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陰符經三皇玉訣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陰符經三皇玉訣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
經名:陰符經三皇玉訣。原題軒轅黃帝製。據《道藏提要》考證,當系宋金間道士假託之作。三卷。

陰符經三皇玉訣序

[編輯]

軒轅黃帝製

朕詔文武百官同理國事,有護國岐師出班奏,表有奇怪鳥獸,銅頭鐵額,坐高三丈,兩翅如刀,飛騰遮蔽日月皆昏,在地吞石颺沙,江河枯乾,又傷害人民性命甚多,天下無治。遂詔文武百官車駕親出,觀天下人民痛傷,視見蚩尤果有怪鳥難治。朕前去至一大山,夜見紅光紫霧,白氣青霞圍繞不散。再詔文武盡視皆見。岐師奏言:此山有名虛天壇第一洞天,上臨玉清元始之宮。朕親駕到山,有一石洞,不知深淺,差勇猛壯士名重山,身長三丈五尺,使入洞內,用燭火前去,經三日三夜方出。重山奏言:中有大石匣,金甲神人八員守定,各執斧銊,仗劍喝云:不得到此。重山奏畢,朕發心燒香,上奏三清,願臣有分開取石匣,不避凶吉,要知天地祕密天機之事。焚香告禮三清,朕遂同入洞。亦有紅光遶定,不見金甲神人,朕於石匣見一卷經,號曰《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訣陰符經》即將經出洞,焚香拜禮,上謝三清。開看見字不常,盡是天文篆書,三百餘字分,為三卷,上卷天皇,中捲地皇,下卷人皇。上卷按神仙抱一之道,中卷按富國安民之法,下卷按強兵戰勝之術。與天地陰陽萬物為祖宗,治國齊家持身不死之道皆從。此經乃青陽秀炁自然結成文,每字方圓一丈。朕復回皇都,再集文武百官,議此經事之理。盡言不知此義理,不曾聞此經出處。朕遂行宣文天下,名山洞府恐有玄妙高士並世賢人,深曉經義之事,曾收此經者,便許奏呈解義,如通此《陰符》經義者,朕賞金賜命。天下盡無此經,豈通道理?朕遍訪名山洞府修道之士,盡拜為師,求長生之路,要解此經之義,絕無人知義理,盡是旁門小法。自此四十餘年,入道身衰,皓髮如銀,道也難成。朕聞崆峒山有一高聖先生廣成子,妙道深玄,朕車駕親詣,自心屈弱,膝行肘步,禮拜侍立,告求廣成子先生指教:臣自石室中得《陰符經》一卷,不曉義理,在世盡不通曉此經。今遇先生,感天不忘,要通此經之妙道。廣成子先生言:此經者,是上天所祕,在世洞天隱此經一卷,鎮天下妖魔龍神精怪,當與世上有德行之人。遇此經者,修長生之路,復升天道,永世流傳天下信道有緣之人。此經要知義理,天下莫能知。見今峨媚山有一高聖天真皇人,深曉經義理。廣成子同去侍見天真皇人,朕問此《陰符經》 天皇、地皇、人皇、陰陽造化,治國、治家、治身、長生不死,復升於天界,如何修道?朕聞高聖廣成子先生說,高聖天真皇人答。朕當時深曉陰陽造化成道之理心朕道成升天之日,恐後人信道修真者,憑何經文,朕乃留此經徧行於世,復隱此經一卷於崆峒山,又留九宮入卦,分陰陽五行,奪造化,動天機,入室登壇,九宮局式,璇璣立斗,時分候節氣,金木生殺,擇真至寶,取時造化,內煉輕清化神純陽之體,返金靈之虎變,赫火龍虛,騰炎天之上,入聖朝元之道,集成文序。又分造化陰陽,日月為象,天地為父母,八卦為子孫,太一行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天發殺機,移星易宿,九宮之圖。如後人獲遇此經者不得輕泄不信之人,若傳下愚之人者,墮九玄七祖入輸迴,永不得出期,後殃及子孫也。

陰符經三皇玉訣卷上

[編輯]

黃帝問曰:陰符者,何也?廣成子曰:此陰符二字,上可通天,下可察地,中可化生萬物,為人最尊。陰者,暗也;符者,合也。古之聖人,內動之機,可以明天地造化之根,至道推移之源、性命之本。生死之機,知者可究合天地之機,操運長生之體。故曰陰符也。

黃帝曰:上有神仙抱一之道者,何也?天真皇人曰:夫神仙抱一之道者,上天所祕,世人不可得之。神仙抱一者,乃是太一含真之炁。太一者,乃是北極太淵之源,乃虛無煉神之道,上天所祕,世人不可得知。子在人間,安曉此語?一者,天炁也。人將太一真炁與我真炁相濟,更要知天時受,天氣接人氣,人氣接天氣,與天氣相接而不死也。人若包含太和真炁,久而煉之,乃為大丹純陽也。陽者天道,故神炁合道,乃為神仙抱一之道也。

黃帝曰:中有富國安民者,何也?廣成子曰:富國安民者,乃煉炁之道也。凡人將真精煉成神胎,名曰胎仙。故聚而成形,散而成炁,故與道相通。道者養炁,養炁者,保神合於大道。故曰真炁相濟,久而用火緞煉成丹。若能全精炁,煉作純陽,故乃成丹換形,萬神皆安,國中有寶,故曰富國安民也。

黃帝曰:下有強兵戰勝者,何也?天真皇人曰:強兵戰勝者,乃真炁戰退陰氣也。煉體純陽,金筋玉骨,鶴體松形,謂之純陽,故得不死,以身為國,以心為君,以精為民,以形為爐。首者,鼎也。精滿於腦,故用火煆煉成丹。因精體見火。火者,陽炁;息者,風也。以風吹火,久煉形神俱妙。故曰:煉神之道,存心於內,真炁自然沖和不死。故曰:煉百關精髓,純陽也。九竅炁定下關,精炁不泄者勝也。

黃帝曰:天皇者,何也?廣成子曰:天皇者,先天之前,五劫開化,混沌之始也。天皇一炁,聖化萬象,主天聖玉虛聖境,明皇之祖炁也。

黃帝曰:地皇者,何也?天真皇人曰:地皇者,天皇一炁下降於地,地炁受之,二炁相合,主生化金光之炁,乃是洞神真境,真皇之祖炁也。

黃帝曰:人皇者,何也?廣成子曰:人皇者,在天地之間,虛無至理,為天皇一炁,地皇一炁,太空虛中相合化,金木五星為中宮,合乾坤八卦保護化神,乃仙境主中元,人皇之祖炁也。

黃帝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何也?天真皇人曰:觀天者,乃丹陽之炁,純陽之物,精氣運而不絕,昇沉往還,周時復始,包含萬象,乃青陽之炁。天地者,陰陽之精,天氣下降,地氣復昇,昇而復降,人在其中而不知其理。天之陽精為日,地之陰精為月。日月運而不休,寒暑煎而無息。凡人不知身內亦有天地之炁,天氣升降有時。人知者,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黃帝曰:何謂不知?廣成子曰:頭以象天,清陽之本,足以象地,濁陰之源。人能內含天地之道,與天地齊年。人身中有真陽之炁,藏於陰精之內。精炁者,真炁之母;真炁者,精炁之子。常將子母相守,故不死。復歸其源為人,不知時日。天樞之上,天元一炁主之;天樞之下,地元一炁主之;天樞之中,陰陽真源主之。人用天時,混元正一之炁上下無窮,與天地齊年。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黃帝曰:人用者,何也?天真皇人曰:聖人存精養氣以保形神,人不知者,貪慾亡精,用心失神,勞形散氣,更不能使其神氣合道,不知天地之升沉,日月之運轉,故死也。以其分受日月之炁,若能觀此天地,與我同耳。為人不知天地之理、陰陽之旨,若合地天之體則至矣。此乃人之用也。

黃帝曰: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何也?廣成子曰:天受一炁,內含五星之正炁,而稟清濁之源;地受一炁,故生二儀,復升於天,造化以成三元。布列四時,中有五炁推運,共成五行。五賊者,則五行之正炁也。人能賊天地之炁,奪陰陽之造化,混三元之返覆,復四門之往來,一炁皆同,故成道也,乃五賊也。

黃帝曰:天有五賊,如何用也?天真皇人曰:五賊者,是五炁也。長養萬物生殺之機權造化之本,始天以五炁聚而成形,散而為風,子能知道之源者藏於身中分而滿於體內,精氣與天炁相濟,久而煉成丹,是五行之正炁也。天炁下降,地炁受之而不相離,人在其中,五炁之內,若能賊之,故不死也。吾今二十萬二千歲矣,皆因知五賊造化返復之理也。吾今傳受五賊之理,子與吾皆同,子若不知五賊之理,故有死矣。若能從吾之言,賊天地五星之炁,則不死也。乃五賊之理也。

黃帝曰:五賊在心,施行於天,何也?廣成子曰:人身中亦有五行之正炁,五行正炁者,五臟之氣也;五臟之氣者,五賊也。水得其一者,人腎屬於水。未生之前,道為之本,先生左腎,象北方大淵之源,造化之本,為青陽之炁,號曰青龍,屬木。次生右腎,屬金,內有真精,主五行之正炁,號曰白虎,乃是白元君一炁。二腎內生白脈二條,上湧朝元,通靈陽之宮,復降下通於巽。坤中有五炁聚四時合於乾,艮出天甲入戊己之內,乃道生神之始。人按天時相接天地之炁,頭圓象天,足方象地,中理五炁,聚而入於絳宮,達於筋骨,升而朝於鼎內,復降湧泉,入於中黃之宮,混合萬神,故青陽至首群陰皆散,更用五行正炁,內濟共一鼎煉成丹,故不死矣,乃施行於天也。

黃帝曰:宇宙在乎手,何也?天真皇人曰:宇宙者,天地,陰陽萬物之本,受陰陽而成形。陰者地炁,陽者天炁。天炁下降,地炁受之,地炁上騰,天炁接之。天炁地炁相交,陰陽感契,萬神生化成象。上古聖人把握天地陰陽造化之元機,機者在於用,知者得而守也。守者,道也,而不死也。故曰宇宙在乎手也。

黃帝曰:宇宙在乎手者,如何用也?廣成子曰:天地交合,宇宙不散內,造化生神,立陰陽神機,則成大道。大道者,無為也。無為則命不亂,命不亂則神不移,神不移則精不散,精不散則氣不絕,更以道氣通行而固身,若運於精火相隨,緞煉成金丹者,乃自然也。吾知宇宙之機運,而連連行之,合於天地之作,勿令放也,久而神自朝元,故不死矣。乃宇宙在乎手者也。

黃帝曰:萬化生乎身者,何謂也?天真皇人曰:萬化者,神也,精不散而神不離。神室者,萬神聚會之鄉,在崑崙之中。五炁聚於內,人能將真精炁結成神胎,朝於鼎上,故曰至聖。萬神皆聚而為一,凡人移精失炁而不能保神,是不知生身之法。生身之法,陰陽之道,故曰:萬化生乎身也。

黃帝曰:何者生身之法也?廣成子曰:從一炁所生,而不知一炁之造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受一炁,化成三炁,神氣精此,乃生身之法也。

黃帝曰:一者,何也?天真皇人曰:一者,天地之根,陰陽之祖,萬物之首,乃生神也。子能知真一之炁,而萬物自生則不死,故曰一也。

黃帝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何也?廣成子曰:天以斗運為機,人以心為機。心者,神也。神機合道,乃鬼神不測。人未生之時,先受一炁為命,然後父母二炁相合,故乃成形。胎元生神,故為性之源。人能澄心,如天地動機,故同天地。乃因性靜,心機合道。故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黃帝曰:人心,機者,如何用也?天真皇人曰:人心者,機本也。人能存心守神而不忘機用。心者百神之元也,安心者養性也,是以聖人安其心而抱元含真。含真者,安性也。以心為性,以炁為命,炁絕則命亡,皆亂於性也,失其氣故死矣。若人如天炁澄清,故不失於性也。性不失則炁不散,炁不散則命不亡,命不亡則形不滅也。天地者,性命之本也。故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黃帝曰: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何也?廣成子曰:天道者,清陽之炁也,故以純陽為本。人能含造化純陽之體,如天地之陽而不棄也。人受一正之炁,體養萬神純陽之理,故曰: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黃帝曰:立天之道,如何用也?天真皇人曰:天道者,人之本也。父母者,人之始也。人能留形於本而不失於始,調神合道,故曰:立天之道也。

黃帝曰:如何留形不失於始也?廣成子曰:人不憂愁思慮而不失其本,去疾病勞苦而不失於始也。失其本者,自亡其命;失其始者、形還下土。若人能心靜無慾而存神,炁不失其始者,知理也。

黃帝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何也?廣成子曰:天之母者太易,內藏陰陽二炁,日月也。日月未分,聖化生神,神名太一之首。日月又分為陰陽,陰陽分其五太。五太者,五帝。五帝又分八卦,八卦朝於中,聖化為九宮,乃是太一之神宮。立其五斗,內有中斗,日月星奇,北斗受機,斡運陰陽。陰為機者死,陽為機者生,陰陽合機為之道。,太一將生殺之機,週遊八卦,移星易宿。返陰為陽,乃長生;返陽為陰,殺者死也。天之四時造化,八卦循環,人身中亦有,為人不知。為陰而殺乃死,展轉輪迴,失其人身。人能致修者,道也。故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也。

黃帝曰:何謂不失人身,殺機不死者,何也?天真皇人曰:太一鎮在九宮,出入有時。召太陽君回入陽殿,四時移換,八卦朝元,萬神都聚,殺陰返陽,排列星辰,歸其金闕之內,聖境太清,正陽白元君也。若人知此天發殺機,能將太一真炁,隨機應化,返八卦純陽,復歸乾坤之祖炁,使合混沌九天生神之章,乃為天道,永得長生,依此造化為真人也。故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也。

黃帝曰: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何也?廣成子曰:沖和一炁,發者動也,故天運不絕。殺機者,變化也。龍者,天炁也,風也。蛇者,地炁也,火也。人能運精炁,上下往來,奪之造化,故玄機若去。六慾動於機權,如天地之體,人在其中。有真陽之精炁,名曰蛇,上通天元之炁,呼吸而上下,相應地動之機,起而離陸。故曰;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也。

黃帝曰:人身中知何用?天真皇人曰:臍下一寸三分者,氣海也。中有真精一合,按於地土中,有二經通於腦。腦中有府,名靈陽之府,有二穴,左曰太極之穴,右曰沖靈之穴,上通天炁,下至海源,故曰呼吸。天炁下降,地炁上騰,二炁相接,則養真精,名曰龍。青陽之本,下者為蛇,則元炁也。二炁相交成藥,久煉成丹,故不死也。乃陽神超於身外,乃人身中,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也。

黃帝曰:人發殺機,天地返覆,何也?廣成子曰:人發殺機者,去六慾七情,靜則靜於情意,動則動於神機,內用神炁,上下相合。守於神者,陽氣也。頭圓象天,足方象地。天地返覆,乃陰陽升降;人之返覆,呼吸徹於蒂耳。一吸天炁下降,一呼地炁上升,吸者天炁,呼者地炁。我之真炁相接也,人能下運地炁至天上。故曰:人發殺機,天地返覆也。

黃帝曰:天人合發,萬變定基,何也?天真皇人曰:天生萬物,人為萬生一物之首也。故天地相合而長養萬物,人能用精炁相合而萬神皆喜,天地故不棄而相逐,神在其中。神者,乃天道也,而好清,若濁而神散,不合天道。上古聖人,固精養神,存炁養精,合於天道,乃為真人。天有一炁,地有二儀,中有三光,四時共備,五行相列,六合相生,七政為機,八卦乃同,九宮布滿天地。五斗璇璣,人亦有之。人能受天地一炁,相和諸神,配合兩儀,大丹乃成。一炁上下,無窮四時;中有一炁,播於中土;五行顛倒內,六陽上朝金闕,七真常居體內,八卦共起元宮;三光混混,白雪飄飄;七政功成,黃芽內長,九宮貫串萬象,乃合天道。故曰:天人合發,萬變定基也。

黃帝曰: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何也?廣成子曰:天性不可亂,神炁若亂,故不知所以神。伏藏者,性如朗月,自然通道。巧者內使天機,外事不可入,故伏智藏神也,乃同天道。拙者為人不知自有神炁合道,縱心信意生情,一任散失神炁,不明天地造化,亂認陰陽,故有死也。乃性有巧拙也。

黃帝曰:性有巧拙,如何伏藏用也?天真皇人曰:性者,神也,不可動也。故神定炁和,元炁降。伏者不貪嗜慕慾,藏者藏於神光,炁入絳宮,萬神聚會之鄉,伏藏而不動,萬神不散。故曰:伏藏神定造化,久煉成道,乃性巧不拙也。

黃帝曰: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何也?廣成子曰:九竅者,心有九竅,內藏九氣:上者三清之炁,中者三皇之炁,下者本元之炁,乃精炁神也。出入有時,混而為一,外通耳、目、口、鼻,陰中也;三要者,神氣與精相合,玄牝玉戶,上通於天,下通於地,中通三皇之祖炁,乃三要之道也。動靜耳、目、口、鼻也,目觀則心動,耳聽則神移,口談則氣散,鼻馥則精髓化為陰濁之水。若故令靜而不動,則心中二竅左曰玄,右曰牝,下入氣海,上通泥丸,此真炁相通,故使神氣動機,玉戶自閉。穿脊勝,過三關,而朝北極,陽宮動而保養真神。上古聖人云:動則動於神機,靜則靜於心意。精氣神,是三要也。故曰:九竅之邪,在乎三要也。

黃帝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尅,何也?天真皇人曰:木去其火則不灰,人去其惡性則不死。木中有火,火發必焚,其真炁乃成,煙燄即上升而歸天,火緞木為灰爐而歸土。凡人性惡為火,火出則神散,神散則氣離,氣離財身死,真陽之炁歸於天,濁陰之質歸於土。謂火從木生,即以水救之即不灰;人起火性,以柔而救之即身不壞。人之火發,而萬神皆散,故死也。人能制火,禍不能尅,乃成大道。故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尅也。

黃帝曰:姦生於國,時動必潰,何也?廣成子曰:國中有姦,久而破國,身中有邪,久而亡身。國去其姦則邦寧,人去其情即身安。去姦者,六慾七情,三屍也,人能制姦邪者,成其大道也。故曰:姦生於國,時動必潰也。

黃帝曰:如何得安身也?天真皇人曰:萬物盜太虛真炁,人腹中有蠱,盜萬物之炁,而名虰蠱。虰蠱者,化為佞聶。佞蟲者,賊我之魂魄,亡我之神氣,散我之精血,死我之形也。人能知陰陽造化,起真火煉陰邪之姦,故殺虰蟲,不令為害,故得身安,返成大道也。

黃帝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何也?廣成子曰:上古聖人用神機測天地陰陽,升降有時,要知火候之數,下火依時,戊己宮內,本始生神之母也。知者復歸其母,勿令放失,更受天炁為青陽之首,合地炁真陰之母。我之神氣,精在其中;五炁皆全,心靜無慾;用火緞煉,煉成純陽;造化成道,魄返陽魂;情陰盡滅,松形玉骨;百關無漏,上達於天界,乃為真人也。故曰:知之脩煉,謂之聖人也。


陰符經三皇玉訣卷中

[編輯]

黃帝曰: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真皇人曰:天生者,人歸元道,正發復升,生也。內合天作,至道生真;遁隱在世,其人能測;聖機內明,外通天地,故知者不死也。天殺者,為人不信天道,任意損失精神炁,故害物不過天數而死,殺也。故曰: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黃帝曰:天生天殺,如何用也?廣成子曰;為人修道,不知天時,歸根復始,錯認根源,故死也。若人知天時真炁,歸根復命,要知造化者,乃有虛無真源,陰陽合一,為五行正炁也。乾坤相勝,要知進退,乃無生死。夫人道為本,若不知生殺者,是謂補不足而損有餘,道之理也。故曰:天生天殺也。黃帝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何也?天真皇人曰:天以一炁而長養萬物。天地炁散,萬物盜之;萬物炁散,人以盜之。人知盜萬物之真炁養形,更知升降順天時,接天炁,奪之造化,長生不死,乃人盜萬物之天炁,故成道也。人不曉造化者,為萬物復盜人之炁,即因五穀而生,即因五穀而死,乃人被萬物復盜之而死也。

黃帝曰:人盜萬物,如何不死?廣成子曰:人受沖和之炁而生,故不死也。既稟受,有情慾而死也。若能存一炁,故保神。天以一炁而生萬物,更與陰陽相和、五穀共備,人乃實腹強骨,不失精炁神,故不死也。三盜既宜者,人能盜天地萬物之炁以通神明,與天地相宜,三才以安。人之精神與天地同而好清靜,是以聖人恬淡虛無,真氣存元,精神內守,豈得死也?故食飽者,而傷於精血,太勞者而散於神炁,心起情慾者,萬物豈得不盜之也?故止飲食而身自輕,止思慮而神自靈,止嗜慾而神自清,故乃得道也,何勞外求?故曰:三盜既宜,三才即安也。

黃帝曰:故曰:食其時,百骸理。何也?天真皇人曰:上古聖人,食天炁而有時,自然百骸調暢。引太和真炁注於身田,即五臟清涼,六腑調泰,關節自通,精神以安也。食時奪其造化,乃成大道也。故曰:食其時,百骸理也。

黃帝曰:元炁通百關,如何用也?廣成子曰:天炁柔弱,穿筋透骨,養神安精,皆使關節通流,豈不知理炁者人之本始也,本始者天炁也?故百姓日用而不知。炁之升降,陰陽往還有時,受之一炁,長養萬物,若靈芝逢冬不死。如人得道不死,乃元炁通,百脈關也。

黃帝曰:動其機,萬化安。何也?天真皇人曰:神機內用,千變萬化,自然成道。故機者,開其天關,玉戶自閉。而火發天關,鍊髓純陽,乃火相從,久鍊而成丹,故曰機也。萬化者,炁結成神,朝歸於金關,自然安神,安身久而不死也。機者,密也。人運機而化身無窮,內外通,神道合。故曰:動其機,萬化安也。

黃帝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何也?廣成子曰:人知外象有吉凶之兆,即禱而信求其應,不知自己身中有神,外可通天地,內可修鍊成道,顯自己陽神通聖,何勞外求?因精生炁,精者炁之母,神者炁之子,此為三寶,鍊成真人,乃謂神仙。故曰所以神也。

黃帝曰: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道機何也?天真皇人曰:日月者,陰陽至精也。故運而致數,周遊天下,寒暑相兼。六十日一周,四周為一備,剋天地之意也,定於日月,周遊於道,故曰出入日月,在於數中。數者一也,一者氣也,氣結而成神,神明自出。神明者,陽精也,無不鑒而無不照也。是以聖人窮日月之交合,神明出焉,知天地之造化,奪陰陽之機權,故生神也。而出幽入冥,故數在一而成人也。而道者,無為也。機者,心機也。善能發陰陽之造化,入於無窮之數,此道無為之正也。機者,發也。聖人得之機權,九陽六陰,合其一者,日月有數,大小有定也。

黃帝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見。何也?廣成子曰:為世人貪慕嗜慾而好慾縱婬亂者,為不知天道而亡其機昧其精而奔其神也。莫能知者,天道機密,陰陽不知也。不識造化,所為不知者,亡精神,散血氣,焉得知也?欲要知者,靜心養性,固氣保神,靈而自知,道也,見其神也。故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見也。

黃帝曰: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知輕命。何也?天真皇人曰:是以聖人窮於大道,可通天地陰陽之理者,固其命也。聖人得知,固其氣,不失其精也。精氣相合而生成大藥,皆因知造化,鍊神不散,固氣通神也。凡小人不知性命之本而不得保精神,乃亡其身命。故不守其神而婬於世,乃失其精神,輕其命而不自保,故死也。君子久而行之,可以固窮;小人輕其命也,常以輕神失命亡其身。故曰:君子得之固窮,而小人輕命也。

黃帝曰:瞽者善聽,聾者善視。

何也?廣成子曰:視秋毫者,不見泰山,聽噍嘹者,不聞雷霆。善聽者,非耳聰也,察音聲者而自殺之;善視者,非目明也,察色者而自殺之。瞽者不見日月之光,察聽陰陽交合,久而行道,得長生也;聾者不聞雷霆,察通日月往還,久而行道,得久視也。夫視者內見其機,聽者內聞其聲。此兩者,合道也。故曰:瞽者善聽,聾者善視也。

陰符經三皇玉訣卷下

[編輯]

黃帝曰: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何也?天真皇人曰:絕名棄利,元炁自守;絕巧棄智,盜賊無有。絕於聲色,更用元炁,抱一守中,勝貴人十倍。太上用大道,至於天下為聖。師藏火於中源,久而不動,動而自然合於大道焉。用智巧,故離其慾,而勝師十倍。故曰: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也。

黃帝曰:三返晝夜,用師萬倍。何也?廣成子曰:三返者,三元也。天元真炁居首,靈源真炁居中,本源真炁居下。是以精氣者,師也。心者,君也。形者,鑪也。用精日夜,遇三元,上下無窮,而用之兼倍;精神元炁不散,形體不衰,而通於晝夜。晝則日用而明陽,得夜炁內,動陰炁於外。陽炁者,精神之本也;陰炁者,敗我之形也。若能精神遇三元之祖炁,上下混而為一,如師使之萬神,俱其一化,其神晝夜不停,陰魄俱消,三陽獨居於內,久而神自朝元,故不死也。故曰:三返晝夜、用師萬倍也。

黃帝曰:心生於物,而死於物。何也?天真皇人曰:用心者,意動也。意動則神移,神移則氣散,氣散則命亡,故死也。心正者,是神定也。制者則心正一炁之源,內動之機,萬化皆通;心亂則萬神皆廢,故去情意則萬神不失於物也。故曰:心生於物,而死於物也。

黃帝曰:機在目。何也?廣成子曰:道之遠者在八化之外,近在眉睫之間;大則包含天地,細則貫串眉毛。神機內動,目睫飛鉛,故神機在目,為其間有神室。內動之機,在目而明也。非常景通道見,陰邪自滅,真境返正,見陽神於天道。故曰:機在目也。

黃帝曰:天之無恩,而大恩生。何也?天真皇人曰:以天道而化下方,萬物自然生,乃大恩生也。不可以色慾縱其心,而使其意亂財邪恩生,故有死也。安其心以保其神,自然流通,豈不知烏不染而自黑,鶴不浴而自白,蛛不教而成網,燕不招而自來?如此,自然恩生。故曰:天之無恩,而大恩生也。

黃帝曰:迅雷烈風,莫不蠢然。何也?廣成子曰:迅速如雷霆,陰陽正氣也。人能食風氣,用陰陽之氣,上下精氣,蠢然而已。行道運動,陰陽神氣內交,真精上移而入於腦中,復降迅速如風雷,三元布滿而百骸火飛,鍊陰而返純陽,是以聖人速了道也,內修真體自妙,如瑞草受陰陽沖和之氣,故不死,莫不蠢然也。

黃帝曰:至樂性餘,至靜則廉。何也?天真皇人曰:至樂於神者,陰陽之本也。至者,定也,定於心意,陰陽自合。至靜則廉也。目不觀於色而神不移其炁內保自然,至樂於天真也。去其慾,靜其心,定其意,守其神,抱一至靜而入新換舊,乃達於道。聖人致性命合於天道,志剛則廉也。故曰:至樂性餘,至靜則廉也。

黃帝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何也?廣成子曰:天乃清陽之氣,至私者,暗發也,則生於萬物,人在其中,復正神也。若能收藏元氣,補養天真,更能善用其功而成道也,謂之至公。精氣固身,知者依時運用,上入泥丸,下入海源,會於中宮,以接元氣,度元關,朝金闕,三田相灌,百節俱通,周身火發,久而鍊之,得成仙矣。故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也。

黃帝曰:禽者制在氣。何也?天真皇人曰:禽者,烏也。烏者,心氣也。故飛騰而有時。氣者,虛無之發,人能致其氣,久鍊為仙也。禽者,南方火也,人能致其道,使真氣久而如禽飛在太空,人能擒收在中元,鍊成正陽,乃得為飛仙矣。故曰:禽者制在氣也。

黃帝曰:生者,死之根;死者,之根。何也?廣成子曰:生巧者,死於命。人能定心除六慾七情者,神定道生也。若心生慾、情性巧者,神散命亡,死之根本也。心死永得復生,乃生死之根也。

黃帝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何也?天真皇人曰:聖人恩生於道,凡人恩生於情,亡其身,害其命也。損有其餘而補不足,有餘者,心有情慾,補不足也,精神散也。縱心起慾色,是恩中生害而亡其神也。若能澄心不倦,其神自明,是害中生恩。苦志修心而不亂,則害忘也,保其神也。故乃成道和快於心,滅於歡樂而保精神,忘情無慾,至此為聖人也。故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也。

黃帝曰: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何也?廣成子曰:凡人知有天地文理,言聖人外像不知我自有天地陰陽,我藏也。陰陽者,鬼神不測之法也,天地通大小幽冥之理,愚人所作,不知我與天地陰陽時物皆同。天地之理,聖人之機也。至道之,萬物之本,陰陽之宗,故變化無窮,乃至於道至精,我之有也;道之自然,萬物有物,我為哲也。陰陽之非勝,奈我同而勝也。勝者,我之神也。神者,至道之源也。故我靈而陰陽同聖。天地也,二炁結而萬物皆同,神炁超時,聖於大道也。吾曉大道包含天地,明哲盡矣。旨真之理,我自然聖化三清也。黃帝稽首再拜,謝聖君指教愚昧,臣方曉大道。聖君遂駕雲鶴升空而去,黃帝回輦而還都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