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1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0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侯占國
2012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2月12日在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0年及「十一五」時期的工作回顧


2010年,全縣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工作全局,強力實施「產業興縣,工業強縣,城鄉一體,和諧發展」主戰略,破難題、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增長2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8億元,增長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2.3億元,增長23.3%,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項目促發展,經濟優勢日趨明顯。把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打基礎、管長遠、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舉措,有效破解發展難題,積極打造發展載體,實現了重點項目建設的有序接替。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建立了縣級領導分包重點項目、項目聯審聯批等行之有效的項目建設工作制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年召開銀企洽談會3次,簽約資金4.78億元,爭取用地指標1800餘畝,有力地支持了項目建設。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全年實施重點建設項目59個,完成投資84億元,其中「五個十大項目」成為拉動投資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龍鼎鋁業年產60萬噸鋁箔項目部分設備投入運營;伊電集團年產25萬噸連鑄連軋高精度鋁板帶項目進入設備調試階段;2×60萬千瓦機組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緒,有望今年一季度開工建設;伊龍集團年產15萬噸精密鋁型材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產業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實施基礎設施項目12個,完成投資8.43億元,建成道路7.5公里、標準化廠房35萬平方米;園區內55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稅收4.8億元。產業集聚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平台作用更加明顯。

(二)抓調整促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緊緊圍繞煤電鋁、機械製造等六大產業發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縣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7家,對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5%以上。積極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水保治理項目,改造中低產田1.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平方公里;丁惠、劉瑤等8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工,新增農資補貼萬畝示範區建設通過省、市驗收,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切實增強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年糧食產量達3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現有涉農龍頭企業62家、優質農產品基地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8家;林業生產不斷加強,全年完成造林6.5萬畝,林木覆蓋率達17.79%。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形成了以大型連鎖超市為龍頭、鄉鎮集貿市場為骨幹、鄉村農家店為基礎的消費經營網絡體系,全年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4億元,增長17.5%;服務業增加值46.3億元,增長11.9%。

(三)抓統籌促和諧,人居環境顯著改觀。濱河新區建設不斷加快,濱河大道等5條11公里新區路網和御名苑、聖府嘉園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區建設進展順利。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資6.65億元,拆遷1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58萬平方米;八一路、文化路向北延伸工程開工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水白路、伊盧線等5條幹線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改造農村危橋5座186延米,110KV白元輸變電、35KV平等輸變電工程全面完工。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建設14個示範村、28個重點整治村、2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和3個農村新型社區試點,硬化通組通戶道路255公里;解決3.1萬人安全飲水困難,建成農村沼氣4300座,建立沼氣服務網點40個。

(四)抓安全促穩定,社會大局基本平穩。認真吸取「3.31」事故教訓,強力推進煤礦兼併重組和煙花爆竹行業整合提升工作,在全縣15個重點行業、領域實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監管措施,始終保持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嚴打態勢,全縣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堅持和完善「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的信訪調處機制,深入開展信訪突出問題及信訪老戶排查等專項治理活動,化解了一大批重訪積案,全縣信訪形勢基本穩定。緊緊圍繞「平安伊川」創建目標,不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基本實現技防全覆蓋;先後開展了以「命案必破」和「打黑除惡掃痞」專項行動為重點的嚴打整治鬥爭,城鄉居民公眾安全感指數大幅提升。

(五)抓民生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繁榮。全年安排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600餘人,特殊困難群體就業450餘人。累計為3.8萬名城鄉低保對象發放低保資金3200萬元,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完成320套1.6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任務,及時兌現廉租住房補貼,有效緩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積極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縣醫院高層病房樓一期工程竣工投用,二期工程進展順利;酒後衛生院門診樓改擴建和89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全面完工,城鄉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全年無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發生。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計劃生育綜合管理和優質服務水平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軍民、軍地關係進一步加強,省級雙擁模範縣創建成果得到鞏固。統計、審計、環保、檔案、宗教、史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2010年全縣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的成就,為「十一五」規劃的完成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過去的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特別是面對金融危機、節能減排的嚴峻挑戰和「3.31」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縣人民能夠頂住壓力,牢牢把握髮展機遇,迎難而上,乘勢而為,各項工作在困境中取得了較好成績,確保了「十一五」主要目標的圓滿完成。

——過去的五年,是經濟實力全面增強的五年。「十一五」期間,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4.8%,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了22.2個百分點,國民經濟運行質量逐年提高,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形成,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特色農業成效明顯,產業化經營穩步提升,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

——過去的五年,是城鄉建設協調發展的五年。「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4億元,先後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了伊常路、掘丁路、彭江路等縣鄉公路改造任務,重建鳴皋伊河大橋,硬化通組通戶道路1672公里,建成8個電氣化鄉鎮、147個電氣化村,完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過去的五年,是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升的五年。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廣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招商引資活動,「十一五」期間,累計到位市外境內資金247億元,境外資金2.2億美元;實現外貿出口2.9億美元,年均增長9%,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對外開放先進縣」榮譽稱號。

——過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五年。「十一五」期間,累計發放農民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2.2億元,各項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完成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征繳近6億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00餘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8萬餘人。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3792元和5361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均在14%左右。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條件明顯改善。

——過去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的五年。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虛心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83件、政協委員提案695件,辦復率達100%,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工作,全縣90%以上單位的基本信息全部上網,擴大了群眾對政府日常工作的知情領域,密切了幹群關係。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強化審計監督和行政監察,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廉政勤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2010年及「十一五」各項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辛勤勞動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群眾,向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駐伊部隊官兵、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伊川經濟社會建設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發展最快、群眾得到實惠最多、各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一要牢牢把握加快發展這一要務。只有始終堅持「工業興縣,福民強縣」的發展思路不動搖,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我們才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這個時代。二要始終堅持執政為民這一宗旨。只有牢固樹立人民政府為人民的理念,始終不渝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得民心、合民意、聚民力,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三要緊緊抓住團結協作這一關鍵。只有始終堅持在縣委的領導下,四大班子幹事業一條心、抓工作一個調、謀發展一盤棋,才能在和諧中凝聚更大合力、在共識中求得更大作為。四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這一引擎。只有堅持以項目主導發展、以投資推動發展,心無旁騖抓項目,義無反顧促發展,縣域經濟提速跨越發展的目標才有可能成為現實。五要嚴防死守安全穩定這一底線。安全是前提,穩定是保障,只有硬起手腕狠抓安全生產,撲下身子搞好信訪穩定,我們才能一心一意抓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集中力量辦大事。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盤子不夠大、質量不夠好、機制不夠活、收入不夠高」等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是發展質量還過於粗放。我縣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於部分高耗能產業的拉動,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較大。二是民營經濟發展還相對滯後。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民營企業僅2家,工業門類少、企業規模小,管理還不夠規範,發展後勁不足。三是資金、土地、環境容量等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瓶頸制約因素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四是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形勢嚴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還比較突出。五是政府自身建設有待加強,機關效能有待提高,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思路和主要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是我縣經濟社會實現提速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前,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大環境已經到來,我縣經濟社會也已步入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加之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日益明顯,團結和諧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已經具備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站在新起點,搶抓新機遇,採取新舉措,實現新突破。

「十二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對接洛陽,融合發展,工業興縣,福民強縣」發展戰略,着力抓好項目建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努力把伊川建設成為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鋁工業新城、洛陽重要衛星城、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示範縣和環境優美的宜居山水城市。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十二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要重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在發展目標上,突出提速跨越、五年倍增。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傳統思維方式和常規模式,堅持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推動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城鄉協調發展達到新階段,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階,確保生產總值、服務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翻一番。

2、在發展戰略上,突出對接洛陽、向心發展。緊緊圍繞洛陽大新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和「一中心五組團四支撐」的發展布局,大力實施洛伊一體化戰略,傾力打造產業集聚區和濱河新區等發展載體,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消費轉移,努力實現與洛陽的無縫對接,融合發展,構建現代化的城鎮體系,力爭到「十二五」末,城區面積擴大到2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2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5%,把伊川打造成洛陽重要的衛星城市。

3、在發展舉措上,突出投資拉動、經濟轉型。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搶抓機遇謀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擴大投資規模,加大建設力度,以項目建設的高投入拉動經濟發展的高增長。「十二五」時期,我縣謀劃重點建設項目212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提速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把轉變發展方式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動產業結構、城鄉結構、需求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全方位調整,推動縣域經濟由內源型向開放型、傳統型向循環型、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加快推進經濟轉型步伐,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使我縣成為中原經濟區重要的承接產業轉移基地和新興產業化示範基地。

4、在發展效果上,突出福民優先、三個示範。堅持民生優先,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在福民、惠民、安民上,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十二五」時期,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到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力爭普及高中教育,實行免費職業教育,高中毛入學率達到100%。爭當全省「三化」協調發展示範縣、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示範縣和洛陽五組團示範縣。

各位代表,上述目標是一個奮進的目標、跨越的目標,是政府未來五年工作的重點和關鍵,也是實現縣域經濟提速跨越發展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有爭先的勇氣、創新的意識、實幹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實現這一宏偉目標。


三、201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2011年是中原經濟區建設起步之年,也是 「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更是我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要按照縣委十屆十五次會議的安排和部署,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狠抓落實,為「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頭、起好步。2011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緊緊圍繞項目建設、經濟轉型、城市提升、機制轉換、民生改善和環境創優等六大攻堅戰的實施,強力推進「八大工程」:

(一)全力推進產業升級工程。以現有產業為基礎,狠抓存量調整和增量優化,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提速發展。優勢產業抓擴張。重點抓好龍鼎鋁業年產60萬噸鋁箔、伊電集團 2×60萬千瓦機組、伊龍集團年產15萬噸高精度鋁型材、金托高科年產320萬平方米鋁塑板、彩鋁板等重點項目,吸引恆大鋁業等煤電鋁關聯企業在我縣投資,同時做好廢鋁回收利用工作,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做大做強以伊電集團、龍鼎鋁業為代表的煤電鋁優勢產業。傳統產業抓提升。圍繞機械加工、磨料磨具、耐火材料和食品加工產業的裝備提升、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深入開展「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年」活動。利用國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年產值超億元、超5億元、超10億元的企業梯隊。機械加工業重點抓好依頓重工投資2億元的拖拉機總裝、鼎力特鋼投資1.5億元年產5萬噸軸承鋼絲、天基路橋投資1.2億元年產10萬台橋梁機械等項目建設;加強與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科研院所的溝通合作,走產、學、研聯合的發展之路,實現由粗笨重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發展,促使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力爭年底前規模以上機械加工企業達30家以上。磨料磨具產業重點抓好專業園區擴容工程,引導磨料磨具企業向專業園區集中,走集約化經營、集群化運作的發展之路,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品結構,積極研發陶瓷磨料、高性能磨料、超細磨料等高新材料。耐火材料產業抓好源華冶金年產8萬噸高檔耐火材料、得天公司年產18萬噸高溫冶金輔料項目建設,進一步改進生產工藝,以綠色耐火材料為導向,大力發展高檔耐火產品,促進產業升級。食品加工業重點抓好杜康控股集團在我縣的增資擴能工作,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以上,生產原酒1萬噸。新興產業抓培育。重點搞好世紀新源公司萬噸級多晶硅項目建設,抓好投資8.5億元年產1000噸棒狀多晶硅項目達產、投資7.6億元年產3.6萬噸三氯氫硅項目開工、投資35億元年產6000噸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產線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引進北京利爾集團年產3000噸多晶硅和1000兆瓦多晶硅切片項目,爭取當年完成投資20億元,年底前實現部分投產。積極推進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項目的洽談和引進,力爭早日落戶伊川,儘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設施完善工程。抓好總投資1600萬元的高科路、沿山南路等產業集聚區路網建設,確保上半年竣工通車;實施東園供水工程;採用BT、BOT模式,融資1.2億元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投資9700萬元的伊東220KV輸變電工程施工進度,年底前建成投用;加快投資3200萬元的城北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前期工作進度,確保上半年開工建設。精心做好集聚區路網的養護和綠化工作,營造更加優美的投資環境。同時,切實做好重點專業園區的規劃、培育和建設。圍繞現有的朱村工業園區、磨料磨具工業園區、硅工業園區以及白元機械製造產業群、彭婆耐火材料產業群的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引導其走整合、規範和提升之路,儘快形成一批規模較大、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專業園區和產業群,促進產業在縱向上實現產品配套,在橫向上實現資源共享。加快西氣東輸二線支線和分輸閥建設,確保6月底前具備通氣條件;抓緊啟動3平方公里的燃氣(低碳)產業園建設,為企業入駐創造條件。開工建設總投資2000餘萬元的平等、鴉嶺、朱村等3個35KV輸變電工程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確保年底前全面竣工。

(三)強力實施城市化推進工程。堅持城市框架拓展與功能完善結合、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互動、城市發展與支撐產業發展同步、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並舉的路子,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洛陽重要衛星城。強力推進濱河新區建設。按照大手筆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加大資金籌措和投入力度,全面開工濱河新區基礎設施工程,儘快拉大發展框架。重點抓好總投資17.5億元的「十路、三橋、兩廠、一中心、一水系」工程建設,即在抓好濱河大道、東環路向北延伸等5條11公里新區道路工程建設的同時,新開工建設龍騰路、荊山路、北環路等10條12公里新區道路,形成3縱8橫的新區路網結構;建設伊河二橋、三橋、四橋等3座伊河景觀大橋;啟動濱河新區水廠、污水處理廠、伊河景觀水系工程和行政中心建設工程,確保年底前新區雛形初步顯現。積極啟動濱河新區商貿區和國際會議中心(龍門一號)項目建設,促進人氣聚集。強力推進「百幢高層工程」,加大用地指標爭取和土地供應力度,力爭全年出讓土地1000畝以上。搞好聖府嘉園、農商行金融小區等10個房產開發項目建設,力爭年底前濱河新區住宅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以上。做好老城改造提升工作。全年計劃實施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項目23個,總投資8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億元。搞好豐澤園、太陽綠城等房產開發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3億元的周村文化路安置小區、彭莊新型社區等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確保年底前部分樓盤具備入住條件,建成住宅面積40萬平方米以上。紮實推進文化路、八一路向北延伸工程建設,儘快開工建設鶴鳴路向西延伸工程,進一步完善老城路網結構。加強縣城精細化管理。進一步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積極開展國家級衛生縣城的創建工作。加大縣城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重點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的環境衛生及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取締占道經營、馬路市場、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違法違章行為。完成人民路中段、酒城路等縣城主要道路的大修改造工作,有效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提高通行能力。做好城區內河渠治理工作,確保先鋒渠和順陽渠清潔、暢通,全力營造「綠、亮、淨、美、暢」的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緊緊抓住城鄉建設三年大提升行動計劃實施的機遇,以中心鎮、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認真編制濱河新區至洛伊交界的控制性規劃,着力抓好縣城和產業集聚區周邊村莊的改造提升工作;以鄉鎮政府所在地和有特色產業支撐的村莊為重點,繼續抓好示範村和重點整治村建設工作,完成14個示範村、28個重點整治村和8個農村新型社區試點建設任務;完成300公里通組通戶道路硬化任務。

(四)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推進工程。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目標,不斷加大農業產業化推進力度,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22家,新增農業產業化經營銷售額1億元;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8個,促進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在鳴皋、平等、鴉嶺等鄉鎮建立13個200畝以上溫棚蔬菜示範方;在水寨、江左等鄉鎮沿洛界路兩側、鄭潼路兩側建立優質小辣椒種植產業帶;積極引進北京三安集團無公害蔬菜和金天地公司溫棚蔬菜建設項目,全年新發展蔬菜種植面積2.6萬畝以上,努力打造5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在鴉嶺、高山等鄉鎮發展優質紅薯12萬畝,在呂店、江左等鄉鎮發展優質穀子10萬畝,打造20萬畝特色小雜糧基地。在城關、高山等鄉鎮新發展薄皮核桃種植1萬畝;在呂店、彭婆等鄉鎮發展牡丹種植4000畝;在鴉嶺、城關等鄉鎮高速公路沿線發展環市區苗木花卉產業帶2000畝,打造特色林果花卉基地。積極引進優良畜禽品種,大力發展瘦肉型豬養殖、優質肉牛養殖和特色禽業養殖;突出抓好新大牧業年出欄5萬頭生豬養殖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建和擴建規模養殖場30家,特種養殖場3個,繼續壯大規模化養殖基地。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引導廣大群眾轉變傳統種植觀念,立足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在東西兩嶺地區大力發展辣椒、煙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在伊河川區、幹線公路沿線大力發展蔬菜、苗木、花卉、桑蠶等高效農業,在酒後、葛寨等鄉鎮坡嶺地區大力發展荒山造林;在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積極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引導群眾依靠市場、適應市場、融入市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切實加強秸稈禁燒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強力推進涉農項目建設。重點實施好總投資1.4億元的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農機補貼、90萬畝良種補貼、1.5萬畝中低產田改造、3萬人安全飲水和白降河白沙段6.5公里治理等項目,完成洞子溝、掉劍溝等4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切實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6萬噸以上。

(五)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推進工程。充分發揮我縣便利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獨特的產業優勢,依託產業集聚區、濱河新區等發展載體,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以開放促改革、促轉變、促發展。強化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機制。在組建招商引資專業隊伍,積極有效開展招商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項目領導分包工作機制,簽約項目台賬管理、聯席會議、跟蹤協調相結合的推進機制,定期通報、獎勤罰懶的激勵機制以及加大人、財、物等方面支持力度的保障機制,全面提升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水平。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緊盯全國500強及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行業性龍頭企業,圍繞鋁深加工、機械加工、新能源等產業開展重點招商,積極推動沿海及內陸地區的產業集群和企業向我縣抱團轉移,加快我縣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融資渠道。繼續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在教育、文化、衛生、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投資,全面擴大開放範圍,提升融資水平。重點抓好縣職教中心和濱河新區醫院、供水、道路、橋梁等項目建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步伐。注重提高招商實效。積極開展以商招商、駐地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形式,力爭簽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在招商項目推進過程中,按照「在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的思路,切實提高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和建成投產率。加快宇光新能源太陽能照明燈、創通公司鐵路信號燈等已開工項目建設進度,紮實做好德力西電器、恆大集團鋁精深加工等重點項目的溝通和接洽工作,確保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早日落地。力爭全年到位市外境內資金35億元,境外資金6000萬美元,新入駐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15個以上。

(六)積極推進城鄉暢通工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做好投資6億元、長16.4公里的洛伊快速通道加寬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確保一期工程5月1日前竣工通車,二期工程上半年開工建設;開工建設投資1600萬元的洛欒高速公路伊川引線工程,進一步改善縣城出行條件;完成投資6000萬元省道八官線丁流至伊登交界10公里改建和投資5500萬元洛欒快速通道伊川境20公里大修工程;積極實施總投資2000萬元的20公里農村公路和8座公路危橋改造工程;全力爭取投資6400萬元21公里的伊盧線縣城至伊嵩交界段大修項目;積極協調服務好鄭洛城際鐵路、洛欒高速公路建設,全力營造良好施工環境,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加強道路管理養護。堅持建管並重原則,深化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培育壯大公路養護市場,提升公路養護的質量和效益,打造「暢、潔、綠、美、安」的公路新形象。加快現代交通運輸網絡建設。積極做好新區汽車站的選址、設計等前期工作,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最大限度吸納民間資本,儘快開工建設。爭取開通伊川至偃師、伊川至洛寧的縣際班車,完善提升客運服務網絡。進一步整頓規範道路貨運市場,着力培育龍頭運輸企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

(七)大力推進教育振興工程。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實現由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的轉變。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投資600萬元在老城區選擇3所學校進行改造,分別新建教學樓一幢,新增60個教學班;投資8000萬元在濱河新區開工建設示範性初中和小學各一所;加快縣職教中心建設進度,力爭秋季具備招生條件;不斷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全年改建新建學校30所,實現每個鄉鎮建成一所寄宿制初中的目標;切實加強學前教育,年底前每個鄉鎮建成一所示範性幼兒園。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實施以評選「名師、名校、名校長」為主要內容的「三名工程」,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隊伍補充機制,繼續招聘師範類本科畢業生到高中任教,招收特崗教師到農村缺編學校任教;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大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激勵競爭機制。按照「一保三放開」(保義務教育,放開幼兒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的要求,激活內力、盤活存量,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創新人事管理制度,激發師資隊伍活力,在全縣中小學繼續推進校長公開競爭上崗制、教師聘任制和績效工資制,形成創先爭優的新局面,推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八)深入推進民生改善工程。認真落實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貧困學生生活補貼等惠民政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繼續實施「家電下鄉」工程,全年完成家電下鄉產品銷售10萬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完成880套、4.4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任務,全年開工建設1.6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和2.1萬平方米廉租房,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條件;完成100戶山區貧困群眾搬遷扶貧工作。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把穩定就業、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力爭全年新增就業5800人、再就業255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50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00萬元;繼續實施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性培訓1.2萬人,幫助農民拓展就業渠道。進一步規範城鄉低保管理工作,實現應保盡保。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在加快縣醫院高層病房樓二期工程建設的同時,開工建設投資1055萬元的縣精神病院建設,以公立醫院改制為契機,儘快啟動濱河新區醫院建設;紮實開展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六項重大衛生服務項目,全面實施基本藥物目錄製度,落實基本藥物「零差率」,完善困難群眾補充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逐步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繼續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核心,深入開展生殖健康優質服務進萬家活動,進一步鞏固省級計生服務優質縣成果。進一步繁榮城鄉文化事業,新建農家書屋56個。繼續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堅決杜絕「十五小」和「新五小」企業死灰復燃,確保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0天以上,伊河龍門斷面水質達標排放。加大「平安伊川」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基礎工作,積極推進社區、農村警務室建設。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深入開展命案攻堅活動,突出抓好「打黑除惡掃痞」專項鬥爭,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有效遏制各類案件發生,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指數和幸福指數。


四、強化保障措施,紮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一)牢固堅守兩條底線。全力推進煤礦兼併重組工作,繼續做好與義煤集團等國有大企業的溝通銜接,確保如期完成煤礦兼併重組任務;認真做好煙花爆竹企業的轉產和關閉工作,持續不斷開展「打非」活動,堅決防止各類事故發生;堅持好縣級領導分包聯繫煤礦、常委單位暗訪督查、各級駐礦員駐礦監管、分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各項工作制度;認真落實縣委書記大接訪和信訪考評查究制度,突出抓好大化解大和諧、科級幹部與信訪老戶雙向扶貧、幹部大走訪等活動,做到排查與分類、化解與穩控、責任與追究、引導與打擊相結合,杜絕赴京赴省越級上訪現象,確保全縣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好轉。

(二)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堅定不移地推進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工作,解決體制機制不活問題,為經濟社會提速跨越發展提供動力和助力。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管理制度,深化與央企、省市重點企業的戰略合作,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按照「先易後難、試點帶動、分類推進」的原則,全面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確保年底前基本完成。進一步做好伊電集團改革改制工作,積極鼓勵和支持杜康集團上市融資。積極創新政府服務方式,鼓勵支持各有關單位、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公益性的政府承擔、經營性的推向市場、福利性的適度補貼」的公共事業發展新格局。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落實縣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切實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重視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支持監察、審計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諮詢論證、公示聽證等制度,推動科學民主決策。繼續深化政務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能。嚴格按照「兩轉兩提」和「創先爭優」活動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公務員隊伍自身建設,切實提高執行力。突出效能提升和服務質量兩個重點,主動靠前、跟蹤服務,對項目實施和生產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少說「不能做」,多想「怎麼辦」,及時有效加以解決,努力創造務實高效有序的政務環境。強化勤政廉政。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的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堅持廉潔從政,不謀私利,追求實效,不務虛功,讓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在監督下實施,努力建設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們,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機遇與挑戰同在,希望與困難並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形勢逼人,時不我待。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為再造一個更加和諧、更加繁榮、更加美好的新伊川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