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節要/卷十四
神宗靖孝大王
[編輯]諱晫,古諱旼,字至華。明宗母弟。仁宗二十二年甲子七月庚申生。及長,封平涼公。崔忠獻廢明宗,迎立之。在位七年,壽六十一。
戊午元年宋慶元四年,金承安三年。
[編輯]春正月己亥朔。日食。
○置山川裨補都監。崔忠獻會宰樞重房及術士,議國內山川裨補延基事,遂置之。
○三月。元子始開書筵於寶文閣。
○分遣中使,省州縣冤獄。
○幸王輪寺。自是,數幸寺院。
○重房奏:「闕西之地武官位也。請禁人家安碓。」
○夏四月。謁顯昌二陵。
○五月。謁長純二陵。
○陞兩界兵馬判官爲副使。防戍中郞將許著有角幞頭。初,防戍將軍不帶兵馬之職,庚寅以後始兼兵馬判官。至是,遂陞爲副使。防戍中郞將非使命,故無角,至是,幷許角。
○有司請避上嫌名。令諸姓卓者從外家姓,若內外姓同,則從內外祖母之姓。
○趙通還自金。答前王表,詔曰:「卿嗣爵遐陬,撫封歲久,遽退讓以去位,疑事變之非常。迨閱奏緘,備形懇切,自以衰疾之逼,難任機務之繁。且述父言,欲令弟及,久曠藩宣之寄,已從權攝之宜。雖若出於卿誠,顧未孚於朕聽。續遣信使,往咨其詳。」
○私僮萬積味助伊延福成福小三孝三等六人樵於北山,招集公私奴隷,謀曰:「國家自庚癸以來,朱紫多起於賤隷。將相寧有種乎。時來則亦可爲也。吾輩安能勞筋苦骨困於箠楚之下。」諸奴皆然之。乃翦黃紙數千,皆鈒丁字爲識,約:「以甲寅聚興國寺,同時鼓譟,趣毬庭,作亂。內外相應,先殺崔忠獻等,仍格殺其主,焚其賤籍,則公卿將相皆可得矣。」及期,皆集,以衆不滿數百,恐不濟事,更約戊午會於普濟寺。令曰:「事不密則不成,愼勿泄。」律學博士韓忠愈家奴順貞告變於忠愈,忠愈以告忠獻。遂捕萬積等百餘人,投之江。拜忠愈閣門祗候,賜順貞白銀八十兩,免爲良。餘黨,不可悉誅,詔置不問。
○壞李義旼沙堤。初,義旼自駱駞橋至豬橋築堤,夾堤種柳。人不敢斥言,稱爲新道宰相。後,東南盜賊大起,又奴隷謀逆,術家指以爲說,故壞之。
○六月。賜田敏儒等三十三人及第。
○金遣宣問使大理卿孫俁來。俁詰前王遜位事。對如前王表意。俁曰:「有詔,必見前王,親授。」朝議難之。門下侍郞趙永仁曰:「前王養疾南州,計程三十日乃至。必欲親授詔,請留待二三月。」俁曰:「苟如是,不必親授。」翼日,傳詔於王。詔曰:「久撫海邦,遽形誠懇,自以嬰疾難於奉藩。乃追述於父言,且幷陳其子讓,欲令母弟傳受爵封,謂其能事於上朝,已俾攝行於國政。驟達予聽,未察所從。特命使以卽諏,庶得卿之誠素。具詳奏牘,無或隱情。」
○秋七月。以王生日爲咸成節。
○遣禮部郞中白汝舟如金,請封冊,侍郞鄭邦輔進方物。
○八月壬午。太白經天。
○九月。遣戶部侍郞鄭世沖如金,賀天壽節。
○冬十月癸酉。太白經天二日。
○十二月。起居舍人張允文謂同舍曰:「門下錄事及堂後官趁日私辦直宿郞舍承宣供億,競事豐侈,從人假貸。及拜參補外,斂民償債,恬不爲愧。冒進者,或於參外赴任時,預爲聚斂以資後用。是故從事之吏率皆貪汚,鮮有廉謹。若除直宿供億,但供燃燈八關宴會,則糜費太減矣,然後可責吏之淸節也。」宰臣郞舍皆以爲可,獨散騎常侍閔湜右諫議李桂長執不可。議遂寢。
己未二年宋慶元五年,金承安四年。
[編輯]春正月。遣禮賓卿白元軾如金,賀正。
○二月。禁工匠著幞頭。
○白汝舟還自金。詔曰:「卿比飾使騑,肅馳緘奏,備敍兄讓,兼徵父言,慮有曠於撫封,迺從權而攝事。詰其端緖,亦旣合符。玆復貢於款誠,冀獲承於世爵。載稽公義,爰畀兪音。續當遣使冊命。」
○盜起溟州,陷三陟蔚珍二縣。盜又起東京,與溟州賊合,侵掠州郡。遣郞將吳應夫借閣門祗候宋公綽於溟州道,將作少監趙通郞將韓祗於東京,招撫之。
○三月。宋公綽招諭東京賊魁金順蔚珍賊魁今草等來降。王賜酒食衣服,遣還。
○夏四月。親禘於大廟。
○金遣大理卿完顏愈尙書兵部侍郞趙琢來,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高麗國王,賜車服金印匹段弓矢鞍馬等物。
○五月。南部北井水赤沸,聲如牛鳴,凡十餘日。
○六月。中書奏:「舊制,帶學士職者,非臺諫知制誥,則不得與近臣之列。請自今凡帶學士者竝許從侍臣之列。又賊臣曹元正石沖之餘黨,雖被德音已免流放,請勿復給職田以懲亂賊。」皆從之。
○以崔讜爲門下平章事致仕,於述儒爲中書平章事致仕。凡不請而仍令致仕者二十人。知奏事崔忠獻以兵部尙書知吏部事摠文武銓注,出入禁闥,以兵自衛。
○王受菩薩戒。
○秋七月。遣大將軍金陟候禮部侍郞王儀如金,謝冊命,鄭邦輔進方物。
○以蝗蟲風災,分遣近臣,慮中外囚。
○八月。崔忠獻殺黃州牧守金俊琚。初,忠獻疑俊琚兄弟有異志,貶俊琚爲黃州牧守,弟俊光爲尙州牧守。俊琚之任,不恤民事,召募勇士,恆事遊畋。時,將軍朴晉材門客無慮數百,有神騎指諭李勣中者,最親昵。勣中密召俊琚,欲作亂。會俊光移任安邊府,俊琚陰與通謀,乃率黃州民驍勇者,潛入京。俊琚妻父郞將金純永告忠獻。忠獻遣門卒,捕俊琚,斬之。分捕其黨,或殺或流,悉籍妻子爲奴婢。遣人捕俊光於安邊,殺之。父平章事永存以老免死,配黃驪縣。純永以其功拜將軍。
○九月。賜崔得儉等三十三人及第。
○遣戶部侍郞劉公順如金,賀天壽節。
○冬十月辛酉。雷。俄而有怪氣赤黑,從鵠嶺出,漸大,彌滿京都,遂雨雹。黑氣下地,咫尺不見人。
○十二月壬戌。太白經天。
○以奇洪壽爲門下侍郞平章事,崔忠獻爲開府儀同三司,依前知奏事。
庚申三年宋慶元六年,金承安五年。
[編輯]春正月。遣禮賓少卿白元軾如金,賀正。
○崔忠獻奏減中外獄囚。
○二月甲子。太白經天。
○閏月。元子謂僚屬曰:「人皆不知其過,吾亦安能自知。請悉陳無隱。」朝野嘉歎。
○三月。中書平章事李文沖卒。
○戊寅。太白經天二日。
○夏四月。冊元妃金氏爲宮主,元子悳爲王太子。
○晉州公私奴隷群聚作亂,屠燒州吏家五十餘。延爇倉正鄭方義家。州吏告牧官,追捕之。方義手弓矢,入謁司錄全守龍。守龍詰曰:「何爲持弓矢拜乎。汝必作亂也。」卽加栲問。方義款無他,釋之。牧使李淳中聞之,枷鏁方義,下獄。翼日,方欲更鞫,方義弟昌大突入庭,脫去枷鏁,扶出之。因嘯聚群不逞,隳突州里,殺素所仇怨者六千四百人。於是,淳中等懼,閉閣不出。方義脅令視事。旣而方義多斂邑內銀甁,賂京中權貴,規免其罪。按察副使孫公禮行部,至州按問。吏民多畏方義,皆曰:「無罪。」淳中竟坐流草島。
○五月。遣少府監趙通中郞將李唐績,安撫晉州。
○密城官奴五十餘人盜官銀器,投雲門賊。
○秋八月癸巳。日有黑子,大如李。
○趙通等至晉州。方義虐焰甚熾。通等罔知所圖,但拱手而已。時,陜州有賊,曰光明計勃,亦豪橫爲一方鉅害。晉人有與方義讎隙者二十餘人,往投陜州賊,請兵,欲擊方義。賊從之,至晉州。方義出擊,破之,乘勝至兀部曲,盡殺其黨。
○金州雜族人群聚謀亂,殺豪族人。豪族奔避城外。乃以兵圍副使衙。副使李迪儒登屋射首謀者,應絃而倒。其黨四散,已而還,告曰:「我等欲除強暴貪汚者以淸我邑。何故射我。」迪儒陽驚曰:「吾未嘗料此,誤謂外賊耳。」乃密諭城外豪族,夾擊,盡殺之。
○冬十一月。金遣禮部侍郞劉公憲來,賀生辰。
○十二月。以崔詵爲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吏部事,任儒爲門下侍郞平章事,崔忠獻爲三重大匡守太尉上柱國,依前知奏事,安有孚爲右副承宣中書舍人,趙準爲戶部侍郞右諫議大夫。準忠粹女壻也。忠獻欲官淸要,特除是職。忠獻自知縱恣,恐其變生不測,大小文武官吏閑良之士至於軍卒強有力者,竝皆招致,分爲六番,更日直宿其家,號都房。及其出入,合番擁衛,如赴戰鬪焉。史臣曰:「崔忠獻擅廢立,作威福。附己者,超遷,異己者,流竄。招納賄賂,鬻賣官爵。召募勇士,引以自衛。權勢益熾,王室日微。自古,君弱臣強,未有甚於此時。嗚呼,痛哉。當時撰實錄者恐其語泄,皆諱而略之,史臣之罪也。」
慶州副留守房應喬免,以郞中魏敦謙代之。初,忠獻之夷義旼族也,慶州官以思敬等爲義旼族,命別將崔茂捕殺之。於是,茂及思敬兩族遂相怨。應喬信思敬族人之譖而右之,以故兩族擅相攻殺。應喬不能制,故罷之。
辛酉四年宋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
[編輯]春正月。奇洪壽車若松坐中書省。若松問於洪壽曰:「孔雀好在否。」答曰:「食魚,鯁咽而死。」因問養牧丹之術。若松具道之。聞者曰:「宰相之職在於論道經邦。但論花鳥,何以儀表百僚。」
○門下侍郞趙永仁以眼昏乞退。加守太師,仍令致仕。
○三月壬子。日中有黑子,大如李。
○晉州人誅鄭方義。其弟昌大率二百餘人,登城。州人攻之。昌大遁去,其黨亦散。
○夏五月。賜崔宗峻等三十三人及第。
○六月。金遣吏部侍郞劉頍來,賜羊。
○秋七月。遣工部侍郞大守正如金,謝橫宣,衛尉卿秦彥匡,謝賀生辰,禮賓卿趙淑,進方物。
○都齋庫御史郞將盧彥叔與胥吏盜用庫米,事覺。徵所盜米,流彥叔及胥吏等二十餘人於海島。
○九月。有人貼匿名榜,云:「將軍朴晉材謀去舅崔忠獻。」由是,兩家構隙。
○令參外群官習射於西郊。
○遣吏部侍郞鄭公順如金,賀天壽節。
○冬十一月戊申朔。日食,隱不見。
○十二月。金遣工部侍郞納合鉉來,賀生辰。
○刑部尙書閔湜卒。湜平章事令謨之子。性豁達有大度。雖貴顯,視故舊,無貴賤,一如平日。人以是多之。明宗諸小君招權納賂。朝士爭附,獨湜不往。其弟嗣忠曰:「兄盍往焉。」湜曰:「亦吾志也。」一日,嗣忠請與俱往。酒酣,忽曰:「虹沙彌輩敗國家。」嗣忠愕然流汗。蓋以虹一端接地一端屬天,喩小君王子而母賤也。湜之放曠多類此。
○以奇洪壽爲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晙爲中書侍郞平章事,車若松參知政事,崔忠獻爲樞密院使吏兵部尙書御史大夫。
壬戌五年宋嘉泰二年,金泰和二年。
[編輯]春二月。忠州判官崔孝基因忠獻嬖妾賂粧金犀帶。忠獻悅,徵還,屬內侍。
○三月。龍虎軍仲美詐稱忠獻所遣,持兵,往鳳州,斂聚銀帛,驛輸於家。有人執以告忠獻。梟市三日。仍禁內外持兵者。
○忠獻自兼吏兵部之後常往來二部銓注。至是,在私第,與吏部員外郞盧琯注擬文武官以奏。王頷之,二部判事但檢閱而已。琯忠獻外戚,起市井,性巧黠,善承迎。忠獻甚愛之。氣勢日熾,賄賂公行。及出補安西都護副使,以琴克儀代之。
○夏五月。賜黃克中等三十三人明經四人及第。忠獻女壻任孝明中第,卽屬內侍,權補閣門祗候以寵之。
○秋七月。遣將軍韓抵如金,謝賀生辰,史祐,賀天壽節。
○八月。忠獻會文武三品以上於私第,議慶州事。皆曰:「遣使諭之而後可出兵。」迺以吏部郞中宋孝成刑部員外郞朴仁碩爲宣諭使。
○丙子。日中有黑子,大如梨。
○九月。門下侍中趙永仁卒。永仁博學,善屬文,少時魁然有宰相器。明宗命輔導太子。及爲承宣,多所匡救,物論歸重。後配享王廟。
○前王患痢疾。王遣中使,請曰:「欲遣醫進藥,誰其可者。」前王曰:「我忝位二十八年,享壽七十二歲,豈希延生。」遂不聽。
○冬十月。耽羅叛。遣少府少監張允文中郞將李唐績,安撫之。
○慶州別抄軍與永州素有隙。是月,乃引雲門賊及符仁桐華兩寺僧徒,攻永州。永州人李克仁堅守等率精銳,突出城,與戰。慶州人敗走。忠獻聞之,會宰相諸將於大觀殿,議曰:「慶州人恣行不義,今又聚黨,攻伐隣邑。宜發兵討之。」
○十一月戊午。前王薨於昌樂宮。宰樞及常參官以上皆皁帶,詣闕陳慰。
○慶州人謀叛,密遣郞將同正裴元祐往前將軍石成柱配所古阜郡,說曰:「高麗王業幾盡,新羅必復興。以公爲主,沙平渡爲界,如何。」成柱佯喜,留元祐於家,潛詣郡守惟貞,告之。惟貞捕送於按察使以聞。誅之。
○十二月。金遣戶部侍郞李仲元來,賀生辰。王受詔於大觀殿,先遣左承宣於承慶,謂金使曰:「前王在殯,迎詔及宴不得擧樂。」金使曰:「迎天子之命,豈可以私喪輟樂乎。」遂用之。
○耽羅安撫使張允文李唐績奏:「賊魁煩石煩守等,皆伏誅。」
○慶尙道按察使池資深奏:「慶州請降,不必發兵。」崔忠獻怒,以大將軍直門下省金陟候爲招討處置兵馬中道使,刑部侍郞田元均副之,大將軍崔匡義爲左道使,兵部侍郞李頤副之,攝大將軍康純義爲右道使,知閣門事李維城副之,促發兵往討。賊聞之,募集雲門山及蔚珍草田賊,分爲三軍,自稱正國兵馬,誘脅州郡。陟候等行,忠獻與子瑀甥晉材登樓觀之,各大陳兵衛以示威。
○閏月壬寅。葬智陵,上諡光孝,廟號明宗。王初欲葬以王禮,崔忠獻堅執不可,降從其妃景順王后葬儀。宗室百官及士庶人玄冠素服三日。時,太子斥在江華,未得與襄事。國人哀之。
○以崔忠獻守太傅參知政事吏兵部尙書判御史臺事,王珪爲御史大夫,白存儒同知樞密院事,金平李自貞竝爲樞密院副使。
癸亥六年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
[編輯]春正月。親設帝釋道場於修文殿。
○慶州賊入基陽縣。崔匡義率兵急擊,殺獲甚多。忠獻奏:「遣中使,齎詔賜藥以奬之。」
○二月。賊掠杞溪縣。李維城進兵擊之。賊魁孛佐乘高望見,將遁。將軍房秀精率二子,先登奮擊。士卒乘之,斬首一千餘級,虜二百五十餘人。
○省臺劾奏:「金陟候師老不戰,使賊勢日盛,罷之。」遣大將軍丁彥眞,代之。
○幸普濟寺,設五百羅漢齋以祈滅賊。
○夏四月。慶州賊徒都領利備父子潛禱城隍祠。有覡紿之曰:「都領擧兵,將復新羅,吾屬喜悅久矣。今日幸得見,請獻一杯。」邀至其家,飮而醉,執之,獻於兵馬使丁彥眞,實彥眞之謀也。
○諸家僮因樵蘇分隊習戰於東郊。崔忠獻遣人捕之。皆遁,只獲五十餘人。掠問,投於江。
○秋七月。以李椿老參知政事,仍令致仕。
○陞春州爲安陽都護府。春州舊隷安邊,州人以道途艱險,厚賂忠獻故也。
○遣將軍尹公直如金,謝賀生辰。
○丁彥眞遣隊正咸延壽康淑淸往雲門山,誘賊魁孛佐以安業。不聽。賊副屢目延壽。延壽知其意,乍出,持劍入斬,傳首於京。賊麾下欲刺延壽等,賊副呵禁之。
○遣左司郞中郭公義如金,賀天壽節。
○參政車若松畜妓生二子,長入國學,補服膺齋生,次拜流品職事。崔忠獻陰嗾御史臺,奏屬伶官,限以七品,又削學籍。
○中書平章事金晙卒。
○八月。左道兵馬使執太白山賊魁阿之,械送於京。瘐死獄中。
○參知政事鄭國儉卒。
○九月。崔匡義馳奏興州浮石符仁等寺及松生縣雙岩寺僧徒謀亂。命兵馬使推鞫配島。
○冬十一月。崔忠獻詣闕,御史臺官迎候於麗景門。及還第,雜端琴克儀立語馬前。人譏其諂。
○金遣兵部侍郞尹孝來,賀生辰。
○十二月。以車若松爲中書平章事,崔忠獻爲中書平章事吏部尙書判御史臺事,王珪參知政事,丁光敍金鳳毛竝爲樞密院副使。
○庚申。王發背疽。
甲子七年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
[編輯]春正月乙丑朔。日中有黑子,大如李,凡三日。太史以晉成康八年正月日中有黑子夏帝崩,惡其徵,不敢斥言,但奏:「日者人君之象,若有瑕,必露其慝。」
○崔忠獻入內問疾。王謂曰:「寡人由藩邸卽寶位,公之力也。年旣老矣,加以彌留,不能聽朝,欲傳位於太子。」忠獻對曰:「願上善自攝養。禪位之命,非臣所敢從也。」遂出,邀宰相崔詵奇洪壽於私第,密議內禪之事。
○忠獻以崔匡義李頤康純義李維城等平慶州功最多,奏令先還,竝加爵秩。寮佐以下諸軍,賞賚有差。
○忠獻復入問疾。王又語以內禪,意甚繾綣。忠獻以告太子。太子涕泣固辭。王移御於千齡殿,詔太子曰:「朕以涼德謬襲丕基,年旣衰耄,病且彌留,不敢聽政。眷爾元子,學就光明,德孚民望,肆以大寶用付於爾。」忠獻白太子曰:「君父之命不宜固辭。」乃引太子入康安殿,進御服,北面再拜,因奉出大觀殿,受文武百官朝賀。王扶起,謂忠獻曰:「今日,朕之志願已畢,病亦隨愈。卿於朕之父子功德不淺,無以爲報。」遂泣下。忠獻再拜而出。王謂承宣及重房等曰:「今日以後,不復見卿等矣。宜各善輔嗣君以臻至理。」聞者莫不流涕。丁丑。王移御德陽侯邸,遂薨。戊寅。忠獻會宰樞於其第,議減禮司所奏服喪二十六日爲十四日。
○二月庚申。葬陽陵,上諡靖孝,廟號神宗。史臣曰:「神宗爲崔忠獻所立,生殺廢置皆出其手。徒擁虛器,立於臣民之上,如木偶人耳。惜哉。」
遣郞中任永齡如金,告喪。
○三月。釋奠於文宣王。以國恤,用是月。
○招討使丁彥眞副使田元均等還。忠獻奏曰:「賊未盡除。宜留中軍判官朴仁碩,爲按察使,率京兵二百以鎭之。」
○夏四月。尊母金氏爲王太后。赦。
○五月。改王生日壽祺節爲壽成。
○按察使朴仁碩擒餘賊金順等二十餘人,遣兵馬錄事皇甫經以聞。王以經屬內侍,加八品職。
○六月。金遣少府監張儞大理少卿梅瓊來,祭神宗,工部侍郞石慤弔慰,吏部侍郞朮甲晦起復。
○宴金使。舊例,當客使宴日,內侍一人承命,出右倉乾餱十五石,分給侍衛軍人。是日,軍人怒不均分,歐殺抄一人。內侍逃免。刑部囚繫軍人,鞫問栲掠,死者數人,終不得殺抄者。
○降東京留守爲知慶州事,陞安東都護爲大都護府,以慶州管內州府郡縣鄕部曲分隷安東尙州。又改慶尙道爲尙晉安東道。有人言於忠獻曰:「東京古之國都,實南方巨鎭,降爲知官,無乃不可乎。」忠獻曰:「東京人造新羅復興之言,傳檄州郡,謀逆扇亂,不可不懲。安東當盜賊合攻之日,一心捍禦以全忠義,不可不勸。」
○秋七月。金遣橫宣使兵部侍郞完顏立來。
○有人三十餘,夜會給事同正池龜壽家,謀殺崔忠獻。事覺,龜壽逃。有人執其弟龜永,告忠獻。忠獻鞫之。龜永曰:「將軍李光實爲謀主。」忠獻捕詰之曰:「吾素知爾不肖,但以故舊拜爲將軍,何敢爾耶。」光實不能對。乃流海島。
○八月。遣將軍金慶夫禮部侍郞崔光遇如金,謝賜祭。
○參知政事車若松卒。
○九月。遣使如金,謝弔慰起復橫宣。
○冬十月。賜印得侯等三十人及第。
○十一月。立元子祉爲王太子,年八歲。
○十二月。以崔忠獻守太師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兵部御史臺事。王以忠獻有擁立功,不以臣禮待之,常呼爲恩門相國。時有韓惟漢者,世居京都,見忠獻擅政,曰:「難將至矣。」遂攜妻子,隱於智異山。朝廷徵之,不就,遂終身。
○楊廣道按察使郭公儀貪鄙,民多怨之。有司執其陪吏,鞫之。公儀嘗以博戲內交忠獻,故不窮治,止笞其吏。
煕宗成孝大王
[編輯]諱韺,字不陂,古諱悳。神宗長子,母曰靖宣太后金氏。明宗十一年辛丑五月癸未生。神宗三年封太子,七年正月奉遺命卽位。後爲崔忠獻所廢。在位七年,壽五十七。
乙丑元年宋開禧元年,金泰和五年。
[編輯]春正月。賜崔忠獻內莊田一百結。
○夏四月。樞密院使金平卒。平早有文名。金甫當之亂,其外舅韓彥國被戮,平攜妻子,隱於昇平郡。及奇卓誠秉政,以才擢用。
○五月。崔忠獻作茅亭於男山里第旁,蒔雙松。及第崔頤爲賦雙松詩,兩制文士皆和。忠獻招集耆儒白光臣等,使第之。及第鄭公賁詩爲魁。忠獻奏其詩,王召公賁,屬內侍。李奎報作亭記以美之。
○六月。弘文公徒諸生訴忠獻曰:「本徒及第林得侯附勢,賣我宣聖堂於將軍金俊,請罪之。」乃囚得侯,徵白金十斤。
○秋七月。賜馬仲奇等三十人及第。
○八月。宋商船將發禮成江,監檢御史安琓得犯禁宋商數人,笞之。忠獻聞之,罷琓。又以不擇遣御史,罷侍御朴得文。
○冬十二月。以崔忠獻爲特進訏謨逸德安社濟世功臣門下侍中晉康郡開國侯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三百戶,奇洪壽判吏部事。洪壽以吏部掌銓選,讓於忠獻。
丙寅二年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蒙古太祖元年。
[編輯]春正月。詔曰:「門下侍中晉康侯忠獻當先君卽政之時及寡人繼統之初,至於今日,竭誠夾輔,有大功業,可降使立府以崇賞典。」乃命禮司及樞密院立都監。
○二月。祔神宗於太廟。本朝廟制九室,而有新祔之主,則奉出主,安於本陵。崔忠獻與宰樞議,據古典有功者不遷,親盡者毀之,以爲順宗親盡無嗣當出,以神宗祔於第九室。太祖在西東向,惠顯同爲第一昭,宣肅同爲第二昭,仁宗爲第三昭,文宗爲第一穆,睿宗爲第二穆,神宗爲第三穆。
○三月。冊崔忠獻爲晉康侯,立府曰興寧,置僚屬,以興德宮屬之。忠獻迎命於男山第,諸王皆詣其門。禮畢,宴冊使,贈犀帶白金綾絹鞍馬甚厚。其餘執事,亦贈白金綾絹有差。夜更宴諸王,因奏留使副。其帳具花果絲竹聲伎之盛,自三韓以來,人臣之家所未有也。自後,忠獻出入宮禁,便服張蓋,侍從門客殆三千餘人。
○夏四月。金遣大理卿移剌光祖少府監馬黯來,冊王。
○六月。賜庾亮才等三十三人及第。
○丙寅。震大將軍朴挺謨。挺謨爲人貪婪詐僞。
○秋七月。以譯語內殿崇班於光儒權知閣門祗候。省郞議:「光儒以南班拜參職非也。」遂不署告身。忠獻謂省郞曰:「光儒頃者與北朝冊使有專對之能,特授參職。何堅執常制耶。」省郞卽署之。
○八月。謁顯陵。
○九月。謁昌陽二陵。重營陽陵傍彰信寺,改額曰孝信以資冥福。內侍崔正份監其役,欲媚於王,窮極侈麗,糜費甚廣。
○冬十月。親祫太廟。
○十二月。以崔忠獻爲中書令晉康公。忠獻辭,不拜。
丁卯三年宋開禧三年,金泰和七年,蒙古太祖二年。
[編輯]春正月。設祈禳道場於重房將軍房。自去年冬,武臣達官多死,疑東班祝之,乃禳之。
○二月。崔忠獻奏諸道流配者量移放免幾三百人。
○三月。奉上冊寶於王太后。賜崔忠獻犀帶金銀綾絹鞍馬。遂宴諸王宰樞文武常參以上官,賜廏馬人一匹。
○夏四月。赦。
○五月。崔忠獻流大將軍朴晉材於白翎鎭。晉材門客之多幾於忠獻,而率皆勇悍,得官者少。晉材怏怏不平,或酒酣,輒言忠獻無狀。且自謂:「若無忠獻,自可專國。」常欲圖之。至是,流言曰:「舅氏將有無君之心。」每語門客曰:「寧無一日之榮乎。」忠獻知其必害己,召晉材。晉材謁於階下。忠獻呼使前,曰:「汝何欲害我。」遂令左右縛之,斷其腳筋,流之,尋死。分配門客勇悍者於遠島。
○冬十二月。復以崔忠獻爲中書令晉康公。忠獻曰:「公者五等之首,中書令人臣之極。」遂辭。不拜。
戊辰四年宋嘉定元年,金泰和八年,蒙古太祖三年。
[編輯]春二月乙卯。太白晝見,經天。
○移御梨坂崔瑀第。忠獻迎駕,獻壽於闊洞之私第。諸王宰樞皆侍宴,翼日,乃罷。錦繡綵棚胡漢雜戲窮極侈異,不可言狀。
○三月。王曲宴於忠獻茅亭,唱和,終夜劇飮。
○夏閏四月。宴諸王宰樞,觀擊毬。賜忠獻玉帶一腰通天𫌮帶二腰南鋌十五斤。又賜打毬者綵帛有差。
○賜皇甫瓘等三十三人明經六人恩賜二人及第。新及第等謁忠獻於私第。忠獻贈隨從坊廂銀甁各一事。其子瑀亦贈銀甁。五月。詣梨坂宮。王出御外樓,賜酒果,仍觀各坊廂歌吹。皇甫瓘等七人,命屬內侍。時人謂同知貢擧琴儀乃忠獻所昵,故待以厚禮如此。
○秋七月。改營大市左右長廊。自廣化門至十字街凡一千八楹。又於廣化門內構大倉南廊迎休門等七十三楹。凡五部坊里兩班戶斂米粟,僦賃供役。兩班坊里之役始此。
○八月。遣起居郞林永軾如金,賀天壽節。
○幸法雲寺。自是,數幸寺院。
○盜發武陵。王命禮部諸陵署巡審諸陵。又有盜發者五六,卽命中使,各令願剎僧修之。有司劾罷諸陵直,配陵戶人於遠島。明年,獲盜數人,誅之。武陵卽安宗陵也。
○冬十月。親饗國老庶老孝順義節。又大酺鰥寡孤獨篤癈疾,賜物有差。州府郡縣亦依此例。近因國家多難,饗禮久廢。至是,詔立都監,復遵舊制。
○詔曰:「往年聖考祔廟之日,改定昭穆,位序有所乖戾。令宰樞侍臣禁官國學致仕文儒等,據典籍與本朝禮制,參酌,各上封事。」於是,衆論紛紜,然竟不改焉。史臣曰:「漢書云:『父昭子穆,孫復爲昭。』公羊傳曰:『父爲昭,子爲穆。』孫從王父,則昭穆之序一定不易者明矣,豈可隨時而變易乎。今遷第一穆位顯宗於第一昭位,與惠宗同一位,遷第二昭位文宗於第一穆位,遷第二穆位宣肅二室於第二昭位,遷第三昭位睿宗於第二穆位,遷第三穆位仁宗於第三昭位,而以神宗祔第三穆位,國無恆典而昭穆之序大紊矣。況惠顯二主皆有功德,若周之文武。故太祖東向,惠爲太宗,顯爲世宗,百世不遷。其餘則昭常爲昭,穆常爲穆,庶合於禮矣。」
幸將軍崔瑀第。命牽龍擊毬。
○十一月。遣鄭光習如金,進方物,林柱材賀正。
○金遣戶部侍郞郭郛來,賀生辰。
己巳五年宋嘉定二年,金東海侯大安元年,蒙古太祖四年。
[編輯]春正月。王聞金主崩,遣奉慰使史洪紀祭奠使李淳中如金。淳中請祭器於金,有司不許。淳中曰:「道途遼遠,聞訃最晩,騰裝速赴,未暇齎來。大國何責人以細故而吝惜此器耶。」乃許之。及祭,奠具精腆,金人嘉其至誠。
○金遣孫居寬來,告喪。
○三月。遣上將軍金元傑禮部侍郞房應喬如金,賀卽位。表曰:「五馬渡江,表晉朝之開新主,六龍御極,符羲易之見大人。」少府監崔甫淳辭也。金主兄弟爭位,惡其觸實。中書省詰云:「我聖上龍飛,非若晉朝渡江之比,何用此語。」甫淳坐免。
○夏四月。崔忠獻殺右僕射韓琦將軍金南寶等九人,分配從者於遠島。初,靑郊驛吏三人謀殺忠獻父子,詐爲公牒,召募諸寺僧徒。牒至歸法寺,寺僧執齎牒者以告忠獻。忠獻卽別立敎定別監於迎恩館,閉城門,大索其黨。靑郊人因讒構琦,故幷三子被殺。
○五月。平章事崔詵卒。詵惟淸之子。以文學聞於世,恬淡寡言。不以門地自負,禮賢下士。王以詵年高有德,自參知政事超拜冢宰,旣而引年致政。
○六月癸亥朔。日食。
○平章事金鳳毛卒。鳳毛美風儀,且解胡漢語,每金使至,必令儐接。
○秋九月。崔忠獻會賓客,設重陽宴。使都房有力者手搏,勝者,卽授校尉隊正以賞之。史臣任翊曰:「按國家頒政例,六月謂權務政,十二月謂大政。吏兵判事與諸同寮會坐於各部,功者陟之,罪者黜之,一陟一黜,皆承上命。過此時,雖有所缺,未嘗差授,況無功者乎。忠獻威傾一國,獨專政柄,若有所缺,則不顧官爵之爲公器,乃以眼前小戲亂其邦憲。又因左右所託,或授東班權務之職。若納賂稱意者,卽許之。其頒政無常,專恣弄法,未有甚於此者矣。」
平章事奇洪壽卒。洪壽自少善書工文。及壯,投筆,從武班,積官至平章。嘗引年勇退,琴書自悞。
○冬十一月。還御延慶宮。日將晡,乘輿未駕,左御史崔傅右御史尹世儒飢甚,入路傍家飮酒,不覺駕出。傅犯馳道,世儒泥醉,使人控馬,言語狂亂。憲府劾奏,左遷傅安東都護府判官,世儒梁州副使。
○遣閣門通事舍人徐延如金,賀正。
○金遣戶部侍郞幹勤正來。
○參知政事李椿老卒。椿老以淸謹稱。
庚午六年宋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
[編輯]春三月。有人投匿名書於崔忠獻家,曰:「直長同正元諝與宰相於承慶謀殺崔忠獻。」忠獻捕諝,問之。諝仰天歎曰:「此必我仇人庾益謙所爲也。益謙嘗貸我銀甁,未償,亡去。予屢責妻子,納其家舍。益謙讎之,誣陷我也。」忠獻遣人,搜益謙家,果得其草。乃流於島。
○夏四月。太史請祓妖言。先是,忠獻營第於闊洞裡,毀人家百餘,務爲宏麗,延袤數里,擬於禁掖。北臨廛市,構別堂。土木役劇,國內嗷嗷。訛言:「密捕童男女,衣以五色,埋宅四隅以禳土木之氣。」故凡有兒者皆深匿之,至有抱負遠遁。或無賴輩詐捕小兒,其父母驚懼失措,賂以厚幣,然後乃棄去。忠獻令御史臺榜於市街,曰:「人命至重,豈有埋地禬禳之理。如有捕兒者,執之以告。」自後,妖言稍息。
○六月。賜金泓等三十三人明經七人恩賜七人及第。
○金遣橫宣使移剌答貞來。
○遣於龍奕如金,賀萬春節,宋孝誠,謝賀生辰。
○秋七月。遣郞將池方淑如金,謝橫宣。
○冬十一月。金使來。
○十二月乙卯朔。日食。
○召明宗太子璹於江華。
辛未七年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蒙古太祖六年。
[編輯]春正月。封璹守司空上柱國漢南公。改名貞。
○崔忠獻權傾人主,威振中外。人有違忤,卽見誅戮,故皆鉗口,莫敢誰何。盧仁祐以姻戚昵比,佯狂屢陳直語。忠獻惡之,出爲仁州守,秩滿還朝。時,忠獻營三第,皆多藏金玉錢穀。謂左右曰:「除府庫所藏外,金銀珍寶,欲獻王府以助國用,何如。」衆皆曰:「善。」仁祐曰:「未若留爲經費更不斂民之爲愈也。」忠獻慚赧。
○夏四月。冊元妃任氏爲咸平宮主。
○太子祉加元服,受冊。赦。
○五月。金遣完顏惟孚來,賀生辰。王遣將軍金良器,回謝。良器至通州,遇蒙古兵,中矢而死。下節九人亦遇害。金收骨以送。
○秋八月。平章事盧孝敦卒。孝敦累立戰功,事有利國,知無不爲。
○九月。平章事致仕崔讜卒。讜善屬文,揚歷中外,皆有聲績,名重一時。年未衰耄,上章乞退。扁所居齋,曰雙明。與弟詵及張自牧李俊昌白光臣高瑩中李世長玄德秀趙通等爲耆老會,逍遙自適,圖形刻石,傳於世。時人謂之地上仙。
○遣李孝全如金,賀萬春節。道梗而還。
○冬十月。賜姜昌瑞等二十八人明經五人及第。
○十一月。金遣權止文牓來,賀生辰。
○遣李實椿如金,賀正,道梗而還。
○十二月。崔忠獻以銓注詣壽昌宮。方在王前,有頃,王入內。中官紿忠獻從者曰:「有旨賜酒食。」乃引深入廊廡間。俄有僧俗十餘人,持兵突至,擊從者數人。忠獻知有變,倉皇奏曰:「願上救臣。」王默然閉戶不納。忠獻無以爲計,匿於知奏事房紙障間。有一僧三索,竟不獲。時,忠獻族人上將軍金躍珍瑀舅知奏鄭叔瞻在重房,聞變,卽入內,扶忠獻以出。其黨指諭申宣胄奇允偉等與僧徒相格鬪。忠獻都房六番皆集宮城外,不知忠獻生死。有茶捧盧永儀者,初隨忠獻入內,登屋,大呼曰:「吾公無恙。」於是,都房爭入救之。僧徒敗走。躍珍謂忠獻曰:「我將率兵入宮,盡殺無遺,且行大事。」忠獻曰:「如此則國將何如。恐爲後世口實。我當推鞫,爾無輕往。」使上將軍鄭邦輔等捕司鑰鄭允時及中官,囚於仁恩館,鞫之。乃內侍郞中王濬明爲謀主,參政於承慶樞密史弘績將軍王翊等皆知其謀。忠獻怨王,廢王,遷於江華縣,尋遷紫鷰島。放太子祉於仁州,德陽侯恕於喬桐縣,始寧侯褘於白翎縣。遣平章事任濡,奉漢南公貞於私邸,卽位於康安殿。改名祦。史臣曰:「是時,忠獻執國命,已有年矣。廣植黨與,專擅威福。煕宗雖欲有爲,何以哉。爲王之計當以正自處,任賢使能。王室自強,雖有跋扈之臣,無由肆其惡矣。王不知此,聽用輕薄之謀,欲快一時之忿,卒見放黜,噫。」
忠獻流王濬明於承慶史弘績王翊等於外。
康宗元孝大王
[編輯]諱祦,字大華,一字法柱。明宗太子,母光靖太后金氏。毅宗六年壬申四月乙巳生。崔忠獻廢明宗,放於江華。煕宗召還,封漢南公。忠獻廢煕宗,奉王卽位。在位二年,壽六十二。
壬申元年宋嘉定五年,金崇慶元年,蒙古太祖七年。
[編輯]春正月。制改崔忠獻興寧府爲晉康府。
○設灌頂道場於宣慶殿。
○下制,卻諸道貢獻。
○二月。遣中書舍人李儀如金。表曰:「伏見,國王韺早傳先業,恪守外藩。忽嬰疾病以彌留,寢致形骸之甚弱。攻療無效,顚仆是憂。庶因脫釋於繁機,姑欲保全於餘喘。蓋由承稟臣仲父先國王臣晫遺囑,以臣親則猶子,理合承家。如有遞更,必先推與。迺令臣祦權國事務,而臣辭不獲已,受亦難堪。顧付畀之非輕,將籲呼而遙達,然念黎元不可一日而無主,祊社不可曠時而乏祠,勉副群情,假司重寄。儻迴淵聽,冞荷鴻恩。」
○御儀鳳樓,赦。
○三月。平章事任濡卒。濡元厚之子。性恬淡慈和,不以勢位驕人,雖臧獲賤隷,未嘗詬罵。歷仕五朝,居官勤恪。晩年奉佛彌篤。配享煕宗廟庭。
○夏四月。以王生日爲光天節。
○五月。追尊王妣懿靖王后金氏爲光靖太后。
○六月。賜田慶成等二十九人明經六人及第。
○王受菩薩戒於內殿。
○秋七月。冊子𭟪爲王太子,加元服,立府。
○遣戶部侍郞李實椿如金,賀萬春節。
○金遣大理卿完顏惟基來,冊王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高麗國王,賜車服金印匹段鞍馬弓矢等物。金使欲入自儀鳳正門。王命知奏事琴儀往諭,曰:「天子之巡狩方嶽,自古有之。若大國枉蹕小國,當入自何門耶。」惟基答曰:「天子出入,捨中門而何。」儀曰:「然則人臣由正門可乎。」惟基大服其言,乃入自西門。
○冬十月。冊王妃柳氏爲延德宮主。
○十二月。賜崔忠獻文經武緯嚮理措安功臣號。以金元義參知政事,崔洪胤爲政堂文學,鄭克溫爲左僕射判三司事。
癸酉二年宋嘉定六年,金宣宗貞祐元年,蒙古太祖八年。
[編輯]春三月甲子。羅州地震。
○夏四月。謁智陵。
○秋七月。賜許受等三十一人明經五人及第。
○八月癸酉。王不豫。丁丑。詔曰:「朕以不類叨承大寶,於今數載。德薄負重,疾漸惟幾。粵惟天位,不可暫虛。太子𭟪德足以升聞於上,明足以丕冒於下。乃命以位。凡爾百僚各執爾事,以聽嗣王。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易月之服三日而除。」是日暮,有星大如日,見於乾方,俄而墮地。夜二鼓,王薨於壽昌宮。戊寅。王太子𭟪受遺詔,卽位於康安殿。
○九月癸卯。上諡元孝,廟號康宗。丙午。葬厚陵。史臣曰:「康宗,凡所施爲皆受制於強臣,遽罹疾病,享國日淺,悲夫。」
金遣使來,告卽位改元。
○閏月。遣郞將盧育夫如金,進奉,金蘊珠,告哀。
高宗安孝大王
[編輯]諱㬚,字大明,一字天祐,舊諱𭟪,又改晊。康宗長子,母元德太后柳氏。明宗二十二年壬子正月壬戌生。康宗二年八月受遺詔卽位。元追諡忠憲王。在位四十六年,壽六十八。
甲戌元年宋嘉定七年,金貞祐二年,蒙古太祖九年。
[編輯]春正月。以王生日爲慶雲節。
○夏五月。賜金莘鼎等二十二人明經五人恩賜三人及第。
乙亥二年宋嘉定八年,金貞祐三年,蒙古太祖十年。
[編輯]春二月。參知政事鄭克溫卒。克溫初以戰功顯。凡所蒞不露圭角,故去必見思。配享康宗廟庭。
○夏四月。幸外帝釋院。自是,屢幸寺院。
○設消災道場於宣慶殿五日。
○五月。賜廉珝等三十一人明經七人恩賜五人及第。
○崔忠獻移入別第。劍戟兵衛,彌滿數里。朝士追隨者甚衆。前此,無宰相從之者,至是,簽書樞密院事琴儀樞密院副使鄭邦輔始從之。時人鄙之。
○西京副留守李維城卒。維城遇事剛果。王濬明之被禍也,弟正言景儀緣坐配流。親舊畏之,莫敢有送者。維城時爲散騎常侍,以故舊獨遣人餞之,仍贐銀三十兩,令遺押吏,得寬陵逼。景儀感極哽咽。時人多之。
○兵部尙書致仕玄德秀卒。德秀鐵面犀骨,有膽略。以意氣自高,言笑誇大,人或有譏之者。嘗調安南都護府使,政廉明,吏民敬畏。尤惡淫祀,巫覡不得入境。有吏執女巫幷其夫。德秀訊問,顧謂同僚曰:「此巫非女也。」同僚笑曰:「若非女,安有夫乎。」德秀卽令審視,果男子也。先是,巫假活人之術,出入士家,潛亂婦女。其被汚者亦羞赧,不敢以告人,故所至多有穢行。至是,一方服其神明。
○秋七月。有人言於重房曰:「尙藥局在闕西,常擣杵,恐損山西旺氣。」乃擅毀尙藥局尙衣局禮賓省凡四十餘楹,移構重房。又開新路於千齡殿側以通往來。
○八月。崔忠獻遣將軍李光裕,遷前王於喬桐縣。光裕還言:「前王驚愕失措,且供頓之費只有米六石耳。」忠獻變色厲聲曰:「非我仁恕,王之父子得保首領以至今日乎。追思濬明之事,使我毛髮盡豎。」
○知門下省事丁彥眞卒。
○九月。祔康宗於大廟,出文宗主,藏於景陵。
○謁顯昌二陵。
○冬十月。謁厚陵。
○親祫於大廟,奉玉冊,追上尊號。赦。
○十一月。禮部員外郞尹世儒謁崔忠獻,請命題賦詩。忠獻卽幷召正言李奎報直翰林陳澕,同賦詩四十餘韻,使翰林承旨琴儀考閱。奎報爲首,澕次之。世儒自見忠獻,得意猖狂,期於柄用。素與右僕射鄭稹有憾,誣告於王曰:「稹與弟樞密叔瞻將圖不軌,若以臣爲敎定別監,付以一番巡檢,則可以掃除矣。」王遣承宣車倜,密諭忠獻。執世儒鞫之。依違如醉,未能出語。遂坐誣配島。世儒瓘之孫也。尋召還,道死。世儒以文學名世,喜酒色,朝政有不稱意者,輒托詩謗訕,時號狂人。
○十二月。降授鄭稹工部尙書。稹性本貪鄙,占奪人田,又使妻妾爭競,不能正家故也。
丙子三年宋嘉定九年,金貞祐四年,蒙古太祖十一年。
[編輯]春正月辛未。地震。
○二月甲申朔。日食。
○日本國僧來求其法。
○王爲昌樂公主之葬,素服減膳。禮部奏:「上旣素服,百僚亦當縞素一日。」從之。
○三月。設藏經會於宣慶殿。翰林學士柳澤製疏云:「雖自篤克勤之念,莫敢怠荒,不幸遭多難之時,未能制御。」諫議大夫朴玄圭曰:「所謂未能制御者指晉康公而言也。」使吏告於崔忠獻。忠獻卽呼澤,問之。澤大笑自若。時人以爲玄圭有宿憾於澤故告此以激之。
○崔忠獻祀松嶽,還。重房及將軍房結綵棚於山腰以迎,大設宴會。又祭功臣於彌勒寺,傾都迎迓。
○夏四月。樞密院使文惟弼妻私通家臣。事覺,忠獻配家臣於遠島。
○癸巳。雨雪。
○五月。賜庾碩等三十人及第。
○崔忠獻以端午設鞦韆戲於柏子井洞宮,宴文武四品以上三日。
○六月。司徒柱國璿卒。璿性好佛,不營產業,家貧未能襄事。崔忠獻聞於王,官庀葬事。
○自四月至是月,不雨。
○秋七月。樞密院副使致仕宋洪烈卒。洪烈以忠獻姻戚恃勢驕橫。性又滑稽,每至諸王第,見珍玩,必匃奪而後已。故諸王聞洪烈至,急令左右,收藏珍寶,然後見之。凡有求於忠獻者,必附洪烈,乃成。由是諸王貴戚爭先交結。
○閏月。分遣諸道察訪使,問民疾苦,察吏淸汚。時,朝臣出使者容或有貪冒侵漁者,民多怨咨。察訪李宗揆等十人皆以黜陟不精見貶。惟雲中道崔正份激揚得宜,爲時所稱。
○金東京摠管府奉聖旨,移牒。略曰:「昔有韃靼恃兇入境,已於年前,與大軍講好去訖,而後契丹嘯聚,蠹耗邊方,殺戮我生靈,焚燒我倉廩。致皇天之厭穢,斂衆怨以同歸。脅從者倒戈而攻,同謀者傾軍而服。旣人心之戴舊,全遼海以如初。唯叛賊萬奴棄一方之重委,忘皇國之大恩。用心不臧,爲天不佑。近被隆安府行省移剌全擧大軍征討,旋不三月,應有賊徒盡行殺滅。雖有殘零餘黨,逃在山林,亡無日矣。旣此賊之失利,捨貴邦以何之。竊恐巧言詐謀,間諜兩國,旁生侵擾。若或過界,便捉以送。近者,契丹餘寇西欲渡河,聞知韃靼約會本朝大軍夾攻掩殺,自知無所歸,而奔波逃去,潛犯婆速境。已令會合諸道大軍,指日來到。一行軍數浩大,竊恐闕誤糧食,馬匹瘦弱。以此欲借糧儲馬匹,貴國宜量力起送。患難相救,憂樂相同。設有安危,難分彼此。」時,金宣撫蒲鮮萬奴據遼東,僭稱天王,國號大眞。先是,金再牒乞糶,國家令邊官拒而不納。自去年金人因兵亂資竭,爭齎珍寶,款義靜州關外,互市米穀,至以銀一錠換米四五碩。故商賈爭射厚利。雖嚴刑籍貨,然猶貪瀆無厭,潛隱互市不絶。金將率兵到關,責云:「何棄舊好不通告糶乎。」乃擄十餘人而去。中道脫還。
○北界兵馬使獨孤靖奏:「金兵三萬與契丹戰於開州館,不克奔潰,退守大夫營。」初,契丹遺種金山王子金始王子以其黨鵝兒乞奴二人爲將,脅河朔之民,自稱大遼收國王,建元天成。蒙古大擧伐之,二王子席捲而東。
○八月乙丑。契丹將鵝兒乞奴引兵數萬,渡鴨綠江,侵寧朔定戎之境。先是,丹兵來攻大夫營,遣人告北界兵馬使,云:「爾不送糧助我,我必侵奪汝疆。我於後日樹黃旗,汝來聽皇帝詔。若不來,將加兵於汝。」甲子。果樹黃旗。兵馬使不往。翼日渡江,攻寧朔等鎭,掠城外財穀畜產而去。丙寅。闌入義靜朔昌雲燕等州宣德定戎寧朔諸鎭,皆以妻子自隨,瀰漫山野,恣取禾稼牛馬而食之。居月餘,食盡,移入雲中道。己巳。以上將軍盧元純爲中軍兵馬使,知御史臺事白守貞知兵馬事,左諫議大夫金蘊珠爲副使,上將軍吳應富爲右軍兵馬使,崔宗俊知兵馬事,侍郞庾世謙爲副使,大將軍金就礪爲後軍兵馬使,崔正華知兵馬事,陳淑爲副使,以禦之。
○北界邊報再至。丹兵已屠寧德城,進圍安義龜三州。又有兵自麟龍兩州界來攻鐵宣二州。
○三軍啓行。先是,崔忠獻自謂國富兵強,每有邊報,輒罵之曰:「何以此等小事煩驛騎驚國家乎。」輒流其告者。故邊將解體曰:「必待賊兵來陷兩三城,然後乃可飛報。」至是,京城無備,人情恟懼,皆怨忠獻。
○以朔州分道將軍盧仁綏昌州分道將軍車德威不能禦丹兵,削職。以中郞將李希柱金公奭皆借將軍而遣之。
○契丹兵馳書,曰:「大遼開國二百餘年,中被女眞侵犯又將百年。其女眞所陷諸邑盡行收復,惟婆速路一城不下,累次攻討,方得乞降。官吏依舊任使,百姓亦安業。爾若不降附,卽遣大軍,殺戮無恕。」
○九月。以大將軍李溥爲西海道防護使,大將軍崔愈恭爲東界兼春州道防護使。
○朝陽鎭奏:「契丹兵至鎭,甲仗別監劉性臧副將李純老等擊殺二十九人,取旗幟鉦鼓。」乃拜性臧司宰注簿,純老大悲院錄事。復朝陽前號爲連州防禦使。
○北界兵馬使文漢卿與丹兵戰,擒八人。
○三軍各發別抄一百神騎四十人,行至朝陽阿爾川邊,與契丹兵戰,我兵稍卻。後軍郞將丁純祐突入賊中,斬持纛者,丹兵奔潰。乘勝斬馘八十二級,擄十人,幷獲楊水尺一人,得牛馬數百匹符印器仗甚衆。乃拜純祐爲將軍。初,李義旼之子至榮爲朔州分道將軍,楊水尺多居興化雲中道。至榮曰:「汝等本無賦役,可屬吾妓紫雲仙。」遂籍其名,徵貢不已。至榮死,崔忠獻又以紫雲仙爲妾,計口徵貢滋甚。楊水尺等大怨。及丹兵至,迎降鄕導,故山川要害道路遠近悉知之。楊水尺者太祖攻百濟時所難制之遺種也。素無貫籍賦役,好逐水草,遷徙無常,唯事田獵,又編柳器,販鬻爲業。凡妓種本出於柳器匠家。
○三軍又與丹兵戰於連州東洞,斬首百餘級。
○金來遠軍移牒寧德城,約與夾攻契丹,仍索兵馬蒭糧。
○昌州分道將軍金公奭與丹兵戰於昌州,斬首四十二級。延州郞將玄章等屢戰,斬殺七十餘級,獲牛馬八十。雲州副使薛得儒再戰,殺五十餘級。丹兵三百餘人來屯龜州直洞村。裨將吳應儒率步卒三千五百人,銜枚擊之。散員咸洪宰甄國寶李稷校尉任宗庇等突入賊中,斬二百五十餘級,虜三十三人,獲牛馬戰具銀牌銅印甚多。西京兵與契丹戰於朝陽豐端驛,斬一百六十餘級。溺江死者亦衆。三軍又戰於龜州三歧驛二日,斬馘二百一十餘級,虜三十九人。
○以左承宣車倜爲前軍兵馬使,大將軍李傅知兵馬事,禮部侍郞金君綏爲副使,上將軍宋臣卿爲左軍兵馬使,將軍崔愈恭知兵馬事,刑部侍郞李實椿爲副使,從中軍之請也。
○丹兵自昌州移屯延州之開平原林兩驛,終日絡繹不絶。三軍遣神騎將追之,與戰於新里,斬一百九十級。三軍進次延州,以光裕延壽周氐光世君悌趙雄等六將守獅子嵓,永麟迪夫文備三將守楊州。翼日,九將戰於朝宗戍,斬獲共七百六十餘人,得馬騾牛及牌印兵仗,不可殫記。契丹不復分兵,聚屯開平驛。三軍旣至,皆莫敢前。右軍據西山之麓,中軍受敵於野,小退屯獨山。後軍兵馬使金就礪拔劍策馬,與將軍奇存靖直衝賊圍,出入奮擊,丹兵潰。追過開平驛。賊設伏驛北,急擊中軍。就礪回擊之,契丹又潰。中軍兵馬使盧元純夜謂就礪曰:「彼衆我寡,右軍又不至。始齎三日糧耳,今已盡,不如退據延州城以俟後便。」就礪曰:「我軍屢捷,鬪志尙銳。請乘其鋒,一戰而後議之。」賊布陣墨匠之野,軍勢甚盛。元純馳召就礪,且揚黑幟爲信。士卒冒白刃爭赴,無不一當百。就礪與文備橫截賊陳,所向披靡,三合三克。就礪長子死。
○賊奔入香山,燒普賢寺。三軍追擊之,斬獲摠二千四百餘人。溺死南江者亦以千數。餘衆夜遁於昌州,婦女小兒,委棄路旁,號哭聲如萬牛之吼。有一人棄兵,自稱官人,直前,請曰:「我等擾貴國邊疆,固有罪矣。婦子何知。請無庸盡殺。且無薄我。我則刻日自返矣。」就礪使謂之曰:「汝言何可信。」與之酒,快飮而去,俄而鵝兒乞奴送符文陳乞,如其所言。三軍各遣二千人,躡其後,見賊所棄資糧器仗狼藉於道。牛馬則或斫其腰,或刺其後,蓋使得之不可復用也。所遣六千人戰於淸塞鎭,擒殺過當。平虜鎭都領祿進亦擊殺七十餘級。賊遂踰淸塞鎭,遁去。
○昌州分道將軍金公奭飛報:「契丹後至兵自前月大入境。」三軍次延州,唯留內廂自衛,其餘悉發。後軍獨遇於楊州,擒殺數十百級。兩軍先回博州。就礪護輜重徐行,至沙現浦,賊突出狙擊。就礪告急於兩軍。兩軍守便宜,不出。就礪力戰卻之,卒護輜重而至。盧元純出迎西門外,賀曰:「卒遇強敵,能摧其鋒,使三軍負荷之士無一毫之失,公之力也。」馬上酌酒爲壽。兩軍將士及諸城父老皆扣頭曰:「今者,與強寇角立而自戰,其地可謂難矣,而於開平墨匠香山原林之役,後軍每爲先鋒,以少擊衆,使我老弱存其性命,顧無以報,但祝壽而已。」
○冬十月。契丹復聚衆,連日耀兵於昌州門外。百五十人犯昌州門,官軍擊走之。
○西京兵至成州之狗淺,遇丹兵二千餘人,交戰,斬獲共一百十五人。
○以參知政事鄭叔瞻爲行營中軍元帥,樞密院副使趙沖副之,承宣李延壽都知兵馬事,以五領軍馬屬焉。又括京都人,不論職之有無,凡可從軍者,皆屬部伍,又抄僧爲軍,共數萬。
○丹兵屯於藥山南石牛新豐玉兒等驛之野。營主文漢卿會諸城兵,戰於渭州城外,殺五百七十餘級。我軍死者三十餘人。三軍屯博州。夜,遣卒,襲賊於興郊驛,虜四十餘人。翼日夜,戰於洪法寺,克之。金公奭與賊百餘人戰於州城門外,殺獲五十四人。公奭入城休卒。賊夜涉淸川江,指西京。
○三軍戰於渭州城外,敗績。將軍李陽升等千餘人死。京都聞之,哭者滿城。
○十一月。金移牒,曰:「韃靼軍來攻大夫營,乘間入城,然已盡殺。尙恐餘黨逃入貴邦。煩請照會,堤防掩殺。」
○宰樞重房奏:「勿論太祖苗裔及文科出身,悉令充軍。」王從之。元帥鄭叔瞻趙沖等點兵於順天館。驍勇者皆爲崔忠獻及子瑀門客,所點官軍皆老弱羸卒。元帥心懈。
○西京留守奏:「賊屠安定林原等驛及旵華妙德花原等寺。三軍不能沮遏。」時,賊氷渡大同江,遂入於西海道。
○十二月。崔忠獻閱家兵。自左梗里至右梗里軍士成列數重,連亘二三里。槍竿懸銀甁,誇示國人以募來附者。子瑀家兵自選地橋過梨嶺至崇仁門,用旗鼓習戰。門客有請從軍北征者,卽流遠島。
○幸順天館,御崇文殿。鄭叔瞻趙沖以戎服率諸摠管,入庭行禮。王親授鉞,出師。自保定門循城南,宿狻猊驛。其不由大路者,蓋日官諂忠獻而避拘忌也。是日,忠獻父子恐變生,以兵自衛。會大雪,軍屯於廣野,士卒凍縮不能前。及霽,行兵,至興義驛。會平州防禦軍還,前軍望見槍旗,誤擬丹兵,遂奔潰。唯趙沖勒兵肅整。
○賊屠黃州。
○崔忠獻又閱戰於其家。門階高峻,馬不得上,以人作馬,進退相戰。又假作契丹將軍佩金牌形,擒斬之,奏凱班師。又令群妓作蓬萊仙娥來賀之狀。忠獻樂甚,賞以銀甁紬布。侍御史金周鼎著黃背衫,入卒伍中,踴躍進退。識者鄙之。
○鄭叔瞻趙沖等聞契丹至鹽白二州,退屯於興義金郊兩驛之間。又退屯於國淸寺。
○平州擒送契丹軍二人。其人云:「我軍約於今月晦日將犯京城。」崔忠獻聞之,使將軍申宣胄奇允偉等勒兵市街。忠獻父子擁兵數萬以自衛。瑀又耀兵於宣義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