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0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0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李克強
200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河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01年政府工作回顧[編輯]

  2001年是「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省人民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國民經濟運行良好,基本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高的增長質量。初步測算,2001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5645億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在遭受嚴重旱災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達4119萬噸;肉類總產量541萬噸,增長4.6%。全年工業增加值2287.6億元,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01.8,是近年來最好水平,產銷率97.9%,實現利潤138.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27.8億元,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市場物價運行平穩,全年平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7.7億元,增長8.6%,其中各項稅收226.6億元,增長16.2%,占財政收入的比重84.7%,提高5.6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餘額5530.2億元,比年初增加79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885.7億元,增加534.3億元。

  落實「十五」重大舉措,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業「兩個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優質專用小麥麵積達1514萬畝,比上年增長77.7%,糧食加工轉化能力增強;奶類總產量30萬噸,增長48.5%,一批養殖基地和畜產品加工項目相繼建成。集中力量安排了一批重點工業結構調整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培育和發展。以「三點一線」為重點的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成效顯著,旅遊總收入385.5億元,增長8%。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新增有效灌溉面積94.5萬畝,解決農村飲水困難人口81萬;新增糧食倉容22億斤;新增高速公路570公里,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在全國位次由第13位躍居第6位。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28萬千瓦,是增量最多的一年。農村電網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開工建設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新校區,省屬高校投入40億元,增長25%。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工作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省級下撥33.4億元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用於解決縣鄉拖欠工資問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全省129個統籌地區全部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數達456萬人。行政審批制度和市縣機構改革逐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發展環境逐步改善。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東引西進取得新成效,外貿出口增長14.9%。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力度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化、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取得新進展。繼續鞏固和擴大「普九」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優化重組教育資源,高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普通高校錄取率首次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校生達36.91萬人,增加10.67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達94.73萬人,增加19.5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取得新成績,啟動了一批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主要工業污染源得到控制。國土資源管理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有所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8%和4.9%。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事業繼續蓬勃發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和競技體育健康發展。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有所完善。統計、審計、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台工作、氣象、測繪、軍工、人防、參事、史志、社會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廣泛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加強了軍政、軍民團結。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繼續加強。在全省農村廣泛開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選派4萬名幹部駐村工作,密切了幹群關係,推動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繼續開展「熱愛河南,增輝中原」活動,不斷推進文明城市、文明小城鎮、文明行業和文明景區創建工作,廣大幹部群眾精神風貌和城鄉面貌有了新的變化。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規、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推行村務公開,實行民主選舉,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成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打整治鬥爭取得新成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消費需求依然不足,社會投資尚未全面啟動;經濟結構仍不合理,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強;農民收入總體水平偏低,農村因災返貧需要救助人口較多;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增大;實際利用外資下降,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任務仍很艱巨;相當一部分縣鄉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欠發工資問題仍很嚴重。同時,還存在其他一些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決。

2002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編輯]

  今年我省經濟發展既面臨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有許多有利條件。世界經濟增長勢頭明顯減緩,我國外部經濟環境趨緊,我們有可能面臨比亞洲金融危機時更為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加入世貿組織,總體上有利於改革和發展,但我省一些競爭力不強的行業和產品將受到較大衝擊,我們有可能面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我省經濟運行去年已經出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加之一些深層次矛盾尚未根本緩解,今年要保持快速增長難度加大。同時必須看到,我們有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經濟發展迴旋餘地較大;國家繼續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於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吸引外資,擴大開放,促進我省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近年來我省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發展後勁增強。這些都為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新的經濟形勢,我們要充分估計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趨利避害,盡力發揮比較優勢,確定經濟發展的重點和突破口;積極尋求後發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善於利用區位優勢,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斷開創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實現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較高的經濟增長質量,重點落實「十五」計劃提出的「五個調整」和「八項舉措」,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加快開放,優化環境。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工業優化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力爭達到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3個百分點,實現利稅和新產品產值增幅高於經濟增長幅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增長,外貿出口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以內。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在繼續保持較高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把實現較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速度和效益的統一,使經濟發展成為人民群眾能夠切身感受到的發展,使發展的成效最終體現在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城鎮居民生活不斷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得到保障上。這既是政府工作的奮鬥方向,也是各級政府的基本職責。

積極擴大內需[編輯]

  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我省人口多,市場潛力大,在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趨緊的新形勢下,擴大內需是應對嚴峻形勢的根本措施和現實需要。

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培育消費需求[編輯]

  我省農村人口占大多數,增加農民收入是提高整體購買力十分重要的措施。爭取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用好中央和省專項補助資金,並以此為契機,採取多種措施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調整和完善糧食風險基金補貼辦法,力爭使農民直接得到實惠。從資金、技術、信息方面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引導和組織農民外出務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開拓農村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市場,滿足農民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加大農網改造力度,實現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加強農村道路、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加收入和擴大消費創造條件。對農民反映強烈的建房、用電等方面亂收費進行專項治理,千方百計幫助農民減負增收。

  增加城市低收入居民收入對於改善居民消費預期具有重要作用。繼續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任何地方不得發生新的拖欠。穩步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依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把符合規定的人員全部納入覆蓋範圍。加強社會保障費征繳工作,提高收繳率。拓寬就業門路,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城市貧困居民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做到應保盡保,有條件的城市要適當提高保障標準。今年省級財政安排5000萬元用於「低保」支出,各級都要單列「低保」支出,實行專戶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各級財政不管有多大困難,都必須安排好社會保障資金,努力保障每一戶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

  保證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發放是拉動消費的重要方面。認真落實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縣級統一管理的政策,實行專戶管理。繼續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工資,並相應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金。通過轉移支付和調整支出結構,下力氣解決欠發工資問題,未補發完拖欠工資的縣鄉,要集中資金補發,確有困難的,通過轉移支付予以補助。凡是拖欠工資的縣鄉,不准機關蓋辦公樓、買轎車,不准領導幹部出國,不准用財政性資金上新的建設項目,違者要追究領導人的責任。

  進一步清除限制消費的各種障礙,改善消費環境,拓寬消費領域,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通過建立個人信用制度、擴大居民消費信貸等辦法,鼓勵居民擴大消費。

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投資需求[編輯]

  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確保在建國債項目大部分建成,爭取開工建設一批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大中型項目。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黃河、淮乾等堤防加固和河道治理工程,加強黃河灘區安全設施建設,加快白龜山等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抓好盤石頭水庫、新三義寨南線引黃工程等項目建設和梅山、鴨河口等大型灌區的節水改造,全面實施洪汝河下游治理工程,爭取開工建設小洪河治理工程,做好燕山水庫、河口村水庫前期工作。配合國家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前期工作。抓好240萬畝退耕還林(草)工程,加快黃河、淮河生態防護林和其他綠化工程建設。推進交通能源建設。建好寧西鐵路河南段,加快駐馬店至信陽、許昌至南陽、鄭州至少林寺等7條587公里在建高速公路建設,確保焦作至省界、周口至省界、洛陽至大安3條155公里建成通車,爭取濮陽至鶴壁、漯河至平頂山等8條600公里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繼續加快國道、省道主幹線及縣鄉公路建設,提高全省路網密度和公路等級,確保全年投資完成150億元以上。配合國家建設好西氣東輸工程。開工建設沁北電廠、永城電廠,實施農網改造二期工程,改造面力爭達到90%,努力完成18個省轄市城市電網改造任務。加快梁北礦和永夏礦區城郊礦建設,爭取永夏礦區新橋礦開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新鄉、安陽等城市10個污水處理廠全部完工,實施中心城市水源改造和嚴重缺水縣市供水工程。加快鄭大新區、河大新區、省中醫學院一附院病房樓和各省轄市中心血站建設,爭取建成省體育中心主體工程。

大力發展服務業,拓展消費空間[編輯]

  發展服務業具有擴大消費、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效應。積極發展房地產及相關產業,擴大住房消費。全面放開住房二級市場,加快房產證發放進度,努力活躍住房交易市場。積極發展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解決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困難。研究制定城建規費、購房入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快發展家居裝修、物業管理等房地產伴生行業。

  開拓旅遊市場,擴大旅遊消費。將「三點一線」精品旅遊線延伸到三門峽、商丘,綜合開發南太行、豫西伏牛山區旅遊資源,設計若干條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倡導「河南人遊河南」,吸引更多省外、國外遊客來河南。在重點發展文化旅遊的同時,鼓勵開展生態游、休閒遊、風光游和假日游。改善旅遊環境,提高服務水平。深層開發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旅遊關聯產業。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旅遊基礎設施開發經營。

  發展新興服務業,拓寬消費領域。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新型流通方式。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物流公司。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推進金融保險電子信息化,努力擴大電子商務及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視頻互聯網業務。大力發展家政服務、基本醫療保健等社區服務業。

做好財政金融工作,支持擴大內需[編輯]

  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做好財稅工作。堅持依法治稅,依率計征,加強征管,強化稽查,堵塞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貫徹「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調整支出結構,確保重點支出。改革財政管理體制,所有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都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做到收支徹底脫鈎,收繳徹底分離。實行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擴大政府採購範圍,規範採購行為;推行會計委派制,加強財政支出管理。

  認真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分發揮金融對擴大內需的推動作用。積極向銀行推薦有效益的項目,協調銀行落實貸款承諾,支持重點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貸投放,增加對企業技術改造、農業結構調整和民營科技企業的資金支持。支持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嚴厲查處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取締非法金融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科技創新[編輯]

  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

  提高我省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關鍵在於調整經濟結構,必須堅定不移地把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貫穿於經濟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

  (一)調整農業結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繼續推進優質專用小麥和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抓好優質專用小麥的區域化、規模化種植和小麥深加工及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引進和培育優良畜禽品種,提高各類畜產品質量,大力發展奶業生產,規劃實施好黃河灘區綠色養殖工程,推進規模化養殖和畜產品深加工。壓縮市場滯銷的一般糧食作物面積,因地制宜,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林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經濟作物。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養農村產銷合作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加強廣大農戶與市場的聯繫。推動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加快技術進步,增強市場競爭力。集中使用農業結構調整資金,重點支持「兩個基地」建設。

  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檢測檢驗體系建設,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發展訂單農業;開發生產優質特色農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發展品牌農業。努力開闢農副產品向工業品轉化的技術途徑和市場空間,把農業生產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加強對土地流轉的引導和管理。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多渠道增加扶貧資金,擴大以工代賑規模,爭取解決8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併力爭用兩年時間解決山區丘陵地區的人畜飲水問題。要特別關注農村特困戶的基本生活,確保每一戶居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

  (二)調整工業結構,推動工業優化升級

  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推動五大支柱產業優化升級。抓住國家支持中部地區現有企業技術改造的機遇,積極篩選上報一批符合國債支持條件的新項目。省里繼續安排工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5億元,支持支柱產業的改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加快一批骨幹食品工業項目建設,培育名牌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推進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深加工項目建設,加快煤炭液化項目前期工作。改組改造機械裝備工業,抓好與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配套的設備國產化項目建設。支持煤電鋁聯營,以優勢企業為依託,整合相關企業的資產,提高鋁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促進紗、布和面料的升級改造,拉長產品鏈條。調整煙草工業組織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和規模效益。做好林紙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強化現有造紙企業的技術升級和清潔生產。加大水泥、玻璃、建築陶瓷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技改力度,積極開發生產新型建築材料。繼續依法關閉那些產品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嚴禁亂上小鋁廠、小火電廠等項目,堅決制止新的重複建設。

  (三)推進科技進步,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要把科技工作作為重要的經濟工作來抓。加快科研機構分類改革步伐,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農民開展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建立和完善企業自主創新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進步和創新的主體。增加科技投入,抓好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攻關,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新材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辦好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學科技園區。

  要順應世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現代化。加快信息網絡系統建設特別是政府信息網絡建設,爭取在重點部門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大力推廣和普及信息應用技術,有選擇地發展信息產品,培養各類信息技術人才,努力實現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四)調整城鄉結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

  繼續堅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三頭並舉的方針,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加快城鎮化進程。加快開發鄭東新區,開工建設繞城高速公路,拉大城市框架,將鄭州儘快建成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推動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轄市建設,發展若干個省內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大對省定26個重點縣市的扶持力度,促其儘快發展成中等城市。加快117個重點鎮建設,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每個城市都要形成產業支撐,增強經濟功能,提高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在大中城市放寬戶籍限制,凡有固定住所和穩定收入的人員,原則上都可在城市落戶;在小城鎮和縣城實行更加靈活的戶籍政策。政府要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完善土地管理辦法,走「經營城市」的路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資金籌措機制。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切忌盲目發展。

  (五)調整所有制結構,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

  探索公有制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個體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促進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支持其健康發展。除國家明令禁止經營的項目外,都允許個體私營經濟進入並自主決定經營項目。要運用財政貼息、設立擔保基金和投資補貼等形式,支持個體私營經濟以多種方式向高新技術、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投資。在銀行貸款、勞動用工、土地使用、進出口權限、直接融資等方面,使個體私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享有同等待遇。建設好省、市兩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為個體私營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個體私營經濟提供多種服務。

  (六)優化人才結構,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繼續加強基礎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專業型勞動者。繼續擴大高等教育特別是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規模,本科招生規模要比上年增長15%。加快重點院校、學科、實驗室建設,積極發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入世需要的專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力支持社會力量辦學,積極發展民辦教育,鼓勵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聯合辦學,吸引國內外名牌高校來我省合作辦學,繼續利用駐豫解放軍院校的辦學力量,培養我省急需的專業人才。落實國家助學貸款等各項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要以人為本,創造良好環境,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編輯]

  面對國際經濟的嚴峻形勢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情況,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推動發展,通過加快開放提高我省經濟的競爭力。

  (一)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通過中外合資、相互參股等途徑,推進現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力爭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改制面達到70%。重點培育一批骨幹企業,加快其上市步伐。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全面加強企業管理現代化建設,積極分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通過兼併聯合、重組等形式,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爭取儘快形成5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3—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國家增加銀行核銷呆壞賬規模等政策,推進企業兼併破產工作。積極申報和實施新增破產項目,爭取一批債務沉重、扭虧無望的企業平穩退出市場。各省轄市都要選擇若干大中型困難企業,落實政策措施,幫助其走出困境。各縣市要採取多種形式,一廠一策,進一步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

  (二)努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

  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從產權制度、准入制度、服務制度入手,下決心改革投融資體制,逐步形成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政府宏觀調控的新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力爭社會投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加強直接融資工作,努力探索多樣化的融資方式。設立創業投資政府引導資金,組建創業投資機構。構建融資平台,發揮中介組織作用,提高市場化融資水平。努力開展項目融資,轉讓現有公路、橋梁、電廠和城市公用設施的股權或經營權。做好證券公司的資產重組,組建我省綜合類證券公司。

  (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切實做好應對入世的各項工作。充分利用過渡期的寶貴時間,抓緊做好各項準備和調整工作,儘快提高適應能力。加快有關法規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廢止工作。善於利用世貿組織賦予的權利,認真履行承諾和義務,合理規避可能遇到的風險。學習、宣傳、普及世貿知識,培養適應入世需要、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各類人才。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把利用外資同產業升級和國有企業重組改造結合起來,支持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以收購、兼併、創業投資等形式,投資我省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拓寬利用外資領域,擴大農業、服務業利用外資比重。改進招商方式,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實行商業化招商,積極開展委託招商和專業化招商。精心組織好2002年中國河南經濟貿易洽談會。

  堅持以質取勝,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快各類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努力擴大機電產品出口,提高加工貿易出口比重。確保傳統出口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繼續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全面實行進出口經營權登記備案制,推行中小企業進出口代理制。用好外貿出口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品、成長性強的產品出口。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辦廠、承包工程和輸出勞務,帶動我省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

  落實東引西進工作方案,提高東引西進實效。深化豫粵、豫滬合作,落實豫津、豫桂經貿合作簽約項目。繼續開展鄉鎮企業東西合作工程。與糧食主銷區建立穩定的購銷關係,擴大我省糧食在主銷區的銷售量。加強與跨國公司駐華機構的聯繫與合作,吸引外商來河南投資。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擴大適應中西部市場的產品生產和銷售,提高我省產品在中西部市場的占有份額。

  (四)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突出重點,標本兼治,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行政執法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規範執法行為,嚴禁以罰代管、以罰代法。採取集中行動,堅決制止對企業進行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深入開展打假打詐聯合行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特別是製售假劣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違法犯罪活動。繼續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文化市場和稅收征管秩序,堅持不懈地打擊傳銷和走私違法犯罪活動。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重視信用制度建設,提高企業和個人的誠信意識,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氛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規範市場中介組織的行為,發揮其維護市場秩序的積極作用。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安全監察,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重特大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編輯]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必須統籌安排好各項社會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重視老齡工作,提高老齡人口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合理使用、節約和保護水、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加快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建設和城市園林綠化,抓好生態保護區和生態示範區建設。開展創建園林城市活動,提高公民生態環境意識和社會參與程度,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突出水污染防治,控制和治理工業污染、城市生活污染,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做好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工作。

  (二)推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推進文化建設,促進文學藝術、廣播影視和新聞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實施文化精品戰略,弘揚中原優秀文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重視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和文物,做好申報安陽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工作。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加強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運動水平,着力辦好省九運會。做好救災、救濟工作,妥善安排好災區群眾生產生活。重視統計工作,加強對宏觀經濟形勢和重大經濟問題的統計監測與研究。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的團結和進步。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繼續做好審計、僑務、對台、氣象、地震、人防、測繪等工作。

  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積極支持駐豫解放軍、武警部隊做好現實軍事鬥爭準備和後勤保障社會化改革。想部隊之所想,幫部隊之所需,在農村稅費改革和城市民兵組織調整改革中,注意解決民兵、預備役工作的實際問題。妥善安置復員轉業退伍軍人。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

  (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七一」重要講話,鞏固和擴大農村「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成果。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繼續開展「熱愛河南,增輝中原」活動和各種文明創建活動。認真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推進殯葬改革,引導農民移風易俗,營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圍。

  堅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各項法規、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加強與人民政協的協商,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的意見,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依法做好第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推進法制建設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重點打擊有組織犯罪、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和流氓惡勢力犯罪,爆炸、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盜竊、搶奪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犯罪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嚴重經濟犯罪。防範和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敵對分子的陰謀破壞活動。堅持不懈地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作鬥爭。加強對文化娛樂場所和特種行業的管理,嚴格執行槍支、彈藥、爆炸、劇毒等物品的管理規定。建立反恐怖鬥爭工作機制,嚴厲打擊各種恐怖活動。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中反映的問題,真心實意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理各種群體性事件,為改革和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範行政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簡化、下放行政審批權限。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限期辦結制、首問責任制、失職追究制等各項制度,推行完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等集中審批形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堅持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政府機關廉政勤政建設。加快市縣鄉機構改革,精簡機構,提高效率。

  落實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轉變政府機關和工作人員的作風。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使今年成為轉變作風年;要深入實際,貼近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使今年成為調查研究年;要規範行政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使今年成為優化環境年。各級政府和全體公務員,都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一切以河南的發展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同心同德,埋頭苦幹,不辜負9500多萬河南人民的重託。

  各位代表: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肩負着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振奮精神,團結奮鬥,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為開創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不懈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