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黑風戰惡浪 自己動手辦小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頂黑風戰惡浪 自己動手辦小學
吉林四平軍分區政治部、懷德縣革委會報道組
1968年12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吉林懷德縣長河大隊第八、九、十、十一四個生產隊的貧下中農,在毛主席的教育革命光輝思想的指引下,大造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反,創造了一所隊辦小學。四年來,這所隊辦小學頂黑風,戰惡浪,勇敢地捍衛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在兩條路線的尖銳鬥爭中壯大成長。

自己動手辦學[編輯]

這個大隊原有一所公辦小學,在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影響下,大搞「智育第一」「分數掛帥」,追求所謂「正規化」,設下了道道關卡,把許多貧下中農子女排擠在校門外。例如一九六三年,這四個生產隊的一百二十九戶貧下中農,就有二十七名子女不能讀下去;勉強讀下去的貧下中農子女,也在「不論階級,不分人,只看一張考卷」的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迫害下,考不上中學。一九六四年,全大隊有畢業生三十六名,貧下中農子女三十三名,沒有一名考上中學,而三名地富子女中,就有一名考上了中學。貧下中農氣憤地說:「這個學校是給地富辦的,不向咱貧下中農開門。」他們懷着對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深仇大恨,於一九六四年六月在一間草欄子裡創辦了自己的第一所隊辦小學。

貧下中農辦學校,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行動。資產階級分子對喪失教育大權,如同失去生命一樣,瘋狂地進行反撲。他們大肆攻擊:「大老粗斗大字不識一口袋,掌握不了文權」,「老師是個放豬的,上了二年半學,能教出個啥」。貧下中農聽了這些話火竄三丈高,理直氣壯地說:「土地改革時,地富就說『老莊戶』管不了大印,可是我們掌了十幾年權,農村那一樣不比過去強?現在你們又來這一套,一點也不稀罕!」地富分子還煽動:「草欄子裡滾不出好玩藝。」貧下中農斬釘截鐵地說:「咱們的孩子就是叫他在風裡滾、雨里爬,越滾心越紅,越滾越和貧下中農一條心。」

有舊思想的人也擔起心來了:「這學校一沒教室、二沒桌凳、三沒經費,一點也不『正規』。」貧下中農教育他們說:「要什麼『正規』?那些『正規』學校,咱窮人進不去。學習毛主席著作才是正規!沒這沒那都不怕,就怕沒有毛澤東思想。」

經過反覆的階級較量,終於粉碎了一小撮階級敵人的陰謀破壞,糾正了一些人的舊思想。貧下中農決定廢除學齡限制、交納學費、考試以及升留級的舊制度,一切從方便貧下中農子女入學出發,使這所隊辦小學越辦越好。全校學生已由開辦時的十九名,增加到一百零二名。

教什麼課?[編輯]

課堂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爭奪的主要陣地。教材是有階級性的。過去私塾、祠堂教的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封建思想,教出來的學生,是騎在勞動人民頭上的官老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學生灌輸的是「成名成家」,教出來的學生哪能為人民服務?貧下中農對封、資、修那一套是深惡痛絕的。他們說:「舊課本說啥也不能再用了。千本書、萬本書,不如讀毛主席的紅寶書。」貧下中農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感情最深,對毛澤東思想最忠,他們按照林副主席有關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指示,毅然決然地丟掉了舊課本,拿起了金光閃閃的紅寶書。這下子可擊中了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要害。公社中心小學的走資派對隊辦小學的革命行動,暴跳如雷,三番五次地叫嚷:「不教規定的課本是犯法行為!」可是貧下中農根本不理他們那一套。頓時,「對抗上級」的大帽子滿天飛,還派出工作組「揪後台,抓主謀」。貧下中農毫不妥協,他們說:「追後台都有一份,抓主謀是大夥的意見。」在走資派組織「鬥爭」貧農教師孫永海同志時,扛過活的老貧農夏德有反問他們:「林副主席號召全國人民學習毛主席著作,教師傳播毛澤東思想有什麼罪?」問得工作組啞口無言。經過這場鬥爭的考驗,學校沒有垮,學生沒有散。

鬥爭錘鍊了貧下中農忠於毛主席、忠於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紅心;鬥爭也激發起革命師生更加努力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新高潮。革命師生把學習「老三篇」和《毛主席語錄》作為主課。同時以徹底革命精神,大破煩瑣的、學非所用的修正主義教材,開設階級鬥爭教育課、生產勞動課、軍事訓練課、珠算課、衛生知識課。

培養什麼人?[編輯]

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還是把學生變成脫離政治,脫離勞動,脫離貧下中農的精神貴族?這是兩個階級、兩條教育路線的鬥爭焦點。 貧下中農最厭惡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的書生、少爺。因此,隊辦小學一成立,就撥給一垧二畝「育人田」,是學生的勞動基地,也是防修反修的戰場。學生在「育人田」里學習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的本領。

正當學生在「育人田」大搞科學實驗,培育良種,熱火朝天幹起來的時候,舊地委黨內一小撮走資派匆匆忙忙派來了一個工作組,他們一來就下達指示:「學生小,知識少,不能搞科學實驗,種地把學生累壞了。」走資派在上邊叫,牛鬼蛇神就在下邊跳,胡說什麼:「一幫毛孩子能搞出個啥名堂,還不如把地扔了。要是幹活,還讓孩子念書幹啥。」他們遙相呼應,一唱一和。可是貧下中農心裡明白,他們既不是心疼學生,又不是怕把地扔了,而是破壞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遵照毛主席「凡是錯誤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應該進行批判,決不能讓它們自由泛濫」的教導,貧下中農針對這些言行,開展了對修正主義教育制度的大控訴、大批判。一位老貧農說:「我有兩個孩子,大的人家說『笨』,被學校推出來了;二的沒想到越念書越不成器,到家鍬鎬不動,這叫啥學校?」通過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使隊辦小學堅決地走上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 這所隊辦小學的成長和壯大,充分地證明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指示無比英明,完全說明了隊辦小學是新生事物,每前進一步都會遭到階級敵人的破壞和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圍剿」,只有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使民辦小學在貧下中農中間生根、開花、結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