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1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1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查,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的政府工作
過去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決策部署,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有針對性地出台實施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影響,基本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全省發展步入新階段。發展平台實現新突破。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和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國務院批覆,標誌着我省四大板塊全部上升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主要經濟指標邁上新台階。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萬億元,增長9.5%;投資規模突破2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存貸款餘額分別達3.03萬億元、2.08萬億元。交通樞紐地位得到新提升。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1296公里、5493公里,分別居全國第一位、第五位;歐美航線、貨運班列開通取得突破;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800多萬人次,居中部首位;黃花機場至高鐵南站的中低速磁浮工程順利開工,黔張常、懷邵衡、蒙華鐵路湖南段等項目全面啟動。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1.6∶46.2∶42.2,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糧食總產穩定在600億斤以上,「百千萬」工程進展順利,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各類種植基地8300萬畝,聯結農戶950萬戶。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867項,藍思科技新材料、華菱汽車板等重大產業項目正式投產;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軌道交通等產業均保持15%以上增速,園區工業占全省工業比重首次超過50%。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分別增長120%、105.8%、21.9%。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民生工程投資增速分別高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速4.2個、11.6個、21.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比提高3.2個百分點。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分類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進展,城鎮化率提高1.32個百分點,美麗鄉村建設有力推進。
三是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超級雜交稻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高性能計算、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獲國家批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達74個。國內首條、世界第二條8英寸IGBT專業芯片生產線投產,長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高技術產業增長27.8%,占規模工業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
四是改革開放加快推進。長株潭兩型試驗區十大重點改革不斷深化,排污權交易範圍擴大,民用階梯式水電氣價制度、綠色出行、綠色建築推廣到全省。省級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實現全覆蓋,省級專項壓減率超過50%,政府購買服務和PPP模式試點有序開展,政府性債務預警機制不斷完善。省政府機構改革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有序推進;取消和下放68項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公布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和全部涉企收費目錄。深化國企改革工作全面啟動,混合所有制試點取得積極進展,市州上輪國企改革基本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新登記企業戶數、註冊資本(金)分別增長34.7%和89.1%。教育、醫療衛生等改革積極推進。27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完成剝離轉企改制,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1500億元。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實施,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承接產業轉移、湘品出湘、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對接合作。綜合保稅區、口岸等平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友城合作積極開展,南美、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有力開拓,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企業的重大境外投資成效明顯。實現進出口總額310.3億美元,增長23.1%;實際利用外資102.7億美元,增長17.9%。
五是生態建設力度加大。湘江保護與治理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完成年度目標,湘潭竹埠港片區率先實現重化企業全部關停退出,全省淘汰關閉涉重企業1147家,退出規模養殖1351家,拆除欄舍67.9萬平方米,湘江水質持續好轉。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建立健全,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和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完成脫硫脫硝設施建設。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力度加大,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完成全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責任、治理和監管機制,啟動自然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和生態紅線劃定試點,28個縣(市、區)開展整縣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7%以上,濕地保護率達69.3%。
六是民生工作有力有效。保障投入大幅增加,用於民生的財政支出達3314.8億元,占總支出的66%。保障政策不斷完善,落實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原民辦代課教師及老年鄉村醫生生活困難補助、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和老工傷人員社保等政策;全省低保標準由平均線調整為保底線,實施農村月人均165元和城鎮330元的最低標準,貧困地區農村低保保障率達到7.4%。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發放社保待遇支出971.4億元,增長9.8%;城鄉居民醫保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40元。保障成效更加明顯,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6570元、10060元,分別增長9.1%、11.4%;全面完成15項2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增城鎮就業82.7萬人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8萬人,解決368.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超額完成「兩房兩棚」、「兩供兩治」建設任務;圓滿完成糧食托市收購。精準扶貧取得積極進展,減少貧困人口100萬,全面完成貧困人口識別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扶貧攻堅項目1672個,完成投資1100億元;重點貧困縣的城鄉居民收入、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入增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社會事業繼續發展,教育惠民力度加大,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食品藥品及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社會治理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工作力度加大,保障平安的能力得到提升。
七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成效。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實踐,廣泛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充分吸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1244件、省政協委員提案658件。完成第九次村委會換屆選舉。
八是政府自身建設加強。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幹部作風明顯好轉。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深入推進。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定工作加快。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掛牌運行。政府法制建設加強,全面清理1978年以來省政府制定下發的規範性文件,在全國率先分類實施依法行政考核。行政監察、經濟責任審計和社會監督加強。
國防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績。國防動員工作制度不斷健全,民兵預備役調整轉型初見成效。雙擁共建和「雙帶雙促」活動深入開展,軍政軍民團結局面進一步鞏固。駐湘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工作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保持定力,精準發力,努力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必須堅持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戰略轉型;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千方百計改善民生、保護環境,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把法治思維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發展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凝聚起強大正能量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駐湘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指戰員,向中央駐湘單位,向支持湖南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海內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認識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部分指標沒有達到預期。受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市場需求疲軟、投資擴張動能不足等影響,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增速沒有達到年初預期。二是經濟轉型仍然較慢。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新的增長點還在培育發展之中,傳統產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三是改革力度仍需加大。等待觀望現象仍然存在,涉險灘、啃硬骨頭的主動性、創造性有待增強。四是經濟運行仍然存在風險。部分企業經營困難,房地產、地方債務、金融等方面長期累積的風險有待化解。五是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去年下半年發生了三起重特大事故,部分行業和地區安全生產基礎還較差。六是政府部門作風建設成效有待進一步轉化。有的地方和部門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現象,投資環境不優的問題仍然存在。對此,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5年的形勢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但仍保持曲折向好;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要認識新常態、搶抓新機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認識和判斷上來,加快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持續推進武陵山和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和增長帶;要適應新常態、培育新動力,堅決破除體制機制束縛,把轉型發展、創新驅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要引領新常態、戰勝新挑戰,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結合點,為譜寫中國夢的湖南篇章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一帶一部」戰略定位,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促進「三量齊升」、「四化兩型」,分類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加突出轉方式調結構,更加突出改革攻堅,更加突出創新驅動,注重底線思維,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12%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萬元GDP能耗下降1%左右。
主要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
積極培育內需新增長點。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萬億元,實施50個重大工程,推進1000個重大項目。交通,力爭新增通車高速公路210公里以上,建設幹線公路18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澧水等高等級航道及重點港口建設;推進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黔張常、懷邵衡、蒙華鐵路湖南段和婁邵鐵路擴能等項目建設,爭取啟動張吉懷、常岳九等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長沙航空樞紐建設,加快實施市州支線機場項目。能源,新增裝機容量419萬千瓦,推進大型電源點和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水利,加快洞庭湖綜合治理、涔天河水庫擴建、莽山水庫等重點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水庫除險加固。城市建設,加快長沙軌道交通、長株潭城際鐵路,以及長株潭與益陽、岳陽之間的幹線公路建設,完善市州城市主幹道、供水、排水等設施,推進城市防洪工程建設。信息,重點推進4G無線網絡、寬帶提速、老城區光纖改造和基站,以及主要場所無線局域網建設。增強消費的基礎作用。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穩定住房消費;鞏固汽車等大件商品消費,培育移動互聯網、文化旅遊、數字家庭、節能環保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深入推進百城千鎮縣鄉流通再造工程和郵政便民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加強商貿物流園區和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繼續推進湘品出湘。多渠道提升保障能力。加快建設煤炭儲備基地和輸煤輸電通道,繼續推進成品油、天然氣管道及儲備基地建設,大力實施「氣化湖南」工程;盤活存量土地,強化供地率考核,保障重大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民生改善等項目用地。
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發掘做大產業新增長點,構築多點支撐、多極發展的產業格局。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扶持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3D打印、北斗應用、通用航空、兩型住宅等產業。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促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跨界融合,引導石油化工、工程機械、鋼鐵有色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推進上海大眾長沙生產基地、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吉普車、中聯重科農業機械、三一重工產品研發項目、中興通訊研發基地、中航湖南通用發動機、藍思科技三期、泰富重工二期、IGBT優化提升、格力電器寧鄉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實施創新創業園區「135」工程,推動科研、生產、服務、銷售全產業鏈集群發展。大力扶持小微企業,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幫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以及用工、社保等問題。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穩定大宗農產品生產,確保糧食總產保持在600億斤左右。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重點打造糧食、畜禽、果蔬三大千億產業,做強做優油料、茶葉、竹木等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壯大10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行農業標準化清潔生產,完善節水、節肥、節藥的激勵約束機制,嚴控農村面源污染,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重大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健全農業產業化信息服務平台,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着力培育新興業態,推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培育一批知名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平台。積極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礦物寶石、汽車和農業等國際博覽會辦會水平。改造提升商貿流通、住宿餐飲、家政服務、健康養老、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擴大技術、文化藝術、中醫藥等領域的服務出口和國際合作,積極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旅遊產業升級發展,加強以旅遊交通、智慧旅遊為重點的服務體系建設,構建資源優化、空間有序、產品豐富、品牌鮮明的旅遊體系。
(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全社會發展活力
加快新一輪國企改革。堅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平台組建、企業重組整合、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等試點工作。着力解決上輪國企改革遺留問題。推進政企、政資分開,基本完成黨政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與下屬企業脫鈎。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穩步推進「營改增」試點和資源稅改革。建立全口徑預算管理、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透明預算制度,進一步公開財政專項資金的申請、審批和執行結果。編制省級重大基礎設施債務預算,控制政府性債務規模,完善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在環保、交通、水利等領域試行省市縣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省級財政專項壓縮到100項以內。開展縣級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試點。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國庫資金調度與管理。
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金融創新。建立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探索符合省情的PPP、資產證券化、股權融資等投融資模式。規範預算內投資管理。加快民營銀行、省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建設。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啟動金融資產交易所、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建設。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設立村鎮銀行,實現融資擔保服務縣域全覆蓋,擴大貧困地區信貸規模。規範發展小額信貸公司。完善大宗和特色農產品保險制度。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引導和規範民間融資。
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有序引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開展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和擔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房抵押融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試點。加快推進省直管縣改革。開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基本完成國有林場改革。
統籌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加快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施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完善學生安全保障機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動基本藥物制度向縣級以上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延伸;研究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全面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健全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配套制度體系。
大力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放開非公資本投資領域。鼓勵有條件的非公企業創新經營和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依法保障非公企業合法權益。繼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加強改革後的市場監管。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大力推進水、路、空、鐵四網聯動,積極對接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港澳台,建設高鐵沿線地區經濟增長帶,發展臨港、臨空經濟,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聯繫,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穩定擴大外貿規模,培育加工貿易產業集群和出口基地,增加能源資源和關鍵設備技術的進口。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完善重大招商項目推進機制。整合對外交往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資風險預警和信息服務機制,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外拓展。加快綜合保稅區項目入駐和配套,建設運營好各類進口口岸、加工貿易平台、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拓展國際國內航班航線。推動口岸通關便利化,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合作。
(三)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全面啟動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把示範區建設作為實現動力轉換、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機遇,在科研院所轉制、科技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發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進、綠色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創新型城市群建設,完善創新活動組織、創新資源配置和創新制度供給的統籌協調機制,集聚創新要素,整合創新力量,完善創新生態,提升創新品質,努力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以產業化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強工程機械及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動力電池、高性能數字芯片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攻關,促進互聯網技術向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環節滲透,向管理、營銷環節延伸,加快把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成新的增長點。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由市場決定創新項目、經費分配和成果評價的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體系,開展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試點。建設技術服務、成果交易、金融支持、科技企業孵化等服務載體,把創新成果轉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合作平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鼓勵全民創新創業。弘揚湖湘文化敢為人先的創新傳統,完善人才評價、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機制,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落實支持創新創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完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讓創新創業精神蔚然成風。
(四)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統籌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建設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以推進生態文明為主題,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着力保障生態安全、水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大力發展沿江環湖產業,努力構建和諧人水新關係、現代產業新格局、統籌城鄉新福地、合作發展新平台。發揮岳陽作為融入長江經濟帶「橋頭堡」的作用,將其培育成全省發展的新增長極。建設以洞庭湖區中心城市為樞紐、以環湖公路為紐帶的綜合交通體系,培育發展常德、益陽、津澧新城等中心城市,努力把洞庭湖區建設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統籌推進長株潭、湘南和大湘西地區發展。提升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地位,申報建設湘江新區,把長株潭培育成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以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試點縣、重點縣為平台,建設湘粵開放合作試驗區,把湘南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門戶。發揮大湘西地區生態資源和滬昆高鐵優勢,發展生態經濟和特色產業,支持婁底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把邵陽、懷化、吉首培育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推進張家界旅遊城市建設。堅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繼續實施特色縣域經濟發展工程,培育充滿活力的縣域經濟。
加快扶貧攻堅步伐。繼續把自治州作為全省扶貧攻堅主戰場,全面推進武陵山和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和扶貧濟困力度,織好最低生活保障、新農合、新農保、農村義務教育「四張網」,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實施精準扶貧,推動各種扶貧資源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貧困村聚集。實施整村推進、雨露計劃、危房改造等重點工程,推進水、電、路、氣、房、環境整治「六到戶」。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突出發展特色種養、特色加工、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產業,建設一批省際邊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健全社會扶貧組織動員機制,完善幹部駐村幫扶制度,建立貧困縣考核、約束、退出機制。抓好庫區移民後扶工作。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健全空間規劃體系,推進「多規合一」,促進新型城鎮化規劃與主體功能區、全面小康等重大規劃的統籌銜接。加強規劃的實施和監管,強化城市邊界和生態紅線的剛性控制,促進城區功能提升與山水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相結合。推進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縣級市和縣城發展水平,推動重點鎮加快發展。開展長沙、株洲和資興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強化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完善城市應急管理、治安防控、救濟救援體系。開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改革試點,所有城鎮原則上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將新落戶人口納入城鎮社會保障、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城鄉一體規劃、同步建設,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配置。保護特色古村落,整治村容村貌和鄉鎮集市,建設一批美麗鄉村。
(五)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多管齊下開展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湘江保護與治理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養殖污染等源頭防控,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加大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陽水口山、郴州三十六灣、婁底錫礦山,以及邵陽龍鬚塘等其它重點區域的污染整治。大力推進霧霾治理,降低工業污染物排放強度,嚴控建築工地和道路揚塵,推廣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提高城市污染物擴散和消納能力,抓好長株潭等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完成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繼續實施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
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能源。突出分業施策和減量調整,嚴格執行節能節地節水和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准入標準。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加快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加強污染治理設施日常運行監管。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節能改造和節能技術產品產業化。支持環保企業發展,培育環保產業集群。
持之以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完成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第二階段改革。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推進「一市兩縣一片」主體功能區試點示範和武陵山片區、湘江源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創新昭山生態綠心保護發展模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對山水林田湖統一保護、統一治理,修復治理礦山生態,在重點生態敏感區域實施禁伐限伐,推進裸露山體復綠。加強兩型標準體系建設和認證,完善節能環保監測監管機制,實行重大環境問題責任追究。倡導生態文明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六)切實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積極擴大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依法保障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就業。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構建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完善收費減免、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微企業、非公經濟發展,擴大吸納就業的容量。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推進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改革,研究實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以及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作補貼制度。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和工資指導線制度,增強剛性約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落實同工同酬,增加農民和低收入者收入。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推進醫保城鄉統籌,鞏固完善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深化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繼續做好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試點和五險合一征繳,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7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提高到380元。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規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加快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綱要,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堅持為民辦實事。重點實施2015年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抓好15項24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1、建設農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1.5萬公里普通公路安保設施建設;2、解決36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3、新增城鎮就業70萬人;4、建設義務教育合格學校500所,建設農村公辦幼兒園200所;5、推進「兩房兩棚」建設,改造農村(農墾)危房13萬戶,新增公共租賃住房16萬套,改造城市棚戶區22萬套和國有工礦棚戶區1萬套;6、推進「兩供兩治」設施建設,新增管輸天然氣用戶32萬戶,確保縣以上城鎮公共供水廠水質達標,縣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7、幫助5000名0-7歲殘疾兒童實施搶救性康復;8、救治救助貧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萬人,改擴建精神衛生服務機構20家;9、新增社會治安視頻監控攝像頭3萬個;10、建設社區矯正中心50個;11、新增養老服務床位2萬張;12、標準化改造300個農貿市場;13、推進120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14、實現40個縣的行政村廣播「村村響」;15、改造600個行政村的配電網。
(七)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啟動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義務教育資源向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傾斜,支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着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師培訓和流動機制。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完善教育資助政策,保障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出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啟動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加快省博物館改擴建等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發展和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出版事業,建設中部地區工業創意中心和全國性互聯網文化產業基地。推進老司城申遺。加快華聲在線和體壇傳媒上市。
積極發展醫藥衛生等社會事業。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繼續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和精神衛生工作,有效控制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加大職業病防治。進一步發展中醫藥事業。加強農村醫生培訓。支持社會辦醫。加快健康產業園區建設。穩妥實施「單獨兩孩」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發展壯大體育產業。實施GDP統一核算等統計制度改革,做好人口抽樣調查。推進氣象、地震等工作。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支持人民政協參政議政,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積極採納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調研成果。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做好第九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提升社會法治化水平。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工作。
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活動。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做好社區矯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深入推進「四大三基」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加快建立覆蓋全過程的食品藥品監管制度,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專項整治,以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保證食品藥品安全。建立群眾訴求依法有序表達、及時就地解決的機制,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依法終結信訪事項。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創新社區治理服務方式,發揮鄉規民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加強虛擬社會管理,依法規範網絡行為。
加強國防和後備力量建設。統籌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紮實抓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武警、人民防空及軍事設施保護工作。深化兵役制度改革,提高兵員質量。廣泛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活動,認真落實軍轉安置任務。
三、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堅持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行政機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治化。全面公開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合理劃分和依法規範各級政府事權。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和省直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
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發揮院士專家諮詢委員會等智庫作用。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健全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工協作的行政執法管理機制,推廣相對集中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在省直部門率先開展行政許可裁量權基準制訂工作。
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監督體系建設,支持監察、財政、審計、法制等部門開展監督,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監督全覆蓋。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改進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督。完善行政複議制度和糾錯問責機制。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平台建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持續加強作風建設。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形成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完善「三公」經費、樓堂館所、辦公用房、會議經費、節慶活動、評比達標、招商引資、領導幹部職務消費等管理制度。推進公務用車改革。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集中治理和解決辦事難、亂檢查、亂收費、亂處罰等問題。嚴肅廉政紀律,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招投標、項目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國有資產處置等規定,堅決杜絕違法干預和插手工程、項目建設等行為,依法嚴厲查處腐敗案件。
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是今年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從我省實際出發,深入研究新常態下的發展規律,準確把握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科學提出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任務,使規劃成為凝聚力量、指引發展的任務書、路線圖。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經受了考驗、贏得了挑戰。新的一年,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我們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堅決破除路徑依賴、思維定勢和工作慣性,奮力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求真務實、奮發有為,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美好的現實,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