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6年 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北京市代市長 蔡奇
2017年1月14日
2018年
本作品收錄於《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2]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編輯]

過去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4%,城鎮登記失業率1.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左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4%以上、3%左右和5%左右,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9.9%。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進。嚴格實施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累計不予辦理登記業務1.64萬件。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35家,疏解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17家。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建築大學等向郊區疏解取得階段性進展。天壇醫院新院、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項目積極推進。

城市副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完成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6個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行政辦公區抓緊建設。統籌實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5大領域350項重點工程,已開工106項。環球主題公園項目開工建設。

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取得新成果。京張鐵路、京瀋客專北京段按計劃推進,京唐城際北京段實現開工,京台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車。實施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牽頭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支持張承生態功能區建設,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新增10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業建設任務19.7萬畝。曹妃甸示範區北京項目開工35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起步區開工建設,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入駐的北京企業和機構達到45家,落戶滄州的北京生物醫藥企業達到53家,北京現代四工廠竣工投產。新機場主體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全面開工,臨空經濟區規劃獲得批覆。

協同創新共同體積極構建。落實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出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推動建設張北雲計算基地等創新載體,打造了一批跨區域的創新創業服務平台。

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紮實開展。組建籌辦工作機構,編制完成總體計劃及任務分工方案,啟動場館規劃設計工作,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徵集進展順利。廣泛開展系列冬奧文化體育活動,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持續升溫。

世園會園區建設全面啟動,交通、市政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園區招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紮實做好對口支援和幫扶協作,投入資金42.65億元,實施援助項目661個。建立結對幫扶機制,深化京冀對口幫扶合作。

(二)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全面落實深化改革各項任務,一些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77項行政審批事項,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取消調整74項基層開具的各類證明。全面推行「五證合一」,企業登記註冊時間縮短至2到4個工作日。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效果明顯。市政務服務中心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上線運行。公布市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持續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實施新一版政府定價目錄,形成水電氣熱非居民區域差別化價格體系。出台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方案,推進15項改革試點,退出「殭屍企業」55戶,市屬企業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深入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完成試點任務的80%,形成可複製推廣的8項體制機制創新,催生了10種新業態。服務貿易總額增長10%以上,「雙自主」企業出口占比進一步提高。實際利用外資130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155億美元。成功舉辦第四屆京交會。

(三)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培育。制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全面落實。提前完成國家下達化解煤炭產能180萬噸的年度任務。「營改增」改革試點全面推開,新增減稅175.7億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減輕企業負擔50億元。

實施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制定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28條改革措施,落實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20條政策,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活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22.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12%以上,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1%,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高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80%。文化創意產業活力不斷增強,企業總收入增長8%以上。實施《中國製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現代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四)城市治理邁出堅實步伐。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調整組建市規劃國土委、市城市管理委。開展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實現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兩圖合一。

強化城市治理工作,拆除違法建築超過3000萬平方米,清理地下空間1400多處,整治違法群租房1.56萬間,清理無證無照經營3.3萬戶。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和區域環境提升,完成城六區100公里架空線入地。制定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實行居住證制度,出台積分落戶辦法。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增速繼續保持「雙下降」,城六區常住人口實現了由增到減的「拐點」。

持續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完成848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663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壓減燃煤200萬噸、總量降至1000萬噸以下,淘汰老舊機動車44萬輛,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4470家。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新增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5350噸,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6%;污水處理率達到90%,再生水利用量10億立方米。建成南水北調通州支線及配套水廠,中線工程全年調水超過11億立方米,密雲水庫蓄水量突破16億立方米。實現平原地區生態林管護全覆蓋,完善山區生態林補償政策。新增城市綠地408公頃,完成造林19萬畝,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59.3%。

紮實推進交通緩堵工作,廣渠路二期等重點道路建成通車,地鐵16號線北段順利開通,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20公里,總里程達到574公里,新增公交專用道100公里,治理自行車道300公里,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1%。

(五)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推進大興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試點,首宗地塊入市交易。制定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基本完成村級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全面開展。北京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實施方案獲得批覆。制定實施通州、房山、大興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統籌推進42個重點小城鎮建設。「一綠」地區城市化建設第一批試點鄉完成90%騰退任務,農民全部整建制轉居。

落實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意見,全市糧田面積調減到110萬畝。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六網」改造提升工程,完成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7.6萬戶。對低收入村和低收入農戶實施精準幫扶措施,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市農民。

(六)社會民生不斷改善。28件重要民生實事全部落實。積極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42.8萬人。有序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門診、住院最高支付數額和大病保險待遇實現統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開展因病致貧家庭醫療救助,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深入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出台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十條政策,建設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53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50家。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1700個。出台房地產調控8條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保障性住房新開工5.6萬套、竣工6.4萬套,完成3.9萬戶棚戶區改造任務。利用疏解、拆違騰退空間,建設一批公園綠地、文體中心和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了人居環境。

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出台深化中高考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進一步提高。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出台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推進藥品陽光採購,市屬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建立基層醫療機構4類慢病雙向轉診基本標準,新增10個區域醫聯體。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群眾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有序推進「三網融合」示範點建設。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積極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加強民族、宗教、對台、僑務工作。深化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軍民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紮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實施食品藥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積極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轉型升級,強化反恐防恐能力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保持了首都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過去一年,政府自身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面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共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4件、建議1049件,辦理市政協提案938件。認真做好政府立法工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4項,制定、修改、廢止政府規章11項。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大「四風」問題監督檢查力度,開展「為官不為」、「為官亂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績效管理,開展行政問責。落實「一崗雙責」,推進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着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共北京市委帶領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各兄弟省區市,向駐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首都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人口資源環境矛盾依然突出,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垃圾污水治理任務艱巨,治理「大城市病」還要下很大功夫;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尚未充分發揮,新興產業支撐不足;社會民生事業仍有許多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優質公共服務供給總量不足與配置不均衡並存;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還需要不斷完善,精細化水平亟待提高;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監管方式相對滯後,有些部門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效率不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頂風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等等。對此,我們將本着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直面問題,勇於擔當,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7年主要任務

[編輯]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年。首都發展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存在着諸多挑戰。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已經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最重要的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這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四個中心」是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要牢固確立,切實履行好「四個服務」職責;首善標準是一貫追求,要始終堅持,力爭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而言,要緊緊圍繞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重點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來發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實際上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調結構、轉方式,就是騰籠換鳥,就是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就是改善人居環境,就是緩解人口資源環境的突出矛盾,就是更好地履行作為國家首都的職責。必須堅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工作導向,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為目標方向,把疏解與提升有機結合起來,在疏解功能中謀發展。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有中共北京市委的堅強領導,有全市人民的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韌不拔、攻堅克難,乘勢而上、不辱使命。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首都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3.5%、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3%左右,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力爭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

(一)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堅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堅持疏存量、控增量。嚴格落實新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嚴格管控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修訂並落實污染行業淘汰退出目錄,關停退出500家以上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全面清理整治鎮村產業小區和工業大院。加大疏解批發市場力度,完成動物園地區、大紅門地區、天意、永外城等批發市場的撤併升級和外遷,基本完成官園、萬通、雅寶路地區等批發市場的調整疏解和升級改造。加快部分市屬高校、醫院疏解步伐,全面推進既定項目的落實,抓好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新校區建設,加快建設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實現天壇醫院新院試運行。嚴格執行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嚴控城六區人口規模和開發強度。落實騰退空間管理和使用意見,建立新增建設用地與疏解騰退土地掛鉤機制。

推動三個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積極推動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規劃建設,實現京秦高速全線竣工,抓好軌道交通平谷線建設,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加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完成10萬畝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4萬畝京津保造林綠化任務。強化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推動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跨省市河流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做好產業對接協作,引導產業項目向曹妃甸示範區等地轉移集聚,推動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打造特色鮮明的創新服務平台,支持張承生態功能區綠色產業發展。紮實推進新機場外圍市政交通項目,啟動實施臨空經濟區規劃。

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堅持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新的理念編制各項規劃設計,嚴格規劃執行。抓緊行政辦公區和配套設施建設,年底四大市級機關和相關市屬行政部門率先啟動搬遷。完善副中心內部路網系統,建設廣渠路東延段並開展沿線環境整治。推進一批優質教育醫療項目落地。建設環球主題公園。基本消除通州區黑臭水體,實現副中心現有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實施海綿城市試點,大力推進森林濕地和公園綠地建設。深入挖掘以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塑造鮮明的城市特色。堅持建管並舉,努力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

紮實推進冬奧會、冬殘奧會和世園會籌辦工作。編制完成賽事基礎規劃和賽事交付計劃,建立可持續管理、無障礙服務等工作體系。新建競賽場館和相關基礎設施全面開工,積極推進現有競賽場館改造工作。啟動市場開發,發布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加強賽事組織管理人才培養,實施科技冬奧行動計劃,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普及冰雪運動和冬奧知識。全面開工建設世園會園區展館、世園村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公共景觀建設,開工建設部分展園,推進國際國內招展工作。啟動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籌備工作。

認真做好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抓住改善民生、特色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對河北省16個區縣的對口幫扶,認真做好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工作,完成京蒙對口幫扶、京瀋對口合作及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年度任務。

(二)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首都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深入調整供給結構。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堅決退出低端無效供給,支持首鋼集團化解外埠產能,退出處理危險廢物以外的全部水泥產能。開展虧損企業專項治理,支持分類處置50戶以上「殭屍企業」。研究制定促消費政策,實施消費品標準升級和質量提升規劃,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文化體育、休閒旅遊等新興消費,進一步提高服務消費比重。規劃建設一批特色旅遊村鎮和旅遊休閒度假項目,推進昌平、延慶、平谷、懷柔、門頭溝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聚焦重點促投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高精尖產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領域,實施230項市級重點工程。落實促進民間投資27條具體措施,推動重點項目落地。

加快推進關鍵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審批中介服務和基層各類證明。推進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所有投資項目實行一站式審批。開展全程電子化登記和市場主體簡易註銷登記試點。加強信用管理和誠信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跨部門、跨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大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重點抓好11個國家級示範項目。積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研究推出職業經理人、員工持股等改革試點。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大企業調整重組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着力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落實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鞏固提升金融、科技、信息、商務服務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服務、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人力資源等新興產業,加快奧體文化商務園、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建設。支持傳統優勢企業實施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技術改造,加快機器人創新產業基地、集成電路產業園、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建設,推動創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完善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優化提升總部經濟。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在全市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鄉鎮統籌利用試點,基本完成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土地徵收制度改革。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基本完成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區建設任務。深入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培育發展功能性特色小城鎮。高質量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任務。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調減退出高耗水種養農業,着力發展現代種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都市型現代農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抓好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主體工程。推進300個美麗鄉村建設,實施6萬戶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全面完成第三輪山區搬遷計劃。聚焦低收入農戶增收,大力推進「六個一批」精準幫扶,努力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完成國家已批覆的試點任務,抓緊推出試點深化方案和新一輪開放措施,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和服務貿易發展。打造更有國際競爭力的投資環境,促進外資外貿穩中有進。落實我市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引導企業有序「走出去」,深化與中蒙俄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城市合作,推動建設一批境外產能合作項目。深化京港澳互利合作。做好對台和僑務工作。

(三)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下大氣力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

綜合施策加強人口調控。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把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綜合治理專項行動與人口調控緊密掛鉤,形成支撐,確保取得明顯成效。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拆除違法建築4000萬平方米以上。集中開展直管公房違規轉租轉借和商改住清理整治,持續整治群租房和出租大院,完成地下空間三年綜合整治任務。嚴厲打擊開牆打洞、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等行為。推進城鄉結合部地區綜合整治,完成100個市級掛賬重點地區整治任務。全面啟動「一綠」地區城市化建設,推進「二綠」地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措施,完善積分落戶標準和政策,做好人口服務管理。

加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深入研究把握大氣污染成因和防治規律,進一步提高治理的實效性。全面實施環境保護督察,層層壓實責任,推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繼續大力壓減燃煤,完成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實施40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零」,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採暖季結束後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停機備用,全年壓減燃煤30%、總量降至700萬噸以內。抓好重型柴油車管控,推動實施六環路重型柴油車限行,公交、環衛等行業新增重型柴油車全部安裝顆粒捕集器。在城六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州區劃定區域實施低排區管控,不符合國Ⅲ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一律禁止使用。供應第六階段成品油,淘汰老舊機動車30萬輛,兩年以上出租車全部更換三元催化器。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新建3000個公用充電樁。加大工業治污減排力度,完成1萬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加快實施燕化低氮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修復等治理工程,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污」企業。嚴格控制揚塵污染,全面落實施工單位責任,開展渣土車專項整治。嚴格執行排放標準,增加環保執法編制,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懲處偷排超排行為。嚴格落實新修訂的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善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機制,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積極回應市民關切,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切實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

實施新一輪緩堵專項行動計劃。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強化公交服務,新開和優化調整40條公交線路,完成600公里自行車道和步道整治,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加強交通設施建設,開工建設2條軌道交通新線,年內增加運營里程30公里。推進興延、延崇等高速公路建設,抓緊建設西外大街西延、姚家園路、麗澤路等城市快速路。實施100項疏堵工程,推進城六區次支路建設,暢通道路微循環。開工建設北苑北、蘋果園等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智慧交通建設,集中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遏制因亂致堵。增加居住區停車設施,加強路側停車管理,在城六區建設12處停車管理示範區。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促進巡遊車、網約車融合發展。

着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和考核體系。實施新一輪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突出抓好污水管線和農村分散處理設施建設,城六區建成區基本完成污水收集管網鋪設。嚴格落實「河長制」,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改善國家和市級監測斷面水質。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29條,完成57條段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面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建成運行6項垃圾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7%。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面禁止秸稈焚燒,完成100家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實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做好工業企業原廠區污染土壤治理,開展廢棄礦山修復工作。推進延慶、密雲、懷柔、平谷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提高門頭溝生態發展水平。新增造林16萬畝、城市綠地600公頃,建設14處城市休閒公園和郊野公園,恢復和增加濕地2200公頃。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市級統籌協調,完成組建區級城市綜合管理機構,深化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推動執法重心下移。全面推進城市管理、社會服務、社會治安、城管綜合執法等多網融合,推廣「北京通」,實施一批智慧惠民工程,積極建設智慧城市。深入開展綜合治理和環境提升,改善中心城區市容市貌。持續推進城區架空線入地。抓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制定出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城六區自備井置換,完成汛後水毀修復工程。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強化資源能源日常保障。繼續做好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加快建設大興支線等配套工程,編制完成並抓緊實施後續規劃。推進陝京四線等天然氣工程建設,建立完善熱電氣常態化聯調聯供機制,確保城市運行平穩有序。

(四)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是首都發展的新引擎。堅持以「三大科學城」建設為主平台,以高校院所、創新型企業為主力軍,以重大科研項目和科學工程為抓手,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立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體系,加強年度考核評估,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建設「三大科學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全力服務保障國家實驗室在京布局,積極配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京實施並爭取承擔更多重大科技任務,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面向2030年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超前布局腦科學、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石墨烯和第三代半導體等基礎前沿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打造世界知名科學中心。進一步拓展和優化中關村科學城發展空間,積極承接國家實驗室、「兩機」專項等重大項目,在前沿科學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雙創平台建設和環境服務提升等方面實施一批項目,發揮中關村科學城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全面落實懷柔科學城發展規劃,細化完善各專項規劃,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開工建設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等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材料基因組研究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推進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前期工作,努力打造科學綜合實力新高地。實施未來科技城行動計劃,持續引進「千人計劃」等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建設高水平企業研發中心,實施10項關鍵技術攻關,加快20項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科技城發展活力。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發揮中關村改革試驗田作用,在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推動技術與資本結合等方面探索新的改革舉措。建立重大項目統籌落地機制,促進一區多園高端化、差異化發展。全面落實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28條政策措施,賦予科研單位和人員更多自主權,推動中央在京科研單位適用北京的創新激勵政策。推進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制度,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在新材料、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引進、支持全球頂尖科學家及創新團隊。加快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投貸聯動、外匯管理改革等試點,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深入推進中關村「雙創」綜合改革試點和海淀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依託高校院所、企業建立專業化「雙創」平台,引導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高端化發展。加強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和標準化工作,推進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建設,提升北京品牌的影響力。

加快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深入推進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動區域創新政策交叉覆蓋,在健全區域知識產權聯動服務機制、開展跨區域聯合監管等方面實現突破。聚焦區域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等發展需求,聯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培育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聯盟,為區域內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科技服務。搭建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載體,支持企業集團在京津冀合理布局研發、孵化、製造、售後等環節,形成協同創新產業鏈,推進共建科技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

(五)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展百姓宣講、中國夢365個故事等宣傳品牌影響力,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辦好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相關活動。開展「2017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評選表彰第六屆首都道德模範,做好先進典型、時代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和優秀志願者的選樹宣傳。統籌推進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推動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提高文化綜合服務效能。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中心建設,推進數字化圖書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提高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水平。健全公共圖書、文化活動、公益演出三大配送體系,把更多公共文化產品送到基層,倡導全民閱讀。創新百姓周末大舞台等演出形式和內容,舉辦2萬場次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落實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充分發揮文化藝術基金引導作用,扶持創作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京味文化、傳統文化等主題作品,爭取產出更多文藝精品。推動戲曲傳承創新,舉辦中國戲曲文化周系列活動。深化市屬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完善國有文化企業分類監管。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轉型升級,抓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辦好北京國際設計周。

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做好中軸線申遺前期準備工作,推進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修繕,推動恢復「一軸一線」魅力景觀。加強舊城整體保護,推進文保區騰退疏解和有機更新,保護南鑼鼓巷等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延續古都歷史文脈。傳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支持老字號品牌傳承發展。統籌推進長城、運河、西山文化帶建設,加強歷史文化景區整體保護和環境整治。積極保護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

(六)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紮實辦好重要民生實事。實施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建設提升1000個便民商業網點,推動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幫扶,做好相關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全面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精準救助,加大「救急難」力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積極做好睏境兒童和留守兒童保障工作。深化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殘疾人融合教育,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建設20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和志願服務,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措並舉,探索建立符合國情市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比例,保障房建設籌集5萬套、竣工6萬套。棚戶區改造3.6萬戶。完成1.5萬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培育和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築。以城六區為重點,繼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推進素質教育,完善實踐育人體系。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和特崗計劃,深化學區制改革,支持集團化發展和九年一貫制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扶持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繼續實施中招市級統籌各項舉措,推動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向一般初中校傾斜。實施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開展中高職與本科教育貫通培養改革試點。深化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引導部分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深入推進健康北京建設。制定實施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全面實施醫藥分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推進複合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藥品陽光採購,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大醫院與社區用藥銜接。推進分級診療,加快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引導部分二級醫院向康復護理醫院轉型。完善基層醫療績效考核制度,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實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落實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加強重點傳染病和慢病防控。優化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增加助產服務資源,提高兒科救治能力。認真執行新修訂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新建專項活動場地509片,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大力開展群眾性賽事活動,提高競技體育發展水平。

確保首都和諧穩定。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做好維護安全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各項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社區減負增效、社區協商,建設100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抓好全民國防教育,加強雙擁共建,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做好人民防空工作。認真貫徹民族工作方針政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制定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實施方案,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啟動全市安全生產重大風險源普查,開展危險化學品正面清單編制工作和集中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大力推進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消防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強化食品藥品全過程監管,讓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放心。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相融合的多元調解體系,有效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嚴格落實反恐防恐各項措施,加強監測預警預防,堅決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治理網絡空間,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今年,黨的十九大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將在北京舉辦。做好相關服務保障工作,是中央賦予的光榮政治任務。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抓好重點區域的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努力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確保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工作萬無一失。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編輯]

做好新一年工作,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是保障。政府系統要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進一步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做到忠誠乾淨擔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程序決策、按規矩辦事,注重統籌兼顧。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堅決落實各項決議、決定並定期報告工作。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進一步提高辦理質量。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科學編制政府立法工作計劃,推動城市建設和管理等重點領域立法。完善行政執法和監督體系,推動執法責任落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做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完善政務信息公開三級責任清單,推行重大行政決策預公開制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七五」普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

大力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密切聯繫群眾,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着力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完善並嚴格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加快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完善常態化督促檢查工作機制,健全限期報告、情況通報、專項督查等制度,嚴格績效管理考核,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對工作落實不力、效能低下、敷衍塞責、弄虛作假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看準了的事一抓到底,落實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督促和激勵廣大公務員強化責任擔當,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發揚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做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實績。

堅定不移推進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推進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堅決防止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首都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北京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而努力奮鬥,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