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6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劉宛康
2018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月9日在洛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0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2.7億元,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4085億元,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億元,增長12.5%。

  ——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六大高成長性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7.9和4.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44.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6.6%,產業結構正在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漸進。

  ——創新發展步入新階段。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開建。我市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電子功能材料區域集聚試點、循環經濟示範城市。以空空導彈研究院、中航光電等為代表的先進國防科技工業取得長足發展,洛陽製造在航空航天等國家一系列重大工程中綻放異彩。

  ——開放合作開創新局面。現代開放體系加快構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獲批建設,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平台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年簽訂億元以上招商引資合同390個,投資總額1769.1億元;已開工項目28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6個。實現進出口總額17.1億美元;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7.84億美元,占全市的45.8%。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全年民生支出達378.4億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3.2%。67件民生實事中,除1件調整計劃外,其它66件全部完成。脫貧攻堅初戰告捷,214個貧困村46760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預計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120元,同比增長8%。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堅持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重中之重,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將穩定即期增長與促進長遠發展相結合,聚焦關鍵、破解難題,着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狠抓項目擴投資。39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44億元,占年計劃的136.5%。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649個,完成投資1739億元。精細服務穩企業。建立地企合作雙月聯席會議制度,四次地企合作會議簽約項目100個,總投資667.4億元;簽訂金融對接協議47個、總金額2670.8億元;50個產銷對接合同金額達15.65億元。開展「政策落實進萬企」活動,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和中小企業「百千萬成長工程」,舉辦銀企、用工、產銷、產學研對接活動47場,為1515家企業提供還貸周轉金61.9億元。2次大型銀企洽談會簽約資金826億元,落實率90%以上。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5%和24%,高於全省16.1和18個百分點。

  ——堅持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發展根基,強化創新驅動,深化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以「四雙聯動」為路徑,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促進動力轉換、速度換擋、結構轉型。全面推進科技創新。新增省級以上創新主體322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8家、創新型試點企業8家。入選省創新型龍頭企業、「互聯網+」工業創新示範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一。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台211個,其中省重點實驗室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個。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個、眾創空間2個,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1項,省重大科技專項6個。清華大學先進製造產業研發基地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落戶洛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製造行業總決賽、「直通硅谷」創業創新大賽成功舉辦。「河洛英才計劃」新引進團隊5個、人才87名。高新區入選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中信重工成為國家首批企業「雙創」示範基地、17個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之一,榮膺中國工業大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全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7.6件,同比增長30%。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工業方面,實施中航光電新技術產業基地等重大結構調整項目339個,完成投資416億元;中航鋰電產業園三期等84個項目竣工投產。我市成為首個國家先進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市。服務業方面,實施白雲山自駕車營地等重大項目200個,完成投資376億元;隋唐洛陽城九洲池、衛坡古村落文化旅遊等43個項目竣工投用。全年接待遊客1.1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905億元,分別增長9.5%和16%。我市入選全國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示範市。欒川、嵩縣、孟津、洛龍被授予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着力強化載體支撐。前11個月,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1878.8億元,占全市的46%。在全省觀摩活動中,我市榮獲小組第一;高新、偃師分別入選全省「十強」「十先進」產業集聚區,西工、洛龍分別入選全省「十強」「十先進」服務業「兩區」。洛陽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國家批准。

  ——堅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戰略任務,統籌做好「三篇文章」,城鄉面貌持續改善。謀劃實施「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加強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城市綜合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增強基礎支撐能力。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洛濟高速(洛陽—濟源)、堯欒西高速(堯山—欒川—西峽)等項目加快實施;洛吉快速通道黃河大橋、310國道新建、故縣水庫引水等工程完成過半;前坪水庫成功截流;二廣高速瀍河站互通式立交等工程竣工通車;三洋鐵路、鄭登洛(鄭州—登封—洛陽)和焦濟洛(焦作—濟源—洛陽)城際鐵路、大魚溝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取得新進展。華潤首陽山電廠「引熱入洛」工程全線貫通,全市新增供熱面積364萬平方米。110千伏伊濱區拓展等11項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加大城市建設力度。海綿城市建設正式啟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獲批。城市軌道交通1號、2號線試驗段和古城快速路等項目開工建設;孫辛路改造、玄奘路等一批市政道路竣工通車;環城路、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等工程順利推進。棚戶區改造完成征遷717.4萬平方米、開工912.3萬平方米、竣工520.3萬平方米,貨幣化安置率達52.7%、高於全省19.5個百分點。河柴文化遊園等47處遊園建成投用。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實施藍天、碧水等五大行動計劃,紮實開展揚塵、機動車尾氣、露天燒烤等專項治理,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企業窯爐廢氣治理、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拆除及提標工作紮實推進。淘汰黃標車、老舊車2.4萬輛。城區地表水斷面、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造林40餘萬畝,撫育改造森林160萬畝。綠色建築數量、面積居全省首位。夯實農業農村基礎。糧食總產46.3億斤,屬歷史高產年份。新增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2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3個、龍頭企業7家,市級龍頭企業47家。66個市級美麗鄉村試點順利推進,765個提升村、510個示範村建設任務全部完成。硬化通組通戶道路2002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2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3平方公里。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出台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方案,42.5萬人在洛辦理居住證登記。洛陽新型城鎮化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問題導向,把握市場方向,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4大類57項重點改革任務有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紮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關閉退出煤礦5處(6對),化解過剩產能153萬噸;商品房庫存消化周期由2015年的23.5個月降為9個月;認真落實省、市降成本政策措施,減輕企業負擔35億元。國企改革步伐加快。33家駐洛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穩步推進,6家駐洛省企分離企業辦社會工作完成年度省定任務,首批23家市出資企業完成脫鈎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等試點工作有序推進。「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深化行政審批、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投資負面清單,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調整、取消行政審批51項,審批環節、時限平均壓縮20.9%和32.2%。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啟動實施「引金入洛」工程,平安銀行、中原銀行、中信建投、中原農業保險等金融機構順利進駐,農商行組建工作全面完成。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3家上市企業再融資11.3億元。PPP模式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同時,衛生、農林、交通、流通等領域改革持續深化,我市入選河南省內貿流通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

  ——堅持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強力推進民生工程,千方百計惠民利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精準扶貧紮實推進。各級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1個,完成整村推進項目461個,實施產業扶貧項目528個,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能力持續加強。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1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9.8億元,扶持2.3萬人創業,帶動8.1萬人實現就業。國家大學科技園、恒生科技園入選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和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8所,入園率高於全省4.5個百分點;城市區義務教育全面消除超大班額;普通高招再創新高。改擴建縣級醫院1所、鄉鎮衛生院9所。建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0個,新建農村老年幸福院202個,新增養老床位3400張。建成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個,舉辦「舞台藝術送農民」等公益性演出700餘場,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2000餘次。市體育中心、洛浦公園全民健身提升等工程竣工投用,鄉、村兩級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100%。我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入選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順利通過省全民健身示範市驗收。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積極回應群眾合理訴求,榮膺「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10周年貢獻獎」。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加強食品藥品市場監管,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嚴懲各種違法犯罪,社會治安形勢良好。

  ——堅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載體,致力勤政廉政,改進政風行風,政府效能不斷提高。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着力強化「四個意識」,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有的放矢整改問題,政府系統黨員幹部作風進一步好轉。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積極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96件、政協提案498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組建了市政府法律顧問團。審查辦理地方性法規草案2部、規章2件。我市在2016年中國法治政府評估中名列全省第一。強力推進政府廉政建設。公車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三公經費」同比下降34.1%。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政治生態不斷淨化。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加強,民兵預備役工作取得新進步,我市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同時,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統計、審計、人防、氣象、地震、史志、殘疾人工作,婦女兒童事業等均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歷屆政府班子和老同志打下的堅實基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監督支持,更離不開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團結奮鬥、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700萬洛陽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洛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實體經濟活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效農業占比偏低,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科技投入不足,產學研結合度較低,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改革攻堅進入深水區,國企改革任務繁重,深層次矛盾需要破解;對外開放程度不夠,開放載體和平台不足;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就業、就醫、教育、住房、環保等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發展環境尚需進一步優化。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決不推諉、決不迴避,一定盡全力予以解決。

  二、2017年總體要求及重點工作安排

  2017年是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實現洛陽新定位的開局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洛陽既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着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新定位賦予了洛陽光榮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勇於擔當、奮發有為,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河南打好「四張牌」;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要繼續做大做強洛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省十次黨代會強調,要「鞏固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推動豫西北各市與洛陽聯動發展,形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為洛陽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只要我們牢記使命、久久為功,就一定不會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託!

  新機遇鼓舞了洛陽人民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信心,我們要乘勢而上、厚植優勢,為洛陽趕超跨越積蓄更加強勁的能量!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相繼獲批,戰略組合疊加效應逐步顯現,為洛陽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只要我們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一定能夠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占據主動、拔得頭籌!

  新目標描繪了洛陽未來的宏偉藍圖,我們要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全面開啟率先發展的新征程!市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的奮鬥目標,描繪了「十三五」洛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只要我們緊盯目標不動搖、咬定青山不放鬆,凝心聚力、務實重干,就一定能把藍圖變為現實,譜寫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

  新形勢帶來了更多的風險挑戰,我們要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全力開創轉型發展的新局面!當前,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區域競爭日趨激烈,新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自身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有效破解,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倒逼壓力增大。但是,只要我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就一定能夠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率先發展!

  根據市委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市黨代會,省委、市委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中求新、穩中求好,堅持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堅持以體系為支撐、以專項為帶動、以項目為抓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快推進「9+2」工作布局、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在實際工作中力爭更好一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值保持穩定,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65個百分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提出這樣的預期目標,既保持了全市經濟發展速度的連續性,又明顯高於全省發展目標,與中央、省要求和洛陽市「十三五」發展目標相一致,與洛陽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相適應,與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的奮鬥目標相吻合,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爭取更好的結果。

  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穩定經濟運行,壯大綜合實力,努力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堅持把穩定經濟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突出任務,以穩保進、以進固穩,穩中求新、穩中求好。一是精細服務穩企業。實施企業「倍增提質」計劃,加強運行監測,搞好要素保障,堅持分類施策,創新服務機制,不斷提高質量效益。提升軌道車輛、成套裝備、鐵路軸承、光電連接器等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支持光伏企業拓展應用市場,推動有色金屬行業調整改造提升。搶抓新一輪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機遇,積極開展大用戶直購電交易。辦好銀企洽談會,全年計劃新增貸款320億元以上。二是狠抓項目增投資。大力實施「964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突出抓好415個總投資3295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全年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400個,完成投資2800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400個以上,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抓住國家有序放開配電網、電信、市政等領域市場准入的機遇,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三是多策並舉促消費。落實國家「十大擴消費行動」,着力擴大住房、旅遊、文化等領域消費,積極培育健康養老、體育健身等新型消費業態,增強區域消費輻射效應。

  (二)突出示範帶動,優化創新生態,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快實施8個重大專項,爭當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領頭羊、全省創新發展的排頭兵。一是加快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學編制洛陽片區發展規劃,圍繞開放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結合、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先行先試,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二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為載體,依託中信重工、高新區等國家、省級「雙創」示範基地,大力實施「重微共振」工程,建設13個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提升20個創新創業載體,積極爭取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打造最具活力的國家創業創新示範城市。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將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納入績效評價體系,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依託科技大市場網上交易服務平台和線下服務大廳,吸引、集聚科技資源,建設豫西北乃至全省科技資源交易中心。四是強化創新平台支撐。大力推進創新主體、創新平台「雙倍增」行動,實施創新龍頭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培育400家創新主體,新增研發平台260家。支持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等加快建設;圍繞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建設提升20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骨幹企業、科研院所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建設科技園區和孵化器,提升縣域創新發展能力。五是優化創新生態體系。引導金融資金、社會資本進入技術創新領域,探索設立科技創業種子投資引導資金、天使投資引導資金、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資金,滿足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鼓勵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或掛牌交易。大力實施「河洛英才計劃」「河洛工匠計劃」,培養引進一批具有重大技術突破和較強產業化能力的領軍型、緊缺型人才團隊。實施標準引領、質量認證和品牌帶動工程,提升全市質量水平。

  (三)強化項目支撐,振興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圍繞「565」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實施8個重大專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國家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促進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一是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業。計劃實施重大項目337個,完成投資616億元。重點推進中信重工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化基地、中原大數據云計算中心等197個續建項目;爭取洛陽石化煉油擴能改造「一主四輔」和煤制氫項目、重渡溝國家旅遊度假區等140個項目開工建設。二是積極培育六大新興產業。計劃實施重大項目160個,完成投資351億元。重點推進中國一拖新型輪拖智能製造工廠、民生藥業集團二期等97個續建項目;爭取中航光電智能機器人產業化等63個項目開工建設;國艦機器人核心部件產業化、格力電器物流配送中心二期等項目竣工投產。三是大力發展五大特色產業。計劃實施重大項目179個,完成投資327億元。重點推進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旅遊商業設施等125個續建項目;爭取河科大二附院綜合樓等54個項目開工建設;科大訊飛洛陽語音雲創新研究院等項目建成投用。四是提高融合發展水平。圍繞航空航天、後勤保障、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軍民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工程,組建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爭創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大力發展製造業服務業,促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創建產業與金融合作試點城市,加快建設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五是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大力實施主導產業升級、創新能力提升、服務功能完善、產城融合發展等行動計劃,抓好集聚區體制機制創新、產業布局優化、閒置土地利用等工作,推動產業集聚區提質轉型。全市產業集聚區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主導產業項目165個,竣工120個。啟動服務業專業園區規劃建設,推動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提質增效,實施產業項目90個,完成投資190億元。

  (四)聚焦改革攻堅,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全面深化各項改革,實施4個重大專項,讓改革紅利加速釋放、市場活力充分迸發!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去產能,嚴控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新增產能,以法治化、市場化手段淘汰落後產能,防止已淘汰產能死灰復燃;大力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支持企業採用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提質增效。圍繞去庫存,落實好信貸、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鼓勵農村和外來人員進城購房,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進租購併舉,滿足剛性需求,化解商品房庫存;對庫存量較大的縣(市)區,減緩用地供應,加大貨幣化安置力度。圍繞去槓桿,把降低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槓桿率作為重中之重,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引導企業通過債轉股、股權融資、掛牌上市、股本增發、再融資等方法降低負債率;抓好掛牌上市後備企業梯隊培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圍繞降成本,重點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下功夫,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涉企收費專項整治,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以減少「跑冒滴漏」為着力點,引導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圍繞補短板,緊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和人民群眾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加大對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務、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和投資結構,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二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支持中鋼洛耐、中鋁洛銅等央企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紮實推進駐洛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推動洛銅集團、LYC軸承等省企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類推進市(縣)屬企業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市出資企業脫鈎改制,推動有色礦業、萬基控股等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持續深化地企合作,擴大合作成果。三是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特色農業「百鄉百村」示範創建工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百社百場」示範培育工程,建設高標準糧田4萬畝,新增市級以上示範社50家以上、示範家庭農場30家以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實施特色溝域經濟重大專項,建成10條溝域經濟產業帶。抓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供銷系統綜合改革,紮實開展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試點,穩步推進水利、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場等各項改革,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四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持續實施「引金入洛」工程,引進恆豐銀行、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洛陽銀行上市步伐,壯大地方金融主體。推進15家企業上市(掛牌)、再融資,實現資本市場融資185億元以上。積極推廣PPP模式,擴大融資成果。鼓勵支持金融創新,引導設立各類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併購基金,探索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集合票據、雙創債,不斷豐富金融業態。五是深化其他領域改革。按時完成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統籌推進財政、教育、文化、價格、交通、公務用車等領域改革。六是加快發展非公經濟。積極培育國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與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發和成果轉化機制。繼續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建設鎢鉬鋁鈦材料精深加工等10個小微企業工業園。七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大型市場,做強市場功能,做優市場環境,匯聚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加快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提升農村電商發展水平。

  (五)完善載體功能,優化空間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6個重大專項,加快形成「四級聯動」城鎮總體布局。一是強力推進「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完成四期總規實施評估,啟動五期總規修編,高標準編制「一中心六組團」戰略規劃,推動中心城區與六組團產業承接、交通連接、生態對接,打造「半小時經濟圈」。「一中心六組團」計劃開工項目268個、竣工135個,完成投資561.6億元。二是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加快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大力推進「一環線、12座立交」等一批重點市政工程。洛北城區要以疏解提升為主,啟動建設王城大道快速化、洛吉快速通道與定鼎路互通立交等項目,確保一季度河洛路改擴建工程開工,牡丹文化節前新街跨洛河大橋竣工、新伊大道開工,上半年九都路東延長線工程竣工。洛南城區要着力完善公共服務功能,確保東環路二期、南環路牡丹文化節前完工,古城快速路一期項目上半年完工、二期項目4月開工;開工建設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項目,加快動車停車場前期工作,確保與城際鐵路同步開建。伊濱城區要加快核心區建設,拉開框架,儘快實現與周邊城區連接,重點抓好漢魏大道等主幹路網建設,力爭科技大道等項目牡丹文化節前建成通車,伊濱路與顧龍路7月實現連通。三是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全面啟動洛陽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高質量完成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設任務,確保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8%以上。積極爭取國家城鄉交通一體化試點,開通「六組團」城鄉公交車。棚戶區改造完成征遷680萬平方米,新開工安置房5.62萬套,基本建成3.5萬套。抓好偃師、孟津、新安「百城建設提質示範工程」,實施縣城管理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創建一批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衛生縣城。實施特色小鎮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四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雙修」示範城市建設,開展廣告整治、綠化提升、亮化改造和山體、水系、綠地修復。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確保90%以上市區主幹道實現機械化清掃。有序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二期工程建設,實現城市管理平台配網運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試運行。五是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和示範村創建活動,確保27%以上的行政村達到提升村創建標準,18%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示範村創建標準。持續抓好農村秸稈禁燒。

  (六)強化輻射帶動,提升承載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大力實施8個重大專項,推動基礎設施協調共建、均衡發展。一是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圍繞建設洛陽全國性樞紐,做好洛陽機場改擴建三期、焦濟洛城際鐵路、欒盧高速(欒川—盧氏)、澠欒高速(澠池—欒川)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堯欒西高速、洛濟高速等項目建設;確保二廣高速市區段擴寬改造工程上半年開工,新汝高速(新安—宜陽—伊川—汝陽)下半年開工,力爭鄭登洛城際鐵路年底前開工。加快建設4A級以上景區快速通道和縣鄉之間二級公路,確保洛吉快速通道黃河大橋10月主體建成、12條幹線公路年底前建成通車。抓好城市快速路和快速公交「雙快系統」建設,對環城高速公路重點出入口進行提升改造,確保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上半年開工、力爭2號線下半年開工。二是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持續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擴能增效工程,加快東環線燃氣管網和伊川至嵩縣、欒川天然氣管道建設,抓好500千伏洛陽東等43項電網工程;積極推進神華國華孟津電廠等「引熱入洛」工程,新增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60%。三是提高農業綜合保障能力。抓好中小河流治理、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完成小浪底南岸灌區前期工作、前坪水庫年度建設任務、故縣水庫引水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平方公里。完成60個小城鎮(中心村)、100個貧困村電網改造。建設農村公路600公里、橋梁2800延米。

  (七)傳承歷史文脈,彰顯文化特色,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實施5個重大專項,着力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和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一是彰顯歷史文化名城底蘊。編制完成全市域文物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大力推進隋唐洛陽城應天門、定鼎門片區、南城牆遺址公園和漢魏故城太極殿、漢函谷關等一批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加快建設全國大遺址保護示範基地。積極推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絲綢之路博物館、倉窖博物館、古代壁畫保護研究中心建設,支持民辦博物館發展。紮實推進老城歷史文化街區、澗西工業遺產群和傳統村落保護整治。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保護。二是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以「旅遊+」和「全域旅遊」理念為引領,加快智慧旅遊試點城市建設和4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重點推進靈山文化旅遊園區等一批文化旅遊項目。大力開展國家、省級旅遊度假區、A級景區創建,重點打造以老君山、白雲山等為代表的生態休閒度假游品牌,以精品化景區帶動旅遊業提檔升級。積極發展農耕文化、都市農業等鄉村旅遊,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加快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滑雪、漂流、汽車營地等體育旅遊產品,溫泉養生、醫療養老等康體旅遊產品,實景演藝、影視演出等文化旅遊產品,形成多元化的旅遊產品體系。辦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市十三屆運動會暨全民健身大會等重大節會。全年接待遊客1.23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40億元。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實施圖書館、文化館提升改造工程,規劃建設科技館新館、方志館,確保城市規劃館建成投用,爭取建成市文化館、少兒圖書館、非遺展示中心。大力開展「百場公益性文化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動,創作一批具有洛陽特色的優秀藝術作品。

  (八)加強環境保護,狠抓污染治理,加快構建生態環境建設體系。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5個重大專項,統籌推進「五大行動計劃」,努力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一是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狠抓燃煤、工業、揚塵、油品、黃標車等重點領域污染治理,加快推進煤改電、煤改氣,集中整治「小散亂差」污染企業,徹底消除污染圍城問題。全面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落實「河長制」,加快水生態文明試點市建設,大力推進「四河同治」,加強河渠截污、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管網建設,完成縣城黑臭水體垃圾清理、截污納管。加強城鎮污水、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全部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90%以上。二是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施廊道綠化、城郊森林提升、荒山綠化工程,建設環城沿路生態防護隔離帶,完成廊道綠化提升1045公里、5萬畝;對周山等城市森林公園實施改造提升,完善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服務功能;加強天然林保護、濕地公園建設。實施51項園林綠化工程,加快洛浦公園提升改造,持續抓好中心城區道路、公園、園林綠化提升及小遊園建設,擴大城市綠量。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礦產資源及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與污水處理廠污泥循環利用,完成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建設。實施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重點推進中再生洛陽公司報廢汽車拆解等項目,確保全市資源產出率同比提高5%以上。

  (九)加強平台建設,擴大雙向開放,加快構建現代開放體系。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5個重大專項,全方位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中西部對外開放新高地。一是加快開放平台建設。認真編制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實施方案和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等規劃,紮實開展各項改革試點,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和知名企業落戶。抓好綜合保稅區申建,完成空港經濟區規劃編制,支持建設中儲保稅物流中心。積極推進鐵路口岸和鐵路物流園區場站建設,爭取開通鐵路國際貨運班列。完善洛陽航空口岸功能,提升機場航空貨運保障能力。力爭創建省級以上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2個以上。二是大力推進精準招商。發揮科研院所和產業基礎優勢,圍繞「565」現代產業體系和60個重大專項,開展「一對一」產業專題對接活動,積極承接發達地區鏈條式、集群式產業轉移,吸引龍頭企業、關聯企業入駐,引進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不少於80個。三是推動外貿穩定增長。大力培育、引進「兩頭在外」企業,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積極培育外貿綜合性服務企業、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力爭洛陽外貿公共服務平台建成運營。四是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支持優勢企業到境外投資,參與國家級合作工業園開發,開拓「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推動對外承包工程與外派勞務有機結合,鼓勵中鐵隧道集團、石化工程公司等對外承包工程,帶動技術、標準和大型機械及成套設備出口。

  (十)傾力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加快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積極實施5個重大專項,辦好省定、市定民生實事,讓洛陽人民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力實施「五個一批」,抓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重大項目建設,完成198個貧困村、8.12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確保伊川脫貧摘帽,偃師、洛龍、伊濱整體脫貧。二是穩定就業促進創業。大力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持續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建設,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億元,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互聯網+高校畢業生服務」,實現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完成創業培訓1萬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3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6萬人。三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啟動第三期學前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3個,擴大公辦、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加快實施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城鎮義務教育資源擴充五年計劃,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151個,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繼續做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高質量完成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加快推進職業技術學院、幼兒師範學校搬遷改造及職教園區建設;支持駐洛高校改革發展,促進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鼓勵、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四是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紮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抓好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制度整合工作。加強征繳管理,確保各項社保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實施好「菜籃子」工程,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菜」「便宜菜」。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積極推進國家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和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建設,整頓改造提升現有養老機構,提高農村敬老院集中供養水平,新建養老床位3000張。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基本建成公共租賃房5000套,分配入住4000套。改造農村危房5000戶。五是着力打造健康洛陽。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提高公共醫療服務水平,打造「15分鐘就醫圈」。積極推動洛陽正骨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落實全面兩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快縣(市)「兩場三館」體育設施建設,打造「15分鐘健身圈」。六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健全事故防控體系,實施尾礦庫標本兼治工程,堅決防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持續推進平安洛陽建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加強矛盾排查化解,有效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提升新形勢下國防動員、國防教育、設施保護、雙擁等工作質量。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統計、審計、人防、氣象、地震、檔案、殘疾人工作、婦女兒童事業等工作。

  三、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持續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公信力和服務水平,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政府形象。

  (一)深化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建設,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並實行動態管理,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全面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職能歸併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努力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二)推進依法行政,切實維護公平正義。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政府法律顧問網絡,大力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意見,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着力打造誠信洛陽。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使政府的每一項決策都遵從法律法規、體現社情民意、彰顯公平正義!

  (三)堅持抓實抓長,全面提升效能效率。加快智慧城市和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市民中心建設,高標準打造貫通市縣的政務服務平台,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企業更滿意!大力倡樹「清新簡約、務本責實」作風,提升公務人員素質,優化政府工作流程,推動政府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四)從嚴正風反腐,着力打造廉潔政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深入開展政風行風建設,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肅查處懶政怠政為官不為行為。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現審計全覆蓋。紮實開展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從源頭上遏制和預防腐敗行為。注重家風傳承,以良好的家風促政風帶民風。

  各位代表!新定位帶來新機遇,新目標開啟新征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進、積極作為,為早日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譜寫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