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靜菴先生續集/附錄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錄卷一 靜菴先生續集
附錄之卷二
作者:趙光祖
1929年
附錄卷三

疏○箚○啓

[編輯]

己卯救諸賢疏

[編輯]

姜顯

伏以臣猥蒙甄拔。新忝待敎。恩榮所及。輒欲忘軀。第以微臣疲軟。最居人下。臣雖不在言責之地。辨邪正。明是非。固是秉彝之心。而自不肯後於在廷之諸臣。則臣雖欲不言。其可得乎。當今可言之事。非止一二。而姑取前章所陳邪正義理上言之。夫邪正義理者。大關國家安危興喪之機也。臣伏覩聖批之益嚴。殿下之拒諫。甚於曩日。而不能洞照其是非。而不知國之元氣之繫於士林也。誠能洞照其是非。而實知元氣之繫於士林。則殿下方且自揮乾斷。而不待臣言矣。所謂南袞之罪。擢髮難數。趙光祖之忠。皎如日星。昭著於萬目之所睹。而以一國之洶洶。皆諉之於傳播不實。以拒公論。以拂人心。大抵匈袞。包藏禍心。造成不測無狀之言。播傳中外。驚動天聽。陰與群匈。私相唱和。腸肚相連。外爲衛社之態。內售害忠之心。欲以箝制一世之口。使不得言誣賢事。且使喉司卻諫疏。不得訴冤。莫非自知其罪。恐露其奸也。殿下以英睿之姿。何不打破姦凶之膽。而欲致士林之禍也。噫。自有此事以來。凡爲臣子者。孰不有駭歎憤鬱之心。擧皆顧忌。觀望徊徨。若此不已。則殿下之廷。忠良之臣。靡有孑遺。而但未知今日之後。殿下之國事。終作何如狀也。向於領府事臣鄭光弼箚批。一向嚴截。又於左議政臣安瑭疏批。亦未蒙伸。殿下何不察魑魅鬼蜮之謀。而反不信血誠忠諫之士也。噫嘻。趙光祖之炳日丹忠。非但在廷臣僚所共欽仰。國人一口皆曰。握邦憲。致盛化。曠前古無有。而綱紀以之而張。公道以之而行。士習以之而振。風俗以之而正雲爾。則以如許之明節。有何疑貳之端。而殿下何其不忍於謀危宗社之奸兇。而忍使白玉無瑕之賢臣。阽於危亡之域耶。臣之連疏累瀆。不是刱出己見。此莫非一國公論之所在。而殿下不顧公論。不斥巨姦。則士林由是而震蕩。士林震蕩。則元氣斲喪。元氣斲喪。則社稷危搖矣。殿下亦不念及於此乎。伏願殿下。平心省念。亟從公論。以伸賢誣。以斥群凶。不勝幸甚。

慶尙道儒生請從祀疏

[編輯]

鄭經世

伏以天下之言。有關於治道之大。而行之無朝夕之效。不行亦無立至之禍者。時君世主。例以爲迂遠。而不加省納。殊不知基業之久促。治化之汚隆。人心之向背。實係於此。此前史之所惜。而後日之當戒也。先正臣金宏弼,鄭汝昌,趙光祖,李彥迪,李滉此五賢者。乃吾東方豪傑之士。其學問道德之懿。當式於後世。繼往開來之功。當享於文廟。以殿下之明。豈不灼知灼見。而以此言進者。亦可謂萬口之同辭。百年之定論矣。然而兪音久閟。縟禮遲延。公議愈激。而乾剛益亢。臣等竊想殿下天縱睿智。日躋聖敬。其於五臣之賢。必與之心融神會。而有不同時之恨。則從祀兩廡之請。初非逆耳之言。而其所以留難至此者。殿下之心。必以爲言雖大。而不適於實用。禮雖盛。而不切於時務。格而不行。非國之所以存亡。置而不擧。非世之所以治亂。曷若今姑舍此。而從事於架漏補弊。救目前之急雲耳。然則殿下。非以此擧爲不韙。特以爲不急。臣等之所以裹足千里。披肝叫閽者。誠爲此懼也。臣等請爲殿下。探本而言之。夫人之所以能群居而不爭。人主之所以能一身臨億兆。帖然而不危者。莫非以三綱五常之道。紀綱乎宇宙。而三綱五常之所以維持。莫非以聖賢者出。而爲之匡直之振德之也。吾東方。僻處海外。中華聲敎之所不曁。而所以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得免於被髮左衽者。皆箕子之化。而箕子之後千有餘年。又邈然無一人能嗣其餘徽。則聖學榛蕪。世道踳駁。而國不能爲國矣。幸而天佑斯文。鄭夢周。倡之於麗季。五賢者。闡明之於本朝。使孔孟程朱之敎。晦而復明。三綱五常之道。斁而復敍。使吾赤子。漸仁沐義於列聖敎化之中。使吾社稷。轉危爲安於兵戈寇亂之餘者。秋毫皆其力也。功在於民則祀於社。功在於農則祀於稷。功在於國則祀於宗廟。功在於道則祀於文廟。此古今祀典之同。而殿下嗣服之後。數年之間。視群生猶四體。凡有微勞小伐。莫不有以酬報之。而獨於五賢崇報之典。顧以爲不急。則臣等竊恐古人所謂輕重舛施者。不幸而近之矣。自甲辰至於今日。歲月非不久矣。自太學至於八方。自公卿至於庶民。詢謀非不僉同矣。秉彝好德之天。愈久不墜。高山景行之慕。有生所同。殿下豈以此爲一二人阿好之論哉。聖人之言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今一國之所好。在於五賢。則殿下亦旣好之矣。一國之所欲。在於從祀。則殿下何故而不欲之耶。兪音一下。千里響應。縟禮一擧。八方鼓舞。精神所萃。國勢磐石。殿下何憚而不爲耶。衆志不通。輿情益鬱。士趨靡定。邪說間作。裂裳長往之歎。或發於韋布之流。聖明於此。宜穆然而深思也。嗣服之初。有姑待後日之敎。四方傳誦。皆知聖明於此。非有所持難。特以三年之內。有所不忍焉者。翹首拭目。佇待今日。而又有待後之敎。四方缺望。莫曉聖意之所在也。聖人之言曰。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不義之當已。義之當行。皆貴於果決。而不貴於遷延。如知其義。斯速行矣。何待後日。因循擔閣。蹉過盛事。實非臣等之所望於聖朝也。臣等竊聞。聖敎有曰。先朝之所未行。今不敢輕議。此則出於聖上仁孝謙遜。不敢自居之盛心。臣等。固已擊節而贊誦之矣。然而臣等所聞。五帝不相襲禮。三王不相沿樂。聖繼神承。損益因時。不務於必同。故舜之去四凶。擧十六相。皆堯之所未行。周公之制禮作樂。皆武王之所未遑。如使先王之所未行。後王皆不敢輕議。則古今國家。惟創業之君。方有施措。而繼世之主。皆將束手閉口。無所猷爲矣。豈有是理哉。況此五臣之賢。先王之所嘗嘉賞褒崇。靡所不至。則今日縟禮之擧。乃爲繼志述事之大者。不當以輕議有疑也。臣等又聞。聖敎有曰。上下之間。情志旣通。則雖遲時月。有何所妨。臣等之所歎服。未有大於此敎。而臣等之所疑鬱。亦未有甚於此敎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夫子繫之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如此然後。方可謂之交孚矣。今於尊道重事。上下相持。不相聽信。徒假藉以色辭。而謂之情志旣通。臣等之所未聞也。況情志不通。則通猶有望。旣通而不行。則又何所望。亦終不行而已。臣等之疑鬱。安得而不滋甚乎。伏願殿下。深思五賢之功。當與於俎豆。洞察群下之情。擧切於尊道。上以盡善繼之志。下以貽燕翼之謨。使聖賢之道。中正之學。如日中天。萬邦咸仰。士有定向。人無異辭。邪說者不得作。則吾道幸甚。國脈幸甚。臣等。嶺外人也。僻處深居。淺學謏聞。雖於五賢之道。無所發明。而緇衣好賢之誠。亦出於天賦之彝。引領明時。傾耳盛擧。而近聞。賢關瀝血之章十六上而不得命。極知草茅之言。不足回天日之聽。而區區愛君之誠。不忍遂默不言。如蒙聖明特賜垂納。不以疏賤而忽之。不以迂遠而棄之。則臣等之說行。臣等之說行。卽太學之論行。太學之論行。卽五賢之道行。賢關多士。必不以奚爲後余。致怨於聖明矣。情迫辭蹙。不知所裁。伏惟聖明。留神澄省焉。

請從祀箚略

[編輯]

李浚慶

伏以臣伏見白仁傑上疏。皆輔導措世之切務。臣不敢復議。而觀其大意。則在於配享先賢於文廟耳。從祀之事。仁傑之意。指趙光祖而言。光祖追從祀文廟。果如仁傑所論。然臣則以爲以道學之功言之。則不可不竝祀金宏弼也。何以言之。吾東方義理之學。實自宏弼啓之也。宏弼生於我朝絶學之後。始慕聖賢之學。篤行十年。道成德立。不幸遭亂。從容就死。至於誨誘不倦。東方之士。知有聖學。實此人之功。光祖亦受業於宏弼之門。踐履篤實。知識造詣。實東方間氣之人也。自宏弼遭禍之後。士氣墜地。學問晦昧。莫知趨向。光祖乃倡明小學之道。指示學問之方。扶植世道。至今儒學之士。粗知向方。免於醉生夢死之域者。實由於光祖再振道脈之功也。以此言之。則非宏弼首倡道學之功。則光祖無所師承者矣。非光祖繼往開奧之力。則宏弼之學。更無所傳於後者矣。兩人道學之功。實無前後之別。在今崇報之典。誠宜竝行。不可獨擧者也。聖敎以爲從祀文廟。不宜輕擧。臣伏承傳旨。誠不能無惑焉。尙賢施報。實右文敎之大關。故臣忘其固陋。敢此詳陳其首末。伏願聖明。留神而採施焉。

兩司請五賢從祀合啓光海庚戌

[編輯]

臣等將五賢從祀事。伏閤踰月。兪音尙閟。不勝悶鬱焉。自在先朝。館儒連章者。今幾年乎。蓋道學如天之有日星。一日不明。則將無以扶國家精神命脈。故先王以待後日爲敎。而今我聖上。亦於三年之內。答儒生疏曰。上下之間。誠意旣通。則先王未遑之典。庶見擧行於今日矣。小大胥慶。翹首以待。而聖批牢拒。臣等竊惑焉。請五賢臣竝命從祀文廟。以答輿望。答曰。議大臣以啓。

禮曹啓曰。議於大臣。則完平府院君李元翼。以爲臣前於下問時。已盡陳達。今無他議。惟在聖上斷然行之。更何待乎。領議政李德馨。以爲吾東方道學。歷新羅高麗以來。罕見爲士子矜式。逮我聖朝。始有五賢臣者出。而濂洛關閩之遺緖。得大明於世。其尊尙崇報之擧。當趁卽議施。而遷延至今。實盛世之闕典也。在昔嶭聰,崔致遠。非醇於道德之學。而亦以一時之功。與於從祀之列。乃如五賢臣。而尙不擧論。此士論之日激。而國言之僉同者也。今無他議。惟在聖上斷然行之。左議政李恆福。以爲五臣之事。臣嘗於榻前。適承聖問。已盡陳之矣。言不必複。雖申前說。豈盡如面陳之詳乎。今則士論已定矣。國言已同矣。所未行者。只是聖上一言耳。聖上旣知其然。則尙誰俟乎。領中樞府事尹承勳,淸平府院君韓應寅。以爲五賢臣從祀事。士論已定。國言亦同。惟在聖上斷然行之而已。右議政沈喜壽。以爲朝家大小論議。豈無皁白之異同者。而至於五賢臣從祀文廟之擧。夫孰有異議之人也。臣等在聖上嗣服之初。因草野陳疏。聯名獻議以不可不速行之意。而臣於上年春。竝陳此事於箚辭中矣。今者。中外韋布之士及耳目論思之官。瀝血封章。不謀同辭。此豈人力之所可致者哉。殿下亦豈不知五賢臣道德學問之懿。不容無崇報矜式之典。而似若有遲難之意者。非但愼重莫大之義。亦未必不以五人一時竝擧。爲近於繁夥歟。是則大不然。天之生大賢也。疏數無常。從祀文廟之擧。亦隨而多寡焉。但觀其賢之當祀與否。不問人數之多寡。唐三百年。只有一韓愈從祀。不爲寡。宋三百年。濂洛諸賢。薦行從祀。亦不爲多。吾東方。邈在海外。歷三國。至麗季。從祀者不過若干人。而國朝三百餘年。得此五賢臣之輩出。豈非以聖神化隆。光岳氣合。致有文明之盛而然也。宣祖大王崇儒重道之誠。遠出尋常萬萬。特命儒臣。撰出儒先錄。而常賜觀省。大加歎賞。則四臣之見遇於異世者。可謂至幸矣。其時士林顒若。咸謂從祀之擧。不朝則夕。而淹延至此。豈不可惜。而亦必有待於今日也。至於李滉。則遭際先朝。最見尊信。無所不用其極。曁今見存之人。亦多目睹。睟盎光輝。或有親被薰染。仰之若泰山北斗景星慶雲者。容有極哉。後生末學。雖未能測知其踐履之何許。造詣之何許。而觀於律身行道之緖餘。著書立言之大要。亦可驗其粹然一出於正。賢非漢,唐諸儒。各有一才一藝者之所可比竝也。有此五賢臣道德之美。學問之功。而不得與於從祀之列。則未知何人方可得以從祀也。歷先朝以及當寧。而猶不行其應行之典。則又未知等待何日。而得見盛事乎。經亂以來。士學迷方。道脈墜地。其尊尙先哲。扶植斯文。作新一代風敎。聳動萬人瞻聆之意。百倍平昔。伏願聖明。亟命擧行。士氣幸甚。國典幸甚。大臣之意如此。敢啓。傳曰。依議施行。

伸冤疏嘉靖乙巳

[編輯]

李長榮

臣等不忍士習之日偸。公論之久菀。不揆愚賤。妄陳管見。天聽邈然。申枉無期。退伏三思。不省所謂。乃復三復聖敎。而反覆究思。然後有以知殿下之志也。夫哀慕先王。意思皇皇。事在先朝。不忍輕改。誠孝至矣。然而公論所發。有所大不然者。則臣決知不可以此而泥之也。若不論事之是非。勢之可否。皆諉以先朝之事。不能隨所遇而裁之。則公論終不得行矣。此豈常行之道哉。嗚呼。光祖之死。士林之痛。公論之菀。久已極矣。尙可以苟爲之辭哉。今日之申枉。固無有於已死之朽骨。而其有關於國脈者。爲重。今日之褒崇。又無有於臣等之一身。而其有關於士習者。爲甚大。其可以緩步徐視。而姑爲之遲疑乎。昔宋臣司馬光。爭論新法之弊曰。先帝之法。其善者。百世不可變。若王安石,呂惠卿所建。而非先帝本意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也。況光祖之得罪。初非先王之志。而出於袞,貞,沆之欺罔。則殿下有何所諉。而牢關固拒哉。宋之哲宗,徽宗。籍元祐諸賢爲奸黨。欽宗卽位元年。除其禁而贈之官。孝宗,寧宗。禁僞學而罪朱熹。理宗追封之。而從孔子廟祀。臣等未聞後世之持公論者。以欽宗,理宗之此擧。謂之改先朝之事。而有所是非也。若使二帝。留難於輕改。而不能變通。則後世之公論。必有所歸矣。近就我朝之事而言之。則昭陵見廢於世祖大王之朝。而改正於先王之初載。茲非先王之盛節乎。若以世祖之計。爲不偶然。而猶吝於復正。則其於公論何如。是非何如。然則殿下。可不推先王復昭陵之心。行先王復昭陵之事。而一從士林之公論。一正士習之偸薄乎。臣等抑有所未解者。李沆之奸。得罪於公論。伏誅於先朝。殿下嗣位未月。遽復其職。又有不容於士林。而見廢於先朝者。特有收敍之命。皆發於臺諫之爭論然後已。至於光祖之追奬。其所關重且大者。則雖有草萊之公論。亦不得蒙兪。臣等實未知殿下之好惡何所在。而抑恐鬼蜮之徒已窺殿下之淺深也。伏願殿下。徧思而夬斷之。則士習幸甚。公論幸甚。大抵不可輕改者。情也。不得不改者。事與勢也。如得其當。則固當無改。苟非其當。而例欲無改。則公論泯矣。然則今日之事勢。固有所不得不改。而亦有所不得不急者也。伏願殿下。痛察焉。嗚呼。善善惡惡。人同此心。事往人亡。公論猶激。臣等每念光祖之死。直欲籲天而無從。嘗欲一刳丹心。庶幾仰激天衷。何意微誠不孚。天意未回。聞命隕越。背膺交牉。思欲泯嘿而退。則又竊悲光祖之志。暴白無期。士習之弊。匡救無日。誠激於中。不忍緘口。更竭愚衷。再有塵瀆。情意迫切。言語無倫。仰叫天門。不覺隕涕。伏願殿下。哀其情而察其辭。臣等無任激切之至。出李長榮竹谷集。下同。

伸冤疏

[編輯]

李長榮

臣等稟性愚戇。不自量已。越位犯分。敢陳公論。天心已錮。逆言難入。伏聞聖敎。心膽墮地。固欲結舌而退。坐視靡靡之習。而慵慨之懷。奮激於中。憤菀之情。不自敢抑。更扣天門。冀激宸衷。嗚呼。天將喪斯文矣。有賢如光祖。而死於誣枉。得君如殿下。而公論不行。臣等伏地痛心。不知天心之終何如也。嗚呼。道其墜地矣。一光祖死。而擧世吹薤。危言危行。爲世大禁。於今十數年。是非猶不能明。臣等仰天疾首。不知士習之終何如也。嗚呼。讒諂面諛之人。至矣。好惡旣分。賢邪類至。故訑訑之聲音顏色。拒人於千里之外。今我殿下。復奸人之職。猶恐不及。申賢者之枉。苟有所諉。消長之機。於斯判矣。臣等傷今思古。不知國脈之終何如也。然則殿下之好惡。可知矣。公論不行。是非不明。正學一脈。湮滅無餘。臣等私憂過計。竊不勝漆室嫠婦之憂。未嘗不流涕於士習。痛哭於國脈也。噫。命之窮矣。亦已矣。言有盡而情則無窮。事已往而公論難泯。略陳一得之愚慮。庶幾白日之昭臨。伏願殿下。赦其狂妄。而矜其愚衷。情激意迫。矢口盡言。呑聲飮泣。伏紙隕越。臣等無任迫切之至。謹昧死以聞。

據竹谷集。有三疏。初疏卽附錄所載。康惟善疏也。蓋公在太學。與康公聯名。豈康公居首。而草疏在公耶。公與人書有曰。十三日。與館生。以趙某等復職事上疏。批曰。此等人事。先王豈偶然計而處之。故不允。十五日。再疏。批曰。不從之意。已盡言之。故不允。十七日。三疏。批曰。汝等居首善之地。好古而論時。疏章三上。辭懇義直。所學之正。何以加此。我先王敎育之澤。亦可想矣。然言之不從。有意存焉。且太學。雖曰公論所在。是非之定。自有朝廷。言是非則得矣。期於定是非。則非太學事也。汝等退而更思之云云。則此可爲三疏之證案。茲幷收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