橫逸胸懷。歡慶相尋頓忘死畏立待對問。須臾敕至雲。今赦期已滿當至臨刑。有何所念。念有靈不。琳援筆答曰。自隋季擾攘四海沸騰。役毒流行干戈競起。興師相伐各擅兵威。臣佞君荒不為正治。遏絕王路固執一隅。自皇王吊伐載清陸海。斯寔觀音之力。咸資勢至之恩。比德連蹤道齊上聖。救橫死於帝庭。免淫刑於都市。琳於七日已來不念觀音惟念陛下。敕治書侍御韋琮問琳。有詔令念觀音。何因不念乃雲惟念陛下。琳答。伏承觀音聖鑒塵形六道。上天下地皆為師範。然大唐光宅四海九夷奉職。八表刑清君聖臣賢不為枉濫。今陛下子育恆品如經即是觀音。既其靈鑒相符。所以惟念陛下。且琳所著辯正論爰與書史倫同。一句參差任從斧鉞。陛下若順忠順正。琳則不損一毛。陛下若刑濫無辜。琳則有伏屍之痛。具以事聞。遂不加罪。有敕徙於益部僧寺。行至百牢關菩提寺。因疾而卒。時年六十九。沙門慧序經理所苦情結斷金。曉夕同衾慰撫承接。及命將盡在序膝上。序慟哭崩摧淚如駛雨。乃召諸關旁道俗。葬於東山之頂。高樹白塔勒銘志之。行路望者知便下淚。琳所著詩賦啟頌碑表章誄大乘教法並諸論記傳合三十餘卷。並金石擊其風韻。縟錦繢其文思流靡雅便騰焰彌穆。又善應機說導即事騁詞言會宮商義符玄籍。其秦英竟以狂慝被誅公私怪其死。晚劉李傅氏相從化往。故其遺文往行。可為萬代錧轄矣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見翻經圖佛於四處十六會說顯慶五年正月一日於玉華宮寺玉華殿譯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見內典錄第四出與姚秦羅什等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二年十月一日於坊州宜君縣玉華宮弘法台譯直中書杜行顗筆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摩訶般若大明咒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沙門知仁筆受)大菩薩藏經二十卷(見內典錄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二會貞觀十九年五月二日於西京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九月二日畢沙門智證筆受道宣證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見內典錄是大集第十三分與舊方廣十輪同本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於西京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六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是華嚴經壽量品異譯永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說無垢稱經六卷(見內典錄第七譯與羅什維摩經等同本永徽元年二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月一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解深密經五卷(見內典錄全本第二譯與深密解脫解節相續解脫等並同本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於弘福寺譯至七月十三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笈多緣生經同本永徽元年二月三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日畢沙門大乘詢筆受)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笈多等出者同本永徽元年五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慧立筆受)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羅什阿彌陀經等同本永徽元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甚希有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未曾有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沙門大乘欽筆受)最無比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譯希有校量功德經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初出與決定業障經同本永徽五年六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諫王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緣起聖道經一卷(見內典錄第六出與貝多樹下經等同本貞觀二十三年正月一日於西京北闕內紫微殿右弘法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不空罥索神咒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隋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四年四月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見內典錄第二出與周耶舍崛多等出者同本顯慶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則筆受)咒五首經一卷(見翻經圖麟德元年正月一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初出與妙臂印幢陀羅尼同本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雲筆受)持世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十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神察筆受)六門陀羅尼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十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佛地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十九年七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二年正月九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見翻經圖永徽三年四月四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見翻經圖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菩薩戒本一卷(見內典錄第三譯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與曇無讖等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大乘光筆受)菩薩戒羯磨文一卷(見內典錄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佛地經論七卷(見內典錄親光等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十月三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二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筆受)瑜伽師地論一百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說貞觀二十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畢沙門靈會朗[泳-永+(虍-七+(一/八/八/目))]等筆受)顯揚聖教論二十卷(見內等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十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年正月十五日畢沙門智證等筆受)瑜伽師地論釋一卷(見翻經圖最勝子等菩薩造永徽元年二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暉筆受)顯揚聖教論頌一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貞觀十九年六月十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王法正理論一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林筆受)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永徽三年正月十六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三月二十八日畢沙門大乘光大乘雲等筆受)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見內典錄安慧菩薩糅貞觀二十年正月十七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閏三月二十九日畢沙門玄賾等筆受)廣百論本一卷(見內典錄聖天菩薩造永徽元年六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諶筆受)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見內典錄護法菩薩釋永徽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二月二十三日畢沙門敬明等筆受)攝大乘論本三卷(見內典錄無著菩薩造第三出貞觀二十二年閏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北闕紫微殿西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筆受)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見內典錄第三出與陳真諦隋笈多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八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等筆受)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畢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辯中邊論頌一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造龍朔元年五月一日於玉華寺嘉壽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辯中邊論三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中邊分別論同本龍朔元年五月十日於玉華寺嘉壽殿譯至三十日畢沙門大乘基筆受)大乘成業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業成就論同本永徽二年閏九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見內典錄大域龍菩薩造初出與義淨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知仁筆受)因明入正理論一卷(見內典錄商羯羅主菩薩造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六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知仁筆受)唯識二十論一卷(見翻經圖世親菩薩造第三出與元魏智希陳真諦出者同本龍朔元年六月一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唯識三十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成唯識論十卷(見內典錄護法等菩薩造顯慶四年閏十月於玉華寺雲光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大乘掌珍論二卷(見內典錄清辯菩薩造貞觀二十三年九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三日畢沙門大乘暉筆受)大乘五蘊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五陰論同本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等筆受)觀所緣緣論一卷(見內典錄陳那菩薩造第二出與無相思塵論同本顯慶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東都大內麗日殿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於北闕弘法院譯沙門玄忠筆受)緣起經一卷(見翻經圖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異譯龍朔元年七月九日於玉華寺八桂亭譯沙門神皎筆受)本事經七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八日畢沙門靜邁神昉等筆受)天請問經一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辯機筆受)阿毗達磨發智論二十卷(見內典錄迦多衍尼子造第二出與舊八揵度論同本顯慶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於西京大內順賢閣譯至五年五月七日於玉華寺畢沙門玄則等筆受)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見內典錄大采菽氏造顯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九月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見內典錄舍利子說顯慶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於玉華寺明月殿譯至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弘彥譯詮等筆受)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見內典錄提婆設摩造貞觀二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八月八日於慈恩寺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見內典錄筏蘇蜜多羅造第二出與眾事分阿阿曇同本顯慶五年九月一日於玉華寺雲光殿譯至十月二十三日畢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見翻經圖筏蘇蜜多羅造龍朔三年六月四日於玉華寺八桂亭譯畢沙門大乘基筆受)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見內典錄五百大阿羅漢等造顯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四年七月三日畢畢沙門嘉尚大乘光等筆受)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出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年於大畢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元瑜等筆受)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見內典錄世親造第二出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年五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沙門元瑜筆受)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四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五年七月十日畢沙門元瑜筆受)阿毗達磨顯宗論四十卷(見內典錄眾賢造永徽二年四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三年十月二十日畢沙門慧朗嘉尚等筆受)入阿毗達磨論二卷(見內典錄塞建地羅造顯慶三年十月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三日畢沙門釋詮嘉尚筆受)五事毗婆沙論二卷(見翻經圖法救造龍朔三年十二月三日於玉華寺玉華殿譯至八日畢沙門釋詮等筆受)異部宗輪論一卷(見翻經圖世友造第三出與十八部論部異執論並同本龍朔二年七月十四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見內典錄永徽五年閏五月十八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勝宗十句義論一卷(見翻經圖慧月造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靈雋筆受)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見內典錄貞觀二十年奉敕於弘福寺翻經院撰沙門辯機承旨綴緝秋七月絕筆)   右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玄奘。本名禕。俗姓陳氏。陳留人也。漢太丘長仲弓之後。曾祖欽後魏上黨太守。祖康北齊國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為緱氏人也。父惠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形長八尺美眉明目。拜江陵令解纓而返。即大業年。識者以為克終。隱淪之候故也。有四男奘最小。幼而圭璋特達聰悟不群。年八歲父坐於機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問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尚猶避席。某今奉慈訓豈宜安坐。父甚悅知其必成。召宗人語之。皆賀之曰。此公之揚烏也。其早慧如此。自後備通經奧。次兄長捷先出家住東都淨土寺。以奘少罹窮酷攜以獎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論。年十一誦維摩法華。東都恆度便預其次。自爾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誦目緣略無閒缺。睹諸沙彌劇談掉戲。奘謂之曰。經不云乎。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恆為兒戲。可謂徒喪百年。時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伏膺遂忘寢食。又學嚴法師攝大乘論。一聞將盡再覽無遺。時年十三也。其後隋氏失御天下沸騰。昆季相攜屆於京邑住莊嚴寺。是時武德元年也。國基草創兵甲尚興。所以京城未有講肆。然綿蜀之中法事甚盛。遂與兄從之經子午谷入漢川。遂逢空景二法師。停月余日從之受學。仍相與進向成都。諸德既萃大建法筵。於是更聽基暹攝論毗曇道振迦旃延論。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年滿二十。即以武德五年於成都受具。夏坐學律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奘自惟曰。學貴經遠義重疏通。鑽仰一方未成探[(阜-十+止)  責]。遂從蜀至荊詢求先德。漸至相州造慧休法師質問疑礙。次到趙州謁道深法師學成實論。又入長安止大覺寺。就岳法師學俱舍論。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雖宿學耆年不能出也。至於鈎深致遠開微發伏眾所不至。獨悟於幽奧者固非一義焉。時長安有常辯二法師。為上京法匠。奘又咨稟。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盡。二德並深嗟賞。乃謂奘曰。汝可謂釋門千里之駒。其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自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僕射宋公簫瑀敬其脫穎奏住莊嚴。然非本志情棲物表。乃又惟曰。余周流吳蜀爰逮趙魏末及周秦。預有講筵率皆登踐已布之言。今雖蘊胸襟未吐之詞宗解簽無地。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華胥。何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義真文。要返東華傳揚聖化。則先賢高勝豈決疑於彌勒。後進鋒穎寧輟想於瑜伽耶。遂厲然獨舉詣闕陳表。有司不為通引。頓跡京皋廣就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西思聞機候。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敕道俗隨豐四出。幸因斯際徑往姑臧漸至燉煌。路由天塞裹糧弔影。前望悠然但見平沙絕無人徑。回遑委命任業而前。展轉因循達於高昌境。王麴文泰得信於佛殊禮供待請留弘法。奘告誠殷至遂任西行。厚相贈遺以充資什。仍敕殿中侍郎史。歡齎綾帛五百疋果味兩車。獻葉護可汗書二十四封。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疋為信。給馬三十疋手力二十五人。送至突厥葉護衙所。以大雪山北六十餘國皆其部統故。重遺達為奘開前路也。可汗遂敕所部諸國。令供給傳送。展轉遂達迦濕彌羅國。斯並高昌麴王。葉護可汗之力也。奘週遊五印遍師明匠。至如五明四含之典。三藏十二之筌。七例八轉之音。三聲六釋之句。皆盡其微畢究其妙。初那爛陀寺大德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破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者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融會瑜伽中百之旨。先有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鞠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奘申大乘義破之。名制惡見論千六百頌。諸師咸曰。斯論窮天下之勍寇也何敵當之。又東印度拘摩羅王因奘通化。初開信門請問諸佛何所功德。奘贊如來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論三百頌以贈之。王曰。未曾有也。頂戴歸依。斯之三論義府幽奧。五印度境盛傳流布。是知道風昭著德行高明。學蘊三冬聲馳萬里。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徒號奘為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眾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斯乃高其德而傳徽號。敬其人而議嘉名。又戒日大王五印臣伏。彼聞奘名遣人要請。奘初至止。王即問雲。聞彼支那國有秦王破陣樂歌舞之曲。秦王何人致此歌詠。奘曰。即今正國之天子也。未登皇極之前封為秦王。是大聖人。撥亂反正恩沾六合。故有斯詠。王曰。如此之人故天縱之為物主也。王於奘所盡心師敬。欲使芳音布於遐邇。故於曲女城施大論場。集五印度沙門婆羅門能言之士令奘立論。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金錢一萬銀錢三萬上氈衣一百具。悉皆不受。五印度境戒日王等殷重請留用光玄化。奘志存弘益傳於未聞。確擬東旋拒而不受。王重請暫住觀七十五日大施場相。事訖辭還。王敕所部遞送出境。並施象一頭金銀錢各數萬。戒日拘摩羅等十八大國王流淚執別。奘便辭而不受。諸僧勸受象施。皆曰斯勝相也。佛滅度來王雖崇敬種種布施。未聞以象用及釋門。象為國寶今既見惠信之極矣。因即衲象而返錢寶。然其象也其形圓大高可丈三長二丈許。上容八人並諸什物。緣國北旋出印度境奘歷遊諸國觀禮聖跡及感靈應具如大唐西域記及續高僧傳兼奘法師傳等備顯。奘於西域請得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六寸。擬摩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影像。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擬婆羅痆斯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擬憍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擬劫比他國如來自天宮下降寶階像。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四尺。擬摩揭陀國鷲峰山說法華等經像。金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擬那揭羅曷國伏毒龍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擬吠舍厘國巡城行化像。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大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論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並載之巨象還返帝城。初奘既度蔥嶺。先遣侍人齎表陳露違國化也。下敕流問。令早相見。行達於遁以象致死所齎經像交無運致。又上表請。尋下別敕令於遁王給其鞍乘。既奉嚴敕駝馬相運至於沙州。又蒙別敕計其行程酬雇價直並不受而還。自爾乘傳二十許乘。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郊之西。道俗相趨屯赴闐[門@壹]數十萬眾。如值下生。將欲入都人物諠擁取進不前遂停別館。通夕禁衛候備遮斷停駐道旁。從故城之西南至京師朱雀街之都亭驛二十餘里。列眾禮謁動不得旋。於時駕幸洛陽。奘乃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幢帳助運莊嚴。四部諠嘩又倍初至。當斯時也復感瑞雲現於日北團圓如蓋。紅白相映當於像上。顯發輪光既非繞日。同共嗟仰從午至晡。像入弘福寺方始歇滅。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廢業七眾歸承。當此一期仰之彌高終古罕類也。謁帝於洛陽宮見於儀鸞殿。特蒙慰問面奉天顏。談敘真俗無爽帝旨。從卯至酉不覺時延迄於閉鼓。上即事戎旃問罪遼左。明旦將發下敕同行。固辭疾苦不違其請。先是中印度菩提寺僧三人送經初至。下敕普請京城設齋。仍於弘福寺譯大華嚴等經。不久之間奘信又至。乃敕且停待到方譯。既見洛宮深沃虛想。即陳翻譯搜擢賢明。上曰。法師唐梵具瞻詞理通敏。將恐徒揚仄陋終虧聖典。奘曰。昔二秦之譯門徒三千。雖復翻傳猶恐後代無聞懷疑乖信。若不搜舉同奉玄規。豈以褊能妄參朝委。頻又固請乃蒙降許。帝曰。自師去後朕奉為穆太后。於西京造弘福寺。可就翻譯。所須人物吏力並與玄齡商量務令優給。既承明命返跡京師。遂召證義大德諳解大小乘經論為時輩所推者一十一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門靈閏。沙門文備。羅漢寺沙門慧貴。實際寺沙門明琰。寶昌寺沙門法祥。靜法寺沙門普賢。法海寺沙門神昉。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汴州演覺寺沙門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門神泰。綿州振響寺沙門敬明等。綴文大德九人至。即京普光寺沙門迻玄。弘福寺沙門明浚。會昌寺沙門辯機。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道宣。簡州福聚寺沙門靖邁。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棲岩寺沙門道卓。幽州昭仁寺沙門慧立。洛州天宮寺沙門玄則等。字學大德一人至。即京大總持寺沙門玄應。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至。即京大興善寺沙門玄謨。其年五月方操貝葉開演梵文。創譯大菩薩藏經。沙門道宣執筆並刪綴詞理。又復旁翻佛地經六門陀羅尼經顯揚聖教論。二十年春正月又譯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次譯瑜伽師地論。法師於論重加陶練。微有餘隙又出西域記十二卷。沙門辯機親受時事連比前後。自前代已來所譯經教。初從梵語倒寫本文。次乃回之順同此俗。然後筆人亂理文句。中間增損多墜金言。今所翻傳都由奘旨。意思獨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玩。於時駕返西京。奘乃進新譯經論並大唐西域記。表請題序。手敕答書。略雲。朕學淺心拙在物猶迷。況佛教幽微豈能仰測。請為經題非己所聞。其新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又再三表請方蒙允許。遂謂駙馬都尉高履行曰。卿前請朕為父作碑。今氣力不如昔。願作功德為法師作序。不能作碑。卿知之。貞觀二十二年春幸玉華宮。六月敕追法師赴宮見於玉華殿。帝問比翻何經論。答近翻瑜伽師地論訖凡一百卷。帝曰。此論甚大何聖所說復明何義。答曰。論是彌勒菩薩說明十七地義。又問。何名十七地。奘舉綱提目陳列大義。帝深愛焉遣使向京取瑜伽論。帝自詳覽睹其詞義宏遠非從來所聞。嘆謂侍臣曰。朕觀佛經譬猶瞻天望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流比之猶汀瀅之池方溟海耳。而世雲三教齊致此妄談也。因敕所司簡秘書書手。寫新翻經論為九本。頒與雍洛兗相荊楊涼益等九大州展轉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稟未聞之義帝先許作新經序。機務繁劇未及措意。至此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名大唐三藏聖教序。神筆自寫敕貫眾經之首。帝居慶福殿百寮侍衛命法師坐。使弘文館學士上官儀以所制序。對群寮宣讀。霞煥錦舒極褎楊之美致。天皇在春宮奉睹聖文。又制述三藏聖記。自此常參內禁扣問沉隱。翻譯相續不爽法機。帝又讀法師所進菩薩藏經。美之因敕春宮作其後序。秋七月夏罷敕賜雲納袈裟一領妙絕今古。又敕天下諸寺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維持聖種皆奘正言之力也。冬十月隨駕還京。敕所司於北闕紫微殿西。別營一所號弘法院。令奘居之。晝則帝留談說。夜乃還院翻經。更譯無性攝論。世親攝論。緣起聖道經。百法明門論。皇太子奉為文德聖皇后。於晉昌里置慈恩寺。度三百人。別造翻經院令法師移就翻譯。仍綱維寺任給新度弟子一十五人。弘福舊處仍給十人。皇儲親降制詩褒飾。二十三年夏四月駕幸翠微宮仍敕陪從。既至處分之外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及西域先聖遺芳故跡。皆引經訓對。帝深信納數攘袂嘆曰。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逮高宗嗣籙素所珍敬。追入優問禮殊恆帙。永徽二年請造梵本經台。蒙敕賜物尋得成就。又追入內於修文殿翻發智等論。降手詔飛白書慰問優給。顯慶元年正月為皇太子於慈恩寺設大齋。朝宷總至。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曰。譯經佛法之大。未知何德可以光揚耶。奘曰。公之此問常所懷矣。譯經雖位在僧。光價終憑朝貴。至如符秦時曇摩難提譯經。黃門侍郎趙文業執筆。姚秦時鳩摩羅什譯經。秦主及安成侯姚嵩筆受。元魏時菩提留支譯經。則宣武皇帝及侍中崔光錄文。齊梁周隋並皆如是。大唐貞觀初波頗翻譯。敕左僕射房玄齡。趙郡王李孝恭。太子詹事杜正倫。太府卿簫璟等監閱詳定。今並無之不足光遠。公等能為致言則斯美可至二公許為陳奏。尋下敕曰。慈恩翻譯文義須精。宜令左僕射于志寧中書令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等時為看閱。有不穩便處即隨事潤色。若須學士任量追兩三人。冬十一月中宮在難。歸依三寶請垂加祐。法師啟曰。聖體必安和無苦。然所懷者是男。平安之後願聽出家。當蒙敕許。其月一日皇后施納袈裟一領妙勝前者並時服玩百有餘件。五日有敕令報法師。皇后分難已訖。端正奇特神光滿院自庭燭天。朕歡喜無已內外舞躍。必不違所許願法師護念。遂號為佛光王。當即受三歸被袈裟服。十二月五日滿月。敕為佛光王度七人。仍請法師為王剃髮。其佛光王即中宗孝和皇帝初生之瑞號也。創登皇極敕為法師。於兩京各置一佛光寺並度人居之。其東都佛光寺即法師之故宅也。復內出畫影裝之寶輿。送慈恩寺翻譯堂中。追諡法師稱大遍覺。顯慶二年春二月駕幸洛陽宮。法師與佛光王駕前而發。並翻經僧五人陪從弟子各一事事公給。既到安置積翠宮。召入大內麗日殿。翻觀所緣等論。夏四月車駕避暑於明德宮。法師亦陪從安置飛花殿。譯大毗婆沙等論。五月敕法師還於積翠宮翻譯。法師初謁文帝已請於少林寺翻經。至是秋九月復請入少林。天皇手詔抑而不許。三年二月隨駕還京。秋七月西明寺成。敕法師居之。令給上房一口新度沙彌海會等十人充弟子。天皇以法師先朝所重。嗣位之後禮敬逾隆。中使朝臣問慰無絕。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文不周備。眾人更請委悉重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恐難得了。請就於玉華宮翻譯。即以四年冬十月徙於玉華宮。並翻經大德及門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如京下。至彼安置肅誠院焉。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佛於四處十六會說。文既廣大學徒請刪略。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法師將順眾意。於夜夢中即有極怖畏事以相警誡。覺已驚懼向諸眾說。還依廣譯。夜中乃見諸佛菩薩勝吉祥事。覺而喜慶不敢更刪。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日功畢絕筆。合成六百卷。合掌歡喜告徒眾曰。此經於此地有緣。玄奘來此玉華者經之力也。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時。今得終訖並是諸佛冥加龍天擁祐。此乃鎮國之典人天大寶。徒眾宜各踴躍欣慶。中間又翻成唯識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品類足論等。至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弟子窺基奉表奏聞。請御製經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馮義宣敕垂許。麟德元年正月一日翻經大德及玉華寺眾。殷勤啟請翻大寶積經。法師見眾情專至俯仰翻數行訖。便攝梵本停住告眾曰。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奘自貞觀十九年乙巳於弘福寺創啟梵文。訖麟德元年甲子終於玉華宮寺。凡二十載。總出大小乘經律論等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別撰西域記一部。自般若翻了惟自策勤行道禮懺。告翻經僧及門人曰。有為之法必歸磨滅。泡幻形質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矣必卒於玉華。於經論有疑者今可速問。又謂門人曰。吾來玉華本緣般若。今經事既終吾生涯亦盡。若無常後汝等遣吾宜從省儉可以籧篨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淨之身宜從屏遠。門徒等聞之莫不哀鯁。奘生常以來願生彌勒及游西域。又聞無著兄弟皆生彼天。又頻祈請咸有顯證。懷此專至益增翹勵。所造功德皆願往生。至正月九日腳跌傷脛因即寢疾。開目閉目見大蓮華鮮白而至。又見偉相知生佛前。遂命僧嘉尚讀所翻經論名目及造像寫經施僧濟乏然燈放生。具令讀訖自懷欣悅。總召門人有緣併集。於是罄舍衣資。更令造像及轉讀齋嚫。又命塑工宋法智。於嘉壽殿豎菩提像骨。對寺僧門人辭訣並遣表訖。便默念彌勒。又令傍人稱願生頌。至二月四日。右脅累足。右手支頭。左手申髀。暨於屬纊竟不迴轉。不飲不食至五日中夜。弟子法光等問雲。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眾不。答曰。得生。言訖氣息漸微少間神逝。侍人不覺屬纊。方委從足漸冷最後頂暖。顏色赤白怡悅勝常。過七七日竟無改變亦無異氣。自非定慧莊嚴戒香資被。孰能致此。又冥應眾多具於別傳。此略不述。時坊州刺史竇師倫奏法師已亡。帝聞之哀慟傷感。為之罷朝曰。朕失國寶矣。時文武宰寮莫不悲咽流涕。帝言已嗚咽悲不能勝。翌日又謂群臣曰。惜哉朕國內失奘法師一人。可謂釋眾梁摧矣。四生無導矣。亦何異苦海方割舟楫遽沈。闇室猶昏燈炬斯掩。帝言已嗟惋不怡。尋下敕移神柩歸京安置慈恩寺。葬事所須並令官給。又敕葬日聽京城僧尼幢蓋送至墓所。法師道茂德高。為明時痛惜故。於亡後重疊降恩求之。古人無以加也。於是素蓋素幢浮空雲合。哀笳哀梵氛遏人神。四俗以之悲涼七眾惜其沉沒。以四月十五日葬於[滻-文+(立-一)]東白鹿原西十里中。皂素彌滿其塋與兄捷公相近。苕然白塔近燭帝城。禁中多見時傷聖慮。至總章元年四月八日。有敕改葬[樊/區]川北原。與州縣相知供給吏力乃又出之。眾咸嘆異。經久埋瘞色相如初。自非願力所持焉能致此。法師形長七尺板身赤白色。眉目疏朗體貌端凝。談論清華音詞遠暢。使聽者無倦瞻者忘疲。或處徒眾。或對嘉賓。一坐半日略無傾動。服尚乾陀裁唯細氎修廣適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視輒不顧眄。滔滔焉若大江之紀地。灼灼焉類芙蕖之在水。加以戒范端凝始終如一。愛惜之志過護浮囊。持敬之堅超逾系草。性愛怡簡不好交遊。一入道場非朝命不出。又聞盛暑之辰體無沾液。祁寒之際貌不慘淒。又不夭不申不欠不啑。斯蓋未詳其地位何賢聖之可格哉。又北宮現疾之時征應繁縟。將終之日色貌敷愉。亦難得而測也。及終後月余日。有人齎栴檀末香至。請依西國法以塗三藏身。眾咸莫之許。其人作色曰。弟子別奉進止師等若不許請錄狀以聞。眾從之及開棺發殮已。人覺異香等蓮花之氣。互相驚問。皆云若茲。向人除並殮衣唯留襯服。眾睹三藏貌如生。人皆號絕共視。向人塗香服殮蓋棺已俄失所在。眾疑天人焉。又其聽言觀行名實相守。精厲晨昏計時分業。虔虔不懈專思法務。言無名利行絕虛浮。曲識機緣善通物性。不倨不諂行藏適時。吐味幽深辯開疑議。寔當代之英賢。乃釋門之法將矣。且其發蒙入法特異常倫。聽覽經論用為恆任。既周行東夏挹酌諸師。披露肝膽盡其精義。莫不傾倒林藪更新學府。遂能不遠數萬咨求勝法。誓舍形命必會為期。發趾張掖途次龍沙。中途艱險身心僅絕。既達高昌倍光來價。傳國祖送備閱靈儀。路出鐵門石門。躬乘沙嶺雪嶺。歷天險而志逾慷慨。遭凶賊而神彌厲勇。兼以歸稟正教師承戒賢。理逐言揚義非再授。廣聞異論包藏胸臆。致使梵侶傾心不遺其法。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印度諸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為梵通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舉。又西華餘論深尚聲明。奘乃卑心請決隨授隨曉。致有七變其勢動發異蹤三循廣論恢張懷抱。故得施無厭寺三千學僧皆號智囊護持城塹。及睹其唇吻聽其詞義。皆彈指讚嘆何斯人也。隨其遊歷塞外海東百三十國。道俗邪正承其名者。莫不仰德歸依更崇開信。可以家國增榮。光宅推遠獻奉歲至。咸奘之功。若非天挺英靈生知聖授。何能振斯鴻緒導達遺蹤。前後僧傳往天竺者。首自法顯法勇終於道邃道生。相繼中途一十七返。取其通言華梵妙達文筌揚導國風開悟邪正莫高於法師矣。恨其經部不翻其數猶眾。年未遲暮足得出之。無常奄及惜哉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序題雲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見內典錄)釋迦氏略譜一卷(或無略字見內典錄麟德二年九月十八日於西明寺撰訖)釋迦方志二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撰)大唐內典錄十卷(見內典錄麟德元年於西明寺撰)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見內典錄前三卷龍朔元年於西明寺撰第四卷麟德元年撰或二卷)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亦云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見內典錄麟德元年夏六月於清官精舍集)續高僧傳三十卷(見內典錄)廣弘明集三十卷(見內典錄)   右八部八十一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道宣。俗姓錢氏。吳興人也。彭祖之後胤。宣少尋教相長慕尋師。關之東西河之南北。追訪賢友無憚苦辛。外傅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潔定水澄漪。存護法城著述無輟。尤工律藏刪補章儀常於終南山以堅其志。凡所修撰並行於代。護法綱要此錄載之。余別行門在於內典。貞觀末年方事修緝。撰四分刪補羯磨等八部。內典錄中更有後續高僧傳十卷。尋本未獲故闕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見內典錄)   右一部二十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應。大慈恩寺翻經沙門也。博聞強記鏡林苑之宏標。窮討本支通古今之互體。故能仇校源流勘閱時代。刪稚古之野素。削澆薄之浮雜。悟通俗而顯教。舉集略而騰美。真可謂文字之鴻圖言音之龜鏡者也。以貞觀之末敕召參傳綜經正緯咨為實錄。因譯尋閱捃拾藏經為之音義。注釋訓解援引群籍。證據卓明煥然可領。昔高齊沙門釋道慧為一切經音。依字直反曾無追顧。致失教義寔迷匡俗。應所作者全異恆倫。征核本據務存實錄。即萬代之師宗。亦當朝之難偶也。恨敘綴才了未及覆疏。遂從物故。惜哉古今譯經圖紀四卷。   右一部四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靖邁。簡州人也。以博學馳譽。大唐三藏翻譯眾經。召充綴文大德。後大慈恩寺翻經堂中。壁畫古來傳譯緇素。靖邁於是緝維其事。撰成圖紀題之於壁。但略費長房錄續逮皇朝。直述譯經余無所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或一卷貞觀中在內譯初出與唐流志千眼千手身經同本沙門波侖制序)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經一卷(或無經字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一卷(亦云多唎心經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永徽四年於總持寺譯見大周錄)   右四部五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智通。律行清苦兼明經論。於總持門特所留意。通以隋大業年中出家。住京大總持寺。有遊方之志。遂於洛京翻經館。學梵書語早通精奧。唐貞觀中有北天竺僧。齎千臂千眼經梵本奉進。文帝敕通共梵僧相對譯出。勒成二卷。後於天皇永徽四年癸丑於總持寺又出千囀等經三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伽梵達摩。唐雲尊法。西印度人也。譯千手千眼大悲心經一卷。然經題雲西天竺伽梵達摩譯不標年代。推其本末似是皇朝新譯。但以傳法之士隨緣利見。出經流布更適余方。既不記年號故莫知近遠。升親問梵僧雲有梵本。既非謬妄故載斯錄。准千臂經序亦云智通共出陀羅尼集經十二卷(見大周錄永微四年三月十四日于慧日寺譯至五年四月十五日畢沙門玄揩筆受)   右一部一十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阿地瞿多。唐言無極高。中印度人。學窮滿字行潔圓珠。精練五明妙通三藏。加以大士利生無吝鄉國。志弘像教罔懼艱險。遂西踰雪嶺東越沙河。載歷艱難來儀帝闕。以天皇永徽三年壬子正月。廣將梵本來屆長安。敕令慈恩寺安置。沙門大乘琮等一十六人。英公鄂公等一十二人。請高于慧日寺浮圖院。建陀羅尼普集會壇。緣壇所須並皆供辦。法成之日屢降靈異。京中道俗咸嘆希逢。沙門玄揩等遂固請翻其法本。後以四年癸丑至五年甲寅于慧日寺。從金剛大道場經中撮要鈔譯。集成一十二卷。沙門玄揩等筆受。於時有中印度大菩提寺僧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於經行寺譯功德天法。編在集經第十卷內故不別存也諸經要集二十卷(顯慶年西明寺撰)   右一部二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惲。本名世道。律學高譽慕重前良。綴緝為務兼有鈔疏註解眾經。西明創居召為大德。顯慶年中讀一切經。鈔諸要事撰成一部。名諸經要集。余如內典錄載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見內典錄)   右一部六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彥悰。識量總敏博曉群經。善屬文華尤工著述。天皇龍朔二年壬戌有詔令拜君親。恐傷國化令百司遍議。於時沙門道宣等共上書啟聞於朝廷。眾議異端所司進入。聖躬親覽下敕罷之。悰恐後代無聞故。纂斯事並前代故事及先賢答對。名為集沙門不拜俗議。傳之後代永作楷模。牆塹法城玄風不墜也。兼撰大唐京師寺錄。行於代。 開元釋教錄卷第九 總括群經錄上之九(大唐傳譯之餘)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一卷(一名八曼荼羅經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大周錄)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大周錄)阿吒那智經一卷(龍朔三年於慈恩寺譯見續高僧傳)   右三部三卷(前二部二卷見在後一部一卷本闕)   沙門那提。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則雲布如烏伐耶。以言煩多故此但訛略而雲那提也。本中印度人。少出家名師開悟。志氣雄遠弘道為懷。歷遊諸國務在開物。而善達聲明通諸詁訓。大夏召為文士。擬此土蘭台著作者。性泛愛好奇尚。聞有涉悟不憚遠夷。曾往執師子國。又東南上楞伽山。南海諸國隨緣遠化。承脂那東國盛傳大乘佛法崇盛贍洲稱最。乃搜集大小乘經律論五百餘甲合一千五百餘部。以天皇永徽六年創達京師。有敕令於慈恩安置所司供給。時玄奘法師當途翻譯。聲華騰蔚無由克彰掩抑簫條般若是難。那提不蒙引致無由自敷。顯慶元年敕往崑崙諸國採取異藥。既至南海諸王歸敬。為別立寺度人授法。弘化之廣又倍於前。以昔被敕往理須返命。慈恩梵本擬重尋研。龍朔三年還返舊寺。所齎諸經並為奘將北出。意欲翻度莫有依憑。惟譯八曼荼羅等經三部。要約精最可常行學。禪林寺沙門慧澤譯語。豐德寺沙門道宣綴文並制序。其年南海真臘國。為那提素所化者。奉敬無已思見其人。互相牽率假途遠請。乃雲。國有好藥惟提識之請自採取。下敕聽往返。亦未由曾有。博訪大夏行人云。那提三藏乃龍樹之門人也。所解無相與奘碩反。西梵僧雲。大師隱後斯人第一。深解實相善達方便。小乘五部毗尼外道四韋陀論。莫不洞達源底通明言義。詞出珠聯理暢霞舉。所著大乘集義論可有四十餘卷。將事譯之被遺遂闕。夫以抱麟之嘆代有斯蹤。知人難哉。千齡罕遇那提挾道遠至。投俾北冥既無所待。乃三被毒再充南役。崎嶇數萬頻歷瘴氛。委命遭命斯人斯在。嗚呼惜哉大般涅槃經後譯荼毗分二卷(亦云闍維分亦云後分沙門慧立制序見大周錄)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若那跋陀羅。唐雲智賢。南海波凌(亦曰訶陵)國人也。善三藏學。往者麟德年中益府成都沙門會寧。故游天竺觀禮聖跡。泛舶西逝路經波凌國。遂共智賢譯涅槃後分二卷。寄經達於交州。會寧方之天竺。後至儀鳳年初交州都督梁難。敵遣使附經入京。三年戊寅大慈恩寺沙門靈會。於東安啟請施行大乘顯識經二卷(第二出與寶積賢護長者會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都東太原寺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續舊華嚴經闕文見大周錄垂拱元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第四出與竺法護普曜經等同本見大周錄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訖沙門復禮筆受)證契大乘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第二出與大乘同性經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第三出與元魏菩提留支所出無字寶篋經等同本見大周錄永淳二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第四出即與次前離文字經同本日照重出)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第二出與如來師子吼經同本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大乘百福相經一卷(初出見大周錄永淳二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第二出即與次前百福相經同本日照重出)大乘四法經一卷(初出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永隆二年正月於京弘福寺譯沙門彥悰制序第二出與前大乘四法同本於京再出)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金剛智出者同本見大周錄垂拱元年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杜顗等出者同本永淳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於京弘福寺共沙門彥琮譯琮兼制序)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第四出即與前經同本日照後欲歸國於東都共沙門慧智再譯前緣後法二文並廣)大乘密嚴經三卷(見大周錄)造塔功德經一卷(見大周錄永隆元年於東太原寺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着不壞假名論二卷(功德施菩薩造亦云功德施論見大周錄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安慧菩薩造或無廣字見大周錄垂拱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   右一十八部三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地婆訶羅。唐言日照。中印度人。洞明八藏博曉四含。戒行清高學業優贍。尤工咒術兼洞五明。志在利生來游此國。以天皇儀鳳初至天后垂拱末。於兩京東西太原寺(西太原寺即今西崇福寺是也東太原寺即今大福先寺是也)   及西京弘福寺譯大乘顯識經等一十八部。沙門戰陀般若提婆譯語。沙門慧智證梵語。敕召名德十人助其法化。沙門道成薄塵嘉尚圓測靈辯明恂懷度等證義。沙門思玄復禮等綴文筆受。天后親敷睿藻制序標首。光飾像教傳之不朽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日照等出者同本儀鳳四年正月五日譯畢)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清信士杜行顗。京兆人。儀鳳中任朝散郎行鴻臚寺典客署令。顗明諸蕃語兼有文藻。天竺語書亦窮其妙。於時有罽賓國僧佛陀波利。齎梵經一夾詣闕奉獻。天皇有詔令顗翻出。名為佛頂尊勝陀羅尼。寧遠將軍度婆及中印度三藏法師地婆訶羅證譯。是時儀鳳四年正月也。此杜譯者有廟諱國諱皆隱而避之。即世尊為聖尊。世界為生界。大勢為大趣。救治為救除。譯訖奉進。皇上讀訖顧謂顗曰。既是聖言不須避諱。杜時奉詔以正屬有故而寢焉。荏苒之間杜君長逝。未遑改正其經遂行。後日照三藏奉詔再譯。名佛頂最勝陀羅尼。大周錄雲。佛頂尊勝陀羅尼日照三藏譯者誤也十門辯惑論二卷(答太子文學權無二釋典稽疑或三卷)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復禮。京兆人。俗姓皇甫氏。少出家住興善寺。性虛靜寡嗜欲。游心內典兼博玄儒。尤工賦詠善於著述。俗流名士皆慕仰之。三藏地婆訶羅實叉難陀等。譯大莊嚴華嚴等經。皆敕召禮令同翻譯。綴文裁義實屬斯人。天皇永隆二年辛巳。因太子文學權無二述釋典稽疑十條用以問禮請令釋滯。遂為答之撰成二卷。名曰十門辯惑論。賓主酬答剖析稽疑。文出於智府義在於心外。如斯答對非此而誰。可謂龍猛更生馬鳴再出。權文學睹斯論已。眾疑頓遣頂戴遵行。此雖一時之酬答。寔為萬代之龜鏡也。法師兼有文集行於代焉。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右一部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立。本名子立。天皇改為慧立。俗姓趙氏。天水人也。遠祖因官徙寓新平。故為豳(今改為邠)人焉。爰祖及父俱馳高譽。立即隋秘書郎毅之第三子也。生而岐嶷有棄俗之志。年十五貞觀三年出家住豳州昭仁寺。此寺即破薛舉之戰場也。立識敏才俊神清道遠。習林遠之高風有肇融之識量。聲譽聞徹敕召充大慈恩寺翻經大德。次補西明寺都維那。後授太原寺主。皆降綸旨令維寺任。天皇之代頻召入內。與黃冠對論皆愜帝旨。事在別傳。立以玄奘法師求經印度。若無紀述季代罕聞。遂撰慈恩三藏行傳。未成而卒。後弘福沙門彥悰續而成之。總成十卷。故初題雲沙門慧立本釋彥悰箋四分比丘戒本一卷(題雲四分戒本並序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題加尼字余同前)四分僧羯磨三卷(題雲羯磨卷上並序出四分律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四分尼羯磨三卷(題加尼字余同前)   右四部八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懷素。俗姓范氏。京兆人。世襲冠冕。貞觀十九年出家師奘法師為弟子。而立性聰敏專尋經論。進具之後偏隸毗尼。依道成律師學四分律。不淹時序而為上首。先居弘濟後住太原。學侶雲奔教授無輟。以先德所集多不依文率己私見妄生增減。遂乃撿尋律藏抄出戒心羯磨。但取成文非妄穿鑿。可謂嗣徽迦葉繼軌波離而已焉。又別撰四分記鈔兼經論疏記等五十餘卷行於代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佛陀多羅。唐雲覺救。北印度罽賓人也。於東都白馬寺譯圓覺了義經一部。此經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為懷務甄詐妄。但真詮不謬豈假具知年月耶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三出與杜顗等出者同本見大周錄及經前序)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佛陀波利。唐言覺護。北印度罽賓國人。忘身徇道遍觀靈跡。聞文殊師利在清涼山。遠涉流沙躬來禮謁。以天皇儀鳳元年丙子。杖錫五台虔誠禮拜。悲泣雨淚望睹聖容。倏焉見一老翁從山中出來。作婆羅門語謂波利曰。師精誠懇惻何所求耶。波利答曰。聞文殊大士隱跡此山。從印度來欲求瞻禮。翁曰。師從彼國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來不。此土眾生多造諸罪。出家之輩亦多所犯。佛頂神咒除罪秘方。若不將經徒來何益。縱見文殊何必能識。師可還西國取彼經來流傳此土。即是遍奉眾聖廣利群生。拯濟幽冥報諸佛恩也。師取經來至此。弟子當示師文殊師利菩薩所在。波利聞此語已不勝喜躍。遂裁抑悲淚向山更禮。舉頭之頃忽不見老人。波利驚愕倍增虔敬。遂返歸本國取得經來。既達帝城便求進見。有司具狀聞奏。天皇賞其精誠崇斯秘典。遂詔鴻臚寺典客令杜行顗及日照三藏於內共譯。譯訖儭絹三十匹。經留在內。波利因乃垂泣奏曰。委棄身命志在利人。請布流行是所誠望。帝愍其專至。遂留所譯之經還其梵本任將流布。波利得經不勝喜躍。將向西明寺訪得善梵語僧順貞奏共翻譯。帝允其請。遂對諸大德共貞翻出。名佛頂尊勝陀羅尼。與前杜令所翻之者。咒韻經文大同小異。波利所願已畢持經梵本入於五台。於今不出莫知所之。比諸眾譯此最弘布(准經前序乃雲。永淳二年回至西京。具狀聞奏。其年即共順貞再譯。名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今尋此說年月稍乖其杜令譯者乃儀鳳四年正月五日也。日照再譯乃永淳元年五月十三日也。既雲永淳二年方達唐境。前之二本從何而得。又永淳二年天皇已幸東都。如何乃雲在京譯出。其序復是永昌已後有人述記。卻敘前事致有參差。此波利譯者不可依序定其年月也)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二紙永昌元年於魏國東寺譯見大周錄初出與後實叉難陀所譯不思議境界經同本)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或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智炬陀羅尼經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天授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天授二年十月十四日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   右六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提雲般若。或雲提雲陀若那。唐雲天智。于闐國人。學通大小智兼真俗。咒術禪門悉皆諳曉。以天后永昌元年來屆於此。即以其年謁帝於洛。敕於魏國東寺(後改為大周東寺)翻經。以永昌元年己丑至天授二年辛卯。總出經論六部。沙門戰陀慧智等譯語。沙門處一等筆受。沙門復禮等綴文。沙門德感慧儼法明弘景等證義贊觀世音菩薩頌一卷(見大周錄)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智。父印度人也。婆羅門種。因使游此而生於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時因長年婆羅門僧。奉敕度為弟子。本既梵人善閒天竺書語。又生唐國復練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訶羅提雲若那寶思惟等。所有翻譯皆召智為證兼令度語。智以天后長壽二年癸巳。於東都佛授記寺。自譯贊觀世音頌一部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   右一部十五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明佺。東都佛授記寺僧也。尤精律學兼閒經論。天後天冊萬歲元年乙未敕刊定經目。佺首末條錄編比次序。與翻經大德二十餘人同共參定。雖雲刊定繁穢尤多。雖見流行實難憑準。中有乖舛如別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第二出與東晉覺賢譯者同本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譯天后親受筆削至聖歷二年十月八日於佛授記寺功畢)文殊師利授記經三卷(於清禪寺譯第三出與文殊佛土嚴淨經等同本今編入寶積當第十五會)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於東都佛授記寺譯第四出與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等同本)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第二出與提雲般若所出境界分同本)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大乘入楞伽經七卷(第四出與宋功德賢等出者同本久視元年五月五日於東都三陽宮內初出至長安四年正月五日繕寫功畢)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一卷(初出與寶思惟等出者同本)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勝幢臂印陀羅尼經同本)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亦云繞塔功德經)大乘四法經一卷(與前日照三藏出者名字雖同經體全異)十善業道經一卷大乘起信論二卷(第二出與真諦出者同本)摩訶般若隨心經一卷大方廣不生不滅經一卷大方廣如來難思議境界經一卷離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初出與彌陀出譯者同本)菩薩出生四法經一卷。   右一十九部一百七卷(起信論上一十四部一百二卷見在摩訶般若隨心經下五部五卷闕本)   沙門實叉難陀。唐雲喜學。于闐國人。智度弘曠利物為心。善大小乘兼異學論。天后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斯梵本發使求訪。並請譯人實叉與經同臻帝闕。以天后證聖元年乙未。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譯華嚴經。天后親臨法座煥發序文。自運仙毫首題名品。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沙門義淨同宣梵本。後付沙門復禮法藏等。於佛授記寺譯。至聖歷二年己亥功畢。又至久視元年庚子。於三陽宮內譯大乘入楞伽經。及於西京清禪寺東都授記寺譯文殊授記等經。前後總譯一十九部。沙門波侖玄軌等筆受。沙門復禮等綴文。沙門法寶弘景等證義。太子中舍賈膺福監護。至長安四年實叉緣母年老請歸覲省。表書再上方蒙允許。敕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闐。後和帝龍興重暉佛日。敕再徵召方屆帝城。以景龍二年達於茲土。帝屈萬乘之尊親迎於開遠門外。京城緇侶備諸幢幡逆路導引。仍裝飾青象令乘入城。敕於大薦福寺安置。未遑翻譯遘疾彌留。以景雲元年十月十二日。右脅累足終於大薦福寺。春秋五十有九。緇徒悲噎嘆法棟之遽摧。俗侶哀號恨群生之失導。有詔聽依外國法葬。以十一月十二日。於開遠門外古然燈台焚之。薪盡火滅其舌猶存。斯是弘法之嘉瑞也。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本國門人悲智敕使哥舒道元。送其餘骸及斯靈舌還歸于闐起塔供養。後人復於焚屍之所起七層塔焉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此有一十六品是梵本經沙門波侖制序第二出與寶思惟譯三卷者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婆羅門李無諂。北印度嵐波國人。識量聰敏內外該通。唐梵二言洞曉無滯。三藏阿儞真那菩提流志等。翻譯眾經並無諂度語。於天后代聖歷三年庚子三月。有新羅國僧明曉。遠觀唐化將欲旋途。於總持門先所留意。遂殷勤固請譯此真言。使彼邊維同聞秘教。遂於佛授記寺翻經院。為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部。沙門波侖筆受。至久視元年八月。將所譯經更於罽賓重勘梵本方寫流布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實叉難陀離垢淨光陀羅尼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彌陀山。唐言寂友。睹貨邏國人也。幼小出家游諸印度遍學經論。於楞伽俱舍最為精妙。志弘像法無吝鄉邦。杖錫而游來臻皇闕。於天后代共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後於天后末年共沙門法藏等。譯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一部。譯畢進內辭帝歸邦。天后厚遺任歸本國甄正論三卷。   右一部三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玄嶷。俗姓杜。名又。先是黃冠為東都大弘道觀主。游心七藉妙善三玄。黃宗之中此為綱領。天后心崇大法弘闡釋宗。人遂歸心請求剃落。詔許度之住佛授記寺。後為寺都兼預翻譯。悉彼宗之虛誕知正教之可憑。遂造甄正論一部指陳虛偽。主客問答極為省要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亦名不空罥索心咒王經長壽二年七月於東都佛授記寺譯沙門德感筆受初出與李無諂出一卷者同本)浴像功德經一卷(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婆羅門李無諂譯語初出與後義淨出者同本)校量數珠功德經一卷(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於大福先寺譯李無諂譯語初出與後義淨出者同本)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實叉難陀等出者同本)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長安二年於天宮寺譯沙門慧智等證梵文婆羅門李無諂譯語直中書李無礙筆受初出與後義淨出者同本)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神龍元年於大福先寺譯李無諂譯語)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亦云所得見大周錄長壽二年於東都天宮寺譯罽賓沙門尸利難陀設等證梵文李無諂譯語李無礙筆受)   右七部九卷其本並在。   沙門阿儞真那。唐雲寶思惟。北印度迦濕蜜羅國人。剎帝利種。彼王之華胄。幼而舍家禪誦為業。進具之後專精律品。復慧解超群學兼真俗。乾文咒術尤工其妙。加以化導為心無戀鄉國。以天后長壽二年癸巳屆於洛都。敕於天宮寺安置。即以天后長壽二年癸巳。至中宗神龍二年丙午。於授記天宮福先等寺。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等七部。後至睿宗太極元年壬子四月。太子洗馬張齊賢等繕寫進內。至延和元年六月。敕令禮部尚書晉國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彥伯等詳定入目施行。三藏自神龍二年已後更不譯經。唯精勤禮誦修諸福業。每於晨朝磨香為水塗浴佛像後方飲食。從始至終此為恆業。衣缽之外隨得隨施。後於龍門山請置一寺。依外國法式製造呼為天竺。已及門人同居此寺。精誠所感其數寔多。壽年百餘。以開元九年終於寺矣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第五出與北涼曇無讖四卷金光明等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畢沙門波侖惠表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第五出與姚秦羅什元魏留支陳真諦等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一十二卷景龍四年於大蔫福寺譯今編入寶積當第十四會改名入胎藏會)入定不定印經一卷(第二出與元魏瞿曇流支所出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同本久視元年五月五日譯畢)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第四出與隋笈多等出者同本但廣略有異神龍三年夏於大內佛光殿譯時帝親御法筵手自筆受)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第六出與羅什彌勒下經等同本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第三出與舊諫王經及唐譯勝軍王經並同本神龍元年七月十五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玄傘筆受)浴像功德經一卷(第二出與寶思惟出者同本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數珠功德經一卷(第二出與寶思惟出者同本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一卷(第三出與實叉難陀寶思惟等出者同本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一卷(第二出與寶思惟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第二出與隋譯十二佛名神咒經同本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大孔雀咒王經三卷(第八出與梁僧加婆羅等出者同本神龍元年於東都內道場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五出與杜行顗日照波利等出者同本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一卷(神龍元年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神龍元年七月十五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玄傘筆受)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善夜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妙色王因緣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無著菩薩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無著菩薩頌世親菩薩釋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因明正理門論一卷(大域龍菩薩造第二出與奘法師譯者同本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成唯識寶生論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頌釋論護法菩薩造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觀所緣論釋一卷(護法菩薩造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掌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第二出與解卷論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十四日於西明寺譯)取因假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沙門惠表筆受)觀總相論頌一卷(陳那菩薩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等筆受)止觀門論頌一卷(世親菩薩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手杖論一卷(尊者釋迦稱造景雲二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無著菩薩本世親菩薩釋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五蘊皆空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二卷異譯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等筆受)三轉法輪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異譯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八無暇有暇經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久視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譬喻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略教誡經一卷(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智積等筆受)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痔瘺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沙門波侖惠表等筆受)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或八卷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五卷(尊者毗舍佉造景龍四年大廌福寺翻經院譯先在西域那爛陀寺譯出還都刪正景龍奏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攝頌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景龍四年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尊者勝支集或十四卷久視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尊者摩咥里制吒造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譯至景雲二年於薦福寺重更回綴)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第三出與舊勸發諸王要偈等同本於東印度耽摩立底國譯至都重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歸)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歸)別說罪要行法一卷(或無別字)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雲要行法)護命放生軌儀一卷(或雲軌儀法)法華論五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景雲二年譯)集量論四卷(景雲二年譯已上多取奏行年月所以出日名同)   右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法華論下二部九卷失本)   沙門釋義淨。齊州人。俗姓張字文明。髫齔之年辭榮落彩。於是遍詢名匠廣探群藉。內外閒曉今古遍知。年十有五志游西域。仰法顯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風。加以勤無棄時手不釋卷。弱冠登具逾厲堅貞。咸亨二年三十有七方協夙懷。遂之廣府初結誓同志數滿十人。洎乎泛舶余皆退罷。唯淨堅心轉熾遂即孤行。備歷艱難漸達印度。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王臣咸蒙禮重。鷲峰雞足並親登陟。祇園鹿苑咸悉週遊。憩那爛陀禮菩提樹。遍師明匠學大小乘。所為事周還歸故里。凡所歷遊三十餘國。往來問道出二十年。以天后證聖之元乙未仲夏還至河洛。將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合五十萬頌。金剛座真容一鋪。舍利三百粒。天后敬法重人親迎於上東門外。洛陽緇侶備設幢旛兼陳鼓樂在前導引。敕於佛授記寺安置。所將梵本並令翻譯。初共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翻華嚴經。久視已後方自翻譯。即以久視元年庚子至長安三年癸卯。於東都福先寺及西京西明寺。譯金光明最勝王。能斷金剛般若。入定不定印。彌勒成佛。一字咒王。莊嚴王陀羅尼。善夜。流轉諸有。妙色王因緣。無常。八無暇有暇。長瓜梵志等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及律攝等。掌中。取因假設。六門教授等論。及龍樹勸誡頌。已上二十部一百一十五卷。北印度沙門阿儞真那證梵文義。沙門波侖復禮慧表智積等筆受證文。沙門法寶法藏德感成莊神英仁亮大儀慈訓等證義。成均太學助教許觀監護繕寫進內。天后制新翻聖教序令標經首。暨和帝龍興神龍元年乙巳。於東都內道場譯孔雀王經。又於大福先寺譯勝光天子香王菩薩咒一切功德莊嚴王等經上四部六卷。沙門盤度讀梵文。沙門玄傘筆受。沙門大儀證文。沙門勝莊利貞等證義。兵部侍郎崔湜給事盧粲等潤文正字。秘書大監駙馬都尉觀國公楊慎交監護。和帝心崇釋典制序褒揚。號為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帝御洛城西門。宣示群辟淨所新翻並令標引。二年丙午隨駕歸京。敕於大薦福寺別置翻經院處之。三年丁未帝召入內。並同翻經沙門九旬坐夏。帝以昔居房部幽厄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祉。賀茲往澤重闡洪猷。因命法徒更令翻譯。於大佛光殿譯成二卷。名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帝御法筵手自筆受。又至景龍四年庚戌。於大薦福寺譯。浴像功德。數珠功德。如意心。尊勝。拔除罪障。出家入胎。五蘊皆空。三轉法輪。譬喻。療痔病等經。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毗奈耶雜事。二眾戒經。毗奈耶頌。雜事攝頌。尼陀那目得迦攝頌。唯識寶生。觀所緣釋等。已上二十部八十八卷。吐火羅沙門達磨末磨中印度沙門拔弩證梵義。罽賓沙門達磨難陀證梵文。居士東印度首領伊舍羅證梵本。沙門慧積居士中印度李釋迦度頗多等讀梵本。沙門文綱慧沼利貞勝莊愛同思恆等證義。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迦濕彌羅國王子阿順等證譯。修文館大學士特進趙國公李嶠兵部尚書逍遙公韋嗣立中書侍郎趙彥昭吏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郎張說中書舍人李又蘇頲等二十餘人次文潤色。左僕射舒國公韋巨源右僕射許國公蘇瑰等監譯。秘書大監嗣號王邕監護。又至睿宗景雲二年辛亥。於大薦福寺復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佛為龍王說法印。略教誡等經。能斷般若論頌。及釋因明理門。觀總相頌。止觀門頌。手杖等論。及法華。集量百五十贊。合一十二部二十一卷。沙門曷利末底烏帝提婆等讀梵本。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沙門慧沼等證義。太常卿衛國公薛崇胤監護。合從天后久視元年庚子至睿宗景雲二年辛亥。都譯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別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別說罪要行法。受用三水要法。護命放生軌儀。凡五部合九卷。又出說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諸律中揵度跋渠之類也梵音有楚夏耳)約七八十卷。但出其本未遑刪綴。遽入泥洹其文遂寢。淨又於一切有部律中。抄諸緣起別部流行。如摩竭魚因緣等四十二經四十九卷。既是別生抄經。不合為翻譯正數。今載別生錄中。如刪繁錄中具列名目。淨雖遍翻三藏而偏功律部。譯綴之暇曲授學徒。凡所行事皆尚其急。瀘漉滌穢特異常倫。學侶傳行遍於京洛。美哉亦遺法之盛事也。以先天二年卒。春秋七十九矣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單重合譯神龍二年創首先天二年功畢)   右此部經新譯舊譯四十九經合(古沓反)成一部。於中析取二十六會三十九卷。為菩提流志新譯。餘二十三會八十一卷。並是舊譯勘同編入。已備余錄故不重存。其新譯會名具如別錄。初第十一卷寶積部中依次編列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二出與大般若第十會理趣分同本廣略少異長壽二年於東都大周東寺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見大周錄或一卷初出與寶積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見大周錄亦名金剛鬘菩薩加行品是華嚴眷屬經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寶雨經十卷(見大周錄第三出與梁曼陀羅所出寶雲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沙門處一等筆受)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見大周錄第四出與羅什文殊問菩提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當第四出舊譯單卷者即是此經初品神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至景龍三年春功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第二出與唐智通譯二卷者同本景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第四出與實叉難陀等出者同本此法稍具景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六字神咒經一卷(或雲六字咒法經第四出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護命法門神咒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三出與善法方便陀羅尼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三卷(神龍二年九月十五日於西崇福寺譯畢東天竺伊舍羅等譯語沙門雲觀筆受)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亦云五佛頂或四卷景龍三年夏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其年冬譯畢)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景龍四年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一卷(景龍四年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一卷(見大周錄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般若波羅蜜多那經一卷(第三出與摩訶大明咒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妙慧童女所問經一卷(第三出與須摩提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不空罥索咒心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三出與不空罥索神咒經等同本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妙德婆羅門女問佛轉何法輪經一卷(今疑即有德女所問大乘經是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智猛長者問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佛入毗耶離除一切鬼病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那邪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大陀羅尼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文殊師利咒法藏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一字咒王經一卷(今疑與前咒藏共是一經長壽二年於佛授即寺譯)無迦略曳菩薩造廣大摩尼秘密善住經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釋般若六字三句論一卷(長壽二年於佛授記寺譯)   右五十三部(寶積二十六會即為二十六部)   一百一十一卷(般若波羅蜜多那下一十二部一十二卷尋本未獲)   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摩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雲覺愛。南印度人。婆羅門種。姓迦葉氏。聰睿絕倫風神爽異。生年十二外道出家。師稟波羅奢羅學彼經術。遂洞曉聲明尤閒數論。陰陽曆數地理天文咒術醫方皆如指掌。年登耳順自謂孤行撩僧論議貨以身事。時有大乘上座部三藏。厥號耶舍瞿沙。知其根熟遂與交論。未越幾關詞理俱屈。始知佛日高明匪螢燈並照。法海深廣豈涓渧等潤。於是沒身敬事專學佛乘。奉戒無虧志節高峻。崇慧有在解學寬深。未越五年通達三藏。天皇遠聞雅譽遣使往邀。未及使還白雲遽駕。暨天后御極方赴帝京。以長壽二年癸巳創達都邑。即以其年於佛授記寺譯寶雨經。中印度王使沙門梵摩同宣梵本。沙門戰陀居士婆羅門李無諂譯語。沙門慧智證譯語。沙門處一等筆受。沙門思玄等綴文。沙門圓測神英等證義。司賓寺丞孫辟監護。後於大周東寺譯實相般若。金剛髻。大乘伽耶頂。有德妙慧。文殊不思議境界。妙德女問佛等經。又於佛授記寺。譯護命法門。六字神咒。般若蜜多那。不空罥索咒心。智猛長者問。除鬼病那耶大陀羅尼。文殊咒法藏。一字咒王。摩尼。秘密善住等經。及般若六字三句論。已上一十九部合二十卷。沙門行感等同譯。後至和帝龍興神龍二年丙午隨駕歸京。敕於西崇福寺安置。遂譯廣大寶樓閣不空罥索神變。一字佛頂。千手千眼姥陀羅尼。如意輪。文殊寶藏。金剛光焰等經。及大寶積。此經都有四十九會。上代譯者摘會別翻而不終部帙。往者貞觀中玄奘法師往游印度將梵本還。於弘福寺譯大菩薩藏經。即是寶積第十二之一會。後於玉華宮寺翻大般若竟諸德殷勤請翻寶積。奘法師雲。譯寶積之功不謝於般若。餘生涯已窮恐不終其事。固請不已遂啟夾譯之。可得數行乃嗟嘆曰。此經與此土群生未有緣矣。餘氣力衰竭不能辦也。因而遂輟。流志來日復齎其梵本。和帝命志續奘余功。遂廣鳩碩德並召名儒。尋繹舊翻之經。考校新來之夾。上代譯者勘同即附。昔來未出案本具翻。兼復舊義擁迷詳文重譯。始乎神龍二年丙午創筵。迄於睿宗先天二年癸丑畢席。於中二十六會三十九卷。流志新譯。謂三律儀會。無邊莊嚴會。無量壽如來會。不動如來會。被甲莊嚴會。文殊師利普門會。出現光明會。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無盡伏藏會。授幻師跋陀羅記會。大神變會。優波離會。發勝志樂會。善順菩薩會。勤授長者會。優陀延王會。妙慧童女會。恆河上優婆夷會。功德寶花敷菩薩會。善德天子會。阿闍世王子會。淨信童女會。彌勒菩薩所問會。無盡慧菩薩會。勝鬘夫人會。廣博仙人會。創發題日於大內佛光殿和帝親御法筵筆受經旨。百僚侍坐妃後同觀。求之古人無以加也。逮睿宗嗣歷復於北苑白蓮華亭及大內甘露等殿。別開會首亦親筆受。並沙門思忠及東印度大首領伊舍羅直中書度頗具等譯梵文。北印度沙門達摩。南印度沙門波若丘多等證梵義。沙門慧覺宗一普敬履方等筆受。沙門勝莊法藏塵外無著深亮懷迪等證義。沙門承禮神暕雲觀等次文。太子詹事東海郡公徐堅邠王傅固安伯盧粲尚書右丞東海男盧藏用中書舍人野王男蘇瑨禮部郎中彭景直左補闕祁縣男王瑨太府丞顏溫之太常博士賀知章等潤色。中書侍郎平輿侯陸象先侍中鉅鹿公魏知古等監譯。前太常卿薛崇胤通事舍人弘農男楊仲嗣監護。繕寫既了將本進內。睿宗外總萬方內崇三寶。御筆制序標於經首。前後總譯五十三部合一百一十一卷。三藏流志自翻寶積經了更不譯經。禪觀怡神金丹養志。壽雖過百道業無虧。持誦經行晨昏靡替。至開元十二年隨駕入洛。敕於長壽寺安置。以流志所住加號開元。至十五年九月。顧謂門人曰。泡幻之身日就衰朽。縱然久住終歸磨滅。吾生年攝養冀免衰弊。今漸遲暮徒更延時。遂從二十日不飲不食藥餌俱絕。雖向五旬神色不異。至十一月三日遂索香水洗浴換新潔衣。至四日晨朝。取梵本眾經手擎頂戴一一讚嘆。至五日齋時。告諸侍人皆令四散。吾暫就靜汝勿喧聲。遂於淨室之中右脅而臥奄然而卒。春秋一百五十有六。自非積修勝業脫屣塵勞。焉能保此遐齡。去留專己者也。既聞天聽皇衷感慕慟嘆久之。追贈鴻臚大卿。諡曰開元一切遍知三藏。詔遣內侍杜懷敬往東都監葬。敕內庫出物供葬所須務。令優贍無限其數。於是鹵薄羽儀幡幢華蓋。闐塞衢巷而不可數。遂遷窆於龍門起塔供養焉五分羯磨一卷(題雲彌沙塞羯磨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愛同。俗姓趙氏。本天水人。代襲冠冤。同弱齡出家後以律學馳譽。講彌沙塞律遠近師稟。昔宋朝罽賓三藏覺壽譯彌沙塞律。因出羯磨一卷。時運遷移其本零落。尋求不獲學者無依。同遂於大律之內抄出羯磨一卷。彼宗學者盛傳流布新譯華嚴音義二卷。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慧苑。京兆人。華嚴藏法師上首門人也。勤學無惰內外兼通。華嚴一宗尤所精達。苑以新譯之經未有音義。披讀之者取決無從。遂博覽字書撰成二卷。使尋讀之者不遠求師而決於字義也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第二出與奘法師稱讚大乘功德經同本開元九年六月於終南山石鱉谷老尹蘭若譯)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第十一譯與無量門微密持經等同本開元九年於奉恩寺譯)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一卷(開元九年於奉恩寺譯)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開元九年六月二十日於終南山石鱉谷老尹蘭若譯)   右四部六卷其本並在。   沙門釋智嚴。于闐國王之質子。姓郁持名樂(盧各反)幼至大唐早居榮祿。授左領軍衛大將軍上柱國封金滿郡公。而立性淳質貞信居懷。請舍宅置寺奉為國家。神龍二年五月十一日敕允其所請。又自惟生居異域長自中華。幸得侍奉四朝班榮寵極。猶恐叨承厚祿濫沐殊恩。於是固請出家冀酬玄澤。神龍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墨制雲。人之情也莫不貪惜祿位。卿之願也乃欲棄俗出家。襲蘭若之蹤起禪那之行。忽省來奏嗟賞兼懷。特遂所祈式成高志。以景龍元年十一月五日和帝生日。舍家剃落法號智嚴。仍請住於終南山至相寺蘭若修道。猶是虛心靜慮宴坐經行。精苦居懷幽棲積念。加以經明唐梵智照幽微。寶積真詮如來秘偈莫不屢承。綸旨久預翻詳。頻奉絲言兼令證譯。常於石鱉谷居阿練若習頭陀行。開元九年於石鱉練若及奉恩寺。譯決定業障經等四部。並文質相兼得其深趣。又譯尊勝陀羅尼咒一首及法華經藥王菩薩等咒六首。時有經本寫新咒入。幸勿怪之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日照三藏譯者同本)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上三經並出梵本金剛頂經撮要抄譯非全部也)   右四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跋日羅菩(上聲)提(地之上聲)唐雲金剛智。南印度摩賴邪國人(此雲光明國其國近觀音宮殿補陀落山)婆羅門種。幼而出家游諸印度。雖內外博達而偏善總持。於此法門罕有其匹。隨緣游化隨處利生。聞大支那佛法崇盛。遂泛舶東遊達於海隅。開元八年中方屆京邑。於是廣弘秘教建曼荼羅。依法作成皆感靈瑞。沙門一行欽斯秘法數就諮詢。智一一指陳復為立壇灌頂。一行敬受斯法請譯流通。以十一年癸亥。於資聖寺為譯瑜伽念誦法及七俱胝陀羅尼。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譯語。嵩岳沙門溫古筆受。至十八年庚午。於大薦福寺出曼殊室利五字心及觀自在瑜伽要。沙門智藏譯語。又於舊隨求中更續新咒。智執總持契所至皆驗。秘教流傳寔斯人矣。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   右一部十卷。其本見在。   沙門釋懷迪。循州人也。住本州羅浮山南樓寺。其山乃仙聖游居之處。迪久習經論多所該博。九流七略粗亦討尋。但以居近海隅。數有梵僧游止。迪就學書語復皆通悉。往者三藏菩提流志譯寶積經。遠召迪來以充證義。所為事畢還歸故鄉。後因游廣府遇一梵僧。(未得其名)齎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迪筆受經旨兼緝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經至此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第七一卷是念誦法)蘇婆呼童子經三卷(唐雲妙臂童子亦云蘇婆呼律或二卷)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唐言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咒毗奈耶不曾入大曼荼羅不合輒讀同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法)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出梵本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略譯少分)   右四部一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輸波迦羅。唐言善無畏。中印度人。釋迦之苗裔。風儀爽俊聰睿超群。解究五乘行該三學。總持禪觀妙達其源。藝術異能無不諳曉。加以弘法為務豈憚艱危。遂發跡中天來游東夏。塗至北印度境。聲譽已達帝京。今上搜集賢良。發使迎接。以開元四年丙辰。大齎梵本來達長安。初於興福寺南院安置。次後有敕令住西明。至五年丁巳於菩提院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譯語。沙門無著綴文筆受。其無畏所將梵本有敕並令進內。緣此未得廣譯諸經。曩時沙門無行西遊天竺學畢言歸回。至北天不幸而卒。所將梵本有敕迎歸。比在西京華嚴寺收掌。無畏與沙門一行。於彼簡得數本梵經並總持妙門。先未曾譯。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先寺安置。遂為沙門一行譯大毗盧遮那經。其經具足梵本有十萬頌。今所出者撮其要耳。沙門寶月譯語。沙門行筆受承旨兼刪綴詞理。文質相半妙諧深趣。又出蘇婆呼蘇悉地二經。無畏性愛恬簡靜慮怡神。時開禪觀獎勸初學。慈悲作念接誘無虧。人或問疑剖析無滯開元釋教錄二十卷(上帙總錄下帙別錄十八年庚午於西崇福寺東塔院撰)續大唐內典錄一卷(同前十八年撰)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同前十八年撰)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同前)集諸經禮懺儀二卷(同前)   右上五部二十五卷。智升所撰。升早預釋流志弘大教。但才微力寡無遂本懷。俯仰之間亟經寒暑。曾未能宣傳正法荷擔菩提。而近閱藏經仍探眾錄。睹其差謬或所未安。狂簡斐然考成斯記。雖文詞靡敘而事有所憑。但鄙見未弘固多疏闕耳。其續內典錄等附於本部之末。幸諸來哲無貽誚焉。右從後漢逮至皇朝合一十九代。所出大小乘經律論並賢聖集傳。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於中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見行入藏(其梁代曼陀羅譯文殊般若經般若部中已載寶積經中亦復編入故此一經錄中重載)據其實數。但一千一百二十三部五千四十七卷是見行數(其集傳中有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並是此方撰集非梵本翻出)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是闕本數。兩件見闕合有二千二百七十一部七千二十七卷(與前都數欠七部一千九卷不同者其東晉無垢眼譯毗尼序合入十誦其蕭齊法意譯提婆達多品一卷及周武帝代志德譯普門品重誦偈一卷併合入妙法華中其隋朝崛多譯銀主品囑累品共一卷合入金光明中其北涼曇無讖譯四卷金光明梁朝真諦譯七卷金光明周世崛多譯五卷金光明隋朝沙門寶貴取前三本合成八卷故上三經在刪繁錄加此七部一十九卷還與都數符同一無欠少)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 總括群經錄上之十   敘列古今諸家目錄古經錄一卷。   右尋諸舊錄。多稱為古錄。似是秦始皇時釋利防等所齎經錄舊經錄一卷。   右似是前漢劉向校書天閣。往見有佛經。即謂古藏經錄。謂孔壁所藏。或秦正焚書。人中所藏者漢時佛經目錄一卷。   右似是明帝時迦葉摩騰創譯四十二章經因即撰錄朱士行漢錄一卷。   右曹魏時穎川沙門朱士行。於洛陽講道行經因着其錄。後往西域求經。於彼而卒眾經錄一卷。   右西晉武帝代。長安青門外大寺西域沙門竺法護翻譯眾經。因出其錄眾經錄一卷。   右西晉惠帝代。永嘉中清信士聶道真稟受護公之筆匠也。後自翻經。因出其錄趙錄一卷。   右似是二趙時。諸錄遙注。未知姓氏綜理眾經目錄一卷。   右符秦代沙門釋道安所撰。自前諸錄但列經名。至於品類時代蓋闕而不紀。後人披覽莫測根由。安乃總集名題表其時代。銓品新舊定其製作。眾經有據自此而明。在後群錄資而增廣。是知高懷獨悟。足以垂範後昆。所撰之文。見僧祐錄二秦錄一卷。   右後秦姚興弘始年。長安沙門釋僧睿所撰。睿即安公之弟子。神用通朗思力標舉。參譯什門多有撰緝眾經錄四卷(魏世錄吳世錄晉世雜錄河西錄)   右東晉廬山東林寺遠公弟子釋道流創撰。未就而卒。同學竺道祖續而成之經論都錄一卷(別錄一卷)   右東晉成帝豫章山沙門支敏度撰。其人總校古今群經故撰都錄。敏度又撰別錄一部眾經目錄二卷。   右蕭齊武帝時。沙門釋王宗撰。見梁三藏記釋弘充錄一卷(南齊楊都人)釋道慧宋齊錄一卷(南齊)釋道憑錄一卷(北齊)釋正度錄一卷王車騎錄一卷始興錄一卷(未詳撰者亦云南錄)廬山錄一卷(未詳作者)岑號錄一卷菩提留支錄一卷(元魏洛京永寧寺天竺沙門也)華林佛殿眾經目錄四卷(梁天監十四年敕沙門僧紹撰)隋沙門釋靈[示  谷]譯經錄一卷(長房錄中無隋字)眾經都錄八卷(似是總合諸家未詳作者)   已前諸錄二十五家。長房內典二錄雲。上件諸錄檢傳記有之。未見其本。故列名而已眾經別錄二卷(未詳作者言似宋時總分十例具如後列)大乘經錄第一(三百七十部七百七十九卷)三乘通教錄第二(五十一部九十七卷)三乘中大乘錄第三(一十七部三十八卷)   右上卷三錄(總四百三十八部九百一十四卷)小乘經錄第四(四百三十六部六百一十卷)第五篇目本闕(此闕本錄不顯部卷應散在諸錄中故耳)大小乘不判錄第六(一百七十四部一百八十四卷)疑經錄第七(一十七部二十卷)律錄第八(一十二部一百九十五卷)數錄第九(六部一百二十一卷)論錄第十(六部一百五十二卷)   右下卷七錄(總六百五十一部一千六百八十二卷)   上下兩卷合有十篇。都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六卷(其下卷七錄部數勘同卷數 少四百未詳所以)元魏眾經目錄(永熙年敕舍人李廓撰一捲成)大乘經目錄一(二百一十四部)大乘論目錄二(二十九部)大乘經子注目錄三(一十二部)大乘未譯經論目錄四(二十三部)小乘經目錄五(六十九部)小乘論目錄六(二部)有目未得經目錄七(一十六部)非真經目錄八(六十二部)非真論目錄九(四部)全非經愚人妄作目錄十(一十一部)   都十件。經律論真偽。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三卷(部數勘與都數不同剩十五部未詳所以)梁代眾經目錄(天監十七年敕沙門寶唱撰)眾經目錄卷第一(大乘二百六十二部六百七十四卷)有譯人多卷一(六十九部四百六十七卷)無譯人多卷二(五部一十九卷)有譯人一卷三(九十部九十卷)無譯人一卷四(九十八部九十八卷)眾經目錄卷第二(小乘二百八十五部四百卷)有譯人多卷一(一十七部一百二十卷)無譯人多卷二(五部一十七卷)有譯人一卷三(五十部五十卷)無譯人一卷四(二百一十三部二百一十三卷)眾經目錄卷第三(三百六十二部一千六百八十二卷)先異譯經一(四十五部多卷二百七十九卷三十八部一卷三十八卷)禪經二(九部多卷三十八卷三十一部一卷三十一卷)戒律三(六十八部二百七十三卷)疑經四(六十二部六十七卷)注經五(四十部二百四十六卷)數論六(三十一部三百六十七卷)義記七(三十八部三百四十一卷)眾經目錄卷第四(二百二十九部九百八十五卷後部數勘欠五不同)隨事別名一(一十三部四百一十三卷)隨事共名二(三十五部四百七十卷)譬喻三(一十五部三十六卷)佛名四(一十四部二十九卷)神咒五(四十七部四十七卷)   總四卷都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千七百四十一卷(此都部數與前數勘贍三百九十五部未詳所以)高齊眾經目錄(武平年沙門統法上撰梵名達摩郁多羅一捲成)雜藏錄一(二百九十一部八百七十四卷)修多羅錄二(一百七十九部三百二十卷)毗尼錄三(一十九部二百五十六卷)阿毗曇錄四(五十部四百二十一卷)別錄第五(三十七部七十四卷)眾經抄錄六(一百二十七部一百三十七卷)集錄第七(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七卷)人作錄八(五十一部一百六卷)   都八件。經律論真偽。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此都數與前數勘欠十一卷不同未詳所以)   從眾經別錄下四家目錄長房內典二錄具列篇題。今尋本未獲。但具存其目唐眾經目錄五卷(貞觀初普光寺沙門玄琬撰出內典錄)   右內典錄中。引用雲。唐舊錄未見其本。似取隋五卷眾經錄編新經入。余者大同眾經目錄五卷(於隋錄內加奘譯經余皆無異大唐大敬愛寺沙門靜泰撰)   右從古錄已下三十一家。諸錄之中雖皆備述。欲尋其本難可備焉。且列名題知其有據(撰錄者曰又如長房錄中引一乘寺藏錄周錄之中引真寂寺錄義善寺錄玄法寺錄福林寺錄上之五錄但引其名不言卷數又有陳朝大乘寺藏錄四卷並不知何人製作似是當寺藏經略記由委既扃寺名為錄未可通行故敘錄次闕而不載)梁出三藏記集一十五卷(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   其序略雲。祐以庸淺豫憑法門。翹仰玄風誓弘末化。每至昏曉諷持秋夏講說。未嘗不心馳庵園影躍靈岳。於是牽課羸志沿波討源。綴其所聞。名曰出三藏記集。一撰緣記。二詮名錄。三總經序。四述列傳緣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錄。詮則年代之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征列傳。述則伊人之風可見。並鑽析內經研鏡外籍(云云)出三藏記集卷第一(第一卷撰緣記第二至第五詮名錄第六至第十二總經序第十三至第十五述列傳)集三藏緣記第一(出大智度論)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應雲梵漢前後出經異記第五出三藏記集卷第二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四百五十部一千八百六十七卷)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直約部名以配重譯不雲卷數算極難矣)新集表序四部律錄第三(初題有卷中無四部一百八十卷)出三藏記集卷第三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一(九十二部九十二卷)新集安公失譯經錄第二(一百四十二部一百四十七卷)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第三(五十九部七十九卷)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第四(二十四部二十四卷)新集律分為五部記錄第五(出毗婆沙)新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第六新集律來漢地四部記錄第七出三藏記集卷第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第一(一千三百六部一千五百七十卷)出三藏記集卷第五新集抄經錄第一(四十六部三百五十一卷)新集安公疑經錄第二(二十六部三十卷)新集疑經偽撰雜錄第三(二十部二十六卷)新集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錄第四(四十八部三百五十九卷)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長安睿法師喻疑第六出三藏記集卷第六(四十二章經序等十首)出三藏記集卷第七(道行經序等二十首)出三藏記集卷第八(般若鈔經序等一十九首)出三藏記集卷第九(華嚴經記等二十四首)出三藏記集卷第十(道地經序等二十一首)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一(中論序等一十六首)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雜記序錄十首)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三(安世高傳等十二)出三藏記集卷第十四(鳩摩羅什傳等十)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五(白法祖傳等十)   (撰錄者曰祐錄所撰條例可觀若細尋求不無乖失只如第一卷前後出經異記中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誤若新舊相對應雲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舊經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義全殊不可交互又如曇摩羅剎與竺法護乃是一人曇摩雲法羅剎言護分為二人二誤異出經論錄中但名目相似即雲重譯而不細料簡大小混雜三誤僧伽羅剎集序雲眾護撰者僧伽雲眾羅剎言護眾護乃是集經之人序是翻譯者作題雲眾護四誤此諸眾作乖謬全甚此亦璠璵之一玷也)隋眾經目錄七卷(一卷總錄別錄六卷開皇十四年敕翻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德撰)大乘修多羅藏錄一(六分合七百八十四部一千七百一十八卷)眾經一譯分(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十一卷)眾經異譯分(合一百九十五部五百二十二卷)眾經失譯分(合一百三十四部二百七十五卷)眾經別生分(合二百二十一部二百六十四卷)眾經疑惑分(合二十一部三十卷)眾經偽妄分(合八十部一百九十六卷)小乘修多羅藏錄二(六分合八百四十二部算得四十五部一千三百一卷算得三百四卷)眾經一譯分(合七十二部二百九十二卷)眾經異譯分(合一百部二百七十卷)眾經失譯分(合一百五十部二百七十二卷)眾經別生分(合三百四十二部三百四十六卷)眾經疑惑分(合二十九部三十一卷)眾經偽妄分(合五十三部九十三卷)大乘毗尼藏錄三(六分合五十部八十二卷)眾律一譯分(合一十二部三十二卷)眾律異譯分(合七部七卷)眾律失譯分(合一十一部一十四卷)眾律別生分(合一十六部一十六卷)眾律疑惑分(合一部二卷)眾律偽妄分(合二部一十一卷)小乘毗尼藏錄四(六分合六十三部三百八十一卷)眾律一譯分(合一十五部一百九十八卷)眾律異譯分(合八部一百二十六卷)眾律失譯分(合二十九部四十五卷)眾律別生分(合六部六卷)眾律疑惑分(合二部二卷)眾律偽妄分(合三部二卷)大乘阿毗曇藏五(六分合六十八部三百八十一卷)眾論一譯分(合四十二部二百六卷)眾論異譯分(合八部五十二卷)眾論失譯分(合一部二卷)眾論別生分(合一十五部一十九卷)眾論疑惑分(合一部一卷)眾論偽妄分(合一部一卷)小乘阿毗曇藏六(六分合一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二卷)眾論一譯分(合一十四部二百七十六卷)眾論異譯分(合八部六十六卷)眾論失譯分(合五部二十二卷)眾論別生分(合八十六部一百七卷)眾論疑惑分(合一部一卷)眾論偽妄分(合二部一十卷)佛滅度後抄集錄七(二分合一百四十四部六百二十七卷)西域賢聖抄集分(合四十八部一百一十九卷)此方諸德抄集分(合九十六部五百八卷)佛滅度後傳記錄八(二分合六十八部一百八十五卷)西域賢聖傳記分(合一十三部三十卷)此方諸德傳記分(合五十五部一百五十五卷)佛滅度後著述錄九(二分合一百一十九部一百二十卷)西域賢聖著述分(合一十五部一十九卷)此方諸德著述分(合一百四部一百一十五卷)   右九錄。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算得二千二百五十四部五千一百九十一卷細勘別錄部卷復與總錄不同)分為六卷。總錄第七。合分為七卷(撰錄者曰余檢尋此錄非無差錯即如曇摩羅剎晉言法護總是一人錄中分二雲各出須真天子經二卷編為重譯不識梵晉之言一誤也如律二十二明了論總是一經錄中分為二部律二十二卷編在律中明了論一卷在於是論錄一經之題分二上錄二誤也其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論半題今雲二十二卷誤之甚也真諦攝論十二卷與十五卷者二本不殊存其二部而言重譯三誤也以仁王經起信論等編在疑錄四誤也不能備陳略述如此)隋開皇三寶錄一十五卷(內題雲歷代三寶記開皇十七年興善寺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第一(帝年上周秦)   從周莊王他十年甲午。至秦始皇帝子子嬰甲午年凡二十六主四百八十一載歷代三寶紀第二(帝年次前漢新王后漢)   從前漢高帝元年乙未。至後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凡二十六君四百二十五載歷代三寶紀第三(帝年下魏晉宋齊梁周隋)   從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至隋開皇十七年丁巳。凡四十四主三百七十八載歷代三寶紀第四(譯經後漢)   右從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獻帝末年曆一十一主一百五十二年。華戎道俗十有二人。並古失譯合出經律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歷代三寶紀第五(釋經魏漢)   右魏吳兩代。道俗十人。所出經律羯磨並舊失譯。合三百一十二部四百八十二卷歷代三寶紀第六(釋經西晉)   右西晉代。華戎道俗十有三人。並前失譯諸經戒等。合四百五十一部七百一十七卷歷代三寶紀第七(譯經東晉)   右東晉代。華戎道俗二十七人。而所出經並舊失譯。合二百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五卷歷代三寶紀第八(譯經符秦姚秦)   右二秦之代。華戎釋種一十六人。合出經論傳等一百六十四部九百四卷歷代三寶紀第九(譯經西秦北涼元魏高齊陳氏)   右五代。緇素共二十七人。所出三藏及記錄等並及失譯。合二百三部八百五十五卷歷代三寶紀第十(譯經宋)   右宋代。華戎道俗二十三人。出經律論及傳錄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卷歷代三寶紀第十一(譯經齊梁周)   右三代。緇素共五十一人。出經律論及傳錄等。一百六十二部一千三百二十六卷歷代三寶紀第十二(譯經大隋)   右隋代。華戎緇素十有九人。所翻新文及雜舊本論傳法式。合七十五部四百六十二卷歷代三寶紀第十三(大乘錄入藏目五百五十一部一千五百八十六卷)大乘修多羅有譯一(三百三十四部八百八十五卷)修多羅失譯二(三百三十五部四百二卷)毗尼有譯三(一十九部四十卷)毗尼失譯四(一十二部一十四卷)阿毗曇有譯五(四十九部二百三十八卷)阿毗曇失譯六(二部七卷)歷代三寶紀第十四(小乘錄入藏目五百二十五部一千七百三十九卷錄雲七百一十二卷者誤)小乘修多羅有譯一(一百八部五百二十七卷)修多羅失譯二(三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二卷)毗尼有譯三(三十九部一百八十五卷)毗尼失譯四(三十一部六十七卷)阿毗曇有譯五(二十一部三百五十一卷)阿毗曇失譯六(一十部二十七卷)開皇三寶錄總目一卷(內典錄雲房錄所出經律論傳總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非入藏數算得七十四部三十七卷與內典不同)   右兼總目共成一十五卷(其第十三十四大小乘入藏目錄合一千七十六部二千三百二十五卷房錄本數三千三百九十二卷者計數錯也)內典錄雲。房所撰者。入藏之中瓦玉相謬。得在繁富未可核通。非無憑準未可偏削(撰錄者曰余檢長房入藏錄中事實雜謬其闕本疑偽皆編入藏竊為不可又如大乘錄中賢劫經賢劫三昧經此是一經兩名今存二部一誤須菩提品及長安品此並般若鈔之異名今別存兩部二誤須真天子經須真天子問四事經亦一經兩名重載二部三誤象步經即無所希望經異名二名各存四誤菩提無行經即文殊問菩提經異名存其二本五誤以僧佉外道論入大乘中六誤小乘錄中達摩多羅禪經與不淨觀經總是一經其不淨觀約法為名達摩多羅就人立稱二部俱存七誤十誦律六十一卷十誦律五十九卷二本不殊其六十一卷者卑摩羅叉伽毗尼序置之於後余並無異今雲重譯二本俱存八誤律二十二在於律中明了論在於論錄一題分二九誤其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論之半題今存律二十二卷誤中重誤也眾事分阿毗曇論代錄之中即言宋朝求那跋陀羅共菩提耶舍譯入藏之內則言失源前後差違十誤余者在錄不能繁敘)隋眾經目錄五卷(仁壽二年敕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   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九卷。   單本(原來一本更無別翻合三百七十部一千七百八十六卷)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原合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   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合六百八十八部二千五百三十三捲入藏見錄)   別生(於本部內抄出別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卷)   右第三卷。   疑偽(名雖似正義涉人造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   右第四卷(已前二卷二分合一千一十九部一千七百七十九卷不須抄寫)   闕本(舊錄有目而無經本合四百二部七百四十七卷請訪)   右第五卷。   其序略雲。別生疑偽不須抄寫。已外三分入藏所收。至如法寶集之。流淨住子之類。還同略抄例入別生。余有僧傳等。詞參文史體非淳正。事雖可尋義無在錄。內典錄雲。即今京輦通寫盛行。直列經名仍銓傳譯。所略過半未足撿尋(撰錄者曰余檢尋此錄非無差謬只如弘道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此是一經兩名俱雲竺法護譯存其兩本一誤又如普曜經八捲雲西晉竺法護譯闕本錄中復雲普曜經八卷亦云竺法護譯見闕俱載二誤又入藏錄中普曜經八卷即雲單本闕本錄中復雲重譯闕本前後差舛三誤真諦所譯攝大乘論十二卷者與十五卷者卷雖增減文則不殊今二本俱存四誤彌沙塞羯磨闕本錄中前後重載五誤以隨願往生經遺教論等編為疑偽六誤余在錄中不能備記)大唐內典錄十卷(麟德元年甲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歷代眾經傳譯所從錄第一(謂代別出經及人述作無非通法併入經收故隨經出)後漢朝傳譯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經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十六卷失譯經一百二十五部一百四十八卷)前魏朝傳譯僧六人所出經律等(一十三部二十五卷)南吳孫氏傳譯道俗四人所出經傳等(一百四十八部一百九十五卷失譯經一百一十部二百九十二卷)西晉朝傳譯道俗一十三人所出經戒等(四百四十六部七百一十三卷失譯經八部一十五卷)東晉朝傳譯道俗二十七人所出經傳等(二百六十四部五百七十四卷失譯經五十部五十四卷)前秦符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四十部二百三十九卷)西秦乞伏氏傳譯僧一人所出經等(一十五部二十二卷失譯經八部一十一卷)後秦姚氏傳譯僧八人所出經傳等(一百二十四部六百七十六卷)北涼沮渠氏傳譯道俗九人所出經傳(三十四部二百七十卷失譯經五部一十七卷)宋朝傳譯道俗二十四人所出經傳(二百一十七部五百三卷)前齊朝傳譯道俗二十人所出經傳(一十二部三百九十六卷)梁朝傳譯道俗二十一人所出經律傳等(八十九部九百二卷)後魏元氏傳譯道俗一十四人所出經論傳錄(八十八部二百九十八卷)後齊高氏傳譯道俗二人所出經論(八部五十二卷)後周宇文氏傳譯道俗一十一人所出經論天文等(三十二部一百五卷)陳朝傳譯道俗三人所出經論傳疏等(五十四部二百五十一卷)隋朝傳譯道俗二十五人所出經論等(一百六部六百三十三卷)皇朝傳譯僧等十有二人所出經論等(一百一十七部一千六百六十八卷)   都合一十八代。所出眾經。總有二千四百八十七部。八千四百七十六卷(其第一卷初都數與第十卷中都數多少不同又與諸本對勘數亦少多差別未詳何者為正)   已上一錄分為五卷(從第一至第五)歷代翻本單重人代存亡錄第二(謂前後異出人代不同又遭離亂道俗波迸今總計會故有單重緣敘莫知致傳失譯)大乘經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三百八十六部一千一百五十二卷一萬八千五百二十二紙)大乘律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二十二部三十四卷)大乘論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七十二部五百卷九千二百二十紙)小乘經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二百四部五百四十四卷七千六百七十四紙)小乘律本譯有無錄(合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紙)小乘論單重譯本並譯有無錄(合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七紙)賢聖集錄通大小乘(合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七百六十紙)   右一錄分為第六第七二卷歷代眾經分乘入藏錄第三(謂經部繁多綱要備列從帙入藏以類相從故分大小二乘顯單重兩譯)眾經律論傳(合八百一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萬六千一百七十紙三百二十六帙)大乘經一譯(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一萬一千四十三紙六十六帙)大乘經重翻(二百二部四百九十七卷七千二百九十紙四十九帙)小乘經一譯(一百八部四百三十五卷六千六百九十紙三十九帙)小乘經重翻(九十六部一百一十四卷九百七十七紙六帙)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紙二十八帙)大乘論(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千一百三十紙五十二帙)小乘論(三十三部六百七十六卷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七紙六十八帙)賢聖集傳(四十九部一百八十四卷二千八十四紙一十八帙)   右一錄為第八卷(撰錄者曰尋此錄數與次前錄部卷有同者有不同者前錄出大乘律此合入經中又單重交雜前後差舛憑何準定)歷代眾經舉要轉讀錄第四(謂轉讀尋玩務在要博繁文重義非曰被時故隨部撮舉簡取通道自余重本存而未暇)大乘經正本(二百五十四部七百九十五卷一萬三千七十九紙)大乘律本(二十部三十二卷四百三十紙)大乘論本(六十三部四百四十五卷八千一百一十五紙)都合大乘經律論合三百三十七部。一千二百六十七卷(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五紙)小乘經(合一百一十八部四百三十三卷六千七百一十三紙)小乘律(合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四卷五千七百一十八紙)小乘論(合二十九部五百六十五卷九千九百九十七紙)都合小乘經律論。合一百八十二部。一千二百五十二卷(二萬二千四百二十八紙)賢聖集傳(合四十三部一百七十七卷二千九百九十七紙)   右一錄為第九卷(撰錄者曰尋此中意上所列者是轉讀數諸重譯經但存一本余並義理無異刪而不存)歷代眾經有目闕本錄第五(謂統檢群錄校本則無隨方別出未能通遍故別顯目訪之)歷代道俗述作註解錄第六(謂注述聖言用通未悟前已雜顯未足申明今別題錄使尋覽易曉)歷代諸經支泒陳化錄第七(謂別生諸經典順時俗未通廣本且接初心一四句頌未可輕削故也)歷代所出疑偽經論錄第八(謂正法深遠凡愚未達隨俗下化有勃真宗若不標顯玉石斯濫)歷代眾經錄目始終序第九(謂經錄代出須識其源)歷代眾經應感興敬錄第十(謂經翻東夏應感征祥而有蒙祐增信故使傳持惟遠)   右六錄合為第十卷(欲具委之恐繁故略)   內典錄中。宣律師雲。余少沐法流五十餘載。宗匠成教軌範賢明。每值經誥德能無不目閱親謁。至於經部大錄欣悟良多。無論真偽思聞其異(云云)故魏晉之後。騰譯鬱蒸制錄討論居然非一。或以數列。或用名求。或憑時代。或寄參譯。各紀一隅務存所見。斯並當時稽古。識量修明而綴撰筆削。不至詳審者。非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云云)上集群目取訊僧傳等文勘閱詳定。便參祐房等錄祐錄征據文義可觀。然大小儡同。三藏糅雜。抄集參正。傳記亂經。考括始終莫能通決。房錄後出該贍前聞。然三寶共部偽真淆亂。自余諸錄胡可勝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撰錄者曰宣公所撰類例明審實有可觀作者之風見於茲矣然少有差雜未能盡善述作之事誠謂難哉今略敘數科以詳厥誤非欲指陳臧否實惟甄異是非只如人代存亡錄中新小品等六經並雲大品之同本者不然義理雖通據會全異而言同本一誤菩薩淨行經與寶髻菩薩經俱雲竺法護譯此是一經兩名存其二本二誤弘道廣顯三昧經與阿耨達龍王經亦是一經兩名二本俱存三誤須彌藏經二卷此是高齊耶舍所翻前後重上四誤攝大乘論真諦譯者有十二卷本有十五成者二本俱存五誤般若鈔經大乘錄中及集傳內二處俱載六誤又如分乘入藏錄中深密解脫經前後重上前與菩薩處胎經同帙後與解深密經同帙七誤以舊十輪經為單本新十輪經為重譯八誤以起世經為單本樓炭經為重譯九誤此類非一不能備舉如舉要轉讀錄中信力入印法門經雖是華嚴支類大部中無同於度世漸備等經攝歸大部不為轉讀之數一不然也諸部般若唯舉大品一經放光等九部雲重沓罕尋舉前以統大義斯盡玉華後譯大般若者明佛一化十有六會得存供養難用常行今謂不然豈可以凡愚淺智而堰截法海乎人性不同所樂各異豈以自情好略令他同己見耶般若大經轉讀極眾佛記弘闡在東北方而言難用常行竊為未可又小品大品據本全殊一廢一興二不然也如須彌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大部中無攝而不行理為未當又須彌藏經前則攝歸大集後即別舉流行前後差殊三不然也如樓炭經等攝入長含起世一經別令轉讀起世之與樓炭梵本何殊一廢一興四不然也如安般守意與大安般無殊此乃何緣二俱轉讀五不然也如十八部論與部異執梵本不殊此復何緣俱令轉讀六不然也又雲錄外有外道金七十論破外道涅槃論破外道四宗論未暇故闕者如金七十論外道所撰非是佛法除之可然涅槃四宗同彼刪削將為未可此是內論破於外宗一例刪除七不然也又如人代存亡錄及舉要轉讀錄大乘錄中三藏備具入藏錄中大乘無律豈可前後俱有中間獨無自為矛盾八不然也如上所列非無乖舛而雲革弊或所未然差錯極多卒難陳委明達之輩幸自詳焉)續大唐內典錄一卷(開元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歷代眾經傳譯所從錄(從麟德元年甲子至開元十八年庚午前錄未載今故續之)大唐古今譯經圖紀四卷(大慈恩寺翻經沙門靖邁撰)   大慈恩寺翻經堂內。壁畫古今翻譯圖變。靖邁因撰題之於壁。但略費長房錄。翻經之者紀之。余撰集者不錄。逮至皇朝總成四卷。房所錯者此亦同然。更欲廣陳恐繁故止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開元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從奘法師後至輸波迦羅。前紀未載今故續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天後天冊萬歲元年乙未敕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撰定)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合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見定入藏流行部卷不在此數)大乘單譯經目卷第一(二百八十三部五百二十八卷)大乘重譯經目之一卷第二(一百七十八部一千三百九十四卷)大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三(一百六十八部三百三十八卷)大乘重譯經目之三卷第四(一百八十部四百二十一卷)大乘重譯經目之四卷第五(一百六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大乘律大乘論目卷第六(一百六十二部七百一十六卷)小乘單譯經目卷第七(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一十卷)小乘重譯經目之一卷第八(三百七十一部八百四十二卷)小乘重譯經目之二卷第九(二百七十九部三百八十一卷)小乘律論賢聖集傳目卷第十(一百九十四部一千三百四十一卷)大小乘失譯經目卷第十一(三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卷)大小乘闕本經目卷第十二(四百七十八部六百六十七卷)見定入藏流行目上卷第十三見定入藏流行目下卷第十四合大小乘三藏及賢聖集傳等。八百七十四部。四千二百五十三卷(上捲入藏大乘經律論五百六十三部二千五百三十二卷下卷小乘經律論及集傳二百九十九部一千六百二十卷)大乘經(四百六十二部一千九百六十三卷一百九十六帙)大乘律(二十三部四十九卷五帙)大乘論(八十八部五百二十卷五十一帙)   已上為入藏錄上卷小乘經(二百七部四百四十三卷四十四帙)小乘律(三十五部二百六十卷二十八帙)小乘論(三十六部七百四十四卷七十三帙)賢聖集傳(二十一部四十一卷四帙)   已上為入藏錄下卷(細算都部卷數與卷中數並悉差互不同未見定本)偽經目錄一卷(二百二十八部四百一十九卷)   右兼偽錄總一十五卷(撰錄者曰當刊定此錄法匠如林德重名高未能親覽但指撝未學令緝撰成之中間乖失幾將太半此乃委不得人過在於能使也且如第十二卷闕本經數總四百七十八部六百七十七卷前十一卷中以合有訖今通計此數總成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者此不然也妄增部卷推實即無諸餘交雜難可備記刪繁錄中已述多少更欲細委恐繁故止)大唐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右此中所撰總分上下兩錄具件如左總括群經錄上(從漢至唐所出經教區別人代具顯此中目錄始終續於後列)後漢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律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二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十五卷(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見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四卷本闕)曹魏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戒羯磨。總一十二部。合一十八卷(四部五卷見在八部一十三卷本闕)   右為第一卷吳代傳譯緇素五人。所出經等並及失譯。總一百八十九部。合四百一十七卷(六十一部九十二卷見在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二十五卷本闕)西晉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戒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三百三十三部。合五百九十卷(一百五十六部三百二十一卷見在一百七十七部二百六十九卷本闕)   右為第二卷東晉傳譯緇素一十六人。所出經律論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一百六十八部。合四百六十八卷(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見在八十三部一百三十二卷本闕)符秦傳譯沙門六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一十五部。合一百九十七卷(七部六十五卷見在八部一百三十二卷本闕)   右為第三卷姚秦傳譯沙門五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見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本闕)乞伏秦傳譯沙門一人。所出經並三秦代新舊失譯經律論等。總五十六部。合一百一十卷(三十二部七十九卷見在二十四部三十一卷本闕)前涼傳譯外國優婆塞一人。所出經總四部。合六卷(一部一卷見在三部五卷本闕)北涼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舊集失譯諸經。總八十二部。合三百一十一卷(二十五部二百九卷見在五十七部一百二卷本闕)   右為第四卷宋代傳譯緇素二十二人。所出經律論等並新集失譯諸經。總四百六十五部。合七百一十七卷(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見在三百七十二部四百七十四卷本闕)   右為第五卷蕭齊傳譯沙門七人。所出經律。總一十二部。合三十三卷(七部二十八卷見在五部五卷本闕)梁代傳譯緇素八人。所出經論及諸傳記並新集失譯經律集等。總四十六部。合二百一卷(四十部一百九十一卷見在六部十卷本闕)元魏傳譯緇素一十二人。所出經論。總八十三部。合二百七十四卷(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見在一十部一十九卷本闕)高齊傳譯緇素二人。所出經論總八部。合五十二卷(並在無闕)   右為第六卷周朝傳譯沙門四人。所出經論等。總一十四部。合二十九卷(六部一十一卷見在八部一十八卷本闕)陳代傳譯緇素三人。所出經律論及集傳等。總四十部。合一百三十三卷(二十六部八十九卷見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本闕)隋朝傳譯緇素九人。所出經論傳錄等。總六十四部。合三百一卷(六十二部二百八十七卷見在二部一十四卷本闕)   右為第七卷皇朝傳譯緇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經律論及傳錄等。總三百一部。合二千一百七十卷(二百八十一部二千一百四十三卷見在二十部二十七卷訪本未獲)都計一十九代。傳譯道俗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一千一百三十部五千六十六卷見在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本闕)   右為第八第九卷。   合從古錄至開元釋教。新錄取續補舊闕。總有四十一家。具如前列。   右為第十卷別分乘藏錄下(上錄所辯總顯出經而大小未分三藏混雜此錄之內具件科條闕本等經續附於後)   就別錄中曲分為七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   復就此錄更開為三菩薩三藏錄第一(六百八十六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菩薩契經藏(五百六十三部二千一百七十三卷)大乘經單重合譯(總四百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八十卷)般若經新舊譯(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寶積經新舊譯(八十二部一百六十九卷)大集經新舊譯(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華嚴經新舊譯(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涅槃經新舊譯(六部五十八卷)五大部外諸重譯經(二百七十二部五百八十八卷)大乘經單譯(總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菩薩調伏藏(二十六部五十四卷)菩薩對法藏(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大乘釋經論(三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大乘集義論(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   右為第十一十二卷聲聞三藏錄第二(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聲聞契經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小乘經單重合譯(總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卷)根本四阿含經(五部二百三卷)長阿含中別譯經(一十三部四十二卷)中阿含中別譯經(五十三部五十三卷)增壹阿含中別譯經(二十四部二十四卷)雜阿含中別譯經(一十六部一十六卷)四含外諸重譯經(四十二部五十六卷)小乘經單譯(總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聲聞調伏藏(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正調伏藏(四十一部三百五十八卷)調伏藏眷屬(一十三部八十八卷)聲聞對法藏(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有部根本身足論(八部一百三十一卷)有部及余支泒論(二十八部五百六十七卷)聖賢傳記錄第三(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梵本翻譯集傳(六十八部一百七十三卷)此方撰述集傳(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   右為第十三卷有譯無本錄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大乘經闕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大乘經重譯闕本(總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般若部中闕本(一十部二十七卷)寶積部中闕本(三十部五十四卷)大集部中闕本(一十三部九十七卷)華嚴部中闕本(一十二部二十七卷)涅槃部中闕本(四部二十六卷)諸重譯經闕本(一百三十一部一百五十三卷)大乘經單譯闕本(總二百八部三百一十七卷)大乘律闕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大乘論闕本(二十部四十八卷)大乘釋經論闕本(四部一十一卷)大乘集義論闕本(一十六部三十七卷)   右為第十四卷小乘經闕本(六百五部八百一十五卷)小乘經重譯闕本(總一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根本四阿含闕本(二部一百九卷)長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二十八卷)中阿含部分闕本(一十四部一十四卷)增壹阿含部分闕本(七部八卷)雜阿含部分闕本(四十五部四十五卷)諸重譯經闕本(四十二部六十一卷)小乘經單譯闕本(總四百八十部五百五十卷)小乘律闕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小乘論闕本(九部六十五卷)賢聖集傳闕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右為第十五卷支泒別行錄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大乘別生經(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般若部中別生(一十部一百一十九卷)寶積部中別生(一十三部一十五卷)大集部中別生(五十一部五十八卷)華嚴部中別生(一十部一十一卷)諸大乘經別生(一百二十五部一百二十五卷)大乘律別生(七部七卷)大乘論別生(七部一十一卷)小乘別生經(二百八十三部二百八十三卷)長阿含部分別生(一十四部一十四卷)中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四部二十四卷)增一阿含部分別生(二十六部二十六卷)雜阿含部分別生(一百三十六部一百三十六卷)諸小乘經別生(八十三部八十三卷)小乘律別生(小乘論無別生四十二部四十九卷)賢聖集傳別生(一百三十四部一百三十四卷)   右為第十六卷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新括出別生經(六十七部一百八十五卷)新括出名異文同經(二十部五十二卷)新括出重上錄經(八部三十卷)新括出合入大部經(五十二部一百四十一卷)補闕拾遺錄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大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九卷)大乘律舊譯(二部二卷)大乘論舊譯(三部四卷)小乘經舊譯(五十九部六十八卷)小乘經舊譯(五部五卷)賢聖集傳舊譯(三十六部五十七卷)   右已上一百六十四部。二百五卷。並是舊譯。今見有本。大周入藏中無。今拾遺編入新譯大乘經(六十一部三百三十六卷)新譯大乘律(一部一卷)新譯大乘論(一十三部一十九卷)新譯小乘經(八部八卷)新譯小乘律(一十一部一百五十九卷)新譯賢聖集傳(三部五卷)   右已上九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並是大周刊定錄後新譯。所以前錄未載。今補闕編入又小乘律戒羯磨(六部一十卷然並撰述有據時代盛行補闕編入)又此方所撰集傳(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然皆裨助正教故並補闕編入見錄)   右為第十七卷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偽妄亂真錄第七(三百九十二部一千五十五卷)開元釋教錄新編偽經(三十七部五十四卷)符秦釋道安錄中偽經(一十五部二十八卷)梁釋僧祐錄中偽經(二十四部二十六卷)蕭齊釋道備偽撰經(五部五卷見長房錄)蕭齊僧法尼誦出經(二十一部三十五卷僧祐等錄並編入偽)元魏孫敬德夢授經(一部一卷見內典錄)梁沙門妙光偽造經(一部一卷見僧祐錄)隋開皇眾經錄中偽經(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隋仁壽眾經錄中偽經(一十一部四十一卷)大唐內典錄中偽經(二十二部八十七卷)大周刊定錄中偽經(八十部一百一卷)隋沙門信行三階集錄(三十五部四十四卷周錄雖載收之不盡)諸雜抄經增減聖說(五十四部五百一卷)   右為第十八卷大乘入藏錄上(大乘經律論總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此直述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大乘經(五百一十五部二千一百七十三卷二百三帙)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大乘論(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五十帙)   右為第十九卷小乘入藏錄下(小乘經律論總二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集傳錄附此末此直述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小乘經(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四十八帙)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小乘論(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賢聖集(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五十七帙)   都計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傳見入藏者。總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四百八十帙(此入藏中大乘經部數與前廣錄部數不同者前以大寶積經諸部合成故存本數為四十九部上錄此中合為一部故欠四十八不同)   右為第二十卷。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一(別錄之一) 別分乘藏錄下   就別錄中更分為七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有譯無本錄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支泒別行錄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補闕拾遺錄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偽妄亂真錄第七(三百九十二部一千五十五卷) 有譯有本錄第一之一   此有本錄中復有三錄菩薩三藏錄第一(六百八十六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聲聞三藏錄第二(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聖賢傳記錄第三(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 有譯有本錄中菩薩三藏錄第一之一   菩薩藏者。大乘所詮之教也。能說教主則法身常在無滅無生。所詮之理則方廣真如忘名離相。總乃三藏差異。別則一十二科。始乎發心終於十地。三明八解之說。六度四攝之文。若是科條名為此藏。始自漢明丁卯之歲。至我開元庚午之載。見流行者總六百八十六部。合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結為大乘法藏。總別條例具如後列菩薩契經藏(五百六十三部二千一百七十二卷二百三帙)菩薩調伏藏(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菩薩對法藏(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五十帙) 大乘經重單合譯(四百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八十卷一百七十九帙)   (尋諸舊錄皆以單譯為先今此錄中以重譯者居首所以然者重譯諸經文義備足名相揩定所以標初也又舊錄中直名重譯今改名重單合譯者以大般若經九會單本七會重譯大寶積經二十會單本二十九會重譯直雲重譯攝義不周余經例然故名重單合譯也又古譯經經首皆無譯人時代年月浸遠尋討莫知失譯之言寔由於此今尋諸舊錄參定是非時代譯人具標經首失譯之者載之於錄庶釋尊遺教終六萬之修齡矣) 般若部(新舊譯本及支流經並編於此總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七十三帙)   (般若經建初者謂諸佛之母也舊錄之中編比無次今此錄中大小乘經皆以部類編為次第小乘諸律據本末而為倫次大乘諸論以釋經者為先集解義者列之於後小乘諸論據有部次第發智為初六足居次毗婆沙等支派編末聖賢集傳內外兩分大夏神州東西有異欲使科條各別覽者易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六十帙大唐三藏玄奘於玉華宮寺譯出翻經圖)   右此經總四處十六會重單合譯具列如左。   第一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四百卷)   右新譯單本從第一卷至第四百。   第二(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七十八卷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大品放光光贊般若同本異譯。從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比於舊經闕無常啼等品。余意大同。   第三(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五十九卷)   右新譯單本從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   第四(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一十八卷第八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道行小品明度長安品等同本異譯。從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比於舊經亦闕常啼等品。余意不殊。   第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十卷)   右新譯單本。從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   第六(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八卷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勝天王般若同本異譯從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   第七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曼殊室利分(二卷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兩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四七十五卷。   第八(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那伽室利分(一卷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濡首菩薩分衛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六卷。   第九(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能斷金剛分(一卷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與新舊四譯金剛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七卷。   第十會他化自在天王宮說般若理趣分(一卷第一譯)   右新譯重本。與後譯實相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八卷。   第十一(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布施波羅蜜多分(五卷)   右新譯單本。從五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八十三。   第十二(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淨戒波羅蜜多分(五卷)   右新譯單本。從五百八十四卷至五百八十八。   第十三(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安忍波羅蜜多分(一卷)   右新譯單本當第五百八十九卷。   第十四(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精進波羅蜜多分(一卷)   右新譯單本。當第五百九十卷。   第十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靜慮波羅蜜多分(二卷)   右新譯單本。當第五百九十一九十二卷。   第十六會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說般若波羅蜜多分(八卷)   右新譯單本。從五百九十三卷至第六百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或二十卷三帙)   西晉三藏無羅叉共竺叔蘭譯(第二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經或三十卷四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共僧睿等譯(第二譯)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五卷(或十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三經。與大般若第二會同本異譯。其光贊般若比於新經三分將一。至散花品後文並闕。又按姚秦僧睿小品序雲。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化廣略之說也。其多者雲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此之大品即是天竺之中品也。准斯中品故。知與大經第二會同梵文也(龍樹菩薩造智度論釋大品經)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五卷(一名須菩提品亦名長安品)   符秦天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第六譯)   右一經長房內典二錄雲。是外國經鈔者。尋之未審也。據其文理乃與小品道行經等同本異譯。故初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道行品第一。但文不足三分過二。准道行經後闕十品。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亦名般若道行品或八卷一帙)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或七卷或八卷一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七譯)大明度無極經四卷(亦直雲大明度經或六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三譯)   右四經。與大般若第四會。同本異譯(其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新道行經但有其名而無其本諸藏縱有即與小品文同但題目異耳故不重出前後八譯五存三闕)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六會。同本異譯。   上二經十一卷同帙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或一卷二十一紙)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第一譯)   右一經。亦名文殊般若波羅蜜經。初文無十重光。後文有一行三昧。文言文殊師利童真者是。又編入寶積在第四十六會。為與後經名同。恐有差錯。故復出之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二十紙)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拾遺編入第三譯)   右一經。初文有十重光。後文無一行三昧。文言文殊師利法王子者是。初嘆菩薩德及列菩薩名。此本稍廣。又此二經亦互有廣略。   右二經與大般若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同本異譯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化三昧經)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譯(第二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八會那伽室利分同本異譯。新舊相比舊經稍廣(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舍衛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婆伽婆)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二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祇樹林)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三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室羅筏)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四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名稱城)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五譯)   右五經同本異譯。其第四本能斷般若。貞觀二十二年沙門玄奘從駕於玉華宮弘法台譯。後至顯慶五年。於玉華寺翻大般若。即當第九能斷金剛分。全本編入更不重翻。准諸經例合入大部者即同別生。此錄之中不合重載。為與沙門義淨譯者名同。恐有差錯。故復出之(三師造論同釋此經)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同本異譯。而西域梵文有廣略二本。故實相理趣文意乃同況大小異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或雲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三譯二闕)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經題第一譯拾遺編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其般若心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仁王般若等三經大義雖通大部全本大部中無是支派攝非從彼出)   上十三經十五卷同帙。 寶積部(但諸會重本並次第編之總八十二部此以諸部合成故存本數上錄一百六十九卷一十七帙)   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一十二帙)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等譯(新編入錄)   右此經新舊重單合譯共四十九會。合(古沓反)成一部(新舊共二十會單本新舊共二十九會重譯於中二十六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二十三會古譯及唐舊譯菩提流志勘梵本同編入會次具列如左)第一三律儀會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大方廣三戒經同本異譯。從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二無邊莊嚴會四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四卷至第七卷第三密跡金剛力士會七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從第八卷至第十四第四淨居天子會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法上錄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本名菩薩說夢經。新改名淨居天子會。當第十五及十六卷(細詳文句與竺法護經稍不相類長房等錄皆云失譯法上錄中雲竺護出今者且依法上錄定)第五無量壽如來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十一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無量清淨平等覺大阿彌陀無量壽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十七十八卷第六不動如來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阿閦佛國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十九卷及二十卷第七被甲莊嚴會五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五第八法界體性無分別會二卷。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第二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姚秦童壽所譯法界體性經同本異譯。當第二十六二十七卷(秦譯本闕)第九大乘十法會一卷。   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二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梁眾鎧所譯大乘十法經同本異譯(初雲婆伽婆者是也)當第二十八卷(經本題為僧伽婆羅譯者誤也)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普門品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二十九卷第十一出現光明會五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從第三十卷至第三十四第十二菩薩藏會二十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單本。從第三十五卷至第五十四(其菩薩藏會准大周錄入重譯中雲與三卷菩薩藏經同本異譯者誤之甚也名目雖同多少全異檢尋文義更復差殊其三卷菩薩藏經亦編入此中即富樓那會是今改舊轍以為單譯)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胞胎經同本異譯。當第五十五卷第十四佛說入胎藏會二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單本。當第五十六卷及五十七(此入胎藏會本名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一十二卷三藏義淨析出別行本菩提流志勘梵本同編入會次既不重譯故為單本又與雜寶藏經難陀為佛逼出家緣初雖少同後乃全異不合以為重譯此會及前會據其文理合入聲聞藏內今為編入寶積通在菩薩藏收)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三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第三譯勘同編入)   右唐舊譯重本。與舊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同本異譯。從第五十八卷至第六十第十六菩薩見實會十六卷。   高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從第六十一卷至第七十六第十七富樓那會三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菩薩藏經。亦名大悲心經。與西晉竺法護所譯菩薩藏經同本異譯。從第七十七卷至第七十九(晉譯本闕)第十八護國菩薩會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出內典錄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卷及八十一第十九郁伽長者會一卷。   曹魏三藏康僧鎧譯(第三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法鏡經及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二卷(經本題為康僧顗者誤也)第二十無盡伏藏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八十三卷及第八十四第二十一授幻師跋陀羅記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幻士仁賢經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五卷第二十二大神變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八十六卷及第八十七第二十三摩訶迦葉會二卷。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八卷及第八十九第二十四優波離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決定毗尼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卷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發覺淨心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一卷及第九十二第二十六善臂菩薩會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九十三卷及第九十四(此善臂會大周錄雲與持人菩薩經及持世經善肩品經等同本異譯者非也尋其文理與持人經等義旨懸殊其善肩經從善臂經鈔出與法華經普門品同類既有斯異故為單譯)第二十七善順菩薩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五卷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六卷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優填王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七卷(新舊二經互有廣略)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兼後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兩譯須摩提經及流志先譯妙慧童女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八卷。從初至半(其先譯妙慧經本在東都尋之未獲)第三十一恆河上優婆夷會(與前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八卷。從半至末第三十二無畏德菩薩會一卷。   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五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九卷第三十三無垢施菩薩應辯會一卷。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第二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離垢施女經及得無垢女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卷(經本題為竺法護譯者誤也其離垢施女經是竺法護譯如後所顯)第三十四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兼後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卷。從初至半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與前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流志先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卷。從半至末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四卷。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七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如幻三昧經及聖善住意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二卷至第一百五第三十七阿闍世王子會(兼後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太子刷護太子和休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六卷。從初至半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兼前三卷)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第三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六卷半至一百八卷盡(經本題雲西晉者誤)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第一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移識經。新改名賢護長者會(本移識經無證信序今寶積中者新加之)與顯識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九卷及一百一十第四十淨信童女會(兼後三會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一卷初第四十一彌勒菩薩問八法會。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三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彌勒菩薩所問經。與大乘方等要慧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一卷中(此八法會有釋論五卷其要慧經文少略耳)第四十二彌勒菩薩所問會(兼前三會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一卷末(經本題為西晉竺法護譯者錯也其舊本願經是竺法護譯如後所顯)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一卷。   失譯(今附秦錄勘同編入第三譯)   右舊譯重本。是舊單卷大寶積經。新改名普明菩薩會。與摩訶衍寶嚴佛遺日摩尼寶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二卷(此舊寶積經有釋論四卷)第四十四寶梁聚會二卷。   北涼沙門釋道龔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三卷及一百一十四第四十五無盡慧菩薩會(兼後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五卷初第四十六文殊說般若會(兼前二卷)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第一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及眾鎧所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一十五卷中至一百一十六卷末(經本題為僧伽婆羅譯者誤也)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別品第二譯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亦名菩薩淨行經。與大集寶髻品及康僧會所出菩薩淨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七卷及一百一十八(此寶髻會有釋論一卷)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九卷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毗耶娑問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二十卷(其新譯本比於舊經後文不足向少一紙或有將舊經續入者欲使意珠圓滿故也)大方廣三戒經三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一三律儀會同本異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亦直雲無量清淨經第二譯)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阿彌陀經二卷(內題雲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第三譯)無量壽經二卷。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第四譯)   右三經。與寶積第五無量壽會同本異譯(此第五會新舊十一譯七譯闕本天親菩薩依經義造論一卷)   上四經九卷同帙阿閦佛國經二卷(一名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六不動如來會同本異譯大乘十法經一卷(初雲佛住王舍城)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拾遺編入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九大乘十法會同本異譯普門品經一卷(亦云普門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同本異譯(周錄將為法華支派者誤之甚也新舊三譯一譯闕本)胞胎經一卷(一名胞胎受身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同本異譯(此胞胎經准舊錄中編為小乘單本今以類相從附之於此)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或直雲嚴淨佛土經亦直雲佛土嚴淨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五文殊授記會同本異譯法鏡經二卷(或一卷)   後漢安息優婆塞安玄共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   上六經九卷同帙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雲郁伽長者經或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六譯三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十九郁伽長者會同本異譯幻士仁賢經一卷(或雲仁賢幻士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一授幻師記會同本異譯決定毗尼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   群錄皆云燉煌譯竟不顯人名年代(今附東晉錄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四優波離會同本異譯發覺淨心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同本異譯優填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同本異譯須摩提經一卷(亦直雲鬚摩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須摩提菩薩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第二譯新舊四譯一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同本異譯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云阿闍貰女經亦直雲阿述達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五譯二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二無畏德會同本異譯離垢施女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上九經十卷同帙得無垢女經一卷(或雲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三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三無垢施會同本異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同本異譯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或四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五譯七譯四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六善住意會同本異譯太子刷護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法上錄第一譯)太子和休經一卷(或作私休)   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第三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七阿闍貰王子會同本異譯。   上六經十卷同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五譯三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同本異譯大乘顯識經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同本異譯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一彌勒問八法會。同本異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二彌勒所問會同本異譯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亦名古品曰遺日說般若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   晉代譯失三藏名(舊在後漢錄今且依舊第二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同本異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亦直雲勝鬘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同本異譯毗耶娑問經二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同本異譯(其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婆羅門客瞿曇流支沙門曇林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建初辛巳甲午畢功凡有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七字諸錄皆云勒那摩提譯或雲菩提留支譯者二總誤也今依序記為正此毗耶娑經舊錄為小乘單本今勘為大乘重譯)   上八經十一卷同帙。 大集部(但是大集流類皆編於此)   總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一十四帙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第三譯三譯二闕)   謹按。梁沙門僧祐大集記雲。有十二段說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第二陀羅尼自在王品。第三寶女品。第四不眴品。第五海慧品。第六無言品。七不可說品。八虛空藏品。九寶幢分。十虛空目分。十一寶髻品。十二無盡意品。今檢經本與祐記不同。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亦有經本分為瓔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後大哀經即是此品)第二寶女品。第三不眴菩薩品。第四海慧菩薩品。第五虛空藏菩薩品。第六無言菩薩品。第七不可說菩薩品。第八寶幢分。第九虛空目分。第十寶髻菩薩品。第十一日密分(尋檢群錄此大集經卷無定準或雲二十九或雲三十或三十一或三十二或四十卷今時大集多分三十其日密分文不具足合少一卷其三十一卷者文應備具今尋求未獲)然僧祐記中。無日密分有無盡意品者不然。今以無盡意經雖是大集別分非無讖譯。又非次第不合入中。其虛空藏品祐在不可說後未詳所以。今從陀羅尼自在王品至日密分總十一分。其日藏經與日密分同本異譯。亦是第十一分(日密日藏初俱雲說虛空目安那般那甘露門已次說此經又日密分既於虛空目後說准義不合隔寶髻品今經本中有此品隔未詳所以又日密日藏雖是同本其日密分文極撮略後文復闕可少卷余)月藏經是第十二分(或有經本題雲大乘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經初又雲化諸龍眾說日藏經已次說此經)十輪經是第十三分(初雲說月藏經已次說此經此十輪後第十四分本在西方未流於此)須彌藏經是第十五分(經初題雲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第十六分合是虛空朵經(初雲授功德天記別法已次說此經然須彌藏經因功德天問如來方說故知此經合居其次)其日藏經初在迦蘭陀竹園說。次升須彌頂。後因龍請往佉羅帝耶山。月藏等四經並在佉羅帝耶山說。次第如是。其念佛三昧賢護譬喻王無盡意經等。雖是大集別分。既不知次第難可編記。然隋朝僧就合大集經。乃將明度五十校計經題為十方菩薩品。編月藏後。及無盡意經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無憑準故不依彼(其合大集經亦有六十捲成者三十一二兩卷重有寶髻品足成六十其寶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復重編未詳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編載誤之甚矣)若欲合者。前大集中除日密分有二十七卷。以日藏分替處續次(日密日藏梵本雖同日密分中文略闕少故以日藏替之)次月藏。次地藏十輪(唐譯十捲成者)次須彌藏。次虛空孕。後之四經雖不知說次。以意合之亦將無失。虛空孕後次念佛三昧(以宋朝譯六卷者充其隋譯十卷者後闕二品)次賢護。次譬喻王。末無盡意總成八十卷。亦將契矣(其無盡意經初首題雲大集經中無盡意菩薩說不可盡義品第三十二品即分也是第三十二分然僧祐記中在寶髻品後及僧就所合大集編之於末者是非明矣又有善住意天子所問經詳其文義合是大集別分今已編入大寶積中不可雙載故此闕也)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一分)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與日密同當第四譯)   右一經與前大集經末日密分同本異譯(日密文略此中稍廣)大集月藏經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二分)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擇(單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第十三分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大方廣十輪經八卷。   失譯(今附北涼錄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舊十輪經大周錄雲曇無讖譯出長房錄檢長房入藏錄中乃雲失譯周錄誤也)大集須彌藏經二卷(第十五分)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單本)上二經十卷同帙虛空藏菩薩經一卷(或無菩薩字)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歸罽賓譯寄來秦國第一譯)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三譯)虛空孕菩薩經二卷(合是第十六分)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一譯闕本)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亦名虛空藏觀經或無觀字)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單本)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或無菩薩字)   宋天竺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第一譯)   上五經十一卷同帙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隋譯本比於前經後闕一品文不足矣)般舟三昧經三卷(或加大字或二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拔陂菩薩經一卷(一名拔波)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是般舟經初四品異譯第五出今附漢錄)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亦直雲賢護經或六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七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七譯四譯本闕)   上三經九卷同帙阿差末經七卷(晉曰無盡意或四卷或五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三譯)無盡意菩薩經六卷(亦云阿差末經出大集經)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五譯三譯闕本)   上二經十三卷同帙大集譬喻王經二卷(大集別品)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拾遺編入單本)大哀經八卷(或雲如來大哀經或六卷或七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初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異譯(出第一卷初至第五卷半)   上二經十卷同帙寶女所問經三卷(亦云寶女問慧經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寶女品異譯(出第五卷半後至第七卷半前)無言童子經二卷(或雲無言菩薩經或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大集經無言品異譯(出第十七卷半至十八卷過半)自在王菩薩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於逍遙園譯(第一譯)奮迅王問經二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等譯(出序記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奮迅王經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啟夾創筆沙門曇林瞿曇流支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凡有一萬八千三百四十一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又上二經內典錄雲抄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異譯者不然尋其文理懸絕不同但可為大集別分耳或可此之二經非大集分但以上代群錄皆云異譯抄陀羅尼自在王品勘檢雖則不同且記於大集之末)   上四經九卷同帙寶星陀羅尼經十卷(或八卷一帙)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出內典錄單本)   右一經內典錄雲。是大集經別分(謹檢前大集經中寶幢分佛於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重說此寶星陀羅尼經故寶幢分初雲佛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告大眾言我昔初得菩提已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城中有二智人一名優波提舍二名拘律陀等次第至末文意並同此經可為重說不可為重譯也又舊錄中有寶髻菩薩所問經是寶髻品異譯今編入寶積在第四十七會既入彼中此不重載又有虛空藏經八卷檢無異本即是虛空藏品抄出別行又有虛空藏問持經得幾福經雲是虛空藏品別文抄出既是別生除之不錄又內典錄及大周錄中更有大集經八卷尋其文句即是合部大集經第六帙也初之兩卷名十方菩薩品此品乃是明度五十校計經不知何故編入此中後之六卷乃是無盡意經既是繁重亦除不錄) 華嚴部(華嚴本部及眷屬經皆纂於此)   總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一十八帙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或五十卷六帙)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等譯(大本初譯)   右此經總七處八會。合三十四品。會列如左第一寂滅道場會(合二品三卷)第二普光法堂會(合六品四卷)第三忉利天宮會(合六品三卷)第四夜摩天宮會(合四品二卷)第五兜率天宮會(合三品十卷)第六他化天宮會(合十一品十三卷新經開為二會)第七普光法堂重會(一品六卷)第八給孤獨園會(一品一十四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八帙)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等譯(新編入錄大本再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新譯經總七處九會。合三十九品。會列如左第一會菩提場中說(合六品十一卷)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合六品四卷)第三會忉利天宮說(合六品三卷)第四會夜摩天宮說(合四品三卷)第五會兜率天宮說(合三品十二卷)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說(一品六卷)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合十一品十三卷)第八(重會)普光明殿說(一品七卷)第九會給孤獨園說(一品二十一卷)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單本)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失譯今附秦錄第譯)   右一經。大周錄雲。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出長房錄今按長房等錄留支所譯無此經名今為失譯附於秦錄又雲與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及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同本異譯者誤也今尋文理義旨全殊名雖似同所詮乃異求其旨趣乃與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等同本異譯故移編此)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內典錄第三譯)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新舊四譯一譯本闕)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三紙)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出大周錄第一譯)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亦名金剛鬘菩薩加行品)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單本)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新編入錄單本)   上八經十三卷同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第五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五譯三譯闕本此菩薩十地經大周錄雲是華嚴十住品異譯者謬也尋閱文句義旨懸殊但可為華嚴眷屬耳)   右信力入印法門等十一經。並與華嚴分有相似。是眷屬攝而非正部。以其三種世間嚴事劣故兜沙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右一經是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異譯(舊經在第五卷新經在第十二比於大本此經稍略)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雲本業經亦名淨行品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或無諸字)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右二經是華嚴淨行品異譯(舊經在第六卷新經在第十四其支謙譯者兼十住品略無偈大周入藏錄中更有菩薩本業經一卷亦是異譯淨行品尋本不獲故闕之耳)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雲菩薩十住)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法上經錄拾遺編入)菩薩十住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   右二經是華嚴菩薩十住品異譯(舊經在第九卷新經在第十六卷略無偈)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或十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十住經四卷(或五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共佛陀耶舍譯。   右二經是華嚴十地品異譯(舊經從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經從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親菩薩造十地釋論一十二卷)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一名普賢菩薩定意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新華嚴十定品異譯(從第四十卷至第四十三舊華嚴經無十定品此等目所問經周錄為單本今勘為重譯)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   右一經是華嚴壽量品異譯(舊經在第三十一卷新經在第四十五)如來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顯如幻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舊華嚴寶王如來性起品及十忍品異譯(從第三十五卷半至第三十七卷盡其十忍品在第三十卷此略無偈不知何故前後差異)新經名如來出現品(從第五十卷至第五十二其十忍品在第四十四舊錄中又有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即是舊經性起品抄出別行其文不異但取第二會初緣起標於經首加證信序既非別翻故不重載)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度世品經六卷(或五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是華嚴離世間品異譯(舊經從三十八卷至第四十四新經從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羅摩伽經三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出內典錄。   右一經是華嚴入法界品異譯(此羅摩伽經比於本品文闕不足於其中間譯出少分舊經從第五十一卷無上勝長者至第五十三卷初妙德救護眾生夜天所其文即盡新經從第六十七卷半至第七十卷初)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   右一經續舊華嚴經入法界品(或有經本續入大部之中在第五十七卷)   上三經十卷同帙(從兜沙下一十三經並是大部之中別品異譯) 涅槃部(及支派經並纂於此)   總六部五十八卷六帙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第五單重合譯)   (其涅槃經宋文帝代元嘉年中達於建業時有豫州沙門范慧嚴清河沙門崔慧觀陳郡處士謝靈運等以讖前經品數疏簡乃依舊泥洹經加之品目文有過質頗亦改治結為三十六卷行於江左比於前經時有小異有論一卷略釋大經又論一卷釋本有今無一偈)大般涅槃經後譯茶毗分二卷(亦云闍維分亦云後分)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共唐國沙門會寧於彼國共譯(出大周錄單本)   右一經。是前大般涅槃經之餘。憍陳如品之末。兼說滅度已後焚燒等事(義淨三藏求法傳雲益府成都沙門會寧麟德年中往游天竺到南海訶凌國遂與彼國三藏沙門若那跋陀羅唐雲智賢於阿笈摩經抄出如來涅槃焚燒之事非大乘涅槃經也遺使寄來方之天竺今尋此經與長阿含初分遊行經少分相似而不全同經中復言法身常存常樂我淨佛菩薩境界非二乘所知與大涅槃義理相涉經初復題陳如品末文勢相接且編於此後諸博識詳而定之)大般泥洹經六卷(或十卷)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共覺賢譯(第四譯)   右一經是大般涅槃經之前分盡大眾問品同本異譯(兼茶毗分前後七譯四譯闕本)   上二經八卷同帙方等般泥洹經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經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按群錄中又有哀泣經二卷或三捲雲與方等泥洹同本異譯亦不述其翻譯所由尋其文句即是方等泥洹更無有異其方等泥洹初品名為哀泣但取此品題目以作經名比於方等泥洹仍闕三品余並無別既是繁重刪之不錄也)大悲經五卷。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單本)   上三經十卷同帙(方等泥洹等三經涅槃支派) 五大部外諸重譯經   二百七十三部五百五十八卷五十一帙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四譯)普曜經八卷(一名方等本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四譯二闕)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大莊嚴經周錄編為單譯或有以普曜經在小乘藏者二俱誤也)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法華三昧經一卷(法華支派)   宋涼州沙門釋智嚴譯(單本)無量義經一卷(法華前說)   蕭齊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譯(第二譯兩譯一闕)薩曇分陀利經一卷(是異出法華寶塔天授二品各少分)   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八品或七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五譯)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此妙法蓮華經第五卷初提婆達多品蕭齊武帝時外國三藏達摩菩提共楊都僧正沙門法獻於瓦官寺譯其經梵本是法獻于于闐將來其第八卷初普門品中重誦偈周武帝時北天竺三藏闍那崛多於益州龍淵寺譯秦本並闕後續編入又第八卷中藥王菩薩等咒六首大唐三藏玄奘重譯在音義中此不別出)正法華經十卷(或雲方等正法華或七卷一帙)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三譯)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或八卷)   隋天竺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出經前序及內典錄)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添品序略雲正法護翻妙法什譯檢驗二本文皆有闕護所闕者普門品偈也什所闕者藥草喻品之半富樓那及法師等二品之初提婆達多品普門品偈也什移囑累在藥王之前二本陀羅尼並置普門之後其間異同言不能極竊見提婆達多品及普門品偈先賢續出補闕流行余景仰遺風憲章成范大隋仁壽元年辛酉之歲因普曜寺沙門上行所請遂共崛多笈多二法師於大興善寺重勘天竺多羅葉本富樓那及法師等二品之初斯本猶闕藥草喻品更益其半提婆達多通入塔品陀羅尼次神力之後囑累還結其終字句差殊頗亦改正儻有披尋幸勿疑惑兼此添品總成六譯三在三闕)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雲維摩詰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六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維摩詰經二卷(或三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說無垢稱經六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七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七譯四譯闕本)大方等頂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經亦名善思童子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大乘頂王經一卷(亦名維摩兒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第三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善思童子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共善思童子經周錄在單本中誤也前後四譯第二本闕)大悲分陀利經八卷(亦云大乘悲)   失譯(今附秦錄第二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悲華經十卷(一帙)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兩譯闕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一帙)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五譯)金光明經八卷(二十四品)   隋大興善寺沙門寶貴合出當第四本。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序略雲而金光明見有三本初在涼世有曇無讖譯為四卷止十八品其次周世闍那崛多譯為五捲成二十品後逮梁世真諦三藏於建康譯三身分別業障滅陀羅尼最淨地依空滿願等四品足前出沒為二十三品寶貴每嘆此經秘奧後分如何竟無囑累舊雖三譯本疑未周長想梵文願言逢遇大隋馭寓新經即來帝敕所司相續翻譯至開皇十七年法席小間因勸請北天竺揵達國三藏法師此雲志德重尋後本果有囑累品復得銀主陀羅尼品在京大興善寺即為翻譯並前先出合二十四品寫為八卷學士成都費長房筆受通梵沙門日嚴寺釋彥琮校諫撰錄者曰此合部經文義備足其無讖四卷真諦七卷崛多五卷並皆有闕故此三經無繁重載謹按長房等錄周武帝代天竺三藏那舍崛多譯出一本名金光明經更廣壽量大辯陀羅尼經五捲成部今詳此名乃非全譯但於無讖四卷經中續演二品其壽量品更續其文大辯品中更廣咒法余品之中亦有續者故云更廣壽量大辯陀羅尼經故六卷合經序雲壽量大辯又補其闕以此證知但是續闕非是別翻又經序雲闍那崛多譯為五卷房等諸錄乃雲耶舍崛多者此二三藏乃是同師當時共翻互載皆得其合部經有六卷本與此八卷明同異者其六卷經一品顛倒比校新經八卷者是又二經囑累文意全別六卷囑累乃與法華囑累大咒相似未詳所以今勘八卷之者亦與新經扶同二本少殊不可雙載故存八卷為正編之入藏後尋覽者幸無惑焉兼此合經總成五譯兩本在藏三本入刪繁錄)伅真陀羅所問經二卷(或三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名說不可思議品)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亦名佛升忉利天品經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一名合道神足經或二卷或三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第三本闕)   上三經十卷同帙寶雨經十卷(一帙)   大唐天后代南印度三藏達摩流支等譯(出大周錄第三譯)寶雲經七卷。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新舊三譯第二本闕)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無遮字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錄第二譯)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四卷(或六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阿惟越致遮經周錄在單本中誤也)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一譯右經初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降婁月建在戌朔次甲子壬午之日瞿曇流支沙門曇林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九千一百九十三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入定不定印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舊譯經周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或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真寂寺錄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本闕)持心梵天經四卷(一名莊嚴佛法經又名等御諸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或六卷十七品第一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按姚秦釋僧睿思益序雲恭明前譯頗麗其辭迷其旨今按群錄吳時月支國優婆塞支謙字恭明翻譯眾經而無思益同本之者其持心經與思益同乃是西晉竺法護譯睿雲恭明先譯失之者誤)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雲思益經祐雲思益義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二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勝思惟經有釋論四卷)   上二經十卷同帙持人菩薩經四卷(有加所問二字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第二本闕)濟諸方等學經一卷(或無學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或無乘字)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周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三卷(或直雲寶藏經或二卷第一譯)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方廣寶篋經三卷(或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兩譯闕本)大乘同性經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盧遮那藏說經或四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第一譯)證契大乘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廬遮那藏)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深密解脫經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今本初譯)解深密經五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今本再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解節經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右一經是解深密經初五品異譯(出第一卷)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亦名解脫了義亦云相續解脫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右一經是解深密經後二品異譯出四五二卷。   右四經同本異譯(二是全本二是初譯)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一譯)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上五經十卷同帙入楞伽經十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或三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新舊四譯一譯闕本)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一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或七卷或八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大方等大雲經六卷(亦名大方等無相經或四卷或五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大雲輪請雨經一卷(內題雲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第一譯)大雲輪請雨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第二譯)大方等大雲謂雨經一卷(內題雲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上四經十卷同帙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諸法本無經三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無極寶三昧經一卷(或直雲無極寶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寶如來三昧經二卷(一名無極寶三昧經或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密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慧印三昧經一卷(一名寶田慧印三昧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如來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法身)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上六經十卷同帙大灌頂經十二卷(一帙或無大字錄雲九卷未詳)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密多羅譯(單重合譯)   右卷別各是一經具列如左。   (第一卷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第二卷灌頂七萬二千神王護比丘咒經第三卷灌頂十二萬神王護比丘尼咒經第四卷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咒經第五卷灌頂宮宅神王守鎮左右咒經第六卷灌頂冢墓因緣四方神咒經第七卷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咒經第八卷灌頂摩尼稟大神咒經第九卷灌頂召五方龍攝疫毒神咒經第十卷灌頂梵天神策經第十一卷)灌頂隋願往生十方淨土經(或雲普廣品第十一即別行隨願往生經是)第十二卷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即是舊藥師經佛游維耶離者此為第一譯)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二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   大唐三藏義淨於大內佛光殿譯(新編入錄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與前灌頂第十二卷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同本其三藏義淨所譯二卷者更加六佛本願及咒余文大同奘法師譯者其舊藥師經群錄皆云宋時鹿野寺沙門慧簡所譯尋檢其文即是灌頂第十二卷析出別行更無異本其隨願往生經群錄或雲吳時支謙或雲西晉竺護譯其見流行者即是大灌頂經第十一卷普廣品更無別本此之二經既在大部之中其別生流行者刪之不錄)阿闍世王經二卷(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普超三昧經三卷(或上加文殊師利字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放缽經一卷(是普超經舉缽品異譯出第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安公雲出方等部今附西晉錄)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六譯三譯闕本)上六經十卷同帙。 第十一(別錄之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六十帙唐三藏玄奘於玉華宮寺譯出翻經圖)   右此經。梵本都有二十萬頌。總四處十六會。唐言譯之成六百卷。重單合譯具列如左第一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四百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一十三萬二千六百頌。唐譯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從第一卷至四百卷第二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七十八卷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二萬五千頌。唐譯成七十八卷八十五品。與舊大品放光光贊般若同本異譯。從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比於舊經闕無常啼等品。余意大同第三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五十九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一萬八千頌。譯成五十九卷三十一品。從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第四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一十八卷第八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八千頌譯成一十八卷二十九品。與舊道行小品明度長安品等同本異譯。從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比於舊經亦闕常啼等品。余意不殊第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十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千頌譯成十卷二十四品。從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第六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八卷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二千五百頌。譯成八卷一十七品。與舊勝天王般若同本異譯。從五百六十六卷至百七十三卷第七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曼殊室利分(二卷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八百頌。譯成二卷。無品。與舊兩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四至五百七十五卷第八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那伽室利分(一卷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舊軟首菩薩分衛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六卷第九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能斷金剛分(一卷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三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新舊四譯金剛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七卷第十會他化自在天王宮說般若理趣分(一卷第一譯)   右新譯重本。梵文三百頌。譯成一卷。無品。與後譯實相般若同本異譯。當第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一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布施波羅蜜多分(五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頌譯五卷。無品。從五百七十九卷至五百八十三卷第十二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淨戒波羅蜜多分(五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頌。譯成五卷。無品。從五百八十四卷至五百八十八卷第十三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安忍波羅蜜多分(一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當第五百八十九卷十四重會室羅筏城給孤獨園說精進波羅蜜多分(一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四百頌。譯成一卷。無品。當第五百九十卷第十五重會王舍城鷲峰山說靜慮波羅蜜多分(二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八百頌。譯成二卷。無品。當第五百九十一至九十二卷第十六會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說般若波羅蜜多分(八卷)   右新譯單本。梵文二千五百頌。譯成八卷。無品。從五百九十三卷至第六百卷。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二(別錄之二) 有譯有本錄中菩薩三藏錄之二(大乘經重單合譯下)   月燈三昧經十一卷(或十卷一帙)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全本後出單重合譯)月燈三昧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第二別譯)   右一經出前大月燈經第七卷異譯(第一別譯單卷者本闕)無所希望經一卷(一名象步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象腋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兩譯本闕)大淨法門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大莊嚴法門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第一譯)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一卷(與後經異本或無經字)   後漢失譯(第二譯兩譯一闕)觀無量壽佛經一卷(亦云無量壽觀經與前後經異本)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第一譯二譯一闕)阿彌陀經一卷(亦名無量壽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第二本闕)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亦直雲稱讚淨土經)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求那跋陀羅所譯小無量壽經尋本不獲諸藏縱有即與瀰瀰陀文同不異)   上十一經十三卷同帙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亦云彌勒上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單本)   右上生經雖是單譯隨成佛經次第編此彌勒成佛經一卷(與後經異本)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彌勒來時經一卷(失譯出法上錄今附東晉錄第三譯)彌勒下生經一卷(一名彌勒受決經初雲大智舍利弗)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   (謹依長房內典二錄普雲彌勒下生經初雲大智舍利弗者其經先是長安沙門釋道標譯蕭齊江州沙門道政刪改今詳此說或謂不然其釋道標乃是什公門下詮義之僧元非翻譯之主縱使是標譯出文義有何不周降至齊朝政重刪改年月懸遠敘述參差彼雲道政所刪難為準約經中子注乃曰秦言故是秦翻無繁惑矣什錄先載是其出焉)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第六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六譯三譯一闕)諸法勇王經一卷。   宋罽賢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二譯)一切法高王經一卷(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三譯)   (右經初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季夏六月朔次乙未二十三日丁巳創譯婆羅門客瞿曇流支沙門曇林在竇太尉定昌寺譯八千四百四十九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其一切法高王經周錄為單本者誤也)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本闕)第一義法勝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第一譯)   (右經初序記雲魏興和四年歲次壬戌九月一日甲子翟曇流支沙門曇林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五千五百七十六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順權方便經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或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一卷(亦云轉女身菩薩問答經)   姚秦罽寶三藏曇摩耶舍譯(出經後記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樂瓔珞莊嚴經撿尋群錄或雲姚秦羅什所翻亦云宋朝法海所譯今准經後記雲比丘慧法於罽賓秦寺請毗婆沙曇摩耶施譯胡為秦其罽賓秦寺未詳其處耶施譯出故應無謬群錄咸雲曇摩耶舍善毗婆沙時人共號為毗婆沙故僧祐錄雲舍利弗毗曇毗婆沙譯者即其人也舍之與施聲相近耳今什錄中除附耶舍之錄前後四譯兩譯闕本)   上十一部經十二卷同帙六度集經八卷(亦名六度無極經或九卷)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重單合譯)太子須大挐經一卷(或雲鬚達挐)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周錄為單今為重譯)   右一經出六度經第二卷施度中異譯菩薩睒子經一卷(亦云孝子睒經)   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第二譯)睒子經一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出六度經第二卷施度中異譯太子慕魄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太子沐魄經一卷(或作慕魄)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三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出六度經第四卷戒度中異譯九色鹿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出法上錄)   右一經出六度經第六卷精進度中異譯。   上七經十四卷同帙(其九色鹿經周錄為單本誤也)無字寶篋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西太原寺譯(出大周錄第三譯)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重譯(拾遺編入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大周錄雲與大方廣寶篋經同本異譯者誤也前後四譯一譯闕本)老女人經一卷(亦名老母經或雲老女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第一譯)老母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第二譯)老母女六英經一卷(亦云老母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月光童子經一卷(一名月明童子經或名申日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申日兒本經一卷(錄作兜本誤也或無日)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拾遺編入)德護長者經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長者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第四譯四譯一闕)   右三經同本異譯(上之三經雖是同本而廣略全異互有增減又支謙譯中有申日經一捲雲與月光童子經同本異譯今檢尋文句二經不殊父名申日子號月光約父子名以分二軸兩本既同故不雙出其申日經或在小乘藏中雲出阿含其增壹阿含中雖有尸利崛多長者緣起無月光童子事編在彼中亦將誤也)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一名菩提無行經亦直名菩提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伽耶山頂經一卷(亦云伽耶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二譯)象頭精舍經一卷。   隋天竺沙門毗尼多流支譯(第三譯)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第四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其沙門靖邁翻經圖中別載菩提經一卷大周錄中又有菩提無行經一卷此之二經並是什公所譯文殊問菩提經之異名無繁重載)長者子制經一卷(一名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菩薩逝經一卷(或雲誓童子經或直雲逝經)   西晉沙門白法祖譯(第三譯)逝童子經一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第四譯五譯二闕)   右三經同本異譯(又大周錄中別載制經一卷即安高譯者異名不合重載)犢子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出法上錄第一譯)乳光佛經一卷(亦云乳光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廣略稍異前後四譯兩譯闕本)無垢賢女經一卷(或名胎藏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聶道真錄第二譯)   (右一經雲與胎藏經同本俱雲竺法護譯今勘二本文句全同但名有異今存一本)腹中女聽經一卷(一名不莊校女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三譯)轉女身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二經稍略總五譯二闕)   上二十一經二十二卷同帙無上依經二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全本第二譯出經後記)   (右此無上依經謹按長房等錄並雲陳永定二年丁丑真諦三藏於南康郡淨土寺出其經後記乃雲梁紹泰三年太歲丁丑九月八日三藏真諦於平固縣南康內史劉文陀請令譯出今尋諸家年曆差互不同長房年曆但至承聖五年丙子梁國即絕甄鸞及王道圭年紀至紹泰二年丙子改為太平元年太平二年丁丑改為永定元年陳霸先立號為陳國又有年紀不知何人所撰彼雲承聖三年甲戌改為大定元年逮於後梁凡經八載方改年號然四家年曆並無紹泰三年四本既並不同未詳孰為正說或可梁紹泰三年丁丑即是陳初永定元年也歷中但紀後號不載前名今者且依經記為梁代譯也)未曾有經一卷。   後漢失譯(舊錄在小乘單本中誤也第一譯)甚希有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是前無上依經初品出第一卷)決定總經一卷(或雲決定總持經亦云決總持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謗佛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入法界體性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如來師子吼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一譯)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大乘百福相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一譯)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大乘四法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東太原寺譯(出大周錄第一譯)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弘福寺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希有希有校量功德經一卷(或直雲希有校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一譯)最無比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廣略少異)前世三轉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一譯)銀色女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一譯)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亦直雲採蓮違王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從無上依經下一十九經大周錄中在單本內今勘為重譯)正恭敬經一卷(或名正法恭敬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一譯)善敬經一卷(亦名善恭敬經一名善恭敬師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廣略少異)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一譯)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稱讚大乘經舊為單本今為重譯)   上二十三經二十四卷同帙諫王經一卷(亦云大小諫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一譯)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亦直雲勝軍王經)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亦直雲勝光天子經)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諫王經同在小乘錄勝軍王經在大乘錄並雲單本者誤也)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轉有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文殊尸利行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三譯)緣起聖道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六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六譯四譯闕本其緣起聖道經周錄在單本中誤也又有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即與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文同不異但名別耳今存一本)稻芉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了本生死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謙自註解三譯一闕)   右二經同本異譯(莫辯先後)自誓三昧經一卷(題下注云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中)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第一譯)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灌洗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經亦直雲灌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第一譯)摩訶剎頭經一卷(亦名灌佛形像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作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優填王作佛形像經)   失譯(今在漢錄周錄在小乘單本中及雲西晉沙門法炬譯者誤也)   右二經同本異譯(莫辯先後)龍施女經一卷(或無女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或雲龍施女經亦云龍施本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廣略少異)八吉祥神咒經一卷(或無神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八陽神咒經一卷(亦直雲八陽經新勘為重譯)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八吉祥經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第四譯)八佛名號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五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緣起大同佛名稍異前後五譯一譯闕本)盂蘭盆經一卷(亦云盂蘭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報恩奉盆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二經同本異譯(莫辯先後廣略稍異)浴像功德經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一譯)浴像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後本稍廣)校量數珠功德經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一譯)數珠功德經一卷(內雲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法)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上二十九經二十九卷同帙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三帙。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當第四譯)不空罥索咒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一譯)不空罥索神咒心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是前大經序品三藏流志先譯一卷名不空罥索咒心經尋本未獲)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亦云不空罥索心咒王經)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一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   大唐天后代北天竺婆羅門李無諂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此是梵本經抄非是全部與前三經同名異本)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或一卷)   大唐總持寺沙門釋智通譯(拾遺編入第一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或雲千臂千眼)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初譯本貝葉交錯文少失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拾遺編單本)   右此心經雖是單本隨前身經編之於此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一譯)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上九經十二卷同帙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三譯)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第四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上四本經雖有廣略據其梵本並譯未盡義淨出者共法最略)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亦名一字咒王經)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一譯)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十二佛名神咒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一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五千五百佛名經第一卷初十二佛號與前十二佛名同而不別又十二佛名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孔雀王咒經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並結界場法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   失譯(今附秦錄拾遺編入第五譯)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   失譯(亦附秦錄拾遺編入第六譯)孔雀王咒經二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第七譯)大孔雀咒王經三卷。   大唐三藏義淨於東都內道場譯(新編入錄第八譯)   右五經同本異譯(新舊八譯五存三闕前六文略後二稍廣)   上十一經十四卷同帙陀羅尼集經十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譯(出大周錄單重合譯)   右出金剛大道場經大明咒藏之少分也。撮要而譯(此集之中大般若咒經等有別行者錄不具顯人多生疑恐非正典今為除疑故別條末列之如後)第一卷佛部卷上(大神力陀羅尼釋迦佛頂三昧陀羅尼品)第二卷佛部卷下(初畫一切佛頂像法次有二十六印並咒諸佛咒印法第三阿彌陀佛大思惟經序分咒印法並說持誦得往生事及數珠法第四大金輪陀羅尼第五拔折囉功能法相品)第三卷(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在舍衛國說大般若理趣中咒及般若心咒皆在此中於中第十二印並咒名般若無盡藏注云是一印咒筏梨耶思蠅伽法師譯卷末復有大輪金剛陀羅尼若誦此咒即當入壇及得用印不成盜法)第四卷觀世音卷上(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第五卷觀世音卷中(初有二印及咒千囀觀世音菩薩咒次有六印及咒觀世音雜咒印第三十二臂觀世音菩薩一印並咒第四不空罥索觀世音四印並咒第五畫觀世音像法第六觀世音毗俱知菩薩三昧法印咒品也)第六卷觀世音等諸菩薩卷下(初阿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咒唐雲馬頭第二諸大菩薩法會印咒品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等並有印咒法)第七卷金剛部卷上(初金剛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第二金剛藏眷屬法印咒品諸眷屬金剛說咒並印)第八卷金剛部卷中(初金剛阿蜜哩多軍茶利菩薩自在神力咒印品第二拔折羅吒呵娑印咒法唐雲大笑金剛)第九卷金剛部卷下(初金剛烏樞沙摩法印咒品唐雲不淨潔金剛即火頭金剛是第二天青面金剛咒法)第十卷諸天卷上(初摩利支天經第二功德天法中天竺國菩提寺僧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於法行寺翻流行於唐國)第十一卷諸天卷下(諸天等獻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大梵摩天帝釋摩醯首羅四天王日天月天星宿天地天火天閻羅天一切龍王咒印並祈雨法那羅延天乾闥婆緊那羅摩[口  互]囉伽孔雀王師子王伽嚕荼大辯天神王焰摩檀陀水天風天阿修羅王遮文茶天法一切毗那夜迦法一切藥叉法一切羅剎法 右大梵摩天等皆獻咒印)第十二卷(諸佛大陀羅尼都會道場印咒品是灌頂普集會壇法)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一卷(周宇文氏天竺三藏耶舍崛多等譯第一譯)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與前陀羅尼集經第四卷。十一面神咒經。同本異譯(而集經中印法稍廣)摩利支天經一卷(或加小字)   失譯(今附梁錄拾遺編入)   右一經是集經第十卷初摩利支天經少分異譯咒五首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單重合譯)   咒五首者(能滅諸罪千囀陀羅尼咒一六字陀羅尼咒二七俱胝佛所說神咒三隨一切如來意神咒四觀自在菩薩隨心咒五其千囀咒亦有別寫以為一經既在此中故不別出大周錄中分為五經者非也)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經一卷。   大唐總持寺沙門釋智通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千囀咒二首。與上集經第五卷初千囀觀世音咒。及雜咒中千囀陀羅尼。同本異譯六字神咒經一卷(或雲六字咒法)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第四譯)   右一經。與上集經第六卷中文殊師利菩薩咒法。及咒五首經六字陀羅尼。並雜咒中六字陀羅尼咒。同本異譯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第一譯)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比於舊經新者稍廣然據梵文譯仍未盡咒五首中及雜咒內惟獨譯咒更無餘法)   上九經二十卷二帙(上帙七卷下帙十三)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一卷(亦云多唎心經)   大唐總持寺沙門釋智通譯(新編入錄)   右此觀自在隨心咒。前咒五首經。及雜咒經中觀世音初隨心咒。併集經第五。並先譯出故編於此種種雜咒經一卷(或無經字)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拾遺編入單重合譯)   雜咒總二十三首(法華經內咒六首旋塔滅罪陀羅尼一禮拜滅罪命終諸佛來迎咒一供養三寶咒一觀世音懺悔咒一金剛咒蛇咒一生禪安隱咒一咒腫咒一金剛咒治惡鬼病一千囀陀羅尼一觀世音隨心咒四首七俱胝佛神咒一隨一切如來意神咒一與咒五首中者同本六字陀羅尼咒一歸依三寶咒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朝散郎杜行顗奉制譯(出大周錄第一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拾遺編入第二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罽賓沙門佛陀波利譯(出大周錄第三譯)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東都再譯(拾遺編入第四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或加咒字)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五譯)   右五經同本異譯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或雲新微密持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五譯)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或雲出無量門持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拾遺編入第六譯)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直雲破魔陀羅尼經)   宋西域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第七譯)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八譯)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第九譯)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十譯)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新編入錄第十一譯)   右八經同本異譯(長房等錄中覺賢經數更有新微密持經一卷即是出生無量門持經是功德賢經數復有出無量門持經一卷即是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經是既是重載故不別存新舊十一譯三譯闕本)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一譯)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勝幢臂印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   上十七經十七卷同帙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一名無際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一譯)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   高齊居士萬天懿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一譯)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華聚陀羅尼咒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華積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周錄在單本中誤也)   右三經同本異譯(莫辯先後)六字咒王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第一譯)六字神咒王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   失譯(今附梁錄第一譯拾遺編入)如來方便善巧咒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如來方便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持句神咒經一卷(亦云陀羅尼句)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第一譯)陀鄰尼缽經一卷(亦云陀鄰缽咒)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第三譯)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內典錄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二本略後經稍廣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其最勝燈王經舊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善法方便陀羅尼咒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護命法門神咒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之二經莫辯先後其護命法門經周錄在單本中誤也)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西域沙門彌陀山等譯(新編入錄第二譯又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初譯名離垢淨光陀羅尼經尋本未獲故闕之耳)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一卷(亦直雲請觀世音經)   東晉外國居士竺難提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上十九經十九卷同帙內藏百寶經一卷(亦云內藏百品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兩譯一闕)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亦直雲溫室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第一譯前後兩譯一本闕)須賴經一卷。   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侖譯(出經後記第三譯前後四譯三本闕)私訶昧經一卷(一名菩薩道樹經亦名道樹三昧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菩薩生地經一卷(一名差摩竭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周為單本誤第一譯前後兩譯一本闕)四不可得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兩譯一闕)梵女首意經一卷(一名首意女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或雲成具光明三昧或直雲成具光明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寶網經一卷(亦云寶網童子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菩薩修行經一卷(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諸德福田經一卷(或雲諸福田經或直雲福田經)   西晉沙門法立法炬共譯(第一譯兩譯一闕)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三譯三譯二闕)佛語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兩譯一闕)金色王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二譯兩譯一闕)演道俗業經一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二譯兩譯一闕)百佛名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上十七經十七卷同帙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一名集諸佛華或四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第三譯三譯二闕)須真天子經三卷(亦云問四事經或二卷)   西晉沙門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摩訶摩耶經一卷(亦直雲摩耶經或二卷)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第二譯兩譯一闕)除恐災患經一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孛經一卷(或雲孛經鈔)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第二譯前後三譯兩本闕)觀世音菩薩受記經一卷(一名觀世音受決經)   宋黃龍沙門釋曇無竭譯(第三譯三譯二闕)   上六經十卷同帙海龍王經四卷(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首楞嚴三昧經三卷(亦直雲首楞嚴經或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九譯九譯八闕)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雲出深功德經中亦云普賢觀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三譯三譯二闕)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第一譯兩譯一闕)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亦云所說)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上五經十卷同帙十住斷結經十卷(或雲十地斷結經或十一卷或十四)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二譯兩譯一闕)諸佛要集經二卷(亦直雲要集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未曾有因緣經二卷(亦直雲未曾有經)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上三經十四卷二帙菩薩瓔珞經十二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二譯兩譯一闕)超日明三昧經二卷(或無三昧字或三卷)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上二經十四卷二帙賢劫經十三卷(亦名颰陀劫三昧經或七或十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從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下三十六經雖雲重譯但一本存余皆遺失尋求不獲) 大乘經單譯(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二十四帙)   大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佛名經十二卷(或十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三劫三千佛名經三卷(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卷上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卷中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卷下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   上二經十五卷二帙(其三劫佛名出長房入藏錄中今合成一部其中賢劫佛名出賢劫經中合為重譯今以上下佛名是其單本以類相從編之於此)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雲出眾經或四卷)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拾遺編入)   上二經十卷同帙(其不思議功德經大周錄雲與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等同本者誤也)華手經十三卷(一名攝諸善根經或十或十一或十二一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一名方等檀持陀羅尼經)   北涼沙門法眾於高昌郡譯(出寶唱錄)僧伽吒經四卷。   元魏藏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力莊嚴三昧經三卷。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大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拾遺編入)   上四經十二卷同帙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或八卷一帙或無海字)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右此觀佛三昧經大周錄雲宋永初年求那跋陀羅譯出內典錄者謹按內典錄雲是東晉覺賢所譯非宋代功德賢周錄誤也又雲與後秦羅什所譯單卷觀佛三昧經同本編為重譯今以什公譯者久闕其本卷數全殊不可懸配今依諸舊錄編單本內)大方便佛報恩經十卷。   失譯在後漢錄菩薩本行經三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   上二經十卷同帙(按大周錄中其七卷報恩經雲與漢代支讖所譯單卷大方便報恩經同本其三卷菩薩本行經雲與西晉聶道真所譯單卷菩薩本行經同本今以單卷報恩及本行二經先是闕本卷數全殊不可懸配令依諸舊錄編單本內)法集經六卷(或七卷或八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觀察諸法行經四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菩薩處胎經五卷(亦直雲胎經或八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或無三昧字亦名阿耨達龍王經亦名入金剛問定意經凡十二品)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一經仁壽大周等錄皆云與阿耨達龍王經同本異譯二經俱雲竺法護出編為重譯按僧祐錄竺護所出但有阿耨達經二卷下注云一名弘道廣顯三昧經長房錄中竺護所譯有弘道廣顯三昧經二卷下注云亦名阿耨達請佛經唐內典錄護公所譯雙載二經又長房內典二錄西晉失譯復有阿耨達龍王經二卷今對勘二經文並無異但以立名多種致使群錄差殊或有雙載二經或有互題名目時無悟者流濫日深今一廢一存庶無謬失但留一本編入單中)施燈功德經一卷(一名然燈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央崛魔羅經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右此央崛魔羅經大周錄雲與竺法護譯指髻等七經同本異譯者誤也不可以名目似同懸即配為重譯謹按隋錄其指髻經出增壹阿含中鴦崛悔過等六經從前大經抄出既非同本異譯依舊編在單中)無所有菩薩經四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內典錄)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或無明度字或無五十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中陰經二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大法鼓經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文殊師利問經二卷(亦直雲文殊問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月上女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二卷(失譯今附秦錄)   上五經十卷同帙(其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大周錄雲與大方等如來藏經同本異譯今尋文理義旨懸殊故為單本)大乘密嚴經三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亦名大乘實義經雲出六根聚經)   外國沙門菩提登譯(莫知年代出大周錄今附隋錄)蓮華面經二卷。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一名問署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拾遺編入)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出大周錄)   上五經十卷同帙(其大乘造像功德經大周錄雲與造立形像福報經同本異譯者誤也文意既殊故為單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三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亦云五佛頂經或四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   大唐北天竺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   上三經九卷同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帙)   大唐循州沙門懷迪共梵僧於廣州譯(新編入錄)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共沙門一行譯(新編入錄)蘇婆呼童子經三卷(或雲蘇婆呼律或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譯(新編入錄)   上二經十卷同帙蘇悉地羯羅經三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譯(新編入錄)牟梨曼陀羅咒經一卷(或無經字失譯)   (拾遺編入今附梁錄)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譯(新編入錄)   上三經八卷同帙七佛所說神咒經四卷(或無所說字)   晉代譯失三藏名(今附東晉錄)   (右此七佛神咒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吳代外國優婆塞支謙所譯單卷七佛神咒經同本今以此單卷經久闕其本卷數復殊不可懸配今依舊錄編單本內)大吉義神咒經二卷(或四卷)   元魏昭玄統沙門釋曇曜譯(出法上錄)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金剛光焰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六字大陀羅尼咒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梁錄)安宅神咒經一卷 後漢失譯摩尼羅亶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玄師颰陀所說神咒經一卷(錄雲幻師無所說字)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持世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六門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總持寺沙門釋智通譯(出大周錄)   上十九經二十三卷同帙智炬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出大周錄)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出大周錄)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北天竺三藏寶思惟譯亦云所得(出大周錄)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亦云施餓鬼食咒經後兼有施水咒)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善夜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出成就一切義品)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譯(新編入錄)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譯(新編入錄)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譯(新編入錄)   (右虛空藏等三經及前四卷瑜伽並出金剛頂經彼經梵本有十萬頌此之四經略要抄譯非全部也)佛地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有論七卷釋)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亦云佛臨般亦名遺教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有釋論一卷)   (右此遺教經舊錄所載多在小乘律中或編小乘經內今以真諦法師譯遺教論彼中解釋多約大乘小宗不顯故移編此)出生菩提心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拾遺編入)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或無起字)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拾遺編入)千佛因緣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賢首經一卷(一名賢首夫人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月明菩薩經一卷(或雲月明童子或雲月童子)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此月明菩薩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月光童子經等同本者誤也文意全異改為單譯)心明經一卷(一名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滅十方冥經一卷(或雲十方滅冥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鹿母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又群錄中更有鹿子經一捲雲是吳代外國優婆塞支謙所譯即與前鹿母經文句全同但立名殊故不雙出)魔逆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上二十六經二十六卷同帙德光太子經一卷(一名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德光太子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須賴經等同本異譯者誤也文意既異故為單本)大意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堅固女經一卷(一名牢固女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商主天子所問經一卷(或無所問字)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諸法最上王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一卷(一名八曼茶羅經)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譯(出大周錄)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譯(出大周錄拾遺編入)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或加般字)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差摩婆帝受記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不增不減經一卷(或雲二卷者誤也)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造塔功德經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拾遺編入)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亦云繞塔功德經)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大乘四法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妙色王因緣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一卷。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新編入錄)般泥洹後灌臘經一卷(一名四輩灌臘經亦直雲灌臘經)   西天三藏竺法護譯。   (右此灌臘經大周等錄皆為重譯雲與盂蘭盆經等同本異譯者誤也今尋文異故為單本)八部佛名經一卷(亦云八佛經)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上二十二經二十二卷同帙(其八部佛名經大周錄雲與八吉祥咒經等同本異譯者誤也八數雖同說處全異所為復別故為單本)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或雲內六波羅蜜經安公出方等部)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拾遺編入)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僧祐錄雲以身施餓虎經)   北涼高昌沙門釋法盛譯(出經後記)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新為共譯附三秦錄亦名金剛清淨經)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   新為失譯(附三秦錄)   (右金剛清淨經群錄並雲吳代外國優婆塞支謙譯漢後失譯復有其名師子月佛經群錄並雲西晉三藏竺法護譯今詳二經文句並非謙護所翻似是秦涼已來什公等譯今為失源附於秦錄)長者法志妻經一卷。   失譯(安公涼土異經錄中有名今亦附涼錄)薩羅國經一卷(或雲薩羅國王經)   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二經。法上錄中並雲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今詳二經文句並非什公所翻。似是晉魏代譯其法志妻經安公涼土異經錄中先有其名今亦附涼錄。薩羅國經附於晉錄十吉祥經一卷。   失譯今附秦錄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一卷。   失譯(今附梁錄拾遺編入)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失譯今附秦錄)金剛三昧經二卷(或一卷)   北涼失譯(拾遺編入)法滅盡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甚深大回向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錄經(今附宋錄)天王太子辟羅經一卷(或無天王字亦云譬羅)   僧祐錄雲安公闕中異經(今附秦錄拾遺編入)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二卷(亦直雲淨行經或無經字)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八大人覺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寶唱錄)三品弟子經一卷(亦云弟子學有三輩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四輩經一卷(或雲四輩弟子經亦云四輩學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法上錄)當來變經一卷(或雲當來變識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過去佛分衛經一卷(或雲過世)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十二頭陀經一卷(一名沙門頭陀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樹提伽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長壽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   右此長壽王經。大周錄等雲出阿含。謹按四阿含內並無此經。雖增一第十六中有長壽王緣起文意全異。此乃大乘故編於此法常住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   上二十三經二十五卷同帙(從優婆夷淨行經下十經舊錄之中皆編小乘部內今檢尋文理多涉大乘編在小中恐乘至理故移於此) 菩薩調伏藏   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   夫戒者防患之總名也。菩薩淨戒唯禁於心。聲聞律儀則防身語。故有托緣興過聚徒訶結。菩薩大人都無此事。佛直為說令使遵行。既無犯制之由故闕訶結之事。諸大乘經明學處者摭之。於此為菩薩調伏藏雲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名地持論或八卷一帙)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右一經初有歸敬頌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昔高齊昭玄統沙門法上答高句麗問雲地持是阿僧佉比丘從彌勒受得阿僧佉者即無著菩薩是也又按梁沙門僧祐地持記雲菩薩地持經八卷有二十七品分為三段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文中不出有異名而今此本或題雲菩薩戒經或題雲菩薩地經今檢尋經未亦有多名文雲名為菩薩地名為菩薩藏摩得勒伽名摩訶衍攝名不壞顯示名無障礙清淨智根本祐雲不出異名者不然又檢群錄曇無讖所譯別存菩薩戒經或雲菩薩地經者誤也)菩薩善戒經九卷(一雲菩薩地或十卷)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等譯。   (右一經群錄皆云與地持經同本異譯今詳文理非不差殊其善戒經前有序品後有奉行地持經並無其地持戒品中有受菩薩戒文及菩薩戒本善戒經即無自余之外文意大同地持復出瑜伽諸錄成編入論既有差殊未敢為定又按梁沙門僧祐菩薩善戒經記雲此名善戒名菩薩地名菩薩毗尼摩戒名如來藏名一切善法根本名安樂國名諸波羅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優波離問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如是我聞次第別品乃有三十而復有別本題為菩薩地經今按尋經本與祐記不同經初即有如是我聞而無優波離問受戒法但有九卷其優波離問受戒法即後單卷菩薩善戒經是若將此為初卷即與祐記符同然此地經本離之已久乍合成十或恐生疑此善戒經亦同地持作其三段第一段名菩薩地有三十品第二段名如法住有四品第三段名畢竟地有六品祐雲次第列品者或恐尋之未審也)淨業障經一卷(失譯今附秦錄單本)   上二經十卷同帙(其淨業障經法上錄雲竺法護譯詳其文句與護公譯經文勢全異故為失譯)優婆塞戒經七卷(是在家菩薩戒或五或六或十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單本梵網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前本闕)受十善戒經一卷。   漢後失譯(拾遺編入單本)   上三經十卷同帙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無菩薩字新編為律)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一譯三譯二闕)佛藏經四卷(一名選擇諸法經或二卷或三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拾遺編入第二譯)菩薩戒本一卷(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彌勒菩薩說)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菩薩戒羯磨文一卷(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彌勒菩薩說)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菩薩善戒經一卷(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出寶唱錄單本)   上六經十經同帙菩薩內戒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出法上錄單本)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出寶唱錄單本)   (右此優婆塞五戒威儀經群錄編在小乘律中者誤也初是菩薩戒本後是受菩薩戒文及舍懺等法既非小宗故移編此)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或直雲淨律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三譯)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   宋沙門釋法海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一譯闕本)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內典錄單本)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或雲菩薩五法懺悔經)   失譯(今附梁錄單本)菩薩藏經一卷。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單本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單本菩薩受齋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三譯二闕)文殊悔過經一卷(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雲悔過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三譯二闕)法律三昧經一卷(亦直雲法律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十善業道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   上十四經十四卷同帙(謹按舊錄大乘律中有寶梁經迦葉經今為編入寶積會中故不重出其大方廣三戒經與寶積三律儀會同本決定毗尼經與寶積優波離會同本今並編入寶積部中故此不載) 菩薩對法藏   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五十帙。   菩薩阿毗達磨有其二類。一者解釋契經二者詮法體相。舊錄所載和雜編之。今所集者分為二例。釋契經者列之於前。詮法性者編之於後。庶無糅雜覽者易知。 大乘釋經論   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一十五帙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一百一十或七十卷十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   右龍樹菩薩造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什法師雲若具足翻應有千卷秦人識弱故略之十分存一)十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等譯單本。   右天親菩薩造釋十地經即華嚴十地品是(論序雲菩提留支勒那摩提在洛陽殿內二人同譯佛陀扇多傳語帝親筆受長房錄中留支摩提二錄俱載者不然今合為一本在留支錄)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五卷(或六卷或七卷或十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   右釋彌勒所問經。即寶積經第四十一會是大乘寶積經論四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右釋舊單卷大寶積經。即寶積第四十三會是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出序記單本)   右釋大集經寶髻品。今入寶積在第四十七會(論序記雲魏興和三年歲次辛酉九月朔旦庚子之日烏萇國人剎利王種三藏法師毗目智仙中天竺國婆羅門人瞿曇流支護法大士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勃海高仲密愛法之人沙門曇林道俗相假於鄴城內在金華寺譯四千九百九十七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   上三論十卷同帙佛地經論七卷(親光等菩薩造釋佛地經)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金剛般若論二卷(無著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單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無著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上三論十卷同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無著菩薩頌世親菩薩釋)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第二譯)   右二論及頌同本異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着不壞假名論二卷(功德施菩薩造亦云功德施論)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單本(出大周錄上四論及頌造者雖異並釋金剛般若經又有金剛仙論十卷尋閱文理乃是元魏三藏菩提留支所撰釋天親論既非梵本翻傳所以此中不載)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一名伽耶山頂經論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第一譯)妙法蓮華經論一卷(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第一譯)   上五論十一卷同帙法華經論二卷(初有歸敬頌者或一卷)   元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曇林等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其三藏義淨新譯法華論五卷尋本未獲)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四卷(釋勝思惟經或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涅槃論一卷(婆藪槃豆菩薩造略釋涅槃經)   沙門達磨菩提譯不知年代(內典錄中附元魏代第一譯後本闕)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釋涅槃一頌)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遺教經論一卷(釋遺教經)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拾遺編入單本)無量壽經論一卷(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三具足經論一卷(天親菩薩造有釋論無經本)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出序記單本)   (右論初記雲三藏法師毗目智仙婆羅門人瞿曇流支愛敬法人沙門曇林於鄴城內在金華寺魏興和三年歲次辛酉月建在戌朔次庚午十三日譯千百十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啟請供養守護流通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轉法輪經論一卷(天親菩薩造有釋論無經本)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出序記單本)   (右論初記雲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善求義方選真簡偽故請法師毗目智仙並其弟子瞿曇流支於鄴城內在金華寺興和三年歲次大梁建酉之月朔次庚子十一日譯三千九百四十二言沙門曇林對譯錄記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   上八論十二卷同帙。 大乘集義論   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三十五帙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彌勒菩薩說十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重合譯)   (右此瑜伽論梁代三藏真諦譯者名十七地論只得五卷緣礙遂輟北涼三藏曇無讖譯地持論但成十卷乃是本地分中菩薩地此瑜伽論當第三譯前之二本部帙不終大唐譯者方具備矣)顯揚聖教論二十卷(無著菩薩造二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最勝子等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單本)顯揚聖教論頌一卷(無著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王法正理論一卷(彌勒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無著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上四論十卷同帙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安慧菩薩糅釋上集論)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中論四卷(龍樹菩薩本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或八卷)   上二論二十卷二帙般若燈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釋)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出內典錄單本)   右與中論本同釋異十二門論一卷(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十八空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出翻經圖)百論二卷(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廣百論本一卷(聖天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上五論二十卷二帙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聖天本護法釋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十住毗婆沙論十四卷(龍樹菩薩造或十二或十五)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菩提資糧論六卷(聖者龍樹本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單本)   上二論二十卷二帙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無著菩薩造或十五卷一帙)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出內典錄單本)大莊嚴論經十五卷(馬鳴菩薩造或十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順中論二卷(無著菩薩造)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出序記單本)   (右順中論序記雲魏尚書令儀同高公延國上賓瞿曇流支在第供養正通佛法對釋曇林出斯義論武定元年歲次癸亥八月十日揮辭丙寅凡有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字諸錄皆云菩提留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攝大乘論三卷(無著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   上三論二十卷二帙攝大乘論二卷(無著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一譯)攝大乘本論三卷(無著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三本論同本異譯攝大乘釋論十五卷(世親菩薩釋或十二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一譯)   上三論二十卷二帙(又按仁壽大周等錄復有攝論一本十二捲成部亦云真諦所譯勘與此同今者但存一本)攝大乘論釋論十卷(世親菩薩釋一帙)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二譯)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菩薩釋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三釋論同本異譯攝大乘論釋十卷(無性菩薩釋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右與前三論本同釋異佛性論四卷(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決定藏論三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   (右此決定藏論大周錄中乃雲失譯而不指言何代翻出今詳此論文勢乃是真諦所翻論中子注乃曰梁言前代錄家遺之不上今為真諦所譯編於梁代錄中)辯中邊論頌一卷(彌勒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中邊分別論二卷(婆藪槃豆造或三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一譯)   上四論十卷同帙辯中邊論三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三譯)   右二釋論同本異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或三卷或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第二譯兩譯一闕)業成就論一卷(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出序記第一譯)   (右論序記雲魏興和三年歲次大梁七月辛未朔二十五日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敬請三藏法師烏萇國人中天竺國婆羅門人瞿曇流支釋曇林等在鄴城內金華寺譯四千八百七十二字序中三藏雖不列名准制即是毗目智仙群錄直雲瞿曇流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大乘成業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一譯)   上五論十卷同帙因明正理門論一卷(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舊理門論周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商羯羅主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顯識論一卷(內題雲顯識品從無相論出)   天竺三藏真諦譯(出論題單本附陳代錄)轉識論一卷(即出前顯識論)   天竺三藏真諦譯(出論題單本附陳代錄)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初雲唯識無境界)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一譯)唯識論一卷(初雲修道不共他上二論並天親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唯識二十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第三譯)   右三論同本異譯(周錄不言同本新勘為重譯)成唯識寶生論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唯識三十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拾遺編入)   上九論十三卷同帙成唯識論十卷(護法等菩薩造釋上三十論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大丈夫論二卷(提婆羅菩薩造)   北涼沙門釋道泰譯(出翻經圖單本)入大乘論二卷(堅意菩薩造)   北涼沙門釋道泰譯(出內典錄單本)大乘掌珍論二卷(清辯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大乘五蘊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初譯本闕)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安慧菩薩造與前論異本)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出大周錄單本)寶行王正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大乘起信論一卷(馬鳴菩薩造)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一譯)   上七論十卷同帙大乘起信論二卷(馬鳴菩薩造)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   右二論同本異譯(舊起信論周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發菩提心論二卷(或雲發菩提心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   (右此發菩提心論大周錄中經論二錄俱有其名今以菩薩所造編於論錄但存一本或雲天親菩薩所造亦云彌勒菩薩所說未詳孰是)三無性論二卷(出無相論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方便心論一卷(凡四品或二卷)   元魏西域沙門吉迦夜共曇曜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如實論一卷(題雲如實論反質難品)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無相思塵論一卷(或直雲思塵論)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出翻經圖第一譯)觀所緣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周錄不言同本新勘為重譯)觀所緣論釋一卷(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   上八論十一卷同帙回諍論一卷(龍樹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譯(出序記單本)   (右論序雲魏興和三年歲次大梁 建辰之月朔次癸酉辛卯之日烏長國人剎利王種三藏法師毗目智仙共天竺國婆羅門人瞿曇流支在鄴城內金華寺譯凡有一萬一千九十八字沙門曇林之筆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勃海高仲密啟請供養群錄直雲瞿曇流支譯者誤也今依序記為正)緣生論一卷(聖者郁楞伽造)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單本)十二因緣論一卷(淨意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壹輸盧迦論一卷(龍樹菩薩造)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單本)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百字論一卷(提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解卷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出翻經圖第一譯)掌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二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其解卷論周錄為單本新勘為重譯)取因假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觀總相論頌一卷(陳那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止觀門論頌一卷(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手杖論一卷(尊者釋迦稱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無著菩薩本世親菩薩釋)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堅慧菩薩造)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提雲般若譯(出大周錄單本)破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提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提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單本)   上十六論十六卷同帙。   都計大乘經律論見流行者。總六百八十六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三(別錄之三) 有譯有本錄中聲聞三藏錄第二   聲聞藏者。小乘所詮之教也。能說教主。則示生示滅應物隨緣。所詮之教。則九部四含毗曇戒律。善男善女。稟之而脫屣塵勞。緣覺聲聞。奉之而升乎彼岸。蓋真乘之小駕。乃菩提之化城。誘進初心莫斯為勝。始乎仙苑迄彼金河。所詮半字之文。是謂聲聞之藏。洎乎百川同會三車共適。齊登妙覺俱證泥洹。豈有小大之異名。信為我尊之漸誘者也。始自漢明丁卯之歲。終我開元庚午之年。小乘三藏見流行者。總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結為聲聞法藏。科條別顯具如後列聲聞契經藏 二百四十部 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聲聞調伏藏 五十四部 四百四十六卷 四十五帙聲聞對法藏 三十六部 六百九十八卷 七十二帙。 小乘經重單合譯   一百五十三部 三百九十四卷 三十一帙。   四阿笈摩經小乘契經之本故標初首後列余經長阿含經二十二卷 二帙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單重合譯)   右此部經凡有四分總三十經別(僧肇序雲長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中阿含經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右此部經凡有五誦。都十八品。總二百二十二經別(僧肇長含序雲中含四分五誦)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或五十卷或四十二或三十三五帙)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右此部經凡有五十品。總四百七十二經別(僧肇長含序雲增一阿含四分八誦)雜阿含經五十卷(五帙)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單重合譯)   右此部經。說事既雜。故無品次誦等差別(僧肇長含序雲雜含四分十誦)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二帙)   失譯(經中子注有秦言字雖不的知譯人姓名必是三秦代譯今附秦錄)   右此部經與前經文雖先後不次。子細尋究。不出前經此但撮要。故為別部(佛般泥洹下諸經並是四含中別經異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或直雲泥洹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今為法顯譯如總錄中述)般泥洹經二卷(或無般字)   新為失譯 附東晉錄。   右三經。出長阿含經。第二至第四卷。與初分遊行經同本異譯(其般泥洹經群錄皆云宋代求那跋陀羅譯者非也尋其文句多是古譯與功德賢所翻全不相類諸藏之中但有上卷無其下卷今為失源編在晉錄或有經本其佛般泥洹經上卷與般泥洹經上卷文句全同者本錯也)人本欲生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十卷。與第二分大方便經同本異譯(此人本欲生經上代群錄皆編在大乘經中者誤也)屍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或雲屍迦羅越六戶禮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十一卷。與第二分善生經同本異譯(比於本經此稍略耳中阿含三十三卷中亦有此經)梵志阿颰經一卷(一加佛開解字一名阿颰摩納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十三卷。與第三分阿摩晝經同本異譯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梵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十四卷。與第三分梵動經同本異譯寂志果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十七卷。與第三分沙門果經同本異譯。   上八經十二卷同帙起世經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出經題上第五譯)起世因本經十卷(恐濫前本題下別雲起世因本經一帙)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出內典錄第六譯拾遺編入謹按大唐內典錄及靖邁經圖並雲笈多三藏大業年中於東都上林園翻經館譯起世經十卷今大檢尋諸藏乃有兩本大意雖同文句稍異至於品目時有差殊前經初雲婆伽婆在舍婆提城後經乃雲婆伽婆在舍囉婆悉帝城若據梵言後經為正今謂崛多笈多各翻一本又前經初首題雲崛多笈多二師同出今以前為崛多所譯後是笈多再翻二經文既有殊今故雙存二部故緣生經亦云婆伽婆在舍囉婆悉帝城故知同是笈多譯也恐二本相濫題下別雲起世因本焉)樓炭經六卷(或雲大樓炭經或五卷或八卷)   西晉沙門釋法立共法炬譯(第二譯)   右三經出長阿含經第十八至二十二卷。與第四分記世經同本異譯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經或直雲十報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長阿含經第九卷與第二分十上經同本異譯(廣略少異)中本起經二卷(或雲太子中本起經經初題雲出長阿含)   後漢西域沙門曇果共康孟詳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其中本起經題雲出長阿含檢尋長含大本無此一經或恐梵文譯之未盡既雲出彼且編於末大周錄雲與過去現在因果修行本起瑞應本起經等同本異譯者誤也又此中本起經群錄咸雲後漢代譯其經本中有翻梵語處乃曰晉言未詳何以)   從佛般泥洹下一十三經並出長阿含中。別經異譯七知經一卷(或雲七智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一卷。與初善法經同本異譯鹼水喻經一卷(或雲鹼水譬喻今附西晉錄)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   右出中阿含經第一卷。與水喻經同本異譯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卷。與漏盡經同本異譯四諦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七卷。與分別聖諦經同本異譯恆水經一卷(亦云恆河喻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九卷。與瞻波經同本異譯本相倚致經一卷(亦云大相倚致)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緣本致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十卷。與本際經同本頂生王故事經一卷(或直雲頂生王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文陀竭王經一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十一卷。與四洲經同本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一名鐵城泥犁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鐵城泥犁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十二卷與天使經同本(此於本經此稍略耳)古來世時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出中阿含經第十三卷。與說本經同本異譯(比於本經此文稍略)阿那律八念經一卷(一名禪行斂意經或直雲八念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十八卷。與八念經同本異譯離睡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卷。與長老上尊睡眠經同本異譯是法非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一卷。與真人經同本異譯求欲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二卷。與穢經同本異譯受歲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三卷。初與比丘請經同本異譯梵志計水淨經一卷(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三卷。與水淨梵志經同本異譯苦陰經一卷。   失譯(在後漢錄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五卷。與前苦陰經同本異譯釋摩男本經一卷(一名五陰因事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苦陰因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五卷與後苦陰經同本樂想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六卷。與想經同本異譯漏分布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七卷。與達梵行經同本異譯阿耨風經一卷(晉言依次)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七卷。與阿奴波經同本異譯諸法本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八卷。初與諸法本經同本異譯瞿曇彌記果經一卷。   宋沙門釋慧蘭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二十八卷。與瞿曇彌經同本異譯瞻婆比丘經一卷(或雲瞻波)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九卷。與瞻波經同本異譯伏淫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卷。與行欲經同本異譯魔嬈亂經一卷(一名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王入目連蘭腹經)   失譯在後漢錄弊魔試目連經一卷(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三十卷與降魔經同本。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賴吒和羅經一卷(一名羅漢賴吒和羅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一卷。與賴吒和羅經同本異譯善生子經一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三卷。與善生經同本異譯數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五卷。與算數目犍連經同本異譯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七卷。與阿攝和經同本異譯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須達經一卷(一名須達長者經)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九卷。與須達哆經同本(其慈心厭德經文句稍略或有題雲出增一阿含十二者非也)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四十卷。與黃蘆園經同本異譯梵摩喻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四十卷。與梵摩經同本異譯(比於本經此稍略耳)尊上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四十三卷。與釋中禪室尊經同本異譯鸚鵡經一卷(亦名兜調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兜調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四十四卷。與鸚鵡經同本意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四十五卷。與心經同本異譯應法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四十五卷。與後受法經同本異譯泥犁經一卷(或雲中阿含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五十三卷。與痴慧地經同本異譯優波夷墮舍迦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齋經一卷(一名持齋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中阿含經第五十五卷。與持齋經同本鞞摩肅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五十七卷。與鞞摩那修經同本異譯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   右出中阿含經第六十卷。與愛生經同本異譯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亦直雲十支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中阿含經第六十卷。與八城經同本異譯邪見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拾遺編入今附宋錄)   右出中阿含經第六十卷與見經同本異譯箭喻經一卷。   失譯(拾遺編入今附東晉錄)   右出中阿含經第六十卷。與箭喻經同本異譯普法義經一卷(一名具法行經一名普義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廣義法門經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三譯三譯一闕)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廣義法門經初首題雲是中含經一品別譯今檢中阿含大本無此一經或恐梵文譯之未盡既雲出彼且編於末其大周入藏錄中編為大乘單本者誤也又普法義經作舍利日具法行經作舍利弗但此一字別余文並無異)   右七知經下五十三經。並出中阿含中。別經異譯戒德香經一卷(或雲戒德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十三卷。地主品異譯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拾遺編入)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十八卷。四意斷品異譯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十八卷四意斷品異譯須摩提女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二卷。須陀品異譯(比於本經此稍文略)婆羅門避死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三卷增上品異譯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施色力經一名福德經)   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四卷。善聚品異譯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亦云頗婆)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六卷。等見品異譯(比於本經此稍文略諸錄編在大乘藏中誤也)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宋沙門釋慧簡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二十七卷聚品異譯(本經稍廣)鴦崛摩經一卷(或有作魔字一名指髻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上三十二經三十二卷同帙鴦崛髻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增壹阿含經第三十一卷力品(此文稍廣)力士移山經一卷(或直雲移山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四未曾有法經一卷(亦云四未有經或無法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二經出增壹阿含經第三十六卷八難品異譯(本是一經別譯分二本經稍廣此出不盡)舍利弗摩目犍連游四衢經一卷。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一卷。馬王品異譯(周錄編在大乘重譯中者誤也)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一名七佛姓字經)曹魏失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五卷。不善品異譯放牛經一卷(亦云牧牛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六卷放牛品異譯(此文稍廣)緣起經一卷(亦云十二緣起經)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六卷放牛品異譯(比於本經此文稍略周錄編為大乘單本者誤也)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一卷(或雲十一思惟)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拾遺編入)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八卷。禮三寶品初異譯(此十一想連有二經初十一事文意勘同後十一事尋之未見)四泥犁經一卷(或雲四大泥犁)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   右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八卷。禮三寶品異譯(本經稍廣)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增一阿含經第四十九卷非常品異譯(本經唯有四子余意大同)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佛母般泥洹經一卷。   宋沙門釋慧簡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增壹阿含經第五十卷。大愛道般涅槃品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增壹阿含經第五十一卷。大愛道般涅槃品阿難同學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右阿難同學經經首題雲出增壹阿含檢其大本無此一經既雲出彼且編其末)   從戒德香經下二十四經並增壹阿含中別經異譯五蘊皆空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右出雜阿含經第二卷異譯(此五蘊皆空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三十九卷中雖有此經然不例別生所以存而不廢此乃律引契經非是契經從律而生也)七處三觀經一卷(或二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雜阿含經中異譯(此經首末有三十經初是七處三觀後名積骨以初標名故也其初七處三觀經出第二卷後積骨經出第三十四卷余者散在諸文不次第一處)聖法印經一卷(亦直雲聖印經亦云慧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三卷異譯雜阿含經一卷。   失譯(在魏吳錄)   右出雜阿含經中。異譯(此經首末有二十七經初之三經出第四卷中而先後不次七處三觀經居其卷末文句大同前經此中稍廣其積骨經亦在其中未詳何以二經相涉余者散在廣文自古群錄皆云失譯尋閱文句與七處三觀辭理稍同似是安高所出未見實錄且依舊為失譯)五陰譬喻經一卷(一名水沫所漂經亦云五陰喻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水沫所漂經一卷(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出雜阿含經第十卷。異譯不自守意經一卷(或無意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出雜阿含經十一卷。異譯滿願子經一卷 晉代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   右出雜阿含經第十三卷。異譯轉法輪經一卷(或雲法輪轉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三轉法輪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右二經同本。出雜阿含經第十五卷。異譯(此三轉法輪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九卷中離有此經然不例別生所以存而不廢此乃律引契經亦非契經從律而生也其轉法輪經與其本經後同前異未詳所以)八正道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二十八卷。異譯難提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出雜阿含經第三十卷。異譯(大本有二經此中合為一其文稍廣舊錄在單本中今編於此)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善馬有三相)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亦直雲馬有八態)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右二經並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異譯相應相可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   右出前單卷雜阿含經中。異譯治禪病秘要經一卷(或雲法無經字或二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右一經初首題雲尊者舍利弗所問出雜阿含經阿練若雜事中今尋雜含大本無此等文或恐梵經譯之未盡既雲出彼且編於末然尋文理與大乘經微有相涉舊錄編在集傳中恐將乖僻也)   上三十一經三十一卷同帙。   從五蘊皆空經下一十六經。並出雜阿含中。別經異譯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第五譯)摩登伽經三卷(或二卷)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謙譯(出法上錄第三譯)舍頭諫經一卷(一名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前之二經但是後經一品前後五譯一譯闕本)鬼問目連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雜藏經一卷(與前後經文理稍別)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第二譯)餓鬼報應經一卷(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失譯(今附東晉錄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後四譯一譯闕本)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或名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慢法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二譯拾遺編入)阿難分別經一卷(或直雲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其慢法經新為重譯前後四譯一譯闕本)五母子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沙彌羅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在三秦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沙彌羅經大周錄雲曇無讖譯出長房錄今檢房錄中無周錄誤也)玉耶女經一卷(或雲玉耶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初出拾遺編入)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阿速達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修行本起經二卷(一名宿行本起)   後漢西域沙門竺大力共康孟詳譯(第三譯)   上十六經十九卷同帙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亦名本起瑞應亦直雲瑞應本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四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六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前之二經文略不備前後六譯三譯闕本)法海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第二譯)海八德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三譯拾遺編入)   右二經同本異譯(前後三譯一譯闕本)四十二章經一卷。   後漢天竺沙門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第一譯兩譯一闕)奈女耆域因緣經一卷(或無因緣字或直雲奈女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兩譯一闕)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一卷(或雲地獄報應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兩譯一闕)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難龍王經一名降龍王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長者音悅經一卷(或雲長者音悅不蘭迦葉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其長者音悅經周錄之中編在大乘藏內今尋文理移之於此)禪秘要經三卷(或雲禪秘要法或四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三譯二闕)   (右此禪秘要經古舊群錄之中皆編集傳之內今檢此經首末三分極以分明上下經文多明禪觀於中觀佛觀等明懺滅重罪事然與大乘微有相涉既非制撰故多於此又群錄中更有禪秘要經五捲雲是宋代三藏曇摩蜜多所譯文甚交錯不可流行如刪繁錄中廣述)七女經一卷(一名七女本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三譯二闕)八師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越難經一卷(一名曰難長者經一名難經)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第一譯三譯二闕)所欲致患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拾遺編入第二譯兩譯一闕)五苦章句經一卷(一名五道章句經)   東晉西域沙門曇無蘭譯(第一譯兩譯一闕)堅意經一卷(一名堅心正意經一名堅心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兩譯一闕)淨飯王涅槃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兩譯一闕)進學經一卷(或雲勸進學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拾遺編入第二譯三譯二闕)得道梯橙錫杖經一卷(亦直雲錫杖經)失譯(今附東晉錄)   (右此錫杖經大周錄雲出雜譬喻經今大本既無難為定準且編於此)貧窮老公經一卷(一名貧老經)   宋沙門釋惠簡譯(第二譯兩譯一闕)三摩竭經一卷(一名恕和檀王經一名難國王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右此三摩竭經大周錄雲出增一阿含檢彼中無且編於此)蓱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三譯二闕)   (右此蓱王五願經大周等錄皆云出中阿含檢彼文無且編於此)琉璃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右此琉璃王經大周等錄雲出增一阿含其增一二十六中雖有琉璃王緣起文意全異故編於此)   上十五經十七卷同帙生經五卷(有五十五經或四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兩譯一闕)義足經二卷(有一十六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上二經七卷同帙(合從四十二章經下二十二經雖是重譯今見流行但有一本余並零落尋求不獲) 小乘經單譯八十七部   二百二十四卷。一十七帙正法念處經七十卷(七帙)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右此正法念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善時鵝王經同本異譯者誤也其善時鵝王經從此經抄出彼是別生此為單本)佛本行集經六十卷(六帙)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右此佛本行經大周錄中編為大乘重譯雲與七卷本行經同本異譯者誤也彼是偈贊與此懸殊諸錄或在大乘經中或編集傳之內恐將乖僻今移編此)本事經七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嚴誡宿緣經題雲出雜藏)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祥譯。   (右此興起行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木槍刺腳因緣經同本異譯者誤也比尋經本總有十緣其木槍刺腳經即十緣之一緣也鈔出別行如觀世音經等類既非再翻故為單本)業報差別經一卷。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其業報差別經大周錄雲與罪福報應經同本異譯者非也尋其文句義旨懸殊差異不同故為單本)大安般守意經二卷(亦直雲大安般經安公雲小安般或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大周等錄更有大安般經一卷亦云安世高譯勘其文句即是安般守意經上卷文既全同故不重載)陰持入經二卷(或作除字誤也或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處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罵意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出家緣經一卷(一名出家因緣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阿鋡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十八泥犁經一卷(或雲十八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法受塵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禪行法想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一名長者夭惱經亦云三處惱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揵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阿難四事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未生怨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四願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黑氏梵志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猘狗經一卷(祐雲與[狂-王+樂]狗同)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分別經一卷(舊雲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者非也)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八關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拾遺編入)阿鳩留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經(今附漢錄拾遺編入)孝子經一卷(亦云孝子報恩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   上二十二經二十四卷同帙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或無自說字亦云本末)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迦葉本經一卷(或無大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四自侵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羅雲忍辱經一卷(或直雲忍辱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時非時經一卷(或直雲時經)   外國法師若羅嚴譯(莫知帝代出經後記)   (右此時非時經群錄皆云西晉沙門法炬所譯經後題雲外國法師若羅嚴手執胡本口自宣譯涼州道人釬瑱城中寫記今依經記為正既莫知於帝代且附西晉錄中)自愛經一卷(或雲自愛不自愛)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中心經一卷(亦云中心正行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拾遺編入)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大魚事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阿難七夢經一卷(或直雲七夢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呵雕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荷雕或作苛字)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燈指因緣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婦人遇辜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四天王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釋智嚴共寶雲譯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右大周錄中更有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今撿尋文句與此不殊但立名題廣略有異文既無別但存一本耳)五無返復經一卷(一名五返覆大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佛大僧大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耶只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末羅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摩達國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五恐怖世經一卷(或無世字)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雲死亡更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拾遺編入)懈怠耕者經一卷(或雲耕兒)   宋沙門釋慧簡譯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雲長者辯意經或加所問字)   元魏沙門釋法場譯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賢者五福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天請問經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   (右賢者五福天請問二經大周等錄皆編大乘經中今尋文理頗涉小宗故移編此)僧護經一卷(或有因綠字)   失譯(今附東晉錄)護淨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木患子經一卷(或作患字又作檈)   失譯(今附東晉錄)無上處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盧志長者因緣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五王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出家功德經一卷。   失譯(今附三秦錄拾遺編入)   (右出家功德經有三本流行餘二雖有廣略並從賢愚抄出雲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中說今並載別生錄中此本佛在毗舍離國為梨車子鞞羅羨那說其中復雲鞞羅羨那秦言勇軍雖不知譯人姓名必是秦朝譯也)栴檀樹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法上錄雲羅什譯者非也今附漢錄)頞多和多耆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普達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一卷(一名比丘師經亦名師比丘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鬼子母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梵摩難國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今附西晉錄拾遺編入)父母恩難報經一卷(亦云勤報)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孫多耶致經一卷(或上加梵志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新歲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右父母恩難報等三經大周等錄皆云出中阿含經撿其中含大本無此等經其增一阿含第二十四中雖有受歲緣起文意全異故編於此)群牛譬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右群牛譬經大周錄雲出增一阿含撿彼中無故編於此)九橫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禪行三十七經一卷(或加品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身觀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   (右九橫等四經大周錄雲出雜阿含是異譯本其身觀經雲是別生檢文並無故編於此)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八無暇有暇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譬喻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略教誡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右此略教誡經有云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第十九卷者誤也彼中雖有略教文意與此懸殊既非別生故編於此)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痔瘺)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右此療痔病經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第二卷中亦有此咒或有編為重譯今謂不然彼雲告諸苾芻此痔病經我於余處已曾宣說而所為復別處亦不同此是重說非重譯也)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 聲聞調伏藏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   調伏藏者。經雲。勝故。秘故。佛獨制故。如契經中。諸弟子說法。或諸天說法。律則不爾。一切佛說。自古群錄皆將摩得勒伽善見論等。編為正毗奈耶藏。今者尋思恐將非當。此等並是分部已後諸聖賢等依宗贊述。非佛金口所宣。又非千聖結集。今之撰錄分為二例。初明五部正調伏藏。次明諸論奈耶眷屬。庶根條不雜本末區分。幸諸達人重垂刊正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或雲三十卷四帙)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單本)   右一經。是根本調伏藏。即大眾部毗奈耶也。佛圓寂後尊者迦葉集千應真。於王舍城竹林石室之所結也十誦律六十一卷六帙。   (前五十八卷姚秦三藏弗若多羅等共羅什譯後毗尼序三卷東晉三藏卑摩羅叉續譯)   右一經。即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藏。佛圓寂後三百年。初從上座部之所出也(此十誦律中毗尼序三卷或有經本編在第九誦後第十誦前從第五十五卷至五十七卷者錯也今檢古本皆在其末今者依古為正)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五帙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二帙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四帙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譯(十卷或八卷)一帙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   右四經與十誦律俱是說一切有部然其文理與十誦律非無有異。未詳所以五分律三十卷(亦云彌沙塞律或三十四卷) 三帙。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單本)   右一經。即化地部毗奈耶藏。佛圓寂後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之所出也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或七十卷六帙)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單本)   右一經。即法密部毗奈耶藏。佛圓寂後三百年中。從化地部之所出也(其飲光部但有戒本律藏未翻)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亦云摩訶僧祇戒本)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摩訶僧祇戒本)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共覺賢譯(單本)十誦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波羅提木叉戒)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三譯二闕)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宋長干寺沙門釋法穎集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五分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戒本)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單本)   上七經七卷同帙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尼戒)   梁沙門釋明徽於建初寺集(出寶唱錄拾遺編入)四分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四分戒本)   大唐西太原寺沙門懷素依律集出(新編入錄)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四分尼戒本)   大唐西太原寺沙門懷素依律集出(新編入錄)四分僧戒本一卷(或雲曇無德戒本或無僧字)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單本)   右此戒本初無稽首頌。有入堂等偈者是。   (其四分僧尼戒乃有數本流行而皆不依正文妄生增減今留姚秦耶舍譯本及太原祖師依文纂者余皆簡棄不載錄中)解脫戒本一卷(出迦葉毗部)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單本)沙彌十戒法並威儀一卷(亦云沙彌威儀戒本 )   失譯(今附東晉錄)沙彌威儀一卷(或有經字與前威儀大同小異)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沙彌尼離戒文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沙彌尼戒經一卷。   失譯(在後漢錄拾遺編入)舍利弗問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單本)   上十經十卷同帙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一帙。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誦律)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出十誦律或二卷)   宋沙門釋僧璩於楊都中興寺依律撰出優波離問佛經一卷(或雲優波離律)   失譯(在後漢錄單本)五分羯磨一卷(題雲彌沙塞羯磨本)   大唐大開業寺沙門釋愛同集(新編入錄)四分雜羯磨一卷(題雲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以結戒場為首)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拾遺編入)曇無德羯磨一卷(以結大界為首或二卷)   曹魏安息沙門曇諦譯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祐雲曇無德羯磨或雲雜羯磨)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上七經七卷同帙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   大唐崇義寺沙門釋道宣集(新編入錄)四分僧羯磨三卷(題雲羯磨卷上出四分律)大唐西太原寺。   沙門釋懷素依律集出(新編入錄)四分尼羯磨三卷(題雲尼羯磨卷上出四分律)大唐西太原。   寺沙門釋懷素依律集出(新編入錄)   上三經七卷同帙(上六本羯磨並出四分然文有廣略先後異耳)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亦云大愛道受誡經或直雲大愛道經)   失譯(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北涼錄單本)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亦名真偽沙門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兩譯一譯)   (又群錄中更有真偽沙門經一捲雲是宋代沙門慧簡所譯與迦葉禁戒經同本檢尋文句與禁戒經首末全同既無異文故不雙出)犯戒報應輕重經一卷(出目連問毗尼經或雲目連問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單本)戒銷災經一卷(或名戒伏銷災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單本)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一名優婆塞五戒略論)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右已上經律正調伏藏。已下論等為順前宗故名眷屬。其戒心羯磨但依文纂要。無增減故列之於前。其律攝等據其本文。屢有增減輒編於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五卷(尊者毗舍佉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攝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五百問事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拾遺編入)   上九經十四卷同帙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尊者勝友集或十四卷二帙)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毗尼摩得勒伽十卷一帙。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單本)鼻奈耶律十卷(一帙一名戒因緣經)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於符秦代譯(單本)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或雲毗婆沙律亦直雲善見律)   蕭齊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譯(單本)佛阿毗曇經二卷(亦云佛阿毗曇論)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其佛阿毗曇論群錄並雲九卷未詳所以今只有二卷舊錄編在大乘論中今者尋其文理多說度人受戒等事與此相應故移編此)毗尼母經八卷(亦云毗尼母論)   失譯(今附秦錄單本)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亦云大僧威儀經或四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單本)   上二經十卷同帙(其毗尼母經大周錄雲東晉太安年符蘭譯出法上錄謹按帝王代錄於東晉代無太安年其太安年乃在西晉惠帝代其法上錄尋之未獲年代既錯未可依憑又檢文中有翻梵語處皆曰秦言故是秦時譯也今為失譯編於秦錄其三千威儀經僧祐失譯錄中分為兩部部各二卷房等諸錄並雲兩本合之成其四卷今只有二餘二莫存)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   失譯(今附秦錄單本)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亦直雲明了論)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   上二經十卷同帙(其明了論出正量部波羅提木叉論中其大論未譯凡有六千頌彼部法師阿那含人厥名覺護依律毗婆沙及是等造於中與律相應者略成一卷謂明了論此論解釋律藏中二十二條真實要義能除正法人迷闇心通達律義故稱明了隋沙門法經錄及長房入藏錄中並分為兩部律二十二卷編在律中明了論一卷載於論錄又律二十二乃是明了論半題彼存二十二卷誤之甚也誤之甚也) 聲聞對法藏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   此對法藏諸部不同。流布此方比諸為眾。今者據其有部根本。身論為初。足論居次。毗婆沙等支派編末。餘部既眾。難以科條。以俟將來。此無先後阿毗曇八揵度論三十卷(迦旃延子造或二十卷三帙) 符秦罽。   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第一譯)阿毗達磨發智論二十卷(迦多衍尼子造)二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上二論同本異譯。即是說一切有部對法藏之根本。佛圓寂後三百年中。論師迦多衍尼子之所造也。後代傳人本有廣略。此發智論文義具足。傳習之者號為身論。以餘六論各辯一支。有異於身故名為足。次編於後諸部繼焉一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尊者大采菽氏造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二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尊者舍利子說二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三施設足論。有一萬八千頌。   尊者大迦多衍那造(迦多此雲剪剃衍此雲種那是男聲婆羅門中一姓)其論未譯(上三足論並佛在世時造)四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右一論佛圓寂後一百年中。尊者提婆設磨(唐雲天寂)阿羅漢造五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一論佛圓寂後三百年中尊者筏蘇蜜多羅(唐雲世友)造眾事分阿毗曇論十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共菩提耶舍譯(第一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上二論三十卷三帙六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單本)   右一論佛圓寂後三百年中。尊者世友造。與上識身足論共十九卷二帙阿毗曇毗婆沙論六十卷六帙(或八十四卷或一百九卷)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第一譯)   右此論創譯百捲成部。沙門道挺制序。屬魏並涼失四十卷。今唯六十卷在。但畢第三揵度下五揵度時闕其本。新譯之者八蘊並足。其八十四卷本及一百九卷者。後人分此六十捲成。非是元來不闕。又按涼僧祐法苑雲。天監十一年二月敕僧伽婆羅更出婆沙餘五揵度。雖有此說本仍未睹也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二十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上二論同本異譯。即釋上發智論。佛圓寂後四百年中。五百大阿羅漢等。於迦濕彌羅國造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婆藪槃豆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一譯)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尊者世親造或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真諦譯者闕本)   上二論二十三卷三帙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尊者世親造三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論及頌同本異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尊者眾賢造八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阿毗達磨顯宗論四十卷(尊者眾賢造四帙)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右二部論與俱舍論頌同釋異並眾賢造(眾賢尊者先述正理文廣難尋後造顯宗略而易曉所以重釋)阿毗曇心論四卷(尊者法勝造或無論字)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單本)法勝阿毗曇心論經六卷(大德優波扇多造或七卷)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單本)   上二論十卷同帙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亦云雜阿毗曇毗婆沙尊者法救造或十四卷)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譯(第四譯四譯三闕)   右上三論俱名阿毗曇心。然其所釋廣略有異(雜阿毗曇心論第一卷初注云諸師釋法勝阿毗曇心義廣略不同法勝所釋最為略也優波扇多有八千偈釋又有一師萬二千偈釋此二論名為廣也和修槃頭以六千偈釋又論初頌雲敬禮尊法勝所說我頂受我達摩多羅說彼未曾說故上三論初四卷者是法勝本論次六卷者是優波扇多釋故彼論末雲大德優波扇多為利益弟子故造此阿毗曇心論故知此即釋法勝論非法勝造而論外題有法勝字者或恐不然論卷中題無此二字群錄皆云法勝阿毗曇或雲別譯法勝阿毗曇後雜心論是法救造比前二論文義稍廣)阿毗曇甘露味論二卷(或雲甘露味阿毗曇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單本)隨相論一卷(或雲求那摩諦隨相論德慧法師造或二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   上三論十四卷二帙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十卷(尊者婆須蜜造或十四卷或十二卷)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單本)三法度論二卷(或無論字或雲經或三卷或雲一卷)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右此三法度論有本有釋本有三章九真度釋亦有九品廬山遠法師序雲本是尊者山賢造釋是天竺大乘居士僧伽先撰經後記雲大乘比丘釋僧伽先撰二說少殊未詳孰正)入阿毗達磨論二卷(塞建地羅阿羅漢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   上三論十四卷二帙成實論二十卷(阿梨跋摩造凡二百二品或二十四卷二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立世阿毗曇論十卷(或無論字一帙或雲十五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解脫道論十二卷(或十三卷) 一帙。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單本)舍利弗阿毗曇論二十二卷(或二十卷或三十卷)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譯(單本)五事毗婆沙論二卷(亦云阿毗達摩五事論尊者法救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單本)   上二論二十四卷三帙(大周錄中別載阿毗達磨五事論者誤也)鞞婆沙論十四卷(亦云鞞婆沙阿毗曇論阿羅漢屍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單本)三彌底部論三卷(或無部字或雲四卷)   失譯(三彌底者此雲正量即正量部中論也今附秦錄單本)   上二論十七卷二帙分別功德論四卷(或雲分別功德經或三卷或五卷)   失譯(在後漢錄單本)   (右此一論釋增壹阿含經義從初序品至弟子品過半釋王比丘即止法上錄雲竺法護譯者不然此中牒經解釋文句並同本經似與增壹阿含同一人譯而余錄並雲失源且依此定僧祐錄雲迦葉阿難撰者此亦不然如論第一卷中引外國師及薩婆多說故知非是二尊所撰)四諦論四卷(婆藪摩跋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辟支佛因緣論二卷。   失譯(今附秦錄單本)十八部論一卷。   新為失譯(附秦錄第一譯)   (右十八部論撿尋群錄並雲梁代三藏真諦所譯今詳真諦三藏已譯十八部論不合更譯部異執論其十八部論初首引文殊問經分別部品後次雲羅什法師集後方是論若是羅什所翻秦時未有文殊問經不合引之置於初也或可准別錄中文殊問經編為失譯秦時引證此亦無疑若是真諦再譯論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詳其文理多是秦時羅什譯出諸錄脫漏致有疑焉其真諦十八部疏即部異執疏是雖有斯理未敢指南後諸博聞請求實錄)部執異論一卷(亦名部異執論)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異部宗輪論一卷(世友菩薩造)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第三譯)   右三論同本異譯。   上六論十三卷同帙。 有譯有本錄中聖賢傳記錄第三   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五十七帙。   傳記錄者。佛圓寂後聖賢弟子之所撰集。雖非三藏正典。然亦助揚玄化。於此之中總為五類。一讚揚佛德。二明法真理。三述僧行軌。四摧邪護法。五外宗異執。贊佛德者。所行贊傳釋迦譜等也。明法理者。修行道地經經律異相等也。述僧行者。龍樹馬鳴法顯玄奘等傳也。摧邪護法者。辯正弘明。破邪辯惑論等也。外宗異計者。數勝二論是也。以類科分莫過此五。五中所辯通大小乘。又於此中更開二例。梵本翻譯者居先。此土傳揚者於後。庶東西不雜。覽者除疑焉。 梵本翻譯集傳   六十八部。一百七十三卷。一十五帙佛所行贊經傳五卷(馬鳴菩薩撰亦云佛本行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單本)佛本行經七卷(一名佛本行贊傳)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單本)   右大周錄編在大乘重譯經中。雲與六十卷佛本行集經同本異譯者誤也。   上二集十二卷同帙撰集百緣經十卷一帙。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出內典錄單本拾遺編入)出曜經二十卷(或雲出棹論或十九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於符秦代譯(單本)賢愚經十三卷(或十五或十六或十七)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出翻經圖單本。   謹按梁沙門僧祐賢愚序雲河西慧覺等八僧遊方問道到于闐大寺遇五年大會八人分聽各記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即上賢愚經是上代群錄皆編經藏今以共集所聞則非慶喜本誦與余集等亦復何殊編入正經理將未當故今移附集傳錄中其出曜百緣二經亦是別集還非本誦亦附此焉)   上二集三十三卷四帙(上三帙各八第四帙九卷)道地經一卷(或加大字是修行經抄元外國略本)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右一經是後修行道地經之少分異譯(准安法師序雲沙門眾護撰述經要以為一部二十七章世高析護所集者七章以為漢文今以章名與數二種皆同故知即是安高所出此經七章總十八紙群錄皆云二卷者誤也)修行道地經六卷(或直雲修行經或七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三譯三譯一闕)   右二經同本異譯。佛圓寂後七百年中。西域沙門眾護所撰(眾護者是此方言天竺梵音名僧伽羅剎)舊錄編入經者理不然也。與後僧伽羅剎集經撰人不殊。何得一載正經一編集內。例既如此故附此中僧伽羅剎所集經三卷(僧伽羅剎撰或五卷)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上三集十卷同帙百喻經四卷(僧伽斯那撰或五卷)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陀譯(單本)菩薩本緣經三卷(僧伽斯那撰或四卷或三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單本)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新編入錄單本)   上三集十卷同帙付法藏因緣傳六卷(或無因緣字或四卷或三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第三譯三譯二闕)坐禪三昧經三卷(一名菩薩禪法經或雲禪經或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兩譯一闕)   又群錄中。復有阿蘭若習禪法經二卷。雲與坐禪三昧經同本異譯。亦云羅什法師所出。尋閱文句首末全同。但為殊名分成兩部。既非別譯未可雙行佛醫經一卷(亦云佛醫王經)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拾遺編入單本)惟日雜難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拾遺編入單本)佛般泥洹摩訶迦葉赴佛經一卷(亦云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單本)菩薩呵色慾法一卷(亦云經)(第一譯二譯一闕)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四品學法經一卷(或無經字)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單本)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一卷。   失譯(今附秦錄單本)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今附西秦錄單本)佛治身經一卷(或雲治意經一)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單本拾遺編入)治意經一卷(或雲佛治身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單本拾遺編入)   上十一集十八卷同帙雜寶藏經八卷(或雲十三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單本)那先比丘經二卷(或直雲那先經三卷)   失譯(在東晉錄第一本兩譯一闕)   上二集十卷同帙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大禪師佛陀蜜多撰)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拾遺編入第二譯兩譯一闕)達摩多羅禪經二卷(一名不淨觀禪經修行方便)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單本)   右達摩多羅及佛大先所造(先罽賓人也彼國禪匠佛陀跋陀羅之師智嚴往游西域亦於先所學禪)從坐禪三昧下一十四經。周錄之中編在經內。今以並非佛說移之於此。其雜寶藏經雖集佛語兼雜余緣。非全佛說故編集內禪法要解二卷(一名禪要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兩譯一闕)禪要呵欲經一卷(題雲禪要經呵欲品)   後漢失譯(拾遺編入單本)內身觀章句經一卷。   後漢失譯(拾遺編入單本)法觀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拾遺編入單本)思惟要略法一卷(或加經字)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第二譯兩譯一闕)十二游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拾遺編入第二譯三譯二闕)舊雜譬喻經二卷(亦云雜譬喻集經)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拾遺編入單本)雜譬喻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拾遺編入單本)   上十集十三卷同帙雜譬喻經二卷(一名菩薩度人經)   失譯(在後漢錄單本拾遺編入)雜譬喻經二卷(比丘道略集)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單本)阿育王譬喻經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單本拾遺編入)阿育王經十卷(或加大字)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拾遺編入第二譯)   上四集十五卷同帙阿育王傳七卷(亦云大阿育王經或五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一譯)   右二傳同本異譯。佛圓寂後一百年余。育王出世方有此傳。大周錄中編在大乘經中者誤也(長房等錄復雲僧伽婆羅更出育王傳五卷者誤也前經即傳不合重載)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一卷(一名王子法益懷目因緣經)   符秦天竺三藏曇摩難提於姚秦代譯(拾遺編入第二譯二譯一闕)四阿含暮抄解二卷(阿羅漢婆索跋陀撰)   符秦西域沙門鳩摩羅什佛提等譯(拾遺編入單本)   上三集十卷同帙法句經二卷(亦云法句集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只難等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阿毗曇毗婆沙論第一雲。如法句經。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眾生故種種演說。尊者達摩多羅(此雲法救)於佛滅後種種說中。無常義者立無常品。乃至梵志義者立梵志品。故知此經是法救撰。周入藏錄編在大乘經中及集傳內。前後重載誤之甚也法句譬喻經四卷(一名法句本末經或五卷或六卷)   西晉沙門釋法立共法炬譯(第二譯兩譯一闕)   右與前法句經明同異者。前經但纂偈句不兼長行。今此後經兼說偈之由起有某因緣世尊方說。比前偈文此略不備。又前後偈文互有增減。周錄編在大乘經中者誤也迦葉結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第一譯三譯二闕)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一卷。   失譯(今附東晉錄單本遺遺編入)三慧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北涼錄拾遺編入單本)阿毗曇五法行經一卷(亦云阿毗曇苦慧經或無行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拾遺編入單本)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亦直雲阿含口解經或名斷十二因緣經)   後漢安息優婆塞安玄共嚴佛調譯(單本)小道地經一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拾遺編入單本)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或加偈字)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拾遺編入單本)六菩薩名一卷(房入藏錄雲六菩薩名亦當誦持)   後漢失譯(拾遺編入單本)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尊者摩咥利制吒造)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贊觀世音菩薩頌一卷。   大唐天后代佛授記寺沙門釋慧智譯(出大周錄單本拾遺編入)   上十二集十六卷同帙無明羅剎集一卷(亦云無明羅剎經或二卷)   失譯(拾遺編入單本今附秦錄)馬鳴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單本)龍樹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單本)提婆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拾遺編入單本)婆藪槃豆法師傳一卷(此曰天親)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拾遺編入第二譯兩譯一闕)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一卷。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出唐舊錄第一譯)勸發諸王要偈一卷(龍樹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拾遺編入第二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三集同本異譯(前二本偈諸經藏中連為一卷今分二軸)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單本)   又有賓頭盧為王說法經一卷。文與此同。故不雙出請賓頭盧法一卷(或加經字)   宋沙門釋慧簡譯(第二譯兩譯一闕)分別業報略一卷(大勇菩薩撰或加集字)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拾遺編入單本)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單本拾遺編入)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記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單本)金七十論三卷(亦名僧佉論或二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   右一論。外道迦毗羅仙人造。明二十五諦所謂數論經中雲迦毗羅論是也(長房內典二錄真諦譯中有金七十論三卷復有僧佉論三卷二目俱存者誤也)勝宗十句義論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出翻經圖單本)   右一論勝者慧月造明十句義(鵂鶹仙人本所造論但六句義慧月加四足成十句本末通論故名勝宗十句論也)經中雲衛世師論是也(其數勝二論非是佛法諸外道宗此二為上欲令博學之者委悉異道之宗故譯之耳)   上十五集十七卷同帙。 此方撰述集傳   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四十二帙釋迦譜十卷(別有五卷本與此廣略異)   蕭齊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出長房錄新編入藏)釋迦氏略譜一卷(或無略字)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釋迦方志二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   上三集十三卷二帙(上帙七下帙六)經律異相五十卷五帙。   梁天監十五年敕沙門寶唱等操(出長房錄新編入藏)陀羅尼雜集十卷一帙(未詳撰者今附梁錄)   (右一咒集大周錄中為大乘單本復雲失譯者不然尋撿其文乃是此方抄集而非梵本別翻所以知者如七佛神咒經及陀鄰尼缽經等並是入朝所翻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元魏菩提留支所譯又陀鄰尼缽經共最勝燈王經二是同本如此等經並皆集入故非梵本所傳必是此方撰集未知的是何人所撰故此述也)諸經要集二十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玄惲撰(新編入藏)   上一集二十卷分為三帙(上下各七中帙六卷)出三藏記集十五卷。   梁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出長房錄新編入藏)眾經目錄七卷。   隋開皇十四年敕翻經沙門法經等撰(出長房錄新編入藏)   上二集二十二卷二(上帙十卷下帙十二)開皇三寶錄十五卷(內題雲歷代三寶記)   隋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眾經目錄五卷。   隋仁壽二年敕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   上二集二十卷二帙大唐內典錄十卷(一帙)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續大唐內典錄一卷。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釋智升撰(新編入藏)古今譯經圖紀四卷。   大唐翻經沙門釋靖邁撰(新編入藏)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釋智升撰(新編入藏)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   大唐天后敕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撰(新編入藏)   上四集二十一卷二帙(上帙十一下帙十卷)開元釋教錄二十卷二帙。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釋智升撰(新編入藏)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   大唐翻經沙門釋玄應撰(新編入薩出內典錄)新釋華嚴音義二卷。   大唐淨法寺沙門釋慧苑撰(新編入藏)   上二集二十七卷四帙(第一帙六卷下三帙各七)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或三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釋智升撰(新編入藏)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八下帙九)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   大唐弘福寺沙門釋彥悰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   上二集九卷同帙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一帙。   大唐西太原寺沙門釋慧立等撰(新編入藏)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   大唐三藏義淨撰(新編入藏)法顯傳一卷(亦云歷遊天竺記傳)   東晉沙門釋法顯自記游天竺事(出長房錄新編入藏)高僧傳十四卷(一卷是目錄)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出長房錄新編入錄)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九下帙八)續高僧傳三十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   上一集三十卷分為四帙(第一第二各八第三第四各七)辯正論八卷一帙。   大唐終南山龍田寺釋氏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破邪論二卷(或一卷)   大唐終南山龍田寺釋氏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甄正論三卷。   大唐天后代佛授記寺沙門釋玄嶷撰(新編入藏)十門辯惑論二卷(或三卷)   大唐大興善寺沙門釋復禮撰(新編入藏)弘明集十四卷。   梁建初寺沙門釋僧祐撰(出長房錄新編入藏)   上四集二十一卷二帙(上帙十一下帙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出內典錄新編入藏)   上一集三十卷分為四帙(第一帙十第二帙七第三帙七第四帙六)集諸經禮懺儀二卷。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釋智升撰(新編入藏)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   大唐三藏義淨撰(新編入藏)比丘尼傳四卷。   梁莊嚴寺沙門釋寶唱撰(新編入藏)別說罪要行法一卷(或無別字)   大唐三藏義淨撰(新編入藏)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雲要行法)   大唐三藏義淨撰(新編入藏)護命放生軌儀一卷(或雲軌儀法)   大唐三藏義淨撰(新編入藏)   上六集十三卷同帙。   從釋迦譜下四十部。合三百六十八卷。並是此方賢德撰集。然於大法裨助光揚。季代維持寔為綱要。故編此錄繕布流行。若寫藏經隨情取捨。諸餘傳記雖涉釋宗。非護法者此中不錄。   都計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見流行者。總四百三十八部。合二千三百三卷。二百二十二帙。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四(別錄之四) 別錄中有譯無本錄第二之一   有譯無本者。謂三藏教文及聖賢集傳。名存本闕之類也。自聖教東移殆乎千祀。質文亟改鐘鼎屢遷。重以周武陵夷緇徒喪滅。致使法燈藏耀慧日韜光。三藏要文多從散缺。或東都近譯未達西京。或創出本稀。尋求匪獲詎聞精奧。空閱名題引領既勞撫膺奚及。今者討求諸錄備載遺亡。冀望名賢共垂詢訪合大小乘經律論及聖賢集傳闕本者總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大乘經闕本 四百八部 八百一卷大乘律闕本 二十二部 二十五卷大乘論闕本 二十部 四十八卷小乘經闕本 六百五部 八百一十五卷小乘律闕本 三十七部 四十二卷小乘論闕本 九部 六十五卷賢聖集傳闕本 四十七部 一百八十四卷。 大乘經重譯闕本   二百部 四百八十四卷吳品經五卷(即是小品般若)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第三譯)新道行經十卷(亦名小品或七卷祐錄名更出小品)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   (又按長房等錄。竺法護譯中。更有小品經七卷者不然。護公既有新道行經。不合別出小品。又道行腳註亦名小品。又義善寺錄中有大智度無極經四卷。亦云護公所出。既與道行同本更亦不合別翻。既並繁重故不存也)大智度經四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五譯)   右三經與大般若第四會同本。前後八譯。五本在藏。三本闕(長房等錄羅什經數復有放光般若二十卷者不然什公既譯大品不合重出放光有者誤也)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   (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經或一卷)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大般若第八會同本。前後三譯。兩本在藏。一本闕仁王般若經一卷(或二卷三十一紙)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仁王般若經一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本在藏。二本闕般若波羅蜜多那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與大明咒經等同本。前後三譯。兩本在藏。一本闕道行經一卷(安公雲是般若抄外國高明者所撰安為之制序)   後漢天竺沙門竺佛朔譯。   右一經雖名道行卷部全小。不可與前道行等以為同本。且別記之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一卷(或無摩訶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摩訶般若隨心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   從吳品經下十部二十七卷般若部中闕本無量壽經二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曹魏西域三藏帛延譯(第五譯)。又長房等錄帛延譯中更有平等覺經一卷即是前經。無繁重載無量壽經二卷(亦云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   (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外國沙門竺法力譯(第七譯)新無量壽經二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亦云宋永初二年出第八譯)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第九譯)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出真寂寺錄第十譯)   右七經與大寶積第五無量壽會同本。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闕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三卷。   東晉沙門支道根譯(第三譯)   右一經與第六不動如來會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一經與第八法界體性會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普門品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   右一經與第十文殊普門會同本。前後三譯。兩存一闕嚴淨佛土經二卷(亦云淨土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第二譯)   右一經與第十五文殊授記會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菩薩藏經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第十七富樓那會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法鏡經二卷(或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又長房等錄。支謙所譯更有郁伽長者經二卷。即法鏡經是。不繁重載郁伽羅越問菩薩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第五譯)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六譯)   右三經與第十九郁伽長者會同本。前後六譯。三存三闕妙慧童女所問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第三譯)   右一經與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阿術達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阿述達菩薩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第四譯)   右三經與第三十二無畏德菩薩會同本。前後五譯。二存三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更有阿闍世王女無憂施經一卷。此乃梵晉音異不合重上。阿術達是梵言。無憂施是晉語。二經雙載錄家誤也)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如幻三昧經二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如幼三昧經二卷。   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侖譯(出首楞嚴後記第四譯新編入)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四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第六譯)   右四經與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同本。前後七譯。三存四闕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無菩薩字或一卷)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大善權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四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一名慧上菩薩經。一直名大善權經。一名大乘方便經)   北涼西域三藏僧伽陀譯(第五譯)   右三經與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同本。前後五譯。二存三闕彌勒所問本願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   右一經與第四十二彌勒所問會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菩薩淨行經二卷(亦云淨律經)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別品初譯)   右一經與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同本。此是大集寶髻品。除其本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勝鬘經一卷(亦云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一譯)   右一經與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寶積經三卷。   周宇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舍譯。   右一經雖雲寶積既無本可校。不知與何會同本。且記於末。   從無量壽經下三十部五十四卷。寶積部中闕本大方等大集經二十七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或有新字或二十四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本在藏兩本闕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般舟三昧經二卷(或加大字或一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佛朔譯(第二譯)般舟三昧經一卷(是後十品重翻。祐有一卷無三卷者)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靜泰錄第三譯)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是行品別翻)   後漢代失譯(第四譯)般舟三昧經二卷(安公錄雲更出般舟三昧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   右四經同本。前後七譯。三存四闕(四是全本三是抄譯)阿差末菩薩經四卷。   吳天竺沙門維只難譯(第一譯)阿差末菩薩經四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無盡意經十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第五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五譯。二本在藏三本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譯中。更有無盡意經四卷。據其法護已。出阿差末經。不合再出無盡意。其阿差末經題雲。晉曰無盡意。錄中腳註雲。或四卷。此是梵晉名異。理實一經錄存二本。誤之甚也)小阿差末經二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一經既加小字。與前諸經應非同本方等主虛空藏經八卷(亦云虛空藏所問或五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右一經是大集虛空藏品異譯。藏中縱有乃是別生。虛空藏品無讖所翻。非異譯者(或即是經是無讖譯。非聖堅出)定意天子所問經五卷(出大集今疑與善住意經同本)   周宇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舍譯。   從大集經下一十三部九十七卷大集部中闕本入如來智不思議經三卷。   周宇文氏三藏禪師闍那耶舍譯(出翻經圖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菩薩十地經一卷(亦云大方廣經亦直雲十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十地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五譯。二存三闕大方廣不生不滅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大方廣如來難思議境界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單本)佛藏方等經一卷(亦名問明顯經)   宋沙門釋道嚴譯。   右一經隋代沙門法經錄雲。是華嚴經明難品異譯。今闕此經(舊經在第六卷新經在第十三)菩薩本業經一卷(是華嚴淨行品亦直雲本業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藏一本闕(其舊華嚴經既是覺賢所譯。不合別出此本業經。以大周錄入藏中有未見其本。且此述之。又長房錄中支謙再出淨行品經者誤也。其淨行經腳註雲。一名菩薩本業經)菩薩十法住經二卷(是十住品)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三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藏一本闕(長房等錄更有菩薩十住經一卷。雲是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詳其覺賢既譯大本。不合別出此經。房錄誤也)十住經十二卷(是十地品)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四本在藏一本闕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少分)   曹魏西域三藏安法賢譯(第一譯)羅摩伽經一卷(是入法界品少分)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四譯)   右兼本品前後五譯。三本在藏二本闕從入如來智不思議經下一十二部二十七卷。華嚴部中闕本梵般泥洹經二卷(舊錄雲胡般今改為梵字或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大般涅槃經二卷。   曹魏外國三藏安法賢略前品為二卷(第二譯)大般泥洹經二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序品哀嘆品為二卷(第三譯)般泥洹經二十卷。   北涼雍州沙門智猛於涼州譯(第六譯)   右兼涅槃大本及新譯後分前後七譯。三本在藏四本闕(又大周錄中指竺道祖錄雲。東晉義熙十三年佛陀跋陀羅於道場寺譯大般泥洹經一卷。或雲十卷。是大本前分十卷。盡大眾問品今尋諸錄及傳記等。其法顯譯。大般泥洹亦是義熙十三年於道場寺譯。其法顯所出諸經並與覺賢共譯。諸錄題注多相參涉。時處既同必非再出。今合為一更不別存)   從梵般泥洹經下四部二十六卷涅槃部中闕本蜀普曜經八卷。   失譯(似是蜀土所出在魏吳錄第一譯)普曜經八卷(或六卷或五卷)   宋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第三譯)   右二經與方廣莊嚴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無量義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法華三昧經六卷(一本加正字)   吳外國三藏支強良接譯(出翻經圖第一譯)薩芸芬陀利經六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太始年譯(第二譯。謹按長房等錄。其正法華是竺法護。太康七年譯。見聶道真錄復雲太始元年譯。薩芸芬陀利經六卷。出竺道祖錄同是一經不合再出。名目既殊本復存沒。未詳所以。或可薩芸芬陀利是梵語。正法華是晉名。梵晉俱存。錄家誤也)方等法華經五卷。   東晉沙門支道根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兼及添品前後六譯。三存三闕佛以三車喚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右一經出法華經中異譯。應是譬喻品古維摩詰經二卷。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異毗摩羅詰經三卷(祐雲異維摩詰。或作思字或二卷)   西晉西域優婆塞竺叔蘭譯(第三譯)維摩詰所說法門經一卷(或雲維摩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謹按僧祐錄中更有刪維摩詰經一卷。亦云竺法護譯。下注云祐意謂先出維摩繁重護刪出逸偈也。今意與前無異故不別存。又周錄中更有毗摩羅詰經二卷。亦云吳黃武年支謙譯。出長房錄撿長房錄無此經名。周錄誤也)維摩詰經四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五譯)   右四經同本。前後七譯。三存四闕(其西晉沙門支敏度。合一支兩竺三本共為五卷者以非別翻又闕其本故不存之)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閒居經十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悲華經十卷。   北涼沙門釋道龔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三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大乘寶雲經八卷。   陳扶南國沙門須菩提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等集三昧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持人菩薩經三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亦云示現寶藏或三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二譯)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楞伽經四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大方等無相經五卷(一名大方等大雲經亦云大雲經或四經)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諸法無行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阿闍世王經二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三譯)更出阿闍世王經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重譯(第四譯)   右竺法護太康七年譯晉超經。此後再翻故題更出(若准安錄。但有更出阿闍世王經。無普超三昧。對彼支讖。先譯。故云更出祐錄之中二本俱載)阿闍世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五譯)   右三經同本。兼放缽經前後六譯。三存三闕月燈三昧經一卷(出大月燈經第七)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別譯)   右兼大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象腋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法上錄第一譯)無所悕望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上金光首經一卷。   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侖譯(出首楞嚴後記第二譯新編入)   右一經與大淨法門經等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阿彌陀佛偈一卷。   失譯(在後漢錄第一譯)   右與後出阿彌陀偈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出寶唱錄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小無量壽經一卷(一名阿彌陀經或無小字)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與阿彌陀經等同本。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大周入藏錄中有小無量壽經其文乃與阿彌陀不異故為闕本)彌勒成佛經一卷(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十七紙)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彌勒當來生經一卷(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第一譯)彌勒作佛時事經一卷(祐錄無事字)   失譯(出寶唱錄乃紙今附東晉錄第二譯)彌勒下生經一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五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六譯。三存三闕諸法勇王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權方便經一卷。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第一譯)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一名大乘瓔珞莊嚴經。亦名轉女身菩薩經)   宋沙門法海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長房等錄中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經二卷。又譯隨權女經二卷。其順權方便經下又注云。亦名順權女經。今以隨權順權二義相似故。僧祐錄雲隨權女經。別錄所載安錄中無。故知即是順權經是。多是諸家造錄名差誤耳。隨權女經今刪不立)睒本起經一卷(一名睒經。出六度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   右兼六度本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無字寶篋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失利越經一卷僧祐錄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月光章子經等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長者子誓經一卷。   曹魏失譯(第二譯)菩薩誓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五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五譯。三存二闕犢牛經一卷(一雲犢子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三譯)浮光經一卷(或作乳光)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四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四譯。二存二闕不莊挍女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腹中女聽經一卷。   簫齊沙門釋法化誦出(第五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聞城十二因緣)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二譯)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四譯)十二因緣經一卷。   簫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第五譯)   右四經同本前後六譯。二存四闕(其聞城經。藏中雖有其文即與貝多樹下經同。又有十二因緣經一卷。乃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故此二經不寫入藏。別求異本)異了本生死經一卷(僧祐緣雲。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附西晉錄)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八吉祥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一經前後五譯。四存一闕不空罥索咒心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出大周錄第三譯)   右一經新舊廣略總經四譯。三存一闕大孔雀王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羅譯(第一譯)孔雀王雜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羅譯(第二譯)孔雀王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三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八譯。五存三闕(前六本略後二本廣。其屍梨蜜再出。雜神咒經應是異本。既未睹其經。難為揩定)無端底持經一卷(舊錄雲總持)   魏吳失譯(第二譯)阿難目佉經一卷。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第三譯)無量破魔陀羅尼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十一譯。八存三闕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陀羅尼章句經一卷(祐無章字)   東晉失譯(第三譯)   右一經與持句神咒經等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離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第一譯。新編入錄)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請觀世音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內藏經一卷(或雲內藏百品經或雲內藏百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或雲溫室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叉須賴經一卷(或無叉字)   曹魏西域三藏白延譯(第一譯)須賴經一卷(或名須賴菩薩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貧子須賴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四譯)   右三經同本前後四譯。一存三闕道樹三昧經二卷(安錄雲一卷。即應私呵昧經是)   失譯(出支敏度錄。今附東晉錄第二譯)   右一經與私呵昧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錄吳代康僧會注道樹經一卷。今以僧會注者即是支謙所翻。此之注經不可為翻譯之數)菩薩所生地經一卷(一名摩竭立問)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大周入藏錄有今尋求未獲)四不可得經一卷(或無可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梵女首意經一卷。   宋沙門釋勇公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光明三昧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出僧祐錄第一譯)   右一經與成具光明定意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寶網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三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菩薩修行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菩薩修行經一卷(一名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一名長者修行經)   曹魏西域三藏白延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福田經一卷(一雲諸德福田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一名佛藏方等經)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第一譯)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佛語經一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金色王經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演道俗業經一卷(一雲無業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百佛名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一名集華)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現在佛名經三卷(一名華敷現在佛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藏中一本。合是元魏代譯。中有晉言之字。未詳所以)須真天子經一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大摩耶經一卷(或無大字或二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除災患經一卷。   曹魏西域三藏帛延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孛本經三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孛經一卷。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三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亦云觀世音受記)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觀世音授記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海龍王經四卷(或加新字)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首楞嚴經二卷(或三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方等首楞嚴經二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蜀首楞嚴經二卷(似蜀土出)   曹魏失譯(第三譯)後出首楞嚴經二卷。   曹魏失譯(第四譯)首楞嚴經二卷。   曹魏西域三藏白延譯(第五譯)勇伏定經二卷(安公雲。更出首楞嚴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六譯)   (又僧祐長房等錄竺法護更有首楞嚴經二卷。今以首楞嚴與勇伏定梵晉名異二經不殊。故勇伏定經後記雲。元康元年四月九日燉煌菩薩支法護。手執胡經。口出首楞嚴三昧經。優婆塞聶承遠筆受以此證知。首楞嚴經與勇伏定不合分二。賢劫經亦然。首楞嚴經今廢不立經後記言支法護者。據其本姓耳)首楞嚴經二卷。   西晉西域優婆塞竺叔蘭譯(第七譯)首楞嚴經二卷。   前涼月支優婆塞支施侖譯(出首楞嚴後記。第八譯。新編入錄)   右八經同本前後九譯。第九本存前八並闕(又撿祐房等錄。西晉惠帝代沙門支敏度合兩支兩竺四本經。共為一部八卷者。既非梵本別翻。不合入傳譯正數。故不別存也)普賢觀經一卷(一名觀普賢菩薩經)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一譯)觀普賢菩薩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藥王藥上菩薩觀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一卷(亦名無思議孩童經。亦名無思議兒經。舊錄直雲孩童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十地斷結經八卷(或雲十住或四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於白馬寺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錄竺佛念復譯十地斷結經十卷者誤也。即十住斷結經是。地之與住其義大同。僧祐錄中但有一本。今依祐錄為正)諸佛要集經二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未曾有因緣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前報或十四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超日明三昧經二卷(或直雲超日明經。或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賢劫經七卷(亦名賢劫定意。亦名賢劫三昧。祐錄雲新賢劫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又長房等錄竺法護。經中更有颰陀劫三昧經七卷。今詳此名錄家誤也。颰陀與賢梵晉異耳。故賢劫經初雲颰陀劫三昧經。晉曰賢劫定意。祐錄之中但有一本。存為二經誤之甚也。今合為一也)賢劫千佛名經一卷。   後漢失譯(房雲。唯有佛名。與曇無蘭所出四諦經千佛名異)   右一佛名出賢劫經中異譯闕本淨度三昧經一卷。   宋沙門釋智嚴譯(第一譯)淨度三昧經二卷。   宋沙門釋寶雲譯(第二譯)淨度三昧經三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淨度三昧經一卷。   元魏昭玄統釋曇曜譯(第四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並闕(大周入藏錄中有淨度三昧經三卷。尋其文詞疏淺義理差違。事涉人謀難為聖典。故編疑錄。別訪真經)思意經一卷(亦云益意經)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第一譯)益意經三卷。   東晉三藏康道和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並闕(長房等錄並雲。簫齊僧法尼譯益意經二卷者。多是錄家相傳誤也。其南齊末年大學博士江泌女小而出家名為僧法閉目誦出二十一部。凡三十五卷。於中有益意經二卷。長房以為薰習有由編在正錄。諸錄以非梵本傳譯。置在偽中存此一經。恐將乖也。其名或雲。僧法尼。或雲尼僧法。此之尼字或上或下。故使然也。祐是齊人錄中不載。故知余錄並誤。周入藏中有益意經兩卷。尋其文義亦涉人疑下卷初有一紙半許文與前卷末文句全同。其益意菩薩兩重受記。名字國土各異不同。諸經之中皆無此類。故編疑品更訪真經)照明三昧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照明三昧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並闕惟明二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惟明二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並闕空淨天感應三昧經一卷(亦云空淨三昧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空淨三昧經一卷(亦云空淨天感應三昧經)   宋沙門釋勇公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並闕法滅盡經一卷(亦云空寂菩薩所問。亦云法沒盡)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法沒盡經一卷(或雲空寂菩薩所問。或雲法滅盡)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並闕。   從蜀普曜經下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五十三卷。除五大部外諸重譯經闕本。 大乘經單譯闕本   二百八部 三百一十七卷大方便報恩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卒逢賊結衣帶咒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咒賊經一卷(一雲除辟賊害咒。祐錄更有一本咒賊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十四意經一卷(一名菩薩十四意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七佛神咒經一卷(雲與結縷者異本。或無經字。祐錄更有一本名與此同)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摩訶精進經一卷(一名大精進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佛從上所行三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菩薩二百五十法經一卷(替大僧戒示孫晧者或二卷)   吳西域三藏康僧會譯諸神咒經三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小郁伽經一卷(與大郁伽經不同或作迦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祐無功德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十方佛名經一卷(祐無經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或直雲八十種好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三十二相因緣經一卷(或雲菩薩三十二相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嚴淨定經一卷(一名序世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寶施女經一卷(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金益長者子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離垢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慧明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眾祐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三轉日明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十等藏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決道俗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殖眾德本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小法沒盡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猛施經一卷(一名猛施道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目連上淨居天經一卷(一雲出佛本行集一本無天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惟逮菩薩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檀持陀羅尼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如來興顯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善權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海龍王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持心梵志經一卷。   西晉河內沙門帛法祖譯諸經菩薩名經二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正意經一卷(房錄注云第二出未詳初本何者是)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明帝釋施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寂音菩薩願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求五明法經一卷(祐無經字。或雲五眼文)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道行六法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初地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十道地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文殊師利與離意女論(議極似維摩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雜行法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所行四法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菩薩宿命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七佛所結麻油述咒經一卷(祐失譯錄重載兩本一雲異本)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大神母結誓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伊洹法願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解日厄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六神名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檀持羅麻油述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麻油述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麻尼羅亶神咒案摩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醫王惟樓延神咒經一卷(一名阿難所問毉王惟樓延神咒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龍王咒水浴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十八龍王神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請雨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止雨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嚫水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幻師阿夷鄒神咒經一卷(大周入藏錄有今闕)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水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藥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時氣病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小兒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齒經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雲異出本一雲蟲齒二雲齲齒)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牙痛經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雲異出本或作齒痛)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咒眼痛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五眼文經一卷(今疑是聶道真所出菩薩求五眼法異名)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淨六波羅蜜經一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禪經四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法沒盡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菩薩普處經一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持地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觀佛三昧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差摩經一卷(今疑與差摩婆帝受記經同本)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於晉代譯功德寶光菩薩經一卷。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無憂王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中陰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觀世音觀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海意經七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如來恩智不思議經五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寶頂經五卷。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三密底耶經一卷(宋名賢人用律經)   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一卷。   簫齊西域三藏達摩摩提譯菩薩四法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寶意貓兒經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佛頂咒經並功能一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   (右一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雲與佛頂尊勝經同本今以佛頂部中咒法極廣未睹其經不可懸配故為單本)金色仙人問經二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諸佛護念經十卷。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總持寺沙門智通譯(大周入藏中有今闕西京縱有非是本經)阿吒那智經一卷(此一經名出續高僧傳)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龍朔年慈恩寺譯(周錄中遺今新編入)大乘四法經一卷。   大唐永隆元年三藏地婆訶羅譯(大周入藏中有今闕)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周入藏中有今闕西京縱有非是本經)妙德婆羅門女問佛轉何法輪經一卷(今疑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即是新編入錄)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智猛長者問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佛入毗耶離除一切鬼病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那耶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大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文殊師利咒法藏經一卷(今疑是重譯)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一字咒王經一卷(今疑與前咒法藏經共是一經)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無迦略曳菩薩造廣大摩尼秘密善住經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菩薩出生四法經一卷。   (今有一本外題出生四法內是修行四法)   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梵本經四卷(似長安中出舊雲胡本)   後漢失譯泥洹後千歲變記經四卷(一名千歲變經祐錄雲一卷)   後漢失譯諸經佛名二卷(今疑不思議功德經是)   後漢失譯三千佛名經一卷。   後漢失譯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亦直名百七十佛名今疑出稱揚功德經)   後漢失譯南方佛名經一卷(舊雲一名治城寺經者誤也)   後漢失譯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   後漢失譯觀世音所說行法經一卷(是咒經)   後漢失譯薩陀波侖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經一卷。   後漢失譯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經一卷。   後漢失譯五龍咒毒經一卷。   後漢失譯取血氣神咒一卷(舊錄雲血咒)   後漢失譯咒賊咒法一卷(異本)   後漢失譯七佛安宅神咒經一卷。   後漢失譯阿惟越致轉經十八卷。   魏吳失譯摩訶乘經十四卷(或雲摩訶衍)   魏吳失譯摩訶衍優波提舍經五卷。   魏吳失譯三昧王經五卷。   魏吳失譯梵王請問經五卷。   魏吳失譯佛從兜率降中陰經四卷。   魏吳失譯四天王經四卷(房雲疑一部四本)   魏吳失譯魔王請問經四卷。   魏吳失譯釋提桓因所問經三卷。   魏吳失譯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   魏吳失譯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今疑抄正法華)   魏吳失譯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三卷。   魏吳失譯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經二卷似此)   魏吳失譯菩薩常行經一卷。   魏吳失譯熒火六度經一卷(舊錄有明度經一卷一雲亦名熒火明度經)   魏吳失譯內禪波羅蜜經一卷。   魏吳失譯六波羅蜜經一卷。   魏吳失譯大總持神咒經一卷(或無神字)   魏吳失譯方等陀羅尼經一卷。   西晉失譯寶嚴經一卷。   西晉失譯五福德經一卷(亦直雲五福經)   西晉失譯內藏大方等經一卷(今疑是佛藏大方等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小阿闍世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小須賴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目佉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今疑是阿難目佉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菩薩道地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菩薩本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大珍寶積惟日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墮迦羅問菩薩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菩薩等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四無畏經一卷(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權變經一卷(舊錄雲文殊師利權變三昧經或直雲權變三昧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十漚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七言禪利經一卷(舊錄雲漚和七言禪利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菩薩十漚和經一卷(今疑與前十漚和同)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大忍辱經一卷。   北涼失譯金輪王經一卷。   北涼失譯賢劫五百佛名一卷。   北涼失譯十方佛名經一卷(一本作千方疑錯)華嚴淨經一卷三十七品經一卷(祐載兩本並雲異出今且存一)七佛各說偈一卷乳王如來經一卷(或雲乳王經今疑與乳光佛經同本)現在十方佛名經一卷過去諸佛名一卷千五百佛名一卷五百七百佛名經一卷(或雲五百七十)觀世音成佛經一卷文殊因緣經一卷文殊本願經一卷文殊觀經一卷彌勒須河經一卷導師問佛經一卷颰陀菩薩百二千難經一卷持身菩薩經一卷(或雲持身經)賢首菩薩二百問經一卷金剛女菩薩經一卷善意菩薩經一卷菩薩從兜率天降中陰經一卷菩薩行喜經一卷菩薩淨本業經一卷菩薩初業經一卷菩薩四事經一卷菩薩十六願經一卷菩薩五十德行經一卷菩薩教法經一卷菩薩正行經一卷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菩薩母姓字經一卷菩薩家姓經一卷菩薩比丘經一卷菩薩經一卷(今疑本上脫字)菩薩作六牙象本事經一卷菩薩師子王經一卷浴像功德經一卷(與新譯者梵本未詳同別)浴僧功德經一卷陀鄰尼目佉經一卷(今疑即是阿難陀目佉尼經)禮敬諸塔經一卷般若波羅蜜偈經一卷佛清淨偈經一卷太子出國二十偈一卷佛十力偈一卷十方佛神咒一卷四天王神咒一卷十二因緣結縷神咒一卷摩訶神咒一卷移山神咒一卷降魔神咒一卷威德陀羅神咒一卷(本作成字疑錯也)和摩結神咒一卷。   十方佛名下五十二經並是梁僧祐錄中新集失譯經(今附宋錄)從梵本經下失譯諸經。群錄之中但題名目久虧其本無可披。尋大小二乘實難詮定。且粗分判尚多參涉。幸諸明士詳而定之。 大乘律闕本   二十二部 二十五卷梵網經二卷(或三卷)   後漢西域三藏康孟詳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本在藏一本闕菩薩瓔珞本業經一卷。   宋沙門釋智嚴譯(第二譯)瓔珞本業經二卷(一名菩薩瓔珞經)   宋沙門釋道嚴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本在藏二本闕菩薩戒本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   右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前後四譯三存一闕菩薩齋法經一卷(或無經字一名賢首菩薩齋法經一名正齋一名持齋)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菩薩正齋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三譯)   右與菩薩受齋經同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文殊悔過經一卷(亦名文殊懺悔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雲悔過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舍利弗悔過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法律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佛悔過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單本)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單本)菩薩懺悔法一卷(房錄雲異出本)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單本)離欲優婆塞優婆夷戒文一卷(亦云具行二十二戒文)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單本)菩薩戒壇文一卷(亦云優婆塞戒壇文)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單本)善信二十二戒一卷(亦云離欲優婆塞優婆夷具行二十二戒文亦名三歸優婆塞戒)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單本)菩薩受戒法經一卷(祐錄無經字房雲異出本)   後漢失譯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   後漢失譯菩薩懺悔法一卷。   後漢失譯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一卷。   後漢失譯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錄無菩薩字)   魏吳失譯。 大乘論闕本   二十部 四十八卷寶積經論四卷。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周入藏中有今尋本未獲)金剛般若論一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法華論五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訪本未獲)大般涅槃經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已上四部釋經論)十七地論五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重本)   右與瑜伽論同本。異譯既闕其本。十七地中未知與何地相應中論一卷(未知造者單重未悉)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寶性論四卷(或五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大周入藏錄有今尋本未獲)大乘五陰論一卷。   (婆藪盤豆菩薩造)   失譯(出陳朝大乘寺藏錄第一譯新附梁錄)   右陳錄雲。陳太建四年五月沙門慧布北將來。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方便心論一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三世分別論一卷。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反質論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實論是故彼題雲如實論反質難品)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墮負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成就三乘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正說道理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意業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大空論三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五明論合一卷(一聲論二醫方論三工巧論四咒術論五符印論)   周宇文氏天竺沙門攘那跋陀羅譯(單本)十住論十卷(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   右長房錄雲。什公弘始年譯未訖。卷末似六度集。見二秦錄(陳朝大乘寺藏錄雲一名十住毗婆沙今疑即是藏中十住毗婆沙也)釋般若六字三句論一卷。   大唐天后代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新編入錄)(單本)集量論四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   (又法上錄雲。梁太清二年真諦三藏譯攝大乘論二十卷者。此應誤也。多是十二。傳寫者錯。今按長房等錄。諦譯攝論在於陳代。梁錄既無。故不存也)   都計大乘經律論闕本者總四百五十部八百七十四卷。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五(別錄之五) 別錄中有譯無本錄之二 小乘經重譯闕本   一百二十五部 二百六十五卷中阿鋡經五十九卷。   符秦天竺三藏曇摩難提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本在藏一本闕增壹阿鋡經五十卷(房雲四十卷祐雲三十三卷或為二十四卷)   符秦天竺三藏曇摩難提譯(第一譯)。   右一經前後兩譯。一本在藏一本闕鳩摩迦葉經一卷(一名童迦葉解難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法經錄雲出中含第十六卷異譯本)僮迦葉解難經一卷(亦名童迦葉經祐雲出長阿含)   乞伏秦沙門聖堅譯(房雲與羅什迦葉同本什無迦葉經)。   右二經同本異譯。出長阿含第七卷。與蔽宿經同本。其本並闕大六向拜經一卷(一名屍迦羅越六向拜經亦直雲六向拜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兼長阿含第十一中善生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一卷。   東晉沙門釋法勇譯。   右兼長阿含第十三中阿摩晝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六十二見經一卷(亦云梵網六十二見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兼長阿含第十四中梵動經。前後三譯。二存一闕樓炭經六卷(或五卷或八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樓炭經八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三譯)   右兼長阿含第四分中記世經。前後六譯。四存二闕道意發行經二卷(房錄雲出長含或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大十二門經一卷(或二卷安公註解房錄雲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小十二門經一卷(房錄雲出長含安公註解)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七法經一卷(舊錄雲阿毗曇七法行經或直雲七法行經房雲出長含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多增道章經一卷(舊錄無道字異出十報法房雲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義決律經一卷(或無經字亦云義決律法行經房雲出長含)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彌勒經一卷(安公雲出長含)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鳩摩迦葉經下一十四部二十八卷並是長含部分闕本四諦經一卷。   後漢西域三藏康孟詳譯。   右兼中含第七卷中分別聖諦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魔王入目揵蘭腹經一卷(亦名弊魔試目連經舊錄雲魔王入目連腹中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右兼中含第三十卷中降魔經。前後五譯。三存二闕賴吒和羅經一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右兼中含第三十一中賴吒和羅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威革長者六向拜經一卷(或作威華)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威革長者六向拜經一卷。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第三譯)善生子經一卷(亦云異出六向拜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第四譯)   右兼中阿含第三十三中善生經。前後六譯。二存四闕墮藍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七事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賴吒謣羅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右一經疑與第三十一中賴吒和羅經同本歡豫經一卷(法經錄雲勸豫雲出中含第十二)   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佛有五百比丘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令附漢錄)凡人有三事愚痴不足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誡諸比丘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生死好醜尊者 卑者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普法義經一卷(亦云普義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三譯一闕)   四諦經下一十四部一十四卷並是中含部分闕本波斯匿王喪母經一卷(或雲波斯匿王經祐雲波耶匿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右兼增一本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十八卷頻婆娑羅王問佛供養經一卷。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右兼增一本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二十六卷指鬘經一卷(或作指髻經)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   右兼增一本經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出第三十一卷舍利弗目連游諸國經一卷(亦云游諸四衢)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兼增一本經前後四譯。二存二闕。出第四十一卷佛母般泥洹經一卷(一名大愛道般泥洹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右兼增一本經前後五譯。三存二闕。出第五十卷雜四十四篇經二卷(安公雲出增一阿含或雲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或雲雜經四十四篇。既不顯別名。未詳出何卷中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雲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波斯匿王喪母經下七部八卷並是增一阿含部分闕本轉法輪經一卷(十紙)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右一經群錄並雲。出雜阿含諸藏中者。非是本經並是轉法輪論。其經闕本異處七處三觀經一卷(或雲異處字出雜阿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佛涅槃後諸比丘經一卷(出雜阿含)   宋沙門釋慧簡譯自見自知為能盡結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四求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本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河中大聚沫經一卷(或雲水沫所漂經或雲聚沫譬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便賢者坑經一卷(坑字或作旃)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所非汝所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兩比丘得割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道德舍利日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舍利日在王舍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獨居思惟自念止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問所明種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欲從本相有經一卷(或雲欲從本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獨坐思惟意中生念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說如是有諸比丘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比丘所求色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道有比丘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色為非常念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安公本錄從自見自知下有二十二經。雲是阿含一卷於中五經已備。余錄不復重載。安公雲。是阿含一卷者。四種阿含之中而不的指何部。今且附此雜含之錄)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善惡意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比丘一法相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二力本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三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四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人有五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不聞者類相聚經一卷(舊錄雲類相聚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經一卷(或作無上釋錯也)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爪頭土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身為無有反覆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師子畜生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阿須倫子婆羅門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婆羅門子名不侵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生聞婆羅門經一卷(舊錄雲生聞梵志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阿-可+桑]竭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暑杜乘婆羅門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在拘薩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在優墮國經一卷(經作優隨)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是時自梵守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三方便經一卷(舊錄雲三方便經法經錄雲出七處三觀)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婆羅門不信重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告含日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四意止經一卷(舊錄雲四意止本行經法經錄雲出中阿含)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色比丘念本起經下二十五經。安公雲並出雜阿含雜阿含三十章經一卷(法經錄雲出雜阿含異本)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異處三觀經下四十五部四十五卷。並是雜阿含部分闕本舍頭諫經一卷(亦云舍頭諫太子明二十八宿經亦云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經亦云虎耳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五譯。四存一闕(藏中摩鄧女經是世高譯。今復有舍頭諫經。其摩鄧女與舍頭諫既是同本不合雙出。今二本俱載未詳所以。或可此經即是藏中含頭諫經。法護譯者錄家錯上)雜藏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四譯)   右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弟子慢為耆域述經一卷(亦云弟子為耆域述慢或羽弟子戲誕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四譯)。   右與阿難問事佛經等同本。前後四譯。三存一闕小本起經二卷(近加小字或雲修行本起或雲宿行本起)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第一譯)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亦云瑞應本起)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第三譯)過去因果經四卷。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五譯)   右前後六譯。三存三闕法海藏經一卷(或雲法海經)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譯(第一譯)   右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四十二章經一卷(房錄雲與摩騰譯者少異)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柰女耆域經一卷(或雲柰女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罪業報應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目連降龍王經一卷(或無王字或雲降龍經或雲降龍王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長者音悅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禪秘要經四卷(或無經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禪秘要經五卷(一名禪法要或三卷或無經字)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今有禪秘要經五卷文極交錯不可流行如刪繁錄中具述)七女本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七女本經一卷(亦名女本心明經亦名七女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八師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日難經一卷(一名越難經)   東晉沙門釋嵩公譯(第二譯)日難經一卷(一名越難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所欲致患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一名阿闍世王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五苦章句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堅意經一卷(亦云堅心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淨飯王般泥洹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勸進學道經一卷(一本無勸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一譯)勸進學道經一卷(亦名勸進經)   宋沙門釋勇公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貧窮老公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分和檀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與三摩竭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蓱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蓱沙王五願經一卷(亦名弗沙王經)   東晉沙門釋嵩公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琉璃王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生經五卷。   宋涼州沙門釋智嚴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義足經二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俱闕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俱闕太子夢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佛為菩薩五夢經一卷(一名佛五夢經一名太子五夢經一名仙人五夢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俱闕十善十惡經一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第一譯)十善十惡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俱闕禪經一卷。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禪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二本俱闕恆水經一卷(寶唱錄雲恆水誡經亦云恆水不說戒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法上錄第一譯)恆水戒經一卷(或雲恆水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其本並闕。   從舍頭諫經下四十三部六十一卷。除四阿含外諸重譯經闕本。 小乘經單譯闕本   四百八十部 五百五十卷佛本行經五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譯佛本生經一卷。   後漢天竺三藏竺法蘭譯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悔過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五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五行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小般泥洹經一卷(祐錄雲或名泥洹後諸比丘經或雲泥洹後變記經或雲泥洹後比丘世變經或雲佛般泥洹後比丘世變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正齊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分明罪福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難提迦羅越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禪法經一卷(祐錄無經字)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當來變滅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墮落優婆塞經一卷(或無優婆塞)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問地獄事經一卷。   後漢外國沙門康巨譯報福經一卷(或雲福報經)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祥譯梵志經一卷。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譯七漏經一卷(安公古典中有亦名七漏鈔雲出阿含)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悔過法經一卷(一名敘十方禮拜悔過文或無法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賢者德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梵志結淨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阿質國王經一卷(祐錄無國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惟婁王師子湩譬喻經一卷(一本無譬喻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藍達王經一卷(亦云目連因緣功德亦云目連功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百喻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五陰事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魔化作比丘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優多羅母經一卷(或無母字)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人民求願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坐禪經一卷。   吳西域三藏康僧會譯摩目揵連本經一卷(一本有訶字無揵字)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五福施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四婦喻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廬夷亘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廅羅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檀若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龍施經一卷(今疑是龍施菩薩本起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給孤獨明德經一卷(亦云給孤獨氏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龍王兄弟陀達誡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勸化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雁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雁王五百雁俱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解無常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城喻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降龍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邪法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犯罪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苦應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三品修行經一卷(一名三品悔過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夫那羅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賈客經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沙門果證經一卷(今疑與寂志果經同本)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誡王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誡具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誡羅雲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危脆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大蛇譬喻經一卷(亦名大蛇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羅漢迦留陀夷經一卷(或無羅漢字)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爪甲擎土譬經一卷(一名爪甲取土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衰利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眾生未然三界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求欲說法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羅旬喻經一卷(今疑是別生中羅彌壽經異名)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治禪法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梵天策數經一卷(一名諸天事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諸天地經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分衛經一卷。   東晉西域三藏只多密譯撿諸罪福經十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十二因緣觀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善德優婆塞經一卷。   宋涼洲沙門釋智嚴譯阿那含經二卷。   宋涼州沙門釋智嚴譯釋六十二見經四卷(祐錄雲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請般特比丘經一卷(或作般持亦云般時)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十二頭陀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阿那律七念章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十報法三統略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弟子事佛吉凶經一卷(祐雲弟子問事佛吉凶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生死變識經一卷(今疑是藏中見正經異名)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譬喻經一卷。   宋沙門釋慧簡譯五百本生經一卷。   蕭齊西域三藏摩訶乘譯頂生王因緣經一卷(舊錄雲頂生王經)   後漢失譯長者賢首經一卷。   後漢失譯梵志喪女經一。   後漢失譯[狂-王+樂]狗齧王經一卷(舊錄雲[狂-王+樂]狗經)   後漢失譯勤苦泥黎經一卷。   後漢失譯地獄經一卷。   後漢失譯十一因緣章經一卷(舊錄雲十一因緣或作十二)   後漢失譯沙門為十二頭陀經一卷。   後漢失譯五十五法誡經一卷(或雲五十五法行)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一切義要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說善惡道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愛欲聲經一卷(一本雲愛欲一聲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摩訶遮曷從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天王下作豬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始造浴佛時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十二賢者經一卷(舊錄雲十二賢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佛並父弟調達經一卷(安公雲上十經出阿毗曇今移一本入重譯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憂墮羅迦葉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四部本文經一卷(安公雲上二經出長阿含一本雲出阿毗曇)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讓德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有賢者法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摩訶厥彌難問經一卷(或雲大厥彌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大本藏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說阿難持誡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阿難問何因緣持戒見世間貧亦現道貧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給孤獨四姓家問應受施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曉所諍不解經者經一卷(今疑上經字錯)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奇異道家難問住處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奇異道家難問法本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賢者手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八法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憂多羅經一卷(或作夏字)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旃檀調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惡人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難提和難經一卷(或雲難提和羅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四姓長者難經一卷(舊錄雲四姓長者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折佛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雜數經二十卷。   魏吳失譯那先譬喻經四卷。   魏吳失譯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   魏吳失譯深斷連經二卷。   魏吳失譯摩訶目揵連與佛捔能經一卷。   魏吳失譯阿難得道經一卷。   魏吳失譯阿難般泥洹經一卷。   魏吳失譯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   魏吳失譯沙門分衛見怪異經一卷。   魏吳失譯弟子本行經一卷(高僧傳雲白法祖譯)   魏吳失譯為壽盡天子說法經一卷(舊錄雲命盡天子經)   魏吳失譯魔試佛經一卷。   魏吳失譯阿須倫問八事經一卷(舊錄雲阿須倫所問八事經)   魏吳失譯摩竭王經一卷(舊錄雲摩竭國王經)   魏吳失譯薩波達王經一卷。   魏吳失譯年少王經一卷。   魏吳失譯是光太子經一卷。   魏吳失譯長者難提經一卷。   魏吳失譯女利行經一卷。   魏吳失譯四婦因緣經一卷。   魏吳失譯須多羅經一卷(舊錄雲鬚多羅入胎經)   魏吳失譯墮迦經一卷(晉言堅強合在晉錄)   魏吳失譯槃達龍王經一卷。   魏吳失譯牛米自供養經一卷(舊錄無養字)   魏吳失譯行牧食牛經一卷(或作放字)   魏吳失譯墮釋迦牧牛經一卷(或作隨字)   魏吳失譯法嚴經一卷(疑即是等入法嚴經)   魏吳失譯壁四經一卷。   魏吳失譯止寺中經一卷。   魏吳失譯安般行道經一卷。   魏吳失譯解慧微妙經一卷。   魏吳失譯失道得道經一卷。   魏吳失譯心情心識經一卷(雲有注)   魏吳失譯撿意向正經一卷。   魏吳失譯道得果證經一卷。   魏吳失譯父子因緣經一卷。   魏吳失譯小觀世樓炭經一卷。   魏吳失譯大四諦經一卷。   魏吳失譯五方便經一卷。   魏吳失譯五惟越羅名解說經一卷。   魏吳失譯五陰經一卷。   魏吳失譯中五濁世經一卷。   魏吳失譯大七車經一卷。   魏吳失譯八正邪經一卷(祐雲八正八邪)   魏吳失譯八總持經一卷。   魏吳失譯八輩經一卷。   魏吳失譯大十二因緣經一卷。   魏吳失譯十八難經一卷。   魏吳失譯五十二章經一卷(別有孝明四十二章經)   魏吳失譯百八愛經一卷(似抄五蓋疑結經)   魏吳失譯小安般舟三昧經一卷。   魏吳失譯禪數經一卷。   魏吳失譯群生偈經一卷。   魏吳失譯十二死經一卷(今疑是十二品生死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七婦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阿難邠坻四時施經一卷(舊錄雲阿難邠祁四時布施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七車經一卷(今疑是中阿含中七重譬喻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海有八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難等各第一經一卷(舊錄雲阿難迦葉各說第一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附西晉錄)惟留經一卷(舊錄雲惟留王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理家難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迦留多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梵志闍孫經一卷(古錄雲梵志闍遜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波達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悲心悒悒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趣度世道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長者威勢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痴注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調達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和達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缽呿沙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分八舍利經一卷(或作分身)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薩和薩王經一卷。   三秦失譯阿多三昧經一卷(或作阿陀)   三秦失譯陀賢王經一卷。   三秦失譯颰陀悔過經一卷。   三秦失譯方等決經一卷。   三秦失譯比丘二事經一卷(祐錄雲三事)   三秦失譯阿難為蠱道咒經一卷(舊錄雲阿難為蠱道所咒經今疑是藏中摩鄧女經)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王舍城靈鷲山經一卷(舊錄雲王舍城靈鷲山要直經)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思道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佛在竹園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法為人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道意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阿夷比丘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八德經一卷(今疑是海八德經)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善德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摩訶揵陀惟衛羅盡信比丘等度經一卷(舊錄雲盡信比丘經)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瓶沙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關中異經(今附涼錄)有無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五百偈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須耶越國貧人經一卷(舊錄雲鬚邪越國貧人賃剔頭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浮木經一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壞喻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妖怪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阿般計泥洹經一卷(一本作陶射計泥洹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四非常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五失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要真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本無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勸德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十五德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父母因緣經一卷(今疑與父子因緣同)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慧行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未生王經一卷(今疑是未生怨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內外無為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道淨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七事本末經一卷(舊錄雲七事行本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百寶三昧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三乘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耆域術經一卷(舊錄雲耆域四術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五蓋離疑經一卷(今疑是五蓋疑結失行經)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太子智止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道德章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苦相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須佛得度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由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分然洹國迦羅越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五陰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義決法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十思惟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分別六情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三失蓋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佛寶三昧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法志女經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出要經二十卷行道經七卷長阿含經三卷(祐雲疑是殘缺長阿含經)弘道經二卷四天王經一卷(祐雲後有咒似人所附)諸天阿須倫斗經一卷金色女經一卷(雜譬喻中有祐雲異出本)治禪鬼魅不安經一卷瞻波國佛說戒經一卷佛在誓枝山說法經一卷佛三毒事經一卷佛七事經一卷佛開和伏經一卷佛意行經一卷因佛生三心經一卷佛聚經一卷七佛本緣經一卷釋迦文榰缽經一卷佛袈裟緣一卷佛大衣經一卷迦葉解經一卷迦葉因緣經一卷舍利弗問暑經一卷迦葉獨證自誓經一卷舍利弗嘆度女人經一卷舍利弗生西方經一卷舍利弗目連泥洹經一卷(今疑是生經中舍利弗般泥洹經)目連所問經一卷目連因緣經一卷阿難見變經一卷難陀經一卷阿那含七念經一卷羅漢菩子經一卷賓頭盧取缽經一卷愛行比丘經一卷愛身比丘經一卷旃比丘經一卷善星比丘經一卷六群比丘經一卷自在王比丘經一卷羅耶達比丘經一卷比丘和須蜜經一卷玄戒未來比丘經一卷(今疑玄字錯)比丘法相經一卷釋種子經一卷尊者婆蹉律經一卷罽賓二沙彌經一卷沙彌持戒經一卷海洲優婆塞會經一卷賢者雜事經一卷弟子修學經一卷弟子行澤中遇賊劫經一卷弟子精進經一卷迦提羅越問五戒經一卷那羅延天王經一卷毗沙門天王經一卷四大天王經一卷諸天壽經一卷魔現成佛經一卷魔王誡(疑是試字)經一卷淨飯王經一卷佛葬閱頭檀王經一卷阿育王作小兒時經一卷(今疑出育王傳)小阿育王經一卷優填王照逝心女經一卷(今疑是大乘藏中優填王經)迦夷王頭布施經一卷果尊王經一卷佛居士經一卷降恐王經一卷(今疑恐字錯)摩羅王經一卷摩登王經一卷舍夷國經一卷羅提坻王經一卷(或作國王羅提[土  (崋-山+甲)]經)摩訶惟越王經一卷流沙王經一卷十四王經一卷王以竹施經一卷勸王持五戒經一卷太子旃舍羅差經一卷長者盛德經一卷長者法心經一卷長者仁賢經一卷長者洹羅越經一卷佛問淳陀長者受樂淨行經一卷婆羅門問事經一卷婆羅門等爭說經一卷六師詣波斯匿王經一卷尼揵齋經一卷明星梵志經一卷兜率梵志經一卷梵志拔陀經一卷梵志計火淨經一卷梵志問疑經一卷梵志意經一卷梵志好母經一卷梵志淫女經一卷梵志六師經一卷天后賢女經一卷德女問經一卷貧女少施獲弘報經一卷彌家女經一卷二人作沙門弟斷兄舌經一卷氣噓殺旃陀羅經一卷眼能視殺人經一卷孤獨三兄弟經一卷阿劍他經一卷不蘭伽經一卷小申日經一卷波羅奈媈四姓經一卷(或作婦字)大姓家主叩書不經一卷提謂經一卷強羅經一卷金轉龍王經一卷蘇曷龍王經一卷三龍王經一卷虎王經一卷蠍王經一卷毒龍蛇施經一卷放牛法經一卷(今疑是藏中放牛經)養牛經一卷閻羅王經一卷(今疑是藏中閻羅王五天使者經)餓鬼經一卷鐵杵泥犁經一卷緣經一卷藥經一卷苦慧經一卷慧達經一卷法足經一卷身數經一卷選福經一卷布施經一卷助善經一卷古來經一卷(今疑是藏中古來世時經)孝順經一卷緣本經一卷(今疑是藏中緣本致經)度世經一卷法藏經一卷明住經一卷善憩經一卷植質經一卷名相經一卷怪異經一卷滅怪經一卷本缽經一卷案缽經一卷諸法經一卷與脫經一卷伏願經一卷寶見經一卷真提經一卷明義經一卷見在經一卷釋論經一卷(祐雲疑是大智度論抄之一卷)雜事經一卷旨解經一卷(祐雲疑即義旨雜解)釋學經一卷度道俗經一卷諸福德經一卷說人身經一卷施色力經一卷色入施經一卷戒法律經一卷未生火經一卷未生災經一卷念佛品經一卷鬚彌山經一捲成敗品經一卷(經目或雲成敗品第四似是樓炭經之一品今撿樓炭無此品)世間珍寶經一卷(舊錄雲世間所望珍寶經)現道神足經一捲成行無想經一卷悔過除罪經一卷深自僥倖經一卷布施持戒經一卷生西方齋經一卷造浴室法經一卷有疑往解經一卷長阿含方法經一卷令人孝有德經一卷人於出家者經一卷心應深貪慕經一捲地水火風空經一卷求欲者除意經一卷持戒教人不殺生經一卷七月十五日臘法經一卷功高憍慢有二輩經一卷歡喜布施有五事經一卷(本作歡字誤)三夢經一卷三悔處經一卷三乘無當經一卷四署經一卷四等意經一卷四政斷經一卷四厚經一卷五署經一卷五穀世經一卷五亂經一卷五邪經一卷六禪經一卷六度六十行經一卷六輩阿惟越致經一卷七眾經一卷七流經一卷七使經一卷七輩人橫死經一卷七歲作善經一卷八方萬物無常經一卷八雙經一卷九結經一卷九惱經一卷九道觀身經一卷十部僧經一卷十二意經一卷十二阿練若高行經一卷十二部經名一卷三十二僧那經一卷三十四意經一卷五十德相經一卷六十品經一卷六十二疑經一卷七十二觀經一卷百法經一卷惟日三昧經一卷月電三昧經一卷無言三昧經一卷阿和三昧經一卷禪行法經一卷(今疑是藏中禪行法想經)須彌山譬經一卷日月譬經一卷海水譬經一卷藥草喻經一卷功德天譬經一卷賢劫譬經一卷金剛譬經一卷寶藏譬經一卷明珠譬經一卷聚木譬經一卷四大譬經一卷。   出要經下二百三十七經。並是梁僧祐錄中新集失譯經(今附宋錄)   從頂生王因緣經下諸失譯經。群錄之中但題名目久虧其本無可披尋。大小二乘實難詮定。且粗分判尚多參涉幸諸明士詳而正之。 小乘律闕本   三十七部四十二卷僧祇戒本一卷。   曹魏天竺沙門曇柯迦羅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本在藏一本闕十誦比丘戒本一卷(或雲十誦大比丘戒)   苻秦西域沙門曇摩持共竺佛念譯(第一譯)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合出(第二譯右長房錄雲太元六年曇無蘭合僧純曇摩持竺僧舒三家本以為一卷見寶唱錄謹按群錄僧純於拘夷國得十誦尼戒梵本將來令曇摩持等譯出唯此僧純與曇摩持同是一本其竺僧舒群錄無名不知合本從何而得未詳所以)   右兼合本前後三譯一存二闕比丘尼戒一卷(或雲比丘尼戒經出十誦律)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比丘尼大戒一卷(亦云十誦比丘尼戒)   苻秦西域沙門曇摩持共佛念等譯(第二譯)十誦比丘尼戒所出本末一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三譯)   (右長房錄雲僧純於拘夷國得梵本佛念為譯文繁後竺法汰刪改正之見寶唱錄今疑佛念譯者與曇摩持同是尼戒所出何異而別存之)   前後三譯其本並闕彌沙塞羯磨一卷(出彌沙塞律)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單本)彌沙塞律抄一卷。   師子國沙門僧伽跋彌譯(不知年代出寶唱錄單本附宋)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一名真偽沙門經)   東晉沙門釋退公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優婆塞五戒經一卷(一名五相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雜問律事二卷。   東晉西域沙門曇摩譯(第一譯)雜問律事二卷。   東晉罽賓沙門卑摩羅叉譯(第二譯)   右二雜事同本異譯其本並闕(靜泰錄雲後秦曇摩蜱譯十誦律譯雜事問二卷寶唱錄雲後秦罽賓沙門曇摩耶舍譯十誦律雜事一卷此之二說多是錄家人名差誤或即是前第一譯者長房內典二錄並雲東晉所翻非秦代譯依此二錄為正房錄又雲曇摩譯者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齊差殊甚要須善防護今藏中有五百問事經一卷有三十三紙亦明佛法僧物不得參涉事然名目不同莫知所以余錄雲出十誦律者即五百問經中明三十九夜受日等事即與十誦符同但以名目有殊未為克定後諸博見詳而正之)教授比丘尼法一卷。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單本)教授比丘尼二歲檀文一卷(或無尼字)   苻秦西域沙門曇摩持共竺佛念譯(單本)二百六十戒三部合異二卷(序加大比丘字)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撰。   (右合戒序雲晉太元六年辛巳六月二十五日比丘竺曇無蘭在謝鎮西寺合此三戒到七月十八日訖故記之又長房內典二錄及靖邁經圖之中並雲漢明帝時沙門竺法蘭譯二百六十戒合異二卷今詳此說理定不然當佛法初興戒律未備戒之合異從何而來今愚見所裁只是竺曇無蘭所合之者二人名姓俱同錄家誤上曇無即法還是法蘭故高僧傳法蘭所譯但標餘部無此戒名今此錄中廢之不立其曇無所合非是正翻此錄之中亦不合載但以二說差誤故存而記之)他毗利律一卷(齊言宿德律)   簫齊西域三藏摩訶乘譯(單本)僧澀多律一卷(陳言總攝)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遺教法律經三卷(或雲遺教法律三昧。亦云遺教三昧。或二卷)   西晉沙門譯法炬譯(單本)六齋八戒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單本)賢者律儀經一卷(亦云威儀)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單本)僧名數事行一卷。   後漢失譯比丘諸禁律一卷。   後漢失譯摩訶僧祇律比丘要集一卷(一名摩訶僧祇部比丘隨用要集法)   後漢失譯沙彌十戒經一卷(舊錄雲沙彌戒)   後漢失譯比丘尼十戒經一卷。   後漢失譯賢者五戒經一卷。   後漢失譯優婆塞威儀經一卷。   後漢失譯大戒經一卷。   魏吳失譯衣服制經一卷。   魏吳失譯沙彌離威儀一卷。   魏吳失譯道本五戒經一卷。   魏吳失譯威儀經一卷(法經錄中無經字)   魏吳失譯應行律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或雲五部僧服經高僧傳雲白法祖譯)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結界文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沙彌離戒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五戒報應經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 小乘論闕本   九部六十五卷俱舍論偈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俱舍論本十六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右據俱舍本論即前偈是。今復言論本一十六卷。未詳所以阿毗曇心十六卷(或十三卷)   苻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譯(第一譯)雜阿毗曇心十三卷。   東晉沙門法顯共覺賢譯(第二譯)雜阿毗曇心十三卷(根本十卷。續成十三卷。或十四卷)   宋外國沙門伊葉波羅等譯(第三譯)   (右長房錄雲宋文帝代外國沙門伊葉波羅譯至擇品緣礙未竟遂輟後求那跋摩續譯都計成十三卷見高僧傳房錄之中伊葉波羅及求那跋摩各存其本唐內典錄及翻經圖同此今以求那跋摩但續前闕更不再翻前後俱存理為未當今合為一本其第四譯見流行者長房錄雲宋文帝代天竺沙門僧伽跋摩元嘉十年屆自建善業律藏明雜心道場慧觀以跋摩妙解雜心諷誦通利先三藏等雖復譯出未及繕寫更請重翻寶雲傳語觀自筆受一周乃訖故知見行之者是其後本也)   前後四譯一存三闕三法度論二卷(或雲三法度無論字)   苻秦天竺三藏曇摩難提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犢子道人問論一卷。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單本)須跋陀羅因緣論二卷。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耶舍崛多等譯(單本)六足阿毗曇一卷。   僧祐錄中失譯論(今附宋錄) 聖賢集傳闕本   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修行道地經七卷(或雲順道行經或六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三譯二存一闕僧伽羅剎集二卷。   苻秦天竺三藏曇摩難提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付法藏經六卷。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第一譯)付法藏傳四卷。   元魏昭玄統釋曇曜譯(第二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阿蘭若習禪經二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與坐禪三昧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菩薩呵欲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那先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修行方便經二卷(亦云修行方便禪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單本)   右此修行方便經。詳其名目與達摩多羅禪經合是同本。而彼禪經亦名修行方便經。是東晉代覺賢所譯佛大先造。先罽賓人也覺賢之師。賢與支謙相去一百四十餘年。恐佛大先彼時未出。配為同本或將未當。故為單譯禪法要解二卷。   北涼安陽侯沮渠京聲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思惟要略經一卷(或直雲思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十二游經一卷。   西晉西域沙門強梁婁至譯(第一譯)十二游經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阿育王太子壞目因緣經一卷(或無經字)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第一譯)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或雲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姚秦建初六年辛卯佛念共難提出壞目因緣經二人共出合是一本二處俱存或恐誤也)法句經二卷(或雲法句集)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第二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法句經四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第一譯)   右與法句喻經同本。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迦葉結集傳經一卷(或無傳字亦云迦葉結經或雲結集戒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迦葉結集戒經一卷。   東晉沙門釋嵩公譯(第三譯)   右前後三譯。一存二闕婆藪盤豆傳一卷。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翻經圖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請賓頭盧法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內典錄第一譯)   右前後兩譯。一存一闕阿毗曇九十八結經一卷。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單本)耆闍崛山解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單本)佛游天竺記一卷。   東晉沙門釋法顯譯(單本出僧祐錄)經律分異記一卷(或雲戒律)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單本)請聖僧浴文一卷。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單本)第一義五相略集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單本)雜譬喻三百五十首經二十五卷(祐錄雲譬喻三百首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單本)翻外國語七卷(一名俱舍論因錄事一名雜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修禪定法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單本)一百五十贊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新編入錄單本)庾伽三磨斯經一卷(譯言修行略一名達磨多羅禪法或雲達磨多羅菩薩撰禪經要集)   後漢失譯梵音偈本一卷(舊雲胡音)   後漢失譯贊七佛偈一卷。   後漢失譯怛和尼百句一卷。   後漢失譯五言詠頌本起一卷(一百四十二首)   後漢失譯道行品諸經梵音解一卷(舊雲胡音)   後漢失譯法句譬喻經一卷(祐錄雲凡十七事或無喻字)   後漢失譯雜譬喻經八十卷。   魏吳失譯道地經中要語章一卷(或雲小道地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數練意章一卷(舊錄雲數練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安公雲。上二經出生經。祐按今生經無此章名悉曇慕二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吉法驗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口傳劫起盡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打揵抵法一卷。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雜譬喻經六卷(或雲諸雜譬喻)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安錄)譬喻經一卷(祐雲異出更有一本今且存一)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安錄)雜譬喻經一卷(凡十一事)   僧祐錄中失譯經(今附宋錄)   都計小乘經律論。及聖賢集傳闕本者。總六百九十八部一千一百六卷。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六(別錄之六) 別錄中支派別行經第三   (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支派經者。謂大部之中抄出別行。大般若第二會之類是也。夫法門浩廣罕究津涯。典籍紛綸靡窮邊際。故有隨宜化誘應物施緣。多於大部之中隨時略用。披尋者莫知所出。玩習者將義不終。今統集多端會歸當部。仍刪夷舊錄增減有無。具載名題備詳差互。庶使將來學者覽派知源。或恐未周用希來哲。 大乘別生經   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大般若第二會經七十八卷(時俗題雲新譯大品放光般若新編上)大般若第四會經一十八卷(時俗題雲新譯道行小品般若新編上)最勝天王般若經八卷(亦云新譯勝天王般若是大般若第六會新編上)曼殊般若經二卷(亦云新譯文殊般若是大般若第七會新編上)理趣般若經一卷(是大般若第十會新編上)   第二會下五經並出大般若大智度無極經四卷(非藏中者)智度無極譬經三卷(或雲無極譬經或四卷或加大字)總攝無盡義經二卷般若波羅蜜神咒經一卷。   大智度無極下四經隋眾經錄雲並出大品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二卷(亦直雲道行經新編上)   右一經。長房等錄並雲。西晉惠帝代優婆塞衛士度略出。從舊道行中刪改。亦是小品及放光等要別名耳(撰錄者曰既從大經略出即類別生編正經中恐將乖誤故附斯錄)   大般若第二會經下一十部一百一十九卷。般若部中別生經密跡金剛力士經二卷(出密跡力士會下文內典等錄編入正經中者誤也新編上)菩薩見實三昧經二卷(出菩薩見實會抄六界差別品中重文新編上)具善根經一卷(出富樓那會下卷即舊三卷菩薩藏經抄)善肩品經一卷(出善臂菩薩會)抄寶積經一卷(出普明菩薩會即舊單卷寶積經抄)   密跡下五經並出大寶積經菩薩奉施詣塔作願經一卷(或作諸塔抄上卷)往古性和佛國願行法典經一卷(或作生和祐錄雲抄上卷新編上)師子步雷音菩薩問文殊師利發心經一卷(抄上卷)師子步雷音菩薩問文殊師利成佛時事經一卷(抄下卷)菩薩三法經一卷棄惡長者問菩薩法經一卷菩薩奉施下六經出文殊佛土嚴淨經三十五佛名經一卷(出決定毗尼經)菩薩布施懺悔法一卷(亦出決定毗尼經)   密跡力士經下一十三部一十五卷寶積部中別生經佛入三昧以一毛放大光明經一卷(抄第一卷)菩薩瓔珞莊嚴經一卷(僧祐錄雲菩薩莊嚴瓔珞經抄第一卷)自在王菩薩問如來警戒經一卷(或雲菩薩戒身自在經抄第一卷新編上)佛謦欬徹十方經一卷(抄第二卷)八光經一卷(抄第二卷)不與婆羅門等諍訟經一卷(抄第三卷)調伏眾生業經一卷(抄第三卷)大慈無減經一卷(抄第三卷)諸天問如來境界不可思議經一卷(或作警字抄第四卷)舍利弗問寶女經一卷(出寶女品)舍利弗嘆寶女說不思議經一卷(出寶女品亦云嘆寶女經)菩薩導示行經一卷(出寶女品)寶女問三十二相經一卷(或雲明三十二相一雲問慧經一雲三十二事經一雲寶女問經出寶女品)寶施女經一卷(出寶女品或雲寶女施)寶女問慧經一卷(抄別譯四卷寶女經亦云抄寶女品)見水世界經一卷(抄第八卷)穿菩提心經一卷(抄第九卷海慧品三紙)功德寶光菩薩問護持一卷經(祐錄雲抄陳錄雲抄大集第九新編上)菩薩初發心時經一卷(抄第九卷或作持字)佛臍化出菩薩經一卷(抄無言品)無言菩薩流通法經一卷(抄無言品)無言菩薩經一卷(抄無言品)魔業經一卷(抄第十一卷)過去無邊光淨佛土經一卷(抄第十一卷)菩薩本願經一卷(抄第十一卷出海慧品)佛問四童子經一卷(抄第十二卷)菩薩出要行無礙法門經一卷(抄第十二卷虛空藏品)虛空藏菩薩問持經得幾福經一卷(抄第十六卷虛空藏品新編上)過魔法界經一卷(抄第十六卷虛空藏品新編上)虛空藏所問經八卷(亦云方等虛空藏經或五卷或六卷是大集經虛空藏品一品新編上)太白魔王堅信經一卷(出寶幢分抄第十七卷)佛弟子化魔子誦偈經一卷(出第二十卷寶幢分)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一卷(出寶幢分)開化魔經一卷(出寶幢分)魔王入苦宅經一卷(出寶幢分抄第十九卷)寶幢咒經一卷(出寶幢分)魔王變身經一卷(出第二十二卷是寶幢分中授記一品四紙新編上)光味仙人睹佛身經一卷(出寶幢分)光味菩薩造七寶梯經一卷(出寶幢分)梵王變身經一卷(出寶幢分)波斯匿王蒙佛神力到寶坊經一卷(抄第二十三卷)明星天子問慈經一卷(抄第二十三卷)調伏王子道心經一卷(抄第二十六卷)功德莊嚴王八萬四千歲請佛經一卷法心咒經一卷十八不共品經一卷(雲抄異譯寶女品)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一卷(亦云由起長者悔過經申越由起未詳何正)偈經一卷(僧祐錄雲抄大集經新編上)   已上四十八經並出大集菩薩如意神通經一卷(出自在王經上卷舊雲出大集非也)四自在神通經一卷(出自在王經上卷)菩薩戒自在經一卷(出自在王經上卷)   佛入三昧經下五十一部五十八卷大集部中別生經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是舊華嚴經如來性起全一品新編上)華嚴經十種生法經一卷佛名經一卷菩薩名經一卷淨行品經一卷抄華嚴經一卷菩薩十地經一卷。   已上七經並出舊華嚴經曇昧摩提菩薩說經一卷(法經錄雲出菩薩十住行道品)金剛藏問菩薩行經一卷(出漸備一切智德經)漸備經一卷(出漸備一切智德經)   大方廣如來性起經下一十部一十一卷華嚴部中別生經名字功德品經一卷(出大般涅槃經)還國品經一卷(出普曜經亦云抄中本起經上卷)提婆達多品經一卷(出妙法蓮花經第五卷)藥王菩薩經一卷(陳錄雲抄妙法華經第七卷新編上)觀世音經一卷(是妙法華經普門品出第八卷)光世音經一卷(出正法華經)陀羅尼法門六種動經一卷(抄第一卷或無種字)彌勒菩薩本願待時成佛經一卷(抄第一卷)寶日光明菩薩問蓮華國相貌經一卷(亦云寶日光明菩薩經)梵志向佛說夢經一卷(抄第二卷)寶海梵志請如來經一卷(抄第一卷)寂意菩薩問五濁經一卷(抄第二卷或雲寂音)梵志勸轉輪王發菩提心經一卷(抄第二卷)轉輪聖王發心求淨土經一卷(抄第二卷)樹提摩納發菩提心誓願經一卷(抄第五卷)寶海梵志成就大悲經一卷(抄第七卷)佛變時會身經一卷(抄第十卷)當來選擇諸惡世界經一卷(抄第十卷)一音演正法經一卷(抄第十卷或雲顯正法)五百王子作淨土願經一卷過去行檀波羅蜜經一卷觀世音求十方佛各為受記經一卷東方善華世界佛座震動經一卷文殊師利授記經一卷大悲比丘本願經一卷過去香蓮華佛世界經一卷。   陀羅尼法門經下二十部二十卷並出悲華經寶雲經一卷(出寶雲經抄禪行)不退轉法輪經一卷(出阿惟越致遮經第一)等御諸法經一卷(出持心梵天經第一)楞伽阿跋多羅經一卷(僧祐錄雲楞伽阿跋多羅寶一切佛語斷肉章經一卷或雲楞伽抄經)   右一經出入楞伽經斷肉品(勘文出四卷楞伽第四卷)人弘法經一卷善得婆羅門求舍利經一卷善得婆羅門問提婆達經一卷大雲密藏菩薩問大海三昧經一卷大雲密藏菩薩請雨經一卷四百三昧名經一卷。   人弘法經下六部六卷並出大方等大雲經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一卷三歸五戒神王名經一卷(亦云三歸五戒三十六善神王名經陳朝大乘寺等錄雲抄灌頂經新編上)龍王結願五龍神咒經一卷五龍咒經一卷大將軍神咒經一卷隨願往生經一卷(亦云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亦云普廣菩薩經新編上)藥師琉璃光經一卷(亦云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新編上)   三歸五戒帶佩下七部七卷並出大灌頂經無吾我經一卷三幼童經一卷(或作幻童非也)往古造行經一卷舉缽經一卷心本淨經一卷溥首童真經一卷(或作普首)   無吾我經下六部六卷並出普超三昧經布施度無極經一卷(出第一卷)菩薩為魚王經一卷(出第一卷)干夷王經一卷(出第一卷)仙嘆經一卷(出第一卷)波耶王經一卷(出第二卷)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羅蜜經一卷(亦云薩和檀王經出第二卷)   (右此一切施王經群錄並雲羅什所譯別生錄中名薩和檀王經漢後失譯亦有此經經雲薩和檀者一切施也將彼經勘文同不異故編於此)和默王經一卷(出第三卷)維藍經一卷(舊錄雲隨藍本經出第三卷)戒度無極經一卷(出第四卷)象王經一卷(舊錄雲出生經中誤也或第四卷)太子法施經一卷(或雲法惠出第四卷)太子暮魄經一卷(或雲沐魄出第四卷) 在藏中者是別譯本彌蘭經一卷(或雲彌連亦云彌蓮出第四卷)普明王經一卷(出第四卷)忍度無極經一卷(出第五卷)羼提和經一卷(出第五卷)摩天羅王經一卷(或雲國王出第五卷)槃達龍王經一卷(出第五卷)雀王經一卷(出第五卷)釋家畢罪經一卷(出第五卷)菩薩為鹿王經一卷(亦云佛昔為鹿王經出第六卷新編上)九色鹿經一卷(出第六卷) 在藏中者是別譯本馬王經一卷(安公雲出六度集第六卷新編上)菩薩作龜本事經一卷(出第六卷)菩薩身為鴿王經一卷(出第六卷)蜜蜂王經一卷(出第六卷)佛以三事笑經一卷(出第六卷)小兒聞法即解經一卷(出第六卷)殺身濟賈人經一卷(出第六卷)以金貢太山贖罪經一卷(出第六卷)調達教人為惡經一卷(出第六卷)殺龍濟一國經一卷(出第六卷)彌勒為女身經一卷(出第六卷)禪度無極經一卷(出第七卷)屍呵遍王經一卷(出第八卷)   (又舊錄中有車匿本末經一卷亦云出第八卷今撿其文即是屍呵遍王經更無有異屍呵遍王經約初緣立名車匿本末經據後文立稱既是一緣不可分二今存一名耳)遮羅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出第八卷)菩薩以明離鬼妻經一卷(出第八卷)儒童經一卷(出第八卷)摩調王經一卷(事同中阿含大天經出第八卷或無王字)阿難念彌經一卷(或雲阿難念經出第八卷)鏡面王經一卷(與義足經中鏡面王經大同出第八卷新編上)察微王經一卷(出第八卷)梵皇經一卷(或雲梵皇王經亦云梵魔皇經出第八卷)明度無極經一卷(陳錄雲抄六度經合出第八卷新編上)   右施度無極經下。四十四部四十四卷。並出六度集經。舊錄中有中心正行經一卷。亦云出六度經。文中撿無故闕之耳(其和默王經象王經菩薩為鹿王經馬王經鏡面王經此之五經雖載群錄名與此同並新編上)能滅諸罪千囀陀羅尼經一卷(此是奘法師所譯咒五首中一首之咒既類別生故載斯錄新編上)寶鬘品抄經一卷(出寶網經)稱揚諸佛功德經一卷(僧祐錄雲抄三卷稱揚功德經或與後經二文無別新編上)寶海如來等十方百七十佛名經一卷(陳錄雲抄稱揚功德經亦云禮佛功德經新編上)德內豐嚴王佛名經一卷(祐錄雲抄今撿稱揚功德經上卷有此佛名即出彼經上卷也新編上)過去五十三佛名經一卷(亦云五十三佛名經出觀藥王藥上經)定意三昧經一卷(出十住斷結經第四)賢劫千佛名經一卷(出賢劫經)   (僧祐錄雲東晉沙門竺曇無蘭抄出千佛名初序雲賢劫經說二千一百諸度無極以枸樓孫佛為首此經有別譯本以拘那提佛為首者是)觀佛相好經一卷(出觀佛三昧海經新編上)央崛魔羅母因緣經一卷(抄第一卷新編上)無量樂佛土經一卷(抄第三卷或雲國土)有稱十方佛名得多福經一卷(祐錄雲抄陳錄雲抄央崛經第三卷新編上)佛降央崛魔羅人民歡喜經一卷(抄第四卷)帝釋施央崛魔羅法服經一卷央崛魔羅歸化經一卷(或雲婦死應誤)央崛魔羅悔過法經一卷(或無法字)波斯匿王欲伐央崛魔羅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   央崛魔羅母下八部八卷並出央崛魔羅經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一卷(陳錄雲抄七佛經新編上)三十七品經一卷(安公雲出律經新編上)   (僧祐錄雲東晉沙門竺曇無蘭太元二十一年六月謝鎮西寺撰蘭序自記而不標所出)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菩薩六法行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菩薩諸苦行經一卷(祐錄雲抄或無諸字四紙余少許新編上)菩薩訶睡眠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菩薩訶家過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阿難見水光瑞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棄惡長者問菩薩法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陀羅尼偈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六淨經一卷(安公雲出律經失譯中載八紙半新編上)菩薩等入法嚴經一卷(或無菩薩字安錄失譯中載五紙新編上)菩薩本願行品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同號佛名經一卷(三紙新編上)散侍法經一卷(或作持字二紙新編上)   三十七品等十經。祐錄雲。抄而不指所出於中菩薩諸苦行經。撿見其本是抄不疑。亦未知出何經律。其六淨等四經。今並見其本還是抄經。又隋仁壽眾經錄中。大乘別生抄經。總有一百一十七部一百三十七卷。亦不指陳所出。今撿諸代錄中多已載訖。彼以護諸童子經陀鄰缽經等為別生抄者。理不然也。既無的據難可依憑。略述如前。余刪不載。 大乘律別生   七部 七卷菩薩地持戒經一卷(法經錄雲出菩薩地持)菩薩戒要義經一卷(僧祐錄雲抄菩薩戒即地持是法經錄同)菩薩善戒受戒經一卷(法經錄雲出善戒經)淨除業障經一卷(僧祐錄雲抄淨業障經法經錄同)優婆塞戒本一卷(法經錄雲出優婆塞戒經)勸德經一卷(法經錄雲出舍利弗悔過經)在家菩薩戒一卷(新編上)   右一戒法經。錄中編為失譯。今親見其本。雖未知出處是抄不疑。乃取五分戒序置之於初後方是戒。此是人集非翻譯出也。法經錄中更有十經雲眾律抄。既不陳所出故不存之。諸代錄中或有載者此中故闕。 大乘論別生   七部 一十一卷大乘優波提舍論五卷(真寂寺錄雲是眾論抄法經錄同)摩訶衍精進度中罪報品經一卷(陳錄雲抄智度論第十七新編上)菩薩悔過法經一卷(出龍樹十住論或無經字新編上)菩薩五法行經一卷(祐錄雲抄陳錄雲抄十住論新編上)初發意菩薩行易行法經一卷(僧祐錄雲出十住論易行品新編上)十住毗婆沙經一卷(僧祐錄雲抄十住論新編上)易行品諸佛名經一卷(法經錄雲出十住毗婆沙或即與前易行法同)   法經錄中更有十經雲眾論抄。既不陳所出。故不存之。諸代錄中或有載者。此中故闕。 小乘別生經   二百八十三部二百八十三卷大迦葉遇尼乾子經一卷(陳錄雲抄第四卷)三劫經一卷(陳錄雲抄第五卷)韋提希子月夜問夫人經一卷(或作天人祐錄雲抄陳錄雲抄長含第七新編上)三因緣經一卷(陳錄雲抄第二十卷)天地成敗經一卷(陳錄雲抄世記經祐錄雲是抄眾經)   大迦葉下五經並出長阿含經阿難惑經一卷(出人本欲生經)人從所來經一卷(長房錄雲出人本欲生經亦云人所從來新編上)閻浮利經一卷(僧祐失譯錄中載今撿是樓炭經初品新編上)三小劫經一卷(是樓炭經三小劫品出第五卷陳錄雲抄長含第二十二卷新編上)變化本起經一卷(出中本起經亦云即中本起上卷)第一四門經一卷(抄十二門經三乘通教明定新編上)第二四門經一卷(抄十二門經與前同新編上)第三四門經一卷(即是甘露道律經祐雲撿雜目錄或有不稱第三四門而直雲甘露道律經者新編上)甘露正意經一卷(亦云佛入甘露調正意經明定祐雲佛入甘露調意經)   第一四門下四經並出十二大門經(祐雲從第一四門至甘露調意凡四品並是大十二門經一部後人分品寫出遂成四經)   大迦葉遇尼乾子經等一十四部一十四卷並是長阿含部分別生經福行經一卷(出第二卷)婆拘羅答異學問經一卷(真寂寺錄雲尊者薄拘羅經一直名薄拘羅經出第八卷)佛問阿須倫大海有減經一卷(一名海有八事經出第八卷)佛為呵利曠野鬼說法經一卷(祐錄雲訶利出第九卷)[(序-予+林)/女]夷比丘經一卷(一名摩夷經出第十卷)惡道經一卷(一名惡意經亦云出第四十九出第十五卷)四意止經一卷(一名四意止本行經出第二十四卷)息恚經一卷(或雲自恚經出第二十七卷)貧窮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柔軟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優婆塞五法經一卷(出第三十卷)受持經一卷(出第三十卷亦云出雜阿含第三十五)福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商人求財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名稱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何苦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婆羅門行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阿蘭那經一卷(出第四十卷)浮彌經一卷(出第四十卷祐錄雲抄增一)瞿曇彌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中阿含本文經一卷(出第六十卷)七車譬喻經一卷長者梨師達多兄弟二人往佛所經一卷(亦云長者兄弟詣佛經亦云抄雜阿含第三十)奈女經一卷(祐錄雲抄中阿含新編上)   福行經下二十四部二十四卷並出中阿含經(准隋開皇仁壽二眾經錄中更有七知經離睡經受歲經梵志計水淨經苦陰經苦陰因事經樂想經阿耨風經伏淫經黃竹園經尊上經意經應法經鞞摩肅經邪見經箭喻經上十六經亦云出中阿含今與本經文勘乃是異譯非是別生已編入正錄訖其父母恩難報經亦云別生今勘文不同且編見錄)飛鳥喻經一卷(抄第十五卷)三十三天園觀經一卷(抄第十五卷)五戰鬥人經一卷(抄第十八卷)波斯匿王何欲最樂經一卷(抄第十九卷)舍衛城人喪子狂經一卷(一名梵志喪女經抄第二十卷)大枯樹經一卷(一名枯樹經無大字一名積木燒然經抄第二十二卷亦云出中阿含第一卷)鷹鷂獵經一卷(抄第二十三卷)毗羅斯那居士五欲娛樂經一卷(抄第二十四卷)長者詣佛說子婦不恭經一卷(祐錄雲抄阿含陳錄雲抄增一三十四新編上)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獄經一卷(祐錄雲抄阿含陳錄雲抄增一三十八新編上)波斯匿王詣佛有五威儀經一卷(抄第四十一卷)調達入地獄經一卷(或雲調達入地獄事經祐雲抄中阿含)掃地經一卷世間強益布施經一卷羅閱城人民請佛經一卷梵天詣婆羅門講堂經一卷郁伽居士見佛聞法醒悟經一卷(亦云修伽陀居士佛為說法得性悟經)水喻經一卷七寶經一卷鴟鳥事經一卷學人意亂經一卷(一名母子作僧尼意亂經亦名亂意)六衰事經一卷(祐錄失譯中有今見其本雲出增一四紙半新編上)彌勒下生經一卷(出第四十四卷佛在舍衛國因阿難請說七紙新編上)增一阿含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三紙新編上)行七行現報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一紙新編上)十二因緣經一卷(出第四十六卷舊在大乘藏中誤也三紙新編上)   飛鳥喻經下二十六部二十六卷並出增一阿含經(准隋開皇仁壽二眾經錄中更有三經謂四人出現世間經婆羅門避死經四泥犁經亦云出增一阿含今撿是異譯本非別生者已編入正錄訖故此除之其增一阿含行七行現報二經舊雲出增一中言是異譯編入見錄今撿是別生經非異譯者其十二因緣經及彌勒下生經六衰事經亦出增一故附斯錄)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一卷(出第二卷)佛跡見千輻輪相經一卷(出第四卷)普施經一卷(出第四卷)佛為事火婆羅門說悟道經一卷(出第四卷)佛為婆羅門說耕田經一卷(或無田字出第四卷)佛為老婆羅門說偈經一卷(出第四卷)佛為憍慢婆羅門說偈經一卷(出第四卷)差摩比丘喻重病經一卷(出第五卷)佛為比丘說燒頭喻經一卷(出第七卷)優陀夷坐樹下寂靜調伏經一卷(出第九卷)色無常經一卷(出第十卷)諸漏盡經一卷(或雲諸盡經出第十卷)恆河譬經一卷(祐錄雲抄出第十卷新編上)佛為比丘說大力經一卷(出第十一卷)佛為頻頭婆羅門說像類經一卷(出第十一卷)四大色身生厭離經一卷(出第十二卷)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自他作苦經一卷(祐錄雲抄陳錄雲抄雜含出第十三卷新編上)異信異欲經一卷(出第十四卷)佛為比丘說三法經一卷(出第十四卷)葉喻多少經一卷(出第十四卷)四食經一卷(出陳朝大乘寺等錄出第十五卷新編上)醫王經一卷(出第十五卷)佛為比丘說極深險處經一卷(出第十六卷)佛為諸比丘說莫思惟世間思惟經一卷(或無下思惟字出第十六卷)佛為比丘說大熱地獄經一卷(出第十六卷)舍利弗等比丘得身作證經一卷(出第十八卷)釋提桓因詣目連放光經一卷(出第十九卷)目連見大身眾生燃鐵纏身經一卷(出第十九卷)目連見眾生身毛如箭經一卷(出第十九卷)見一眾生舉體糞穢塗身經一卷(亦名眾生身穢經出第十九卷)阿那律思惟目連神力經一卷(出第十九卷)眾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經一卷(出第十九卷)三行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眼色相系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無畏離車白阿難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質多羅長者請比丘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新編上)世尊繫念經一卷(出第二十二卷)商人脫賊難經一卷(出第二十二卷)長者命終生兜率天經一卷(出第二十二卷)如來神力經一卷(出第二十三卷)大力士出家得道經一卷(亦云力士跋陀經出第二十三卷)阿育王獲果報經一卷(出第二十三卷)阿育王於佛所生大敬信經一卷(出第二十三卷)二童子見佛說偈供養經一卷(出第二十三卷)羅婆鳥為鷹所捉經一卷(此言半雉出第二十四卷)世間言美色經一卷(出第二十四卷)純陀沙彌經一卷(或雲沙門或作淳字出第二十四卷)雪山無獼猴經一卷(或作猿猴出第二十四卷)商人子作佛事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婆羅門通達經論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比丘於色厭離經一卷(出第二十六卷)舍諸世務經一卷(出第二十六卷)嬰兒譬經一卷(亦云嬰兒喻出第二十六卷)外道出家經一卷(出第二十七卷)轉輪聖王七寶現世間經一卷(出第二十七卷)無母子經一卷(出第二十八卷)婆羅門服白經一卷(出第二十八卷)向邪達法經一卷(出第二十八卷)精勤四念處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田夫喻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不淨觀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信人者生五種過患經一卷(出第三十卷)婆羅門虛偽經一卷(出第三十卷)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經一卷(祐錄雲抄陳錄雲抄雜含出第三十卷新編上)三種良馬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佛將比丘優婆塞乞人遊行遇外道說法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外道進問佛生歡喜天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佛為調馬聚落主說法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外道問佛鬥戰生天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少多制戒經一卷(出第三十三卷)四種良馬經一卷(出第三十三卷)釋種問優婆塞經一卷(出第三十三卷)無始本際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一切行不恆安住經一卷(或無住字出第三十四卷)婆羅門問世尊將來有幾佛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悉鞞梨天子詣佛說偈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長壽童子病見世尊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婆羅門問佛布施得福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十法成就惡業入地獄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蛇行法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羅漢遇瓶沙王經一卷(祐錄雲抄阿含陳錄雲抄雜含出第三十八卷新編上)佛見牧牛者示道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魔作不淨色慾嬈亂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尊者瞿低迦獨一思惟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人民疾疫受三歸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仙人說阿修羅王歸化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魔化年少詣佛說偈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壽命促經一卷(出第三十九卷)天於阿修羅欲戰鬥經一卷(出第四十卷)天帝釋受戒經一卷(出第四十卷)比丘問佛釋提桓因因緣經一卷(出第四十卷)四天王案行世間經一卷(出第四十卷)帝釋禮三寶供養經一卷(或無供養字出第四十卷)四種人經一卷(出第四十一卷)豆遮婆羅門論議出家經一卷(出第四十二卷)佛化火與婆羅門出家經一卷(或作大興出第四十二卷)二老男女見佛出家得道經一卷(出第四十二卷)河中草龜經一卷(出第四十三卷)四蛇經一卷(一名四虺喻經或雲四虺經出第四十三卷)恆水流樹經一卷(一名浮木譬喻經或作流澍出第四十三卷)灰河經一卷(一名塵灰河譬喻經出第四十三卷)四吒婆羅門出家得道經一卷(出第四十四卷)佛見梵天頂經一卷(出第四十四卷)帝釋慈心戰勝經一卷(出第四十六卷)波斯匿王祖母命終經一卷(出第四十六卷)鑄金喻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離車不放逸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木杵喻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金師精舍尊者病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過去鳴鼓人經一卷(出第四十七卷)過去彈琴人經一卷(出第四十八卷)天神禁寶經一卷(出第五十卷)羊群喻經一卷(或雲群羊喻)處中行道經一卷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一卷長者命終生無熱天經一卷不壞淨經一卷勸行有證經一卷婆羅門解知惡眾術經一卷(陳錄雲出增一二十二)波斯匿王女命過詣佛經一卷(陳錄雲出增一三十四)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一卷(陳錄雲前譯出增一三十八)三時過經一卷(陳錄雲抄出曜第十二)戒相應法經一卷(或雲戒相應經出第三十卷新編上)比丘問佛多優婆塞命終經一卷(出第二十卷新編上)獨富長者經一卷(亦云獨付長者財物無付經亦云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出第四十六卷亦云出增一第十二)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佛為那拘羅長者說根熟經一卷(或無羅根熟三字出第五卷新編上)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一卷(出第十四卷新編上)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禪思滿足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新編上)   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下一百三十二經並出雜阿含經(准隋開皇仁壽二本眾經錄中。更有八經。謂七處三觀經。滿願子經。水沫所漂經。馬有八態經。相應相可經。此之五經勘文乃是異譯非是別生。又有數經。十一相思念如來經。身觀經。其數經。出中阿含。是異譯本。十一相經出增一中。亦是異譯。其身觀經文中撿無上之八經。並編見錄。故此除之。其戒相應法下三經大周錄中編單本內。今撿並出雜阿含中。其年少婆羅門下五經。周錄之中編闕本內。今撿得其本。勘與雜阿含同。於中獨富長者經半阿摩勒果經。隋眾經錄別生經中已載。今並相從編之於此)三方便經一卷積骨經一捲地獄贊經一卷(經後有地獄贊此經出勘本不同未詳所以)   三方便下三經並出七處三觀經禪秘要經一卷(僧祐等錄並雲抄禪要秘密治病經即是治禪病秘要法中出新編上)   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下一百三十六部一百三十六卷並是雜阿含部分別生經那賴經一卷(出第一卷)分衛比丘經一卷(亦云比丘分衛經出第一卷)和難經一卷(出第一卷)邪業自活經一卷(出第一卷)是我所經一卷(出第一卷)野雞經一卷(出第一卷)前世諍女經一卷(出第一卷)墮珠海水中經一卷(出第一卷)旃闍摩暴志謗佛經一卷(出第一卷)鱉獼猴經一卷(出第一卷)五仙人經一卷(出第一卷)舅甥經一卷(出第一卷)閒居經一卷(出第二卷)舍利弗般泥洹經一卷(出第二卷)子命過經一卷(出第二卷)比丘各言志經一卷(出第二卷)迦旃延無常經一卷(出第二卷)和利長者問事經一卷(出第二卷)佛心總持經一卷(或雲總持經出第二卷)護諸比丘咒經一卷(出第二卷新編上)吉祥咒經一卷(出第二卷)和難釋經一卷(出第三卷)國王五人經一卷(一名五福德子經出第三卷)蠱狐烏經一卷(或作鳥字出第三卷)比丘疾病經一卷(出第三卷)審裸形子經一卷(一名佛覆裸形子經出第三卷)腹使經一卷(出第三卷)弟子命過經一卷(出第三卷)水牛王經一卷(出第四卷)免王經一卷(出第四卷)無懼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五百幼童經一卷(亦云五百童子出第四卷)毒草喻經一卷(出第四卷)鱉喻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菩薩曾為鱉王經一卷(祐雲失譯出第四卷新編上)毒喻經一卷(舊錄雜譬喻中亦有今彼中除出第四卷)誨子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負為牛者經一卷(亦云負債為牛出第四卷)光華梵志經一卷(出第四卷)毒悔喻經一卷(出第四卷)馬喻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比丘尼現變經一卷(出第四卷)梵志經一卷(出第五卷)驢駝經一卷(出第五卷)君臣經一卷(出第五卷)拘薩羅國烏王經一卷(或無羅字出第五卷)蜜具經一卷(出第五卷)雜贊經一卷(出第五卷)孔雀經一卷(出第五卷)仙人撥劫經一卷(僧祐錄雲仙人撥劫喻經出第五卷)清信士阿夷扇持父子經一卷(或無父子字出第五卷)夫婦經一卷(出第五卷)薩和達王經一卷(出第五卷新編上)首達經一卷(亦云惟先首達經出第五卷新編上)   那賴經下五十四部五十四卷。並出生經(此生經上下總有五十五經。其第五十五名譬喻經。於中離出薩和達及首達二經。合五十六。此五十六中除總持經孤獨經。除二經外有五十四經。上別生錄。又隋眾經錄別生經中。更有四經。謂命過神經象王經。猘狗經。八陽神咒經。並雲出生經中。今撿生經之內總無此經。撿本既無除之不上。此五十四經中有護諸比丘咒經。無懼經。鱉喻經。菩薩曾為鱉王經。誨子經。馬喻經薩和達經。首達經。上之八經新編此錄。於中無懼鱉喻誨子馬喻首達等五經眾經錄雲出雜譬喻護諸比丘咒薩和達二經。眾經錄雲是大小乘抄未知所出。今以並與生經之中經名目同。編之於此菩薩曾為鱉王經。祐雲失譯者誤也。既與此同故編斯錄)梵志觀無常得解脫經一卷(與桀貪王同是一經約緣分二出上卷)桀貪王經一卷(出上卷)須陀利經一卷(祐雲失譯出上卷新編上)摩竭梵志經一卷(祐雲出義足出上卷新編上)梵志疑爭得解脫經一卷(與鏡面王同是一經約緣分二出上卷)鏡面王經一卷(六度集中亦有此經與此大同出上卷)老少俱死經一卷(祐雲失譯出上卷新編上)彌勒難經一卷(祐雲失譯出上卷新編上)勇辭梵志經一卷(出上卷)淫人曳踵行經一卷(房雲失譯六度集中亦有與此大同出上卷新編上)猛觀梵志經一卷(出下卷)法觀梵志經一卷(出下卷)兜勒梵志經一卷(出下卷)蓮華色比丘尼經一卷(祐雲失譯出下卷新編上)   桀貪王經下一十四部。一十四卷。並出義足經(其摩竭梵志經。僧祐錄雲出義足經。其須陀利經老少俱死經。彌勒難經。蓮花色比丘尼經。此之四經。祐雲失譯其淫人曳踵行經。房雲失譯。今勘並與此同。故編斯錄。撿其義足上下總有一十六經。今除優填王經。異學捔飛經父子共會經。維樓勒誅釋經除此四外餘十四經離為十四。具載斯錄)善時鵝王經一卷(出正法念處經)木槍刺腳因緣經一卷(出興起行經)譬喻六人經一卷(亦云六人喻經山罵意經)阿闍世王問嗔恨從何生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不與婆羅門等爭訟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摩訶比丘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外道仙尼說度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度梵志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祭亡人不得食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三毒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四食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調達喻經一卷(祐錄雲抄新編上)二十八天經一卷(祐錄失譯中載八紙半新編上)首至問佛十四事經一卷(亦云十四意亦云十四章兩紙半新編上)數息事一卷(祐雲新說數息事兩紙新編上)   阿闍世王等九經。祐錄雲。抄而不指所出。其二十八天等三經。撿見其本並是抄經。而未的知出何經律。又隋仁壽眾經錄中小乘別生抄經。總二百一十三部二百二十七卷。亦不指陳所出。今撿諸代錄多已載訖。彼錄以受十善戒經迦丁比丘經等為別生抄者。理不然也。既無的據難可依憑。略述如前。余刪不載。 小乘律別生   四十二部 四十九卷摩竭魚因緣經一卷(出第九卷新編上)尊者鄔陀夷引導諸人禮佛經一卷(出第十一卷新編上)還本國度父王經一卷(出第十七卷末第十八卷初新編上)水生太子經一卷(出第十九卷新編上)施物法非法經一卷(出第二十四卷新編上)教誡羅怙羅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新編上)五趣生死輪轉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新編上)善來苾芻因緣經一卷(出第四十二卷新編上)七有事無事福業經一卷(出第四十六卷新編上)   摩竭魚下九經並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中火生長者受報經二卷(出第二第三卷新編上)尊者善和好聲經一卷(出第四卷新編上)五種水羅經一卷(出第五卷新編上)勝鬘夫人本緣經一卷(出第七卷新編上)勝光王信佛經一卷(出第八卷新編上)誅釋種受報經一卷(出第八卷第九卷新編上)大世主苾芻尼入涅槃經一卷(出第十卷新編上)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編入寶積第十四會出第十一十二卷新編上)敬法捨身經一卷(出第十四卷初新編上)度二邪見童子得果經一卷(出第十四卷新編上)清淨威儀經一卷(或作洗淨出第十六卷新編上)大目連受報經一卷(出第十八卷新編上)初誕生現大瑞應經一卷(出第二十卷新編上)度迦多演那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新編上)[醫-酉+王]羅缽龍王業報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卷新編上)安樂夫人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新編上)增養因緣經三卷(出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卷新編上)妙光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新編上)降伏外道現大神通經一卷(出第二十六卷新編上)大藥善巧方便經二卷(出第二十七二十八卷新編上)佛從天下贍部洲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新編上)度瘦瞿答彌經一卷(出第三十卷新編上)呵利底母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卷新編上)法與尼在家得果經一卷(出第三十二卷新編上)樹生婆羅門憍慢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末第三十五卷初新編上)弟子事師經一卷(出第三十五卷新編上)七種不退轉經一卷(出第三十五卷新編上)佛為長者說放逸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新編上)地動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新編上)四種黑白法印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新編上)佛將入涅槃度善賢經二卷(出第三十七卷半後三十八卷半前新編上)佛般涅槃行雨大臣告王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新編上)八大國王分舍利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末第三十九卷初新編上)   火生長者經下三十三經並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雜事中(又有給孤長者請畫寺因緣一卷出雜事第十七及毗奈耶頌第五卷)   從摩竭魚因緣經下。四十二部四十九卷。並是說一切有部律中緣起。三藏義淨鈔出流行。既是別生故編斯錄。 聖賢集別生   一百三十四部 一百三十四卷羅彌壽經一卷(一名羅旬喻一名那彌壽一名羅貧壽)栴檀塗塔經一卷。   右上二經出撰集百緣經無常經一卷(非新譯者出第一卷)阿難見伎樂啼哭無常經一卷(出第一卷)比丘求證人經一卷(出第一卷)群牛千頭經一卷(出第一卷)竊為沙門經一卷(出第一卷)瓦師逃走經一卷(出第一卷)七老婆羅門請為弟子經一卷(出第一卷)瞎鱉經一卷(出第一卷)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一卷(出第二卷)集修行士經一卷(或雲修士行出第二卷)比丘問佛何故舍世學道經一卷(出第二卷)梵志問世間減損經一卷(出第二卷)梵志避死經一卷(出第二卷)佛看比丘病不受長者請經一卷(出第二卷)童子善射術經一卷(出第二卷)孤母喪一子經一卷(出第二卷)三魚失水經一卷(出第三卷)慳貪長者經一卷(出第三卷)斫毒樹復生經一卷(亦云更生出第三卷)女人慾熾荒迷經一卷(出第三卷)獵師舍家學道經一卷(出第三卷)坐禪比丘命過生天經一卷(出第三卷)貧子得財發狂經一卷(出第三卷)放逸經一卷(出第四卷)甘露道經一卷(出第四卷)多聞經一卷(出第四卷)求離牢獄經一卷(出第四卷)深淺學比丘經一卷(出第五卷)降千梵志經一卷(出第五卷)暴象經一卷(出第五卷)拘提比丘經一卷(出第五卷)良時難遇經一卷(出第五卷)梵志子死稻敗經一卷(出第六卷)歡喜過差天經一卷(出第六卷)昔有二人相愛敬經一卷(出第六卷)佛往慰迦葉病經一卷(出第六卷)護口意經一卷(出第七卷)波利比丘謗梵行經一卷(出第七卷)慈仁不殺經一卷(出第七卷)摩耶只女人謗佛生身入地獄經一卷(出第七卷)佛命阿難詣最勝長者經一卷(出第八卷)最勝長者受咒願經一卷(或直雲受咒願經出第八卷)北方世利經一卷(出第八卷)佛神力救長者子經一卷(出第八卷)流離王攻釋子經一卷(出第八卷)信能渡河經一卷(出第八卷)有眾生三世作惡經一卷(出第八卷)昔為鹿王經一卷(出第九卷)梵志誡火恩經一卷(或作試出第十卷)二僑士經一卷(出第十卷)聰明比丘經一卷(出第十卷)寤意經一卷(出第十卷)長壽王經一卷(出第十卷)說法難值經一卷(出第十一卷)調達問佛顏色經一卷(出第十一卷)無害梵志執志經一卷(出第十二卷)國王厭世典經一卷(出第十二卷)佛度旃陀羅兒出家經一卷(或無出家字出第十三卷)出曜華經一卷(出第十三卷)承事勝己經一卷(出第十四卷)梵志問佛師經一卷(出第十四卷)善唄比丘經一卷(出第十四卷)六師結誓經一卷(出第十四卷)無病第一利經一卷(出第十五卷)法施勝經一卷(出第十五卷)水上泡經一卷(出第十六卷)流離王生身入地獄經一卷(或無生身字出第十六卷)目連弟布施望即報經一卷(出第十六卷)調達生身入地獄經一卷(出第十六卷)童子問佛乞食事經一卷(出第十六卷)多倒見眾生經一卷(或無多字出第十六卷)乞兒發噁心經一卷(出第十八卷)長者夜輸得非常觀經一卷(亦直雲非帝觀經出第十九卷)八歲沙彌降伏外道經一卷(舊錄雲八歲沙彌折外異學經)鐘磬貧乏經一卷。   無常經下。七十五部七十五卷。並出出曜經中。其有眾生三世作惡經。周錄雲。是異本編在藏錄者誤也優波斯那優婆夷經一卷(陳錄雲抄賢愚經出第三卷新編上)出家功德經一卷(抄出家功德品初無福增因緣出第七卷二紙新編上)出家功德度福增因緣經一卷(抄出家功德品初兼福增因緣少分顛倒安置加證信序並度人儀五紙新編上)叔離比丘尼本緣經一卷(陳錄雲抄賢愚經出第七卷新編上)沙彌守戒自殺經一卷(出第七卷)二鸚鵡聞四諦經一卷(出第十二卷)鳥聞比丘法生天經一卷(出第十二卷)五百雁聞佛法生天經一卷(出第十三卷)堅誓師子經一卷(出第十三卷)   優波斯那經下九部九卷並出賢愚經人受身入陰經一卷(出第一卷)人身八十種蟲經一卷(出第一卷)人身四百四病經一卷(出第一卷)五陰成敗經一卷(出第一卷)除恐怖品經一卷(出第一卷)修行慈經一卷(出第一卷)修行勸意經一卷(祐錄雲抄中阿含出第二卷)忍辱經一卷(陳錄雲抄修行道地出第三卷)曉食經一卷(抄曉了食品出第三卷)地獄罪人眾苦經一卷(或雲眾苦事出第三卷)地獄眾生相害經一卷(出第三卷)歡悅品經一卷(或作勸悅出第四卷)人病醫不能治經一卷(或雲不能白治)   人受身入陰經下一十三經並出修行道地經阿練若習禪法經一卷(即是抄菩薩禪法第一卷其菩薩禪法即坐禪三昧經是新編上)禪經偈一卷(祐雲抄禪經中偈即是禪法要解抄新編上)形疾三品風經一卷(祐雲抄思惟略要經)諸法實相觀經一卷(亦抄思惟略要法新編上)阿恕伽王本緣經一卷(出阿育王傳第二卷新編上)蓮華女經一卷(是法句喻經別抄出第二卷)初受道經一卷賣智慧經一卷福子經一卷國王痴夫人經一卷八歲沙彌開解國王經一卷化譬經一卷(一名化喻經)獮猴與婢共戲致變經一卷居士沒故為婦鼻中蟲經一卷度脫狗子經一卷(或無脫字)俱夷懷羅雲本經一卷鬚河譬喻經一卷(或無譬字陳錄雲抄雜含第十)流離王入地獄經一卷(出曜中亦有未詳所以)福報經一卷(法經錄中重上)教子經一卷(祐雲一名須達教子經舊錄雲鬚達訓子經)迦葉詰阿難經一卷(亦名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隋眾經錄存為二經者誤)人詐名為道經一卷貧女人聽經為毒蛇所齧命終生天經一卷明宿願果報經一卷聽四因譬喻經一卷王后為蜣螂經一卷金色女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赤嘴烏喻經一卷神通應化經一卷(一名羅漢比丘答問)阿難多桓羅雲母經一卷(一名羅雲母經)種田經一卷覺福經一卷(或雲學福經一卷)四飯聖法章一卷八部僧行名經一卷阿難邠祁四時布施經一卷。   初受道下二十九經並出雜譬喻經(准隋仁壽眾經錄中有三十九經今以罵意經一卷撿諸代錄雲安高譯今編入藏此中故闕其六人喻經雲出罵意前已編上故此除之其得道挮撜經亦云出雜譬喻今以大本既無且編入藏其無懼經鱉喻經毒喻經誨子經馬喻經首達經已上六經並出生經之中舊雲出雜譬喻者誤也今編彼錄此亦除之其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即迦葉詰阿難經異名不合雙出除此十經之外有二十九經如前所列既雲出雜譬喻未知止的出何者雙卷譬喻二本撿並無此等經應出八十卷者或可出護公所譯雜譬喻三百五十首經其經並在闕本錄內)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七(別錄之七) 別錄中刪略繁重錄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刪繁錄者。謂同本異名。或廣中略出。以為繁剩今並刪除。但以年歲久淹共傳訛替。徒盈卷帙有費功勞。今者詳挍異同甄明得失。具為條目有可觀焉。 新括出別生經   六十七部一百八十五卷虛空藏所問經八卷(亦云方等王虛空藏經或直雲虛空藏經或五卷)   右一經。是大集經中虛空藏菩薩品別抄流行。大周錄雲。乞伏秦代沙門聖堅譯者謬也。彼聖堅譯者闕本虛空藏菩薩問持經得幾福經一卷。   右一經。亦是大集虛空藏品中別文抄出。諸錄皆云。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者謬也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羅蜜經一卷。   右一經。出六度集經施度無極中。諸錄皆云。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者謬也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   右一經。即是舊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別出流行。初加證信序。及取第二會初緣起置之於首。長房等錄並雲。西晉失譯者謬也隨願往生經一卷(亦名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亦云普廣菩薩經)   右一經。是大灌頂經第十一卷普廣品。或有經本在第十二。長房等錄皆云。吳代優婆塞支謙譯。或雲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者。二俱謬也藥師琉璃光經一卷(亦名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   右一經。是大灌頂經第十二卷。或有經本在第十一。長房等錄皆云。宋代鹿野寺沙門慧蕳譯者謬也大般若第二會經七十八卷(時俗題雲新譯大品放光般若)大般若第四會經一十八卷(時俗題雲新譯道行小品般若)   右二經。時俗共傳雲。是三藏義淨所譯。別改題目抄寫流行。撿尋淨公經目不曾別譯此經。及勘其文乃與大般若無異。恐不知委故此述之最勝天王般若經八卷(亦云新譯勝天王般若)   右一經。即大般若第六會與舊勝天王般若。同本異譯曼殊般若經二卷(亦云新譯文殊般若)   右一經。即大般若第七會曼殊室利分與舊文殊般若。同本異譯理趣般若經一卷。   右一經即大般若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密跡金剛力士經二卷。   右一經。內典錄雲失譯者非也。今尋其本乃出五卷密跡力士經中。從第四卷初第四紙五言偈。後第五行第五字下生起。至第五卷末文句全同增壹阿含經一卷(三紙)   右一經。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一卷。抄出二經。初明四梵福。次明四食。後明四辯。長房錄雲。西晉沙門法炬譯者謬也行七行現報經一卷(一紙)   右一經出增壹阿含經第三十四卷十二因緣經一卷(三紙)   右一經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六卷。周錄編在大乘藏中。雲與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同本異譯者謬也戒相應法經一卷。   右一經。出雜阿含經第三十卷。長房錄雲。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者謬也比丘問佛多優婆塞命終經一卷。   右一經。亦出雜阿舍經第三十卷。長房錄雲。西晉沙門法炬譯者謬也獨富長者經一卷。   右一經。出雜阿含經第四十六卷。長房錄雲。後漢三藏安世高譯者謬也有眾生三世作惡經一卷。   右一經。出出曜經第八卷。長房錄雲。西晉沙門法炬譯者謬也出家功德經一卷。   右一經。出賢愚經出家功德品初。長房錄雲。吳代優婆塞支謙譯者謬也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四卷長房錄雲後漢三藏安世高譯者謬)佛為那拘羅長者說根熟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五卷長房錄雲後漢三藏安世高譯者謬也)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十四卷長房錄雲吳代優婆塞支謙譯者謬也)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二十五卷)禪思滿足經一卷(出雜阿含經第二十九卷據長房錄前後兩譯者並謬也)   右上五經。周錄之中編在闕本經內。今撿得其本並出雜阿含中。既是別生除之不錄摩竭魚因緣經一卷(出第九卷)尊者鄔陀夷引導諸人禮佛僧經一卷(出第十一卷)還本國度父王經一卷(出第十七卷末第十八卷初)水生太子經一卷(出第十九卷)施物法非法經一卷(出第二十四卷)教誡羅怙羅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五趣生死輪轉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善來苾芻因緣經一卷(出第四十二卷)七有事無事福業經一卷(出第四十六卷)   摩竭魚因緣下九經並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中火生長者受報經一卷(出第二第三卷)尊者善和好聲經一卷(出第四卷)五種水羅經一卷(出第五卷)勝鬘夫人本緣經一卷(出第七卷)勝光王信佛經一卷(出第八卷)誅釋種受報經二卷(出第八第九卷)大世主苾芻尼入涅槃經一卷(出第十卷)佛為難拖說出家入胎經二卷(編入寶積第十四會出第十一十二卷)敬法捨身經一卷(出第十四卷初)度二邪見童子得果經一卷(出第十四卷)清淨威儀經一卷(或雲洗淨威儀出第十六卷)大目連受報經一卷(出第十八卷)初誕生現大瑞應經一卷(出第二十卷)度迦多演那經一卷(出第二十卷)[醫-酉+口]羅缽龍王業報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   (此[醫-酉+口]羅缽龍王經與度迦多演那經明同異者但前經初文別剩四紙緣起下文並同無別何繁重鈔分為二經)安樂夫人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一卷)增養因緣經三卷(出第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卷)妙光因緣經一卷(出第二十五卷)降伏外道現大神通經一卷(出第二十六卷)大藥善巧方便經二卷(出第二十七二十八卷)佛從天下贍部洲經一卷(出第二十九卷)度瘦瞿答彌經一卷(出第三十卷)訶利底母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一卷)法與尼在家得果經一卷(出第三十卷)樹生婆羅門憍慢經一卷(出第三十四卷末第三十五卷初)弟子事師經一卷(出第三十五卷)七種不退轉經一卷(出第三十五卷)佛為長者說放逸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地動因緣經一卷(出第三十六卷)四種黑白法印經一卷(出第三十七卷)佛將入涅槃度善賢經二卷(出第三十七卷半後三十八卷半前)佛般涅槃行雨大臣告王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八大國王分舍利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末第三十九卷初)   (此上二經文相錯涉其大臣告王經比於後經前文剩兩紙余其分舍利經比於前經後文可剩三紙余並無異鈔為二經繁而未當)   火生長者下三十三經。並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從摩竭魚因緣經下。四十二經四十九卷。並是說一切有部律中緣起。三藏義淨鈔出流行。既類別生故並刪削。於中施物法非法經。弟子事師經。比於廣文雖少增減義既不異於本。豈繁別為部卷。類諸別生亦並刪也。 新括出名異文同經   二十部五十二卷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十卷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出寶唱錄)   右一經。即薩遮尼乾子經之異名。周錄別載。復雲闕本者誤也新道行經七卷(或十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出長房等錄)   右一經。撿諸藏本並與小品般若文句全同者其本錯也。護公所譯新道行經時無其本(承聞東都有護譯本尋之未獲)大方等大集經八卷。   右一經。唐內典錄及大周錄二錄俱載。今撿其文即是合部大集經第六帙也。初之二卷名十方菩薩品。即是明度五十挍計經。後之六卷乃是無盡意經。其明度五十挍計經不知何故編入大集。以有差殊今存別部之者。此既重載今故刪除阿耨達龍王經二卷。   右一經。與弘道廣顯三昧經文句全同。但名別異。今存一本合道神足經三卷。   右一經。與道神足無極變化經文同名異哀泣經三卷(或二卷六品)   右一經。與方等般泥洹經文同名異。其方等泥洹初品名為哀泣。乃取此品名目以作經題。比於方等泥洹。後闕三品文不足矣寶田慧印三昧經一卷。   右一經。與慧印三昧經文句全同名廣略異。長房錄雲。慧印三昧經亦名寶田慧印三昧經。周入藏錄二本俱載。一單一重誤之甚也鹿子經一卷。   右一經。與鹿母經文同名異。據其文義合從母立名。長房錄雲。鹿子經吳代優婆塞支謙譯者謬也小無量壽經一卷。   右一經。與阿彌陀經文同名異。其宋代三藏求那跋陀羅所譯小無量壽經。時無其本胎藏經一卷(出長房錄)   右一經與無垢賢女經文同名異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   右一經。與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文同名異。此聞城經合有異本。尋之未獲大安般經一卷(或二卷內典錄雲二卷長房錄雲一卷)   右一經與大安般守意經文句全同名廣略異。群錄之中存其二本者誤之甚也申日經一卷。   右一經。與大乘藏中月光童子經文同名異。父名申日。子號月光。約此不同立經名別。長房錄雲。申日經吳代優婆塞支謙譯者謬也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   右一經與罪福報應經文句全同名廣略異栴陀越經一卷。   右一經。與栴陀越國王經文句全同名廣略異。周入藏中栴陀越經編在單本。栴陀越國王經在於重譯。二處載者誤之甚也真偽沙門經一卷(長房錄雲一名摩訶比丘經亦名迦葉禁戒經)   右一經。即迦葉禁戒經之異名文句全同。或雲宋代鹿野寺沙門慧蕳譯者謬也轉法輪經一卷。   右一經。撿無其本。諸經藏內皆以轉法輪論替之者誤也(近於東都尋得正本編入藏訖)賓頭盧為王說法經一卷。   右一卷與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文句全同名廣略異阿蘭若習禪法經二卷。   右一經與坐禪三昧經文同名異禪秘要經五卷。   右一經。雲是宋代三藏曇摩蜜多譯。雲與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所譯禪秘要法同本異出。今撿尋上下文極交錯非是本經。初之一卷乃是治禪病秘要法文。仍不盡至半而止。第二卷已去即是羅什所譯禪秘要法。從第一卷過半生起至第三卷末。文亦不盡欠十餘紙。均為四卷通前成五。其曇摩蜜多譯者。時闕其本。 新括出重上錄經   八部三十卷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八卷亦名菩薩戒經又名菩薩地經)   右一經。亦名菩薩地持論。今此錄中編之為律。存其經名除其論錄。周錄中雲。菩薩地持經闕本者誤也。又周錄中此一本經既有多名。前後差互凡六處重上錯之甚也(大乘經中一處上大乘律中二處上大乘論中一處上闕本錄中二處上)   余經重載其數非一。恐繁紙墨故略述之無畏德女經一卷(今編入寶積)第一義法勝經一卷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   右三經。大周入藏錄中單本重譯二處俱載者誤也。今除單本編重譯中發菩提心經二卷(亦名發菩提心論)   右一經。周入藏錄大乘經中及大乘論二處俱載者誤也。今以菩薩所造除其經名存於論錄諫王經一卷(亦名大小諫王經)   右一經周入藏闕本二錄俱載者誤也法句經二卷(亦云法句集)   右一經。周入藏錄大乘重譯及集傳內二處俱載者誤也。尋文並同不可分二。雖曾再譯一本闕無。今經中除編於集內攝大乘釋論十二卷。   右一論。隋開皇仁壽中眾經錄及唐內典大周錄等皆存二本。雲與十五卷攝論同本異出俱是陳朝三藏真諦所譯者誤也。今勘文句首末全同。卷雖多少有殊不可分為二部。但存十五卷本。十二成者除之。 新括出合入大部經   五十二部一百四十一卷金光明經四卷(一十八品) 北涼三藏曇無讖譯金光明經七卷(二十二品或六卷)   陳三藏真諦全譯(四品合成七卷)金光明經更廣壽量(大辯陀羅尼經五卷續四卷本)   周宇文氏三藏耶舍崛多續壽量大辯二品。   右隋興善寺沙門寶貴。取前三本及闍那崛多所譯銀主囑累二品。總二十四品合成八卷。前之三本併合入中一無增減。其八捲成者留之入藏。上之三本既重故略密跡金剛力士經七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在第三會(或四卷或五卷或八卷)菩薩夢經二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在第四會(新改名淨居天子會)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   在第八會十法經一卷。   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在第九會(加名大乘十法會)大菩薩藏經二十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   在第十二會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出說一切有部律)   大唐三藏義淨譯。   在第十四會(改名入胎藏會)文殊師利授記經三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   在第十五會菩薩見實三昧經十六卷。   高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在第十六會(或十四卷或十卷)菩薩藏經三卷(一名富樓那問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在第十七會(亦名大悲心經改名富樓那會或二卷)護國菩薩經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   在第十八會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   曹魏三藏康僧鎧譯。   在第十九會(或二卷)迦葉經二卷。   元魏外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在第二十三會善臂菩薩所問經二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在第二十六會(或一卷)無畏德女經一卷。   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在第三十二會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在第三十三會(或二卷)大方等善住意天子問經四卷。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   在第三十六會大乘方便經三卷。   東晉外國居士竺難提譯。   在第三十八會移識經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   在第三十九會(改名賢護長者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一卷。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   在第四十一會(改名彌勒問八法會)大寶積經一卷。   失譯。   在第四十三會(改名普明菩薩會)寶梁經二卷。   北涼沙門道龔譯。   在第四十四會文殊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梁三藏曼陀羅仙譯或二卷。   在第四十六會(般若部中重出一本此在次不可偏除故存其目)寶髻菩薩所問經二卷(亦名菩薩淨行經)   西晉竺法護譯。   在第四十七會。   右密跡力士經下合二十三部共八十一卷。並是大寶積經諸會舊譯。三藏菩提流志勘梵本同。更不重翻直編會次。既合入大部別者刪之三律儀經三卷(與舊大方廣三戒經同本)   在第一會無邊莊嚴經四卷。   在第二會無量壽如來經二卷(與舊大阿彌陀經等同本)   在第五會不動如來經二卷(與舊阿閦佛國經同本)   在第六會被甲莊嚴經五卷。   在第七會文殊師利普門經一卷(與舊普門品經同本)   在第十會出現光明經五卷。   在第十一會佛為阿難說處胎經一卷(與舊胞胎經同本)   在第十三會無盡伏藏經二卷。   在第二十會授幻師跋陀羅記經一卷(與舊幻士仁賢經同本)   在第二十一會大神變經二卷。   在第二十二會優波離問經一卷(與舊決定毗尼經同本)   在第二十四會發勝志樂經二卷(與舊發覺淨心經同本)   在第二十五會善順菩薩經一卷。   在第二十七會勤授長者經一卷。   在第二十八會優陀延王經一卷(與舊優填王經同本)   在第二十九會妙慧童女經一卷(與舊須摩提經同本)   在第三十會恆河上優婆夷經一卷。   在第三十一會功德寶花敷菩薩經一卷。   在第三十四會善德天子經一卷(與舊文殊不思議境界經同本)   在第三十五會阿闍世王太子經一卷(與舊太子刷護經等同本)   在第三十七會淨信童女經一卷。   在第四十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一卷(與舊彌勒所問本願經同本)   在第四十二會無盡慧菩薩經一卷。   在第四十五會勝鬘夫人經一卷(與舊勝鬘經同本)   在第四十八會廣博仙人問經一卷(與舊毗耶娑問經同本)   在第四十九會。   右三律儀經下。合二十六部共四十四卷。大唐先天二年南印度三藏沙門菩提流志(唐雲覺愛)於西崇福寺譯。並是寶積諸會編在大部之中。亦有鈔寫別部流行。恐不知根源。故具條示(若新舊相合共成一百二十卷若各別分之則成一百二十五卷矣) 別錄中補闕拾遺錄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   補拾錄者。謂舊錄闕題新翻未載之類。今並詳而具之也。所冀法輪無玷慧日增暉。永燭幽途恆沾沃潤者矣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   後漢三藏支婁迦讖譯自誓三昧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   後漢沙門嚴佛調譯老女人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持句神咒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孛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太子沐魄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優填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灌洗佛形像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陀鄰尼缽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摩尼羅亶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玄師颰陀所說神咒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須摩提菩薩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申日兒本經一卷 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 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彌勒菩薩所問經一卷(今編入寶積)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梁三藏僧伽婆羅譯大乘十法經一卷 梁三藏僧伽婆羅譯種種雜咒經一卷 周三藏闍那崛多譯大集譬喻王經二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入法界體性經一卷 隋三藏闍那崛多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 大唐三藏那提譯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造塔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 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千手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或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通譯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經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通譯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通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大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長壽二年譯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 失譯菩薩本行經三卷失譯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 失譯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 失譯天王太子辟羅經一卷 失譯金剛三昧經二卷 失譯摩利支天經一卷 失譯六字神咒王經一卷 失譯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或雲問七佛陀羅尼經) 失譯三劫三千佛名經三卷 失譯牟梨曼陀羅咒經一卷 失譯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六字大陀羅尼經一卷 失譯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一卷 失譯。   已上大乘經五十九部拾遺編入菩薩戒本一卷北涼三藏曇無讖譯受十善戒經一卷 失譯。   已上大乘律二部拾遺編入法華經論二卷(或一卷) 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遺教經論一卷 陳三藏真諦譯唯識三十論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譯。   已上大乘論三部拾遺編入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婆羅門避死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罵意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父母恩難報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弊魔試目連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齋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須摩提女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黑氏梵志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猘狗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離睡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受歲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樂想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尊上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意經一卷 西晉三藏法竺護譯應法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鴦崛摩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分別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身觀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苦陰因事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瞻波比丘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伏淫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數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相應相可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慢法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法海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善生子經一卷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鐵城泥犁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阿耨風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四泥犁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水沫所漂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中心經一卷 東晉沙門竺曇無蘭譯海八德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文陀竭王經一卷 北涼三藏曇無讖譯鞞摩肅經一卷 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 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一卷 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進學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八關齋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弟子死復生經一卷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佛母般泥洹經一卷 宋沙門釋慧蕳譯起世因本經十卷 隋三藏達摩笈多譯苦陰經一卷 失譯阿鳩留經一卷 失譯兜調經一卷 失譯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 失譯玉耶女經一卷 失譯孝子經一卷 失譯鬼子母經一卷 失譯梵摩難國王經一卷 失譯梵志計水淨經一卷 失譯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一卷 失譯箭喻經一卷 失譯滿願子經一卷 失譯出家功德經一卷 失譯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 失譯邪見經一卷 失譯。   已上小乘經五十九部拾遺編入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梁沙門釋明徽集出四分雜羯磨一卷(以結戒場為首) 東魏三藏康僧鎧譯犯戒報應輕重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沙彌尼戒經一卷 失譯五百問事經一卷 失譯。   已上小乘律五部拾遺編入小乘論無遺道地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迦葉結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阿毗曇五法行經一卷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小道地經一卷 後漢三藏支曜譯雜譬喻經一卷 後漢三藏支樓迦讖譯舊雜譬喻經二卷 吳三藏康僧會譯佛醫經一卷 吳沙門竺律炎譯撰集百緣經十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惟日雜難經一卷 吳優婆塞支謙譯法觀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十二游經一卷 東晉沙門迦留伽陀譯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 東晉三藏佛陀跋陀羅譯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宋三藏曇摩蜜多譯勸發諸王要偈一卷 宋三藏僧伽跋摩譯分別業報略一卷(或加集字) 宋三藏僧伽跋摩譯阿育王經十卷 梁三藏僧伽婆羅譯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一卷 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符秦三藏鳩摩羅佛提譯思惟略要法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雜譬喻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提婆菩薩傳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婆藪槃豆法師傳一卷 梁三藏真諦譯贊觀世音菩薩頌一卷 大唐沙門釋慧智譯禪要呵欲經一卷 失譯內身觀章句經一卷 失譯雜譬喻經二卷 失譯六菩薩名一卷 失譯佛治身經一卷 失譯治意經一卷 失譯阿育王譬喻經一卷 失譯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一卷 失譯無明羅剎集一卷 失譯三慧經一卷 失譯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一卷 失譯。   已上賢聖集傳三十六部拾遺編入。   右文殊問署經下一百六十四部合二百五卷。並是舊譯經律論經大周廣錄有目入藏之內並無。闕本錄中有載不載。或有周錄遺漏諸錄有者今並拾遺編入藏錄大方廣佛花嚴經八十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文殊師利授記經三卷(今編入寶積)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乘四法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婆羅門李無諂譯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彌陀山等譯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譯六字神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入定不定印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曼殊室利一字咒王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莊嚴王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善夜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妙色王因緣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已上並於天后代譯)浴像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譯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譯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譯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寶思惟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浴像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數珠功德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大孔雀咒王經三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集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金剛光焰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 大唐三藏輸波迦羅譯蘇婆呼童子經三卷 大唐三藏輸波迦羅譯蘇悉地羯羅經三卷 大唐三藏輸波迦羅譯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  大唐三藏輸波迦羅譯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三藏金剛智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 大唐三藏金剛智譯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  大唐三藏金剛智譯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 大唐三藏金剛智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 大唐沙門懷迪於廣州譯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嚴譯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嚴譯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嚴譯。   已上大乘經六十一部新譯補闕編入十善業道經一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   已上大乘律一部新譯補闕編入大乘起信論二卷 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掌中論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取因假設論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十善經下天后代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五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觀所緣論釋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觀總相論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止觀門論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手杖論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   已上大乘論十二部新譯補闕編入無常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八無暇有暇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無常等三經天后代譯)五蘊皆空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三轉法輪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譬喻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痔瘺) 大唐三藏義淨譯略教誡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   已上小乘經八部新譯補闕編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五十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天后代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柰耶二十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雜事四十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或八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天后代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天后代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或十四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天后代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頌五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雜事攝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   已上小乘律十一部新譯補闕編入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 大唐沙門釋智嚴譯。   已上賢聖集傳三部新譯補闕編入。   右花嚴經下。九十六部合五百二十八卷。並是大周刊定錄後新譯。所以前錄未載。今並補闕編入藏錄(小乘論錄後無新譯)四分比丘戒本一卷 大唐沙門懷素依律集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大唐沙門懷素依律集四分僧羯磨三卷 大唐沙門懷素依律撰四分尼羯磨三卷 大唐沙門懷素依律撰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五分羯磨一卷(亦云彌沙塞羯磨) 大唐沙門釋愛同撰。   右四分戒本下。並小乘律合六部十卷。然並撰述有據時代盛行。故補先闕編之見錄釋迦譜十卷 簫齊沙門釋僧祐撰釋迦氏略譜一卷(或無略字)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釋迦方志二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經律異相五十卷 梁敕沙門寶唱等撰陀羅尼雜集十卷 未詳撰者舊錄亦載諸經要集二十卷 大唐沙門釋玄惲撰出三藏記集十五卷 梁沙門釋僧祐撰眾經目錄七卷 隋敕沙門法經等撰開皇三寶錄十五卷(內題雲歷代三寶紀) 隋翻經學士費長房撰眾經目錄五卷 隋敕翻經沙門學士等撰大唐內典錄十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續大唐內典錄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升撰古今譯經圖紀四卷 大唐沙門釋靖邁撰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升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 大唐天后敕沙門儉等撰開元釋教錄二十卷 大唐沙門釋智升撰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 大唐沙門釋玄應撰新譯花嚴音義二卷 大唐沙門釋慧苑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撰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或三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 大唐沙門釋智升撰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 大唐沙門釋彥悰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大唐沙門慧立等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 大唐三藏義淨撰法顯傳一卷(亦云歷遊天竺記傳) 東晉沙門法顯自述高僧傳十四卷(一卷是目錄) 梁沙門釋慧皎撰續高僧傳三十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辯正論八卷 大唐龍田寺釋氏撰破邪論二卷(或一卷) 大唐龍田寺釋氏撰甄正論三卷 大唐沙門釋玄嶷撰十門辯惑論二卷(或三卷) 大唐沙門釋復禮撰弘明集十四卷 梁沙門釋僧祐撰廣弘明集三十卷 大唐沙門釋道宣撰集諸經禮懺儀二卷 大唐沙門釋智升撰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 大唐三藏義淨撰比丘尼傳四卷 梁沙門釋寶唱撰別說罪要行法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受用三水要法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譯護命放生軌儀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撰。   右釋迦譜下合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並是此方所撰傳記然於大法裨助光揚故補先闕編之見錄。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八(別錄之八) 別錄中疑惑再詳錄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疑惑錄者。自梵經東闡年將七百。教有興廢時復遷移。先後翻傳卷將萬計。部帙既廣尋閱難周。定錄之人隨聞便上。而不細尋宗旨理或疑焉。今恐真偽交參是非相涉。故為別錄以示將來。庶明達高人重為詳定毗羅三昧經二卷決定罪福經一卷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一卷(余親見其本全非聖言)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一卷(與救疾經文勢相似一真一為將為未可)最妙勝定經一卷(與最妙初教經文勢相似一真一偽亦將未可)觀世音三昧經一卷清淨法行經一卷(記說孔老顏回事)五百梵志經一卷(亦名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經雲人身從五穀生)   右毗羅三昧經下八部九卷。古舊錄中皆編偽妄。大周刊定附入正經。尋閱宗徒理多乖舛。論量義句頗涉凡情。且附疑科難從正錄。或雲。貶量聖教罪有所歸。佛有誠言此非責難。經雲。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准斯道理須簡是非。仍俟諸賢共詳真偽(上之八經舊錄編偽今此偽錄之次亦存而不削舊錄偽經周錄刊為正者更有數部余未見本故此不論)法社經二卷(內題雲業報輪轉償債引導地獄慈善莊嚴法社經)   右一經大周錄雲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謹按長房等錄。竺法護所譯有法社經一卷。腳下注云。世注偽疑此應多是舊偽錄中小法社經。前經初題復雲。皇鹵三藏翻胡經出。然尋此文意狀涉人情。題注參差難為揩准且編疑錄待更詳之淨度三昧經三卷(簫子良抄撰中有淨度三昧經三卷疑此經是)益意經二卷(僧法尼誦中有益意經二卷疑此經是)   右二部五卷大周錄中編之入藏。尋閱文句亦涉人情。事須重詳且編疑錄優婁頻經一卷(僧法尼誦中有名疑此經是)   右一經。長房內典二錄直雲。梁天監十五年木道賢獻上。更不辯委曲。既無其本真偽難定。且附疑錄淨土盂蘭盆經一卷(五紙)   右一經。新舊之錄皆未曾載。時俗傳行將為正典。細尋文句亦涉人情。事須審詳且附疑錄三廚經一卷。   右一經。新舊諸錄並未曾載。然尋文理亦涉人謀。依而行之獲驗非一。復須詳審且附疑科。 別錄中偽妄亂真錄第七   (三百九十二部一千五十五卷)   偽經者邪見所造以亂真經者也。自大師韜影向二千年。魔教競興正法衰損。自有頑愚之輩惡見迷心。偽造諸經誑惑流俗。邪言亂正可不哀哉。今恐真偽相參是非一概。譬夫崑山寶玉與瓦石而同流。贍部真金共鉛鐵而齊價。今為件別真偽可分。庶涇渭殊流無貽後患佛名經十六卷(本經雖真以有偽雜編之於此或十二卷)   右一經時俗號為馬頭羅剎佛名。似是近代所集。乃取留支所譯十二卷者錯綜而成。於中取諸經名目。取後辟支佛名及菩薩名諸經阿羅漢名。以為三寶次第。總有三十二件。禮三寶後皆有懺悔。懺悔之下仍引馬頭羅剎偽經置之於後。乃以凡俗鄙語雜於聖言。經言。抄前着後抄後着前。前後着中。中着前後。此正當也。尋其所集之者全是庸愚只如第四卷中雲南無法顯傳經。在法寶中列此傳。乃是東晉平陽沙門法顯。往游天竺自記行跡。元非是經置法寶中誤謬之甚。又如第九捲雲南無富樓那南無彌多羅尼子。此是一人之名分為二唱。次雲南無阿難羅睺羅。此乃二人之名合之為一。如斯謬妄其數寔繁不能廣陳。略指如右。群愚仿習邪黨共傳。若不指明恐穢真教。故述之也要行捨身經一卷(三紙余後有捨身願文共有五紙)   右一經。不知何人所造。邪黨盛行。經初題雲。三藏法師玄奘譯。按法師所譯無有此經。偽謬之情昭然可見。且述四件用曉愚心。   一 偽經初雲。王舍城靈鷲山者。靈鷲山名古譯經有。奘法師譯皆曰鷲峰。今言靈鷲一偽彰也。   一 偽經初又雲。靈鷲山屍陀林側者。按諸傳記。其鷲峰山在摩伽陀國山城之內宮城東北十四五里。豈有都城之內。而安棄屍之處。事既不然二偽彰也。   一 偽經中又雲。佛說過去燃燈佛時初願捨身者。燃燈如來是釋迦牟尼佛第二無數劫滿授記之師。豈有得記當成方能死舍。事與理乖三偽彰也。   一 偽經中又雲。若有人殺害有情遍索訶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及盜常住現前僧物。如是等罪合墮地獄。若能捨身罪必消滅者。謗經造逆合墮阿鼻。死捨得除便無重報(如外道妄計殑伽河浴罪垢消除輕命自沉生天受福也言死舍除罪與彼妄計何殊)   愚夫造惡用此除愆。智者審思勿被欺誑。永淪惡趣無解脫期。事與理乖四偽彰也(訛殊極多不能備記)瑜伽法鏡經二卷(或一卷兼有偽序)   右一經。即舊偽錄中像法決疑經前文增加二品共成一經。初雲佛臨涅槃為阿難說法住滅品。此品乃取奘法師所譯佛臨涅槃記法住經。改換增減置之於首。次是地藏菩薩讚嘆法身觀行品。後是常施菩薩所問品。此品即是舊經。據其文勢次第不相聯貫。景龍元年三階僧師利偽造。序中妄雲。三藏菩提流志三藏寶思惟等於崇福寺同譯。師利雲有梵夾流志曾不見聞。以舊編入偽中。再造望蠲疑錄。偽上加偽訛舛尤多。目閱可知不勞廣敘(撰錄者曰余曾以此事親問流志三藏三藏□雲吾邊元無梵夾不曾翻譯此經三藏弟子般若丘多識量明敏具委其事恐時代綿遠謬濫真詮故此指明以誡於後其僧師利因少斗訟聖躬親慮特令還俗豈非上天不祐降罰斯人又臨終之時腹大如瓮惡征遄及可不懼歟)彌勒下生遣觀世音大勢至勸化眾生舍惡作善壽樂經一卷(亦直雲壽樂經十紙)光愍菩薩問如來出世當用何時普告經一卷(八紙)隨身本官彌勒成佛經一卷(賢樹菩薩問佛品)金剛密要論經一卷(亦名方明王緣起經或無論字兼說彌勒下生事十四紙)   右上四經並是妖徒偽造。其中說彌勒如來即欲下生等事(謹按正經從釋迦滅後人間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贍部洲人壽增八萬彌勒如來方始出世豈可壽年減百而有彌勒下生耶)以斯妖妄誘惑凡愚。淺識之流多從信受。因斯墜沒。可謂傷哉。故此甄明特希詳鑒耳佛升忉利天后阿難為諸四部眾說禮佛持齋儀式經一卷(亦云佛升忉利天持齋儀式經)彌勒摩尼佛說開悟佛性經一卷(經後題雲人身因緣開悟佛性經或直雲開悟佛性經九紙)淨行優婆塞戒經一卷(或雲淨行優婆塞戒經感應品第十三改遺教經作六紙)甲申年洪災大水經一卷(與彼佛缽記中甲申年水事不同二紙)蝦蟆經青呱品一卷(半紙許)自省經一卷(二紙)父母恩重經一卷(經引丁蘭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三紙)如來正教秘要藏經一卷(十紙)毗尼藏經一卷(八紙)頂蓋經一卷(內題雲佛說深妙法義論說深義生死道七紙)禪門經一卷(五紙)嫉妒新婦經一卷(亦云妒婦經)   右一經近代人造。忘其人名。緣妻嫉妒偽造此經以誑之。於中說嫉妒之人受報極重央崛摩羅經二卷(亦直雲央崛經與真經名同中有央崛摩羅經二卷疑此經是簫子良抄撰)重樓戒經一卷清淨居士子度人經一卷(亦云清淨士經)摩登耆經一卷譬喻經一卷(宋慧蘭譯中有譬喻經一卷時聞無本與此名同真偽相濫故兩存之)目連問經一卷(與真經名同語意全異)小法滅盡經一卷(與真經中法滅盡經文意全異)鳴鐘經一卷持戒法經一卷金錍決口經一捲地獄經一卷(漢代失譯有地獄經一卷疑即此是且兩存之)優缽只王經一卷阿難請福報論一卷阿難請問毗尼論一卷(或即阿難請問戒律論是)沙門論一卷獨乞辟支迦論一卷毗尼請問論一捲地獄傳一卷。   央崛經下。一十八部一十九卷。並義理乖背偽妄昭然。章疏共引靡知虛偽。故載斯錄傳示後賢。儻悟非真希同革弊。又偽經之類其數寔繁。更待尋求續編此例。   從佛名經下。三十七部五十四卷。承前諸錄皆未曾載。今開元新錄搜集編上定行三昧經一卷(一名摩訶目揵連所問經或雲佛遣定行經)真諦比丘慧明經一卷(或雲慧明比丘經或雲清淨真諦經)尼吒國王經一卷(或雲尼吒黃羅國王經或雲黃羅王經)胸有萬字經一卷(或雲胸現萬字經)薩和菩薩經一卷(舊錄雲國王薩和菩薩經或雲薩和薩經法經錄雲一名國一切度經)善信女經一卷(或雲善信經)護身主妙經一卷(一名度世護世經有云十二妙者誤)度護經一卷(或雲度護法經法經錄雲度法護經)毗羅三昧經二卷善王皇帝經二卷(或雲善王皇帝功德尊經或為一卷)惟務三昧經一卷(或作惟無三昧)阿羅呵公經一卷(或雲相國阿羅訶公經)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一卷(舊錄雲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陰馬藏經一卷(或雲陰馬藏光明經法經錄雲一名身土王所問治國經)大阿育王經一卷(雲佛在波柰者)四事解脫經一卷(或雲四事解脫度人經)大阿那律經一卷(非是八念者)貧女人經一卷(名難陀者舊錄雲貧女難陀經謹按賢愚經第十一卷有貧女難陀緣起若與彼同即非是偽)鑄金像經一卷四身經一卷普慧三昧經一卷阿秋那經一卷(舊錄雲阿秋那三昧經)兩部獨證經一卷法本齋經一卷(雲西涼州來)覓歷所傳大比丘尼戒一卷(周錄雲異比丘尼戒本屍梨蜜弟子覓歷所傳)   右定行三昧經下。二十五部二十八卷。苻秦沙門彌天釋道安錄中偽疑經(安公偽錄本有二十六經今以寶如來三昧經翻譯有源以曾兩譯編之正錄故此除之)安公雲。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同師所受若十二十轉以授後學。若有一字異者。共相推劾得便擯之。僧法無縱也。經至晉土其年未遠。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無括正。何以別真偽乎。農者禾草俱存。后稷為之嘆息。金匱玉石同緘。卞和為之懷恥。安敢豫學次。見涇渭淆雜龍蛇並進。豈不恥之。今列意謂非佛經者如右。以示將來學士。共知鄙倍焉比丘應供法行經一卷(亦云如來初度五比丘即說應供行經)   僧祐錄雲。此經前題雲羅什出。祐按經卷舊無譯名。兼羅什所出又無此經。故入疑錄居士請僧福田經一卷(祐雲此經前題雲曇無讖出按讖所出無此經故入疑錄)灌頂度星招魂斷絕復連經一卷(法經錄雲此經更有一小本儘是人作)無為道經二卷(長房等錄雲無讖譯復雲世注為疑隋法經錄及仁壽錄並雲大乘妙經)   右一經余親見其本。似是漢魏之代此方撰集。非梵本翻。周錄之中編之入正。今以名濫真經。依祐編之偽錄決定罪福經一卷(法經錄雲一名慧法經仁壽錄雲二卷)情離有罪經一卷(題雲情離有罪經品下)燒香咒願經一卷(一雲咒願經)安墓咒經一卷(法經錄雲安墓神咒經長房錄雲簫齊道備撰)觀月光菩薩記一卷(或有經字)佛缽記一卷(或雲佛缽記甲申年大水及月光菩薩事)彌勒下教經一卷(或在缽記後)九十六種道經一卷(法經錄雲九十五種道經仁壽錄雲二卷具題雲除去九十五種邪道雜類神咒經)   右一十二部經記。僧祐錄雲。或義理乖背。或文偈淺鄙。故入疑錄。庶耘蕪穬以顯法寶(祐錄又有灌頂藥師經一捲雲宋代慧蕳依經抄撰今以此經本出灌頂新舊已經四譯所以偽錄除之)提謂波利經二卷(宋武時北國比丘曇靖撰舊別有提謂經一卷與此真偽全異)寶車經一卷(或雲妙好寶車經北國淮州沙門曇辯撰青州比丘道侍改治)   右比丘應供經下。一十四部一十六卷。梁僧祐錄中偽經。祐錄略雲。祐挍閱群經廣集同異。約以經律頗見所疑。夫真經體趣融然深遠。假託之文辭意淺雜。玉石朱紫無所逃形也今區別所疑注之於錄。並近世妄撰亦標干末。並依倚雜經而自製名題。進不聞遠適西域。退不見承譯西賓。我聞興於戶牖印可出於胸懷。誑誤後學良足寒心。既躬所見聞寧敢默已。嗚呼來葉慎而察焉(祐錄又有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一卷眾經要覽法偈二十一首一卷並雲沙門道歡所撰准長房等錄道歡更有偽經故從於後一處編上)九傷經一卷(房雲見別錄)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一卷(房雲武帝世出見三藏記及寶唱錄)七佛各說偈經一卷(房雲見吳錄)深自知身偈經一卷(房雲見吳錄祐雲失譯)眾經要攬法偈二十一首一卷(梁天監三年撰見三藏記及長房錄)   右五部五卷。長房錄雲。簫齊沙門釋道備撰。備後改名道歡。雖見眾錄。然並注入疑經。今依舊編(長房錄中道備更有安墓咒經一卷祐錄雖不題造人以顯偽錄此不重載)淨土經七卷 簫齊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寶頂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正頂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法華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勝鬘經一卷 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藥草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太子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伽耶波經一卷 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波羅奈經一卷 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優婁頻經一卷 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益意經二卷 梁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般若得經二卷 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華嚴瓔珞經一卷 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出乘師子吼經一卷 天監三年出時年十五輸陀衛經一卷 天監四年台內華光殿出時年十六阿那含經二卷 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妙音師子吼經三卷 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優曇經一卷妙莊嚴經四卷維摩經一卷序七世經一卷。   右二十一種經凡三十五卷如前所列並得三十四卷 梁僧祐錄雲。齊末太學博士江泌處女尼子所出。初尼子年在齠齔。有時閉目靜坐誦出此經。或說上天。或稱神授。發言通利如有宿習。令人寫出俄而還止。經歷旬朔續復如前。京都道俗咸傳其異。今上敕見面問所以。其依事奉答不異常人。然篤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許。後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園寺。祐既收集正典撿括異聞。事接耳目就求省視。其家秘隱不以見示。唯得妙音師子吼經三卷。以備疑經之錄。此尼天監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後所出定二十餘卷厥舅孫質以為真經。行疏勸化收合傳寫既染毫牘必存於世。昔漢建安末濟陰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胡語。又求紙筆自為胡書。復有西域胡人見其此書雲是經莂推尋往古不無此事。但義非金口。又無師譯取捨兼懷。附之疑例(長房以為薰習有由置之正目仁壽錄及內典等錄以非梵本翻傳編於偽錄今依仁壽等定亦編偽中)高王觀世音經一卷(亦云小觀世音經半紙余)   右一經。昔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孫敬德。在防造觀世音像。年滿將還在家禮事。後為賊所引。不堪考楚遂妄承罪明日將刑。其夜禮懺流淚。忽如夢睡見一沙門教誦救生觀世音經。經有諸佛名令誦千遍得免苦難。敬德驚覺如夢所緣了無參錯。遂誦一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下斫之折為三段皮肉不傷。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司問之。具陳本末。以狀聞承相高歡。乃為表請免死。因此廣行於世。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德還設齋迎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見齊書及辯正論內典錄等(撰錄者曰此經周錄之內編之入藏今則不然此雖冥授不因傳譯與前僧法所誦何殊何得彼入偽中此編正錄例既如此故附此中)薩婆若陀眷屬莊嚴經一卷(二十餘紙)   右一經。僧祐錄雲。梁天監九年郢州投陀道人妙光。戒歲七臘矯以勝相。諸尼嫗人僉稱聖道。彼州僧正議欲驅擯。遂潛下都住普弘寺造作此經。又寫在屏風紅紗映覆香花供養。雲集四部嚫供煙塞。事源顯發敕付建康。辯核款狀雲。抄略諸經多有私意。妄造借書人路琰屬辭潤色。獄牒妙光巧詐事應斬刑。路琰同謀十歲讁戍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一日。敕僧正慧超令喚京師能講大法師宿德。如僧祐曇准等二十人共至建康前辯妙光事。超即奉旨與曇准僧祐法寵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雲等二十人於縣辯問。妙光伏罪事事如牒。眾僧詳議依律擯治。天恩免死。恐於偏地復為惑亂。長系東治。即收拾此經得二十餘本及屏風於縣燒除。然猶有零散恐亂後生。故復略說(薩婆若陀長者是妙光父名妙光弟名金剛德體弟子名師子撰錄者曰余錄之中略述由委今具明者欲使委悉根源共同鑒勖)阿那含經二卷(余親見一本一捲成部亦是人造)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僧法尼誦中復有阿那含經二卷。既並無本詮定真偽難分。且各存其目像法決疑經一卷清淨法行經一卷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與安公偽錄中四事解脫經大同)觀世音十大願經一卷(仁壽錄雲一名大悲觀世音經具題雲大悲觀世音弘猛慧海十大願品第七百)觀世音三昧經一卷大乘蓮華馬頭羅剎經一卷(亦云寶達菩薩問報應沙門經)空淨三昧經一卷(一名空靜天感應三昧經謹按代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兩存其目)初波羅耀經二卷大法尊王經三十一卷十方佛決狐疑經一卷八方根原八十六佛名經一卷(亦云根本)普賢菩薩說此證明經一卷彌勒成佛本起經一十七卷(仁壽錄雲七十卷)彌勒下生觀世音施珠寶經一卷彌勒成佛伏魔經一卷(一雲救度眾生經)妙法蓮華度量天地經一卷(亦云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觀世音詠托生經一卷滅七部莊嚴成佛經一卷空寂菩薩所問經一卷(一名法滅盡經亦云法沒盡經法經錄雲此經偽妄炳然固非竺護所譯)   右空寂所問經。謹按群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兩存其目。又有法滅盡經一卷。即此異名不復重載(其法滅盡經大小二乘偽錄皆載者誤也)照明菩薩經一卷(一加頭陀字)照明菩薩方便譬喻治病經一卷首羅比丘見月光童子經一卷阿難現變經一卷般若玄記經一卷幽深玄記經一卷玄記經二卷(周錄雲一卷)大契經四卷(周錄雲一名彌勒下生結大善契經或三卷)發菩提心經一卷(今有兩卷者是其真經此雖名同卷多少異)菩薩求五眼經一卷(聶道真所譯有此經名此中復載應偽竊真名所以真偽俱有)般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按僧祐錄即小般泥洹異名)小般泥洹經一卷(一名大法滅盡經)   右按安世高譯處有小般泥洹經。此既名同。復無本可定。且二處俱載五濁惡世經一卷(又有大五濁經應即此是)妙法蓮華天地變異經一卷華嚴十惡經一卷觀世樓炭經一卷小樓炭經一卷鬚彌四域經一卷正化內外經一卷(一名老子化胡經傳錄雲晉時祭酒王浮作)魔化比丘經一卷(支謙錄內有此經名恐偽竊真名且兩存其目)善信神咒經一卷(羅什錄內有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名目相濫真偽未分且兩存其目)五濁經一卷(又有小五濁經應此經是)華鮮經中說罪福經一卷(亦直雲華鮮經)五龍悔過經一卷(一名五龍悔過護法經一名空慧悔過經)戒具三昧道門經一卷最妙勝定經一卷天竺沙門經一卷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一卷(亦直雲救護身命經亦云護身經)   右此經更有一本。題雲大佛頂陀羅尼經。初雲婆羅門三藏流支譯。加咒一首余文大同(撰錄者曰經題流支未詳何者若其流支再譯經語與舊全殊今乃咒異余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尋無據不可妄編故依舊錄列之於此)大那羅經一卷慧明正行經一卷天皇梵摩經一卷安墓經一卷安家經一卷安宅經一卷(正錄中安宅神咒經與此異)天公經一卷度生死海神船經一卷救蟻沙彌經一卷(謹按雜寶藏經第四卷有沙彌救蟻事如與彼同即非是偽此既未睹且復存之)北方禮佛咒經一卷敬福經一卷(具題雲如來在金棺囑累清淨莊嚴敬福經)阿羅訶條國王經一卷五百梵志經一卷(一名亦有亦無經)修行方便經一卷偈令經一卷度世不死經一卷齋法清淨經一卷無為法道經一卷咒媚經一卷正齋經一卷(安世高譯中有正齋經竺法護錄中亦有恐濫竊真名故亦存其目)屍陀林經一卷招魂魄經一卷(亦云招魂經周錄雲招魄經)法社經一卷(法錄雲披尋古錄更應別有法社制度但未見此經無假具顯)   右此單卷法社經曾見三本。說處雖同文辭全異。尋其義理並是人造(一本三紙名為法社罪福報應經一本兩紙一本一紙余少許)太子贊經一卷比丘法藏見地獄變經一卷人民求願經一卷閻羅王東太山經一卷七寶經一卷字論經一卷救護眾生惡疾經一卷(亦云救疾經)五果譬喻經一卷狐兒孤女經一卷庶人王並庶民受五戒正信除邪經一卷遺教法律三昧經二卷。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既並無本詮定寔難。且各存其目(撰錄者曰此經余雖不睹全本見所引者多是人造)二百五十戒經一卷(法經錄雲諸錄並雲有六七種異先所出故入疑)毗跋律一卷(法經錄雲此律乃南齊永明年沙門法度於楊州作以濫律名及錄註譯故附偽)   右按梁僧祐錄隋費長房錄唐道宣錄等。並雲齊武帝時沙門釋法度出而不言譯。未詳出字其意云何。為是集出為是偽出。其本復闕詮定寔難。且依法經錄中載之偽錄異威儀一卷(法經錄雲宋元嘉世曇摩耶舍弟子法度造違反正律誑耀僧尼楊州於今尚有行者故指明耳)五凡夫論一卷。   右阿那含經下。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隋開皇十四年敕沙門法經等所撰眾經錄內偽疑經錄雲。併名號乖真或首掠金言而末申謠讖。或初論世術後托法詞。或引陰陽吉凶。或明神鬼禍福。諸如此比偽妄灼然。今宜秘寢以救世患(然法經錄中以隨願往生經藥師經梵天神策經仁王經寶如來三昧經占察經梵網經五苦章句經安宅神咒經遺教論等並編疑偽者不然其隨願往生等三經出大灌頂仁王等七經並翻譯有源編為疑偽將為未可今編正錄此中不載)金剛藏經三十卷(周錄或雲三十一卷)隨葉佛說須菩提經二卷(一名須菩提經)般若得道經一卷(法經錄雲般若得經或可般若得經即是僧法尼所誦者)造天地經一卷蒺[卄/梨]園經一卷危脆經一卷(竺曇無蘭譯中有此經名既未見本實難詮定且兩存之)墮落優婆塞經一卷(後漢支曜譯中有名既無本定且各存之)銀蹄金角犢子經一卷(或雲孝順子應變破惡業修行經)後母經一卷應行律一卷(或雲應律行或有經字)大空般若論一卷。   右金剛藏經下。一十一部四十一卷。隋仁壽二年敕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共。定眾經錄內偽疑經(撰錄者曰此為錄中復有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僧祐錄內注云抄經今別生錄載偽錄除之)諸佛下生大法王經六十卷(宣律師雲余於汾部親見此文)方廣滅罪成佛經三卷(亦云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亦直雲大通方廣經)法句經二卷(下卷寶明菩薩時聞多有一卷流行與集傳中法句經名同文異此是人造)罪福決疑經一卷五辛經一卷(周錄雲大乘般若五辛經)初教經一卷(亦云最妙初教經與最妙勝定經文勢相似)罪報經一卷(與正經罪報輕重全異)日輪供養經一卷乳光經一卷(其文全異於正經雲不得服乳服之獲罪)福田報應經一卷寶印經一卷究竟大悲經四卷(或三卷亦云八卷)獨覺論一卷毗尼決正論一卷優波離論一卷(或雲優波離經)普決論一卷(或雲唯識普決論)阿難請問戒律論一卷迦葉問論一卷(或雲迦葉問毗尼論)大威儀請問論一卷(或雲大威儀請問經)寶鬘論一卷沙彌論一卷(或雲沙彌論經)文殊請問論一卷。   右大法王經下。二十二部八十七卷。大唐麟德元年京師西明寺沙門道宣所撰內典錄中偽經。宣雲。諸偽經論人間經藏往往有之。其本尚多待見更錄。   (撰錄者曰內典中復有金棺囑累經一卷即是法經錄中敬福經是故不重載又有占察經遺教論並翻傳有據文義可觀編之為錄將為未可已編正錄為中不載)諸佛下生經二十卷善惡因果經一卷內三十七品經一卷(或無內字)戒正信邪經一卷達空道士分別善惡度苦經一卷老子教人服藥修常住經一卷佛道定行經一卷(今疑是佛遺定行經)決定要慧經一卷鬚彌像圖山經一卷(今疑與法經錄中須彌四域經文同名異)滿子經卷下一卷法王經一卷(具題雲蹬刀梯解脫道甘露藥流淥泉如來智心造服者除煩惱法王經一名涅槃般若波羅蜜經)決疑經一卷不死經一卷大辯邪正法門經一卷佛性海藏經二卷(具題雲佛性海藏智慧解脫破心相經)心王菩薩說頭陀經一卷新像法決疑經一卷護身經一卷(今疑是救護身命經)勝德長者所問菩薩觀行經一卷內天兄弟五人得天品經一卷反流盡源經一卷師子鳩摩羅所問經一卷大方廣不謗佛經一卷本事經一卷無量門淨除三障陀羅尼經一卷三昧經童子菩薩四重問品一卷天地圖像經一卷大乘無盡藏經一卷梵天王經二卷側土經一卷(或雲惻土亦云敕土)彌勒下山經一卷聖水經一卷彌勒下生救度苦厄經一卷菩薩決定經一卷新觀世音經一卷延壽經一卷(或雲延年益壽經)閻羅王經一卷續命經一卷益算經一卷(亦云七佛神符經亦云盜算神符經大周為錄分為三經者誤也)四贊偈及七佛名字禮懺經一卷閻羅王說免地獄經一卷花光經一卷三塗累劫不竟經一卷慈教經一捲去惡除病經一卷慈力王經一卷寶登王太子經一卷勇意菩薩將僧忍見彌勒並示地獄經一卷天宮經一卷折刀經一卷(或作析字)五戒本行經一卷修善行經一卷大通菩薩普利廣度經一卷佛悲海中勇出一如無二行經一卷流炭經一卷如來成道經一卷阿彌陀佛覺諸大眾觀身經一卷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一卷(撰錄者曰此上二經余親見本但前廣後略余並無異)律藏經一卷日藏觀世音經一卷(一紙半)救度大劫燒三災起經一卷一乘不假羊鹿經一卷聞善生信回惡經一卷彌勒下生甄別罪福經一卷大薩若經一卷摩訶薩埵經一卷秘要經一卷五無經一卷清淨精進無上真諦大比丘慧法經一卷佛初置塔經一卷(今疑是法經錄中天公經異名)太子成道經一卷恆伽達緣經一卷寶圖經卷下一卷譬喻折羅漢經一卷降棄魔菩薩經一卷蜜多三昧經一捲髮問罪福應報經一卷五戒經一卷現報當受經一卷觀音無畏論一卷(隋日有人偽造釋高王觀世音經)   右諸佛下生經下。八十部一百一卷大唐天後天冊萬歲元年。敕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刊定眾經錄中偽經。周錄雲。古來相傳皆云偽謬。觀其文言冗雜。義理澆浮。雖偷佛說之名。終露人謀之狀。迷墜群品罔不由斯。故具疏條列之如上(撰錄者曰此八十經自古偽錄皆未曾載周錄獨編雖雲古來相傳皆云偽謬而不別顯出何錄中且依周錄件之如上)三階佛法四卷(內典錄雲三階別集四卷者即此是)十大段明義三卷(長房錄雲三階別集三卷者即此是)根機普藥法二卷(大周錄中除此之外更有三階集錄二卷者誤)三十六種對面不識錯法一卷(明一切三十六種對面不識錯)   右三階法都有四部。初是四卷三階。次是三卷三階。三是兩卷三階。後是一卷三階。後之三本入集錄數大乘驗人通行法一卷對根淺深發菩提心法一卷(上加明諸經中四字)對根淺深同異法一卷(同前加四字)末法眾生於佛法內廢興所由法一卷(上加明諸經中對根淺深八字)學求善知識發菩提心法一卷(明世間五濁惡世界末法惡時十惡眾生福德下行於此四種具足人中謂當三乘器人依諸大乘經論學求善知識學發菩提心一卷)廣明法界眾生根機法一卷(廣明法界眾生根機上下起行淺深法)略明法界眾生根機法一卷(略明法界眾生根機上下起行淺深法)世間出世間兩階人發菩提心法一卷(明諸大乘修多羅內世間出世間兩階人發菩提心同異法)世間十種惡具足人回心入道法一卷(明十種惡具足人內最惡人回心入道者斷惡修善法也)行行同異法一卷(明世間出世間人行行同異法)當根器所行法一卷(明佛滅度第二五百年以後一切最大顛倒最大邪見最大惡眾生當根器所行法)明善人惡人多少法一卷(明佛滅度一千五百年以後善人惡人多)就佛法內明一切佛法一切六師外道法二卷(就一切佛法內明一切佛法六師外道法同異)明大乘無盡藏法一卷明諸經中發願法一卷略發願法一卷明人情行法一卷大眾製法一卷敬三寶法一卷(明諸經中對根起行淺深敬三寶法)對根起行法一卷(明一切眾生對根上下起行法於內有五段)頭陀乞食法一卷(依諸經論略抄頭陀乞食法)明乞食八門法一卷諸經要集二卷十輪依義立名二卷(大方廣十輪經學依義立名)十輪略抄一卷(大方廣十輪經入集錄略抄出)大集月藏分依義立名一卷(大集月藏分經明像法中要行法人集錄略抄依義立名)大集月藏分抄一卷(大集月藏分經明像法中要行法人集錄略抄出)月燈經要略一卷迦葉佛藏抄一卷(明一切出家人內最惡出家人斷惡修善法如迦葉佛藏經說)廣七階佛名一卷(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佛名一卷)略七階佛名一卷(已上三階法等於中多題人集錄字其廣題目具如腳註)   右三階法及雜集錄。總三十五部四十四卷。隋真寂寺沙門信行撰(長房錄雲總三十五卷內典錄雲都四十卷大周偽錄但載二十二部二十九卷並收不盡其三階興教碑雲四十餘卷而不別列部卷篇目今細搜括具件如上)   信行所撰雖引經文皆黨其偏見妄生穿鑿。既乖反聖旨復冒真宗。開皇二十年有敕禁斷不聽傳行。而其徒既眾蔓莚彌廣。同習相黨朋援繁多(即以信行為教主別行異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寶)隋文雖斷流行不能杜其根本。我唐天后證聖之元有制令定偽經及雜符錄。遣送祠部集內。前件教門既違背佛意別稱異端。即是偽雜符錄之限。又准天后聖歷二年敕。其有學三階者唯得乞食。長齋絕谷持戒坐禪。此外輒行皆是違法逮。   我開元神武皇帝。聖德光被普洽黎元。聖日麗天無幽不燭。知彼反真構妄出制斷之。開元十三年乙丑歲六月三日。   敕諸寺三階院並令除去隔障。使與大院相通眾僧錯居不得別住。所行集錄悉禁斷除毀。若綱維縱其行化誘人。而不糾者勒還俗。幸承明旨使革往非。不敢妄編在於正錄。並從刊削以示將來(其廣略七階但依經集出雖無異義即是信行集錄之數明制除廢不敢輒存故載斯錄)佛法有六義第一應知經一卷(祐無經字房錄中有)六通無礙六根淨業義門經一卷(祐無經字房錄中有)   右二部二卷。梁僧祐錄雲。齊武帝時比丘釋法願。抄集經義所出。雖弘經義異於偽造。然既立名號則別成部卷。懼後代疑亂故明注於錄(長房錄雲世皆共引用為疑經故復載傳後葉識源幸同鑒最)佛所制名數經五卷。   右一部五卷。梁僧祐錄雲。齊武帝時比丘釋王宗所撰。抄集眾經有似數林。但題稱佛制。懼亂名實故注於錄(長房錄雲首題經名編預於錄既非正經世所疑惑)戒果莊嚴經一卷(或無經字有八章頌)   右一部一卷。隋翻經學士費長房錄雲。簫齊武帝代永明五年常侍庾頡采經意撰(撰錄者曰采意為頌不同為造既別立經名恐濫於聖典隋仁壽錄及大周錄編在為中今亦同彼編於為錄)抄華嚴經一十四卷(長房錄雲十三卷)抄方等大集經一十二卷抄菩薩地經一十二卷(長房錄雲抄地持)抄法句譬經三十八卷(長房錄雲抄百喻)抄阿差末經四卷(仁壽錄雲十四卷)抄淨度三昧經四卷(仁壽錄雲三卷)抄摩訶摩耶經三卷抄胎經三卷抄央崛摩羅經二卷抄報恩經二卷抄頭陀二卷(抄律中事長房錄雲抄律頭陀事經)抄義足經二卷抄法華藥王品一卷抄維摩所說佛國品一卷抄維摩方便品一卷抄維摩問疾品一卷(內典錄中佛國方便問疾三品共二卷)抄安般守意經一卷抄菩薩本業經一卷抄菩薩本業願行品一卷抄四諦經要數一卷抄法律三昧經一卷抄照明三昧不思議事經一卷抄諸佛要集經一卷抄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抄普賢觀懺悔法一卷抄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抄未曾有因緣經一卷抄阿毗曇五法行經一卷抄諸法無行經一卷抄無為道經一卷抄分別經一卷抄德光太子經一卷抄魔化比丘經一卷抄優婆塞受戒品一卷抄優婆塞受戒法一卷抄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梁僧祐錄雲。從華嚴經至貧女為國王夫人經。凡三十六部。並齊竟陵文宣王所抄凡抄字在題上者。皆文宣所抄也抄妙法蓮華經五十九卷抄阿毗曇毗婆沙五十九卷抄維摩經二十六卷抄菩薩決定要行經十卷(亦云淨行優婆塞經法經錄雲菩薩決定經)抄成實論九卷(長房錄雲八卷)   右成實論。梁僧祐錄雲。永明七年文宣王。請定林上寺釋僧柔小莊嚴寺釋慧次等。於普弘寺共抄出抄勝鬘經七卷。   法華經下六部長房錄雲是文宣抄出抄為法捨身經六卷(仁壽錄雲三卷)   已上一經。內典錄雲。是文宣所抄。   右華嚴經下。四十三部二百九十八卷。勘挍群錄並是南齊司徒竟陵文宣王簫子良所抄(長房錄雲王愛好博尋躬自緝撰儉忘擬歷不謂傳行後怠學人相踵抄讀世人參雜惑亂正文故舉本綱庶知由委但上題抄字者悉是其流類例細尋始末自別內典錄雲既異本經題抄顯別令後尋者知有所因然風味彌通義理愜附接蒙俗之繁博考性慾之殊途有道存焉義非疑妄而僧祐長房等諸錄並注疑經莫不恐涉澆浮餘波失本故也)淨度三昧抄一卷律經雜抄一卷本起抄經一卷睒抄經一卷(祐雲舊錄所載)五百梵律經抄一卷(祐雲舊錄所載)大海深嶮抄經一卷(祐雲上六經並是舊抄)法苑經一百八十九卷(祐雲此一經近代抄集撮撰群經以類相從雖立號法苑經入抄數)   右從佛法六義下。五十四部五百一卷。併名濫真經文句增減。或雜糅異義別立名題。若從正收恐玉石斯濫。若一例為偽而推本有憑。進退二途實難詮定。且依舊錄編之偽末。後學尋覽幸詳得失耳。 開元釋教錄卷第十九(入藏錄上)   合大小乘經律論及聖賢集傳見入藏者。總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成四百八十帙。 大乘入藏錄上   (大乘經律論總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此直列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   大乘經 五百一十五部 二千一百七十三卷 二百三帙。   大乘律 二十六部 五十四卷 五帙。   大乘論 九十七部 五百一十八卷 五十帙。 大乘經重單合譯   三百八十四部。一千八百八十卷。一百七十九帙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十六會說六十帙)一萬五百八十一紙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亦云放光摩訶般若經三帙或二帙亦云摩訶般若放光)四百六十六紙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經僧祐錄雲新大品或二十四卷或二十七卷三十卷)六百二十三紙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十五卷(亦云光贊摩訶般若經或十卷)二百二十一紙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五卷(或無鈔字亦名長安品經一名須菩提品經或七卷)九十紙。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一帙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或八卷亦云般若道行品經)一百七十紙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題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無小品字一帙)一百五十紙大明度無極經四卷(亦直名大明度經或六卷)九十四紙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一百二十五紙)   上二經十一卷同帙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亦直雲文殊般若波羅蜜經或一卷二十一紙)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二十紙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一名決了諸法如幻化三昧經)二十八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舍衛國第一譯)一十二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婆伽婆第二譯)一十四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祇樹林第三譯)一十四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室羅筏第四譯)一十九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名稱城戰勝林第五譯)一十二紙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八紙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經或一卷)二十八紙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咒經)一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亦云般若心經)一紙。   上十二經十五卷同帙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十二帙一千九百九十一紙)大方廣三戒經三卷四十六紙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亦直雲無量清淨經或四卷)六十一紙阿彌陀經二卷(上卷題雲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亦名無量壽經)五十五紙無量壽經二卷三十九紙。   上四經九卷同帙阿閦佛國經二卷(一名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四十紙大乘十法經一卷(佛住王舍城者)二十紙普門品經一卷(亦云普門經)二十二紙胞胎經一卷(一名胞胎受身經)一十五紙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或直雲嚴淨佛土經亦經直雲佛土嚴淨經)二十五紙法鏡經二卷(或一卷)二十五紙。   上六經九卷同帙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雲郁迦長者問居家菩薩行經)二十五紙幻士仁賢經一卷(或雲仁賢幻士經)一十八紙決定毗尼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一十七紙發覺淨心經二卷二十八紙優填王經一卷五紙須摩提經一卷(有加菩薩字亦云須摩經)八紙須摩提菩薩經一卷九紙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名阿闍貰女經亦直名阿述達經)一十九紙離垢施女經一卷二十三紙。   上九經十卷同帙得無垢女經一卷(一名論議辯才法門或雲無垢女經)二十五紙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或一卷有一本乃是偽經佛性海藏題為文殊所說應審觀也)二十四紙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五十七紙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或四卷五十七紙)太子刷護經一卷五紙大子和烋經一卷(或雲私烋)四紙。   上六經十卷同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一卷或直雲大善權經或雲方便所度旡極經或雲慧上菩薩經或雲善權方便經)三十二紙大乘顯識經二卷二十五紙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一紙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或無所問字亦云彌勒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經)八紙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一名古品遺日說般若經一名大寶積經一名摩訶衍寶嚴經)一十六紙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二十紙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亦直名勝鬘經或二卷)十九紙毗耶娑問經二卷三十四紙。   上八經十一卷同帙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三帙或二十九卷或三十一卷或三十二卷或四十卷)六百二十一紙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十卷(一帙題雲大乘大方等日藏分或十二卷或十五卷)二百六紙大集月藏經十卷(一帙題雲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或十二卷或十五卷)二百一十九紙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一帙)一百六十五紙大方廣十輪經八卷一百九紙大集須彌藏經三卷(內題雲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或二卷)三十八紙。   上二經十一卷同帙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一名虛空藏經)二十七紙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一十七紙虛空孕菩薩經二卷三十一紙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亦名虛空藏觀經或無觀字)三紙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或無菩薩字或五卷)九十八紙。   上五經十一卷同帙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題雲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一帙)一百三十四紙般舟三昧經三卷(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或雲大般舟三昧經或二卷)五十紙拔陂菩薩經一卷(亦云拔波安錄雲颰披陀菩薩經)一十四紙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或六卷題雲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亦云賢護菩薩經亦直雲賢護經)八十二紙。   上三經九卷同帙阿差末經七卷(晉曰無盡意或四卷或五卷或雲阿差末菩薩經)九十二紙無盡意菩薩經六卷(初題雲大集經中無盡意所說不可盡義品第二十二亦云阿差末經或直雲無盡意經)八十九紙。   上二經十三卷同帙大集譬喻王經二卷(或無大集字)三十四紙大哀經八卷(或雲如來大哀經或六卷或七卷)一百一十七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寶女所問經三卷(或直雲寶女經亦云寶女問慧經亦云寶女三昧經或四卷)六十四紙無言童子經二卷(或雲無言菩薩經或一卷)四十一紙自在王菩薩經二卷(或無菩薩字)三十四紙奪迅王問經二卷四十一紙。   上四經九卷同帙寶星陀羅尼經十卷(或八卷一帙)一百三十三紙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八會說舊譯六帙或五十卷)一千七十九紙大方廣佛花嚴經八十卷(九會說新譯八帙)一千三百二十九紙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九十五紙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或二卷)一十七紙佛花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二卷二十二紙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一十四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一十二紙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一十一紙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亦名金剛鬘菩薩加行品)一十八紙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一卷(七紙)   上八經十三卷同帙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別有一本向三十紙非是本經應須揀擇)五紙莊嚴菩提心經一卷七紙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七紙兜沙經一卷五紙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名本業經亦名淨行品經)一十二紙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或無諸字)一十一紙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雲菩薩十住)八紙菩薩十住經一卷五紙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或十卷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一百五紙。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十住經四卷(或五卷)九十七紙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或三卷一名普賢菩薩定意或直雲等目菩薩經)五十二紙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二紙如來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顯如幻經)六十六紙。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度世品經六卷(或五卷或無品字)一百二十紙羅摩伽經三卷(或四卷)七十二紙大方廣佛花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八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七百三十紙大般涅槃經後譯荼毗分二卷(亦云闍維分亦云後分)三十九紙大般泥洹經六卷(記雲方等大般泥洹經或七卷一百四十一紙)   上二經八卷同帙方等般泥洹經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經或三卷四十五紙)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或無三昧字)四十四紙大悲經五卷八十七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或雲大方廣)二百一十四紙普曜經八卷(一名方等本起)一百四十三紙。   上二經二十卷兩帙法花三昧經一卷一十一紙無量義經一卷一十七紙薩曇分陀利經一卷(舊錄雲薩芸芬陀利經亦直雲分陀利經)三紙妙法蓮花經八卷(或七卷二十八品僧祐錄雲新法花經一百五十二紙)   上四經十一卷同帙正法花經十卷(或雲方等正法花或七卷一帙)一百九十紙添品妙法蓮花經七卷(二十七品寶塔天授連為一品或八卷)一百五十八紙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雲維摩詰經僧祐錄雲新維摩詰經)六十一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維摩詰經二卷(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或三卷)五十五紙說無垢稱經六卷九十七紙大方等頂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經亦名善思童子經亦直雲頂王經)二十紙大乘頂王經一卷(亦云維摩咒經)一十六紙。   上四經十卷同帙善思童子經二卷二十一紙大悲分陀利經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利經一百六十八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悲華經十卷(一帙)一百九十九紙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一帙)一百四十九紙合部金光明經八卷(二十四品)一百二十紙伅真陀羅所問經二卷(初雲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或雲伅真陀羅尼王經或三卷)五十八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名說不可思議品或雲大樹緊那羅經)六十七紙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亦云佛升忉利天品經或三卷)三十七紙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一名合道神足經或二卷或五卷)四十九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寶雨經十卷(一帙)一百四十一紙寶雲經七卷一百二紙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無遮字或四卷)六十六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不退轉法輪經四卷(一名不退轉經)七十三紙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四卷(或六卷或直雲廣博嚴淨經亦直雲不退轉法輪經)七十八紙不必定入印經一卷(或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二十一紙入定不定印經一卷一十六紙。   上四經十卷同帙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或二卷或無三昧字或直雲等集經)五十紙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五十紙持心梵天經四卷(亦云持心梵天所問經一名莊嚴佛法經又名等御諸法經凡十七品或六卷)九十一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雲思益經僧祐錄雲思益義經)八十三紙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一百一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持人菩薩經四卷(初雲持人菩薩所問陰種諸入以了道慧經或三卷)五十四紙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七十八紙濟諸方等學經一卷(天竺薩和鞞曰僧迦或無學字)一十五紙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或無乘字)一十四紙。   上四經十卷同帙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三卷(或二卷或無現字或直雲寶藏經)四十二紙大方廣寶篋經三卷(或二卷)四十三紙大乘同性經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盧遮那藏說經一名佛十地經或四卷)三十八紙證契大乘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三十二紙。   上四經十卷同帙深密解脫經五卷七十一紙解深密經五卷七十五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解節經一卷一十紙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或二卷亦名解脫了義經亦直雲相續解脫經)一十八紙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二卷(亦直雲緣生經二十三紙)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亦直雲分別緣起經)二十三紙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九十二紙。   上五經十卷同帙入楞伽經十卷(一帙)一百七十四紙大乘入楞伽經七卷一百三十七紙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四十七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一帙或加授記字無所說字或七卷或八卷一名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一百三十九紙大方等大雲經六卷(一名大方等無相大雲經一名大雲無相經一名大雲蜜藏經或四卷或五卷)九十紙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雲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二十三紙大雲輪請雨經二卷二十七紙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雲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二十紙。   上四經十卷同帙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三十一紙諸法本無經三卷三十九紙無極寶三昧經一卷(或無三昧字)三十紙寶如來三昧經二卷(一名無極寶三昧經或一卷三十八紙)慧印三昧經一卷(一名寶田慧印三昧經亦直雲慧印經)二十紙如來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法身)一十九紙。   上六經十一卷同帙大灌頂經十二卷(一帙或無大字錄雲九卷未詳)一百一十八紙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笈多譯)一十二紙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一十一紙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三十一紙阿闍世王經二卷五十五紙普超三昧經三卷(或四卷或上加文殊師利字亦直雲普超經一名阿闍世王品安公錄雲更出阿闍世王經)六十八紙放缽經一卷七紙。   上六經十卷同帙月燈三昧經十一卷(或十卷一帙)一百九十八紙月燈三昧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行十事行經一名逮慧三昧經)一十紙無所希望經一卷(一名象步經)二十紙象腋經一卷一十六紙大淨法門經一卷(題雲大淨法門品上金光首女所問溥首童真所開化經)二十四紙大莊嚴法門經二卷(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光明德女經)二十六紙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亦云如來入一切佛境界經)三十四紙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一十二紙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一卷(或無經字)一紙觀無量壽佛經一卷(亦云無量壽觀經)一十六紙阿彌陀經一卷(亦名無量壽經)五紙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亦直雲稱讚淨土經)一十紙。   上十一經十三卷同帙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亦云彌勒上生經)八紙彌勒成佛經一卷一十七紙彌勒來時經一卷三紙彌勒下生經一卷(一名彌勒授決經亦云彌勒成佛經亦云當下成佛亦云下生成佛初雲大智舍利弗)七紙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義淨三藏新譯)五紙諸法勇王經一卷一十八紙一切法高王經一卷(一名一切法義王經)二十紙第一義法勝經一卷一十四紙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一十五紙順權方便經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亦云惟權方便經或雲順權女經亦云隨權女經或一卷)二十八紙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一卷(亦云轉女身菩薩問答經)二十六紙。   上十一經十二卷同帙六度集經八卷(亦名六度無極經亦云度無極集亦云雜無極經或九卷)一百四十七紙太子須大拏經一卷(或雲鬚達拏)一十六紙菩薩睒子經一卷(亦云孝子睒經亦直雲睒經)七紙睒子經一卷(一名孝子睒經一名菩薩睒經一名佛說睒經一名睒本經一名孝子隱經六紙)太子慕魄經一卷六紙太子沐魄經一卷(或作慕魄)三紙九色鹿經一卷三紙。   上七經十四卷同帙無字寶篋經一卷六紙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五紙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亦直雲大乘遍照光明藏經)六紙老女人經一卷(亦云老母經或雲老女經)二紙老母經一卷二紙申日經一卷五紙老母女六英經一卷(亦云老母經)一紙月光童子經一卷(一名月明童子經或名申日經)九紙申日兒本經一卷(亦云申兒本經錄作兜本誤也)三紙德護長者經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長者經)二十八紙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一名伽耶山頂經一名菩提無行經亦直雲菩提經)七紙伽耶山頂經一卷(亦云伽耶頂經)一十紙象頭精舍經一卷九紙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九紙長者子制經一卷(亦直名制經)四紙菩薩逝經一卷(亦云誓童子經或直名逝經)四紙逝童子經一卷(亦名長者制經亦直雲制經亦名菩薩逝經亦直雲逝經)三紙犢子經一卷二紙乳光佛經一卷(亦云乳光經)六紙無垢賢女經一卷(或名胎藏經)三紙腹中女聽經一卷(一名不莊校女經)三紙轉女身經一卷一十九紙。   上二十二經二十三卷同帙無上依經二卷三十一紙未曾有經一卷三紙甚希有經一卷五紙決定總經一卷(或雲決定總持經亦云決總持經)八紙謗佛經一卷七紙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一卷(一名遺日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六紙入法界體性經一卷(或雲入法界經)十紙如來師子吼經一卷六紙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五紙大乘百福相經一卷七紙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九紙大乘四法經一卷(與單本中實叉難陀譯者二名雖同多少全異)一紙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一紙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一卷(或直雲希有挍量功德經)六紙最無比經一卷十二紙前世三轉經一卷六紙銀色女經一卷七紙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四紙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亦直雲採蓮違王經)二紙正恭敬經一卷(一名威德陀羅尼中說經或名正法恭敬經)五紙善敬經一卷(亦名善恭敬經一名善恭敬師經)七紙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五紙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三紙。   上二十三經二十四卷同帙諫王經一卷(亦云大小諫王經)四紙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亦直雲勝軍王經)十紙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亦直雲勝光天子經)七紙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或無王字)二紙轉有經一卷二紙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五紙文殊尸利行經一卷八紙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聞城十二因緣經)四紙緣起聖道經一卷八紙稻芉經一卷七紙了本生死經一卷五紙自誓三昧經一卷(題下注云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中)八紙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亦云獨證自誓三昧經亦云如來自誓三昧經)七紙灌洗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經亦直雲灌經)二紙摩訶剎頭經一卷(亦名灌佛形像經)三紙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三紙作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優填王作佛像經一名作像因緣經)四紙龍施女經一卷(或無女字)二紙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或雲龍施女經或雲龍施本經)四紙八吉祥神咒經一卷(或無神字)三紙八陽神咒經一卷(亦云八陽經別有一本亦云八陽神咒可半紙許初有七佛名號者非也)四紙八吉祥經一卷(亦云八方八世界八佛名號經)二紙八佛名號經一卷四紙盂蘭盆經一卷(亦云盂蘭經)二紙報恩奉盆經一卷一紙佛說浴像功德經一卷(三藏寶思惟譯)三紙浴像功德經一卷(三藏義淨譯)四紙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二紙數珠功德經一卷(內雲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法)二紙。   上二十九經二十九卷同帙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三帙)五百二十六紙不空罥索咒經一卷(亦云不空罥索觀世音心咒經)一十一紙不空罥索神咒心經一卷一十三紙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亦名不空罥索心咒王經)三十四紙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三十七紙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或一卷)一十九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或雲千臂千眼)二十二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一十九紙)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一卷(八紙)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七紙。   上九經十二卷同帙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一卷四紙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此經出大蓮花金剛三昧耶加持秘密無障礙經)二十四紙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題雲大方廣菩薩藏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亦名一字咒王經)三紙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一卷三紙十二佛名神咒經一卷(題雲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六紙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三紙孔雀王咒經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並結界場法具)八紙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五紙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八紙孔雀王咒經二卷(亦云孔雀王陀羅尼經)四十二紙大孔雀咒王經三卷六十紙。   上十一經十四卷同帙陀羅尼集經十二卷三百四十三紙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一卷一十紙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一十紙摩利支天經一卷(或上加小字)二紙咒五首經一卷(或無經字)二紙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經一卷(或無經字)三紙六字神咒經一卷(或雲六字咒法)六紙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羅尼經一卷(亦直雲七俱胝佛母心經)五紙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一十六紙。   上九經二十卷二帙(上帙七卷下帙十三卷)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一卷(亦名多唎心經十九紙)種種雜咒經一卷(或無經字)六紙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杜行顗奉制譯)七紙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日照三藏譯)八紙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佛陀波利譯)七紙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日照三藏再譯)十三紙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義淨三藏譯或加咒字八紙)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六紙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或雲新微密持經)七紙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或雲出無量門持經)一十紙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直雲破魔陀羅尼經)一十一紙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一卷一十紙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八紙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一十二紙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一十四紙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二紙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別有一本十六七紙非是本經不可流布)二紙上十七經十七卷同帙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一名無際經)一十五紙尊勝菩薩所問一切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或直雲尊勝菩薩所問亦云入無量門陀羅尼)十七紙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一十五紙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一十四紙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二紙華聚陀羅尼咒經一卷三紙華積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三紙六字咒王經一卷五紙六字神咒王經一卷六紙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亦云七佛神咒經)十二紙如來方便善巧咒經一卷十紙持句神咒經一卷(亦云陀羅尼句)三紙陀鄰尼缽經一卷(亦云陀鄰缽咒)三紙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一卷(題雲東方最勝燈王如來遣二菩薩送咒奉釋迦如來助護持世間經)十三紙善法方便陀羅尼經一卷六紙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五紙護命法門神咒經一卷一十一紙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一十二紙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一卷(亦直雲請觀世音經)十二紙。   上十九經十九卷同帙內藏百寶經一卷(亦云內藏百品)八紙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亦直雲溫室經)三紙須賴經一卷十八紙私訶昧經一卷(或雲私訶末經一名菩薩道樹經亦名道樹三昧經)十一紙菩薩生地經一卷(一名差摩竭經)三紙四不可得經一卷五紙梵女首意經一卷(一名首意女經)五紙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或雲成具光明三昧經或直雲成具光明經)二十二紙寶網經一卷(亦云寶網童子經)二十三紙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亦云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亦云五十緣身行經)六紙菩薩修行經一卷(亦云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亦云長者修行經)七紙諸德福田經一卷(或直雲福田經或雲諸福田經)五紙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或直雲如來藏經)九紙佛語經一卷四紙金色王經一卷九紙演道俗業經一卷九紙百佛名經一卷六紙。   上十七經十七卷同帙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亦名集諸佛花經一名集花經一名現在佛名經或四卷)五十七紙須真天子經三卷(亦云須真天子所問經亦云問四事經或二卷)四十六紙摩訶摩耶經一卷(一名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亦云摩耶經或二卷)二十六紙除恐災患經一卷一十七紙孛經一卷(或雲孛經鈔)一十八紙觀世音菩薩受記經一卷(一名觀世音受決經一十三紙)   上六經十卷同帙海龍王經四卷(或三卷)七十三紙首楞嚴三昧經三卷(或二卷亦直雲首楞嚴經僧祐錄雲新首楞嚴經)五十二紙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雲出深功德經或無行法字亦云普賢觀經)一十六紙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一十九紙)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亦云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亦云無思光孩童菩薩經)一十二紙。   上五經十卷同帙十住斷結經十卷(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亦云十地斷結經或十一卷或十四卷)二百五十四紙諸佛要集經二卷(亦直雲要集經天竺曰佛陀僧祇提)四十三紙未曾有因緣經二卷(或無因緣字度羅睺羅沙彌序)四十紙。   上三經十四卷二帙菩薩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在報或十四卷或十六卷或十三卷)三百三十七紙超日明三昧經二卷(或直雲超日明經或三卷)四十八紙。   上二經十四卷二帙賢劫經十三卷(題雲颰陀劫三昧晉曰賢劫定意經舊錄雲賢劫三昧經或十卷或七卷一帙)一百九十二紙。 大乘經單譯   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二十四帙大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二百九十八紙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二百六十八紙佛名經十二卷(或雲十三卷或分為二十卷)二百五十三紙三劫三千佛名經三卷(莊嚴劫上賢劫中星宿劫下)五十九紙。   上二經十五卷二帙(上帙七卷下帙八卷)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一百三十一紙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或直雲不思議功德經或四卷)三十七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華手經十三卷(一名攝諸善根經亦名攝諸福德經或十一卷或十二卷或十卷一帙)二百二十九紙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一名方等檀特陀羅尼經或無大字)六十三紙僧伽吒經四卷五十一紙力莊嚴三昧經三卷三十八紙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二十七紙。   上四經十二卷同帙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或雲觀佛三昧經或八卷一帙)一百五十六紙大方便佛報恩經七卷一百二十六紙菩薩本行經三卷四十七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法集經六卷(或七卷或八卷)一百二十七紙觀察諸法行經四卷六十三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菩薩處胎經五卷(初雲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亦直雲胎經或八卷或四卷)一百十五紙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一名阿耨達龍王所問決諸狐疑清淨品亦名入金剛問定意經凡十二品或二卷)五十五紙施燈功德經一卷(一名然燈經)一十五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央崛魔羅經四卷七十八紙無所有菩薩經四卷六十二紙明度五十挍計經二卷(或無明度字或無五十字)四十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中陰經二卷二十八紙大法鼓經二卷三十一紙文殊師利問經二卷(亦直雲文殊問經)五十一紙月上女經二卷(維摩詰之女)二十九紙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二卷(二十四紙)   上五經十卷同帙大乘密嚴經三卷五十六紙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亦名大乘實義經出六根聚經亦直雲占察經亦名地藏菩薩經)二十八紙蓮華面經二卷二十三紙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亦云文殊問署經)二十紙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或一卷)二十一紙。   上五經十卷同帙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三卷四十一紙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亦名五佛頂經或四卷)一百二十一紙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一十四紙。   上三經九卷同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帙一百四十三紙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亦云大毗盧遮那成佛經)一百三十五紙蘇婆呼童子經三卷(亦云蘇婆呼請問經或雲蘇婆呼律或雲蘇磨呼或二卷)四十九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蘇悉地羯羅經三卷九十一紙牟梨曼陀羅咒經一卷(或無經字)三十三紙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八十一紙。   上三經八卷同帙七佛所說神咒經四卷(初捲雲七佛十一菩薩說大陀羅尼神咒經)七十三紙大吉義神咒經二卷(或四卷)三十九紙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一十七紙)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一卷(二十一紙)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亦直雲阿吒婆拘咒經)五紙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四紙)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三紙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一紙六字大陀羅尼咒經一卷二紙安宅神咒經一卷(亦云安宅咒經)四紙摩尼羅亶經一卷(亦云摩尼羅亶神咒經)四紙玄師颰陀所說神咒經一卷(錄雲幻師無所說字或作跋字亦云波陀古錄雲幻士跋陀經)二紙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一卷(亦云護諸童子請求男女陀羅尼經)四紙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三紙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二紙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二紙持世陀羅尼經一卷四紙六門陀羅尼經一卷一紙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此經有一錯本應須審之)五紙。   上十九經二十三卷同帙智炬陀羅尼經一卷三紙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四紙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亦云隨求所得)一十四紙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二紙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亦云施餓鬼食咒經後兼有施水咒)四紙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一卷四紙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一卷二紙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一十四紙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三紙善夜經一卷三紙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經)四紙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一十一紙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九紙佛地經一卷一十三紙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亦云佛臨般涅槃一名遺教經)六紙出生菩提心經一卷一十一紙佛印三昧經一卷三紙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四紙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或無起字)一十一紙千佛因緣經一卷一十八紙賢首經一卷(一名賢首夫人經)三紙月明菩薩經一卷(或加三昧字或雲月明童子經亦云月明童男經)三紙心明經一卷(一名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三紙滅十方冥經一卷(或雲十方滅冥經)六紙鹿母經一卷(別有鹿子經一卷與此全同)三紙魔逆經一卷一十三紙。   上二十六經二十六卷同帙德光太子經一卷(一名賴吒和羅所問光德太子經一十九紙)大意經一卷五紙堅固女經一卷(一名牢固女經)六紙商主天子所問經一卷(或無所問字)一十七紙諸法最上王經一卷二十三紙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一卷(一名八曼荼羅經)五紙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六紙)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四紙)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或加般字)五紙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一十六紙差摩婆帝受記經一卷三紙不增不減經一卷(或雲二卷者誤)七紙造塔功德經一卷二紙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亦云繞塔功德經)三紙大乘四法經一卷(與重譯中日照出者名字雖同經體全異)八紙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一卷(時有一本可八九紙文錯不堪)四紙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三紙妙色王因緣經一卷四紙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一紙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一卷四紙般泥洹後灌臘經一卷(一名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亦直雲灌臘經)二紙八部佛名經一卷(亦云八佛經)三紙。   上二十二經二十二卷同帙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或雲內六波羅蜜經安公雲出方等部)三紙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僧祐錄雲以身施餓虎經)十一紙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亦名金剛清淨經)八紙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七紙長者法志妻經一卷三紙薩羅國經一卷(或雲薩羅國王經)四紙十吉祥經一卷二紙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一卷六紙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五紙金剛三昧經二卷(或一卷)二十七紙法滅盡經一卷三紙甚深大回向經一卷四紙天王太子辟羅經一卷(亦云太子譬羅經或無天王字)二紙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二卷(亦直雲淨行經或無經字)三十二紙八大人覺經一卷一紙三品弟子經一卷(亦云弟子學有三輩經)三紙四輩經一卷(或雲四輩弟子經或雲四輩學經)三紙當來變經一卷(或雲當來變識經)二紙過去佛分衛經一卷(或雲過世)二紙十二頭陀經一卷(一名沙門頭陀經)五紙樹提伽經一卷三紙長壽王經一卷六紙法常住經一卷二紙。   上二十三經二十五卷同帙。 大乘律   二十六部 五十四卷 五帙菩薩地持經十卷(或無經字亦云論亦名菩薩戒經又名菩薩經或八卷一帙)一百八十六紙菩薩善戒經九卷(一名菩薩地或十卷)一百八十紙淨業障經一卷一十五紙。   上二經十卷同帙優婆塞戒經七卷(或五卷或六卷或十卷是在家菩薩戒)一百三十一紙梵網經二卷三十六紙受十善戒經一卷一十六紙。   上三經十卷同帙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直雲瓔珞本業經三十九紙)佛藏經四卷(一名選擇諸法經或三卷或二卷)七十紙菩薩戒本一卷(曇無讖譯)一十一紙菩薩戒本一卷(三藏玄奘譯)一十八紙菩薩戒羯磨文一卷六紙菩薩善戒經一卷(憂波離問菩薩受戒法)一十五紙。   上六經十卷同帙菩薩內戒經一卷一十八紙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一十五紙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或真名淨律經一十三紙)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一十七紙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一十八紙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十三紙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二紙菩薩藏經一卷一十紙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七紙菩薩受齋經一卷三紙文殊悔過經一卷(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二十一紙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名悔過經)五紙法律三昧經一卷(亦直雲法律經)七紙十善業道經一卷六紙。   上十四經十四卷同帙。 大乘論   九十七部 五百一十八卷 五十帙(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釋經論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集義論)大智度論一百卷(或雲大智度經論亦云摩訶般若釋論或一百一十卷或七十卷十帙)二千八十五紙十地經論十二卷(或一十五卷一帙)二百四十六紙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五卷(或六卷或七卷或十卷)一百二十八紙大乘寶積經論四卷八十四紙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題雲寶髻經四法優波提經)一十二紙。   上三論十卷同帙佛地經論七卷一百一十七紙金剛般若論二卷(無著菩薩造)三十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亦云能斷金剛論頌)四紙。   上三論十卷同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四十八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亦云能斷金剛論釋)三十三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着不壞假名論二卷(亦名功德施論)三十三紙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一雲文殊問菩提經論一雲伽耶山頂論經)三十紙妙法蓮華經論一卷(題雲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二十五紙)   上五論十一卷同帙法華經論二卷(初有歸敬頌者是或一卷題亦云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三十紙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四卷(或三卷五十九紙)涅槃論一卷(或雲大般涅槃經論)一十紙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亦直雲本有本無論)六紙遺教經論一卷二十六紙無量壽經論一卷(題雲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七紙三具足經論一卷(題雲三具足經優波提舍)一十八紙轉法輪經論一卷(題雲轉法輪經優波提舍)一十紙。   上八論十二卷同帙(已上釋經論已下集義論)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十帙)一千八百十七紙顯揚聖教論二十卷(二帙)三百三十七紙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最勝子等諸菩薩造)十九紙顯揚聖教論頌一卷(無著造凡十一品)一十三紙王法正理論一卷二十紙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一百三紙。   上四論十卷同帙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二百五十五紙中論四卷(亦云中觀論或八卷)九十八紙。   上二論二十卷二帙般若燈論釋十五卷二百五十二紙十二門論一卷二十四紙十八空論一卷二十二紙百論二卷四十三紙廣百論本一卷八紙。   上五論二十卷二帙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一帙)一百九十七紙十住毗婆沙論十四卷(或無論字或十二卷或十五卷)二百七十六紙菩提資糧論六卷六十七紙。   上二論二十卷二帙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或十五卷一帙)二百五紙大莊嚴論經十五卷(或無經字或十卷)二百九紙順中論二卷(題雲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三十二紙攝大乘論三卷(真諦三藏譯)五十九紙。   上三論二十卷二帙攝大乘論二卷(佛陀扇多譯)四十四紙攝大乘論本三卷(三藏玄奘譯)六十一紙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天親釋真諦譯或十二卷亦云釋論)三百二十七紙。   上三論二十卷二帙攝大乘論釋論十卷(世親釋笈多譯一帙)一百五十六紙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釋玄奘譯一帙)一百七十六紙攝大乘論釋十卷(無性釋玄奘譯一帙二百十六紙)佛性論四卷八十三紙決定藏論三卷五十三紙辯中邊論頌一卷五紙中邊分別論二卷(或三卷)三十八紙。   上四論十卷同帙辯中邊論三卷三十九紙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亦云寶性分別一乘增上論或三卷或二卷)八十紙業成就論一卷一十二紙大乘成業論一卷一十七紙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三藏玄奘譯)一十五紙。   上五論十卷同帙因明正理門論一卷(三藏義淨譯)一十六紙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六紙顯識論一卷(題雲顯識品從無相論出)一十九紙轉識論一卷三紙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初雲唯識無境界或雲唯識無境界論)一十九紙唯識論一卷(初雲修道不共他)一十紙唯識寶生論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六十五紙唯識三十論一卷二紙唯識二十論一卷十紙。   上九論十三卷同帙成唯識論十卷(一帙)一百七十五紙大丈夫論二卷三十四紙入大乘論二卷四十一紙大乘掌珍論二卷三十三紙大乘五蘊論一卷(世親造玄奘譯)八紙大乘廣五蘊論一卷(與前論異本或無廣字安慧造日照譯)一十三紙寶行王正論一卷一十九紙大乘起信論一卷(真諦三藏譯)二十五紙。   上七論十卷同帙大乘起信論二卷(實叉難陀譯)二十四紙發菩提心論二卷(或雲發菩提心經亦云經論)二十八紙三無性論二卷(題雲三無性論品出無相論或一卷)三十五紙方便心論一卷(或二卷凡四品)一十七紙如實論一卷(題雲如實論反質難品)二十三紙無相思塵論一卷(或直雲思塵論)三紙觀所緣論一卷三紙觀所緣論釋一卷一十三紙。   上八論十一卷同帙回諍論一卷二十五紙緣生論一卷一十一紙十二因緣論一卷四紙一輸盧迦論一卷(或雲一書)三紙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題雲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二紙百字論一卷八紙解拳論一卷二紙掌中論一卷三紙取因假設論一卷九紙觀總相論頌一卷一紙止觀門論頌一卷四紙手杖論一卷七紙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九紙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六紙破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六紙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五紙。   上十六論十六卷同帙。   都計大乘經律論見入藏者。總六百三十八部。合二千七百四十五卷。二百五十八帙。   與前廣錄部數不同者。前廣錄中以大寶積經諸部合成分為四十九部上錄。此合為一部。故欠四十八部不同。 開元釋教錄卷第二十(入藏錄下) 小乘入藏錄下   (小乘經律總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賢聖集傳附此卷末此直列經名及標紙數余如廣錄)   小乘經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八卷四十八帙。   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   小乘論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 小乘經重單合譯   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卷三十一帙長阿含經二十二卷(二帙四百三十一紙)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中阿含經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一千一百四十六紙)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或五十卷或四十二卷或六十卷或三十三卷五帙八百二十紙)   右二經東晉僧伽提婆譯雜阿含經五十卷(五帙一千六十九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別譯雜阿舍經二十卷(二帙三百九紙) 失譯今附秦錄佛般泥洹經二卷(或直雲泥洹經計四十七紙) 西晉白法祖譯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五十一紙) 東晉釋法顯譯般泥洹經二卷(或直雲泥洹經亦云大般泥洹經諸藏中一卷者唯是上卷欠下卷四十五紙) 失譯附東晉錄人本欲生經一卷(一十五紙)屍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或雲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四紙)   右二經漢世高譯梵志阿颰經一卷(一名阿颰摩納經安錄直雲阿颰經名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一十四紙)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梵網經二十一紙)   右二經吳支謙譯寂志果經一卷(一十六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   上八經十二卷同帙起世經十卷(一帙一百六十七紙)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因本經十卷(恐二本相濫題下別雲起世因本經一帙諸藏多是前本此本稍稀一百七十紙) 隋達磨笈多譯樓炭經六卷(或八卷或五卷一百三紙) 西晉譯法立共法炬譯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經或直雲十報經廿七紙) 漢世高譯中本起經二卷(或雲太子中本起經四十七紙) 漢曇果共康孟詳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七知經一卷(或雲七智經二紙) 吳支謙譯鹼水喻經一卷(或雲鹼水譬喻經二紙) 失譯今附西晉錄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或直雲流攝經或雲一切流攝經亦云一切流攝守經亦云流攝守因經亦云一切流攝守經五紙)四諦經一卷(九紙)   右二經漢世高譯恆水經一卷(亦云恆河喻經四紙) 西晉釋法炬譯本相倚致經一卷(亦云大相倚致或作倚字二紙) 漢世高譯緣本致經一卷(三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頂生王故事經一卷(亦直雲頂生王經六紙)   西晉釋法炬譯文陀竭王經一卷(四紙) 北涼曇無讖譯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一名鐵城泥犁經四紙) 宋釋慧簡譯鐵城泥犁經一卷(五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古來世時經一卷(五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阿那律八念經一卷(或直雲八念經一名禪行斂意經舊錄雲禪行檢意四紙) 漢支曜譯離睡經一卷(三紙) 西晉竺法護譯是法非法經一卷(四紙) 漢世高譯求欲經一卷(十紙) 西晉釋法炬譯受歲經一卷(四紙) 西晉竺法護譯梵志計水淨經一卷(二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苦陰經一卷(五紙) 失譯在後漢錄釋摩男本經一卷(或五陰因事經四紙) 吳支謙譯苦陰因事經一卷(六紙) 西晉釋法炬譯樂想經一卷(二紙) 西晉竺法護譯漏分布經十卷(七紙) 漢世高譯阿耨颰經一卷(此言依次)東晉竺曇無蘭譯諸法本經一卷(一紙) 吳支謙譯瞿曇彌記果經一卷(七紙) 宋釋慧蕳譯瞻婆比丘經一卷(或雲瞻波四紙)伏媱經一卷(三紙)   右二經西晉釋法炬譯魔嬈亂經一卷(一雲魔王入目連蘭腹經一名弊魔試目連經八紙) 失譯在漢錄弊魔試目連經一卷(一名魔嬈亂經五紙)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賴吒和羅經一卷(一名羅漢賴吒利羅經十一紙)   右二經吳支謙譯善生子經一卷(四紙) 西晉支法度譯數經一卷(四紙) 西晉釋法炬譯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或雲頞羅延七紙) 東晉曇無蘭譯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一卷(一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須達經一卷(亦云須達長者經四紙)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四紙) 失譯今附宋錄梵摩喻經一卷(九紙) 吳支謙譯尊上經一卷(四紙) 西晉竺法護譯鸚鵡經一卷(亦云兜調經或作凶字者誤也九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兜調經一卷(四紙) 失譯附西晉錄意經一卷(三紙)應法經一卷(四紙)   右二經西晉竺法護譯泥犁經一卷(或雲中阿含泥犁經十二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優婆夷墮舍迦經一卷 失譯今附宋錄齋經一卷(一名持齋經四紙) 吳支謙譯鞞摩肅經一卷(四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四紙)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一直雲十支經三紙)   右二經漢世高譯邪見經一卷(三紙) 失譯今附宋錄箭喻經一卷(四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普法義經一卷(一名具法行經亦名普義經九紙) 漢世高譯廣義法門經一卷(九紙) 陳真諦譯戒德香經一卷(或雲戒德經二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四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波斯匿王大後崩塵土坌身經一卷(三紙) 西晉釋法炬譯須摩提女經一卷(十六紙) 吳支謙譯婆羅門避死經一卷(一紙) 漢世高譯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施色力經一名福德經二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亦云頻婆五紙) 西晉釋法炬譯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三紙) 宋釋慧簡譯鴦崛摩經一卷(或有作魔字或雲指鬘經或作指髻經六紙) 西晉竺法護譯。   上三十二經三十二卷同帙鴦崛髻經一卷(六紙) 西晉釋法炬譯力士移山經一卷(亦直雲移山經六紙)四未曾有法經一卷(亦云四未曾有經或無法字二紙)   右二經西晉竺法護譯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游四衢經一卷漢康孟詳譯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或雲七佛姓字經四紙)曹魏失譯放牛經一卷(亦云牧牛經四紙)姚秦羅什譯緣起經一卷(亦云十二緣起經三紙)唐玄奘譯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一卷(或雲十一思惟念如來經一紙)宋求那跋陀羅譯四泥犁經一卷(或雲四大泥犁經二紙)東晉竺曇無蘭譯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四紙)漢世高譯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或作涅槃七紙)西晉白法祖譯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四紙)宋釋慧簡譯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一卷(或作泥五紙)東晉竺曇無蘭譯舍衛王夢見十事經一卷(或直雲十夢經或雲舍衛國王十夢經或雲波斯匿王十夢經四紙) 失譯今附西晉錄阿難同學經一卷(三紙) 漢世高譯五蘊皆空經一卷(一紙) 唐義淨譯七處三觀經一卷(或二卷十七紙) 漢世高譯聖法印經一卷(亦直雲聖印經亦云慧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二紙) 西晉竺法護譯雜阿含經一卷(二十一紙) 失譯在魏吳錄五陰譬喻經一卷(或無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經二紙) 漢世高譯水沫所漂經一卷(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二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不自守意經一卷(或雲自守亦不自守經或雲不自守經一紙) 吳支謙譯滿願子經一卷(二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轉法輪經一卷(或雲法輪轉經京中諸藏並是轉法輪論非是本經應須簡擇二紙) 漢世高譯三轉法輪經一卷(五紙) 唐義淨譯八正道經一卷(二紙) 漢世高譯難提釋經一卷(四紙) 西晉法炬譯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普馬有三相經一紙) 漢支曜譯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亦直雲馬有八態經一紙) 漢支曜譯相應相可經一卷(二紙) 西晉釋法炬譯治禪病秘要經一卷(或雲治禪病秘要治無經字或雲禪要秘密治病經或二卷二十八紙)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上三十一經三十一卷同帙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亦云摩鄒女三紙) 漢世高譯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三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摩登伽經三卷(或二卷三十四紙) 吳竺律炎共支謙譯舍頭諫經一卷(題雲舍頭諫此曰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一名虎意經二十六紙) 西晉竺法護譯鬼問目連經一卷(四紙) 漢世高譯雜藏經一卷(九紙) 東晉釋法顯譯餓鬼報應經一卷(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五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或雲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凶經五紙) 漢世高譯慢法經一卷(二紙) 西晉釋法炬譯阿難分別經一卷(亦云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或直雲分別經五紙) 乞伏秦釋聖堅譯五母子經一卷(二紙) 吳支謙譯沙彌羅經一卷(二紙) 西晉失譯玉耶女經一卷(或雲玉耶經三紙) 失譯今附西晉錄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或雲玉耶女經五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阿速達經一卷(二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修行本起經二卷(一名宿行本起經三十二紙) 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上十六經十九卷同帙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亦云大力本起瑞應經亦直雲瑞應本起經三十一紙) 吳支謙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九十五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法海經一卷(三紙) 西晉釋法炬譯海八德經一卷(三紙) 姚秦羅什譯四十二章經一卷(七紙) 漢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奈女耆域因緣經一卷(或雲奈女耆域經或直雲奈女經或雲奈女耆域國者誤也一十七紙)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一卷(或雲地獄報應經六紙)   右二經漢世高譯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難龍王經亦名降龍王經二紙)長者音悅經一卷(或雲長者音悅不闌迦葉經亦直雲音悅經五紙)   右二經吳支謙譯。   上九經十三卷同帙禪秘要經三卷(或雲禪秘要法無經字或四卷八十四紙) 姚秦羅什譯七女經一卷(一名七女本經六紙)八師經一卷(四紙)   右二經吳支謙譯越難經一卷(二卷)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所欲致患經一卷(六紙) 西晉竺法護譯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五紙) 西晉釋法炬譯五苦章句經一卷(一名諸天五苦經一名五道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一十三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堅意經一卷(一名豎心正意經一名堅心經二紙) 漢世高譯淨飯王涅槃經一卷(或加般字七紙)進學經一卷(或雲勸進學道經一紙)   右二經宋京聲譯得道梯橙錫杖經一卷(題雲得道梯橙經錫杖品第十二亦直雲錫杖經三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貧窮老公經一卷(一名貧老經三紙) 宋釋慧簡譯三摩竭經一卷(一名須摩提女經一名難國王經一名恕和檀王經八紙) 吳竺律炎譯蓱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或作瓶字七紙) 吳支謙譯琉璃王經一卷(或作瓶字或作流離七紙)   上上十五經十七卷同帙生經五卷(或四卷一百九紙)   右二經西晉竺法護譯義足經二卷(四十紙) 吳支謙譯。   上二經七卷同帙。 小乘經單譯   八十七部二百二十四卷一十七帙正法念處經七十卷(七帙一千二百五紙) 元魏般若流支譯佛本行集經六十卷(或名皆集經六帙八百八十七紙) 隋闍那崛多等譯本事經七卷(九十五紙) 唐玄奘譯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嚴誡宿緣經三十一紙) 漢康孟詳譯業報差別經一卷(一十五紙) 隋瞿曇法智譯。   上三經十卷同帙大安般守意經二卷(亦直雲大安般經或無大字安公雲小安般經或一卷三十紙)陰持入經二卷(或雲除持入誤也或一卷亦云住陰持入三十二紙)處處經一卷(一十五紙)罵意經一卷(一十五紙)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一十五紙)出家緣經一卷(一名出家因緣經二紙)阿鋡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四紙)十八泥犁經一卷(或雲十八地獄經六紙)法受塵經一卷(一紙)禪行法想經一卷(一紙)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一名長者夭惱三處經亦云三處惱經三紙)犍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二紙)   右十二經漢世高譯須摩提長者經一卷(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示現眾生八紙)阿難四事經一卷(四紙)未生怨經一卷(四紙)四願經一卷(三紙)黑氏梵志經一卷(三紙)猘狗經一卷(祐雲與[狂-王+樂]狗同二紙)   右六經吳支謙譯分別經一卷(五紙) 西晉竺法護譯八關齋經一卷(二紙) 宋京聲譯阿鳩留經一卷(四紙) 失譯今附漢錄孝子經一卷(亦云孝子報恩經二紙) 失譯今附西晉錄。   上二十二經二十四卷同帙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或雲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亦云五百弟子自說本末經亦云五百弟子本起經二十一紙)大迦葉本經一卷(或無大字五紙)四自侵經一卷(五紙)   右三經西晉竺法護譯羅雲忍辱經一卷(或直雲忍辱經三紙)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二紙)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三紙)   右三經西晉釋法炬譯時非時經一卷(亦直雲時經二紙) 外國法師若羅嚴譯(莫知帝代)自愛經一卷(或雲自愛不自愛經五紙)中心經一卷(亦云中心正行經或大忠心經亦云小忠心經五紙)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八紙)大魚事經一卷(二紙)阿難七夢經一卷(亦云七夢經二紙)呵雕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荷雕或作苛字二紙)   右六經東晉竺曇無蘭譯燈指因緣經一卷(九紙) 姚秦羅什譯婦人遇辜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二紙) 乞伏秦釋聖堅譯四天王經一卷(三紙) 宋涼州釋智嚴共寶雲譯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四紙)十二品生死經一卷(一紙)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轉輪五道罪福報應經亦云轉五道經亦云五道輪經四紙)   右三經宋求那跋陀羅譯五無返復經一卷(一名五反覆大義經或作附字二紙)佛大僧大經一卷(二兒名七紙)耶只經一卷(二紙)末羅王經一卷(二紙)摩達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二紙)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二紙)五恐怖世經一卷(或雲五恐怖經二紙)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雲死亡更生經六紙)   右八經宋京聲譯懈怠耕者經一卷(或雲懈怠耕兒經二紙) 宋釋慧簡譯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雲長者辯意經或加所問字九紙) 元魏釋法場譯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三紙) 元魏般若流支譯。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賢者五福經一卷(一紙) 西晉白法祖譯天請問經一卷(二紙) 唐玄奘譯僧護經一卷(或雲僧護因緣經亦云因緣僧護經二十紙)護淨經一卷(二紙)木患子經(或作患字亦作檈二紙)無上處經一卷(一紙)盧志長者因緣經一卷(十紙)五王經一卷(五紙)   右六經失譯今附東晉錄出家功德經一卷(非是賢愚中抄出者五紙) 失譯今附秦錄栴檀樹經一卷(三紙) 安公古典經附漢錄頞多和多耆經一卷(二紙)普達王經一卷(四紙)佛滅度後棺殮葬送經一卷(一名比丘師經亦名師比丘經三紙)鬼子母經一卷(四紙)梵摩難國王經一卷(二紙)   右五經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父母恩難報經一卷(亦云勤報二紙) 漢世高譯孫多耶致經一卷(或雲梵志孫多邪致經三紙) 吳支謙譯新歲經一卷(六紙)東晉竺曇無蘭譯群牛譬經一卷(二紙) 西晉釋法炬譯九橫經一卷(二紙)禪行三十七經一卷(或雲禪行三十七品經三紙)   右二經漢世高譯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一紙) 西晉釋法炬譯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三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身觀經一卷(二紙) 西晉竺法護譯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三紙)八無暇有暇經一卷(七紙)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三紙)譬喻經一卷(二紙)略教誡經一卷(二紙)療痔病經一卷(亦名療痔瘺經二紙)   右六經唐義淨譯。   上三十經三十卷同帙。 小乘律   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或雲三十卷四帙九百九十七紙)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十誦律六十一卷(六帙一千四百三十紙) 姚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五帙八百七十五紙)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二帙三百五十九紙)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四帙六百一十一紙)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前五卷尼那後五卷目得迦或八卷一帙一百二十五紙)   右四經唐義淨譯五分律三十卷(亦云彌沙塞律或雲四卷三帙五百九十七紙)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四分律六十卷(或四十五卷或七十卷或雲四十卷或雲四十四卷六帙一千三百一十五紙)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僧祇比丘戒本一卷(亦云摩訶僧祇戒本二十紙)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比丘尼波羅提木叉僧祇戒本三十五紙) 東晉法顯共覺賢譯十誦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波羅提木叉戒本二十六紙)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又戒本二十六紙)   右二經姚秦羅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二十八紙)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一卷(三十四紙)   右二經唐義淨譯五分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戒本一十八紙)宋佛陀什等譯。   上七經七卷同帙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彌沙塞尼戒本二十九紙)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四分比丘戒本一卷(沙門懷素依律集題雲四分戒本二十四紙)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沙門懷素依律集題雲四分尼戒本三十紙)   右二經唐沙門懷素集出四分僧戒本一卷(或無僧字或雲曇無德戒本三十三紙) 姚秦佛陀耶舍譯解脫戒本一卷(出迦葉毗部三十二紙) 元魏般若流支譯沙彌十戒法並威儀一卷(亦云沙彌威儀戒本二十一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沙彌威儀一卷(或雲沙彌威儀經九紙) 宋求那跋摩譯沙彌尼雜戒文一卷(四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沙彌尼戒經一卷(或無經字五紙) 失譯在漢錄舍利弗問經一卷(十一紙)失譯今附東晉錄。   上十經十卷同帙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一帙一百四十六紙) 唐義淨譯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誦律或雲大沙門羯磨法二十四紙) 失譯今附宋錄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出十誦律或雲略要羯磨法或二卷僧祐錄雲二十四紙) 宋沙門僧璩集出優波離問佛經一卷(或雲優波離律三十三紙) 失譯在後漢錄五分羯磨一卷(題雲彌沙塞羯磨本三十一紙) 唐沙門愛同集出四分雜羯磨一卷(題雲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以結戒場為首二十四紙) 曹魏康僧鎧譯 曇無德羯磨一卷(題雲羯磨一卷出曇無德律以結大界為首三十七紙) 曹魏沙門曇諦譯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祐雲曇無德羯磨或雲雜羯磨一十五紙) 宋求那跋摩譯。   上七經七卷同帙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序題雲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四十七紙) 唐釋道宣集四分僧羯磨三卷(題雲羯磨卷上出四分律八十紙)四分尼羯磨三卷(題雲尼羯磨卷上出四分律七十紙)   右二經唐釋懷素集出。   上三經七卷同帙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亦云大愛道受戒經或直雲大愛道經三十一紙) 失譯今附北涼錄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亦云真偽沙門經三紙) 宋京聲譯犯戒報應輕重經一卷(出目連問毗尼經亦云罪報或雲目連問經二紙) 漢世高譯戒銷災經一卷(或雲戒伏銷災經四紙) 吳支謙譯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一名優婆塞五戒略論一十四紙) 宋求那跋摩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五卷(或二卷七十一紙)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攝頌一卷(六紙)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尼陀那頌在先目得迦頌在後八紙)   右三經唐義淨譯五百問事經一卷(三十三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   上九經十四卷同帙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或十四卷二帙二百七十七紙) 唐義淨譯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初捲雲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一帙一百八十八紙) 宋僧伽跋摩譯鼻奈耶律十卷(一名誡因緣經亦名戒果因緣經亦云鼻奈耶經一帙一百五十五紙) 姚秦竺佛念譯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或雲毗婆沙律亦直雲善見律三百五十八紙)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佛阿毗曇經二卷(亦云佛阿毗曇論四十五紙) 陳真諦譯。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毗尼母經八卷(亦云毗尼母論一百五十六紙) 失譯今附秦錄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亦云大僧威儀經或四卷四十二紙) 漢世高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一百八十七紙) 失譯今附秦錄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亦云明了論二十四紙) 陳真諦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小乘論   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阿毗曇八犍度論三十卷(或無論字或雲迦旃延阿毗曇或雲阿毗曇經八犍度或二十卷三帙四百六十二紙) 符秦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阿毗達磨發智論二十卷(二帙迦多衍尼子造三百五十八紙)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一帙大目犍連造一百八十九紙)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二帙舍利弗造一百七十八紙)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二百六十五紙)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三十九紙)   上二論一十九卷二帙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一十八卷(三百五十五紙)   右六論唐玄奘譯眾事分阿毗曇論十二卷(或無論字二百八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   上二論三十卷三帙阿毗曇毗婆沙論六十卷(六帙或加八犍度字或八十四卷或一百九卷一千二百九十三紙) 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或雲阿毗達磨發智大毗婆沙三千六十九紙)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或無釋字四百七十一紙) 陳真諦譯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或三卷二十三紙)   上二論二十三卷三帙(上帙七卷中下各八卷)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三帙四百六十五紙)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八帙一千三百九十四紙)阿毗達磨顯宗論四十卷(四帙六百一十四紙)   右四論唐玄奘譯阿毗曇心論四卷(或無論字六十九紙)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法勝阿毗曇心論經六卷(或無經字或無法勝字或七卷或雲法勝阿毗曇論或加別譯字一百五紙) 高齊那連提耶舍共法智譯。   上二論十卷同帙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或無論字亦云雜阿毗曇經亦云雜阿毗曇婆沙或十四卷二百七十九紙) 宋僧伽跋摩等譯阿毗曇甘露味論二卷(或雲甘露味阿毗曇或無論字四十六紙)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隨相論一卷(或雲求那摩諦隨相論三十四紙) 陳真諦譯。   上三論十四卷二帙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十卷(或十二卷或十四卷亦云婆須蜜經三百六十二紙) 符秦僧伽跋澄等譯三法度論二卷(或無論字或雲論或雲經或三卷或雲十卷四十九紙)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入阿毗達磨論二卷(二十八紙) 唐玄奘譯。   上三論十四卷二帙成實論二十卷(凡二百二品或二十七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二帙三百九十八紙) 姚秦羅什譯立世阿毗曇論十卷(一帙或無論字題雲立世毗曇藏或雲十五卷亦名天地記經一百六十四紙) 陳真諦譯解脫道論十二卷(或十三卷一百九十七紙) 梁僧伽婆羅譯舍利弗阿毗曇論二十二卷(或無論字或二十卷或三十卷六百四紙)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譯五事毗婆沙論二卷(亦云阿毗達磨五事論二十四紙) 唐玄奘譯。   上二論二十四卷三帙鞞婆沙論十四卷(亦云鞞婆沙阿毗曇論下雲廣說或十五卷十九卷或無論字三百三十五紙) 符秦僧伽跋澄譯三彌底部論三卷(或無部字或雲四卷三十六紙) 失譯今附秦錄。   上二論十七卷二帙(上帙八下帙九)分別功德論四卷(或雲分別功德經或三卷或五卷七十一紙) 失譯在漢錄四諦論四卷(七十五紙) 陳真諦譯辟支佛因緣論二卷(二十紙)十八部論一卷(八紙)   右二論失譯今附秦錄部執異論一卷(亦名部異執論九紙) 陳真諦譯異部宗輪論一卷(八紙) 唐玄奘譯。   上六論十三卷同帙。 賢聖集   一百八部五百四十一卷五十七帙(六十八部一百七十三卷梵本翻出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此方所撰集)佛所行贊經傳五卷(或雲經無傳字或雲傳無經字亦云佛本行經九十紙) 北涼曇無讖譯佛本行經七卷(一名佛本行贊傳一百一十三紙) 宋釋寶雲譯。   上二集十二卷同帙撰集百緣經十卷(一帙一百五十紙) 吳支謙譯出曜經二十卷(亦云出曜論或十九卷四百八十四紙) 姚秦竺佛念譯賢愚經十三卷(或雲十五卷或十六卷或十七卷亦云賢愚因緣經二百八十三紙) 元魏沙門惠覺等譯。   上二集三十三卷四帙(上三帙各八卷第四帙九卷)道地經一卷(或雲大道地經是修行經抄元外國略十一本八紙) 漢世高譯修行道地經六卷(初卷題雲揄遮伽復彌經此曰修行道地或直雲修行經或七卷一百三十五紙) 西晉竺法護譯僧伽羅剎所集經三卷(或雲僧伽羅剎集或五卷八十五紙) 符秦僧伽跋澄等譯。   上三集十卷同帙百喻經四卷(或五卷或雲十卷未詳亦云百句譬喻經四十六紙) 蕭齊求那毗地譯菩薩本緣經三卷(亦云菩薩本緣集經或二卷或四卷五十四紙) 吳支謙譯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八十一紙) 唐釋智嚴譯。   上三集十卷同帙付法藏因緣傳六卷(或無因緣字亦云付法藏經或四卷或三卷八十二紙)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坐禪三昧經三卷(一名菩薩禪法經或直雲禪經或雲阿蘭若習禪法經或二卷五十紙) 姚秦羅什譯佛醫經一卷(亦云佛醫王經五紙) 吳竺律炎共支越譯惟日雜難經一卷(一十五紙) 吳支謙譯佛般泥洹摩訶迦葉赴佛經一卷(亦云迦葉赴佛般涅槃經二紙) 東晉竺曇無蘭譯菩薩呵色慾法一卷(一紙) 姚秦羅什譯四品學法經一卷(或無經字二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一卷(六紙) 失譯今附秦錄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經一卷(題雲佛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一百二十章亦直雲迦旃延偈五紙)佛治身經一卷(或雲治身經一紙)治意經一卷(或雲佛治意經一紙)   右三集失譯今附西晉錄。   上十一集十八卷同帙雜寶藏經八卷(或雲十三卷百五十二紙)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那先比丘經二卷(或雲那先經或三卷三十一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   上二集十卷同帙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三十一紙) 宋曇摩蜜多譯 達摩多羅禪經二卷(一名庾伽遮羅浮述譯言修行道地一名不淨觀經亦名修行方便禪經祐雲禪經修行方便五十一紙)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禪法要解二卷(一名禪要經三十四紙) 姚秦羅什譯禪要呵欲經一卷(題雲禪要經呵欲品四紙)內身觀章句經一卷(或雲無句字二紙)   右二集漢失譯法觀經一卷(六紙) 西晉竺法護譯思惟略要法一卷(或雲思惟要略法經或直雲思惟經十紙) 姚秦羅什譯十二游經一卷(六紙) 東晉迦留陀伽譯舊雜譬喻經二卷(亦云雜譬喻集經三十七紙) 吳康僧會譯雜譬喻經一卷(九紙) 漢支婁迦讖譯。   上十集十三卷同帙雜譬喻經二卷(一名菩薩度人經二十五紙)  失譯在漢錄雜譬喻經一卷(二十八紙) 姚秦羅什譯阿育王譬喻經一卷(題雲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古經呼佛為天尊即佛說也七紙) 失譯附東晉錄阿育王經十卷(一百一十一紙)梁三藏僧伽婆羅譯。   上四集十四卷同帙阿育王傳七卷(或加大字或五卷亦云大阿育王經一百紙) 西晉安法欽譯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一卷(序題雲阿育王太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亦云阿育王太子壞目因緣無經字二十六紙) 符秦曇摩難提譯四阿含暮抄解二卷(亦云四阿含暮抄經四十六紙) 符秦鳩摩羅佛提等譯。   上三集十卷同帙法句經二卷(亦云法句集法三十四紙) 吳沙門維只難等譯法句譬喻經四卷(一名法句本末經亦云法句喻經或五卷或六卷九十五紙) 西晉釋法立共法炬譯迦葉結經一卷(八紙) 漢世高譯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一卷(亦云撰三藏經及雜藏經八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三慧經一卷(安公涼土異經十二紙) 今附北涼錄阿毗曇五法行經一卷(亦云阿毗曇苦慧經亦云阿毗曇五法經十一紙) 漢世高譯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亦名斷十二因緣經亦云阿含口解經八紙) 漢安玄共嚴佛調譯小道地經一卷(四紙) 漢支曜譯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或加偈字二紙) 東晉佛跋陀羅譯六菩薩名一卷(房入藏雲菩薩名亦當誦持一紙) 漢失譯一百五十贊佛頌一卷(六紙) 唐義淨譯贊觀世音菩薩頌一卷(四紙) 唐釋慧智譯。   上十二集十六卷同帙無明羅剎集一卷(亦云無明羅剎經或二卷二十三紙) 失譯今附秦馬鳴菩薩傳一卷(二紙)龍樹菩薩傳一卷(三紙)提婆菩薩傳一卷(四紙)   右三集姚秦羅什譯婆藪盤豆法師傳一卷(此曰天親十紙) 陳真諦譯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一卷(九紙) 宋求那跋摩譯勸發諸王要偈一卷(六紙) 宋僧伽跋摩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六紙) 唐義淨譯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一卷(亦云賓頭盧為王說法經八紙) 宋求那跋陀羅譯請賓頭盧法一卷(或雲請賓頭盧法經二紙) 宋沙門慧簡譯分別業報略一卷(或雲大勇菩薩分別業報經或雲分業報略集八紙) 宋僧伽跋摩譯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一卷(或直雲迦丁比丘經九紙) 失譯今附宋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七紙) 唐玄奘譯金七十論三卷(亦名僧佉論或二卷五十二紙) 陳真諦譯勝宗十句義論一卷(十一紙) 唐玄奘譯。   上十五集十七卷同帙(已上梵本翻譯已下此方撰集)釋迦譜十卷(別有五卷本與此廣略異二百三十八紙) 蕭齊釋僧祐撰釋迦氏略譜一卷(或無略字四十三紙)釋迦方志二卷(八十四紙)   右二集唐釋道宣撰。   上三集十三卷二帙(上帙七卷下帙六卷)經律異相五十卷(五帙八百二十七紙) 梁沙門寶唱等撰陀羅尼雜集十卷(一帙一百一十八紙)未詳撰者諸經要集二十卷(五百八十二紙) 唐沙門玄惲撰。   上一集二十卷分為三帙(上下各七卷中帙六卷)出三藏記集十五卷(三百一十四紙) 梁沙門釋僧祐撰眾經目錄七卷(六十三紙) 隋沙門法經等撰。   上二集二十二卷二帙(上帙十卷下帙十二卷)開皇三寶錄十五卷(內題雲歷代三寶紀三百八紙) 隋學士費長房撰眾經目錄五卷(隋仁壽二年敕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八十四紙)   上二集二十卷二帙大唐內典錄十卷(一帙三百二十紙) 唐釋道宣撰續大唐內典錄一卷(二十二紙) 唐釋智升撰古今譯經圖紀四卷(六十紙) 唐釋靖邁撰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十六紙) 唐釋智升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三百九十七紙) 唐沙門釋明佺等撰。   上四集二十一卷二帙(上帙十一卷下帙十卷)開元釋教錄二十卷(二帙五百四十五紙) 唐釋智升撰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或三十卷七百六十八紙) 唐釋玄應撰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四十九紙) 唐釋慧苑撰。   上二集二十七卷四帙(第一帙六卷下三帙各七卷)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二百三十四紙) 唐玄奘譯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或三卷九十九紙) 唐釋道宣撰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二十三紙) 唐釋智升撰。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八卷下帙九卷)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亦云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九十七紙) 唐釋道宣撰集沙門不拜俗儀六卷(九十七紙) 唐沙門釋彥琮撰。   上二集九卷同帙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一帙一百七十紙) 唐釋慧立等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三十五紙) 唐義淨撰法顯傳一卷(亦云歷遊天竺記傳二十九紙) 法顯撰高僧傳十四卷(一卷是目錄三百一十一紙) 梁釋慧皎撰。   上三集十七卷二帙(上帙九卷下帙八卷)續高僧傳三十卷(八百三十紙) 唐京兆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上一集三十卷分為四帙(第一第二各八卷第三第四各七卷)辯正論八卷(一帙一百七十八紙)破邪論二卷(或一卷四十五紙)   右二集唐釋法琳撰甄正論三卷(三十六紙) 唐釋玄嶷撰十門辯惑論二卷(或三卷二十七紙) 唐沙門釋復禮撰弘明集十四卷(二百八十九紙) 梁釋僧祐撰。   上五集二十一卷三帙(紙數論可知也)廣弘明集三十卷(七百七十紙) 唐釋道宣撰。   上一集三十卷分為四帙(第一帙十卷第二帙七卷第三帙七卷第四帙六卷)集諸經禮懺儀二卷(五十七紙) 唐釋智升撰大唐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八十七紙) 唐釋義淨撰比丘尼傳四卷(四十二紙) 梁沙門寶唱撰別說罪要行法一卷(或無別字計四紙)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雲要行法四紙)護命放生軌儀一卷(或雲軌儀法二紙)   右三集唐釋義淨譯。   上六集十三卷同帙。   都計小乘經律論。及賢聖傳。見入藏者。總四百三十八部。合二千三百三卷。二百二十二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