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類説 (四庫全書本)/卷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八 類説 卷三十九 卷四十

  欽定四庫全書
  類説卷三十九      宋 曽慥 編七書孫子
  廟算
  兵者詭之道也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
  鈍兵
  鈍兵挫鋭屈力殫貨諸侯乗其敝而起雖有知者不能善其後
  拙速
  兵聞拙速未覩巧之乆也
  善用兵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
  將民之司命
  兵貴勝不貴乆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
  用兵法
  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十則圍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大敵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將為國輔
  將為國之輔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縻軍
  不知軍之不可進退是謂縻軍
  勝負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善戰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故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交和
  兩軍相對曰交和
  勝兵
  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兵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正合竒勝
  凡戰者以正合竒勝戰勢不過竒正相生如循環
  擇人任勢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善戰之兵如轉圜石於千里之山者勢也
  致人不致於人
  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趍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
  知戰之地
  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之曰則左右前後不能救況逺者數千里近者數里乎
  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趍下兵之形避實而撃虛水因地而致流兵因敵而制勝
  倍道
  卷甲而趍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平
  兵以詐立
  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奪氣奪心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夜戰晝戰
  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避鋭氣
  朝氣鋭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鋭氣擊其惰歸
  治心治力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逺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歸師勿遏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立勿逆佯北勿從鋭卒勿攻餌甘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勿關窮師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將受命於君
  受命於君圯地無舎衢地合交絶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即戰
  無恃其不來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
  五危
  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亷潔可辱愛民可煩
  必勝
  凡軍好高惡下貴陽賤隂來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絶澗
  凡地有絶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山水深大者為絶澗四方高中央下者為天井深山若蒙籠者為天牢可以羅絶人者為天羅地形陷者為天陷澗道狹深者為天隙
  論軍勢
  塵高而鋭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脩逹者樵採也少而徃來者營軍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校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渇也見利不進者勞也鳥集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先動也旌旗動者亂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缶不返者窮冦也數賞者窘也數罸者困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
  進不求名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寳也
  嬰兒愛子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俱死
  率然
  善用兵者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撃其首則尾至撃其尾則首至撃其中則首尾俱至
  亡地死地
  陷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
  脫兎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兎敵不及拒
  五攻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輪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興師十萬日費千金
  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
  五間
  兵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呉子
  醮呉起於廟
  魏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呉起於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
  四不和
  圖國家者必先敎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出軍不和於軍不可出陣不和於陣不可進戰不和於戰不可決勝
  戰勝守勝
  戰勝易守勝難故曰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敝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
  兵起有五
  兵起有五一曰爭名二曰爭利三曰積惡四曰內亂五曰因饑
  軍命
  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取將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選而別之愛而責之是謂軍命
  可撃之道
  武侯問敵可撃之道起曰敵人逺來行列未定可撃既食未設備可撃奔走可撃勤勞可撃未得地利可撃失時可撃行未息可擊渉水半渡可撃狹路可撃旌旗亂動可撃數移動可撃將離士卒可撃心怖可撃凡若此者急撃勿疑
  四輕
  用兵之道先明四輕地輕馬馬輕人人輕戰戰輕敵進有重賞退有重罪
  善將
  凡兵戰之塲止屍之地必死則生幸出則變善將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使知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慮
  天竈
  武矦曰三軍進止有道無當天竈無當龍頭天竈大谷之口龍頭大山之端將戰審𠉀風之從來風順致敵而從之風逆堅陣以待之
  尉繚子
  彗柄
  楚將公子心與齊人戰時有彗星出柄在齊柄所在勝不可撃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鬬者固倒而勝焉明日與齊人戰大破之
  助戰
  天下諸國助我戰猶良驥騄耳之駛彼駑鬐興角逐何能餒吾氣哉
  三勝
  兵有以道勝有以威勝有以力勝
  誅殺
  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殺一人而萬人喜者殺之
  歩鼓
  歩鼓趍戰一歩一鼓也
  制敵
  正兵貴先竒兵貴後或先或後制敵者也
  太上無過
  賞如山罸如谿太上無過其次補過
  司馬法
  好戰忘戰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逐奔縱綏
  古者逐奔不過百歩縱綏不過三舎
  賞罸
  賞不踰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罸不遷刻欲民速覩不善之害也
  國容
  古者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
  戍軍
  古者戍軍三年不興覩民之勞也上下相報知之至也得意則凱歌示一喜也偃伯靈臺答民之勞示伏也
  七政
  七政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詞四曰巧五曰災六曰水七曰兵是謂七政
  黃石公三畧
  簞醪投諸河
  將帥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兵有全勝昔良將有饋簞醪者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而飲夫一簞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軍思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已也
  將禮
  軍井未達將不言渇軍幕未下將不言倦軍竈未炊將不言饑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
  財賞
  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徃
  重賞死士
  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士
  隆恩
  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
  自専
  出軍行師將在自専進退內御則功難成
  使智使勇
  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趍其利愚者不歉其死
  良弓藏
  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
  卒離
  人衆一合不可卒離威權一與不可卒移
  六韜
  主尊人安
  文王曰欲使主尊人安奈何太公曰愛民而已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六守
  人君有六守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
  三寳
  人君無以三寳借人借人則君失其威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寳
  失時
  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熭是謂失時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斧不伐則人將欺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滅炎炎奈何
  六賊
  王人者有六賊一曰臣有大作宮室傷王之徳二曰民有任氣遊俠傷王之化三曰臣有朋黨蔽賢傷王之權四曰士有抗志高節傷王之威五曰臣有輕爵祿喜犯難傷人之勞六曰強宗侵奪傷庶人之樂
  七害
  又有七害無智畧權謀王者慎勿使為將有名無實慎勿與謀朴躬惡服偽人也慎勿近博聞高議奸人也慎勿寵茍得輕死貪求爵祿慎勿使技巧畢餙傷農事者必禁之巫蠱左道誘惑良民者必止之
  賞罸
  賞一以勸百罸一以懲衆用賞貴信用罸貴必
  聖人將動
  鷙鳥將撃卑飛歛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聖人將動必有愚色
  三戒
  將有三戒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
  從中御
  民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中御
  將者人之司命
  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鋭將不知則三軍疑將不明則三軍傾將不精㣲則三軍失其機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將不強力則三軍失職故將者人之司命
  三陣
  日月星辰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謂天陣丘陵水泉亦左右前後之別此謂地陣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謂人陣
  敵壘虛實
  武王曰何以知敵壘虛實太公曰將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觀敵變動望其壘知其虛實望其士卒知其去來
  弱勝強少撃衆
  武王曰以弱勝強以少撃衆奈何太公曰以少撃衆必以日之暮伏於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勝強者必得大國與鄰國之助
  車騎
  車者軍之羽翼所以陷堅陣要強敵遮走北也騎者軍之伺𠉀所以踵敗軍絶糧道撃侵冦也
  李衛公問對
  正兵竒兵
  太宗將討高麗曰兵少地遙以何術臨之靖曰臣以正兵太宗曰平突厥用竒兵今言正兵何也曰諸葛亮七擒孟獲正兵而已自黃帝以來先正後竒先仁義而後權譎霍邑之戰師以義舉者正也建成墜馬右軍少卻者竒也
  八陣
  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陣何謂也靖曰傳之者誤也古人秘藏此法詭設八名本一也分為八焉天地者本乎旗號風雲者本乎幡名龍虎鳥蛇本乎隊伍之別後世詭設物象何止八乎
  丘井之法
  黃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井分四道八家處之其形井字開方九焉五為陣法四為閒地數起於五也虛其中大將居之環其四面諸部連遶所謂終於八也
  竒正循環
  太宗曰卿視韓擒虎言卿可與論孫呉亦竒正之謂乎靖曰擒虎安知竒正但以竒為竒以正為正爾曽未知竒正循環之無窮也
  四種
  張良所學六韜三畧是也韓信所學穰苴孫武是也大體不出三門四種而已太公謀八十一篇不可以言窮次公言七十一篇不可以兵窮太公兵法八十五篇不可以才窮此三門也凡兵家權謀為一種形勢為一種及隂陽技巧二種此四種也
  蕃長於馬漢長於弩
  太宗曰蕃兵惟稱勒馬奔衝此竒兵歟漢兵惟強弩犄角此正兵歟靖曰蕃長於馬馬利乎速鬬漢長於弩弩利乎緩戰
  諸將軍識虛實
  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今諸將但能言背實撃虛及其臨敵罕識虛實蓋不能致人反為敵所致也
  治兵之法徧告諸將
  太宗曰孫子所言治兵何如靖曰以近待逺以佚待勞以飽待饑畧言其槩耳推此三義有六焉以防待來以靜待躁以重待輕以嚴待懈以治待亂以守待攻太宗曰今人習孫子者但誦空文其治兵之法宜徧告諸將
  舊將凋零
  太宗曰舊將先卒凋零殆盡諸軍新置不經陳敵
  伍法
  太宗曰數家伍法孰者為要靖曰左氏雲先偏後伍司馬曰五人為伍尉繚子有束伍今漢制有尺籍伍符後世符籍以紙為之臣酌其法自五人變為二十五人自二十五人變為七十五人諸家兵法惟伍法為要穰苴所謂五人為伍十五為隊至今因之此其要也
  六花陣
  太宗曰李勣論兵多與卿合但勣不究出處卿所製六花陣色出何術乎曰諸葛亮八陣法也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鈎連曲折相對古制如此臣為圗因之故內畫之方外環之圓是成六拖俗所號耳
  曹公新書
  曹公驕而好勝當時諸將奉新書莫敢攻其短臨敵立表無乃晚乎
  三覆之義
  太宗曰曹公有戰騎遊騎今何者比乎靖曰新書六戰騎居前陷騎居中遊騎居後名號分為三類耳曹公前後及中分為三覆不言兩廂舉一端也後人不觧三覆之義臣熟用此法逰騎當前戰騎當後陷騎臨變而分皆曹公術也太宗嘆曰多少人為曹公所惑
  不籍偽臣家
  太宗曰卿平蕭鋭諸將欲籍偽臣家以賞士卒獨卿不從以謂蒯通不戮於漢既而江漢歸順文能附衆武能威敵其卿之謂乎
  推誠
  李靖曰臣頃討突厥總畨漢之衆出塞千里未嘗戮一楊干斬一莊賈亦推赤誠而已
  變客為主
  因糧於敵是變客為主也飽能饑之佚能勞之是變主為客也
  鐡蒺藜
  太宗曰鐡蒺藜行馬太公所制乎靖曰有之然拒敵而已兵貴致人非欲拒之也太公六韜言守禦之具耳非攻戰所施也
  分而能合
  苻堅總百萬之衆而敗於淝水此兵合而不能分也呉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向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撃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者也
  李勣可保任
  太宗曰李勣長孫無忌共掌國政他日何如靖曰勣忠義臣可保任也無忌佐命大臣肺腑之親然外貌不長內亦嫉賢故尉遅敬徳面折其短遂引退焉侯君集恨其忘舊因以犯逆者無忌致其然也上曰勿泄也朕徐思其處置




  類説卷三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類説目録
  卷四十
  稽神異苑
  康王廟神女   雲雨從巫山來
  東海女姑    李夫人遺蘅蕪香沙棠木為舟   並枕樹
  馬皮化蠶    榴環
  虹化為女子   白魚江郎
  書帶草     視井生男
  杜蘭香在白帝君所
  蛟龍寄宿
  朝野僉載
  駞李      緑珠怨
  仙人獻果    𤣥衣素衿人𫝊赦
  趂蛇鸛雀    學射未敎嚙鏃法
  非錢不行    金牛御史
  鶴鳴鷄樹    鳩集鳯池
  九月得霜鷹   賜麻數車
  八搨將軍    孟青
  金剛舞夜義歌  刺史不是守鞋人
  澁體      白蠟明經
  杷推椀脫    白版侯
  豬號烏金    鷄肆
  鵲尾杓     斗酒濯足
  銅鶴樽     姓方貴人認為親婁師徳號衛靈公 麒麟楦
  翹關負米    祝媼
  縮䓗侍郎    喙長三尺
  狐蹲雉伏    騎豬正南竄
  神仙童子    不伏致仕
  指龜得詹事   三枕
  魏丞烏     虎筮
  銀兎符     甲子雨
  耳冷不知有卿  賢聖不過五人
  衣冠藪澤    支鼎石
  青龍臥橋上   壁龍
  飛坡      歐陽通書
  百寳香爐    身代母病
  葬壓龍角    三戻
  㸃鬼簿算博士  舞鬍子
  辛宏智詩    占赦
  雨𠉀      三白
  麻胡恐小兒   走馬報
  新粧詩     古墓銘
  賜妬妻酒    御史不還車腳錢驅驢宰相
  三輔黃圖
  斗城      銅雀
  石父石婆祠   椽化龍鳯
  氷樓      九市
  金戺玉堦    壁門
  玉樹青䓗    鶴州鳬渚
  石鯨      天地刼火
  魚報明珠    槐市








  類説目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