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 | 200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 200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李克強 |
200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去年及「九五」工作回顧
[編輯]2000年是實施「九五」計劃的最後一年,省人民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領導下,帶領全省人民團結奮進,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國民經濟出現重要轉機。初步測算,去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126億元,比上年增長9.4%,扭轉了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增幅逐年下降的局面,增速明顯加快。農業生產戰勝了嚴重的旱澇災害,仍獲較好收成,全年糧食產量4102萬噸,連續3年超過4000萬噸;畜牧業穩步發展,肉類總產量517萬噸,增長6.6%;鄉鎮企業速度和效益都有所回升。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年工業增加值2075億元,增長11.4%,增幅提高3.4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76億元,增長11.5%,增幅提高5.8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0萬畝、電力裝機109萬千瓦、程控電話交換機222萬門、糧食倉容59萬噸、日供水能力34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110萬噸,完成公路投資105億元,增長33.6%,在建高速公路達762公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市場物價從7月份開始止降回升,全年平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8%,降幅縮小2.3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98%,提高8.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35億元,增長69.9%,利潤總額是歷年最高的,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57億元,增長2.2倍;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22.4%,虧損面下降3.8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46.5億元,增長11.8%,增幅提高4.5個百分點,改變了近兩年來低於經濟增長幅度的狀況,實現同步增長。金融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餘額4753億元,比年初增加56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357億元,增加421億元。
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經濟發展後勁增強。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近兩年實施結構調整項目300多個,總投資400多億元,完成後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700多億元。全年更新改造投資完成163億元,增長26.2%,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幅達33.7%,所占比重明顯上升。通過結構調整拉長了產品鏈條,工業新產品產值比上年增長11.3%,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農業結構繼續向優質化、多樣化方向調整,適銷農作物比重明顯上升,優質專用小麥麵積達850多萬畝,優質玉米、水稻等種植面積有所擴大,市場適銷、收益高的特色農產品產量增加。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旅遊業投入大幅度增加,「三點一線」等重點旅遊線路建設初見成效。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三頭並舉、共同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取得新進展,國有大中型企業三年改革和脫困目標基本實現。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確保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深化。積極穩妥地推進了省級政府機構改革,省政府機構減少13個,精簡23%,機構行政編制精簡48.2%,部門內設機構精簡20%。東引西進和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與上海、廣東、新疆等省市區的經濟技術合作取得新成果。外貿出口增長32.3%,實際利用外資出現恢復性增長。
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科技投入增加,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64個,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471項,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在鞏固「普九」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結構得到調整,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去年普通高校擴招3.8萬人,在校生人數比上年增長41.5%,達26萬人。人口增長繼續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認真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一些城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有所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6.1%、3.9%。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廣播電視事業進一步繁榮。群眾性體育活動和競技體育蓬勃發展。三級衛生服務網得到加強和完善。統計、審計、外事、僑務、國土資源管理、民族、宗教、對台工作、氣象、測繪、軍工、人防、社會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廣泛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三好」工作成效明顯,加強了軍政、軍民團結。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繼續加強。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認真領會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廣泛開展「熱愛河南,增輝中原」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大幹部群眾精神風貌和城鄉面貌有了新的變化。實施依法治省,加快行政立法步伐。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規、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推行村務公開、民主選舉,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成績。加大了對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深入開展了嚴打和各項治理整頓活動。反腐糾風和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去年各項目標的實現,標誌着「九五」計劃已勝利完成。回顧過去五年,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在有效治理了通貨膨脹後,又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新情況,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1%,提前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綜合經濟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穩定實現了增加糧食生產能力500萬噸的目標;去年工業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九五」年均增長10.7%;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水利、能源、交通、通信業快速發展;商品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基本結束了商品短缺狀況。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初步建立。東引西進初見成效,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總體上解決了溫飽問題,基本上達到小康水平。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所有這些,為實施「十五」計劃,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幹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一般農產品相對過剩,工業產品中初級產品比重偏大,第三產業發展滯後,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偏低,經濟結構仍不合理。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農業市場化程度不高,農民收入增幅趨緩。城市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雙重壓力增大,再就業和「兩個確保」的任務仍很艱巨。部分縣鄉財政困難,不能按時發放工資。金融風險仍未從根本上化解。群眾關心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加重企業和農民負擔問題依然存在;有的地方社會治安狀況不好;有些領導幹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少數幹部以權謀私、貪污腐化;某些行業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重大事故多次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上述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年及「十五」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編輯]新世紀開始的五到十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根據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確定了我省「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要求以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繼續堅持「一高一低」目標,實施科教興豫、開放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加快發展是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發展不僅表現在速度上,更要體現在質量上,要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把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實現國民經濟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高的增長質量。要着眼實現兩個較高,着重從五個方面進行結構調整。要調整產品結構,全面拉長產品鏈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實現產業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進程,縮小二、三產業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調整城鄉結構,加快城鎮化進程,力爭我省城鎮化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調整所有制結構,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發展混合經濟,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在鞏固基礎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使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調整結構,必須依靠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通過推進體制和科技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經過努力,「十五」期間,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力爭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素質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關於「十五」期間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體目標與任務,已寫進《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綱要(草案)及關於綱要(草案)的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今年是「十五」計劃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完成「十五」計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發展服務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加大體制和科技創新力度,繼續實施東引西進,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統籌安排好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增長9%;外貿出口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略高於去年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我們要按照上述要求,努力工作,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為實施「十五」計劃開好頭,起好步。
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編輯]確保國民經濟實現較高的增長速度、較高的增長質量,必須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要把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貫穿於經濟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力爭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編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是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實現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要在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擴大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等種植面積,實現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和加工基地。擴大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生產,大力發展各種適銷對路的特色農產品,棉花、煙葉、油料等大宗農產品要改良品種,提高質量。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建設優質種苗生產基地,提高林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加快發展畜牧養殖業,按照深度加工的需要,推廣優良畜禽品種,發展規模化養殖,在全省大中城市有計劃地建設奶牛飼養基地,提高奶產品供應能力,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增強帶動能力,發展訂單農業,引導農戶進入市場,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形式和利益機制。以科技服務和信息服務為重點,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調整鄉鎮企業結構,提高鄉鎮企業素質,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冷藏保鮮業,積極發展與城市工業協作配套的加工業。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
切實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的投入,財政支農資金要向結構調整傾斜,今年安排省級專項資金2億元用於農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對農戶信貸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的信貸支持。加強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在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規範農民與國家、集體之間的分配關係,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落實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切實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今年力爭再解決8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通過以上措施,力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有所回升。
調整工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編輯]要以產品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快各類工業企業的結構調整,全面推動產業升級,努力在培育、改造和提升五大支柱產業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食品工業重點抓好以小麥綜合利用為突破口的糧食深加工項目和畜禽產品、果品深加工項目。有色金屬工業重點抓好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及鋁電一體化項目。石化、煤化工業重點抓好石油深加工、石油天然氣開發利用和煤炭氣化項目,加快煤炭液化項目的前期工作。機械工業重點抓好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和成套設備的生產。輕紡工業重點抓好林、漿、紙一體化造紙基地建設,加快煙草和紡織產品的升級換代。通過發展五大支柱產業,把我省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充分顯示比較優勢。同時,運用後發優勢,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品,力爭使高新技術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對支柱產業和冶金、建材、醫藥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推動老工業基地發展。大力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重點扶持若干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用3至5年時間,形成1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3至5家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
今年省里繼續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着重用於支持五大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繼續抓好國債技改貼息項目,積極篩選上報一批符合國債支持條件的新項目。引導和利用社會資金參與工業結構調整,爭取更多新項目開工建設。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廠礦。淘汰落後設備、技術和工藝,壓縮部分行業過剩生產能力。堅決制止低水平重複建設。
大力發展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比重
[編輯]以旅遊業、房地產業和新型服務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加快發展旅遊業,儘快把我省建成文化旅遊大省。抓緊嵩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開封宋都景區建設,努力把「三點一線」建成在國際上知名、國內享有盛譽的精品旅遊線。同時,各市都要挖掘潛力,加快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景點建設,形成更多的旅遊熱線,省將對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的市給予獎勵。樹立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觀念,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開發國內外旅遊市場。發展旅遊關聯性產業,逐步形成旅遊綜合產業體系。加強旅遊市場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旅遊環境。
積極發展房地產業。要按照城鎮規劃,引導房地產開發商興建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多規格、多檔次住房,扶持發展經濟適用住房。進一步擴大住房信貸規模,為居民購房提供信貸支持。規範住房交易一級市場,大力發展二級市場。提高住房建設水平,發展家居裝修、物業管理等房地產伴生行業,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大力發展成長性強、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會計事務、法律事務等新型服務業。引導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衛生保健等產業發展。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發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市政服務等行業,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多式聯運等現代流通方式。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促進服務業快速增長。
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
[編輯]新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把信息化放在優先位置,以信息化來帶動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工業化。加快信息化的重點是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要在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要高起點發展,着力運用信息技術,確保設備、技術和管理手段的先進性。政府行政管理、社會公共服務要力爭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加快信息化步伐,不斷提高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基礎電信網、IP寬帶網和用戶接入網,提高網絡容量、傳輸速度和覆蓋率。充分利用互聯網,拓展個人和家庭信息產品市場空間,向消費者提供多種信息產品和網絡服務。促進電信網、廣電網和計算機網的「三網融合」,實現信息網絡空間的互聯互通,逐步構築全省現代信息大通道。立足我省實際,有選擇地發展信息產品製造業,積極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着力抓好通訊、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產品、視聽產品、軟件產品生產,進一步擴大彩玻、移動基站和多媒體數控機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使我省信息產業儘快形成規模。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經濟發展硬環境
[編輯]重點抓好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五年內主要河道防洪標準提高五至十年、除澇標準達到三年以上的目標,加強黃河灘區和黃淮海流域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加快低洼易澇地區防洪除澇設施建設;抓好淮河干支流治理,續建洪汝河下游近期治理工程,加快昭平台、白龜山、青天河等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續建盤石頭水庫,做好燕山水庫和全面治理洪汝河的前期工作,建設一批重點防洪工程和具有綜合效益的骨幹工程。高度重視黃河、淮河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圍繞全面提高抗旱能力,加大引黃力度,加快引黃水利工程建設,建成大功和新安引黃一期工程,續建新三義寨南線、新安引黃二期工程,做好趙口引黃灌區前期工作,用足國家分配的引黃用水指標。協助國家有關部門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前期工作。推廣節水灌溉示範項目,加快以節水為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技術改造,保證今年增加節水灌溉面積300萬畝以上。抓好豫西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為五年內徹底解決豫西山區人畜飲水困難打好基礎。交通建設要在抓好路網改造的同時,把高速公路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今年確保建成洛陽至三門峽、三門峽至靈寶、商丘至開封、漯河至駐馬店、漯河至周口、新莊至焦作等高速公路,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確保開工建設新鄉至鄭州(含黃河第二公路橋)、許昌至南陽、鄭州至少林寺、濮陽至鶴壁、漯河至平頂山等5條高速公路,為五年內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2000公里打好基礎。能源建設要圍繞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火電基地的目標,儘早開工沁北電廠和永城電廠,確保信陽電廠、禹州電廠等建成投產,爭取全面完成農網改造任務,啟動縣(市)城網改造工程。
調整城鄉結構,提高城鎮化水平
[編輯]堅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三頭並舉的方針,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圍繞把鄭州建成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加快鄭東新區開發和環城快速路建設,做好環城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位。加快以鄭州為中心,以洛陽、開封等城市為重要支撐的中原城市群建設,增強輻射功能和聚集效應。在豫南、豫北、豫東、豫西南發展若干區域性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各市都要抓緊制訂定位準確、特色突出的發展規劃。全省選擇20個重點縣級市,採取措施予以扶持,使其中一部分五年內發展成為中等城市。加快115個重點鎮的發展,形成一批經濟實力較強、吸納人口較多的中心鎮,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
適應城鎮化需要,合理調整行政區劃;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控制好土地一級市場;借鑑開發區建設經驗,引導城鎮連片開發,發展城市新區;改革城鎮戶籍管理制度,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培養和引進城市管理人才,努力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
做好財稅金融工作,為結構調整服務
[編輯]堅持以法治稅,依率計征,既做到應收盡收,又不收過頭稅。嚴厲打擊偷稅、騙稅、抗稅和逃稅。注意涵養稅源,加強縣鄉財源建設。深化財政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財政框架。按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足額安排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並採取多種措施,努力補發過去拖欠的工資。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實行鄉征縣管,並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確保按時發放。隨着經濟發展,逐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基本工資,相應增加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發放和政府機構正常運轉。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確保社會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積極爭取和用好國債資金,認真落實配套資金。
認真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努力發揮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積極協調金融部門落實配套貸款,加快國債資金安排的項目、省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發展。全面落實擴大內需、調整結構、促進消費的各項金融信貸措施。加快個人信用登記系統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消費信貸。積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加大體制創新力度,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編輯]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歸根結底要依靠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科技進步發展了生產力,兩者始終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加大體制創新力度
[編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方針,積極調整所有制結構。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做到進而有為,退而有序,抓大要強,放小要活。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推進股份制改造,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到實處。認真落實國家關於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為各類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信息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通過聯合、兼併、出售、股份制等形式,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各級政府原則上不再出資興辦非公益性國有企業,新建企業一般不再採取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形式。放寬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領域,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在銀行貸款、土地使用、進出口權限、直接融資等方面,使非公有制經濟與國有經濟享有同等待遇。支持、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逐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改革投融資體制,啟動社會投資。在所有具備投資回報的建設領域,消除對不同經濟成份投資的限制,鼓勵各種投資主體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特別是高速公路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打破壟斷,面向社會實行項目和投資主體招標,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投資和經營。注重利用產權、經營權和價格機制融資,以存量換增量,允許各類投資主體參股、控股。抓住證券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着力培育上市公司後備資源,推動更多企業上市。做好證券公司的資產重組工作,努力培植我省綜合類證券公司。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抓好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調整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擴大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加大社會保障資金征繳力度,依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和提高保險費征繳率。加強對社會保障資金的監督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挪用。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障事業。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加快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積極發展商業保險,依法推行社會保險,力爭實現城鎮養老、失業保險全覆蓋。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培訓和指導,落實優惠政策,使更多下崗職工儘早實現再就業。
實施東引西進,擴大對外開放
[編輯]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發揮我省的區位優勢和綜合資源優勢,加快東引西進步伐。大力開展與東部地區的經濟合作,利用東部發達地區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推動我省產業改組、改造和升級。加強與跨國公司、大財團在華機構的聯繫,通過他們吸引國外的資金、技術、人才;同時利用沿海、沿邊省份外貿渠道多、信息靈通等優勢,擴大我省產品間接出口規模。積極開拓中西部市場,擴大適應中西部市場需求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提高我省產品在中西部地區市場占有份額。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兼併、聯合、租賃、參股等形式,參與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支持優勢企業與中亞各國開展經貿合作,拓寬合作領域。進一步完善推動東引西進的具體政策措施。
切實做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準備工作。各有關方面都要抓緊制訂各種應對措施,深入了解世貿組織規則,培養和引進一批具有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進招商方式,吸引國外大公司、大財團來豫投資,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利用國外貸款,推進我省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建設。堅持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增加機電產品出口,增加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創匯率高的產品出口,同時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深度開發傳統出口市場,開闢新的出口領域,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外投資辦廠。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加快創新步伐,推動科技進步
[編輯]科技進步必須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要在資源綜合利用、農產品深加工、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加快開發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為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術等領域的新產品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抓好重點企業和優勢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使企業儘快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省屬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要全部轉制為企業、進入企業或轉為中介機構,其他科研機構也要加快改革步伐,促進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省內及中央駐豫科研機構的作用,加強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積極引進國外智力資源。全方位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發展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構建適應市場主體需要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有利於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運行機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和風險投資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向高科技產品與企業流動。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進一步辦好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增長極。
發展教育事業,優化人才結構
[編輯]按照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的方向是鞏固基礎教育,擴大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規模,加強重點院校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提高「普九」成果,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潛力,在連續兩年大幅度擴招的基礎上,普通高校再擴招2.3萬人,力爭五年內在校生人數翻一番。積極穩妥地推進高校合併重組,培育發展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力爭使鄭州大學成為全國重點大學,河南大學進入全國先進高校行列。充分利用省內外教育資源,吸引省外重點大學到我省設立分校或聯合辦學,加快與駐豫高等軍事院校合作步伐,培養地方急需的專門人才,提高我省高素質人才培養能力。用好社會教育資源,推進高校後勤服務社會化,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興辦教育。大力推行普通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制度,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構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制。改革優秀人才的收入分配製度,探索人才培養、使用的激勵機制,努力創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
要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必須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統籌安排好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編輯]加強人口、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
[編輯]繼續貫徹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落實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權,堅持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確保實現全省人口控制目標。完善農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重視老齡工作,努力滿足老齡人口社會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並重,提高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抓好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繼續實施農村青山綠水工程和城郊生態防護林工程,做好農業生態示範縣和城市綠化美化工作,改善生態環境。繼續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綜合治理城市環境,強化城市廢水、廢氣治理和噪音管制,逐步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無害化處理,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鞏固原有工業污染防治成果,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產生,確保全省新、老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控制農藥、化肥及污水灌溉對農作物和水資源的污染,加強環境保護。
促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編輯]努力推進先進文化建設。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學藝術、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開發利用我省文化資源,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和村鎮文化。重視對文化遺產和文物的保護利用。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繁榮書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等文化市場。改善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加快科技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公益設施建設,抓好河南體育中心建設。重視統計工作,提高對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水平。繼續做好審計、僑務、對台、氣象、地震、人防、測繪、民族、宗教等工作。
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國防意識。積極支持駐豫解放軍、武警部隊做好現實軍事鬥爭準備和後勤保障社會化改革,幫助解決好戰備訓練和生活保障中的困難和問題,繼續做好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工作。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編輯]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堅持不懈地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教育,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繼續開展「熱愛河南,增輝中原」活動。積極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和「十星級文明農戶」。認真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快殯葬改革步伐,引導農民移風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各項法規、決定和決議。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愛國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在政治協商與民主監督中的重要作用。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搞好第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完善村民自治和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抓好普法教育,增強全省公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深入開展以「打黑除惡」為重點的嚴打鬥爭,依法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嚴懲帶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和流氓惡勢力。堅決查禁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依法取締「法輪功」等邪教組織,深入揭批「法輪功」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本質,把同「法輪功」的鬥爭進行到底。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真心實意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理各種群體性事件,為改革和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整治市場秩序,改善發展環境
[編輯]在不斷改善經濟發展硬環境的同時,大力整治市場秩序,改善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強化誠實守信意識,健全信用制度,鼓勵和支持重合同、守信用的企業和商戶。依法懲處逃避債務、不履行合約等破壞信用秩序的行為。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嚴厲打擊走私詐騙、制假售假等嚴重經濟犯罪。經濟執法監督部門要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規範市場主體和自身的行政行為。進一步落實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加大清費治亂力度,堅決治理涉企、涉農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打破部門、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維護公平競爭、統一開放、規範有序的市場秩序。切實保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安全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實行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安全設施建設,完善各項安全措施,真正把防範措施落到實處,防止各類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從嚴治政,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編輯]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反腐倡廉的各項規定,加強政府機關廉政建設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繼續查辦貪污、賄賂、挪用公款以及走私販私、騙稅騙匯、金融詐騙等案件。重點查辦領導幹部嚴重違紀、失職、瀆職案件;司法幹警貪贓枉法、徇私舞弊案件;國有企業領導人私分、侵吞、轉移國有資產案件。
積極穩妥地推進市縣鄉機構改革。合理劃分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的職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努力解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合一等問題,實現政府管理活動的規範化和法制化。
為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各級政府和全體政府工作人員,必須切實改進作風、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禁作風漂浮、弄虛作假,做到勤奮敬業、埋頭苦幹;堅決糾正管理不嚴、監督不力現象,防止粗枝大葉、草率從事,做到有章必循、令行禁止;堅決扭轉措施不力、落實不夠狀況,力戒推諉扯皮、敷衍塞責,做到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要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和全局觀念,時刻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以河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為重,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恪盡職守,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總結
[編輯]各位代表:
面對新世紀、新千年的新形勢,具有勤勞實幹精神和堅韌不拔毅力的河南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肩負起歷史賦予的新使命。讓我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振奮精神,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奮力開拓,為勝利完成今年乃至「十五」的各項任務,全面開創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