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8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7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張曉燕
2019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月29日在盧氏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回顧

[編輯]

2017年,是我縣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縣政府以創造優異成績、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主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1),深入踐行「五大理念」(2),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以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堅持發展興縣、轉型提升,堅持生態立縣、「三生」(3)融合,堅持人才強縣、創新驅動,堅持黨建引領、強基固本,深入實施「九大行動」(4),不斷強化「四項舉措」(5),着力調結構、促轉型、補短板、惠民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亮點紛呈、勢頭強勁。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1.1億元,同比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40.3億元,同比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6億元,同比增長1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31億元,同比增長1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9億元,同比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5億元,同比增長1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613.7元,同比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817.7元,同比增長10%。

一年來,我們在抓大事、謀要事上敢作為,在解難事、辦實事上顯擔當,匯聚起了全縣上下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勇爭一流的磅礴合力,集聚了攻堅新勢能,開創了發展新局面,樹立了盧氏新形象。2017年7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到盧氏調研,對我縣抓黨建促脫貧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全省金融扶貧現場會在盧氏召開、全國金融扶貧觀摩會在盧氏觀摩,金融扶貧「盧氏模式」得到中央領導和國務院扶貧辦肯定,要求在全國推廣;「推廣盧氏縣金融扶貧經驗」寫入《中共河南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啟新時代河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意見》;「推廣金融扶貧盧氏模式」寫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全省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現場會、春季造林現場觀摩會和全市轉移就業脫貧攻堅推進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暨城市管理推進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在全省河長制培訓會議、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會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議上,我縣作典型發言;在全市重點項目及產業集聚區觀摩活動中盧氏被評為第一名。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精準發力綜合施策,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編輯]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發展機遇,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紮實推進全省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為抓手,扭住關鍵環節,採取超常規舉措,以較真求認真,以碰硬求過硬,同心同德、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金融扶貧勇闖新路,涓涓活水澆灌良田;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星星之火燎原山鄉;易地搬遷大頭落地,棟棟新居拔地而起;基礎設施強力推進,短板支撐更加堅實;公共服務不斷優化,幸福指數持續提升;轉移就業快速增長,致富渠道逐步拓寬;社會保障日趨完善,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實現1.09萬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超上級下達減貧目標1.87%。貧困發生率由15.23%下降為12.03%。金融扶貧試驗區成功創建。按照「政銀聯動、風險共擔、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工作思路,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搭建起了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產業支撐「四大體系」,破解了服務怎麼保障、信用怎麼評定、風險怎麼防範、項目怎麼選擇、成本怎麼降低「五大障礙」,激發了內生動力、淳樸了文明風尚、提升了產業水平、鞏固了堅強堡壘。充分發揮了金融在脫貧攻堅中的外溢、放大、撬動和聚合效應,擴大了有效投資。全年新增扶貧貸款超過10億元,是上年度的11.5倍,貧困戶戶貸率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同時,我縣還被國家開發銀行確定為全國「開發性金融精準扶貧示範點」;全國先後有101批次81個市、縣(區)3000餘人次,到我縣交流學習「盧氏模式」。易地扶貧搬遷大頭落地。2017年計劃搬遷的4423戶16201人全部分房到戶,「十三五」扶貧搬遷工程2018年上半年將全部具備入住條件。產業扶貧初見成效。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4家,合作社達到1349家,家庭農場13家。建成培訓就業基地19個、產業扶貧就業基地176個、產業扶貧增收大棚1213個,帶動貧困群眾12985人,戶均增收3500餘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提升。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教育、文化、衛生等項目建設加快實施,為脫貧致富奔小康構築了堅實的支撐,63個貧困村達到「五有六通」(6)標準。

招商引資動力強勁,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編輯]

堅持把擴大投資作為經濟提速的重要抓手,圍繞綠色農業、特色工業、全域旅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簽約項目明顯增加,到位資金大幅提升,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縣招商引資完成28.98億元,簽約項目17個,簽約金額63.2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2.31億元,完成進出口7.12億元。緊盯重點項目建設,投資保持高位增長。確定總投資620.6億元的115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27.4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1%。中金集團改擴建、聖瑪斯空氣淨化器、蘭博爾標準化廠房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其中,樂氏同仁三門峽製藥有限公司易地擴建項目完成投資3.2億元,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光伏扶貧實現110個省定貧困村全覆蓋,其中一期40個已經併網發電、二期70個2018年春節後併網發電;九拙堂電子商務標準化生產基地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編輯]

產業層次更趨合理,新興產業成長興旺,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特色產業興縣富民行動」成果豐碩。

綠色農業強勢發展。編制產業扶貧規劃,大力發展「果、牧、菌、煙、藥、菜」等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四大產業片區,實施「四個一百」(7)工程,實現貧困戶核桃、連翹等長效產業增收項目全覆蓋。林果業,新發展核桃20萬畝,新建基地56個,全縣核桃總面積超過70萬畝;新發展獼猴桃、大櫻桃等特色水果1萬畝,新建基地8個;建成無刺花椒基地4個,面積突破4000畝。林果業產值6.04億元。畜牧業,先後引進科爾沁集團、三陽畜牧等養殖企業6家,建成基地12個,發展特色養殖合作社133個,畜禽總存欄量達到154.9萬頭(只),同比增長28.2%,總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30%,帶動3350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食用菌,建設食用菌產業園2個,生產基地12個,發展食用菌1.26億袋,實現產值9.16億元,帶動貧困群眾4199戶。煙葉,種植7.5萬畝,收購17.33萬擔,稅收0.45億元,帶動貧困群眾1000餘戶。中藥材,完成連翹人工種植14萬畝,建成范里鎮柏坡村等萬畝示範基地5個,橫澗鄉青山村等千畝示範基地34個,人工種植總面積達20.4萬畝。蔬菜,建成沙河鄉果角等高山有機蔬菜基地8個,大棚367個,帶動貧困群眾105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新認證綠色產品8個,累計完成「三品一標」(8)認證51個;新註冊商標72件,新培育省著名商標2件,累計完成商標註冊410件。

特色工業重大突破。強化運行協調,擴增量,夯基礎,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經濟支撐更趨有力。一是企業「兩化」(9)實現突破,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中原礦業井下採礦實現全程全方位視音互通;北方礦業實現了采、運等全過程信息化,節省人力20%,提高工效30%以上,企業效益進一步提高。二是產業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2.9公里熊耳路和南岸給排水管網聯通工程已完成,建成區面積達3.4平方公里。強化服務,工業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其中金海食用菌產業園和林海興華專用設備加工產業園將於2018年3月建成投產。累計入駐項目51個,規上企業2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稅收1.01億元,就業4500人。

第三產業活力迸發。全力抓好以生態旅遊、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培育經濟增長點,拓展轉型新空間。一是全域旅遊快速發展。圍繞「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目標,全力推進龍頭景區和精品路線建設。豫西大峽谷優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雙龍灣景區進入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序列,豫西百草園成功創建4A景區,大鯢灣、冠雲山等6個在建景區和縣城至大鯢灣、縣城至盧欒交界處等10條精品線路紮實推進。建成城鄉公廁40個、文明驛站10個、農村公路旅遊服務站10個,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第三屆「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旅遊文化節、第十一屆雙胞胎漂流大賽等一系列節慶賽事活動,旅遊影響力顯著提升,榮獲「最具綠色宜居投資潛力城市」「華旅獎·全國最佳鄉村旅遊示範縣」「2017中國候鳥旅居小城」等國家級榮譽。全年接待遊客198.1萬人次,同比增長213%,旅遊業總收入9.4億元,同比增長230.5%。二是電子商務突飛猛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順利通過國家商務部考核。先後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國內知名電商合作,建成農村淘寶服務站180個,全縣電商企業近百家、個人網店千餘個,全年交易額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110%,帶動55個貧困村3600餘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完成「原本盧氏」公共品牌設計及商標註冊,盧氏香菇作為全省唯一產品走進中央財經頻道「中國電商扶貧行動」直播間;「自由山水·清清盧氏」在中央電視台華人頻道、百度百科、中國網聯合推出的「為家鄉推介」節目播出,盧氏農產品和旅遊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編輯]

堅持規劃引領、城市帶動,城鎮布局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美麗鄉村建設進展順利,地域特色更加彰顯,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一是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加快實施,《盧氏縣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順利通過評審,正在報批;統籌推進西城區、老城區、洛河南岸區三個片區開發改造,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縣城建成區面積突破1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37.35%。確定的26個新型城鎮化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25億元,其中西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范里鎮濱河新區易地搬遷小區、雙槐樹新村等城鎮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莘源西路及洛河路等6條城區道路、東大街特色商業街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城區燃氣、集中供熱一期工程順利完成,火車站站前廣場建設方案正在規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二是堅持建管並舉,深入推進「兩違」(10)及小產權房治理,下達限改通知300餘份,查處違建案件12起,集中局部拆除90處。城管數字化初見成效,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三是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三線一廊」(11)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成效明顯,市定11個精品村和4個示範村順利通過驗收。累計建成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4個,市級56個。

「三城聯創」(12)成績突出。廣泛開展「三全三帶三提升」(13)活動,突出抓管理提效能、抓整治促提升,推進共創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城市環境更加整潔、市容秩序更加規範、道路交通更加通暢、人文環境更加優良,廣大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城市品位、韻味和滋味逐步展現,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幅提升。「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一次性創建成功,省級文明縣城提名城市順利通過考核、省級衛生縣城成功通過復驗。

交通建設提速發展。盧氏通用機場建設項目成功簽約,蒙華鐵路建設順利推進,盧氏至欒川高速開工建設,盧氏至洛南高速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推進幹線公路提升,G209、G344、S328、S246、S512線等路段改建有序推進。建成縣鄉公路225.1公里、通村公路235公里、通組道路300公里、橋梁1646延米。完成53個行政村通班車任務,盧氏至豫西大峽谷、雙龍灣至三門峽兩條景區專線投入運營,城市公交3號線順利開通。

水利保障持續強化。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制」(14)體系,構架「水利衛士」河道監控平台,實現洛河、老鸛河等重點河段在線監控。「百日清河行動」成效顯著,整治河流41條286公里;投資2305萬元,建設飲水工程50處,解決18個鄉鎮52個貧困村47915人安全飲水問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重大水利工程進展順利,雞灣水庫、麻地溝水庫前期工作和洛河城區段綜合治理有序推進。

電力通訊迅猛發展。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投入運行,投資4.6億元完成165個行政村1689個自然村電網升級改造,55個易地搬遷安置點電網配套工程已完成29個;投資1.84億元新建手機基站472個,基站總數達1622個,新增寬帶端口2.6萬個,352個行政村寬帶及手機信號全覆蓋。

五、民生保障明顯改善,社會事業蒸蒸日上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續加大薄弱環節投入,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民生實事順利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建設、河道治理、交通通信提升、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城市路網建設、堅強電網建設、縣鄉村三級衛生醫療保障能力建設、城區專業市場建設、城鄉公廁建管等「十項民生實事」基本完成。

教育資源更加優化。高招本科上線率、中小學教學質量繼續保持全市領先;義務教育均衡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投資9.01億元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造的60所學校,西城小學、西城幼兒園等8所學校在2017年9月開學時已經投用,其餘大部分在2018年春節後開學可投用,教育條件大幅改善;社會力量辦學取得突破,清華園學校已於2017年9月開學招生。

文化科技惠民利民。大力實施「春風化雨·文化惠民」行動,送戲下鄉333場,放映公益電影4224場;全縣「兩館一站」(15)作用有效發揮,五里川鎮文化站榮獲全省先進綜合文化站稱號;省級文化先進縣創建紮實推進;建成村級綜合文化中心45個,累計73個貧困村達標;城隍廟維修開始施工,中央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項目建成投用。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建成三門峽市首家農村中學科技館;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實施省科協「百千萬科普工程」(16)計劃,打造專業化科技人才隊伍。

醫療衛生加快發展。一是為全縣所有貧困人口建立了健康檔案,省市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範圍逐步擴大,貧困人口「先診療、後結算」和「一站式」服務全面實施;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二是在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的基礎上,又為貧困人口購買大病兜底醫療保險,構建起貧困人口醫療保障「五道防線」。三是縣醫院成功創建二甲綜合醫院,投資7.18億元的縣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主體即將封頂;完成6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192所,其中,110個省定貧困村全覆蓋。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城鎮新增就業708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3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26萬人次,其中貧困家庭勞動力1.6萬人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807萬元,扶持511人創業,帶動2000餘人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4%。二是落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醫療救助、殘疾人補貼等社會救助政策,全年發放各類資金共計6067萬元,惠及6.2萬人次,其中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602.31萬元,9727名殘疾群眾受益。三是社會保險待遇穩步提高,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72元達到1920元,失業保險金人均每月增加88元達到1376元。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意外險、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和見義勇為救助責任保險279.75萬元,6.3萬名貧困群眾受益;為扶貧一線工作人員購買意外險24.5萬元,4900名工作人員受益;縣級財政配套補貼82.5萬元為647戶群眾購買香菇互助保險,提供了2579.4萬元的風險保障,339戶貧困群眾受益。四是完成19所敬老院升級改造,順利爭取榮軍光榮院項目資金1490萬元,實現省級雙擁模範縣創建「六連冠」。

生態建設不斷加強,自然魅力愈加彰顯

[編輯]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決不走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發展之路,藍天、碧水、鄉村清潔、生態建設「四大工程」深入推進,「天藍地綠·生態涵養」行動成效顯著,環境質量持續鞏固。

藍天工程大力開展。順利完成全縣5651戶「雙替代」(17)改造工作,取締174家「小散亂污」企業。紮實開展揚塵管控、散煤管控和黃標車淘汰、秸稈禁燒、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等工作,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全面落實。空氣質量持續優良,全年優良天數316天,超目標任務113天,PM10、PM2.5濃度均值分別低於目標值28微克/立方米、21微克/立方米。

碧水工程深入實施。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完成畜禽禁養區養殖場拆遷,順利推進加油站雙層罐改造、黑臭水體整治等工作;加強出境斷面水質管控,洛河控制斷面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淇河、老灌河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

鄉村清潔持續加強。按照「三無一規範一眼淨」(18)工作標準和「六清三化四規範」(19)工作要求,融資9.4億元,對110個省定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建垃圾池439個,購置垃圾清運車88輛、垃圾箱1177個,圓滿完成市下達20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村容村貌顯著提升;全面啟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生態工程紮實推進。全年完成林業生態建設26.9萬畝,超任務4.89個百分點;強力實施鄭盧高速和縣城南山綠化提升工程,建設杜關、官道口等5個造林精品工程,總投資49.17億元的國家儲備林項目成功申報。成功創建沙河鄉沙河村等2個省級生態示範村、獅子坪鄉花園寺村等5個市級生態示範村,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1個,省級生態村48個,市級生態村95個。

效能革命深入開展,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編輯]

嚴格落實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紮實推進「兩學一做」(20)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加強法治、廉潔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全面啟動「七五」普法(21)工作,全民法治意識明顯增強。加強審計監督,全年完成本級財政預算執行等審計項目31個,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結算審計139個。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94件、政協委員提案91件。進一步簡政放權,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0項,取消82項,合併減少13項。着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高標準建設集金融服務中心、行政服務中心、12345政府服務熱線為一體的為民服務中心,由原來的300餘平方米、15個部門、122項行政審批事項發展到現在的3000餘平方米、53個部門、490項行政審批事項入駐,可實現「最多跑一趟」事項344項,即到即辦事項247項。截止2017年底,建成6個月來,辦理各項事務14萬件,全年突破16萬件,受到上級領導、來盧客商、廣大干群充分肯定普遍讚揚。

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編輯]

緊緊圍繞推進平安、法治、過硬隊伍「三大建設」,圍繞打好十九大安全穩定保衛戰、公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提升攻堅戰、平安建設先進縣爭奪戰「三場硬仗」,圍繞服務經濟發展「一個中心」,確保「五不發生」(22),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保障。今年以來,全縣刑事發案966起,同比下降12.59%;破案582起,同比上升31.97%;「雙搶」案件(23)連續26個月零發生,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縣來訪接待中心共接待群眾來訪1320起4409人次,共受理網、信、電及上三級信訪案件789起,按期結案率100%,滿意率78.4%,圓滿完成了國家、省、市「兩會」,「一帶一路」峰會和黨的十九大等敏感期信訪穩定工作。食品藥品和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持續加強。統計、審計、監察、民族宗教、工商質監、檔案史志、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新業績,全縣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階段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一年來取得的成績,是上級黨委、政府親切關懷、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結果。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勞動的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駐盧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所有關心支持盧氏建設事業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脫貧攻堅任務還相當艱巨。農村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仍需提速,部分行業扶貧部門重視程度不夠;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不足,面對優惠政策不能緊抓機遇,部分群眾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帶動產業的龍頭企業依然較少。骨幹財源少,經濟體量小、實力弱,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多數龍頭企業還在建設期,帶貧效果不明顯。三是城鎮承載能力明顯較弱。城鄉建設欠賬多,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水平低,支撐保障能力不足,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四是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旅遊等服務業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和對就業帶動吸納能力還較弱,發展動力仍需加強。五是幹部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隨着脫貧攻堅、金融扶貧、改革創新縱深推進和新矛盾新問題的增多,幹部的眼界、思路、能力等綜合素養與新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本領恐慌危機突出。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我們更要看到當前的大好形勢和良好的發展機遇。盧氏是國家級貧困縣、革命老區縣、河南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中央、省、市高度重視,各項優惠政策疊加,各級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們要緊緊抓住當前脫貧攻堅這一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要切實把各級領導的重視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勁動力,要倍加珍惜目前亮點紛呈勢頭強勁的經濟發展好態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全力做好2018年各項工作。

2018年工作安排

[編輯]

各位代表,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克難攻堅年和作風建設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金融、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24)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25)戰略布局,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着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着力推進「九大行動」,着力深化「三城聯創」,着力改革創新、開放招商、項目建設、環境優化,着力培育和激發內生動力,紮實開展克難攻堅年和作風建設年,奮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盧氏。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高標準實現上級下達目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實現以上目標,要突出抓好以下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深化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盡銳出戰打好脫貧攻堅戰

[編輯]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以深化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六個精準」(26),落實「五個一批」(27),抓實「五條路徑」(28),確保實現3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60個貧困村達標退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所有省定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部達標、產業項目全部建成見效、所有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產業項目全覆蓋、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脫貧目標。

不斷鞏固提升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成果,切實使金融服務體系「活」起來、信用評價體系「准」起來、產業支撐體系「實」起來、風險防控體系「硬」起來。一是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圍繞綠色農業、特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以信貸投向促進產業轉型發展。二是優化扶貧貸款投放,在繼續做好扶貧小額貸款、龍頭企業貸款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專業合作社、電商企業和非貧困戶的信貸投放,全年新增扶貧貸款10億元以上。三是推動企業上市掛牌,利用貧困地區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優惠政策,建立上市企業後備庫,完善支持企業上市獎補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多渠道融資,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創新,主動引進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通過改革、開放、創新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大膽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服務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

注重高質量快速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編輯]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特色產業興縣富民」行動,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做強一產。樹立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打造綠色產品基地。圍繞「果、牧、菌、煙、藥、菜」六大特色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組織、農戶參與、基地承載」利益聯結機制,建成10個培訓就業基地,100個產業扶貧就業基地,1000個產業扶貧增收大棚,實現所有貧困人口產業扶持政策全覆蓋。林果業,完成15萬畝核桃產業發展任務,打造精品園10個、示範園50個、標準園100個;抓好石龍頭核桃生態主題公園和文峪南寺萬畝核桃農游一體採摘園建設。畜牧業,以創建「現代生態畜牧業示範縣」為目標,不斷擴大科爾沁肉牛、三陽畜牧小尾寒羊、昊豫盧氏雞等養殖規模,建設30個以上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食用菌,發揮信念集團、金海生物科技兩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成4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發展食用菌2億袋以上,積極推進羊肚菌等新品種產業化發展。煙葉,穩定種植面積,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中藥材,擴大高效連翹等種植規模,提升5個萬畝和34個千畝基地建設標準,重點打造一批規模大、亮點突出的「連翹溝」「連翹帶」和「連翹長廊」,建成精品園15個、示範園55個、標準園110個;建成其它中藥材百畝以上示範基地100個。蔬菜,實施「菜籃子」工程(29),建設大棚1000個,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5個,形成穩定的產銷流通體系。加強農產品註冊商標保護和地理標誌產品申報,全年爭取完成「三品一標」認證10個以上。穩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

做優二產。按照做大增量、做優存量、主動減量要求,依託資源優勢,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實現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增長。一是培育增長新動能,用足用活優惠政策,打造良好招商環境,吸引更多項目落戶盧氏。加快以嶺藥業、春風藥業等一批企業落地,推動錦江集團鈣產業園、國嵩萊石灰岩開發利用、雛鷹農牧屠宰場、國電投崤山嶺風力發電等新建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林海興華產業園、蘭博爾產業園、金海生物科技示範園、樂氏同仁藥廠和中藥物流園等續建項目早日投產。二是強化企業服務,認真落實企業分包責任制,切實解決企業難題,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培育壯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優化工業產業結構,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盤活處置「殭屍企業」,對國家限制產能、污染環境、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的「殭屍企業」,通過政企聯動,引導企業轉型,採取二次招商、兼併重組、依法處置等方式,盤活閒置資源,發揮資產效益。四是提升承載集聚能力,持續推進「產業集聚區上台階」行動,全面完成水電路氣暖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生產要素保障能力,發揮平台引擎作用。力爭全年新入駐億元以上企業3家,培育壯大省內同行業龍頭企業3家,從業人員8000人左右。

做大三產。堅持以旅遊、電子商務為重點,加快傳統商貿和餐飲業轉型升級,着力打造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現代服務業。一是強力推進全域旅遊,完善規劃體系,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休閒旅遊、康養旅遊、紅色旅遊,加快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步伐。持續提升改造雙龍灣、豫西大峽谷、豫西百草園3個4A級景區;爭創大鯢灣、冠雲山兩個4A級景區,新打造5條旅遊精品線路,建成100個以上經營有特色、產品有品牌、管理規範、服務標準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在「美食、美宿、美人、美景」上做文章,圍繞星級賓館、鄉村民宿、誠信建設、配套服務等提高旅遊接待能力;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區休閒度假、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力爭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5億元。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升電商產業園運營水平,引進知名電商,培育本土企業,構建溯源體系,加快大數據建設,推進農產品上行,整合物流快遞資源,形成生產、銷售、配送、服務網絡,擴大「原本盧氏」品牌影響力。三是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科學編制盧氏縣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推進以健康養生養老、健康旅遊、健康醫療、健康餐飲為重點的大健康產業,打造「健康谷」「生態園」。全面提升服務業水平,大力發展賓館酒店、信息諮詢、金融保險、快遞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第三產業做大做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編輯]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科學編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推動農村產業興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推動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發展壯大,培育50個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縣級示範合作社、10家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打造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推動農村生態宜居。圍繞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紮實推進農村暢通、環境淨化、鄉村綠化、村莊亮化、農村文化「五大工程」,積極實施「五改一增」(30),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方案,加快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美化,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堅持示範引領、以點帶面、穿點連線、連線成片,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業、一村一品、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

推動農村鄉風文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農民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持續抓好文明村鎮、文明誠信家庭等創建活動,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推動移風易俗。

推動農村治理有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完善村規民約,落實基層民主科學決策制度。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農民素養,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加強農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推進鄉村平安建設,提升群眾安全感。

推動農村生活富裕。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促進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建設,提高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抓好城鎮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編輯]

堅持產城互動,搞好規劃,完善功能,強化管理,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提速」行動,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不斷提高城鎮承載能力和發展水平。

抓好城市建設。按照「南北呼應、跨河發展」的思路,以西城區、洛河南岸區為重點,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3月底前完成《盧氏縣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報批工作,立即啟動編制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南區土地收儲和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特色商業街區北區安置房建設;開工建設靖華西路、西苑路,完成文化北路等5條城區道路路面鋪設,全面打通城區斷頭路。提升城區基礎設施水平,啟動集中供熱二期工程和地下管廊建設,實施「廁所革命」(31)。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住房保障等納入居住證基本公共服務範圍,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

抓好中心鎮及特色小鎮建設。加快官道口、五里川、朱陽關、官坡等中心鎮建設,打造以朱陽關民國小鎮和橫澗梅花小鎮為主的5個特色小鎮,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點軸相連、互動並進的小城鎮體系。

抓好城市管理。樹立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繼續做好「兩違」專項整治,開展爛尾樓專項治理行動。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提升城市綠化美化水平,完善數字城管建設。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發展支撐能力

[編輯]

按照「發展超前、功能配套、管理科學、安全高效」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持續推進「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着力改善城鄉基礎設施。

加快交通建設。服務保障蒙華鐵路和盧欒高速建設,加快推進盧洛高速和通用機場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完成三淅高速盧氏站和豫西大峽谷站連接線改擴建工程;迎賓路洛河大橋建成通車;加快推進國省道幹線公路升級改造,確保G344線河口至官坡至豫陝界、S246線盧氏廟台至兩岔河、S512線改建等項目早日建成通車;全力抓好11條縣鄉公路、35條村道、253條自然村道路和32座橋梁等建設工程,實現39個行政村通班車,進一步提高互聯互通能力。

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洛河城區段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全面推進投資15億元的城區水生態建設項目,開工建設雞灣水庫和麻地溝水庫;實施投資2600萬元的東沙河流域防洪工程;完成投資3400萬元的74處飲水工程,解決16個鄉鎮74個貧困村3.77萬人飲水問題,實現所有貧困村飲水安全。

加快通信能源建設。實現行政村4G全覆蓋並逐步向自然村延伸,消除高速、國省道、景區及旅遊線路的信號盲區,提高通訊質量。投資6.78億元的22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8月底前建成投用,開工建設石牛嶺風電站,同步加快全縣77個貧困村和35個深度貧困村的電網提升改造工程。完成6公里燃氣管道、80萬平方米的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大力推進風電、光伏等能源開發,努力打造新型清潔能源示範基地和「碳匯交易」(32)資源基地;實施「氣化盧氏」工程,加快「雙替代」進程。

着力辦好民生實事,積極發展社會事業

[編輯]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壓縮政府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財力用於民生改善,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注重辦好民生實事。精準回應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訴求,順應群眾「看得見、摸得着」的期待,切實增進人民福祉。一是實施易地搬遷工程,讓有搬遷願望的群眾如願以償;二是建成220千伏盧氏輸變電工程,提高電力保障能力;三是實施餐飲業食品安全工程,對全縣學校食堂和大中型社會餐飲企業進行實時監管;四是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五是實施東沙河流域防洪工程,確保下游安全度汛;六是實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工程,規模化養殖場全面得到治理;七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八是實施暢鄉達村交通工程,實現縣鄉通暢、達村接組;九是實施城鄉綜合環境改造工程,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通過省級達標驗收;十是實施縣城南部道路亮化通達工程,產業集聚區至橫澗安置點道路安裝路燈、開通公交,方便群眾。

注重發展教育事業。高標準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全面完成60所義務教育均衡縣迎驗學校建設及功能室升級達標工作,確保通過國家驗收;全力推進城東小學及幼兒園建設,上半年建成投用;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積極招商啟動職教園區建設,加快盧氏職專「河南省職業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數字校園建設項目實施。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着力緩解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注重文化科技工作。持續推進「春風化雨·文化惠民」行動,完成省級文化先進縣創建工作。完成78個深度貧困村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做好送戲下鄉、電影放映和「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等工作;充分挖掘「河洛文化」「古縣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完成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十五軍舊址擴建維修工程,加強對曹靖華故居等重點文物單位的保護利用和盧氏剪紙、鑼鼓書、木版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建設龍首山莊、豫西百草園、橫澗淤泥河等文化產業園區,積極推進「文化+旅遊」等文化新業態。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建設2個市級科技研發平台;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零突破。

注重醫療衛生發展。中醫院異地搬遷新建項目建成投用,縣醫院急救中心和兒童醫院主體完工,完成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建設前期工作,完成城關鎮等5個鄉鎮衛生院中醫館、7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提升貧困人口「先診療、後結算」和「一站式服務」水平;繼續免費開展出生缺陷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和適齡婦女「兩癌」(33)篩查。

注重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勞動力就業服務,為全縣非貧困村和易地搬遷安置區群眾開發公益性崗位。推進「互聯網+就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縣鄉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大社會救助力度,保障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推動困難群眾基本養老和基本醫保全覆蓋;建立大病兜底醫療保險,遏制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持續提高城鎮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依法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快公共實訓基地、康樂養老院、榮軍光榮院和殘疾人康復中心等項目建設。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編輯]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天藍地綠·生態涵養」行動,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不斷提升我縣生態比較優勢。

全力推進藍天工程。聚焦重點源頭和行業區域,科學依法全面治污,繼續抓好工業爐窯、揚塵污染、秸稈禁燒等監管工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好轉。

全力推進碧水工程。繼續推進「河長制」,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實施飲用水水源地標準化建設,確保洛河、淇河、老灌河水質達標;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環境監管,切實保障水質安全。

全力推進淨土行動。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保護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加強涉重金屬行業企業環境監管,有序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

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擴大退耕還林成果,完成2萬畝退耕還林、5.9萬畝農戶造林、1萬畝飛播造林任務;高標準實施縣城南山、北嶺綠化,積極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持續推進省級生態示範縣建設,創建省級生態鄉鎮2個、省級生態村2個、市級生態村5個。

堅決守牢底線紅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編輯]

持續推進「法治盧氏·平安和諧」行動,抓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把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依法管控、依法化解、依法處置。

有效防範社會風險。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增強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能力,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傳播盧氏好聲音。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統籌抓好信訪穩定、治安防控、掃黑除惡、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縣」,兜住兜牢安全底線。

有效防範企業風險。引導企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財務管控,優化債務結構,盤活有效資產,實現穩健有序發展。

樹立國防意識,加強國防教育,促進軍民融合,做好「雙擁」工作,統籌抓好統計、民族宗教、檔案史志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完成2018年工作的六項措施

[編輯]

(一)深化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

將改革創新作為動能轉換的主引擎,努力促進更高質量發展。繼續深化改革,紮實推進醫藥衛生、財稅征管、商事制度、「放管服」(34)等重點領域體制改革,持續完善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用好PPP投融資模式,促進社會資本發揮作用。加強現代企業家隊伍建設,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強化培訓,努力建設一支理念先進、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現代企業家隊伍,提高企業家的領導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實施人才戰略,持續推進「築巢引鳳·人才強縣」行動,創新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積極引進各領域優秀人才,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為優秀年輕人才施展能力開闢通道,重視人才、關心人才、留住人才,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擴大開放招商,增強發展動力

做好項目謀劃和包裝,深入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抓住「一帶一路」、豫京對口協作、北上廣深及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等機遇,不斷拓寬招商領域,採取以商招商、委託招商、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方式,落實優惠政策,創新招商策略,拓寬引資渠道,突出「務實招商、精準招商」,提高招商實效,發揮「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帶動效應,實現簽約60億元以上,一批大的招商項目年內落地實施。

(三)加快項目建設,夯實發展支撐

按照「謀劃項目抓儲備、簽約項目抓落地、開工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的思路,強化項目管理和服務保障,實行人格化管理。完善項目謀劃儲備機制,圍繞總體規劃、產業發展、城鎮建設謀劃項目;完善項目服務推進機制,建立完善協調服務、高效審批、要素保障機制;完善項目督查考核機制,壓實責任制、推進觀摩制、用好獎懲制。緊緊圍繞227個項目落實落地,傾力推進總投資44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0億元的70個重大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總投資4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7億元的127個重點項目實施,全力推進30個謀劃項目的前期工作。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保證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

(四)持續優化環境,打造投資窪地

對標全國全省一流的營商環境,樹立「人人都是盧氏形象、個個代表投資環境」理念,不斷完善、全面落實招商引資、鼓勵企業上市、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等優惠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扶貧試驗區的外溢、放大、撬動和聚合效應,着力打造宜居宜業、誠實守信、重商親商、公平公正的投資熱土。強化擔當作為、深化效能革命,以「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按照「流程最簡、環節最少、時間最短」的要求,進一步簡化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提高行政效能,營造「親清」政商關係,打造環境高地、投資窪地。

(五)推進三城聯創,提升城市品質

緊扣「全域文明創建」,集全民之智,匯全民之力,開展城市創建大會戰,全面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加快全國文明縣城創建,爭取國家衛生縣城通過驗收。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廣泛開展文明誠信爭創活動,着力完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加快誠信體系建設,打造誠信盧氏,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適應實踐發展新要求,努力造就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加強政治建設。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四個自信」(35),做到「四個服從」(36),把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嚴格政治準則和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絕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覺做到令行禁止。

大興學習之風。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領會中央省市政策精神,促進幹部職工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增強「八大本領」(37)。堅持學以致用、深學篤用,努力提高謀發展、破難題、防風險能力。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拓寬思路、創新舉措,打造亮點、創造實績,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嚴格規範政府行為。徹底改變少數人過去那種濫用職權、任性施政的領導方式、用權方式和行為方式。

保持廉潔本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服務人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根本追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38),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及省市有關規定,健全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審計成果應用,強化行政監督和行政執法監督,暢通社會監督和媒體監督渠道,堅決查處各類腐敗問題,清除各種腐敗源頭。

強化作風建設。紮實開展作風建設年,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馳而不息糾「四風」(39)、正作風,認真執行「六要六不准」(40),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幹事創業之風,切實改變慣性、治理惰性、錘鍊黨性,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鞏固風清氣正敢擔當的政治好生態。紮實開展克難攻堅年,要善於搶抓機遇、強化責任、主動作為,要敢於應對挑戰、迎難而上,要勤於學習借鑑、拓寬視野,要勇於改革創新、破解難題,只為辦成想辦法,不為延誤找理由,馬上就辦、辦就辦好。

深化「效能革命」。推進職能轉變,強化管理創新,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會風文風,提高行政效能。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強化失職追責懲戒,敢於擔當、敢於較真、敢於碰硬,責任面前不推諉,問題面前不迴避,困難面前不退縮,以逢山開路的闖勁、攻城拔寨的拼勁、抓鐵有痕的韌勁,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承載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新作為鑄就新輝煌。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只爭朝夕的拼搏勁頭,萬眾一心、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克難攻堅,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盧氏而不懈奮鬥!

《政府工作報告》部分名詞解釋

[編輯]

1.「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2.「五大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3.「三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

4.「九大行動」:特色產業強縣富民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公共服務上水平行動、新型城鎮化提速行動、產業集聚區上台階行動、春風化雨·文化惠民行動、築巢引鳳·人才強縣行動、天藍地綠·生態涵養行動、法治盧氏·平安和諧行動。

5.「四項舉措」:抓好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優化發展環境,開展「三城聯創」。

6.「五有六通」:「五有」是指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有標準衛生室、有合格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有主導產業、有集體收入,「六通」是指通水、通路、通電、通班車、通電視、通寬帶。

7.「四個一百」工程:「十三五」末,全縣核桃面積超過100萬畝、連翹面積超過100萬畝、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家、旅遊年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

8.「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統稱。

9.企業「兩化」:企業的信息化和工業化。

10.「兩違」:違法建設、違法占地。

11.「三線一廊」:縣城—橫澗鄉馬窯村—湯河鄉、縣城—豫西大峽谷、縣城—雙龍灣景區和杜荊百里生態煙葉長廊。

12.「三城聯創」: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生態園林城市。

13.「三全三帶三提升」:出自陳潤兒省長2017年8月3日在河南省文明委主任會議上的講話,「三全」即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三帶」即城市帶農村、機關帶基層、幹部帶群眾;「三提升」即思想道德素質、誠信守法、文明風尚三大提升行動。

14.「河長制」: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15.「兩館一站」:圖書館、人民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

16.「百千萬科普工程」:全省每個縣(市、區)選拔培養一百名以上科普人才,每個省轄市選拔培養一千名以上科普人才,在全省選拔培養一萬名以上科普人才,每年組織開展一千項以上重點科普活動、開發一千項以上科普資源。

17.「雙替代」:電代煤、氣代煤。

18.「三無一規範一眼淨」:村內周邊無垃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範有序,主次幹道兩側環境乾淨。

19.「六清三化四規範」:「六清」即清垃圾、清糞便、清污水、清路面、清廢墟、清亂象;「三化」即綠化、亮化、美化;「四規範」即規範設立各類專業市場,規行劃市,管理有序;規範設立統一的門店標牌,達到整齊劃一;規範集鎮秩序,劃定擺攤紅線和停車位;規範農戶農資及生活物品擺放,房前屋後達到整潔有序。

20.「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21.「七五」普法: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規劃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

22.「五不發生」:不發生在全省有重大影響的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案事件、不發生極端上訪和群體性上訪事件、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治安案件、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的公共安全事故、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的政法幹警違法違紀案件。

23.「雙搶」案件:搶劫、搶奪案件。

24.「五位一體」:是十八大報告的「新提法」之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着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25.「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6.「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要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27.「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28.「五條路徑」:轉、扶、搬、保、救。

29.「菜籃子」工程:是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農業部於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籃子工程」重點解決了市場供應短缺問題。「菜籃子」產品持續快速增長,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除奶類和水果外,其餘「菜籃子」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人均水平。

30.「五改一增」:改院、改水、改廁、改廚、改線、增添生活用品。

31.「廁所革命」: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這些國家人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

32.「碳匯交易」:是發達國家出錢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指標,這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一種有效途徑。這種交易是一些國家通過減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將多餘的碳排放指標轉賣給需要的國家,以抵消這些國家的減排任務,並非真正把空氣打包運到國外。

33.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

34.「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放」指的是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權,減少沒有法律依據和法律授權的行政權;理清多個部門重複管理的行政權。「管」指的是政府部門要創新和加強監管職能,利用新技術新體制加強監管體制創新。「服」指的是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將市場的事推向市場來決定,減少對市場主體過多的行政審批等行為,降低市場主體的市場運行的行政成本,促進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新能力。簡政放權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35.「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6.「四個服從」: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37.「八大本領」: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38.「一崗雙責」:領導幹部既要抓好分管的業務工作,又要以同等的注意力抓好分管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

39.「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40.「六要六不准」:要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不准陽奉陰違;要強化組織觀念,嚴守組織紀律,不准各行其是;要履行勤儉節約,嚴守財經紀律,不准鋪張浪費;要樹立廉政意識,嚴守廉潔紀律,不准以權謀私;要認真履職盡責,嚴守工作紀律,不准自由散漫;要培養高尚情操,嚴守生活紀律,不准低俗媚俗。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