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頂住宏觀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克服持續高溫乾旱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凝心聚力,排難前進,千方百計穩增長、擴投資、調結構、增活力、惠民生,奮力保持了全市經濟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良好勢頭。

一年來,我們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84.7億元,同比增長(下同)14%;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66.1億元,增長33.1%;財政總收入356.6億元,增長23.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8億元,增長21.8%;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65.8億元,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0.4億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49元,增長13%;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完成2222.6億元、1203.6億元,均比年初增長29.8%;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提高2個百分點、達78%;23.3萬人脫貧,正安縣和20個重點鄉鎮「減貧摘帽」。

一年來,我們着力優化經濟結構,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三次產業結構由13.3︰46︰40.7調整為13.1︰47︰39.9。工業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40.1%、52%、72.4%。工業經濟加快發展。完成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700億元,增長17.5%;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677億元,增長13.5%;企業利潤總額占全省60%以上,擴大了在全省領先優勢。實施產業園區成長工程和項目建設投產達產百日攻堅,完成工業投資724億元,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10戶。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輕工化趨勢明顯,白酒、能源、材料、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的98%以上,輕重工業比為3︰1。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其中完成白酒產量40萬千升、煤炭產量1100萬噸。淘汰落後產能78萬噸,節能減排實現省下達目標。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完成一產增加值207.9億元,增長6.3%。農業基礎不斷夯實,主要農作物良種補貼實現全覆蓋,實現糧食總產量259.8萬噸。設施農業、現代種業、綠色有機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至250戶。「8531」工程成效明顯,種植蔬菜、辣椒、高粱570多萬畝,新增茶葉、中藥材、乾鮮果和改造竹林近60萬畝,收購煙葉197.8萬擔,現有種養大戶6萬戶、家庭農場150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3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152個。第三產業提速發展。完成三產增加值632.7億元,增長14.5%。接待遊客430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59億元,分別增長28.3%、28.2%。公路貨物周轉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35%、32.6%。郵政、電信業務總量分別增長12.7%、15.8%。「引金入遵」工程深入實施,引進中信、興業、中銀富登等金融機構,銀行、保險機構分別增至32家、20家。新雪域冷鏈物流、遵義國際商貿城、中國茶城等一批綜合市場開業。改造中心城區農貿市場20個。「阿里巴巴·遵義產業帶」建成運營,為300多戶中小企業提供電商服務。

一年來,我們全力建設「三宜城市」,城市形象明顯提升。城鎮建設紮實推進。完成城鎮建設投資900億元。城鎮化率提高到41%。新蒲新區項目入駐與功能完善齊頭並進,「四橫四縱」主幹路網和濕地公園等一批標誌性工程建成投用,中建·幸福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入駐並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城市拓展框架基本成形。縣城倍增計劃初見成效,保利·未來城等城市綜合體、茅台等小城鎮加快建設。商品房施工面積2715. 5萬平方米 、竣工241. 9萬平方米 ,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8萬套。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中心城區空氣優良率98.9%,縣城以上飲用水質達標率100%,城鎮建成區綠化率34.42%。列入國家低碳城市、新能源示範城市創建試點。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加強。人工造林45.4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160.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1.24%。「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14.5萬戶。「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新增35個國家級生態鎮和13個省級生態鎮。鳳岡、正安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稱號。習水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就業水平不斷提升。新增城鎮就業9.2萬人、創業實體2.9萬戶,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0.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6%。扶持微型企業2620戶,帶動就業1.55萬人。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24萬戶,實現三年倍增。旅遊基礎不斷完善。申報 5A 級景區1個,新增 4A 級景區4個、 3A 級景區3個,8家星級酒店試營業。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投資城市獎」。赤水入選「2013亞熱帶地區最美熱區生態城市」。

一年來,我們大力夯實基礎設施,發展條件持續改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遵義機場開通航線12條,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萬人(次),提前7年實現規劃目標。仁懷機場、渝黔快速鐵路全面開工。杭瑞、青檬、仁赤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 310公里 ,占全省新增里程的47.7%;務正、道安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設;在國家和省路網規劃調整中新增5條國道、12條省道;建成通村油路 1348公里 、鄉鎮客運站8個;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2. 5萬公里 。構皮灘翻壩運輸系統、烏江三級航道擴能、赤水河航道建設等加快推進,全市水域通航 812公里 。水利設施不斷夯實。中橋等3座中型水庫主體完工,銅灌口等5座中小型水庫成功截流,金龍等7座中小型水庫開工建設。中心城區應急供水工程建成投用。治理病險水庫63座,提前2年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1個、煙水配套工程45個。新建微型水利工程8500處。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0平方公里。解決了80.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電力通訊基礎更加完善。桐梓電廠1台機組建成發電,習水二郎電廠和一批小水電站加快建設。500千伏綏陽詩鄉輸變電等項目建成投用,新增變電容量200萬千伏安。「智慧城市」建設加快。 3G 網絡實現鄉鄉通。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10.4萬戶、「戶戶通」27.7萬戶。

一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在全省率先開展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完成交易額305億元,節約和增值3.5億元。省以下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營改增」改革順利實施。以公立醫院為重點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省直管仁懷試點等穩步實施。遵義演藝集團掛牌成立。水務一體化改革試點深入開展。組建了市鐵投、能礦、水務等企業集團。上海對口幫扶合作全面展開。與中建、中鐵等央企合作加強。19個產業園區、19個農業園區、21個城市綜合體、17個旅遊景區、12個小城鎮納入全省「5個100工程」。成功舉辦遵義(香港)招商旅遊、上海優強企業助推遵義發展等重大招商活動。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165億元,增長63.6%。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增長30%。進出口總額3.8億美元,增長22.5%。加快「人才創業和科技創新優選地」建設,遵義人才城建設啟動,引進緊缺人才1740名。新增院士工作站3個,獲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40項,專利申請2400件,列入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一年來,我們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80億元。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教育「9+ 3」 計劃深入實施,新建或改擴建鄉鎮公辦幼兒園64所,遵義四中新蒲校區建成投用,中職學校全面免除學費,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8.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75%以上;高等教育加速發展,遵義大學組建全面展開,遵義大學城建設加快推進,遵義醫學院新蒲校區投入使用;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海龍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名單。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別為10.37‰、4.99‰。基本藥物制度、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效實施,農村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擴大到24種;建成市中醫院住院大樓和9家縣級醫院、75所鄉鎮衛生院。食品藥品安全、衛生監督、疾病防控、愛國衛生、婦幼保健、血液安全等工作全面加強。社會管理不斷創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體系更加完善。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降」,煤礦生產實現零死亡。開通信訪直通車和網民留言交流平台。開展「法治遵義」、「平安遵義」創建活動,建成「天網工程」和「智能交通」平台,連續五次獲「全國綜治優秀平安城市」稱號,第三次獲全國綜治「長安杯」。外事僑務、人防戰備、國防教育、國家安全等工作有效開展。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按照不低於10%的增幅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城鎮低保人均月增36元,農村低保人均年增189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27.9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80萬人。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人均月增171元。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87萬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建成農村敬老院43所,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突破30%。與此同時,民族宗教、統計調查、水文氣象、移民安置、檔案、地方志、殘疾人、紅十字等工作有效推進。

一年來,我們紮實開展作風建設,政府效能不斷提升。狠抓制度建設、「四風」整治和責任落實,勤政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修訂完善了政府常務會議制度等議事規則。定期向市委、市人大報告和向市政協通報工作情況。181件人大代表建議和382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改進作風系列規定,累計暗訪督查單位2000多個(次),查處違規人員1036人,督促整改問題900多個。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外網認證系統試運行。40個市直單位實現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市級行政許可壓縮30%,下放縣級行政許可42項、下放率47%,清理保留非行政許可13項。強化國有企業和政府投資項目監督。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和行政問責力度不斷加大。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各方壓力,我們堅定發展戰略不動搖,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萬眾一心,不爭論、不折騰,大力實施主基調主戰略,深入開展「五個梳理」,鞏固了安定、團結、發展的良好局面。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堅定發展目標不懈怠,積極應對,主動作為,採取領導掛幫、分類調度、季度考評、現場推進、開展「十大課題」研究等系列措施,促使經濟逐月提升、逐季追趕,避免了大起大落,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面對持續的高溫乾旱災害,我們堅定民生為本不放鬆,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眾志成城抗大旱、保民生、促增收,奪取了抗旱救災的重大勝利。面對增比進位的激烈競爭,我們堅定爭先創優不氣餒,保持和擴大工業、農業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加快城市建設和第三產業發展,穩步提升綜合經濟實力,並先後召開第二屆旅發大會、全市工業發展大會和3次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承辦全省第三次項目觀摩會、2013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重大活動,充分展示了名城遵義的發展成果和良好形象。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鬥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駐遵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民兵預備役人員、武警消防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歷屆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遵義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不足,發展速度放緩,綜合排位下滑;轉型升級壓力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突出;農業抗災能力弱,農民增收渠道窄;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融資和用地瓶頸明顯;市場化體制機制滯後,發展環境有待改善;政府工作有待進一步改進,有的部門執行力落實力不強、「慵懶慢浮貪」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對此,我們將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2014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攻堅之年。我市正處於發展加速期、結構調整期、改革攻堅期,面臨着宏觀政策取向利好、市場預期向好、自身發展條件改善等有利形勢。特別是隨着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產業基礎不斷鞏固,發展平台加快形成,改革等紅利集中釋放,開啟了科學發展、加速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征程。面對新機遇與新挑戰,我們必須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和巨大的政治勇氣,堅持和完善發展思路;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堅定的信念,大力推進提速轉型;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和勤政為民的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務求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開創全市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市委四屆四次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提速轉型、又好又快的總基調,堅持主題主線和主基調主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改革創新、「五個梳理」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決戰「十二五」,打好攻堅戰,以實施「八大工程」為抓手,全力打造遵義發展升級版。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開闊的思路、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進取的精神,統籌推進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五個遵義」,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率先向現代化邁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10億元,增長15%以上,力爭達到1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46.1︰42.9;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860億元,增長21%以上;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300億元,增長35%以上;財政總收入43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3億元,分別增長22%、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6億元,增長17%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5元,增長16%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8013元,增長17%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地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以內;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提高4個百分點。

圍繞以上目標任務,我們將着力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我們要切實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務求必勝的信心、敢為人先的勇氣,大力深化各項改革。今年要重點抓好十項改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能。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推進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試點。嚴控「三公」經費支出,繼續壓縮5%的行政經費用於實施教育「9+3」計劃。制定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的指導意見。積極申報較大的市。力爭實現遵義縣撤縣設區,積極推動綏陽撤縣設區和桐梓、湄潭撤縣設市,推進撤鄉建鎮和鎮改街道辦。深化投資領域改革。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對申請國家和省級補助資金的企業投資項目,除國家和省有明確要求外,市級不再審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社會公共服務、城市基礎設施和新農村建設。深化招投標和項目監管制度改革。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在法定限額以上的工程項目、政府採購、產權交易、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健全重大建設項目稽查制度,建立公眾參與工程項目監督機制。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願、依法有償」的土地流轉機制,推廣湄潭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鳳岡「三資轉換」試驗成果,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落戶限制,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民營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清理阻礙經濟公平發展的條條框框,制定民營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參與重組國有企業,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資源配置體制改革。推行優勢礦種礦業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啟動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擴大「營改增」試點。啟動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立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管理機制。出台市級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指導意見,制定國有投資公司績效考評制度。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全面落實教育、就業、社保、衛生計生和食品藥品監管等領域改革任務。推行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組建遵義體育產業發展公司。實施單獨兩孩生育政策。實現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徹底脫鈎。深化電網建設改革。推進自備電廠和大用戶直供電試點,爭取電力局域網建設取得新進展,推動煤電鋁、煤電化等一體化發展。

二、着力優化產業結構,打造遵義經濟升級版

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工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省級經開區和產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產業規劃,理順管理體制;將35%以上的新增建設用地用於產業園區,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加快水電路、標準廠房、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新建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園區投資600億元以上。加快特色輕工、裝備製造、新型材料、能源、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六大產業發展。推進「中國醬香·赤水河谷」品牌示範區建設,加快茅台酒、習酒等企業技改擴能項目建設,引導企業拓展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白酒產量50萬千升以上。加快煤炭、頁岩氣、風能等資源勘探和開發,完成煤礦兼併重組,實現煤炭產量1300萬噸以上。加快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型合金材料等高新產業發展,培育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家。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產業,培育一批「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和示範園區。開工建設務川氧化鋁和天義廠、061基地整體搬遷等項目,推進遵義捲菸廠、湄潭復烤廠、中心城區重點企業異地技改,完成航天成功汽車、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技改一期等項目建設,建成投產項目150個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工業經濟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

加快服務業發展。堅持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實施服務業培育壯大三年行動計劃,健全現代服務業體系。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鞏固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市縣文化館和縣級圖書館、體育場館、檔案館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挖掘、傳承和保護工作,籌建遵義人民出版社、市文物保護中心和「三線建設」文化產業園,全力推進海龍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堅持全景域理念,高標準、高品質促進旅遊業發展。辦好第三屆旅發大會。加快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和重點旅遊景區建設,完成遵義會議陳列館改擴建、長徵文化博覽園(一期)等項目建設,力爭赤水大瀑布 5A 級景區申報成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少數民族文化旅遊。加快星級酒店、鄉村旅館、旅遊地產等建設和旅遊商品開發,建成星長征、茅台迎賓館等高星級酒店和遵義會議會展中心,中心城區外的其他縣(市)至少各建成投用1家四星級以上酒店。旅遊接待人次和總收入分別增長20%、22%以上。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交通運輸、倉儲物流、營銷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推進南宮山商貿物流中心、閣老壩和李家灣鐵路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做強「阿里巴巴·遵義產業帶」電商平台,推進「新網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新建100個村級綜合服務站和10個區域配送中心。繼續實施「引金入遵」工程,啟動新蒲金融商務中心建設,組建農村商業銀行,推動村鎮銀行縣域全覆蓋,加快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地方中小型金融企業健康發展。扶持文化會展、規劃設計、中介服務等產業發展,引進具有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影響的企業,發展總部經濟。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商業功能,引導發展健康餐飲、商務娛樂、休閒養生等行業,推進奧特萊斯商業廣場、月星國際城等項目建設,打造特色餐飲美食街15條以上。優化城市拓展區商業功能規劃布局,推動餐飲、住宿、家政等行業健康發展。加快生鮮商品流通追溯體系和社區便民直營店試點項目建設。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穩定糧食生產,實施農業特色產業效益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大力實施「1234」戰略,深入推進「8531」和「321」工程,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黔北糧倉向黔北錢倉「三個轉變」。提高良種茶、精品果、特色藥材、優質商品蔬菜等經濟作物比重,實現糧食產量280萬噸以上、肉類產量58萬噸,收購煙葉170萬擔,推進30萬噸糧油倉儲建設。加快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招商引資等方式,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休閒農莊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和地理標誌認證,支持創建特色農產品品牌和商標註冊,打造100個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做強一批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抓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推進土地整治和中低產田土改造,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加快農業機械化、信息化進程,加強水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夯實農業基礎。加快發展基層供銷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站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構建「三農」服務綜合平台。

三、着力統籌城鄉建設,打造城鄉發展升級版

統籌「四大區域」發展。按照「中部率先崛起、西部全域突破、東部聯動開發、北部全速攻堅」要求,突出分類指導,強化分工協作,堅定不移推進「四大區域」發展。編制完成分區域總體規劃和空間布局規劃,分區域制定發展指標和考核體系,推動「四大區域」各展所長、競相發展,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縣域經濟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堅持「以村保鎮、以鎮保縣、以縣保市」,紮實開展以縣為單位的全面小康創建活動,重點抓好4個示範縣、14個示範鎮、35個示範村創建工作,在各縣(市、區)建成1-2個示範鎮、示範村。

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產城互動、城鄉一體,推動人的城鎮化,構建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注重規劃的連續性與嚴肅性,優化城市發展規劃,加快中心城區建設,主動融入黔中城市群發展,啟動匯川至綏陽、新蒲至綏陽、湄潭至新蒲等城際快速通道建設,完善新蒲新區、南部新城、北部新城骨幹路網和市政設施,推進新蒲新區「十大標誌性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入實施縣城倍增計劃,啟動「黔北城市群」規劃,推進城市綜合體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載能力。加快「六型」示範小城鎮建設,優化鄉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完善水電路訊、教育衛生和垃圾污水處理等公共設施,建設10個以上特色旅遊小城鎮。提高規劃編制管理和城市管理水平,探索城市管理網格化、規範化機制,推進「智慧城市」、「公交都市」建設,切實整治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整合各類政策資源,依法開展徵收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嚴厲打擊「兩違」行為。

改善農村條件。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六項行動計劃和景觀通道建設,保護自然景觀和村寨特色,拓展和提升「四在農家」內涵,打造33個精品示範點。實施10.5萬畝植樹造林和景觀綠化工程。實施 3000公里 通村油(水泥)路建設,改造 300公里 縣、鄉道和21座危橋。加快農村文娛設施、醫療設施建設,建成42所中心鄉鎮衛生院、397間村衛生室。新建或改擴建農村敬老院65所,實現農村敬老院全覆蓋。

實施「八大工程」。按照「全體動員、集中力量、市縣聯動、分級負責、分類實施」要求,大力實施中心城區城市道路交通改善、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文化旅遊景區精品、旅遊服務能力提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教育醫療民生建設、平安和諧、行政效能提升「八大工程」,推動城鄉面貌大變樣,提升遵義知名度和美譽度。建立領導掛幫、分級調度機制,做到精細化、精準化、科學化施工,實施項目169個,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

四、着力擴大投資,突破重點項目建設

全面優化投資結構。推進「5個100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投資主陣地和主平台作用。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多渠道加大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投資,完成工業投資920億元、城建投資1200億元、交通投資220億元、水利投資48億元、旅遊和市場物流投資11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投資145億元。挖掘民間投資潛力,完成非公有制經濟投資1000億元左右。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啟動遵義機場站坪擴建工程,力爭開通至大連、鄭州、青島、南京、南寧、桂林航線,積極爭取開通國際航線航班;加快仁懷機場建設和黔北機場前期工作。加快渝黔快速鐵路建設,開工建設川黔鐵路外遷東移工程,啟動攀昭黔鐵路(遵義段)、遵義至瀘州鐵路和貴陽至遵義城際鐵路、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前期工作。深入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建成余凱、檬樂、務正等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 83公里 ;加快道安、江安等高速公路建設;新開工貴遵複線、江津經習水至古藺、正安至習水、務川至德江等高速公路;加快遵義至仁懷複線、綏陽至正安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改造國、省道 200公里 以上。加快赤水河上游航道整治及烏江渡庫區、桐梓河等航道建設,新建渡口20個。加快水利設施建設。實施水利「三大會戰」,建成中橋水庫;實現新橋、大沙河等5座水庫下閘蓄水,新增年供水能力1. 8億立方米 ;加快麻溝、大沙壩等15座水庫建設;開工建設上水、水源壩等7個骨幹水源工程和27個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站。開工建設8個煙草水源工程建設。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3個,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6.8萬畝以上。加快電力通訊設施建設。全面建成桐梓電廠和牛都、沙阡水電站,加快二郎電廠和肖家灣、牛角塘等水電站建設,開工建設高生、角木塘等水電站。完成500千伏習水至重慶輸變電、220千伏桐梓夜郎輸變電等工程,新建及改造220千伏線路 62公里 、110千伏線路 301公里 、35千伏線路 380公里 ,新增變電容量202萬千伏安。加快「三網融合」、「寬帶中國」進程。建成 4G 網絡基站5000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和高速公路沿線、旅遊景點全覆蓋。建成市政務雲計算中心。推進農村數字電視無線覆蓋工程。

突破項目建設瓶頸。簡化審批程序,推行並聯審批,建立重大項目專人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加大市、縣土地收儲力度,加快投融資平台建設,推進投融資平台資源整合,加強政銀企對接合作,全年融資1000億元以上。積極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建立項目建設推進長效機制,分區域、按季度開展項目觀摩,實行重大項目建設進度通報和排名制。全年實施650個省市重大工程,新開工262個、竣工74個。

五、着力擴大開放,構築開放型經濟高地

深化區域合作。堅持借力上海、融入成渝,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合作。搶抓上海對口幫扶機遇,加強雙方產業、教育、人才、技術、資金等合作,引進一批電子信息、整機裝備、生物製藥等優強企業。建立產業園區合作共建機制,按照一區多園發展戰略,高起點、高標準推進遵義國家經開區東區(新蒲)上海產業園、遵義國家經開區與漕河涇共建產業園建設。加強與集團企業、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申建遵義綜合保稅區,推進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建設。實施外貿翻番計劃,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以上。

加強招商引資。紮實開展「招商引資年」活動,完善招商引資激勵、工作考核和投資環境評價機制,落實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儲備,依託戰略、政策、市場、技術謀劃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創新工作機制,推行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定點招商,着力招大引強。健全投資服務體系,推行招商項目全程代辦,強化跟蹤服務,營造親商、扶商、安商氛圍。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500億元以上、增長30%,招商引資項目履約率達90%以上,資金到位率、投產達產率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壯大民營經濟。啟動新一輪民營經濟倍增計劃,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成市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中小企業進園區和標準廠房,建設民營經濟示範園區。引導中小企業圍繞大企業協作配套,大力發展配套型、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新增民營經濟主體10萬戶,民營經濟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扶持微型企業2800戶,帶動就業1.4萬人以上。

六、着力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生態底線,抓好水利、生態、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規劃,治理石漠化面積1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300平方公里。開展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自然資源登記確權、生態補償、水資源有償使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及「河長制」考核等改革試點,啟動赤水河「四河四帶」規劃建設。加快赤水河流域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力爭三縣三鎮兩村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名片、一縣兩鎮三村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名片。完成營造林7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1.8%。

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全力實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攻堅,確保創建成功。加強飲用水源、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和治理。完成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和污泥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及垃圾中轉庫建設、海龍和金鼎山污水處理、高坪和高泥等河流截污治理,啟動中心城區南部污水處理廠二期、中水回用及蓄水工程建設。狠抓節能減排,推行清潔生產,深入開展循環經濟示範創建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創建,加大酒糟、赤泥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積極防治工業和生活污染。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淘汰落後產能117萬噸。

加強耕地保護。嚴守耕地紅線,注重集約節約用地,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評估,保護1000畝以上連片(大壩)耕地。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地管制情況下,推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繼續實施增減掛鉤,嚴格實行耕地占補平衡。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社會和諧

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深入實施教育「9+3」計劃,加快城鄉學校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8.5%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0%以上;建立高職高專辦學經費保障機制,推廣職業教育進園區模式,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遵義大學城建設和遵義大學組建,支持遵義醫學院申建遵義醫科大學;推進學前教育、民辦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協調發展。開展全國創新型城市創建,爭取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60項,專利申請2600件。深入實施「百千萬人才計劃」和「15851」人才精英工程,加快人才服務體系和遵義人才城、人才網建設,引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推進基層衛計整合,實施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推動流動人口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別控制在10.55‰、5.05‰內。提高市級醫療服務能力,完善縣、鄉、村醫療服務體系,推進城鄉醫保一體化,實現新農合參合率98%以上。鞏固提升「創衛」成果。加快疾病防控、衛生監督、中心血站等綜合服務項目建設。健全市、縣、鄉、村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加強婦幼保健等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九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範區建設和宗教「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加強外事僑務、人民防空、國防教育、機構編制、檔案、雙擁、慈善、移民、地方志、殘疾人、紅十字等工作。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城鄉均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和失地農民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0.8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抓好「八大體系」建設,築牢社會保障底線。完善城鄉低保動態管理機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籌推進城鎮保障房、扶貧生態移民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萬套、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6萬人、農村危房改造3.6萬戶。加強城鄉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健全低收入群體價格臨時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

深入實施扶貧攻堅。健全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和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深化產業扶貧、集團幫扶、對口幫扶等政策措施,切實做到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改、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加大扶貧投入,落實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制度,推進扶貧攻堅示範區建設,切實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基本增收門路、提高基本素質。實現務川自治縣和全市20個重點鄉鎮「減貧摘帽」,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0萬人以上。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健全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健全風險控制和應急救援體系,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嚴格防止較大事故,有效預防一般事故。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深入開展「四民社區」創建活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平安遵義」建設,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力推廣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餘慶經驗」,創新社會矛盾排查化解機制,加強特殊人群管理,推進訴訪分離,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民生為先、先急後緩原則,重點解決一批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對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必須嚴守政治紀律,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將主基調主戰略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於政府執行工作之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增強政府的決策力、執行力和公信力。我們必須大力解放思想,堅持「十破十立」,深入開展「五個梳理」,瞄準省內外先進地區對標,干字當頭、敢字為先、拼字求勝,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大膽突破常規,打破一切阻礙發展的慣性思維和習慣做法,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市場的機制和超常規的手段推動大發展、大跨越。我們必須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高度重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重視社會公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建立公眾直通交流平台;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做好政策風險性評估;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和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執法監督,規範自由裁量權。我們必須切實轉變作風,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作風建設的系列規定,開展「三曬兩評一報告」監督評議活動,以鐵的紀律整治機關作風,全面掀起「效能革命」;加快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電子政務平台建設,推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大力弘揚釘釘子精神,建立目標倒逼機制,強化督促檢查和行政問責,確保工作落實。我們必須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遵守廉政準則,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政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化廉政教育與行政監察,深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積極探索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加大對中介機構、行業協會的引導、評價和監督,嚴防工程建設、礦產開發、土地出讓等領域腐敗問題滋生;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切實解決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等損害國家和群眾利益的問題,敬仰理想,敬畏職責,嚴於律己,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以務實高效的作風服務於民,以勤政清廉的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夢想承載希望,奮鬥開創未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克難攻堅,破浪前行,為打造遵義經濟升級版,全面建設小康遵義、法治遵義、人文遵義、平安遵義、生態遵義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