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青海高原的凱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青海高原的凱歌
《人民日報》社論
1967年8月1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青海省革命委員會,在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在全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勢下,在億萬革命群眾徹底摧毀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大批判大鬥爭高潮中,宣告成立了。這是「一月革命」風暴以來無產階級革命派奪權鬥爭的一個新的偉大勝利。這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曲響徹雲霄的凱歌。

毛主席教導我們:「世界上一切革命鬥爭都是為着奪取政權,鞏固政權。而反革命的拚死同革命勢力鬥爭,也完全是為着維持他們的政權。」

青海省以「八·一八」左派組織為核心的無產階級革命派,為了從青海省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手裡奪權,經歷了激烈、緊張的階級搏鬥的嚴峻考驗。他們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在青海地區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曾經在一些艱苦日子裡,頂着阻力行,迎着風浪上,終於從階級敵人手中,把黨、政、財、文大權勝利地奪了過來。青海省無產階級革命派,不愧為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鋼鐵戰士。

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人民解放軍,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英勇保衛者,是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強大後盾,是我國無產階級專政最堅強的柱石。青海地區的人民解放軍,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堅定地站在毛主席一邊,堅定地站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一邊,堅決地不折不扣地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一切指示,旗幟鮮明地支持和保護無產階級革命派。青海地區的人民解放軍,在無產階級革命派奪權鬥爭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青海省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曾經出現了反覆。這看起來仿佛是壞事,實際上是大好事。因為這樣一來,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更加暴露了,革命方面也表現出來了,陣線分明了。事情的規律往往是這樣,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變成了好事。經過反覆,問題就看清楚了,就解決了。矛盾越是充分暴露,就解決得越徹底。青海的事情就正是這樣。 青海省無產階級革命派奪權鬥爭的經驗再一次證明,只要我們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就能無往而不勝。

青海的經驗告訴我們,堅決實行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大聯合,是奪權鬥爭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保證。青海省無產階級革命派在奪權鬥爭中實現了革命的大聯合,又在革命的大批判中鞏固了革命的大聯合。這就保證了他們的奪權鬥爭,有着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思想基礎。

青海的經驗告訴我們,實行革命的「三結合」,是無產階級革命派奪權鬥爭取得勝利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毛主席說:「在需要奪權的那些地方和單位,必須實行革命的『三結合』的方針,建立一個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這個權力機構的名稱,叫革命委員會好。」青海省無產階級革命派,在奪權鬥爭中形成了革命的「三結合」,又在革命的大批判中鞏固了革命的「三結合」。這就保證了青海省革命委員會,成為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

青海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緊緊掌握鬥爭的大方向,從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對黨內最大的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展開大批判、大鬥爭。這種大批判、大鬥爭,在推進革命的大聯合、革命的「三結合」的時候不能放鬆,在奪權鬥爭中不能放鬆,在掌權和用權的過程中也不能放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才能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青海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充分發揮革命的領導幹部的核心骨幹作用。在青海省的奪權鬥爭中,一批革命的領導幹部站了出來,堅定地站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一邊,同無產階級革命派戰鬥在一起。他們在革命的大批判中,進一步亮了相。毛主席說:「老幹部過去有功勞,但是不能靠吃老本,要很好地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鍛煉改造自己,要立新功,立新勞。」青海省的革命幹部,正是按照毛主席這個教導做的。

青海的經驗告訴我們,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要模範地執行黨中央的政策。爭取、教育受蒙蔽的群眾,幫助他們轉變過來,迅速地回到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一邊,這是黨的一項重要政策。青海的無產階級革命派,對受蒙蔽的群眾,不搞人人過關,不搞打擊報復。而是以對革命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耐心細緻地、一個一個地幫助教育受蒙蔽的群眾,使他們在大揭發、大控訴、大批判、大鬥爭中提高覺悟,反戈一擊,共同對敵。

青海的形勢大好,而且越來越好。青海省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標誌着青海省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毛主席所開闢的航道上,進入了新的偉大的航程。青海省的無產階級革命派一定要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把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在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的同時,狠奪自己頭腦中「私」字的權,實現思想的革命化。這樣,才能為無產階級掌好權,用好權,才能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創造出一個閃耀着毛澤東思想光輝的紅彤彤的新青海。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7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3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