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的美國政府,在剛剛發布的《2013年國別人權報告》中,再次對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橫加指責,妄作評論,但偏偏對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百般遮掩,諱莫如深。事實上,2013年美國的人權問題依然嚴重,在諸多領域甚至持續惡化。

——2013年,美國發生了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槍擊案,造成137人死亡。華盛頓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槍擊案導致12人死亡。

——美國實施「稜鏡計劃」,對國內外長期開展大規模的監控,悍然違反國際法,嚴重侵犯人權。

——美國普遍實施單獨囚禁酷刑。美國被單獨囚禁者達8萬人之多,有的甚至被單獨囚禁40年以上。

——美國的就業形勢仍舊嚴峻,失業率居高不下,最低收入家庭的失業率高達21%。無家可歸者人數持續增加,2011年至2013年,美國的無家可歸者增加了16%。

——美國農業童工大量存在,身心健康受到嚴重侵害。

——美國頻繁在巴基斯坦、也門等國使用武裝無人機發動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2004年以來,美國已在巴基斯坦進行了376次無人機襲擊,造成多達926名平民死亡。

——美國仍未批准或加入《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和《殘疾人權利公約》等聯合國一系列核心人權公約。

關於生命與人身安全[編輯]

2013年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暴力犯罪案件增加,槍擊案件不斷發生,公民的生命與人身安全環境持續惡化。

暴力犯罪案件數量上升勢頭明顯。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13年發布的年度《統一犯罪報告》,2012年,美國共發生暴力犯罪案件1214464起,其中謀殺、誤殺和過失殺人案件14827起,強姦案件84376起,搶劫案件354522起,嚴重暴力傷害案件760739起。又據美國司法統計局2013年10月24日發布的報告,與2011年相比,2012年美國12歲以上公民每千人遭受暴力侵害的人數從22.6人增加到26.1人。

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現場發生連環炸彈襲擊事件,造成264人傷亡,3人遇難,其中包括一名8歲兒童。美國相關部門認定這是一起嚴重的恐怖主義事件。(見注1)

據《華盛頓郵報》2014年1月1日報道,21歲的羅伯特·森坎·斯潘塞於2013年9月17日,在華盛頓西南街被謀殺,成為該區域2013年第80個被謀殺的受害者。而2013年該區域共發生103起謀殺案,比2012年的88起大幅增長。

世界上私人擁槍數量最多的國家。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13年發布的資料,2013年,美國針對有購買槍支意願的人進行了21093273人次的背景審查,比2012年的19592303人次增加了1500970人次。(見注2)2013年底,美國人擁有槍支達到3億。大量槍支散布在美國社會,導致槍擊事件頻繁發生。近年來,美國每年都有10萬多人遭遇槍擊,其中有3萬多人喪命槍口,這些人或是死於槍擊暴力犯罪,或是死於自殺、誤殺等事件。美國政府未能採取有效措施管制槍支。(見注3)

2012年,科羅拉多槍擊案和桑迪胡克校園槍擊案發生後,美國輿論強烈要求政府加強槍支管理。美國政府提出了包括擴大購槍者背景審查和禁止購買攻擊性武器及高容量彈夾在內的控槍方案。進入立法程序後,由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聯合提出的控槍法案卻刪除了禁止購買攻擊性武器和高容量彈夾的條款,僅僅保留要求擴大購槍者背景調查範圍的條款。即使這麼一項相當有限的控槍法案,也在4月17日被美國參議院否決了。(見注4)與此同時,美國各州持續放寬對私人攜帶槍支的限制。隨着伊利諾伊州於2014年1月5日正式實施隱蔽持槍法,隱蔽持有和攜帶武器在美國50個州全部合法。這意味着,除學校、公園和餐館等少數公共場所外,獲得持槍證的人在其他任何場所都可以隱蔽攜帶槍支。(見注5)

槍擊暴力犯罪嚴重。據統計,美國每年死於槍擊暴力犯罪的有11000人。(見注6)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13年秋季發布的年度《統一犯罪報告》的統計,發生在美國的謀殺案件中有69.3%使用了槍支,搶劫案件中有41.0%使用了槍支,嚴重暴力襲擊案件中有21.8%使用了槍支。美國每年都發生多起嚴重的槍擊暴力事件。美國司法部長2013年10月21日說,近年來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數量增加了2倍。從2009年到2012年,有404人在大規模槍擊事件中遭到槍擊,其中有207人死亡。(見注7)根據《今日美國報》2013年12月16日報道,2013年美國發生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槍擊事件,造成137人死亡。

2013年9月16日,美國華盛頓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內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德克薩斯軍事承包商阿龍·亞歷克西斯於16日上午進入美國華盛頓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樓內,從4樓中庭向一樓人來人往的餐廳肆意射擊,在與執法人員持續交火30分鐘後被擊斃。這次事件導致12人死亡,多人受傷。(見注8)

(注1)《今日美國報》,2013年12月6日。

(注2)Town hall網站(www.townhall.com),2014年1月7日。

(注3)Gun FAQ網站(www.gunfaq.org);Gun Crime Statistics網站(www.guncrimestatistics.com)。

(注4)英國廣播公司網站(www.bbc.co.uk),2013年4月17日。

(注5)《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4年1月8日。

(注6)《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www.telegraph.co.uk),2013年12月7日。

(注7)《赫芬頓郵報》網站(www.huffpost.com),2013年10月21日。

(注8)《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 2013年9月17日。

關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編輯]

美國政府肆意監控民眾,震驚世界;監所濫用酷刑引發關注;選舉弊端和權力掣肘積重難返,損害公民利益。

政府對民眾實施大規模監控肆無忌憚。前中央情報局雇員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揭露了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的電子監聽計劃——「稜鏡計劃」。根據這個計劃,美國情報機構利用微軟、谷歌、蘋果、臉書、雅虎等9家互聯網公司及一些大型通信服務商提供的數據,肆意追蹤民眾的私人關係與社會活動。(見注9)

《華盛頓郵報》網站2013年6月7日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接入一些網絡公司的中心服務器,直接接觸用戶數據,實時跟蹤用戶電郵、聊天記錄、視頻、音頻、文件、照片等上網信息,全面監控特定目標及其聯繫人的一舉一動。《紐約時報》2013年9月29日披露的政府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從2010年11月開始,允許情報官員利用該局搜集的大量美國公民個人資料,辨識他們的來往對象、特定時間點所在的位置和旅伴等個人信息。這項監視行動通過分析美國人的電話和電子郵件記錄,將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串連成一條「聯絡鏈」,把大量美國公民的個人隱私暴露在政府面前。英國《衛報》網站2013年6月6日披露,美國最大通信服務提供商之一韋里孫通信公司每天都必須向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供其系統內所有電話通話的信息,包括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地點、通話時長等。德國《明鏡周刊》網站2013年9月7日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內部文件顯示,美國情報機構有能力監聽蘋果手機用戶數據、安卓系統設備以及曾被認為非常安全的黑莓手機。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開發破解程序,可以獲取三大智能手機平台的用戶數據,包括聯繫人列表、短信流量和用戶位置數據等。美國國家安全局對一款蘋果設備進行電腦同步跟蹤後,其腳本程序至少可以代理訪問蘋果手機的38項功能。

《新聞報》2013年6月14日的報道稱,九大主要國際公民自由聯盟發表聯合聲明,認為美國聯邦政府開展的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稜鏡計劃」違反國際人權公約。聯合聲明指出「如此龐大而無孔不入的監視行為違反了隱私權和言論自由權兩項最基本的人權。」

美國聯邦禁毒人員及其他特工通過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合作,不僅可以獲取該公司所有客戶的電話記錄,而且可以獲取所有通過該公司交換機的電話記錄。(見注10)《洛杉磯時報》網站2013年9月26日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國內調查時長期使用無人機對美國民眾進行秘密監控。美國司法部在2012年初長達2個月的時間裡,秘密獲取了美聯社編輯和記者20條電話線的通話記錄。(見注11)

監獄對囚犯實施非人道待遇。單獨囚禁服刑人員的現象極為普遍。據報道,在美國監獄中,單獨囚禁的服刑人員被關在缺乏通風和自然採光的狹窄牢房內,很難與其他囚犯接觸,身心受到嚴重損害。(見注12)在美國,被單獨囚禁的囚犯有8萬人,僅加利福尼亞州就有1.2萬人。位於加州的佩利肯灣監獄有超過400名囚犯單獨囚禁的時間超過10年。這些囚犯一天中有23個小時被單獨囚禁在長3.5米、寬2.5米的牢房內。(見注13)有的甚至被單獨囚禁達40年以上。(見注14)紐約州監獄中每天有3800名囚犯被單獨囚禁。(見注15)49歲的囚犯威廉·布萊克在僅有一張鐵床的牢房內竟然被單獨囚禁26年。(見注16)2013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門德斯多次就單獨囚禁酷刑問題向美國發出指控函。他指出,即使較短時間的單獨囚禁也可能構成酷刑。(見注17)加利福尼亞州監獄3萬名囚犯從2013年7月8日開始絕食,要求監獄改變單獨囚禁政策,絕食抗議持續了2個月。(見注18)

2014年1月29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絡版刊登了紐約攝影師斯科特·休斯頓拍攝的亞利桑那州監獄裡囚犯生產生活情況。圖像顯示,在該監獄,囚犯在進行勞動、吃飯時都被戴上腳鏈,每隊5人被鎖在一起,每人之間只有9英尺。休斯頓說,囚犯戴着腳鏈站成一排勞動的場景讓他想起了過去的奴隸制時期,仿佛回到了200年前。

選舉成為部分人的遊戲。大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力與他們的財富水平呈正相關性,70%的人在收入水平、財富等方面處於劣勢,對政策制定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相當於被剝奪了參政的權利。僅有1‰的美國人可以真正影響政策的制定,真正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見注19)美國公民的參政熱情日漸下降。2013年5月舉行的洛杉磯市長選舉只有23.3%的註冊選民參加投票,當選市長得到222300張選票,僅占註冊選民的12.4%。(見注20)

民主制衡演變為權力掣肘。2013年10月1日,由於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患者保護和平價醫療法案」達成一致意見,國會沒有通過預算撥款案,聯邦政府除核心部門外不得不停止運作。美國斯坦福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弗朗西斯·福山在2013年10月4日的《華盛頓郵報》網站上撰文指出,美國的制衡制度逐漸演變成一種「否決政體」,即代表少數人立場的各種政治派別可以阻止多數派的行動,並阻止政府採取任何行動。美國政府「關門」事件正是惡性權力制衡導致的結果。一項新的民意測驗顯示,美國人是抱着對政府極度悲觀的態度走入2014年的。他們對政府能否或者是否會解決國家的最嚴重的問題不抱希望。根據美聯社——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意測驗,一半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民主體制需要「大量的改變」,或者來一次徹底的轉變。(見注21)2014年1月,美國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對美國爭論不休的民主機制進行評判時表示:「當這種爭論達到阻止民主的最基本功能的發揮,彼此的分歧迫使政府關門、威脅美國信仰和聲譽的程度時,就說明這種做法有問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也厭倦了這種陳腐的政治爭論。」(見注22)

(注9)《華盛頓郵報》網站(www.washington.com),2013年6月7日。

(注10)《赫芬頓郵報》,2013年12月20日。

(注11)《洛杉磯時報》網站(www.latimes.com),2013年5月13日。

(注12)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www.bbc.com),2013年6月12日。

(注13)路透社網站(www.reuters.com),2013年8月23日。

(注14)加拿大廣播公司網站(www.cbc.ca),2013年10月4日。

(注15)《華爾街日報》網站(online.wsj.com),2013年2月19日。

(注16)《每日郵報》(www.dailymail.com),2013年3月15日。

(注17)《Bay View》網站(www.bayview.com),2013年10月14日。

(注18)《洛杉磯時報》網站(www.latimes.com),2013年9月15日。

(注19)www.salon.com網站,2013年8月17日。

(注20)《洛杉磯時報》網站(www.latimes.com),2013年6月11日。

(注21)《赫芬頓郵報》網站(www.huffingtonpost.com),2014年1月2日。

(注22)美國2014年國情咨文。

關於經濟和社會權利[編輯]

雖然經濟正在復甦,但是美國公民的經濟和社會權利保障依然面臨挑戰。

失業率居高不下。與2007年相比,2013年全美35個州中25-54歲人口的就業率下降。2007年該年齡段80%的人可以就業;而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只有76%的人可以就業。(見注23)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2013年9月16日報道,2012年美國工人平均失業時間為39.5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年。美國最低收入家庭的失業率高達21%,幾乎和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所有工人的失業率相同。2013年10月,美國退伍老兵的失業率為6.9%。「9.11」事件以後服役的退伍老兵中有24.6萬人正在尋找工作。(見注24)2014年美國國情咨文稱,即使在復甦之中,許多美國人還是在勉強度日,還有很多人仍然沒有工作。

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美國人口普查局2013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貧困人口超過4700萬,總體貧困率為15%,大約640萬65歲以上的老年人非常貧困。(見注25)美國國內稅收署1913年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的貧富差距是這一時期最大的。2012年,美國收入最高的1%的人口集中了19.3%的總收入;美國10%的家庭控制了全美50.4%的總收入,這個數字是自1917年以來最高的。2009年至2012年,美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收入增長了31.4%,占美國全部收入增長的95%;而低收入階層只增長了0.4%。(見注26)2014年美國國情咨文稱,美國公民的平均工資幾乎沒有變化,社會不平等加深。

工會組織的影響力下降。據皮尤中心2013年4月15日發布的數據,2012年,美國工會減少了40萬成員。印第安納州和威斯康辛州等削減了政府雇員組織工會的權利。工會領導者認為工會成員最大的增長潛力在私營部門。但是,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統計數據,私營部門只有6.6%的員工參加工會。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市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歷史上申請破產保護最大的城市。儘管美國州、縣、市政雇員聯合會、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退休人員協會等工會組織都提出了反對,聯邦破產法院仍然裁定該市符合美國《破產法》的規定。工會和退休員工代表認為市政府的破產申請完全沒有考慮工會等組織的訴求。當地民眾憤怒地走上街頭進行抗議。(見注27)

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報酬狀況惡化。2013年4月18日,得克薩斯州一家化肥廠發生嚴重爆炸,造成14人死亡、約200人受傷,並產生危險品泄漏。美國職業安全和衛生署因常年缺乏資金,自1985年以來從未對這個化肥廠進行過檢查。(見注28)2013年2月1日,《赫芬頓郵報》在題為《美國農場工人的勞動條件類似於現代奴隸》的報道中稱,美國農場工人的計件工資超過30年沒有得到改變,每天都會有一名農場工人死於工作中,受傷的則有數百人。農場工人工作場所缺乏有效的政府監管。《今日美國報》2013年12月5日的報道稱,美國有超過100個城市的快餐店工人舉行大罷工。罷工者認為依靠每小時7.25美元的最低工資、1.5萬美元的年薪難以維持生計。他們主張每小時最低工資提升到15美元,開始「為15美元而戰」。

無家可歸者人數持續增加。《洛杉磯時報》2013年11月22日報道稱,2011年至2013年,美國的無家可歸者增加了16%。洛杉磯郡無家可歸者增長了15%,達57737人。據美國無家可歸者聯盟2013年11月發布的數據,紐約市收容的無家可歸者的人數自2002年以來已經增加了71%以上。紐約市每天晚上多達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包括22000多名兒童。

社會保障問題重重。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3年9月17日公布的數據,2012年,美國約有4800萬人仍然沒有醫療保險,占總人口的15.4%。同時,享受到政府健康保險的人數比例只有小幅上漲,從32.2%增長到32.6%。與2011年相比,無論是否享受健康保險,人們在衛生保健方面的負擔都在不斷增加。(見注29)州政府聯邦撥款信息中心認為,2013年,美國政府「關門」影響到的涉及民生的項目包括:大部分K-12(見注30)教育資助項目,為窮人提供的低收入家庭能源補助項目,為婦女、嬰兒和兒童提供的特殊補充營養項目,失業保險項目管理基金,以及兒童營養項目和其他在10月1日以後開始的項目。(見注31)為應對金融危機設立的美國聯邦緊急救助項目在2013年12月28日到期,美國參議院未及時決定項目是否延續,導致約130萬每周領取300美元失業救濟金的失業人員生計受到嚴重影響。(見注32)

關於種族歧視[編輯]

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系統性地存在,少數族裔人權狀況堪憂。

執法司法領域普遍存在對少數族裔的歧視。2012年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當年至少有136名手無寸鐵的非洲裔美國人被警察或保安殺害。(見注33)24歲的黑人青年喬納森·法瑞爾在發生車禍後向他人尋求幫助,在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的情況下被趕來的警察連續多槍射殺。(見注34)25歲的黑人女孩狄格里斯因未支付罰款而被捕並遭到兩名白人警察的毒打。(見注35)帶有種族偏見的街頭攔截盤查時有發生。美國地區法官判定紐約市警察局所實施的至少200000起街頭攔截缺乏合理懷疑的根據。(見注36)美國民權聯盟的最新報告揭示,黑人和白人吸食大麻的比例相當,但是黑人因攜帶大麻被捕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四倍。其主要原因是司法系統普遍存在對少數族裔的偏見。(見注37)與之類似,數據顯示白人女性使用毒品的比例大致與少數族裔女性相當,但因販賣毒品罪入獄的女性罪犯中2/3是西班牙裔和非洲裔。(見注38)

2013年7月,槍殺黑人青年特雷沃恩·馬丁的白人協警喬治·齊默爾曼被判無罪,在美國多個城市引發了抗議示威活動。(見注39)美國人權領袖傑西·傑克遜認為這使「美國的司法系統再次喪失了公正」。(見注40)2013年9月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人後裔問題專家工作組和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聯合要求美國政府儘快重新調查馬丁案,審查可能對非洲裔人存在歧視性影響的法律。(見注41)

公共場所頻繁發生種族歧視事件。據《洛杉磯時報》2013年12月2日報道,洛杉磯消防局在錄用工作人員以及日常工作場所中,存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現象。2006年至2010年,洛杉磯市消防局共支付了1700萬美元用於種族歧視和騷擾事件的賠償。《紐約每日新聞》2013年10月26日報道稱,黑人影星羅伯·布朗在梅西百貨為媽媽購買了一塊價值1350美元的手錶,店方因他是黑人而懷疑他使用假信用卡,警方將他戴上手銬押走並拘留一個小時之久。《赫芬頓郵報》網站2013年10月23日報道稱,黑人大學生特雷因·克里斯汀在巴尼百貨公司購買了一條價值350美金的皮帶,店員懷疑交易涉嫌欺詐並報警,他在出示了購買憑證以及身份的情況下,依然被警察戴上手銬帶到當地警局訊問。克里斯汀的辯護律師說:「他唯一的罪行就是身為一個年輕的黑人。」

部分主流媒體、社會組織和政客宣揚種族主義言論。美國廣播公司在2013年10月16日的吉米·基梅爾脫口秀節目中曝出「殺光中國人」的言論,宣揚種族仇恨,引起美國亞裔尤其是華裔的不安與抗議。(見注42)美國主要的宗教權益組織美國家庭聯合會宣稱:「拉美裔選民都是貪婪又懶惰的社會主義者,這就是他們都不投票給共和黨的原因。」(見注43)科羅拉多州白人女參議員借燒烤與雞肉暗指黑人壽命及疾病問題是由於不良的習慣與飲食造成,其言論被認為具有種族主義傾向。(見注44)

侵犯原住民權利的現象大量存在。2013年2月1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原住民權利問題特別報告員安娜亞指出,美國原住民婦女遭到非原住民暴力侵害的案件多發。9月10日,安娜亞再次指出,印第安兒童福利法的實施面臨障礙,呼籲美國政府切實保護印第安兒童的權利。(見注45)2013年9月10日,國際少數族裔權益組織指責美國資本能源公司伯利茲分公司未取得當地原住民社區同意,就在伯利茲瑪雅文化傳統區域開展石油勘探活動。(見注46)

(注23)美國皮尤中心網站(www.pewstates.org),2013年11月27日。

(注24)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www.edition.cnn.com),2013年11月11日。

(注25)路透社網站(www.reuters.com),2013年11月6日。

(注26)《環球郵報》網站(www.globalpost.com),2013年9月10日。

(注27)《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12月3日。

(注28)《赫芬頓郵報》網站(www.huffingtonpost.com),2013年6月4日;www.salon.com網站,2013年5月17日。

(注29)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www.edition.cnn.com),2013年9月17日。

(注30)K-12:是指美國從幼兒園至12年級的免費教育階段。

(注31)美國皮尤中心網站(www.pewstates.org),2013年9月26日。

(注32)《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12月27日。

(注33)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9月3日。

(注34)《紐約每日新聞》,2013年9月16日。

(注35)《每日郵報》網站(www.dailymail.co.uk),2013年6月4日。

(注36)《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8月18日。

(注37)《今日美國報》,2013年6月24日。

(注38)humaneexposures.com網站,2013年12月12日。

(注39)美國廣播公司網站(www.abc.net.au),2013年7月15日。

(注40)英國廣播公司網站(www.bbc.co.uk), 2013年7月14日。

(注41)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9月3日。

(注42)《華盛頓郵報》網站(www.washingtonpost.com), 2013年11月8日。

(注43)《俄羅斯之聲》網站(www.voiceofrussia.com),2013年3月30日。

(注44)《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8月22日。

(注45)詹姆斯·安娜亞網站(www.unsr.jamesanaya.org),2013年2月13日。

(注46)美國國際少數族裔權益組織網站(www.minorityrights.org),2013年9月10日。

關於婦女和兒童權利[編輯]

美國仍然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兒童權利保障不力。

女性面臨嚴重的就業歧視。《洛杉磯時報》2013年12月2日報道,在美國消防員中,女性僅占3%。這一比例從1995年沒有增長。女性的工作薪酬遠低於男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3年3月20日發布的數據,2012年,全職工作的女性年薪僅為男性收入中位數的81%。(見注47)另據美國國家統計局年度調查統計的數據,女性年均收入比男性少11500美元,非洲裔女性的工資為男性的69%,拉丁裔女性的工資為男性的58%。(見注48)

婦女和兒童經常遭受暴力和性侵犯。2013年,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強行脫衣搜查的訴訟頻發。《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10月10日報道,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因酒駕被捕後,遭到剃頭和毆打,還被男性警員脫衣搜身,造成面部多處骨折。家庭暴力問題在美國依然十分突出。美國終止家庭暴力全國網絡2013年發布報告稱,基於2012年9月的一項調查,全國各地的反家暴項目在一天之內即向64324名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幫助。但受資金限制,仍有10471名家庭暴力受害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見注49)

美國女性軍人在服役期間經常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據《陸軍時報》網站報道,2012年有6.1%的女性軍人遭受性侵。(見注50)從2010年到2012年,美軍隊中性侵犯和性騷擾的案件上升了35%,其中只有14%的受害者向有關機構報告,只有64%的性侵者被軍隊開除。(見注51)兒童性侵害、性剝削案件頻發。《洛杉磯時報》網站2013年7月29日報道,2013年7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全國76個城市進行了為期3天的專項行動,從賣淫組織者手中解救了105名未成年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女童,年紀最小的僅13歲。

兒童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兒童家庭安全問題突出。據《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11月16日報道,2012年僅伊利諾伊州就有111名兒童因虐待或者疏於照料而死於家中,為有記錄以來最多的一年,死者中絕大多數年僅1歲。據不完全統計,同期全美有1545名兒童因受虐待或者疏於照料而喪生。《洛杉磯時報》2013年12月18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州兒童寄養體系,特別是私人承擔的寄養機構存在嚴重的虐待兒童現象。在缺乏監控的寄養體系下,一些有過兒童虐待紀錄的寄養機構可以繼續寄養兒童。近5年來,洛杉磯郡至少有4名寄養兒童因受虐待致死。兒童頻繁成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據《芝加哥論壇報》2013年9月15日報道,2013年夏天,芝加哥各主要醫院急診收治被槍擊的幼童達到每周一例。受傷幼童家長驚呼:「我們在哪裡都不安全!」

農業童工大量存在。根據美國全國職業安全和衛生研究所在2012年完成的一項農業童工工傷調查,全美有41310個16歲以下的未成年農業工人。而保護童工運動負責人則認為美國2012年農業童工約為40-50萬人。有許多工種直接危害兒童的健康與安全,甚至有致命威脅,比如農業機械操作、殺蟲劑噴灑等工作。(見注52)據美國全國涉農兒童健康與安全中心2013年12月發布的統計數據,美國每天有38名兒童在與農業有關的事故中受傷。2013年3月,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和公共電視網分別播出專題節目,報道了伊利諾伊州1名14歲的男孩在穀倉中被穀物淹沒而死的慘劇,同時披露20%穀倉窒息事故死亡者是童工。(見注53)

關於侵犯他國人權[編輯]

美國是世界上侵犯他國人權最為嚴重的國家,稜鏡門項目、無人機襲擊、關塔那摩監獄、全球性虐囚等事件都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

大規模海外監聽項目侵犯他國主權和公民權利。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長期監聽他國國家元首和其他領導人、外交機構和民眾。據愛德華·斯諾登公開的機密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了35個他國領導人的電話。(見注54)國家安全局還通過技術手段在全球範圍內追蹤並竊取手機活動信息,每天收集的記錄高達50億條。(見注55)2013年4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言論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拉盧在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美國修訂「外國情報監控修正案法」,擴大美國政府對境外非美籍人士進行監控的權力,監控內容包括任何利用美國的雲服務主機進行的通信。(見注56)9月9日,聯合國人權高專在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4次對話時,對美國安全監視體系對個人隱私和其他人權的影響再次提出關切。(見注57)針對美國的全球監聽行動,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數字時代的隱私權」決議,強調非法或任意監控、截取通信、非法搜集個人數據是對隱私權和言論自由的侵犯。一些國家在決議通過前發言,指責美國不僅侵犯隱私權等基本人權,也違背了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等《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見注58)

頻繁使用無人機,造成他國大量平民傷亡。英國非盈利組織新聞調查局統計顯示,2004年以來美國已在巴基斯坦進行了376次無人機襲擊,造成多達926名平民死亡。(見注59)2013年5月9日,巴基斯坦白沙瓦高級法院裁定,美國無人機在巴基斯坦的非法襲擊侵犯了國家主權,公然踐踏基本人權以及《日內瓦公約》相關規定。(見注60)2013年12月12日,美國無人機在也門襲擊了一個婚禮車隊,造成包括兩名部落長老在內的14人死亡、22人受傷,經查其中沒有任何恐怖分子嫌疑人。(見注61)同年10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反恐行動中促進和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埃默森要求美國進一步公開無人機項目。(見注62)在提交聯大第三委員會的報告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法外處決問題特別報告員、反恐中保護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均重點討論武裝無人機導致平民傷亡問題。對於聯合國及有關政府組織呼籲美國說明襲擊理由、標準和為減少平民傷亡所採取舉措等要求,美國一概予以拒絕。(見注63)

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實施虐囚行為。2013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反恐行動中促進和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埃默森提交報告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一些國家設立秘密拘留場所,用來關押恐怖嫌犯,並採取秘密轉移囚犯的所謂「特殊引渡」程序。儘管中央情報局的有關非法行為廣受批評,但迄今為止美國沒有任何官員因此被問責。(見注64)美國這一計劃是不通過司法程序,將嫌犯悄悄送往全球各個秘密監獄進行審訊甚至拷打。(見注65)據報道至少136人被非正式引渡或秘密拘留。(見注66)

關塔那摩監獄被關押人員的權利受到嚴重侵害。該監獄中的被關押人員多數未經審判而被無限期關押。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網站2013年10月3日發布的有關聲明指出,無限期羈押構成任意拘留,明顯違反國際人權法和人權標準。(見注67)2013年2月起,關塔那摩監獄被關押人員陸續開始絕食,抗議遭受無限期關押和惡劣對待,(見注68)參加絕食抗議的人數多達92人。美國軍方用強制進食的辦法來對付這些絕食者。強制餵食每天進行兩次。絕食者被綁在椅子上,由海軍醫務人員通過其鼻孔插入導管,強制進食。(見注69)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就此發布聲明重申,此種強制進食行為違反國際法。(見注70)2013年10月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門德斯表示,關塔那摩監獄中的無限期羈押、單獨囚禁、強制絕食者進食等行為構成酷刑行為,違反國際人權法。(見注71)聯合國人權高專在2013年5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3次會議上,批評美國關塔那摩監獄是反恐過程中未能有效保障人權的典型案例。(見注72)

對發展中國家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持否定態度。2013年10月29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第22次通過「必須終止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譴責了美國對古巴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嚴重侵犯。188個國家投贊成票,3個國家投棄權票,僅美國等兩個國家投反對票。(見注73)美國對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心的發展權態度冷淡。2013年9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4次會議通過「發展權」決議,只有美國投反對票。(見注74)

(注47)美國勞工統計局網站(www.bls.gov),2013年10月。

(注48)www.nationalpartnershipforwomen&families.org網站,2013年9月17日。

(注49)www.nnedv.org網站。

(注50)《陸軍時報》網站(www.militarytimes.com),2013年5月7日。

(注51)《空軍時報》網站(www.airforcetimes.com),2013年7月23日。

(注52)《今日美國報》網站(www.usatoday.com),2013年10月25日。

(注53)停止僱傭童工網站(stopchildlabor.org),2013年3月29日。

(注54)英國《衛報》網站(www.theguardian.com),2013年10月25日。

(注55)《時代》網站(swampland.time.com),2013年12月4日。

(注56)聯合國文件編號:A/HRC/23/40

(注57)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9月9日。

(注58)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2月19日。

(注59)路透社網站(www.reuters.com),2013年10月22日。

(注60)開放社團基金網站(www.opensocietyfoundations.org),2013年5月28日。

(注61)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www.edition.cnn.com),2013年12月13日。

(注62)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1日。

(注63)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1日。

(注64)聯合國文件:A/HRC/22/52

(注65)英國《獨立報》網站(www.guardian.co.uk),2013年2月5日。

(注66)開放社團基金網站(www.opensocietyfoundations.org),2013年2月5日。

(注67)聯合國網站(www.un.org),2013年10月3日。

(注68)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69)合眾國際社網站(www.upi.com),2013年4月24日。

(注70)www.commondreams.org網站,2013年5月1日。

(注71)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72)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3日。

(注73)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網站(www.ohchr.org),2013年10月29日。

(注74)聯合國文件編號:A/68/53/Add.1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